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改

2024-10-22

论课改(精选8篇)

1.论课改 篇一

初中初三作文650字:论课改

我上初二赶上了新课改,心里美极啦!

现在和过去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们没有了早读的折磨,早期时间从6:00调到了7:00。下午的五节课也缩到了四节。从此我们不用再“披星赶月”。风餐露宿了!有了更多的活动时间就不用再苦熬黄灯的`写作业;也就有了更多的学习课外知识的时间。在我看来它是我们千万学子的大救星!大大减轻了广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它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教育从死板的硬式教育转变为科学的全面素质教育。虽然在中国有很多的家长和老师对此很不理解,但是在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它不仅实施着而且比我们更大胆。就说美国的中学生吧!他们每天的在校时间就很短,他们所学的知识在我们这些同龄人看来那可不是用“小儿科”就可以形容的,最起码也要加上八个“太”字!可他们的学生也不见得比我们笨呀?相反,在很多科技领域上却远远高于我国!他们的伟大科学家也不比我们的少!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我们把学习任务全放到初中和高中,把重担压在了我们长身体的黄金时代。但很多人就是不把这些放到心上,认为这是智力发展的好时期,就应该多学知识!但你要是问:这些知识在社会上有什么作用哪?很多人就回答不上来。是这些只是没用吗?我想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心里想的只是那一张张的试卷而已!我们把中学和高中看的重而又重,却放过了大学!有多少人把大学四年的时光用在了学习上?四年时光:恋爱时间。这是大多数人对“四年”的理解。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中学和高中的任务均给大学一些呢?我认为这次课改只是牛刀小试罢了!

中国的教育制度还有更大的改革。这是应该也是必须的!是时代进步的必须!

2.论课改 篇二

一、五年制高职德育课改革的指导思想

根据我国《高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大纲》的要求、高职校学生身心发展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各校高职学生的现实状况,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观点教育, 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 进行文明礼仪、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教育, 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 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创新创业的能力。

二、五年制高职德育课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 方向性原则

德育课无论如何改革, 其社会主义方向不能变,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变, 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

(二) 与时俱进, 继承和创新的原则

紧密联系当前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的实际, 将最新理论、最新成果、最新资料充实到教育教学中;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条件下, 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增强德育的时代感、生动性和有效性。

(三)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联系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联系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实际、联系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 进行德育课的教育教学活动, 求实务实, 提高教育的感染力。

(四) 知情意行统一的原则

既重视理论教学, 又注重实践教育;既注重知识的传授, 又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既重视考试成绩, 又重视平时表现。知情意行统一, 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五) 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结合授课内容, 将文学、历史、社会、地理的方面的知识, 贯穿于德育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情感的熏陶,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 分类指导原则

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个性学生, 进行有侧重、有针对性的教育。一、二年级侧重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侧重经济、政治、法律等基本知识、基本观点的教育;侧重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三、四年级加强形势政策教育、深化马列主义理论、注重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意志品质、创业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五年制高职德育课改革的具体实施

(一) 调整课程设置, 注重德育课程群的整体改革

在国家和江苏省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要求下, 基于对德育课程群中课程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各门课程在课程群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上, 对高职的德育课程进行调整, 使各课程间内、外部相互协调统一, 同时结合各校高职生的实际, 适当增加延伸课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 做好教材、教学辅助资料的优选、编写、积累和完善工作, 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物质保证

1. 教材

由于德育课程教材全省统一, 不允许教师自编, 因此, 要在省编教材的范围内, 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 选好各门课的教材。

2. 教学辅助资料

一订购《时事报告》、《半月谈》杂志, 定期搜集、选购教学资料

二搜集下载或刻录网上相关优秀专题节目和优秀形势报告录像资料;

三组织人员, 分工搜集、选购《百家讲坛》、《今日说法》、《道德观察》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光盘资料;

四组织教师搜集编写有关经济、法律、社会改革等方面的教学资料和精彩案例;

五逐步建立德育各科优秀教案 (电子版) 和优秀多媒体课件的资料库, 为教学研讨, 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条件。

(三) 改革教学内容, 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

上, 提高教师在教材处理上的自主性、灵活性, 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针对性 (必须得到教研组的讨论同意)

1. 省、略

教材中有些内容与学生初中政治内容基本重复的, 可以不讲;有些交叉的, 则对其中的新知识点或引伸处进行教授外, 其它部分可简单带过。在教学中, 注意突出重点, 去粗取精, 详略得当。

2. 增、引

根据经济、政治发展的变化, 为保证教学内容的鲜活, 切近生活、贴近实际、富有时代气息和针对性, 在不违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 根据形势和培养目标的需要, 不断改革、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增加形势政策课。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谐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时事、热点问题等纳入德育课范畴, 开设专题讲座, 进行分析。

及时添加新内容于各科教学中。在法律课上, 不断将相关新的法律、法规内容、新的立法成果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在经济基础知识课上, 经常将社会经济现象、热点问题的分析引入课堂, ;在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指导课上, 将学生普遍关心的如择业、就业等问题以及最新发生的与学生有关的问题及时引入课堂, 使课程内容紧扣时代的脉搏, 为学生感兴趣。

将经过精心挑选的《百家讲坛》、《今日说法》、《道德观察》等具有时代性、现实性、针对性又有教育意义的资料引入课堂, 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 加强实践环节, 知行统一, 增强德育教育的时效性

提高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 把实践教学活动纳入教学计划, 并按计划实施。拟进行的实践教学有:

(1) 参观法庭审判;

(2) 参观劳教所、戒毒所;

(3) 观看法律、道德录像片;

(4) 在调查基础上写大学生道德案例分析;

(5) 在调查基础上写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例分析;

(6) 制作“经济宣传小报”、“法律宣传小报”;

(7) 就有关道德和法律问题进行社会调查, 写调查报告;

(8) 阅读有关文献, 撰写法律、道德论文。

(五) 改革教学方法,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方法是通过教学内容实现教育目的手段。教学方法不当, 往往事倍功半, 而好的教学方法, 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 教师要有比较强的方法意识。教学方法应根据课程特点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而有所不同, 不能等齐划一。

1. 加强师生的交流,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课间课后多与学生沟通, 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所关心的问题及对教学的愿望要求, 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对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等作必要调整。

2. 在课堂上, 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采用创设情境、角色扮演、问题引导、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变教师“一言堂”为“群言堂”, 变教师一人讲授为师生共同参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采取案例教学法,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法律、职业道德课上, 可经常组织学生对法律案例和道德案例进行分析, 把案例教学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这种方法能够引起学生兴趣, 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然, 在案例的选择上, 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时代性和相关性。

4. 采取多媒体课件教学, 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 提高教学效果。

(六) 严格考核制度, 发挥成绩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成绩考核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考核什么, 如何考核, 完全是由教育目的和目标决定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对学生学什么、如何学起导向作用。所以成绩考核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考核的不重视, 必然带来学生对学习的不重视。鉴于此, 应对现行的传统考试做相应改革:

1. 考核形式多样化。

既可以用出题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 也可以用写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既可开卷考核, 也可闭卷考核。做到知识答卷与论文写作相结合,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 又考核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自己行为的能力。

2. 改革成绩构成及其比例, 注重对平时表现的考核。

平时成绩占40%, 由出勤、作业、发言、课堂表现构成, 各占10%;阶段性测验占30%;期末考查占30%。如此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平时注意学习, 注意成绩的积累, 改变不愿上课、不愿发言、不愿完成作业、不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不良状况。

(七) 加强教学管理, 强化各教学环节, 从管理中求质量

(八) 加强师资队伍改革, 通过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学质量

1. 建立导师制, 为新来的青年教师安排指导教师;

2. 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帮助青年教师尽早过教学关;

3. 搞青年教师教案展览、评比, 实现教案规范化;

4. 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科研活动, 提高科研能力;

5. 开展经常性教学研究活动, 进行说课或研究教学有关问题, 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任少红.提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J].高等职业教育, 2001.1.

3.论课改后的教与学 篇三

关键词:课程资源;创造力;学习方式

21世纪之初,我们迎来了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

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开展。迄今为止,已走过十多个年头。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适应,“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广大一线教师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课堂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而如何将新的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探究的话题。课堂教学“不求完美,力求创新”,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

一、教材使用的改变

在认识上我们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在课改的今天,把教科书当作圣经一样来解读是陈旧的、过时的学习方式。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凡是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和发展的资源都应作为重要课程资源。教师同样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自身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和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学生的发展必须依靠训练有素的专业教师,教师必须做好准备以

便能在能力、需要、经验和学习方法等方面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不仅要会“教”书,还要会“编”书,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新的技能等,以迎接新的挑战。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过去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没有自主性,纯粹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这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而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单纯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凸显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同时更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学生必须学会体验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体验对未知领域知识的好奇;体验探究过程的挑战;体验任务完成后成功的喜悦。学习过程倡导学生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落到实处;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经历学习过程,学生变得更加自信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享受着知识带来的乐趣,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教师的教发生改变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成功地完成教育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前提是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学习、研究、改进,坚持不懈地对自己的知识、观念进行更新、重组,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研究型教师。教师始终要有为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要有学科专业知识基础,有广博的学识修养,有对邻近学科的融合能力,有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有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教师要把自己视为一个研究者,在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重塑新形象,宽容地对待学生,科学地看待教学过程,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也要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形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生探索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成长变化的需要,教师必须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转变成教学过程的动态研究者。教师必须尽快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课堂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决定了教师的角色必须由传统的权威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探索者。

另外,评价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无论是量化评价还是质性评价从不同层面全方位、多元化地进行综合评价,更富有人性化管理。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目的。

教学工作本身是很复杂的,因而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与思考。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扎扎实实地做好新课改工作。课堂教学的话题也是永无止境的,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和學生学习特点,创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逐步提高教和学的效率,教学相长,争取达到最大限度的“共赢”。

4.论课改 篇四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进,国家教育部通过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颁发了关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文件,提出了我们的高中音乐课程教学要:以审美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

音乐课程改革在近些年一直是音乐教育中备受瞩目的课题之一。出台后自至今已经有超过一半的省市进行了高中音乐课程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其实在课程改革这件事中,关系最大,也可以说是面对最大挑战的其实应该是我们广大的高中音乐教师们。因为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给高中的音乐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反思,如何培养能够胜任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师资及如何对更高质量的生源进行专业音乐教育将是高中音乐老师必将面临的问题。在此,笔者想在这里简单地从几个方面就高中音乐老师如何调整、适应教育课改的形势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希望可以给大家在课改后的音乐教学之路上起到一点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心理上

我将这个心理上的因素列为第一条,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从哲学上来说,任何人在做任何事的时候,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内因。说白了,就是这个人心理上乐不乐意做、有没有决心、有多大的决心去做一件事。还有就是我们这一代的老师,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接受的都是传统的老师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来给予我们的音乐知识。这里的传统,其实是因为我们和现在的孩子们生活的年代不同,我们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教育水平不同,现代化的程度不同,所接受的教育方式自然也就不同,然后接受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知识倾向。所以当我们看到新的课改方案之后,我觉得难免会产生一点点不一样的感觉,或者说有点儿害怕,担心自己能不能很好的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我们的学生。

从心理上我们首先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改革,我们要用一种欣然的态度去接受它,并且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方式去解决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其实,我认为心理上的这个接受就是一个想不通想得通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就要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就要跟着时代走,我们就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当然这些不仅仅适合讲给孩子们听,也适合我们自己。我们要时时刻刻地关心国内外最新的最好的教育方式,也要时时刻刻地关注到底教给学生们什么样的知识什么样的技能对他们将来的生活、发展才是最好的。然后再关注一下现如今的社会态势,我想这个课改的问题就很容易理解,并且认为它是我们教育事业进步的象征。

二、比较

所谓比较,就是既然课改,既然我们要改,那我们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里当然不是打仗,而是我们要认真的研读一下课改的趋势。也就是我们之前是什么教学模式,以后要改成什么教学模式;我们之前教的是什么内容,课改后又要教什么内容;我们之前是以什么内容为教学重点,以后又要以什么内容为教学重点;我们之前缺少什么方面,之后又要补上什么方面・・・・・・其实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课改前后做一个全面的比较,并且要做一个深刻的思考,最后得出一个自己的全新的教学策划。当然,这个策划要是符合现代化教育模式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生存方式的,能给孩子们提供比之前更好的生活技能和职业保障的。

三、实施

接着,我们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说一下具体的策划实施方案。

(一)教学内容上

首先,我们作为老师,要顺应教育部课改文件的指南针,重视我们国家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我国近、现以及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的教授。让我们的学生更加了解我们祖国的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我们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并弘扬我们的祖国文化。

其次,我们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理论的死记硬背,不仅仅是应付考试时候的那一张纸。我们要让学生真真实实地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如让学生掌握歌曲创作的基本方法,具备谱写二部及单三部结构歌曲的能力,还包括一些只有经过行家提醒才会注意到的`发音小技巧等等,总之就是在他们离开老师之后还可以自己继续走自己的音乐之路。我认为,对学生来说,这是真正的学音乐;当然对老师来说,也才是真正的教会学生。

(二)教学方法上 >我们要将之前以欣赏为主的教学方式改为以实践为主,当然,这个以实践为主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要有一定的教学突破的。

第一,教师在以往注重技能技法训练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即注重学生“德”的培养,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因为现在的社会越来越人性化,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就像北影的老师对学生说的话一样,要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学演戏。让学生明白其实这句话在音乐课上同样适用,就是学生要首先学会做人,然后才有资格去学音乐,因为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成为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否则,你即使是个音乐天才,贝多芬再世,也只能成为这个新时代新社会的垃圾,不同的是,你是一个顶着天才帽子的垃圾。

第二,与时代并进。就是我们的教师要力求做到与时代的步伐一致,起码不能落后。但这是专指教学上。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我们要通过网络等这种现在最简便的方式来与时代接轨,与国际接轨。我们要时刻关注国外的教育模式、教学方式,要吸收我们认为好的来大胆地用于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要让我们的课堂,我们在课堂上学的知识不能和时代、和社会脱轨。因为毕竟学生学知识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在社会上生存、立足,如果我们教的东西,学生还没走上社会就已经落后了,那就是我们的失职,一个教师的严重失职。

第三,鼓励学生要勇于并敢于创新。我们生活在以创新为主题曲的新时代。之前有人说,在这个新的世纪里,不懂电脑的人就是文盲。其实我觉得在现在这个到处充满创新的时代里,不会创新的人就好像是一具行尸走肉一样,生活没有光泽。在音乐上也是一样的,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要发展,要立足,就必须要创新;要成长,要健壮,更要创新。告诉学生不要怕创新拙劣,因为每一个成功的创新都是出现在无数次得拙劣之后。

第四,以审美为中心。好好利用音乐这一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来让学生明白并体会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其特点就是情感审美。就像贝多芬曾说的那样:“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也像冼星海讲过的:“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教育及其所起的深远而巨大的作用可概括为:第一陶冶情操,化育高尚

人格;第二启迪智慧,开发原创源泉;第三交汇情智,提升精神境界。”

四、小结

5.课改十年话课改 篇五

课改十年的收获 金汤小学 姜晓坤

课改已度过了十个春秋。在与课改同行的路上,身为一线教师参与了课改,也见证了课改,我在课改中探索,反思其不足,思考其发展方向,收获着丰硕果实,分享新课改带来的喜悦。在这举国上下都在总结、反思课改十年的得失成败的氛围里,我想和大家的谈论的话题是——“教什么和怎么教”哪一个更重要。

“教什么和怎么教”哪一个更重要,可能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我不希望大家轻易下结论。下面我就以我课改十年来在数学教学方面的成长——我的亲身经历和大家分享,一同体验作为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教什么和怎么教”哪一个更重要?

一、分享与体验

我们先来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

一、故事导入

成语故事朝三暮四引出加法定律。

二、新授

1、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猜想乘法当中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规律?

2、如果乘法中存在交换律,可能是怎样的?

3、这只是我们的猜想,我们的猜想究竟对不对还需要举例子来验证。

4、谁认为乘法中存在交换律,请你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5、这种现象是不是一种巧合?一两个例子并不能说明问题。如果所有的

两个数相乘,都有这样的规律才说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6、请同学们继续举这样的等式来进一步验证,看看其他两个数相乘,交换

因数的位置,他们的积是否也不变。数目大的话,你们可以用计算器帮

助计算。如果你认为乘法中不存在交换律,只要举出一个例子证明就行

了,开始。

7、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三、实践与提炼

那乘法交换律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让我们来做几道题看看。

四、小组探究学习乘法结合律

总结研究乘法交换律的方法,运用方法研究乘法中是否存在结合律。

五、总结与延伸: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用什么方法学会了什么?

加法乘法中有交换律和结合律。那减法和除法也有吗?下课小组同学可以在一起研究验证。

专家评价:

1、创造性使用教材,把数学内容创设成一种有利于学生探究研讨的材料。

2、巧设情境,使学生的猜想变为可能,举例验证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3、让学生经历发现数学本质的数学化过程。

这样的教学思路在我们今天是很常见的,而这节课却是执教于2004年9月的一节推门课,也就是九年前,当时的新课改还没有运行到四年级,我使用的教材是现代小学数学。这节课的产生其实是一个偶然事件。2004年8月我调入金汤小学,来到一所藏龙卧虎的大校,接了四年级的据说一个大班,心情非常忐忑。我们每个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都希望尽早的给人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作为一个新人,学校领导肯定会来听推门课。所以我每天都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准备这节乘法运算定律时,我想这节课是一节很经典的概念课,很多老师上过观摩课,他们的模式就是给出结论—理解结论—运用结论,重结果轻过程。我就希望能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上这节课。于是我查阅大量资料,觉得像这样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己得出结论的设计思路很有新意。其实当时没有多想什么,就想好好准备这节课,巧得是那天就被领导推了一下门。学校领导发现了这节课,也发现了我。

当时学校主抓数学的主任和我一起又细细的研究了这节课,然后推荐我参加在东港举行的丹东市青年教师数学观摩课。这节课又得到了市数学教研员的高度认可,并让我就这一教学思路准备一节数学课参加丹东市举办的首届创新杯课堂教学大赛。这次比赛的层次是比较高的,参加教师包括小学、初中、高中。我上的是一节五年级的《能被2、5整除的数》,非常有幸我的这节数学课成为主会场展示三节课当中的一节,另外两节课,一节是二中的物理课,一节是六中的语文课,这三节课是从全市小学初中高中所有学科中选拔出的,这个活动当时在丹东电视台进行了专门报道。

为什么这种教学思路会获得这样的成功,为什么它能引起这么强烈的效果,当时会场上许多初中、高中的老师和领导都围着我说:你们小学的数学课都这么上吗?真是太有意思了!其实想来,也就是贯彻了新课标倡导的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思路的转变,它其实是一种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观念的转变。课堂当中我们教给学生的是什么,仅仅是知识吗?知识只是一个载体,我们要通过这种载体传达的是一种方法,一种策略,一种思想。教会一个知识点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更高级的是通过这个知识点你是否教给了学生一种方法,一种解题策略,一种思维的方式。作为数学教师这才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一节好的数学课如何去看待,我们不妨就用这个标准来问问自己。

比如《能被2、5整除的数》这节课,我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而且我交给学生一种观察的方法。我让学生观察这组数学信息,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这样的话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咱们老师都在做,但是做没做到位?我们的孩子总是这么观察,他会观察了吗?他会发现了吗?咱们老师总是抱怨,孩子不会观察发现不了什么,也讲不到点子上,还不如我自己来讲得了,这是大家都感到困惑的一个地方。那这节课,我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仔细观察数据,发现数学信息

2×0=0

2×10=20

2×100=200 2×1=2

2×11=22

2×101=202 2×2=4

2×12=24

2×102=204 2×3=6

2×13=26

2×103=206 2×4=8

2×14=28

2×104=208 2×5=10

2×15=30

2×105=210 2×6=12

2×16=32

2×106=212 2×7=14

2×17=34

2×107=214 2×8=16

2×18=36

2×108=216 2×9=18

2×19=38

2×109=218 大家看这组数据我设计时不是随意的,不是随便拿些信息让学生观察,我的数据设计是有目的,有引导性的。数据的排列、数位对齐的方式都是精心研究过的。为的是便于学生观察,让他们跳一跳能够得着。当然形成能力后就不用给这么清晰的信息,也可以是一堆乱糟糟的信息,他们仍旧能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这个过程大家别着急,别想站起来一个孩子就能答到点子上,别想肯定有一个孩子能答到你的心坎里去。就这么精心设计,刚开始效果也不是那么理想。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要的就是这个过程,这个过程的不断重复它就会形成能力。在这节课上,我还通过这个知识点教给学生一种“猜想——验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根据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猜想能被5整除数的特征。这个猜想是有据可猜的、顺理成章的,既培养了孩子的能力,也实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课程理念。试想,我们老师还以越俎代庖的方式教给学生。结果呢,不管你怎么教他就会这点知识。

教什么和怎么教哪一个更重要?

二、“猜想——验证”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有了实践的成功,又有了理论的指导,我开始认真梳理这种教学思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整理形成了在数学课堂中适合孩子发展的“猜想——验证”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1、引导创设猜想环境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上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提出或设置猜想。如:让学生通过自学提出和发现,或者根据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来设置问题,还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讨论、研究中的发现引出问题。问题是思考的起点。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教材或课本内容提出或设置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明确本节课重点,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主动性。

2、师生讨论“验证”途径

对于第一环节提出或设置的问题,教师要通过引导、类比、对比、联想、观察、实验、归纳、化归,形成更数学化、更抽象化、有希望成立的猜想;事项分解成更小、更具体、更可操作、更熟悉、更清晰并表现出递进层次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考更科学化,为培养创造性思维作好必要的思考准备。

3、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在第二环节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自己验证所提出的猜想。特别要鼓励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中的独创性和创新精神。验证猜想的方式,可以是“各自为战”,也可以“分组分群”,还可以“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式进行。对于一时“迷路”的学生,不要马上否定,而要尽可能地肯定学生思维中的合理成分。要激励学生,争取给更多的学生创设参与机会,使所有学生得到自主解决的训练和感受成功的体验。

4、评价总结验证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对二、三环节中探索发现和猜想验证的过程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比如,让学生来评价:探索发现的是否充分,猜想验证的是否有效、彻底、简洁,得到的方法和结论有何意义,有何应用价值等等。对于某一学生的评价或小结,教师还可以让另一个学生再作“评价”的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些练习来巩固学习成果。

5、形成新的思维成长点

课的结尾,教师要引导学生变维、变序等方式来发散思维提出新的问题,并将新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引导学生提问题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设问、疑问、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习惯。能否最终解决问题,由于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已不是最重要的了。

三、模式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让学生有据可猜

猜想不应是无根据的”乱猜”“瞎猜”,不应是不负责任的信口开河、不着边际的臆猜。猜想应该是符合科学的、合情合理的,应该建立在科学探索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在运用猜想这一活动时,应少一些“请同学们猜猜看”式的简单语式,多教给学生一些猜想的基点和思维方法,只有这样的猜想才是有意义的、必要的。

例如:让学生根据加法的交换律来猜想乘法中如果存在交换律;根据正比例的特征猜想反比例是怎样的;设置“分数是否也具有类似商不变的性质?”这样的问题猜想分数的基本性质;从已学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导入方法,来猜想如何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等等。学生们根据已有的知识间的联系,进行合理的大胆地猜想。这样的猜想就建立在了对某个具体实例的本质把握之上,使问题成为新方法、新知识的生长点,降低了学生猜想的难度,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验证的愿望。

有了这样的猜想,学生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波利亚曾说“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些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连在一起,他们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正确与否。于是,便主动的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上的进展。”

其次、让学生在争辩中学会思考

案例: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教学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不像“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那么清晰可辨,为此,在教学时我根据课堂上的生成将验证分成了四个层次来解决。

(1)提出猜想

教师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有学生立即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他的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我没有对他的猜想做出评价,只是在黑板的正中间写下了“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 课堂上不要怕孩子们提出错误的猜想,因为只有经历错误,才能积累成功,孩子们在错误中得到的了经验才是最宝贵的。

(2)检验猜想

鼓励让学生对这个猜想进行验证。学生验证后举例否定了这个猜想。很快,又有学生提出:“个位上是2、3、4、5、6、9的数也能被3整除”。学生们热情高涨,不厌其烦地试着数字……。在经历了多次猜想的失败后,学生发现以上猜想的思路有问题,需要对开始的猜想重新进行调整,不能按原来的经验猜想“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应该换个角度寻找。

(3)修改猜想

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引导的作用了。于是我,先让学生写出几个能被3整除的数,如:12,24,51。调换十位和个位后让学生去试一试,看看怎么样,结果发现这些数仍然能被3整除。这时我立即出示了一组数:123,132,213,231,312,321。学生计算后发现:它们都能被3整除。这一发现激发了另一些学生的猜想: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点可能与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有关。学生又投入到对这一新猜想的验证中……。

(4)验证猜想

交流了不同小组各自的研究成果,最后得出结论: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课堂上的两种猜想,对学生来说,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创新的灵魂,我们应重点扶持前者,精心设计后者。这是一个典型的猜想,验证,再猜想,直至论证的过程,在这个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由片面而逐步完善。正因为经历了曲折,所以最终的结论才是珍贵。而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学习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数学的魅力。

第三,验证时要让学生明确验证的内容与方法。

我们第一次使用“猜想—验证”教学模式时,就必须让学生明确验证的内容与方法。

1、我要验证什么?

2、我可以怎样验证?

3、我的验证结果如何? 课堂上必须把每一步做实、做足、做透,让学生切实经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操作,才能检验出猜想的真伪,不使其流于形式。

最后,得出的结论应是对众多案例共有特征的把握。

在验证环节,每个学生都只是举了两三个例子而已,他们对其中所蕴含的数学内容有所体验但不深刻,因此,全班交流是不可或缺的内化环节。当然,全班交流不仅是对所举实例的一一罗列,更应着力引导学生对案例逐个审视,使学生获得对数学内涵丰富而深刻的体验。如验证乘法交换律可能出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四位数乘三位数:还有更多数位相乘,还有分数、小数、只要是学生学过的、想到的数都要进行验证。

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加强引导,用“是”“也是”“还是”这样的词不断地点出算式中蕴含的数学内容,即变与不变的关系。学生的思维及时跟进,体验便变得丰富起来。这样,他们对乘法交换律的认识不再是个案的体会,而是对众多案例本质属性的深刻体验。此时,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已经意会的规律,就水到渠成了。这是内化之后的脱口而出,而非教师再三引导之下的慌不择言。让学生发现:一个规律的得出不能只看一些特殊的例子,而要看大量的普遍的例子。同时渗透了在使用不完全归纳法时,只要发现有一个反例,规律就不能存在的事实。这一过程成为学生挖掘数学内涵,提出数学猜想,验证、发现数学本质的数学化过程,数学思考充盈于学生的心田,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等在活动中得以自然建构与生成。

6.论课改 篇六

——邵寨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前半期总结

邵寨中学教导处 2011年4月28日

聚焦课堂深化课改,依托课改提升质量

——邵寨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前半期总结

邵寨中学认真贯彻市、县教育局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导向,以“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为途径,以“学习借鉴洋思、杜郎口中学先进经验,探索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手段,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加强学习研讨,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还课堂给学生,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创新,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此,学校领导班子率先行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实效的课改探索工作。

一.深入学习培训,前瞻定位课改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转变观念是前提。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就不可能有先进的教学实践。学校上下联动,扎扎实实开展了“转变教学观念,强化课改意识”的学习培训活动。

一是开展了“学习名校经验,理解先进理念”的学习讨论活动。校长薛文军同志到洋思、杜郎口中学外出学习,带回了名校的课改先进经验,在学校班子会上多次讲解,更新了管理团队的教育教学观念,我们提出了“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办学理念和“不求一枝独秀,但求团结协作”管理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课改方向:以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导向,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契机,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开创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局面,实现教育教学的新突破。

二是开展了“转变教学观念,打造高效课堂”的讲座培训活动。校长薛文军同志和其他班子成员积极撰写课改培训材料,赴平凉等地学习洋思教改经验的教师认真撰写学习体会报告,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多次专题讲座辅导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学习推广洋思、杜郎口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名校的学生观、教学观、学习观有了全新的认识,从名校经验中感悟出了“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的教学真谛。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的课改理念替代了传统教学观念,打破了传统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活动中学习,在探究中创新。

三是开展了“观看名校教学实录,研究名校教学方法”的研讨交流活动。学校组织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有针对性地观看杜郎口中学、灵台三中课堂教学实录,学习名校经验材料,深入领会课改创新教学的思想实质,切实转变了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思维要围着学生转,教师的教学方式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学与学习的关系回归到“以人为本”、“焕发生命活力”的自在的境界中来。教师关注的

一是开展了“转变备课观念,切磋备课能力”的备课研讨活动。通过深入细致的学习交流,全体教师彻底转变了的备课观念,把学习洋思、杜郎口经验向本土化转移。导学案备写注重了学习目标定位、自学问题设计、自学提纲拟定、达标检测题的优化设计等,教学设计突出了学法指导、精讲点拨、课堂训练和教学反思。学科备课组充分发挥作用,展开了集体备课交流研讨,同级同科教师对教学方案进行交流和切磋,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改进,以求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二是开展了“感知学习理念,培养自学能力,转变学习方式”的学生教育引导活动。在课改实践探索中,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在校园、楼道、教室广泛宣传名校的先进教学理念、师生名言、营造课改氛围;组织学生观看名校教学实录,感悟名校课堂学生学习热情,感知先进学习理念;通过班级学习方法指导讲座、报告交流活动,接受新的学习理念,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利用课堂教学的预习环节,教师发挥压力(督导自学,鼓励自学)、推力(肯定引导,体验成就,激发动机)、拉力(指导差生,鼓足勇气)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利用自学环节,有意创设质疑氛围,使学生因趣生疑,因疑生奇,因奇生智,照顾自卑胆怯、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循序渐进,逐步养成敢想、敢问、敢说的习惯。

三是开展了“人人参与课改,打造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评赛活动。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借鉴外校经验,努力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尝试构建新型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课改的新思想新方法、高效益高效率。通过“同上一节课”的同课异构课改教学评赛活动之中听评研讨,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有了更深入地认识,有了更深层次的反思,对名校经验的借鉴应用也有了更全面更深刻地体会。

四是开展了“展示课改成果,催生课改典型”的优秀导学案、课件、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以此为载体进行了深层次的课堂经验交流和教法探讨,推进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真正地加强。

三、制定具体规范,完善评价体系

在构建高效课堂探索研究的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7.论初中数学新课改中的开放题 篇七

开放题型是相对于传统的条件明确、结论唯一的数学问题而言的,开放题型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它具有以下特点:

1. 开放题型具有结论的多样性

结论的多样性是指在解答开放性题目时,可以得到多个答案.这类题型对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所学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大有裨益.例如,用5个全等的正方形组成图案,并请按下列要求画图.

(1)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2)组成一个中心对称图形.

(3)组成一个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图形.

这道题目是生活中的拼图设计问题,可以通过亲自做模型来拼凑,可以通过想象来画图,设计出合理的、理想的图形,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有:轴对称图形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概念.本题的解答方法多样.

2. 开放题具有条件的不确定性

条件的不确定性主要指解题的条件多为模糊,不具有唯一性,给解题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由此从中区分出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使解答呈现多样性.

例如,如图1,在△ABC中,AD垂直于BC,垂足为D,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DF为菱形?请说明理由.

这道题给的条件可以是不同的.

解法一,可以加条件为△ABC为等腰三角形.

解法二,可以添加条件D为BC的中点.

解法三,加条件AD为∠BAC的平分线.

给的条件不同,说理方法不同,但结果都是菱形.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摄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加工,利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答问题.

3. 开放性题具有知识的综合性

仅是条件或结论的开放,尚不足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如果只给出一定的情景与要求,其条件与解题策略及结论都由学生在情景中自行设定与寻找,这就成为综合开放题.这类问题,由于主题思考角度与经验背景不同,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解题策略,得到各种不同的结论.例如,在教学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的面积计算以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开放性题目:

有一块正方形花圃边长为10米,现在要求把这个花圃的一半面积进行绿化与美化,请你拿出设计方案.

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通过充分的数学活动与交流,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们就能踊跃参与,设计出很多方案.

4. 开放性题目具有情景的真实性

数学应该强调应用意识,开放题也应强化与社会生活、生产、科技的联系,这正是新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5. 开放性问题具有解答的层次性

由于思维能力的不同,引发解答的多样性,故开放题能使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机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解决问题,能更大程度地激发不同水平的学生参与解题.

例如,用不同的方法求110,112,114,119,120这五个数的平均数.要求学生:

学生经过思考,可以列出以下几种解法:

(1)(110+112+114+119+120)÷5;

(2)[100×5+(10+12+14+19+20)]÷5;

(3)110+(0+2+4+9+10)÷5.

这三种解法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种解法:一般性,常规性,习惯性;

第二种解法:繁,绕圈子,不必求出总数;

第三种解法:简而优,有创意.

对于这五个数,学生也能很快说出它们都与电话号码有关,其中学生对112是障碍台知道的不多,通过交流,学生又增长了生活常识.

数学开放题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教学中要贯彻适时、适度、适量的教学原则.

1.开放题教学要适时

开放题的教学训练要适时,开放题一般应安排在某一小节、某一单元的教学后,对所学知识起检验、巩固、提高的作用,在时序的安排上,不宜推迟,更不宜提前.

2.开放题教学要适度

要根据班级实际、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年龄特征设题,难度系数不宜过大,让班级大多数学生跳起来都能摘到果子,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开放题教学要适量

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选择或编拟开放题,学生基础差,教科书上的就足够了;成绩好的可以适量再补充一些课外开放型题目,不能为开放而开放,数量不宜过多.

8.课改是否应冲破“工具论”的障碍 篇八

一、新课改为何屡遭非议?

和任何改革一样,课程改革绝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则是遭到非议。就语文课改而言,这种非议之声最为强烈。之所以如此,笔者以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课改之初语文教学就出现了歪曲新课标、泛化“人文性”的错误倾向,这主要表现在某些公开课、示范课中。由于执教者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人文,也不懂得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因而要么把“人文性”混同于思想品德教育;要么在语文课上人为地添加与文本无关的内容,进行漫无边际的“拓展”,甚至把语文课上成了别的课。于是,有些人便以此为依据,认为新课改片面强调了“人文性”,并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将语文教学引向了歧途。这无疑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结论。事实上,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干扰,加上大多数教师对技术化训练早已轻车熟路,因此“人文性”在日常教学中并未真正得到重视。我们在一些语文课(主要是公开课、示范课)上看到的“人文”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文,而是“冒牌”的人文。“真正意义上的人文非但未能张扬,反倒因此而背上了‘黑锅”。可以说,某些为新课改“纠偏”的人并未看到问题的症结(筆者发表在《语文学习》2014年第3期上的《人文性真的“过头”了吗?》曾对此作过论述,故不再重复);而有些人本就对新课标看不顺眼,一发现公开课、示范课中出现了偏差,就立马抓住“把柄”大做文章。钱理群先生曾对此有过预见,即“一种理念与倡导,一旦成为时髦,变成一种时尚的时候,就可能会变形、变质,在潮流之下,就必然会产生许多新问题,甚至会发生某种混乱。因为改革就是实验,实验不可能每步都考虑得这么周到,必然会有些问题,产生你意想不到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人打着‘纠偏的旗号来反攻倒算,重走回头路,鲁迅用一句很形象的话说,叫做‘改革一两,反动十斤,那是很可怕的”。事实证明,钱先生的这番话并非臆断。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则是固有的教育观念已成为课改的思想障碍。这种障碍主要来自“三老”的“工具论”。必须肯定的是,“三老”对语文教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叶圣陶先生在70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完整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很多理论至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教育思想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正如潘新和先生所说;“他们的语文教育指导思想是‘应付生活论“工具论。这种认知是由他们所处的时代决定的。”而对语文教育影响最为深广的,莫过于“语文是工具”的思想。在“语文是工具”即“工具论”的指导下,语文教学长期以来被“工具性”所主宰,走进了科学化、技术化的误区。这是不争的事实。而语文课程标准纠正了“语文是工具”的片面性,并把语文这门人文课程必须重视的“人文”提到了应有的高度,使语文教学不再是“工具性”的一统天下。这无疑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改变。但由于“三老”在语文界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尤其是叶圣陶先生作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引领者,更被某些人视为不可怀疑的绝对权威,要纠正“工具论”的片面性,在他们看来,是对叶圣陶及其教育思想的否定,是不能容忍的。事实上,他们用以批评新课改的理论武器也正是“工具论”(诸如“语文就是语言”“语文是工具”“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等)。尤其是近几年,语文界在刮起一阵强劲的“纠偏”之风后,又掀起了一股“回归”的浪潮。而这种“回归”,就是要回到“工具论”为主导思想的时代。如有人就以代言者的身份表示,“不少老语文人都很怀念过去人教版的教材,在单元与单元之间穿插了那么多有关语法、修辞、逻辑、文法方面的知识”,并极力主张“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就是一个语言知识的运用场,是一个语言能力的训练场”。更有人呼吁“重新恢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定位”。因此,要实施新课改,就必须扫除思想障碍,对长期主宰中学语文教学的“工具论”进行深刻的反思。

二、“语文”和“语言”;不应混淆的概念

自从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是工具”这一理论产生后,“工具论”便成为语文教育的主导思想。吕叔湘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序中说得十分明了;“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可以说,叶老的语文工具观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影响是任何理论也难以望其项背的。

不可否认,“工具论”在语文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它从根本上扭转了把语文教育当成政治思想教育的错误倾向。但是,“工具论”从一开始就出现了逻辑上的混乱,这种混乱,源自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把“国语”“国文”的名称改为“语文”时所作的解释;“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但这只能说明“语文”这门课程命名的来由(这个命名一直存在着争议),并不能把它当作语文课程的定义,因为它根本不符合下定义的规则(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与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语言”属于不同的范畴,是内涵和外延都不相同的两个概念。二者虽然关系密切,但不能混为一谈(“语文”还有多种释义;或日语言与文字,或日语言与文学,或日语言与文章,或日语言与文化。而无论哪一种解释,都未把“语文”和“语言”看作同一个概念)。由于叶老把作为一门课程的“语文”与“语言”划上了等号,致使“语言是工具”演变成了“语文(课程)是工具”。可以说,“语文是工具”这个判断根本不能成立,因为它偷换了概念。其他国家的语文课程标准都没有“语文是工具”即把语文这门课程当作“工具”的定性,也很少产生关于课程性质的争论。笔者以为,既然“语文”作为课程名称是一个模糊不清甚至存在争议的概念,那么,讨论“语文的性质”和“语文的本体”就没有什么意义。语文课程不如实实在在地确定其目标和任务,在这一点上许多国家甚至包括我国的台湾都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在叶老提出“语文是工具”后,吕叔湘、张志公先生又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理论。庄文中先生曾作过这样的概述;“吕老总结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也继承了叶老的语文工具观。张志公先生是吕老的学生(吕老比张老大14岁),他也继承了叶老、吕老的语文工具观。吕老说,‘不但要继承,还要有发展,吕老、张老都发展了叶老的语文工具观。”由于“三老”都把“语文”(课程)视之为“工具”,因此也把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限定为训练学生使用“工具”的技能。叶老指出;“语言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而要让学生掌握语言规律,就必须“依据语言的科学体系,同时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教材,排列教材,组成完备的学科体系”。于是,语文课的教学体系也便按照“语言的科学体系”来建立。吕叔湘先生则进一步指出,“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张志公先生也认为;“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首先是一种技能训练。凡属技能训练,都要有一定的规格,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就这样,语文课自此也就成了一门技能课。

当然,“三老”并未完全排斥语文所包含的思想内容,他们在一些著述和讲话中也曾提到过语文和思想的关系,提到过“文道统一”。如叶老曾指出;“就语文学习来说,思想是一方面,表达思想内容的工具又是一方面。”“学习语文,这两方面都要正确对待。”他还说;“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虽然叶老多次提到“思想”和“教育”,但只是轻描淡写,远不如他对“技术的训练”那样重视,且不难发现其自相抵牾。在叶老看来,“国文教学,选材能够不忽略教育意义,也就足够了,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实在是不必的”。由于叶老认为各门学科都是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上的“轮辐”,因此语文也和其他学科一样,在“精神训练”上只是分担责任而不必多担其责。这样一来,与“精神训练”密切相关的“思想内容”就变得无足轻重了。近年来,有些人主张语文教学无须关注“说什么”(语言内容),只须关注“怎么说”(语言形式),正是以此为依据。

随着“语文是工具”这一教育思想的确立,“工具性”便理所当然地在语文课程中占据了霸主地位,同时也使研究语言规律的语言学有了极大的用武之地。语文这门有着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的学科则变成了语言学的跑马场。这突出地表现在语法、修辞知识大量涌进教材,尤其是汉语语法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愈来愈重的份量。繁琐的语法知识和技能训练把学生弄得头昏脑胀,并大大加重了他们的学习负担。针对这种状况,许多语文教师发出了“淡化语法”的呼吁。《语文学习》编辑部于90年代初就“淡化语法”的问题组织了一次讨论,正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吕叔湘、张志公先生对“淡化”之说均持反对态度。吕老认为;“所谓‘淡化,无非是少学点的意思。问题不在于多学少学,在于活学死学。”张老则认为;“一个人能否对语言现象(任何现象)作理性的概括,在理解的质量上大有区别。”“如果只从很狭隘的实用角度考虑问题,不但汉语语法,也不只是语法,几乎任何知识都是可以‘淡化(?)的。”可见,“工具论”将语文教学引向科学化、技术化的歧途,“三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淡化语法”的讨论无疑是对“工具论”的一次冲击,这场讨论终使语法知识在教材中的分量明显减少。但“工具论”对语文教育的影响并未就此削弱,它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实现科学化、系统化,听、说、读、写形成一套“周密的体系”。于是,大量的文体知识亦如潮水般地涌进教材,阅读和写作都有了理性化的技术指标。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以“知识树”的形式对初中学段的语文知识作了详尽的归类,涵盖了数百个知识点。用这种方式整理语文知识,旨在帮助学生记忆,然而牢记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知识,除了应付考试,又有多少实际意义呢?由于“工具论”片面强调“使用语文的技能”,因此语文课堂便成了语言知识的搬运站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场。这样一来,语文也便没有了“人”和人的生命情怀,更失去了这门人文学科理应散发的人文气息。在上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有关专家对“工具论”所造成的弊端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指出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这的确点中了语文教育的“命门”。

三、教材不只是个“例子”

在近几年发表的为语文课改“纠偏”的文章中,经常有人用叶老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就不能不提到叶圣陶先生的教材观。

叶老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老的这一观点与他的语文工具论是十分契合的,他在把语文(课程)看作工具的同时,也把语文教材看成了一种工具——为“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服务的工具。他在《敬祝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这篇书面发言中说过;“至于教材选多少篇,选哪些篇,这些文篇怎么编排,我看未必是关键问题,也未必说得出多少道理来。选些文篇让学生读,无非是进行那些训练的凭借而已。”显然,叶老对教材的选文看重的不是内容而是形式,即便是人文含量很高的文章,也只是将其作为“训练的凭借”。他在阐释将朱自清的《背影》选人《国文百八课》时说得十分清楚;“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可以作‘随笔的例,可以作‘抒情的例,可以作‘叙述的例,也可以作‘第一人称的立脚点的例,此外如果和别篇比较对照起来,还可定出各种各样的目标来处置这篇文章。”这正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偏重技能训练而忽视人文熏陶的一个重要原因。

毫无疑义的是,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一门人文课程,语文课程的人文特征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上。语文教材之所以选用大量的文学作品,正是因为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充溢着人的生命关怀、生活体验、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那些经典之作,不仅文字优美,而且以其对生命价值、人生意义以及荣辱得失、美丑善恶的深刻思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便使语文这门课程得以承担起人文教育的重任。有人认为,人文教育是所有课程都应承担的任务,不应由语文独负其责。的確,语文无须“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但语文的人文含量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望尘莫及的,语文教材的精神营养最为丰富,它理所当然地要比其他课程担负更多的责任。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是把教材当作训练语文能力的“例子”,它必须借其拥有的人文资源上的优势,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挥重要的作用。而有些人受“例子”说的影响,认为语文教材“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说”。这种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既然语文教材不只是用作训练的“例子”,那么教材的编选就显得尤为重要。教材中的选文必须是语言运用的典范之作,它还应给学生提供优质而丰富的精神营养。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如翻开《美国语文》,你就会被扑面而来的人文气息所感染;而英国语文对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高度重视(以国家战略的名义作出了各阶段学习莎士比亚作品的明文规定)更是凸显出人文精神的地位。但反观我们的语文教材,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以服务于政治思想教育为宗旨,甚至成了阶级斗争的风向标;而后又在“工具论”的影响下走向了用以进行“技术的训练”而导致人文资源大量流失的另一个极端。课改以来,语文教材打破了按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体系编排教材的惯例,而改为主题或专题组元,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不仅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被虚化,而且其人文含量仍然严重不足(许多入选的文章实乃平庸之作)。对比同样以主题组元的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语文教材,差距之大,令人汗颜。总之,语文教材的建设是我们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也成了语文课改的瓶颈。

四、学习语言运用不等于学习语言形式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作出了这样的定性;“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某些人把这一定性视为课标修订版“最大的进步”,并以此作为捍卫“工具论”的依据。对于课标的这一修订,笔者以为与其说是“进步”,不如说是对“纠偏”派的让步。严格说来,这是一个不符合逻辑规则的定义,如定义中出现了两个属概念(综合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且均为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的概念。同时,“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界定也是不完整的,语文课程所包含的极其丰富的内容绝不只是服务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如在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有很重的分量(今后只会加大不会减少)。学生学习文言文,并不是为了运用文言文的表达形式(它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有帮助),而是为了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学习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正如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中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有人根据课标修订版对语文课程的定性,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既然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那么,语文教学就应该“立足于语言形式”。这同样犯了逻辑上的错误,即把“语言”和“语言形式”划上了等号。语言包括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严格说来,这里的“语言”应为“言语”),说话和写文章都包括这两个方面。形式与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对于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即“文”与“道”的关系,前人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如“即文以讲道,则文与道两得而一以贯之,否则亦将两失之”“道非文,道无自而明;文非道,文不足以行也”“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等,无不说明“文”与“道”不可分割的道理。刘勰对此说得更加透彻;“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文心雕龙·情采》)意思是;情理是文章的经线,文辞是情理的纬线;经线正了纬线才能织上去,情理确定了文辞才能畅达;这是写作的根本。可见,“情理”对“文辞”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如果罔顾“情理”,则“文辞”不可能畅达。因此,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绝不只是学习“语言形式”。

上世纪70年代末,吕叔湘先生就指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叶圣陶先生认为问题出在语文教学轻视了技能训练,并明确提出;“我看要把练习搞成个体系,也就是把读写训练搞成个体系,由易到难,知识的介绍和能力的训练一环扣一环。”在叶老的敦促下,语文教材(尤其是初中语文教材)自80年代始愈来愈强化训练体系,语文教学也愈来愈注重科学化、系统化、序列化。可以说,课改前的语文教学对语言形式不可谓不重视,但语文教学非但未能改变“少慢差费”的状况,反而走上了丧失人文精神的歧途。由此可见,脱离精神的语言训练是行不通的。

实践证明,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集知识(认知)、技能、思想、情感、思维、审美为一体,而不只是表现于知识和技能。语文始终和精神相伴,与思想同行,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下与思想水平和精神品位的高下是分不开的。在现实生活中,对待同一件事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言语表达形式可谓屡见不鲜。如同样是因为无意中发生了碰撞,有人会说“对不起”,而有人却大吐脏话甚至口出恶言。这正反映出精神境界对语言表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言为心声”正是这个道理)。即便是曾经笔下生辉的著名作家,一旦精神‘缺钙或思想‘生了病,也会写出品味低劣、不值一读的文章。

近年来,语文界还流行着一种颇具影响的“必然论”,已成为“语文教学应关注语言形式而不是语言内容”的支撑。有人认为;“学生在诵读、品味、赏析范文,从而学习民族语丰富的表现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到范文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情操的熏陶。”“在关注‘怎么说的同时,学生也必然接受作者心灵和课文内容的陶冶。”这种“必然论”同样是站不住脚的。“关注‘怎么说”与“接受作者心灵和课文内容的陶冶”只是“应然”而非“必然”,更不可能“自然而然”。它不仅受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直接影响,而且与教师对文本内涵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很难想象,一个把蕴含在文本中的思想感情看得无足轻重(认为“‘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说”)或未能深入理解文本内涵的教师,能够真正引导学生“披文以人情”。即便有所体现,也只是肤浅的捎带。

总之,语言运用不只是一种技能,不能单在语言形式上下功夫。要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必须内容与形式并重。当然,在教学过程中,究竟是从形式切入,还是从内容切入,并无定规,须灵活把握。而无论选择怎样的切入点,都不应将二者剥离开来。具体而言,“在探究‘说什么时,应紧紧扣住‘怎么说,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本叙说的内容,领悟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在探究‘怎么说时,应紧密结合‘说什么,体验语言文字如何准确、鲜明、生动、得体地表现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在发达国家极受重视),则更多地体现在对“说什么”的探究中。如《美国语文》的练习设计,就尤为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经常提出“你认为……请解释原因”等思辨性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其课后的写作训练均具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和很强的操作性,但并不只是训练技能,而是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兼顾生活中所要用到的各种文体),强调表达真实的自我。这些都是具有借鉴意义的,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语文教学绝不可忽视语言内容,只有将内容与形式融为一体,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拙文以大量的笔墨对“工具论”进行评析,绝不是全盘否定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事实上,语文工具观也并非叶老教育思想的全部。笔者只是对“工具论”的悖谬发表自己的见解,反对以“工具论”主宰语文教学,反对语文教学中的科学化、技术性倾向。

上一篇:南宁最新招聘信息下一篇:伤感励志个性签名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