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基地工程建设特点

2024-06-16

科普基地工程建设特点(精选10篇)

1.科普基地工程建设特点 篇一

一、【教育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的阶段,很多城市已经出现了垃圾围城的局面。面对垃圾处理现状,国务院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目前垃圾围城的窘境。垃圾焚烧处理遵循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领先创新开拓能源的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可资参考的实践模板。推广普及垃圾焚烧处理环保科普教育知识,让全社会共同关注环保事业,倡导广大市民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对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做起,关心环境保护,争做环保卫士,共建生态文明,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发挥现有社会资源的作用,向公众开展垃圾焚烧处理环保科普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环保科普教育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规范“垃圾焚烧电厂环保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特制定本要求。

二、【教育基地基本条件】

1、具备普及环保科普知识内容的条件与设施。

2、接受政府城市管理部门、环卫部门以及环保部门工作指导。

3、有专、兼职人员负责讲解、接待和活动辅导,并具备一定组织管理能力。

4、将环保科普活动经费列入本单位经费预算,并落实到位。

5、有固定的环保科普活动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和器材。

6、自身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制度,能有效控制自身各种污染源达标排放。

三、【教育基地设计理念】

1、融合垃圾焚烧处理“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环保理念,宣传相关环保政策,普及环保科普知识。

2、以厂区生态园林绿化、环保信息对外公示、主题性装置艺术、人文风格的图文布展,全方位展示垃圾焚烧电厂的良好形象。

3、利用声光电、多媒体、趣味性问答等形式增加全民互动参与的热情,使公众对垃圾焚烧电厂有更深刻的认知和更充分的了解;同时兼顾国内外参观群体的文化差异,采用双语设计展示。

4、设有专门的室内展示场地,运用声光电、多媒体、模型、实物、图片等形式展示环保科普知识、先进的焚烧处理工艺等。

四、【教育基地工作要求】

1、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育基地在环保科普工作方面的示范作用,坚持公益性原则,协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或根据教育基地自身的特点以及公众和社会的需求,创造条件,广泛开展有特色、有时效的环保科普教育活动。各类环保科普活动应有文字、照片和录像等档案资料以及接待公众人数等有关统计数据。

2、积极探索开展环保科普教育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开拓创新;积累工作经验,积极参加环保科普教育基地之间的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3、环保教育基地每年开放天数不少于100天,接待人数能力满足50人/次。

4、要做好环保科普活动的内容设计并利用多种手段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如安排专人讲解和指导;设计制作相关的展板、录像、挂图、多媒体、宣传册等;讲解、指导和宣传材料的内容应准确生动、简单明了。

5、加强对教育基地自身和环保科普活动的宣传,公布开放时间和活动内容,主动吸引、组织公众到基地参加环保科普教育活动。

6、设有来访者意见箱,认真对待群众意见,听取群众建议,及时反馈信息,不断提高教育基地形象。

五、【基地展厅设计要求】

教育基地展厅建设应立足于自身特点,场地面积在200~700平米为宜。投资费用约为1.5~2万元/平米(暂未考虑后期维护费用)。

教育基地展厅设计应包含三部分内容:

(一)当前国内外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相关政策法规,垃圾焚烧处理科普知识;

(二)本单位垃圾焚烧电厂情况及工艺流程介绍;

(三)社区居民互动及企业文化展示。

(一)介绍当前国内外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相关政策法规,垃圾焚烧处理科普知识:

1、通过优美环境的图片,表达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通过垃圾成灾的图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不断产生垃圾的危害,是我们美好生活的噩梦。

2、收集目前国内外垃圾焚烧电厂相关资料,选录具有代表性的范例进行图文展示,尤其是通过发达国家对垃圾焚烧发电的重视和全球典范单位展示介绍,说明焚烧处理技术作为现在及以后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的好处。

3、要有当前国内外垃圾焚烧处理行业的有关数据统计资料。

(二)本单位垃圾焚烧电厂情况及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4、介绍本单位垃圾焚烧处理事业的发展、历程、实力、成绩及先进的生产技术。

5、采用模型并结合声光电等表现形式对垃圾焚烧处理发电(垃圾焚烧、烟气/废水/污泥/飞灰/炉渣的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展示讲解,着重展现垃圾焚烧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设计理念,向公众普及电厂生产知识、传递电厂的环保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6、设计理念应注重环保元素,全方位、多视角展现环保理念,例如:可充分利用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灰渣、处理达标的废水等材料,展现废物再利用的环保主题;实物展示部分,可布置一些垃圾样本、渗滤液样本、布袋及炉排模型等。

7、现场生产工艺参观通道整洁明亮,通道两边布置一些图片、文字说明,让参观人员结合现场设备对生产工艺有更直观的了解。

8、在厂区显著位置设置环保信息对外公示大屏幕,实时准确的向社会公众公开烟气排放指标等主要生产信息,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三)社区居民互动及企业文化展示:

9、采用电子相册等表现形式展现社区居民互动、共建等主题。

10、采用电子签名墙等形式,设立“我环保,我快乐”的签名主题文化墙,邀请公众参与、签名宣誓,支持环保、热爱环保。

11、在厂区内利用废弃物等材料,设计布置具有环保理念的雕塑艺术作品创作,用奇特的造型和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装点厂区,宣传废物再利用的环保主题。

12、因参观群众覆盖面广泛,设计理念应老少皆宜,应包含一些人文互动环节,例如趣味性问答等;同时兼顾国内外参观群体文化差异,采用双语(中文、英语)设计展示。

13、环保教育基地展厅应兼顾环保理念与本单位经营理念色调的合理搭配,用料上乘、施工工艺精细。

通过印制本公司宣传图册、环保提袋等作为环保宣传活动的相关资料发放,更广泛的宣传环保理念。

★ 中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置现状调查报告

★ 垃圾分类环保宣传语

★ 垃圾(小班社会环保)

★ 环保垃圾分类日记

★ 环保垃圾分类倡议书

★ 放飞环保梦想

★ 城市垃圾焚烧HCl排放与脱除试验研究

★ 中班环保教案《垃圾分类》

★ 环保垃圾分类主题征文

★ 添加剂对垃圾焚烧飞灰熔融特性的影响

2.科普基地工程建设特点 篇二

1科普基地特色与优势

科普基地有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景区等, 有各自的特色和行业背景。重庆科技学院科技探索体验中心是基于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的一个科普基地, 其主要特点就是体验性与探索性相结合。基地由力学、热学、振动与波动、电磁学、光学和近代与应用部分物理实验组成, 同时辅以“计算机导学系统”, 通过大量的视频、图像、动画、文字等资料, 引导学生个性化体验与探索科技。探索体验中心将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物理、高新技术中的物理、军事物理、趣味物理等丰富的物理现象, 通过陈列、表演、讲解、现场参与体验等多种形式展示给公众, 让公众直观地观察和体会这些平时看似神奇、神秘的现象, 并从中了解和认识其背后所蕴含的物理规律。基地有近百个物理实验项目, 不仅震撼性强, 大多数实验项目还都可以让参与者体验, 并且在体验、思考中探索科学的奥秘。

科普基地基于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其优势就是:有较好的科研创新能力, 可以促进科研、教学与科普的紧密结合;有着良好的师资力量, 在指导学生创新实验竞赛方面也有着很多经验。基地每年都会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3~5项创新实验, 在第一届重庆市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中, 就获得市级一等奖1项, 二等奖3项, 三等奖6项的好成绩。

2内涵建设

科普基地的内涵建设是自身的“源头活水”, 对增强科普服务能力、提高科普效果有着重要意义。科普基地内涵建设跟不上, 如对所拥有的科普资源开发力度不大、科普展品设施更新维护欠缺、科普展示手段落后、科普活动形式单一, 会极大地限制科普基地社会影响力[2]。

2.1基地升级改造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科普工作也要紧密联系科学技术进步, 科普基地建设需要不断升级, 扩大科普基地展示面积, 增加新实验项目, 提升接待和开放能力、效率和效果。克服基地房间不足困难, 将户外空间、实验室楼道充分利用, 把部分科普项目拿出实验室放到房间外面, 将宽阔廊道空间建成科普宣传的文化长廊, 让科学氛围无处不在, 让科普基地的墙壁也可以“说话”。设立专栏介绍物理学主要的学科研究内容、前沿科学技术、著名物理实验、著名物理学家以及物理学在生活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等内容, 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 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和提高科学素养。

优化科普基地内部资源, 将目前科普项目升级换代并且进行主题类展示, 如将“偏振光立体电影”“视觉暂留”“红绿立体图”“激光全息图”“海市蜃楼”“窥视无穷”“普氏摆”等科普演示项目归类成为“视觉的盛宴”主题;将“弦驻波演示仪”“弹簧纵波演示仪”“圆驻波演示”“昆特管”“声波可见”等科普演示项目归类成为“看得见的声波”主题。

2.2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科普基地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和健全科普基地内部管制制度, 对科技探索体验中心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有利于提高组织科普活动的能力。做到对科普基地建设、仪器维护、科普项目开发、科普活动策划等有专人负责, 对开展科普活动有计划、有总结、有评估。

科普基地人才队伍配置跟不上, 是科普基地普遍情况。科技探索体验中心对大学物理实验示范中心教师进行科普培训、科普讲解员培训, 将老师作为科普工作人员固定化, 在大学生中培养科普志愿者, 提高科普服务能力。对科普工作人员和科普志愿者,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 加强业务学习, 全面提升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

2.3提高自制科普项目能力, 指导中小学竞赛

发挥科技探索中心的科研优势和教学优势, 自制科普项目, 提高自身活力;利用科普基地向中小学学生开放, 指导中小学竞赛, 为“雏鹰计划”等提供高校教师和实验室资源, 为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3品牌打造

科普基地品牌打造与科普工作能力、科普活动开展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科普基地品牌的打造会有益于科普工作的提升。

3.1组织、参与有影响力的重大科普示范活动

重大科普示范活动, 需要整合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科普资源, 科普受众面、公众参与性都很大。尤其围绕重大科学事件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性科普活动, 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工作, 如积极主动参加市科委、教委组织的“科技夏令营”“科技动令营”“科技周”“校园行”等科普活动, 非常有利于科普基地提升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

3.2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科普基地资源各具特色、分布不均衡, 并且也缺乏密切交流与合作, 只有加强科普基地之间的协作, 充分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才能打破制约科普工作深度和广度的“瓶颈”问题[3]。

其中, 科普基地资源是城市旅游资源的特色部分, 充分利用科普基地旅游资源, 开展科普旅游, 是科普工作深度和广度的拓展。游客在旅游中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 尤其是青少年在旅游中获得了课本以外的知识, 各类科普基地的创建为科普旅游提供了条件[4]。旅游与科普结合, 把各科普基地科技资源充分利用, 通过旅游活动的形式使旅游者领略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 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 同时也感受到旅游活动的乐趣[5]。

3.3通过新媒体开展科普活动, 对基地进行宣传

互联网、移动电视、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科学传播中有着积极作用, 在信息时代正在成为科普传播的主要形式。它具有的即时性、互动性、可视性、平等性等特点和优势使其有别于传统媒体而深受公众喜爱[6]。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 是不断变化的[7]。新媒体综合了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 通过互联网、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 运用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户外电子广告屏等终端, 向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新型传播媒介[8]。科普基地的发展要适应新媒体, 充分利用新媒体, 通过建设科普专栏、科普网站、科普微信、科普游戏、数字博物馆、数字科技馆, 提高科普宣传力度和幅度。

4结论

重庆科技学院科技体验探索中心作为重庆市科普基地, 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不断在科普基地升级改造、管理水平、人才队伍培养、科普项目制作能力、指导学生竞赛方面进行内涵建设, 提升基地的科普能力。在提升科普服务能力的同时, 通过参与有影响力的重大科普示范活动, 与各科普基地共享科普旅游资源, 新媒体开展科普活动来提升自身品牌。

摘要:科学普及工作中, 科普基地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科普基地建设与科普活动开展情况, 简述了科普基地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 进行的科普基地内涵建设和科普基地品牌打造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科普基地,内涵建设,科普旅游,新媒体

参考文献

[1]覃朝玲, 徐小丽.科普基地的功能与作用综述[J].科教导刊, 2011 (10) :241-242.

[2]陆朝光, 郑德胜.广东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实践与对策[J].科普纵横, 2014 (02) :35-37.

[3]杭州市科协.创新科普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协论坛, 2011.11 (292) :15-16.

[4]周秦, 刘新福.加强科普旅游提高大众科学素养[J].科普工作, 2004:34-35

[5]周凤杰.旅游与科普的联姻及其发展策略探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 (2) :100-103.

[6]邱成利.发挥新媒体优势创新科学普及方式[J].科普研究, 2013 (6) :41-49.

[7]毕晓梅.国外新媒体研究溯源[J].国外社会科学, 2011 (3) :114-118.

3.以科普基地带动国土资源科普宣传 篇三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地质博物馆之一,是我省唯一的自然科学博物馆,拥有珍贵的馆藏、现代化的展览设施和雄厚的科研力量。该馆馆藏内容涵盖地质、土地、测绘三大方面,拥有大量珍贵而富有特色的藏品和先进展览设施,采用实物、模型、图表和声光电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和解读各种神奇的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堪称一座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科普殿堂。

科普宣传成绩显著

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在构建有特色的国土资源科普宣传体系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前,该馆定期举办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活动,公众参与度较高,如“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测绘法宣传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湖南开放日”及“国土资源各类夏令营”等。另外,不定期组织各类国土资源科普知识讲座、高峰论坛等,通过这些讲座和高峰论坛,互相交流、探讨,推动了科普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开馆一年来,已开展各类讲座13场,高峰论坛两场,2009年,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被国土资源部授予“首批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称号。

该馆积极开发科普项目和科普产品,编辑出版了《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丛书—张家界》、《带你游玩张家界》、《神奇的矿物会说话》、《寻龙记》等一批较优秀的科普书籍,其中《神奇的矿物会说话》荣获全国优秀国土资源科普作品。为提高全社会的国土资源知识的普及程度,积极加强与中小学联络和合作,开发适合青少年、幼儿参加的科普项目和科普产品,更好地普及国土资源相关知识。

在科研方面,凭借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该馆还完成了《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湖南省地质遗迹调查及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研究》等一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两百多篇,荣获多项荣誉。

构建国土资源科普宣传体系

根据两型社会的主题思想,湖南省国土资源科普工作还有较大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国土资源科普应该整合各类相关资源,建立国土资源科普体系,形成稳定长效机制,保障国土资源科普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发挥。

2011年,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在制定《湖南省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时指出“要加快国土资源科技成果转化”,并对国土资源科普工作提出了目标,要求国土资源科普工作实施单位和部门“加强国土资源科普工作和科普基地建设,组织编写评选一批科普丛书和音像制品,推出一批国土资源科普活动精品,建立科普网络平台,构建全省特色鲜明的国土资源科普体系。”

作为全国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土资源科普工作实施单位。无论是在场馆面积、标本规模、硬件设施还是人才队伍、科普实力等方面都是省内唯一的。在未来的发展中,该馆将以“文化强省”发展战略为指引,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丰富馆藏标本,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的作用,打造国土资源科普宣传中心,构建有特色的国土资源科普体系,更好地为两型社会建设服务。

(作者系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馆长)

4.申请科普基地报告 篇四

申请哈尔滨市科普培训基地的报告

市科协:

为提高全县科普水平,积极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实现“强县”战略目标,助力城乡统筹发展。延寿县第一中学将依托学校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走科普之路,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延寿县是“七山半水二分半田”的农业县城,也是国家级贫困县,自然资源匮乏,地理区位不优,经济活力不强,科技水平不高,全县27万人口,科技能力滞后,科技素质不高,为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延寿县委、县政府将发展科技强县做为重要战略,不断地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延寿县第一中学是延寿县唯一一所普通高级中学,这个已有84年办学历史的学校,2008年迁入新址,现有教职工170人,高级教师30人,中级教师75人,全校37个教学班,在校生1800人。校区占地面积899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363平方米,其中包括教学楼、宿舍楼、艺体楼和餐厅。教学楼建有教室40个;办公室35个;实验室6个;微机室2个;图书室2个;语音室、阶梯教室、德育展室、会议室等教育教学设施。艺体楼建有室内篮球馆、乒乓球馆、体操馆、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琴室等设施。室外建有标准的田径场、篮排球场等。新校区的落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中办学条件,为延寿县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县委、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延寿一中调整办学思路,以超前的办学理念,完善的教学设施、优美的育人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严谨的工作作风,以“科技育人、服务社会”为宗旨,全年可开展科普讲座24次,培训1200人。延寿县第一中学将以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务实的作风,为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科技服务,特申请成为哈市科普培训基地。恳请批准!

申请单位:延寿县第一中学

5.科普教育基地总结 篇五

嘉兴市南湖区绿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度工作总结

一、2009年上半年公司主要工作

为了提升浙江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建设水平,进一步增强核心区在推进我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集群、科技积聚、集成示范、辐射带动、服务引领的功能,作为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的建设和管理主体,嘉兴市南湖区绿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2009年的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精神和中央连续六个1号文件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创新、创业、创优”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科普教育工作快速推进

公司主要围绕开发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依托农业科研院校和区、镇农技部门合作,实行产学研结合,大力引进和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加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入园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户提供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标准化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以及科技、信息、培训、项目申报等综合服务。

1、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公司从2007年10月开始对规划区内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进行集中连片流转,与农户依法订立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截至2009年12月末,土地流转面积达7000多亩。

2、积极做好入园企业的开发服务工作。绿舟公司与嘉兴市玉粮农产品有限公司签订了葡萄种植园投资协议,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便携的全程跟踪服务,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引导企业加快开发葡萄简易联体大棚保温避雨设施栽培,集成创新先进实用配套栽培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园区葡萄特色产业发展水平。

3、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联手市农科院在全国率先引进奥运蔬菜共28类68个品种。嘉兴是奥运蔬菜走向全国的第一站,从两次试种的情况来看,引进的奥运蔬菜新品种大部分适合我市种植,其中羽衣甘蓝、生菜、奶白菜、芝麻菜等品种已试种成功。

(二)科技集成转化、示范应用取得丰硕成果

农业科技集成转化和示范辐射功能得以加强。以国家星火计划《生态高效大棚西甜瓜实用技术集成推广与产业化》项目和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优质晚粳稻秀水128新品种示范与产业化》项目为重点,按照项目计划进度要求,着力抓好项目的实施工作和总结工作。同时,按照园区产业发展新需要,认真做好新列项目申报工作,已完成国家星火计划《嘉兴南湖菱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综合开发》、《联体大棚葡萄生态高效栽培技术集成推广与产业化》等项目的申报。

(三)企业自身建设得以加强

6.游北京科普教育基地 篇六

中山街小学五年级一班

崔成勇

星期五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盼望已久的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一大早,我们就开始从学校出发,向着美好的科普教育基地行进。一到科普教育基地,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游览它。我们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些游乐设施,这些设施种类丰富、各式各样,使人目不暇接。再往里走你就会发现这里的游乐设施 不仅种类丰富,并且惊险刺激。接着,我们玩了一个游戏项目,这个游戏项目的通道,先是向下缓缓地往地面伸去,接着又开始向上前进,连着好几个大弯,我们才爬了出去。

我们又坐上大巴车,向另外一个景点出发。下了车,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枚巨大的中国火箭,火箭上写着“中国航天”这几个大字,使人能够在很远的地方看见,让人们知道中国的航天技术更上了一层楼,并走过了重重难关,让中国人感到自豪。近处看,你能够发现,在柏油公路两侧,有着许许多多的航天仪器的模型和它的简介,如果你认真去阅读这些简介和观看模型时,你会发现大部分的航天仪器上的简介都写着“中国”,这几个大字,使中国人更加自豪,因为这么多仪器都是中国制造,说明从我们发射第一颗卫星开始,就已经有了自主发射以及运用这些航天器了,这也表明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世界航天仪器发达技术前列了。

7.科普基地工程建设特点 篇七

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及冒险精神,能够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去,具备深厚的科学基础理论的人才。对大学生进行对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1]。实习基地应成为学生自主训练,激发创新思维的基地。

一、实习基地的现状与不足

盐城工学院海洋技术学科经过10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学科发展方向明确、教学规模适中、科研水平有一定提升、教师学缘组成相对合理,尤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与实践上有了较大的收获,但由于学校的整体发展要求、所处的地区性差异及其他一些客观条件,我校海洋技术学科仍然有诸多改进与提高之处,尤其表现在培养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的实习基地建设上。

1. 基地没有完全体现海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

海洋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海洋高科技和海洋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海洋高新技术开发研究的能力,具有从事海洋调查和海洋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能从事海洋高科技、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工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实际状况进行适当调整,我校的海洋技术专业目前偏重向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在目前的实习基地中大多数是与淡水养殖相关的一些企业,如养殖饲料生产厂、鱼种繁育场等,而对于以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化学资源等研究对象及一些海洋高科技研究的实习场所很少。

2. 实习基地提供的实习内容单调

培养计划中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四个方面,不同的实习时间、内容是与理论讲授的内容相适应的,目前除毕业设计需要投入系统的研究过程外,其他的实习形式基本上都是观摩学习,浮于表面,对实习基地的整体没有深入的了解。

3. 部分实习内容档次低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程度与水平的一种检验方法,也是对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体系优劣的考核,目前海洋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大多数是由本专业理论课老师指导,绝大多数内容是在学校实验室中完成,研究内容基本上是理论课多个实验内容的重复,更重要的是学生自主思路少,完全是按照老师的完整方案执行。

4. 适应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习基地较少

海洋技术专业主要是以海洋科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等方面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盐城工学院海洋技术专业方向是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监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是以生物体为具体研究对象的,生物的生长周期较长,如盐地碱蓬的一个生长周期需要6—7个月,鱼从幼体长成成体也需要数月,而目前较多的实习单位是饲料生产企业、水产品养殖企业,以直接程序化操作为主,加上实习单位的管理章程、效益要求,学生到实习单位后仅仅是看看、望望、逛逛,无法真正上手操作。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实习基地的建设目标

盐城工学院是面向地方建设的一所省市共建普通院校,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其发展定位,在目前沿海大开发的利好形势下,海洋技术学科的发展前景广阔。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加强学科实习基地建设是重头戏之一,在海洋技术学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业务单位和高校三个方面要共同参与基地建设;调整与提升现有基地层次,发展与完善基地特色;在发展过程中只有相互尊重、目标明确、效益兼顾,才能完成海洋技术学科创新应用型人才实习基地的建设目标。

1. 基地组成的层次性

实习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基地组成的层次性,包括认识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四个方面,针对不同的实习内容,可以组建不同内涵层次的单位。不同层次包括有单位的整体经济实力、研究实力、与海洋技术专业的相关程度等。认识实习、综合实习主要是给学生以加强专业知识的了解、明确专业在社会的应用状况,学时较少,基于此目的的实习单位需要与海洋技术学科相近的即可,如水产养殖场、水产品加工、微生物研究所、滩涂湿地保护区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给学生专业课程的全面检查与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所耗的时间较长,基于此目的的实习单位就需要与专业科学较为密切的单位,如海洋化工生产企业、滩涂资源研究机构、海水养殖场、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机构等。

2. 发展方向的多元性

人才培养方向与发展的多元性决定了实习基地发展的多元性,海洋技术专业创新性人才包括创新应用型人才、创新研究性人才。由于自身的发展,实习单位在基地组成层次中可以易位,原来主要作为认识实习的单位可以发展成毕业实习单位,原来科研型单位可以发展成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单位,实习单位多元化与创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与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校内基地是校外实习基地多元化发展的必要补充,校内基地的建设应当采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软件系统,实习指导教师也应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实践能力,保证学生学到本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完善校内基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功能[2]。

3. 实习内容的完整性

整合基地单位优质资源,同类实习基地要各具特色,采取学生在不同单位轮换实习的方式弥补实践内容单一的缺陷,保障实习效果,并对不能达到要求或效果不理想的实习基地及时予以淘汰。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实习内容的完整性显得更为重要。海洋技术主要是以生物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对象生长周期长,任务完成需要时间也长,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及与社会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如果研究失败,则付出的时间和经济上的代价就较大。因此,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时间要相互调剂,与实习单位的生产周期或者研究周期相适应。

4. 实习过程的理论性

实习指导教师是专业实习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发挥着主导作用,实习指导老师的素质、水平是学生实习质量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理论老师更为重要。高水平的实习基地离不开高水平的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既要有较全面的专业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应了解和熟悉企业的运营情况[3]。

在校外实习基地指导的老师大多数都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实际工作的能力较强,但及时给学生以专业理论归纳解释则缺火候,如果让校内教师充当实习指导老师,则理论强而实践弱,因此需要注重校外基地指导老师的培训工作,让校内指导老师可以作为带队老师直接深入到校外基地进行实践,通过理论、实践、提高、再应用,讲懂、讲通深奥晦涩的理论,提高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要把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和健全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快建设一支理论与实践共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海洋技术学科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育体系。

5. 基地建设的动态性

实习基地建设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实习基地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从内容上看,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物质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从布局上看,有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条件的实习基地的建设。同时,教育实习基地需要高等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当地政府等多方面通力合作与共建,因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4]。

在当今市场经济起主导作用的社会,效益是企业的生命线。要想实习基地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校企双方就要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进行合作,最终实现学校、企业、社会都受益的“共赢”目标[5]。创新性实习基地的组成是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体系,优胜劣汰,去劣存优,校企共赢是保证其良性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春潮, 王平祥.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26, (5) :137-139.

[2]阎玉科.论创新型人才特征及培养关键[J].江苏高教, 2004, (2) :87-89.

[3]申忠宇, 赵瑾.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24 (sup.) :106-107.

[4]李志敏.新建本科院校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1) :59-61.

8.科普基地工程建设特点 篇八

大连市甘井子区政府、区教育局为适应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需求,与2001年成立了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小学生科技活动中心,这是大连地区首家科普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素质教育基地。科技中心成立之初就将综合实践课程的“新宠”——机器人活动纳入课堂教学。机器人活动在科技中心已经开展近十年,活动形式有兴趣小组、组织竞赛等,但主要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在中心课堂是机器人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要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手段。那么如何构建机器人高效务实课堂呢?

一、“内容选择”——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

机器人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而能用于教学的机器人内容又包罗万象,教师以什么为切入点、教给学生什么?这是构建机器人高效课堂的前提。2009年甘井子区科技中心机器人教师参与了大连市甘井子区《综合实践活动手册》的机器人部分的编写,期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走访了多为综合实践教育专家,结合目前国内机器人教育最新形势,将“乐高机器人”、“NXT蓝牙机器人”为活动案例载体、以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应用领域、简单结构、LOGO语言编写简单程序为教学内容纳入《综合实践活动手册》,成为区域内机器人课堂活动教材。自2009年后我区科技中心机器人教学有了规范的内容和标准,以此为蓝本,教师的教就有本可参、学生的学有章可依。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机器人课堂更务实、更切实有效。

二、“精心巧设计”——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关键

怎样把学生的“心”带到课堂、怎样让学生主动的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怎样让学生在机器人课堂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得到升华?这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这是构建高效务实课堂的关键。

1.精心设计导课激趣环节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兴趣及其他非智力因素始终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这些作用,对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面积提高学生科技活动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现成的机器人模型,让他们的心里有一种“我也想自己动手做的愿望”,让其入围。我们利用NXT蓝牙机器人拼装了“迎宾机器人”、“毒蝎子机器人”、“分拣机器人”、“声控走黑线机器人”、“世博服务机器人”模型,让学生进入机器人活动室后,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和机器人“亲密接触”。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会很吃惊,会感觉到很“神奇”、很好玩;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也会感受到机器人的“自主控制”,他们会对机器人中“人”的含义有了简单的理解,这要比在视频和图片上看到的、教师讲解的直观、深刻;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还会发现许多问题,比如“机器人是怎样实现‘自主控制’的?”“机器人又是怎样感受到外界的信息的?”“机器人怎么会有‘思维’呢?”“我能不能自己做一个机器人呢?”等等问题,他们渴望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这就已经“栓住”了学生的心,这就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精设教学过程

机器人教学涉猎的知识跨度很广,包括机械、数学、计算机等,传统的传递式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大量的讲解知识,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烦,这恰恰与我们追求的高效务实的机器人课堂背道而驰。

每堂课都有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又有效地完成?以对声音传感器编写程序为例:教师提前将编好的小程序存在学生机上,让学生动手先下载、运行、体会,此时学生会很想自己去设计,这个时候让学生回过头来观察源程序,教师再结合学生看到的机器人运行情况做简单点拨,就会水到渠成。这恰恰是将原来的教学过程颠倒过来,效果却截然不同,教师原来需要10~15分钟的讲解,现在只需要3~5分钟的点拨。

高效课堂的关键还需要创设能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空间。有一句关于实践的谚语是这样说的“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我们要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亲自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机器人活动课程中执教者主要是精心为学生设计好问题,为他们创设一个自由、自主的可发展的空间,搭建分工协作、体现主体的平台,让学生经历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我们要当好学生的助手、伙伴。此时学生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层次的引导,做到及时的鼓励、激励,引导学生们同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或者是同教师一起研究。学生自己经历肯定——否定——肯定的过程后,他们的思维、思路会豁然开朗,他们自己就将自己引入发现、探究之中,真正让学生自由、自主的学习,让课堂更加高效务实。

三、“灵活用方法”——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保障

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1)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2)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创设浓厚思考的氛围,让学生一直处在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中,让他们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加以适时点拨,无疑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大有好处。

(3)课堂练习巩固拓展。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问题更使学生增加了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

总之,无论在那一科目的教学中,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机器人作为一门刚刚进入中小学课堂的综合实践教学科目更亦如此。

9.科普基地工程建设特点 篇九

12月7~8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广西科技馆承办的“科普场馆类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经验交流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会议围绕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包的设计开发、常设展览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科普教育新模式等主题进行经验交流和研讨。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高勘、科普活动中心副主任单长勇、广西科协副主席朱东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190余名科普场馆类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高勘在会上表示,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科普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要充分认识制定《实施方案》的重要意义,认真领会核心内容,明确科普教育基地定位,认真落实《实施方案》相关任务,加强宣传交流、不断提升科普服务能力。科普是全社会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正是社会力量中重要的一环,担负着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重要任务,潜在的社会价值无法估量,需要大家共同发掘。

会议邀请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牛灵江、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大连团市委书记赵宏等5位专家就科普场馆类科普教育基地做了主题报告。牛灵江从广西科技馆科普活动资源包为例谈起,介绍了如何设计开发科普活动资源包。通过分析了

解科普活动的教育特点、科普活动资源包的构成、特点等方面,讲解科普活动资源包的设计开发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任福君通过科普基础设施的界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介绍了我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大连团市委书记赵宏结合实际工作,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受欢迎、有实效的活动。广西科技馆馆长梁春花以广西科技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为例,介绍了创新科普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叶兆宁就为什么要在科学教育中关注大概念进行报告。5位专家充分利用多媒体介绍,通俗易懂,精彩迭出,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中国铁道博物馆、厦门科技馆等7位科协领导和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作了典型发言,分别介绍了发挥资源优势,探索适应多元化的科普平台、火车探秘中国铁道博物馆少儿探究式科普教育实践、科普活动开展的几点体会、创新管理,全面提高为科普教育基地服务的能力等。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介绍了如何立足丰富的标本资源,发挥优势,建独具特色的精品科普基地。他们在对昆虫博物馆、蝴蝶园、植物馆、动物馆、土壤博物馆等场馆不断补充实物,更新馆藏的同时还组织进行教授与观众面对面,开展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活动,并与中学联手年年举办生物科技夏令营,实现双赢。铁道博物馆通过对探秘火车主题活动的案例分析,全面剖析了活动的背景、设计方案、目标、活动过程等并通过实景照片等方式展示了活动的效果。

会议还组织了分组讨论,与会代表分别就科普场馆常设展览开展

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校外活动场所科普教育新模式等方面开展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会后,参会代表参观了广西科技馆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10.金陵中学科普基地发言稿 篇十

发展科普文化,创造科普精神

姚 舜

南京市金陵中学 信息技术、机器人、科技辅导教师

摘要 发展科普文化强调的是发展平台,发展人,发展文化氛围,本文结合金陵中学实例从硬件支持平台、科普文化及者及科普文化受益者两个角度支持人,开展各类校内外科技活动、客籍教师等方式因材施教烘托浓厚的科技氛围,在秉承学校创造的名为“少年精神”的科普精神环境下联手知名大学创办“准博士”“未来工程师”等超突破性的科技辅导活动打造全新的教学意识形态。努力破解钱学森之问。

关键词 南京市金陵中学 发展科普文化 “少年精神” 钱学森之问

各位尊敬的领导,同行们,大家好。感谢科协给我校这次发言与大家交流的机会。我是来自金陵中学的科技辅导教师姚舜,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发言题目是:发展科普文化,创造科普精神。

一、发展科普文化的必要因素

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中,所创造并获得人们共同认可和使用的信息体系总和。科技普及也会产生它自身的文化,而且非常需要这样的文化去发展它本身。其实我们今天坐下来讨论科普,实际就是科普文化产生的效应。大家融入它的文化当中去寻找更多的共同认可。我今天来也是为此带来我校科普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经验与大家交流。

那么文化如何发展?我个人认为关键在于平台。发展科普文化也不例外,不能缺乏平台,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受益者。

就从事科普的人而言,需要一个平台。首当其中的就是这个“科”字,能够称得上“科”字辈平台的最多的就是学校。学校是科学文化的圣地。我校金陵中学众所周知,百年名校。“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摇篮奖”、“南京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科技创新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最近2015年被评为“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平台如何好?离不开硬件建设,为确保科技普及有基地、有平台。在南京市教育局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投资上千万元,先后建设了“理化生数字互动实验室”、“通用技术专用教室”、“机器人工作室”、“创新作品制作室”、“科技模型工作室”、“纸文化工作室”、“科技长廊”、“金中气象站”“物化传感器基地”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基地,配置了数字车床、铣床、磨床、数字雕刻机、太阳能汽车、机器人等一批科技创新活动设备和工具,为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创新构建良好的平台。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普文化氛围。

平台有了下面就是人,人是“普”字的最佳体现。分为文化普及者和受益者。学校更不在话下。我校科技教育者上百人(自然科学类教师),学生每年两千以上。在科技文化人才培养方面更是出类拔萃。

科普文化普及者角度:现有高级教师111人,在校任教的特级教师13人、教授级高级教师6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 2015南京科普教育基地发展论坛

才2人,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此外,还有南京市学科带头人23人,南京市优秀青年32人。技术力量的雄厚是科普的有力保障。

科普文化受益者角度:120多年来,金陵中学5万多师生薪火相传,执著追求。在我们的校友中,不仅有21位两院院士,还出现了众多 “大家”、“大师”,如:吴仲华(物理学家)、韩安(林学家)、王家楫(动物学家)等一流的自然科学人才;另外还有一大批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杰出人才。如陶行知(教育家)、厉以宁(经济学家)、吴敬琏(经济学家)等等。

在发展科普文化的过程中平台和人才是靠什么凝聚在一起呢?两个字:氛围。为营造这种科普氛围我校注重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为学生的成长开辟广阔的空间。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主题活动类:文化节、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学生自主活动类: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电视台、学生广播电台、学生讲坛„„;社会实践活动类:学军、学农、职业体验„„;社区服务活动类:校外志愿活动、校内各种活动志愿工作、校内学生值周工作;党团活动类: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志愿服务、社会考察„„这些活动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如此,学校承接机器人和物理星光基地开展面对全市的中小学生开展科技普及类活动,让我们学校的已有科技小星去带着来自全市各个地方学生感受科技魅力,曾经有高淳的孩子不远而来参加活动,可见辐射范围之大。承接各类大型比赛也是我校的家常便饭,“江苏省普及机器人竞赛”、“江苏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南京市中小学机器人竞赛”更是连续5年被我们拿下,前来参赛参观的人次一年上万人。各类报纸媒体争先报道。社会影响强烈。

同时实施因材施教,我校建立了“客籍教师”制度。我校充分利用在宁高校、研究所较多的优势,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长期合作建立“金陵中学科技创新基地”,定期聘请高校的专家教授来校开设科技讲座,聘请专门研究创造学的教授长期担任创造学主讲教师,聘请厉以宁等著名校友、家长或者社会人士担任学校的“客籍教师”,对每一个具有个性优势潜能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2011年3月9日中央一套新闻频道和江苏省教育电视台新闻频道对我校“客籍教师”的做法给予了报道,并做了积极的评价。

在我校科普文化的熏陶下,年轻的“校园科技之星”相继脱颖而出,争相闪耀。王珂:教育部、中国科协承办《明天小小科学家》竞赛荣获一等奖;美国微软公司认定的电脑专家。

华演同学的创新项目“记忆全金自动保护安全煤气灶”参加第53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荣获专项奖一等奖,后被清华大学录取。国际小行星命名组织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

完成《个人电脑光标定位系统》周辰,2007年被学校推荐就读于南京大学。王冉同学凭借“双区域液晶显示”工程学发明项目作为江苏省唯一代表获得全国《明天 2015南京科普教育基地发展论坛

小小科学家》一等奖。现就读于清华大学。

《扬子晚报》成长周刊对我校高一年级姚志浩同学利用计算机自身免疫系统独自研究开发的防病毒安全软件进行了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受到美国微软公司的高度关注,国内多家企业提出合作意向。

二、创造科普精神的实际需要

这时你可能会问你们是如何做到科普这么多成绩的?这就和我们学校创造属于自己的的科普精神是不可分离的。

120多年来,金陵中学之所以历久弥新,是因为薪火相传的“少年精神”已经铭刻为学校科普文化传承的核心价值。我校创造的科普“少年精神”是指生命的激情与活力,乐此不疲、持之以恒的探索、创新和超越,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与创造的欲求,充满敢想敢干的勇气与锐气以及不断审视自我的自立、自信、自强和律己反思的主体精神等。它最凝练、最生动、最具个性地描述了金陵中学的灵魂、命脉、胸襟和风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当代中学生是金陵中学“少年精神”的应有之义。

围绕着这样的科普精神为主题我校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校就全面推行了研究性学习和学分制管理制度,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率先在全国范围推行并真正落实研究性学习。现在,金陵中学科技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南京市,乃至江苏省和全国的一面旗帜,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为此,我校分析学生的实际和学校的优势,整合各种优质资源,联合南京大学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共同推出 “准博士培养站”计划,面向金陵中学2010级高一学生,根据综合素质、学习成绩、创新潜质严格挑选43名成绩优异、思维活跃的同学,组成“准博士培养站”学员。一位导师所带的“准博士”不超过2名。每双周周四下午3:20--5:30,为固定的”准博士培养站”活动时间,学生自行前往南京大学微结构国家实验室进行活动。学生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与导师增约其他时间。另外,每周“准博士”们可以根据活动的需要,履行相关手续请半天假,听导师授课。以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为基本抓手和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深入研究,或观摩导师的课题研究,适当参与导师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提升学生科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引导科技创新特色教育有效落实。积极为南京大学实施“珠峰计划”在中学阶段打好基础。

2011年5月17日,在东南大学榴园新华厅,由东南大学和金陵中学共同策划的“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正式启动。该“培养基地”由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的导师,与从即将成为金陵中学2011级高一新生中遴选部分优秀学子结对牵手,共同制定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向的卓越工程师学习生涯规划。这是金陵中学既“准博士培养站”后又一次尝试培养创新人才、拔尖人才科学途径的又一次有益尝试,也是中学与大学联手试图探索又一条基础教育与高校培养有机衔接的绿色通道。

三、钱学森之问的探索 2015南京科普教育基地发展论坛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也是我校追求的必经之路。我相信在座的各位科普人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人会教你该做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可能在这条解题过程中有波折有困难,但是我相信我们只要坚持信念科技普及道路,发展科普文化,创造科普精神。总有一天会将 “钱学森之问”探索破解。愿科普文化发扬光大、科普精神渊源流传。

上一篇:4年级我爱读书演讲稿3-5分钟学生下一篇:july是什么意思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