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微课学习心得体会(共11篇)
1.有关微课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文化”悄然诞生,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微群落——微博、微信、微访谈、微电影、微小说等。当下的中国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之前接触到微课的时候,对它的认识很模糊,经过培训之后才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它主要表现在短小精悍,“短”是指视频长度短;“小”是指主题小;“精”是指设计,制作,讲解精良;“悍”是指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微课是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准备的,其存在的理由就是让教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快乐、更高效。
此次培训中我还学到了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环节,包括选题设计、撰写教案、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视频后期编辑以及教学反思。制作微课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录屏软件、摄像工具、录播教室、智能笔、IPAD和专用软件等。其中的一些方法对于我们是很适用的,而且所用工具我们也可以找到,我们现在缺乏的应该是技术。
通过此次网络学习,我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也看到了微课的发展趋势。今后,要努力钻研,让微课在教学中得到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2.有关微课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来记录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 (重点难点) 或某个教学环节进行的精彩讲解和学生学习的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1]。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和形式是课堂教学视频, 同时还包含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同行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既有别于传统教学, 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特别在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等方面有着良好效果。在众多的教学资源形式中, 微课以“短、小、精、悍”特性迎合了数字时代的要求和大众心理[2]。
二、为什么要在高职医学教育中运用微课
1. 高职医学教学的现状。
医学学科教学内容信息量大, 知识点抽象, 教材文字描述冗长。加之近年来, 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大幅度增长, 生源多元化, 学生的基础下移, 质量下滑。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 高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 理解力欠佳, 又欠缺良好的学习习惯, 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于现在的学生需求。针对这样的学习状况和学生的现状, 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必要。
2. 开发高职医学教育微课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 当今教育的形式已产生了质的飞跃。“一支笔、一本书、一堂课”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再适合目前的高职教育。特别是对于医学专业而言, 直观的教学最能体现医学学科教学内容的生动和大信息量的要求, 它可变抽象为具体, 使枯燥的文字描述的变为特定内容以图片、视频等形式清晰表达, 易于理解。同时, 国内外大量的运用微课来教学的实例也证明微课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的效率,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为国家输送大批量的高质量的技能型的人才的重任, 所以我们高职教师更应该对微课程进行研究和探索, 开发出有着高职特色的微课程,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高职教学改革, 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的素质[3]。随着微课在国内教育领域迅速升温, 从目前国内外的“微课”资源建设情况和应用进展来看, 将微课引入高职教学将是高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三、怎样制作适合高职医学教育的微课
高职教育应遵循职业岗位需求, 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设计工作任务、细化学习情境。因此微课开发过程则同样要参照此要求, 且每个工作任务更加细化、更加具体。好的微课要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微课的内容设计。
高职教学的“微课”建设, 重在体现高职教育中行动导向的核心思想。首要从岗位需求入手, 分析职业岗位能力, 优化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任务。对授课内容进行解构, 将“微课”建设的核心内容—教学视频, 按照情境分析、任务引入、计划并实施、总结并反思的行动导向体系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师要参与教学课件的制作, 视频的画面、内容的设计。
2. 微课的内容呈现。
微课的呈现应打破单纯的图像、照片、素材的优化, 而更注意内容的编排形式, 比如可借鉴电影的叙事手法, 采用插叙, 倒叙;或故事引入;或电脑游戏模式, 或手机游戏方式, 甚至微信拆礼盒等方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开拓思路, 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 录制的过程中, 要注意教师声音的清晰度好和感染力强, 体态语言丰富, 教学内容清晰完整, 录制环境安静, 从而保证整体教学效果。如在体态语言方面, 录制教师的体态不能过于拘谨或过于懒散;动画、视频、教师的操作演示等都可提前录制然后用于微课, 让它更好的配合教学。此外, 微课中添加字幕整体效果比没有字幕或者字幕少的视听效果要好[2]。总之, 从整体编排的构思, 教学环节的合理创新设计, 以及教学中所需的素材的实效性、趣味性;教师录制过程中表情动作、语音语速语调的设计, 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精美的设计, 真正符合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和特色, 才能让它的优势最大化, 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服务。
3. 微课的配套资源。
在微课平台中, 需要体现“微”教学资源的开放性与延展性, 应当设计配套教学辅助资源, 包括一些微设计、微课件、微互动、微练习与微反馈[4]。为了保证微课资源具有充分活力, 需要对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效果进行定期的评估, 并对教学资源进行及时更新。微课必须在一定的教学资源平台中, 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4]。因而, 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 需要经过管理人员审核、审批后, 上传到教学资源平台。
小结
在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的推动下, 和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 高职医学教育领域的“微课”建设必将在未来获得快速发展。但专业教师在信息化技术上的经验不足, 导致“微课”建设过程面临很多困难及阻力。这需要由高职医学专业教师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共同建立优良的微课课程开发团队, 从而使“微课”背景下的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取得成功。
摘要:本文从高职医学教学的现状出发, 简要说明了高职医学教学中使用微课的必要性及微课在高职医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医学教育,微课
参考文献
[1]顾理琴.浅谈对微课的认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年12月 (下) .
[2]韩瑜.浅谈微课及其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J].现代企业教育, 2014年5月 (下) .
[3]万镭.浅析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使用[J].电子制作, 2015年4月18网络优先出版.
3.微课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
----------微课制作培训心得体会
奇台六中八年级李建芝
2015年浙师大国培,让我初步认识了微课,在培训的过程中又了解一些慕课、翻转课堂。在这之后我通过网络搜集了解真正认识了微课,在这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微课、慕课,翻转堂之类的,很少去深入了解,但当接触了,认真思考和反思之后,发现这是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社会前进的步伐太快了,教育也一样,一代代的人思维方式和生存学习方式都在改变,面对高速运行的信息时代,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清醒的认识这一点,就算你所处的环境没用但时间在前进,迟早我们所看到的这些都会不知不觉中改变我们的示来的教学,生活学习方式。所以要挑战自己战胜自己的惰性,做一个学习时代的新教师,多了解前沿教育教学动态,和新的事物。适当学习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做一个教者,也尝试着让自己成为了下研者。
本学期,我参加了数学教研组组织的和期末学校组织的两次微课制作培训。对微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次的培训通过看课件,我受益匪浅。徐殿文老师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焦渴的心田,让我饱尝精神大餐。下面谈谈微课制作培训的学习体会: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首先是选题,微课重在解决疑难,突出的应该是个性问题,是教学的某个环节,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课后的习题讲解。微的作用是解惑,而不应该是授业。他选的是《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对我们进行手把手的实际操作,讲解清晰,易学易懂。
下一步是制作一个ppt课件,课件起到的是一个引领的作用,要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科技水平,也不能太花了。因农村学生的见闻较少,数学课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要让学生见多识广,有所见识才能有思想,有分析能力,写作时眼界也宽广。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一个环节是录制整合材料,录制可以用“录象专家”,转化格式处理文件可以用“格式工厂”,最后就是上传文件了。提交作品后,再回过头来欣赏同事们上传的作品,真是精彩倍出。
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微课程”我早有所闻,只是自己对它没有太多关注。刚接触微课的时候,我也想当然的以为微课就是一段短小的教学片断。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我觉得微课不是“瞎子摸象”,只看到局部,而应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想录制一个微课,首先应该构建整节课的重点知识框架。抓出学生难理解难掌握的地方,把这个难点的解决方法,制作成微课供学生学习使用。这里没有废话,直击问题的要害,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小这个特征是微课必备特征,小就容易接受,就使问题集中,就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而不宜疲劳。微课制做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PPT,可以用手机录象,也可以用各种录屏软件录制。微课的生命力在于创意,微课要突出“微”以“微”见长,其长度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
4.微课制作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通过一个多月的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我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要求我们自觉培养自学发展意识,力求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促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上新的台阶。
一、认识了新的课程——微课
我初步认识了“微课”这一门新的课程。他们指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二、如何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设计微课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本人从别人的身上学习到一些有关微课设计的知识。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我首先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尝试做到如下几点:
1、知识点尽量选择教学的重点、难点。
2、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十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3、知识点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
5.学习微课心得体会 篇五
微课是展示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这种短时间内的视频教学,能有效地观察自己上课时的过程,包括上课时的表现,对于自己的教学展示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能通过自己看到自己上课时的语言,姿势,动作形态,课堂讲授等获得较大的自我认识。。然而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
1.微课时间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在5分钟以内。
2.微课内容少
“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3.资源容量小
“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6.有关微课学习心得体会 篇六
关键词:英语学习,利用微课,翻转课堂,提高效率
在当今社会, 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通过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甚至网络电视随时随地可以浏览资讯, 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与此同时,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 “翻转课堂”这种新的学习模式正在全球教育界迅速发展, 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又称反转课堂, 是学生在进入课堂前先观看教师录制的教学视频及完成简单的练习, 进入课堂后通过与教师及同学的互动完成作业、操作等任务。翻转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学生所观看的教学视频, 即“微课”。“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 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微课并不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实录, 它所讲授的内容仅仅只是一个知识点, 是点状、碎片化的。它的内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 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正是因为微课内容“短小精悍”这一特点, 使得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地使用英语的能力。微课的特点为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基础。
一、利用微课, 过好课前预习关
想要学好英语, 有效的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学生观看微课来作为预习作业。一段5~10分钟的微课, 选取的内容通常是教学中的某一个难点或重点。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配以动感的画面、简明扼要的讲解, 随后将微课视频发布到网络, 让学生在家自由学习观看, 先自主学习然后再就学习中的疑问困惑在课堂中共同探讨解决, 真正实现了“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同时, 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 因此一些学习基础薄弱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地反复观看, 从而加强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利用微课, 突破课堂学习关
尽管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英语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课外学习渠道, 但课堂仍是学生语言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应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时间,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 发挥课堂的最大作用,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 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的规律,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利用微课辅助课堂教学, 关键在于找准微课与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小学英语教学中有很多的关键句型, 这些是学习的重难点。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组织学生对事先录制好的优质微课进行分组讨论学习。学生自主观看领会, 就视频中的学习内容, 可以小组讨论, 教师适当点拨。小组讨论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更多展示自我、表达自我的空间, 也给了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英语的机会。这样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得的知识, 既让学生学得相对自由、开放、轻松, 又能取得比教师现场讲解更好的效果, 省时省力又高效,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帮助其形成自主学习策略。
无论是课堂的哪一个环节, 只有找准微课与课堂的切入点, 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 才能使微课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同样, 教师也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利用微课, 并不是每一课都需要微课的介入, 它只是教学的一个辅助资源之一, 其他的媒体资源和教具也应合理利用。
三、利用微课, 掌控课后复习关
微课的出现为个别化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传统课堂中学生一旦错过了教师的重难点、疑点的讲解, 就很难完成学习任务, 而微课为学生课后的复习及疑难点的再学习提供了机会, 有助于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课后复习是对课上所学内容的回顾, 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巩固深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总结归纳, 使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能检验学习效果, 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以便能及时查漏补缺。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帮助学生重温课本知识重点或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总结归纳的习惯与能力。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好习惯, 并从中找到、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通过制作微课, 教给孩子归纳的方法, 如可数名词单数变复数的变化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等, 也可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学会总结, 如there be句型肯定句、否定句和一般疑问句各句式之间的变换规律等, 帮助其逐步养成自主归纳的习惯与能力。
7.微课学习心得 篇七
通过这次医学系组织的全员培训大会,我学习到很多新的理念和知识。从而知道一味地墨守成规是不行的,世界是发展的,我们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同步发展。这次培训,我感触比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职业教育的教学手段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就要求中职教育必须面对新形势,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中职现代教学模式的建立必须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媒传学为依据,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为主线的教育观念,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根据这一要求,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首先要实现信息技术环境必须实现合理配置、有效利用,为中等职业学校建立现代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教学模式准备良好的硬件条件;其次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中职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软件基础;再次,建设一支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教师成为熟练驾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为中职学校开展以信息技术手段为特色的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建立现代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
转变作风,积极工作。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教育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严格要求,自我加压,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讲价钱,不图虚名,不事张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教育、为人民服务。
加强数学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我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一是从实践中学,向广大的教职工学习,学习他们先进方法和思想,二是 勤于从书上学,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业精于勤,信服于人。三是向挫折和教训学,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以致完善自我,丰富人生。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1、教师应具有高尚的思想政治品德,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具有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和理想,自觉拥护和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具有政治理论修养和科学的教育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依法治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关和质量关。教师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质量,又要提高学生能力;既要发展学生个性,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人才。
3、教师应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宽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不断研究问题,发现新问题,深入钻研教材,掌握跨学科联系的本领,探索新规律,使教育改革结出丰硕的成果。
4、教师应具有吸收新的科学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还要有创新的能力。
5、教师应成为在课堂教学中即有创造性、灵活性,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的“创造型”教师,又要即会教又会科研,又懂生产的“全能型”教师,同时也是学者、教学者、交往者和决策者的“完整型”教师。
6、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
三.慕课,微课及翻转课堂对我们教师的指导意义
幕课:MOOC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的革命性意义在于教学模式的除旧布新,它是对传统的以课程讲课为主的教学模式的颠覆,呈现以 E-Learning为主要技术方式的、突破时空界限的在线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家观看慕课视频,自学有关知识,完成练习,而课堂时间教师用来解答学生问题、订正学生作业,帮助学生答疑。这种学习形式颠覆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授知识,学生在家中通过练习来内化的过程,变为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而完成,此为“翻转”之意。
微课: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将知识内化,不管是自主的成人学习还是中国本土的教育制度,效率始终是一个绕不过的难题,现代社会,随时随地的学习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需求,将一切可以利用的技术应用的教育中,才是教育技术学科的初衷。
8.教师微课学习心得体会 篇八
1、“微”,就是内容小: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小教学;研究过程短:微问题微研究;制作脚本简单,教师都会,做成视频后,用时少,课程时间3—12分钟为宜,一般都在5分钟左右。
2、“微课程”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它是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课余学习和辅导的一种课程。
3、微课程的课程形态体现特定的价值主张和教育教学策略,贴近社会,联系生活,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4、一集“微课”的教学长度大约5分钟左右,字数在300之间左右,语言简洁,通俗易懂。现在社会信息量大,人们工作繁忙,时间长的学习大多不愿意关注,只喜欢短小高效的内容,微课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时间学习。
5、”微课“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教师微课学习心得体会2这次培训,我收益良多!
首先,通过接触“微课程”明白了:微课程是由文字、音乐、图画三部分组成,它没有解说的声音,在优美的轻音乐中,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进而引发思考。其次,此次培训,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培训老师提出建设微课程的五步骤:罗列教学核心概念;写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录制长为1—3分钟的视频;设计引导学生阅读或探索课程知识的课后任务;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从什么是微课程、微课程的作用、微课程的分类、微课程的制作等方面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微课程,真正让我们领会到了微课程“微而精,小而奇,内容少,蕴意深,从小处入手,解决一个问题”的独特魅力。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老师的微课程专题,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有思考,很能启发老师们的思维。微课程从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高效解决,不泛化,不拖沓。在素质教育条件下,尤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和学的效率,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
当然,微课程的制作是一种很费脑筋,很需要遵循科学和规律的。这也启示我们,科学就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随意,必须严谨、认真、科学。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多动脑,多制作像这些有效的微课程集,引导学生在思索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问题解决后得到提升。
教师微课学习心得体会3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感受到教学工作的艰巨。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了。通过集中的理论学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在教学活动中遵循教育规律、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把素质教育贯彻到学科教学过程中。
作为教师,我们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在于教学。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我们要改变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在这里,我们学习了微课、电子白板与翻转课堂的相关知识,这些新技术深刻影响着基础教育。
微课,主要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电子白板是一种国际上新近崛起的替代传统黑板、粉笔的数字化教学演示设备。它的出现,是对沿袭几百年的黑板、粉笔、板擦“三位一体”的旧教学模式的一场革命性突破。电子白板技术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技术基础。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翻转”让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更深入。我深刻认识到,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教育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这里,我们通过学习,懂得了教学素材收集与加工的方法,学会了多媒体教学环境及课件制作,更加学会了如何制作微课。对于微课的应用来说,技术只是形式,内容才是核心。微课的路在于与学科结合,内容结合,作为微课的使用者,应该既要懂必要的信息技术,又要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虽然我们是农村学校,存在不小的城乡差距,微课、翻转课堂的使用暂时还很难,但信息时代的变革是相当快的,所以我们要在理论上认识它,技能上掌握它的制作,适当的加以尝试,当条件具备的时候,我们可以迅速的应用它,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方式,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
此次培训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新的教育技术理念,也发现了自己身上许许多多欠缺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运用教育信息技术,丰富自己的学习资源,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倡导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以优化课堂教学,推进教师专业化、信息化的协调发展,促进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进而促进学校新的发展,紧跟形势,与时俱进,在校园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师微课学习心得体会4“微课”是当前教育教学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本次国培学习的重点。通过学习微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的几点肤浅的感受
一、对微课的理解
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是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它能使学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问题。
二、微课的特点
1、小:即微课容量小,目标明确,具有相对独立性。微课的内容往往是一个具体的点,而非一个泛面;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控制在5—8分钟。
2、活:即微课内容的选择范围广泛,内容相对集中。微课可以涉及很多课程内容外领域并且适合于不同学生。微课立足于当前教育教学工作,选题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即可。
三、微课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
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信息技术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微课制作更能体现教师这一综合能力的运用。不会OFFICE办公软件,不会视频、音频的剪切与处理,根本谈不上微课。
通过网络国培教育的学习,尤其是对微课知识的学习,使我对微课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学得了一定的制作技能。我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深入研究学习并且反思微课教学,不断的尝试微课教学研究,进一步提供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
教师微课学习心得体会5参加了微课的培训学习,使我对微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微课每个老师能把自己的教学经验的精华部分简洁快速的传授给别人。下面谈谈微课制作几点学习体会:
(一)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尽可能使文件小,易于传输)
(二)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三)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四)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
(五)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
(六)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
(七)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建议ppt尽量采用单色,突出简示洁之美)。
(八)视频画质清晰。
(九)建议能看到教师头像。“PPT+视频”的录制模式下,头像不遮挡教学内容。
(十)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
(十一)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音频格式有:AAC,MP3。
9.基于DLLS模型的微课学习设计 篇九
在知识大共享时代,各种课程视频众多,微课就是这个时代的代表,大规模占据着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如此大量的微课,只是通过观看来消化吸收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要让这些微课发挥更大效能,必须从学习者的学习入手,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的发生。学习设计是为学生学习进行设计,也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注重教师、学习者、资源与学习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强调关注学习活动过程,重视活动和活动序列的设计。微课使学习发生了变化,学习者可以平等地进行学习,而不是只能被动地接受教科书里的知识。瑞典学者Selander在学习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学习本质,提出了DLLS模型。该模型使学习设计理念转向由关注学习结果到关注学习过程,最终促进学习的发生。
1微课
1.1微课含义
微课的含义目前众说纷纭,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之所以在课的前面加一个“微”字,一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微”被冠在许多词的前面,源于对信息传播的“短平快”;二是微课的“微”是基于 “微学习”而建设的“微内容”(张一春,2014)。
1.2微课特性
微课虽然被冠以微的头衔,但其实是 “身微而神不微”。它在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时,有其自身的优势与内涵。一门优秀的微课所要表达的单个知识是系统而全面的。
微课具有如下特性:1教学时长短小性。一般微课教学时间5~10分钟;2教学内容针对性。它以讲授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为主,有很强的针对性。从单个点切入,深入聚焦,透彻分析;3教学设计精致性。微课必不可少的前提就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它是上好微课的充分必要条件;4教学模式颠倒性。微课主要使用颠倒课堂,学生课外进行微课学习,提出问题,课上一起讨论解答。
2 Selander的DLLS模型
2.1 DLLS模型
Selander双循环学习序列模型[1]的形成是一个过程, 如图1所示。
模型中包含两个重要的循环过程,第一个注重的是知识的同化顺应,由符号和媒体共同担任催化剂,第二个过程注重的是知识的提取,通过陈述、反思来进行讨论。两个循环中知识的传递是不同的,但实质是知识的转化提取及再加工。在模型中将学习置于一个特殊的环境,有教师干预、兴趣导向、社会交互与评价等。Selander所描绘的学习过程实际上也是学习资源、活动、过程、环境共同作用的,如果将模型作为一个函数D,则D=F(R、A、P、E)。 F()是一个过程函数,R是学习资源,A、P是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E是学习环境。要让这个有效学习过程发生, 必须对模型中的相关要素进行设计。E和R关系着学习者学习的效果以及教学者对学习者的把握,通常情况下所提供的E越良好R越丰富,A、P越合理,学习者越能有效地进行学习。
2.2 DLLS模型启示
Selander的DLLS模型在学习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它将学习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为分析微课设计提供了依据。
2.2.1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R)
学习序列模型中,第一个循环侧重于知识的同化吸收。第一个循环是第二个循环发生的必要条件,第一个循环开始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学习资源的提供。微课本身作为一类学习资源,只是其中之一,为保证之后学习的有效性,必须提供配套的学习资源。
2.2.2促进学习者知识的转化和吸收(A、P)
在Selander的DLLS模型的两个循环中,学习者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产生者,为了促进这个过程的有效性,必须促进学习者知识的转化和吸收,这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2]。微课以朴实性讲授专业知识,面向大学生和社会大众,如果单靠讲授来消化课程知识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 必须设计一定的学习活动来促进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2.3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交互条件(E)
有效的交互能够促进知识的接收和理解,Selander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学习资源和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交互并不只包含讨论,倾听、交流也是必要的。微课课程内容建设中,每堂课基本都需要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因此在微课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让视频里的学生能够与教师发生交互,还要让观看视频的学习者与资源、与同伴发生交互,真正参与到知识的创造过程中。
2.2.4学习活动要有多元的干预和评价机制(E)
教师在学习序列活动中要进行干预,对每一位学生的反馈要能够比较其与其他同学的不同。学生能够从教师的反馈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修正。在模型中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一直贯穿始终。微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对某一知识点的传递,学习者能够消化吸收就是它的学习目标,所以微课的学习评价目的是让学习者充分了解自己是否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多元的干预和评价机制能够实现这一要求。
3微课学习设计
3.1微课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任何一门课程,能够有效地获取知识是学习途径开展的第一步。从认知负荷理论的角度看,学习资源的架构需要尽可能地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荷[3]。学习资源内容的设计要重点信息明晰,尽量通过界面设计体现出学习内容的组织结构和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内容本身要有一定的深度及广度,提供学习者深层次学习。呈现方式: 人机交互界面要简单易用,尽量提供可视化操作,内容导航设计明确清晰。综上,学习者需要拥有开放共享的精神,不仅仅是接受,还要懂得分享,开放自己所学的知识, 形成开放性的学习资源框架,允许学习者参与到学习资源的设计中,从而在不断的交互中产生新的价值。
学习者在使用学习资源的过程中,能够找到需要学习知识要点的其它信息,如,学习要点1,在其中获取要点1的背景知识、相关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分类、列举、解析等)。在尽可能减少外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的前提下,将学习内容中促进学习者理解的知识点由单层结构资源转成多层结构,这些均可以以知识地图的导航设计和多媒体表征形式呈现。
3.2微课学习环境设计
乔纳森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学习者探究复杂的主题,关注建构过程[4]。其过程包含6个基本要素:问题、相关案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或协作工具和社会或境脉支持。其中问题是焦点和核心,其它要素都围绕问题展开。通过对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研究,得出学习环境设计框架,如图3所示。
3.2.1支架
在学习环境中,为帮助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提供的支持帮助总称为支架,它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常用的支架方式及作用包括:1教师提供的与问题相关的案例/实例等资源;2教师为学习者展示问题的多元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多元方法;3教师或同伴提供的建议、评论,或者对关键信息的阐述;4建立学习共同体,展开必要的讨论,进行知识共享;5将社交软件融入学习环境中,作为微课学习的时空延伸。
3.2.2工具
在这里主要是指微课学习平台的技术支持工具,包括3个方面:学习者管理工具、课程管理、技术支持。
3.2.3评价
评价是对学习过程的一种反馈和反思。主要评价方式有:1自我参照评价;2多种方式结合的评价。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总结评价相结合等方式。评价方法有学习档案、学习契约、 量规等。
3.2.4资源
同上已经重点描述的学习资源设计过程。
3.3微课学习活动与过程设计
微课主要是自主学习,学习者最缺乏的是自我控制能力,这一特征表现为学习者的不善于学习,在这种情形下, 就必须突破单纯的自主学习模式,将有益于学习者更好学习的方法加入进来。本文选取的是以活动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学习活动的理论基础是活动理论。根据活动理论的7个要素,学习活动也至少包含7个方面:学生个体/小组、学习工具、学习活动任务、学习规则、学习策略、分工和学习成果[5],如图4所示。
根据此活动理论推断微课的学习流程,如图5所示。
第一步是确定学习目标。它由三方面得出:知识范围、学习范围、学习层次。学习者需要根据课程的学习范围、自身的学习层级,自我设定学习目标。在课程开始学习之前,学习者首先需要完成一个硬性测验。如果没有完成,则直接通往结束。测验包括的内容可以是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要点,也可以是从学习内容引申出来的相关经验、知识等。形式可以灵活多变,主要是给学习者提供总结性评价标准。活动导入属于学习活动的首要环节,一般由学习任务开始。学习任务可以是为学习者创建一种故事情节式情境,也可以是直接的任务布置,具体形式根据学习目标来定。活动组织形式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或完成的形式,选择是个人自主学习还是分小组协作学习。不论是那种活动形式,都应该提供一系列的认知/交流协作工具支持服务。选择学习资源主要包括基本课程资源与拓展资源,丰富多彩的资源媒体表征等。学习者根据自身要求选择适合的学习资源,进入活动实施阶段。最后是成果展示。学习者将在每一学习阶段后提交学习成果,包括阶段性学习成果、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果等。在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之后,对学习效果作综合评价,反思学习效果。
4结语
10.学习微课心得 篇十
这次远程学习,选工作室时挑的得眼花缭乱,看到[高中物理]山不在高——揭晓青物理工作室时,击中了,感觉蛮高深,很有学识,就立刻选下了,不了没注意到专题,因为工作室力推微课,就这样走入微课探索之路。
刚接触,既好奇又疑惑,有空就进入教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觉得里面的内容不详尽,又到其他网络搜索,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微型课和说课的区别很明显。说课是说自己的教学设想及设想的各个自变量。说课中的教学过程也是处于设想状态并未进行真正的实践检验;而微型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再现,也是一个没有学生实际参与的检验过程,由评委老师来判断上课老师的教学过程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当欣赏了很多微课,个人感觉很简单,迫不及待地着手准备了。
第一步是确定微课的知识点。正是复习期间,就选个习题试试。信心满满地开始录制微课了„„
只有试过后才明白“看花容易绣花难”。整个录制过程我都快要崩溃了,“意外”太多。重录了N多遍,好不容易吧,在再也不想录了的念头控制下,保持了点理智,完成了录制过程,点击“保存”,这下是大功成了吧?可是不知道它被保存到哪去了,当时心里的急啊,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搜索程序和文件,找不到。这个录制微课的软件几乎是英文,咱不懂啊,再找开它,反正是稀里胡涂地,那个认为消失无踪的东西又出来的刹那间,心里真是比捡到金子还更高兴。折磨人呐——录制微课!
好的,让我打开并播放自己录制的微课看看吧。等等那画中画的人是谁?怎么看都不像自己,那张怪异的脸——太板、太木、太呆。特别不想承认屏幕上的人物形象就是以自己为原型“录造”的。坚决再录,录了很多遍,到现在还没成品。
11.学习微课制作心得体会免费 篇十一
国内率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他对微课程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革新提出了建设性的观点。
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李玉平老师带领其他教师成立了微学时代工作室,开发了一系列微课程,以数字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教学中的一个又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变化,受欢迎的程度完全超出他们的想象。(注:这里的数字故事型微课,对应于我所分类的“传道型”微课)
20__年11月,佛山教育局又启动了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选活动,已征集到了1700多节优秀“微课”参赛作品,内容覆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科的教学重点、难点和特色内容,“微课”类型多样,展播一个月来,访问量超过了5万人次,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捧。(注:佛山目前主要做的是“授业型”微课--针对知识点的微课和“解惑型”微课--针对典型例题试题问题的微课)
这里的“微课”并不等同于微课程,但它们之间有很大的联系。“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视频的时间相对于微课程较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但其更符合视觉驻留规律和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佛山市教育局副局长赵银生博士指出,微课是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资源表现形式,它具有主题突出、情景真实、短小精悍、动态生成等特点,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同时,佛山市微课评审专家、佛山教育学院副教授容汝佳表示:“佛山市教育局开展的“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活动,是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项创举,微课的关键是抓住学科教学知识点来组织与建设教学资源,具有开发简单高效、使用方便灵活,便于网上教学交流等特点,微课对广大教师的备课、教学、反思和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优质资源。”
应该说,微课是国内研究者对微课程这一术语的新解读,使其更加得本土化,为国内教育教学所接受。同时,也满足了移动学习的需求。
移动学习+微课程=?
我想起了“聚焦教育变革——20__中国教育信息化峰会”上,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Brian Gonzalez发表的题为《教育变革-全球趋势和经验》的主题演讲。Brian Gonzalez提出了颠倒的教室——这一新的教育模式。所谓颠倒的教室,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我突然感到,微课程的运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这种新的教育模式的有效实施。试想一下,教师将精心制作的有针对性的微课程上传到教学服务器上,学生通过移动设备浏览或下载这些微课程,进行课前学习。由于微课程内容的引导性、丰富而准确的链接,学生能够很自然地在这种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形成深度学习的思维习惯,还可以将疑难问题实时地反馈给教师,或利用移动设备自带的通讯工具来寻求同伴的帮助。课上,大家带着自己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以及做一些测评、沟通的工作。
这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但同时对微课程的内容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1、怎样做到短小精悍?
2、怎样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
微课程的创始人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曾经说过:“微课程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将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些什么?而我们将对这一进程进行监督。”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找出两个问题:
1、怎样构筑这样一个知识框架?
2、以怎样的方式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
【有关微课学习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有关党章学习心得感悟10-16
有关学习的谚语08-20
有关高三学习计划09-01
有关学习的励志话语09-28
跟学习有关的哲学名言09-30
有关学习励志的一段话08-10
有关公务员初任培训学习收获08-18
有关包饺子心得体会09-09
有关军训心得体会850字08-23
有关精选教学心得体会文章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