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2024-10-06

数学教案-倍的认识(精选10篇)

1.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篇一

倍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菜园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

(1)看一看

师:胡萝卜、红萝卜分别有多少?

引出: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黑板贴图)胡萝卜

红萝卜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有怎样的关系?

(预设一:如果说不出倍数关系:其实,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之间,除了小朋友们刚才所说的多与少的关系,还有“倍”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预设二:学生说到倍数关系:你是怎么看出3倍的?

(引导: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圈一圈)红萝卜就有这样的几份?(2)圈一圈

师:怎么做就能明显的看出红萝卜有这样的3份?

引出“圈一圈”,谁愿意到黑板上圈一圈?(请生圈)为什么这样圈?大家一起数数是3个2吗?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板书:3个2根(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

师:刚刚我们说是把什么(胡萝卜)看成一份?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3份),也就是几个几?(3个2)所以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红萝卜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谁也能这样说一说?(指名说(4个学生),同桌互说,再集体说。)(4)巩固练习(标准量一份,几个几)

胡萝卜和白萝卜之间存在着的倍的关系(练习纸)1,学生自主练习,反馈,说一说

(5)通过比较,每份数不变,份数变化 学生自主练习2题,(练习纸)

师:从萝卜、花、柳树这几题中,你发现了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二、.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每份数变化,份数不变)1.改变萝卜根数

(1)如果胡萝卜3根,红萝卜9根,有怎样的关系?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如果胡萝卜1根,红萝卜3根,又有怎样的关系? 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发现了什么?(预设:都是3倍)为什么都是3倍?

(把上面看成1份,下面有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

2.提炼倍的概念

下面一行的数量是上面一行的()倍。

师:如果上面一段表示4个圆,请问下面表示几?(为什么)

师:如果上面一段表示6,请问下面表示几?(为什么)师:上面还可以表示什么?下面是?

谁也愿意当小老师,给大家出1题(上面表示(),下面表示几的题目)师:你发现了什么? 3.揭题

今天我们用到了一个什么字?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操作

(1)现在,张老师把这里的萝卜拿掉了,你还看的出这里的关系吗?为什么?(2)圈里面,你能用具体的东西或数来表示吗? 我现在给你们准备了两种吸铁石,谁上面摆摆看?

圈里还可以摆其它的东西或数吗?(请你表示在练习纸上)(3)反馈。2.现在下面一行变成这样了,你还知道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

3、圈一圈,填一填

思考:咦,老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的个数是○的2倍,☆的个数是△的2倍,都是2倍,怎么△和☆的个数并不一样呢? 4.画一画

师:你们想自己设计一个倍数关系吗? 请在练习纸的框里,画出你想研究的倍数关系。反馈交流

5.有关“倍”的小故事:“成倍增长”

提问:你想说什么?(感受钱增长速度之快。)

①列数据,摆事实:如果这个月是二十八天,智者的工钱是(一百三十万元);如果这个月是三十一天,就是一千零四十万元。(最后三天多出了多少?(900多万元)你能想象这么多钱这你面前的情景吗?这么多钱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数。

②明道理:所以当一个事物到了成倍增长的时候,越是到最后,其威力是非常非常大的

③好习惯,倍成长:其实当我们已经养成 一种好的习惯,(比如: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等等)而这种好的习惯可以带给我们的好处是源源不断的!从你们的行动中张老师能感受到了(大拇指表扬)

(四)回顾反思,梳理全课

师:一节课过得真快,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结束语:大家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倍数关系

2.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篇二

一、设疑导入, 感知“倍”———经验的激活

在引入阶段, 我通过情境创设出示2朵蓝花和6朵黄花, 开门见山地提出一个问题:“你能说说蓝花与黄花的朵数关系吗?”这个问题引领着学生去思考, 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学生的头脑里, 他们清楚地知道, 比较蓝花和黄花的朵数, 可以求“黄花比蓝花多多少朵”或“蓝花比黄花少多少朵”, 而这正是本节课新知的切入点。因为对于一些思维比较活跃、数学知识丰富的学生来说, 他们已经知道比较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除了一年级时学过的“多”、“少”外, 还存在着“倍”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提问, 让学生进行思考, 既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同时已经对“倍”有所认识的学生来说, 也是对他们已有知识的激活。

二、自主探索, 认识“倍”———经验的生成与优化

在情境图中, 学生明确了两个数量之间除了存在相差关系之外, 还存在倍数关系。但是“倍”到底指的是什么, 学生不清楚, 即使有知道的, 概念也很模糊。这种对倍的深刻认识, 靠“认真听讲”, 只会浮于表面。怎样才能做到每个学生主动学、学深刻, 就得要求教师好好设计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为此, 在建立倍的概念的教学中, 我安排了三个活动内容: (1) 圈一圈黄花的朵数; (2) 数一数有几个2朵; (3) 说一说倍的句式。美国学者科尔比认为:经验获得至少要经过“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括”、“主动实践”四个阶段, 并在这四个阶段的循环过程中完成。所以, 紧接着我又进行了这样的教学———

1.改变几倍数, 及时类比, 形成概念。呈现黄花增加4朵, 提问: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 倍呢?你能先圈一圈再填一填吗?学生独立圈、填、说, 交流后得出:蓝花有2朵, 黄花有 (5) 个2朵, 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5) 倍。

2.改变一倍数, 凸显本质, 强化概念。呈现蓝花又开了一朵, 提问:这时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了?先听听小兔和小猪怎么说的。小兔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 (出示情境图:蓝花3朵、黄花3朵一圈) ;小猪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出示情境图:蓝花3朵、黄花2朵一圈) 。到底是3倍还是2倍呢?你同意谁的说法?

3.比较辨析。以小猪的口吻提出问题:刚才 (出示例题图) 我2朵一圈是对的, 现在2朵一圈怎么就错了?在辨析中, 小猪明白了:蓝花有3朵看作1份, 黄花也得3朵3朵圈, 所以, 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

这样的设计, 不断加深难度, 引发冲突, 激起学生探究倍的关系的欲望, 让学生在归纳、比较、总结的过程中, 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则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行为操作的经验:蓝花有2朵, 黄花也得2朵一圈, 圈出3份就是3倍关系, 圈出5份就是5倍关系;形成了数学思维的经验:照这样圈下去, 能圈出几份, 就是一份数的几倍;形成探究的经验:黄花不变还是6朵, 但蓝花变成3朵了, 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圈一圈, 6里面有2个3, 这时, 黄花的朵数就是蓝花的2倍;比较才能生疑, 探究才能解疑。“同样都是6朵黄花, 怎么刚才是蓝花的3倍, 现在又是2倍呢?”在这里, 学生又形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这种过程, 学生对知识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思考, “倍”的内涵也就在这样的思辨中得到了强化。

三、动手操作, 强化“倍”———经验的提升

1.创设小猴邀请大家摆圆片的情境, 一起摆出8个红圆片, 提问:红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几倍? (矛盾冲突, 必须知道蓝圆片有几个) 此时, 学生的活动有:猜一猜、想一想。

2.鼓励学生根据心中所想, 动手摆出蓝圆片, 摆的时候思考:怎样摆能让人一眼就看出你摆的8个红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几倍?

3.让学生和同桌交流自己摆出的红圆片的个数是蓝圆片的几倍。

活动的最后, 通过黑板上呈现出的不同摆法的比较, 深化学生对“倍”的认识, 即:都是8个红圆片, 1份的数在变, 所以得到的倍数也在变化。同时, 在操作、观察中学生对“1倍”、“一份数是1个”的比较难理解的倍数都有了清晰的认识。

四、方法升华, 计算“倍”———经验的升华

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个环节, 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组织适度开放的探究性活动———

花坛里的红花也竞相开放了, (出示打乱的12朵红花开放图) 提问:你能知道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吗?花这么乱都能看出来, 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通过这两个核心的问题的引领, 让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 对已有的活动经验进行提升。

方法1:利用圈的办法或者文字代替的方法。3朵蓝花看作一份, 圈起来, 红花也3朵一圈, 圈了4个3朵, 就是它的4倍。

方法2:计算。12÷3=4 (倍)

怎么想到除法计算?引导学生结合图理解活动过程, 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把圈的过程变成算式, 明确圈的目的, 即看12里面有几个3, 使学生的活动体验上升一个层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累了探究的经验。

为了让学生体会除法计算的优越性, 我创设了变式的教学情境。进行了如下的引领:如果有更多的红花和蓝花 (红花56朵, 蓝花7朵) , 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怎么这么快就知道答案了, 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不画一画、圈一圈了呢?在这里已经没有了直观的操作, 让学生在自主的观察、思辨、交流中得出结论, 逐步体会到求56里面有几个7用除法计算更简便, 此时算法的优化水到渠成。学生通过自主思考, 获得了数学思维的经验。

五、巩固提升, 运用“倍”———经验的总结

1.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三根彩带比关系;图略)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练习, 学生能从中找出红带子的长是蓝带子的6倍、绿带子的长是蓝带子的3倍、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2倍。这里面, 既体现了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又让学生再次体会到一份数 (标准量) 发生变化, 倍数也不一样。

练习的第二个层次, 将红带子和绿带子的长度都减为和蓝带子一样长, 让学生从中找出倍数关系, 学生很快看出“1倍”的关系。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当两个数量相等的时候, 它们之间都是互为1倍的关系。

这样的练习设计, 对于学生来说, 是一个台阶, 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 也是一个提升。这里, 体现出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 积累“数学地思考”的经验。这个过程, 也实现了数学活动经验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生长与发展。

2.在“回顾总结”教学设计中, 我带着学生“回头看”, 出示了相差关系倍数关系对比图 (图略) 对两个量的“相差关系”“倍数关系”进行了总结, 从而让学生对数量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篇三

一、教学内容分析

“倍数的认识”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后出现的内容。本课共有三个例题,例题1是让让学生用笔圈一圈,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形象的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是让学生做教室清洁的案例为情境,通过给的条件,用画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是用除法计算的思维模式。例题3通过学生用画图理解的方式,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是用乘法计算的思维模式。这些例题都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是重点,也是难点。学习本课让三年级的学生在倍数的计算中运用已学的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通过计算掌握,并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习本课之前,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的方法。三年级阶段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要接受知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在本节课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三年级学生现有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兴趣、能力等,设计出有一定趣味的、略有难度的任务,吸引学生主动探索。

三、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注意设计不同层次和难度的“任务”。教师要进行教学引导与启发,正确引导三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让三年级学生运用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去解决新问题。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计算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三年级学生通过已学的知识用圈图和画图的方式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

(2)巩固三年级学生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的计算能力。

2.数学思考目标

(1)利用任务驱动、分层教学,通过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完成“倍数的认识”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三年级学生利用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的能力,提高三年级学生接受计算知识与思维的变化。

3.解决问题目标

把“倍的认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倍的问题。

4.情感与态度目标

(1)培养三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的应用。

(2)鼓励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发挥创新的思维模式,构建一个自己对倍数的认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在主要的计算过程中,认清倍的概念,能求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教学难点

在具体和实际的计算过程中,能够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六、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

1.多媒体教学设备;2.课件展示;3.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数学学习。

七、教学环节

1.情景导入(3分钟)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倍的课题,引导学生观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三年级学生对倍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点击课件出现题目——《倍的认识》。

2.认定目标(5分钟)

展示教学目标(课件):(1)理解倍的基本概念;(2)引导学生利用图片转换成数学问题来计算;(3)让学生理解倍的认识在实际生活的应用。让三年级学生明确本节课要掌握哪些知识点,这样学习才更有方向性、目的性。

3.学习新知识(8分钟)

实际运算演示1:(1)打开图片:1)用六个正方形和两个长方形来进行示范;2)让学生来说正方形和长方形分别有多少个。

(2)提问问题:1)问学生正方形六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是长方形的多少倍? 2)请小老师起来回答,并且和同学解释怎么计算得?

实际运算演示2:请学生上来做示范:(1)请十二个学生上来,男生四个,女生八个;(2)让下面的学生来说女生是男生的多少倍?(3)请多个学生回答。

实际运算演示3:(1)用生活实际的例子说明:1)打开多媒体,展示十个乒乓球和两个篮球的图片;2)问学生乒乓球是篮球的多少倍;3)请小老师回答问题,并且说明下一次在体育课上如何应用倍的认识区分其它球的倍数。

4.巩固新知识(7分钟)

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任务来让学生更有兴趣的学习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过程,强调注意事项(课件):(1)画十个笑脸和两个星星,计算笑脸是星星的多少倍,并且写出正确答案;(2)学生实践计算对倍的计算的任务,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5.教学反馈(3分钟)

通过观察,能展示部分计算好的学生的过程进行展示和点评。使学生具有成就感,进一步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

6.课堂小结(4分钟)

让学生回顾本节的内容,回答问题,讨论心得。并让学生总结出自己在对“倍的认识”和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深印象。教师强调重点,难点,起到强化作用。

7.布置课后作业

让学生课后回家用家里已有的水果对倍的认识再进行巩固加深,应用到实际生活。

八、教学反思

4.倍的认识教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重点、难点 :

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知识链接:

“倍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乘除法后进行教学的,是关于乘除法的拓展应用。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概念。

1、谈话:小朋友,喜欢玩电脑游戏吗?课件出示斗地主游戏,提问:这是什么游戏?游戏中的“加倍”是什么意思?

2、不知道没有关系,学习了本节课大家就知道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倍”(板书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一)、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1、出示课本50页主题图,看看图中有哪几种萝卜?(板书:胡萝卜 红萝卜 白萝卜)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萝卜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2、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本50页“做一做”以上内容。

自学提示:

(1)仔细数一数每种萝卜的数量记录在萝卜的前面。

(2)想一想:红萝卜和胡萝卜比较时,把什么看做一份?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课本中用什么方法表示的?

(3)说一说:红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有怎样的倍数关系?

(4)照样子圈一圈,完成填空。

(5)说一说: 白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有怎样的倍数关系呢?

先独立思考,再把你是怎样想的和同桌说一说。4分钟完成。

3、汇报:

(1)摆一摆。(怎样摆能够一眼看出它们根数的倍数关系?为什么这样摆?)

(2)圈一圈。(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谁听清楚了他的想法?

4、引导学生总结:

(1)胡萝卜2根,红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同桌互相说一说。

(2)胡萝卜2根,白萝卜有5个2根。我们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读一读课本,看看你写的是否正确。有疑问吗?

5、检测练习:

(1)如果白萝卜有6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你是怎么想的?

(2)如果白萝卜有6个2根呢?8个2根呢?10个2根呢?你能继续往下说吗?请生举例说说。

(3)如果白萝卜有20个2根呢?50个2根呢?100个2根呢?你有什么发现? (有几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

6、拍手游戏:

(1)师拍2下,生拍3个2下。

(2)男生拍4下,女生拍2个4下。

拍手时注意节奏与停顿。在拍手的过程中,请学生说一说拍手次数间的倍数关系。

(二)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1、兔妈妈又抱来1个胡萝卜,此时各种萝卜的根数间又有怎样的倍数关系呢?任务提示:

(1)红萝卜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你是怎样想的?

(2)想一想:红萝卜都是和胡萝卜比较,为什么倍数变了?你发现了什么?

(3)白萝卜和胡萝卜比较,用小棒摆一摆,看看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怎样才能变成整数倍?

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说。3分钟完成。

2、汇报。引导学生认识到标准发生变化了,倍数也就跟着变了。

(三)提炼倍的概念。

我们在比较各种萝卜的数量的时候,都用到了一个什么字?你是怎样认识倍的?你觉得什么是倍?

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进行比较,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填空。黄花是红花的5倍。

2、“做一做”第1题。

圈一圈,完成填空,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蓝色圆片的个数是黄色圆片的几倍?

3、“做一做”第2题。

学生读题,提问“第一行的4倍”是什么意思?再拿出小棒摆一摆,完成填空。

4、解决游戏问题,理解“加倍”的意思,对学生进行不能沉迷“电脑游戏”的教育。

5、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倍。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2 胡萝卜:2根

6 红萝卜:3个2根

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10 白萝卜:5个2根

5.倍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五

倍的初步认识(教案)

倍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第76页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把几倍与以前学过的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联系起来 (二)、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体会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三)、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倍”的含义 难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三、教学用具:   教具:多媒体   学具:小棒、圆形纸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论法、练习法讨论法实践法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激趣引入 拍手游戏 师:请同学们把手伸出来,我们做一个游戏。老师先拍两下,请你们拍3个2下,每2个之间停顿一下;接着老师拍3下,请你们拍2个3下;最 后老师拍4下,请你们拍3个4下。 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摆出刚才拍手游戏中第一次拍手的情形,一根小棒代表拍手一次(小棒要2根2根的摆),图示如下:   师:OO    生:OO  OO  OO 师:看这个图示,你们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生:--- 师:老师也要提一个,老师的问题是学生拍手数是老师的几倍?大家想不想知道答案啊?等学了今天的内容后,大家肯定都能找到答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倍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师:(小明摆苹果的例子)现在我们先拿出2个大的,摆在第一行;再拿出几个小的摆在第二行。如果现在把2个大苹果看成一份的话,那小苹果里有几个2? 生:3个 师:对,小苹果中有3个2。这时我们也说小苹果个数是大苹果的3倍。现在,如果我们再拿一个大苹果放在第一行,把3个大苹果看成一份。那小苹果里有几个3? 生:2个 师:是的,在这里我们把“份”作为比较的标准,其实“倍”和“份”一样,也是数之间的一个比较标准。通过刚才的例子,我们可以说小数确定为1份(倍),大数里有几个这样的1份(倍),大数就是小数的几倍。 请同学回答课前的那个问题。 2、动手摆一摆、画一画,进一步认识“倍” (1)、摆圆片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第一行的4倍 师:第二行应该摆几个?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用以前学过几个几与乘法运算来回答) 生:--- 学生回答后老师简单说明倍与乘法运算 (2)、画三角形 第一行画: 第二行画:第一行的5倍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检查,请一名能力较差的学生说说是怎么画的) (3)、再摆圆片 第一行摆:第二行是第一行的2倍 第二行摆:●●●●●●●● 师:第一行应该摆几个? (小组讨论后,动手摆一摆。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利用前面所学的`简单除法进行解决) 生:--- 学生回答后老师简单说明倍与除法运算   (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课本中练习十七的1、2两题 2、在“鹿伯伯过生日”的情景中,找出有关倍数关系的倍数句。 师:今天是老鹿伯伯的生日,老鹿伯伯家来了好多客人。快看有12只小鸟、6只白兔、4只松鼠、3只熊猫、2头大象、1只猴子。你能从这么多小动物中找出有倍数关系的句子吗?(提问)   生:---   (四)、课堂总结,课后作业 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知识――倍。了解了“倍”的含义,知道了几的几倍几个几,可以用乘除法计算。 2、作业:   观察家中的东西,看能不能从中发现有倍数关系的事物并用倍数句表达出来。 七、课堂设计说明: 1、  要想学习有关倍数关系的应用题,首先应建立“倍”的概念。“倍”的概念比较抽象,通过拍手游戏,激起学生的兴趣,复习几个几,为学习倍的初步认识做好准备。 2、  通过摆小棒,由几个几过渡到倍,找准新知识生长点,新旧知识紧密相连。再通过小明妈妈买苹果的例子,使学生体会到求一个数是另一的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在学生动手摆圆片中,先变化第二行数,再变化第一行数,加深学生对两个数倍数关系的理解。 3、  在反馈练习中,先通过看图填空,掌握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再扩大到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最后,通过“老鹿伯伯过生日”了解多种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使学生学的知识更加灵活。 4、  课后作业,使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发现倍数关系,更进一步加固数学与实际相结合,为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题做准备。       板 书 设 计   倍的初步认识     1、1份=2    1份=3    3个2     2个3 小苹果数是大的3倍      小苹果数是大的2倍     小数确定为1份(倍),大数里有几个这样的1份(倍),大数就是小数的几倍   2、(1)第一行:●●  第二行:●● ●● ●● ●●   4×2=8     (2)第一行:●●●● 第二行:●●●● ●●●●   ( )×2=8――8÷2=4

 

6.倍的认识教案 含意图 篇六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的第一课时p5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玉米粒、萝卜图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利用大家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倍”)

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大家说说什么是倍?(学生讨论)看来大家对倍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倍。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出示小兔子吃萝卜情景图)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小兔子吃萝卜的图画,大家仔细观察,能从图画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讨论)

今天,我们就通过萝卜之间的数量关系,来研究倍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圈萝卜:认识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初步感知倍的意义

(老师对萝卜进行分类并计数,将萝卜模型粘在黑板上)老师把两根胡萝卜圈起来,它表示几个2? 谁知道6根红萝卜能圈出几个2?

(从举手的学生中挑一个上台完成圈萝卜活动)(其他同学用手中的作业纸完成圈萝卜活动)

同学们,6根红萝卜你们能圈出几个2?(学生回答)

3个2,我们可以说6是2的3倍,也可以说,红萝卜的个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6是2的3倍; 红萝卜的个数是胡萝卜的3倍。)还有10根白萝卜,大家圈一圈,能圈几个2 ?(学生回答)

5个2说明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10是2的5倍,白萝卜的个数是胡萝卜的5倍。)

我拿走两个红萝卜,谁能提出一个和倍有关的问题?(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我加上两个白萝卜,谁能提出一个和倍有关的问题?(学生提问,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老师多次变换萝卜的数量,让同学在数量的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

如果有10个2呢?50个2呢?100个2呢?通过研究,同学们发现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引导同学发现,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

老师小结:

倍是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把谁作为比较标准,这个很重要。(出示情景图)

谁能结合图画,再提出一个和倍有关的问题?谁能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解决

(学生提问,其他同学解答)接下来,我们来研究3的倍数。

2、摆玉米:认识有几个3就是3的几倍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感知倍的含义(出示3粒玉米的图片)

第一行有3粒玉米,请同学们摆出2个3。

2个3 表示3的几倍?再数一数2个3是多少呢?(学生回答)也就是说,2个3表示3的2倍,3的2倍是6。请同学们再分别摆出3个3,4个3。

(让同学说一说是如何摆的,引导学生发现,3个3表示3的3倍,3的3倍是9;4个3

表示3的4倍,3的4倍是12)

通过分析,大家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有几个3就是3的几倍)

三、巩固提高

(可以引导学生研究12是1的几倍,12又是12的几倍。)

(六)拓展练习:抽奖游戏

【设计意图】在数量不断的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

老师这里有8个盒子,其中有2个盒中有奖品,也就是说有奖盒6个,空奖盒2个,有奖盒是空奖盒的3倍,同学们一次可以抽2个盒子,谁上来试一试。(学生抽2个盒子)

现在还剩6个盒子,空奖盒是有奖盒的几倍?(学生回答,然后再抽2个)现在还剩4个盒子,空奖盒是有奖盒的几倍?(学生回答)(继续抽下去,并提问,在抽奖过程中不断认识倍的变化)

四、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 6是2的3倍

红萝卜的个数是胡萝卜的3倍

7.“倍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与思考 篇七

一、教师眼中的“倍”

从众多发表的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多数教师把“倍”看成是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数学核心思想是:用一个量去刻画另一个量。“倍”代表着两个数量间的比较关系,它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两者比较,而关键是要把其中一方以另一方为标准,分成相同的几份。[1]“倍”是学生在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时候,第一次从绝对数量的比多少,到相对数量的关系的转变。对于中高年级即将接触到的“分数”“百分数”“比”甚至以后的函数等内容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有教师认为:“倍”是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众多表达方式中的一种,和其他的刻画方式属于同等位置,应该和众多的刻画方式建立起联系,并将“倍”的刻画方式准确地纳入到表达关系这一知识体系当中。

目前,从研究现状来看,多数一线教师对“倍”的理解到了“关系”的层面,北京教育学院刘加霞老师认为“倍”是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的转折点。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主要是加法结构和乘法结构,而乘法结构是在加法结构基础上产生的高层次的数学认知结构。乘法结构不是指单一的认识乘法,而是一个概念体系,基本概念是乘法与除法,与之相关的倍、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运算律甚至面积、体积、表面积、速度等概念和定律。[2]从现状来看,从乘法结构的角度去进一步研究“倍”未必不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我们既可以从乘法结构聚焦到“倍的认识”,也可以从“倍的认识”辐射到乘法结构。

二、教师在教学时关注到了什么

(一)学生学习的基础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一线教师在“倍”的教学时,能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材中“倍”的概念是依据乘除法知识中“几个几”“份”的概念扩展而来的,通过两个数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这就是学生已经具备了的认识“倍”的基础。[3]针对“倍”的意义理解,就是要让学生对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与新知“几倍”形成关联。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认识概念的本质,建立新旧概念间的联系,以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

(二)教学情境

北师大版教科书以快乐的动物为情境,通过问题串一步步引导学生对不同动物的只数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倍”的概念。人教版教科书则是让学生在用小棒拼摆图形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进一步把它转换成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情境,有的以猜数游戏开始,有的先利用拍手歌激趣,有的是先动手摆不同颜色的图片再发现数量关系的问题,有的是比较不同事物的数量关系,有的是比较物体的长度关系,有的创设挑战三个卡通人物带来的数学问题的情境,等等。无论什么样的问题情境,目的都是让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情境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感受数学的魅力的同时掌握“倍”的概念。

(三)从关系入手,理解“倍”的意义

前文中提到,多数教师把“倍”看成是刻画两个量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教师往往从研究关系入手,来理解“倍”的意义。例如北京海淀教研室的郭丽军老师在教学时先出示3个红圆片、3个黄圆片,问两种圆片的数量有怎样的关系?然后增加3个黄圆片,再让学生说一说3个红圆片和6个黄圆片又有怎样的关系。学生最先会发现多少的关系,然后教师慢慢地引导学生从多少的关系过渡到倍的关系,也就是让学生的思维从加法结构上升到乘法结构。

(四)注重动手操作,利用画图表征,促进“倍”的理解

教师一般通过引导学生画一画、比一比等操作活动,引发、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原有认知,并使之外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从“几个几”的角度初步认识“倍”的含义。认知心理学认为,概念形成其实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即从完整表象上升为抽象概念,实现抽象概念在思维过程中的具体再现。在这两次必备转换过程中形成完整表象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表达能力的欠缺,让学生通过画图表征来表达出自己构建的概念表象就显得尤为重要。画图表征在实物操作与抽象思维之间架起了桥梁,让学生在圈一圈、画一画中初步建立“倍” 的表象,有利于学生有效表达自己构建的概念表象。

(五)在不断对比与抽象中, 逐步理解“倍”的意义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过画图等手段初步认识了“倍”后,如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 的概念呢?这就需要在不断对比与抽象中,舍弃各种非本质的特征,在变化中抓住“不变”, 而这“不变” 就是它们的量性特征,就是“倍” 的本质。许多教师会设计多个比较的环节,例如:一份数不变,几份数在变,倍数也随之变化;一份数在变,几份数也在变,倍数却不变。通过比较,引导学生逐步明晰和把握概念的本质,使认知和理解走向深入。

三、“倍”的认识的新思考

虽然我们认识了“倍”的本质,虽然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基础,但是对于“倍”的理解,学生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虽然学生能够说出谁是谁的几倍,也能借助乘法进行计算,但这并不表示学生真正认识、理解了“倍”,在运用时仍然会出现许多困难。这首先受到儿童自身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影响,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学生认知结构需要发生一定程度“质”的变化。倍的学习是发生质的变化的第一次机会,学生学习“倍”都要经历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的转变,认知结构的转变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困难。[4]其次是因为该知识点本身的难度,“倍”不是单一的乘法结构,它是乘法意义的拓展延伸,但同时也包含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这无疑会对初次理解“倍”的概念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困难。

学校最近开展了“课堂观察”研究,通过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课堂细致观察,我们还发现了学生在学习“倍”的过程中有如下三个问题。

(一)学生对“关系”不理解

“关系”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个词,感觉理解起来很简单,但孩子对于用在数学背景中的“关系”一词并不是很理解,大多数学生听到教师提出的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时表现出了听不懂的状态,所以教师在这时不妨停一停,可以举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继续下面的学习。

(二)理解“倍”的概念不能只通过观察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许多一线教师都是让学生直接通过观察静止的事物来找数量之间的关系,例如黑板上摆好的教具或画好的简单图形。当教师在黑板上摆出6个红色圆片和3个白色圆片时,学生会很快说出6比3多3或者3比6少3,但很难想到6里面有2个3,或者是6是3的2倍,这也恰恰说明了儿童的认知从加法结构上升到乘法结构是十分困难的。怎样能让学生自然地过渡呢?通过尝试,我们发现“动手操作”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些可以摆动的学具,例如最简单的小圆纸片,学生在摆一摆学具的过程中,会非常自然的产生分堆的想法(如下图),他们会把3个白纸片摆成1堆,把6个红纸片摆成两堆,这里的“一堆”就是“1份”或者叫作“1倍量”最好的形体展示,这样学生从形上更自然地想到6里面有2个3,这就是学生脑子中最初的“倍”。

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倍”,看清数量之间的关教师一上课就让学生去圈一圈,然后直接引出了“倍”的概念。笔者认为这样做也许有点太快了,“倍”的认识需要一个时间的等待,我们不妨放慢脚步,在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时,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动手摆一摆,其实摆出的“1堆”和圈出的“1份”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而动手摆一摆会让学生对“倍”的认识更加深刻。

(三)“倍”难于表达

学生能够说出谁是谁的几倍,也能借助乘法进行计算,但在描述时仍然会出现许多困难。认识“倍”就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倍”的含义并学会表达“倍”。在表达“倍”时,我们不要急于给学生标准的表达形式,而要等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理解能力前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所以我们认为学生表达不清楚是正常的。在表达“倍”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用画图的方式进行多个角度的表达以加深理解。

“倍的认识”一课不是一节新课,但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需要有把它看成一节新课去研究的意识,我们更需要有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去思考、去研究、去创新的精神。

注释:

[1] 高丽杰.从“形”到“数”,在不断对比与抽象中认识“倍”[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0(1).

[2][4]刘加霞.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倍”是转折点——评析高丽杰老师的“倍的初步认识”[J]. 小学教学,2010(07~08).

[3]顾晓东. 基于已有经验的意义关联——“倍的认识”教学反思与改进[J].小学教学参考,2014(1).

8.小学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 篇八

《倍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73~74页内容,教学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倍数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但倍的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之前学生已经理解掌握了乘法与除法的意义,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让学生以实际操作为基础,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建立起“倍”的概念。通过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提高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交流、操作中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三、教具和学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彩色花片

学具准备:20根小棒、12个圆片

四、教法和学法指导

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法,配合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等其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摆花片,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操作、说理,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总结概况。

五、教学流程的设计

结合以上分析,和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本课设计的教学流程分为五个部分:

流程一:初步感知“倍”的概念,理解倍是研究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这个流程分两个层次教学。

第一层次,课件出示情境图。

提问:图中有几只小狗?(2只) 几只花猫?(4只)如果把每2只看作一份,4只里面有几个2只?

【设计思路】: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建立表象。所以采用情景教学法,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看图说话,寓学于情,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初步渗透倍的概念。

第二层次,在黑板上贴出2朵蓝花、2朵红花。让学生理解把2朵蓝花看成一份,2朵黄花也有这样的一份,从而引导学生发现6朵黄花里面有这样的3份,并能用圈表示“一份”这一概念。

讲解说明:蓝花有2朵,把2朵看作一份,黄花有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设计思路】:处理例题时首先从一份下手,让学生先理解“一份”的概念,并在板书过程中有意识的用彩色粉笔圈出份数,直观地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直观的指引,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的含义。

流程二:深化理解“倍”的概念,渗透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的思考方法

课件出示第74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同桌合作,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完成书上填空。

指名回报过程,课件配合演示。

【设计思路】:本环节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等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合作交流中,理解要求第二排小棒的根数是第一排的几倍,就是看第二排小棒里面有几个3根,为后面除法算式的出现做好铺垫。

流程三:构建“倍”与乘除法含义之间的联系,学会运用算式解决倍的相关问题

在黑板上贴出2朵蓝花、8朵红花,出示教材上的填空:红花有( )个2朵,红花是蓝花的( )倍。

让学生先圈一圈、填一填,再启发学生思考:你能列出算式算出红花是蓝花的几倍吗?

【设计思路】:因为有了前面理解的基础,出现要求红花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这个问题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直接让学生回顾除法的含义,想到可以用除法解决这样的问题,顺理成章的写出除法算式解决问题。

流程四:练习巩固,深化拓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两个方面的练习:基本练习和趣味拓展练习。

1、基本练习:完成教材第74页“想想做做”第1、3题。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强调:把绿带子看作1份,红带子有这样的5份,所以红带子的长度是绿带子的5倍。

第3题,让学生先用课前准备好的小圆片摆一摆、分一分。

同桌互相说一说,把谁的数量看作一份?第二排物体的数量有这样的几份?

再让学生独立连一连,完成填空。集体反馈。

2、趣味练习。

①课件出示前面的动物情境图,请学生用“倍”说句话。

②教师说学生画:先画3个三角形,再画12个圆形,问:圆形的个数是三角形的几倍?

③拍手游戏:教师拍3下,请学生拍手,拍手次数是教师的3倍;

同桌做拍手游戏。

【设计思路】:本节课练习环节,是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掌握倍的知识的重要环节,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练习的设计突出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

流程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3、自我评价:这节课学得怎样,用什么方法学习,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

六、板书设计

【设计思路】: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好的板书能具体、直观地帮助学生开启思路,排疑解难,掌握新知识。我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倍”的知识。

七、总体设计意图

9.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篇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倍”的含义。

2.能力目标:通过圈一圈、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巩固对“倍”的理解。3.情感目标: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倍”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练习。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主题图:指名说图意。

2.公鸡与小鸡进行比较:公鸡有2只为一份,动手摆一摆,小鸡的只数有这样的几份。3.指名汇报,师小结:小鸡的只数有这样的4分,也就是有4个2只,那么,小鸡的只数是公鸡的4倍。

4.学生独立摆一摆,说一说:

母鸡有()只,小鸡有()个()只,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倍。5.师小结。

三、练一练:

1.圈一圈,填一填。2.摆一摆,说一说。3.画一画:

第一排画几个三角,第二排的个数是第一排的3倍。

四、作业:练习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应用倍的知识,通过看线段图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应用倍的知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个数的()倍是()。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同学们种树,指名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师适时提问指导:“种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是什么意思?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4.试一试:看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出示线段图,指名说图意,独立思考完成,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独立完成,再交流)

图文式应用题:

1.白天鹅5只,黑天鹅的只数是白天鹅的3倍,黑天鹅有多少只? 2.圆珠笔2元,钢笔的价钱是圆珠笔的6倍,钢笔多少元? 对话式应用题:

1.篮球有6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2倍,足球有几个? 2.小熊猫有4个,大熊猫的只数是小熊猫的3倍,大熊猫有机只? 情景题:

跳高的有3人,跑步的人数是跳高的4倍,跑步的有几人?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巩固“倍”的概念,使学生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倍”的概念,使学生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二、小车坐4人,大车坐的是小车人数的4倍。大车坐几人?

自己读题,列式解答,订正。

三、80页4题6题:看图对话理解题意,独立完成,订正。

四、80页5题:看线段图,指名说图意,独立完成,订正。

五、开放题:第79页2题,看图解答。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多指名说)

六、动脑筋:分一分。

有12个,使其中一部分是另一部分的几倍,你有多少种分法?

(动手摆一摆、分一分)

10.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篇十

教学目的: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导趣: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握握手,一个呢是互相尊重,一个呢是合作愉快!

师:你们见过这样握手的吗?谁想和老师试一试。(出示图片)同桌的两位同学也可以试试,看看那座的同学最默契。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在老师的小时候曾经玩过一个抬轿子的游戏。两位身强力壮的大力士做轿夫,就是用这样的手势,我们再找一个稍微瘦弱一点的坐轿子。

师:谁是大力士,老师看看你们的肌肉。

师:谁来坐轿子,先和抬轿子的同学握握手表示感谢。老师一喊起,你们就抬起来好吗?如果没劲了就放下来但中间可不能撒手,能做到吗?让大家看看你们的肌肉,

师:起!坐轿子的什么感觉?你的幸福是建立在别人的辛苦上的。

师:抬轿子的你是什么感觉?你给别人带来了欢乐是吗?好,轻轻的放下。

师:我们再来一组好吗?这一组有了经验你们帮着指导指导。

师:好,现在坐轿子的同学站在老师的左手边,抬轿子的同学站在右手边。

师:坐轿子的有几位同学,抬轿子的有几位同学。你们能在黑板上表示出自己吗?你好像也不圆那,用圆行吗?

他们之间从人数上看有什么关系呢?你是怎么考虑的。大家同意吗?

如果我们坐轿子的是3个人,抬轿子的是几个人呢?

4个人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找几个人说说。

怎样算才快呢?你是怎么想到的呢?我们圈出来,让大家看的更清楚好吗?都看到了吗?

这位同学真的非常聪明,大家都想到了多少,而他却想到了乘。真的很不容易也很了不起啊!那你知道应该怎样说他们的关系吗?(2倍)

师:刚才我们说的多少是表示两种数量差的关系,当两种数量作比较的时候除了刚才说的两种关系外还有一种新的关系,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种新的关系“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抓住2倍探究

师:在生活当中我们还碰到过这样2倍的关系的事情吗?

师:碰到过的同学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表达出来,没有碰到过的同学也没关系,自己举个例子试试看。大家在画图的时候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主意去办,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学生汇报板书。

师:你怎么看出来2倍的关系的?大家都同意吗?

师:有和他们不一样的吗?(不同形状的)

师:现在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2倍吗?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大家如果同意就鼓鼓掌好吗?

师:由2倍你会想到什么?

师:那你能用语言表述一下什么是倍吗?我们一般愿意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讲清楚一件事儿。同座之间可以试试举个例子详细的说说什么是倍。你怎么说?

三、巩固练习

1、水果拼盘

师:这些水果有你喜欢吃的吗?你能从他们中间找到什么样的关系?

师:来!在纸上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

师:同样是4个香蕉,为什么一会儿是别人的几倍,一会儿别人又是他的几倍呢?

2、摆一摆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倍”知道一个数里面有几个相同的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现在我们找一位同学当指挥大家照着做好吗?你先画几个,然后让大家画几倍大家就画几倍,你的权利很大啊!

师:画的时候要听清指挥的要求。来!准备!

师:你画了几个?怎么才能画的快?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我们今天一起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倍”,对于他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没有

师:老师真高兴大家学的这么认真。今天,大家表现真的不错,老师要把掌声送给你们,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师拍3下)

生:3下

师:请你们也用掌声表扬一下自己吧!请注意,你们拍的数量是老师的3倍

生:齐拍

师:你们拍了几下?怎样算的?

生:9下,3×3=9

上一篇:安全生产学习心得感想下一篇:重庆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