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教学设计评析

2024-06-27

春望教学设计评析(9篇)

1.春望教学设计评析 篇一

《春望》教学设计 清华附中邱晓云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可贵精神。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用品味词语、借景抒情、再造想象的方法来欣赏诗歌。

知识目标:深入理解本诗,扩展了解杜甫其他相关诗歌,初步了解杜甫的经历和思想。教学重点:

首联和颔联的赏析。

引领学生感受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

颔联的理解和玩味。颈联和尾联的深度开掘。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人——杜甫。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唐王朝受到巨大震动。

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诗人在都城长安写下了一首不朽的五律——《春望》。这首诗是我们儿时就已经能琅琅背诵的,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它,用更细腻的视角,更深厚的感情来触摸诗歌所表达的精神世界。

首先,请同学们一齐朗诵本诗。

赏析首联 问1:本诗的题目是“春望”,那么在首联中作者都望到了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问2:你认为在这四个描写对象中作者着力要体现哪一个事物的特点?为什么?(借景抒情赏析法落实点)

国之破。析: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

国都,通常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所在地,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驻扎地,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词典词条)

开篇即是春望所见,先用“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两句合而观之,便是说望见春天被攻破了的长安城,山河之上草木丛生,榛莽遍地。这一联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出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仍在,但是国已政权陷落。草木春深,但是城已残破不堪。

问3:宋代魏庆之编的《诗人玉屑》中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在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好?为什么?(品析词语赏析法落实点,自选式)

试析:

破:着一破字一字统全貌,未言一处破败之象,但是满目疮痍之态已赫然纸上,实是触目惊心。

在:青山不言,流水永恒,更衬李唐之倾颓惨境。(略)春:春回大地,应生机勃勃,草长莺飞。(略)深:乱草遍地,林木苍苍。重点赏析“深”:

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这深就是《黍离》中的彼黍离离,就是《扬州慢》中的废池乔木、桥边红药,就是《乌衣巷》中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贵胄名门的郊游喧闹不见了,市井黎民百姓的劳作平淡不见了,再没有那摩肩接踵、冠盖如云的盛况,再没有那商铺林立、行旅如织的富盛,只见枝繁草盛满眼绿意,墙倒城坏千门闭锁。疮痍遍布,满目凄然。一个“深”字,草木深深,意味深长。“草木深”实意是说只剩下了山河依旧,虚意是草茂人稀,物是人非。

背景对比:

昔日长安城: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杜甫《丽人行》)今日长安城: 破

小结:此联对仗工巧,“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对照强烈,出人意料。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为全诗渲染了悲怆的气氛。(本段引述鉴赏辞典语言)

赏析颔联

问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历来有两种翻译的版本,谁来试着给大家翻译一下?

第一种:人溅泪惊心。第二种:花鸟溅泪惊心。(借景抒情赏析法落实点)问2:那么你认为哪一种好呢?

第一种,花鸟本为娱人之物,诗人们往往用春天的繁花似锦,百鸟齐鸣来衬托心情的愉悦和欢畅,可是在这里,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见之而泣,闻之而恐,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

第二种,以花鸟拟人,花好似在落泪,鸟仿佛受惊骇。感时恨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倍增其哀乐。两说虽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前者触景生情,后者移情于物,都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郁之情。

问3:这一联中的“溅”和“惊”两个字用得甚好,请用简洁的语言批注这两个字的妙处,写在老师发的纸上,写好之后撕去背胶粘到前面的纸上。(品析词语赏析法落实点,指定式)

溅:含悲带愤,感情浓烈。惊:敏感惊恐,心灵柔软。

小结: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到此所望结束了,诗人后两联由悲痛国事转为想望亲人。

赏析颈联和尾联

介绍背景:

杜甫是前年八月为叛军所俘的,被困于长安一冬春,一直思念寄居在州的妻子儿女,因此说“家书抵万金”。

引诗拓展:

杜甫在写《春望》的前一年(至德元年)秋,在长安就写有《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眷眷之怀。

本诗背景: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问1:“家书抵万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忧虑,焦急。

问2:对比诗人的《望岳》和本诗的尾联,想象一下两首诗中的诗人形象有何不同?(再造想象赏析落实点)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本诗写作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五岁的杜甫赴长安参加贡举考试,结果落榜,于是就在齐赵一带(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漫游,《望岳》大约就写于这一年。青年杜甫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同时表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望岳》中的诗人:年富力强,意气风发。《春望》中的诗人:垂垂老矣,沉郁悲痛。

问3:诗人写这首诗年仅45岁,却已“白发”,而且稀到“不胜簪”的地步,这可能吗?是什么使诗人如此?

是“感时”,“恨别”所致。是“国与家”共同的打击所致。是因为“艰难苦恨繁霜鬓”。

诗的最后两句给我们勾勒了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心情沉郁痛苦。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频频搔发,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问4:相比《望岳》,诗人的气度是不是变小了?例如诗中先忧国,再思亲,最后写到自己的衰老。

从背景上看: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

从年龄上看:从裘马轻狂、意气风发的少年到历尽沧桑、日渐衰颓的“老年”; 从情感上看:由壮志凌云的豪情到对国家命运前途忧虑的悲情,从胸怀上看:都是广大的胸怀,《望岳》更凌厉自信,《春望》更深沉蕴藉。可以比较《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问5:比较《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这两首诗一悲一喜,然而你能否找到他们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的相同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诗人的天赋就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闻一多

小结:家与国紧密相连,个人和民族血脉相融。以爱家之心爱国,以忧国之心忧家,心系国家,胸怀天下。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爱国方式,这一直是圣哲先贤思考问题的方式。“家国天下”的背后,有高尚的情感,更有精神的智慧。杜甫在诗中把家愁同国忧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也是杜甫伟大之所在。

整体赏析

问1:用几个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沉郁悲痛。

问2:作者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抒发的? 借景抒情,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炼字。

借助自身形象描写。

问3:面对同样的景致,为什么作者会产生忧国之思?从你了解的杜甫说一说。背景:知人论世部分。(具体材料见后面附件)奉儒守官的家世 壮志凌云的理想 艰难坎坷的经历 悲悯博爱的胸怀

问4:让我们来共写一段话,“望”杜甫的一生,看杜甫的诗歌,他是(饱经风霜)的杜甫,他是(忧国忧民)的杜甫,他是(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杜甫,他是(温柔慈爱)的杜甫„„

本课总结

杜甫的其他忧国忧民的诗句拓展品析: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755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757年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768年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去世前 结课ppt: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结课朗读: 杜甫就是这样,忧国忧民的思想已经溶入了他的血液!他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总是能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广大黎民的苦痛,他总是坎坷不幸的,但他也总是令人敬仰的!他的生活总在苦难的谷底,但他的思想永在巍峨的巅峰!让我们带着对古往今来所有忧国忧民之士的景仰,来一起朗读《春望》。

结课语:

十三年后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不得不继续漂泊,59岁那年,他在一叶小舟中悄然离世。他的生命是那样坎坷脆弱,而他的精神却那样不朽永恒。他的厚重与伟大,不是我们这个年龄能完全理解的,因为杜甫是一首要用一生来解读的诗,杜甫是一曲要用灵魂来倾听的歌!

板书: 主板书:

春望

——沉郁的家国凝望 己——家——国 老——离——破

副板书1:感时、恨别

副板书2:抒情方法:借景抒情;借助炼字;借助形象。

附:

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的瑶湾。他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的著名诗人,做过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

杜甫早慧,七岁便开始学诗,他自己回忆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读书破万卷”(《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群书万卷常暗诵”(《可叹》)的刻苦学习,为他的创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十五岁“出游翰墨场”(《壮游》)时,他的诗文已经引起洛阳名士的重视。二十岁后,杜甫的生活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杜甫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到了成都,后再度飘泊,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等大量名作。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大历五年(770)冬,已半身偏枯的诗人贫病交困,漂零在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的一叶扁舟上,写下《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这首三十六韵的长诗,诗中有句“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仍以国家为念。除了摇舟的橹夫和一盏残光的萤灯与他作伴之外,仅剩下凄苍肃立的青山和瑟瑟入骨的寒风,几天后,诗人便溘然长逝了,终年五十九岁。

杜甫死后,灵柩停厝在岳阳,四十三年后,即宪宗元和八年(813),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移葬于河南首阳山下。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他空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抱负,却始终未得到重用,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中,因此,能更深刻地体察到当时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体验到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出来。杜甫的诗,人称“诗史”。杜甫用他的诗,描写了安史之乱前后的许多重要事件,描写了百姓在战争中承受的苦难,以深广生动、血肉饱满的形象,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沉郁顿挫的诗句表达了他深沉而伟大的忧国忧民的感情。

2.春望教学设计评析 篇二

以往我教这两首诗歌, 大部分情况是先让学生一首一首大声朗读, 接着老师讲解意思, 引导学生找重点句子, 然后体会作者的感情。这种做法老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要么干脆“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读读背背就算过关了, 可又怕误人子弟, 总要零零总总地罗列出考点, 以备不时之需。所以经常陷入讲与不讲的两难境地。这两首诗, 前者是杜甫早期的作品, 后者写于安史之乱前期, 编者把这两首诗并列, 一定有用意。这一次, 执教者抓住“望”字作为切入点, 两首诗整合教学, 始终让“读”贯穿整堂课, 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诵读———在情境诵读中感知《望岳》的内容

上课伊始, 老师激情导入之后, 一个学生和着古筝曲《高山流水》朗读《望岳》, 学生品评朗读情况, 老师重点引导从重音、节奏方面体会朗读情况。接着全体学生自读, 然后配乐朗读。在悠扬的乐曲中, 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 节奏和韵律也在音乐的配合下显得更加完美, 一种充满诗意的气氛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眼前出现的景象, 然后描绘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古诗, 只有短短几句, 蕴涵的内容却是远远超越了文字。因此, 要理解古诗, 自然离不开想象。执教者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 到诗中去捕捉意象。然后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描写的画面, 感知诗歌的内容。

二、品读———在细细品读中体会《望岳》的情感

有了前面诵读的铺垫, 学生再读诗歌, 品读诗歌的词、句就不难了。《望岳》中杜甫“望”到了什么?你“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学生边读边就有人举手了, 说从“割”“钟”“青未了”“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等词句, 读出了作者望到了“山”的高大秀美。从“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望到了一个登高远望、豪情万丈的杜甫, 望到了一个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杜甫, 望到了一个心胸开阔、激情满怀的杜甫……此时, 教师抓住时机, 介绍了开元盛世的背景, 并加以巧妙的渲染, 青年时代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的爱国诗人形象便凸显在学生面前。然后留5 分钟时间让学生练习背诵, 这对加深理解诗歌感情有很大的帮助。5 分钟以后一半以上的学生完成了当堂背诵。

三、比较读———在对比中体会《望岳》与《春望》的异同

这主要是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抓住重点词句的品析, 比较《望岳》与《春望》中杜甫“望”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我们又分别“望”到一个怎样的诗人。 (学生合作学习5 分钟后有一个小组举手, 7 分钟后, 七个小组全部举手。)

生1:从“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望”到了国家破败, 凄凉的景象。

生2:我则从这句诗读到了草木茂盛的景象。

师:用“草木茂盛”合适吗?

生3:不合适, 应该是杂草丛生, 草木茂盛不能体现“国破”。

师:那你们从这首诗中“望”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生4:我们组从“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读到了一个爱国、思家的杜甫。

生5:我们组从“恨别鸟惊心”的“恨”字读出了诗人痛恨战争。

生6:我们从“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读出了诗人回家不成, 焦急而又悲伤的状态。

师: (简介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初期, 与《望岳》中开元盛世的背景形成强烈的反差, 你读出其中异同了吗?

生1:《望岳》中的杜甫“望”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生2:我“望”到了豪情万丈的诗人。

生3:“望”到了站在高山之巅, 激情澎湃的诗人。

生4:《春望》中杜甫“望”到的是破败、萧条的景象, 我们“望”到了一个悲伤、屈辱、愁白了头发的诗人。

师:你觉得两首诗有相同的地方吗?

生5:都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

师:你们觉得这两首诗的朗读有什么不同吗?

生6:我觉得两首诗的朗读也应该是不同的, 《春望》应该读得低沉、悲伤点。

师:你能读一读吗?

生6: (邀请小组成员读两首诗)

师:听了大家的朗读, 老师也想来试一试了。 (学生鼓掌)

师:吟唱《春望》 (学生热烈鼓掌)

师:想试一试吗?

生: (齐声) 想。

生吟唱, 教师指导。

诗味, 首先来自于音乐之味。在合作品读中学生对两首诗的感情基调已经有了基本的理解。这时老师让学生闭上眼睛, 听老师吟唱一遍, 用独特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押韵、平仄、相间、节奏等) 。在老师的示范引领下, 学生们也跟着逐句吟唱。教室里萦绕着杜甫《春望》凄凉哀伤的曲调, 和着曲调一个破败荒僻之景呈现在眼前, 师生的眼前浮现了这位饱经沧桑、忧国忧民而又思念家乡、想念亲人的诗人形象, 感受到了乐声背后他屈辱哀痛的爱国情。与《望岳》中热情澎湃、豪情万丈相比, 同样是饱含浓浓爱国情的诗人却满是忧伤、饱受屈辱。

四、赏读———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两首诗, 读出不同的情感

学完古诗, 在理解内容、领悟情感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然后各小组进行展示赛读。学生激情很高, 或大声诵读, 或沉思吟唱, 有的摇头晃脑, 有的踱来踱去, 真正读出了古诗的情感与意境, 读出了不同时期诗人诗作的不同风格, 读出了古诗的美。

整堂课设置了四个环节, 每一环节都以“读”代析。我们知道朗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朱自清先生在《朗读与诗》一文中指出:“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意蕴。”《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老师正是基于课标, 立足诗词本位, 将教学法渗透于诵读、品读、吟唱的过程, 以“杜甫望到了什么?你又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为主线, 巧设角度, 让学生的朗读感悟层层递进, 由“读诗意”进而“读诗情”。教师在诵读、品读中融入了对诗词的比较鉴赏, 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训练, 使学生感悟到读出诗味是有法可循的, 漫步诗林, 悠闲惬意;诗情诗味, 来自于文本, 也来自于教者、读者的内心。

千百年来,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是我国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一朵绚丽的浪花, 它以其美的形式、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给了人们愉悦的审美享受。因此, 在诗歌教学中, 我们应该多一点欣赏, 多一点品味, 多一点理解, 把古诗教出诗意, 也让学生从中学出诗味来。

摘要:“读”是诗歌教学乃至语文课堂的生命, 诗歌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情, 体会诗意。这节课以“望”字作为切入点, 巧设角度, 通过诵读、品读、比较读、赏读等环节让学生的朗读感悟层层递进, 由“读诗意”进而达到“悟诗情”的目的。明白诗情诗味来自于文本, 也来自于教者、读者的内心。

关键词:诗歌教学,诵读,品读,比较读,赏读

参考文献

[1]冯善亮.入境, 古诗鉴赏教学的落点[J].语文教学通讯, 2012, (17) .

[2]胡礼仁.再谈朗读教学与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 2014, (8) .

3.踏雪听春望日升 篇三

震撼我心的留学路

1997年,受教育部和清华大学联合委派,我前往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第四物理研究所进行为期两年的学术进修与科研工作。在那里的经历给我很大的触动,当听到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时,我觉得自己似乎被狠狠地扇了一记耳光,清醒地意识到,离开祖国,就意味着撤去了生命的支撑。只有祖国强盛了,我们才能在世界上挺起腰杆来。

在德期间,有一次,我在街上碰到一个流浪汉。他不仅英语流利,而且大谈国际形势,谈亚洲的中国、日本,甚至还知道中国的台湾问题……更让我震惊的是,这并不是个别现象,这些流浪汉都很不一般,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与见地,有观点,有信仰。反观国内,我感到了教育的责任之重。我深深地感到,民族之间或者国家之间的差距,重要的不在“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本身,最重要的是“人”本身!归根结底,“人”是教育和经济的结合物。因此,中国不仅要让“经济”富起来,更得让教育“富”起来!教育强则国强民尊。

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名校最为宝贵的不是她们有怎样多的权威专家,也不是她们拥有怎样一流的图书和各种设备,而是她们对学生“完整人格”的熏陶和培养。这种“完整人格”是健康人生的保证和前提。现代大学应该鼓励多元化发展,不能以一个共同的标准来衡量大学教育的质量。因为每一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文化积淀、所处的地域特色和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所以这就要求现代大学在办学定位时必须全面考虑深入分析,以特色发展为原则,符合国家建设的需要,引领大学的发展方向。

这一切的思考在我的身体里慢慢沉淀,并徐徐变得明晰起来,映现成“丰富其知识,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的育人理念,我带着这一理念回到了国内,也更坚定了我投身教育的信念。

留学的“硕果”助我前行

2008年1月11日,我与刚刚成立的荆楚理工学院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为此,我更加坚定了“丰富其知识,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的基层型大学办学理念;明确了“开放办学、特色办学、人才办学”的发展思路。而我面对的是学校资金困难、运行治理不规范、思想观念不适应本科院校建设……每一个问题都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因为心中翻滚着思潮和春天,面对困难和压力,我没有怨天尤人,我坚信,只要用责任心去思考,用责任心来实践,方法总比问题多,“校长手里不应该拿着鞭子,而应该举着旗子,走在最前面”。我深入到学院、部门座谈调研,走进教室、寝室,到老师、学生中了解情况、掌握信息,主动去友好单位拜访,找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寻求帮助和支持。

在克服困难中,我又领会到:对于我校来讲,要正视我们的校情,避免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而要在发展模式上创新,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要注重培育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从目前处于市场冷门但又迎合国家战略需求方面培育核心竞争力以图异军突起,占据学科制高点;要“立足历史看发展,立足发展看不足,立足现实看优势”,用思想引领和创新发展的办法化解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经过一年多的“清理、整顿、规范”,学校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实现了脱困爬坡和可持续发展。

有“创新的思维基因”就会裂变出“催化剂”一般的活力。在传统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思路基础上,我提出了“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办学理念,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使之理论体系化。“基层型大学”要把握住经济发展脉搏和社会发展潮流,主动融入社会,以“大协同创新”的思路努力打造特色,坚定不移地培养“立足基层、志在高远”的应用型社会化人才。所谓“立足基层、志在高远”,就是通过坚持“立足基层、研究基层、服务基层”,培养“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使之真正把经济社会基层当做自己就业创业的人生舞台和志在高远的人生起点。这一办学理念,在“中德论坛”上亮彩,并得到了著名教育家潘懋元等一批专家学者和大学校长的积极评价:“学校办学定位准确,发展思路清晰,战略重点突出,只要坚持‘基层型大学’特色就很有发展前途……”

有了思想的创新“闪亮”,就会有特色办学的“光芒”。“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已经在校内成为共识,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在这一框架下构建。我们探索创建的“新农村科技学院”“老龄事业科学学院”等特色学院相继挂牌,成为“亮源”背后的思想和行为的“闪光”。

新农村科技学院把培养现代农业人才和相关领域的协同研究和技术应用服务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努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成果转化推广的“孵化器”。学校与所在地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湖北白鹿春股份有限公司、汇澄茶油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设智能农业研发实训基地。与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彭墩村、王坪村等7个村签订校村合作协议,并以相关研发成果为依托,形成了多个产学研战略合作伙伴和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

老龄事业科学学院是从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层面,面向社会特色办学的一种新探索。老龄事业科学学院的办学定位是致力于在老龄事业领域开展人才培养、调查研究、社会服务,培养本科层次的老龄事业的高级护理服务者、社会研究者、产业开拓者、社会管理者,为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产业培养高水平应用型社会化人才。

教育部启动实施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2011计划”,大力支持高校开展“协同创新”;湖北省委、省政府启动“中国农谷”战略,并在我校所在地荆门实施,这些都是我校发展的宝贵历史机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确定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给我校特色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作为荆楚理工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我时刻感受到自己肩上的千斤重担,但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因为我心中的太阳已冉冉升起。面新形势,荆楚理工学院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坚持“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办学理念,走出一条新、奇、特的发展之路。

荆楚理工学院:冉冉上升的特色基层型大学

荆楚理工学院初步发展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学校设有12个普通教学学院、2个教学部,并设有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涵盖理、工、医、文、教、经、管、艺等8大学科门类。

在“专升本”之后的短短5年内,已建设有一级学科省级重点(特色)学科2个(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建有各级各类实训中心230余个,其中“中印南方印刷实习实训基地”入选湖北高校省级实训基地。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一批较有特色的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两个专业入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择优推荐至教育部遴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学校产学研用结合,密切与地方、与企业的合作,把服务“中国农谷”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不断探索基层型大学“大协同创新”的特色发展路径。学校组建有“靶向抗肿瘤药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等省级科研基地6个。学校参与研发的“谷之初”谷物胚芽乳饮料投放市场,在国内首创素营养饮料全新品类,进一步延伸了湖北“一袋米”工程产业链,共同合作发展的公司已成功上市。

4.《春望》 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背诵课文;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方法:朗读感知法,情境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爱国名言,人民苦难等相关内容导入。

二、简介背景(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三、朗读感知

1、反复朗读。要求:读准正音、节奏、语气语调。溅(jiàn)搔(sāo)浑(hún)胜(shēng)簪(zān)

2、检查朗读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译读。

3、引导学生背诵。

四、研读赏析。

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①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这是一幅论陷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论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乱草丛生,满目凄然。②颔联写了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写了花、鸟。春花盛开,鸟儿和鸣,但诗人在视听上并没有愉悦之情,因他与家人的别离感伤所致。

③让学生想象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盼望得到家书,可一直都大失所望,由此而焦虑忧愁,满头白头,头发稀疏得不能插簪。

2、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把握情境。提问①: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感。提问②:全诗抓住哪些词语和意象来表达心情?

明确:国“破”——国家支离破碎 草木“深”——更令人满目凄凉、花溅泪,鸟惊心——衬托诗人因国破家亡而产生强烈伤痛的感情。“抵万金”——表达诗人对妻子儿女及家中亲人的思念。“搔”——不胜簪:头发稀疏不能插针簪,衰老得快,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五、课堂小结,并美读课文。

六、巩固提升 见附页 板书设计

肖联写景 心生伤痛

颔联抒情 离愁别恨 借景抒情 春望 颈联叙事 眷家思亲 寓情于物

5.《春望》教学设计 篇五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李唐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二、作家作品

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之为杜工部。“诗圣”。祖籍襄阳( 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属河南)。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他的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

三、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起兵叛变,次年六月攻破潼关,长安沦陷。七月,肃宗继位。

八月,诗人从家中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

《春望》这首诗写于757年,诗人触景伤怀。

四、学习方法点拨

学习古诗的方法初读:整体感知;再读:把握情感;三读:品味赏析;四读: 背诵全诗。

五、诗意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六、问题

1.首联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国都陷落,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丛生。描绘了一幅安史之乱后国破人亡的悲惨景象。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主旨)

这首诗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表现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的心情。

3.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由于感伤时政,久别思家,反而使诗人见花流泪,闻鸟而惊心,以乐景写悲情,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恨别思家的深沉感情。

4.赏析“溅”“惊”二字。

“溅”“惊”二字,在句中是使动用法,意思是因感时伤怀,加之思念家人,看到落花反而使我的泪水飞溅,听到鸟鸣反而使我心惊。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联历来有两种解释:(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流泪,闻鸟儿惊心;(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种解释,为什么?

我比较赞成第二种。第一个以诗人为主,注重描写个人情感和感受,但是不够表明此时的“悲凉和无奈”。第二个以花鸟的不常态表现,说明此时的悲怆和惊心。这是经典的拟人手法的应用,连花鸟这无意识之物都晓得此时的离别惆怅,诗人如何不动容。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三月”写出战祸之长,“抵万金”写出家书难得。这两句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以平常语写出苦境真情,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成为千古名句。

7.“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表达的情感?

反映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现状的忧愁,既思念亲人又叹息自己衰老的思想感情。

8.《春望》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情感的?

通过描写破败的春城,杂草丛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借景抒发作者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

6.杜甫《春望》教学主线设计 篇六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积累,学习古诗已经是非常寻常的事了,对于我所教授的两个班级,基础还是不错的,在之前的《陋室铭》、《爱莲说》中已经初步了解了象征等表现手法,并且上学期学过了借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因此对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移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是不难理解的,因此我设计如下教学: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能准确背诵、默写这首诗。

2.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深切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心系人民、思念亲人的思想 感情。

3.通过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了解移情于物的写作手法。

4.通过归纳这首诗歌的主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程导入

1、同学们,我们昨天刚刚学习了杜甫的诗《望岳》,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许多关于作者的信息,大家能给老师说一下吗?

(在此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提到:杜甫,字子美,唐代诗人,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 被后世尊称为“诗圣等零零散散的信息)——由于了解杜甫的相关信息也是一个教学重点,在此学生就复习了课文同时加深的印象

2、嗯,大家说的很好,杜甫是一位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是社会历史现实的一面镜子,在“开元盛世”时写的诗例如《望岳》是满腔激情,壮志凌云表达自己政治抱负的,但《春望》却是在安史之乱期间,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当时作者内心又是怎样的情感呢?我们通过《春望》去了解吧!——社会背景的了解是学习古诗的基础,必须了解。

二、播放朗读课件,欣赏诗文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知诗文的感情基调,感受作者的悲愤、感伤的情绪,体会朗读节奏,并且纠正字音)

三、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1、同学们,现在大家自己自由朗读《春望》,参照注释,展开联想和想像,将诗歌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出来。

现在,同学们给老师讲一下这首诗给你怎样的感受,诗人看到了怎样的场景,诗人抒发的情绪情感又是怎样的?

(学生大致会回答:都城被攻破、草木深深、荒凉、冷清,战祸连绵、诗人思念担心家人安危)

2、3、大家已经能整体上把握这首诗了,现在,我们再来逐字逐句感知一下这首诗,大家先朗读一遍!

教师带领学生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由于学生边远山村的孩子基础差,必须得逐句讲解)

老师:同学们这首诗的体裁呢是一首五言律诗,同学们律诗的每一句分别叫做什么?

同学:(因为 上一首《望岳》中教过,学生会回答:首联-----尾联)老师:同学们诗的题目是《春望》那同学告诉老师从首联中作者看到了什么?看到这些景物后作者心情又如何呢?首联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沦陷的都城,深深的草木;感慨、哀伤

教师:对,诗人春日远眺看到的是破败的、繁华不再长满荒草的都城,满眼的荒凉冷落,作者心情是感伤、悲痛的,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亲人离散。这就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老师:那颔联中写到了什么?

学生:写了流泪的“花”和惊乱的“鸟”。

老师: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把花鸟拟人化了,赋予了花鸟以人的感情,娇艳的花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这是一种移情于物的写作手法,我们可以有两种理解:①作者为“感、恨”的主体 ②花、鸟为“感、恨”的主体 老师:颈联又给我们叙述了什么内容呢? 学生:战火连绵,家书值万金

老师: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连三月”可见战祸之长;用“万金”比喻家书的珍贵,形象地表达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嗯,大家接着继续看尾联又写了什么? 学生:头发花白,插不住发簪了

老师:诗人自己的肖像描写,诗人举手搔头,意欲解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用具体的形象写出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的程度之深!满腔愁绪难以排遣愁白了头。

4、好的现在呢大家详细了解了诗作的具体内容,大家现在朗读一遍课文,读完之后,小组讨论来尝试归纳诗文的主旨.(同学们在讨论的时候要注意从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诗人抒发的情感上来归纳分析)

(在学生讨论之后,小组派代表陈述意见)

四、教师呈现完整的主旨:

《春望》这首诗描写了都城沦陷后春日远眺中见到的荒凉、冷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怀,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

五、诗歌艺术特色?

(同学们,大家认为这首诗写的好吗?你觉得写的好在什么地方?)

(在学生讨论之后,小组派代表陈述意见后教师给以点拨做出归纳)㈠ 借景抒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㈡

移情于物

诗人感叹时事而观花时,好像花儿也在流泪;怨恨别离时,那好像也在悲鸣,在诗人心里,花儿有情感,它会感伤流泪;鸟儿也有感情,它会悲伤鸣啼。这种不正面描写,而采用侧面描写方法——移情的手法,不但把无情之物赋予人的情感,而且推己及物,无生命之物都被感动了,这样更加有助于提高诗歌所蕴含的情感的强烈性,增强诗人情感的悲戚与深沉,更能表现出诗歌意境的高远,提高了诗歌的审美艺术效果。

(三)对偶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首联、颔联、颈联都是对偶句,让学生自己去找对偶的对象,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授此课所选取的教学资源:

7.《春望》教学反思 篇七

1.诗文总有魂,教师如能迅速把握诗魂,往往能提炼出课之魂。

2.整合之功不容小视。在整合中教师提升自己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在整合中简化教学头绪,再整合中扩大教学的容量,在整合中丰富学生的思维层次。

3.对话之美,当然美在自然率真,但是我们应改摒弃漫无边际的对话。课堂教学的时间很宝贵,教师要争取把力用在刀刃上。预设不等于预置,巧妙地设计并不是为了作秀。

课因简洁而美丽,因速度而美,因深入而美,因灵动而美。“一剑封喉”、“一矢中的”确实应该是教学的一种神奇绝美的境界吧!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了,课后听取了各位老师的听课意见和建议,自己也认真分析了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于永正先生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就是钻研教材。对于一篇课文,只有通过仔细地阅读,从容地咀嚼,才能探其精微,对文章的一词、一句、一字甚至一个标点都要细加揣摩,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听了很多的课,以及自己上了很多节课后,我深深地意识到钻研教材的重要性。特别是最近,钻研教材似乎是深入到了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我想每位教师都在考虑着如何去钻研教材,我也不例外。可对于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去钻研教材,心中的疑惑也还有很多。

我在准备教学古诗《春望》时,为了备好这节课,我查阅了很多教学书籍,阅读了大量诗人的生平事迹的材料,还在《唐诗鉴赏辞典》中查找了《春望》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深入研究了这首诗的相关分析文章,更深刻地理解了诗人因“国破”而见花落泪,闻鸟心惊的心情,被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所感动。我想,这是我能够上好这节课的首要因素,我想要让学生们被杜甫的这首诗,被杜甫的伟大情怀所感动,那么我首先被他所征服,所感动是很重要的,读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都落泪了,我要将这种情感带入我的课堂只中去,用我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师生共同感悟。

课前,我们都有一种渴求感。希望尽快进入课堂,希望学生好好和你配合,渴求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可你如果不钻研教材,不钻研你的学生,学生想到的,你没有想到,你又怎么能和你的共同研读文本呢?所以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并根据教学的特定目的和要求,以及学生知识水平的高低,将教材的内容进行再组织、再创造。才能有效准确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也才能选择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增强能力。

有几个学生的发言让我难忘。“泪”字激起的共鸣最多。学生们说此字颇奇,说人心中悲痛,至多说到“泪流满面”已是极度夸张了,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泪水呢?这样的泪水究竟饱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不仅是泪多如倾盆之雨,更是心中有万千激愤,泪来的突然而猛烈,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感悟到了诗人的悲愤,有的说感悟到了诗人的思亲,还有的说是诗人面对此情此景无限伤感的泪水,不同的孩子,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的,但是这每一次的感悟都会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到诗人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所以,我把这句话出示出来之后,在完全没有想到的情况下,孩子们竟然和我一同深情的朗读了出来,这使得整个课堂情感得到了一个提升,也使得我和学生的情感达到了共鸣。

“望”杜甫的一生,一个饱经风霜的杜甫,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一个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杜甫,一个温柔慈爱的杜甫。他们还望到了历史的烟云,战争的残酷,望道了人生的无常,望到了世世代代人们对战争的诅咒……了解杜甫是我这堂课的一个愿望吧!似乎我这么多年来,都是在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里成长起来的,我希望孩子们也能真正的去了解我们的这位伟大的民族诗人,所以,我选择了几首易懂的,流传较为广泛的诗歌来进行课外拓展,首先是比较《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然后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这些诗句走过历史,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为什么杜甫的眼里会常含泪水,因为他对我们中华民族爱得深沉。

授课之后,还有很多遗憾留在心中。

首先,我的教师个人素养还需要提升,在这样一篇千古名篇的教学上,虽然我事先的准备充分,但是由于我的个人素养的不足,所以,我还需要多汲取营养,努力提高自己。

其次,我的教学意识还需要转变,我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自主学习的意识还不足,课堂上的引领作用不充分,在学生感悟困难的时候,我就比较急躁,常常以我的感受去代替学生,而忽视了怎样去引导学生感悟,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的教学经验不足,没有一个高超的教学方法,很难在平时的教学中去很好的引导学生。

还有,我的课件利用不够充分,我制作的课件和本诗的联系是很紧密的,但是,由于我的设计环节上不够完美,所以,教学辅助手段没有发挥出最佳作用来,课后,我反思,可能学生会对那些画面留下印象,但是这些画面由于缺乏了教师的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学生也不肯能去全身心的留意,所以,如果将课件的播放能够选择最佳时机,一定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8.春望望岳教学课件 篇八

1、了解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想象品读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阶层的腐朽,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这节课,我们学习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一起了解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

二、背景简介

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三、朗读课文

1、学生结合注释,辨识字音,朗读作品。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教师范读。

4、集体朗读。

四、阅读赏析

《望岳》: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出了作者乍一望见泰山时,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表现出远望泰山所见的高大形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是细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大胆而豪迈的想象。

2、学生交流,理解赏析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凌云的壮志,勃发的雄心,表达了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呢?

唐朝盛世;诗人年轻,意气风发;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3、学生自由朗读,集体朗读,学生赛读。

4、学生背《望岳》。

《春望》赏析:

1、学生合作探究理解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虽是写景,却也真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春望所感,作者触景生情。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所盼。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所思。 “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感情。意脉贯通,情景兼具,感情强烈。

2、学生自由朗读,集体朗读,学生赛读。

五、比较两首诗风格的异同

1、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2、请学生辨析两首诗的风格。

《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

《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六、布置作业

1、默写《望岳》《春望》。

2、预习《石壕吏》。

板书设计

望岳 远望→近望→细望 凌云壮志,豪迈胸襟

所见:寄情于物

所感:触景生情

春望 感时忧国 思念亲人

所盼:深切思念

9.春望教学课件 篇九

春望教学课件该如何制作呢?大家对此有何了解呢?快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春望》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 了解《春望》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 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3.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的关系,品味诗歌的意境。

一、导入

七年级我们所学的《登岳阳楼》的写作背景和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1.关于作者。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2.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六月攻破潼关,玄宗奔蜀,长安陷落。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八月,杜甫从鄜(fu)州家中到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本诗写于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

三、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抵 搔 浑 溅 簪

师补充律诗的押韵问题。

四、听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师提示:五言律诗的节奏一般是221式和212式。

五、学生个别朗诵、全班集体朗诵。

六、理解诗意

经过反复的朗读,你读懂诗歌的内容了吗?小组交流,参照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1. 学生小组交流。

2. 说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国 破 感时 恨别 抵 搔

3.小组推举代表说出各句话的意思。

七、再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

1.本文题目为“春望”,作者在春天看到了哪些景物?

如:国破 山河 城春 草木 花鸟

2.看到这样的景色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用原诗或自我归纳的语句回答。

如:恨 感 搔更短 不胜簪 家书

3. 作者通过春望这首诗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如:感时恨别 忧国思家

八、赏析诗歌

参考角度:1.诗歌中精彩的字词句;2.写作手法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首联 对比反衬 寓情于景 颔联 触景生情 承上启下

颈联 思家迫切 引起共鸣 尾联 细节描写 忧思之深

九、探究质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认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样看?

(触景生情/移情于物)

十、拓展比较

诗人在本诗中反映了安史之乱带来的灾难,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当七年之后诗人听到官兵胜利的消息后又会是怎么的呢?试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比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 学生讨论并说出诗歌的大意。

2. 思考下列问题: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上一篇:2011-2012年电脑爱好者协会年度总结下一篇:传媒公司员工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