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期末作业

2024-09-06

东北师范大学期末作业(共6篇)

1.东北师范大学期末作业 篇一

大学奥林匹克期末作业

小议科比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4班 林浩

这次的期末作业,我想谈一下篮球界的一名备受争议的运动员。他的名字叫做:科比 布莱恩特。

我就不浪费字数来叙述他的大量生平资料和数据了,那样就是很明显地在拖字数,老师原谅我我都原谅不了自己。废话少说,进入正题。今年的NBA季后赛,科比带领的洛杉矶湖人队已经回家钓鱼了。而且还是颜面扫地的被横扫:0:4达拉斯小牛队。在他输掉这个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的时候,我在微博上看到有的朋友这样写道:科比,你还是和乔丹差了很远。

我想说,不是一轮季后赛,就能分出胜负,说明科比比乔丹差的,这样的比较和判断实在是过于片面和肤浅。要比较科比和乔丹,可以从很多个维度进行对比,领袖气质,球技,敬业度,身体素质,等等。同时还要考虑到外部的客观因素,例如联盟的整体格局,球队实力,防守强度,犯规条例等等。

有一个参照物确实在说理起来比较轻松有依据,那我就粗略地把科比 布莱恩特和迈克尔 乔丹稍微地对比一下,做一些分析,让那些死认理认为科比就是比不过乔丹的人也听听其他方向的意见。

单纯从球技上来说,我个人认为科比是比乔丹要强的。总所周知(如果你不知那是你比较孤陋寡闻),乔丹的三分球技术是很差的,多年以来,他的常规赛三分球命中率都是20%多,而且NBA全明星赛历史上三分球比赛得分最低记录的创造者就是篮球之神乔丹,只有五分。除了1991年总决赛第一场中他的手感突然火热,连续中了六个三分球以外,其余时候乔丹的三分球确实非常糟糕。而科比的三分球明显是好于乔丹的。一般人爱用数据说事,说科比的三分球哪里厉害了,命中率也不高。其实这是明显的看球不到一年的或者智商比较低的球盲所作出的判断。科比归为全联盟数一数二的巨星,他的每一次出手都是伴随着二人或者三人甚至更多人的包夹的。只要上网随便搜索一下科比的三分球合辑、高难度三分球合辑、绝杀三分球合辑、我们就会发现,科比的三分球技术的确是强于常人。

或许你看到这里会说我是在自打嘴巴:你又说单从数据分析是球盲,科比是巨星,每次出手都被包夹,命中率并不能说明问题,那乔丹呢?乔丹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巨星,你因为他命中率低说他三分球烂,你不也是球盲么?

很好,这里引出第二个比较的维度:联盟的防守强度以及犯规条例。实际上宏观来说,联盟的防守强度是逐渐降低的,因为现在随着后卫的越来越热,小球运动的趋势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不可避免的。既然要打小球,防守质量肯定得下来。但是宏观虽然是乔丹年代防守强度更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乔丹年代是没有联防这个概念的,联防是非法的。换句话说,在无数个夜晚,篮球之神乔丹都是在和对方一对一。请你稍微想象一下,一个被称为篮球之神的人,有那么容易在单对单的情况下被防住吗?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科比和乔丹面对的,是不同概念的防守。防守强度大,只意味着身体接触程度大之类的,而联防的威力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人正面防守你,一个侧面干扰你,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一个科比,是无论多强大也不可能永远战胜多个对手的,纵然他有时候真的居然做得到。

从领袖力来说,乔丹的确比科比要强。乔丹的王者气质是毋庸置疑的,他只要站在那里,气势就能压倒你。而科比从小比较自闭,性格有点孤僻,他无法很好地与队友沟通交流,导

致有时候队友无法了解他,也就没办法拥有很好的领袖气质了。

敬业程度这一票,我还是投给了科比。禅师说,科比是我见过最勤奋的篮球运动员。科比的魔鬼式6+6+6训练模式和休赛期的每日加练早就是联盟里的不新鲜的新闻了。科比是当今篮坛的(或者说今年之前)第一人,而他却还是联盟里最勤奋的人。其实这两者也是有因果联系的,正因为勤奋,科比才变得强大。

科比还有一点和乔丹不一样的,那就是他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本人也说过,爱我的人和恨我的人一样多。的确是这样,国内的各个论坛都可以随处看见科黑的踪影。总有人把他贬得一文不值。这真的是说明科比人品差球品差,道德层面上比不过乔丹吗?其实不是的,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传播媒介的更新换代问题。乔丹年代,主要的传播媒介是电视和报纸,而科比年代,网络已经正式大行其道。网络与电视报纸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网络可以让每一个人参与互动发表评论,网络的讯息更新速度无可匹比,任何小道消息都可以轻松地在网络下被无限放大。这就是科比为什么这么多丑闻,因为他红在了网络的时代。乔丹年代的网络还没普及,讯息更新速度缓慢,乔丹的丑闻散播得总是相对不那么给力。其实乔丹没有肘击过对手吗?有,他还殴打过队友,他的脾气非常臭。可是很多这些都没人知道,而科比每一点小问题都会被人无限放大。其实,谁没有缺点呢?

最后我想说,我喜欢科比,欣赏科比,并不是因为他打球厉害,并不是因为他帅,并不是因为他的总冠军戒指多,而是我敬佩他的态度。对胜利的执着,以及对事业的敬业。这是值得每个人学习借鉴的优秀品质。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我们不必要矫枉过正,平常心看待这位即将33岁的老将,足矣。

我会一直喜欢他,一直支持他,无论他打得多好多糟,无论他多老。永不改变。

2.东北师范大学期末作业 篇二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现状,实验反思

1 前言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进入第十二个年头, 此次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 提出“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听说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语言测试是检验和促进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 其改革发展势在必行, 然而大学英语期末考试改革的步伐却明显滞后。部分高校在大学英语期末考试中只设置了闭卷形式的书面笔试, 对英语口语教和学的评估处于缺位状态, 还有些高校虽然设有口语测试, 但测试在形式、效果等诸多方面都不尽如人意, 客观上形成了学生应试能力强但英语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偏弱的现象。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为例, 学院自2003年开始推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较之以前有了很大发展, 但口语测试的进行却相对滞后, 部分学生课堂口语活动参与热情不高, 口语表达的积极性缺乏。

2 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缺位的负面反拨作用

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相互影响, 语言测试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对教学产生重要的反拨作用 (backwash effect) , Hughes将这种反拨定义为“语言测试对教与学产生的影响”。口语测试是语言测试的一个部分。科学的测试是对教学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 可以提供大量真实有效的反馈信息, 进而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对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做出真实客观的定位。学生方面则可以形成自身的客观评价, 调整学习目标, 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全面科学的测试对教学的反驳作用是积极正面的, 形成鲜明比照的是, 测试的缺位或不完善将会对教学产生消极影响。

大学英语期末口语测试缺位必然对大学英语教和学产生诸多负面影响。由于期末考试不安排口语测试, 客观上降低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 导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划拨给口语教学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教研活动也疏于研究口语教学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口语教学的质量就难以提高。在听说课上, 只是就听力部分的练习进行训练, 应对期末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而口语练习则因其费时较大、组织起来麻烦、成效不明显, 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由于口语测试的不到位, 学生即使掌握了大量单词和语法, 但是缺乏运用英语交际的语言环境的支持, 更难以对自身英语技能和水平进行准确衡量定位, 从而丧失了英语口语的学习动力。“哑巴英语现象”在公外学生的身上将更加突出。

3 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现状与特点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 大部分高校开始重视口语测试, 并将口语测试列入大学英语期末考试测试范围。但是, 英语口语测试实际操作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诸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 规模大。口语测试的不易操作性主要体现在大规模的口语测试组织起来有难度, 每次就要有几千名学生参加, 多数学校是把学生按行政班级为单位划分进行测试。专业教师少而应试学生多, 这是造成口语考试难度大的首要原因。如果使学生分批考试, 口语测试试题的保密就很难, 对学生来说, 也不公平。

其次, 地位低。相较于期末笔试而言, 口语测试处于次要地位。有些高校把平时课堂上学生口头完成的表述, 如回答问题、单词课文的朗读、段落的背诵等作为口语测试的成绩。有些虽然进行期末口语测试, 但成绩并不计入期末总成绩。这在多方面反映出对口语测试重视程度不够。

再次, 形式简。在实践中, 口语测试形式存在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与大学英语期末考试的笔试相比, 口语测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广为认可的口语测试模式还未形成, 而像听力、语法、语篇理解、词汇、翻译及写作等的测试则有着相对成熟的形式。

最后, 信效度差。口语测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考官在评判时标准不好把握, 主观随意性较大。同一个考生的表现, 不同的考官可能会给出截然相反的评判结果。测试结果还会受到考场环境、被试者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4 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实验

2011年9月展开本次口语测试实验研究。

(1) 实验设计

1) 设计两项调查问卷, 了解学生口语学习情况及其对口语测试的了解情况。

2) 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2次口语测试, 分别在教改班开始实验之前和学期学习结束时进行, 通过对考试结果分析, 了解学生口语能力现状及发展情况。

3) 根据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 提出口语测试有效模式。

4) 提出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标准化方案。

(2) 实验对象和时间

教改组选择了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班中储运0102班98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另外选择非试点班开采0102班98名同学为对照对象。实验时间为: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

(3) 实验实施过程

2011年12月教改组通过面对面方式,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196名学生进行了第一次口语测试。测试内容为:Part I自我介绍;Part II朗读单词;Part III朗读文章段落;Part IV简短回答问题。口语测试评分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项:总体印象;词汇;句子的掌握;流利性;准确性;语音语调。测试完毕, 评分教师会给参试学生打出一个0—100之间的综合分, 以及按词汇、句子的掌握程度、流利程度、准确程度、语音语调子项给出的分数。

从测试结果看, 实验班与对照班英语口语水平无明显差别。学生成绩多处于良好和及格档次, 及格人数多于良好人数。大多数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 但发音不够标准, 且表达不够流利, 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不高。

在接下来为期半年的教学中, 实验班口语教学内容, 从个性化、交互式、自主性学习、新颖性、可管理性等方面着手, 对发音、词汇和句型实行单元测试。在设计课堂任务时, 以每个单元的相关主题为任务, 给出提示和关键性信息, 为完成后面的任务做好铺垫, 遵循导入、理解、输出的次序, 进行具有真实意义的交际任务。

为了检验教学改革效果, 2012年6月, 教改组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了第二次口语测试。测试内容为:Part I课文朗读;Part II情景对话;Part III开放式问答。实验班达到优秀人数占到12%, 良好比例达到52%, 及格占36%。对照班的成绩优秀占5%, 良好占45%, 及格占50%。从巩固教改成果目的出发, 2012年12月, 教改组对实验班进行了第三次口语测试。

(4) 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口语学习情况

为充分了解学生英语学习, 尤其是口语学习现状, 以及测试前后学生对口语测试的看法、题型设计方案、口语提高途径、方法等方面的情况。教改组对参加实验的学生分别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以及多次面对面的访谈。问卷调查人数196人, 收回有效问卷:196份。调查结果表明, 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进行口语测试很有必要。但有5%的同学从来没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口语测试, 同学们提高口语的途径和机会都很少。当问到口语测试对口语学习的影响时, 17%的学生认为很有帮助, 68%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 15%的学生认为没有明显帮助。调查结果表明, 学生对提高口语水平有着强烈渴望, 但方法和途径缺乏。这对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5) 实验结果分析

从测试结果分析, 实验班和对照班口语成绩都有明显提高, 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这表明口语测试对英语口语教和学都有着积极的反拨作用。同时也给广大一线大学英语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改进口语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改进口语学习策略,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5 对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实践的反思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自2003年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 口语教学一直受到教师们的高度重视。结合教师们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 我们初步建成了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体系并进行实践。

(1) 提高口语测试信效度

口语测试的设计人员应明确、科学地设计测试的各个环节。一般要注意到口语测试的内容、题型、测试标准等。对语言基础的考核可以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着手, 兼顾语言得体程度、语境因素以及表达的流畅和准确度。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是确保口语测试信效度的基础。在评分方式上, 可以采用综合评分法和分项赋分法相结合的办法, 既让评分教师凭自己的总体印象给考生打分, 同时也兼顾了口语能力的各项要素, 确保口语测试的信度和效度。

(2) 学校主管部门加强引导

目前口语测试成绩体现在平时成绩一项中, 占平时成绩的10%, 平时成绩又占期末总评的30%, 这同其地位是不相适应的。另外, 口语测试耗时长, 工作量大, 教师口语测试付出的劳动应得到充分尊重, 鼓励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大学英语口语测试考官培训, 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合格培训, 增加口语考试的公信度。这些工作都需要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引导。

(3) 建设口语测试试题库

大学英语期末口语测试试题库的建设是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改革中的一个环节。题库的建成可以极大提高口语测试的效度, 减少过度资源浪费, 避免学生投机取巧, 减少猜题背题等不良现象。题库建设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展开, 密切联系使用教材的内容编排, 立足于教材各个单元的主题, 同时也不能脱离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 并定期补充更新。

6 结语

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实施对教学起到很好的反拨作用, 形成了对口语教学客观公正的评价, 有助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口语教学现状的改革。尽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但笔者相信, 只要在这个过程中善于总结, 找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症下药, 就可以使口语测试进行得更为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如何评价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J].外语界, 2002 (1) .

[2]梁笑梅.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对英语学习的反拨效应[D].大连理工大学, 2010.

[3]邱东林, 季佩英.改革大学英语测试内容, 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复旦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报告[J].外语界, 2004 (1) .

3.高职院校大学生期末考风调查 篇三

关键词:高职;期末考试;考风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03-02

一、引言

近几年来,在高职院校各门课程结业考试过程中,考生为了获得理想的考试成绩而进行作弊的风气愈演愈烈,考试作弊导致评价信息失真,不但影响学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教师也无法根据考试发现问题并改进教学,学校也无法对教育质量进行有效地监控,从而给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1]。为了考察高职大学生的考试作弊情况与动机,于2014年6月针对江苏扬州三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考试作弊的态度和动机进行问卷调查,从而为加强学风建设、为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制订有效遏制考试作弊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案

在借鉴冯利君对考试作弊调查问卷的基础上[2],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进行了适当调整,形成本次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高职学生学风和考风的总体情况;第二部分考察学生对考试作弊的态度及动机;第三部分统计学生特征。调查于2014年6月4~5日在江苏扬州市的三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时间选择在大规模的期末考试即将开始时期,笔者认为在此期间学生对平时的学习情况以及考试作弊的态度有着较为深刻的感受。问卷在每所学校等额发放70份,对各学校教室内上自习的学生随机发放。在做过相应的解释后,要求学生匿名当场填写调查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192份,剔除回答不完整或有明显错误的问卷,共取得有效问卷186份。对回收的调查问卷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本次调查样本的组成结构分布情况如下:男生71人,女生115人,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38.2%、61.8%;大学一年级67人,二年级64人、三年级55人,分别占36.0%、34.3%和29.6%;担任班级或学院干部的有62人,占33.3%,党员有27人,占14.5%,团员有117人,占62.9%。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高职学生对学习和成绩的态度。一般而言,考试作弊行为与学生自身对学习和成绩的态度有很大关系。本调查中的学习态度通过平时学习情况和应对考试方式来测量。①平时学习情况。调查显示,大一选择“平时学习就刻苦勤奋”的占同年级49.3%,而大二、大三分别只占26.6%和25.5%;大一、大二、大三选择“平时学习就一般努力”的分别占同年级的38.8%、50.0%和50.9%。这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随着年级升高而下降。②应对考试方式。大一学生中有41.8%选择“平常勤奋,考前重点复习”,而大二、大三对此的选择比例分别为23.4%和20.0%。大一、大二、大三选择“平时一般考前重点突击”人数分别为52.2%、43.8%、30.9%,同时选择“平时放松全凭考前突击”的比例为6.0%、32.8%、49.1%。这表明大一学生在对待考试上更重视平时学习的积累,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平时的学习重视程度下降,大三的学生有近一半全凭考前突击。大学中的课程考核逐渐变成了突击考试,这需要教学工作者反思。③对成绩的态度。大一、大二、大三选择“高分很重要”的人数分别占同年级的83.6%、59.4%、25.5%,选择“考试通过就行”的比例分别为13.4%、26.6%、56.4%。在大三年级甚至有18.2%的学生认为“考试成绩无所谓”,而在大一对成绩持无所谓态度的人数仅占3.0%。这表明高职学生对成绩的重视程度随着年级升高而下降。

2.高职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及态度的调查。①考试作弊行为。调查从“自身作弊行为”和“发现同学作弊行为”这两个方面来考察高职学生考风情况。在回答“进入大学以来,你在考试中作弊过吗”问题时,有48.4%的学生在考试中有过作弊经历,有34.9%的学生“从未作弊”,还有16.7%的学生“想做但不敢”,存在考试作弊的隐性危机。在回答“在大学里,你有发现同学作弊吗”时,竟然有高达91.9%的学生曾发现周围同学考试作弊,其中有40.3%的学生认为在考试中“有很多”同学作弊。可见高职院校中考试作弊情况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②对同学考试作弊的态度。调查设计了两个问题考察高职学生对同学考试作弊的态度。在回答“发现同学考试作弊,你会怎么做”时,有37.1%的学生选择“痛恨但不会有所行动”;由于同学关系,没有学生去“检举告发”;更为严重的是有50.5%的学生对周围同学的作弊行为熟视无睹,持“无所谓当作没看见”的态度;还有12.4%的同学想“有机会一同合作”。这说明当今许多大学生缺乏一种社会责任感,只要没有直接影响到自身利益,就持“独善其身”的态度。同时作弊行为也具有“羊群效应”,会对其他不作弊的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在调查“您如何看待同学考试作弊的行为”时,有20.4%的学生回答“习以为常,自己也经历过”;高达52.7%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但自己不会同流合污”;15.6%的学生认为“不可理解,但不赞成也不反对”;只有11.3%学生认为“非常不可理解,坚决反对”。竟然有73.1%的学生对作弊持认同态度,并有20.4%的学生还曾经有过作弊行为,这说明当前高职院校中学习风气败坏,考风考纪很差,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发生偏转。

3.考试作弊的影响因素调查。从不同年级以及主、客观两个角度来考察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①主观影响因素。调查显示,在主观影响因素中,选择“平时学习不努力”、“对课程不感兴趣应付考试”、“混及格以免重修”的学生分别为91.4%、66.7%、65.6%,其次是“在乎成绩想取得更好成绩”、“拿奖学金和各种荣誉称号”、“成绩太差难向家长交代”分别占到62.9%、49.5%、32.3%。选择“想取得更好成绩”的比例在大一、大二、大三中分别为77.6%、70.3%、36.4%,这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呈下降趋势。在主观影响因素中,三个年级学生认可度一致且皆为最高的是“平时学习不努力”,除此以外,在大一、大二、大三中,第二影响因素分别为“想取得更好成绩”、“混及格以免重修”、“对课程不感兴趣应付考试”,分别占同年级人数的77.6%、89.1%和86.3%。②客观影响因素。在客观影响因素中,居于前三位的是“课程枯燥记忆内容太多”、“整个社会都在弄虚作假,作弊不算什么”、“别人都作弊自己不做亏了”,分别占到82.8%、61.8%和57.0%。在客观诸多影响因素中“课程枯燥记忆内容太多”是三个年级共同的第一因素。大一中有59.7%的学生认为“别人都作弊自己不做亏了”是第二大引发考试作弊的因素。分别有62.5%的大二和67.3%的大三学生共同选择“作弊不算什么”作为其第二大外在因素。说明外部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影响比较大,学生已经失去了“考试作弊是可耻的”道德标准。此外还分别有47.3%、32.3%的學生选择了“监考不严,很少被抓”和“对作弊惩罚不严,往往雷声大雨点小”。由于监考老师在考场中监考不力,对作弊学生出于“同情或宽容”而导致对作弊的惩罚“雷声大雨点小”,使得学生的作弊成本较低,也推动了大学生考试作弊之风的蔓延。

四、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1.主要结论。本研究以江苏扬州市三所高职院校的186名学生为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了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考试作弊行为、引发作弊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①考试作弊行为与学生对学习、成绩的态度密切相关。大一学生总体上平时就学习勤奋,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学习的重视与努力程度下降,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一半是不够努力、比较放松的,大三学生学习风气最差,绝大多数学生全凭考前突击来应对考试。②当前高职学生考试作弊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近半学生有过考试作弊的经历,高达九成的学生发现同学有作弊行为,但多数学生对此持“无所谓”态度,更不会检举告发,对同学的作弊行为采取了默许纵容态度。由于考试作弊行为存在“传染性”,让许多没有作弊的学生产生不平衡及从众心理,由此也造成作弊的隐形危机。③引发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的因素是多重的。在主观上主要是由于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造成的,客观上主要是课程枯燥、考试记忆内容太多,加上社会的不正之风影响,作弊所造成的心理不平衡等多重主客观因素交织,共同引发了高职院校学生考风败坏。

2.对策建议。①学校需要在大二、大三年级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考试氛围,使学生明确考试目的,端正考试态度,建立科学的应对考试方式。②学校需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形成大学生应有的基本道德规范,使学生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不良影响,规范自己的学习和考试行为。③根据课程的专业特点,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下,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降低最后考试成绩的比重,同时加大平时作业、实验操作、课堂讨论、读书报告、文献检索、参与项目等多种形式的比重,实行灵活多变的课程考核方式,防止学生完全靠考试突击来通过课程的考核。

参考文献:

[1]刘西,李佳孝.近五年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研究评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3,(23):123-124.

4.大学生就业指导期末作业 2 篇四

问:你觉得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什么时候应该树立就业观念,关注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各方面的就业前期的准备?

答:通常大多数非毕业班的在校大学生都会等到自己成为毕业班学生时才开始树立就业观念,了解与就业相关的知识,而自己为非毕业班的学生时,则没有必要提前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我认为,一个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树立与他未来就业时能拥有多少竞争筹码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就业。没有明确的就业观念就不会有明确的学习定位。所以说早早地树立就业观念,不仅有利于作为非毕业班的学生尤其是新生有效地规划自己的在校生活,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也有利于帮助自己端正学习态度,激发自己的学习斗志。很多同学从刚入高校时就忽略了这个问题,觉得高中读的很辛苦,大学里可以悠哉闲哉地天天打游戏、睡懒觉、上网等,用很多无谓的玩乐来消遣大学宝贵的青春时光,直至大二了,很多同学甚至还不知道或不清楚自己所学专业要系统地学什么知识、哪些专业知识是自己必须要熟练掌握,并且可以与实际相结合运用到未来的工作中去的,毕业前应考取何种相应证书。因此,提早树立就业观念,明确其所学专业的学习要求,了解社会上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及要求,并学会科学地选择学习内容,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积极主动地去考取相应的证书,这对于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就业观,学会充分利用宝贵的大学时光,以及未来的就业之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问:很多大学生从大一进校时就开始到社会上从事一份兼职,有的甚至会从事多份兼职,你对这种行为有什么看法?

答:我觉得这需要分情况来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如果纯属为了赚取零花钱,以供自己的娱乐消费,而花费大量的课后业余时间来从事与自己未来就业的专业无关的琐碎的兼职中,那绝对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毕竟大学里最重要的还是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其次大学里的业余时光可以充分用来大量阅读,广泛涉猎各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的好书,对于增加自己的个人涵养、人格魅力以及人生的厚度都有很大的帮助,这些都是一个人以后走上社会的所拥有是宝贵的无形资产,比如你的专业是国际贸易,以后需要和各种客户打交道,客户会欣赏那些可以给他以人生启迪,看待和分析问题有深度的人,从内心深处去佩服从而去信服你这个人,最终信奈你所销售的产品。而能做到这种境界,则需要你花费相当的时间去海量的阅读来充实自己的大脑。

另一方面,对一位在校生而言,在真正的走上社会参加工作前,提前接触社会对于未来的就业确实也很重要,不管你从事的兼职是否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相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就业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主体性、社会化等特征。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人难,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有业不就,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产生,源于毕业生的主体选择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冲突。所以提前进入社会实践,提前了解社会,提前学会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也是迈向社会的很重要的第一步。我想到对于你们而言,就业观念就是就业力,态度决定结果,性格决定命运。因此,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主动作出适应性调整。所以说到这里,暑期社会实践和阶段性实习是个很好的进入社会实践,提前链接社会、了解与你的专业相关的社会就业形式以及对于检验你目前所学知识的熟练应用程度都有很大的关系。能够让你提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因为每个大学生就业时都必须服从社会需要。这就要求你们首先要明确现实岗位的重要性和工作的目的意义;其次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专长与社会实际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寻求到社会需要与个人追求的交汇点。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学会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顺利实现自己职业理想乃至于人生理想。

问:你觉得对于我们国贸专业的学生而言,应该如何有针对的进行就业前的就业准备,你怎么看待目前的“考证热”的现象?

答:首先,我觉得专业技能方面是要能够熟练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对于考证的话,我觉得你们不能够仅仅满足于通过一些应试性的准备获得一份可能并不名副其实的证书作为一个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是应该注重于在此基础上对该种技能真正的熟练运用。就我个人的求职经历中,很多用人单位都有试用期,不管你拥有多少证书,用人单位最终会通过你在试用期内对于这些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能否熟练运用这些技能来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来考核你的工作能力。所以我觉的,对于很多技能的学习,需要沥干其中的水分,真正的从中学到东西,并能够学以致用。

其次,从大的就业环境来看,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很严峻,所以我们在就业前应该学会理性的分析和认识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应该努力培养自己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意志坚强、谦虚礼貌、自立自强、耐挫性高、自控力强、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人格特征来增强自己的就业心理能力。我们作为各种就业压力的实际承受者,也许谁也无法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败,但是能够选择对待就业失败的态度。就业成功是蕴藏于每一位就业者心底的一份强烈渴望,然而,家境的贫寒、教育的缺失、时运的不济等往往会使我们置身于失败的困境。但是,在现实世界里心灰意冷,举步维艰时,却常常忘了还有另一条可经由“想象”而抵达的成功之路。当一个人一无所有却胆敢“想象成功”时,他就拥有了一份严谨而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能使心智不断提高,而积极的心理状态,更能给人生带来快乐的心理体验,并不断催人奋进,这就是自信给人带来的力量。由此可见,乐观自信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心理动力之一。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意志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心理条件,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决策的果断性,避免在关键时优柔寡断、丧失良机。性格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性格对于正确思维、理性处事有巨大作用。所以,大学生要善于听取意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实践中防止和克服怯懦、自卑、孤僻、狭隘、忧郁、狂躁等心理。

对于任何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可以帮助你们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学会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也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同时还应该掌握用于创造更多、更新知识的本领,掌握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技能有机结合的方法,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使自己能够顺应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择业的需要,努力提高就业能力。

从我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说,我和你们一样,觉得自己读一回书,就必须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大家都是这种心情。但是对于“理想”有些人理解出现误区,会倾向于将其定义为那是一份“即省力,又不辛苦的,工资又很高的”工作。而现实这样的工作根本就找不到,于是学生心理有一种落差。觉得上当受骗了。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到深圳从事房地产的销售,当初觉得这是个很前途,很光鲜靓丽的工作,但是后来真正从事这份工作后却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大。我每个月的销售业绩都不尽人意,深圳的消费水平也很高,所以每月的收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都有困难。其次,在这份工作中我的交际圈中大多数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当时对于刚离开校园的我来说,很不适应。所以,在离开学校之前一定要告诉自己正确的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告诉自己,只有我们自己创造价值,才能为自己取得相当可观的回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学习,因为通常积极表现就会有很大可能得到公司的认可。但是也许人有时就是不能正确看待自己,过于消极失望,或者过于自大,以至于不能找到适合自己,让自己满意的工作。

所以在我看来人的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工作选择很重要,如果一份工作能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专长与社会实际需要有机统一起来,那么这份工作应该算是一份相当完美的工作。我在从事了1年的房地产销售的工作后,因为觉得不适合自己所以果断选择了放弃。后来经过无数次投简历、参加面试、被淘汰,一直寻寻觅觅到现在从事的IT行业的销售工作,虽然一路上走来,风风雨雨,但目前的这份工作是我很喜欢的,并且觉得可以作为我人生的事业来看待的。我从事的同样是销售工作,但是与第一份工作相比,在这个工作圈中,我每天面对的客户或是同行,相对而言,文化水平和学历比较高,我很喜欢这种人际交往的氛围。我觉得一个人的工作圈中每天交往接触的各种人的修养和受教育水平对一个人的影响也很重要。所以在选择工作时,这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社会也是一个大染缸,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初入社会,要学会时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随波逐流,要在大浪淘沙中,永葆本真,让自己成为一颗砖石,越经打磨却越能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其次,对于现在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准备创业,对此,我觉得大学生还是要首先树立好择业的观点,调整好就业心态。如果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我个人目前的规划也是这样的,我毕业前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就是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目前是处于创业前的学习和准备阶段。不过这个并不是就业时必须奉为至高无上的真理,因为影响一个人的发展的原因很复杂,涉

及方方面面,有时是时势造英雄,有时是英雄造时势,外部环境和外在因素对一个人的影响也很大,所以我们需要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的变化合理科学理性地来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5.西南交通大学毛概Ⅱ期末大作业 篇五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之势。然而在崛起过程中中国 将会面对许多阻挠和挑战。

一、中国当前的的周边形势

早在今年的1月份,中国社科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共同发布《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5):“一带一路”与周边战略》。报告认为:中美关系竞争性的一面凸显,中日关系持续处于“冰河期”。2015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至少面临大国关系的变动、海上争端的管控、“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进入攻坚期三大挑战。

评估认为,影响去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主要大国关系呈现不同特点:一是中美关系竞争性的一面凸显;二是中日关系持续处于“冰河期”,虽然年底双方的四点原则共识,但是两国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以解决;三是俄罗斯被迫转向亚太,加快与中国的战略协调与合作;四是印度新政府对华实行经济合作、战略平衡的双轨政策,中印合作关系稳定而有限度。而海上安全仍然是周边形势的聚焦点。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一下中国周边的形势。

1.美国美国不是中国的邻国,但美国近几年一直在推行其亚太再平衡战略,根本目的就是应对中国的崛起,增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在大的美国财政困难背景下,美国要通过减支来实现财政平衡,通过对中国周边制造乱局,又不至于真的发生战争,以受中国威胁为名,把庞大的军队派驻到中国周边国家是其最终目的。

对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其战略意图主要有两个个方面。首先是战略意图,这主要包括两点:其一是应对中国崛起对地区乃至全球政治格局所带来的震动效应,尤其是对美国全球优势地位所带来的冲击。尽管美国对于中美力量对比的差距有着十分清晰的认知,但中国实力增势之迅猛依然令美国不安。其二是确保对亚洲盟友的安全承诺真实有效。其次是经济意图,经济状况直接关系到普通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从而也触动了华盛顿最敏感的神经。亚洲地区与美国的经济振兴息息相关,亚洲地区的经济快车对于美国经济复兴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美国对华军事压力增大。二是中国的周边环境更加复杂。近期,部分与中国存有领土、领海争议的邻国借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之机向中国发难,影响到中国周边的安全和秩序。其中,中日钓鱼岛问题,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的南海问题升级,其背后都可见到美国的身影。三是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受到挑战。与此同时,中国对于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也受到了重大影响。以中美缅甸关系为例。自2010年底缅甸政治转型之后,尤其是在吴登盛政府执政以后,中国在缅投资遭遇一系列挫折。中缅关系迎来了新的挑战,自此进入一个微妙的调整期。这与缅甸政府外交政策“向西看”有很大关联,也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大对缅甸外交施压与利诱有关。近几年内,美缅关系迅速解冻、升温,并日益成为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成就与支撑力量。有一种论调说,美国已经在战略上将中国C型包围了。C形包围圈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海陆并进,海上包围圈以日本为起点、印度为终点,陆地包围圈以印度为起点、中亚为终点,由海到陆形成了一个C形包围圈。2.日本当今中日关系的三个特点:第一,钓鱼岛问题是中日之间领土、主权认知存在争议的一个现实问题。由于日方不承认这一现实,并且拒绝承认双方曾就搁置争议达成共识,中日两国没有办法就钓鱼岛领土主权认知争议问题展开对话。东海危机管理已经提上两国议事日程,今后如何防止对立升温甚至发生擦枪走火,是两国面临的另一个现实问题。第二,如今日本安倍政府修宪成功,日本成为了一个可以对外用兵的国家,由此对亚洲的和平带来更大的威胁,对此中国不得不提防。

第三,近年来日本政治右倾化带来中日关系的倒退,使两国的经贸关系也受到影响,出现了“政冷经冷”的局面。尽管有日元贬值、日方在赴日签证方面提供便利等利好,中国赴日旅游人数明显增加,但是日本来华的旅游者并未出现增加。

3.朝鲜半岛问题近年来,以朝鲜核武器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朝鲜与美国、日本、韩国之间的争端,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已经构成了对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现实威胁,也使朝鲜半岛局势重新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此不做过多叙述。

4.俄罗斯由于去年的乌克兰危机,俄罗斯遭受了西方的经济制裁。随着乌克兰东部局势重陷危机,美俄、欧俄关系再度紧张。全世界是否不得不在美俄之间选边站对?中国是否还能够保持

“适度超脱”,利用战略机遇期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仍然存在很大变数。

5.印度虽然中印两国目前面临许多难以突破的现实困境,但是中印关系将保持积极、稳定的发展趋势。其深层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中印两国关系健康发展意义非凡。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印度时曾说过:“中印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是亚洲之幸,世界之福。”这一句话道出了中印关系对于亚洲繁荣稳定以及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影响。其二,中印两国在众多传统及非传统安全领域有广泛的共识和共同的利益需求。中印两国作为两个新兴的发展中大国,都是“金砖国家”成员,两国不仅在气侯变化、粮食安全以及能源安全等领域有着共同的利益需求,而且在维护亚太地区稳定、推动建立合理的经济秩序以及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等重大问题上都有着广泛的共识和共同的努力。其三,印度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保证了印度不会与其他国家结盟来对抗中国。印度并不会因为借助美国的力量来实现其大国梦及其他的目的而一味地讨好美国甚至与其结盟,所以中印两国不会轻易走到拔刀相向的对峙局面。6.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是最为复杂的一个方面。南海问题关乎国家的核心利益,对中国的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美国一直试图搅乱南海局势,拉拢南海的相关国家与中国冲突,以此来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在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8日接受了路透社采访。在谈到南海问题时,习近平指出: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任何人要侵犯中国的主权和相关权益,中国人民都不会答应。中国在南海采取的有关行动,是维护自身领土主权的正当反应。对本国领土范围外的土地提出主权要求,那是扩张主义。中国从未那么做过,不应当受到怀疑和指责。在南海与中国有冲突的国家主要有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闹得最凶的是菲律宾,而实力最为强大的是越南。在应对南海问题上一方面对于领土主权问题上寸步不让;另一方面,不断增强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取得对南海的实际控制力;另外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合作。

二、全球战略形势

九月,习近平主席访美。十月,习近平又访问英国。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一个不包含中国的贸易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取得实质性突破。奥巴马放出话,不能让中国书写全球经济规则。

(一)习近平主席对于当今国际形势有如下五点判断:

1.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

“全球治理体制”就是世界上的事情该怎么管、如何办。在习近平看来,这种治理体制正处于数百年以来的大变局之中。过去几百年里,国际秩序都是由西方国家主导,世界上的事多是他们说了算。但近年来,国际事务的实力天平已更加平衡。习近平指出,“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 这一“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所带来的自然是治理方式的改变。习近平指出,“数百年来列强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逐步向各国以制度规则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也就是说,现在很多问题、很多挑战,不是一国两国所能应对得了的。比如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防范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即使强大如美国也不再能凭一己之力搞定,换句话说,谁也不能独霸天下了。

2.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TPP贸易协定一出,坊间便出现了“困住中国”的担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TPP 所制定的贸易规则不太利于中国。谁来制定规则,这个问题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习近平在会上明确,“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这便事关规则制定权。接下来,习近平连用4个“事关”来论述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重要性。他说:“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不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

“定规则、定方向”,显然,中国在构建国际秩序中的角色已从“学习适应”向“改革促进”转变。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牵头筹建“亚投行”?为什么要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其实,这些都是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都是在布局长远。3.当今世界发生的各种对抗和不公,不是因为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过时了,而恰恰是由于这些宗旨和原则未能得到有效履行。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些西方国家再次抛出“中国威胁论”,指责中国挑战现存的国际秩序。

毫无疑问,现在的国际秩序是在二战胜利的基础上建立的,而战后诞生的联合国及其宪章正是现存国际秩序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在多个场合都有表态,中国不但不会挑战国际秩序,还是它的坚定维护者。中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反观世界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巴以冲突、阿富汗问题、南苏丹冲突,哪一个不是因为有关国家未能有效履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才造成的?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习近平表示,“要看到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期待。”在出席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宣布,中国将率先组建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化解危机、维护世界和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他还强调,我们要坚持开放的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方。通过回应世界的期待,中国也是促进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履行。4.要推动变革全球治理体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

现在的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际上的问题本应大家商量着来。但长期以来,在一些国际组织中,仍是几个国家说了算。比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美国拥有着超过15%的一票否决权,一些重大决策即使符合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和利益,也有可能被搁浅。不改革是不行了。但事实上,全球治理体制的改革阻力仍不小。2010年,IMF董事会通过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表示将向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和代表性不足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份额,怎奈美国国会拒绝通过,5年来原地踏步,这正是不公正不合理国际秩序的反映。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存在的这类问题,习近平明确提出,“特别是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显然,这一论断,既是为自己说话,更是替发展中国家出头,争取一个更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5.全球治理规则体现更加公正合理的要求,离不开对人类各种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全球治理体制变革该用什么理念引领?肯定不是一家独大。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说:“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在学习中,习近平特别提出,“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这种主动作为的自信与以前大不相同。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关于国际话题的集体学习,此前往往落到本国如何学习国外经验上。而这次学习,不仅明确了我们要怎么办,还提出要将中华文化有机地运用到全球治理当中。可以想见,随着中国更积极参与国际秩序,国际秩序中将更多地打上“和而不同”等中国的文化理念的印记。

(二)对于当今国际局势,我想由ISIS组织作为切入点来简单谈谈。客观来讲ISIS是一个有抱负、无节操、战斗力惊人的伊斯兰激进共同体。这里必须还要提到伊斯兰激进史,简要说,目前全世界有16亿穆斯林,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但其中大概只有 1%是极端激进主义者(其实绝大部分穆斯林是爱好和平、尊师重教的,他们甚至在战场上都不会在敌人背后开枪),而圣战这个词本身是个宗教词汇,代表穆斯林与内心邪念战斗的过程,现在却被异化为全球恐怖主义的代名词,说实话这一点本拉登和西方某些媒体都脱不了干系。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从10世纪以来,确实有一股激进主义的暗流一直在涌动,从罕百勒到泰米叶,再到近代的库特卜,他们不断强化宣扬一种“卡菲尔”的概念,具体包括三种人一是指那些曾经信仰安拉又叛离伊斯兰教的。二是在穆斯林遭到迫害时不仅没有提供帮助反而落井下石的。三是与穆斯林为敌。而杀掉卡菲尔不仅不是犯罪,还能直接上天堂。

个人推测,ISIS 虽然很难实现他所谓的横跨亚欧非的伟愿,毕竟拉得仇恨过多,但是很多看客希望美国、欧洲、土耳其包括伊朗能连起手来几个月内剿灭ISIS也是不可能的,我从来不怀疑美国政府出于理想主义价值观出动地面部队的可能性,但我同样不怀疑美国政府背后的操盘手基于现实主义借机整垮整个阿拉伯世界甚至土耳其的可能性,坦白说这与奥巴马无不无能无关。

接下来谈谈我对目前中东问题的一些个人看法,这里面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多,伊朗、伊 拉克、土耳其、沙特、卡塔尔、以色列、美国、俄罗斯、中国。下面一个一个说:

沙特:前面说过沙特是完全的宗教国家,可兰经既是宗教圣典也是一切生活的规范,作为逊尼派老大,沙特愿意花钱支持一切不利于什叶派派别,所以我们看到无数逊尼派极端组织后面站的都是沙特的王子和贵族,ISIS亦不例外,至少最初是这样。但是支持归支持,沙特王室本身却并不相信激进主义,他采用的通用政策是祸水外引,把有可能威胁自己老大地位的所有国家搞乱即可。所以我们能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埃及政变后,沙特支持的并不是自己培养的干儿子穆兄会,反而是世俗的军方政权,这清楚地说明沙特在支持激进主义方面是有明显的尺度的,即你可以无限制的闹但你不能真的掌权。阿拉伯剧变摧垮了很多中东国家,沙特其实也早已暗流涌动,年轻人之所以没有揭竿而起纯粹是因为发现其他国家在动荡之后生活水平大幅下降。而沙特王室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我们就能看到他们一方面给民众拼命发钱,另一方面拼命在巴尔干和欧洲买房子买地随时准备逃。所以沙特下步会去去向何方,很明显。

伊拉克:伊拉克在做美国盟友的时候一度也曾是阿拉伯老大的有力竞争者,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伊拉克确实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国家,起码十年内毫无希望可言。现在回头看伊拉克战争,更像是美国在国库充裕、阿富汗战争声威大振时挟势进行的任性之举,推翻了萨达姆的逊尼派世俗政府,换来的是亲伊朗的什叶派政府,也最终导致了伊拉克的分崩离析,现在的伊拉克分为三个名义上的部分,南部的什叶派政府军,中部和西北部的 ISIS,以及东北部的库尔德人,库尔德人我们下面还会单独说。

叙利亚:阿萨德政权还在苦苦支撑,的确,卡扎菲和萨达姆的下场摆在眼前,阿萨德没有第二条路可选,占12%人口的阿拉维派也无路可选。同伊拉克一样,之前的叙利亚是一个百姓安居乐业、中产阶级发达、工业设施完善的世俗国家,结果现在被折腾得生灵涂炭。至于美国为什么停止攻打叙利亚,很简单,美国已没有从前的财力和意愿介入中东事务,奥巴马是靠离开中东得的诺贝尔奖,再回去不是赤果果的打脸么,本来希望靠叙利亚大量的反对派很容易达成利比亚那样的战果,但是没想到战斗力渣不说还不团结,谁都不服谁,再加上 ISIS的横空出世,只能任由叙利亚反对派自生自灭。土耳其:上世纪伊斯兰世界最主要的两个世俗化国家之一,另一个是埃及。土耳其在本

世纪初埃尔多安上台后,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只因他牢牢抓住了三个要点:一是再定位,抛弃了以往一心要脱亚入欧的幻想,充分利用自己横跨亚欧的地缘优势,反而成为西方与中东世界的平衡木;二是完善工业体系,控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腾飞;三是准确把握世俗与宗教的尺度,再加上一点反犹倾向和个人魅力,直成为衰败的中东唯一可见的希望。但是土耳其只有一个命门——土耳其有2000万库尔德人,占人口的五分之一,但是土从来不承认他们是一个民族,埃尔多安在任期间重要的功绩之一就是镇压库尔德人后与库尔德工人党和谈,没想到ISIS一起,在伊拉克和库尔德人打得不可开交,伊拉克库尔德难民疯狂涌入土耳其。我们看新闻,美国每天都催土耳其从地面出兵攻打 ISIS,但是埃尔多安只是虚与委蛇,鲜有动作,原因是土耳其的最高利益只有一个就是不能让库尔德人做大,所以宁可承受美国再多的批评,国内再多的库尔德游行抗议,埃尔多安也要把库尔德人顶在同ISIS作战的第一线,一能让二者两败俱伤,二能避免与ISIS及其背后的金主直接翻脸,至于能顶多久,我们还要看下步局势发展。

伊朗:伊朗是目前和一段时间内中东统治最稳定的国家,内部来说波斯人和阿塞拜疆人完全融合(哈梅内伊就有阿塞拜疆血统),宗教什叶派占90%以上,政治架构稳定,哈梅内伊和鲁哈尼的契合度较高,外部来说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被俄罗斯和ISIS制约的难以为继,名义上还在拉着六国谈伊核,实际上已经拉着伊朗和沙特在美国三方会谈。国内可能还有些朋友把伊朗和朝鲜并提,作为一个亲身体验过两国的人,其实除了都有核背景以外,二者可谓天壤之别,我不敢说伊朗的统治模式代表着伊斯兰世界的希望,但几十年来的事实证明,这对于伊斯兰世界来说,起码是个不坏的选择。简单说下历史,伊朗历史上曾被很多王朝统治,包括波斯人、阿拉伯人、蒙古人以及突厥人,到上世纪20年代,军官巴列维发动政变建立起独裁的、世俗的巴列维王朝,此后几十年里伊朗是美国在中东最可信赖的朋友之一,直到 1979 年霍梅尼回到伊朗推翻巴列维,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霍梅尼去世后传给之前的总统哈梅内伊至今。就ISIS来说,最希望出兵的自然是伊朗,这样一可以名正言顺的保护自己的小兄弟阿萨德,二可以借打击ISIS立威,三可以震慑逊尼派诸君,四可以扩张自己在伊拉克的势力范围,五还可以借着打击ISIS跟美国提点要求,所以我们看到伊朗早已跃跃欲试。至于到底能否实现就要看美国态度,是否能愿意伊朗捡个大漏。

美国:美国问题千头万绪,也容易有争议,只能说点自己的想法。正如下午在评论里和某同学讨论的那样,我们习惯于把美国一切的政策归于美国政府一身,但是实际上美国的外交系统极为复杂,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交织在一起,互相制衡。理想主义是票仓,是民本,是政治正确,美国的宗教色彩其实比欧洲浓厚的多,这一点在外交上的体现上就是高度的制度自信和在某些问题上的不容置喙,所以会有大国兴衰论、历史终结论(政治学家福山提出的理论,这一段时间他又有新论调,网上有视频),那么什么样的中东国家最符合美国这种理想主义色彩呢?样本大概是美军撤出之前的伊拉克。但是理想主义不是叫出来的,是真金白银堆叠出来的,而且可能是得不偿失的,没有点宗教的牺牲精神是玩不来的,所以说单就美国政府而言,出兵伊拉克和ISIS没有理想主义成分恐怕讲不通;现实主义则是暗流、是资本规律,是利益正确。现在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最优选择是坐看中东碎片化,变成烫手山芋,然后让高调宣传新丝绸之路的中国接盘,美国则安安心心的落实自己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这个论调不是主流但是一定有市场。近期来看,美国至少已经打出两张牌,一是依托本国页岩气技术的突飞猛进,持续压低国际油价,让俄罗斯和伊朗以及其他产油国割肉买单;二是开始暗地示好库尔德人,把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水彻底搅浑,这一点埃尔多安已经抗议美国给库尔德武装空投物资和装备了。

现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谈反恐,网上也有很多人在谈反恐,认为ISIS人人得而诛之,但很多人却看不清这背后的真正真相。ISIS为何能够如此顽强并且不断壮大?我想还是由于美国纵容。美国人天天喊着要打击伊斯兰恐怖组织,却又一直毫无成效,为什么?因为美国压根不想真正打击 ISIS,目前美国在叙利亚的培养的反政府武装简直是太弱了,如果几个国家打击伊斯兰组织,阿萨德政权将会保持稳定,也就是说获益的将会是俄罗斯,这不是美国想要看到的。现在世界应该做的,不是该如何联合起来对ISIS进行军事打击,即使ISIS 被消灭了,中东就会稳定了吗?并不会。因此世界应该做的是解决如何让中东的伊斯兰人去建设国家,如何去发展,而不是美俄在那里抢地盘。所以说只要美俄在中东的博弈持续下去,中东局势就不会稳定,“恐怖主义”就不会消失。

6.东北师范大学期末作业 篇六

一、作业限量

很多教师认为,家庭作业多多益善,学生做得越多,知识就巩固得越牢固。于是采取题海战术,一味地设置抄、写、算的家庭作业,致使学生产生了怕做作业的消极情绪。因此,家庭作业必须严格限量。小学一、二年级尽量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的作业量为一个小时左右,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布置家庭作业必须注意质量,尽量减少机械式的简单劳动。教师应精心设计具有代表性、趣味性、典型性的家庭作业,既保证学习效果,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二、作业分层

一个班的学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影响,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从而导致接受和掌握知识有快有慢。对所有的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就会出现差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的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改变“一刀切”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每个层次的学生,尽量处理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针对学生差异,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家庭作业:基本作业、选择作业、发展作业。让基础薄弱、暂时落后的学生完成基本作业,选择做一部分选择作业,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难度稍高的发展作业,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可以把一个大问题设计成四五个由易到难的小问题,基础薄弱、暂时落后的学生只做前面几问,优等生不仅要全部解答,还要尝试一题多解。这样布置家庭作业,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还能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三、有声作业

传统的家庭作业,大多是文字性的,这样不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设计家庭作业时,还应当适当地设计一些“说一说”、“讲一讲”的有声作业。有声作业的内容可以是:给家长说说当天所学的知识,包括概念、法则、公式及公式的推导过程;讲解题思路、方法、步骤;谈当天班上所发生的趣事及自己的收获等等。这样的作业,促进了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同步发展,同时也搭建了家长与孩子交流沟通的平台。

四、实践作业

利用双休日,教师不定期地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小调查、小实验、小制作,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在完成后以数学小报或数学日记的形式出现。如,学习了“四舍五入法”后,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写生活中的近似值;学习了“整数”“百分数”“折扣率”之后,让学生调查商场、超市中有关打折的数学问题;认识了“钟表”后,让学生写钟表上的数学等。鼓励学生阅读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数学寓言、童话,积累数学成语、歇后语,猜数学谜语。如,讲《数学王国比老大》《小括号的烦恼》《机智的黑猫警长》《数学小博士》等故事。学习了“体积、容积”之后,让学生以“巧测体积”为题写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写的成功的日记在班会上进行点评、表扬,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组织学生做适当的数学家庭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所以,教师在布置数学家庭作业,特别是在给小学生布置数学家庭作业时,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落实新课程理念,正确地理解作业的价值,在习题的质量上下功夫。

上一篇:幼儿教师国培总结下一篇:中医内科柴胡疏肝散运用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