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证明

2024-11-01

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证明(10篇)

1.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证明 篇一

填好此表后,打印第一页,导师签字并加盖院系公章。电子版发至邮箱:yliu423@hit.edu.cn。

To whom it may concern,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born on Passport No. is a Ph.D candidate majoring in at Harbin to attend from th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cholarship Fund and RMB supported by expenses for this visit. Any assistance or advice you can provide the awardee with during her visit in will be very much appreciated.

This document is only valid on condition that awardee arrives in no later

导师签字: (院系公章)

年 月 日

To whom it may concern,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born on Passport No. is a Ph.D candidate majoring in at Harbin to attend from th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cholarship Fund and RMB supported by expenses for this visit. Any assistance or advice you can provide the awardee with during her visit in will be very much appreciated.

This document is only valid on condition that awardee arrives in no later

The Graduate Schoo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证明 篇二

网络教研团队比赛是一项基于网络环境的团队教研竞赛,此项比赛要求教师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参加,在竞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研讨的优势。整个赛事包括网络环境下基于协作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基于同伴互助的评价、反思与完善教学设计方案,基于协作与反思的陈述设计亮点与答辩等三个环节。这种新型的比赛方式对参赛教师和团队成员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能力、教学设计点评能力与团队反思能力、同伴互助能力、对新课程理念解读能力、陈述答辩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都是一个全新的考验。

赛前阅读《说说网络教学团队竞赛怎样取得好成绩》,读到这么几句话:“协作是现代教师专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没有协作,就不懂激发教育智慧,也就不会有意识地激发教育智慧,参赛作品的水平就很难达到优秀,称得上专业化的实践性知识也就不容易丰富起来。”通过比赛,我们对此深有感触。

感触之一:团队合作是现代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之间的合作互助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迫和重要,教师要做到乐于合作、善于合作,要不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不断提升参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纵观比赛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团队内部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和再修改、再完善,团队陈述和回答专家、评委问题,还是对其他团队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的个人以及团队集体反思,都很好地体现了组委会强化参赛团队合作的目的。整个赛事中的每一个环节,如果团队成员合作意识不强、合作方法不当,都很难在相互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很难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教学情境,因此也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

回想我们团队的参赛过程,赛前也只是把团队合作简单地理解为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并在赛前做好了明确的分工。但是在比赛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样的做法只能减轻工作量,很难设计出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精彩教学设计,也就很难取得好成绩。和其他参赛团队一样,我们不断地调整合作分工,反复地进行集体讨论,甚至就某个细节处理都展开简短、激烈的争鸣。在相互合作、彼此碰撞中,智慧的火花不断产生,设计亮点纷纷呈献。在认真阅读兄弟团队对我们的精彩点评之后,我们又就他们的点评意见进行研究商讨,汲取其精华,最终形成了一份自认为完美的教学设计和辅助课件。

网络教研团队的比赛真是马拉松式的艰苦竞赛。其他赛项的教师在完成自己项目后游览武大风光、畅谈比赛感想,而我们团队却只能在简陋的旅馆抓紧时间仔细回顾白天比赛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共同对不足之处做思考、剖析、研讨。答辩前的那天晚上,我们参赛团队工作到很晚,一直在精心准备第二天的陈述答辩内容,可谓辛苦!

感触之二:教师要有丰厚的新课程理念作支撑

赛事中的团队间互相反思评价与平时的课后评课有相同之处,都要求教师要有丰厚的新课程理念作支撑,真正理解新课程,真正把握新课程要求,并能从理论层面说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而不是简单、肤浅地点评和泛泛而谈。但也有更多的不同之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参赛同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辅助课件而不是课堂教学。反思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原则,从目标制定和目标达成来评教学三维目标,从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来评教材的处理,从教学思路设计和课堂结构安排来评对教学程序的设计,从“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来评教学方法的选择,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来评教学辅助课件,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强化问题意识、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角度评价是否注重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等。

竞赛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互助型的网络教研团队里,交流过程中彼此之间要能敞开胸怀,坦诚地交换意见和建议。要抱着学习进取的心态,不拒绝不盲从,认真研读分析其他团队对自己团队的客观评价,汲取对方之精华,这样才能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再反思、再创作,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形成满意的参赛作品。

感触之三:设计要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独创性

“网络教研团队”竞赛,主办单位将竞赛意义定位于“促进网络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深入研读教材后,我们教研团队通过讨论,明确了课文《落花生》的设计理念,即以生为本、以读为本,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重点体味文本的思想情感。教学上,把文中父亲所说的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抓住课文的重点段,多种形式的朗读,反复触摸文本语言,自主感悟,层层递进,深入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从而领会全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突破本课教学难点。可是如何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呢?这着实让我们伤了好大脑筋。我们在网上查询了很多课件素材,但都感觉仅用课件,课文内容资源的丰富性、师生与教材及媒体之间的交互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等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我们团队经考虑后达成共识,在新浪网上搭建“落花生Blog平台”(http://blog.sina.com.cn/ywluohuasheng),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采取合作、探究、发帖留言等学习方式,创设若干个性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数字化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3.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证明 篇三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北京市8所高等院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现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高校教师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中每周参与3次以上体育活动的人数占被调查总数的21.63%。教师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通过调查研究指出影响高校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并为改善和提高教师的体育活动状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北京高校教师; 健康状况; 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3-0390-03

众所周知,教师的工作艰巨而繁杂,需要付出超人的脑力、体力和心血,不仅要完成学校分配的教学任务,还要完成大量的科研项目和教改实践,并且平时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因此,许多教师的身体状况令人十分担忧。对北京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及参加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教师的身体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促进教师参加体育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健康水平,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提高科研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在北京科技大学等北京市8所高等院校中,随机抽取专职教师(体育教师除外)共640名,男182人,女442人。在研究过程中,把调查对象分为22~30岁,31~50岁和51~60岁三个年龄阶段,分别代表青年、中青年和中老年三个年龄层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中国期刊网和研究生论文等共54篇。对这些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为设计调查问卷提供基础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对北京科技大学等8所北京市高等院校的专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前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符合要求。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发放问卷640份,收回有效问卷624份,回收率97.5%。

1.2.3专家访谈法对5名专家进行访谈,制定北京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及参加体育活动现状调查问卷。

1.2.4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处理,得出有价值的数据。

2结果与分析

2.1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根据本调查,只有33.33%的高校教师表示自己身体状况良好,基本没有任何疾病,工作精力充沛,没有疲劳感,其余62.28%的教师表示自己的身体状况处于亚健康状态,工作压力大,经常伴有疲劳感和一些慢性病,另外约有4.38%的教师表示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糟糕,平时工作感到身心疲惫,各种病症出现比较频繁,尤其慢性咽炎、颈椎炎和腰肌劳损等职业病较为明显。由此可见,北京高校教师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如不及时引导其参加体育锻炼,很可能导致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在416名身体处于亚健康和身体不适的教师中,年龄在22~30岁的青年教师占29.61%,31~50岁的中青年教师占41.45%,51~60岁的中老教师占28.29%,因此,中青年教师在身体不适的教师中占有很大比例,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年龄增长,这部分人群的身体机能处于下降状态,如不加强锻炼,很难保持健康水平。另一方面这部分人群大多都在副教授职称及以上,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和带头人,工作任务比较繁重,而且这部分人群大多已经结婚生子,父母也处在需要照顾的阶段,除了工作以外他们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和义务,因此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相对另外两个人群更多更大,所以应当对这部分人群的健康状况更加关注和重视。

2.2高校教师体育活动观念较强

如表1所示:83.33%的教师认为体育活动对增进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应该参加体育活动;13.13%的教师认为体育活动对增进身体健康的作用一般,无所谓参加或是不参加,另外仍有3.53%的教师认为体育活动对身体健康根本不重要,也不需要参加任何体育锻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认为体育活动对于增进身体健康很重要的教师占主体地位,说明作为较高文化层次的特殊群体,高校教师对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具有较高的认知程度,能够认识到国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已被广大教师认识与接受,教师的体育活动观念较强。

2.3.1北京高校教师体育人口比例低于我国体育人口平均比例在被调查的624名高校教师中,有160人从不参加体育活动,占被调查人数的25.64%。另外有464人每周参加1~2次或3次及以上的体育活动,占被调查教师的74.36%。然而我国确定体育人口的基本标准是按照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频度不少于3次,每次活动时间30 min以上来计算。依照上述标准,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频度不少于3次的教师只有171人,其中每次活动时间在30 min以上的教师也只有135人,占所有被调查教师的21.63%。因此,北京高校教师体育人口比例为21.63%,低于目前我国平均体育人口比例37%。(2007年2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副司长续川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体育人口已达到人口总数的37%),而且也低于34.3%的全国科教文人员体育人口值(国家体育总局于2002年12月6日公布的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科教文人员中的体育人口增长幅度较大,由1996年的12.6%增加到2000年的34.3%)。

由此可见:虽然高校教师体育活动观念较强,但实际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口仍然较低,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方面通过努力改变现状,提高教师的健康水平。

2.3.2北京高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如表3所示:北京高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其次是消遣娱乐和塑造形体,最次是增进交往。可见:高校教师的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比较明确且并不单一,对体育活动的作用认识比较正确,从而为有意识有目的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提供了主观条件。

2.3.3北京高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北京高校教师兴趣广泛,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种类多样。其中长走或跑步位于各参与项目之首位。其后依次为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登山、舞蹈、足篮排球、台球保龄球、跳绳和网球,另外有少数教师比较喜欢和朋友家人一起去KTV唱歌,以唱歌为主,伴有手舞足蹈,同时也锻炼了身体,增进了感情。长走或跑步成为教师参与比例最高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主要是因为这种活动方式简单随意,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也不需要太多的运动技术,运动量和强度也可以自由掌握,可操作性比较强。另外,学校都有运动操场,为教师进行长走或跑步活动提供了良好方便的运动条件,即使有些教师不选择在学校运动,也可以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内进行长走或跑步的体育活动。游泳作为一个体育休闲项目,也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

2.3.4北京高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调查表明:个人锻炼以及与朋友家人锻炼成为北京高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单位组织和社区组织体育锻炼成为北京高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辅助组织形式。其中以个人锻炼为主要组织形式的教师占总体教师的51.94%,与朋友家人锻炼的教师占总体教师的50.86%,单位组织锻炼的教师占总体教师的14.66%,社区组织锻炼的教师占总体教师的2.59%。分析其原因:高校教师工作时间比较特殊,除了上课时间和例行的会议和活动时间,其他的备课和科研工作时间都在课外,学校一般不要求坐班,时间安排相对比较自由,因此教师在学校的时间大大减少,和同事相处和接触的时间也不多,反而与朋友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增多,安排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项目也比较随意。因此,客观条件决定了选择个人锻炼和与朋友家人锻炼的教师占有很大比例,成为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这种选择同时也反映出,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自主性较强,突出了个人兴趣和爱好,注重亲情和友情,以促进感情交流和协调人际关系。单位组织教师锻炼的次数是比较有限的,有的学校在一年内组织教师的体育活动的次数不超过3次,有的学校甚至没有组织过教师的体育活动,虽然学校的工会组织下属设有各种运动协会,但由于活动时间大都不适合在校外居住的教师,因此许多教师即使有参加活动的愿望,也不能如愿以偿。因此,参加单位组织锻炼的教师占很少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身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各种在社区配套建设的健身俱乐部也应运而生,承担起推广全民健身的重任,但居高不下的价格也成为阻碍收入微薄的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社区功能发展还不完善,没有相关的机构定期组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因此,参加社区组织锻炼的教师为数极少。

2.4影响高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影响高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主观因素,二是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缺乏兴趣、锻炼意识不强、没有明确目的、怕累,懒得动、身体虚弱,不宜参加运动。客观因素包括:没时间、没场地、没组织、没指导、没经费、没同伴。

2.4.1锻炼意识不强、怕累,懒得动、没有明确目的是影响高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主观因素由表3显示:锻炼意识不强、怕累,懒得动、没有明确目的是影响高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主观因素。多数教师对体育健身的功能了解全面,很愿意参加体育活动,但是主观能动性较差,锻炼意识不能持续,锻炼行为不能坚持,惰性思想严重,又无人督促,往往半途而废,最终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4.2没时间、没场地、没组织是影响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客观因素没时间、没场地、没组织(61.25%、41.25%、32.50%)是影响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客观因素。高校对教师的工作比较严格,教师工作负荷重,压力大,不仅要求教师完成日常的教课任务,还要求教师积极搞好科学研究,并且定期要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数量和质量进行严格考核,大部分教师还要为职称晋升做好充分准备,因此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任务比较繁重,加之女教师家务缠身,需要照顾家庭,因此,大部分教师没时间、没心情进行体育活动。高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主要是提供给大学生上课和课余活动的,室外的场地虽然比较多,但是相对热爱运动的大学生来说是远远满足不了要求的,尤其是下午的黄金时间,更是人满为患,如果没有一定的组织和固定的运动场地教师很难自由的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运动;室内的场地设施更是为数不多的,相当一部分学校对内收费,对外出租,虽然场地收益率提高,但是教师体育活动成本大大增加,打击了教师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阻碍了教师正常的体育活动。没有组织也是影响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客观因素。通过采访得知:一般高校都是由学校工会组织教师进行体育活动的,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许多教师都不知道学校有各种运动协会组织,即使知道了,由于经费短缺,人员不足,管理不规范,组织不得当,或者没有专业的指导而处于举步维艰的困境,参加体育活动的教师日益减少。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62.28%的教师表示自己的身体状况处于亚健康状态,工作压力大,经常伴有疲劳感和一些慢性病,中青年教师的健康状况尤为令人担忧,如不及时引导其参加体育锻炼,很可能导致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因此,社会、学校和个人应当对中青年教师的健康状况更加关注和重视。

2) 在体育活动特征方面,北京高校教师体育人口低于我国体育人口平均比例,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其次是消遣娱乐和塑造形体;北京高校教师兴趣广泛,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种类多样。其中长走或跑步位于各参与项目之首位。个人锻炼以及与朋友家人锻炼成为北京高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单位组织和社区组织体育锻炼成为北京高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辅助组织形式。

3) 影响高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锻炼意识不强、怕累,懒得动、没有明确目的是影响高校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主观因素,没时间、没场地、没组织是影响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客观因素。

3.2建议

1) 在全民迎奥运的大好形势下,社会和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全新健身理念,形成强大的舆论导向。各高校要提高对教师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设立专门机构定期举办各种体育知识讲座和成立体育运动社团,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增强教师的体育健身意识,引导教师科学健身,激发教师的体育运动兴趣,提高教师的运动技能,使教师真正从体育运动中获得激情和乐趣和友谊,从而使体育健身成为高校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

2) 高校内部的体育场馆设施应该对本校教师完全免费开放,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体育健身环境和便利的活动条件;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的建设和投入,街道要发挥体育组织和指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和拓宽社区体育的功能,使教师不论身处何地,都能够感受到体育健身的良好氛围,享有体育健身的基础条件。

3) 高校有关主管部门要时时关注教师的生活状况,关心教师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组成具有专业人员在内的健康指导小组,定期对教师进行体格检查和体质健康测试,及时反馈信息,提供科学的健身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善教师的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 王智平,等.我国老、中、青年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0(4).

[2] 王港,李江,等.北京高校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J].体育学刊,2003(4).

[3] 彭立群,等.新疆高校维吾尔族教师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6).

[4] 李志荣,等.江苏省高校教师体育健身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学,2005(2).

4.班委、学生会、参加活动证明 篇四

特此证明!

证明人:

共青团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委员会

****年**月**日

证明,学号,系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专业班学生。于年 月至年月担任班级一职。

特此证明!

证明人:

中共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学生总支部委员会

二〇一六年四月

证明

,学号,系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专业班学生。于年 月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活动,获得奖。

特此证明!

证明人:

共青团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委员会

5.参加教师基本功比武活动心得范文 篇五

王艳丽

带着一份期待,怀着一种追求,5月13日、14日,在进修校曲鑫老师及我校宋敏主任的带领下,我有幸参加了由市教育局主办的“齐齐哈尔市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的活动。

本次大赛,分为“粉笔字比武”“课堂教学比武”和“教学技能比武”三项内容。可以说,本次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全方面的考核教师素质的比赛活动,因此心里的那份压力可想而知。所以在比赛前,我每天都在用心地练习:平时课堂的教学更多了一份投入,课上的板书更加工整了许多,而教学技能——简笔画和书法,虽然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早已经不再练习了,可由于参加了这次比赛,我必须要靠自己的努力刻苦练习。所以我似乎又重新找回了上学时代的感觉,每天下班后都要练习上一阵,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临阵磨枪”了。

时间的转盘飞快地旋转着,一晃,比赛的日子已经在眼前。5月13日,我们来到了比赛地点——依安四小,经过一系列的赛前准备,自己感觉真像要上战场一般。此时,全市各县区的“教育精英”都聚集在这里,看着每位教师那神彩飞扬的状态,我也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好每一个比赛环节。5月14日一早,我们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比赛任务。首先是“粉笔字比武”,进入了比赛的教室,看着十多位评委及领导,虽然表面上看着十分镇定,但心里那份紧张真是无法表达。经过一番认真地书写,我顺利地过了这关。紧接着就是第二个环节的比赛——课堂教学。由于大赛的要求,比赛教师只能在课前十分钟与学生接触,所以我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课

前十分钟。先与学生自我介绍,接着让学生练习读读课文,最后对每一个孩子大大地鼓励了一番,时间就到了。开始上课了,由于有了第一环节的“磨练”,此刻,面对着台下的评委,我心里已经不再那么紧张了。所以用心地与学生共同分享了这“难熬”的40分钟。最后我们又进行了“专业技能”的展示,毕竟这是最后一关,我竭尽全力地画着,写着,终于,在十多位评委的审视下,结束了整场的比武活动。

在本次比武活动中,作为一名参赛选手,真的是受益匪浅。因为自从参加了工作,一直认为只要上好每一节课,教育好每一名学生就可以了。但现在才真正地认识到,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教好一节课的问题,我们更要全方面的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当看到各位老师的才艺展示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才艺真是一位老师综合能力的展示,是兴趣爱好的体现。()我们的教育理念是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的人才,而我们自己却“先天不足,后天不补” 又怎么能够为人师表呢?又怎么理直气壮的对学生评头论足呢?看到台上的老师或纵情高歌,或书画展示,真让人佩服不已,同时也让我自觉惭愧,一个老师不易做,一个语文老师很不易做,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更不容易做!

在经历了这次教学比武活动后,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在大赛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的同时,也正是磨练我们意志、提升自己的最好契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语文教学是一座莽莽的高山,是一片无边的海洋,无论是教育学生还是发展自身,语文教师都要在一生中树立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不断地学习、锻炼、提升,才能弥补自己的种种不足,才能拥有更丰厚的知识和才能!才能让自己在教育这个舞台上,拥有一片更灿烂的天空。

铁路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总结

6.参加“小交警,手牵手”活动 篇六

接着, 我和同学们一起向过往的路人发宣传倡议书, 并和交警阿姨一起向路人耐心地讲解交通法规, 学着交警维护交通秩序。我和同学们学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 增长了见识。

站了一个上午, 热得同学们满头大汗, 想想那些交警叔叔和阿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这里执勤, 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 他们是多么辛苦哇!

7.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证明 篇七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师;实践;效益;策略

职业教育在经过近十年的大发展后,许多中职学校更加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获取丰富践经验,是提升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开展了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些改革,建立在企业生产实践的基础之上,需要教师具备企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近几年来,随着职业教育地位的提升,国家到地方也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的相关制度,对中职学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相关工作均作出了比较明确规定和要求。在这样的内部需求和外部压力之下,许多中职学校对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这项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进行了不少开拓性的探索与实践。

一、中职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企业生产实践经验状况

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是要走上社会、进入企业就业。而担当中职学校学生培养任务的主体的学校教师对企业生产的熟悉程度如何呢?以顺德某国家级中的中等职业学校为例,该校教师98%以上为大学本科学历,90%以上的教师来自各类师范大学和其它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中职学校教师绝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对企业生产实践是几乎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少部分教师来自企业,但这部分教师到学校后,基本上与企业失去联系,对企业实际情况的认识处于停滞状态。

二、中职学校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如此缺乏并如此需要企业实践经验,但在中职学校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中职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的工作尚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可行机制。在不少学校,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主要依靠教师自己寻找企业或学校推荐企业供教师参加实践,较少出现主动联系学校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的企业。如果学校校企合作开展得比较成功,或者教师与企业联系比较紧密,教师获得的实践机会相对较多一些。这导致了教师参与企业实践这项工作对个人的能力依赖比较大,缺少一个有效的机制,使每一位教师能获得均等的学习机会。

二是教师对参加企业实践主动意识不强。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教师在教学上确实缺少压力,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估体系还不够科学。由于大多数中职学校在考试环节教师自主性比较大,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估缺少一个清晰的量化指标,对一般教师而言,缺少压力也就往往意味着缺少动力,故部分教师缺乏主动提升能力的意识。另外也不可否认,学生中能够积极思考、钻研问题的人比较少,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开展理论和技能教学的挑战性也比较小,教学过程缺少教师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企业实际生产相关的问题。缺少了来自考核评估的压力,缺少了来自学生的压力,教师就比较不注重自我提升,且因为到企业参加生产实际的工作环境毕竟也比较艰苦。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教师对学校提出的企业实践要求也比较消极。

三是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的管理水平待提高。一些学校对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的管理,还停留在事前交计划、事后交总结的较低水平。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缺乏系统的规划,教师到企业实践任务不明确、管理不规范,教师在企业的表现和实践效果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个人的自觉和能力。教师完成企业实践后,对教师的学习效益缺少科学的评价,较少为教师的学习成果提供交流、提升的平台。

三、提升中职学校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效益的策略

(一)搭建平台,完善机制。

学校进一步密切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联合企业组建职教集团,为教师开展企业实习搭建平台。以顺德某国家级中的中等职业学校为例,该校联合一批合作企业和部分兄弟学校,成立“产学联盟”,在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时,将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让企业在获得人力人资源的同时也承担部分师资培训任务。“产学联盟”成立后,教师与企业交流的机会增多了,教师也获得了更多的企业实践的机会。

(二)转变观念,全员参与。

提起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不少人感觉是专业课教师的事情,基础课教师好像是置之事外。很多学校在派出教师到企业的时候,基本上是安排专业课教师为主,安排基础课教师到企业学习比较鲜见。这种现象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育人要求。在学校里,育人过程是全员参与,实现育人目标必须依靠每一位教育者的共同努力,因此不仅专业课教师要参加企业生产实践,文化课教师同样很有必要参加企业实践。在学校形成制度的基础上,通过组织教师到企业参观,与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交流,与企业培训部门开展教学合作,邀请企业家到校为教师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帮助教师直观地认识技能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同时也使教师认识到学校与企业生产的差距,形成学习技能、应用技能的紧迫感。全体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正确理解企业实践,对形成良好的氛围、提升教师企业实践效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加强规划,准确定位。

对于派出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践,需要根据学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发展情况的需要,要为学校专业建设发展做好人才储备,有目的地进行系统性的规划,使教师的实践活动符合学校专业发展需要。当然,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在符合学校发展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应该符合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考虑教师的专业基础、兴趣特长,征求教师对参加生产实践的意见,争取实现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的和谐统一。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更要准确定位,应该首选到生产的第一线去参加实践,掌握生产一线需要的技能,了解生产一线的用人标准。

(四)明确任务,严格考核。

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必须有较为明确的教育教学任务。很多上级部门制订了有关政策,要求教师到企业实践或掌握技能、工艺,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或熟悉管理、文化,了解用人标准;或改进教学方法,或开展教学科研等。学校可以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教育教学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教师任务。如根据专业发展需要,结合具体岗位,学习新工艺,编写新的校本教材、开设新课程;根据生产特点和学生实际,探索实训场室建设新途径和实训教学的新方法;根据行业用人标准,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结构等。争取企业支持,对教师到企业实践实施过程,教师完成企业实践后,可以通过研讨会等形式,展示理念、技术或能力方面的改进或提升,引导教师将实践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目前,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的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相信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推开,将会探索出越来越多提升效益的途径。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徐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

[3]谭平,封烨.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瓶颈与突破[J].职业技术教育,2011,(12).

8.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证明 篇八

——谈优化数学教学方法的一些体会

2013年4月9日,有幸被学校安排外出去大武口第七小学参加全市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听课活动。虽然听课只是一天时间,但却有一些很深的感受。一名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或是教学研究水平(也就是参与教研的能力)必须要在业务能力强、教研氛围浓厚的教学团队才能很好的得到锻炼和提高。凡事也不是绝对的,不是说在师资力量比较强的教师队伍中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水平,还必须要依靠个人的努力和钻研。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点拨、启发学生,使学生从中领悟、探索,提高认识,获取最佳的思维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才会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要抓住契机进行多种方式的引导。要能通过各种渠道,把握好数学知识教学与学生个性培养之间的联系,发挥数学课堂教学的功能,才能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面就是本次听课后的一些个人感受,写出来和大家交流,不到的地方希望大

家指出来,我们相互探究和交流。

一、合理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但在任何班级中都有几个“怕学数学、学不好数学”的孩子,教师要善于及时帮助他们消除失望和胆怯的心

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加强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正面激励,及时表扬的方法。当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红红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你真聪明”、“你的学习方法真好”、“你的计算方法真巧妙、真灵活”再或者教师用红笔大大的写下100分等,这样学生就能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自然喜悦的心情就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不就会日益增强。

通过本次听课活动,我发现课堂评价在巧妙运用激励性语言是这几名授课教师共有的闪光点。石嘴山市第五小学江燕老师是一名年轻的特岗教师,她在教学《小数除以整数》中就多次运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老师看学生表现突出,就说“你真棒,脑瓜真好用”,当学生做题正确率高,老师就会说“你真会听讲,只有会听讲的同学才会做题正确率高,同时也能看出你是一个细心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学生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的确,教师几句真诚赞美的话语,的确能够打动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并进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当然评价、激励学生的语言又不能过分夸大还要依据学习实际情况去表扬学生。有些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时常常会说“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会学习”等。久而久之,学生那份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就会在老师过于虚伪或者不切实际和浮夸的表扬中变得木然。我觉得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恰到好处,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既要看到

进步的一面,还应找到学生不足的一面。教师的评价要根据授课内容的实际情况适时评价。评价学生的不足和缺点时,要注意言辞不能过激,严重的话语不但起不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反而还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和敢于创新的学习意识

听了一天的课,我感觉到几位授课教师在教学中都有数学解题方法的探究。而且这些解题方法都是教师有意识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这样便于发挥学生敢于创新的才能,在学习时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力进行解题方法的探讨。石嘴山市第五小学江燕老师、星海小学刘燕霞老师、平罗城关四小赵巧丽老师、石嘴山市第二十六小学孙明老师,他们在教学中都不约而同的运用到了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非常好。本来自主创新与合作学习并不矛盾。创新需要合作,合作是为了更好的创新。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教师要着力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学习。以上几位教学在在数学教学中都在借鉴山东杜郎口中的教学理念——个人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建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正确引导,巧妙疏导,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去做,学生的目标明确了,参与面广深了,探究的内容深了,才有充分的机会来表现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种独立探索与合作学习的成功体验,正是学生个

性、自主性形成的基础。如:星海小学的刘燕霞老师在教学《小数除以整数》中给学生近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先是自学、接着小组合作学习接着展示汇报学习情况。老师只是借助课件展示了自己为学生设计探究的三个小问题,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学。问题(1)课本中用了哪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用这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相同吗?说明了什么?问题(2)在用列竖式计算这种方法过程中,这里余数中的“24”表示24个几?理由是什么?书中为什么没有把小数点落下来?问题(3)竖式中商5.6中的“6”表示6 个几?观察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有什么不同?三个自学问题很准确的把握了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问题的设计还有引导和提示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时顺着教师的问题自学、合作探究、大胆创新,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次学习,使我对数学课堂教学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将会更深刻地让我理解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包含的教育理念。会使我更好的做好新课改工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尝试改进自己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同时通过本次听课活动学习,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它将在我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挑战自己,我会在教学中不断的实践,争取使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有较快提高,适应当前教学需求。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力求让我的数学教学

9.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证明 篇九

幼儿教师对于外出观摩一向抱有很高的热情。许多园长、老师正是通过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借鉴其他幼儿园的好经验。促进了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技能的提高。不过,有些观摩活动,也存在着“盲目照搬”甚至“走过场”的现象。如何提高观摩活动的实效性,使这种宝贵的学习机会变得更有价值?我们认为,参加观摩活动,不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获取更多的信息,而且要激活自己的大脑细胞,使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让问题成为观摩的前奏

为了提高观摩的效果,观摩前的心理准备非常重要为此,我们应该对准备去参观的幼儿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结合自己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定本次参观的重点。有时,还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理论。有“问题”做前奏,观摩效果会大大提高。

做个聪明的旁观者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带班时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很难有跳出来思考的时间。观摩却给了我们更客观、更冷静地了解我们的.工作环境,甚至了解自己的机会。要使这一机会变得更有价值,就必须做个聪明的旁观者。

扩大自己的视野

过去,教师观摩总对班上那节教育活动情有独钟。后来.对墙饰和活动区材料也有了兴趣……我们认为:观摩活动中关注什么,反映了观摩者的教育观念。

一个聪明的旁观者,应该把观摩过程当作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幼儿园工作实践进行整合学习的过程。观摩既有重点,又要全面。为此,我们必须走出旧观念的小圈子,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不但要关注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更要关注它的精神环境;不但要关注教师,更要关注幼儿;不但要关注教师精心准备的那节教育活动,更要关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不但要关注当天的活动情况,更要关注活动的生成过程及它所体现的教育思想。

记下思想的火花

一些老师观摩时的记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好像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全都记下来。有的只顾记录,却没有时间进行及时的思考。因此,观摩时记什么,怎么记也是一个聪明的旁观者要关注的问题。我们的意见是――先想后记。边记边想,记要点,记感受。这种记录方式能促进我们思考,使观摩变得更有意义。因为思想的火花稍纵即逝。若不及时记下,很难补救。

不断转换角色

观摩活动中不断转换角色,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间题,便头脑的信息加工能有更多的“产品”。在这里,我们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既是老师,又是幼儿,甚至是家长。有时,我们还需要改变“旁观者”的身份,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去,在与幼儿的互动中了解更多真实的情况。

在模仿中创新

许多老师观摩后喜欢模仿别人的做法。的确,模仿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使我们迅速借鉴他人的经验,还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但模仿不等于照做。因为照搬意味着忽视本园的实际情况,忽视本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兴趣需要,既不值得提倡,也很难成功。我们更倡导模仿与创新相结合的学习,即在迁移别人的好经验时加人自己理性的思考和发散性的思维。这样,我们的思路才能在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深入和扩展,我们的工作才能有自己的特色。

在研讨与实践中前进

观摩后的研讨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好机会。它有利于我们把新的教育观念与幼儿园实践相结合,并物化成自己适宜的教育行为。及时到工作中去实践,又能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使观念与行为之间不断转换,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推动工作的前进。这样,一次观摩,可能数日甚至数年受益。

{编者按}

10.如何引导学生参加教学活动 篇十

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

的,而不是单向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一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由客体变为主体,使之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一、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在实际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前几项和公式时,介绍历史上关于高斯解答l+2+3+…+100=?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在讲解复数的概念时,通过介绍虚数单位“i”的来历,使学生了解复数的产生和数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向数学知识领域近进;在讲解椭圆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油罐的侧面曲线具有什么性质,这样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

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坚持这佯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在数学教学中,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

1.让学生多观察

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

2.让学生多思考

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提出与概括,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寻找,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都需要学生多思考。

3.让学生多讨论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质疑、讨论、设问可讨论,问题怎样解决可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间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

此外,教学中让学生多练习、多提问、多板演等都可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三、重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创设良好的人场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娶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交往沟通、求知进娶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四、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学生学会一个内容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上一篇:三个一心得体会1000字下一篇:脑筋急转弯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