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巧设计说课稿

2024-10-16

版面巧设计说课稿(精选6篇)

1.版面巧设计说课稿 篇一

美术巧拼搭说课稿

一、背景资料

小学生从开始学习画人物和动物后,动态设计一直都是教学的难点和关键。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难点,本教材运用了形状分割拼搭的方法,这样既减少了学生创作的难度,又改变了艺术表现手法,更受到求新求变的学生的喜爱。课本上呈现的范例很明确的告诉学生方形纸、圆形纸或是任何不规则形状的纸都能随意分割、再拼搭出动态各异的动物或人物。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学习的经验,也有一定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剪贴制作对他们而言并不难,但本课教学内容是要求学生选择一种形状进行小块分割后,再把分割出来的小块作为组成部件全都要拼搭成人物或动物,这就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思维定势于圆形的脑袋、长方形的身体、细长的四肢,学习过程对于剪出来的不规则小形状往往不能全都拼搭完,所以教师就要从拼搭七巧板、分组尝试、欣赏交流等各环节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1、教学目标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用选用各种规则的几何形和不规则的其他形状分割、拼搭成剪影人物或动物,培养学生乐于、善于、敢于创作的学习态度。

知识与技能:学习选用各种规则的几何形和不规则的其他形状分割、拼搭成剪影人物或动物,使学生了解美术造型的不同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学习选用基本形来概括生活中的人物或动物。

② 学习用彩纸进行形状的分割,再组合拼搭成形象简洁生动有趣的剪影动物或人物。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形状的组合与拼搭。

难点:选用不同形状进行随意分割。

三、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围绕教学目标和技能学习要点,本课设计了以欣赏激发兴趣、以尝试促进体验、以创作提高能力的分层教学环节,让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充分体验感悟、自我参与实践,一步步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修养的提升。

四、教法学法

1、教法运用

现代社会,竞争冲击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恰当地把竞争引入课堂,不仅能培养学生进入未来社会的心理素质,也符合学生的求胜心理,更重要的是通过竞争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到自己的价值,而且要设法多创设竞争的.机会。

在本课设计中,当学生初次尝试大多没成功时,教师利用“快乐大本营”这一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教师一宣布,同学们立刻兴奋起来,班中学生按学习小组划分,根据人物动态和动物体形特征,运用学过的知识,分头讨论,作“自家的打算”。课堂气氛活跃,几乎人人都在思考、调整自己初次失败,纷纷为“自家”出谋划策,并迅速再合作完成了尝试体验任务,教师则做及时的评点,特别是对动态生动的作品加以表扬。整节课,各组你追我赶争第一。下课了,同学们的心还未平静下来,“老师,老师,再比一次,再比一次!”这样在课堂上组织小型比赛,激发了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动手搞创新,获得了成功的机会和体验。

2、学法指导

观察是构成儿童创造能力的始发因素。在本课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范例、伙伴练习作业等的使用,具有较强的导向性,提高了视、听觉形象传递信息的效率,同时调动眼、耳、手、脑等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加上教师有意识进行学生尝试、创作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在“观察—感知—理解—创作”过程中 ,促进了知识内化,启迪了思维。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制定出了观察目标:①观察尝试练习成功的同伴作业:抓住特征巧分割——要按照剪影造型的基本组成分割,如:剪人至少分头、身体、四肢6块,剪四条腿的动物至少分头、身体、四肢、尾、犄角或耳朵等8块……学生合作尝试有后,再制定观察目标:②让学生欣赏范例,引导其仔细观察规则形状的不规则分割要考虑拼搭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能表现出人物动物动态的关节部分的粘贴。经过这样的观察,学生作业完成就没什么困难了。

这一学法指导让学生较自主掌握了制作要领和方法,在相对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中能大胆体验实践,最终人人都完成了学习任务。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七巧板搭拼比赛:

学生按学习小组分组进行七巧板的搭拼比赛,在游戏比赛过程中初步感知形状的分割(由一个大正方形分割成几个小的其他形状)以及将这些形状大胆拼搭就能变化出很多不同的剪影造型。

2、多媒体课件演示:

引导学生欣赏一组剪影的动物和人物,了解用一些基本形归纳简化写实作品形成剪影作品的过程,让学生懂得要抓住特征用基本形来概括处理简化形象才能创作出形象生动的作品。

3、揭示课题:巧拼搭

(二)、新授:

1、活动一:学习小组合作尝试:比比谁能拼出图形来

老师给每个学习小组发一个规则的几何形(如:一个圆形、一个方形、一个三角形等等),要求大家一起来试试先剪5-6刀,将这个几何形剪成几个其他不规则的小形状,再拼搭出一个剪影的造型。

2、尝试练习反馈、交流、小结:

①大多数小组没有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尝试合作练习,因为大家剪出来的不规则形状很难拼搭成型;

②请成功完成合作练习的学生交流经验:

抓住特征巧分割——要按照剪影造型的基本组成分割,如:剪人至少分头、身体、四肢6块,剪四条腿的动物至少分头、身体、四肢、尾、犄角或耳朵等8块……

③欣赏同龄小朋友的拼搭作品,了解用各种规则几何图形分割、拼搭组合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规则形状的不规则分割要考虑拼搭的各个组成部分。

4、欣赏范例:用规则形状分割成不规则形状拼搭的。

教师着重指导学生对动物和人物形象概括简化的具体方法;学习一些在动物和人物形象的头部、四肢关节转折部分的拼贴方法。

5、活动二:快乐大本营1——剪影留念

各学习小组请一个同伴摆姿势做模特,其他学生选用一个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分割、拼搭成“剪影留念照”。

5、互评交流:

人物的头部、身体和四肢的比例、关节转折、拼搭连接的协调……这些都能影响人物的塑造。

6、快乐大本营2——学生作业:

选择一种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分割、拼搭成一个人物或动物造型。

要求:分割合理部件齐全,拼搭完整动态有趣。

(三)、评价:

1、学生作品展示,按小组组合成一幅有主题的作品,如:有动物有人物的《好朋友》、都是动物的《快乐家园》等等。

2、学习小组派学生代表讲述自己小组合作作品的故事内容。

3、师生共评故事与画面结合完美的作品。

(四)、拓展:

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时,可以寻找与自己作品相配的其他学生的作品,把这些相配的人物或动物,再组合成为小长卷画后形成一个新的画面,根据画面来添加背景,使画面更完整、更饱满。最后根据本次作业情况在各班布置一个小型专题作品展。

六、教学流程

游戏、欣赏,导入新课 尝试、交流,学习制作 互助、创作,大胆表现 组合、观摩,分组展示

2.版面巧设计说课稿 篇二

1 说“教材”

1.1 分析教材

我校选用的教材是科学出版社出版, 吴丽文主编的全国卫生职业院校规划教材——《老年护理》。该教材突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特色, 以项目任务为载体, 以行动导向为目的;突出职业能力, 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强化人文于一体。据统计,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60%都同时患有2种甚至是2种以上的疾病, 而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这些疾病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老年人的饮食与健康”是《老年护理》第3个模块中的第1个子模块。将该模块安排在《老年护理》的前部分, 有利于学生后续学习的顺利进行, 目的是为学生将来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奠定重要基础。

1.2 确定教学目标

老年人的护理重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而健康的饮食是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根本。笔者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3个方面: (1) 能力目标:能根据老年人营养素需求的特点, 针对老年人营养摄入的影响因素, 为老年人制订营养、健康的食谱, 保证老年人的营养供给;具有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2) 知识目标:掌握老年人对营养素需求的特点, 了解影响老年人营养摄入的因素, 熟悉老年人的膳食制订原则, 学会制订老年人的营养食谱。 (3) 素质目标:通过学习, 能理解老年人、尊重老年人、同情老年人, 并尽自己所能关心老年人的健康, 养成学生严谨的学习和做事态度。

均衡营养的摄入是保证老年人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 可是老年人却经常出现营养摄入不均衡的问题, 如何帮助老年人健康饮食是作为护理人员必须思考和掌握的知识, 因此, 笔者确定教学重点为:老年人的营养素需求特点, 老年人营养摄入的影响因素, 老年人营养食谱制订的原则。教学难点为:老年人食谱的制订。

2 说“教法”

2.1 任务驱动教学法

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 使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 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 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 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的学习体系。

2.2 案例教学法与角色扮演法相结合

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由过去的以听为主, 转到自主参与式的以思考为主;变“被动苦学”为“主动乐学”。通过角色扮演法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 变“抽象理论的难学”为“身临其境的易学”,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3 启发提问与奖惩相结合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杜绝学生上课睡觉或缺课现象,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的习惯。采用启发提问引导学生,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与奖惩相结合, 答对者在期末成绩中加1分, 答错或缺课者扣2分, 促使学生在学到新知识、新技能的同时, 培养其严谨的学习和做事态度, 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2.4 多媒体教学手段

为实现“教学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制作多媒体课件, 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 灵活运用案例、图片、挂图及教学短片等手段进行教学, 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

2.5 教学资源的选用

包括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和电教光盘、课件的准备、不同版本的《老年护理》教材及网络资源。

3 说“学法”

3.1 学情分析

笔者教的是三年制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 学生文化基础较好, 学习主动性、理解能力、迁移能力也比较强。老年护理在最后一学期开设, 此时学生已有了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积累。

3.2 方法指导

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分组讨论:不断引起学生的探索、发现以及想象, 引起学生兴趣, 使课上得生动、活泼。

现场扮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及价值观形成。

作品展示:有利于学生正确认知和操作技能的养成。

互评互改: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说“教程”

笔者计划用2个课时 (90分钟) 来完成教学任务, 共分为6个教学环节。总的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5分钟) →讲授演示 (35分钟) →综合实训 (30分钟) →考核与评价 (15分钟) →小结 (3分钟) →能力拓展 (2分钟) 。

4.1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5分钟)

教师的任务就是带领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因此, 笔者用与老年人饮食有关的视频引出教学内容, 将学生带入职业情景之中, 提出问题“什么是适合老年人的健康饮食?”“老年人的营养摄入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你能为老年人制订健康食谱吗?”让学生进行讨论, 引出新知识, 并用3个问题将教学内容分解成3个任务。

4.2 讲授演示 (35分钟)

第一个任务:老年人营养素需求的特点。用多媒体课件配合清晰的语言讲解, 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再利用富含各种营养素的精美食物图片进行提问,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第二个任务:老年人营养摄入影响因素的评估。通过各种图片使知识点 (生理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 更加形象化, 加深学生的印象。并结合案例进行分组讨论。

第三个任务:食谱的制订。导入视频“西木教授谈老年人的健康食谱”, 使学生对老年人的健康食谱形成初步认识, 提供“等值食物交换份表”挂图, 针对视频内容, 让学生各自为60岁老年人制订一日的健康食谱, 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完成食谱后, 让学生对比老年人的营养食谱制订原则与方法, 看看自己的食谱是否符合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对于重点和难点要采取重复强化, 配合多媒体展示等措施, 鼓励学生质疑提问以获得正确的反馈信息。

4.3 综合实训 (30分钟)

模仿职业工作环境, 将学生按座次表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选1名学生扮演老年人, 其他学生扮演护理人员, 对这位“老年人”进行营养摄入影响因素的评估, 并根据老年人营养素需求特点, 参照老年人营养食谱制订原则与方法为其制订食谱。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制作完毕, 每个小组派1名代表上台展示作品, 请同学互评互改, 教师总结, 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总结分析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这一环节将整堂课推向高潮,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步提高。

4.4 考核与评价 (15分钟)

用案例来考核, 用“老年人营养食谱制订评分表”来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应在学生出错时多鼓励, 树立其自信心。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收集反馈信息, 从而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

4.5 小结 (3分钟)

对讲授演示环节3项任务的要点进行小结, 让学生对本堂课所学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

4.6 能力拓展 (2分钟)

给出一个案例, 要求学生为案例中的老年人制订1周的营养食谱, 并要求食物不能重复, 下次上课前交, 作业将纳入期末成绩。

总之, 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与拓展,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的饮食与健康,说课,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前进.说课——医学临床课老师必备的基本技能[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1 (2) :76~78.

[2]廖桂香, 赖优良, 朱佳.家庭评估说课稿的设计[J].中华护理教育, 2010, 7 (6) :281~282.

[3]亚冬.说课也要“说学生”[J].辽宁教育, 2005 (11) :9~10.

3.“变压器原理与结构”说课稿设计 篇三

关键词:变压器 机电机械专业 技工院校 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变压器原理与结构”一课是陈小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机与变压器》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该门教材是国家高职院校“十五”规划教材,实践性强,通俗易懂。

1.教学大纲

根据电机与电压器课程的教学计划要求,该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变压器原理与结构的,即要求学生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内部结构以及工作效率等。

2.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突破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在电压器工作过程中,采用一次绕组方式与二次绕组方式时电压的比值等于它们之间线圈匝数的比值。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怎样利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教会学生怎样进行解题。为了突破难点,本节课选择幻灯片演示四道题目,并且给出解题过程。通常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说教学过程中会详细说明准备过程)。

3.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方面。本节课要求学生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结构,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素质目标方面。本节课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第三,情感目标方面。本节课着重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关系的和谐性以及促进学生课后自习习惯的养成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

1.学情分析

笔者传授该课程的对象是技工院校机电机械专业大二的学生。这些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电工和电子基础知识,为该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技工院校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主动性比较低,他们不喜欢抽象式教条,喜欢直观形象的教学模式。

2.教法

本节课应该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让学生主动学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为此本课可以采用的教法主要有:使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更加明白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使用实物教学法,使学生能够掌握变压器的内部结构;使用多媒体教学法,向学生演示题目以及解题过程,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学法

提问法:教师向学生提出几个与教学重点和难点紧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解题法: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解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可以分成五个部分,总课时为45分钟。

第一步:举例说明,实物拆装(5分钟)。

可以向学生举例现实生活中变压器的使用领域以及使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拆解变压器,让学生了解普通变压器的基本结构。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变压器双绕组结构时主要有心形以及壳形两种形式。

第二步:讲故事和提问题,让学生明白变压器的基本功能(15分钟)。

为了使学生明白变压器的基本功能,向学生提出这些问题:现在已经广泛使用电力变压器,为什么还要研究开发电子变压器?电力变压器与电子变压器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没有标志的电源变压器通过怎样的办法使其能够得到利用?直流电能够在变压器中使用吗?通过讲故事和提问题,让学生明白采用一次绕组方式与二次绕组方式时电压的比值等于它们之间线圈匝数的比值,删去教材中繁琐的论证说明变压器变压作用。不过,教师在课堂中也要强调,如果学生感兴趣,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了解变压器变压作用的推导过程。

第三步,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了解变压器工作原理(10分钟)。

多媒体教学材料需要教师课外精心准备,结合大纲要求,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变压器工作原理。

第四步,多媒体教学,向学生讲解典型样题(10分钟)。

将事先准备好的典型样题通过播放幻灯片的形式演示给学生看。题目演示时,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思考后,再播放解题过程,让学生比对校正。该部分教学安排是因为考虑到技工院校学生基础比较差,通过加强练习巩固消化知识。

第五步,小结(5分钟)。

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消化知识。总结过程中还要对主要内容进行板书,比如将重要概念、重要结论以及解题方法等在黑板上呈现给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了解了双绕组变压器结构具有心形和壳形两种结构模式;变压器磁路主体铁心是电路主体绕组;一次绕组方式与二次绕组方式时电压的比值等于它们之间线圈匝数的比值。

四、教学反思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是笔者一直思考并为此努力的方向。

4.板报设计 说课稿 篇四

《板报设计——基本美术字体的写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课程的定位与教学内容:

本课程适合学段:第四学段七年级,属于设计·应用领域。“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本课程是板报设计教学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常用美术字,为第二、三课时的练习铺垫。本课选择学生熟悉的板报为切入口,把板报的设计、制作、欣赏、评说等知识元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设计艺术的兴趣与研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此形成在设计艺术方面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材第14页介绍《钱江晚报》,通过观察它的作用、结构、比例、编排方式、色彩,可以了解平面设计,认识设计中体现的形式和规律。第15-16页介绍了四种常见的字体、书写方法、各种不同的变形美术字体。第16-17页介绍了刊头设计的范例、六种标题编排的方法。第17-18页介绍了两种版面编排方法。第19页介绍了编排设计在板报中的重要性以及提供四种编排的样式给学生作业时参考。

课程内容虽重点侧重知识与技能,但在教学中也注重直观性学习,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设计练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处理综合信息的能力,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2.教学重点:

选择一种字体形式,写美术字,掌握宋、黑、隶三体的特点。

3.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把握写好美术字的要点,写出的美术字美观、大方、规范。

4.教学目标:

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根据此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特点,我设计本课程的目标为:

(1)学习常用字体特点,美术字体变化及版面编排。

(2)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资源、独立思考、抓住关键、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学以致用。

(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法分析:

新课标中强调启发教学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启发诱导,推动学生用耳用脑又用手,在主动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我在本课中主要通过提问的方法来形成师生的互动,并通过演示法、练习法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技能。

(1)演示法:运用多媒体演示指导学生获取知识。并与其他教法有机结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一边演示一边讨论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下用言语、图片、作品展示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不是教师的讲授,而是学生主动地探索。

三、学法分析:

在新课标中对于学习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是学生在主动地探索中学习知识、获取能力。因此我在课程中更加强学生的活动内容,拟采取以下的学生学习方法:

(1)预习法:学生在学习新课程前,根据教师要求,收集课程相关的资料,是提高课堂学习兴趣和效果的最好方式。

(2)练习法:本学习领域强调学生学习的应用能力。课堂中的练习,才能使学生掌握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在练习中学生才能对作品提出更为深入地评价。

四、教学程序:

1.导入:(3分钟)

(1)教师与学生活动

提问式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板报设计,我们的生活中哪里会使用板报设计的呢?

学生的回答:报纸、海报、广告、班里的黑板报等。

教师引入课题:板报设计最大的作用就很好地把图象、文字结合起来传

递信息,这一单元我们来讲讲板报设计中的美术字。

(2)达到的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学生表达体会。

2.教学步骤:

(1)第一环节:(7分钟)

A.教师与学生活动

教师图片展示“钱江晚报”版面设计,标注刊头和标题。

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字体的关注。

如:“教师问刊头是什么字体呢?”(学生:宋体、楷体)

学生通过图片展示观察宋、黑、隶三种字体的特点,教师归纳总结。

B.达到的教学意图:引导欣赏,加强体验,掌握知识要点。

(2)第二环节:(10分钟)

A.教师与学生活动

教师从打字格、布局、定骨架、双勾字形、填色五个步骤具体演示

黑体字的写法。学生摹写,体会字体如何具有美感。

B.达到的教学意图:学生学习美术字写法,掌握基本表达能力。

(3)第三环节:(20分钟)

A.教师活动:(1分钟)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从宋、黑、隶中选一种字体形式写“和谐大气”四个字。

B.学生作业练习:(15分钟)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完成作业。不断鼓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

C.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4分钟)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先请同学互相评价。

教师总结学生的评价,在鼓励的同时,提出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如:没有打骨架造成的字体结构不美观

没有把握不同字体的特点

D.达到的教学意图: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基本美术字体的写法。

五、课程特色:

设计的魅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更加关注到了板报设计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通过展示图片,使学生充分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这一课时强调了对基本美术字体的写法,通过练习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六、板书设计:

标题《板报设计——基本美术字体的写法》

要点:

板书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师示范 中文基本印刷体

宋体:横轻直重

黑体:横竖笔画相等,方头方尾

隶书:“蚕头燕尾”

5.设计书签说课稿 篇五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第X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设计精美书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说明;教学过程;评价和总结五个方面做具体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

我所选用的教材是福建省教育出版社《设计精美书签》四年级下册,第十四课《设计精美书签》的第一课时,本课主要是word知识的综合运用让学生认识书签、了解书签的组成,能根据自己的爱好确定书签主题内容,指导学生学会收集文字和图片资料;学会用word中的绘图工具绘制书签草图;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word的操作技能,利用小组合作促进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说教学目标

1、了解书签的组成,学会收集文字和图片资料,掌握用绘图工具布局书签版面。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欣赏认识书签的组成,通过合作探究,学会书签的版面布局安排。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教育学生多看书爱护书籍。

3、说教学重点:学会用word中的绘图工具设计书签草图。

4、说教学难点:运用绘图工具合理设计书签版面。

二、教法、学法说明

1、说教法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等。突显“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游戏引出任务,任务驱动实现目标,引导学生合作讨论、交流学习。

2、说学法

四年级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善于观察思考问题,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微机操作能力,掌握了word的基本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文字编辑、图片插入、调整图片属性的设置等。这节课通过设计书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组织教学:

播放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妈妈洗脚》给学生欣赏,引导学生说说看了这则广告,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广告教育学生从小要知道关心他人,尊敬长辈,学会感恩,整节课融入“感恩”的情感教育。)

二、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提问“如何将书快速翻到想看的页数?”(学生回答问题。)

2、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谁最快”,看谁最快把书翻到第13课P74。(老师在书中夹有书签,所以最快完成。)

3、教师讲解:书签不仅可以帮我们很快的找到所要的页码,而且可以不用折角保护书籍。从而引入课题——《设计精美书签》。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引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育学生不仅要多看书、多读书还要学会保护书。)

三、探索实践提高技能:

1、欣赏书签,确定主题: 让学生欣赏各种内容和形式的书签(幻灯片演示边看边思考),并回答以下这几个问题:(1)、你看到什么内容的书签?(2)、在你的记忆中书签都有什么形状?

学生思考可能会回答:“名人名言书签”、“心形书签”等。引导学生分析书签的组成,并指导学生看书P81-83,想想设计书签分哪些步骤完成?

2、收集资料准备素材:

让学生说说收集资料有什么方法:(如平时多看书,上英特网等方法),然后教师操作演示收集资料的方法 :教师先提供一个资料库文件夹和一个我的资料文件夹; 在资料库文件夹中查找符合自己书签主题的图片和文字,利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收集到我的资料文件夹中。再布置任务:小组合作收集文字和图片资料,(注意:收集的资料必须与你所定的主题内容要相符。)(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演示操作,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3、整理资料设计草图: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P84页的书签草图,让学生说说:(1)、在word中设计书签草图可以用什么工具来绘制?你用什么方法设计?(2)、教师师范:视图--——工具栏——绘图,选择自选图形中自己喜欢的形状作为装饰底图 ,.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作为彩带孔,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作为书

签主题,标明“图片”,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作为书签中的文字,标明“文字”。这样一张书签草图就设计好了。

(3)再布置任务:小组合作,根据收集的文字和图片设计一张书签草图。

4、展示作品:

展示学生设计的书签草图,让学生欣赏。

四、交流评价

1、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同学的作品,说说作品好在什么地方,哪里需要改进 ;

2、教师点评学生作品,适当鼓励学生。(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培养学生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判断能力。

五、归纳总结,课后延伸

总结:

把设计书签的步骤编成儿歌: “小小书签真奇妙,马上能把页码找。设计书签分三步,小朋友们要记住。根据爱好定主题,围绕主题选材料,材料选好绘草图,个性书签设计好。”(设计意图:琅琅上口的儿歌,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寓教于乐,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同时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条理性。)延伸:

1、在一张比较硬的纸片上(大小、形状)自定以“感恩”为主题制作一张书签送给长辈 ;

2、预习15课《制作精美书签》。

想一想制:制作书签要用到哪些word操作知识 ?

6.怎么设计说课稿 篇六

怎么设计说课稿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1)本节讲的不是某个项目具体的设计过程。而是设计的一般过程,内容上具有设计的共通性。 (2)本节体现了教材设计上“先总后分”的特色。正确地把握本节与后面几章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3)本节的内容在于让学生了解构成设计一般过程的主要环节。 (4)充分利用教材搭建的教学平台,引领学生亲历设计的一般过程和不断优先的过程,让他们自主地建构一般过程的概念。 (5)初步感受设计本质是具有创新。 (6)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方案的多样性。 (7)充分体现技术的人文性。

2、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需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方案的多样性。这是学生第一次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作品,学生一定会很有兴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可能会碰到不少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并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应难而上。同时,为了防止在第一次动手操作就碰上过多的困难,所以这次制作内容不宜定得太难。

3、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环境:通用技术专用教室 学习资源:课本、课件、制作工具、制作材料

4、学习目标与任务 (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3)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5、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一般设计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难点:(1)知道成功的设计应该形成多个方案; (2)产生一个好的方案需要经历反复和优化。 6、教学设计思路: 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在教师的引领下达成本节教学目标要求

二、教学过程(主要过程)

1、组织教学: 学生入座,点名和准备播放课件。

2、新课导入: 设计是一个有计划的创新活动,它有着科学合理的基本的工作程序和流程。当今很少有产品是偶然被开发出来的。 设计的过程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策略,如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空间现象、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等等,它还需要动手能力,如测量、画草图、绘图和使用各种工具。 学校在我们一进入学校就给我们每位同学发了一个小凳子,以便同学们在开会或其他室外活动之用。同学们对学校发的小凳子满意吗?如果去郊游你愿意带上这个凳子吗?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能放入我们书包的便携式的凳子呢?本节我们将通过设计便携式的小凳,来体会一下设计的一般过程。

3、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3)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 (4)知道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5)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4、讲授新课:(阅读案例、提问和讨论相结合) 我们可以大致把设计过程分成五个阶段。但这是一个普通的一般过程,不是一个规定的程序,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这种过程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产生反复。 (一)发现和明确问题: 从本质上讲,设计是一个问题的求解过程。它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 老师刚才通过调查和询问同学们就发现同 学生通过讨论制定出小板凳的设计要求: 1. 结构稳固,最大承重为600牛顿。 2. 质量不大于1千克,并能方便地 放入中学生书包。 3. 材料成本不高于3元。 (二)制定设计方案: 在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应该确定: 首先,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 其次,任何设计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方案决不会仅有一个。 制定设计方案的步骤: (1)收集信息: 要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尽可能多的有关信息。 (2)设计分析: 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3)方案构思(发展想法): 最具挑战性,需要创新思维,大胆构思,发挥个人潜力。 (4)方案呈现(绘画方案草图): 将自己的构思和创意具体化,形象化和视觉化。 (5)方案筛选: 选择方案:分析比较,权衡和选择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绘制样图、制作模型、制作原型 (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1)测试: 技术试验 (2)评估: (3)优化: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5、课堂小结与课后练习

三、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改革改变了原来的讲授式、注入式等传统教学,教师角色由原来的讲述者变为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在实践中学习。下面我对在实践本节课中出现的不足及今后的改进方法进行总结:

(一)成功的地方 1. 本节课让老师和学生积极互动起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接受率比较高,从而反映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2. 体现了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3. 时间分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不足的地方: 1. 学生在质疑问题上未做到全员参与,讨论比较集中。 2. 问题考察具有局限性。 3.在有些问题引导上缺乏力度。

上一篇:求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党的纯洁性教育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