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2024-10-13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精选12篇)

1.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篇一

看到新闻发布了幼儿园的招生简章,抓紧为儿子准备需要的材料。今天去照相,回遇儿子喜欢的挖土机施工,就在颐和公园看。看着孩子笑颜如花,我一高兴就了个朋友圈。朋友看到,说我重视孩子的教育。由此我想起这个题目,觉得每对父母都应该如此。

记得有这样的说法:无论在事业上你是如何成功,如果在教育孩子失败了,那就是一生最大的失败。我深以为然,也毫不怀疑。

给孩子金山银山,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若是培养了一个败家子,说不定一生辛苦的基业,他几天甚至一刻钟豪赌,就化为乌有。

人生的幸福,在于一个人生活的心静。晚年的幸福,无非就是每天没有烦事缭绕。看着儿女幸福生活,不为生活疲于奔命,不每天愁事烦恼。老的时候,有自己的孩子时不时来看看,还能给自己带些喜欢的东西表表孝心。自己也能在孩子来时,伸手给他们相帮。

请问在老年时,自己孩子天天来向你诉苦,你开心吗?每天给你伸手要钱,你如意吗?若是蹲了监狱,你又有何心情呢?若是自己生病住院了,孩子没有钱为你治病,因为生活不得不留你孤独在院,这时候你幸福吗?还感觉自己的事业成功,是值得自己炫耀的吗?我想这个时候,你看到库金会的儿子们不仅守护,还能源源不断获得金钱收入,而后悔当时嘲笑他放弃工作,也要关注孩子们教育,就再不会认为他每天陪儿子上学一路,是傻子的作风,不是疯了而是明智的聪明人;你看到蔡笑晚的孩子们如何的事业成功,老蔡如何潇洒度过晚年,你就不再笑他认为“我的职业是父亲”多么愚蠢,而是智人之语。

中国的古话总响在我的耳边:富不三代,穷不过三代。中国人逃不过的怪圈,为啥不能破这个周期律。原因就是父母们不能传承耕读家风,若是一代一代父母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就能打破这个历史魔咒。中国的梁启超,九个子女皆才俊;曾国藩的家族,至今仍是兴旺发达,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传承了耕读家风,一代一代重视孩子们的教育。一代只能比一代过得幸福美满,而不是一代不如一代。也只有这样,才能感觉到生活的幸福。

自古就有,养不教,父之过。现在更有国家法律规定父母要保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尽养护职责。重视孩子教育,不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自己,同时也是为了社会,为了国家。愿每位父母,都要重视孩子们的教育,不要错过了花期,后悔一生。

公众号:志在文武助孩成长

2.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篇二

一、长辈溺爱习惯差

开学两周来, 没有发生特殊的事件, 白雨果在课堂上坐立不安, 基本上是单腿或双腿跪在椅子上, 或者是站着听课。每次我都要提醒示意, 他才会坐好。不过, 一会儿就又忘了。他如同一个刚入校的孩子, 在没有听完所有指令之前就开始某项任务, 频繁地打断别人说话。因为作业总不完成或质量很差, 我在放学时找到了他的托管老师, 想了解他在托管班的学习情况。托管老师说这孩子他准备放弃了, 因为没有学会, 可以教会, 但是他在那儿不好好写, 也不听话, 生气了就蹬柜子蹬墙, 老师实在管不了。听到这种情况, 我拨通了白雨果爸爸的电话, 约父母来校见面。

父亲按照约定的时间来了, 他告诉我:爷爷奶奶在家中, 生活上对孩子甚是娇惯, 学习上, 又没有良好的辅导办法。为了白雨果, 准备把爷爷奶奶送回老家了, 自己带孩子, 以孩子为重。听到这些话, 我的心放了下来, 给他简单的交流了孩子在数学课上的表现以及家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希望家长在家中配合的几点要求。

随后, 我一边专心搞教学, 一边对这个孩子关注有加。课堂上, 我尽量给予他发言的机会;下课时, 对其作业单独辅导, 谈心。果然, 作业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新的托管老师也夸他有所进步。

二、脾气倔强行为古怪

一个月后的一天中午, 我正在给孩子们打饭, 同学们都井然有序。突然一个声音喊道:“你插队!”我闻声看去, 原来是白雨果和杨立宵。只听白雨果反驳道:“我没有!”接着, 两人推推搡搡。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打饭, 我让他俩先回座位。我又继续低头打饭。不想, 听有人喊道:“老师!白雨果跑了!”

后来在男厕所的水池底下, 我发现他蜷缩着哭泣, 满脸委屈。我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回班, 可他不肯。我蹲下身子, 伸出手, 示意拉他出来。可他迟疑不肯, 我说:你先出来, 不管有任何委屈, 老师都会帮你。之后他才慢慢把手伸给了我。孩子从起初的畏惧、蜷缩, 到后来的信任、伸手, 这是我努力让他转变的又一次成功尝试。

三、倔劲儿上来瞪眼、握拳难控制

一次语文课练习写字, 白雨果拿着一支中性笔练写, 语文老师巡视过来看到后说不要用这种笔, 要用钢笔。等老师再次过来后发现他仍用中性笔, 就再次提醒换笔。这时, 他突然掀翻桌子大声吼道:“这就是钢笔!”全班同学和老师顿时惊呆了。语文老师一边安抚同学继续写字.一边让班长叫我到班中把孩子带了出去。

我把白雨果叫到身边, 握着他的手问道:“你认为钢笔是什么样子的?你手中的这支笔是钢笔吗?”“不是, 可是奶奶说是的。”他似乎也有些委屈。于是, 我耐着性子, 和他继续交谈:人人都可能犯错, 奶奶也是啊。当语文老师告诉你这不是钢笔的时候, 你可以告诉老师或经前后对比后再确定。刚才你选择的吼叫、掀桌子, 显然不合适。这样既扰乱课堂秩序, 又没能解决问题。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 可以在心中数数, 用平静的语言缓解你的不良情绪。白雨果答应我试试看。

后来, 学校的心理老师也专门为此事与白雨果本人交谈, 初步分析孩子的这种行为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于是, 我找来孩子的父亲, 希望了解这种暴力行为背后的原因?据他父亲讲, 在家中孩子就是这样的, 一边吼叫一边踢或扔东西。我们又问家长是如何处理的?他们基本都是以视而不见的方式, 等他闹够了, 就算过去了。

听到这些, 我明白了孩子的问题来自他的父母。我根据白雨果的情况, 转达了我校心理老师的建议, 即每周有父母陪同, 一起到心理咨询室谈话治疗, 发现并解决问题。

可是没过多久, 孩子的这种表现又一次发生了。白雨果上课喝水, 老师让他收起来。只见他坐在椅子上, 紧握双拳、咬牙切齿。我把他带出了教室。等他平静下来, 我问:“你这次有没有在心里默默地数数, 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他说:“试了, 但是没忍住。”我赶忙说:“没关系!这次你没有推翻桌子, 不是比上次好多了吗?下次努力!”

所有事情的发生, 白雨果都认为老师和同学们对他有敌意, 然后进行不适当的反击。我不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我们白雨果这样一个倔强易怒的孩子还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因为一年来, 我与他之间的“较量”, 都是经过控制自我——肢体接触——谈话引导——给予方法来帮助他正确处理问题, 充分认识到攻击是不可接受的解决冲突的方法。我努力让他明白并理解老师和同学的各种行为有几种可能的解释, 并不一定是敌意的表现。思想意识有了转变, 我接着关注他的内在感受。当他生气时, 我教给他怎样用一种建构性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情感, 同时告诉他一些具体的方法来改善这种状况, 明确教会他推理和自制。

然而, 我们给予孩子的方法还不足以解决他的心理问题, 因为他的家庭无视他的攻击行为,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典型的放任型父母。放任型父母教养下的孩子倾向于依赖和喜怒无常, 而且他的社会技能和自我控制能力也很低。

3.关于胆怯孩子的教育 篇三

关键词:胆怯幼儿;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240-2

作为一线的老师,工作中我们特别注重两类孩子:一类是特别出众的,他们聪明、乖巧,容易博得我们的喜欢;另一类是爱惹事生非的,他们时时闯祸,经常打人,我们不得不时常盯住这一类孩子。老实孩子,他们不找事,不添麻烦,不容易引起我们的重视。《纲要》中指出:要树立正确地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如何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关注胆怯孩子的教育呢?下面结合一个特殊教育案例谈谈这个问题。

一、要重视吸收有关反映孩子情况的信息

孩子心理行为有了问题,会表现在各方面,引起与他密切接触人的注意。而我们刚开始与孩子接触时,是盲目的,真正了解孩子,与孩子互动起来需要一定时间,作为一线的老师,一定要重视各方面的信息,综合采纳。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了解时间,增加工作效率。蓓蓓能很快纳入我的视线就源于我及时接纳了各种信息:她是我从中班接的一个孩子,小班的老师反映她很老实,班里有她没她一个样;她母亲也找我反映情况,说她孩子很内向,很老实,让我们多关照。由于有了两方面的信息,开学的第一天,我就注意观察她。

场景一:我们组织孩子们喝水时,小朋友们都去了,她却安安静静的坐在小椅子上,我温和地对她说:“你快去喝水吧!”她这才慢慢起身,来到开水桶旁边,看着小朋友你争我抢地拿杯子接水,她又悄悄地躲在一边,不敢靠前,等所有的小朋友都接完水,她才慢慢地、很小心地走到水桶边,我发现她接水时手在颤抖。

场景二:上课时,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大声讨论,她只是端端正正地坐在小椅子上,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我拿眼睛微笑地对视她,她很不好意思,赶紧躲开。

场景三:户外活动时,孩子们踊跃排队,她却坐在小椅子上一动不动,“蓓蓓,快过来站队呀!”我说,她很不好意思地站起身来,满脸通红,目光祛怯的,低着头走过来,远远地站在队伍的最后面。孩子们玩套圈,你追我赶,好不热闹,她却躲在一边,不敢活动,我只好叫一个小女孩拉她一起玩,在我的鼓励下,才慢慢走出我的“视线”……。

二、要采用多种渠道,探寻孩子心理行为问题的原因

孩子心理行为出现问题,或者是先天性的,如遗传、出生时窒息等方面的情况;或者是后天的教养问题,如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基本需要(包括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等)的缺失和基本需要的过量,成长性需要(自我实现)的不满足等;或者是两方面原因都存在的。与家长进行交流时,必须用诚心博得家长的信任,采用多种形式探寻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了解蓓蓓的情况,我与她父母进行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也与从小养育她的奶奶进行多次正面接触,总结出造成孩子今天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

(1)先天方面原因:孩子的性格随父亲,他父亲就特内向、腼腆,像个大妮似的。

(2)后天方面原因:父母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给孩子的爱与关照不足;祖母是农村老太太,对孙女很溺爱,事事包办,不让孩子动手,限制孩子自由,怕磕着碰着,很少带孩子出来与小伙伴玩;孩子入园年龄较小,由于性格原因,特别依恋家人,分离焦虑严重,哭闹过一段时间后,有了退缩性行为,害怕老师,害怕与小朋友交往,不敢参与班里的一切活动,小班老师的工作任务很重,对于“特别老实”的她给忽略了。

三、找出适合孩子问题的教育对策

良好的教育对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据蓓蓓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的对策。

1.亲情关注,补偿依恋需要

心理学上讲,依恋的形成会使孩子获得安全感、满足爱与归属的需要,而蓓蓓的祖母是孩子的主要照看人,老人不会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孩子发出的各种情感信息,也未必会及时反馈和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虽然与孩子建立起依恋关系,但质量不是太高,致使孩子缺乏基本的安全感。为了补偿孩子的依恋需要,我与其父母进行了约定:每天必须抽出时间陪孩子,和孩子聊天,给孩子讲故事,进行一定的户外活动等等,使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记录每天与孩子活动的情况,每周一交给我们。在幼儿园,我们也注意多亲近她,尽快解除她对我们的害怕心理。

2.同伴帮助,满足交往需求

蓓蓓虽然有时会产生与别人一起玩的想法,但因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没有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

我们与家长一起努力为她创设良好的同伴交往的环境。

(1)引发同伴对她由被动到主动的关注。首先,树立蓓蓓在同伴中的地位,蓓蓓乖巧、听话、行为较好。于是,我们常常表扬她:“蓓蓓从不打架,真是个好孩子。”“蓓蓓吃饭一粒米也没掉,真乖!”“蓓蓓上课坐得真好,真是好孩子!”渐渐的孩子们都认识了她,喜欢上了她。然后,再让能力强的孩子们去和蓓蓓交朋友,由于蓓蓓在小朋友们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主动找她玩的孩子越来越多,老师也主动找请她跳舞,和她一起游戏,找她谈开心的事。渐渐的蓓蓓明白了老师喜欢她,小朋友们也喜欢她,她感受到有了朋友的快乐,自己也就会主动地去找朋友了。其次,调换了她的座位,安排一位能力最强的小女孩和她在一起,多帮助她,引导班上的孩子主动和她交往,凡是每天主动与她玩的孩子将获得一次优先选择游戏的机会。

(2)增加个别交往的机会。我们为蓓蓓创设了多与其他孩子个别交往的机会,使她学会社交的方式方法。一次,她站在两个小朋友身后,看他们玩飞机,我走过去问:“你想玩吗?”她点点头,我提醒她说:“你应该怎样对他们说,才能玩到飞机呢?”她想了一下,说:“请你给我玩一下好吗?我玩一会儿就还给你们。”我们当即表扬她,说:“这个方法很好,以后可以这么做。”只要她喜欢玩的活动,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让她玩,并让她喜欢的小朋友陪着她,在她犯错误时,委婉地指出,以保护她的自尊心。

3.尽情玩耍,尝试高峰体验

为了蓓蓓的健康成长,我们为要求其祖母做到:

(1)让孩子放开手脚,大胆的玩。心理学家讲, “高峰体验”就是孩子在对环境积极适应的状态下,潜能得到了发挥,体验到了“忘我”时刻所产生的愉快情绪。“高峰体验”即马斯洛所说的成长性需要,成长性需要得不到满足将导致孩子产生成长性疾病,如:胆小、怯懦等。蓓蓓的奶奶对她溺爱过度,限制了她的活动自由和交往自由,使她没有得到过“高峰体验”。因此,要求其奶奶鼓励孩子大胆的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她体验成功,感受到“我也行”。

(2)教孩子学习与人交往。交往方法在幼儿园要学,在幼儿园外也要学。因此要求奶奶多与孩子交流,让孩子见了熟人学打招呼,多与相识的同伴一起玩等。每天下午奶奶来接孩子时,我们都了解其活动情况,对做的不好的或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比如带孩子到楼下与邻居的小孩子玩儿,去朋友家串门,到商店去买东西,给同伴过生日等。

4.关于教育孩子的俗语 篇四

2、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3、有德才有福,有爱才有家。

4、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5、事前最好有准备,不可临渴而掘井。

6、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行;扶正义,斥邪恶。

7、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8、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9、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10、言忠信,行笃敬。

11、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3、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4、夫妻和睦,一家之福,简单分享,知足常乐。

15、上敬下睦,夫唱妇随,勤善和美,崇善孝敬。

16、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17、不要夫妻千担粮,只要夫妻好商量。

18、传家两字读与耕,兴家两字俭与勤。

19、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20、贫贱不移心智,富贵不忘济贫。

21、诚实守信,开明勤俭,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22、夫妻以爱为根,相互补漏,互不埋怨。

2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4、常将有日思元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25、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

26、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27、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28、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29、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5.关于教育孩子的励志名言 篇五

2. 应该强调,不严肃认真的教育,有许多隐患。父母使自己的子女享福太早,是不聪明的。——雨果

3. 我们的教育应该使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4.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

5. 孩子的理性是不断成长的,不要喂养他们,而要引导他们。

6. 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学习。

7. 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8.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泰曼·约翰逊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的某方面兴趣与他的志向结合起来时,那么,离成功就已经不远了。——詹姆斯·约翰

10. 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虽然粗糙,但远比得来现成的精美玩具快乐。

11. 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能找得到富裕的时间。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将会使你受益无穷。——詹姆士·杜布森

12.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13. 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14. 专家曾经指出:现代教育要教会学生三大本领:一是会自己学习。二是会与不同人一起共事。三是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生存。

6.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篇六

确实如此,每个班里都有那么几个孩子,男孩女孩都有。老师请大家把书翻开第几页,他跟没听见似的,如果单独点他的名字,他才翻眼看看你,慢慢悠悠地行动,等你回过头来,发现他还是没有把书翻开,而是开始在书边画小人。

用很多老师的话说:“他根本就不夹你。”

对于这类孩子,很多老师因为杂事缠身,最终只能暂时放弃,只要不影响大家,等待他慢慢长大吧。

有一次,小X就跟我说:“老师,您别管小Y了,说他他也不听,让他自生自灭吧。”

我笑着说:“你倒是会想办法。”

他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不是我想的,我一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就不管我。反正我不听。”

想想都觉得可怕。

这里先不去分析老师对不听指令的孩子,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不是合适,先分析一下孩子这种根本不听指令的习惯,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还是要回到家庭。

有那么一阵子,在我们家,小九就是听到大人的指令没有反应。

姥姥说,该吃饭了,去洗手吧。

装听不见。

妈妈说,该睡觉了,快去洗脸刷牙洗脚。

充耳不闻。

爸爸说,该去轮滑了,准备穿衣服。

勉强回答:等会儿。

姥爷说,快来,有你爱吃的蛋糕。

跑的比兔子都快。

可见,对指令无积极反应,并非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没听到家长的指令,而是那个指令他不想执行,所以故意装听不见。

我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就开始观察,看看他到底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形成了这一坏习惯。

很快,我们就发现了问题。家里管他的人多,这个喊他一句去做这个,那个说他一声去做那个,你也说,我也说,最后导致他谁的也不听。

因为大家说完之后,就去忙别的了,没有追踪,没有反馈,他发现只要他装没听见,或者随便答应一声,就可以糊弄过去,也没有人再管他是不是马上行动了,这个空子可以钻。

无独有偶,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学生家长跟我描述的他家的情况。他的孩子也是一个典型的“无反应”孩子。在课堂上总是比别人慢N拍,有了指令总是拖着,不到最后关头不去执行,不到deadline不交作业。

在他家里,就是爷爷奶奶都管他,爸爸妈妈也管他,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孩子都疲了,甚至爷爷发现孩子不听指令,还经常对孩子发火,可是发完火,孩子仍然没有行动,爷爷又去忙别的了。最终导致孩子成了滚刀肉,随你雷霆万钧,我自岿然不动。说得急了,假装动一动,再回过头来,还是不干。

在家里遇到孩子听到家长指令没有任何反应的时候,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家庭里管孩子的人千万不要多,超过一个人照顾孩子的学习起居,孩子就会感到有压力。

左一个指令右一个指令,让孩子听着脑袋都大了,也不知道该听谁的。甚至有的家长指令还相互矛盾,导致孩子根本无所适从,最后干脆谁的也不听。

最好只有一个人负责孩子的督促和管理。当孩子出现“充耳不闻”的情况时,父母可以走过去摸摸孩子的头,再说一遍,让他注意听你的话。

一般情况下,孩子都会马上做出反应。

如果孩子屡禁不止,仍然对父母的指令置若罔闻,家长就要和孩子坐下来制定一套君子协定。让孩子能及时回复,哪怕不是马上按家长指令做,至少也应该跟家长说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几分钟后去做父母要自己做的事情。

在给孩子指令的时候,要有几分钟的余地。

以前的我经常要求孩子马上行动,不管他当时在干什么。但是我发现效果非常差。孩子轻则反抗,重则哭闹不已。

分析起来也很简单,因为孩子正沉迷于他手头的事情,家长的指令下来要求孩子像机器人一样,马上执行命令怎么可能呢?

于是,我试着给孩子缓冲期,告诉他再过五分钟,我们就要做某某事了,给孩子一个心理准备。这样孩子就能自然而然地按照指令行动了。

但是五分钟之后,父母还是必须跟进,父母再次下达指令告诉孩子,五分钟到了,我们马上要开始做另外一件事情了。

孩子如果能及时行动,马上要大大表扬,表扬孩子守信用,守时等优秀品质;如果孩子没有及时行动,想继续拖延,比如说“再给一分钟”之类的,就需要父母温柔坚持,严格执行了。

再回到学校。

教师也应该对学生“充耳不闻”承担一定责任。

尤其是在低年级,不能急着做事,课堂上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的注意力都能集中到老师这里,集中到课堂上来。

一旦有人出现游离课堂,离开组织的现象,必须马上提醒或者帮助他们回到同学身边来。

如果在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和执行力养成阶段,培养训练不能有力地贯彻到底,那么这些常常游离于群体之外的学生,不仅会让坏习惯加剧,还会把这个坏习惯传染给身边的同学。

千万不要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而放弃管理一些孩子的注意力,执行力,不然他们会让你加倍付出时间代价。

有时候,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就是这个道理。

7.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篇七

一、教师的爱应该是无私的, 既要爱“好”学生, 也要爱“差”生

赞可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爱, 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作为小学教师, 必须能主动去爱那些有缺陷的孩子。而单亲家庭的孩子95%以上是差生。在他们的眼里, 学习、纪律方面落后于人, 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针对这些孩子, 我是这样做的:

(一) 深入调查了解情况

对教育对象“不知”则教育无的放矢, 徒劳无益;只有“知”之深刻全面, 才能做到活化育人内容、水到渠成。经验告诉我, 要想教育好单亲家庭的孩子, 必须对他们全面了解。我总是亲自做家访, 反复研究问题的根源。我以前教过一个学生———李小刚, 他刚两个月父母离异了。从小没母爱, 又先后受两个继母的冷遇, 幼小的心灵受到莫大的伤害。这种家庭环境长大的李小刚, 很自私、爱撒谎, 他煽动父亲和继母打架为乐趣。为混口饭吃, 他还经常到邻居家偷钱花, 了解到这些后, 我决心从开学初盯紧他, 把他转变过来。

(二) 主动接近联络感情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 只有教师与自己的学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他们才会愿意跟你倾诉。单亲家庭的孩子感情较封闭, 所以第一步必须取得他的信任, 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 你的爱他能领悟, 你讲的道理他愿意听, 你指出的缺点他愿意改正, 你的帮助他乐于接受。

为取得李小刚的信任, 我主动把他拉到自己身边, 和他谈心、帮他洗手、洗脖子、洗头。到了中午我还主动帮他把饭买好。学习上, 我发现李小刚表面好像对一切无所谓, 但内心深处却是十分痛苦的, 他急切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帮助, 于是我鼓励他上课多发言, 一发现他的“闪光点”就及时表扬, 他犯的错误, 我裹上糖衣进行软教育, 我还号召同学多接近他, 帮助他, 渐渐地我觉得李小刚不再和我搞对立了, 同学之间关系也融洽多了。

(三) 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心。”教师就要善于抓住爱的契机进行教育。有一次, 李小刚突然闹肚子, 把大便全拉到裤子里。我没有嫌弃他, 而是带他到水房, 亲自帮他打热水擦干净身子, 还给他借来了干净的衣裤换上。李小刚感动了, 他低声地抽泣着。从此我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 李小刚的父亲又建立了新家庭, 而且失业了。于是, 我又主动做他生母的工作, 我多次利用休息日和她诚恳地交谈, 为孩子的前途着想, 把李小刚领在身边抚养。并和李小刚的继父多次沟通, 他们终于答应好好照顾李小刚了。我做的一切深深地打动了李小刚, 他变得越来越听话了, 学习不断进步了。

二、教师的爱更应该是广博的, 既要包含父爱, 又要包含母爱

“缺乏母爱的儿童是有缺陷的儿童。”那么同时失去父母双方的爱的孩子, 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不幸。我班蔡强就是这样一个极特殊的孩子, 他三岁父母就相继去世了, 小小年纪的他就成为一名孤儿。刚入学第一天, 我让同学们互相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 当时小蔡强站起来愣了好久, 突然哭着说:“我没有爸爸、妈妈。”那一刻, 我暗下决心一定尽全力关爱他。蔡强特别怯懦、自卑, 从不敢大声跟同学和老师说话。他总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 老是闷闷不乐, 对一切事物都缺乏兴趣。针对这种情况, 我坚持做到以下三点:

(一) 消除自卑感, 树立自信心

生活压力直接影响到蔡强的学习, 成绩倒数, 自卑, 也很苦恼。于是, 我每次课前都是鼓励他大胆发言, 课堂上多给他发言的机会, 尽量让他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我还采取课前渗透的办法, 课上指名让他回答这道题。这样不仅使他获得了成功的满足感, 而且还帮助他在同学面前树立了威信。渐渐地, 蔡强愿意发言了, 而且还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二) 搞认亲活动, 送手足深情

亲情是永远割不断的友谊金桥。通过了解, 我知道朱亮同学不但品学兼优而且离蔡强家最近, 于是我从中穿针引线, 让他们正式认亲。朱亮的父母也表示, 一定要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照顾蔡强。从那以后, 朱亮和蔡强俩一起学习, 一起玩游戏, 简直和亲兄弟一样形影不离。我还定期做家访, 了解这对结亲小伙伴的活动情况, 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 建爱心驿站, 圆归家之梦

一个有凝聚力的班级体, 是指导学生进行有益活动的核心, 更是充满“爱”能的核电站。我深信,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 我利用班会时间讲小蔡强的故事, 并要求他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妈听, 号召全班同学伸出友爱之手, 和他共同组建结亲小对子。不少家长纷纷表示愿意和小蔡强认亲, 并且从物质上资助他。有的还给小蔡强捎来了衣物等生活用品。去年10月我还以“母亲”的身份, 为蔡强准备好一包又一包的零食, 让他充分体会到家的温暖……

8.浅谈孩子的教育问题 篇八

有了一个好氛围的家庭环境还要有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每个家庭都会进行家规教育,但是在进行家规教育时父母很容易有专制的做法。其实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才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我的孩子十岁,我想把这10年为人母的感受和体会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以。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作为家长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

平时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家长自己不妨先进行一下自我检查。在日常的具体生活中,家长要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以实实在在的自身言行的巨大教育力量影响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和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家长自己首先要与邻里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不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计较。如果家长能始终如一地严于律己,就会给孩子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赢得孩子的信赖与尊重。

2父母要经常和孩子交谈,培养耐心。

父母通过和孩子交谈可以帮助孩子认识问题,一般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的活动和心态都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父母要观察自己的孩子,鼓励他们做任何一件事情时,问问他们是不是自己愿意做的,首先说学校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必须要做的事,学习之余想做什么?引导他们要尽可能完成他们自己选择的事情,不能半途而废,不要认为和孩子交流没有意义,只有通过交流,才能让孩子深切感受到自己和父母是同等的、朋友式的,千万不能以命令式的、强迫的语气和孩子交谈,那样会令孩子对你产生反感。

3慢慢建立孩子时间观念,同时也可培养孩子的耐心。

一般孩子还没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因此学会耐心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比如说,你正在收拾房间,孩子却要出去玩,这个时候你不要说“等10分钟”。你要告诉他“等我把房间收拾完就出去。”孩子会看着你把房间收拾完,而不是缠着你要出去玩。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说“等到什么时候再说”之类的话,要说把正在做的某件事情做完才做别的事。

4要注意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

健全的性格是一个人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有些孩子性格孤僻,有些孩子性格暴躁,有此孩子胆小怕见人,有些孩子比较自私一些孩子过于溺爱,吃饭怕噎着,喝开水怕烫着,跟小朋友玩怕碰着,活动下怕累着,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再加上有些家长不能够以身作则,把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性在孩子面前充分“展示”。久而久之,就会给孩子心里造成阴影,形成孤僻、胆小、暴躁、自私等不良性格。孩子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孩子有孩子的空间,不要因为某种理由把孩子“禁闭”起来,对孩子的溺爱,其实是家长为孩子造成的一个无形的“牢房”,影响了孩子性格的发展,也滋生了种种不良习惯。

5不要吝啬你的赏识。

做父母最重要的是应该给予孩子力量,必须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不停地为他们鼓掌欢呼,为他们加油鼓劲。也许学会赏识,正是打开孩子潜能之门的金钥匙!为什么一个代表肯定的“行”字有这么大的魔力呢?因为它满足了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要知道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是什么,首先要了解孩子最怕什么。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条件差,而怕丢了面子。就孩子的精神世界而言,他们仿佛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我认为不会赏识孩子的家长是不称职的家长,因为他们没有满足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

6关心孩子的学习是每一位家长都无法回避的重要话题。

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家长应率先热爱学习,创造一个爱学习、求上进的家庭气氛。孩子生长在一种充满学习气氛的环境中,很容易萌发一种自发学习的需要,以至形成一种千金难买的自觉学习的行动。家里可以根据经济情况和孩子的兴趣订阅一些报纸杂志,茶余饭后父母与孩子翻看翻看,一方面自己拓宽知识面以便有与孩子交流的背景知识,另一方面可以用书中的某些内容为话题与孩子进行讨論与交流,这对促进孩子学习、促进亲子情感交流、防止“代沟”的产生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9.关于教育孩子的读后感 篇九

很长的时间没有看书,看关于教育方面的书籍,感触颇深。教育孩子是作为父母的头等大事,如何将孩子教育好,找到一把适合自己孩子的钥匙,是要我们和孩子一同去学习,去摸索的。我很赞成张文志老师说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这样的教育。

父母一日为父,为母,终身为父,为母,也是终身为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现在孩子虽然还很小,但是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你干一件事,她都会牢牢的记下,并且去模仿你做的样子。比如,我拿剪刀剪了一件东西,很快的就会放回原处,剪刀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一件很危险的工具,所以我都放在高处。不知过多久,有一天给孩子买了吃的,她打不开,她就急匆匆的拿着小凳子跑到厨房,站在凳子上将剪刀拿下来,我心里当时很高兴的,虽然剪刀危险,我也没有制止,她自己拿着剪刀有模有样的将袋子剪开一个口,打开开始吃里面的东西,这时候,我们可以夸孩子几句,说她很聪明,而孩子也会感到很有成就感。

我们陪伴着孩子每天的生活,收集着孩子的点点滴滴,这就是作为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多拥抱我们的孩子,多和孩子互动,有着肢体的接触,特别是对于1-3岁的孩子是很重要的,因为有了和父母的拥抱接触,孩子才会有安全感,因为我读书,看到过“感觉统合失调症”这样一个概念,说是当代儿童的常见病,是身体“触觉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从而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感觉有些可怕,我以前并不知道还会有这样的一种“接触性”的名称,我只知道多亲吻孩子,拥抱孩子,孩子就会感到很幸福,很高兴,看来自己在这一方面还是做对了。

10.关于教育孩子的方法:育儿经验 篇十

人到中年才明白,有父母才有家,父母是儿女的根,家庭是儿女的支柱,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学校的栽培,老师的教育,社会的磨练等等。

一、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优缺点,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缺点,找出可取之处,让孩子继续发扬。发现缺点,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努力引导孩子良性发展。

二、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

孩子还小,自尊心比较脆弱,控制力比较差,如果孩子有什么错误,最好通过侧面引导的方式教育孩子改正错误,让孩子充分认识自我,而不是用蛮力教育孩子。

三、让孩子知道你爱他

孩子处于成长阶段,涉世不深,我们要多和孩子沟通,充分了解孩子,让孩子了解父母,不管发生什么事,父母总是站在他身后,和他在一起。

四、控制情绪,别老想着罚孩子

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你的大吼大叫会给孩子心灵上留下阴影,会让孩子和父母之间产生代沟,要心平气和,善于沟通。切忌让孩子对家长产生逆反心理。

五、树立正确价值观

孩子处于学习阶段,自控力比较差,加上涉世不深,比较幼稚,很容易被社会上和电视上的花花绿绿不良现象所误导,我们要时常提醒孩子什么是对可以做,什么不对不可以做。让孩子学会自我分析和判断。

六、给孩子学习的机会

孩子正是学习的时候,对所有事情充满好奇,但是孩子的判断能力比较低,家长有义务帮助孩子解析,对于好的,能够锻炼孩子能力并且孩子爱好的事情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每位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我们的爱不能是溺爱,严格要求也是爱。要给足孩子自我发展空间,但不能放任不管,要松弛有度。让我们共同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社会栋梁之才,但是要确保孩子长大不给社会造成危害。

第一次写育儿经验,不足之处敬请谅解。马上就要春节了,期末考试成绩也出来了,很欣慰,孩子的能够取的好成绩家长是一方面,但终究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培养,老师辛苦了,谢谢您老师。

作者:一5家长贾云鹏

11.谈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 篇十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面临的第一个课堂。社会的、时代的要求往往通过家庭环境,主要是家庭成员的言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气氛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的确,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影响重大。

在单亲家庭里,在失衡的“爱的天平”上,下面就几种常见的单亲学生家庭教育误区下的心态作简要分析。

一、心理补偿式溺爱教育

溺爱教育在一般家庭中都存在,在单亲家庭里尤为突出,这些现象的出现来自于家长的弥补心态和于心不忍 ,这种教育现象占整个单亲家庭教育的一多半,有的父(母)亲在离婚之后,为了抹平家庭破裂时给学生造成的创伤,把全部的情感都施加在学生身上;有些孩子属于跟着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的疼爱和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在吃、穿、玩、花等各方面无一不予以滿足,只要学生开口,没有不答应的。有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坏习惯也不加以纠正,甚至对其出现的错误,违法乱纪或反社会的言行举止加以庇护。家长的这种亲近方式,很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地形成,直接影响了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这样的教育,这样的单亲家庭环境,实际上成了学生将来犯罪的温床。学生走上犯罪道路,其父(母)则成了实际的支持者、护送者。

受到这种家庭教育的学生,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很任性,好胜心强,一切以自己为中心,要求其他人围住自己转。受不了一点儿批评,更承受不了挫折与打击,表现出极其脆弱的心理状态。

二、家庭矛盾迁怒式惩罚教育

最常见的是离异夫妻一方对老人或对孩子所进行的。一些家长把婚姻破裂后对另一方的惩罚发泄到孩子身上,还有一些由于社会的压力太大,工作繁重与不顺心,工作条件差。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无处发泄,只能回家后对老人和孩子施以暴力和虐待。况且有的家长生性就粗暴,略有不顺或不满,张口就骂,举手就打。家长为刀俎,孩子为鱼肉的现象司空见惯。不管是什么原因,来自哪方面的惩罚,都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影响,生活在如此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具有恐惧感、自卑感、脾气暴躁,自责性,无自信心,意志消沉,自控能力差,以及忍耐力不强等心理特征。孩子性格内向是普遍现象。他们在家里遭到暴力和虐待之后,常常产生一种很强的攻击行为。这种攻击行为将随着时空的转移与变换,发泄到学校和社会上,对他人进行“报复”,并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和对他人及社会不满的心态,仇视一切。

三、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式的教育

这种教育是当前一般家庭在学生教育上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有些家长只要孩子愿意的事情,从来不使绊,只要不在大人跟前晃,想干啥就干啥。

在单亲家庭里,孩子需要较多的关心和帮助,需要与父(母)亲有更多的交往,而且需要倾心置腹地交心谈心。但是,父母的争吵、打骂,在子女的供养、教育等问题上意见不一致,互相推诿、扯皮造成养而不教、放任不管,孩子失去家庭的温暖,得不到完整的家庭的父母之爱。这样的家庭不但对孩子的教育无力,而且孩子精神上承受沉重的打击,因而变得孤僻、性格忧郁、意志薄弱,破罐破摔、自由散漫、无进取心。但是,由于父(母)亲整天工作繁忙,杂事多,加上有的家长因为一些原因心情不好,或父母不在家,奶奶爷爷无气力去管,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无暇顾及,对他们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以及与人的交往等方面都不闻不问,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放任自流。有些孩子便觉得有家无家一个样,回家与不回家没有多大关系。如此管教方式,给学生离家出走创造了机会,给学生犯罪创设了条件。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忽视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心理特征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夸大它的负面影响,要看到它正常的一面,也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而让这些孩子正常健康地生活成长。为了让单亲家庭孩子能够正常健康地生活和成长,作为单亲家庭孩子的父母以及教师、社会各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影响要特别注意:

(1)如果已经决定不在一起生活了,那能做的只有把对孩子的影响减到最低。对孩子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爱,来自父母的关爱,要让他感觉到虽然父母不再一起了,但还是会对他好的。每周抽出时间陪孩子,有可能的话,你们俩一起带孩子出去玩。避免情感暗示过多。

(2)要尊重孩子。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种责任感。孩子虽然小,也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而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这种需要更加的强烈。尊重是一种礼貌,也是素质的体现,是家长教育的一种回报,当然这是一个双向的尊重。

(3)避免过分溺爱孩子。溺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单亲家长表现往往更明显。他们总觉得孩子缺少一部分爱,很对不起孩子,因此,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无条件满足,孩子总能得到满足,他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点。

(4)应多种渠道协同,学校、家庭、社会应“联网”。学校老师要主动深入地调查访问,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家长要主动配合,调整思想认识,调整心理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把单亲学生的心理特点报告给老师,以减轻老师工作的难度。社会要消除偏见,多献出点爱心,让单亲学生甩掉自卑的包袱,使其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5)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学。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班上有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6)鼓励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单亲家庭的学生在闲暇独处时常常感到无聊,也更多地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打发时光:打游戏机,泡网吧,看武侠小说,忘记自己的作业,甚至逃学。

(7)孩子无法选择自己的成长环境,也无从左右父母的情感,但却注定要全盘承受家庭解体所带来的种种后果,这着实有些残酷。孩子的愿望总是单纯而简单的,他们不会去考虑自己的要求合不合理。所以,对于孩子的要求,什么是该满足的,什么又是该拒绝的,家长要认真思量。很多时候,“做到”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是否“想做”。

12.关于高职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十二

对于接受职业教育及专科教育的高中生而言, 他们本身的学业水平处在中等水平, 如果让他们搞科研开发可能有些难度, 但我们可以发挥其爱动手的特点, 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一方面, 这样有利于发挥他们的能力, 另一方面, 也有利于解决目前的就业问题。下面就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在办学理念上要更新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应与以前的专科教育不同, 高职要有高职的特点。首先,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应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其次, 随着科学的发展, 社会将需要一大批把科学技术应用到实践中的高级人才。再次, 从社会产业结构发展来看, 我国的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例愈来愈小, 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越来越大。因此, 先进的办学理念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是与时俱进的, 它源于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分析, 既体现社会发展要求的共性, 又体现高职教育自身的特性。

应采用多样化的教材在编写教材前, 国家应每年组织人员进行市场调查, 把相关信息提供给各省。我国各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决定了不可能采取统一的教材, 而应由国家编写大纲, 各省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具体编写。编写人员应由高校教师、企业人员等组成。另外, 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一些知识更新换代较快, 这就要求最好每隔几年就组织编写一次, 以紧跟时代的步伐。各职业学校应根据市场和专业的需要, 选用教材不应以学生学习深度为主, 而应以学生的知识广度、专业实用性为主。

在证书与学历上给予社会认可的地位证书及学历紧密关系着高职学生将来的就业及发展方向, 因此, 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处理好。具体做法是:第一, 我们应把证书按等级至少分成3个层次, 由初级、中级、高级组成。高职学院的培养目标应该至少具有初级能力的水平, 而中级、高级到学生毕业后再考。同时, 应加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度。对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中, 应加大理论考试的比例。第二, 证书不应局限于现有几个专业, 应该是多样化, 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证书, 更要多样化。第三, 如果一些学生还想继续深造, 我们可以允许他们以专科身份报考任何专业, 而不应限制他们。我们应有长远的眼光。

国家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导向作用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各个地区对人才的需求量和对人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高职院校首先是为本地区服务的, 这就要求学校开办专业以市场为导向。首先, 国家应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高职院校进行综合调整, 应有长远的眼光。由于办高职教育需要大量资金, 国家一时拿不出大量的财力, 因此高职教育办学可以是公办、民办、公私合办等多种形式, 多方位地引导资金投资于高职教育。其次, 国家公办高职院校应占相当的比例, 目的是国家更能利用宏观调控, 避免教育资源和人才浪费, 同时又引进了竞争机制。再次, 高职院校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

就业后职称晋升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文件, 保证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一, 就业后他们的工资及待遇不应与其学历挂钩, 而应与其证书的等级水平挂钩。职称晋升也应淡化学历, 应以证书等级为主, 不让学历变成职业技术人才晋级的门槛。第二, 继续加强等级证书监管和发放力度, 可分别在县、市、省考试, 呈现金字塔模式, 特别是对高级技术证书更要加强监管。这样, 才能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高级技术推广及应用人才。

建立以国家、省级为主的高职教育督导办公室建立高职教育督导办公室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监控高职教育, 以利于高职教育更健康地发展。其作用:第一, 可以统一管理, 使高职教育按自己的特色更好地发展。第二, 可以有宏观的眼光, 把人才市场中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 从而有利于学校根据自身实际调节招生, 避免盲目性。第三, 可以根据时代发展及时取消一些专业证书和增添一些新的专业证书。第四, 可以组织高职院校之间进行交流, 使高职院校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 从而促进学校朝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高职院校本身的定位、评估和改革创新 (1) 定位。对高职院校定位不清, 导致了我国高职教育体系的层次、类型结构、办学方向不合理、不明确, 高职教育办成了大学教育。高职院校不应以科学研究为主, 而应以推广大学的科研成果为主, 让更多的人享受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教师的定位应是“双师型”, 以应用型为主。利用学生的兴趣及爱动手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并减少理论课的比例, 增大试验课的比例。 (2) 学校评估。高职教育的教师以及学校评估, 应以高职院校内部评估为主, 同时, 高校参与, 由省组织评估。方法可以是办学好的高职院校去评估办学差的学校以及互评, 要出台新的评估标准, 而不是按照大学的标准来评审高职院校, 以突出高职职业教育的特点。 (3) 创新。国家应逐渐取消原有专科学院, 统一划归为高职学院, 并重新建立一套新的评审办法, 以适应新的发展。不仅要创新办学方式, 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其主要任务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 对不同类型的专门人才采用不同的课程模式进行培养。

总之, 对我国高职教育进行准确的定位, 可以使我们避免许多低水平的重复教育投资, 把更多的钱投入到大学教育, 使其产生更多的科研成果, 让高职院校去推广。这样, 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减少了科研推广的成本。同时, 高职教育又可解决大量的人才就业, 服务于国家和本地区, 更有利于我国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吕鑫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2]韩玉璞.理性回归:教育钟摆的和谐律动——兼论两种文化与两种教育[J].教育理论和实践, 2009, 29 (7) :14.

[3]翟玉胜.民办高职院校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实施路径及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1 (3) .

[4]周建松.关于高职院校培育名师名家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 2011 (5) .

[5]刘文娟, 秦建国.对高职院校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 .

上一篇:琐碎生活记录我成长的岁月散文下一篇:小班9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