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色家书感悟初心

2024-07-19

读红色家书感悟初心(10篇)

1.读红色家书感悟初心 篇一

最近细细品读红色家书,身临其境感受颇多,家书字字是那么坚强有力,革命者在战火硝烟的年代,在生命垂危的那一刻,书写了勉励后代不断前行、永忘本色的青春壮丽篇章。书信读了一次又一次,内心深处的精神之源不断被挖掘,对照书信中的革命先辈,对照曾经入党誓词,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从红色家书中吸收营养,补充精神之“钙”,扎根基层,立足岗位,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要明晰读这本书的意义。《红色家书》这些红色书信蕴含着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和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我们要将诵读红色家书与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紧密结合起来,涵养家国情怀,传承优良家风,让思想受到洗礼,让精神得到升华,让心灵得到触动,以赤子之心、以赤诚之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通过认真学习《红色家书》,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红色家书中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努力争当有信仰、有担当、有气节、有情怀的好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统一到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县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要读懂字里行间的情感。这些家书,是革命者与亲人间的心灵交流,承载着战火的记忆,诉说着无尽的思念,寄托着殷切的祝福。书信背后的故事,再现了不同时期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强党性。它们是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的精神之粮。在革命战争中,他们将对亲人的思念付诸笔端,写成一封封充满亲情、激情与爱情的家书。从这些红色家书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还有奋进前行的力量,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心怀感恩,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党员。

要不忘初心使命的责任。习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讲话中告诫全党:“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记我们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不忘初心,就是让我们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无论我们走到多么光辉的未来,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作为基层组工干部,应从红色家书中汲取营养,补好精神之“钙”,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树立新时代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在新起点上奋力谱写新时代组织干部新篇章。

2.《红色家书》读书感悟 篇二

在全市党校系统“传颂红色家书,传承红色经典”主题读书月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我校常务副校长陶东阳读《红色家书》体会文章在《南昌党建》发表,从学习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家国情怀、英雄气概等三个方面,抒发了对革命烈士崇高精神的敬仰之情,表达了传承红色基因、做新时代奋斗者的坚定决心。

家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鱼传尺素、鸿雁传书,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沟通亲情、表露心绪、寄寓乡愁的一种常用形式。特别是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家书尤显珍贵,故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流传千年。近日,细细品读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推荐的《红色家书》,不由得心潮澎湃,潸然泪下,仿佛斗转星移,时光回溯,自己也置身于炮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与革命先烈们面对面交流,体会他们对家人的真挚情感,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执着信念。他们的感情,质朴而深沉;他们的信念,炽热而坚定;他们的精神,虽经岁月流逝,依然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砥砺前行。

品读红色家书,当学革命先烈“为求主义实现而奋斗,为谋民众利益而牺牲”的坚定信念。方__在狱中写道:“你法西斯匪徒们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丝毫动摇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信仰是铁一般的坚硬的”;刘愿庵面对劝降者干脆地回答:“共产党人是最服从真理的,我除了服从真理之外,决不会服从于其他”;夏明翰在给大姐的信中写道:“我一生无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革命先烈的话语虽朴实无华,却铿锵有力,充分体现了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价值立场。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磅礴力量,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作为新时代共产党员,必须以革命先烈为楷模,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始终保持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的政治品格。

3.读《红色家书》有感 篇三

裴梅中心小学——邵笔春

近几天一直在读《红色家书》这部朴实珍贵的红色经典,那一篇篇红色家书,每一篇都是一幅震撼心灵的感人画面,都是一个鲜活的英雄形象,让我思绪万千,泪水盈动,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的是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真挚的至爱亲情,炙热的家国情怀,坚定的革命信念。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将《红色家书》读在心里,记在心中,更要融进自己的血脉,从一封封家书的血肉深情中不断汲取“精神营养”、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的信仰之路。

读红色家书,就是要学习革命先烈对理想的坚贞,做坚守信念、绝对忠诚的传承者。坚守革命信念,对党绝对忠诚是共产党员镌刻于心的政治本色。“铡刀下,节不变......”革命先烈刘绍南就义前高唱在狱中写下的《壮烈歌》慷慨就义,这份用热血和生命坚守的革命理想与忠诚,无畏无惧,触动灵魂!总书记指出:“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特别是党员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更要彰显着党性本色,这一特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做绝对忠诚于党的表率。读红色家书,就是要把红色基因内化于心,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最大的德、最根本的党性要求和终生必修课,始终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对党绝对忠诚,就是要把“四个意识”根植于心,把“四个自信”“四个服从”外化于行,始终做忠诚领袖、维护核心、履职担当的坚定践行者,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领袖的带领下,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读红色家书,就是要学习革命先烈对事业的坚韧,做执着奋进、担当实干的先行者。每一篇红色家书都饱含着革命先烈执着奉献的伟大革命精神。在艰苦卓绝的岁月,每一个选择为中国争自由、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共产党员,每分每秒都是在和生命赛跑。烈士裘古怀在被捕入狱后的一年零七个月中,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始终夜以继日的为党工作,直至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份对理想舍生忘死的奉献和执着,无悔无怨,触动灵魂!“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这是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今天,面对党的十九大新部署,对标新时代组织工作新要求,组织部门重任在肩,我们必须俯下身、沉下心、融入情,执着奉献、实干担当。要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党员教师特质,在服务中心大局中体现党员教师作为、彰显党员教师力量;要以爬坡过坎的压力感,把从严治党要求压实到每一个党员教师中,把新时代好党员的标准落实到每一名党员教师中;要以奋勇向前的使命感,大力弘扬“安专迷”精神,以精耕细作,把每一项工作都做成党和群众喜爱的“精品”,干出一流业绩。

读红色家书,就是要学习革命先烈对清廉的坚守,做质朴纯粹、一身正气的模范者。红军的高级干部方志敏,被捕时身上只有一块怀表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新时代的组工楷模杨汉军,一生住在建于上世纪90年代墙漏水门开裂的家……这种一生质朴纯粹、一身清廉洁白的浩然正气,无私无欲,触动灵魂!花以芳香而美,干部以清廉而贵。人民教师也成为一些人“围追堵截”的对象。我们要把“纯粹”“阳光”“规矩”放在案头、记在心间,树立过硬廉洁作风,始终保持“源头活水”的纯净。在生活中,要常常清清朋友圈,多交一些群众之友、人才之友、交心之友;在工作上,要常常把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在平常时,要常常以“畏己知”之心审视自我,时刻绷紧纪律之弦,让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党员教师的优良形象伴随始终。

4.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篇四

我怀着对党深厚的感恩之情,细细品读了《红色家书》这本书,我始终相信,沐浴在这种纯洁的感情里面,我们的感情也会得到升华,所有的读者都会在这些家书面前受到精神的洗礼。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维系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

读吴宪猷给弟弟的信,信中写到:“你在县里,总要努力的学习革命工作的经验和理论。我们工作,必先要有理论,但须要在革命工作中求得。你的小资产阶级性质:如暴躁,如面子上下不去,如英雄思想,如封建思想,如袒护资产阶级及帮土豪劣绅说话,如高傲,如看不起人,如不与农民及最下的工人接近,如不注意下事,如不做下层工作,如吸食鸦片及赌博打牌,及一切的浪漫不正当行为,如工作不努力,及不努力学习、乘暇看书等等,一切均要涤除尽净,方可成一真正的们革命的无产阶级所应持的态度无产阶级者。我们要牺牲自己的利益,为无产阶级利益而牺牲、而斗。我们奋时时要莫忘掉了为党服务,无条件的为党服务,接受党的指挥和命令。”品读红色家书,使我认识到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使我明白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更加端正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读潘琰给弟弟妹妹的信《读书要像细雨一样,一点一滴的书要像细雨浸入》,信中写到:“读书要像细雨一样,一点一滴的浸入。这绝不是像今天读,明天不读,考试的时候开夜车,考过了就把书一丢,这样永远也得不到什么,首先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只要有闲暇,就要看书。这个我可以告诉你,我们这儿就是这样的。在早上等吃豆浆的时候,多少人随身都带了一点书或报纸、杂志,豆浆没有好,都低了头在看书。下了课,坐在草地晒太阳也在看书。……总之,只要有了空就看书。然而这绝不是有人督促或者为了考试。这看书都是出于自心的。虽然说是一分一秒的时间,这若干的一分一秒,聚集起来也实在可观了!至于说到看什么书,我以为课内的书要看,课外的书也要看,报纸杂志也要看,不过看的时候要多想,不要莫名其妙的看过去就算了,最好做笔记。”品读红色家书,使我明白,学无止境,要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个人修养,与时俱进。

5.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篇五

当我拿起那本《红色家书》逐篇细读时,刚读完第一篇书信,是烈士王孝锡写给他父母亲的诀别信《自古英雄多患难,岂徒我今然》,情绪不能控制,既血脉喷张又涕泪俱下。书信开篇一句“纵有垂天翼,难脱今夜险”,道出了怎样的处境艰险,难以想象当时敌人是如何的荷枪实弹、戒备森严、凶狠残忍。“取来烈火千万炬,这黑暗世界,化作尘烟”表达了王孝锡烈士对敌人对旧社会怎样的恨,“出铁笼,看满腔热血,洒遍地北天南”展现了王孝锡烈士怎样的气吞万里长河的豪迈与雄壮。“儿去也,莫牵连!!”流露了王孝锡烈士怎样的孝心和亲情。

烈士王孝锡的诀别信,满信的文采和气魄,没有一定的学识和素养是不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的,可以推知王孝锡肯定是高级知识分子、当时的社会精英,换到现在来讲,不是毕业于北大清华或海龟,也应该是985、211高校的毕业生吧,必定不会因为自身无法生计走投无路才投身革命,他本可以通过个人奋斗,过上端着玉杯喝着香茶使唤丫鬟、娶几房姨太太的生活,可他带着信念和忠诚投身了革命,置个人生死不顾,凛然就义。

我读烈士的书信会涕泪俱下,并非我多情和矫情,因为英雄的事迹和精神实在感人,能催人泪下。生死本身是不感人的,那是自然规律自然现象,当一个人为了正义的事业、他人或社会的安危和前途,主动放弃个人的幸福,为之不懈奋斗,直至牺牲生命时就感人。英雄的精神是可以穿越时空的,只要是人,内心良知还未泯灭,英雄的精神就可以打动他的心灵,让他内心心绪波涛汹涌。

烈士的书信带给我的这种涕泪俱下有点甜蜜也有点难受,我想是因为细读才使自己涕泪俱下吧,于是我又改成了浏览,如此应该心绪不会波澜壮阔了吧。可是还是没有用,主要是词句所传达的情感太浓烈太崇高了,像王器民就义前给妻子高慧根的遗书的标题“继我志呵!继我志呵!”,毛泽建烈士遗书的标题“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吉鸿昌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无不具有穿刺人心的震撼,催人泪下的威力。

敌人已经被歼灭,战斗的硝烟已经消散,血色渐渐淡去,旧世界不复存在,随着时间推移,我及我们善于遗忘的老毛病容易复发。我及我们在过着当下美好生活的时候,很少去思考美好安逸的生活是如何来的,多少是得益于自己的奋斗,多少是得益于社会的馈赠,多少得益于先辈烈士的恩泽。我虽然无法把先辈烈士对我们的恩泽加以评分量化,但我肯定先辈烈士的奋斗、付出、牺牲跟我及我们今天能过上的美好生活之间有因果关系。

6.宣传干部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篇六

周末得闲,小几凭窗,细细品读了《红色家书》。我读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还读到了牢不可摧的信仰,坚韧伟大的担当,磅礴崇高的气节,深沉炽热的情怀。

一封封家书,镌刻了先烈的坚定信仰。书中篇无长短,字字千钧,便如寂夜的呐喊,穿透薄薄的纸面,再次激荡起历史的回声。有些少时早已熟知的话语,接近中年重温,便有了全新的体认。我于窗下坐直身子,一字一字细读方志敏同志《我们临死以前的话》:“(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丝毫动摇我们的信仰。”靠在椅背上,默默重温少时已背熟的诗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跨越少年的记忆与时光的阴霾,被俗尘点染的信仰再次擦亮。怀着激动而凝重的心情,在书中踽踽前行。烈士的头颅已被砍下,烈士的身躯也被毁去。但是,将近百年光阴,先辈的坚贞信仰,仍于此寂寂春夜,深深地感召着我。他们的身躯早毁,他们的信仰不亡。

一封封家书,标明了先烈的伟大担当。虽名家书,其实是最后时刻留下的信件了。通读全书,虽也有琐碎家事。但更多的,却是从大处着笔,倾吐了平生志气,标明了使命担当。如王孝锡同志在《永别》诗中言:“我非木石人,能无手足情。死则为正义,生则为人人。”为大众而活,为正义而死,求仁得仁,死得其所!陈觉同志在写给他妻子赵云霄同志的信中也谈及:“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舍生忘死,舍小家而为大家。这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使命,也是最伟大的担当。

一封封家书,浸透了先烈的崇高气节。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执着坚守。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尽,但暗夜的枪声仍在回响,倔强的灵魂还在字里行间,或渊默、或咆哮,但从未屈服。邹子侃同志《给父亲的信》中说:“狱  中虽苦,尚幸灵魂洁白无服,故宁死而不求虚伪、卑污、罪恶的自由。大丈夫头可断,志不可屈。”寥家数字,镇定而通达。刘绍南的《壮烈歌》,则慷慨激昂,力透纸背:“要杀就杀,要砍就砍,要我说觉,我绝不说。杀死我一人,革命杀不绝。直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眼睛哪肯把敌瞥"读此绝唱,令我歌激良久,襟然泪下,也想起了刘禹锡的名句:“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刘绍南烈士殉道未久,其英雄之气,烈士之节,愈加彻骨、更为真切。

一封封家书,饱含着先烈的炽热情怀。烈士的生命已然逝去,但他们的炽热情怀和高尚人格,永远为人们所怀念。一卷之中,虽然时有哀叹,但是绝不消沉。或沉雄、或豪迈、或凄美、或浪漫,都饱含着炽热的情怀。大量烈士就义前的热血篇章,在中共党史上留下了高扬的诗情。如邓雅声烈士诗云:“等闲戴得吾头去,留下微痕血海中。”将砍头视为“等闲”之事,亦止留“微痕”于“血海”,十四字间,写尽了对敌人的蔑视,对革命的忠贞,诗笔跳脱,造境凄美。又如夏明翰烈士《给母亲的信》:“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口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简直难以相信,满腔热血的烈士,会用如此深情如稚童般的语言,写下诗篇向母亲道别,充满着无尽的诗情与理想主义色彩。

7.读红色家书后感字左右 篇七

这一封封家书里,有一种信仰叫“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我们是共产党员,为革命而死,毫无所怨,更无所惧……我们始终是党的正确路线的拥护者和执行者……我们坚决相信在国际和中央列宁主义领导之下,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必能在不远的将来得到全部成功!”这是革命先烈fzm在狱中对党直抒胸臆的“自白书”,即使面对最后的死亡,他也在临死前铿锵表白:“你法西斯匪徒们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丝毫动摇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信仰是铁一般的坚硬的。”战争年代,面对的是血与火的考验,这种气度和情怀,足以感天动地。如今,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少了,但信仰和意志的考验无时不在,防止理想滑坡、信念动摇显得更加重要而紧迫。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作为修身立业的“压舱石”,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这一封封家书里,有一种忠诚叫“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面对铁窗酷刑、生死考验,革命先辈们毫无畏惧,慷慨赴死,从容就义,真正做到了为共产主义而献身。毛主席的堂妹毛泽建烈士,留下的遗书中写道“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到那天,我们会在九泉下开欢庆会的。”史砚芬烈士在就义前写下一封带血的遗书“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身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永怀对党忠诚之心,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更加坚定自觉地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这一封封家书里,有一种担当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生于豪绅家庭的夏明翰,年轻英俊、才华横溢,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他毅然决然抛弃了优裕的生活,义无反顾投身革命。夏明翰烈士被捕后,在狱中写下《给母亲的信》:“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口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陈觉烈士在就义前给爱妻赵云霄留下最后一封遗书:“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果没有共产党人“因国而忘家,为公而忘私”的担当精神,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成功,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党和国家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我们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拼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强化担当意识,砥砺担当本色,直面困难、迎接挑战,用铁的肩膀扛起责任、挑起担子。

8.读红色家书感悟初心 篇八

同志们:

按照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根据工作安排,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在这里共同上一节党课,主要是结合最近一段时间学习情况,和同志们一同交流一下心得、感悟和收获。

这次党课内容的设计想法和思路是源自总书记在今年8月份对“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所作出的重要指示,他强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此次主题教育中的重点学习内容,学习好党史、新中国史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寻找初心,寻找理想信念的根源。

首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经常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那么共产党人的“初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初心”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支撑共产党人度过那段的苦难的历史?为什么“初心”会产生如此强大的力量让我们的国家在新时代会有如此高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想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就是红色精神的力量。

今天的讲课内容我就从几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入手,回顾红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共同感悟什么是红色精神以及我们怎样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

一、追寻足迹、回顾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

(一)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内容主要包含:不畏艰难、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是敢于磨练、咬定青山的顽强毅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不朽灵魂,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精神品质。

对于中国工农红军这段长征历史,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简要概括:时间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历时2年,行程65000余里(我们通常说的2万五千里指的是中央红军,也就是红一方面军的行程),跨越14个省份,开始时的30万人,胜利会师后仅剩5万余人。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河流(其中大河24条),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的极限。通过以上的几组数据,我们可以想象,长征是一段多么艰苦艰难的岁月。

长征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壮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在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千里冰封的皑皑雪山,数不尽的坎坷劫难,成千上万的围追堵截,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放弃。但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在党的领导下,血战湘江、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等。无数红军将士倒在了长征途中,但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没有阻挡红军将士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始终以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不朽革命斗志,以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精神品质,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壮歌。

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的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比如,艰苦奋斗既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延安时期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1947年,中共中央从延安战略转移,蒋介石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延安,当他看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那与当地农民没有任何差别的窑洞时,他感到十分震惊,他难以想象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他对抗,并且能在这样的桌子上把文章写得既尖锐犀利而又文采飞扬。据蒋介石侍卫长俞济时回忆,看完毛泽东的窑洞,蒋介石那晚一晚上没睡着。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誉之为“兴国之光”“东方魔力”“人类不可战胜的力量”,感叹创造这种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为“神奇的队伍”。

(三)雷锋精神

周恩来把雷锋精神精辟的概括为四句话,叫“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60年代初期,国内粮食紧缺,物资匮乏,同时苏联撤走了在所有在中国援助援建的专家,那是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正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雷锋以其无私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染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鼓舞着新中国的每一位建设者。

雷锋从他参军的第一天起,他就立下了听党的话,服从命令听指挥,党指向哪里,我就冲向哪里的志愿,他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作为党员的理想和信念,而且都付诸了行动。我们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在一个特殊的日子给自己许下愿望,而且许下一个崇高的愿望,并且不折不扣地按照这个心愿去努力奋斗,这就是雷锋的可贵。他没有说大话空话,他的生命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他的言行就是这样和他的愿望一致地呈现出来的。“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是歌词里唱到的。同样,雷锋还有一段至理名言,他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正是雷锋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正确理解并坚决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使他走在时代前列,称为一名杰出的士兵和优秀党员。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坚决执行上级的决策指示,他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整个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但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他愿意永远做一颗螺丝钉。在敌强我弱的革命年代,不依靠群众,不为人民服务就是死路一条,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是死路一条。但是现在日子好了,脱离群众、背离群众的现象就容易滋生了,这直接会影响我们党的执政根基。

总书记在2018年9月28日在辽宁抚顺考察时讲到,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它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与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雷锋精神永远值得弘扬。

回顾我们的历史,我们还有“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五四精神、“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西柏坡精神、“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等等。

二、感悟历程,体会什么是红色精神

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可能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但是通过我们的学习,红色精神之所以能够一脉相承,那是因为这些红色精神包含了许多的共同点,而这就是我们理解红色精神的真谛和实质,也就是我要讲得第二点内容,什么是红色精神。

(一)红色精神是敢于探索、勇闯新路的精神。井冈山斗争时期,在革命处于低潮的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全新革命道路,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形成了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长征时期,在经历了湘江战役的惨败后,中央红军损失惨重,李德、博古执意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坚持到湘西与红二、红六方面军会师,与敌人硬碰硬。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没有盲目迷信共产国际的指示,没有照搬苏联的路线方针,而是结合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和中国国情,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做出的正确选择,勇闯出了符合实情的一条新路。

(二)红色精神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长征时期,在四渡赤水中,中央红军以衣衫褴褛、装备简陋的3万中央红军抵过了一群军事家,拥有40万优势兵力和精良武器的国民党敌军,并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之后又巧渡金沙江,把敌人40万追兵全部甩在了金沙江南岸。面对敌人的重兵,我想如果没有勇于战斗、不畏牺牲的精神,怎能完成如此的壮举呢?延安时期,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泽东多次到抗大讲话指出要坚持“抗日救国”的方向,就要有“三个牺牲”的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抗日战争中,抗大培养了10多万名德才兼备的干部,他们在民族战争中,起了重要的骨干作用和先锋作用,也形成了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抗大精神。

(三)红色精神是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无论是我们的革命前辈和新中国的建设者,他们把祖国的事业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红军将士们忍受着极寒交迫、天寒地冻和敌人的围追堵截,在那么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依然时刻考虑着他人,那个马背上的小红军为了不影响大部队行军,即便在饿的只靠一块骨头充饥的情况下,还在惦记着战友。在战士们都没有了口粮时,周恩来却把自己仅有的半碗青稞面泡上水分到了战士们的手中,还有三位女红军在一户老乡家借宿之后,看到主人没有被子,把三人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了半条留了了女主人。国际友人白求恩放弃国内优越的生活,到达晋察冀抗日前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救治我军伤员忘我工作,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最后牺牲在战斗一线。还有我们的雷锋同志时刻把自己当成一颗螺丝钉,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四)红色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井冈山军民自己动手挑粮、种菜、编草鞋、挖草药、熬硝盐、办军械厂,克服各种困难艰险,打破重重包围封锁,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在长征过草地时,食物极度缺乏的情况,红军将士们饿了只能、挖树根、吃野菜,甚至煮皮带、吃树皮,如果没有精神的力量撑着,怎么能够走出草地?在延安时期,根据地一度出现严重经济困难形势下,党中央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伟大号召,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顺利渡过了难关。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垦荒过程中所焕发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闻名于世,至今被世人广为诵道。

(五)红色精神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主要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为了增强党性,保持党的先进性,从1942年初开始到1945年,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普遍开展整风运动,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树立马克思主义作风为主要内容。延安整风,开创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形式,实现了全党的新的团结和统一,并形成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延安整风精神”。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推动了全国性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这一问题的提出再一次再次精辟阐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根本方法,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做好当下,如何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

我们的伟大民族正是在这样的精神的照耀下,才一步步走到今天,对于现在的我们,需要的正是将这种红色精神一步步继承好、发扬好,让其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和力量。红色精神生生不息、永放光芒,是照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进的不灭灯塔。今年,我们确定了XX的目标任务,需要我们大力弘扬红色精神,奋力开创XX事业的崭新局面,我想要实现这个宏伟的奋斗目标,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

(一)以红色精神锤炼信仰信念

信仰信念伟力在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要牢牢把握政治建警根本方针不动摇,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确保XX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我们要坚决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树牢“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们的最重要任务就是紧跟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坚决贯彻上级的各项指示精神,说具体点,就是首先要把心静下来,不要浮躁,要提振起来精神,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们对待工作要心存一份敬畏很感激,要把它当作事业,我们有些同志需要扪心自问一下,你把多少精力投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中了,工作了这么久你收获到了什么或者哪些方面有所长进了,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二)以红色精神砥砺干事创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也必须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第一代XX,我们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指引,牢牢把握XX使命任务,深入推进XX等专项行动,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切实保障人民安宁。我们要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坚持走改革的必由之路,按照XX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要埋头苦干、实干、加油干,全面推动XX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产生更多化学反应、释放更多改革红利。作为XX系统领导干部,我们既承载着上级的重托,又承载着全体党员的期盼,可以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但是对标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不得不承认自身的能力水平、综合素质应该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足,我们要秉着对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迅速将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要以本领恐慌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紧时间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履职能力、锻造过硬本领,为推动各项建设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以红色精神坚守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时代XX事业创造辉煌的底气和力量所在。做好新时代XX工作,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实现群众新期待,着力满足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的新要求,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来回跑、不方便等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做好新时代XX工作,就要坚持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好合理合法诉求,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下一步,我们在业务工作上还要结合编制、队伍的实际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而这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四)以红色精神鞭策自我革命

只有不断自我革命、深化从严治党,Xx队伍才能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要坚持自我革命常态化,以铸牢忠诚之魂为根本,自觉用自我革命的理念引导自身的发展,用革命文化来矫正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凝聚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思想共识和强大合力,持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要坚持自我革命制度化,牢牢把握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树牢全面从严管理的导向,以严明政治纪律推动各项纪律全面落实,以科学管理体系提升队伍精细化管理水平,以扎紧制度笼子来规范权力运行和党员行为,着力锻造“四个铁一般”的高素质铁军。对于我们来说,我觉得这个时候真的也需要一场自我革命,我们的硬件设施建设,我们的队伍管理、业务工作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我感觉其中有些问题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正视不足,从每一名党员做起,开展一次大整改、大整顿,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同志们,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只能抽取几个典型的方面来回顾那段历史、谈谈如何理解红色精神以及如何将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并落实到我们具体的工作实际当中。因此,今天这一课,有些方面讲解的还不是很全面、很具体,希望同志们能够在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能够深入学习、好好思考,争取所有所获。下步工作中,党委成员、各支部书记都要择机开展理论授课,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学习成果,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向深入开展。

9.读红色家书感悟初心 篇九

——读《红色家书》有感

原创: 陈新河

前言:古有《傅雷家书》、《莫扎特家书》、《曾国藩家书》、《留德家书》、《卢蒙巴家书》等,家书承担的是一个思想的寄托,也是人纯粹感情的寄托。《红色家书》共分为反哺义、雎鸠缘、手足亲、舐犊情四部分,收录了五十余封红色家书,三十多个家庭爱党爱国爱家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生动活泼的思想道德教育读本。而今的我们,依然有着自己对家书的特殊感情。下面,小编带你品读德安县检察院检察长陈新河对家书的理解。

家书是什么,顾名思义,就是给家人写的书信。它寄托着远方的亲人对家人的问候和相思,维系着亲情浓于血的深情和厚义。杜甫有首诗就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古以来,远行的游子或独在异乡为异客,或枕戈得旦守边陲,或负笺求学涉重洋,诸如此类,无不视家书为最好的精神慰藉,寄托着深深的思念之情。

几千年来,在我们中华民族浩如繁星的万千亿封家书中,绝大多数都尘封在历史的灰尘中,因为这些信绝大多数都是凡夫俗子写的,都是家长里短式的平信,看似对社会无什价值,但对当事人都是无价之宝。

就拿我来说,我家里也收藏着一些书信,主要是在上海读大学时我和父亲写的一些短笺,信都不长,长则三四页,短则一二页。现在每当看到父亲那熟悉的字体,我的心就久久不能平静。转眼间,父亲已离开我二十多年了,但睹信思人,父亲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犹在耳边。

所以,当我看到《红色家书》那些革命烈士给父母的诀别信,我的心灵是震憾的,我的血液是滚烫的,我的感情是炽烈的。当我读到“所不能放心者,就是白发双亲未能奉养”我泪湿双眸,读到“你们乐天知命地等着光明的来到吧”我肃然起敬,读到“别让子规口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我情不能禁,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些革命先烈他们年纪轻轻,他们亦为人子,亦为人女,上有白发苍苍、年老体迈的双亲,下有妻儿(甚至未见过),但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信仰,为了全中国解放,为了亿万人民的幸福,甘愿抛头颅、撒热血。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这些革命先烈义无反顾,坚定不移选择了为信仰、为国家尽忠,他们也是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活生真实的个体,虽不能侍奉双亲,但我想,这不但是孝,而且是大写的孝;更是爱,是永恒的爱;更是情,是无尽的情。

我们今天的人们,幸福的生活在智能化、信息化时代里,很少拿笔写字,更很少写信。特别是90后、00后,写信对他们来说不可想象,都在用那微信、QQ、视频,这些既快捷便利又不怕千山万远,所以他们对于家书来说是陌生的。同样,作为父母亲的60、70年代的我们,又如何?我扪心自问,在女儿去北京读大学的两年时间里,我是否认真静下来给女儿写过信?谈谈理想,聊聊人生,问问学习,说说目标……这也是我们以前与父辈、同学写信经常聊的话题。我问问在坐的各位,你们有比我年纪大的,也有跟我差不多的,你们给远方的儿女写过信吗?也许有人说,都什么年代了,想儿女时就微信一下,视频一下,多方便,又真实,大不了坐高铁去他们那儿看一下,不就是几个小时车程!

是啊,这就是今天的中国,这就是今天的社会。大家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会过上今天这么幸福的生活,走进高铁时代、A1时代、G5时代,这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想一想,在一百多年前,我们的国家还处在战火连天、军阀割据,我们的民族被列强侵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们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饥寒交迫,我们的祖辈被人欺凌,被人奴役。有一首华人诗这样写道:“当我们是东亚病夫时,我们被说成是黄祸!当我们风雨飘摇时,你们铁蹄入侵要求机会均等……”.所以,我们今天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不应忘记也不能忘记、不该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他们的生命拼出来的,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是无数的共产党人、革命前辈爬雪山、过草地用小米加步枪,冒着枪林弹雨赶走了侵略者,打败了反动派,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坚信“如今之死,则重于泰山”,他们“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他们对年迈的双亲讲“加入共产党是为工农无产阶级谋利益”,他们对女儿骄傲地说“你的父母是个共产党员”.弹指一挥间,100年过去了,今天的80、90后可能对百年的峥嵘烽火岁月、国破家散的时代很陌生了,甚至不敢相信了,他们只知道今天的中国幸福美好现代的生活,对历史茫然不知,当引人深思和警惕!而今世界弱肉强食,强敌环伺,我们仍要居安思危,砥砺前行。所以,今年我院先后组织开展了观看《战狼2》、《红海行动》、《厉害了我的国》等活动,今天又开展诵读《红色家书》活动。就是要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强化干警们理想信念,增加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把爱党爱国的热情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10.读《红色家书》有感800字 篇十

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便被它大红色的封面所吸引。红色,一个多么美好又多么引人深思的颜色啊!为了它有多少人甘愿付出汗水,青春乃至生命!为了它有多少事令人感叹至极,铭记于今!为了它又有多少时间在长河中划下一道深深地记号!但当它在空中缓缓升起,最后飘扬飞舞时,它被世人所知晓,被世人所铭记,被世人所敬仰。这大红色啊!跟血一样的红啊!在历史和如今的链接中,它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而答案就在我眼前的这本书中。我慎重地将他翻开,生怕损坏了一样,瞪大眼睛仔细地阅读那一行行感情真挚的铅字,直到读完一刻也不敢放松。读完后,许久,我默不作息。

我轻轻地闭上眼睛,脑海里闪过一封封书信的画面,书信的主人各不相同,主人的相貌也各式各样,但他们的眼神却是一样的。他们从长度大小厚薄各不相同的眼睛里折射出相同的光,那光好像是一把火,在眼睛里熊熊燃烧,在黑暗中跳着赤色的舞蹈。亲情、爱情、友情这些人之常情在一封封家书中发光、放大,而这些光似乎交织在了一起,变得极其闪耀,射穿人心,这就是家国之情。这种伟大的情感在这些伟大的革命烈士中体现地淋漓尽致。乡书中的革命烈士夏明翰,他为中国革命事业牺牲了青春、牺牲了爱情甚至牺牲了生命!他在给同为革命战士的妻子郑家钧的家书中写道:“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这是怎样的凌云壮志?又是怎样的赤胆忠心?面对他的志向我们敬佩不已;听说他的命运,我们又不禁潸然泪下。

“自古忠孝难两全”,不又正好是为这些烈士们唱出的壮词吗?多么令人痛心和惋惜啊!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一位位青年才俊为祖国奉献青春,一位位丈夫、妻子、儿女、父母为祖国燃烧生命。他们的鲜血化为国旗上的一缕红在东方初升的太阳下闪闪发光。同时,我又为他们感到高兴。毕竟,他们所奉献的事业终是扬起了!他们所一生至死、无比殷切的中国终是立足世界之林了!他们的名字也将载入史册,流传千古。作为新青年的我们应该承红色精神,不断学习、进步,长大后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上一篇: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样本下一篇:人教版四上《猫》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