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县羊册镇中心学校

2024-08-21

泌阳县羊册镇中心学校(精选4篇)

1.泌阳县羊册镇中心学校 篇一

羊册镇中心学校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为依据,调动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的过程管理,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实现“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努力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化,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做到精细化管理,使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二、办学理念:

以平安建设为保障,以实施教育技术应用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人为本地提速教师专业成长,以生为本地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创建教育技术特色学校,打造数字校园,实现教育管理智能化、课堂教学网络化的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加大硬件建设与使用,利用好教室内有线电视。

2、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管理,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探索构建新型的教学结构,更新教育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3、继续建好学校教育信息网,不但完善更新学校主页,及时发布学校教育成果和最新教学动态,建立部分班级和学生个人主页。构建学校与社会、家庭、学生的教育互动平台。

4、完善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室使用的管理制度,健全各项电教记录,如电化教师使用记载、多媒体计算机教室使用记载等。提高电教设备的利用率,优化课堂教学。

5、进一步抓好电教常规培训,本学期以网页制作和FLASH动画等为主要内容,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和电教运用开发技术,使网络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助学模块。

6、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公开课要尽量上多媒体课,提高全体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促使大部分教师都能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改革中去,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继续筹建资源库,实现优质资源的开发、共享。

二、主要工作安排:

面对目前形势,结合我校的特点,本学期,力求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制订电教特色教育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

2、努力完善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加强对学校电教设备的管理。信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为了打好基础,我校现建成三个微机室、两个电教室;建好校园网,做到“班班通”,成立电教领导小组,建有电教管理网络,由专人负责,与考核挂钩。

定期检查电教室的使用情况,并做好电教课的记载和统计工作,加强对电教室的使用和维护保养等培训工作。

3、加强软件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硬件是基础,软件是保障。不断加强资源建设,继续采用按学校教师姓名建立文件夹,归类收集资源。归类好的资源集中刻录成光盘,并建立资源索引查询目录,以供教师教学查寻使用,充实我校教育信息资源库,规范管理资料库,不断更新教育软件目录。

4、加强现代化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我校将采用请进来、走出去,以会代培,专题培训等方式,利用每周一上午教研活动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具备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使用本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与工作的能力。

适时开展电教周(或月)活动,促进教师现代化教育媒体的运用,鼓励教师平时总结经验,撰写心得体会和电教论文,促进学校电教科研的发展。

5、注重教学科研,在研究中提高

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方面的作用,坚持“在活动中发展,在研究中提高”的工作方法

(1)本学期继续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探究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设备、教学手段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规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电化教学研究,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

加大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力度。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做好集体

电子备课工作、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鼓励教师坚持上电教课,电子课件,要求科任教师每期每人设计制作一个课件并刻录存档。

6、组织教师制作课件等,参加市“第二届课件大赛”评比工作。

7、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站的建设,参加校园网站评比工作。

8、组织好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9、加强网上教研。

10、检查电教设备维修工作,教师电教使用情况。

11、在省、市、区电教馆指导下,继续抓好课题实验,准备“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课题材料,做好课题工作。

12、各项资料归档。

2.邵阳县河伯乡中心学校启动 篇二

12月2日上午,由邵阳县河伯乡司法所、河伯乡中心学校联合开展的“法律援助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活动在该乡中学举行,并为该校“法律援助进校园”活动揭牌,河伯乡中学、河伯中学、河伯乡中心完小等五所挂牌学校参加了活动。

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及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河伯乡中心学校按照“六五”普法规划要求,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狠抓校园安全工作,确保了全乡教育工作的稳定健康发展。

“法律援助进校园”活动有助于维护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河伯乡中心学校要求各学校要从三方面做好工作:一是高度重视此项活动的开展,落实专人负责,加强司法部门的联系与沟通,扎实推进法律进校园活动;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法治校园建设,结合“六五”普法,与本学校聘请的法制副校长一起,精心组织好各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三是要将活动与教育系统开展的安全校园创建和德育教育等活动结合起来,把加强学校管理和学生教育、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共建和谐校园等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3.泌阳县羊册镇中心学校 篇三

招 生 简 章

松阳县西屏中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一所省级示范性成技校,现根据浙教职成(2002)265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职工、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和丽教职成(2004)7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双证制教育培训、招生教学管理和毕业验印工作”的通知及松教办(2003)8号文件“关于确定农民、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学校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决定举办第四期职工,农民“双证制”中专学历教育班。

一、报名时间:2011年4月1日至2011年6月10日止。

二、报名地点:西屏中心成技校(原阳溪小学);

三、招生对象: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企业职工、农村青壮年、从事农业生产的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企业职工均可报名参加,免试入学。

四、招生名额:本期招生50名。

五、开学时间:2011年6月11日。

六、课程设置:

1、文化课程:法律常识与职业道德;现代文阅读;应用文写作;应用数学;计算机基础;社会科学常识(自然科学常识)。

2、技能课:绿色证书或计算机初级。

七、学习形式: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

八、考试:

1、市考科目:现代文阅读,应用文写作,应用数学。按规定分三次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当年6月份,12月份,次年6月份。

2、校考科目:法律常识与职业道德,计算机基础,社会科学常识。由学校负责在集中面授期间组织考试。

九、学生待遇:

1、按教学计划完成所有课程,考试合格,发给浙江省教育厅统一印制,并经丽水市教育局验印的“职业中专”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

2、学员有就业要求的,由学校委托推荐就业。

十、收费标准:按物价部门审定标准:学费:1000元。代管费:260元。

十一、报名要求:

1、每生需交学费1280元(报名费20元);

2、身份证复印件1份;

3、2寸照片4张。

十二、报名咨询电话:吴老师

松阳县西屏中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4.泌阳县羊册镇中心学校 篇四

(2013-2014学第二学期)

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长期以来,我校领导始终把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坚持长抓不懈,常抓常新,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师德规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对本学期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其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职员工30人,12个教学班,516名学生(其中留守学生60人)。近年来,我校始终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常规工作并狠抓落实。在行管处领导下,结合本校实际,成立相关机构,制定相关制度,乘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风,深入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扎扎实实地进行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二 建立机构,加强领导我校成立了以校长宁远华同志为组长,副校长姜孝云为副组长,校委会成员为成员的师德师风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山阳县杨地镇中心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做到了“一把手校长亲自抓”,把责任目标落实到各有关岗位及责任人;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考核实施细则,确定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及工作措施。

三、健全制度,有章可循

根据我校实际,学校制定了《师德师风问卷调查》、《师德 1

师风管理制度》、《山阳县杨地镇中心学校教师师德考核实施细则》、《山阳县杨地镇中心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目标责任书》、《山阳县杨地镇中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暂行办法》,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山阳县教师“十不准”》等多项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使我校的师德师风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四、强化学习,力求上进

学校为做到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专用的“师德学习笔记本”,以供学习之用。

(1)坚持周日例会这个固定的时间,集中进行师德师风及政治学习。主要形式是观看师德培训视频。学习师德师风管理文件及学习材料等,本学期的集中学习几乎是每周一次,从不间断。

(2)坚持形式灵活的个人自学。材料统一上传,学习分散进行。主要是学习与师德相关方面的材料,内容主要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名人和教育家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论述;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等。

(3)坚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校借暑期教师整训会倡导并要求全体教师写作至少一篇“师德体会”或“师德师风自我剖析材料”,以便相互学习之用。这样既有促进的意义,又有学习的效果。

五、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一)学校齐抓共管,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

我校在宁校长的领导下,校委会成员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落实师德规范,确保师德学习不断深入开展。行政领导班子着重抓好建章立制、考核奖惩、强化管理;年级组发挥自身优势,以少队部为主阵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教师喜闻乐见的活动,寓师

德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

(二)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

我校坚持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水平考核,开展师德反思活动。要求教师对自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德师风问题进行自我剖析和总结,考核采取教师自评、互评,家长评、学生评、学校综合评等相结合的办法对全体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存入师德师风专档档案,把师德考核结果与教师奖励、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考核以及留用解聘相挂钩。

(三)把脉问病,对症下药。在深入分析了解教师师德表现和思想情况后,结合我校实际,采用灵活多样而又见实效的活动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务必让教师能够躬亲自省,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不断提炼出良好的品性,提高自己的德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首先,我们出台了“教师文明用语”等,使广大教师精心执教,科学育人,教有准绳。学校还把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的发生作为师德建设的重点工作。

第二,充分发挥师德模范和党员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培养教师的团结合作意识,弘扬正气,让良好的师德精神更深入人心,充裕校园。

第三,激活内因。师德的形成是外因和内因相互统一的结果。外在规范和教育要求是师德建设的外因,教师被动地遵从而不深入去触及自身的思想和观念,这种师德建设是脆弱的,效果也是短暂的。要让师德规范变成教师个体的内心信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使教师视高尚师德为人生职业的必需。学校提供条件,创设机会,让教师得到成功的满足。校领导能及时对教师的闪光点予以肯定,采取各

种形式进行表彰;对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对学校有重大贡献的教研集体和个人,给予了适时适当的精神奖励等。以增强教师的荣誉感,激发其进取心。这样,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促使教师不断地自我完善、提升。学校的师德教育活动也就因此收到了实效。我校的工作实践充分说明,这种激活机制是可行的,奏效的。

五、抓权益,求稳定管人要管心。我们在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要高于其他行业标准的同时,也在努力使教师在精神上和物质上能得到鼓励和改善。因为,教师不是超人,只有在方方面面加强对教师的关心,才会使教师的德行高于常人,师德建设才会收到长期的效果。因此,我们不但在做强化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工作,还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关心教师的生活情况,为他们排忧解难;开展拔河赛、羽毛球竞赛、等文体活动,成立职工之家,让教师在业余时间进行娱乐活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让他们体会到工作带来的愉快和成就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这样他们才会安心,才会努力去研究并解决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去严格要求自己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品行、德性,才会迸发出更多的光和热。

首先,管理人文化、制度化。学校注重搞好班子建设,以提高管理水准;注重加强个人修养,以提高管理艺术;以较好的人格魅力影响教师,从而在领导和教师之间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另外还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避免管理中主观随意等人为因素。第二,奖惩分明。对在不同岗位上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分别设立多项的表彰评定;职称评定、年终评优等都与教师的师德表现挂钩,让师德和能力皆优者得到荣誉和实惠。

第三、依法维权。让教师获得应有的权利:及时公开校务、财务,维护教师对学校行政管理的知情权、监督权;关心女教职工,保

障其各项合法权益(如对生病教师慰问等);执行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支持教师学历进修,保障教师外出学习。第四、提供发展空间。学校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们努力为他们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任人唯贤,不屈才、不误才,使真正德能双馨的人才敬业乐业,爱校如家,发挥所长。

六、狠抓延伸,力求深化。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是成就教育工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没有“厚德”,又何以“载道”呢?所以,在平时教育工作中,务必使我校教师能以高尚的师德承担起培养人才的重任。

总之,通过学校对师德师风教育的加强,全体教师师德意识得到提高,师表形象进一步提升,一年来学校从未发生重大师德问题。

上一篇:沪粤版八年级物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教学设计下一篇:学士学位授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