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部规章制度

2024-08-16

技术部规章制度(精选9篇)

1.技术部规章制度 篇一

生产技术部管理规章制度

为保证生产技术部工作的有效开展,确保公司生产、检验工作正常运行,并根据我公司具体实际情况,现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生产技术部的构成:

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总监、质检部、生产部和设备工程部组成。

一、各组成部门的职责与权限:

1、生产技术总监

生产技术总监对生产技术部的工作负全责:负责生产计划的制订、生产设备及工艺改进的指导、生产管理的监督、设备维修管理的监督、研发工作的技术支持与指导、评价,品控及检验工作的监督、指导。生产技术总监对于生产技术部的人员管理负全责,对于生产部人员的调整、聘用、解雇有决定权。2、质检部:

品控

1)、负责品控工作的开展执行,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及质控点要求进行生产过程的监督控制;对生产工艺的改进提出合理化建议;

2)、负责生产质量记录的制订,质量记录的填写及检查、质量记录的审核及归档,负责公司品控质量文件的编写及质量文件的执行情况的检查,对不符合的情况及时上报生产技术总监,对产品的质量负责。

3)、负责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的监控,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生产过程进行及时纠编,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监督仓库保管员进行有效隔离。

4)、负责对仓库物资存放情况进行检查,包括仓库物资存放的条件、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并监督每批生产的产品按要求进行入库、出库。

5)、负责生产用消毒液的配制及清洗液的检测,负责车间卫生的检查;负责指导生产操作人员按要求进行卫生操作。

6)、负责生产废次品的分析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进行相关不符合项的更改建议,报技术总监审批后执行。化验:

1)、负责公司生产用所有原辅物料、包装材料、化学药品的入厂检验;

2)、负责化验室日常检测用所有试剂的配制、标定并按要求进行存放,负责化验室日常所用物品、化学药品、玻璃仪器的保管及申报;负责化验室所有仪器的维护、保养和保管;

3)、负责化验室各项管理制度的招待负责质检部所有人员的考勤统计,负责质检部人员工作情况的考评及汇总; 4)、负责公司日常检验项目的检测,包括微生物检测、水质检测(锅炉水、生产用水)、成品的检测、检测报告的完成。

5)、负责化验室所有检测记录、管理记录、仪器使用记录的完成,并对所有记录进行审核、归档。研发:

1)、负责公司研发工作的完成,a:技术总监指导下的研发工作的完成,b:自行进行研发工作。2)、研发所需记录、制度的执行;

3)、对于产品进行留样观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4)、负责产品配方的制订、生产工艺的确定、产品标准的建立;

5)、负责对产品的稳定性进行评估性实验及改进。

3、生产部:

1)、负责按生产工艺要求,合理有效组织生产,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并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2)、负责生产用所有原辅物料、包装材料、化学药品的领用、返库;成品数量的统计,入库。负责按仓库保管员的要求将所有物品按规定进行摆放。

3)、负责对所有生产人员进行卫生知识、设备操作使用培训;负责按质量要求及设备管理要求进行生产操作并做好相应的质量记录及生产设备操作记录,并进行审核,交质检部和设备工程部保存。

4)、对生产过程的结果负全责,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生产设备的损坏,按比例进行赔偿,由于生产过程控制不当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按规定要求进行处罚;由于生产安排不当导致生产任务没有按要求完成,按造成损失的比例进行处罚。

5)、负责整个生产车间的卫生,保证设备、管路、墙壁、地面卫生清洁,无杂物、灰尘;按要求定期对车间进行清洗消毒及杀毒。车间生产用工具、卫生器具摆放整齐有序,工作人员工作衣帽穿戴整齐。

6)、负责控制生产成本,对于超标准的损耗要进行适当的处罚,对于节耗降低成本进行奖励。

7)、负责生产人员工作纪律的检查督促,对生产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有效评估。

8)、负责检查卫生清洁用具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及进行整改。

设备工程部:

1)、负责生产设备、辅助生产设备、公司日常有设备的维修、保养;

2)、负责生产设备台帐的建立,对公司生产设备的零配件进行预先订购;按照《设备维修保养程序》的要求对设备进行日常检查及维修保养;并按照要求填写各项设备使用记录及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3)、对设备维修保养及使用记录进行存档并负责检索,存档时间为2年;当设备记录的存档时间到后,按要求上报生产技术总监并负责设备记录销毁。

4)、对设备相应的使用说明书、文件等进行妥善保管、备案;

5)、负责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的设计加工;五金的管理;

6)、负责生产设备使用的监督管理,保证设备正确操作,运行正常,从而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7)、负责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使用的培训。

二、工作程序

1、生产任务下达程序:生产任务由技术总监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下达到生产部、质检部和设备工程部,各部门按要求进行生产的准备工作,并确保生产任务及时完成,质量达到标准要求生产设备运行正常。

2、生产及质量、设备信息反馈程序:生产经理负责将生产的所有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给技术总监,要求:生产的数量、库存数量、用工情况、物料消耗情况、产品的存放情况等。

质量信息:质检部主管负责将所有生产选题情况、产品检验情况、成品废次品率及原因上报技术总监,以及生产工艺招待情况、生产招待情况上报技术总监。

设备工程部:将生产中所使用消耗的所有物料、水、电、蒸汽的消耗情况,设备的运行情况、设备维修保养情况、零件的更换、库存上报技术总监。

3、请假、串休及物品申购程序:各相应部门必须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人员的休息,生产忙时每天休息人员不能超过一人,并要将岗位安排好,不能出现缺岗情况,关键岗位休息或超过一人以上的休息必须上报技术总监批准。

凡是需要购买的物品由各使用部门申请,必须经过生产总监的批准方可购买。

4、人员调动、人员的调用程序:生产技术部范围内的调用,必须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报告给技术总监,技术总监会视生产实际情况合理统筹安排,经技术总监批准后方可进行。

5、工作汇报程序:凡是在生产技术部内部发生的问题,包括人事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部门沟通问题、生产问题、质量问题、设备问题直接上报生产技术总监,由技术总监进行协调处理。

三、生产技术部各部门关系:

质检部负责生产过程的监督,负责监督生产过程按照生产工艺质量卫生要求进行;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记录生产中断因素,并上报技术总监;设备工程部负责监督生产部门的人员按照生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正确操作,在生产进行过程中设备工程部门必须有专业人员在现场,进行随时维修,确保生产顺畅进行;生产部负责生产的执行、生产设备的操作,并监督质检部、设备工程部的人员是否按要求在生产现场进行指导、检验及维修,并将相应的结果记录,上报技术总监。

2.技术部规章制度 篇二

一、经济增长之源:文献回顾

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中心内容,自17世纪以来在大多数时间内都受到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从方法论的角度,这些理论可分为两大类:其一,运用归纳推理法,通过研究一国或几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从而归纳出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或源泉;其二,运用演绎推理法,通过建立各种理论模型,对经济增长之源进行完全抽象的纯理论分析。

首先,关于归纳视角的增长之源。早在17、18世纪,以Stafford和Mun为代表的重商主义者根据贸易实践开始对经济增长问题进行探索。由于他们的视角局限于流通领域,金银被认为就是财富,因此对外贸易顺差是一国财富的来源(Mun,2006,中译本)。随后,经济学家对增长问题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到了20世纪,Denison(1967)根据美国和西欧各主要国家及日本的历史统计资料,测算了对国民收入增长产生影响的各因素的贡献。这些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Kuznets(1985,中译本)通过对西欧主要国家的国民产值及其组成部分的长期估计和比较,从各国经济增长的不同之处探寻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他认为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知识存量的增加;二是生产率的提高;三是结构变化(包括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等)。

其次,关于演绎视角的增长之源。18世纪,重农主义创始人Quesnay(1979,中译本)最早认识到资源(土地)对财富创造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土地上的生产才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只有农业才能生产的“纯产品”(即剩余产品)是财富的源泉。随后,Smith(1983,中译本)提出了增加国民财富的三条途径:通过劳动分工提高生产率、进行资本积累和增加劳动投入。与Smith不同,Ricardo(1983,中译本)由于忽略了技术的作用而对经济增长持悲观主义态度。他假设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源泉,在人口不断增长且土地的边际收益递减的条件下,投资和储蓄只有资本家提供从而导致资本家储蓄意愿和投资意愿不断下降,最终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陷入停滞状态。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Schumpeter(1990,中译本)的重要贡献,他认为推动经济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和原因是波浪形的技术创新。Harrod(1939)摒弃了凯恩斯的短期分析方法,将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长期化、动态化,并构建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增长模型。但他的模型仅考虑资本与劳动,并且两者不可替代,从而忽略了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Lewis(1955)第一次全面地考察了资源、技术和制度三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他认为人均产量的增长取决于自然资源和人的行为,而影响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有三个:一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愿望,主要与经济制度有关;二是知识的增长与运用;三是人均资本额与其它资源量的增加。随后,Solow(1965)构建了考虑资本、劳动和技术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但该模型的最大缺点就是用(外生的技术)增长解释增长(D.Romer,1996)。20世纪60年代的增长文献(Arrow,1962;Uzawa,1965)乃至80年代的新增长理论(P.Romer,1986;Lucas,1988)都围绕如何将技术内生化这一目标展开,但这些理论都只考虑技术、资本和劳动的作用。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制度重要这一认识获得了迅速的普及”(Wolfgang&Manfred,2004,中译本)。以North(1989,1994a,中译本)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制度至关重要”,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经济增长实质上是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的制度变迁过程。

上述学者的理论研究除了方法论上的不同外,他们所“发现”的经济增长源泉也存在较大差异。但从总体上,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理论外,其他学者所认为的经济增长源泉都可归为资源、技术和制度三大类。这似乎可以解释目前经济学界所出现的一种趋势———资源、技术和制度三类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被给予越来越广泛的强调(Ostrom,1992,中译本;Nelson,1996;Barro,1997;Wolfgang&Manfred,2004;Helpman,2004)。

二、资源、技术与制度的经济学内涵

从静态的角度,资源、技术与制度具有如下关系:资源的数量取决于技术水平;一定技术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潜在最大产量;而制度则决定了这种潜在量转变为现实量的程度(North,1994a)。

(一)资源

资源总体上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劳动力,包括其数量和质量;二是自然资源,包括矿藏、森林等;三是资本资源,包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如基础设施等。从根源上,资本资源也是以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投入的一类产出。两千多年以来,在世界人口总体上持续增长的一般趋势下,世界经济总体上也在持续增长(Maddsion,2001),这表明人类变得越来越富裕(当然是从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视角),比其祖辈享有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这些产品直接地依赖于生产时耗费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资源的数量。因此,作为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投入,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Wolfgang&Manfred,2004)。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潜在)资源数量指由当时世界最高技术水平所决定的可以被利用的资源存量。但有多少资源实际进入生产过程,还取决于该国的实际技术水平和制度水平。因此,资源与经济增长存在如下关系:一定技术和制度水平下,资源数量越多,从而实际可以进入生产过程的投入也越多,最终产量越高。

(二)技术

技术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原意指“人对自然的关系”(汪丁丁,2001)。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仅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在经济学中,技术指将投入转化为产品的方法,与生产函数联系在一起,后者反映物质上既定投入与最大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技术与生产函数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决定进入生产函数的资源种类,从而决定一个社会可以利用的资源总量;二是技术决定生产函数中投入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分为两种情况:技术进步不改变投入要素比例和改变投入要素比例,后者意味着某一类投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提高更快,从而节约了另一类投入要素。因此,技术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发现更多可以进入生产函数的资源,增加整个社会的总投入量从而增加产量;二是改进现有投入产出关系,节约现有资源从而增加产量。

生产函数仅仅表明一定技术水平所决定的既定投入与最大产出之间的客观可能性。而在现实中,最大产出的实现受到三个方面的约束:交通、通讯技术和制度(制度的约束在后文详述)。交通技术对生产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若某生产过程需要投入要素A、B,而它们却不在同一个地方,因此,它们各自所在地之间的交通状况就决定了它们能否“在生产函数中相遇”,从而决定了生产的现实性。若没有15、16世纪航海技术的进步,非洲的黑人不可能与美洲的自然资源进入“西欧殖民者先进的生产函数”。而通讯技术对于生产函数的作用而言,就是加快这种客观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变。因此,对于一个国家、地区或全世界而言,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可以更快地进入生产领域并减少耗费在交通中的资源。

(三)制度

很多学者对制度给出了不同的界定。到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界普遍接受North(1994b,中译本)的定义: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是决定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约束。与技术的原意对应,制度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经济活动被新制度经济学家分为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因此,作为一个国家而言,其总量生产函数应包括上述两种活动。生产函数反映了一定技术水平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客观可能性,如前文所言,这种客观可能性除了受到交通、通讯技术的影响之外,还受到规范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制度的影响。因为在生产要素被配置到生产环节之前,或者这种投入产出关系实现之前,存在一系列交易活动,它们往往阻碍生产要素进入生产领域,如产权因素和交易成本因素。

产权关系到经济主体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内在动力。一方面,交易实质上是产权的交换,因此产权的界定是否清晰决定了交易能否发生及其发生的困难程度,这无疑会影响交易主体进行交易活动的动力,极端情况下导致没有生产要素进入生产领域;另一方面,若产权保护不力,也即经济主体预期其交易和生产所得得不到保护,就不会将外部性内在化,也即最终没有生产活动发生。交易成本是与产权的转让和保护相关的成本(Barzel,1988)。因此,交易成本与产权关系密切,从而也关系到“内在动力”。但另一方面,交易成本也间接地反映了市场的竞争程度,所以它还关系到经济主体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外在压力。交易成本的大小决定了交易的可能性、是否有要素进入生产领域、以及什么样的要素进入。交易成本越小,进入市场的要素越多从而竞争越充分,结果是经济主体在外在竞争压力下选择让最有效率的要素进入生产领域。以上这两类因素就是经济制度涉及的主要内容。通过产权界定和保护并降低交易成本,可以使更多更有效率的要素进入生产领域,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既定技术水平下的潜在产出。

三、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谁决定谁

Kuznets(1985,中译本)认为,经济增长指供应人们所需各种经济商品的生产能力的长期提高,它建立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之上,同时需要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调整。而人口数量和人类欲望的不断增长以及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意味着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紧张关系。两千多年来世界人口和经济商品总体上一直增长的事实表明,人类通过技术变迁或制度变迁较成功缓解了这种紧张关系(Boserup,1981;North&Thomas,1989,中译本)。关于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以Marx和Veblon为代表的技术决定论者认为制度变迁依赖于技术变迁;以North、Polanyi代表的制度决定论者认为技术变迁依赖于制度变迁(Ruttan,1994)。本文认为,制度变迁和技术变迁作为解决人类与自然冲突的两种手段,在大多数场合可相互替代,并不存在谁一定决定谁的关系。

如果把一个国家看作一个生产单位,理论上就存在总量生产函数Q=f(X)并有如下图形(见图1)。

图1中,横轴代表生产投入X(1),纵轴代表产出Q。假设在某一时期内,一国总量生产函数为Q=f(X),总投入为X1,则在该时期内既定技术水平下的潜在最大产量为Q2,如果该国的制度能将潜在最大产量全部转变为现实量,实际生产就位于B点。在此情况下,如果该国国民欲望上升(即使人口数量不变),要提高生活水平就只能通过技术进步去实现,即生产函数曲线上移至Q’=f(X),于是在制度未改变时生产点移至B、C两点之间从而人均产量提高。如果欲望不变但人口数量增加(2),也只能通过技术进步来维持或超过原来的生活水平。另外一种情况,当生产函数为Q=f(X)时该国制度不能将其生产潜力全部实现,则生产点位于B、X1两点之间如A点。此种场合下,如果人口增长或欲望上升,可通过三种途径维持或超过原有生活水平:改进技术;改进制度;同时改进技术和制度。

因此,根据对图1的分析,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可用图2进行解释。图2中,从左到右表示随着人口增加或者欲望上升,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的可能演进路径。图中的“好制度”指将最大潜在产量全部实现的制度,“坏制度”指不能实现潜在最大产量的制度。图2中的初始技术状态为A,若此时制度状态为“好制度”,人口增加或欲望上升后,只能通过技术进步(如进步后的状态为B)维持或超过原有的生活水平;其后,如果制度状态为“坏制度”,可以选择技术进步或制度进步(如进步后状态为C),或同时选择技术和制度进步来维持或提高生活水平。当初始技术状态为A但制度状态为“坏制度”,人口或欲望增加后也有三种选择(技术进步、制度进步、技术和制度同时进步)。如果选择制度进步(如进步后状态为D)且进步后的状态为“好制度”,则此后的选择只能是技术进步(如进步后状态为E)。可见,技术决定论只能解释技术变迁B到制度变迁C的历史路径,而制度决定论者只能解释制度变迁D到技术变迁E的历史路径。

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都不是对方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尽管制度变迁(如1624年英国《独占法》的出台)所增加的物质激励是技术变迁的重要动力,但历史上仍有大量的技术进步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持续紧张的直接结果,与制度变迁没有关系(Boserup,1981)。并且,人类对发明创造的天生兴趣和爱好也是技术进步不可或缺的源泉。另一方面,尽管技术变迁可以提升经济增长的上限,从而为制度变迁释放收入流(Ruttan,1994),或者说增加制度创新的空间,但在很多场合,技术变迁并不是制度变迁的决定性因素。例如对于人类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第一次经济革命”(即一万年前人类从狩猎采集向定居农业的转变),只是持续的人口压力的结果(North,1994a)。最后,正如近代史上的技术变迁以相关基础科学知识为前提,制度变迁也需要相关社会科学知识的准备(Ruttan,1994)。

四、资源、技术与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相对重要性

一定技术水平决定一个国家可利用资源的数量,也决定潜在最大产量,而制度决定这种潜在量转化为现实量的程度。因此,从投入量到产出量之间的转化率(也称为生产率,目前使用较多的衡量指标是全要素生产率),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中技术和制度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联合作用。由于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在最近20多年才得到较普遍的承认,因此之前关于“增长核算”(Nelson1996)的方法无疑夸大了技术的作用,因为制度的作用也被归功于技术(3)。经验数据显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技术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总体上是逐渐增加的,而资源的作用则在逐渐下降(4)。

3.制度高于技术 篇三

在信息不对称的研究中,人们发现有两种不确定性,一种是因客观环境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它既不是交易行为引起的,也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起的。这种不确定性来源于人的认知的局限,那么如何认识这种局限?如果有明确的激励,如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以足够高的价格悬赏某种发明,激励当事人行为,就会减少不确定性。我想这也是一种交易费用。

另外一种交易费用,纯粹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引起的,是由于人们之间存在利益分歧,人们各自有自己的小算计,互相扯皮造成的交易费用,这部分费用是必须承担的。

由于这两部分交易费用都与人们的行为、动机有关,那么,协调人们之间的行为就需要指挥、调度,这就需要监督成本。

在这两种费用中,哪一种更为基本呢?或者说哪一种更为重要?

制度高于技术,是从终极意义上讲的。马克思曾经讲过,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是从人类的长河来讲的。对于一个具体而确定的时代来说,制度却是最高意义上的创新力量。这是从制度作为激励人们行为的最高规范意义上讲的。制度决定了人们的行为预期,是终极意义上的行为规范。对个体、一个组织和利益集团来说莫不如此。

制度所节省的是交易费用,而技术节约的是生产费用。为什么生产费用不如交易费用重要呢?这源于对市场制度认识的深化。知识深藏于个体当中,而且人的认知又与当时的环境、时空条件联系在一起。市场的分工可以将一部分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分离出来,将其知识转化成一种商业化的知识,在利益动机的驱使下,又进一步扩展分工,成为一个新的部门,使社会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协调这种分工最有效的是市场,这样会节省交易费用。

那么,哪些制度对于技术创造最为基本呢?制度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面是人的基本权利;第二层面是市场制度;第三层面是国家。

制度可以替代技术。这种替代是最高意义上的替代。制度在什么层面上可以替代技术呢?首先是从激励、从消除不确定性上、从消除信息不对称上、从利益分配上来激励人们创新。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给人以动力、激励和引力。这种动力可以是物质的,又可以是“立功,立言,立德”。

张五常曾经认为,权利与交易成本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有什么样的权利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交易成本。权利的结构决定着交易成本的结构。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制度高于技术。没有一个产权界定明晰的产权结构,要使高科技企业得到迅速的发展是不可能的。这也是现在一些地方政府投资办高科技企业为什么难以取得像硅谷那样的效果之缘由了。中创的失败已经做了很好的注解。

实际上,企业是在市场中运行的,也存在于社会之中。为说明问题起见,将这种在市场中运行的产权称为动态产权。企业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运行,无时无刻不存在着产权的有效保护问题。实际上这种动态产权存在一个巴泽尔所说的公共区域问题,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蚕食这个公共域。如政府要多收点税,有些人想多要点地租,企业内部的人想多分点利润,市场销售人员想多捞点油水,消费者也想多得到一点消费者剩余等等。总之,存在一个产权界定以外的公共域,需要进一步界定,在这样一个动态界定的过程中,企业才可能真正发展起来。

认识动态产权,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就我们的认知来看,从过去不知道是谁的公司,到现在认识到产权的重要性到MBO收购,都是一种进步。但是产权保护的成本很高,却成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因此,最重要的是为创业者设立最为基本的产权,这当然包括罗尔斯和诺齐克都承认的基本自由和基本权利在内。这里最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基本产权,其实质是界定产权权利的成本最小。比如,一个高科技企业扎在了开发区,原来许诺的政策不兑现,停电、断水,生产的产品经常不翼而飞,卖出去的东西成了肉包子打狗,或者打赢了官司回不来钱,或者销售款泥牛入海等等,这一切实际上都会提高界定产权界区的成本,一般企业都很难发展,更不用说发展高科技企业了。

现在人们终于认识到产权对现代经济所起的核心作用了。但是问题在于,如果一个人对企业负不了财产责任,或者说自己没有财产能够负得起这种责任,产权责任如何划分,正是要创造经理市场、并购市场、资本市场、产品市场、舆论市场等等,通过外部力量来解决。这些外部的压力,尤其是声誉市场对经理人的筛选是一种过滤机制,这是著名经济学家法马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提出的经理市场竞争作为激励机制的开创性研究中早就证明了的。经理市场对产权来说是强有力的约束。

除了产权以外,有效的企业组织也是高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托马斯与诺斯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其核心观点是,西方世界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也就是说,如果技术创新仅仅是个别组织的行为,不可能使技术创新成为普遍的动力,只有当有效的组织成为社会的普适规则时,才有可能。有效的组织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要想使其成为充分条件,必须有一个重要内容是,有效的组织之间必须是充分竞争且是有效竞争。有效竞争是经济组织相互学习和变革的必要动力,也是优胜劣汰的外在压力。

对于一个高科技企业来说,创新的市场往往比创新的技术更重要;创新的机制往往比创新的能力更重要;创新的思路比技术本身更重要;创新的制度设计比创新的思路更重要。

制度高于技术,其原因就在于,市场制度可以扩展分工,细化分工。斯密早就讲过市场广度的概念。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杨格认为“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即分工取决于市场的广度与深度。我认为可以指内涵的市场与外延的市场。市场的分工高于自然的分工。由市场所引导的分工是一种产权明晰、激励机制最完全性的分工,而由自然所引导的分工仅仅是技术意义上的分工。哈耶克在吸收古典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扩展秩序概念。而市场扩展秩序的概念是哈耶克思想的核心,也是市场制度演化的真正内核,同时,也是自发秩序的必然结果。法国的布罗代尔又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市场上层和市场下层的概念,正是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人们对市场制度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对高科技这个风险市场上,人们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

高技术企业要在一个地区比如硅谷成长,而不是在别的地方发展起来,还有一个局部的制度环境。这近似于发展经济学所说的“飞地”或“发展极”的概念。

在这样一个局部的制度环境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制度安排呢?显然是市场分工的制度安排。这实际上是对哈耶克市场秩序概念的扩展。市场是一种最不坏的制度安排。哈耶克所说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扩展秩序。实际上,它指的是一种经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秩序,这种秩序是建立在自发合作基础上的,同时,又是一种理性秩序。这种理性秩序是建立在规则框架基础上的。如果这种合作,没有一种法治精神做基础,没有相互制约、相互制衡,就不可能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同时,如果没有一种有利可图的技术市场价格,没有让投机家获得超额利润,就不会吸引投机家投资。如果没有有效的市场中介为企业定价,进而为风险技术定价,仅仅是由一般市场来评判,风险投资企业也就不可能兴盛起来。

市场制度还是一种筛选器。它不是一种免费制度。它只将那些最需要在某一领域(专业)、市场上最有需求欲望的人,而且是有能力(有信誉)的人,放在市场上比较。信誉,实际上是创造财产的能力。市场只承认你真实的市场能力,而不会轻信你的许诺,经济学上叫不可信承诺。所以,在这种意义上,市场又是信誉的交换。

市场是一块试金石。市场制度的分工,可以细化技术的分工。技术的分工又可以促进市场的分工。在风险投资市场上,市场分工制度与技术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这种替代,并不是说制度可以直接替代技术创新本身,而是说由于市场的细化使技术创新的环节分化了,原来由一个企业所做的事情而由大家合成了。合力是现代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在信息化时代,由一个人去创造更多的技术已不可能,现在再也不可能创造出像牛顿、爱迪生那样的全才了。由市场引导的技术分工,比一个企业组织技术创新更有效。原因就在于它可以降低风险,使收敛性的生产变成发散式的,使单一的生产技术成为多元的生产技术,这样就有可能降低由资源独家经营带来的风险,使试错的过程缩短,使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增加,使技术创新的产业化速度加快。从全社会来看,就会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尤其会降低企业组织的管理费用。而在一个企业里搞技术创新,就会增加试错的机会,资金投入量巨大,会使其破产。当然,也会产生梁小民教授所说的“官窑文化”,但它毕竟不是常态(梁小民:《我看》、《我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市场也可以替代企业,替代创新。

再看一些成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例子,更能说明这一点。美国硅谷与一百二十八公路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就在于一百二十八公路周围地区的公司是大而全,自成体系,配件相互不通用,是一种封闭的生产方式。说到底是一种没有高度细化分工的公司生产。而硅谷地区则相反,大家专业化协作,生产部件彼此相容。这种协作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创新,而且产生了更加多样化的经济组合。这种松散的联盟,使企业家与工程师建立了一种灵活的行业协作关系。正如萨克森宁所指出的,硅谷地区不是围绕单个企业,而是围绕这一地区及其专业网络建立的(安纳利·萨克森宁:《地区优势:硅谷和一百二十八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上海远东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版)。开放的协作的生产方式,为硅谷创造了远比底特律或是一百二十八公路周围更为多样复杂的经济组合。

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在硅谷地区是一种高度分工的市场协作方式,是一种以市场激励作为制度的安排,而在一百二十八公路地区是一种以公司激励作为制度安排的行为方式。高科技的高风险,使传统的公司制度安排不适应新经济的需要,而由高度分工的专业化市场制度安排来分散高科技带来的高风险,反而降低了风险,减少了生产成本,因而具有很大的优势。这就再一次证明,由市场自发创造的秩序是最有效的。

我们也不能否认有些成功的高科技园区是由政府扶持发展起来的。比如台湾地区的新竹就是如此。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世界各国成功的高科技园区的历史,就会发现,政府扶持新竹,仅仅是在“园区十年三期发展计划”上。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也只提供了基础设施等硬件,而发展的“软件”只能由企业主体自己来完成。

制度之所以重于技术,原因就在于风险市场本身就是一种制度,一种精巧的制度。通过市场筛选,风险市场只剩下强者,且强中更强。如果市场这个超级裁判要偏袒谁,那么,用不了多久,裁判本身就要歇业。而这是一个市场所有主体想干也不可能干成的事。

制度高于技术的含义,不仅是指企业制度和市场制度层面,而且还指国家制度层面。国家作为一种制度,最重要的莫过于为所有的公民创造一种自由发展的空间,创造一种相互信任的预期,规定一种人们行为的规范。从这种意义上说,国家制度不过是为了满足人自由发展的需要,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为了实现自由人的联合。

按照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说法,人的需要分为几个层次。作为从事高科技创新的人们来说,他们最大的需求是事业成功,而不仅仅是物质需求。事业的成功需要环境,需要一种对未知探求的精神。这种精神也就是最高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宽容空间,是一种扩展与合作的秩序。这种秩序是自由、自发的,是哈耶克意义上的理性秩序,是一种对自由人的尊重,是最高意义上的自由发展。

而对于要形成一种制度氛围的创新环境来说,整个民族形成一种创新的制度环境是最重要的,而这种环境就是宽容、仁和。这样的文化氛围,不仅是指制度上的宽容精神,而且也包括冒险精神。宽容与冒险是这种氛围的两极,对于形成创新环境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谈到世界上所有成功的高科技园区时,人们几乎都认为宽容的文化氛围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其原因就在此。不能忽视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大学,在一千多年前人类创造的这种有效的组织制度,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最重要的制度设计之一。大学所孕育的宽容、宽厚、宽恕的成长空间,最符合新生事物的成长,也最适合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尤其需要这种氛围。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技术本身发展的发散性和无规则性,使任何先验的制度设计都难免失效,任何成功的经验都难免失灵。因此,有关技术创新的现成的规则、制度设计一般是难以照搬照用的。这就决定了只能给创新者主体以激励。将这种激励规则化、法治化,就成了国家法治的重要内容。高科技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外部性,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成败的关键问题。

再具体一点讲,我们说国家制度对于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国家创造一种制度环境。制度环境,也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斯所说的制度环境。诺斯认为,制度环境就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的规则(参见戴维斯和诺斯:《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论文集》,上海三联书店)。在诺斯看来,支配选举、产权和契约权利的规则是构成经济制度环境的核心内容。诺斯之所以将制度环境作为其制度变迁模型的外生变量,就在于制度环境一旦形成,在短时期内就很难改变。而诺斯认为,一项制度安排,即支配各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安排,更接近于他所使用的制度一词的意义。我们从国家制度的角度来看诺斯的观点,就会感觉到制度环境对于制度边界和制度空间规定下的创新主体来说,是具有何等重要的价值。仅从经济发展与国家制度变革的关系来看,一些成例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个道理。从明治维新、彼得一世改革到普鲁士改革,无一不是体制改革先于技术的革命、经济的发展。

制度高于技术,是说制度是解决技术的动力问题,解决技术创造者主体的能动性问题。这样,给技术创造者以多方面的激励就成了制度设计者的主要使命。

技术本身的创造和发明,并不需要人们去设计什么制度。技术产业的客观性所要求的制度设计,是在市场中自己解决的。适合不同类型的技术产业而创造不同的制度,是大浪淘沙,不是设计师的一厢情愿。比如,在日本的筑波,尽管设计者可以单相思的设计制度框架,也拿出很多钱来解决人员的供养问题。但是,在设计好的鸟巢里,最终会被抛弃。这是一个血的教训。

联想到我们的状况,为什么那么多人特别关心高技术产业呢?高技术开发区之多,可以载入吉尼斯大全;开发区所创造的高新技术之少,也可以载入吉尼斯大全。其中的根源的确令人玩味。政府的作用应该是有限的,这种限度在于其创造一种自然环境,在基础设施、资金支持等方面有所作为,在人才的衣食住行上下功夫。

总之,法治的环境无非是要真正保护那些创造者的利益,并使其惠及到国家、民族甚或每一个人,让其相应的阶层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并使之上升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这样,就会使人尽其才,各得其所,使法治的环境成为创新的保险箱,那么,这种制度更会高于技术本身的力量。

4.生产工艺技术部规章管理制度 篇四

为了加强工艺技术部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形成整体高效的合力,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计划与任务,现制定工艺技术部员工工作制度如下,需本部人员谨记遵守。

1.遵守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执行公司下达的一切决议。

2.按照公司的总体培训计划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本部各员工的政

治及业务综合素质。

3.工艺技术部工作人员应本着团结、协作、高效、严谨的作风,严格按照工

作内容、岗位职责,考核目标,按时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计划与任务。

4.部室内部工作人员要积极配合,团结协作,及时做好相互补位工作。

5.严格遵守公司规定的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遵守公司规定的请假、销假和考勤制度。

6.保持办公及生活环境安静、整齐、有序。

7.各项对外活动和服务,应注重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

8.工作中注意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以整体工作为重。

9.杜绝工作中的个人利益行为。

10.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和逐级审批制度,力争在工作中不失误、少失误。

11.在总工程师领导下,组织和协调项目各时期的工艺技术工作。

12.依据公司或部门指令性工作进度计划,确保按时完成本部门工作,杜绝

因本部门工作延误而影响公司整体工作计划。

13.应熟悉与项目相关的法规,搜集及学习先进的铝加工新技术、新工艺,主持项目方案及初步设计的审定工作,并对项目方案和技术的正确性、完整性负责。

14.结合本项目工艺技术工作,认真展开自学和互学活动,使每个员工能够

胜任本岗位工作。

15.编写有关工艺技术规定和相关技术规范。

16.按时完成公司的其他工作。

5.医疗技术准入管理规章制度 篇五

一、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防止医疗纠纷(事故),保障人民健康,根据赣州市卫生局《关于开展新技术<手术项目实行准入管理的通知>》和《江西省住院病人围手术期质量考评标准》,医院实行医疗技术准入管理。

二、凡需开展医疗新技术必须实行审批制度,审批的内容包括:项目名称、申报类别、项目主持人、项目的可行性,应按一定权限和程序进行。

三、填补医院空白的新技术,新技术主持人应填写“新技术申报表”交科主任,同意后上报医务科,经院务会审批后实施。

四、填补县市空白的新技术,科室填写申请表,经医院审批后上报卫生局或市卫生局,批准后方可实施。

五、院、科两级均需建立新技术登记本,年终报医务科汇总。

六、开展新技术填补医院空白,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者,根据所开展项目效益的大小,年终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给予300—500元、200—300元、100—200元奖励,所在科室给予同等金额的奖励(其中50%奖励科主任)。

6.技术部例会制度 篇六

为加强本部门内部信息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例会时间

每周召开工作例会一次,一般在周一召开

2、例会地点 公司办公室

3、参会人

本部门所有成员,必要时可邀请其他相关人员参加

4、例会内容(1)上周工作总结(2)本周工作计划

(3)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探讨,必要时增加案例分析与业务培训

5、例会程序

(1)参会人员汇报上周工作完成情况及本周工作计划概要(2)主持人对部门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对上周未完成工作落实具体原因,明确完成时间

(3)对部门上周产生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4)布置部门本周工作重点,明确责任人和时间截点(5)指定人员负责做好例会会议记录

6、注意事项

7.技术部规章制度 篇七

但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工程质量仍然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上, 实践证明, 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来解决质量问题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为此, 我们首先在全系统范围内组织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学习和讨论, 在广泛征求技术人员和工人意见的基础上, 经过四个月的反复酝酿修改, 根据系统实际情况提出了公路工程技术质量监理办法。1986年, 9月份, 第一次在明临公路小桥涵防护工程中试行。试行结果, 质量普遍提高, 工程进度加快。1987年路面大修和改善工程施工中, 我们又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公路工程技术质量监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如下:

(1) 凡县段施工工程, 由总段派出技术质量监理员对其实行技术监理;凡总段工程队施工的工程, 由总段委托县段派出技术质量监理员对其实行技术质量监理。这一条是根据目前体制而定的, 公路部门集养、修、管于一体, 不如此就无法互相制约。

(2) 技术质量监理员对工程项目的技术质量负责, 并有命令停工和返工的权利, 停工和返工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施工单位自负。技术质量监理员在执行技术质量监理期间, 每月由派出单位发给50元的技术质量监理费。

(3) 建立分工序技术质量鉴定签字制度, 施工单位每项主要工序完成以后, 由技术质量监理员对其技术标准和质量进行核收并签字。未经验收, 施工单位不得擅自进行下道工序。工程技术质量监理手册由总段统一制定。

(4) 施工单位和技术质量监理员必须遵题, 突出表现在摆不正进度、投资和质量的关系, 施工工艺不能严格按照规范去做, 分项工序达不到技术要求。工程质量抓了这么多年, 又实行了承包责任制, 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这个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深思。经过对几个施工点的解剖分析, 我们发现除了认识问题、技术水平、素质问题外, 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一套科学的严密的技术质量管理办法。全区只有一个监理工程师, 每年近百个施工点, 根本无力顾及到, 一切用数据说话, 技术质量监理员不得以任何借口和方式, 接受施工单位的馈赠, 不得玩忽职守, 一经发现, 严肃处理。

(5) 施工单位和工程技术质量监理员在施工中产生不同意见时, 由总段工程技术监理组实行最后仲裁, 仲裁结果双方必须服从, 并用文字计入施工档案备查, 总段技术监理组必须有两人以上意见方为有效, 个人仲裁无效。

经过一年的试行, 我们初步尝到甜头, 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1) 严格的分工序质量鉴定签字制度, 可以把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1987年明临路路面大修工程中, 灰土掺合期超过了地区施工要点的期限, 监理员郭世杰同志拒绝签字, 该工地又做了重新掺灰处理, 此等事例不胜枚举。

(2) 从上到下建立了一套质量监督保证体系, 使把好质量关真正落实到实处。1986年明临路小桥涵及防护工程施工, 全长118km, 线长、点多。过去遇到这种情况常常是顾此失彼, 死角颇多, 验收时才发现问题, 有的可以补救, 有的则形成历史缺陷。实行了监理办法以后, 监理员对每一道工序要鉴定签字, 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无论是设计上的, 还是施工中的, 随时得到处理, 如106线关津桥头大护坡, 路基填土为粉砂土, 极易冲刷, 设计上未考虑在路肩上设送水簸箕, 监理员根据情况, 及时提出意见后而补做。

(3) 明确了职责, 施工单位负责质量施工, 监理员负责质量把关, 解决了过去施工循上述规定程序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 否则将给与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纪律处分, 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4) 过程技术质量监理员必须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加强业务学习, 熟悉技术规范。接受任务后, 要首先分析图纸、预算和施工方案, 抓住重点, 把好质量关。技术监理员配备一定数量的检测人员辅助工单位过多从进度、投资上考虑, 而忽视技术标准和质量的倾向, 监理员则没有这些考虑。

8.技术合同法律制度(三) 篇八

1.合同(项目)名称,包括标的类别、性质等,是区分不同类型技术合同的标志。

2.标的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分别从定性、定量和质量的角度去界定技术合同标的,是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主要依据,是技术合同的中心条款。

3.履行的计划、进度、期限、地点、地域和方式。

4.技术情报和资料的保密。合同变更、解除或终止并不影响保密条款的效力。

5.风险责任的承担,应明确风险责任承担的主体,如约定承担双方共同分担的,应明确分担的比例或份额。

6.技术成果的归属和收益的分成办法。

7.验收标准和方法。当事人可以约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等,可以约定技术鉴定会、专家技术评审会等方法。

8.价款、报酬或使用费及其支付方式。

9.违约金或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

10.解决争议的方法。

11.名词和术语的解释。为避免对关键性术语产生歧义和误解,当事人应在合同中对关键的名词和术语作出界定。

为防止技术合同缺项,建议使用“合同的示范文本”。

四、技术合同的履行

1.一些条款约定不明的技术合同的履行

受客观因素影响和人的认识的限制,要使合同条款十分完备也不现实。为保证技术合同的有效履行,根据《合同法》第61条的规定,技术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如果仍不能确定的,则适用《合同法》第62条的规定。

2.合同保全

假定甲欠乙100万元并已到期,乙欠丙120万元,乙怠于行使对甲的债权。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保障对乙债权的安全,丙应当怎么办?如果此时乙部分或全部地放弃对甲的债权,丙该怎么办?这实际上是合同保全的问题。

9.技术部岗位薪酬制度 篇九

1.目的为了充分体现技术人员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工作量和管理能力,公司决定在技术部实施公开的技术人员薪酬管理体制。在原公司薪酬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制定了技术人员岗位薪酬标准。

2.适应范围

本公司技术部在岗员工。

3.薪酬确定原则

个人薪酬按照其所在技术岗位确定,薪酬随岗位变更而同步变化。

本公司技术人员岗位确定原则:根据本人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成功的项目案例,工作态度,团队精神,在本公司工作年限,对公司有特殊贡献者经过综合考核后确定其相应技术岗位。

4.岗位薪酬方案

4.1

技术人员薪酬构成技术人员的薪酬由基本薪酬和可变薪酬两大部分构成,具体结构如下表所示:

薪酬类型

内容

基本薪酬

基本工资

工龄工资

福利津贴

可变薪酬

绩效工资

项目进度奖金

项目效果奖金

技术人员月度工资总额

=

基本工资

绩效工资

工龄工资

福利津贴

项目奖单独发放

4.2

技术人员工资标准(不含福利津贴、工龄工资、项目奖)

岗位

薪酬类别

工资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高级工程师/组长

基本工资80%

5600

6400

7200

8000

8800

9600

绩效工资2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小计

7000

800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中级工程师

基本工资80%

4240

4480

4720

4960

5200

5440

绩效工资20%

1060

1120

1180

1240

1300

1360

小计

5300

5600

5900

6200

6500

6800

一般工程师

基本工资80%

3200

3360

3520

3680

3840

4000

绩效工资20%

800

840

880

920

960

1000

小计

4000

4200

4400

4600

4800

5000

助理工程师

基本工资80%

2400

2560

2720

2880

3040

3200

绩效工资20%

600

640

680

720

760

800

小计

3000

3200

3400

3600

3800

4000

注:

各岗位职称公司采取内聘任命的方式,国家评定的职称只作为参考。

4.3

绩效工资

实发绩效工资

=

绩效工资

×

个人月度绩效考核得分

÷

4.3.1

绩效工资考核

凡月度绩效考核得分≥80分的员工都可以拿到100%

绩效工资。

4.4

工龄工资

工龄工资根据员工为公司服务的年限来计算,具体标准为:每年200

元,按月份发放,以此类推。

4.5

项目奖

公司设立项目奖制度,项目奖由项目进度奖金和项目效果奖金两部分组成。两个项目奖各占总项目奖50%

。项目进度奖金在项目交付给客户后支付尾款后兑现,项目效果奖金在客户运营项目维护期结束后兑现。

4.5.1

项目进度奖金

公司按项目的大小、难易程度及实际可能耗用的工时,进行项目进度奖金金额的设定。

项目进度奖金在项目立项时确定其总的额度值。

个人项目进度奖金=项目进度奖金总额×项目总的考核系数×个人负责项目内容进度的考核系数

项目总的进度考核系数及个人负责的项目内容进度考核系数确定方法

考核期内项目进度完成率(或个人工作进程)

项目进度考核系数和个人工作进度系数

完成101%以上

1.2

完成91%~100%

完成80%~90%

0.8

完成61%~79%

0.6

完成60%以下

0

注明:1、确因客观或不可控原因延误进度,时间进度计算向后顺延;

2、项目因其他原因终止,据实际情况酌情另行界定

4.5.2

项目效果奖金

个人项目效果奖金=项目效果实际奖金×个人负责项目工作效果考核系数值。

项目总的市场反馈效果考核系数确定的方法

项目效果状态

效果考核系数

客户非常的满意,信息反馈非常好,维护期内没出现bug反馈

1.5

客户基本满意,对出现的bug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不影响客户使用

客户经常反馈bug信息,因bug问题处理不及时或不到位,导致软件在维护期内累计超过15天,但最终将问题解决

0.5

客户抱怨强烈,因bug问题导致客户拒付款或无限期拖延

0

客户抱怨强烈,因bug问题导致客户要求退款,严重影响公司信誉

0

4.5.3

项目奖额度确认

每一个项目奖励总额的确认,根据项目成本预算、项目的技术复杂程度、以前公司是否做过类似项目、项目工作量、项目参加人数、项目周期、项目占用公司的资源等因素由公司综合平衡后在立项时确认。

4.5.4项目奖分配原则

项目奖分配权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在项目结束后,经过按照项目考核规定考核后,由项目负责人制定项目奖分配方案。项目组获得的项目奖比例应≥70%,项目负责人个人获得项目奖最高一般不得超过项目组奖励总额的50%。

4.5.5

特殊情况下项目奖

上一篇:对照党章对照检查材料下一篇:做好班主任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