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县新农村建设绿化模式探讨

2024-07-30

浮山县新农村建设绿化模式探讨(共10篇)

1.浮山县新农村建设绿化模式探讨 篇一

蓝山县毛俊镇毛俊村新农村建设简介

毛俊村村民来自12省72县市,共103姓,846户,3386人,素有“湘南百家姓第一村”之美誉,现有常住人口5000余人,耕地1260亩,山林3200亩。近几年来,我村投入1300多万元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0年全村年产值1.3亿元、人平纯收入8600元。富民产业快速发展。种植香芋460亩、葡萄240亩、优质水稻400亩、优质蔬菜60亩,造林3200亩;建设竹木工业园一个,发展竹木制品企业46家,年产值9000万元。从事建筑工程、货物运输等二三产业1220人。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集体拥有3200亩集体山林、45个临街铺面、一个客运站、一个竹木工业园和一个自来水厂,2010年村集体收入230万元。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兴建了休闲广场、沿河风光带、村文化站、自来水厂、文体活动中心和卫生室等。规划建设居民住宅新区25.6亩,已完成“三通一平”。清空心房120间,硬化村内道路6公里,实现全村硬化,整修排污道2350米、灌溉水沟3000米、河堤640米。乡风文明日益显现。成立了篮球队、龙狮队、腰鼓队,文体娱乐活动广泛开展。每年举行“文明家庭”“卫生示范户”等评比活动,使村民在思想上树立了“争创文明”意识。民主管理意识增强。制定了民主议事制度,村集体资金收支情况由理事会进行监督,村两委班子勤政廉政,2010年被评为全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今年,我村计划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00万元,规划8米宽道路1.2公里,硬化道路800米,绿化道路1.5公里,争取护砌河堤1公里,整修农田水渠800米,新建住宅小区房屋40套,在工业园引进竹木加工企业2家,实施危房改造10户。

2.浮山县新农村建设绿化模式探讨 篇二

一、新农村建设为高职教育带来机遇

(一) 当前高职教育自身的困境

1、生源减少。目前, 我国高考录取时遵照的顺序是先本科后专科, 本科录取处于招生链的最上层, 对于招生生源数量方面无需特别担心, 其竞争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生源质量。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处于招生链的末端, 尤其在1999年各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后显得较为被动, 加之近几年呈延续态势的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减少状况使高职教育的生源问题突出。

竞争激烈。当前高职院校的招生计划在整个高考招生计划中所占比例较大, 而我国的高职教育存在同质化问题, 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竞争较为激烈, 在未来自主招生时代高职院校要想赢得竞争优势必须进行内涵建设, 须有自己的特色办学模式及品牌学科专业。

(二) 新农村建设为高职教育带来庞大的需方市场

1、新农村建设需要依托高职教育提供人才支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专业技能过硬、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人才和新农村的建设者。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 已经是国际社会化大市场, 农产品面临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业如何应对竞争关键在于是否拥有足够的农业人才, 而高职院校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需要, 及时培养一大批到农村“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转移与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高职教育承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迫切需要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另外, 为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必须进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关键的手段就是加强岗前培训, 实现零距离上岗。而针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来说, 高职教育有独特的优势, 如多年技能培训的经验、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等, 因此, 利用高职教育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尤显重要。

3、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发展上的诉求需要高职教育满足。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80年之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并且在整个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都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 因此, 政府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不仅能满足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 也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职业发展和收入问题。高职教育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新农村建设要求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

目前, 由于高职院校大多由成人教育、中专或大专院校转成, 所以高职院校依然沿袭传统的学历教育本位思想。而在新农村建设中, 除学历教育需求外, 对职业培训的需求也很强烈, 所以, 应该也必须将两者相结合。

首先, 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 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才构成了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因此, 培训包括企业培训和社会培训应该成为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功能和服务范围。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在本质上、规律上、观念上是一致的, 这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的初衷, 也是最终目的。

其次, 高职教育的特点适合进行短期或持续性培训。目前农民工的培训主要由私人培训机构或大型企业自身来做, 但是往往受到师资、办学场地和教学设备等方面的限制, 而高职院校在软硬件条件方面得天独厚, 可充分利用我国高职院校师资、教学设备、实训场地、管理资源和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等优势。近年来, 高职院校在政府有关部门的主导下, 已经依托自身优势开展了诸如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但与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仍有很大的差距。

三、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高职办学模式建议

(一) 针对学历教育

1、专业设置方面:高职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是两个作用, 一是担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城镇的技能掌握, 一是培养涉农专业人员。因此, 从转移剩余劳动力角度而言, 应主要设置制造业、服务业相关专业, 如农业化学、农业机械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高科技蔬菜种植等;从涉农专业人员而言, 应注意培养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营销策划人员、农产品连锁经营人员、农产品国际贸易人员、农业管理人员、农业信息技术人员、农村物流配送人员等紧缺型人才, 从涉农专业设置而言,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非技能性或者说农业服务性专业欠缺, 可以考虑设置如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 (农产品连锁经营方、向) 经纪与代理专业 (农产品经纪与代理方向) , 还有物流专业 (农产品物流方向) 、财务管理专业 (农村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向) 等。

2、教学手段方面, 针对农民工喜欢上网和电视, 在教学手段上不妨充分利用互联网开设远程教育。为此, 高职院校要加强院校教育网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开发和研制符合本地区产业特点、符合农民实际需要、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教育培训课程, 还要应用现代通讯技术, 丰富教学渠道, 使信息网络成为教育培训、信息发布、技术推广、科技中介、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的“绿色通道”。

3、教学手段方面,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上网和看电视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业余活动, 在业余时间经常上网和看电视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分别占到46.9%和52.1%。针对农民工喜欢上网和电视, 在教学手段上不妨充分利用互联网开设远程教育。为此, 高职院校要加强院校教育网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开发和研制符合本地区产业特点、符合农民实际需要、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教育培训课程, 还要应用现代通讯技术, 丰富教学渠道, 使信息网络成为教育培训、信息发布、技术推广、科技中介、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的“绿色通道”。

(二) 针对职业培训

1、跨专业的综合培训。

高职院校相较于其他诸如专业培训公司或大型生产企业等培训机构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学科门类丰富、呈科学体系, 因此要发挥该优势进行跨专业, 多学科的综合培训, 例如农学、管理学、营销学、法学、金融学等学科融合进行从农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等各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

2、菜单式培训。

因为不同的受训主体培训目标不同, 如村基层干部培训、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养培训及创业培训显然不能使用同一个培训项目, 所以应将培训科目进行菜单式设计, 针对不同的培训主体可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制定最适合他们特点的科目表。

参考文献

[1]仲耀黎:《发挥高职教育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 《中国高等教育》, 2010.3:60-61。

[2]陈国胜、曹露露、卢盛若:《农类高职教育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机制研究》, 《中国农业教育》, 2011.1:92-96。

3.浮山县新农村建设绿化模式探讨 篇三

生产发展了。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兴建了一批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了全县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夯实了农村发展基础。全县各行政村、自然寨近年所实施的一大批项目,如通组公路硬化建设、机耕道硬化建设、人行便桥建设、人饮消防工程建设等,对各地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生活宽裕了。雷山县尝试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与其他资金进行有效整合,以农民自愿为基础,集中财力,重点对县内比较典型的民族村寨进行包装打造,开发乡村旅游,让投入的各项资金真正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目前,全县已选取大塘乡掌拗村、西江镇长乌村、郎德镇下郎德村、丹江镇的大固鲁村和小固鲁村作为该项试点。

乡风文明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芦笙场、农家书屋等项目的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既丰富了广大村民的日常生活,也进一步巩固了全县良好的乡风文明氛围;垃圾池、果皮箱等项目的建设,使老百姓一改往日乱丢乱弃的不良现象,主动将垃圾弃物放到垃圾池、果皮箱里,老百姓的自觉性有所提高,乡风文明明显改善。

村容整洁了。各行政村所实施的环境类“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主要结合少数民族尤其是苗族的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特点进行设计和建造,使得“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村的村容村貌不仅整洁美观,而且不失当地特色,其中的休闲长廊、风雨桥等项目最具代表性。

管理民主了。从项目的选择确定,到选址,再到实施以及建成后的日常管护,都是由村民自主决定,实现了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议的事益大家。老百姓不仅有权提事,而且有权议事、决事,并且可以全程督事。在这里,老百姓的民主权利得到了充分发挥,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中民主议事、定事、办事、管事的积极性,民主议事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加速了全县的民主化进程。

据统计,2009—2012年,雷山县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49个,包括水利、交通、环境卫生以及其他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覆盖全县9个乡镇、89个行政村,共17821户、87684人受益;投入省级财政奖补资金、县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和县级整合资金共计5562万元,群众投工420735个,投工折资2090万元。

(贵州省雷山县财政局 唐成军供稿)

4.新农村绿化建设 篇四

经过观察与研究,发现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对村内外的公共活动场所、村内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比较重视,村庄普遍缺少系统的公共绿化,绿化投入低;农民在房前屋后绿化的积极性不高,家庭庭院内常常是简单地硬化,一些主要道路甚至没有绿化,乡村缺少了特有的生态环境与田园风光。

在改善生态、美化乡村家园的同时,还要注重绿化的经济效益,让绿化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要结合村镇的自然条件,努力把绿化与农村经济相结合。

5.浮山县新农村建设绿化模式探讨 篇五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发展,我国高校校园建设近十年来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环境的好坏,校园的绿化美化风格品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校新校区建设正在建设中,作为我校职能部门的管理者,通过参观学习的过程,吸取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做法,就如何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规划如下:

一、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立足点

校园建设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条件,学校校容校貌也是风貌的重要窗口,开展校园环境建设是促进美化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深化后勤管理改革、形成持续、长效的校园环境建设的良性机制,创造布局合理、整洁优美、高度文明、管理有序、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意义深远。

二、校园的绿化构想原则

设计原则

1、新校区的绿化面积必须满足部颁标准及城市总体规划区绿化率的要求。

2、自然景观及营造景观等建筑风格相协调。

3、因地制宜尽可能保障有足够的乔木种植率。

4、总体景观体现设计生态化,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在绿化建设的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利用山泉水节能喷灌方案。

四、探讨建议

校园绿化拟一次规划到位,组织领导意识要强,要论证准确,充分听取专家意见,要发挥专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可以分期实施又要抓住时机做到适时逐步到位。

根据我校新校区的建设,环境绿化建设拟同步进行,在规划设计中,尽量要做到听取专家和群众意见,最重要的是吸取经验和教训,要把别人的经验教训与本校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要走出去,带进来,可以修改设计,但切忌不可今年建明年改,要把创新与特色结合起来,把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特色要靠人去创造,再好的条件也要人去做。只有精英才能创造品牌。要把园林绿化建设与校风、学风、师德、师风等结合起来,将路、林、园、亭、池、桥、小品等升华到理想与信念,历史文化寓意命名,塑造激励师生学习和工作的作用。

历史经验证明,校园绿化环境建设要做到领导重视,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少不了。根据我校校情实际,特作出如下几点建议:

1、发动群众,为减少投资,开展群众性绿化美化校园活动,学校对乔木的种植,由学校选购苗木,组织师生开展绿化种树和养护。

2、对亭、廊、小品、雕塑、文化景观开展募捐活动,在广大校友中和毕业生开展成长不忘母校,我为母校献爱心活动。学校把捐赠者或集体名字刻纪念石竖在有纪念传颂的纪念物旁。

3、争取多方支持,开展属地医院或企业家的赞助活动。

6.国外新农村建设模式对比及其启示 篇六

陶爱祥

译者:

国外新农村建设回顾

(一)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历史回顾

韩国的新农村建设运动正式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这段时期一方面韩国城乡差距、工农差距日益扩大,使得农村问题成为韩国政府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采取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取得成功,政府能够有财力支援农业和农村。韩国政府自1970年开始发起了“新乡村运动”,大力倡导“勤勉、自助、合作”理念来振奋农民精神,以项目开发为纽带,以政府支援和农民自主为基本动力,带动农民开展家乡建设活动。在交通方面,通过改善农村公路,全国都实现了村村通车。居住方面,通过改善住房条件,使得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方面,通过实施农村电气化工程,20世纪90年代农村家电普及,全国已实现了电气化;通过改善农民饮水条件、兴建村民会馆、增加农民收入等措施,使农民得到极大的实惠。

总结韩国新农村运动的运作机制,可概括为如下几点:一是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政府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村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设计,围绕总体设计分阶段、分步骤推进,由自上而下的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统一推动和实施;二是准确定位。韩国政府将农民定位为农村建设的主角,而政府在农村建设中只是充当引导、援助作用的配角;三是援助方式上,做到重点突出。资金以扶强助优的集中方式,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领域投入;四是采取科学的激励机制。采取分类激励村庄、民选产生村领导、强化村民会议、资金用于民众相关领域的方式,调动农村社区的积极性。

(二)日本农村建设的历史回顾

日本农村建设的历史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1961年到1998年。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人口急剧减少,工农和城乡差距日益扩大。面对这种情况,日本政府从1961年开始,颁布了《农业基本法》、《农业现代化资金筹措法》等一系列法律,并修订了《农地法》和《农振法》等法律。基本思路就是从产业振兴的角度切入,以促进农业发展为主线,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主要内容都是围绕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率,扩大农户经营规模,增加农民收入,以缩小工农产业和城乡收入差距。这些法律法规虽然从农业角度涉及了农村发展问题,但并没有系统、专门的内容关注农村建设问题。

2.农村与农业并行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1999年以后开始。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农业面临食物自给率明显下降,生产成本较高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减弱,农户经营规模小,兼业农户占主体地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山区农村经济衰退等一系列问题的挑战。基于这种情况,在旧《农业基本法》的基础上,从1999年起,日本又出台了《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以及《山区振兴法》等配套法律,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这些法律和计划将如何振兴农村列为重要内容,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支持山区半山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二是大力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吸引年轻人留在农村和新的农业劳动者进入农村;三是制定地域性的产业重振计划,推进农村、山村及渔村地区振兴;四是设立“农村建设专项费”,支持农村个性化、亲环境型发展;五是鼓励农村地区发展非农产业;六是建立城市与农村共存及双向交流的机制。通过创建绿色观光事业及体验农村生活等活动,增强城乡国民间双向交流。

(三)欧盟农村建设的历史回顾及措施

欧盟农村建设总体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以农业结构调整促农村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1962年到1991年。二战以后,为了实现欧洲重建,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诞生。在经济一体化带动下,欧共体成员引发了农业一体化要求。1962年法国、荷兰、意大利推动欧洲共同体建立了共同农业政策。共同农业政策的目标中规定: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具体农村发展措施主要是实施落后地区发展补贴;利用欧洲的结构基金特别是农业指导和保障基金,为农村地区采用农业新技术、改进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非农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2.从以农业生产为中心向关注农村发展过渡阶段。这一阶段从1992年到1999年。1992年欧盟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改革共同农业政策,把过去以价格支持为基础的机制过渡到以价格和直接补贴为主的机制,降低价格支持水平,控制农产品生产和财政预算开支的过度增长,进行国土整治和保护环境,促进农村发展。除了农业生产措施外,促进农村发展的措施主要是完善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建立农业结构调整基金支持环境保护;对55岁以上农业生产者实行提前退休制度,安置青年就业;扶持山区和条件差的地区发展农业等。

3.农村与农业共同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2000年开始。1999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盟2000年议程》,对共同农业政策进行第三次更彻底的改革。欧盟提出建立欧洲农业模式,将共同农业政策转变为“共同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将农村发展作为共同农业政策的第二支柱;注重农业在农村发展中的多功能作用,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使农业、农村、环境协调一致、共同发展。

国外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启示

从国外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必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从韩国、欧盟和日本的经验来看,找不到适用于所有地区的标准化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每种新农村建设模式都决定于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制度环境、人文历史、发展机遇等多种要素。欧盟、日本以立法为主要手段,采取温和的渐进方式,促进农村发展;韩国则以行政运动为主要手段,采取迅猛的激进方式,推进农村发展。尽管各国农村发展道路不同,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政府的扶持功能,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等内容是基本一致的。

(二)准确定位新农村建设中各个主体的角色

从韩国、欧盟和日本的农村建设实践看,政府组织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要合理划定政府公共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职能界限,双方在其职责范围内密切协作,共同实现农村繁荣的目标。应该明确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采取各种措施,发挥农民积极性,使得农民的主体作用得到切实发挥。其中采取的每一个涉及农村的措施、制定的每一项涉农政策都必须以农民的意志为出发点。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政府只是新农村建设的配角,只是起到引导、统领、服务作用。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韩国将农村分成基础村、自主村和自立村,只对后两种给予奖励和补助,这是一种物质上和精神上“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我国一些地方存在“奖懒罚勤”的现象,使得一些地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因此,在今后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基层地方政府应该进行充分科学的调研,在此基础上,根据各村庄对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行动,划分村庄类别,制定差别化的奖励和补助政策,充分做到“奖勤罚懒”、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建立农村公共设施投入和维护使用的长效机制

韩国新村运动中走的弯路之一,就是重蹈中国“大跃进”时期的覆辙,建了许多集体性质的公共设施,缺乏后续投入和维护办法,违背市场经济规律,最后不了了之。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市场化导向。除了道路、饮水、医疗、教育等公益性特别强的公共设施外,社区文体娱乐健身类准公共设施尽量由农民自己出资或市场化,政府最多适当补助一点。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政府的财力有限,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不可能象发达国家那样对农业和农村进行大量补贴;另一方面,如果政府全部包干,就会使得农民产生等待意识,增强懒惰思想,也不利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五)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法律法规

新农村建设行动要逐步建立在民主法制的基础上,这一点从欧盟、日本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的法律法规还很滞后,我国现在采取的农村建设的做法主要靠行政推动,制定一系列政策进行。长久来看,必须制定和完善保证我国新农村建设长远发展的法律法规,如有学者提议将“农业基本法”修改完善为“农业和农村基本法”不失为一个好的建议,此外还可以制定诸如“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投入条例”等,这样通过法制化途径,可以使得新农村建设获得稳定的制度性保障。

7.新农村环境绿化探讨 篇七

随着中国的社会进步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为减小城乡差别, 发展建设新农村刻不容缓, 新农村的绿化工作就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由于新农村环境绿化与城市绿化有着本质区别, 大面积造林绿化, 必须考虑到因地制宜及农民的经济收入等诸多因素。现在国内绿化主要在城市, 农村绿化尚处于初步阶段, 笔者经过近年来在安岳等地从事新农村绿化工作, 对取得的一点成绩做个总结, 以供探讨。

2 新农村环境绿化的概念和分类

2.1 概念

新农村环境绿化是一项新的工作内容, 当前对此没有统一的定义, 表面上说新农村就是坐在农村小别墅中, 看到外面的青山绿水、水泥路纵横交错、阡陌交通, 呼吸着新鲜空气, 吃着时令水果, 晚上闻着花香、听着蛙叫蝉鸣悄然进入梦乡;广义上就是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区域内民居、农业生产建筑、农村服务与管理建筑、公共设施、道路系统、专门观光区、休闲区等周围的植树种草 (花) 、园林设施及相应配套工程等的绿化活动, 使农民有在花园、在果园、在园林中生活劳动的感觉。

2.2 分类

新农村环境绿化由于各区域发展水平和地域差别有不同类型, 各类型新农村对绿化有不同的要求, 笔者认为新农村环境绿化根据新农村民居建筑类型可分为集镇型、村寨型、分散民居型3类, 根据功能可分为生态型、经济产业型、观光旅游型、混合型4类。

3 新农村环境绿化的基本要求、布局与原则

3.1 基本要求

新农村环境绿化要兼顾农村当前现状与现代农村、农业、农民“三农”的发展要求。在实施新农村绿化之前, 应先进行准确定位, 抓好规划设计, 充分展现独特的乡村风貌, 同时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水平和种植习惯;体现一村一主要品种或一乡 (镇) 一主要品种, 保持原有习惯, 统一规划设计, 融入现代特点, 突出地方特色;优化当前农村的生产发展水平和当地农村的人文;对接现代“三农”发展要求, 发展新农村。

3.2 布局与原则

(1) 新农村环境绿化总体要求在一种自然环境中, 体现以人为本为核心, 表现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 由于农村居民对这种视觉熟悉得漠然并且习惯, 因此绿化总体布局当以明快、简洁、整齐的线条创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景观, 引入城市元素但不能城市化, 细节上注重符合农村居民习惯自然的行为, 使新农村环境绿化达到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 形成独特的风格, 充分发挥新农村的生态、经济、社会等作用。

(2) 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化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 将本地的文化特色、物种特色、地形特色以及物产特色融入绿化规划建设中, 使绿化不仅美化环境而且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兼承因地制宜, 且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因此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方便性、收获性、简单性。方便性指造林和管理要便利, 就近取材, 充分利用当地农村的人力物力就能开展绿化及管理工作;收获性指对绿化用地要给当地农民带来一定收益;简单性指对绿化成果的管理要简单易行, 花费劳力物力和技术含量要低, 各类树种分开种植或相间, 不仅美观也便于管理、收获, 同时要考虑到物种是否有病虫害的转主寄生和物种排异等原因。

4 新农村环境绿化树种

新农村环境绿化树种选择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应当以本地乡土树种为主, 根据地域和新农村类型选择价值高、病虫害少的树种。

(1) 按类型的树种选择。对观光型新农村以突出当地鲜明的特色树种为主, 选择3种以内主要观赏树种, 如成都的幸福梅林, 经济产业型本着一树一品的原则选择主要树种, 配以适量美化树种, 但美化树种应选2种以内树种占总量20%~25%左右为宜, 其他主要有经济收入的树种占75%~80%, 如安岳县水观村绿化就是以柠檬为主要树种, 大埝乡平桥村以脆红李为主要树种, 棚安村以桃树为主要树种等等。庭院配以桂花、栀子、月季或其他草本植物、花卉灌木等;生态型, 则选择当地主要树木3~5种按常绿、落叶、彩叶进行混交, 并按速生、慢生兼营。

(2) 按地域进行树种选择和配置。民居庭院树种要按庭院的分区进行选择, 庭院前方和两前侧方以矮型的经济林树木或观赏类树木为主以增加民居采光和经济收益, 如蜡梅可作切花, 柠檬可采果, 栀子可采花和采果;后侧方和后方应当选择材质坚韧、抗风性强的树种, 常绿树种优先, 如柏树、楠树、银杏、红豆等树种, 满足农村建设和制作需要, 同时防止风倒危害;在近庭院地域要常绿树种优先, 以利保洁和遮阳。公共活动场所应选择抗性强、易成活、遮阳面积大或香花类的树种, 如榕树、桂花等。靠近耕地地域要选择遮阳面积小、冠形紧凑的树种, 如杄杖树、香椿类;道路要分类配置, 主要通车道路选择双行配置, 注意留有农机进入耕地的进出口, 机耕道和小路原则采用单行配置, 以利通行和耕作, 树木应靠道路低位边 (水流方向) 种植, 达到护路功能。

5 新农村绿化应加入园林设施构想

新农村绿化应引入园林设计, 才能体现农村社会的进步, 同时也能促进民风提高和意识的转变, 但新农村园林建设又不能盲目照搬城市园林作风, 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1) 新农村园林设施建设的艺术特点。园林设施是艺术在生活空间的实用体现, 艺术是依靠人类的创作活动, 将自己美的世界观有意识地表现出来的技术和方法, 因此新农村园林设施建设属于造型艺术中的形象艺术类, 必须运用各种造形要素对新农村客观存在的自然形象进行再现。新农村园林设施建设要根据农村的类型和自然、人文、社会和功能目的科学规划与施工, 把线、形、明暗、质感等的视觉要素组织化, 使之与当地自然村落和谐统一。

(2) 新农村园林设施建设的建设特点。新农村园林设施建设要以人为本, 明确服务对象的群众性和建设参与的广泛性。其不同于城市园林建设, 不依靠专业队实施, 要求群众参与, 多数为当地村民自建, 其服务对象是农村、农民, 是为了实现富民增收和建设文明乡风。各类设施的材料要就近取材,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原则上不用外来材料。

(3) 新农村园林设施建设的规划与设计特点。要科学定位, 以新村民居类型和功能类型分类规划布局。集镇型的新村要开辟公共绿地和游园设施, 设置简单的健身场所和座椅。合理布局新村的公共服务场所, 如村小、医务室、办公室开辟公共园林设施。旅游观光型新农村要按特色主题配置园林设施, 新村入口要设置显著且有自身特有的地理标志, 各民居和道路沿线要设置供人休息的座、靠等休息园林设施。经济产业型的要为本产业设立主题园林, 同时将产业展示和园林结合起来。如安岳县陶海村就是在千亩柠檬园内并靠近民居道路设立公共茶园和供村民交流、休憩的坝子, 使之形成柠海村落的地域文化风貌。棚安村就在桃树林中布置石桌、石凳等供游客玩耍、休息, 形成具有“桃花源”的地域特色文化。还可以规划出部分土地供游客耕种或种植纪念树等绿化方式。

6 结语

新农村环境绿化由于农村差异性大和地域广, 又处于农村快速发展的基础上, 许多方面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仅就部分有别于传统绿化的方面作点设想, 具体深度研究需细论, 加之水平所限, 需不断积累经验, 设计出人民群众所需的且实用、美观、经济的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陈植.植物学[M].5版.南京:南京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3.

[2]孙时轩.造林学[M].4版.北京:林业出版社, 1992.

8.广安探索农村建设新模式 篇八

近年来,四川省广安市坚持从农业大市、经济小市的实际出发,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域、全程、全面”统筹规划,“增收产业、新型农房、基础建设、社会事业”整体推进,取得了粮食产量“七连增”、农民收入“五年快”、产村相融“一面旗”的骄人成绩。

“八新并举”兴产业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广安坚持“八新并举”,以推进“千斤粮、万元钱”工程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载体,调结构,转方式,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新产业。全市确定优质粮食、优质生猪、优质蔬菜、优质柑桔“四大主导产业”和优质蚕桑、草食畜禽、名优水产、速生林竹、优质葡萄、优质梨“六大特色产业”。

——新品种。以区市县为单位,建立柑桔、蔬菜品比园、良繁基地,确保柑桔、蔬菜种源供给。全面加强生猪原种猪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

——新技术。普及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玉米地膜覆盖等先进技术推广面达到95%以上。

——新机具。油菜、水稻生产实现“机耕、机播、机收”全程机械化。新建农用大棚3.3万亩、日光温室1万亩、滴灌喷灌9万亩,水肥控灌一体化1万亩。

——新地型。开展土地调型整地工程,对柑桔栽植还同时明确了大窝、大水、大肥、大苗“四大”要求,为柑桔按期挂果奠定了基础。

——新模式。巩固发展“麦—玉—豆”“麦—玉—苕”等模式,积极探索“稻—菜—菜”等模式,突出“种养结合、循环配套”模式。

——新品牌。统一申请注册广安市公益农产品品牌,挺进重庆市场,拓展国内市场,开辟国际市场,农产品的销售半径不断扩大。

——新链条。延伸产业链条,柑桔产业、蔬菜产业已建成产、加、销一条龙发展新格局,生猪、家禽产业已基本实现繁育、饲养、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

“产村相融”建新村

广安农业人口多,农村区域大,新村建设任务重。坚持“让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覆盖新村、让新村走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以省市新农村示范片、幸福美丽新村、扶贫新村等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产业与新村相融互动。

——新村融入产业元素。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是远近闻名的龙安柚专业村,在新村建设中把果蔬气调库、直销市场、产品展示厅等与新村建設同步规划建设,老产业得到新提升,旧民居彰显新特色。

——新村融入现代设备。华蓥市禄市镇月亮坡村在新村建设中,采用北新建材的新型建筑材料,建房装修一次成型,设施设备一步到位,农民群众一举过上了城市人同样品质的新生活;前锋区代市镇岳庙新村不搞大拆大建,添置电脑、投影设备等,建成了集中村民活动、综治调解、公共服务、娱乐身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1+N”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新村融入旅游功能。武胜县白坪乡高洞村在新村建设中依托甜橙基地建设,规划建设骑游步道、乡村规划馆、旅客招呼站等旅游设施,开发自编竹帘画等参与式旅游项目,连续两年举办乡村旅游节,今年还成功举办赏菊节,引导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丰收”。

“三化同步”展新颜

广安农村绝大多数属于丘陵,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数量少且年久失修,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相当繁重。基建中,巧妙采取“三化同步”的方式进行,取得很好效果。

——基础设施化。以田网、路网、水网“三网”建设为重点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天池湖、关门石水库后续建设全面竣工;加强病险水库加固和蓄水池、山坪塘建设,增加有效灌溉。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联通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产业路。

——服务信息化。以片区为单位,建立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支持各级农业科技人员领办或创办植保、农机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区市县开通农业信息服务110系统,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农村聚居点等地规划建设“农信通”等,引导武胜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广安区龙安柚产业协会等自建门户网站,架起了广安农产品与外界交流沟通的桥梁。

——管理网格化。借鉴城市网格化管理经验,依托群众自身力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创新。在新村建设中,引导建房农户推选代表成立建管委员会,实行施工队伍群众选、建设质量群众管、建房资金群众定、建后管护群众议,为新村建设从“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创造了条件。

“五大机制”强保障

机制活,全盘活。

——整合投入机制。坚持以区市县为单位,从规划抓起,按照“共坐一桌席、各端各的菜、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水土保持、以工代赈等涉农项目资金,以项目投入为载体,引导社会和农户投入,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新农村建设。

——土地流转机制。大力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基层以乡镇为单位组建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流转程序,完善流转方式,扩大流转规模。

——示范带动机制。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梯次推进、无缝推进的原则,以区市县为单位,统一规划建设新农村示范片,一季接着一季干,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不徘徊,不折腾,不断取得新成效。

——利益联结机制。四季瓜果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入股、合作社统一经营、农民参工、年底利润分成”的经营模式,合作社去年户均收入4.2万元。

——督促考核机制。将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纳入各区市县和市级相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内容,纳入区市县委书记“一把手”工程;将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新村建设纳入年度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目标考核。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办牵头,对“111”示范工程重点项目进行专项督查,一月一次推进会,一季一次督查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安市委办公室)

9.砚山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篇九

根据全县深入学习科学发展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要求和部领导的安排,县委组织部抽调人员组成调研组,到江那、盘龙、平远3个乡(镇)对全县农村基层组织进行调研,进一步掌握了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党组织设置基本情况及调研情况

(一)基本情况。全县辖11个乡镇,2个华侨管理区,93个村委会,7个社区,全县共有1066个党组织,其中:基层党委19个,党总支131个,党支部916个。有党员13623名,其中:女党员2430名,占17.8%;少数民族党员8229名,占60.4%;大专以上学历3015名,占22.1%,高中以上学历5188名,占39.1%;在岗职工4103名,占30%;农牧渔民8172名,占60%;学生党员9名,占0.07%,离退休人员921名,占6.7%,其他人员418名(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等),占3%。

(二)调研情况。此次调研,主要是采取召开座谈会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分2个座谈会:一是乡镇座谈会,参会人员有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代表,职工代表,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代表,非公企业代表,农村专业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社)代表,二是村(社区)座谈会,参会人人员有:村(社区)“两委”现任干部,没有任实职的村(社区)“两委”委员,村(居)小组支部书记和小组长,老党员和老村干部,3个乡镇共76人参加。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认为做得比较好的占92%,一般的占8%;在服务群众方面认为做得好的占96%,一般占4%;在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方面认为做得较好占11%人,好占59%人,一般占22%,较差占8%。在激励村(社区)干部方面,一致认为村干部待遇太低,与所承担的工作量严重失衡;在农村基层组织设置上,对党员超过100名的村(社区)是否成立党委,80%的人员认为应该成立,20%的人员认为现在这种格局很合理,觉得成不成立党委不是关键问题,最主要的是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农村专业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有些滞后;在帮扶贫困党员和群众方面,认为各基层组织做得较好。

二、砚山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砚山县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抓基层、打基础为着力点,深入开展以“完善责任体系、夯实基础设施、加强基层组织、提升党员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双基”建设活动,将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经验和成效融入基层组织经常性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工作力度一年比一年大,工作思路一年比一年清晰,工作经验一年比一年丰富,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在:

1、抓龙头,乡镇党委建设全面加强。一是乡镇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结合乡镇换届工作,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选优配强了11个乡镇领导班子,一批素质高、能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意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领导班子。目前,全县乡镇领导班子共有领导干部99人,其中:大学专科以上学历98人,占99%;妇女干部8人,占9.3%;少数民族58人,占58.6%;最大年龄50岁,最小年龄25岁,平均年龄32.3岁,乡镇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民族结构和性别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二是乡镇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结合“云岭先锋”工程的实施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各乡镇党委从转变机关作风入手,坚持把强化服务作为机关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拓宽视野,寻求创新,深入开展以“五比五创”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和社会评议机关行风等活动,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乡镇干部谋发展、求绩效、勤政务实、用心工作的思想意识得到增强,正逐步向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机关迈进。三是乡镇机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由12个撤并为11个,进一步整合了人力资源,规范了乡镇职能。四是推行“两推直选”及党代表任期制。2006年我县率先对干河乡党委、纪

委班子进行“两推直选”,通过群众推、党员推,党代表直接选举乡党委、纪委班子及成员,选举产生了顺民心、合民意、能力强的新一届领导班子,选举产生了50名党代表,实行党代表常任制。每年召开一次党代表会议,为党代表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参与议事、监督、决策的途径和方式作了积极的探索。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今年,我县在全州率先试行县级党代表任期制,建立健全了党代表任期制相关制度,在党代表会议上,代表对县委工作提出涉及基层党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等57件提案已交由相关部门办理,党代表任期制将在全县全面铺开。

2、抓基础,党员干部素质全面提升。通过“选、派、挂”等多种渠道,大力选拔农村致富能人、明白人当村官。一是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强化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能人型”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在第三届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全县共有983名懂经营、会管理的经济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占“两委”班子职数的87%;有2374名致富能手进入村小组班子,占村小组班子的85%。村干部呈现出女干部比例上升,干部年轻化,交叉任职比例高,文化程度提高,少数民族比例高的特点。二是做好村官考录公务员和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全县先后在符合条件的村干部中招录5名公务员充实到乡(镇)机关,选聘15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培养了5000余名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员和农民经纪人,下派300余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进驻农村帮助工作,不仅充实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力量,也为县、乡两级机关储备了一批来自基层一线的后备人才。三是抓教育培训。以县级党校和乡镇党校为主阵地,对全县9000余名农村党员进行全员培训,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空中课堂”为辅,以“科技示范户”为中心,开设“农家课堂”、“手机党校”,引导和组织农村中先富起来的党员发挥“传、帮、带”作用,让“田秀才”、“土专家”来当老师,进行实用技术“零距离”培训,促进农民增收。去年来,共组织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培训653期,参训人员达84500余人次。

3、抓堡垒,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效果明显。一是合理设置农村基层党组织。县委结合“村改委”和社区的成立,将100个村委会(社区)党支部全部提升为党总支,78个村委会(社区)实现村党总支书记、主任“一肩挑”,在村小组成立党支部和联合党支部630个。积极创新“支部+协会(合作社)”工作模式,共建立农村经济协会13个、会员4260名,成立党支部的有6个。各村以加强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基层党组织建设正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迈进。二是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投入力度加大。根据全县村级活动场所现状,县委出台了《砚山县2008-2010年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规划》,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延伸到村小组支部,分3年建设406个村级活动场所,去年全县共投入700余万元建设16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达到了建阵地,聚人心,促发展的目标。今年新建159个活动场所,目前各点已陆续动工。三是党建示范初见成效。紧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主题,我县研究制定了《砚山县创建“通道党建示范”实施方案》,沿锁砚高速公路、机场沿线确定示范点,分别由11名县委常委挂钩联系,打造了锦山社区、华博公司、小舍姑、稼依鱼腥草协会等16个层次分明,各具特色的基层党建示范点。

4、抓关爱,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一是解决和提高村干部补贴。为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基础,从2006年,我县对没有实现“一肩挑”的264名村小组党支部书记给予每月50元的生活补助;从今年起,对村(社)干部每月补贴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50元。目前,村(社)总支书记、主任每月补贴500元,副主任、文书470元,村小组支部书记、组长、会计每月50元。二是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切合实际的贫困党员帮扶机制。采取“财政拨一点、党费出一点、党员捐一点、上级补助一点”的“四个一点”办法筹措130余万元,从2005年起对农村70岁以上贫困党员每月给予生活补助30元,考虑到贫困党员年老多病,生活困难的实际,今年又将补助提高到每月50元,对正常死亡的农村党员给予家属慰问金

200元。建立结对帮扶制度,机关党员与农村党员结成帮扶对子1万余对,帮助农村党员发展经济。三是发展壮大农村党员队伍。抓好党员发展规划落实,按照“三培养”要求扎实抓好党员发展工作,自2006年以来共发展党员2583名,有经济能人2473名;全面消除“党员空白村”,改善了28个党员老龄化村小组。为基层党组织增添了新鲜的血液,着力加强了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第三届村“两委”换届中,全县村(社)“两委”干部中,有党员1028名,占85%;有经济能人1068人,占87%。村小组班子中有党员1658名党员,占48%,有2913名致富能手进入村小组班子,占85%。四是流动党员的管理逐步规范。针对流动党员逐渐增多的发展势头,认真加强研究,对全县433个外出党员实行双向联系,开通12370党员咨询服务热线,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5、抓制度创新,“两新”党建、社区党建工作水平得到提高。坚持抓面上拓展与抓点上深化并举,抓薄弱环节与抓特色亮点并重,全县“两新”组织迅速发展,成为了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抓党组织组建,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本着“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原则,不断扩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覆盖面。采取联合组建、挂靠组建、依托行业协会组建等方式,单独建立党支部或就近与其他单位建立联合党支部。目前,全县已在“两新”组织中建立了37个党组织。其中,22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已全部建立了党组织,选准配强了党组织书记。二是抓作用发挥,促进“两新”组织发展。按照州委提出“支部建在协会上、协会办在实体上、实体连在农户上”的要求,先后成立了13个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并在符合条件的6个协会中组建了党组织。在生产经营中,党组织做到对企业活动参与不干预,监督不滞后,配合不迁就,引导不强制;在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上,广泛征求意见或建议,积极鼓励职工出谋划策,促进企业决策合理化、科学化。同时,把党的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三有三无”、“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等主题实践活动,寻找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的结合点,取得了业主、党员、员工“三赢”的大好局面。三是抓服务拓展,开放式社区党建工作开创新格局。在学习和借鉴其他省的先进经验基础上,县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社区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制度》等一系列有关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的措施。逐步形成了“以乡镇党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社区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党建工作逐步向社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延伸、重心向社区共建和社区管理服务转移、触角向“两新”组织和社区各阶层拓展,形成开放的社区党建“大循环”工作格局,使社区党建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通过狠抓基层组织建设,我县基层党组织建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党员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县党员干部群众求发展、盼富裕的愿望更加强烈,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二是各级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极大转变。经过近几年发展的锤炼,广大干部群众勇于拼搏、敢为人先的竞争意识明显增强;政令畅通、万众一心的团结意识贯穿工作始终;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敬业精神在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和各项工作中得到全面体现;只争朝夕、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成为工作主旋律。三是社会风气极大改善。目前,全县上下风气正、团结紧、干劲足,工作氛围良好。由于社会风气的极大改善,大家为加快发展和推进项目落实,竭尽全力地做好服务工作,坚决执行大政方针和县委的各项决定,维护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真正形成了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局面。四是促进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全局,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各部门以学风带党风,以党风带政风,以政风促社风,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大多数基层党员干部能认真履行

职责,充分发挥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上负责多,对下服务不够。乡镇党委政府投入经济工作和完成上级各项指标、任务的时间和精力太多,近年来,乡镇都没有招录公务员,致使乡镇工作人员少,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力度不够,研究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较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群众需要服务型政府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乡镇面对的是上级各部门工作任务的层层加码,中心工作多,乡镇干部为完成各项任务、各种检查考核,整天穷于应付,疲于奔命,顾了上面,丢了下面。乡镇党委组织员更是身兼数职,精力受到牵制,对党建工作出于应付状态。村“两委”更是如此,一年到头都陷于上面的中心工作,除此之外就是做一些民间纠纷调解、为村民盖盖章等一般事务,大部分村干部只能充当上级的传声筒,建设和发展只有等上面安排才被动的去完成,不能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缺乏带领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是党组织的设置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太匹配。在现阶段,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林、牧、副、商等逐步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各种新的经济组织。我县有83个新经济组织,46个新社会组织,共有286名党员,但仅在“两新”组织中成立了39个党组织,而且大部分是以行政区域设置党组织,难以跨村、跨行业进行优化配置,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党员数量逐年增多。据调查,目前全县有39个村党总支党员数超过100名,其中最多的阿猛镇阿猛村党总支有220名党员,有3个以上党员但未建村小组联合支部有98个(涉及200个村小组),党员居住分散,不便于管理和活动,这就要求突破按行政体制设置党组织的模式,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党组织设置方式的创新。

三是对村干部的关爱还不够。一是补助太低。近年来,随着上级各部门工作重心下移,村级工作事务增多,发展任务加重,我县村干部的工作报酬虽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受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村干部的补贴仍然较低,在州内属较低标准(仅高于西畴县)。2008年我县村干部补贴每月450-420元,村小组干部补贴每月50元,据调查,村干部一个月手机费至少要100元,摩托车燃油费200元,生活费至少150元,每天到村小组开展工作时,需要10元钱买2包烟(或3包烟)作“感情投资”,每月平均需要支出650多元。而且,村里实行坐班制,大部分时间在村里,不能帮助家里做农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家庭经济收入。从去年开始,选派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年补贴在15000元,相比之下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在调研中,大多数乡镇领导认为:村民委干部的补贴应该在公务员工资的50%以上,在1000--1200元左右较为合理,村“两委”委员、村小组干部的补贴应该在200--300元。村民委干部认为:大学生村官从工作能力和工作量都不如自己,但待遇却翻了3倍,致使村干部心理不太平衡。二是后顾之忧难解决。首先是退职后没有补贴,2000年“村改委”以后,在换届选举中未当选的村干部,财政不再给予生活补助,少数退职干部随着年岁增高,家境困难,养老无靠,衣食住行都难以维持,他们的现实困境对在职村干部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其次是没有意外伤害保险。为提高工作效力,大部分村干部是都是骑摩托车来往各村和到镇上办事,加之村干部要处理村上的一些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很容易出现意外事故,他们受伤后没有保障。在调研中,多数村干部很伤感的说:“村干部还没有老母猪值钱,国家还给母猪上保险,母猪死后还有1000元的赔偿,但村干部死后什么也没有”,这些话说出了村干部的心声。

四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通过调查,我县100个村民委(社区)中,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社)有26个,村集体经济年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的有6个,占6%,1—3万元的有20个,占20%,“空壳村”有74个,占74%。县财政对每个村民委(社区)每年安排办公经费450元、每个村小组每年安排100元。微薄的经费难以保障村级组织机构的运转。面对有限的资金,集体公益事业往往无钱落实。想办事、难办事的矛盾日益显现。导致村干部上任时的承诺不能兑现,群众的愿望不能实现,不仅挫伤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

组织和村干部在广大群众中的威信,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五是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压力较大。按照规划,我县在明年要全面解决村级活动场所,今年和明年将建设246个活动场所,新建总支22个,村支部224个,总支每个投入20万元,支部每个投入4万元,共需投入1336万元,尽管县财政补助496万元,乡村还需自筹840万元,资金投入压力较大。

三、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建议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需要明确责任、创新思路、落实措施,必须长抓不懈,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符合我县实际的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长效机制。

(一)必须紧紧围绕选好人、用好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这个主题。实践证实,只有把基层班子建设好了,农村干部的战斗力才能增强,农村各项工作才能有效推动。一是配强配齐乡镇班子,按计划招录公务员充实到乡镇政府,进一步向乡镇输送人才,分担乡镇党务工作者肩负的其他工作,使副书记、组织员从繁重的中心工作中解脱出来,有精力、有时间去思考党建工作。二是要从源头上把好选人用人关,积极探索改革农村干部选任机制。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切实做好关爱贫困党员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落实“三培养”措施,结合明年村“两委”换届工作,拓宽用人视野,探索村干部异地任职方式,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将那些年富力强、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中去。三是要抓好基层党员干部培训。重点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任务,改进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参观考察相结合、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地培训相结合,根据不同乡镇、不同村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分期分批轮训,通过上大课、观看录像、基地实践、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提高学习效果,让党员干部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加强乡(镇)党校建设,加挂乡(镇)党校牌子,组建乡(镇)党校领导班子,县委党校对各乡(镇)党校派设一名骨干教师为专职指导员,每年定期或不定期指导乡(镇)党校的工作。努力改变存在于基层党员干部内心深处的亘古未变的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切实提高他们的自身致富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本领。鼓励、支持乡村干部进行学历教育,提高乡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文化层次,逐步实现乡镇班子成员以本科学历为主,村“两委”领导班子以高中学历为主的干部队伍。

(二)科学合理设置农村基层党组织。按照便于活动,便于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体系。打破按行政区域和单位部门设置党组织的单一模式,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等模式。对村域面积大,党员人数超过100人、有一定的集体经济、管理比较规范的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可将党总支改建升格为村(社区)党委,以江那镇书院社区、盘龙乡盘龙村民委、稼依镇新寨村为试点,以后逐步推开,进一步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提高村干部报酬水平,健全补贴机制,将补贴划分为岗位补贴、工作绩效补贴两部分。一是提高村干部岗位补贴。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可用财力情况,逐步提高村干部岗位补贴。二是建立工作绩效补贴。建立健全村干部考核机制,由乡(镇)党委政府对村民委(社区)干部进行考核,村民委(社区)对村小组干部进行考核,优秀等次按30%确定,根据考核结果,优秀等次的按本人年岗位补贴总额的40%发给绩效补贴,称职等次的按30%发给绩效补贴,考核不称职的不发工作绩效补贴,拉开村干部之间的补贴差距,真正体现“以绩定酬、绩优薪多”。绩效补贴根据考核情况由县财政一次发放到位。通过岗位补贴、绩效补贴的及时足额兑现,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在当干部,是在干工作。三是建立村干部离岗补偿机制。建议参照云办法[2000]10号、云发[1990]28号文件精神,对在村(社区)换届工作中正常落选和离任的村干部,按照任职

年限每月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四是建议为在职村干部办理意外伤害保险。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让农村基层干部留得下、稳得住、有奔头,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生产上,放在积极主动地为农民排忧解难上,促进全县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四)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途径,增强集体组织的服务功能。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纳入县域经济中统筹考虑,各乡镇党委要制定规划,落实项目,把任务落实到村,任务明确到人,争取在短时期内改变我县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实。要强化涉农部门责任,发改、财政、农业、林业、科技、扶贫等涉农部门以及各对口帮扶单位,通过城镇建设、培育产业、盘活资产、创办实体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因地制宜解决“空壳村”。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集体经济年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的村达到80%以上。通过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好有钱办事的问题,强化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重点落实好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积累制度和财务制度,管好用好集体资产,加强村级集体生产增值,逐步使村级集体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10.山东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启示 篇十

秦庆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村为载体。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对所有的村庄都按照一个模式、一个路子、一套政策建设也是不切实际的。必须对不同地区农村建设的目标模式进行研究,制定针对性地规划和政策,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山东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农村发展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山东不同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一)“新城市主义”模式

为重振城市中心区,解决郊区化的问题,西方学者和城市规划当局提出了一系列的城市重建更新计划,在规划理论上便是通常意义上的“新城市主义”,强调合理利用土地、公共轨道交通优先、鼓励步行、邻里关系以及在社区内部提供就业等新的规划概念。主要包含两方面意义,一方面体现通过旧城改造,改善城区的居住环境,提倡回归城市的理念;另一方面则是对城市边缘进行重构,实现近郊农村城市化。如济南、青岛等城市近郊农村建设及城中村改造。城阳区是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区,地处青岛市区北部,辖8个街道办事处,230个农村社区,人口47万。建区之初,基础差,底子薄,设施落后,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的95%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建区后,城阳区依托区位、交通、环境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了农村工业化战略,以旧村改造为重点,加快农村城市化。城阳区坚持群众利益至上,按照“三个基础稳固、六个清楚到位”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旧村改造,对各个环节进行统一要求,严格把关,力求把每座安置楼都建成精品,切实做到改出一片新社区、一片新环境、一片新产业。目前,全区实施了55个社区的旧村改造,其中22个社区的2.8万户村民已入住新居,腾出土地3.8万亩,全部发展二、三产业,既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又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确保村民长期收益。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先进区,城市化水平达到57%。新市镇建设,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重构农村城市化功能,不仅能够使周边的农村人口集聚,享受高质量的城市生活水平,还能够将原先分散的农村集镇汇集起来,节约居住空间资源,实现聚集化小城镇建设,更能进一步扩大农村人口就业机会,减轻城市就业压力,实现农村共同富裕。

(二)“村企一体化”模式

山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乡镇企业快速崛起。在东部发达地区,有的乡镇企业已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这些集团多数由村集体经济演化而来,企业领导人同时也兼任村党政组织负责人。由于农业在这些村已不是主导产业,村民大部分已成为企业员工,农民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虽然在社区行政管理上还有“村”的名字存在,但实际上已实现了村企一体化。如南山集团模式、西霞口村模式等。西霞口村依山靠海,“出海撒一网,归来鱼满舱”。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村民生活还停留在温饱线上。当时,西霞口村分农业队和渔业队,渔队扩大发展没有地,农队农闲时不能下海打鱼,资源无法共享,极大制约了发展。1987年,西霞口村将两队合二为一,在省内成立了首家村级渔业公司,把“渔”、“农”两个行业融合合并。机制一变天地宽,西霞口从此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海珍品养殖、港口运作、国际海运、船舶修造、旅游五大支柱产业,建起了全国第一家村办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闯出了一条国际化、多元化的发展之路。如今的西霞口,实现了住宅别墅化、公寓化、电气化,50%的村民住上了别墅楼,2005年实现总收入20亿元,纯收入2.2亿元,人均创纯收入17万元,实现了住宅的别墅化、公寓化,人均住房面积达65平方米;实现了水、电、有线电视、直拨电话、宽带网络的配套;实行了免费供水、供电、收视和医疗制度;建起了福利超市,免费为村民提供富足的食品保障。此外,还建立了完善的退休、养老和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全村呈现出一派和谐、富足、安宁、快乐的气氛。

(三)“产业化带动”模式

山东是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目前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8392家,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870万户,户均增收1192元。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潍坊市借鉴了世界许多发达农业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了“公司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的新思路,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组织起来,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许多龙头企业为稳定自己的原料基地,与村庄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协作关系。如泰山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为确保有机蔬菜出口质量,协助多个蔬菜种植基地所在村建立合作社。目前共成立了52个有机蔬菜专业生产合作社,形成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公司不仅对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而且对基地村进行公共事业投资,改造基地村的道路、供电设施、灌溉网渠,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这类产业化带动型的“村企互动”模式,在山东为数最多,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城乡等值化”试验

“城乡等值化”试验。指不通过耕地变厂房、农村变城市的方式使农村在生产、生活质量而非形态上与城市逐渐消除差异,使在农村居住仅是环境选择、当农民只是职业选择,并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实现“与城市生活不同类但等值”的目的。青州市南张楼村,1989年作为山东省和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合作项目,进行“巴伐利亚经验”移植,即“城乡等值化”试验。内容包括片区规划、土地整合、机械化耕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路、发展教育等很多项措施。到目前,用在南张楼的投资已经有8000多万元人民币,各级政府投资了3000多万,村集体投资了3500万元,基金会投资了450万元。试验兴建了80多个企业;农民人均收入从1989年的1950元跃至2004年的6000元;农民工作模式发生改变,农业生产成为副业,而企业生产成为正式职业;居民生活方式改善,基础生活设施脱离了农村氛围,人们生活在包括厂区、居民区、文教区、休闲区等准城市化规划的大范围内。尽管现在的南张楼不是德国专家理想中的中国新农村的范本,但它也显著区别于中国农村大批农民进城打工的常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于新农村建设命题求解的一次独特实践,其意义重大。

(五)“股份合作”模式

股份合作模式主要是指, 农民以土地等生产资料作价入股,使土地成为资本,与企业联合,从而实现村企互动,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民企业家梁希森带领其乐陵市希森三和公司,于2001年起改造梁锥村,使村民住上别墅。同时,让村民利用置换出的老宅基地和废弃地在公司入股,完成了从农民到股民、从种地到管理、从种回到做工、从分散农民到产业工人的嬗变。蓬莱中粮公司在南王镇炮台村建立酿酒葡萄生产基地,村民户户都成为股民,同时又成为葡萄专业户。公司投资450万元对该村重新迁建,农民实现了就地城市化。

二、山东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启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让农村、农民和农业走出传统的模式与形态。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分化与整合。南张楼村的“城乡等值化”与 城阳的“新市镇”建设等农村发展模式的出现,标志着单一的传统的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乡村经济格局的解体,一个多元化的、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农村社会开始形成。在“城乡等值化”和“新市镇”理念下,从农村产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入手,让农民与农村、农业一起得到发展,就地实现“农村城市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总结山东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从发展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国家在农村推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村民自治等制度,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由此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应该说,20多年来,这两大基本制度基本上决定了我国农村政治社会的基本形貌和运行机制。这一时期中国农村政策的一个基本导向是,国家逐步撤离村庄,市场机制日渐发挥主导作用,土地权利进一步明确化,村庄政治进一步选举化,这一导向对农村政治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日益显现出来。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负担重、农民增收难等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中国农村的发展,到了90年代,农村公益事业举办难、农民福利缺乏保障等问题又凸显出来。进入新世纪,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是在农村之外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即“解决农民的办法在于转移农

民”,于是,开放户籍制度,发展非农产业,进行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劳动力等便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主导思路。但由于中国是一个地域广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农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大国。在4亿多农村劳动力中,约有3亿人需要转移,相当于两个俄罗斯的人口。如果3亿多人连同他们的家属约6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10)全部流到大中城市,或者他们在省际和大中城市之间流动,我国城市住房、就业、基础设施、社会治安以及城市间的交通都将无法承受。因此,依靠现有城市的能力来大量吸纳农民是根本行不通的,9亿中国农民在短时期内是根本不可能从农村迅速转移出去的,中国的城市化就只能走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并行的道路,让农民工能自由往返于城乡之间,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建设乡村而不是破坏乡村,让农民能在城市里呆不下去的时候,愿意并且能顺利回到乡村,“力避贫民窟式的城市化”。且税费改革则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的一个重要转变,即从“消灭农村”转向了“建设农村”: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中国农民不一定大批涌入城市,留在土地上也同样可以实现幸福生活。

启示二 :中国村庄发展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会更多的表现出多样化特征

从村庄发展的模式看,城阳的村庄建设是通过旧城改造,旧村改造,改善居住环境,提倡回归城市的理念或实现近郊农村城市化,采取的是农村工业化战略。南张楼村的“城乡等值化试验”,借鉴德国经验,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使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得以平衡发展。南山、西霞口村等主要是通过发展非农产业而不是通过发展农业而致富的,在相当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集体经济”成分。潍坊是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组织起来,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乐陵梁锥村的股份合作模式,荣成好当家公司的兼并联合模式,滕州鲁南牧工商公司的合作投资模式等,农村发展的多样化特征已经在现实中表现得十分清楚。从理论上讲,当今中国农村发展由于受多元素(包括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社会的等)的影响,加上村庄发展本身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与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尤其在目前急剧变迁的中国,再用一个统一的所谓模式来统领中国村庄发展格局基本上是不现实的。相反,多元化的发展方式选择必然带来多元化的发展。

启示三: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选择和首创精神

新农村建设既是一项涉及面广、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实施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个轻重缓急、易难先后问题。农民身处新农村建设的最前沿,对情况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农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创造出许多先进经验,这些都是新农村建设的宝贵财富。从山东经验看,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可以探索,到坚持长期稳定不变,最终形成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对乡镇企业,从允许“三就地”发展,到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较早,各地在农产品基地建设、市场组织培育、龙头企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至今仍走在全国前列。这都是创新机制,以民为主,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具体体现。城阳区将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坚持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严格旧村改造程序。凡社区两委班子思想不统一、党员大会不通过、群众赞成率达不到95%的一律不列入旧村改造计划。还通过村级党员干部联户制度、村情报告制度等,强化基层干部对新村建设的责任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及时梳理、及时提出对策。南张楼村在“城乡等值化试验”上,也没有完全遵循将“村民留在土地上、留在本村,而不是进入工厂、不是进入城市”的理念去做,而是执行了相反的理念,即通过利用国际试验这样一个无形资产与品牌争取到了许多发展非农产业和进城、出国的机会。如果没有工业企业在该村的快速发展,没有大量村民的外出(包括出国)从事各种服务业,南张楼村可能发展还比较慢,这是由中国目前所处的转型期所特有的历史性特征所决定的。也许“试验”设计者的想法在未来的某一个时期对中国农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肯定不是现在。因此,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初期需要倡导、扶持、示范、带动,如支援物质是为了调动农民的组织、策划、设计、实施、改进、维护能力,而不是大包大揽,更不能成为行业部门垄断的自留地。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始终突出和激发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同时保护好农民经济上的物质利益、政治上的民主权利,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否则又成为“农业热闹、农村萧条、农民消沉”的形式主义花架子。启示四:村级公共产品的供给有赖于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的增强

当前一个现实是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成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也需要资金来保证其正常运转。农民个体的资金很难拿出来用于公共事业,即使是农民达到了富裕程度,也很难操作。从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际情况看,其实质就是解决了“分”的问题,集体的事公益的事不到万不得已无人关心,无人过问。“统”只不过是形式上的或行政上的,真正经济上“合”的问题还没有破题。因此,如何摆脱当前农村的松散状况,创新组织形式和产权制度,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将农民的力量集聚起来,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力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从山东的实际情况看,在一些村级集体组织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其村庄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都比较好,农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也好于其他的村。南山、西霞口村模式虽然在我国农村不具有普遍意义,但这两个村主要是依靠集体的力量而致富的经验说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对农村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单打独奏很难达到尽快致富、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走农村工业化、集约化的路子,依靠集体致富,增加农民收入。事实上,山东近十多年来,已经在实践上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其中农业产业化和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的发展,就是这一探索的最有价值的成果。一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村企合一的集体组织经济。二是发展通过土地、资金、技术、劳力入股的农村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经济。三是村或镇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四是农村原集体经济时期建设的企业、水利设施、码头、渔池以及山林、荒滩的承包、转让、租赁、拍卖所获取的收入等。通过发展上述各种形式的集体组织经济,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可以解决农村一家一户想干又干不了的事情,使新农村建设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

启示五:坚持从实际出发,规划先行,分类指导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有完整的内涵、系统的目标,但具体到一个时段、一个地方,应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和承受能力,讲条件、讲重点,不能同时什么村子、什么事情都抓,追求普遍开花。当前尤为重要的是从当地实际出发,做好符合当地生产力水平的规划,明确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重点,进行分类指导。山东在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中,针对全省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以行政村为单位,将全省农村进行了分类。分类方式是:将中央提出的5句话,分解成 20项指标,分别确定了到2010年和2020年发展目标,以2020年规划指标为目标值计算出不同行政村的综合实现指数。其中综合指数大于70%的,确定为一类村,大于50%且小于70%的,为二类村,小于50%的为三类村。村级分类的作用不是搞达标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个村都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确定奋斗目标;为了让各级政府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实行分类扶持和引导,做到培优做强一类村,加快转化二类村,重点扶持三类村。同时也有利于各级政府经过一个时期的新农村建设后,检查工作的成效,做到心中有数。

从村庄发展模式归类看,大城市郊区、发达地区和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村镇建设可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之路;纯农业地区可走“公司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之路;平原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中心村可借鉴“城乡等值化”模式。德国人进行“城乡等值化”实验,当时看中的就是南张楼村具有的“天然劣势”:不靠城、不靠海、没有大企业、不靠近交通要道、没有矿产资源、人多地少等,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农业大国来说意义非常。“城乡等值化”的建设理念所追求的目标是:“与城市生活不同类但等值”。换句话说,就是建设的基点是立足于农村,追求的是农村的发展,并不是要将农村城市化;建设也不是以城市为标准,追求的是与城市不同的更符合农民需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就为用有限的财力物力投入可以让农民生产、生活得更好提供了可能。如,建设一种“低消费、高福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活方式等。但这并不等于国家可以减少给农村更多的转移支付,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必须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启示六: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主要有三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努力:一是政府力量,二是社会力量的参与,三是企业和农民的直接参与。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中,各方面的作用都很重要,但在建设中地位有所不同,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要加强组织引导,认真制定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到规划先行、科学指导。加大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这是政府主导作用中最重要的内容。政府要充分发挥发展规划、扶持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大投入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项目扶持等形式,引导农民和社会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政府的投入起到先导、主导作用,但并非要政府大包大揽,最终还是要靠农民自己来建设。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尊重农民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自主选择,尊重他们的创新,保护他们的权利,充分调动农民建设自己家园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突破。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以农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民就业、增收、社保、居住条件和享受公共服务设施等为着眼点,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入手,如道路、安全、饮水、就业、看病、学生入学等这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让他们参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使农民成为建设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农民充分享受到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上一篇:南邵小学师德建设总结下一篇:写老师的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