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投资方案(共9篇)
1.供应链金融投资方案 篇一
【金融:商学院】供应链融资运作方案与案例解(资管实务研究)
2014-02-12 中国资本联盟
【金融:商学院】
商业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不愿意为一些营业规模小、缺少抵押担保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这些企业为了解决融资问题只能转向准入标准较低而成本相对较高的民间借贷,而银行就失去了这部分信贷客户资源。商业银行如何在控制信贷资金风险的同时揽收资信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客户,成为银行能否扩大其信贷产品市场规模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为中小企业解决其融资困难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性,而供应链融资是实现这两个目标的一种途径。
一、供应链融资概述
(一)供应链融资的内涵。
供应链融资是指商业银行为某产业的供应链条中的一个或多个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服务,将某个大型优质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在其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中选择资质良好的企业,通过做货物或债券质押,为其提供授信额度,降低整个供应链条的融资成本,提高银行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解决一些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从而实现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二)供应链融资的主要特点。
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的供应链融资业务不同于传统的贸易融资,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供应链融资需要有一个大型优质企业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其原材料采购和商品销售过程能形成稳定的供应链。
第二,供应链融资的对象并非单一企业,而是整个商品供应链条上的资质良好、符合银行融资要求的相关企业。供应商、核心企业和分销商之间形成统一的融资渠道,可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融资成本。
第三,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多为中小企业,通过借助核心企业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强大的履约能力,可以增大银行为部分中小企业融资的意愿。
第四,商业银行在供应链融资的运作上实行“一次申请、一次审批”,降低了融资的评级、授信、担保等信贷门槛,可简化操作流程,衔接企业的采购、库存和销售环节的资金需求。
第五,供应链融资多使用融资产品组合,形成多样化的供应链融资产品,如订单融资和国内保理相结合、预付款融资和商品融资相结合等,从而为企业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和灵活的结算手段。
(三)供应链融资的运作模式。
供应链融资在我国金融业中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多家商业银行都相继推出了供应链金融服务,如深圳发展银行的“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建设银行的“物流金融”、工商银行的“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融资”等服务类型。现阶段我国的供应链融资主要有三种模式。
1、适用于采购环节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向核心企业提供原材料时,形成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债权,供应商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商业银行申办融资业务,具体包括应收账款质押和应收账款保理。应收账款质押是指供应商将应收账款单据出质给商业银行从而获得贷款,获得核心企业支付的采购货款后再向银行归还贷款本息;应收账款保理是指供应商将应收账款无追索权地出售给银行,从而获得货款融资。
更多金融业资讯,案例、法规、分析、创新、PE/VC、IPO、三板、并购重组、银行、债市、信托、项目融资、资产管理、资产证劵化、风险管控、基金管理、小贷、典当、担保、保险、行业知识等,学习、交流,尽在《中国资本联盟》平台微信公众账号:CACNORG。让我们以诚携手共进,缔造中国金融未来。
2、适用于销售环节的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处于供应链下游的经销商从核心企业进货销售时,须向核心企业预先支付货款,供应商以仓单所代表的提货权向银行出质,由银行向核心企业支付需预付的款项,形成预付账款融资,经销商以销售货物的收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
3、适用于经营环节的动产质押融资模式。资金短缺的企业将其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交由第三方物流保管,商业银行与该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共同签订融资协议,由银行为该企业提供一定额度的短期贷款。
二、轮胎产业供应链融资案例分析
(一)轮胎产业供应链基本情况。
山东省J 轮胎公司于2000年 12月成立,地处全国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全的专业轮胎生产基地,目前注册资本为 21789 万元。该公司是当地政府的重点扶植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2012年在全球轮胎企业排名中名列第 35位。
核心企业J 轮胎公司与其下游经销商的传统销售模式流程如下:
1、J轮胎公司与经销商签署经销协议;
2、经销商订货时,需先将款项预付至J 公司销售部门开立的核算帐户中或直接支付银行承兑汇票,J 公司销售部门开出预付款收据,形成销售订单。
3、J轮胎公司生产部门根据经销商的订单安排生产,生产周期为 1-3个月;
4、货物生产完毕后,经销商将提货单交至J 公司指定的运输公司,货物运输到经销商指定地点,完成提货。
在轮胎产业销售供应链中,J 轮胎公司作为核心企业处于强势地位,不允许其下游经销商有赊欠行为,经销商只有先支付全部货款,才能够提到货。下游经销商若想扩大销售规模,就需要增加进货量,支付更多的预付资金,而这些经销商大多为中小企业,资金流紧张时就迫切需要向银行融资。在这种传统的轮胎销售模式中,银行只起到为核心企业开立结算账户的作用,商业银行考虑到这些经销商通常没有有效的土地、房产等抵押物作担保,信贷风险较高,往往不愿向其提供信贷融资。
(二)供应链融资运作方案。
为了解决下游经销商融资难的问题,同时满足核心企业壮大其经销商队伍、提升市场占比的需求,G 银行拟采用 “预付款融资+保证金+核心企业山东省J 轮胎公司提供担保及回购承诺”的方式为J 轮胎公司指定的下游经销商办理小企业信贷业务,达到拓宽担保渠道、扩大客户规模、提升核心客户市场占有率、实现小企业信贷业务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
G 银行与J轮胎公司协商沟通后,根据历年交易量和回款情况,选择其中 16家优质的下游经销商推荐给G 银行,作为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的目标客户,并由J 公司向G银行建议授信额度。
设计供应链融资方案时的要素主要包括:
1、采用 “预付款融资+保证金+核心企业山东省J 轮胎公司提供担保及回购承诺”的方式办理业务。
2、核心客户J轮胎公司向G 银行推荐经销商名单并提供融资计划后与经销商、G 银行签订《供货商、经销商与银行合作协议书》,明确三方的权利和义务。该协议约定,若经销商未能按时归还融资,核心客户承诺对轮胎进行回购或调剂销售,核心企业承担无限清偿责任。
3、经销商需在 G 银行的核心客户所在地支行开立或指定专用账户,该账户作为向核心客户支付货款、归集销货款的唯一专用账户,并接受 G银行监督管理。
4、融资金额根据经销商经销协议及经销商申请金额确定,不高于预计进货总金额的70%。
5、融资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最长可至 6 个月。
据此,设计出该供应链上的预付账款融资的具体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九个步骤:
1、核心企业J轮胎公司与下游经销商(借款人)签订购销合同。
2、经销商向在G 银行开立的保证金账户中存入合同总量金额 30%的保证金。
3、G银行根据融资品种与经销商签订《预付款融资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4、G银行与核心企业签订担保合同和商品回购承诺。
5、G银行将贷款以受托支付的方式直接支付给核心企业,作为经销商从核心企业进货的预付款。
6、经销商提货前向其在G 银行开立的保证金账户中存入不少于本次提货总金额的保证金,并递交“提货申请书”,列明企业提货的相关条款。
7、G银行核实经销商存入的保证金足额到位,根据 “提货申请书”向核心企业签发“提货通知书”,三方合作协议中约定 “提货通知书”为核心企业发货的唯一凭证,不得挂失、不得补办、不得随意涂改。
8、核心企业在接到提货通知书并确认无误后,将回执递交G 银行。
9、核心企业收到提货通知书后向经销商发货。
三、供应链融资业务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下游经销商准入标准。
G 银行在从下游轮胎销售企业中选择融资客户时,需要综合评价这些企业的资质,从中选择资质良好的销售企业作为供应链融资的目标对象。
资质评价标准主要包括:
1、在G银行开立基本结算账户或一般结算账户;
2、直接从核心轮胎生产企业进货,与核心企业有两年以上合作经验,履约记录良好,无拖欠货款及其他不良记录,未发生重大贸易纠纷,无不良信用记录;
3、以轮胎为主要经营产品,具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
4、在核心企业提供的经审核并加盖公章确认的经销商客户名单中;
5、可与核心企业签订《供货商、经销商与银行合作协议书》,明确三方的权利义务。
(二)向借款人提供的授信额度。
银行依据核心企业提供的经销商融资计划、经销商与核心客户签署的购销合同和经销商的信用评级,按照银行债项授信相关管理办法,为经销商核定循环方式授信额度(授信有效期为 1年,有效期内授信限额可循环使用)。对已有授信不能满足经销商临时性融资需求时,可占用核心客户非专项授信。
(三)监督支付融资款项。
为确保融资款项的用途真实合规,G 银行对经销商账户实行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经销商必须将保证金资金(融资外的其余预付资金)存入专户,以转账或汇款方式与融资款项一并支付给核心企业。
(四)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1、贷款行、核心企业和经销商签署三方协议,约定若融资到期时经销商无法偿还贷款,由核心企业对轮胎进行回购或调剂销售并且保证调剂销售成功,回购或调剂销售价格由核心企业和经销商双方商定。
2、关注轮胎市场经营状况的变化、原材料及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等系统性风险。
3、定期分析、评估产业集群的整体风险,采取针对性管理手段,密切关注、跟踪监测集群内企业的经营状况、销售回笼情况,以及保证人保证能力变化等情况。
4、加强贷后管理,要求经销商销售收入的全部或大部分归集到 G 银行账户,日均存款占比不低于贷款占比。若出现销售收入下滑或销售归行率达不到约定比例,及时采取压缩授信、收回贷款等保障措施。
5、制定违约贷款处置预案,包括扣收保证金、追究保证人责任,明确相关各方的责任和追偿顺序,确保快速实现债权。刘本英 崔聪聪
更多金融业资讯,案例、法规、分析、创新、PE/VC、IPO、三板、并购重组、银行、债市、信托、项目融资、资产管理、资产证劵化、风险管控、基金管理、小贷、典当、担保、保险、行业知识等,学习、交流,尽在《中国资本联盟》平台微信公众账号:CACNORG。让我们以诚携手共进,缔造中国金融未来。
举报
2.供应链金融投资方案 篇二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作为一个金融创新业务在我国发展迅速,已成为银行和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领域,特别是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驱动下,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日新月异。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一直走在全国供应链创新的前沿,这里聚集了全国80%以上的供应链公司,这些供应链公司以四流合一的创新模式成为珠三角乃至全国国际贸易业的幕后推手。
3月27日,2014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在深圳举行。此论坛由万联网联合前海管理局、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中国圆桌会、互联网金融千人会、深圳工业总会供应链委员会、清华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中欧校友物流学会、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友会、前海产业智库等单位共同举办,吸引了国内外超过270名来自制造商贸核心企业、供应链公司、国内外银行、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供应链平台技术服务商等与会。本次大会还邀请了20位业内知名人士,作为论坛嘉宾,就外贸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互联网金融下的供应链金融创新等多个热门话题进行了研讨发言。作为支持媒体,《中国储运》记者全程参与了此次论坛。
对于目前行业的发展,与会的企业界人士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很多新趋势和新模式正在显现。
香港商贸界的知名企业利丰集团华南首席代表兼总经理林至颖在介绍利丰集团时表示,利丰集团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从传统的贸易商转型成为运用供应链管理来统筹生产和流通的跨国企业,在事业发展中以大公司的思维去探索,在面对客户的服务中以细节为着眼点,这就是利丰的概念。
中国电商物流研究中心理事长、前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王孝华则在探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模式的关系时表示不认同“颠覆”这个词,“传统行业依然存在,只是把原来做商业的方式改变了,互联网的方式也会被传统企业所使用。”
在谈到供应链金融企业的本质时,厚朴商业保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文的一席话直指人心,“作为供应链企业你想提供金融服务,而作为供应链金融企业首先考虑到风险。产品设计的原则是利他,合作的原则是多赢,产品设计一定是首先他能得到什么好处才能盈利,合作都是多赢。”
除了精彩的嘉宾演讲之外,论坛还分享了三个主题论坛,分别围绕“外贸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下的供应链金融创新”、“大宗物资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创新”等话题展开。
对于行业的发展的现状,年富供应链常务副总裁杨战武认为,真正的供应链跟供应链服务是两个概念,今天的供应链金融只是一种供应链服务,不是一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跟供应链是一脉相承的,是管中间过程的利益相关点,让成本最低。一达通副总经理肖锋的观点是“虽然大家都认为中国的诚信体系比较差,但我认为差是个机会,银行不敢玩,我们能玩。其实我们真正走进去,就会发现可能100个小企业中间只有10个存在隐患,我们完全可以要把那90个调动起来。”创捷供应链总裁文健君则推荐了一种新模式,“现在深圳一些做贸易供应链的企业把某一些部分的功能平台化,为供方和需方提供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上信息是高度透明的,并且成本开放,规规矩矩收费。”朗华供应链董事长张春华在展望行业发展前景时表示,“未来的中国供应链一定会在中国的经济里面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在商品流通环节会成为一个大的整合者、改革者、促进者。”
2013年互联网金融可以说是风生水起,阿里巴巴的余额宝让大家认识到了互联网金融巨大威力,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与传统供应链金融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此,金银岛高级副总裁郑利敏认为,金融只有在风险控制的水平技术得到提升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满足供应链的需要,传统的供应链金融风控的重点会偏向于核心企业、资产或者是物权的抵押,比较注重风险的可转移或者是可补偿性。敦煌网副总裁张利峰认为中国缺少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第三方的征信系统,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公开透明,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社会问题。金电联行董事长范晓忻则分析了供应链企业如何才能实现互联网化,他说“除了供应链上的数据之外还需要对企业进行整体的评价,因为供应链的数据只是一部分。把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把传统的供应商金融更好地结合,需要在商业模式上尝试探索,技术上的探索,可能要更多的结合。”
近年,在供应链领域,相比于B2C业务的火爆,B2B业务特别是大宗商品业务更像是冰山浮在海面下的那部分,去年的钢贸危机也暴露了大宗商品交易中的系统性风险,如何甄别贸易订单的真实性、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围绕这一热点话题,与会嘉宾也做了深入的探讨。泰德煤网董事长李洪国认为,我们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因为我们正在从一个灰色的环境走到一个透明的环境,一切规则都在发生变化,当一切透明的时候,我们构建的新的游戏规则,可以使价值、成本、效力处在和以往不是一个纬度的场景。而怡亚通副总裁兼资源事业本部总经理杨尚农则表示供应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对风险的处置能力。针对有色金属的供应链业务,南储仓储管理集团常务副总裁李文杰表示,有色金属这种高价值的产品结算方式很通透,基本的结算变成了一手钱一手货,甚至先有钱再有货,仓储的保管,对货权的唯一有效性,非生产企业的有色金属产品监管核心就是控货,货控在谁手里风险就控制在谁手里了。厦门弘信物流总助理郑邦兴则表示,只有不同的创新去革自己的命去突变才能在产业环境变化里头活下来,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做的供应链方面的事情。
此次论坛另一亮点活动是对前海深港现代服务合作区的考察。30年前,蛇口炸响隆隆的开山炮声,启动特区建设的序幕。30年后的2010年,距离蛇口仅几公里,一个叫“前海”的地方,再次引起世人关注。2012年12月7日,前海成为新任总书记习近平的首个视察项目。据前海管理局投资推广处主任陶鹏介绍,根据深圳市政府2014年1号文精神,重点发展五个方面:跨境金融、民营金融、创新金融、产业金融和民生金融,未来深圳将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3.供应链金融助力实体经济 篇三
2016年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通过发展供应链金融来推动工业企业融资机制创新。这对促进我国供应链金融健康长远发展是个好消息。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汽车、化工、煤炭、钢铁、医疗、有色金属、农副产品以及家具制造业等行业。预计未来随着供应链上占据优势的大型工业企业发力供应链金融业务,让金融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将迈上新台阶,前景广阔。
什么是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等抵押担保品少、财务信息不透明,所以很难从银行等传统渠道获得融资或者融资成本很高。融资难、融资贵就成了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桎梏,供应链金融则应“需”而生。供应链金融就是利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信息优势、资金优势和枢纽地位,将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为上下游中小企业等相关参与方提供融资解决方案。核心企业不仅自身实力比较强,而且它在与上下游中小企业的长期经营活动中,积累了包括各方资金流水情况、合同履行诚信情况等宝贵的数据信息,可以有效评估融资对象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这使得核心企业可以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有力的融资担保。面向企业的传统融资模式多以不动产为抵押对标,而供应链金融可以让中小企业凭借形式多样的资产做抵押来获得融资。目前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模式可分为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融通仓(存货)融资模式、保兑仓(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等。
无论从全球范围看,还是在国内,供应链金融都在快速发展。根据英国供应链金融电子平台提供商Demica公司的数据,从2011年到2013年,国际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年增长率约为30%至40%。在2020年之前,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年增长率将不会低于10%。而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元。预计到2021年,市场规模将接近20万亿元。
供应链金融,创新中发展
供应链金融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不仅有助于提升供应链金融的交易效率,也触发其进行一系列的业务模式创新。2016年1月24日,宝象金融与零壹财经共同发布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报告》。该报告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历程总结为三个阶段:(1)供应链金融1.0阶段的“1+N”模式:以银行为主导的线下模式,银行基于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1”的信用支持为其上下游企业“N”提供融资服务;(2)供应链金融2.0阶段的“1+N”模式的线上版本: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进,通过技术手段对接供应链的上下游及各参与方,其中包括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银行等资金提供方、物流服务商等,将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线化,实时掌握供应链中企业经营情况,从而控制融资贷款的风险;(3)供应链金融3.0阶段: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深度介入,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大服务平台代替核心企业“1”来给平台上的中小企业“N”提供信用支撑。互联网可以有效推动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进而促进供应链金融的网络化、精准化和数据化。
各路玩家,各具特色
我国供应链金融主要有五大类参与主体,他们在业务开展上发挥自身优势,更具特色。
第一,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系主导模式,比如平安银行和华夏银行。“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平安银行的重要战略思想,而于2014年上线的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橙e网”则成为了这一战略思想的重要载体。橙e网不局限于供应链一级上下游企业,而是覆盖整个供应链。利用物联网技术动态跟踪仓单融资是平安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创新点。平安银行通过引入物联网的传感设备和智能监管系统,对动产进行识别定位跟踪监控,这有利于解决动产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安全等问题。
第二,核心企业主导模式,比如海尔集团和新希望集团。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已经成为海尔集团布局互联网金融的两个着力点。海尔集团已经与中信银行就发展供应链网络金融业务进行了战略合作,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供应链网络融资平台。海尔的经销商多为小微企业,贷款需求额度基本在500万元以下,普遍满足不了抵押、担保等传统融资模式所要求的硬标准。而中信银行和海尔集团共同搭建的“电子商务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为海尔的经销商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灵活的线上金融服务。
第三,互联网投融资服务平台主导模式,比如宝象金融和中瑞财富。对于互联网投融资平台而言,由于供应链金融涉及到的行业范围比较广泛,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要求互联网投融资平台要对一条或者是几条产业链有着深入了解。作为大宗商品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平台,中瑞财富一般是先找到煤炭、油气、钢铁等大宗商品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再从这些企业上游的众多供应商中筛选出有持续用款需求的优质供应商,然后为其提供融资服务。
第四,电商主导模式,比如阿里巴巴和京东商城。京东集团在自建物流体系、自营电商的过程中,多年下来已经积累起一套大数据驱动的供应链体系,这让其发展供应链金融成了一件水到渠成、顺势而为的事情。供应链金融业务也是京东金融业务的基础,为京东的上游供应商提供贷款和理财服务。
4.供应链金融运营模式分析 篇四
一、供应链金融的定义
供应链金融是基于真实交易背景开展的金融活动,是对供应链的某个环节或全链条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通过整合信息,资金,物流等资源,达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各方创造价值和降低风险的作用,实质是帮助链内成员盘活流动资产。
二、供应链金融产品业务模式分析
主要分为三类:应收类,预付类,存货类
按风险程度划分,国内供应链金融业务倾向性:预付类>应收类>存货类
预付类产品实际上是将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转换为银行的信用,如果出现违约,则立刻对贷款人的征信产生影响,并对其产品经销商权有着致命的牵制,对贷款人的约束力更强。
三、供应链全链条分析
四、供应链金融模式分析
五、当前可运行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1、目标业务对象
A、资源型的传统行业的经销商,如冷链海鲜行业
B、国内垄断行业的经销商,如苹果手机经销商,华为手机经销商
C、行业龙头经销商,如
D、在途库存周期长的行业,如跨境贸易的海上运输类行业
E、与B2B平台进行合作,B2B模式
供应链金融,有望开启商业新未来
2、供应链金融业务推广重心为预付类的金融服务
3、模式的实现途径:进行强强合作,资源整合与共享
4、模式的实现方式:
以福建为中心,跟以上所列的目标对象进行业务方面的洽谈,实现资源整合,快速达成业务流量,实现利润。
5、业务流程图:
具体沟通!
六:风控模式
1、开发链接经销商订单系统的实时监控系统,制定货物数量的存货风险警戒预警线。
2、条件允许的话,执行物流承包,货物保理,最大程度保证资金安全。
5.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论文 篇五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金融供应链 风险管理
Abstract: As the new research area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inancial supply chain focuses that cash flow should correspond with information and logistic.Due to the goal,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guarding risk mechanism in financial supply chain.It is hoped that what the author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ill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China.Key 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Financial Supply Chain;Risk Management
为适应现代市场竞争,带来规模效益,供应链这一企业经营运作模式应运而生。它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终端用户连成一个功能性网络,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与整合,供应链上企业联结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了产品库存和商业交易时间的最小化。实践证明,加强供应链管理是其增强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因而,对供应链的构成、运作与协调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供应链管理侧重于对供应链物流和信息流管理机制的设计和优化,通过整合物流与信息流以降低运作成本、提高效率,而较少将研究视角集中在伴随物流、信息流的资金流之中。
强调资金流在物流、信息流中整合和协调的供应链即金融供应链。在供应链的运营过程中,资金流的循环与增值是由现金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最终又转化为现金的过程。通过对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的协调整合,可以保证供应链运营的顺畅以及资金的增值。与单个企业资金流的管理相比,金融供应链管理的范围更宽,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加复杂,影响也更加深刻。因此,要实施金融供应链的风险防范,应将金融风险与供应链风险结合考虑。
一、对金融供应链风险的界定
企业经营中面临的风险是指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离程度,并且更强调引起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金融供应链风险则是指在供应链运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而带来的影响,使得资金流与物流的协调性下降,供应链金融成本上升,资金供给不足而导致供应链延滞或者中断的风险。
按照金融供应链风险的来源,可将其分为两类:外生风险和内生风险。
外生风险主要是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影响供应链资金流与物流协调顺畅的可能性。主要来源于市场利率、汇率变动而导致的供应链上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或者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法律修订等因素导致产品需求中断、供应链增值难于实现,由此引起资金循环迟缓甚至中断的风险。
内生风险主要是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不完全协作或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金融信用风险、贸易信用风险以及信息风险,如由于企业的违约而导致银行终止贷款,顾客信用等级评价失实而导致应收账款难以回笼,以及有关资金信息传递扭曲等问题。
对金融供应链风险的认识有助于全面防范和控制风险。强化对不可抗性较小的内生风险的预警机制和对外生风险感应的灵敏度,是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的任务所在。为此,必须增强资金流与信息流、物流的协调性、提升供应链的协作效应。
二、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1、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思路
如上所述,金融供应链突出了资金流在供应链中的“血液”功能,强调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的协调。如何实现协调,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供应链在持续变化、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增强灵活性,防止资金循环的迟缓或中断,确保资金安全、实现保值增值是构建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的目标。
所以,增强金融供应链的风险防范能力,必将以提高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的协调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由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的供应商、掌握核心制造技术的产品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构成的供应链网络中,仓储、运输及配送等物流服务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此外,它还将在供应链网络中起到信息中枢等重要作用,而其他企业则集中精力做好生产、销售等核心业务。在原材料的供应、产品的制造与销售过程中,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在提供仓储、运输和配送服务的同时及时获取原材料、产品的供需信息。即以联结消费者的零售商为起点,将有关产品需求的信息以及库存信息及时反馈于制造企业和供应商,以便制造企业适时调整生产以及对原材料、中间产品的需求。实时、可靠的产品需求及库存信息,能够有效较低贸易信用风险,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并且这种物流与信息流的集成交互状态,实现了物流与信息流的协调。在此基础上,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其他供应链上企业提供融通仓服务,将金融业务与物流业务实施整合。例如,物流企业可以为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提供贸易代理,代办销售、采购合同的签订和收付款项的管理,并在此过程中对有关资金数据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实施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在分析财务状况的基础上识别风险,并分析风险对供应链造成的影响,及时反馈于其他链上企业;此外,根据对供应链上企业金融信用等级评价的状况,建立供应链综合金融信用体系,为其他企业提供委托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这样既可避免链上企业单独建立金融信用体系的不必要重复和较高的金融物流成本,又能够克服单个企业在与银行的金融服务谈判中只考虑自身利益,缺乏全局意识的弊端。这种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的集成式管理,以为供应、制造、销售架设的物流、信息流桥梁为纽带,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协调,对降低供应链运营成本和金融信用风险、信息风险,并提高供应链对外生风险的敏感度大有裨益。
2、实现风险防范机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能力的提高。在上述风险防范机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扮演着“物流服务商”、“金融服务商”、“信息提供者”等多重重要角色,这对于物流企业的业务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这些业务的实施状况也将直接决定供应链运营的成败和风险防范机制的奏效。
信息传输的及时准确性。信息流的传输覆盖了供应链运营的各个环节,在第三方物流企业这个信息中心汇集,经过分析、加工与整理,再反馈给各链上企业。若包含了资金状况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扭曲而带来“牛鞭效应”,不仅不能防范风险,还会形成更多损失。由此,信息传
输的及时准确是风险防范机制实施的前提。
收益的公平分配。供应链是企业结成的利益共同体,但并不排斥个体利益的实现,否则就会出现因缺乏激励而带来个别企业的“败德行为”,甚至供应链的解体。链上企业公平分配收益,是实现共赢的最直观表现,也是确保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通过谈判确定收益分配原则并在运营中合理调整收益分配方案是实现收益公平分配的有效途径。
三、相关保障机制的建立
防范金融供应链风险、形成供应链上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赢格局,链上企业应当保持高度信任的状态,这可以通过订立契约,建立信息技术平台等措施加以保障。
1、通过订立各项契约保证信任
市场经济条件下,维系平等利益主体之间合作关系的基本形式就是契约,它将为供应链运营提供强制性的实施规则,保证各方提供完全信息。因此在供应链组建之初,就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协商、合作性谈判等形式订立各项契约。而在运营过程中,供应链上企业应严格遵照契约,保证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协调性。为此,在核心企业选择成员企业的过程中,应将信用度的评价作为一项重要标准,对各拟加盟企业进行严格筛选,将企业间原有的关联交易外化为契约交易,尽量避免摩擦,提高供应链的运营效率。
2、建立信息技术平台促进信任
6.供应链金融商业计划书 篇六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越来越明显背景下,企业核心竞争已由个体上升至供应链乃至整个产业生态链的竞争,共建健康的产业生态已成全产业链发展的共识,同时也得到了各个国家的高度认同。
中国甚至提出了打造全球供应链“第一梯队”的宏伟目标,利好政策更是接踵而至,这其中金融则成了主要抓手,也是中国当下发展供应链,再造国际贸易中心优势,推动中国企业更深、更广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的中坚力量。
供应链金融快速发展
对于发达国家供应链,金融既是产业链发展最强动能,也是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最好通路。美国供应链在工业领域起步就注重背后金融力量的推动,目前供应链金融已从银行主导逐渐发展到产业核心企业主导阶段,而参照美国经验,供应链金融在中国的未来空间,无论是在产业链改革的需求,还是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方面都将远大于美国。
国内供给则改革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迫切与金融压抑、金融短板突出的博弈进程中,供应链金融无疑拥有着广阔的前景,潜力巨大,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不仅仅体现在企业融资方面,更重要的是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产生协同发展效应,增强产业的整体实力,这既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一脉相承,也是供应链发展到成熟形态后的自然衍生产物。
毋庸置疑,未来产业供应链发展必须实现“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多流合一,而供应链金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供应链金融通过核心企业资金、资源优势,解决了产业链上中小企业“资金流”问题,增强了企业发展核心动能。其次,这种跨界融合和协同发展服务模式,重塑了市场经济血脉和神经,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商流”、“物流”以及信息流,实现了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以及销售服务的全过程高效协同生态。
以产业链管理服务、现代金融创新为依托,打造出具有现代化市场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体系,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任务。
供应链金融的兴起在于其能快速、有效的解决传统供应链中的产融分离以及融资问题。在传统产业链中,上下游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经销商,经常面临资金周转难、贷款难等问题,这极大限制了其进一步扩大市场的能力。而作为产业链核心的大型企业集团,市场、品牌、资源、资金优势明显,为产业链中小游企业提供亟需的金融服务,有利于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共同做大产业链市场蛋糕。
巨头齐聚供应链金融
去年以来,巨头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发力日渐明显。
前不久,阿里发布“码商成长计划”,全面赋能个体工商户极小微群体,其中供应链金融服务(赊购贷款、循环信用贷等)是重中之重。
腾讯旗下微众银行着力打造基于税务数据和社交数据的小微信贷产品“微业贷”,试图将其培育成继“微粒贷”之后下一个现象级爆款互金产品。
建设银行全面践行“双小”普惠金融战略,建成了能适应小微金融场景的“小微快贷”产品体系,因此董事长田国立的最近表态才能如此高调:“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不是靠良好的愿望,而是要靠能力。”
此外,弘翼财富也在不断深耕自身生态的供应链金融体系,研究出一套独特的风控体系,为企业打造快速便捷的融资服务。由此可见,精确瞄准解决小微企业金融痛点和难点几乎成为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共同主题和共通战略。
风控科技化
当前中国供应链金融已经全面进入智慧供应链金融新时代,其标志就是金融科技对于供应链金融风控体系的全面赋能。
当前最重要的金融科技包括五项:ABCD+I,即AI人工智能、BLOCK-CHAIN区块链、CloudComputing云计算、Big-Data 大数据、IOT物联网。其赋能要点如下:
一是云计算是基础。云计算技术可以大幅降低各种市场主体的数据化运营成本,方便云端平台收集聚合数据,这是大数据技术的前提。
二是大数据技术是关键。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中,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审核核心企业的资质和评估还款能力,从而提高放款融资的速度并达到供应链体系内的风险平衡。
三是物联网技术是数据源的有益补充。例如,通过传感、导航、定位等技术方式,在仓储和货运环节来控制交易过程,提高终端交易的真实性通过物联网平台,打通资金融通、资源需求,实现现代物流与现在信息系统的高度融合,形成信息共享。
四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可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层分析,并加载传感器等物联网进一步丰富动态数据湖,定期自动更新客户画像,主动给优质客户提升授信额度。
五是区块链技术的深度嵌入。供应链金融需要多方合作,数据也来源于多方面,可以利用区块链来搭建场景。利用区块链具有分布式存储、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身份安全等特征,创造信任环境。
供应链金融的结构中最要的是三大主体:
7.创新供应链金融 篇七
在“互联网+”的国家战略背景下,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已成为与产业发展结合最紧密的金融形态。供应链金融既是创新的主要热点, 也是创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方向, 供应链金融正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新引擎之一。
5月21日,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社、南京市商务局、南京市鼓楼区政府共同承办, 长三角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特约协办的“2015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峰会”在南京市隆重召开。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宣布大会开幕, 参会嘉宾围绕“互联互动、金融创新、提质增效”的主题, 分析新形势、探讨新问题、提出新对策、谋划新发展, 对“互联网+”国家战略背景下企业如何利用供应链金融服务提升竞争力的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8.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篇八
供应链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Michael Porter提出的,供应链又称之为供需链、价值链,主要是由信息流和资金流以及物流组成,其主要的本质在于价值和信息的传递。之后就出现了对供应链的管理概念,这一管理概念的提出,极大的推动了现代企业竞争形势的转变,为了有效的适应这一模式的变化,银行对企业的服务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转变经济模式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随之供应链的产生和发展也迫在眉睫[1]。在时代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出现和发展,是银行一种全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还可以成为银行的一个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1.供应链金融相关理论
供应链融资的概念。金融指的是围绕货币、资金和资本资产所形成的定价和市场交易的活动,完整的金融体系主要有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主体和金融制度等,对供应链金融来说,其具有独特的地方。供应链金融指的是由供应链中特定的金融组织者为供应链资金的流通和管理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和措施。从静态的角度来看,供应链中各个参与方相互之间具有复杂的资金关系。从动态的角度分析,由特定的供应链的特定环节或者全链条提供的定制化的财务管理来解决服务问题。供应链金融服务需要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有效的降低金融风险,提高资金的利用率[2]。
供应链融资的特点。从银行角度出发,供应链和传统的银行融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性:首先,在信贷准入评估方面的差异。对供应链成员的评估并不是孤立的,银行首先从财务实力和行业的地位以及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效率三个方面考虑,对核心企业进行有效的评估。如果企业的条件符合要求标准,就证明整条供应链的关系非常密切,银行就会为成员提供融资需求,并不会对成员的财务进行特别的评估。通过对成员进行分析,进而对整个供应链的重要性、行业地位和核心企业之间的贸易环境和相关情况进行严格的资金控制,并通过相关技术性的措施引导核心企业的资信作为控制授信风险的辅助手段和方法。其次,供应链金融比较注重授信还贷来源的自偿性特点,引导销售收入直接用来偿还授信。另外,可以通过供应链生态环境的信息收集,使得银行获取授信企业的相关信息,从而有效的降低成本。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首先,竞争和合作关系。正处于供应链中的企业是一种伴生关系,供应链中的每个企业具有自身的利益追求。为了有效的达到企业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供应链成员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但在整个供应链中的企业,必须相互合作,从而实现共赢和价值增值的目的,实施一系列的贸易活动,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有利于供应链整体目标的完成。其次,多向连接特点。供应链中的企业通常分布在不同的领域中,其中各个节点归属于多条供应链,部分功能复杂的节点还可以构建以自身为核心的供应链,从而形成较多的供应链。最后,信息共享特点。具有高度集中的信息共享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效运行的供应链系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企业之间能够及时的掌握供应链上的相关信息,包括库存状况、生产计划、市场需求预测等。这些信息对企业自身的经营计划具有较大的帮助,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的调整和整合。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供应链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对整个供应链的资金结算、物流、生产等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2.供应链金融融资的模式
采购阶段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在采购阶段的融资方式主要是预付账款融资,根据担保的方式进行分类,可以将预付款融资分为未来存货押融资一类。从风险角度分析,预付款融资的抵押担保品是预付款融资所购买的商品或者权利。借款企业通过银行的融资向上游供应商支付货款,上游的企业收到货款之后组织生产产品,发货环节如果是买方承运,银行将指定物流监管企业接货并对整个物流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如果是卖方承运,银行应要求卖方将货物发送到指定的监管仓库,交给第三方物流监管。当借款企业提货的时候,需要向银行的还款保证金账户存入相应的资金,银行根据企业的存入资金情况进行分次或者一次性发货。预付款融资的模式在当今国内金融的实际操作中主要有两种融资形式,一种是先票/款后货存或质押授信模式,另一种是保兑仓授信模式。这两种融资方式是未来权质押授信等预付款融资模式[3]。
运行阶段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运行阶段中的融资模式主要是指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其主要指的是银行为授信申请人办理的以银行能够接受的现有存货出质为授信条件的授信业务。银行通过和出质人以及物流监管人员签订三方合作协议,物流监管方在接受银行的委托后需要对货物进行有效的监管,达到银行对质押存货的转移占有目的。在供应链环境下的存货质押融资模式是借款人将自身的存货出质交给银行,向银行申请授信,银行借助物流监管企业对货物进行监管之外,还必须要引进第三方回购企业并对出质的存货款进行担保,在这个基础上向借款企业发放融资业务模式。随着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和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模式:总量控制的质押业务模式或者称之为动态质押业务。
销售阶段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在销售阶段的融资方式主要指的是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其主要是指以应收的账款预期收益作为授信偿还的担保,在中国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中办理质押登记手续,并开展融资业务。应收账款是权利人由于提供的一定货物、服务等获得要求义务人付款的权利,主要包括现有的金钱债权和生产的收益。在供应链背景下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在这一模式中,上游的中小企业、下游的核心企业和银行需要进行相互配合,在融资的结构设计中核心企业需要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确保质押的应收账款严格按照事先约定的汇款方式汇入银行。银行在办理这项业务的时候,需要对借款企业进行风险评估,重点评估企业贸易背景的实际情况。
通过对供应链的相关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供应链的提出和发展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而提出的,有效的解决了企业的传统融资问题。通过对银行供应链融资模式进行研究,主要从采购、运行和销售三个阶段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供应链融资模式的优势和作用,能够为企业的融资提供一点建议。另外,企业在融资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多种融资工具的相互配合,需要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选择适合自身融资的方式。同时还需要注意供应链融资的风险性,在进行风险控制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市场、操作和政策的风险因素,寻找出一种低风险、高效的融资方式。
9.京东、阿里巴巴供应链金融发展 篇九
我国供应链金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最早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是深圳发展银行。1999年,深发展在华南地区开始以“票据贴现”业务介入供应链金融领域;2003年,深发展首次在国内推出供应链金融业务;2006年,深发展将供应链金融进行线上整合,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服务;2012年,供应链金融逐步从传统的1.0发展到连接互联网思维的供应链金融2.0。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主要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主体,向核心企业的上下游提供融资服务。但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一些困局,一是大型核心企业拥有独有的资金优势,在供应链金融服务上并没有产生积极的态度提供相应的数据;二是大部分中小企业抵质押物范围小,动产价值难以评估和用来质押,并存在重复质押的风险;三是提供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在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有效集成以及提供系统化供应链金融产品的能力上不是很强,创新能力不足。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进步以及电商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互联网电商平台开始进入供应链金融领域,通过采用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或自建金融公司的方式,为平台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申请融资提供服务。电商供应链金融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完善信用评级系统、降低交易成本和革新风控管理方式。
数据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一、京东供应链金融
京东是国内大型的电商平台之一,其依托京东商城积累的交易大数据,以及自建的物流体系,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已经得到了飞速发展。2012年,京东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为京东供应商提供金融服务,用信用及应收账款为抵押,帮助供应商从银行获得贷款,从而试水进入供应链金融领域。2013年,京东开始独立利用自有平台,推出了“京保贝”互联网保理产品,在随后的两年又相继推出“京小贷”和“动产融资”两个核心产品,流程更加简单、便捷,解决供应商融资难的问题,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流动性。
(一)“京保贝”
“京保贝”是京东首个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产品,也是业内首个通过线上完成风控的产品。京东拥有供应商在其平台上采购、销售等大量的财务数据,以及之前与银行合作开展应收账款融资的数据,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数据池内数据进行整合分析,这样就建成了平台最初的授信和风控系统。供应商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获得一个授信额度,在额度范围内,供应商提交任意金额的贷款申请,后台都可以进行自动化的审批和放款,时间短至3分钟,融资款项来源为京东的自有资金。“京保贝”已服务近两千家供应商,并现已全面对外开放,向希望构建供应链金融能力的核心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1.京东与供应商之间签订采购协议,确定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获得长期的真实交易数据;
2.由供应商向京东金融提交申请材料,并签署融资协议;
3.以过往的交易数据和物流数据为基础,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出对申请供应商的融资额度,之后京东金融将批准额度告知京东;
4.供应商在线申请融资,系统自动化处理审批并在核定额度范围内放款;
5.京东完成销售后,向其金融部门传递结算单,自动还款,完成全部交易过程。
(二)“京小贷”
“京小贷”是京东金融专门为京东开放平台商家推出的创新产品,提供无需抵押的信用贷款。它根据商家在京东的经营情况进行信用评级,提供授信额度,并有多个数据模型控制贷款流程及贷后监控,具有贷款便捷、全线上操作、有竞争力的贷款利率、个性化还款方案等特点,最长借款周期1年,最高额度200万,有效解决商家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目前,“京小贷”实现了对京东体系内供应商和商家的全覆盖,累计为超过5万个店铺开通了贷款资格。
具体流程为
1.合作商户与京东签署协议,成为京东商城开放平台商家,并且在京东数据库中存在大量的商家真实交易数据;
2.商家登录京东金融平台,申请贷款;
3.京东后台系统在商家经营数据及以往信贷记录的基础上,自动给出适合的贷款方案;
4.商家根据自身融资需求选择最优的贷款方案;
京东金融将贷款信息传递给京东,系统自动审批并放款;
6.贷款本息在双方结算款中自动扣除,完成全部交易过程。
(三)动产融资
动产融资是京东客户以拥有的动产为抵质押,向京东申请融资的一项服务。传统的动产融资由于中小企业动产价值难以评估以及质押后银行监管流动性下降的难题,导致大量企业无法获得动产融资服务。京东推出的动产融资服务可以通过京东数据库中积累的海量产品历史及当前价格数据和模型化的方式自动评估商品价值,同时与仓储公司合作,全面整合了质押商品从生产、运输、存储到销售的全链条数据交叉验证,并对质押物实时监测和调整质押物数量,提高了质押商品的流动性,实现动态质押。京东的动产融资产品有效的填补了银行在消费品质押领域的空缺市场,盘活了中小企业库存。
具体流程为
1.融资商家的仓储服务能委托或移仓给京东合作的仓储公司,双方建立合作关系;
2.商家登录京东金融提交合作意向;
3.京东联系商家合作的仓储公司,核对相关资料,并通过系统对其质押货物价值进行评估;
4.在通过合作意向审核后,商家提交申请资料,并登录京东钱包完成动产融资授权;
5.双方签订协议,京东金融按协议内容放款;
6.货款到期后,商家通过京东钱包还款。
二、阿里巴巴供应链金融
阿里巴巴是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电商平台,较早就跨入了供应链金融领域。阿里早在2002年,推出诚信通,为中小企业推出的会员制网上贸易服务,开始对商户数据进行量化
;2007年,阿里便开始与建行、工行合作推出贷款产品,阿里提供中小电商的信用数据,由银行负责发放贷款;2010年和2011年,浙江阿里小贷和重庆阿里小贷相继成立,主要为阿里B2B业务、淘宝和天猫上的全国各地电商企业发放贷款,独立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
阿里小贷依托阿里电商平台积累的客户数据库以及云计算技术,主要提供了两种模式的产品分类,一种主要为淘宝和天猫平台商户提供的融资服务,包括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资金来自于阿里的自有资金;另一种是针对阿里巴巴B2B电商提供的融资服务,以银行资金为主的联保贷款。
(一)订单贷款
订单贷款实际上是一种质押贷款,以淘宝、天猫上卖家店铺已发货、买家未确认的实物交易订单为质押,以该订单的现金流作为还款的来源,到期后从支付宝上自动还款。该产品主要适用于销售旺季的商户,用以解决资金周转的问题,申请人只需在网上将个人信息以及贷款额度填写好后提交,阿里将会快速做出回复处理。这类贷款以日计息,最高额度100万元,还款时间为30天。
(二)信用贷款
阿里的信用贷款不需要任何抵押物,通过将积累的客户数据引入平台网络数据模型和在线视频资信调查,确定借款方的信用额度,是一种纯信用贷款。这种贷款又分为“循环贷款”和“固定贷款”两种。“循环贷款”是指阿里小贷根据商户信用评级,提供一定的授信额度,可以作为备用金,随借随还。“固定贷款”指阿里小贷将商户授信额度一次性发放。阿里信用贷款最高额度100万元,最长周期为6个月。相比订单贷款,信用贷款周期更长,利率也更高。
(三)联保贷款
联保贷款是阿里和建设银行合作开发的一种纯信用贷款产品,由阿里负责提供借款企业的数据信息给银行,包括交易信息、营业状况、信用状况等,再由银行进行实地调查,审批后银行提供资金发放贷款。这种贷款的要求很高,贷款企业的年销售额需在500万至1.5并且不能由单家企业单独申请,必须联合至少两家非关联的其它企业,组成一个联合体,共同申请,其中任何一家企业违约,其它的企业就必须承担起违约企业的债务。这种形式相当于企业间的互相担保,也就要求了企业间要拥有较高的信任度和熟悉度。这类贷款的最高金额上限为每家企业200万,借款期限最长为1年。
三、电商发展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关键要素
(一)积累足够的数据信息
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发展供应链金融,都是以其平台掌握的大量商户交易信息为基础,了解客户的交易习惯、经营情况、资金流动等信息,从而发现客户的资金需求程度并设计出满意的融资产品。阿里18年的经营历史有超过800万家的企业在其平台上进行交易,更有大量的个体商户交易数据以及支付宝、阿里云等平台的数据;而京东也有十几年的经营历史,积累了平台上各网商和用户的交易数据、行为数据,并通过互联网收集用户外部数据,有了海量数据的沉淀。
(二)完善的风险管控
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是供应链金融的重要风险,因此电商必须在风险控制上力争完善,包括客户的信用评级、贷后监管等。首先电商需要发展自己的大数据分析技术,电商客户的信用评级管理主要依托于其在平台上积累的交易等信息,只有设计出数据管理系统和信用评级模型,才能有效的整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并确定其授信额度,设计出合适的融资方案。同时还要能够实施有效的贷后监管,比如阿里可以通过支付宝监测资金流动,京东通过物流系统监测商品流动情况。
(三)业务生态圈的构建
当然,发展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业务不仅仅需要一个网上平台,更需要构建一整套的业务生态圈。阿里、京东等大型电商公司均是在不断构建整个业务体系的闭环,包括交易、支付、物流、互联网技术、金融服务等的整个生态圈,掌控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这样既加强了风险控制,也让业务更加灵活,提高了供应链上下游对于公司的粘性。
【版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