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下的机遇(共8篇)
1.经济危机下的机遇 篇一
论丝绸之路经济带契机下的西安旅游业的发展
摘要:本文从对西安旅游业现状的分析入手,在论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涵义及其对于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意义的基础上,论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契机下,西安旅游业发展的要求,进而对西安市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 西安旅游业
1.西安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现状 1.1西安旅游资源 1.1.1自然旅游资源
西安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它位于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西安独特的自然景观。自然资源主要集中在秦岭北面地带,以秦岭北坡动植物景观和关中平原黄土地貌景观为代表。1.1.2人文旅游资源
西安是世界文明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国的十三朝古都,居中国古都之首,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具有浑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伴随着三千多年历史的西安,人文景观丰富,是闻名遐迩的丝
第 页
绸之路的起点,有北宋时始建的碑林,建于明洪武年间的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的西安城墙举世无双,也有唐僧从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作为藏经之处的大雁塔。西安临潼县坐落着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见证的华清池以及褒姒烽火戏诸侯的骊山烽火台,不远处坐落着有列为“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得西安有天然历史文化博物馆之称,伴随着悠久的历史岁月,智慧勤劳的西安人民也传承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长安古乐、秦腔,历久弥新的展现着古城民间的风俗人情。1.2西安旅游业发展现状
1.2.1西安目前发展势头良好,成为西安市发展的主导产业 当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世界各国普遍看好这以“无烟”的朝阳产业,努力利用各种资源、技术、市场和社会资源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本国的支柱产业。近年来,西安作为我国古都旅游的代表,从西安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来看,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2015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1.36亿人次,比2010年增长1.6倍,旅游业总收入1073.69亿元。
1.2.2繁荣背后有不足:旅游产品类型、形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旅游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旅游资源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长期以来西安凭借着垄断性极
第 页
高的历史文化遗迹为主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获得极大的成功。但隐藏在旅游业繁荣背后的深刻问题在于产品类型单一,主要为历史文化遗迹和文物类产品。正因为如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产生了靠祖先吃饭、不重视管理、不求创新的惰性。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品的供给日益丰富,替代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西安旅游项目多为静态的展示,观光文化类,旅游产品的参与性,鲜活性的最大优点没有得到发掘利用,没有真正从旅游者的需求角度切实可行的进行旅游产品的深层次挖掘开发,对景点的市场推广,营销和管理往往被忽略,旅游业基本上还是停留在靠山吃山的观念上,而游客的体验不深刻,对西安整体形象的美誉度和游客重游率的提高极为不利。2.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 2.1丝绸之路和经济带的涵义
2.1.1古丝绸之路的涵义
“丝绸之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它也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
第 页
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2.2.2经济带的涵义
经济带是带状经济区的简称。经济带类似于城市带。经济带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带状地域经济单元。经济带是依托一定的交通运输干线、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并以其为发展轴,以轴上经济发达的一个和几个大城市作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由此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生产、流通一体化的带状经济区域或经济走廊。2.2“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
2015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强调,中国希望同中亚国家深入合作,加强道路联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应运而生。
“丝绸之路经济带”,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市
第 页
区,而这些省市区,基本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因此,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旅游业,不仅有利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有力的支持。丝路之旅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伊始向海外重点推介的黄金线路之一,也是世界旅游组织向国际旅游市场着力推介的世界级旅游线路产品之一,我国旅游业的象征性徽标“马踏飞燕”即源自丝路名城甘肃武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使得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所以说,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新的大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或理念。
3.丝绸之路经济带对西安旅游业的影响和新要求 3.1积极影响
随着总人口30亿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渐渐形成,在这一历史机遇下,将会带来巨大的商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活力四射的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沿岸国家互补性极强,交通,金融,能源,通信,农业,旅游等各个领域开展互利共赢。
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向西开放
第 页 的国家新战略。按照难易程度,旅游文化产业最有可能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排头兵”,实现率先发展。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必然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对新疆,陕西、甘肃,敦煌一带的旅游业将带来巨大的活力。随着我国产业的不断升级,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受到国家的大力提倡并且支持。新疆独特的地貌以及少数民族风情,甘薯敦煌的艺术宝库,以及从西安开始的古丝绸之路,都具有巨大的旅游、艺术,历史文化价值。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本来又属于国家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的重要地点,具有强力的政策保障支持。有区域专家指出,西部各省近年来在经济增速与总量规模上处于加速赶超的阶段。比如,陕西的经济增速处在弯道超车的关键节点上,并且经济结构升级亦急需借助丝路经济带带来的机遇提升。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西安旅游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面向中亚、欧洲经济区,背靠中国中,东广阔经济腹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可以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先天优势和国际影响力,使得旅游业可以率先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先导产业,发挥旅游业的引导作用。通过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城市间的旅游合作,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丝绸之路沿线的经济水平,更能促进国际、国内的民间交流。丝路的魅
第 页
力所在,不仅在于它是一条贸易通道,更在于它是一条文化交流碰撞的通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五通”之一就是民心交往,而民心之交往,需要民间的广泛交流。旅游,正是推进民间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旅行,不同地区、民族、宗教、语言的人能够相知、相敬。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人群间的相互沟通,有利于促进我国西部地区不同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3.2丝绸之路经济带对西安旅游业发展的新要求 3.2.1整顿旅游市场乱象,改善交通方式
西安市交通设施较为落后,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部分景区间的交通存在管理混乱的问题,从西安兵马俑到华清交通状况不规范,黑车盛行,这些问题影响着西安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全面整顿旅游交通方式的混乱现状,保障游客的出行安全以及便利游客的出行。
3.2.2运用互联网等新型宣传手段进行西安市旅游业宣传的全面覆盖
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方法,加大网络营销宣传力度,建立西安旅游官方网站,通过互联网的便捷大规模宣传旅游区的项目和给予一定优惠,全方位、多渠道推介西安旅游业。并加强对欧美等重点客源市场的促销,巩固和拓展入境客源市场增加游客的回游率。
第 页
3.2.3加强区域间合作,走区域联动发展之路
构建大区域“共赢竞合”机制。通过共享丝绸之路旅游市场、共创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和共推丝绸之路旅游形象,打造丝绸之路旅游产业共同体;要以搭建政府推进平台、开发丝绸之路旅游信息共享平台等,构筑丝绸之路世界遗产旅游官方共推平台;利用“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城市联盟、丝绸之路旅游企业联盟和丝绸之 路旅游协会联盟”,构筑“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三大联盟”,走区域联动发展之路。
以丝绸之路为纽带,联合西北五省和中亚各国,创新跨国际性的区域旅游合作模式,以更宽的胸襟、更广的视野区域合作,把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旅游资源转化为合作优势,打造利益共同体,形成“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组织”,共同打造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品牌。
3.2.4深化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旅游业供给侧改革,以供给促进需求
促进政府调节和市场自发调节作用的协同发展。通过出台丝绸之路旅游扶持政策,创设旅游经济试验区(例如西安浐灞园区),推动旅游的市场化;以争设丝绸之路旅游航线、推进旅游专列常态化、打造丝绸之路游客服务中心等,强化可进入性、旅游服务设施
第 页
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以政府重点项目扶持建设,建设项目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全力构建丝路旅游投融资体系,增加对旅游业的投入和供给,以供给促进需求的上升。3.2.5加强中微观的跨境次区域合作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抽样调查,接近20%的中国入境游客离境后将前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欧洲各国。据测算,“十三五”期间,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的游客、2000亿美元的旅游消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特别是正在大力扩展入境市场并提振国内基础与接待设施的国家对中国的客源市场与旅游投资都有较高的诉求。但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国家与地区众多,经济与旅游业发展程度不一的状况成为制约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因素。例如在中亚经济圈中,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3个国家尚未加入世贸组织。不同国家在政府行为规范化、经济主体自由化、贸易环境公平化、生产要素市场化、金融参数国际化方面,还存在着现实与发展理念上的较大差距。因此,选择中微观的跨境次区域合作,要比宏观的区域合作更易操作,也能够产生示范效应。扩展大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围绕古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展“大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最终形成当今世界覆盖区域最广泛、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第 页
3.2.6实施“六大发展战略”。
“内生外联”战略、旅游“破局”战略、新业态培育战略、世界遗产旅游引领战略、旅游融合发展战略和智慧旅游推进战略。重点通过内生力培育、外联力促进、旅游率先突破、新业态创建、遗产精品带动和智慧旅游大发展,实现西安市旅游持续快速增长。
3.2.7重构“一体一轴三廊十核”旅游发展格局。
一体:西安世界遗产旅游综合体;一轴:欧亚大陆桥陕西段;三廊:陕西丝绸之路西北线文化旅游廊道、东-西线文化旅游廊道和北线文化旅游廊道;十大旅游发展核心景区——盛唐宗教文化遗产景区(大雁塔、小雁塔、兴 教寺塔)、秦兵马俑景区、汉长安城大遗址景区、韩城司马迁景区、汉中两汉三国景区、乾陵唐文化景区、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岐山西周文化景区、彬县大佛寺景区和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景区。
3.2.8发掘西安旅游业的参与性,鲜活性,增加旅游产品类型、形式
正如前文所说,西安的旅游业长期建立在历史遗留下来的静态经典景区展示上,缺乏创新形式和内容,可以根据新时代背景,与时俱进,给予历史景点以新的内涵以及民族特点、民族精神的展现,例如将历史故事以话剧或者电影为载体展现出来,给予游客更深的第 页
体验,增加中外游客的旅游带来的愉悦感,提升西安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和内涵。增加游客的重游率。
参考文献
1.卫玲.丝绸之路经济带:超越地理空间的内涵识别及其当代解读.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2.杨恕.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及其挑战.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3.李树民.西部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性分析.西北大学学报 4.刘欢.陕西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和桥头堡.陕西日报.2013.9.30 5.习近平弘扬人民受益共创美好未来-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9.8
第 页
第 页
2.经济危机下的机遇 篇二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 山西省民营企业家勇立潮头、致力发展、回馈社会, 民营经济为山西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没有民营经济的辉煌, 山西省经济成绩也会逊色几分。
民营经济生产的煤炭产量占到了山西省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焦炭、生铁、生铁铸件产量均占山西省总产量的五分之四。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的主体, 成为城乡居民就业和收入的主要渠道, 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多而不优、大而不强的山西现状
然而, 山西省民企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 存在较大差距。产业层次低、规模小、耗能大、效益低。尽管发展多年, 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年营业收入仅有50多亿元, 也不过5家。
山西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还不够。山西民企主要靠劳动力、资本、资源、能源等要素驱动, 忽视了技术创新力量, 也鲜有自主创新, 因此, 企业只能在粗放经营、能源高耗、效益低下中徘徊。不依靠自主创新的企业, 永远是多而不优、大而不强。民企转型就要依靠自主创新, 掌握技术高点, 走创新强企路。政府部门审批环节多、服务意识差、办事周期长、不合理收费多也是山西民营企业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在不优的环境中, 民企很难舒畅自如跳舞, 甚至会远走他乡。
先试先行下的山西机遇
在如此现状下, 在转型跨越的要求下, 山西民营经济如何转型跨越实现新发展, 新突破, 新增长。特别是在综改试验区获得批复后, 更是给山西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山西民营企业如何抓住发展机遇, 在政策、法律及其他方面, 先行先试, 在转型跨越发展中做大做强就显得非常重要。
民营企业是转型跨越发展的生力军, 经济转型实质是企业转型。企业转型发展了, 山西省经济也自然转型了。民营企业要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中大显身手, 离不开环境优化和政策支持, 建议通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 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 助推民营企业转型,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在扩大民营资本准入范围上先行先试。全社会有80多个行业, 允许外资进入62个行业,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只有42个行业。在传统垄断行业和领域, 民间投资比重低。建议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切实扩大民间投资的领域, 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资进入法律未明确禁止的行业和领域, 扩大民资发展空间。
在调整中小企业的财税政策上先行先试。建议完善政府采购扶持民营企业, 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 清理限制中小型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不利条件和限制, 支持民营企业产品和服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严格执行国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的各项税收政策, 对于国家没有明文规定、政策权限又在地方的税收项目, 要加大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完善增值税政策, 进一步降低小企业的税率, 完善农产品增值税抵扣政策, 实行公平税负;实行所得税税前扣除相关政策, 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发展绿色环保、节能节水、高科技产业。
在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上先行先试。民间资金潜力巨大是山西省特有的优势之一, 要针对这一特殊省情, 在金融服务领域为民营企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加大融资扶持力度。探索建立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 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服务,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逐步提高民营企业贷款的规模和比重;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健全中小企业商业性信用担保体系, 构建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融资中介服务平台。允许民间资本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开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企业并购融资, 支持山西省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为民间资金提供“集成出口”。
由省政府金融管理机构负责, 建立“山西省民间投资服务中心”, 吸引省内大型投融资机构、政府投融资平台、政府背景的投资公司等投资机构进驻, 面向山西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市建设项目、转型发展的重点产业项目, 发行信托产品、债券产品或股权转让, 向民间资本募集基金, 为分散状态的民间资金提供大规模投资的出口。
在鼓励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上先行先试。发挥“山西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 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创业活动。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 有效地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创业投资,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引导基金围绕山西省优势、特色产业, 着眼于项目的长期性, 追求长期、稳定的收益目标, 注重中长期投资, 引导子基金着重投入国家和山西省发展规划的高技术或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特别是能突出山西省特色的产业化项目。
加大省级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资金注入, 省有关部门要加紧制定出台促进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激励政策, 促进企业、金融机构、个人和境内外投资机构等各类投资者积极从事创业风险投资和科技创业活动, 特别是鼓励山西省煤焦领域的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 实现民间资本与风险资本的融合。
在民营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先行先试。向民营企业开放行业性公共技术服务, 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向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让、技术咨询服务, 政府技术创新扶持资金、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等专项资金应给予补贴。支持有研发实力的民营企业领衔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承担国家和省重点领域重大产业技术研发项目。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推进民营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加快民营企业的技术改造。支持民营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 促进节能减排技术、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及设备的推广和普及。支持民营企业与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联合创新。
在推动民营企业产业转型上先行先试。综改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资源型经济转型首先是产业结构转型, 即发展现代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接续替代产业, 实现支柱产业由单一向多元、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
要引导民营企业利用好这一机遇, 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 培育发展一批新兴产业, 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产业。加大鼓励煤焦领域的民营企业加快实现煤炭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循环化, 为山西省向煤炭强省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优发展环境, 引导煤炭资源整合中退出的民营企业, 把在家乡发展积累起来的资本留下来, 投入到国家和山西省鼓励支持的领域, 更多地进入新兴产业领域, 努力在新的起点上赢得新的发展。实施“百户优强企业扶持计划”, 支持民营企业实现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重点支持焦化、铸造、机械等产业的民营企业开发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 研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推动焦化工业由“焦”向“化”转变, 钢铁工业由“铁”向“钢材”转变, 铸造工业由“铸”向“造”转变,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长远的发展增添后劲。
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上先行先试。大力创新对民营企业人才的支持方式, 向全社会公开招募高素质的大学生和研究生, 派往急需人才的民营企业。完善民营企业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 对民营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在政治待遇和户籍准入、社会保险、职称评定、政府津贴、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各类人才享有同等待遇, 促进人才自由流动。对高、精、尖人才设置政府津贴制度。
3.日本:危机下的企业机遇 篇三
东亚经济一体化迅速深化
由于欧洲经济衰退,导致东亚地区对欧出口下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保持停滞。美国持续低迷的住宅市场、缓慢复苏的经济,也令东亚对美出口难有较大增长。此外,日本没有足够可以拉动东亚整体经济的进口需求量。因此,东亚地区的出口增长必然会减缓。
与此同时,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将经济模式由出口和投资主导,转变为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重视服务业发展为目标的消费主导。到2020年,亚洲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预计将达23亿人。大量中产阶级的出现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将在亚洲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催生庞大的公共事业需求。东亚各国都应向世界开放市场和需求。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发展已经形成。1980年区域内贸易额仅占总贸易额的33.2%,而2010年则升至45%。随着日本制造业在亚洲的投资不断增加,日本企业向亚洲各国政府提出改善经营环境的建议,并逐步取得可喜成果。本区域内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和经济伙伴协定(EPA)使经营环境的改善得到了制度上的保证。2010年,东盟主导下的五个“东盟10+1”即东盟与日本、中国、印度、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与以往两国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不同的是,这些协定均把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对待。
在此基础上,东亚地区正在向下一个阶段迈进,即:将“东盟10+3” 、“东盟10+6”融为一体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框架(RCEP)协议”,这是亚洲独有、最为现实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推进了区域整合,一方面绕过了到底是选择“10+3”还是“10+6”之中哪个框架的争论。在去年11月的东亚峰会上,各国共同决定就商品、服务、投资贸易核心领域设立政府间“东盟+3”工作小组。今年4月,东盟与日本财长会议在东京召开,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将会积极努力,力争在年内启动RCEP谈判。在5月13日举行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国签署了中日韩三国投资协定,并同意在年内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曾有中国经济学家表示:“在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问题上,任何抛开中国的构想都是没有意义的”。实际上,亚太地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构想正在谈判中不断推进,这是该地区唯一进入谈判阶段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想。TPP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议的构想,以及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从这一意义上来说,TPP改变了游戏规则,有力地推动了目前处于停滞状态的经济一体化议题,促成在短期内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从而最终使WTO重现活力。日本既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议的倡导者,同时也就TPP谈判问题与相关各国进行着协商,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日本企业化危机为转机
去年,东亚地区发生了两起大规模自然灾害。发生日本大地震时,供应链遭受重创,日本的零部件出口被迫中断,导致全球经济紊乱。最初人们认为供应链的恢复最早要等到去年年底。但实际上,2011年7月初供应链就恢复了将近90%,这显示出日本制造业的深厚实力。这也是日本企业之间打破壁垒、通力协作的体现,称得上是团队力量。
2011年10月的泰国洪灾,侵袭了日本企业在泰国的工业聚集区,再次给全球供应链造成巨大消极影响。虽然日本企业在大地震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洪灾仍造成重大损失。即便如此,日本企业在克服困难、渡过难关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当前,日本又面临着新的问题:电力资源不足。今夏的电力不足问题比去年更为严峻,甚至可以称得上又一场“危机”。今年5月上旬,50座核电站已全部停止运转,何时重启不得而知,工业部门和居民被迫大规模节省电力和能耗。有人说,如果区域内的电力公司能以某种方式填补上这部分电力供应,困难就能克服。这样的乐观推测显然未必有什么依据。即使电力公司之间进行电力调配,电力短缺问题也势必会对日本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日本至今已经无数次度过难关。汉字“危机”一词,就包含了“危险”和“机遇”双重含义。回顾40年前发生那场席卷全球的石油危机时,日本的产业界、家庭与政府齐心协力、渡过难关。也正是因为这场危机,日本汽车以其首屈一指的节能性能闻名于世,并借此构建了今天的日本汽车产业。这样发展起来的产业不胜枚举,节能、环保已成为日本企业的强项。
4.经济危机下的机遇 篇四
如果说,“选择”是新高考赋予学生的关键词,那么在“选择”的背后,新高考又给目前学校和教育的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高中教育资源面临空前挑战
新高考给予了考生“7选3”的选考自主权的同时,也给学校出了好几道难题。
同一门科目,一部分同学选为学业水平考试,另一部分同学选为高考科目。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门科目关注度、要求会不一样。高中学校必然得全面推行学生选课和走班教学,而这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就是现有师资难以满足实际课程开发需求。
自主选课、走班教学,必须走向小班化,所需教师必然多于现有的教师;其次,每门学科的学生选择数量不同,各学科的老师需求量呈现不均衡状况,当学生的选择过于集中于某一学科时,这门学科的老师会明显不够,而另外学科的老师则可能出现过剩现象。
此外,学生在选课时,除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外,很可能会同时注重名师效应,集中选择某位老师,这样势必造成部分老师工作量过大的现象。
还有校长分析,学校对老师的需求还将呈现时段性落差。按新高考方案,学生大多数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最晚将于高三上半学期10月份结束,一旦结束,这些学考科目的任课老师就过于富余。而这之前的高
一、高二,部分学科老师却可能出现不足现象。尤其是新旧高考过渡期,这一矛盾将更为明显。
“除了师资外,学校硬件设施也会面临很大的挑战。比如教室和设备。”江山滨江高级中学校长杨之明表示。
对于这些挑战,不少校长建议,是否能尽快实现教师从学校人到系统人的转变,在县域或市域中,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对各校部分学科老师按需求进行跨校调配。此外,也有校长表示,首先要打通本校内不同年级学科老师的流通。
学校生存或将遭遇“洗牌”
采访中,不少校长和专家都认为,新高考改革方案对目前的学校来说,会有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挑战和机遇,甚至有可能对当前的学校生存状况来一轮“重新洗牌”。
衢州市教研室主任徐衍昌表示,新高考方案实施后,传统意义上的主副课不复存在,无论什么学科,学生喜欢、能学好、符合个性发展方向,是确立学科地位、教师地位的最关键因素。
“现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学科,接下来慢慢成熟以后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老师,未来还可能根据自己擅长的科目以及学校的强势科目来选学校,这就为学校的发展提出很多的要求。”有校长表示,从理论上来说,学生在学校上选择的余地将更多,而对于学校来说,目前三种不同层次的学校也将面临不同的发展状况。
一些校长认为,好的学校,学生偏科的现象要少一些,各学科发展也要均衡些,将来也会发展得更加好;处于中等的学校,可以根据发展强势学科来培养学生,找准定位,特色化发展,也有机会成为“后起之秀”;对于定位不准,特色不明显的学校,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强势学科,在这一轮的新高考改革中,比较难找到突破点,除非学生都往职业教育的方向走,否则这批学校将面临淘汰。
职业教育将迎来新的春天
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等四种考试招生模式。多种考试招生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多种升学通道,特别是有效地扩大了中职学生的升学通道。从改革方案中看,不仅对中职学生的升学通道有所扩大,未来,职业教育也将迎来春天。
有专家表示,按照新高考方案,今后,分类招生将成为主渠道,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将分类招生,高职院校中也会有一些本科类的招生计划,这对中职生来说,是个广阔的升学通道,对不少普通高中里学习能力不是特别突出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更加靠谱的渠道。
在四种招生模式中,高职提前招生和单独考试招生都属于职业教育范畴,而单独考试招生只限中职生。
高职提前招生,实行考生自主报考。普通高中学生以高中学考成绩为基本依据,中职学生以全省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高校择优录取。另外,还实行“一档多投”,实现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
“‘一档多投’意味着考生的选择余地更大了。”专家表示,选择多了,考生的压力就相对减轻,而且考生可报考多所高校,如同时被多所高校拟录取,可由考生自己选择要被哪一所学校录取。
这些举措在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多升学通道的同时,也加大了中职学校的吸引力,对于普通学校和中职学校在职业教育方面都带来了动力。
5.2012年经济机遇和挑战并存 篇五
管 理 动 态 2011年第30期(总第95期)
发展规划部 2011年12月30日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2年经济机遇和挑战并存
2011年中央经济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体现为五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三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四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五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2012年政策基调:稳中求进
2012年的经济主线被定位为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规避潜在风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的势头;“进”指的是应该抓住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的重要机遇,把主要精力放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和惠及民生上。
(一)“稳中求进”以稳为主
2011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美国经济陷入高失业、高负债的困境,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在这种严峻形势下,我国经济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经济增长速度逐季回落,出口下滑,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在这种背景下,“稳”是保持经济总体良好态势的重要前提。
从2012年经济目标任务可以看出,中央政策的大方向没有改变,只是不再把政策重点放在追求过高增速上,而是以经济的平稳回调为主,这也是明年整个宏观政策的基调,此外,控物价、促和谐等目标任务也透露出“稳”的信号。
(二)调结构、抓改革力促稳中求“进”
如果说2011年的“稳健”重点是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那么2012年的“稳健”则更多是推动结构调整,维持经济平稳增长,不出现大起大落。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一直持续回落,增速从一季度的9.7%回落到三季度的9.1%,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将低于9%。要解决经济增速下滑的问题,从根本上来看还是要推进改革,加快市场化机制为导向的改革,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012年的经济改革可能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税制方面可能进行一些力度较大的改革,如促进服务业的营业税向增值税转型、减轻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成本、减轻小微企业税负等;二是将积极推动地方债试点。近日,财政部发布的《2011年地方 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称,将会在上海、浙江、广东、深圳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这有助于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三是政府职能改革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从执法监管更多地向为企业服务转型。
(三)扩大内需重在改善民生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中央提出“稳中求进”,最可靠的途径是增加消费,因为消费与投资相比的最大优点是平稳。投资可能大起大落,而消费的增加则有助于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平稳增长。在目前经济下行趋势明显、结构性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国家再进行类似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政策将面临极大的通胀风险,所以2012年将不会出现大范围、大力度的投资刺激政策,而受欧债危机的影响,靠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更是不可能实现。因此,将保持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换挡为“消费”是大势所趋。内需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更多立足国内需求,拉动内需的重点也更多的会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并以此带动消费需求。因此,2012年财政支出的重点将会向民生方面倾斜,农村养老体系、城市居民养老体系和医疗制度改革等将进一步完善。
二、2012年经济发展态势分析
(一)2012年物价走向何方?
201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曾明确表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遏制通货膨胀”放到宏观调控的第一位目标上来,201 年政策的重点变为“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我们认为这是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国内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大的情况下做出的调整,调控目标开始多元化,统筹处理速度、结构和物价三者关系,有助于增强整个经济增长的协调性。
从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来看,通货膨胀上升步伐大幅放缓,下行趋势明显。截至11月,物价已经连续三个月下行,CPI降至4.2%,CPI和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双双创下年内新低,当前通胀过快上涨势头已经基本被遏制。但是,物价回落并不等同于目前已经没有压力,而这也正是很多普通老百姓的困惑,看着价格是降了,但一到买东西,怎么钱包里的钱还是一下子就花光了。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警惕明年物价上涨反弹的风险。
(二)居民收入会不会有变化?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扩大内需的重点之一是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在我国当前对于“中等收入”没有一个固定概念的情况下,我们认为这是与各地的物价及经济增长相对而言的。
一般来讲,所谓中等收入阶层应该是自己有一定的不动产、小康或者是略高于小康的生活状态。为何在今年的工作会议中,重点对中等收入提出要求?这应该是与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提出做到“两个同步”有关。目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已连续第二年超过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速,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与国民经济增长是不同步的,加之当前物价上涨矛盾突出,对中低收入群体而言,通货膨胀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改革分配制度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从深层次上讲,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实际上是对社会稳定发展做贡献。从前三季度国家财政收入情况来看,2011年的财政收入可能会超过支出,中央的定调是,多出的部分都必须用在改善民生问题上,这些对2012年改变收入分配的状况会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三)房价下调是否值得期待?
2011年的房地产市场,从年初的很多一线城市有价无市,到后来的量跌价涨,再到下半年不仅一线城市价格松动,二三线城市也出现下跌,直到11月多家上市房企销售业绩急跌,有观点认为,年底时房市将在很多知名地产商的哀号下黯然谢幕。
我们认为中国目前的市场状况仍然处于“胶着”状态,如果房价长期处于高位,这对我国经济长远发展来说无疑是不利的。目前的政策调控都是为了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回归和健康发展,也是为了我国经济在今后较长时间内,能够平稳较快发展。因此,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针对2012年的房地产政策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方向不改变、政策不动摇、力度不放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新开工的一千套保障房,2012年将再建和续建。可见,虽然政策不会放松,但明年房地产市场对拉动经济的增长的贡献仍值得关注。对于保障房来讲,今年开工是“头比手高”——说得多,明年是续建和再建,将是“手比头高”——干的多。明年是实打实的要投入,要竣工,再加上还有一定数量新开工,可以预见的是,保障房对明年经济的支撑力将会进一步呈现。与此同时,针对现有的高物价水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12年货币政策定位为维持“稳健”,即便货币政策强调调控的灵活性和前瞻性,可能会有所微调,也将是针对小微型企业,而非的房地产市场。
总体来看,在国家包括各种财政政策在明年都稳步跟进,并且调控措施多管齐下的情况下,房价进一步下调值得预期。
(四)投资者能否盼得云开雾散见朝阳?
证券金融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今年以来持续低迷,很多投资者都对2012年市场行情抱有很大的怀疑。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增速的目标,但在今年欧美等国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下,我国还能保持9%左右的经济增速,这首先说明我国经济是有实力的,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对于市场的担忧可能会越来越小。
应该说现在我国经济还是呈现出了增长较快、物价在合理范围之内、结构调整在加快、经济运行的整体质量在提高的局面,即便现在经济增速有一定下滑,但更多的还是主动调控的结果。
由于现在政策大的反转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对下一步市场经济的预期举棋不定。现在市场的积极信号或许可以参考实体经济在明年一二季度触底之后重新回升,从而带动上市公司总体盈利的上升。
(五)宏观政策将走向何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2年的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要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和运行趋势变化,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方面,2012年的通胀压力仍然很大,要在防通胀与稳增长之间取得平衡存在很大的难度。2011年最后几个月CPI虽然有比较显著的下滑,但这其中有季节性因素,也有统计上的原因。因此,物价调控的基础还很不牢固,国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还客观存在,来年货币政策很难放松,但对中小企业和三农领域还是可能网开一面。因此,明年的货币政策将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201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在2011年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调整。比如,针对经济增速可能出现下滑的态势,结构性减税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尤其对中小企业的税费减免和规范的力度会更大;在流转税方面可能出台一些减免的措施。财政资金的投入将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向更有效地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对于地方债务问题,中央在清理和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同时,对地方债务应该会采取疏导的办法。2012年可能在四省份试点自行发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使得地方政府既能够获得正常的融资渠道,也可保证融资方式和规模更加公开透明。
三、小结:2012年经济机遇和挑战并存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2012年将是我国经济“在持续回落中逐步趋稳”的一年,各种不利和不确定性因素将给政策调控的力 度、幅度和节奏带来较大的挑战。比如,2012年将延续2011年宏观经济持续回落的惯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将在意大利和希腊债务问题双重夹击下进一步恶化;房地产市场将在“限购”、“限贷”以及“市场秩序整顿”的持续压力下出现全面调整,导致房地产以及相关消费出现明显下滑等,这些调整将直接导致内生性的、市场自发投资的增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经济下挫的惯性和力量较大;各种下滑力量的作用幅度和作用方式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民间融资、地方投融资平台、银行表外融资以及房地产金融面临风险上扬的问题等等。
虽然问题存在很多,但总体上不会如很多西方学者预测的那样出现“中国式的金融危机”、“房地产硬着陆”以及“宏观经济的二次探底”。主要在于我国经济在2012年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有利因素:
一是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稳中有进”的经济政策定位,为治理2012年经济回落趋势打下了基础。这不仅体现在2011年四季度以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转向,更为重要的体现在未来的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根据具体经济形势进行力度、节奏和重点的调整,以优先满足“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二是财政政策操作的空间很大,积极的财政定位可以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来有效对冲各种下滑力量。由于通货膨胀压力得到明显缓解,经济泡沫也将得到根本性治理,从而为货币政策提供加大的放松的空间。
三是消费虽然有所回缓,但依然保持相对稳定的高速增长,我国目前的收入水平决定了我国消费正处于消费升级和消费加 速的临界期,只要收入水平保持持续增长、消费刺激恰当,我国消费进一步提升指日可待。
四是我国城乡巨大的差异和东中西部巨大的差异决定了我国依然存在大量发展的纵深空间,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产业的进一步梯度转移,我国固定投资依然存在很大的空间,只要把握好投资的领域和方式,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可以弥补外需下滑带来的需求缺口。
本期报:公司总裁、副总裁、纪委书记
本期发:总部各部室总经理
办事处、子公司总经理(总裁)
6.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篇六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对新阶段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艰巨性,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地发展。
一、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分析
今后5~10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承先启后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依靠科技进步,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使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突出特点
(1)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
(2)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3)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由过去主要是资源约束变为资源需求和环境约束;
(4)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专业化程度提高,一体化经营步伐加快,混合经济趋势显现;
(5)科技进步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6)金融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增强;
(7)农业发展已由单纯追求产量,向产量和质量、效益并重,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高商品率、高附加值、高创汇率的产业和产品的新阶段转变;
(8)农民收入的增加,已由主要依靠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和价格的提高,向根据市场调整结构和发展多种经营转变。
(二)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1.指导思想
中国是地少人多的大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必须坚持有中国特色的食物与营养结构;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小康(部分富裕)生活为中心;坚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重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坚持竞争意识,加强现代管理,面向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逐步把农业和农民推向市场竞争的轨道。
2.战略目标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就农业而言,到2030年左右,我国农业整体上要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并加快产业化进程,以当代科技、先进装备与高素质农民合成的现代农业生产力为主力,以农产品市场体系、支农工业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为支撑的,能够适应人口峰值期全国人口小康生活(部分中等富裕)需求的,能够应对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激烈竞争局面的,向着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方向大步迈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
(三)21世纪初中国农业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总体来看,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农业将面临如下机遇: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农业发展创造了日益宽松的环境,农业即将进入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新阶段;农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给农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加入WTO后,将有利于我国农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有利于利用国内外的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加速改造国内的传统农业,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的经济效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将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世纪之交中国农业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主要表现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国外优质、廉价农产品的冲击,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将会受到一定影响;耕地和水资源日趋紧缺,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农业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边际效益下降,农民增收压力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增加,就业压力加大,对采用新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产生不利影响。
(四)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与对策
从“九五”情况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产
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成就,也是农业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二是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三是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农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四是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进入“十五”后,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确保国家粮食和食物安全为前提,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农民增收和粮食与食物安全则是“十五”期间两件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的大事。
二、面向21世纪,调整我国农村与农业产业结构
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提出,今后5~10年,是我国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这次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整个国民经济调整和世界范围的农业科
技革命,把结构调整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
(一)21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
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要求,21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是:
(1)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2)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
(3)加快发展畜牧、水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
(4)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
(5)深化农产品流通市场改革,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
(6)引导乡镇企业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实现健康发展,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7)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以科技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8)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使先进适用技术进入广大农户。
(9)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优质农产品。
(二)农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新内涵
农业结构是农业各生产部门以及部门内各生产项目间的构成比例和组合,是农业资源的转换器。市场决定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决定效益。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将形成不同的产品和服务需求结构。随着收入的增长,需求的重心也会从低层次逐渐转向更高层次。同时,由于需求具有引导生产的作用,需求结构的变动将导致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将导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逐步合理化、多样化和高级化。
1.结构转换是有序的过程
随着农村经济的增长,农业知识技术传播和应用的速度加快,农业产业不断出现分化和综合,新市场不断拓展,农业产业结构发生相应转换,这种转换是有序的:农业由传统单一的种养业向现代农业的产前供应、产中服务和产后加工、销售相结合的一体化产业发展;由自给自足的产品化产业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化产业发展;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再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由手工畜力、分散经营为特征的传统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产业发展,等等。
2.结构调整是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的过程
所谓广度,就是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使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实施发展小城镇的大战略。所谓深度,就是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延长农业产业链,不断增值增收。
3.结构调整是实施科教兴农的过程
从根本上看,决定农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原动力在于农业的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的效果如何,关键要看能否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能否使农业劳动对象、生产手段、生产组织都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培育出应用高新技术的农业新兴产业部门,导致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和优化。
4.结构调整是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
通过调整结构,增加农业的资本、技术投入,必将大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收益,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劳动生产率和投入产出率。
5.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新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
搞好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这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化进程,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四)农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新途径
农产品就其用途而言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人类直接需求的生活必需品;第二类是间接需求的生活必需品;第三类是用做工业原料的必需品。通过深层次加工增值,满足人们对日用品、工业品和增加收入的需求。
1.满足直接需求,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以多品种、高质量、高效益为主目前我国居民生活正由吃饱向吃好阶段发展,正在向吃的精、吃的科学的方向发展。总的来看,居民摄取的食物中,热量有余,优质蛋白质和脂肪年缺口仍然很大。
2.满足间接需求,应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调整农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有了长足发展,肉、蛋、奶产量成十几倍、几十倍增长,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但是,至今没有形成独立的饲料种植业,仍然沿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种植结构,以至粮饲不分、以粮代饲、以秸秆代饲草的现象普遍存在,其结果是浪费了粮食,增加了成本,降低了饲料报酬,降低了经济效益。为此,农业结构必须由传统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高赖氨酸玉米、高蛋白青贮玉米以及高蛋白、高产的紫花苜蓿、“冬牧70”黑麦草等优质饲草,并将其纳入播种面积之中。在草原地区,完善草地围栏、划区轮牧,大力发展培植割草地和人工草地,尽快实现草地牲畜冬春以圈养舍饲为主的饲养方式,增加设施畜牧业比重。
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国际先进经验证明,没有食品加工业,就没有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也就没有经济的繁荣。经济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一般达到农业产值的2~3倍,而我国食品工业产值只占农业产值的40%左右,只相当于经济发达国家的1/4~1/6。因此要大力加快发展食品工业,提高食品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使食品工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3.满足工业加工需求,要向区域化、专业化调整工业原料作物结构和布局为工业加工品生产农产品原料的农作物称为工业原料作物。狭义的、传统的概念,它包括棉花、油料、麻类、烟叶、糖料、药材等经济作物;广义的、现代的概念,除上述经济作物外,还应包括主要是淀粉、酒精、医药、饲料等工业加工原料的甘薯、高粱、玉米等粮食作物。
7.经济危机下的机遇 篇七
本届大会以“激发中国物流装备产业领袖智慧,启迪中国物流装备产业美好未来”为宗旨,在“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下,与会的物流装备企业家以及来自医药、服装、物流、电商等行业的企业代表,围绕“中国物流装备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物流装备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物流装备技术创新与发展方向”、“物流装备市场需求与发展预测”等话题,展开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探讨,为中国物流装备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路和前进的方向。产业链、生态圈、理性发展、合作共赢、使命感等一个个创新名词与理念的提出,引发企业家深入思考自身定位与行业发展,将引领中国物流装备行业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逢其时的行业盛会
吴清一教授和蔡进副会长在致辞中,认为本次大会的召开非常及时,且定位准确。
蔡进副会长指出,大会主题“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非常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物流业现在正开始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变,需要的正是不断转型和升级。中国物流行业近年来虽然发展速度快,但存在着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物流效率低,其突出表现是成本高。中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8%,高于发达国家1倍以上。并且,效率低也体现在物流设备的综合利用率上,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供应链物流管理等方面至少存在着20年以上的差距。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的核心推动力就是创新,不仅需要管理技术的创新,也需要装备技术的创新。
吴清一教授则指出,物流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借助现代化的物流技术装备,使整个社会供应链物流系统走向系统化、标准化、智能化。2009年物流行业被定为国家十大振兴经济领域之一后,具有了支柱性产业的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对物流技术装备行业带来影响。在当前经济改革转型过程中,究竟如何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是企业领袖们要探讨的新课题。行业精英聚集在一起,寻找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机遇,聚集力量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将为物流装备行业的各个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正因为恰逢其时,“2013中国物流装备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物流装备企业家年会”,得到了众多物流装备行业领先企业的积极响应。虽然时近年末,但是在共同的目标下,行业领袖们齐聚北京,探讨行业问题,畅谈未来发展,展望市场前景。大家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凝聚智慧,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力量,将推动中国物流装备行业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北京宣言》呼唤行业正能量
可以说,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支撑,物流装备是促进物流效率提升和系统优化的重要技术条件。
进入21世纪后,现代物流在中国蓬勃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国家对物流产业重视程度提升,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继出台,促进了物流业加速发展,直接带动了国内物流装备市场需求大幅增长,使物流装备行业发展速度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背景下,“十二五”期间,物流装备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黄金增长期,面临着绝佳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挑战。
面对良好的市场形势,快速成长的中国物流装备行业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多数企业发展时间较短,企业规模比较小,低水平重复的现象比较多,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创新乏力,导致整个行业在低水平徘徊。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物流装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阻碍了中国物流装备产业更好更快地前进,整个行业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针对行业现存问题,为了更好地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大会主办方决定以宣言的形式汇集企业家的心声,呼唤行业正能量。最终,由《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起草,经大会参与者共同讨论通过,凝聚成《2013年中国物流装备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物流装备企业家年会北京宣言》,作为本届大会的成果之一,由吴清一教授现场宣读。
《北京宣言》从物流装备企业的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标准化建设、绿色环保、合理竞争等五个方面,表达了广大企业共同促进物流装备行业健康发展的决心,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响应,它将对规范物流装备市场环境、引导企业发展方向起到积极作用。
众多活动精彩纷呈
本届大会共有三个主题发言。其中,《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社执行主编江宏女士在《中国物流装备产业现状与前景分析》演讲中认为,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和物流水平决定了物流装备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物流业获得了长足进步,物流装备市场需求旺盛,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带来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展望未来中国物流装备行业的发展方向,一方面企业自身定位应更加清晰,进行差异化竞争;另一方面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竞争优势。
中国物流装备行业要发展,不仅要自己努力创新,还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中国首席代表房殿军博士,对国外物流技术装备行业的发展道路与经验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在《学习发达国家经验,推进中国物流装备产业快速发展》的演讲中,对过去几十年欧洲尤其是德国的物流技术发展路径进行了描述,分析了中国应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物流装备行业的经验,并对未来的物流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他认为,中国的物流装备尤其是自动化物流装备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但未来随着不断创新发展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规划师白红星先生在《物流技术装备应用发展趋势》演讲中,分析了九州通在物流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在物流系统建设方面的经验,介绍了中国物流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并为物流技术装备企业如何抓住发展机遇指明了方向。
本届大会除了上述主题演讲与4场互动论坛外,还包括以下精彩活动:
1.中国物流装备企业领袖峰会暨杂志社理事会年度会议:汇集了40多位国内外领先的物流装备企业领袖。与会企业家聚焦物流装备行业发展,总结经验成果,分析难点问题,并提出了“打造合作共赢的物流装备产业生态圈”的概念,呼吁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赢,共同为广大客户提供先进适用的物流设备与解决方案,推动中国物流装备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中国物流装备产业年度盛典:作为大会的重头戏之一,大会当天晚上举办的年度盛典在众多专家、企业的见证下,揭晓了2013中国物流现代化进程杰出贡献人物、2013中国物流装备产业优秀品牌、2013中国物流装备产业知名品牌、2013中国物流现代化进程杰出贡献品牌、2013中国物流装备产业技术创新大奖,共5大奖项,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以表彰为中国物流装备行业发展做出重要成就的企业与个人。
3.中国物流装备产业合作展览会: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了展示新技术、新产品的平台,提供了深入合作交流的机会,吸引了多家企业积极参与。
期待来年再相聚
《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长期关注物流装备行业发展,举办本次大会,旨在凝聚中国物流装备产业核心力量,促进物流装备企业更好地发展,以便为广大用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物流装备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技术支持,使中国经济发展能够减轻物流效率低、物流成本高带来的压力,轻松快步向前。这一理念得到与会者的普遍认同。
参会代表普遍认为,“2013中国物流装备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物流装备企业家年会”的成功召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对大会的内容和影响表示出了高度的认同,并热切期待明年大会能够继续召开
2013年中国物流装备产业发展大会暨物流装备企业家年会
北京宣言
(2013年12月6日)
近年来,随着现代物流得到各级政府与广大企业的高度重视,中国物流业取得了蓬勃发展,作为重要技术支撑的物流装备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一大批物流装备企业在服务于用户、服务于各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壮大,显示出勃勃生机和重要力量。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之际,中国物流装备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整个行业孕育着变革。
我们参加“2013年中国物流装备产业发展大会暨物流装备企业家年会”的企业,于2013年12月6日相聚在北京,聚焦中国物流装备行业发展,探讨行业热点与难点问题,决心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中国物流装备产业的升级与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认为,中国物流装备企业应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1.紧跟国家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步伐,为用户企业提供满足其需求的物流设备与服务支持,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紧贴市场需求,加大创新力度,为用户提供先进适用和质量优良的产品,从系统优化的角度提供物流系统解决方案,以利于各行业提高物流效率。
3.促进物流装备产品标准化建设,系统性地降低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
4.为用户提供节能、环保的绿色物流装备产品,促进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5.维护物流装备行业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自觉维护行业权益,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决心:
中国物流装备行业各企业今后增进交流,加强合作,共谋发展,促进行业进步,为加快中国物流现代化进程作出更大贡献。
8.经济危机下的机遇 篇八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趋势;挑战;应对策略
一、引言
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全面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大逻辑。近年来面对经济再次下行的压力,我们要深刻剖析和把握新常态演变发展的过程与趋势,既抓住机遇,亦妥善应对挑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知和研判上来,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2016年经济运行继续处于合理区间。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在趋势性及其特征
新常态是近年来国际社会描述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与金融状况的一个常用概括。自本轮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世界不同国家、经济体均经历了不同程度上的经济减速,中国也非能独善其身。从国际以往经验和一般规律来看,由“高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经济减速和换挡的新常态是一种内在趋势,此时经济结构将进入到“提质增效”的新型发展时期,它是外部冲击和内在结构性因素发展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符合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这种因结构变化虽然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的换挡减速,但也同时伴随着资源配置方式转换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增长动力变化等在内的经济的总体质量和效益从中低端邁向中高端水平的变化。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经济增长换挡减速,但仍将保持在每年7%~8%的中高速。第二,发展方式不断优化升级,从吃子孙饭、环境饭的旧式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方式转变升级为以创新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效率集约增长方式。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第四,增长动力由外部资源驱动、投资驱动转向了内部创新驱动。总而言之,中国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经济阶段性的正常演化,其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仍处于重要战略性机遇期的研判和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其改变的只是战略机遇期的条件和内涵。因此,认识新常态,需要以辩证法客观对待,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三、新常态时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中国经济的运行进入新常态,在这个新平台下一系列经济指标,如财政收支、国际收支、利率、人民币汇率等等,均呈现出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会暴露出中国经济运行长期被掩盖的深层次矛盾,而且会引发出新的矛盾。
1.来源于外部的问题与挑战
一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积极推进TPP, TTIP,设置贸易壁垒增加经济摩擦,对中国深入参与全球经济带来新挑战。二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军事、外交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遏制愈加明显,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仍不容乐观,尤其是出口形势会更加严峻。三是新的产业技术革命所引发的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应用,很可能使中国传统产业体系受到颠覆性冲击。
2.来源于内部的问题和挑战
(1)盲目扩张下的效率过低、产能过剩问题。
在过去的规模速度型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下,中国经济虽然高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一定弊端。在盲目扩张下,现今的中国经济效率过低、产能过剩问题日趋严重。中国政府采取循序渐进的进行产业重组、整治产能过剩问题,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配置存量资本中的作用,由资本市场主导而不是行政干预来调整产能、消化过剩,缓解国内的产能过剩问题。
(2)收入分配、环境、腐败等社会矛盾越发突出。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社会、政治问题也会随之更加突显。这是因为,当人们基础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就会对公平、正义、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应的政治诉求和精神文明诉求也会不断提高。过去长期存在但是并不突出的收入分配、环境、腐败、食品安全等问题,现如今都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四、应对策略
新常态时期下我国经济将而临新的挑战,但也开拓了通往新繁荣的康庄大道,所以我们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作出调整,有效把握和引领新常态下的经济。
第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载体,做好强基础、惠民生的工作。第二,以多边合作为契机,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三,切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民生,为可持续增长创造条件,促进中国经济包容式发展。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社会大局稳定。
第四,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筑战略新兴产业,深化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由大变强。
参考文献: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5:《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1月
[2]沈坤荣.把握经济新常态适应经济新常态[N].光明日报,2015-Ol -29 (16) .
[3]管清友,朱振鑫.经济新常态更需政策平常心田.中国金融,2014 (14) : 38 -39.
[4]安宁.创新成为应对经济新常态挑战的新“处万.证券日报,2014-12-16.
作者简介:
【经济危机下的机遇】推荐阅读:
浅谈经济危机下的美国留学热门专业短文07-08
经济危机理论10-31
金融危机经济学论文07-24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07-20
08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和教训08-29
论经济危机中的大学生10-17
美国国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1-19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危机11-24
经济危机下对我国内部控制的思考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