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玫瑰与白玫瑰有感

2024-06-27

读红玫瑰与白玫瑰有感(共12篇)

1.读红玫瑰与白玫瑰有感 篇一

论娇蕊

她是那朵红玫瑰,妖娆、热烈。

她是那丝真娇蕊,懂爱、会爱。

一出场,她便是那么一个随性的女人,这也许不算是称赞,但仍别有滋味。“正在洗头发,堆着一头的肥皂沫子,高高砌出云石塑像似的雪白的波鬈”,在客人面前,这样一个家常样子,似乎有些不妥,但这便是娇蕊。也正是这样的出场,给人留下深深烙印。我们如是,振保亦如是。溅到振保手背上的那点肥皂沫子,“他不肯擦掉它,由它自己干了,那一块皮肤上便有一种紧缩的感觉,像有张嘴轻轻吸着它似的”。她的风情万种,显然成了一种诱惑,且不管振保心里还有其他什么涟漪,至少他因为她而难以平静。

这样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女人,言语诙谐而暧昧,举止不拘而略显放荡,让男人们的心蠢蠢欲动,她自然少不了几个情夫,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我的心是一所公寓房子”。一个女人,这般滥情,但又潇洒得令人羡慕。她说:“一个人,学会了一样本事,总舍不得放着不用。”是该说她会找借口呢,还是该感叹她是那样的俏皮与豁达?

然而,终归是个真性情的女人,真了便再也洒脱不起来了。

看到娇蕊这样一个善于拿捏,张弛有度的女人,竟那般

工商1201张晓凤120110010

2着了魔似的坐在振保的大衣旁,让衣服上的香烟味笼罩着她,甚至点起烟灰盘子里他吸残的香烟,看着它烧,直到烫着手指,才恍惚惊醒,我不觉蹙起眉头——她是真真陷入了,纵容着内心的顾影自怜。

或许,她并不是一个“太好的爱匠”,因为她的技巧再怎么娴熟,感性终会将她俘获;她投入了真情,就像是把自己最后的才智抛出,再遇到什么,也就只剩下卑微了。毕竟,她是个女人,感情丰富而细腻的女人。

该斥责她的骄傲和自以为是么?是没认真看待自己付出的真心,还是沉溺在胜利的喜悦里而失了判断力呢?振保的犹豫、迟疑,足以证明他对她的感情弱化了,不管是因为冷静后的内疚,还是想要恪守道德的良心,他都是那个自私的、不负责任的人。

想来,只觉得心疼。她卑微地在医院里照顾他,卑微地安慰他“你别怕”,卑微地告诉他“我都改了”,还有那卑微的乞求“你离了我是不行的”。男人的强硬,在这种时候表现得极为鲜明,为了断绝,即使她抱着他的腰腿号啕大哭,也毫不妥协;男人的卑鄙,在这种时候也显得格外可气,他抓住了她的弱点,拿她对他的爱要她放手。娇蕊是爱他的,因为爱,她放手了。拾起残存的自尊和骄傲,她离开了。

可以说,这种伤痛是娇蕊为她的放荡付出的代价。但同样是女人,计较不起她的对与错,只为她最后真心爱了,真

心伤了,我流泪了。

评语:一直都知道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但看了你的文章,我才知道,那朵红玫瑰原来叫娇蕊,她是那么的娇娆,热烈,一如红色给人的感觉。原本不知道一个滥情且略显放荡的女子原来是那么的脆弱而坚强,一旦爱了,可以这么绚烂地绽放自己的生命。娇蕊与振保,孰对孰错,孰是孰非,我想是很难判断的,因为在爱情里,没有对与错,只有爱与不爱。这样想来,那个“我的心是一所公寓房子”的女子也就越发的鲜活,那个真的爱了的娇蕊,实在让人可气又心疼。但也就是这样一个人物,才会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一抹红,鲜艳而悲哀……

2.读红玫瑰与白玫瑰有感 篇二

于是在这点上, 关锦鹏聪明得多。他没有将《红玫瑰与白玫瑰》从纸面上硬生生地抠下来好教人长短, 而是顺水推舟, 干脆就做成了一本艳艳丽丽的影像小说。

字幕与画外音:忠于原著的叙述视角

为了契合张爱玲的原著, 关锦鹏很是下了一番工夫。他将《红玫瑰与白玫瑰》干净利落地切成两个大段落:红玫瑰与振保的婚外情部分, 以及白玫瑰与振保的婚姻生活。而在这大段落之中, 又划分出了若干个情节的小高潮。摘抄有张爱玲原著词句的中英文字幕被做成怀旧风格的书页, 标识了每个情节小高潮。

这个别具匠心的设计可谓十分讨巧。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这个字幕最完整地保留了原著精神。张爱玲的作品之所以不好拍, 很大原因在于她言语太过暧昧, 于是便很难将她字词间包含的丰富内容完整地转化为画面。她写情爱, 但写的又不单是情爱;她正儿八百地说着褒奖话儿, 其实却满是刺儿般的讥讽。许多看起来对电影情节毫无帮助的小说内容, 譬如她描写振保时说道“他整个地是这样一个最符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 被关锦鹏做成华丽扉页穿插在电影中, 配合着影片中刚刚抛弃红玫瑰的振保对着众人鼓吹工业救国的画面时, 观众便更为深刻地意会了张爱玲的反讽, 从而将人性推向了一个更深的思考度。

至于昭示情节后续发展、渲染怀旧氛围等等也都是这个字幕的独特功用。看得出, 关锦鹏是卯足劲将张爱玲式的缱绻做到极致。并且这个字幕设计也将电影抹上了浓重的文学化色彩, 仿佛整部电影就是一部摊开又收起的书卷, 而影像则是穿梭其中的那些电影符号。

除了字幕, 关锦鹏还设置了一个角色之外的画外音。说的大多还是张爱玲原著中的词句, 起的也是与字幕差不多的效果。但二者的结合无疑就给整部电影定下了一个全知全能的视角, 而这种叙述视角无疑与张爱玲的原著精神异常契合。冷淡的、出离故事的陌生男声在画外音里不紧不慢的念白, 大大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内容, 从而显现了一种画面与声音之间互斥又互织的强大张力。仿佛张爱玲般欲盖弥彰地说着, 我只是在讲故事, 这只是一个故事;而其实却是任何男女之间都会发生的事实。

灯光、造景、色调:高于原著的女性主义精神

关锦鹏喜欢用光来增强电影空间的饱和度, 或是如《阮玲玉》般作为一种空间的调度。而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 他用不同灯光的变化, 配合造景, 划分出了时空的变化, 乃至是人物性格的不同。比如前半部振保与红玫瑰的私情部分, 场景多是在幽暗的公寓中, 灯光多是自上而下打在人物脸部 (多为挂灯、走廊灯、从窗外透进的阳光等不充足光线) , 甚至不足以照亮整个人物身体轮廓。光影重叠, 人形婆娑, 这里的灯光设计渲染了一种暧昧、幽秘的气氛, 非常符合振保与红玫瑰情欲交缠的情节特征。在振保与红玫瑰分手的那场戏中, 有这样一个细节:病房窗户开着, 雪亮的阳光直射而入。振保赶紧用手挡住了眼睛, 红玫瑰便意会着关了窗。这是否暗示着他们其实都深知, 这样不可言说的私情只能生长于幽暗之中, 见光则死。

还有一点, 值得一提, 在前半部中出现了大量电梯和有轨电车的镜头。这两种移动的交通工具, 与幽暗摇曳的灯光一样, 本身就是显而易见的性暗示。将振保与红玫瑰的许多场景设置在其中, 意图的指向性就更为明显了。

而与此相反, 后半部分振保与白玫瑰的婚后生活里, 关锦鹏用大片大片强自然光, 让整个画面空间洁白光亮到一览无余, 从而引出了张爱玲笔下的那位圣洁的妻。

不仅仅是灯光不同, 为了凸显两次爱情的不同也做了截然不同的美术风格。比如红玫瑰的家中, 墙面、地毯、地板、睡袍都多为不规则的马赛克图案, 颜色浓烈, 花样繁复, 彰显了红玫瑰自由热烈的个性;而性情寡淡的白玫瑰, 则钟爱有天使与花朵图案的墙面、洁白浴室、纯白睡衣、素淡旗袍, 还有象征洁癖的一块又一块的手绢。

在人物设定上来讲, 关锦鹏抓住了张爱玲小说人物的特质, 并运用自己熟悉的电影语言准确地将其幻化成画面。然而关锦鹏不仅仅只是用灯光抑或美术抑或摄影来定义、划分两类女性, 比起张爱玲, 他更关心的是女性内心的成长和蜕变。转言之, 他更具有女性主义精神。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 是一种规化物, 即她们的生活、爱情、思想是已经设定好的某种程式, 她们所表现出的正是她们会表现出的行为。或者说, 她们已经是一种结果。然而关锦鹏的《红玫瑰与白玫瑰》里显然跳脱了这种结果, 女性变得有成长性可看。关锦鹏巧妙地通过服装、道具的细节变化来表现:旗袍变了鲜亮的红色, 浴室的墙砖图案竟也变为不规则的多边形, 花瓶里的白玫瑰换成了红色。这些无一不暗示着她的个性正逐渐鲜活, 而情欲之火正滋长勃发。

烟、镜像:电影与小说的边界

严格定义地话, 《红玫瑰与白玫瑰》算是很小说的一部电影。之所以说很小说, 因为它的给人的视觉感官太视觉化。小到影片里出现的内景、街景, 大到画面构图、导演风格, 都太过干净、规整, 也就是太过刻意, 太没有真实感。

但你也可以说这是关锦鹏的小心思——他故意使之小说化。

比如红玫瑰的部分, 凡是室外景, 街道上均没有人。灰蒙蒙的街道、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路灯与树枝, 连寒鸦都不曾飞过一只。上海俨然是座空城, 遗世孤立。关锦鹏试图用这样寥落寒冷的外部环境特征, 来解释情感之所以变成一种强烈到病态的索取与渴求。而在这样灰暗街景里, 红玫瑰的公寓外却始终飘过一阵阵白色烟雾, 堪称是电影里的浪漫主义拍摄手法。当有柳下惠之称的振保坐在红玫瑰的浴室里意乱情迷时, 挑逗他的也正是热水和体温氤氲出的团团白色雾气。

而在将张爱玲小说电影化, 关锦鹏也有制胜招。镜像, 是他最爱用也是用的最好的电影意象之一。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镜像画面总共出现了三次, 正预示着一个男人生命的三个重要节点:

第一次镜像, 在与法国妓女破童子身前, 他看着镜子中的自己, 故作镇定;第二次镜像, 他在红玫瑰的浴室, 镜面笼着雾蒙蒙的水汽, 他在镜子前看着自己满脸欲念, 随即露出嘲讽的笑容;第三次镜像, 则是在婚后听闻红玫瑰消息后, 在镜前演练着与红玫瑰再遇的场景。振保的这三次镜像分别暗示出他身上的三种性格特质:自我、情欲、虚伪。

镜像代表着认知, 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人与内心的一次衔接, 通过外现来认识内心的多棱面, 欲念或单纯, 强势或虚弱。然而镜像的欺骗性在于, 人总是试图在镜子面前展现自己最美丽的状态。人爱在镜前表现远胜于认知。因而又带有自恋或自我沉溺的意味。镜像同时还具有暧昧的特征。它不会清楚界定你能从中看到什么。

事实上, 振保的性格特质正如镜像一般, 始终是暧昧的、摇摆不定的。他想建立一个对的理想世界, 然而他并不知道怎样一个世界是对的, 正如那整个时代一样。他所奉行的行为标准是典型的后补式。起初佯装天真和神情, 事发才说这是错的。然后撇清关系, 并将其从他所谓的对的理想世界中撇除。但你又不能因此判定他是个坏人, 他并没做过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并且他还很会浪子回头。因而只能说, 他就是一个活在镜子前的人, 满足于镜子里那个看起来衣冠楚楚的假象。

张爱玲对振保采取的是不可置否的态度, 正如她对很多其他的笔下人物。而电影中的这个振保则更多是被放在两个女性角色的对立面, 反衬了女性在爱情中的成长。振保迷失在自己亲手建立的所谓对的世界之中。他在极端的愤怒之中打碎了镜子, 看着镜子碎片映照了若干个自己的面孔, 疯狂、绝望、没有出路。这种对自我崇拜的彻底粉碎, 使得最终他能在红玫瑰面前失控而哭。自此, “他又变了一个好人”。

拍摄由小说改编的电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 如何既能还原原著小说的作者风格, 又能保留导演自身的导演风格。关锦鹏之所以完满地掌握了其中的结合度, 大概是因为吸取了许鞍华改编《倾城之恋》失败的前车之鉴吧。当年他跟随许鞍华拍摄《倾城之恋》时, 他还只是个副导演。许鞍华对他的指导堪称是电影道路上的领路人。

摘要:香港著名导演关锦鹏, 惯于用摄影、美术等手段, 制造一种暧昧的电影色调, 渲染旖旎阴柔的画面风格。本文着眼于其对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改编, 探讨其在尊重小说原著精神的基础上所展现出的出色电影技巧。

3.读红玫瑰与白玫瑰有感 篇三

情境设置

1.故事情节的增删

小说中当娇蕊告诉振保她向士洪公开了他们的关系想要离婚时,振保的反应是“在马路上乱走…到一家小酒店喝酒,…叫了部黄包车…肚子仿佛更疼得要紧…只怕是霍乱,”便因此而住了院。而在影片中,振保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神情恍惚地行走在大街上,看不见任何东西,听不见任何声音,当他横穿马路时,他被撞了并住进了医院。小说企图用振保得知消息后的一系列行为来突出表现他当时的矛盾心理,而电影中的车祸则相对来说更加震撼,更能带给观众刺激的视觉感受,在体会振保当时的心情上则又逼近了一步,小说如果采用车祸情节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一个突发性的情节在文学作品中一般只会起到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对于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还是需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持续性动作等。

小说中笃保与振保一起在公交车上遇见了娇蕊,两人相互寒暄,随后振保先下了车,回家后的振保想要急于探听笃保见到娇蕊后的感想,主动将话题引到了娇蕊身上,但在影片中展现的是笃保在碰见了娇蕊之后主动告诉振保的情形,而振保与娇蕊的相遇却是在电影的最后,两人寒暄之后娇蕊先下了车,在雨中撑着雨伞走了。张爱玲之所以将振保与娇蕊的相遇安放在前面,实际上是意通过红玫瑰现实幻影的破碎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如嫌弃烟鹂包不好烛台,公然在外面玩女人,同时也突出表现了振保对娇蕊的感情,振保的先下车似乎与二人感情发展结局相照应,更多的是对娇蕊这一都市女性命运的慨叹;而导演关锦鹏则在电影中改变了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悲凉命运的一贯作风,将二人的相遇放在了电影最后,带给观众更多的是回味,娇蕊的先走也象征着娇蕊在这段感情里的无悔,表现的却是振保对这段感情的愧疚。

2.意境色调的设置

张爱玲在小说中分别将娇蕊与烟鹂比喻成红玫瑰与白玫瑰,并通过色彩意象的对比来展现两人的性格命运。一个是热情似火,如“心口上的朱砂痣”,一个是温婉如玉,如“衣服上沾的饭黏子”,“白色的米粒”象征着烟鹂悲凉而又无奈的命运。而在影片的色调中,红白玫瑰的出现总是伴着冷暖色调,如娇蕊与烟鹂浴室的对比,前者灯光昏暗,满地头发,水气腾腾;后者则清洁干爽,瓷砖也很亮净,给人一种孤僻凄冷的感受。关锦鹏在影片中通过这两个不同色调的光影形象对比从侧面向观众传达了红白玫瑰的特点。

人物性格

张爱玲在小说中表现了以烟鹂为代表的没落家族旧式淑女的凄凉命运,烟鹂担心自己与裁缝的暧昧被振保发现,她总是忠心地为振保寻找借口,至始至终都未能逃脱自己的软弱角色的局限;但在影片中,我们会发现导演关锦鹏赋予了烟鹂应有的成長,如烟鹂将自己关进卫生间后,平整干净的瓷砖突然间裂开成了没有规则的棱角,再如烟鹂与女儿一起学习《玫瑰香》这首歌曲。此外,烟鹂的镜头语言也突出了她的成长,“这样倒不如离了婚了的好…真不知道我要替他辩护到多久!”这种转变凸显了烟鹂的个性与情欲,观众能够更近距离地触摸到她的血肉。

细节描写

张爱玲在小说中主要是通过一些细节描写来凸显人物性格,因为文字语言的组合正好适应了细节描写的需要,读者能够从文字语言中感受到作者的用意,而电影也有它的独特处理方式。影片中独白与旁白的设置最为突出,如导演在开头以经典旁白的形式娓娓道来,尽力将小说中人物的细腻心理展示给观众,此外关锦鹏还善于选取小说中的经典,配上精妙的图画来启发观众思考。道具的使用也是影片中细节描写的手段,如圣母像的出现,一次是在振保入院之后,它约束着振保为保全名声而放弃爱情,一次是在烟鹂入院之后,它象征着烟鹂的纯洁;再如笃保重提娇蕊,振保要烟鹂多听无线电报时,镜头移向了桌上的一朵白玫瑰,意在象征两人名存实亡的婚姻。

综上所述,本文分别从情境设置,人物性格,细节描写三个方面进行了举例分析,不难看出,电影并不是从小说机械模仿复制过来的,它在基本遵循小说内容的基础上实现了飞跃,而这种飞跃是由电影自身艺术形式的特点与导演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以及观众的需要所决定的。伴随着影视化现象的发展,小说为电影提供了一个拍摄素材,小说文本内容的遵循不应该完全成为评价电影的准则,剩下的空间则需要影片通过对观众的视觉传达来填补。

参考文献:

[1]张爱玲著.红玫瑰与白玫瑰[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2]李若真.漫谈关锦鹏《红玫瑰与白玫瑰》能电影改编技巧[J].新闻传播,2010(5).

4.《红玫瑰与白玫瑰》影评(模版) 篇四

营厂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丁微子 一个热情似火,一个洁白如瑕。引用张爱玲小说中的一句话加以飨食:“每个男人在他的生命中都会有两个女人,至少两个。一个是红玫瑰,一个是白玫瑰。当他娶了红玫瑰,日子久了,红玫瑰就会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玫瑰就是窗前的明月光。当他娶了白玫瑰,日子久了,白玫瑰就会变成衬衫领上的一粒饭,而红玫瑰就是胸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古老的家族,神秘的大宅,浓重的吴音,弥漫着永远抹不去的怀旧心绪;洋场的灯火,变幻的风云,各国的来客,无时无刻不在躁动的人心。这两种环境共同影响下的上海,男女的爱情也时刻充斥着无奈。这也造就了故事的主人公永远生活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构筑了一片永恒的苍凉风景,折射出病态的人性和变态心理的社会根源。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这个人物可以让我们看到白描出的人性,还有平凡生活中普通人的挣扎与悲哀,其中又锁屑且易逝的欢喜,最终是无奈,淹没在时代里。

振保这个人物其实是非常饱满的,一个受过西方教育的富家公子,回来继承父业,遇到了娇蕊,本以为可以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是最后因为他的懦弱结束了这段感情,而后与一个不爱的女人共结连理,当再一次遇见昔日情人的时候,娇蕊对爱情的态度彻底改变,也牵动了振保,他开始一点一点找回自己的归宿,这一切正是那个年代一些年轻人的社会思想禁锢下的心路转变。

公交车上的相遇是最痛心的一幕。若干年后的红玫瑰早已没有当日的风采,少了些许娇艳,但是她还是相信爱的。娇蕊说:“是从你起,我才学会了,怎样爱,认真的......爱到底是好的,虽然吃了苦,以后还是要爱的......”而自认为为了母亲,为了他人的期望,为了自己高尚的情操而作出牺牲的振保只剩下两行滔滔而下的泪水。在影片的开头,振保就要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对的世界,可是到头来却发现那个他亲手创造的世界是那样的不堪入目。

5.《红玫瑰与白玫瑰》经典句子 篇五

2、第二天起床,振保改过自新,又变了个好人。 ----张爱玲

3、砸不掉他自造的家,他的妻,他的女儿,至少他可砸碎他自己。 ----三毛

4、隔着那灰灰的,嗡嗡的,蠢蠢欲动的人海,仿佛有一只船在天涯叫着,凄清的一两声。 ----张爱玲

5、振保踢了她椅子一下道:“你还没玩够?”

娇蕊道:“并不是够不够的问题。一个人,学会了一样本事,总舍不得放着不用。“ ----张爱玲

6、怎么这些时都没有看见你?我以为你像糖似的化了去了! ----张爱玲

7、不论在环境上、思想上,

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就这上面略加点染成为一枝桃花。

振保的扇子却还是空白,而且笔酣墨饱,窗明几净,只等他落笔。 ----张爱玲

8、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张爱玲

9、孤独的人有他们自己的泥沼。 ----张爱玲

10、他向客室里走,心里继续砰砰跳,有一种奇异的命里注定的感觉。 ----张爱玲

11、她的话使他下泪,然而眼泪也还是身外物。 ----张爱玲

12、他不知道烟鹂听无线电,不过是愿意听见人的声音。 ----三毛

13、许多叽叽喳喳的肉的喜悦突然静了下来,只剩下一种苍凉的安宁,几乎没有感情的一种满足。 ----张爱玲

14、……真是个孩子,被惯坏了,一向要什么有什么,因此,遇见一个略具抵抗力的,便觉得他是值得思念的。 ----张爱玲

6.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 篇六

她是那朵红玫瑰,妖娆、热烈。

她是那丝真娇蕊,懂爱、会爱。

一出场,她便是那么一个随性的女人,这也许不算是称赞,但仍别有滋味。“正在洗头发,堆着一头的肥皂沫子,高高砌出云石塑像似的雪白的波鬈”,在客人面前,这样一个家常样子,似乎有些不妥,但这便是娇蕊。也正是这样的出场,给人留下深深烙印。我们如是,振保亦如是。溅到振保手背上的那点肥皂沫子,“他不肯擦掉它,由它自己干了,那一块皮肤上便有一种紧缩的感觉,像有张嘴轻轻吸着它似的”。她的风情万种,显然成了一种诱惑,且不管振保心里还有其他什么涟漪,至少他因为她而难以平静。

这样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女人,言语诙谐而暧昧,举止不拘而略显放荡,让男人们的心蠢蠢欲动,她自然少不了几个情夫,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我的心是一所公寓房子”。一个女人,这般滥情,但又潇洒得令人羡慕。她说:“一个人,学会了一样本事,总舍不得放着不用。”是该说她会找借口呢,还是该感叹她是那样的俏皮与豁达?

然而,终归是个真性情的女人,真了便再也洒脱不起来了。

看到娇蕊这样一个善于拿捏,张弛有度的女人,竟那般着了魔似的坐在振保的大衣旁,让衣服上的香烟味笼罩着她,甚至点起烟灰盘子里他吸残的香烟,看着它烧,直到烫着手指,才恍惚惊醒,我不觉蹙起眉头——她是真真陷入了,纵容着内心的顾影自怜。

或许,她并不是一个“太好的爱匠”,因为她的技巧再怎么娴熟,感性终会将她俘获;她投入了真情,就像是把自己最后的才智抛出,再遇到什么,也就只剩下卑微了。毕竟,她是个女人,感情丰富而细腻的女人。

该斥责她的骄傲和自以为是么?是没认真看待自己付出的真心,还是沉溺在胜利的喜悦里而失了判断力呢?振保的犹豫、迟疑,足以证明他对她的感情弱化了,不管是因为冷静后的内疚,还是想要恪守道德的良心,他都是那个自私的、不负责任的人。

想来,只觉得心疼。她卑微地在医院里照顾他,卑微地安慰他“你别怕”,卑微地告诉他“我都改了”,还有那卑微的乞求“你离了我是不行的”。男人的强硬,在这种时候表现得极为鲜明,为了断绝,即使她抱着他的腰腿号啕大哭,也毫不妥协;男人的卑鄙,在这种时候也显得格外可气,他抓住了她的弱点,拿她对他的爱要她放手。娇蕊是爱他的,因为爱,她放手了。拾起残存的自尊和骄傲,她离开了。

可以说,这种伤痛是娇蕊为她的放荡付出的代价。但同样是女人,计较不起她的对与错,只为她最后真心爱了,真心伤了,我流泪了。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因为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这句话成了脍炙人口的爱情名言。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这个人物可以让我们看到白描出的人性,还有平凡生活中普通人的挣扎与悲哀,其中又有琐屑且易逝的欢喜,最终是无奈,淹没在时代里。红玫瑰是火,白玫瑰是冰。蚊子血,颜色艳丽,却让人隐约厌恶。明月光,清淡幽远,可望而不可及。白饭粒,不觉珍贵,却不能缺少。朱砂痣,是心头隐痛,当时惘然。

张爱玲的爱情小说都为经典,《红玫瑰与白玫瑰》更是如此。距离,或许会给彼此裹上一层柔光加一重幻彩。但那必须是时间加空间的作用,才能人为地创造出这个虚拟的效果。可当两个人真要冲破时光的沙滩,淌过空间的湍流,不顾一切飞奔向对方的时候,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的。相见不如怀念之类的感触便是要油然而生的,一些过来人口口相传的老生常谈,往往是在你被现实的暗礁碰撞得七零八落的时候,才会幡然领悟的。别人的经验永远只是说教,自己那点哪怕是不带血的教训,也是铭刻于心,永难释怀的。就像多年之后,佟振保与王娇蕊的重逢。那是一种发了福的、略显憔悴的、沾着脂粉的、俗艳的、苍老的美丽,还是一如既往地爱打扮要漂亮,但终归是败给了岁月,以及生活。却也就是从这样的一种面目全非中,振保读出了娇蕊的勇气、淡定、坚硬和担当。

娇蕊对振保说,“是从你起,我才学会了,怎样爱,认真的......爱到底是好的,虽然吃了苦,以后还是要爱的,所以........”她又接着说:“年纪轻,长的好看的时候,碰到的总是男人,可是到后来,除了男人之外还有别的.....”

佟振保,这个一向自诩顽硬的男人,竟猛地涌起了令人诧异莫名的泪水,滚淌着,同时裹杂着难堪的妒忌。一个年轻时撩人的,酥软的,狐媚的,风骚入骨的,热的,放荡的,娶不得的,被他抛弃了的女人,就这样站在时间的荒野上,安静地,不动声色地,默然地看着他的眼泪,那些被期许的,落空的,无奈的,悲悯的泪水,复杂而又充满悔恨。

佟振保的红玫瑰,已经被岁月和生活催扯地快要萎谢了。而他为自己预设的完美生活,也在生命的巨大虚无之中,漏洞百出。一份体面的职业,一个完满的家庭,还有七岁的女儿,娶了一个不喜欢的白玫瑰孟烟鹂,每三个星期嫖一次,对母亲无比孝顺,对兄弟费心提携。这就是佟振保精心打造的“对”的世界,一个看似牢固实则却千疮百孔的世界。

但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哪怕是漏洞百出,哪怕是千疮百孔,哪怕是无以为继。眼泪只是一时的,触动也只是转瞬的事情。佟振保在完成了这次意想不到的情感消费之后,再一次整装待发,重新做回了一个好人。

7.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 篇七

渐渐地看过三毛,看过萧红,也读过林徽因,可就是好喜欢好喜欢这个不强求别人喜欢的女人,张爱玲。不记得是不是初中最开始接触她,总之就是毫无缘由的爱了这么久。于我看过的篇目而言,三毛太过洒脱恣意,似乎所有的生活所有的文字里装满的都是她自己,自己的爱情,自己的经历,自己倔强不一样的生命。萧红尝过太多凄苦,苦到最后似乎忘了最初的骄傲。林徽因太过完满,完满的隔着一层圆滑的纱总觉得太不真切。唯有她,那张睥睨一切的照片我竟然觉得有点小姑娘的倔强,爱即是爱了,伤也被伤了,可我还是我自己,为一个人低到尘埃里也是我愿意,但倘若不是那个人,也许清冷的笔尖倒真如玫瑰的刺。一直觉得张爱玲是看得透的,所以才觉得她生命里的每一次选择都那么那么不一样。

回到文章里,除了最著名的信条红玫瑰与白玫瑰,她的很多文字都太过精辟。殷宝滟送花楼会里张爱玲讲到的男孩子没有的妇科病症简直不能再赞同,所以世上有这么多阴差阳错,这么多相互折磨,这么多错过。那句话真好,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对白,没有勇气到头来碰到的所有人都变成了不如意。

8.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篇八

本书收录张爱玲于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七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包括《年轻的时候》《花凋》《鸿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散戏》《殷宝滟送花楼会》《桂花蒸阿小悲秋》《等》《留情》《创世纪》《郁金香》《多少恨》。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内容简介

留洋回来的振保在一家外商公司谋了个高职。为了交通方便,他租了老同学王士洪的屋子。振保留学期间,有一个叫玫瑰的初恋情人。他曾因拒绝过玫瑰的求欢而获取了”柳下惠“的好名声。王士洪有一位风情万种的太太,她总令振保想入非非。有一次,士洪去新加坡做生意了,经过几番灵与肉的斗争,在一个乍暖还寒的雨日,振保被这位叫娇蕊的太太”囚住“了。令振保所料不及的是娇蕊这次是付出了真爱的。当她提出把真相告诉了王士洪时,振保病倒了。在病房,振保把真实的一面告诉了娇蕊--他不想为此情而承受太多责难。娇蕊收拾她纷乱的泪珠,出奇的冷静起来,从此走出了他的生命。在母亲撮合下,振保带着点悲凉的牺牲感,娶了身材单薄、静如止水的孟烟鹂。新娘给人的感觉只是笼统的白净,她无法唤起振保的性欲。振保开始在外边嫖妓。可是有一天,他竟发现了他的阴影里没有任何光泽的白玫瑰烟鹂,居然和一个形象猬狎的裁缝关系暧昧。从此,振保在外边公开玩女人,一味地放浪形骸起来。有一天,他在公共汽车上巧遇了他生命中的”红玫瑰“娇蕊,她已是一种中年人的俗艳了。岁月无情,花开花落,在泪光中,振保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已是一种现实中的幻影。旧日的善良一点一点地逼近振保。

作者简介

9.读红玫瑰与白玫瑰有感 篇九

绣花鞋是一个时代一代女性的象征,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张爱玲也在自己的不少作品中都提到了绣花鞋,然而在这部小说里却是在结尾处提到的绣花鞋,应该有两层解释。

第一层就要从张爱玲对绣花鞋的情感讲起。张爱玲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女性,纵观她一生,不管是她的母亲还是她自己在两性世界中总是处于被动地位,一定程度上自己的命运总是被男人所左右,在男人面前女人总是显得很卑微。所以当面对旗袍和绣花鞋这种能够被打上时代印记的事物时张爱玲总是会赋予它们很多自己的顿悟的含义,绣花鞋在她的世界里不仅是女性被压抑被控制的一种情感控诉,更多的是对它给予的一种期望,希望绣花鞋能带给女性一缕曙光、一丝希望。正如她在《小艾》里写到的“就在那蓝天和白云底下,空气又好,光线又好,桌上摊满了各色鞋面,玫瑰紫的,墨绿的,玄色、蓝色的,平金绣花,十分鲜艳,小艾每次走过的时候总要多看两眼。”所以这里写绣花鞋就是想告诉读者,烟鹂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我们即将可以看到她幸福生来的来临。

而另一层含义就应该是要归结到小说的情节中。其实振保本性并不坏,小说在他拿洋伞砸水的时候就说到“砸不掉他自造的家,他的妻,他的女儿,至少他可以砸碎他自己。”这样看来,他心里其实还是有家,有妻,有儿女的位置的,只是他自己并没有将全部心思放在这些上面而已。而最后提到绣花鞋的时候,他可能真的是被唤醒了,当

看到绣花鞋怯怯地向他走来央求着,他可能想到了这不正是烟鹂一贯对待自己的态度吗?烟鹂作为一个妻子不仅得不到自己丈夫的爱,就连在仆人面前也发挥不出一个主人的威严,虽然烟鹂是振保生命中的白玫瑰,但她的“圣洁”、她的美丽、娴静并没有得到自己男人的赏识。她就像是那双绣花鞋,看着美丽却不一定穿着就很舒服,不一定会被穿上的人所认可。

10.红玫瑰与白玫瑰名著读后感 篇十

振保的第一个女人是留学时在巴黎遇到的一个妓女。这个女人让振保不再是童男子。

振保后来又认识了一个叫玫瑰的姑娘,这姑娘算他的初恋,是相处过一段时间的。因为这初恋的名字,他把以后的两个女人都比作玫瑰。

第三个女人,娇蕊,就是他的情妇,他的红玫瑰。娇蕊是他朋友的妻子,振保借住在朋友家时,他朋友正要去国外办点事情。看着娇蕊的身材,振保总是想做出点事情,娇蕊也总是有意无意的勾搭振保。终于在一个日子,他们睡在了一张床上。男人憧憬一个女人身体的时候,就关心她的灵魂,占领了她的身体后,就忘了她的灵魂。他爱她,她也爱他。可是由于世俗的眼光,由于社会的评价,他无法继续下去这段感情。毕竟,他现在所拥有的社会地位,是他辛辛苦苦自己奋斗了好多年才得到的。他不能接受她。

最后一个女人,孟烟鹏,他的妻子,他的白玫瑰。烟鹏不喜欢运动,连“的户内运动”她也不喜欢,这让振保觉得她是个乏味的妇人。振保也从这时开始宿娼,烟鹏并未察觉到。她爱振保,可振保对她并不好,总是当着佣人的面训斥她,这让她在佣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久而久之,她和家里的裁缝发生了关系,这一切,振保都看在眼里,让他觉得自己的妻子很下贱。曾经觉得圣洁的她也不在圣洁了。振保也开始不避讳自己嫖娼的事情,这个家也越来越不像样了。

烟鹏的不反抗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女人地位的卑微;以及振保受世俗牵制的悲哀。小说把男人的思想,男人的小心思描绘的淋漓尽致。不得不感慨张爱玲是懂男人的。

11.高中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作文 篇十一

但是公交车上遇到娇蕊,却有了这样的一幕——“振保看着她,自己当时并不知道他心头的感觉是难堪的妒忌。娇蕊道:“你呢?你好么?”振保想把他的完满幸福的生活归纳在两句简单的话里,正在斟酌字句,抬起头,在公共汽车司机人座右突出的小镜子里看见他自己的脸,很平静,但是因为车身的摇动,镜子里的脸也跟着颤抖不定,非常奇异的一种心平气和的颤抖,像有人在他脸上轻轻推拿似的。忽然,他的脸真的抖了起来,在镜子里,他看见他的眼泪滔滔流下来,为什么,他也不知道。在这一类的会晤里,如果必须有人哭泣,那应当是她。这完全不对,然而他竟不能止住自己。应当是她哭,由他来安慰她的。”

振保在社会上已经历练的非常老练、极通世故,应付这一切都极其娴熟,但是在公车上遇到娇蕊,他却不合时宜的哭了。他为什么会抑制不住而哭呢?事奉母亲,提拔兄弟,办公和交朋友,这些都不是他主观上想做的,而是这个社会逼他必须去这么做才有活路。唯有娇蕊,是他真心爱过的,也是真心爱过他的,但是为了这些所谓的“事奉母亲,提拔兄弟,办公和交朋友”的虚荣和名誉,他毅然决然、毫不留情地杀死了他的爱情。再次看到娇蕊,对这个女人,他绝对已经没有半点爱恋之意,他哭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活得委屈,活得劳累,为了家庭,为了荣誉,他连自己最爱的东西都不能要,他觉得活得压抑,所以当他怀疑她妻子有出轨的迹象之后,他开始公开地嫖,因为在他的所有中,唯有爱情不够美满,他唯有爱情没有得到。

12.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 篇十二

烟鹂算是个悲剧色彩的人物,她不像振保和娇蕊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烟鹂所处的社会、所受的教育造成了自己的悲剧,这是时代和命运造成的,小人物在洪流下只能渺小又可悲。

娇蕊是个明白人,看书的时候有点会想到《驴得水》里面的张一曼,她们同样的都是释放自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也许为世俗所不耻,但自己并不在意,很幸运,从文中看,她应该是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精神上也是坦然的,不似振保充满不甘。

无所谓对错,书,只是呈现一个故事给你,所以读书才是成本最低的旅行,你坐在那里,就穿梭了很多种人生。知乎上还有个问题,大意是现在出轨、离婚的这么多,你还相信爱情吗?

于我,是相信的,但我觉得爱情是个短暂的东西,可能是几个月,几年,但并不足以支撑起这一生,大话西游里紫霞死了,廊桥遗梦里Robert走了,童话里也没人写王子做饭公主刷碗的故事,生活、感情都是需要经营的,我们相爱后,要彼此忍让、融合,以恋人、朋友、合伙人、亲人的身份一起成长,才能走完这一生。

上一篇:蜘蛛情感美文下一篇:报告的分类与写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