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024-10-05

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共8篇)

1.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篇一

中国人姓氏的特点与华夏文明发展的关系

中国人姓氏有特点

中国人姓氏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源远流长,从上古的伏羲氏时代开始,中国人就有了姓氏,至今已经5000多年了;二是中国人的姓氏是按照父系传承的,即只是在男子中一代代地相传,比较稳定。事实上,后者恰恰与遗传学中的Y染色体的传递方式一致:Y染色体就是只沿着男性这条脉络遗传的。除了极为罕见的异常现象,只要是男性,这个家族的Y染色体就一直传下来,而且是祖先同一条染色体的复制品。更多资料:百姓通谱wang

Y染色体与“姓”结合

我们的祖先在5000多年前就用“姓”给自己的家族命名。当然,这么做的时候,想到的不仅仅是标志自己,区别他人,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免近亲繁殖,但是没想到的是,此举一下子给他们家族的Y染色体打上了标记。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姓氏”,就是Y染色体的“姓”,因为生生死死,承载着姓的一代代的人都消失了,但Y染色体却与“姓”结合在一起,流传至今。姓的传递,就是Y染色体的传递。

男孩承载Y染色体

男孩是Y染色体的承载者,而人体其他的45条染色体在人类一代一代的繁殖过程中被反复地打乱重组,加之配偶的染色体不断地补充进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基因被逐渐地“稀释”。比如你的儿女只继承了你基因的二分之一,你的孙子、孙女只继承了你儿女基因的二分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祖先的基因越来越少,最终近乎于零。但是除了少数的突变外,Y染色体躲过了被“稀释”的命运,它将随着这个家族的男性成员一直延续下去。

姓氏经过竞争

也许这正是中国人喜欢男孩的深层原因。因为只有男孩继承了祖先真正的一点遗产——Y染色体,这才是一个家族一直没变的东西,是一个家族真正的血统。“姓”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传承,更重要的还是竞争。

俗话说:张王李赵遍地刘。说的是中国有些大姓集中了众多的人口。看一下今天新百家姓的排行榜:前19个姓,已经包括了汉族人口数的一半。但是中国人的姓氏现今仍在使用的达4000多个,也就是说,不到百分之零点五的姓,占据了百分之五十的人口。这种现象是姓氏经过竞争而逐渐形成的。

多一个姓多部基因史

最“成功”的姓是李、王、张、刘、赵、朱等。如今前3个姓每一个姓的人数都超过了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刘姓人数超过了百分之五,赵姓超过百分之二,朱姓超过了百分之一。注意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刘、李、赵、朱不正是中国几大王朝(汉、唐、宋、明)皇帝的姓吗?皇权使这几个姓发展成为中国的常见姓,这可以归结为姓氏发展的“皇室效应”。

从过去2.3万多个姓,到今天的4000多个姓,这中间有多少可歌可泣或者是哀婉动人的故事。由此,那些小姓、奇姓、罕见的姓更是一种珍稀的资源。想想看,在历史漫长的惊涛骇浪中,这些小姓奇姓没有借助任何权势的力量,竟然在姓氏的竞争中走了过来,给我们保存了一份珍贵的独一无二的Y染色体的遗产。多一个姓,不仅多了一份家族史,一份文化史,更是多了一部基因史。

姓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遗产,是让外国人非常羡慕的资源。更珍贵的是它稳定地按照男性一脉相传,它是Y染色体的标记,是“姓氏基因”。

女性人口短缺

2009年的社会蓝皮书指出,中国人口金字塔底部在加速收缩,且在收缩过程中出现了19岁及以下年龄段人口性别比的失衡。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在人口收缩中趋于上升,年龄越小的出生队列,性别比失调越严重。年龄越小,该年龄段女性人口较男性人口的短缺就越严重,这也成了影响中国人姓氏的特点的因素之一。0至19岁之间人口性别比的失衡,意味着该年龄段人口进入婚配年龄后,会引起男性多女性少的婚姻挤压。

2.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篇二

生态文明, 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合, 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状态。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三是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它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思想, 是第一次形成了党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实现了在发展问题上的认识飞跃,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生态文明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经之路;科学发展观贯穿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指导着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文明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 对可续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1. 生态文明体现着科学发展观发展的第一要义。

在当今国际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 我们就要一心一意谋发展, 也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才能为党抓好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才能为全面协调的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才能更好地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前进的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才能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生态文明体现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合理的、科学的发展, 需要的是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都达到较高的文明程度。因此, 胡锦涛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科学发展观, 是用来指导发展的, 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 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离开了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 生态文明体现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它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具体的发展环节上。具体说来, 以人为本的发展, 就是以人的政治需要来确定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 以人的经济利益为目的来确定经济发展的目标, 以人的文化需求为目的来确定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以人的生态需要为目的来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人类与自然整体协调发展, 兼顾人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关注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利益。此外, 生态文明不只是狭隘的区域性文明, 而是属于全人类,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有权利共享生态文明的成果。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也就是说, 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的, 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3. 生态文明体现着科学发展观提倡的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首先,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正确认识其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 利用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人类的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其次, 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化依赖于人与人关系的生态化。生态文明认为,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类要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生态文明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 认为自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的协调发展。

从本质上看生态文明是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 确保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共存共荣, 而不是单纯以经济的增长为发展的目标。这体现着科学发展观所倡导和追求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意味着, 我们在当前的发展中, 既要满足当代的需要, 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资源。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类的代际公平,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就是要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实现良性循环,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 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 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无疑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体现。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1. 转变传统发展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但社会意识也能够明显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 人们发展观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也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间的互动关系。在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前,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发展观, 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影响。传统发展观是一种片面的发展观, 唯GDP是从, 它简单地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 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索取对象而忽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 尽管人类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 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 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如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付出的生态环境的代价也是极其沉重的。“中国的GDP以每年8%~12%的速度增长, 环境损失也占当年GDP的8%~1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节约资源能源,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产业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 实现经济的理性增长。首先是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变, 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如今,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 我们必须通过技术创新, 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 提高利用效率, 转变利用方式, 努力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节约利用、代替利用、循环利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转变。同时要加大对环保产业、低碳产业、生清洁生产的投资额政策扶持, 提高绿色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其次是推进生态产业的发展, 开发、利用低碳和可再生能源。生态产业是清洁生产的一种补充和升华, 其实现了人类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赢, 是对生态工业、生态农业以及生态服务业的总体概括。生态产业的发展使以产品为导向的生产方式向以服务功能为导向的生产方式转变。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

3. 转变生活方式倡导生态消费。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导致环境恶化, 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 消费与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几乎完全失去了有机的联系, 甚至消费变成了一种异化消费。长期以来的过度消费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对人类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威胁, 使大自然的承载力急剧下降并濒临崩溃的边缘。生态消费是“人类消费模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一种绿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 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 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 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 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生态消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生态消费突破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 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 将消费纳入生态系统的循环中, 是一种绿色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

总而言之, 推动生态文明, 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美丽中国, 需要全社会树立健康绿色的生态观, 倡导绿色精神, 形成绿色风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美好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244.

[2]冷溶.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及其重大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6, (8) .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14.

[4]黄国勤.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9:17.

[5]段宁.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J].环境科学研究, 2001, (6) .

[6]迈向21世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献汇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2:82.

[7]邱耕田.生态消费与可持续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9, (7) .

3.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篇三

关键词:会计生态文明;会计发展;关系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一、会计生态文明的特征

会计生态文明的提出源于对其人格化的形象比喻。就如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有其适应的生态环境一样。会计作为一个能够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系统,同样需要一个适合它的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它的目标,完成它的基本职能。从古代的结绳记事到演化成为今天的复式记账,通过编制会计信息,无不体现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同时也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因此,本文认为会计生态文明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会计生态文明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首先,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因此,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记录劳动成果的方式就采用简单的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等方式,体现了当时人类社会的思想和做法。随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会计对经济事项的反映不仅仅是被动的,还引进了主动的成分,那就是进行监督。同时又不断发展完善,产生了复式记账法,通过设置账户、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方法完成一整套的会计处理,对外提供会计信息。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会计与一国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不是孤立存在的,同时会计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也印证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的准则和制度,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相适应的。因此,会计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它所依赖的生态环境,二者存在耦合机制。

(二)会计生态文明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会计在记录所发生的经济事项,行使自己的职能过程中,无不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相一致。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也是随之向前发展的,就会出现不同的社会经济组织,从事不同的经济活动,经济事项的复杂程度也各不相同。比如当今世界,经济高度发展,跨国集团非常普遍,也就要求的发展水平能够适应新环境的需要,促使会计制度更加完善,各国可以遵守国际惯例,按照公认的会计原则进行经济事项的处理,能够达成共识,而不是各自为政,每个国家只能遵守自己国家制定的准则和制度进行会计事项的处理。也因此才能达到世界的大同。这是一条基本规律,是任何人无法打破和改变的。

(三)会计生态文明有其特殊性

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来看,无不看出,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相一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求会计也应不断发展和完善,推动会计理论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这犹如人的成长一样,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得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会计生态文明就是在这种不断的环境变化与调整适应中不断发展起来,不会受到束缚,体现了环境与会计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作用。本文赋予会计以特殊的精神,因此才出现了对会计生态文明的研究与探索。

二、会计生态文明与会计发展的关系

通常,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所以可以说,会计的发展源于会计生态文明的存在与推动,二者关系密切。

(一)会计生态文明支撑着会计历史不断向前发展

纵观会计理论发展史,我们发现,正是由于有会计生态文明的支撑,会计理论才得到不断演进和发展完善,会计演进的历史贯穿于会计生态文明中。从我国西周时出现“会计”一词,到宋朝的“四柱清册法”,再到谢霖成为我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会计的发展已历经了几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汇聚了人类的智慧与处理问题的方式,产生了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据以形成了会计发展理论,能够做到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经济事项,对外对信息使用者提高相关信息。所有这些体现着会计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协调一致的,这正是由于会计生态文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会计历史不断发展演进的重要力量。

(二)会计生态文明促使会计理论不断得到完善

会计理论的产生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会计理论的完善对会计生态文明有着必然的依赖性。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会计所处的生态环境,这种自身发展与外在环境之间很好的配合,产生了一种正能量。这种正能量发挥着积极作用,会计理论自身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会计生态文明也在随着社会的前进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就是会计生态文明发展进步的成果。

(三)会计生态文明推进会计制度的变迁

会计制度是会计工作必须遵守的一些规则,这些规则的产生源于会计生态文明的整体要求。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制度是必备的不可缺少的对于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的尺度。会计制度也不例外,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对会计制度的制定要求及内容也不一样。会计制度通过各种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来减少信息不对称,控制交易成本,调和会计生态系统内外秩序,使其更好的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四)会计生态文明能够强化会计意识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的会计舞弊行为时有发生,这些负面新闻严重的影响着社会经济秩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现象不仅反映出会计领域生态出现问题,其文明变成了不文明,环境处于失衡状态,同时也反映出人们的会计意识不断提高,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严重依赖,同时也在呼唤和谐的良性的会计生态环境,因此,也是在逐步强化人们的会计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应该放宽自己的视野,在不断构筑良好的会计生态环境下,进行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协调发展,使会计生态环境变得更加“绿色”和“阳光”,同时不断强化会计生态意识使整个会计生态不断地走向文明。

参考文献:

[1]陈宇菲.会计生态文化的概念、特征及功能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09).

4.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篇四

摘要: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生态环境与社会

经济的关系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保证全社会的小康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营绿色经济,努力构建经济、人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环境保护

正文: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

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建立便是一例。

众所周知,社会经济史是以已往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亦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再生产过程(包括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为研究对象,探索总结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及规律性的学科。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质上是人们通过劳动生产进行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马克思曾经对生产劳动作过如下解释:“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①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生产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改造、利用白然条件,以此取得对自己有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从而求得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因此,可以说自然界或者生态环境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基础。也可以说,不仅是生产劳动,自然界也是社会物质財富的源泉。假如没有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包括众多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人们要进行生产是不可能的。从原始的集体采集、渔猎,古代的传统农业、手工业到近现代的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或直接、或间接,无不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劳动对于人类来说是生产过程,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对于自然生态环境来说,则是一种消费过程。因为劳动消费它自己的物质要素,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生态环境,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虽然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但两者并不等同,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被包含关系。将生态环境这一自然科学的概念引入金融领域,与金融这个社会科学的概念相结合,便产生了具有崭新内涵的金融生态环境这个概念。

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后果与经济效益相比较具有下述特点:这就是说由于经济效益与生产者、生产单位有更为直接、切身的关系,成为首先被关心的对象,并且较为迅速具体地体现出来。在科学不发达,人们的认识受到局限的历史阶段,与此相反的生态坏境后果便往往被眼前的经济效益所掩盖而不易披人们注意。如毁林开荒活动,垦殖者首先关心和得到的是粮食生产效益,多为维持目前生计所为。至于森林过度砍伐后造成植被破坏,将会引起水土流失等恶果则不易引起重视。正如恩格斯指出的19世纪的情况,在当今的生产方式中,对自然界和社会,主要只注意到最初的、最显著的结果,而很少顾及到比较远的影响。③这前者即指经济效益,后者则是指生态环境变化的后果。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各个因素都处于不断地演变之中。局限在某一时间点上的考察难以完整把握。只有联系已往的情况进行系统考察,才能对变化加以说明。一般说来,生态环境系统的演变是缓慢的,即使出现某些突然的变化,亦多属长期过程中积累的结果。

有时候,变化被自身的持续反馈过程所遏止,或者被相关的其他因素所掩盖、补充,直到无数次产生相同性质的生态效益的生产活动反复进行,其累积量达到相应的临界状态,或者有了适当的契机或某种关键性的力量出现时才得以发生。仍以毁林开荒为例:始初零星的或个別的小面积砍伐垦殖。影响甚微,尤其在实际感觉上体现不出来.当垦殖者不断增多,规模扩大、时间持续久远,森林被毁面积达到了足以影响本区生态环境时,或因暴雨等因素导致剧烈水土流失现象出现,山地因此流为石田,湖河因此淤塞,所谓的生态环境问題至此才真正显露出来.而事实上,变化早巳开始了。

更有甚者,在强烈的经济欲望或者生存动力的驱使之下,有时即使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产生,也不能及时措置、妥善解决之,以至于继续“饮鸩止渴”,致使问題愈益严重。例如,我国宋代东南地区以及清代湖广地区发生的盲目围湖造田活动,到后期都曾有不少人认识到了过度围垦湖河水面,造成了“洪涝无蓄水之地,干旱无灌溉之水”,从而导致了频繁遭受水旱灾害的恶果,提出了严禁围湖造田,实行退耕还湖的建议,亦曾有过掘废围田的行动。但是,在强大的人口压力和土地集中等社会经济因素推动下,却不能善始善终。④一直到解放以后,盲目围湖造田的问題尚仍存在。

生态环境问題的暴露,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历史上甚至发生过一定范围内文明急剧衰落,尚不知祸源就在于生态环境恶化的。近代或现代显现出来的生态环境问題,其发生可能早在古代就已经开始,导致其变化的力量或因素则存在更早。要清楚、准确地把握生态环境问題,就必须从历史、特别是社会经济史人手,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所施予它的种种影响,包括正面的、反面的,考察这种影响下生态环境量变的范围和质变的程度。过去世界上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存在的普遍不足是缺乏社会科学的有力配合,而社会科学中最能考察、说明以往情况的包括社会经济史在内的历史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参与研究的更是少得可怜。结果造成了研究途径狭窄,论证不够充分、全面的局面,更有不少问题无法得到解释。试想以这样的研究成果如何能够给现实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呢?所以说,研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虽然是一个新的学科领域,但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尚离不开最古老的方法之——研究历史。

结合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社会经济史,势必引入现代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以社会人类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其基本内容和原则有: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一致,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局部效益和总体效益的协调一致。生态经济学认为,生态效益既是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又是整体的、长期的经济效益。在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之间,生态平衡处于主导的一面。因此,要想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仅能促进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金融核心作用的发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对区域金融的发展。因此,应该采取切实措施,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以实现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正反馈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本身基础差,起点低,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观念下遗留的弊病,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尚远不能满足该地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利用破产法的不完善,以破产逃避还债,导致银行内大量坏账的产生;由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及其相应的管理系统,银行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风险作合理评估方面还有很多困难;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高,“骗贷”现象依旧屡禁不止;相关的中介行业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容易被买通作假。所以,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达到金融与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同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但由于区域资源禀

赋不同和市场决策与政府调控的不完全竞争性,在单纯的市场价值与政府宏观调控下,很难实现地区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区域整体发展最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尽可能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自身实际,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能动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保证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马克思说“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如何,在这个部门内,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1]。“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2]

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3],生产力既包括科学的力量,又是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4]。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为了人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5]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与自然界的。”[6]人类生产“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节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7]

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力是人们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组成。作为生产力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对象,既有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自然物,如:森林,矿藏,土地等,也有间接来自自然界的物品如:棉纱,钢铁等。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决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人类社会的生产不能离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8]。

自然条件是地区一切经济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如气候状况直接决定农、林、牧、渔业发展的比例、重点和生产效率;地形地貌、人口密度决定了交通运输业及城镇的布局;各个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的状况直接影响不同地区工业投资的重点及投资的分配比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可持续发展理论除了要求弥补代内外部性成本以维护生态和谐外,还致力追求代际公平,因资源使用造成的代际外部性成本也必须得到合理补偿,真正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可再生资源来说,如生物资源、水资源和环境的自净能力,因其不可耗竭性,在它的再生能力限度内使用的边际成本为零,如果按劳动价值论则无价值可言[9]。

在贫穷落后的地区,人民迫于对生活的压力,往往借助于当地的生态资源,以过量消耗矿产、土壤、森林、植被等资源为代价,发展了许多自主型、无序型的效率低下的企业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当前部分经济利益的所得,却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后果[10]。

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逐步形成。长三角加快推进经济一体化,珠三角与港、澳经济日趋融合,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保持良好势头。在建设区域经济过程中,应注意既提高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增长质量,又提高文化力和社会文明程度;既使国民经济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又保证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运行质的提升;既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经济活力,又妥善处理发展动力与资源压力、发展需要与环境保护、发展效率与社会公平等矛盾,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1]。

经过了多个“五年计划”之后,我们发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同层次的生态环境恶化,在提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已经不能再以资源生态环境作为代价来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经济了;而是发展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生态环境

共赢的集约型增长方式的经济。

企业是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来源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必须从微观上对企业加强控制和管理。把生态环境保护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具体到每一个企业,就是要把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纳入到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每一个产业对生态资源的利用都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拟定出合适的环保标准,合理开采资源。加强社会的舆论监督能力。[12]抛开社会道德与公众利益,企业理想的追求的是内部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恶化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恶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水平内涵的低下,应该算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之内,但这却让社会来承担了。所以政府必须运用经济手段来调控企业的内部经济成本,使企业来承担生态环境损失成本。企业在对生态环境摄取资源的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需要政府通过一定方式的税收来加以及时的补偿的。当生态环境出现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时候,先进的技术对于消除生态环境恶化是相当重要的,技术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后遗症,同时也可以预防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13]。

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保证全社会的小康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区域经济应当是绿色经济,努力构建经济、人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增长,而是与生态环境的健康和谐的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指在高效的利用生态在一个度之内,使之不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反过来能大大地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努力构建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这样一个和谐的、协调的发展的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将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发展将是我国构建小康社会的有力保证和支持,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的关系是和谐的、可持续的、双赢的。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页。

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20页。

④参见拙作《对围湖造田的历史考察》,《农业考古》1987年第l期。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8-399.[2] http://q.sohu.com/forum/20/topic/290483[EB/OL].q.sohu.com/forum/20/topic/290483

5.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篇五

3生态文明决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分析

纵观世界发展对木材的应用可以将林业的发展归结为原始应用、工业发展综合应用和林业的可持续应用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林木的应用是不同社会文明状态下,社会发展必然选择的结果。就目前而言,生态文明理念要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生态环境恢复为目标,兼顾经济、人文、社会、生态等和谐发展,齐发共进实现共嬴。在这一形势下,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必然是多目标、多途径,以科学的管理技术来配合林分新旧更替的可持续性发展经营模式。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对林区内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以林分的可持续性沉积为手段,恢复林区内生态多样性,尽可能保护林区内食用链上所有生物的繁衍生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无害化林业经营活动。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森林规划,以展示森林对环境的多种有益功能为前提,实现保护土壤、净化空气,净化水质,为林区内的动植物提供安全、优质的生境。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环境下,林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必须兼顾恢复优质的生态系统、实现林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扩大,林产品的累积和可持续化应用,林产品的可持续化生产、增加林区覆盖率等发展功能和发展模式,从而展现森林的多重价值观。

4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1更新营林管理技术

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林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注重科技的更新。只有依靠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才能保证林区的经济与生态兼顾。首先要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林区企业要发挥主导作用,更新生态文明理念,以市场运作和市场需求为依托,不断更新营林的核心技术,在恢复生态的前提下,以科技实现企业效益,推动林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是尽快完成科技成果化,以科技成果引导林区可持续化发展,使其少走弯路,多走捷径,实现林区多目标多功能化发展。最后,鼓励创新研究,加强首营树种的搭配和创新,改变树种单一,林分结构不合理的局面。

4.2科学配套林业结构

这里所说的林业结包括林区内林分结构和林区企业结构。对于前者而言,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高产高效地进行树种的多层化搭配,并根据地形的空间结构进行科学的树种布局,实现高低层次、丛灌搭配,实现集约化林产品生产经营。积极发挥优势树种的生态功能,以营林科技为支撑,解决好优势树种的消耗和再生。配合科学的密度规划、营林管理、轮作混交等措施,实现林分的结构优化和可持续性应用。对于后者而言,林业生产催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每一种产业都相应发展多家企业。企业的经营理念是否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在优化企业结构时,要以生产力为布局,陶汰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企业和落后企业,进行资源优化利用和人才输导,稳定社会局面,促进文明和谐局势。对于优势企业,要加强科技引导,以产业带动形式,推动企业完成结构布局。同时鼓励企业重组优化。

4.3探索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结合点,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一切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林业发展道路和模式终将被历史所陶汰。因此,必须在林业经营活动中,寻找生态契合点。这就要求林区要以科学保育为手段,以提升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为内容,以提高林区人民生活水平为己任,以恢复林区生态环境为目标的林业经营活动,才能实现生态与发展的共赢。

5结语

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学的力量,不断改变管理方法、技术内涵、经营理念,才能实现林区内生态环境的恢复,实现生物多样性,发挥林区的功能特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向更深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陈建成,程宝栋,印中华.生态文明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中.资源与环境,,18(4):139-142.

[2]苏惠超.以林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吉林农业,(6):320-321.

[3]张晓军.湖南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6.论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的关系 篇六

摘 要:政治文化属于政治意识文明的范畴,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灵魂,引导政治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对政治文明建设起着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阶段,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公民政治文化素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加速中国政治社会化进程。

关键词:政治文化;政治文明;意义;路径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其《比较政治学》一书中,首先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指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活动进程、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1]政治文化作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政治共同体成员在一定政治系统中形成的关于政治及政治活动的情感、态度、心理、习惯以及价值评估、取向等意识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情感、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等内容。政治文化支配人们的政治活动方式,影响社会政治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政治文化引导政治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政治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灵魂,是政治传统、民族心理及外来文化长期交融积淀的结果,可以指导和影响人们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能促使人们形成现代政治理想、政治观念、政治人格、政治能力和政治素质。政治文化蕴涵人们的政治行为倾向,支配人们对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选择,从而引导政治文明建设的方向。当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内化为公民的政治意识、政治心理时,那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政治文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政治理念、政治观点、政治情感、政治心理构成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同时也彰显着马克思主义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指导地位的确立,从而保证了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政治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政治文明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种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合力作用。政治文化便是其中一种无形的力量。政治文化内含建设政治文明、推动政治发展所必需的政治态度、政治价值等要素,作用于政治系统,影响社会团体和个人对政治系统的情感认同、归属和参与政治生活的有序化程度,调控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能够强化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为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要求,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根本保证。然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并不必然带来有效的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的实现还有待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效的政治参与是科学、理性、自觉的政治行为,能促进政治系统的良性运行,增强社会秩序和政治的稳定感,政治文化能够有效促进公民认清自己的政治角色、政治权利、政治义务,从而有效促进政治参与,实现人民民主,推进政治制度、政治体制不断完善,建设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可见,政治文化对于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

政治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保证。政治文化可以为政治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可以有效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顺利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实现我国社会的政治稳定。而要有效维护政治稳定,首先必须有思想稳定,这就离不开政治文化的重要作用。因为,政治文化可以统一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政治行为,从而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增强和体现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进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政治价值模糊、政治心理矛盾、政治信念淡化等现象,客观上要求我们在政治文明建设中需要努力回答和解决社会成员对深化改革的忧虑、对社会公平的期待、对切身利益的关注等问题,使政治文明建设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土壤中,这就使得政治文化的作用日显重要。政治文化还有利于公民政治文化素质的提高。公民坚定的政治信念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有助于社会共识的.形成和政治凝聚力的加强,有助于实现政治主体对政治系统的高度政治认同,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坚实思想基础,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我们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使之能更好地发挥政治资源整合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和各阶层、各民族、各社会团体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政治文明建设。当前,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现阶段政治文化是在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突出特点是人治,王权至上,等级尊卑,广大人民群众被排斥在政权之外。人治思想至今在中国社会中仍有残存,例如清官意识、官本位、权大于法的观念。政治文明建设,就其内容来讲,主要包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两个方面。而就其实践来讲,关键是要处理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关系。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可能脱离先进政治文化而单独进行,先进政治文化的构建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要在民主和法制等政治制度建设上狠下功夫,并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政治制度建设的成果来引导和促进相应的政治文化的生成。二要处理好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共生性和相互促进关系,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文化建设和政治制度建设要放在同等位置,两者不可偏废。三要培育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以先进的政治文化引导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全面提高公民政治文化素质。必须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突出主旋律,弘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思想为主流的政治文化。要加强政治引导,对人民群众进行正面灌输,使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培养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强化他们的政治思想意识。同时还要关注初级阶段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实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用先进的政治文化武装他们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和提高社会群体对社会变革的心理判断力和承受能力,并且随时代的转换,在新的社会实践中促进政治文明建设。一要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二要建立政治文化传播网络,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的传播,把先进政治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三要提高公民参政意识。政治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公民参与的扩大。只有建立畅通的民主参与渠道,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才会得以巩固。四要全面提高公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一个国家公民整体文化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其政治认知、政治参与以及其他政治活动的重要因素,对政治文化的建构具有重要影响。公民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国家政治生活,自觉地有效地参加国家事务管理。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任何一种政治文化的变化发展最终都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要把先进政治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当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文化教育水平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许多地区没有脱贫,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所需要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还不充分,人民群众管理国家事务还受到条件的限制。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一方面为我国的政治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也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提供有效的物质工具和手段。政治文化的变化发展最终都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要充分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文化建设,从政治高度看待经济和社会发展,努力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政治文化环境。努力把先进政治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人们的政治认同感,使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价值观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相一致,把人民群众的政治行为统一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

加速中国政治社会化进程。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2]。正是通过政治文化的社会化,社会成员才能形成独立的政治意识,明确自己的政治角色,完成由“自然人”向“政治人”转化的过程。鉴于政治社会化在政治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必须完善有中国特色政治文化的社会化渠道,注重发挥政治社会化的作用,以提高全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

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最基本的政治知识和价值观念。要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庭传递作用,传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学校教育应成为国家传播主流政治文化的渠道;

二是要加强政治专业训练,塑造正确的政治人格,使公民具有特定的政治素质和能力。大众传媒的导向直接影响公民的政治态度、情感和评价,当前必须对大众传媒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其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三是要鼓励人民直接参加政治生活,从事政治实践,直接获得政治知识和技能,培养公民自主参与意识,同时扩大基层民主,完善社会民主参与渠道。

参考文献:

[1]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9。

[2]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59。

相关阅读:

分析企业中的民主管理

中学班级民主管理的误区及建议

协商民主的价值追求与理论定位

7.文明信息与图书馆的关系 篇七

文明信息标明了人的人性生存, 确立了人区别于一般自然的根本信息特征, 标明了人所具有的信息属性。于是, 古往今来的人类都倍加珍重文明信息。原始人从简单的会意发音和图形标记逐渐发展成为语言和文字, 就是原始人倍加珍重文明信息发展的结果。语言文字是较为完备的文明信息符号形式, 语言文字的形成, 使人们的意识信息更加准确和丰富, 人们的思维更加细致明了, 人们的交流更加便利, 人们的运筹和记事更加快捷, 人们的社会生活得到进步。因而, 语言文字的形成, 使人类踏上了信息符号较为稳定的文明发展之路。伴随人类语言文字的更新、文明的发展, 人们为了记事备忘, 为了系统的向社会和后代传播文明信息, 于是人们就创造了文献。从古文献发展到现代文献情况看, 文献有两个显著特征:1.文献能用一定物质介质形式将文明信息进行跨时代地历史传播和多方位地社会传播。2.文献中的信息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零碎繁琐的文明信息, 而是在人们普遍社会生活中具有典型性、重要性的人或事及思想或技能的系统化的文明信息。

就此, 我们根据以上文献的两个显著特征, 可以给文献下一个定义:文献就是人们用一定物质介质形式为质料而专门表达出来的系统化文明信息。

1 文明信息和文献继续发展, 导出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

文献产生后, 人类倍加珍重文明信息的精神追求, 慢慢走上了专门化社会发展的轨道。其社会中逐渐产生了专门从事撰写的着重思考的人群, 由此, 文献就被大量的撰写出来, 这样, 社会就自然需要专门收藏管理文献的行业, 于是图书馆就产生了。

图书馆刚刚产生时, 由于古代社会文献制作和传递技术的落后, 文献在社会中的存在往往就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无价之宝。所以, 古代社会的人们对文献几乎都是倍加珍惜的收藏, 这有就形成了古代社会图书馆重收藏、轻传播的典型特征。

2 对图书馆各种物质存在分析及信息存在分析

从以上图书馆产生和发展的实事我们可以看出, 图书馆的核心物质是文献, 而馆舍和馆设备则只是图书馆的表体物质。

2.1 图书馆功能确定根据文明信息特点, 图书馆的首要社会

功能也就是收集保管人类生活中一切已形成的文献, 于是实际生活的一切表达重要的、典型的人或事及思想或技能的文明信息也就都有系统地集中到图书馆中来了。这样, 图书馆第一位的社会功能就是有系统地集中社会生活中重要、典型的文明信息。这就是图书馆的表象功能。

2.2 对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发展的分析前些年, 图书馆学术界, 有一种观念认为:

随着当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 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将越来越主要以使用互联网收集文献、获得信息, 而图书馆中文献和信息的使用率将会越来越低, 图书馆信息效率与互联网信息效率比较将会越来越低, 最后将导致图书馆的消亡。

其实文献和信息不但可以在纸质图书的图书馆中存在, 也能以电子数据形式在电子计算设备和互联网上的数字图书馆中存在。同时, 其文献的基本物质依然都还是文明信息, 所不同的只是在文献表象物质属性方面:一个是以纸张介质形式确定的纸质文献, 从而也就构成纸质文献为质料根据的纸质图书馆;另一个则是以电子质料数据形式确定的电子数据文献, 从而也就构成电子数据文献为质料根据的数字图书馆。

2.3 这里我们讨论文明信息与图书馆学的关系, 有一个非常重

要的信息问题是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的, 这就是文明信息与知识信息的关系问题。

从人文信息的广扩领域讲, 知识信息是属于人进取成功、实现价值的生存范畴, 而文明信息则是人社会存在情理必需的生存范畴。明显, 文明信息是它包含知识信息的。这里文明信息可以给人带来心安理得和生存的信心、勇气、力量、智慧和乐趣, 因此它能使人的生存一直延续;而知识信息给人带来的则只是为达到某一生存目标的成功, 其不一定能保证人的生存延续。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的成功是不一定会使成功者心安理得的, 有时还往往给成功者带来烦恼和不安, 甚至危险, 这就会使成功者又转回到原初文明信息中的道德理性领域, 反省自身所获成功的文明性和文明水平, 进而重新制定生存目标, 并构成新的知识系统, 以此向文明生存水平更高的成功方向迈进。

2.4 文明信息包含知识信息的关系, 反映在文献种类上也是比较明显的。

同一个文学艺术作品文献, 对不同种族, 不同个性, 不同生存环境, 不同情绪状态的人, 所带来的人文信息效果是不同的, 这是因为文学艺术文献信息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生理上的文化基因, 并舒展文化基因中的信息向道德理性方面扩充。就这种意义, 我们就将文学艺术文献信息称为:人性拓展信息。很明显, 文学艺术文献信息也是属于文明信息的, 并且其完全区别于知识信息而在文明信息领域中存在, 其对社会生存者发挥着拓展道德理性的人文功效。知识信息是一种人们为成功生存必须遵循的带有强制性的文明信息。就全人类而言, 对于确定的生存环境和确定的价值目标, 知识信息强制要求人们普遍遵循。科技文献信息一样也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生理上的文化基因, 并强制启动文化基因中的确定信息做功。因此, 知识信息是文明信息域中最明显的一种, 其对社会生存者发挥着强制成功生存和价值实现的人文功效。

结合以上两种文明信息对人们社会生存的人文功效, 我们也就明确了人类文明生存的信息逻辑关系: (1) 人, 只有通过人性拓展信息对自身的作用, 才能感悟到自身道德理性的不足及其自身的社会价值责任, 于是才会去制定自身社会生存的价值目标, 于是才会去积极的学习和发现, 积极的创新和发明, 进而才能积累起自身的知识信息; (2) 知识信息能够使人们高效的实现价值目标达到成功, 于是其又能使人站在更高的价值平台上来体验人性拓展信息对自身的作用, 而进一步重新感悟自身在新价值生存平台上道德理性的不足和自身更大的社会价值责任, 于是再去制定自身更高的社会生存价值目标, 于是在再去更积极的学习和发现、更积极的创新和发明, 从而又积累起自身更新的知识信息。 (3) 就此, 人性拓展信息和知识信息交互循环作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 从而才能使人们在不能提高的实际价值平台上不断达到人性的完美和生活的幸福。 (4) 积于人性拓展信息和知识信息对人的生活具有交互循环作用的原因, 则图书馆的管理, 实质上就是深化了的对整个人类社会文明信息的管理。这是因为图书馆文献中的文明信息对人类的整个社会生活具有备忘、启示、样板、辐射功能, 因而图书馆文献中的文明信息对人类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文明信息具有概括性。这样, 图书馆就会通过馆员向人类整个社会传播系统化的文明信息, 从而自动全面调节人类整个社会生活中人性拓展信息和知识信息对人们的交互循环作用, 因而起到对整个社会生活文明信息深化了的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谭迪昭.图书馆学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6:160.

8.卫生与文明之关系 篇八

没想到在第三天的早茶会上,我看到电脑工程师马丁正若无其事地端着我的杯子喝茶,红红的中国结荡来荡去的,我差点儿就要质问——“您怎么可以用我的茶杯呀?”但还是忍住了。之后我干脆随身揣了个旅行杯,用过就径直塞进挎包。当然后来不断看到我的中国结杯子被不同的人端着,或男或女或老或少。甚至有一次还看到主任鲍勃也用着,只见他一边和同事轻声聊天,一边还轻轻地捋着我的中国结。我终于明白:原来英国人虽按照分食制用餐,却采取“混杯制”喝茶。

突然忆起十几年前曾接待过一位喝了几年洋墨水到苏北老家讲学的沪上学者,招待宴会上学者突发感叹:“国人始终顽固不化地坚持聚餐制的不良习惯,每个人的筷子都在同一个碗里捞来夹去,这真的不太好,很不卫生!”还说同胞们“十人九胃”的毛病传统恐怕正是因此导致病菌相互传染的结果。在场的科研处领导脸色尴尬,因为学者说这话时大家正起劲地在一个大碗里夹菜。学者建议服务员上菜时顺便加一双公筷或母勺。领导立马让人加了双公筷并连声称赞:“这个主意好,这个主意高!既卫生又文明!”而且竖起拇指说:“西方人就是比咱们爱干净,懂卫生,讲文明!”公筷来了,但好笑的是,公筷不断被无心地据为私有——总有人用公筷夹了菜直接入口,或者用完公筷却忘记放回原位,一旦意识到了惊慌失措连声道歉,于是再换上一双公筷;更有堂而皇之地将私筷伸进菜碗者,幡然醒悟时进退维谷,手足无措。不过那天尽管海归学者一直觉得不够卫生,但席间气氛却十分融洽。毕竟大家都是知识分子,始终保持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风度,桌上善意的笑声不断,服务员则马不停蹄地换了N次公筷。

多一双公筷可能确实减少了一些病菌传染,但若说用了一双公筷就代表了文明则似乎有点牵强附会小题大做了。正如我们不能说同事合用茶杯就愚昧落后一样,我们也不能说大份的聚餐制就不文明。在我看来,干净、卫生与文明之间有时有一些连带关系,但爱干净,更多是一种生活习惯,卫生中则饱含了人们的生存智慧。至于文明,内涵则要丰富复杂多了。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一地生民的生活方式早已成为当地人的文化基因,要改变恐怕很难。文明有时更像望文生义,是一种话语解释。有学者曾把聚餐制解释为中国人重视家庭观念、相互亲密无间的人际关系的体现。那我所看到的英国同事的“共饮”制,是不是也可以解释为这是英人重视集体观念、同事之间亲密无间人际关系的体现呢?

人们常常不假思索地认为干净、卫生与文明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甚至觉得是一个逐步升华的过程,其实未必。西方人也未必都是那么爱干净、懂卫生的。牛津大学语言中心的每一个洗手池子面前的墙上都贴有教人怎么洗手的连环画。首次看到时我有点忍俊不禁,笑问同事:“难道英国人不知道怎么洗手?大学生还要指导洗手吗?”答曰:“真的不知道,英国孩子几乎不知道什么叫脏,所以现在才开始学。”她还给我举了一例:一个英国孩子到了北京,早起习惯性地将被褥全部掀到了地板上。他们的概念中,地未必脏。稍作留意,你就会发现牛津课堂上中国学生一般都将书包挂在椅子上,而西方人大多则很随意地往地毯上一扔。“随地一扔”是很多英国人的习惯。老实说,我刚搬进英国房东家时真的不太习惯。推门进来,过道墙上一排挂衣钩上超负荷地挂着背包、外套、围巾、雨伞之类,而当你要迈步时,却发现地上几乎无处插足。地上横七竖八东倒西歪的都是鞋子、书包、书本、笔、甚至手机。第一天,我还在门口换拖鞋,第二天发现与其这样在杂物堆中觅鞋不如上楼进到自己房间再换。其实房东及孩子回家根本不换鞋,而都是一进门即甩掉鞋袜当赤脚大仙。像所有英国家庭一样,房东家也是从不晒衣服的。在暖气片上方悬着升降晾衣竿,衣服从洗衣机里脱水后,径直堆到暖气片和晾衣竿上。因为是胡乱堆放,不时有一些小件儿诸如袜子、内衣落到地上。暖气片前面是就餐、洗衣或去花园的必经之路,所以来来回回不断有人从此经过、踏过。开始我还蜻蜓点水似的蹦一蹦,后来就径直视而不见甚至践踏甚欢了。

曾与牛津同事八卦此事,他们竟然都觉得很正常:地又不脏的啰!再说“家”嘛,就是一个让人彻底放松的地方,一切都要随情任性。而且,乱不也是一种秩序吗?这叫“乱而有致”,乱是表面,主人心知。你若动了别人的乱,那才是真的“捣乱”。有点诡辩的嫌疑,不过在英国你要是不预约而造访一个家庭,这种“捣乱”直接就是一种不礼貌了。我去房东家看房的那天,她家收拾得很整洁。这是否也说明英国人默认了整洁是一种美、一种礼仪、是一种文明?看来文明只是给别人看的。国人常常自省要表里如一,而且将“清晨起来洒扫庭院”变成每日必修,是不是在无形之中给了自己太多的压力?

国人对土地、泥土的认识有点复杂:一方面认为地是浊的,天是清的,天地之间,正如手和足、头和脚,有着上下尊卑的界限,是不能随便混淆颠倒的;另一方面又将土地看作人类的母亲,乡土情结浓重者对故土另有一番深情。这就表现在:一方面对就地打滚的小孩大声恐吓“坐在地上会有虫子钻进屁股”。另一方面又对泥土怀有某种崇拜。如农民田间劳动时不慎割伤砍伤的事常有,最常见的处理办法就是抓一把泥土直接敷在伤口上,大人说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止血方法。我幼时点蚕豆被小锹剁翻了大脚趾、三叔刨山芋钉耙齿砸到了捡山芋的四叔的頭顶,都是血流如注,也都是用几大把泥土止的血,母亲还说泥土具有消毒作用。没有洗洁精的年代,手上的油污怎么洗掉?也是直接从河浜抠点烂泥,双手一搓,油污已无踪影。如此看来,我们怎么能说土地不干净呢?更不用说世间还有以土为食的人,就像《百年孤独》中的雷贝卡·布恩迪亚一样。

我的英国房东家餐桌上没有餐巾纸,但总是蒙着传统的小碎花桌布,给人温馨而又清新的感觉。桌布一两周才换一次,上面常常沾满面包屑,以及各类酱品的斑点。但不管怎么说这是饭桌,有一次开饭前看到房东大女儿将一双污迹斑斑的高帮皮鞋放在桌上,和那一盆新鲜水果以及看似还比较典雅的青花瓷餐具为伍,我差点儿傻眼了。但人家愣是说说笑笑在餐桌上将那双风尘仆仆的高帮皮鞋仔仔细细地擦了一遍,因为次日要去法国做校际交流。鞋子是干净了,但这样擦鞋是否有点不太卫生?等级观念相对薄弱的西人,上下尊卑之间没有森严壁垒,鞋子上桌也就不难理解了。可见,这不是干净、卫生与否的问题了,是和人们的思维方式有关,也就是和文明有关了。

上一篇:大学毕业一年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见习期间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