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2024-09-16

高中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通用8篇)

1.高中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篇一

【发布单位】体育总局、教育部 【发布文号】体群字[2003]34号 【发布日期】2003-04-02 【生效日期】2003-04-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级体育传 统项目学校评定办法、标准及评分的通知

(体群字[2003]34号)

(2003年4月2日)

经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批准,现将《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定办法、标准及评分》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本办法和标准并结合实际,组织研制本省的评分细则。从2003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将每四年评选命名一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并进行表彰奖励。

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定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促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健康发展,根据《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 国家体育、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共同制订的《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评定并命名“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各省(区、市)体育、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初步审定工作。

第三条 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定工作、复查工作,每四年进行一次。

第四条 符合标准要求的各省(区、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可以书面形式向本省(区、市)体育、教育行政部门提交评定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申请。

第五条 各省(区、市)体育、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标准,进行初步审定。并将符合标准的学校作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备选学校向国家体育、教育行政部门申报。

第六条 国家体育、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评审组,对上报的“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备选学校进行审核评定。

第七条 通过审核评定的备选学校,由国家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命名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并予以表彰奖励。

第八条 已被评定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经复查不再符合标准的,取消其称号。

第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定标准及评分

一、基本条件(20分)

(一)领导重视(4分)

1.学校领导重视体育传统项目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建立由校领导直接负责的管理机构,并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1分)

2.学校把体育传统项目工作业绩纳入年终考核内容。(2分)

3.学校制定的体育传统项目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并列入学校教育发展规划。(1分)

(二)师资配备(3分)

1.按国家规定配齐体育教师。(1分)

2.有专职的体育传统项目训练教师。(2分)

(三)场地器材设施(5分)

1.学校体育器材必须符合国家体育器材配备的标准。(2分)

2.根据开展的体育传统项目配有能够满足教学、专项训练和正式比赛要求的场地器材设施。(3分)

(四)经费保障(5分)

1.学校体育经费必须按国家规定由学校教育事业费列支,其比例不低于已定的教育经费预算总量的2%。(2分)

2.学校必须保证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竞赛及带训教师的补贴经费,做到专款专用。(3分)

(五)招生政策(3分)

保证体育传统项目的招生生源,具有体育特长生特招政策。(3分)

二、工作要求(30分)

(一)普及性体育活动(10分)

1.按照国家课程计划规定,课外活动开齐课时,做到有计划、有组织,科学、合理、有序,并不断提高质量。保证学生每天 1小时体育活动。(2分)

2.学校必须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施行办法,适龄学生合格率占学校学生总数的95%以上。(2分)

3.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体育活动,并坚持群众性、广泛性、趣味性。有计划地把传统项目活动纳入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2分)

4.学校学生参加体育传统项目活动的人数占学校学生总数的80%以上。(2分)

5.学校场馆设施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向社会开放。(2分)

(二)课余训练(8分)

1.遵循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系统训练。(2分)

2.必须建立不同年龄体育传统项目代表队。(2分)

3.校代表队具有训练工作计划。保证每周训练3次以上,每次训练不少于90分钟。(2分)

4.充分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组织集中训练。(2分)

(三)竞赛(7分)

1.有计划地开展体育传统项目竞赛活动。班级、年级、校际之间比赛形成制度。(2分)

2.学校每举办1次以上以体育传统项目为主的运动会。(2分)

3.校级代表队积极参加上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3分)

(四)学生运动员的管理(5分)

1.认真抓好学生运动员思想品德和文化学习工作。(2分)

2.建立校级代表队档案库。对学生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技术水平等情况进行储存,并对其跟踪调查。(3分)

三、工作成效(50分)?

(一)学校体育工作处于所在省(区、市)示范地位。(3分)

(二)全体学生必须掌握本校传统项目的知识和技能。(2分)

(三)培养与输送(20分)?

学校必须注重体育人才的培养,保证每年向上一级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各级业余体校、运动学校、省(区、市)优秀运动队、大专院校等输送体育后备人才。(20分)?

(四)运动成绩(20分)

1.校代表队在本省(区、市)体育项目比赛中成绩名列前茅,并在全国及国际比赛中成绩优秀。(12分)

2.不断提高学生运动员技术水平,每年要培养出等级运动员。(8分)

(五)表彰与奖励(2分)

学校和个人在开展学生体育活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等方面受到过各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表彰。(2分)?

(六)科研成果(3分)

学校和个人体育科研成果或论文在省(区、市)级以上刊物或论文报告会上发表。(3分)

各省(区、市)体育、教育行政部门自行制定本地区的评分细则。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2.高中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篇二

关键词:大学,学生体质,体育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追求高层次的健康已经是现代人的奋斗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明确指出: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已经进入全新阶段,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诉求。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地发展,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如何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保障《纲要》的顺利执行,对大学生体质进行监督、 管理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1关于新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11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19~22岁年龄组除坐位体前屈指标外, 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这一统计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体育在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从2014年开始,教育部开始实行新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相对于现行的《标准》,新版《标准》对测试内容、测试要求、评价标准做了较大修改。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有3个方面:长跑(男生1000 m、女生800 m)成为必测项目;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定结果将“不合格”;高校将体质测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或者升学的重要依据。

同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规定每节体育课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素质锻炼项目作为考试内容,考试分数的权重不得少于30%。

这些文件的出台,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建立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体系,促进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不断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新版《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1大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体质测试的意义

《标准》测试的指导思想,是要促进大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形态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目的是要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激励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 但多数大学生并不真正了解体质测试的意义与目的,缺乏对体质健康测试内涵的正确认识。因此,他们在参与动机和参与态度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许多学生是迫于学校压力来参与测试,参与测试的积极性不高,态度也不积极,直接导致测试数据出现较大误差, 学生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情况。

《标准》设计了不同的测试项目,在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上,更多地采用了指数评定的方法,使得评价更加科学、准确。所涉及的内容都与学生终生健康的每个特定状况有密切联系,而每一项测试内容又都反映了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一个或多个要素[1]。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对于具体的测试方法与要求,许多大学生并不清楚了解,更不清楚每项测试所对应的身体健康指标,不仅影响了测试的效果,也影响学生课后的针对性练习。

2.2体质监测结果缺乏有效的反馈途径

《标准》测试与体育教学的考核的主要作用,是对学生的体质状况做出直接间接或的评价。同时,还有另一个重要目的——通过反馈成绩,为大学生设定锻炼的目标和自我评价的基点。根据纵向比较,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让学生真正关注自己的健康,从而积极地进行身体锻炼。由于参加体质测试的学生人数较多,工作量繁重,因此,学生一般只能得到最终的总评成绩,对于分项成绩、全校平均成绩等详细数据则无法获得,使得体质测试的反馈功能大大降低,无法为大学生提供更加详实、准确的参考数据。 这既不利于学生设定锻炼目标,也不利于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

2.3体质测试缺乏与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衔接

《标准》测试更加强调了测试的达标要求,却没有重视实现达标要求的过程,没有将体质测试与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衔接,让学生在充分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体质水平。这种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应试教育体制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原本充满生命活力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极易在抵触与压抑之中逐渐遗失着原初的生存空间。[2]

2.4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宣传教育工作滞后

由于我国学校体育对体质健康教育的滞后,部分大学生对体质健康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体质好或身体健康仅仅是没有疾病, 而对自身的体质健康状态认识不足。大学生往往忽视体育锻炼,没有养成经常参与锻炼的习惯,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与自身身体健康的密切联系。

大学生缺乏对体质健康的正确认识,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学校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宣传、教育机制,多数学校仅仅依靠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进行的简单介绍。宣传形式的单一,宣传渠道的阻滞,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自身的体质健康认知水平。

3新版《标准》实施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3.1将《标准》的实施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相融合

在分数至上的体质测试环境下,学生关注的重心更多地局限于对测试成绩的追求,体育活动所蕴含的游戏性与趣味性等积极的内在特性难以展现出来,更无法得到学生群体的真正认同。

因此,在执行新版《标准》的过程中,高校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健康为核心”的大学体育课程理念,以树立终身体育为目标, 将教学模式由单一的竞技化向大众化、健身化转变,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育参与意识。对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进行优化与更新,通过将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思想及张扬学生个性相结合、体育教学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水平。

3.2加强对体质健康和运动锻炼知识的教学与指导

以往的高校体育课程多是按照体质测试考核的内容与评价标准来组织教学,学生的关注点过多地局限在考试形式与内容的层面上,却相对忽略考试内容背后更为重要的运动技能知识。[3]很多学生对于测试的内容、方法和评分标准了然于胸,但对测试的目的、测试指标的选择依据、测试所反映的身体素质状况,以及怎样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后练习却一无所知。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通过多种渠道,多视角地向学生进行《标准》的解读,让学生掌握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最基本的人体运动科学,使学生有机会了解体质健康测试背后更为深刻的运动知识与文化背景[3],发挥体育教学的指导功能。

3.3严格要求与宽松管理相结合

新版《标准》要求学生每年测试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毕业时,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这一硬性规定,可以看作是挡在部分学生毕业路上的一堵墙,但在追求就业率的大背景下,这一规定必然难以执行。所谓严格要求, 就是严格执行测试的要求与标准,而宽松管理则允许学生通过参加早操、体育社团活动、体育竞赛等方式来获得一定的加分,达到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分数要求,从而间接实现实施《标准》 的目的。

3.4制定相关保障措施

《标准》测试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将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针对新版《标准》 中的调整,学校应制定相应措施,保障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 《标准》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些制度应该包括学校如何执行《标准》测试的制度、《标准》测试的管理制度、《标准》测试的监督制度以及《标准》测试的奖惩制度。只有完善了相关的制度与措施,才能真正贯彻、落实《标准》的要求,实现其促进和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不断增强体质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4结语

国民体质健康水平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而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又是国民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组成。因此,如果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能达到一个理想状态,不仅对大学生本人今后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和负担,也势必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健康水平,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建设与发展[4]。

3.高中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篇三

关键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如何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成为当前学校各项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我校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而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身体健康素质教育的改革,成为摆在每一名学校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特别是在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出台的背景下,学生身体健康素质教育势必要进行一系列变革。本文将从《标准》实施后,对体育教学工作以及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影响的基础上,来探讨高校体育工作的改革。

1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与现状

高校体育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中一个分支,它的改革与学校课程改革具有同步性。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主要包括体育课程教材结构和体育课程类型的改革。依据学校课程改革的整体进程将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分为四个阶段:79年—91年,高校体育课程和教材是以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为主,教材单一,在贯彻上具有强制性,其课程类型基本上具有一种必修课;92年—95年体育课教材除贯彻大纲的教材外,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选用一些能有较好锻炼身体的教材,如排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具有多样性,但仍具有规定性;96年—99年体育课的教材在贯彻大纲的基础上,突出健身和综合多功能教材;2000年至现在的体育课教材则突出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各高校根据自己现有的场地和师资情况,开设选修与选项体育课程。

2《标准》的指导思想与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统一

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合理地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评价,对于促进学校体育和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标准》从建立和完善我国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目标出发,体现了学校体育的价值,回答了学校体育为什么要以“健康”为本和怎样以“健康”为本的问题,明确了“健康”不仅是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追求的目标,而且还是学校体育课程存在的根本理由。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正在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正从“技能教学”向全面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方向转化,《标准》作为一项评价制度,就是要与体育课程目标保持一致,使评价有利于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并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3《标准》对高校体育课教学理念的影响

“教测分离”并不是将体质健康测试与教学机械地割裂开,良好的体育教学应是保证《标准》实施的基础,体育教学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养

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学生在各种体育活动中使身体受到运动负荷的刺激,通过长时间积累,达到发展身体素质,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实效。《标准》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测试数据,进行体质健康诊断,给出个性化的运动处方。这为体育教学,增进学生体质,促进科学锻炼,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其简便易行、目的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正从“技能教学”向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方向转化,《标准》作为国家的一项体育和教育制度以及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课程改革起到推动和深化的作用。

4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

4.1更新教学形式

新的教学形式应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能力培养为主,重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可采取集体练习、小组合作练习、个人自觉练习、同学相互帮助、友伴相互纠错、师生共同磋商、课内学习和课外锻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以及通过体育游戏、教学竞赛、相互观摩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及相互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新。

4.2构建“内外一体化”教学新模式

新的标准因其涵盖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又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更有利于开发体育的显性功能及其育人的隐性功能,符合高校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心理需求和审美情趣,有利于促使以运动技术为主线的运动教育向以完美人的身体为目标的健身育人方向转变,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体育课程与课外活动的“内外一体化”教学新模式的构建,真正促使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终身体育相接轨。

4.3开展俱乐部形式授课,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

高等学校体育目标应从学校基本情况和实际发展来制定,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学生和專业特点,场地及器材的完善程度,普通高校的体育课只局限于大一大二,到了三四年级,体育课已经不再开展,对于不怎么爱活动的学生来说,体质下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根据高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运动兴趣爱好等特点,增添体育选修课(即俱乐部形式教学),课程内容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全面育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上课教师、内容和时间,不受班级专业的限制,修满学分即可结业。俱乐部形式的教学会更加突出学生兴趣爱好及能力的培养,扬其所长,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分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互交流,不但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还培养了其社交能力,为重视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连军.体质健康标准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影响分析[]].宿州学院学报,2008(10):137-139.

[2]刘永祥.谈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下的高校体育改革[]].莆田学院学报,2006(4):48-50.

[3]梅丽华,康健,杨剑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0-53.

4.高中生体育锻炼探讨论文 篇四

1.研究目的

面对高中生体育锻炼中的若干问题,以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为切入点,采用自编问卷调查的方法,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中发7号{》(以下简称《7号文》)颁布初期(3月)调查的数据开始(以下简称“数据”),至2月调查的数据为止(以下简称“数据”),连续都进行了跟踪比较分析,就体育锻炼中学生的体育意识、动机和行为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为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形成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参考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以《7号文》颁布10周年跟踪调查为例,对高中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分析及形成路径进行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自编“每天锻炼1小时情况调查”问卷,在《7号文》颁布初期(2007年3月)对学生进行调查,10年后(年2月)再于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以同一做法对学生进行调查。从3200名高中生中随机抽取级(高三级)、2006级(高二级)、2007级(高一级)和级(高三级)、级(高二级)、2017级(高一级)共6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每个年级抽查学生100人,男女生各50人。

2.2.2数理统计法。采用比较、逻辑归纳等方法,使用Excel2007对回收的问卷建立数据项目表,对调查取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3.结果与分析

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动机和行为的具体表现决定了体育锻炼的质量。要切实解决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主要问题,有必要对之进一步分析,以求找到一些解决存在问题的路径。

3.1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

3.1.1问题分析――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由表1可知,2017年有50.5%学生每周体育锻炼4~5次,与《7号文》颁布初期的44.7%变化不大。不过,每周锻炼6~7次的学生就由2007年的18.4%下降到现在的6.5%,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呈减少的情况,分别为高一13%、高二8%、高三1.3%。在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方面,2017年有70%的学生每天锻炼30分钟以内,比2007年的49.7%增加了20.3%,且各个年级段都比2007年相应的年级要多;在每天锻炼60分钟以上的选项中,2017年则较2007年相应的年级少,分别为高一年级由24.5%下降至13.2%,高二年级由18%下降至12%,高三年级由17.4%下降至5.3%,全校由20%下降至9.2%。

3.1.2形成路径――建全学校体育工作制度从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看,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显然与教育部“中学生每天都进行锻炼”的要求相差很大。为此,如何建全学校的体育工作制度就显得尤其重要,它是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保障,其核心内容就是抓落实。(1)落实到“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中,对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及安全等问题进行督查,确保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进行;(2)落实到学校教学计划中,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强化课程意识,将大课间、课外活动等均纳入课程体系,把体育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3)落实到师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中,科任教师要支持学生体育运动,确保不挤占体育活动时间;(4)落实到学校的考核奖励机制中,把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同等条件下对重视体育的教师实行评优奖励政策。

3.2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运动强度。

3.2.1问题分析――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运动强度。由表2可知,从2007年至今的10年中,学生在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方面提高不多,只有8.2%,但是高三学生在锻炼的积极性方面比2007年的34.8%提高了20%;在锻炼态度的不积极性方面则由2007年的10.9%下降到现在的0%,高一、高二年级学生的锻炼态度表现与以往差别不大。在锻炼强度方面,高三学生的控制也较为合理,有92.3%的高三学生以中等运动强度进行体育锻炼,比2007年的60.9%提升了31.4%。全校学生在这方面也提高较多,有84.6%的学生能够保持合理的运动强度,较2007年提高了20%。而在无明显出汗方面,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呈减少趋势,依次有8%左右的下降比例。

3.2.2形成路径――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现阶段,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程度还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自觉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为此,需要合理设置体育运动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能够达成目标,认识该目标的达成对自身长远发展的意义,这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关键。在学生的个体发展过程中,学生一但认为这种运动是有意义的,从中能够感受到其与自身生命发展的某种联系,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目前,以中等锻炼强度进行运动的学生比2007年增多了20%,说明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时对强度的掌控能力还是不错的,体育运动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

3.3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3.3.1问题分析――学生锻炼的影响因素。由表3可知,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是“空余时间少”,在两个时段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5.5%和82.3%,这比其他方面的因素要高得多。这反映了现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课外作业严重超标,学生根本没有空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现实。至于“缺乏运动兴趣”选项的学生,两个时段3个年级均有非常大幅度的下降,分别为高一年级由42.4%下降至18.5%,高二年级由32%下降至9.5%,高三年级由28.3%下降至8.8%。

3.3.2形成路径――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很多,当学生处在一种秩序井然、合作和谐的良好运动氛围中时,其运动必定是高效的。从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来看,当人处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就会有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获得幸福感。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营造和维护的。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各学科之间要统一课外作业的协调安排,给学生足够多的空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多年的实践表明,靠拼时间提高升学率的做法,不仅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还危害到学生的健康。其次,必须大力改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7号文》颁布至今已10年了,场地器材不足的情况还是没能得到解决,依然有45.2%的学生感到场地器材不足。再次,要重视学生体育团队的建设,形成人人参与运动的校园体育氛围。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对学生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加强指导,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体育运动模式,实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比赛”。这样就会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就会有更多的学生投身到运动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4结论与建议

(1)学生要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形成思想意识上的统一,他们进行体育运动的目的必须是明确的,就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这是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形成的前提。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一定要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种方法使体育锻炼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和生活习惯中。此外,还要加强与社区、家庭之间的沟通合作,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学校体育运动的氛围,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学校体育运动、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这是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

(3)学校要制定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在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组织方面加强管理,将各项有针对性的措施落实到位,建立有计划、有内容、有场地、有器材、有辅导、有检查、有保障、有奖惩的学校体育工作制度。这是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形成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邓若锋.从关注生命到生命体验[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4).

[2]段佳丽,王观,高爱钰,等.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知识态度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3):341-344.

[3]罗炯,唐炎,彭莉,公立政.重庆市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行为选择与制约因素的关系[J].体育学刊,2011,18(6):94-100.

[4]刘威,刘海燕.初中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与分析――以沈阳市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11,33(1):78-82.

5.高中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篇五

(2011年版)学习心得

广利初级中学

2013年5月21日到2013年5月30日,我参加了2013年肇庆市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网络全员培训,这次学习,有视频案例,有专家讲解,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培训,使我学到了许多,对新课村有了新的认识,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对以后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我将这次新课程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1、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体育教育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课改的指导思想,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组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学生来到学校,坐在教室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要主动的进行知识建构。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情意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

2、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

3、《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认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为此教法要

求创新,开放和放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采用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重视学生学法指导。

4、改革评价体系,改变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5、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学生喜欢、符合本地区、本校、教师本人特点的教学内容。需要指出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的集体行为,即在学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进行的,不是教师个人行为。

二、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采用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重视学生学法指导。新课程强调改变原有单

一、陈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学生互为中心师生互动的多样化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基本是单一灌输——接受,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促使了教学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有目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接受知识,运用知识、拓展知识,注重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承接。二是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通过学生各种方式的学习,如自主学习、相互间的合作学习等等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接受知识、开拓思维的能力。三是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不同的差异和基础,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自己不同的基础上有提高。

三、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传统教学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体育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控制者,学习的指挥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体育成绩的判定者,对学生的评定具有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方式进行练习和活动,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绝对阻止学生的另类表现,把一些活跃的学生作为差生来处理。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反映,关注学生的不协调音,用公正合理的态度对待练习中发生的教师意料外的事情。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教与学,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

6.高中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篇六

于翰日

大连市第一中学 116011 摘要:田径类项目在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意志品质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田径类系列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但在现实中存在着体育课中田径教学被忽略、淡化甚至删除的现象。改变这种现状,体育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深刻领会、理解新课程的内涵,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多元教学评价方式,以保证在新课程下田径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田径教学

教学方式 教学评价 收稿日期:2010—11—12

1、前言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使体育教师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在贯彻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的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值得我们体育教师共同面对和思考的问题---田径教学。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学生在田径类系列中至少必修1学分,所要达到的运动技能目标是“提高运动技能的水平,增强运动技能的运用能力”。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并非都是如此,出现了体育课中田径内容寥寥无几,学生对基本的田径运动技能一窍不通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众所周知,田径类项目在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意志品质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其他运动的基础,也是强身健体较为简便、易行和有效的手段,而其作用也只能通过田径的教学,让人们来体现其精髓。本文根据调查的问题现象,试从教师观念、学生兴趣、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或措施与广大体育教师共同探讨。

2、问题现象 2、1新课标虽规定了课程目标,但对完成目标应选择的教学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这样就使有些教师在田径教学中产生了种种困惑:对田径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不知哪些内容该教哪些不该教,教的内容达到何种程度,具体如何操作等等,从而导致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放松对田径项目的教学,甚至放弃田径项目教学,使田径教学无法进行普及,无法贯彻新课程的根本目标。

2.2在我参加的省、市开展的体育研讨课、公开课、评优课等教研活动中,进行球类、体操、健美操、武术以及新兴体育项目教学的占到95%以上,而以田径项目为内容的却最多只占5%左右。在日常教学中,田径内容的教学更是让人担忧,有的教学计划中甚至无田径内容,有的有田径教学计划,但却没有真正实施。在新课标下,难道田径教学真的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我国是田径大国,有着许多优势项目,而学校也是普及田径运动和培养田径人才的基地,我们高中的田径教学如果继续这样进行下去,田径运动的发展和田径后备生力军从哪来?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地进行反思。

3、问题分析 3.1教师观念问题

新课程的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运动专长的形成。而田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调和枯燥,难以引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将付出更多,但也会出现出力不讨好的情况。这样,就使得一些教师得过且过,减少田径课教学内容甚至根本不上田径项目,这也反映了一些教师在观念上忽视了田径教学的重要性。3.2学生兴趣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从事体育运动的内部动力之一。通过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是新课程下全面实施体育教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学生都不愿选择单调、枯燥的项目,他们对田径项目在增进身体健康水平,形成终身体育能力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这样就进一步导致了在新课程实施中的田径教学困难重重。

3.3教学方式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式使田径教学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产生抵触。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思维以及授课方式等等都不能跟上新课程的需要。在传统的田径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教学形式单一,内容的选择与技术难度把握不好,忽视了健康娱乐的教学内容,缺少趣味性,学生缺乏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全处于被动、被学、被练习的角色,周而复始,田径教学就处于教师难教,学生不愿学的处境。

4、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 4.1适应新课程,转变教育观念

高中田径教学,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在新课程的目标下有效地开展田径教学,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必须首先适应新课程,深刻理解、领会新课程理念的内涵。在新课程中,课程领域目标要学生“获得和应用运动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把田径列为必修教材,并规定了学时(18学时)和学分(1学分),就是因为田径教材是强身健体较为简便、易行和有效的手段,要通过田径教材的教学来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这是国家对高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要求,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体育与健康学习的重要目标。而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基础,因而田径教学内容不能减少和削弱,田径技术教学不能被完全淡化甚至删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在田径教学中不断创新教与学的方法。要克服困难,认真钻研新课程,把田径各项技术教学与学生的发展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终身体育能力。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课程观,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课改机遇,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和评价观。要从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课改的主动参与者,成为课程的再创造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教促学,互教互学互补,共同实现新课程的多维度目标。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走进学生,感受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与教学结合起来,善于用多学科知识充实体育课堂教学,更多地给予学生心理上支持,创造 3 良好的学习氛围,开拓学生思维,挖掘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这样,田径教学才能真正实施新课程的目标,才能使田径教学发挥其无限生机和活力。

4.2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整合教材,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田径教学,只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而高中学生已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并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面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在威严下“被迫”学习,遏制了其课堂参与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对田径项目产生抵触心理,积极性更无从谈起,田径内容也无法深入开展。因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给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田径教学,带给学生新奇、激烈的精彩影像,在学生欣赏高水平的跑、跳和投的比赛中,可给予指导和激励,使学生在欣赏中,各器官无形中加深了对跑、跳、投某项技术的了解与领悟,田径各项运动技能也被学生所了解。而且高中生具有一定的表现欲望,教师在进行田径教学时,可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其主动参与性,让其根据影像领悟的技术进行优生示范,教师加以纠正,让其在积极的表现中掌握运动技能。这样,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树立自信心。

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本校的特点或学生身体素质实际情况,对田径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和优化整合,使其不但符合新课程的宗旨,而且能让学生乐于接受田径技能的学习。对于某些难度高、技术复杂的项目,可让学生通过挂图、影像、书籍等途径对其只作了解,懂得其基本知识和如何练习就可以,其他运动技术可进行适当改造,降低难度要求,以游戏、比赛等形式来进行教学。如耐久跑,可采用各种趣味性游戏或比赛形式,使单调枯燥的耐久跑变得有趣味,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观察并给予技术上的纠正指导或鼓励。这样,既促进了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让学生在生理上获得快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并掌握或提高动作技术,增强信心,激发了学生对田径教学的兴趣。

4.3改进教学评价,实现新课程评价意义

在以往的田径教学评价中,只强调某项技术的运动成绩,不注意教学过程中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不重视田径教学中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学生评价的单

一、片面的方法,在新课程实施中已严重影响了学生在田径教学中的积极参与和体育锻炼的兴趣热情,使新课程的评价不能起到推进田径教学的促进作用,反而抹煞了学生田径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新课程田径教学评价中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采用“人性化”“多元化”“过程化”的评价,让学生在田径教学中能通过自我学习评价和同学间在学习探究新知识和技能中互评来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激励学生为终生受益的某项田径运动锻炼方面而努力进取。

在田径教学评价中,可设定几种评价方式,旨在以学生为本,以五个维度为目标依据。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评价:

4.3.

1、体能与运动技术。主要评价学生对运动技术的掌握情况,动作幅度、姿态、力量、灵敏、协调等素质的发展。在评价中约占30%。

4.3.

2、学习态度和参与性。主要评价学生在田径教学中是否主动积极,配合教学,自愿参与田径运动等,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和鼓励学生自觉积极参与的意识。在评价中约占20%。

4.3.

3、某项目进步程度和技能领悟能力及对技术的认识与理解。主要评价学生对田径教学中的一些基本动作的领悟、演示,对运动技能的运用以及学生从学习到评价过程中的进步幅度等。主要是考虑学生在体能、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来充分激发和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田径教学。在评价中约占20%。

4.3.

4、其余可从学生的交往和合作学习精神、创新意识、心理健康等方面评价。旨在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和兴趣。

新课程的实施,给了我们体育教师施展自己才能的广阔天地。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实现田径教学在高中教学中顺利贯彻与实施,我们就必须在教学方法、教材内容等方面不拘泥于统一的模式,正所谓“教无定法”,应把田径技术教学与学生主体发展,培养其体育情感、态度、价值和终身体育能力结合起来,在我们对新课程逐步加深理解的过程中,设计出最适合主体学习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田径技术教学在学生中乐于接受,发挥出田径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辉.新课程的教学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耿培新等.体育教师怎样尽快适应新课程.中国学校体育,2003.6

7.高中女生经期如何进行体育锻炼 篇七

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是女子特有的生理现象, 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月经初潮年龄一般在13~14岁, 早的可至11~12岁,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月经初潮的时间有提前的趋势, 它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 营养、体重也会对月经产生重要影响。正常的月经是有规律、呈周期性的, 一般为2 1~3 5天一个周期, 平均为28天, 月经持续时间一般为2~7日, 月经的总失血量为30~50毫升, 超过80毫升为月经过多。经血呈暗红色, 排出的血液中, 还有些许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和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经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及来自子宫内膜的大量纤溶酶, 纤溶酶对纤维蛋白有溶解作用, 因此经血不会凝结, 只有出血多的情况下才出现血凝块。一般月经无特殊症状, 但经期由于盆腔充血以及前列腺素的作用, 有些女性会出现下腹及腰骶部下坠不适或子宫收缩痛, 并可出现腹泻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 少数人还可能有头痛及轻度神经系统不稳定症状。一个月经周期一般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卵泡期——卵泡由原始状态经初级、次级卵泡发育为成熟卵泡的过程。 (2) 排卵期——成熟卵泡在垂体黄体生成激素作用下发生破裂并排出卵细胞的过程。 (3) 黄体期——排卵后, 残余的卵泡壁内陷、大量新血管长入, 形成一个黄色的内分泌腺细胞团, 称为黄体。 (4) 经前期——排出的卵子若不受孕, 黄体发生退化。在经前期许多人会有一系列的症状, 如烦躁、失眠、头痛、和浮肿, 这在医学上称为经前期紧张症候群。 (5) 月经期——黄体退化, 血中雌孕激素浓度明显下降, 子宫内膜血管发生痉挛性收缩, 继而出现子宫内膜脱落与流血, 形成月经。

2 经期为什么要进行体育锻练

经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可以改善人体机能状态, 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盆腔及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 从而达到加速新陈代谢, 改善经期体质状况的目的。特别对于有锻炼习惯并且有规律的进行锻炼的女生, 如果在经期停止运动, 将会感觉更加不适, 不但心理上会承受更多的压力, 同时也有体重快速增加的忧虑, 而对于不经常进行锻炼的女生, 机能改善的效果更好, 对身体的好处会体现得更加明显, 或许从此能激发她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甚至培养出良好的锻炼习惯。

在运动的过程中, 腹部和盆腔底部的肌肉不断的舒张和收缩, 这样对子宫有一定的按摩作用, 能增加子宫内的血液循环, 促进子宫内膜加速脱落, 同时有利于经血的排出。有痛经的女生, 适宜的锻炼能分散注意力, 减轻心理的压力, 起到消除紧张情绪、适当的缓解疼痛的作用。同时, 运动对于改善经期睡眠质量, 消除因失血而产生的疲劳, 促进身体的恢复,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经期的适当锻炼, 能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把经期对各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因此, 要养成经期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3 经期如何进行体育锻炼

经期进行体育锻炼, 关键是要适当, 对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方式、运动强度等几个方面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 天气的因素也要认真对待, 并有意识的进行心理准备, 以达到对身体良好的促进作用而无损机体健康, 经期锻炼身体只要处理好以上几点, 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加以坚持, 是终身受益的事。

3.1 经期运动量的把握

运动量的大小因人而已, 但关键是运动过程中要有较好的舒适度, 不能因运动量太大而出现需长时间调整才能恢复的疲劳, 应避免运动过后肌肉出现较强的酸、胀、疼的不适感觉。舒适度包括心理和生理上的, 心理上应该是心情愉快、放松, 没有目标压力的、较随意的运动。生理上应该以身体的感觉为主, 微微出汗或稍大即可, 没有觉得肌肉和骨骼承受太大的压力, 运动中能轻松自如的驾驭自己的身体, 并且不会影响到情绪发生较大波动。

3.2 经期运动时间的要求

运动时间应尽量控制在30分钟以内, 因个体差异出现的延长亦不能超过45分钟。运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或终止运动, 灵活掌握, 切记不要忍受身体的不适来延长运动时间, 这样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甚至是心理阴影, 会给今后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3 经期运动方式处理

运动方式应以舒缓、慢节奏的为主, 不能做剧烈的运动, 因此, 走、慢跑、徒手操等是比较适合经期开展的运动, 适当的柔韧练习也是经期较好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而跳跃和激烈的身体对抗性运动及负重的项目是要避免的, 而一些会挤压腹部的运动也不宜开展, 如仰卧起坐、蹲跳、收腹跳等, 水上运动应尽量全面禁止, 亦要避免带着情绪参加一些超过自己承受范围的运动。运动中, 慢跑应是步幅适中, 不宜过大, 腿能轻松的迈向前即可;呼吸要平缓, 深吸深呼;上体放松, 下肢肌肉松紧结合, 张弛有度;上下肢配合协调自然, 速度以匀速慢跑为主, 不要有剧烈转向, 跑的过程中感觉轻快, 气息稍喘, 腿部肌肉承受压力适中。徒手操不要做高难的跳跃动作, 应尽量以上身活动的为主, 动作要舒展、大方, 尽力伸拉肌肉和筋骨, 下肢的活动应遵循幅度小、忌剧烈的原则, 柔韧练习以活动腰、臂部肌肉、肩关节为主, 腿部应以局部的练习为主, 如股二头肌的伸拉, 大腿后群肌伸拉和小腿肌肉的伸拉, 髋关节的练习要避免, 如劈叉、曲髋, 以免挤压腹部。经期的运动方式有很多, 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习惯进行, 只要遵循轻松、舒适、量度适中的原则即可。

3.4 经期运动强度的控制

运动强度应以有氧运动为主, 可以通过心率来控制。一般认为心率在170减去自己年龄就是有氧运动的范围, 因此, 高中女生经期运动的心率应控制在150次以内, 考虑到个体差异, 运动强度不能兼顾到每一个人, 因此, 应强调心率更低一些, 这样可避免对女生的身体带来不适。

3.5 天气因素

天气因素也是经期运动需要注意的, 由于经期抵抗力下降, 在天气状况不好的情况下, 最好避免室外运动, 如烟尘、雾霾、湿度太大、严寒和酷热的天气, 应以室内运动为主, 同时应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好着装, 这也是经期运动必须要注意的。

3.6 心理状况

体育锻炼应在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开展, 对参与的运动项目、运动方式、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要有较好的认识和把握, 在运动中要有良好的情绪控制, 并对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有一定的估算, 能及时规避对自己的损害, 运动中心情应是放松快乐的, 尽量避免强迫自己去达到不适合自己这一生理时期的运动要求和运动标准, 要做到既能融入运动环境, 又能把握自己的运动节奏, 既能锻炼身体, 又能顾及生理影响, 使体育锻炼符合我们的初衷。

4经期的心理调节

除了向女生灌输科学的生理知识和正确的观念外, 经期的心理调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调节应有自身调节和外部调节, 教学中老师给予女生的心理调节就是外部调节, 这样可以为女生经期锻炼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特别是意志比较薄弱的女生, 更要有心理方面的鼓励, 这时外部调节比自身调节更加重要, 因为意志薄弱的人抗压能力差, 自身调节难以实现, 需要外力的介入。心理调节应让女生放下心里的顾虑, 同时舒缓压力与不适, 增加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正确的面对困难。语言上的激励和具体的事例分析是心理调节最简便的方式之一, 要有针对性的筛选事例、组织语言, 以能更好的得到女生的认同并产生共鸣为目的, 这样就会到达满意的效果, 有时心理调节比体育锻炼本身更重要, 因此要认真对待。

月经虽然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 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许多女生在经期面对老师的时候难以启齿, 而体育老师也是半遮半掩, 不好多问, 在对学生宣传这方面知识的过程中, 除了有知识性、专业性、实用性外, 讲解用语也是需要好好把握的, 以免产生误解。月经期间锻炼方式在以上提到的注意事项外, 主要还是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 同时要在这一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必要的调整, 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总之, 经期体育锻炼应建立在身心愉快舒适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8.高中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篇八

【摘 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颁布以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体质虽有所改良,但前景不容乐观,分析《标准》实施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体育;改革;学生体质

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好坏是一件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素质的大事,关系到国民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2002年国家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制定、颁布和实施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教育观。有利于“教测分离”,促进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学校体育的全面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家学生体育健康标准的含义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涵盖的是与学校体育密切相关的学生身体健康范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健康的概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名称的外延涉及到它的激励和教育功能、反馈功能和指导锻炼功能。为了界定它的内涵,又避免与三维的健康概念混淆,故将“体质”作为“健康”的定语以示其内涵。

二、基于《标准》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调整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较以往的大纲对体育教学改革具有更大的开放空间,就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给予了很大的自主性,并鼓励开设与创建特色体育校本课程。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兴趣和生活,从健康的角度来说“要让学生获得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习惯,明确体育锻炼的原理和方法,真正掌握一两项锻炼的内容,以达到健身的目的”。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课程都是以选项课的形式开设的。一般来说,所有项目的选项课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都有积极作用,但由于运动项目的特点,不同项目选项课的作用实际上一定会有一些差别,不同项目选项课之间在《标准》的各项指标增长幅度方面都存在差异。对于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应该使每个学生的体质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不应该出现偏颇。篮球班学生的握力和立定跳远,乒乓球班学生体前屈均有所提高,但耐力素质普遍较低。如果按常见的“迎合大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开设选项课,为了学生体质的全面发展,必须在保持运动项目特点的前提下,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不能完全照搬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方法与内容,即要将竞技体育教材化,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三、结合《标准》的实施,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1.加强体质健康教育宣传,完善体质评价体系

体质健康理论教育是健康教育,体育教育和多领域知识的经验总结。体育教学要对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知识传播,扩大学习知识面,科学掌握锻炼技巧,形成良好的锻炼行为。《标准》在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的测试评价,会让学生从可观的数据上看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促使学生重新认识自身健康,激发其主动锻炼身体的意识,使过去被动式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去锻炼。成立体质健康测试小组是高校的首要之选,摆脱“大锅饭”的落后局面,完善体质测试工作制度和保障制度,健全学生体质成绩公告平台,积极通过学校的平台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及配套的运动处方,从而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健身锻炼。

2.大学生体质综合评价与信息反馈系统构建了内外一体化教学新模式

新的标准因其涵盖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又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更有利于开发体育的显性功能及其育人的隐性功能,符合高校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心理需求和审美情趣。以大学生体质综合评价与信息反馈系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新模式有利于促使以运动技术为主线的运动教育向完美人的身心为目标的健身育人方向转变,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体育课程与课外活动的“内外一体化”教学新模式的构建,真正促使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终身体育相接轨。

四、结论

(1)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学与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干预策略——学校体育工作的这两个方面均产生了一系列变化。

(2)《标准》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在于:教学目标更加重视学生健康,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多元化,施教者的内容更加丰富。

(3)《标准》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科学、合理的健身方案。

(4)加强新生入学时《标准》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根据测试成绩,合理规划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标准》的实施体系,建立及时、准确的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陈洪,姜建华,方爱莲.浙江省大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和干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642-644.

[2]邵洪范,夏蒂,李国泰等.2002年重庆市大学生体质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3,(4):62-66.

上一篇:2016年广东高考数学下一篇:国内旅行社网络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