我的叔叔于勒_教学设计

2024-06-27

我的叔叔于勒_教学设计(通用12篇)

1.我的叔叔于勒_教学设计 篇一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

(2)学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心理的方法。(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大作家,他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所以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长篇小说代表作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小说有《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他就是莫泊桑。今天我们来学习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文章,复述文章情节:(指名让学生回答)2.师生一起归纳文章情节: 第一部分(1—4)开端:盼于勒。第二部分(5——19)发展 :赞于勒。第三部分(20——47)高潮:见于勒。第四部分(48——49)结局:躲于勒。3.品味小说的情节美(师生共同总结)

①巧设悬念,开头反复渲染盼归的气氛与心情,埋下伏笔; ②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构成情节的曲折美。三.分析人物:

1.分析人物描写手法,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莫泊桑写人物,特别注重把握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他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去支配人物的言语行动,又通过人物的言语行动去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试找出文中对“父亲”、“母亲”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细细品味,说说这样写的妙处。小组讨论得出答案。2.归纳人物形象

爱慕虚荣

冷酷自私

唯利是图

虚伪吝啬 四.难点质疑:

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1.自然环境:(学生回答)

“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此时的景色,明丽而轻快,烘托了人物“快活而骄傲”的心情:

“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景色变得阴郁沉重了。这反映了菲利普夫妇从希望的巅峰跌落到失望的深谷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我”对父母势利、冷酷的不满以及对叔叔的同情也隐含在其中。

2.社会环境:(教师补充)

用二女婿衬托出社会环境的不好,菲利普夫妇的贪婪,是典型小市民的形象。五.畅所欲言

请你评价菲利普夫妇。(学生随意发言)对联总结全文:

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 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

教学反思:

我个人认为,小说教学要把握教材特点,把握小说的基本特征,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的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学时我始终注意把课文做例子,引导学生学习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根据小说的特征设计分析思路。从设计目标到总结都牢牢抓住“人物、情节、环境”不放,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深入地了解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征。

2.我的叔叔于勒_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1、准确梳理故事情节, 理解主题思想。2、通过品读人物描写句来分析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进而深层次的理解小说主题。

教师重点:学会透过细节分析人物特征。

教师难点:结合时代背景, 深层次理解小说主题思想。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读、激趣入题

同学们, 前些年, 大街小巷流行着一首《流浪歌》, 大家想听吗? (放歌曲)

歌声中, 一个愁苦、孤独的浪子形象浮现在我们眼前, 让我们不由得产生怜悯之情。是啊!家是温馨的港湾, 流浪的心多么渴望这个港湾的慰藉啊!可有这样一个浪子, 在外流浪多年, 当家人遇到他时, 不但不接受他, 反而骂他, 什么原因呢?大家想了解这个故事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我的叔叔于勒》。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标段序

2、听朗读录音并正音, 注意以下字音

拮据栈桥撬开诧异牡蛎褴褛

3、找了文中的人物, 理清人物关系

三.寻读、梳理情节

1 学生浏览课文, 找出我们一家急节盼于勒归来的句子。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 那该叫人多么惊喜呀!”

学生试读此句, 读出期盼的语气。

师述:我们一家为什么这么热切的盼望于勒归来?“我们”的父母以往对于勒态度如何?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我们”一家对于勒的称呼, 并说出你的体会。

2、学生在文中用圆圈标示出对于勒的称呼, 并相互交流。

师述:同学们找出了许多对于勒的称呼, 这些称呼的变化, 与小说的情节有怎样的联系。 (屏幕显示表格, 引导学生理清小说的思路) 。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个别引导

教师归纳:这些称呼代表了“我们”一家对于勒的不同态度, 而这些称呼因于勒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学生再次观察表格, 联系刚才的阅读谈体会, 并按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为文章划层次。

(学生谈体会, 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归纳:地位变、称呼变、态度变、亲情也变了, 一切因金钱而变)

三.品读、剖析人物

1学生找出集中描写“我”的父母 (菲利普夫妇) 的段落。

○1自由朗读

○2分角色朗读

教师稍加引导, 注意语气、语调。

2 通过朗读对人物描写的段落, 体会人物的性格, 用下列句式表示,

通过某段或某句的描写, 我认识了一个性格的菲利普 (克拉丽丝、“我”于勒)

学生进行小组间的合作, 解决以上问题

交流反馈,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师点评,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师小结:菲利普夫妇是自私、冷酷、虚伪、势利、唯利是图;“我”:纯真、善良, 有同情心;于勒:贫穷, 饱经风霜。

四.通读, 领悟主题

学生默读全文, 思考:全文通过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前后态度变化, 揭示了什么深刻的主题。

(教师点拨: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尤其是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人们精神的堕落)

生讨论后交流结果:

1、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向钱看。

2、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是金钱关系, 没有亲情、爱情。

教师小结:这篇文章通过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前后变化,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

教师出示对联:富在千里有远亲, 穷在咫尺不相认。横联:金钱至上。这是对19世纪法国社会人际关系的真实写照。

五.布置作业

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篇三

《我的叔叔于勒》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小说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截然不同的变化,批判了势利、冷酷、只认金钱不认人的丑恶灵魂,也揭露了金钱至上、人情如纸的社会现象。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于小说都有浓厚的兴趣。小说中让学生印象最为深刻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命运结局。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小说中的字、词、句,大部分学生不会感觉有难度。由此,依据教材要求,本课重点研讨有关课文内容、主题等几个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拮据、阔绰、煞白、诧异、与日俱增、十拿九稳”等词语。

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

3.了解莫泊桑及其小说创作。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个性化描写的方法。

2.把握小说的情节构思,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3.品评小说的语言,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

四、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丰富内蕴。

六、教学方法

诵读法 探究讨论法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文意,多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了解情节发展的因素。合作探究、创新,多元评价作品主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九、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记得在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雅典的泰门》中,主人公泰门有这样一段独白:“金子,黄色闪光,宝贵的金子。只有这么一点点,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对的变成错的;就可以使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这是莎士比亚借泰门之口,对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社会现实发出的控诉。那么,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金钱究竟又占据着怎样的地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吧!(板书、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泰门的独白,让学生初步了解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社会现状,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

(二)资料助读。莫泊桑(1850~1893年)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1880年完成了短篇小说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他一生完成了三百多部作品。代表作有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项链》《漂亮朋友》等。(出示投影)

(三)诵读,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小说内容,勾画并梳理疑难字词。

2.快速阅读课文,根据所给的画面复述故事情节。(出示画面)

要求:能用简洁的语句说出每张画面的主要内容,以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3.找出小说中的人物,明确人物之间的关系。(出示幻灯片)

【设计意图:通过人物关系图例的出示,让学生明确人物之间的关系,为后面课文主题的明确做好铺垫。】

4.学生精读课文,思考:

(1)中国有句古话,说:“长兄为父,长嫂为母。”那么菲利普夫妇是不是也对自己的弟弟关怀备至呢?学生再次浏览课文,找出菲利普夫妇称呼于勒的词语。

(讨论、交流)

明确:坏蛋、流氓、无赖、小子、家伙、贼

好心的人、有良心的人、正直的人、有办法的人(出示幻灯片)

(2)为什么对待同一个人,菲利普夫妇的态度有这么的大的区别呢?你们知道其中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吗?

(学生讨论) 明确:金钱!(出示幻灯片)

明确主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出示幻灯片)

5.分角色朗读课文片段(25~38),再次认清一下菲利普夫妇认钱不认人的丑恶嘴脸。(小组先练习,再展示)

角色分配:菲利普、菲利普夫人、船长

【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能更加直观的体会小说的主题。】

6.名言积累,进一步理解小说主题。(出示马克思、恩格斯的名言)“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其他关系了”。

7.拓展延伸,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思考:读完这些,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想法?难道在人世间,只有金钱才是最重要的吗?难道有了金钱就拥有了一切吗?(与学生互动)

师:对,答案是“不”!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也有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东西!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笔告诉菲利普夫妇,也告诉所有生活在“钱眼”里的人们:在这个社会中,有哪些东西比金钱更重要?又有哪些东西是我们用多少金钱也买不回来的?

出示:金钱买不到 ;

金钱买不到 ;

金钱买不到 ;

比金钱更重要;

比金钱更重要;

比金钱更重要。

(学生交流,演板;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小练笔,使得学生明确自己生活中所拥有的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请记住我们今天所找到的这些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也请珍惜你们所拥有的一切比金钱更为珍贵的东西。因为,只有这些才能让你感到温暖,也只有这些才能让你得到尊重!

(五)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深透理解文意,把这篇小说改编成一个课本剧,并组织进行排练。

(注意结合小说主题,给人物设计好与之相符的语言、动作及神态,以便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六)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坏蛋 流氓 无赖 好心的人 有良心的人

小子 家伙 贼 金钱 正直的人 有办法的人

(七)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透过故事情节,挖掘内在的主题,并对学生进行良好价值观的培养。

整堂课的设计是这样的。首先,通过引人莎士比亚笔下泰门的一段内心独白,让学生在品读小说之前,对小说的主题就有了初步的印象。接下来在复述故事情节这一环节,我给了学生四个画面,让学生透过画面来讲述小说内容,借助这个学生很容易就抓到了主要故事情节。

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拓展延伸。通过让学生在小黑板上演板,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了活动中来,并且也找到了很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参与性不错,课堂效果也很好。课后,很多前辈老师都给予了肯定。但是,课后发现,自己身上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1.一些富有个性的语言,要让学生多去读,在读中让学生自己细细地品味。2.要更多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悟,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发挥的空间。

4.《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创意]

点、线、面、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好的切入点,在点画出一条或两条反映课文内容或主题的亮线,围绕其主线深入分析全篇课文,这样便于激发学生兴趣,便于教学有序生动,也容易达到教学目的。

《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先找出切入课文的“点”——课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然后画线——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称呼,画出一条小说构思的情节线;这其间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的态度在如何变化?画出一条人物情感变化线。再以“线”及全篇——小说是从人物的哪些语言、动作、表情等揭示人物的态度变化的,这样便于深刻理解小说隐含的主题思想。

[平台展示]

下面是根据此创意而设计的《我的叔叔于勒》的主要教学过程。

1.教师:请同学们扫读课文,把课文中对于勒称呼的词语找出来。

同学们扫读课文,勾画圈点,找出课文前后对于勒称呼的词语是:

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贼、流氓。

2.学生们分组讨论发言:小说前前后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对于勒不同的称呼?

3.教师指明回答后小结。

因为于勒当初花了菲利普夫妇的钱——于勒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意还他们的钱,而且还可以多给他们钱——破产又失去了钱,又可能要回来花他们的钱。

4.教师:在上面这一过程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又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读书讨论,教师引导小结: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5.学生活动:分组读课文,找出能反映其“恐怖”希望“恐怖、仇恨”的语言、行动、表情。分小组交流意见。

6.教师小结:

师结合板书归纳: 称呼于勒

↓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家伙、贼、流氓

于勒———花了钱———赚了钱———破产没有钱

↑(态度)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称呼菲利普夫妇

5.《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篇五

一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二 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

三 学习通过表情、行动、心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教学设想:

一 让学生自己理出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教师着重指导分析构思巧妙、情节曲折对表现人物揭示主题的作用。

二 描写人物的各种手法,可指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教师着重点拨这些描写是如何表现人物心理和刻画人物性格的。

预习内容:读课文,弄懂生字词语及其意思。

三、教学过程设计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解释画线部分:

拮据(jū) 栈桥(zhàn) 褴褛(lán lǚ) 与日俱增(介词,跟) 莫名其妙(动词,说明)

(一)复习小说有关常识

小说三要素:

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 导入:

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发生在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普普通通的故事。(暗示性教学。言外之意,肯定是一个不幸的故事。定势学生的心理。)

(三) 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和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短短的一生中,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著名的有长篇《她的一生》、《漂亮朋友》,短篇《项链》、《菲菲小姐》、《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四)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1、听读课文,思考以下的几个问题:

A、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B、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C、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D、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说明: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有益于集中注意力思考,同时,几个问题又暗示了阅读本文的重点。

2、讨论问题。

可先由学生以小组形式(两三个人)议论,然后,全班讨论。

A、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最终使学生明确: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一些钱,因而被家里的人看不起,甚至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作生意赚了钱,并且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于是,哥哥、嫂子把他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是,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之后,重又潦倒落魄下来,沦落成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靠卖牡蛎过日子,跟讨饭差不多,他又重新成为哥哥、嫂子的“恐怖”,被弃之家门外。

说明:这个问题不难答。要指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从课文中归拢起于勒的“简历”。从“于勒”入手理解全文内容,既切合题目,顺应学生阅读心理流向,又为理解菲利普夫妇性格特征,进而理解全文主题思想做了较必要的准备。同时,也为后面理解本文“谁是主人公”的问题做了铺垫。

B、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最终使学生明确:菲利普是个小公务员,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不仅“样样都要节省”,甚至连女儿都嫁不出去。但是,他们知道了以前被视为“全家的恐怖”的于勒,在美洲发了财,“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而且准备回到故乡,和哥哥菲利普一家“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于是“大家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变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眼巴巴地盼望于勒归来,并对“这桩十拿九稳的事”、“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的二姐也因这一“福音”订了婚。

C、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最终使学生明确: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其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说明:回答这个问题,学生由于是初步接触课文,思考问题或许过于表面化。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会得出如下分析结果,提出来,供备课时参考。

(l)是那个女婿造成的。菲利普夫妇怕女婿知道了于勒的情况,于婚事不利。

(2)是于勒的为人造成的。如果于勒是一个品德很好的人,则菲利普夫妇不会如此。

(3)是于勒贫穷造成的。如果于勒此时很富有,菲利普夫妇一定和他相认。

(4)是菲利普夫妇经济不富裕造成的。如果他们很有钱,就会认下于。

(5)是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心造成。如果他们不是那么好面子,则结局不会如此。

(6)是菲利普夫妇的思想意识造成的。在他们的头脑中只认识钱。

(7)是那个社会制度造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

D、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明确:小说运用对比手法来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充分地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刻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说明:学生不必这样答,只要回答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就行了。

3、归纳概括。

在上面讨论的基础上,请学生将4个讨论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答,用一段话表述清楚。

说明:这个环节,是将前面分点、分角度的讨论进行综合整理。学生理解本篇课文,从听读开始,是整体感知;分成4个问题讨论,是化整为点,深入理解;现在综合起4个答题内容,将对课文的理解又回到整体上去,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同时,又能起到训练听说能力的作用。可请班里一两位口头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回答。

三 精读课文高潮部分。

1、“毫无疑义……别把男孩子惯坏了。”明确:文中“被打动”“迟疑不决”“怕花钱”“很不痛快”“怕伤胃”“用不着”“别把……惯坏了”等处描写共同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爱虚荣,不同之处是:菲利普想摆阔绰,附庸风雅;而太太明知“怕花钱”却用“伤胃”一词来掩盖自己的面子。

2、“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向我们走来。”明确:“向旁边走”,而不是“直接向我们走来”,说明他要躲开于勒的眼睛。“瞪着眼看”是怕女儿女婿发现这秘密。这些细致的动作描写微妙地表现出父亲“不安”的心理。

3、“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您知道点儿这个家伙的底细吗?”明确:这里的“一面……一面……”“后来”“随即”“最后”的一系列行动和语言描写,把将要问的事一直绕到最后才提出来的那种既生怕露了马脚,又要摆出一付假绅士的臭架子的性格写得淋漓尽致。

4、这部分有关父亲的表情、语言的描写还有:(请画出)“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低声……说……”“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神色张皇”“结结巴巴地说……”“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明确:这些表情、语言描写反映了菲利普确认是于勒时,从“神色不安”到脸色“苍白”、“煞白”,两眼从“不寻常”到“呆直”,说话哑着嗓子,又结结巴巴,又嘟哝,特别是听了船长的话后那段丧魂失魄的独白,活现出从热切盼望到突然跌入绝望的狼狈相,暴露其性格的虚伪。

5、这部分关于母亲的表情、语言、心理描写,可结合“描摩·运用”题四来分析。明确:这些描写(“怕起来”“吞吞吐吐”“哆嗦”)反映了她由希望到失望的狼狈心理,这与菲利普是共同的;但她“突然暴怒”是旧怨新恨的发泄,“很快地说”“马上回答”又反映出精明老练,能沉着应变,其性格冷酷到了极点。这又是与菲利普不同的地方。

6、(1)上述描写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哪些性格特点?

明确:爱慕虚荣,自私虚伪,势利贪婪,冷酷无情。

(2)菲利普夫妇个性上有什么差异?为什么要写出这种差异?

明确:菲利普在爱慕虚荣、向往上流社会方面显得更突出;太太则比丈夫更为冷酷无情,果断老练。虽然他们都是在资本主义金钱交易的腐蚀下,心灵丑恶、精神堕落的代表,但又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特点。只有描写出这鲜明的、活生生的个性,才能更真实可信,更集中、更有代表性地从不同角度反映共同的本质。

四、精读本文的第39_43自然段,回答:

1、我对叔叔的同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不受父母的影响,仔细观察叔叔;②心中默念叔叔;③给了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

从这些描写中,你可以看出,文中的“我”——若瑟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我是一个涉世未深,比较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2、文章写我这样一个人物有何作用?

(1)“我”是小说事情叙述者,全文都是由我的所见、所闻联缀而成。这“我”不是主人公,只是以“我”的见闻来展开情节,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或说是线索性的人物。

(2)因为“我”是于勒的侄儿,由“我”来叙述“叔叔”的遭遇,父母的态度变化,使人感到更真切,意义更深刻。

(3)写我对表现菲利普夫妇的性格有何作用?

“我”是家中唯一同情于勒的人,设置这个对立面,可与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和唯利是图形成鲜明的对比。

五、探讨文中的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第20自然段中,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初次出外旅游的欢快心情。

②第48自然段中,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失望、沮丧的心情。

六、研讨本文的线索和主人公。

1、线索 :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彩线。因此,线索确定得恰当,会使文章内容多而不乱,全篇浑然一体。我们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常常觉得自己选择的材料还挺精彩的,但写出来以后却觉得杂乱散漫,其原因往往就是未能给全文确定一条合理、清晰的线索。可见,在记叙文中确立线索是多么重要。

而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实线(明线);一条虚线(暗线)。

实线是作者叙述的主要角度,虚线是隐藏在作品中读者可以推知的线索。这篇文章是以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为实线,以于勒的十年经历,或者说是于勒的或贫或富的变化为虚线。

2、这篇小说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对于勒却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描写,而对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谁是本文的主人公呢?

①小说题为《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却是作为暗线,略写和虚写了他的过去和现在。他的出现只是在海轮上卖牡蛎那短短的一瞬。作者把笔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游哲尔赛岛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一件事上,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从而刻画出他们贪婪、自私、势利的性格特征。②小说正是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全文主题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③说明: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 ]

七、写作特点:

A、构思巧妙,主题深刻

小说虽然很少直接描写于勒的命运,但在文中却无处没有于勒的影子。由于于勒,全家生活拮据;由于于勒,日夜盼望归来;由于于勒,促成了二姐的婚事;由于于勒,希望成为泡影;由于于勒,躲之惟恐不及。这样巧妙的构思,有力地突出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态度完全取决于金钱,从而突出了主题,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B、课文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描写来揭示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①如: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这是心里骤然紧张所致;“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于勒的目光,怕他认出自己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是怕他们察觉出这个秘密。这里一系列行动描写,加上表情的描写,层次分明地写出了人物紧张、恐慌以致失魂落魄的心理状态。

②又如:菲利普夫人听丈夫说那个卖牡蛎的穷水手好像是于勒时的表现:她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她不愿相信这是真的,这样一家人的梦想就会破灭了,于是“吞吞吐吐”的责怪丈夫“胡说八道”。她亲自看清楚那卖牡蛎的果真是于勒以后,惊恐地“哆嗦”起来,但仍存一线希望,“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等丈夫确认那个人真的是于勒时,她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于勒从前占有过他们应得的一部分遗产,而以后又给过他们发财的“希望”,现在这种希望竟成了泡影,菲利普夫人终于按捺不住,旧怨新恨一齐发作,破口大骂。她的性格特征,随着她的语言和心理变化,一层层地发展,至此毕露无遗。

C、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只有两处,都是描写大海,都烘托暗示出人物的心情。一处是轮船“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一处是“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有阴影从海里钻出来”。前者烘托了人物的欢快的心情,后者烘托了人物的失望、沮丧的心情。

八、做想象性的口头作文。

1、由教师提供下面一段情境,学生口头续写。

游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继续向哲尔赛岛前进。……

父亲急忙向我们跑来。“克拉丽丝?克拉丽丝!”他眼睛里放着光,脸涨得红红的,像熟透的苹果。“快去看啊,那个吃牡蛎的极有风度的先生怎么那么像于勒!在他身旁还有一位高贵的妇人呢!”显然是由于狂喜,父亲抑制不住激动大声说道。“是吗?太好了!上帝保佑!可把他盼回来了!”母亲一时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她与丈夫的同情的心情。“快,快去……看看咱们的亲弟弟……”

2、假设破了产,又重新穷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门上,将是怎样一种情景。口头叙述,适当描绘。

说明:这个练习有益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也易激发其兴趣,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为了让更多学生有练习的机会,可采用小组形式先说(四人左右一组),再推选说得好的三四位同学,在全班说。条件允许也可以直接在班上说。

以上两个练习,酌情任选一个。

九、处理课后作业

一、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人物心理,理解小说的主题。鼓励学生得出自己的见解。

用第一人称讲述,要在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像、补充。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菲利普夫妇很穷,怕于勒再来拖累他们;骨肉关系也要以金钱来衡量;虚荣心,怕女婿和其他人看不起自己;其他原因,等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对小说人物的分析,得出结论。

对菲利普夫妇的评价,要实事求是,从生活实际出发,是评价而不是批判。

二、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试根据下面的提示,从多种角度,梳理一下课文的情节结构。

原因─→结果(逻辑)

于勒挥霍家产,被送到海外。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逻辑)

期待─→破灭(心理)

于勒发财,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解困。于勒成了穷光蛋,希望破灭了。(心理)

开端─→发展─→高潮(情节发展)

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情节发展)

悬念─→结局(技巧)

菲利普一家等待于勒归来,为什么?于勒在海外发财了。不料于勒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失望怨恨而归。(技巧)

三、这篇小说在选做课文时,删去了开头和结尾两部分,现照录如下。和同学们讨论一下,保留与删去这一头一尾,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保留开头和结尾,能使小说以故事叙述人的角度述说,故事套故事,增加可信度。可以使读者对人物心理有进一步的了解。

删去开头和结尾,能使小说情节线索清晰,不枝不蔓,主要人物关系表现得更清楚。

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妨尝试一下。

十、布置作业

6.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设计 篇六

1.掌握辨析小说主要人物的方法。

2.学习剖析人物的方法。

3.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1.人物剖析。

2.主题把握。

3.理解各种角色在小说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描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巧妙,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善于用精练笔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今天我们要学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这样的一篇小说。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积累词语。

栈(zhàn)桥牡蛎(lì)煞(shà)白别墅(shù)撬(qiào)开诧(chà)异

褴(lán)褛(lǚ):(衣服)破烂。

拮(jié)据(jū):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端祥:仔细地看。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郑重其事: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莫名其妙:没法说出其中奥妙。

2.整体感知,按情节的结构复述情节。

明确:故事的开端:菲利普一家人盼望于勒回来。

故事的发展:菲利普夫妇夸赞于勒。

故事的高潮:菲利普一家人巧遇于勒。

故事的结局:菲利普夫妇躲避于勒。

三、深入探究

(一)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辨析。

探究一:从标题上看,这篇小说写的是谁?

明确:于勒。

从小说的内容看,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吗?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1.讨论前,教师提示:如何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要人物,有三个角度,首先看人物着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即看人物的活动及活动所起的作用,是否能表现作品的中心,揭示主题);第三看作家的创作意图。大家开始阅读,做好记录,并确定小组发言人。

2.学生阅读课文,思考批注。

3.小组交流汇报。

4.教师归纳小结。

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这样出现的,一是全家人的谈话,二是插叙介绍,三是在游船上。

探究二:于勒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可老师感觉于勒这个人物在文中无处不在。大家的意见是怎样的?从文中寻找信息谈谈你的理解。

1.学生阅读课文,整理相关信息。

2.相互交流。

明确:于勒显然着墨不多,但很重要,他的命运决定着菲利普夫妇的变化,并在他们一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他是小说的线索人物。

探究三:“我”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我”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作品中的人物若瑟夫,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是从“我”的角度道出的。

(二)称呼探究。

1.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有哪些称呼?

明确: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贼、流氓

2.学生讨论:

请同学大致分分类,说说这些称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对于勒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

明确:于勒: 占钱--赶赔钱--盼有钱--赞没钱--骂、避

3.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五花八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称呼?

明确:因为于勒当初花了菲利普夫妇的钱,所以菲利普夫妇称他是坏蛋、流氓、无赖;因为于勒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意还他们钱,而且还可以多给他们钱,所以菲利普夫妇称他是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因为于勒破产又失去了钱,又可能要回来花他们的钱,所以菲利普夫妇称他是小子、家伙、老流氓、贼、流氓。

(三)言行曝光。

学生细读课文,研究菲利普夫妇分别使用以上称呼时的语言、行动、表情,并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他们对于勒的态度。之后分小组交流意见。

明确:对于勒的态度分为三个阶段:“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四)心灵剖析。

问题:你认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来变去的原因是什么?其中不变的又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评价?

明确:是“钱”;变来变去的原因是“钱”;其中不变的还是“钱”。

我是这样看的:资本主义社会异化了人和人的关系。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于勒被弃的遭遇是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社会的概括。恰如马克思、恩格斯说:“现代的资产阶级家庭是建筑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建筑在资本上面,建筑在私人发财上面的。”

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小人物的生活也是辛酸的。作品中的菲利普是一个既可鄙又可怜的形象。他们挣扎在社会的底层,也正因于勒的恶行,将一家人的生活拖累到贫困中不能自拔。生活的艰辛,乃至女儿出嫁都成了问题。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摆脱生活窘迫的唯一救命稻草,可现实是他们遇见了无脸归来的穷困潦倒的于勒。面对无奈的现实,他们的选择无疑是艰难的。势利,作为人类普遍的劣习和商品社会必然会衍生的生活现象,是超越时代、地域的。

所以,在金钱和亲情上,我觉得应珍惜亲情,淡泊名利。

四、技法鉴赏

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环境点染方面都很有特点,找出实例来欣赏。

教师范例:

《我的叔叔于勒》肖像描写浅析

法国19世纪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创作向来以体物察情的精微细致而称誉文坛。《我的叔叔于勒》是他的短篇杰作。其间对于于勒外貌形态特征的描写共有四处,文字不多,寥寥几语,轻描带过,往往不易为人们所注意,其实,只要对此深思细玩,我们不难于此窥见作家静观默察,求异翻新的潜在功力。

于勒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眼前是陌生而突然的,作品这样写道:“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打扮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这儿,水手于勒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模糊笼统的褴褛苍老;“一下撬开”、迅疾“递给”的动作描写,又表明了他干活的里手熟行,也暗示了他操此买卖为时久远,生活之穷困潦倒,可想而知。无论是人物的外貌形态特征还是人物的娴熟动作行为,都是“父亲”和“我”立足远处毫不经意之中偶尔瞥见的,可以设想,要是父亲没有被两位太太吃牡蛎的高雅高贵所诱惑,他怎么会注意贵妇身边这个缄默无闻的水手呢?更何况,父亲还看不清水手的面容,无法辨出他就是于勒呢!所以,他表现出一副视而不见、旁若无人的表情。而当父亲装阔摆富,主动建议为两个姐姐买牡蛎时,他照样是因为没想到水手就是于勒而对他毫不留意,我更是因埋怨父亲待人不公而心神不快,我们谁也没有留意于勒其人状貌如何,所以,第二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于勒仍旧是一介“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这淡淡一笔,道出了他(于勒)为人的卑贱无能,他像海边一朵毫不引人注目的浪花,稍纵即逝,在人们心目中没有零星半点的位置,与第一次外貌描写相比较显然毫厘不差,第二次描写的于勒也仍旧是“我”和“父亲”立足远处所看到的水手,形貌照样模糊不清,只不过,这一而再的不为人知反倒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卑贱可怜。

作品对于勒形貌的第三次描写是这样的:“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离不开他手里干的活儿。”这是“我”觉察父亲母亲的荒乱失态后着意观察的于勒叔叔,虽然我仍是立足远视,可是由于留心端详,因此,较之前面第一二次毫不经意要看得具体真切,于勒叔叔不仅苍老肮脏,而且满脸皱纹,他正目光专注埋头干活,显然,这不再是隐约模糊的人物整体轮廓,而是显豁夺目的外貌形态局部特征。小说正是通过这样具体细致的形态描写,进一步揭示了于勒穷困潦倒、饱经风霜的人世沧桑,也寄寓了作者隐秘难言的同情之心。最后,当我走近于勒叔叔,当面牡蛎付钱时,我对他再一次作了细致入微的观察:“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这段描写犹如电影艺术中的特写镜头,作者抓住了人物颇具特征的手,进行逼真细腻的描绘,传神地展示了人物的生活遭遇。布满老茧、皱痕累累的枯手,穷愁憔悴、神色窘迫的面庞,恰似静默无声的油画,含蓄而有力地传达出人物辗转悲苦的内心世界,激发读者深挚的同情和强烈的共鸣,难怪看到这副肖像画之后,“我”心里反复? 上述分析表明,作品对于勒的四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从无意到有意,从整体到局部,从模糊不清到皱痕毕现,情态各异,生动传神,既层次鲜明揭示了人物悲怆无告的内心痛苦,又不露声的抒写了作者内心情绪的嬗变历程,的确可以称得上“体物察情,曲尽其妙”,无疑,这对我们的文学创作是一个重要启示。

五、体验反思

假如你就是若瑟夫而不是一个无关的旁观者,那么:

1.你痛恨于勒吗?课文是怎么表现的?

明确:“我”不痛恨于勒,从对他的称呼、给小费的行为可以看出。

2.你嘲笑你的父母菲利普夫妇吗?课文是怎么表现的?

明确:“我”也不可能嘲笑自己的父母,这从对家庭拮据的窘境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况且叙述里也没有对父母的丑化。

3.你觉得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课文是怎么表现的?

明确:“我”认为于勒只是一个不善理财而决非薄情寡义的人,从他经济稍有好转就写信表示还钱、表达怀念,破产后卖牡蛎而不是回来拖累哥嫂都可以看出。

设计匠心:本环节引导学生贴近文本,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外部世界。其中渗透着这样的价值--把自己对人的自然、朴素、真诚的爱和同情保持到成年,让心灵永远健康、美好。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课文以于勒的遭遇为引线,精彩的情节发展犹如一把利剑,劈出了病态社会中人性的扭曲。经济的世界,金钱的关系,把于勒推入了人生悲剧,使菲利普夫妇淡漠了爱心和同情,变得庸俗、狭隘和自私。观照生活,思索人生,我们找到了健全、美好心灵的答案。

七、布置作业

将《我的叔叔于勒》改写成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设计匠心:以亲身表演的形式来展示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也可以见出对人物把握的分寸,表演时要特别避免过于夸张和喜剧化。

7.《我的叔叔于勒》新解 篇七

首先, 若瑟夫、于勒、菲利普夫妇他们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 在那个社会里, 金钱主宰着人们的生活, 人际关系包括家庭骨肉关系也无不打上金钱的烙印。小说确实也直接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生活的状态, 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对人际关系的浸润, 对人性的扭曲。但我们应该注意到, 菲利普夫妇并不属于资产阶级, 他们的对于亲兄弟于勒的态度, 也并不是资产阶级为富不仁的表现, 于勒当然也就不是一个被资产阶级哥哥迫害得漂泊天涯的无辜者。弟弟于勒和哥嫂菲利普夫妇其实都是社会底层的贫穷的小人物, 或者说都是无产阶级。这一对亲兄弟之间曲曲折折的关系, 并不是资产阶级“纯粹的金钱关系”。况且, 于勒还是一个游手好闲的败家子, 是一个蜕化变质的无产阶级。他曾经“是全家的恐怖”, “当初行为不正, 糟踏钱”, “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 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试想, 已经如此这样最大限度地帮助了于勒的菲利普现在不“打发他到美洲去”, 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于勒已经把一家人的生活拖累到了如此困难的境地, 还要让他逼上绝路?于勒到美洲后, 在来信中说他赚了钱, “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对于一个贫穷家庭, 那样一笔赔偿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盼望他也正在情理之中。而十二年后, 菲利普夫妇遇到的于勒却是一个“又老又穷苦”的水手。让他回来, 只能再一次连累这个深受他伤害的本来已经非常艰难的家庭, 你说可怜的菲利普该怎么办?

这些隐曲, 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能解释清吗?

其次, 这样的故事并不只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 封建社会有, 甚至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少。战国名人苏秦穷困潦倒回到家里, 妻不下机, 嫂不为炊;他富贵后, 妻嫂侧目不敢视, 俯伏侍饮食。那倒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但那是资本主义的吗?以此类内容为题材的小说戏剧更是不胜枚举。其实不用考证, 在现实生活中, 在老百姓的圈子里, 在我们的周围, 这样的事情多得都让人麻木了, 但那都与资本主义无干。所以即使菲利普夫妇是嫌贫爱富吧, 那也是自古皆然的事。可见《我的叔叔于勒》这出悲剧不只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悲剧, 更是人类历史上的千古悲剧。

还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为奴隶的母亲》、《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等名篇中, 典妻的丈夫鬻子的父亲都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角色, 为什么他们到资本主义国家, 进入《我的叔叔于勒》中, 改名换姓叫了个菲利普, 同样因为贫穷而不敢兄弟相认时, 就成了反面角色?这说不通!

这篇小说写的是社会下层人在贫穷逼压下生存本能的流露, 是贫穷给社会下层人带来的辛酸, 是贫穷的罪恶。

如果不是因为贫穷, 菲利普有必要计较于勒这个花花公子弟弟花的那点钱吗?任他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能挥霍多少?索性把他侵占之余的遗产全部给了他也不打紧, 更用不着打发他出去打工了, 省得自己被良心的重负压得透不过气来。

如果不是因为贫穷, 于勒的一封空口许愿的信会成为全家的福音书?于勒这个逼得一家人陷入困境的无赖亲人会成为望眼欲穿的救星?

如果不是因为贫穷, 十二年后相遇正圆了团聚梦, 何必躲避?

贫穷这只无形的巨手, 它把小民菲利普夫妇像猴子一样播弄戏耍于股掌之间, 让他们相聚而不能, 只好分离;大度而不能, 只好刻薄;多情而不能, 只好无义;善良而不能, 只好丑陋;幸福而不能, 只好辛酸。

贫穷这只无形的巨手, 让菲利普夫妇承受了生活的艰难, 还要让他们承受心灵的煎熬;让他们穷形尽相地表演完傻子, 还要让他们一本正经地去表演小丑。

假如菲利普富得流油, 真的属于资产阶级, 他们有如许委屈吗?如果我们以上对小说的理解是合理的, 那么我们在阅读和教学这篇小说时, 就至少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拓展:

一、莫泊桑批判的锋芒, 其实不是孤立地指向哪个时代, 哪种社会制度, 而是指向所有时代, 指向贫穷。只要有贫穷存在, 就会有这样的悲剧产生, 只有消除贫穷才是出路。

二、莫泊桑的解剖刀也不是单单指向菲利普夫妇, 而是指向每一个人, 指向人性中的自私。我们自己也不例外。每个读者都应该自省。

三、我们对于勒的遭遇深表同情, 但对他挥霍无度的生活态度则要给予理直气壮的否定。要结合现实生活中那些为了自己享受而对亲人朋友进行敲骨吸髓般榨取的现象, 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8.我的叔叔于勒_教学设计 篇八

一、政治教育取向的一元解读——人与人的金钱关系

莫泊桑是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这一身份及其艺术造诣使《我的叔叔于勒》顺利进入1961版的语文教科书。然而,即便原文经过大幅的删动[1],小说描写的依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和事。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在“选材标准”中要求“对于稍有消极因素的作品,为防止学生受到不良影响,应该在注解、提示或练习里指出消极因素,作适当的说明或批判”[2],与此相匹配的是,《我的叔叔于勒》的学习活动把主题指向探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要求学生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经过动荡的“文革”,语文教学逐渐步入正轨,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还十分明显,“思想内容好”成为选文的第一标准,在历年的大纲中出现四次之多。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入选的外国作品,要有进步的思想内容”[3],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又提出“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可以选入少量带有消极因素而艺术性较高的名篇”[4]的要求。因此,从1978版到1992版四个版本中的学习活动的主旨题都在1961版的基础上展开,一般要求对比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前后态度,以及分析菲利普夫妇的内心世界。这在教师的教学中有所体现,许多教师的教学设计都离不开这两个环节,例如前“盼”后“骂”、自私、虚荣、冷酷这样的词汇反复出现,以“钱”为核心的板书设计受到教师的欢迎[5]。1992版还补充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论述,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结合这段材料理解小说的中心思想,部分教师在教学收尾时使用这段材料来强化学生的学习。

二、人文精神取向的多元解读——生活的无奈和无限的悲悯

随着20世纪末语文教育论争的深入探讨和人文精神的回归,进入21世纪的语文教育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写道:“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6],政治意识形态已经十分淡泊,创新精神和主体人格得到充分的重视。1993年教学大纲首次提出语文学科具备“人文性”的特点,2011年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基于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创造性阅读越来越受到关注。2003版语文教科书的预习提示把主题定位为社会问题,06版在课前导语表述为“古今中外,人与人的关系都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在学习活动中不再出现“资本主义社会”一词,编者开始站在人道主义关怀的视角重新界定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并且,03版和06版学习活动都注意让学生发表个性化的理解,例如,06版第一题让学生站在菲利普夫妇的视角上对他们的做法进行评价。除此之外,03版学习活动把“我”定位为一个孩子,从儿童的视角审视父母对叔叔的冷酷无情。但06版学习活动中,补充课文被删去的开头和结尾,增加成人了的若瑟夫的叙事内容,让学生思考增加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三、主题解读取向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一)政治教育对主题阐释的规约

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并没有立刻解冻。在学习活动中,《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依然局限于1961版中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金钱关系,在语文教学参考书中也能看到明显的政治解读倾向。可以看出,这是建国特殊时期教科书塑造国家认同的文化语境产物,文本的意识形态必然受到严格控制。《我的叔叔于勒》作为一篇外国小说,其中异质的社会文化背景自然成为批判的标靶,在许多教师的教学中,菲利普夫妇的家庭悲剧成为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丑恶面貌的“典型事件”[7]。

(二)成人视角对儿童视角的超越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重视,语文教科书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化。教师对《我的叔叔于勒》开始出现个性化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能够给予学生表达空间,通过对话启发学生。例如,同样是假定学生是菲利普夫妇,此刻在船上看到多年未见的弟弟,让学生猜想在这一情境中自己接下来的行为。1997年的学生和2009年的学生都选择和于勒相认。不同的是,1997年的教师是让学生对比自己的选择和菲利普夫妇的选择,进而揭示其贪婪、冷酷的内心[8]。2009年的教师是代入成人视角,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年菲利普夫妇,体会小人物的辛酸和生活的残酷,反思自己的初次选择[9]。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的对比中,发掘更深刻的内涵。教师把独到理解分享给学生,有利于增加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成年若瑟夫的无奈的情怀,是对儿童若瑟夫单纯眼光的一种超越。

(三)教学惯性对语文教师的同化

笔者梳理了近十年的教学案例,发现这些教学案例中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教学惯性,即主题解读通常滞后于教学大纲和学习活动中的理念。无论是教学方案还是教学实录,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在主题阐释方面沿用传统的政治化解读。同时,知识教学依然占有很大比重,对话式教学往往只是表面的繁荣。其次,对于06版学习活动中增加开头和结尾一题,许多教师似乎没有理解编者设计的用意。可见,有关《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解读和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都保持着强大的惯性,悄然同化着一线语文教师。教师们对文本解读的个性化理解和教学,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转型过程。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流变规律与现实影响”(项目编号:13YJC880087)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占杰,辛志英.有意误读的缺憾——谈中学语文教材《我的叔叔于勒》的删节问题[J].石家庄学报,2010(2).

[2][3][4][6]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王荪,陈根生,元以勤,杨令华,陈希川.《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五篇)[J].语文教学通讯,1980(5).

[7]余映潮.《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与评点[J].中学语文,2007(10).

[8]宁鸿彬.《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7(2).

[9]王君.拨开重重迷雾,走进人物心灵——《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实录[J].语文学习,2009(3).

9.《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篇九

学生的分析正合教参,看来,前面的引导、讨论和分析是到位的,成功的,一切水到渠成,我正准备总结,一个不太响亮的声音传来:“我认为于勒是值得同情的,作者写菲利普夫妇的无情正是为了引发我们的反思:反思我们不要失去对人的真诚的爱新和同情。”大家把目光集中到他身上。是学生E,一个平时不爱发言却喜欢发表不同见解的女生。今天,她的问题让大家一惊,然而我又看到许多学生眼睛里因为这一问题而散发的光彩。 一方面,我心想:已经水到渠成了,要不要再展开?这个问题有没有意义?我原先没有准备到这个问题,会不会把握不住?这个问题较复杂,能不能驾驭得了?然而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这个“火花”来之不易,不能轻易否决,放过它,可能会丧失一次绝佳的教学机遇,否决她,更会打击她的积极性。既然已经出现了,不如乘机引导,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于是,我趁机引导全体同学围绕于勒有没有闪光点展开讨论:“他是不是就是一个一无是处,令人讨厌的家伙?” 问题提出后,全班议论纷纷,我也不时“挑拨”、引导,现将学生的讨论归纳如下: 一、于勒并不是那么的无情,他到美洲之后,经济上略有好转就写信回来,表示愿意赔偿哥嫂的损失,表达他对哥嫂的怀念之情。 二、他破产之后,又给哥嫂写信。这封信虽然简短,但是细心体会,实际上是挺感人的。他隐瞒了自己破产的事实,不想让哥嫂当心他的健康和前途。他还希望赚了钱之后,再回到自己的家乡,和哥嫂“一切快乐的过日子”。可见他的内心深处充满着对亲情的渴望。 三、后来,于勒过着穷愁潦倒的生活,却没有回到哥嫂身边来,不愿意成为他们生活的负担,这与“我的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四、我们无法嘲笑于勒,是那个经济的世界和金钱的关系把于勒推向了人生悲剧的深渊,使他失去了亲人的爱和关心。我们无法啊嘲笑于勒,我们要反思生活中的自己是不是也常常因为很多事情淡漠了自己灵魂深处的真诚的爱心。 所以,于勒不该被完全否定,他的文中的价值甚至大于菲利普夫妇。 凭心而论,我被学生感动了,于是,我说:“马克思曾说过:‘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在那里,金钱主宰了人民的心灵和生活。它使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使骨肉分道扬镳。让我们从于勒的身上,从菲利普的身上,看到人性的一些弱点,让我们把对人的自然、朴素、真诚的爱和同情保留在我们的灵魂深处。” [反思] 陶行知说“教师要培养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本节语文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而形成的一堂超出原先设计的课堂,课堂上学生们一个个精彩的发言出乎我的意料,让我惊喜不已,我看到了学生潜能的如花绽放,看到了学生思维的激情点燃,我在课后不由得对我周围的老师说:“这些学生让我崇拜!”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10.《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篇十

在教学时,我先让同学们带着感情反复阅读课文,大致理解内容后,我说道:“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叙述于勒写了一封家信,菲利普夫妇把它当作拯救全家命运的‘福音书’,急切盼望发了财的于勒从美洲回来给他们家带来好运。假如这篇文章中没有这封信会是怎样的情景?作者写了这封信又起了什么作用?”

带着这个问题,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组讨论,讨论的气氛相当浓厚,同学们把自己的意见小组中发表出来,讨论后,我让每个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

第一组一学生说:“这封‘福音书’充满了矛盾。我们的根据是于勒抛开‘买卖很好’的生意不做,而要去南美‘作长期旅行’,这不合情理。‘作长期旅行’为什么不能给家里人写信呢?既然能‘作长期旅行’为什么不能回家一趟呢?又说‘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还说‘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显而易见,这是一封矛盾百出的信件。这封信也不是什么‘福音书’,我们认为它是一封宣布于勒生意倒闭的‘破产书’,完全不能给菲利普一家带来什么好运。”

第二组一学生回答:“菲利普夫妇把这封信当成一份把全家从苦难中拯救出来的‘福音书’,这完全是他们一厢情愿。于勒真的发了财,也可直接往家里寄钱,大可不必等到回来时才把钱带回来。我们认为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刻划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

第三组一学生说:这封‘福音书’在全文中也是一条重要的穿插线索,于勒的形象完全靠它来改变。在没有写这封信前,于勒是一个‘坏蛋’、‘流氓’、‘无赖’……一封家书,他的形象完全颠倒过来,变成了一个‘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有办法的人’。因而我们认为这封‘福音书’在塑造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的变化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11.《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篇十一

1.学习提炼故事情节,理清思路的方法;

2.学习通过人物的情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的阅读方法;

3.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学生认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更加热爱我们的家庭,注重亲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概括小说情节的方法;

2.学习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阅读方法。

课型

学习方法指导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中国有句俗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在现实生活中,手足亲情是否禁得起金钱的考验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发生在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普普通通的故事,体会一下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板书课题)

二、交流作者资料

1.学生交流作者资料

2.教师投影作者资料

莫泊桑:19世纪后半叶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有作品 300多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长篇小说代表作《一生》《漂亮的朋友》。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速读课文,初步感知小说内容。

1.用第一人称概述课文。

2.提炼故事情节,理清思路。

学生探讨提炼故事情节的方法:

教师引导点拨归纳:(出示投影)

提炼故事情节的三步骤:

(1)确定小说的主人公。

(2)确定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阶段,每个阶段提炼出一两个动词。

(3)用“谁做什么事”形式概括情节。

3.生概括情节,理清思路。(出示投影)

①菲利普夫妇“盼”于勒。

②菲利普夫妇“赞”于勒。

③菲利普夫妇“遇”于勒。

④菲利普夫妇“躲”于勒。

结语:小说开头盼于勒,巧设悬念,接着赞于勒,反复渲染盼归的气氛与心情,后面的遇于勒情节安排,将故事推向高潮,既在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最后躲于勒结束全篇。情节不长却也跌宕起伏,这就是本文作者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最经典的情节设计,称为“莫泊桑式的情节设计”。(出示投影)

四、掌握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过渡:小说光有粗线条的情节不行,要赋予人物丰满的血肉和活泼的生命,就需要细节。细节描写是小说刻画人物,使其鲜活、生动,达到典型化的主要手段。)

1.阅读若瑟夫付钱回来时,菲利普夫妇表现的细节描写(44-46节)。

(1)教师提问(出示投影):“我”付钱回来,母亲是怎么说的?表现怎样的心理?父亲是怎么做的?表现什么心理?

(2)学生模拟情景朗读、边读边思考。

(3)学生个别回答,老师归纳:神态语言动作揭示心理:愤怒;刻画性格:冷酷、虚伪。

(4)以此为例学生探讨分析人物的方法:

教师引导点拨归纳:(出示投影)

①找出典型细节,结合上下文语境品味有关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紧扣关键词语。

②分析揭示了什么心理。

③分析刻画了什么性格。

2.教师提问:你觉得文章还有哪些细节描写精彩、传神?给大家推荐一处,说出为什么。

生1:菲利普夫妇一家坐船去哲尔赛旅行时,看到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动了心,邀请家人吃牡蛎的细节描写中用“托”“伸”“动”“吸”“扔”等动词具体写出牡蛎的高雅吃法,菲利普被这种高贵的吃法吸引,邀请家人吃牡蛎,表现他故作高雅,爱摆架子的心理,揭示他爱慕虚荣的性格,很庸俗。(老师板书:庸俗)

生2:25-28节父亲看到于勒但不敢断定的细节,从神态语言动作等角度表现出了菲利普紧张害怕和不愿相信那是于勒的心理。

师:这样太过笼统,能否具体分析到每一个动作、神态和语言。

生2:“不安起来”“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睛跟寻常不一样”是神态描写,表现了内心恐惧。“向旁边走了几步”“低声”是动作描写,是怕于勒认出,(师:还怕什么?)还怕女儿女婿知道。父亲母亲的话是语言描写表现他们不愿也不敢面对眼前的现实。这些都表现了他们的自私,冷酷。(老师板书:自私、冷酷)

师:大家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模拟朗读,体会菲利普夫妇当时的心理。

生3:23节语言描写表现克拉丽丝既要面子,又怕花钱。

(师:既爱惜自己,又关心他人;既疼爱孩子,又注重教育,实在太“虚伪”(生说)了。老师板书:虚伪 吝啬)

生4:34-38节父亲“脸色煞白”“两眼呆直”“神色张皇”“神色狼狈”的神态描写和哑着嗓子、结结巴巴、低声嘟囔等语言描写表现菲利普陷入了惊恐和绝望之中。克拉丽丝“暴怒”表现一线希望落成空,旧怨新恨一起发作,破口大骂。这些揭示菲利普夫妇自私虚伪泼辣势利。(老师板书:势利)

学生分角色读这部分,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性格。

生5:克拉丽丝对于勒的称号有很大的变化,不知这是否算细节描写。(师认可)克拉丽丝对于勒的称号有坏蛋、无赖、流氓、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贼、讨饭的、那人等,我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克拉丽丝是个有钱是兄弟,没钱是仇人的唯利是图的人。(师点拨:菲利普夫妇衡量于勒是什么?(生说“是金钱”)老师画孔方钱。)

五、总结

菲利普夫妇衡量于勒不是自己的亲弟弟,而是金钱。这足以看出他们的人生哲学就是唯钱是亲。他们的性格可组成一副对联,但少个横批。请大家拟一个。(生讨论明确:金钱至上)

这篇小说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组成令人惊叹的情节波澜,表现世态的炎凉,通过神情、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他们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从而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令人深思。

法国著名作家左拉曾这样高度评价莫泊桑的作品:“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悟的生活窗口。读他的作品时,可以是哭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出示投影)

教师提问:这一节课我们了解这篇小说的内容,认识了菲利普夫妇这两个人,我们怎样把握情节的?怎样认识这两个人的?用了什么方法?

六、课后作业

用提炼情节的方法和分析人物的方法自学《在烈日和暴雨下》。

七、板书设计

12.我的叔叔于勒_教学设计 篇十二

将前理解概念引入当下的语文教学, 对实现基于学情的文本解读大有裨益。前理解下的学情不仅包括学生对文本的自主预习, 而且涉及课堂教学中的学情变化。只有通过对前理解的有效导引, 才能最终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但同时, 伽达默尔认为, 前理解带有天然的盲目性。如何抵消这种盲目性, 并且在有效引导下实现完满的理解, 这是教师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盲目性的表现形式及成因

(一) 偏见与误解

伽达默尔认为, 偏见并非使我们“与过去分离”, 而是“让过去向我们开放”。他虽然承认偏见的合法性, 但也承认偏见的狭隘和消极。学生在自主阅读文本的过程中, 虽然会产生个性化的解读, 但同时, 误解也是难以避免的。这里面的误解, 不仅是指错误的理解, 而且也包括单一的理解。例如, 当学生阅读《我的叔叔于勒》时, 他们对菲利普夫妇的认识一定会是“自私的、冷漠的、爱钱的”。这种理解虽具有合理性, 却不是立体化的, 如此也就难以理解小说中小市民形象的性格特征。

(二) 思维定势与权威解读

模式化已成为当下语文课堂的一大弊端。无论是课堂结构的设置, 还是学生的语言表达, 都在长期的训练中渐渐落入模式的泥淖。其在学生阅读中的表现形式有:对文体的绝对认同, 对人物的模式化分析, 对语言的单一运用, 等等。另外,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参照相关的权威观点, 并将其作为解读文本的钥匙, 从而消解个体在阅读中产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这种参照, 虽然为自主阅读提供了一定的辅助,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二、基于学情的教学导引策略

伽达默尔认为, 如要实现对文本的诠释, 我们要“先设定被理解的东西本身必须是意义完整统一的”, 只有这样, 才能“检验我们的意义预期并获得正确的理解”。这种对文本意义的“设定”是实现解读的前提。但是在教学中, 我们必须考虑另外一种不可忽视的要素, 那就是学生视角, 即要有对学情的设定。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心中有数”,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 从而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一) 发现与整合

前理解的盲目性决定了学生在预习和自读课文过程中会出现浅读和误读的现象。那么对教师而言, 首要任务就是对这种现象的发现, 其中包括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把握、对人物形象的认知、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等等。这些内容是学情的重要表现形式, 是开展教学的前提条件。一般而言, 要实现这种发现, 教师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课前针对性的预习;另一种是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状态。前者是静态的, 教师重在检查;后者是动态的, 教师重在观察。

当然, 发现的目的在于整合, 这点对课堂教学尤为重要。一方面, 我们可以将学生自主学习的盲目性进行归类, 尤其是在重点内容理解上的偏差, 并将这种共性的偏差作为设计教学活动的聚焦点;另一方面, 我们应该及时把握学情的动态变化, 将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作为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和前者相比, 后者是瞬时的、动态的, 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总之, 只有及时准确地发现, 才能了解学情;只有对学情进行及时有效的整合, 才能基于学情制定和调整教学策略, 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 导引与转化

如果说发现和整合都是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话, 那么在教学中对其进行有效的导引就是对学生“前理解”的正向转化。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对学生前理解的盲目性进行导引, 从而在还原文本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效果。

1.以自身体验关联文本

伽达默尔认为, 任何事物都具有对抗性, 即“存在着一种熟悉性和陌生性的两极对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亦是如此。苏教版语文教材 (九年级上册) 中的《我的叔叔于勒》的课后第三题为:

小说中有些话, 看似平常, 要读出画面形象, 读出真实情感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仔细揣摩下面的话, 想一想, 应该如何读?

我看了看他的手, 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 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 满脸愁容, 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 父亲的弟弟, 我的亲叔叔。”

此题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读出“看似平常”的话语背后的画面形象, 从而理解其内涵。当“我”看着他“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和“满脸愁容”“狼狈不堪”的“又老又穷苦的脸”的时候, 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 父亲的弟弟, 我的亲叔叔。”“我”默念的这句话确实平常, 学生也一时难以深刻理解, 但是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假如你看见自己的父母这样对待自己的叔叔, 你作何感想) 之后, 学生就能够明确这句话的指向在于亲情, 其涵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将学生的自身体验引入文本, 实际上就是将解读者置身于文本的语境之中, 从旁观者转化为亲历者, 这样, 文本中的情境得以还原, 情感也就能够自然流露,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就相对容易了。

2.以内容补充完善文本

文学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 加之教材中的有些文本经过节选和删改, 这就使得学生和文本具有天然的时间阻隔。伽达默尔认为:“时间距离不是一个张着大口的鸿沟, 而是由习俗和传统的连续性所填满, 正是由于这种连续性, 一切传承物才向我们呈现了出来。”所以我们就要“把自身带到这个他人的处境中”,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自我置入的意义”。

可见, 内容上的补充 (交代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作者的写作风格等) 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还需讨论关于内容补充方面的两个要素:一是必要性;二是时机。

首先, 我们必须明确这种补充的作用。虽然这种教学环节已经被广泛运用, 但是并不一定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如果学生在文本的解读中已经能够明确主题, 那么这时再去补充就是画蛇添足了。

其次, 我们要警惕这种补充的陷阱。毫无疑问, 如果我们在教学伊始就将作者的整体写作风格、写作背景以及表现主题的内容呈现, 那么接下来的教学就会变成主题先行的模式。学生在明确的主题架构中寻章摘句就会变成带着镣铐的舞蹈, 其本质上是取消了学生文本解读中的主体性。

最后, 我们要把握交代的时机。我们必须明确, 交代创作背景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文本解读。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就是对时机的最好诠释。一般而言, 当学生实现了对文本的整体解读, 并且已经初步接触了较为深刻的主题时, 我们呈现相关的时代背景就会使学生明确其社会意义。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学生能够在鲜明的对比中发现金钱在亲情中扮演的角色, 这时就可以出示马克思的话“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 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此时, 金钱和亲情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于勒一家的特点, 而是当时社会的典型写照, 小说的“反映社会生活”的目的就达到了。

3.以材料链接超越文本

伽达默尔说“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2], 又说“世界被启示于人类, 仅在于语言和通过语言”[3]。毫无疑问, 语言是文本解读的依托, 所以, 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反复琢磨语言, 并以此理解其深刻含义。如笔者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发现, 学生对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漠分析得鞭辟入里, 并且一致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他们。这种课堂氛围虽然没错, 但是容易遮蔽个性化的、有深度的解读。这时笔者出示了与作者相关的材料, 即莫泊桑对“道德风尚的丑恶, 给以无情的揭露和嘲讽。只有在下层人民中, 他才发现一些令人宽慰的健康品质”, 他的作品“同情和表彰下层社会的小人物”。这样, 学生开始从新的角度分析菲利普夫妇, 开始发现他们作为社会小人物的无奈与尴尬, 并且对自私的母亲凡事为女儿着想的行为表示理解。这样的分析呈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使得单一的形象丰满起来, 很明显是学生文本解读的深入。

前理解是伽达默尔在诠释学中提出的概念, 虽然在理解上比较复杂, 但是将其引入当下的语文教学, 尤其是学生视角下的文本解读,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它有利于我们对学情及其变化的掌握, 有利于我们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盲目性进行纠偏, 并最终促使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从而实现文本解读的准确与高效。

参考文献

[1]黄珊楠, 陈隆升.阅读教学中的“前理解”:内涵、类型与导引策略[J].初中语文教与学, 2015 (7) :20.

[2]洪汉鼎.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 (上) [J].河北学刊, 2008 (1) :62.

上一篇:比喻句的例子下一篇:致全体老师的一封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