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作用高中政治

2024-08-11

文化的作用高中政治(共10篇)

1.文化的作用高中政治 篇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创新的源泉与作用。

2、理解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 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列举实例说明社 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难点: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发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炎热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大地。老乌鸦领着小乌鸦外出找水喝。老乌鸦和小乌鸦飞呀飞呀,终于找到了一瓶水,可惜水太少了。老乌鸦就找到一些石子往瓶里投。它对小乌鸦说:“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祖先用来喝水的办法。”小乌鸦灵机一动,“妈妈,现在我们不是用吸管喝饮料吗?我们为什么不用很长的吸管喝到水呢?”于是,小乌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一根很长的吸管,它飞到瓶子前,把吸管插进瓶子里,对妈妈说:“这样喝水更方便。”“你真聪明。”老乌鸦说。

从此以后,老乌鸦喝水再也不用投石子了。因为只带一根长吸管就行了。

为了能够喝到水,老乌鸦用石子往瓶里投而小乌鸦改用了吸管,我们可以从小乌鸦身上学到什么?

提示:(1)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我们也要多思考新的办法去解决问题,插上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2)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跳出老套子,要打破常规、突破传统,有所创新,创造幸福的生活。

(3)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创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二)讲授新课

1、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①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探究一:材料一:杨丽萍和她的《云南映象》

《云南映象》是一台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重新整合的充满古朴与新意的大型歌舞集锦。参与《云南映象》演出的演员70%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演出服装全部是少数民族生活着装的原型。

艺术总监杨丽萍称,《云南映象》用极为质朴的歌声和肢体语言,描述了彝、苗、藏、傣、白等民族勤劳、朴素、纯洁的生活和爱情。

全剧共分“太阳”、“土地”、“家园”、“祭火”、“朝圣”五幕,以此展现整个生命的过程。

这部长达一百分钟的舞蹈,倾注了杨丽萍的全部心血。为了创作《云南映象》,她用一年时间在云南各族的田间地头采风寻觅,观看了无数民间舞蹈,再从其中将精彩的动作“剪辑”下来,浓缩在歌舞集中。舞蹈中充满了原汁原味的云南民族元素,四分之三的舞蹈演员是那些山寨里土生土长的村民,其中包括一个只有五岁的小姑娘。

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思考:采风活动与文化创新有什么关系?

采风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二者的关系说到底是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采风一词的原意是收集民歌,现指文学艺术工作者深入基层,体验生活、调查研究。文艺工作者通过贴近生活、实际、群众的三贴近活动,一方面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传统民间文化、获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感受群众对文创新的要求,激发创作的热情并为文化创新提供的来源和动力。

(3)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有何作用?

----决定作用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第一,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与解决要求文化创新;

第二,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充足的条件。

牛刀小试:

“感情真,一口清!感情浅,舔一舔!”在国人深厚的酒文化影响下,坐在酒桌旁如果不喝酒,好似失礼。不过“查酒驾”后,各种饮料、豆浆及汤品成了酒桌上白酒的替代品,演绎出了“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的新酒桌文化,这说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③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A.②③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③说法错误, 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2、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

(1) 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是创造文化精品的必由之路。

这告诉我们要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不破不立,没有打破旧的框架,就难有理论和实践的进步与创新。

(2) 文化创新的作用

展示我国的指导思想发展历程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复习:文化的作用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不是被动的反映环境的变化,也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建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

展示图片:快乐驿站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意味着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也就意味着生命的衰竭,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充满活力、日益丰富。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

(1)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是创造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精神财富。

牛刀小试: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这是因为 ( )

A.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主体

B.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C.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D.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是由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A项正确。

(3)具体要求

要充分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

(三)小结

1、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1)文化创新的实质

(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3)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源泉和动力)

2、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

(1) 创新的意义

(2)文化创新的作用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

(1)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3)具体要求

(四)过关斩将

1、习近平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

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创新驱动发展”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作用,②④观点正确。①观点不符合题意;③观点错误,故应选A项。

答案:A

2.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

抢占科技制高点,就是争夺发展的主动权。国家重视科技创新是因为 (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创新的原因,应该由必要性和重要性两部分组成,①②③④均是关于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表述。故应选C项。

2.文化的作用高中政治 篇二

时政教育是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政治课堂中融入时政教育, 才会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理解高中政治课的学科性质, 从而更加关心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通过这种方法分析、提炼教材的中心思想和教育意义, 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通过时政教育进课堂, 使师生之间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与探究合作,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优化高中课堂教学结构, 为今后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这种教学方法, 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 这也是高中政治课吸引学生的独特的地方。

有人这样认为, 高中生年龄还小, 每天的学习任务都十分繁重, 哪有时间看新闻、读报纸。笔者觉得, 学习文化课与关心时事政治一点也不矛盾, 我们可以利用政治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了解每天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 时政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将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呢?下面笔者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第一, 在每节课课前五分钟设置时政教育的一些活动。每节课开始前, 笔者都利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总结近几天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 利用投影显示时政事件的图片及具体内容, 然后简单评论一下自己对这个事件的看法, 最好是结合学过的高中政治课的基本原理进行解说。通过这种活动, 既可以让学生喜欢枯燥的政治课, 增加学习兴趣, 又可以及时复习政治课的原理, 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为高考奠定良好的能力基础。

第二,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引入时政材料,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前几分钟能否抓住学生的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因此在导入新课时, 笔者会精心选择近段时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在选择重大事件时, 不能太随意, 必须选择与本节课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事件,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要特别细心, 注意平时的素材积累, 每天必须看新闻, 及时浏览网页, 阅读一些与时政息息相关的杂志及评论。对于独到的观点要记录下来, 仔细分析, 把这些总结之后的内容提供给学生, 做到师生之间信息共享。

第三, 在讲授新课环节有针对性地引入时政材料,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 而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电影导演的角色很相似, 讲授新课各个环节的安排必须结构优化, 时间安排合理, 内容贴近高中学生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全方位调控教材,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处理好教材,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抓住中心, 用凝练的语言精确地传授知识, 探究教材知识间内在的有机联系, 教会学生在宏观中把握知识。千万别忘记合理地利用课本上的图片、名言、故事, 深入了解这些图片、名言、故事所反映的原理。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有些高考题就是课本上这些图片、名言、故事的直接再现或者变式形式。此时此刻, 需要寻找时政热点材料与教材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最好的方法是运用情境教学, 即创设一个与教材相关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身临其境, 自觉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巴尔扎克也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 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是逢事问个为什么。”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教材的特定内容引入时政材料, 创设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情境。久而久之, 学生对教师的授课就会形成一种心理期待, 愿意参与到这种情境中来,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教师又在不经意间传授了深奥的道理, 一举两得。为了提高时政材料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教师要在备课环节博采众长, 从电视、广播、报纸、网络中搜集信息。笔者几乎每天都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海峡两岸》《军事连连看》《经济半小时》《直播港澳台》《每周质检报告》《远方的家》等节目, 并注意在网上积累素材。

3.高中政治互动教学的重要作用 篇三

关键词:高中政治;互动教学;重要作用

互动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与老师更加默契地合作与配合,增加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互动,形成师生默契。本文根据目前我国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对如何提高高中政治互动教学的效率,进行以下几点方法浅谈。

一、加强师生默契,创建高效课堂

在以往的高中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学步骤都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很多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节约课堂时间,甚至会剥夺学生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的时间。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造成学生过于被动,在教学过程中丧失对政治学习的兴趣。新型的互动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以往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比如说,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并且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被老师引导思考,这个过程实则上是学生自己思考的过程,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老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互动的过程中,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默契和互动,活跃了课堂氛围。互动教学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有利于创建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整体的积极性。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的课堂过于单调,学生不积极思考,老师也不提问,这就导致课堂氛围低沉,很难提高政治课堂的效率。而互动教学把这样的问题消灭于无形之中。师生互动增多,课堂氛围自然而然地就能够活跃起来。老师还要多鼓励学生,多用积极的语言与学生沟通,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提高合作意识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强调老师对学生的单方向教学,新颖的合作教学则是在老师引导下的师生互动学习。在互动教学得到推崇的今天,创新型的互动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和默契,还能够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并增加相互了解的程度。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引导教学,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则是一种讨论型、互助型学习。举个例子,老师作为组织者,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之间的人数相等,实力相当,老师给每个小组布置一定的合作学习任务,在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当每个小组的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仍然没有解答思路时,这时老师再给予一定的提醒和帮助。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对学生的学习不要太多地干涉。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互动时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之间一起合作交流,并且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老师。在互动学习过程中,学生间互相帮助共同思考,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在很多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总是不敢跟老师交流,但是与同学交流时则会思如泉涌,小组合作互相学习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不断进步。每个小组之间的竞争关系,也能够更好地促进不同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学习。总而言之,互动小组学习能够拓宽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三、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及提高教师水平

在高中政治互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不仅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增加师生之间的默契以及学生之间的了解,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学生愿意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学习中,愿意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就会改变以往单方向教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的枯燥模式。在这样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实践能力得加强,学习状态变得积极,从整体上来讲,都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与老师的默契配合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以及竞争意识的树立,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不仅仅局限在政治知识量的增加,还包括能力素质等方面质的飞跃。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利于提高广大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多高中政治老师习惯了单方向的授课,长此以往老师的教学热情以及教学创新能力都会减退,不利于一个老师的进步和发展。而互动教学不仅考验了高中政治老师的教学水平,还考验了其组织能力、引导能力以及与学生交流沟通的相处能力。

总之,作为高中政治老师,一定要意识到互动教学的作用。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帮组学生树立良好的互动学习观念,引导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学习习惯,多主动思考,多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成绩以及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常海.浅析自主学习模式在初中政治课堂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2(4).

4.文化的作用高中政治 篇四

摘要: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充分利用上海国际化和信息化教育环境,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方式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生成长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时效性,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互联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为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作者试图结合自己的高中《政治常识》教学实践,阐述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政治常识

互联网

网络教学

上海市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诸方面和以前相比都发生了极大的变革。其中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教学充分利用上海国际化和信息化教育环境,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方式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互联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为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和创造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笔者试图结合自己的《政治常识》教学实践,谈谈网络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共享资源,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查找、筛选、整合相关资源为学习服务。

如何让学生对政治常识产生兴趣,确实令人颇费心思。在政治常识第一课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政权》教学实践中,网络给了我莫大的帮助。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主要网络媒体都进行了专题报道。一时间网上出现了一大批典型视频、音频、图片、文章等资源,这些恰恰都是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东西,何不拿来为我所用?

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上网查找有关我国国家政权的网络资源。一上课,由学生上台播放一段《开国大典》的精彩剪辑,这一情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在此前提下,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变得简单又富有成效。当我布置课后作业:读《从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演变看21世纪的中国》,并将感想以网络留言形式写到个人空间里的时候,学生热情高涨,作业质量当然不错。

二、动态了解时事,增强思想政治教学时代感

《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特别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生成长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政治常识》的时代感表现得特别强。为了突出这一特性,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环节:《每周时政评论》。

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将最近一周国内外重大事件做成幻灯片等形式,配上自己的解说词,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展示。这个活动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外,还极大地突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性特征,让学生意识到信息社会,“政治”就在我们身边。

三、突出、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习针对性

如果仅靠表面上的热闹和对多媒体课件的过于依赖,容易喧宾夺主,使教学实际效果大打折扣。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还强调针对性。

在讲到《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这一框时,我一直思考如何突出时代感,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对教学内容深入分析,针对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地找到恰当素材,深化教学内容。网络无疑让难题迎刃而解。

“2008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早了一点,大了一点„„”强烈的认同感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的描述当中。

紧接着将大雪带来的灾害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着发生在祖国各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冰冻雨雪灾害,学生的心都收紧。

然后教师将从网络上下载的关于《冰雪突击》的视频展示给学生:当学生看到国家领导人不顾身边工作人员阻拦,执意爬上山高、路滑的山坡慰问抗灾一线的电力员工时,难道还要担心学生对此无话可说、无动于衷吗?难道还要担心教学的枯燥和乏味吗?所以很自然地通过简单探究将我国政府建设三大目标引出来。

由于材料的时效性、切近感和较强的针对性,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深化教学内容。

四、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网络课充分利用互联网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特点,在教学上实施横向与纵向的延伸,使教学不再受教室、围墙等空间的限制和课堂时间的限制,既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与技能,又有利于开放教育模式实现。

在上《依法参与民主监督》这节课之前,我布置预习任务:通过网络等手段了解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及公民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课上学生对自己了解到的内容分组讨论并进行课堂交流。课后,通过互联网上的新闻事实进行印证,将自己的感想通过网络留言形式,在我的博客里留言。虽然,这节课课堂时间只有40分钟,但课前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课堂活动结束后,学生通过互联网继续查阅、证实相关内容,并通过参加有关讨论、咨询、做习题等,无疑使学习时空极大地延伸、扩展了。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适时运用网络教学手段,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例往往使人产生强大的感染力、说服力,大大优化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意想不到的效果。网络教学中,我们设计的所有资料性东西都是教师精心选择后在不同网络中下载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容,采取链接方式,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从而使学生看到更多、更新、更贴近生活的报道和文章。由于打破传统文本单一的线性顺序结构,并且从抽象化文字扩展为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而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在这个知识网上的任何一结点进入学习,通过方便的超级链接,可以随时到达其他站点。网络的畅通无阻为实现“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提供了极大可能。

但是,由于网络课自身的一些缺陷与不足,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将遇到较大的困难与挑战,广大思想政治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网络教学的特点和作用,将其作为拓展教学内容、深化教学任务的有效途径,将它作为知识的源头,使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5.文化的作用高中政治 篇五

企业文化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一些企业中兴起的,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已经成为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生产经营活动,与思想政治工作一道,以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企业各项事业发展中,激发广大职工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崭新的时代风貌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企业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广大员工的热切愿望。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企业精神,包括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主人翁精神、群众精神、奉献精神等等,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而且给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

通过企业文化中的视觉文化建设,可以为员工创造优美、舒适、温馨的工作环境和人性化的管理氛围,使员工在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环境中,达到员工与员工和谐相处、员工与企业和谐共赢,使企业理念在人文关爱中深深地扎根于员工的心底。

通过企业文化中的行为文化建设,可以将企业的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员工言与行的高度统一、员工人生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的高度统一。促使企业的决策层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去赢得员工的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扩大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向心力,从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经济利用价值。

通过企业文化中的理念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提高员工的团队精神和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效应。如海尔集团通过实施 “尊重员工,尊重顾客”的核心理念,赢得了员工和顾客的心,也赢得了市场;联想集团通过实施“人比利润更重要”的理念,使人才生产力成为企业发展之本,人性化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之本,人才的培养和合理使用成为增强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因。由此可见,现代企业必须努力打造一种与企业所处行业环境相适应的、与企业发展方向相吻合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理念,大力培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优秀文化,不断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达到“外树形象、内聚人心”的目的。

二、企业文化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

在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文化建设内涵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凝聚了员工的力量和智慧,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竞争力,克服了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的某些弊端,改变了在旧体制下形成的不适应企业发展的旧观念、旧模式、旧做法,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有机地融为一体。同时,在培育企业群体意识、倡导企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开展各种文化

活动中,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企业文化由于贴近生产经营活动,更容易为不同层次的员工所认同和接受,为改变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单向灌输和一个方子包治百病的僵化模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形式。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

治工作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两张皮”的问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改进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公开、公平、民主、和谐的氛围,建立平等交流、相互沟通的机制,变单纯教育为相互沟通。同时,通过开展行为文化建设,可以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把教育与自我教育、改造与自我改造、升华与自我升华结合起来,使员工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把企业的先进理念渗透到思想和行动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含量。当前,面对思想活跃、知识丰富、接受能力较强的新时代员工,要求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必须善于用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含量,这样,才容易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深、做透,才容易使大家入耳、入脑、入心,才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实践证明,缺少文化含量、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员工的思想状况,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才能真正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做精、做出成效。

三、企业文化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找到了最佳结合点

企业文化是在生产经营活动和适应生存环境变化过程中培育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包括企业精神、价值观念、企业形象、经营思想、企业目标、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企业风尚等等,核心是企业精神、价值观、道德观和文化观。而这些都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教育人、启发人,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使其从各种误区和偏见中走出来,不断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塑造了企业灵魂,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二者兼容互补、密不可分。一是从目的看,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相同,都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服务。二是从内容看,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培育企业精神,激励员工奋发向上,使企业与员工组成“命运共同体”,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三是从对象看,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强调以人为本,都是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四是从工作方式方法上看,都强调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提倡开展自我教育、启发引导、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容性通俗地讲,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完全可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的实现形式,并为思想政治工作找到了最佳结合点,通过这种最佳的结合,实现企业“以人为

6.政治文化高中 篇六

1.横向:文化传播

(1)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①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②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要推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促进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④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封闭主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2.纵向:文化继承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保持和发扬;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移风易俗”,改造或剔除;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2)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文化传承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3)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社会实践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教育等。

3.实质:文化创新

7.文化的作用高中政治 篇七

一、结合教材, 坚持“以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首先要结合教材, 根据教材内容有根据地进行课堂教学, 在此指导下坚持“以生为本”。因为, 要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根本是从学生自身出发,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 对于课堂教学的认识, 也不单单是满足于让学生主动去把握教材, 还需要教师从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引导他们能够主动学习教材, 主动利用教材并能够调动思维、增强分析能力。通过课堂教学, 能让学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理解与运用政治理论知识的水平,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和谐课堂, 强化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应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培养。而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的营造, 离不开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融洽, 离不开一个轻松的课堂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借用多媒体阅读教材, 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 反复体验, 反复感悟, 不断地提高思维水平。根据教学内容, 认真准备, 精心设计,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 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 点燃思维, 训练学生能力,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目标培养, 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的是教学的灵魂, 良好的目标设置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传统教学目标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往往靠死记硬背而学到知识, 遏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单纯地讲求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不如通过把教学目标转化成目标思考题来设计恰当的问题, 这样能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 去求知, 得出教学目标效果更明显。而设计目标思考题也需要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技巧。首先, 要根据学生的真实的现有水平进行设置, 能够调动学生广泛地参与讨论, 得出最终的结果。这样, 在目标的确立过程中, 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 主体性地位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 同时也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和谐, 教学效果更好。

四、过程教学, 引导学生对问题探索

教学目标的设置给予学生明确的学习目的, 目的的达到说明教学效果的理想。而教学过程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 对高中学生来讲,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最重要的不是掌握知识, 而是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必须把结论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 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学”与“导”的关系, 既要重视教师的“导”, 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又要注重学生的“学”, 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 能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要设计好课堂探索路径,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 设疑激思———展示材料———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实际运用。

五、针对性训练,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理论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一方面, 而运用是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其中, 训练作为巩固新知、深化理解的重要过程, 在培养学生运用能力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理解问题的能力的较大差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训练就要精选, 做到有针对性、典型性。只有通过训练, 学生才能巩固旧知识, 掌握新知识,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在训练中老师可以获取教学反馈信息, 进行补偿教学,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意义重大。

六、构建知识网络, 引导学生掌握结构化知识

8.文化的作用高中政治 篇八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动力作用;途径

现代高中教育过程中,绝大多数高中学校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从而一定程度的忽略了学生的德育工作,最终导致了“高分低德”和“三观”缺失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在高中教育阶段,不仅要抓学生的文化成绩,更要抓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要特别重视高中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高中思想政治的作用包括德育对现代高中生乃至整个社会所发生的积极独特的作用或影响。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其作用有如下特点:

第一,多方面性。德育内容、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和高中生的复杂性,决定了德育工作的多方面性。第二,多层次性。德育工作不仅对个人或群体发挥着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发生作用。也就是说,它不仅对人的思想、心理、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社会文化、社会心理也产生积极影响,甚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间接促进作用。第三,长期性。德育工作作用的发挥是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来体现的,而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特别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树立,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完成。第四,发展性。德育工作的作用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德育较之过去愈显得广泛、深刻、复杂。高中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动力作用是指通过德育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最大限度地发掘远高中生的内在潜能。德育工作的动力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凝聚作用

凝聚,是把一些本来分散的、孤立的东西通过某种富有吸引力和粘合作用的物质,有意识地聚合到一起,以形成一股强大的、具有同一作用方向的力,向着既定目标运动的一种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育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特殊粘合剂,是任何物质粘合剂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它能以自己特有的内容和方法把从表面上看是分散的、千差万别的个体的人凝聚成一股力量,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奋斗。德育工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确实行之有效的增强人民的凝聚力,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重要途径。

第一,靠共同理想凝聚。一个国家,一个团体,都需要有强大的凝聚力把人们团结起来。这种凝聚力来自于多方面,但共同的理想则是最重要的条件。共同的理想是精神纽带,是深层精神和深层文化上的凝聚力,没有它,一个国家就会四分五裂,如一盘散沙。

第二,靠爱国主义情感凝聚。中华民族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正是爱国主义使中华民族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德育领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和近代史教育,国情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引导学生自觉地把个人利益与祖国命运结合起来,热爱学习,发扬奉献精神,把爱国主义体现在具体学习中,落实到行动上,从而成为建设有中围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第三,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凝聚。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里,没有代表和体现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就会“天下大乱、四分五裂”,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激励作用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即通过各种形式的外部刺激,使人们产生一种奋发向上、士气高昂的进取精神。德育工作的激励作用就是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德育工作之所经具有激励作用,是因为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具有能动性。人的能动性,是有层次和深度的,它不可能由人们自发地完全释放出来,而需要对其进行深度发掘。

首先,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其感官优势,是激发其潜能的基础。人的感官各自有其特殊的作用。例如有的人听力敏锐,声音辨别能力强;有的人视力犀利,过目不忘;有的人头脑敏捷,善于思考,等等。感官优势常常影响人的兴趣和爱好,显示人的特长。

其次,培养创新精神是激发学生潜能的最高层次。所谓创新,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探索别人没有涉及的领域而有新的发展。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发掘、激发,而且是一种开拓。创新的深度激发,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深层发挥。因为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是一条荆棘丛生的道路,它需要人的内在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影响创新活功的各种矛盾,需要德育工作合理解决,现代高中生的鲜明个性的培养需要德育工作的深度激励。人性直接影响创造性,要重视人才的个性培养。德育虽然不是培养个性的惟一途径,但它能够提高个性中主要因素的水平,能够铸塑个性特色,激发创造性。要做到这点,必须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度发掘,充分发挥高中阶段德育工作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台互联网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殷建中.互联网与学生[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 马锦燕.因特网传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

[4] 中国电子工业政研会重点课题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艺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9.文化的作用高中政治 篇九

教材分析 《体味文化》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的教学内容,本课内容从文化“万花筒”人手,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先剖析文化的内涵,再探究文化的作用,进而引导同学们增强文化意识,激发同学们为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做贡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文化的概念

(2)理解文化的内涵,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3)分析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2、能力目标

(1)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文化的内涵

难点: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感悟文化现象,理解文化内涵,分析文化的作用,增强文化学习的自觉性。

(2)自学探究。以课本的简单提示为线索,深入探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探究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集体讨论。针对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探讨我国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竞争力;讨沦为更好地应对文化竞争,作为中学生目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六、课前准备

1、收集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并按形式进行归类。

2、查阅“文化”的含义。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本课导言告诉我们,“文化”虽然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但我们却不一定真正懂得“文化”的真正内涵。比如,有人认为文化是知识,有人认为文化是艺术。本课就此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文化”?要求我们从“文化”的内涵(即什么是文化)与文化的力量(即文化的作用)两个方面去探究。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文化“万花筒”

探究一:文化的形式和内容

(1)你通常采用什么方式欣赏自己喜欢的文艺节目?(2)你怎样对这些舞台艺术市H进行归类?(3)有人以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 探究提示:上述探究课题旨在检测同学们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程度。(1)欣赏方式包括观看电视、电影,收听MP3,网上点播等。(2)如戏剧、歌舞、曲艺、音乐等。

(3)仅仅把文化看作是艺术,这是片面的,艺术只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不是文化的全部,文化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教师:文化的形式有哪些?文化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学生依据教材进行思考,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形成结论。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应注意两点。

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具有的; 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3.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1)文化素养的形成(2)文化素养的表现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的文化素养总是要通过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体现出来。这样。我们通过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就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探究二:

1、文化是什么?

2、归纳文化的特点。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探究全面把握文化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本节课作为文化生活的入门课,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多方面去感受文化,了解其丰富多彩的形式,从而真正理解并把握文化的科学内涵,发动学生去搜集整理,去分析归纳,真正落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作用,那么文化与经济、政治三者是什么关系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者的关系。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作业。

九、板书设计

一、文化“万花筒”

二、文化的内涵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3、文化又是人们的文化素养

三、文化的作用

1、文化的形式多样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十、教学反思

10.文化的作用高中政治 篇十

【摘要】随着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不断提高,研究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凸显出关键价值。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从多方面提出了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作用

一、前言

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思想政治工作在近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从而构建完善的企业文化。

二、概述

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加强在思想政治工作指导下的符合自身特性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不断完善企业核心价值体系,促进企业逐步完成从制度化管理向企业文化管理的转型,为企业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每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企业文化属于一种新的管理科学与管理方法,它的实质是将以往企业管理中对物的过分重视变成对人加以重视,对职工的观念与意识加以重视。现在很多企业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认识,而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起较大作用的就是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的提出,经历了很长时间。1847年,马恩共同创建了共产主义同盟,这是无产阶级的首个政党,同盟章程中出现“宣传工作”的概念。刘少奇同志解释过这一概念,他指出宣传工作实际上就相当于思想工作。我国于1951年召开了首次全国性质的宣传工作会议,刘少奇同志在会上正式提出新的概念,即“思想政治工作”。所谓的思想政治工作指的是在日常政治工作当中属于思想性的那一部分,还有思想工作当中属于政治性的那一部分。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其中的一项基本内容,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就相当于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互换。简而言之,思想政治工作指的是相应的阶级,以及政党,还有社会群众这三者之间通过相应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观点,有一定的组织、计划,以及目的的来影响其成员,从而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符合社会、阶级的需要,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企业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我国的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它必然要受社会主义思想原则、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大局出发,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四项基本原则等,解决好价值观这一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有效地保障企业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企业文化除了要符合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发展规律,更要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的方向,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强有力支持,是上述这些要求得以顺利实现的保障。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企业文化代表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我们党领导的实质在于执政为民,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在企业中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企业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根本上讲,企业文化建设与实现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只是从总的方向上讲是这样。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过程中,由于观念、体制、方法等原因,出现脱离群众根本利益的情况也难以避免。这些偏差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以保证企业文化确实代表多数人的利益。

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套成熟的运行机制和可靠的队伍,相对于企业文化而言拥有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从而为行之有效地建立企业文化提供了有形的队伍、有效的机制,使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不会完全流于自发,而是能够有步骤、有秩序地加以推进。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中,思想政治工作除了要把工作的落脚点定位于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为改革创造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工作氛围外,还要主动为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开辟道路、提供动力,推动企业文化向健康成熟的方向发展。

四、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分析

1.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中职工的思想动态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对象是职工,正因为如此,在完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职工的思想,重视职工的思想动态。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要时刻了解职工的内心想法,从而可以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发挥其思想教育的作用,从而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融入至企业的各个环节。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管领导来说,其需要大力完善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考虑企业不同时期的发展和目标以及职工的思想状况,然后有效选择工作载体,积极组织企业的各类活动,进而发挥企业党组织的带头作用。

2.用科学发展观培育企业文化

企业想要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引导作用,就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培育企业的文化,要充分考虑事物的发展规律,科学管理企业,促进企业在科学发展观下不断提升自己。对于企业党组织来说,其要积极贯a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要重视科学发展观作为企业发展指导方针,让企业能够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紧随时代发展,积极探索符合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与时代同步,进而得以快速、有效地发展。

3.着力加强制度建设

企业各项制度既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为此,企业党组织要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不断引领企业及时修订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的制度。要不断创新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成为促进企业创新管理的重要力量。

以人为本,建立人才资源开发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应着眼于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最大的资本,人才优势是最具竞争力优势的意识,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要构建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体系,实现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开发以及人力资本开发的转变,真正使企业成为人才辈出之地、人才聚集之地、人才创业之地。要对企业人才资源进行科学的分析、岗位描述、岗位价值测评、绩效考核与管理、教育培训与开发。还应完善激励制度,包括促进全员学习和竞争成才制度,留住、吸引和鼓励核心人才的制度等。

五、结束语

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有关人员应该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优势条件,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策略。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下一篇:看戏阅读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