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发展

2024-10-28

农村农业发展(通用8篇)

1.农村农业发展 篇一

材料学院实践调研

关注农村发展,感受农村变化

——麦斜村发展调研报告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农村建设、企业发展,落实科技下乡,服务基层,突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主题,本着“在实践中奉献,在奉献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的活动宗旨,福州大学材料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农村,服务农村建设,感受农村变化,体验农村生活,瞭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景与成果,激发我们加入到祖国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为海西发展做贡献的热情。

1、建国六十周年以来,麦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麦斜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中国工农红军108团遗址所在地;闽台农民创业园;莆田市新农村建设第一示范点;风景名胜区——麦斜岩(打造旅游名镇的一部分)。地处闽中山区麦斜村的发展更能凸显出祖国建国六十周年来的成就;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祖国的最基层;该村新农村建设是海西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为海西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1.1医疗卫生制度

该村的医疗卫生制度进一步完善,村卫生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不断增强,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全用药。医保政策的健全,解决了农民小病小医大病不医的情况,解除了农民一人得大病,子孙穷三代的后顾之忧。98%以上农民投入医保,实现了 “真可谓一人得病,大家帮忙医”的民间俗语。医疗改革的伟大的举措也给该村带来了很大的成效,患病率降低,人均寿命提高。但是目前普遍村民对疾病预防控制意识还不够高,特别是农村的生活垃圾随处排放和家畜的排泄物无合理处理,大部分寄生虫由此而生,进而大大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加强医疗卫生的宣传是十分必要,让村民从观念上注视生活卫生的重要性。

1.2新农业

对于麦斜村,相比其他沿海地方,经济水平明显比较低下。这是由于麦斜村的海 1

拔较高,气温较低的缘故,该村无法种植像枇杷、荔枝、龙眼、芒果等农作物,而这些农作物种植的失败也给该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虽然目前麦可以享有农业的各种的补贴政策,但是这些农作物的收入并不是很高。比如说,稻谷也只能种一季,而这些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要致富却是一大问题。而对于养殖业,也局限于小规模。对于小工艺品,目前也是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也存在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这些小工艺品一般都是粗产品,而且花费时间长、价格低廉,无法拉动经济的增长。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建立起一个产业链以增加村民的收入。

1.3旧房拆迁、新房重建需要更多规划

旅游业对麦斜村来说,是一种趋势,也是发展麦斜的有效手段,也是带麦斜人民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目前麦斜岩已成为省市重点投资开发旅游区,为响应国家加快海西建设号召,落实相关政策,麦斜村将要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旧房将全部拆迁,按照相关规划,将麦斜村建设成为农家乐休闲度假村。而这不由得引出一个问题,村民如何安置,而从访谈中了解到村民对他们的安置问题也并不乐观。另外,对于旧房子,其本身代表的就是一种文化。麦斜独有的双层楼房的木筑的房子,代表的是山区独有的文化。据我们了解,道路前的一间大祠堂,其本身就有几百年的历史,摧毁了,这文化也到此终结。而我们也将成为了它最后的见证者。所以,对该村的建筑的保护是必要的。同时也将给旅游业带来一种文化旅游。此外,由于经济的发展,一些新房的增建是免不了的,但一定程度上,由于没有合理的规划,这些建筑倒是给了这优雅的山区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所以说,对于麦斜村,要建成旅游的度假村,其独特建筑的保护是必要的,另外,科学合理的规划更应该重视。

1.4农村教育

农村的教育至今仍是社会关注的一大话题,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之一。在这较偏远的村庄,近年来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基础设施有点完善。该村小学教育的总体水平在钟山镇名列前茅,特别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村民在子女的教育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村里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就是该村的教育提高的最好诠释。但要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上说,这里明显落后了不少。一是,没有良好的师资,而且教师都较为年长,无年轻教师,更无女教师。二是,在学生教育上,还是采取了应试教育,没有涉及文艺等其它方面。

1.5民间文化、现代文化

麦斜村的民间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元宵节游灯、端午节包粽子、七夕炒豆等等,这些习俗也给村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除了传统的文化外,麦斜村有着现代文化,村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提高村民的生活素质,如建立了老年人活动中心,丰富老年人的生活。麦斜村的建筑物中的那种古典与优雅,许多的民间的传统节日有着悠远的历史,传承着一种民族的精神,但现代文化就是社会文明的一种进步。

2、新农村的建设在麦斜村同样掀起了一股热潮,麦斜村本着自己的天然优势、历史优势以及时代特点引来了来之不易的机遇。

2.1天然优势

麦斜村平均海拔600米,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是避暑度假的首选地区。而被星星点点分布的土楼包围的麦斜岩则是莆田四大自然景观之一。麦斜岩以奇石

3著称,山上怪石万状,有的突兀如剑,有的收缩似拳,有的雄踞如虎豹,有的展翅似山鹰。麦斜岩又是红军108团的发源地,整个景区有108景点,几乎每个景点都有一段历史传奇或神话传说。融自然风光之美与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于一体的麦斜岩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2.2历史优势

1930年蔡园将军在中共仙游地下党进步人士的配合下,以麦斜岩寺作掩护,建立革命游击根据地,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活动,后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108团,为闽中游击战争奠定了基础并做出贡献。

为缅怀先烈,继承革命传统,当地已建成了108团红军纪念碑和革命烈士图片陈列室,作为仙游县进一步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理优势

由于海拔较高,麦斜的气温相对较低,冬季容易出现霜冻,大部分福建的水果不适于在当地种植,但却能够满足很多台湾水果的生长。加之本地相对廉价的土地,这都无疑成为当地水果产业发展的一大契机。作为福建省最大的果园,兴泰果园在十年的经营中最终选定适合当地气候的芦柑、蜜柚、杨梅作为其种植的主要品种。现在,1.2万亩的台湾甜柿已在钟山镇安家落户,在未来几年内,台湾农民创业园将逐渐引进更多台湾水果来振兴当地水果产业。

时代优势

从中央提出海西建设的大政方针到钟山镇一心带五园的宏伟蓝图,海西建设的步伐已逐步深入,并落实到各个环节上。福建省各级政府不断给与政策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资助。在海西农村建设中,麦斜村所在上的钟山镇已成为莆田市第一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国家的大力支持、钟山镇本身的优势、现在国际政治经济的一元化大大吸引了台商的兴趣。目前为止,6000万的资金已到账,在未来三年中,钟山镇的谈判组将往返于海峡两岸与台商洽谈争取到5亿的资金。

43、新农村的建设遇到的许多困难及改良措施

3.1、资金不足

在过去几年里,新农村发展最受阻碍的就是资金的严重匮乏。以前洽谈一个一百万的项目要半年,现在大笔资金不断到账。到七月底,5千万月底到帐,10月底另外5千万到位,目前已经有2亿5千万,项目基金明年共计投资5个亿。但是,面对新农村发展及其他项目的巨大花费,还有更多的资金需要准备。钟山镇政府积极奔走筹集吸引外资。

3.2交通不便

当地山地环绕,多年来由于交通不便当地的农业发展严重受阻。现在福建省正在修建的几条铁路干线都经过钟山,钟山已逐渐摆脱交通闭塞的状态而变为全省的交通枢纽。这也正凸显了国家力求把建设好海西的决心。

3.3房子拆迁

新农村建设、旅游度假村的建设虽然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实惠,但是在拆、搬、迁过程中如何如何使老百姓满意,如何保证老百姓对这项新政策的信心是重中之重。当政府面前的是如何加大宣传力度,提出更多的措施来稳定老百姓,使老百姓满意。

4、为麦斜的发展出谋划策

几天的实践生活让我们对当前国家对海西农村建设的政策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麦斜村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也极大的鼓舞了我们投身海西农村建设的热情,我们乐意为麦斜的发展出谋划策。

4.1加大宣传力度,麦斜岩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需要各方面共同的努力。麦斜村应该在与各社会机构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打出自己的品牌。

4.2加强本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5、感受海西,服务海西

我院实践队队员亲身感受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下,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的认识到海西建设战略实施以来,福建已成为了祖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主战场,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去施展才华的地方。激发了我们投身海西建设,服务基层的热情和决心。(材料学院社会实践队:亓花蕾 卢镇河 郑斌义)

2.农村农业发展 篇二

关键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小康

当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键在农村, 重点、难点也在农村。我认为要实现农村的小康社会就必须依靠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只有这样, 才能为农村全面小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那么, 如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呢?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论述。

1 循序渐进的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举措

党中央很早就提出全面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一次农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农业科学与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全面升级, 是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远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部署, 也是农业进入新阶段后面临的主要任务。首先,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不仅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 不只是在品种、面积上的增减, 而是着眼于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不仅要调整产品、产业和区域布局结构, 而且要改革农业的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农业的方式。其次, 农业和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都处在重要时期, 城乡居民的收入、消费、就业结构均处在变动之中。农产品消费需求增长缓慢, 直接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城市就业的压力增大, 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速度放慢, 都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第三,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现在的差距还很大, 要缩短差距, 关键在农村, 难点在农民, 注定要比发达地区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 结构调整只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当前还是长远, 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贯穿始终的主线。

2 加快农业农业科技化步伐, 提高农业整体素质, 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治本之策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国际上以“绿色革命”为界限, 将农业科技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 即前绿色革命时期 (20世纪60年代以前) 、绿色革命时期 (20世纪60~70年代) 和后绿色革命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每个时期都伴随着相应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 由于科技日益进步和社会发展, 加上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我国农业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发达国家的农业已成为与工业并驾齐驱的最强大的现代基础产业, 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应用最广泛的集团型产业, 也是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生产相结合最成功的先进产业, 处在转轨、转型、转制过程中的我国农业若与之抗衡、争夺, 必然要付出极为艰苦的努力。说到底, 农业要靠科学技术来解决问题, 要来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把影响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重大技术问题作为农业科研的根本任务, 开展联合攻关, 力求在动植物品种选育、集约化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技术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尽快赶上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当前, 尤其应该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 建立政府扶持与市场引导相结合, 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 专业农技推广队伍与各类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把农业技术人员推向科技兴农的主战场, 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农业科技含量。

3 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和施政行为,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力求在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上有新的作为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政府的客观要求根本不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政府包打天下, 是全能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极其主体要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作用, 那么, 政府应该怎样行使职能呢?首先, 应该在加强宏观调控上有所作为。农业向市场经济过渡, 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 这首先是由市场本身的局限性决定的。市场调节带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 因此农业光靠市场调节是不行的。在市场运作下, 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 农业中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会转向比较利益高的第二、第三产业。政府要建立WTO框架下健全的农业宏观调控环境, 以弥补农业的弱质性、增强农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其次, 应该在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上有作为。国家近几年一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因为农业本身就是弱势产业, 多年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基础还相当薄弱。要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支持和保护是关键;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农业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度”越来越强。虽然现在国家对农业投资大幅增加, 但对农业发展本身来讲, 这点投入还满足不了需要。主要应克服长期存在的“城市倾向”, 尽可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对农业实行支持和保护;投入要集中使用, 切忌分散使用;另外要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第三, 应该在深化农村改革上有所作为。应该保持农村基本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继续推进农村改革, 逐步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意义重大, 取消农业税真正使农民负担减了下来。应该积极推进粮食改革, 目前, 粮改步伐很快, 不仅在沿海发达地区全面推行, 中部和西部地区也在迅速展开。这种状况非常有助于全面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提高农业品竞争力。国有粮食企业应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彻底打破吃“大锅饭”的经营机制, 面向市场进行改革, 有条件的企业应依照有关规定进行企业改制, 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经济实体。第四, 应该在提高基层干部领导能力和水平上有所作为。农村各级领导干部从本质上看是好的, 政府也都想为百姓办好事。但事实上有不少基层政府, 凝聚力、亲和力不强, 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其主要原因, 就是基础干部的思维方式、施政方式、工作方式和方法, 不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需要, 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犁底层”。俗话说, 农民要想富, 关键靠干部。农村经济能否快速发展, 根本在于有一个好的乡、村领导班子, 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乡村党组织带头人。

综上所述,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为农村全面小康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现实任务, 也是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必须深入探索、研究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3.农村农业发展 篇三

1.整合人才资源,打造团队力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1.1组建人才队伍 在县一级组建专家队伍。按照县人才办的要求,组织选拔了具有高级职称、具备专家资格、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农业科技人才为“梨树县农业专家团”、“农业专家110”队伍成员,目前拥有专家35人;在乡一级组建技术员队伍。选拔业务强、热爱公益事业、具有技术员职称的人员,目前拥有600人;在村一级,组建农村信息员队伍。吸收有一定专业特长、在村屯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村致富能人、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为信息员,目前已通过中国农业信息网上认定认证的有1800人。

1.2建立人才库 把专家团、技术员、信息员统一登记造册,统一管理,编印联谊录,发放到每个成员手中,便于彼此业务沟通和学习,也便于农民咨询。目前全县上下已形成一个拥有2000余人组成的县、乡、村三级庞大的新农村建设人才服务团队,为广大农村农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2.搭建人才服务平台,打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新农村建设打造服务品牌

成立“专家110服务”机构,打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 “农业专家110”已在广大农村家喻户晓并成为农民心里的一个农业服务品牌,农民只要一有难题就会想到“农业专家110”。具体采取两项服务模式:一是采取“四电合一式”服务模式;二是采取“专家出诊式”服务模式。

2.1“四电合一式”服务模式 就是以电视、电台、电话、电脑为载体,把相关农业信息传递给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为其提供有形、有声、具体的信息服务。一是在梨树电视台开辟“农业专家110”电视专题,几年来,先后共组织专家录制播放农业科普专题片50部,播放省“12316新农村热线”电视节目100余期。二是在梨树人民广播电台开辟农业科普栏目《做客农家院》,每周组织不同专家去电台录制现场为农民开展讲座,每周一期,每期15分钟,重复播放4次。深受广大农民、农村干部和科技示范户的欢迎。三是开通“农业专家110”新农村服务热线电话。自热线电话开通以来,共收到咨询电话53000余人次,在春耕期间专家日接电话百余人次,使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与专家对话,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技术需求,提高了对农民科技知识的普及。四是在互联网上开通了梨树农业的门户网站——梨树农网。一方面给农村人才提供了交流和学习平台,另一方面把电视、电台节目和电话咨询中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挂在网上,方便农民随时查询信息。

2.2“专家出诊”服务模式 就是把所有专家按专业特长分成小组,实行专家座诊轮流制。要求每天至少保证3名专家出诊值班,其中1名为长期坐班专家,其他2名每周值班一天,每5天一轮回。如遇紧急情况需要到田间出现场时,由首席专家统一进行调度,至少保证6人参加,以确保为农民解决问题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在农忙季节,来访农民络绎不绝,专家常常加班加点服务。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做出了极大贡献。

3.广开渠道加强农村人才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3.1利用多种形式对广大科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致富带头人、农村能人、信息员和广大农民进行培训 年初大搞“科技之春”活动,由“农业专家110”指挥中心组织专家宣讲团,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现代农业知识、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为主要内容,深入村屯巡回讲课,赶科技大集,播放科技录象片,印发种田明白纸,均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还有针对性的举办各类培训班,共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5000人次,致富能人1200人次,科技示范户6000人次,乡村干部1000人次,农村信息员1600人次,印发科技资料50000份。

4.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 篇四

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农村,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村。构建和谐农村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社会各个领域整体着眼,全面推进。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途径。

发展农村文化有助于推进和谐农村的构建

在构建和谐农村中,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显而易见。

对核心价值取向的认同作用。农村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有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既是联系农村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精神纽带,又是实现和谐农村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实现农村和谐。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已经出现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趋势还将进一步发展。它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的关注,不同利益群体差距的扩大已经对坚持共同理想信念提出挑战。

农村文化具有认同功能。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表达和谐社会的理想,宣传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使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广大农民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认同中国广大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共同奋斗。

对社会道德的规范作用。农村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道德建设是维护农村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农村,离不开道德建设。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因其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特征及寓德于文、寓教于乐的传统成为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道德教育的好形式。通过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在农村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并自觉不自觉地以此规范自已的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

对社会成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作用。文化落后、愚昧无知,是根本不可能构建和谐农村的。和谐农村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构建和谐农村应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提高农村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更为和谐。

由于农村群众文化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种知识包容其间,又由于在活动对象上具有广泛性,不同层次的人们都可以从中发挥才智,取得教益,因此它具有普及知识作用。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传授交流效能、社会教育效能、乐中求智效能,为和谐农村建设提供文化基础和智力支持。

对社会心理危机的缓和作用。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整体看,还落后于城市。城乡差距且有扩大的趋势。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走向更加公正的社会》的计算,中国的弱势群体大约有1.4-1.8亿人。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再加上“看病难、上学难、打官司难”等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及失去土地等原因,造成农村社会矛盾激化、社会情绪和一些地方心理危机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严重影响了和谐农村的构建。农村文化的发展可以提供宣泄情绪的渠道,可以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可以粘合各种心理裂痕,可以给农村弱势群体带去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抚慰,从而舒缓压力、娱乐心身、化解矛盾、增进融会,促使大多数社会成员保持社会生活的安定和睦。

对社会风气的净化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净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的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农村文化现状严重影响了和谐农村的构建

农村文化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是本身必须是强势文化。纵观农村文化的现状,虽然由于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力度的加大,不少地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它仍然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落后于城市文化的发展,落后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目前的农村文化属于弱势文化,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一是农村文化经费投入明显偏小。首先,国家以及省、市、县政府对公共文化资源的分配上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有失公平现象。无论是投入总量还是人均投入数量,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加上作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责任承担者的乡、镇党委、政府又大多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对农村文化投入甚少。农村文化经费的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二是公共文化机构运转乏力。农村文化主要是乡镇和村两级文化。乡镇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乡镇文化站是乡镇政府主办的农村公共文化机构,担负着组织农村广大群众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辅导基层文化的重任。但目前的乡镇文化站除了为数不多的地方办得较好外,大多陷于困境,步履艰难。具体体现在基本设施落后;人员老化、素质不高。加上活动经费难以保障,难负公共文化服务之重任。作为最基层的村级公共文化机构村文化俱乐部或文化室设施更差、管理缺人、经费拮据,很难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多名存实亡。

三是农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农村文化需求与供给脱节。农村的文化活动总量偏少,形式陈旧、单一,手段落后,对群众缺乏吸引力。特别是偏远山区、贫困地区的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更是单调枯燥。在农村个别地方的农民甚至常年看不到一场电影、一场演出、一本书。农村健康文化生活的贫乏造成色情演出等不良文化的乘虚而入,封建迷信猖獗、赌博盛行,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和秩序。

农村文化的现状如果不改变,就不能承担构建和谐农村的历史使命。况且和谐农村是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农村,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在构建和谐农村中必须发展农村文化。

在构建和谐农村中发展农村文化

如何发展农村文化,促进和谐农村的构建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落实发展农村文化的政府公共责任,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构建小康农村和和谐农村的总体目标,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以此推动和谐农村的建设。

落实政府公共责任,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发展农村文化,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文化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克服重城市、轻文化,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观念;要明确并牢固树立发展农村文化,保障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是政府天职的执政理念;要切实做到 “五个纳入”,即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农村文化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别要解决长期困扰农村文化发展的设施和经费问题,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确保农村文化经费有较快的增长;要建立发展农村文化的长效机制。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发展农村文化,必须在农村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资源共享、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良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服务机制、设施、机构和队伍建设。要特别重视乡镇文化站的“四基建设”,充分发挥国办文化事业单位的主体主导作用。同时要实现服务对象的扩展和服务层面的延伸,建立和逐步完善村级文化俱乐部(文化室),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还要充分调动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整合农村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各方共建、共享农村文化的新路。

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助推和谐农村建设。农村文化活动是体现文化对构建和谐农村助推价值的主要途径。农村文化活动的活跃与否也是农村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要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依托,围绕构建“两个社会”的战略目标,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的宣传教化、普及知识、调剂精神作用,促进农民群众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融合,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特别要组织好春节、端午、中秋等富有凝聚力、亲和力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和地域文化活动。要扩大农村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增强农村文化活动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扭转目前农村文化供求脱节、活动单调、缺乏吸引力的局面。让人人享有和谐文化,让文化促进和谐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 “ 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决定》还指出 “ 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初步指导思想。” 说到和谐,自然要提到邻里关系。常言道: “ 远亲不如近邻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德不孤、必有邻”“ 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古有 “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 ” 和 “ 百万买房,千万买邻 ” 的故事。在和谐的社会关系中,良好的相邻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邻里和睦,往往是创造和谐的家业与生活环境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江西南康潭口镇代卫村“三下乡”的几天调研中,我们发现和睦的邻里关系正在慢慢被打破。

在代卫村我们随机作了 120 份调查问卷。问及村民闲暇与邻里有无娱乐活动,比如打牌、打麻将等,大部分人回答无,言村中没有这个风尚。问及是否经常与邻里聊天时,90% 的回答无。原因是都比较忙,聊天耽误别人的时间,吃完饭后大部分的村民或看电视或睡觉休息,很少有人再出门。

调查中我们发现青年或 通过考学、参军等途径一去不复返,而另一部分青年外出打工,宁做 “ 流浪汉 ” 也不愿再种田,留在农村的少部分青年,无心事桑麻,杂七杂八弄碗饭吃。剩下的主要是妇女和老弱病残,留守家中种水稻。拿代卫村来说,全村七千多人口中,在外地打工的就占了一半,在代卫村生活的五天时间里,几乎没见到什么年轻人,做调查的几户农家里,几乎家家都有人在外地打工,要么就在镇上的 粮食加工厂、小五金加工厂、木材厂、家具厂等做零工。外出打工挣钱已经成为风尚,而打工挣了钱回家建了房盖了屋更成为村民们羡慕的对象。这更加剧了村民想尽快富起来的愿望。于是更多的村民在为钱而忙碌与辛苦,必然邻里间交往的时间与机会将大大减少。

另一方面,代卫村的地理位置也限制了村民间的交往。代卫村居民居住比较分散,多半家庭建屋于自己的地中,家与家相隔甚远。而且家家相通的路也不是平坦的大路,而是弯弯曲曲、杂草丛生的羊肠小道。白天行走尚有掉进水田中的危险,更不用说夜间走路了。居住地的分散在空间上限制了村民间的交往。

另外,村中大部分的家庭安有电话,通讯的便捷使村民更乐于有事情电话联系。而电话的不可视与不可接近性使得村民没有了见面的直接与亲切;电话的收费性又使得话语简洁,而没有了昔日东家长、李家短,玩笑说话的条件。同时 生活的私密性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人把家庭作为一个独立的空间,不希望他人打扰自己的私生活。由此,代卫村邻里关系的淡化成为必然。

同时邻里交往也发生了变化,彼此交往多限于见面打个招呼或借点农用品等,家中有事情一般不找邻里帮忙。采访中一位杜大叔说;“可以找邻里帮忙,但是——”杜大叔做了个捻钞票的动作,“这年头,没钱谁理你。”那份无奈使邻里温情蒙上了阵阵寒霜。调查中尽管多数人有过与邻居之间相互借用物品的经历,但人们借用的次数却很少,其中 1 - 5 次 / 年的占 45.2%,另外 54.8% 的人则表示 “ 实在没办法才借一次 ”。这样的状况一方面反映出人们日常用品的丰富充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本来十分亲密的邻里关系,由于交往机会的减少,邻里关系更加趋于简单淡漠。过去街坊邻居们 “ 不分彼此、亲如一家 ” 的关系对于今天的农村人来说,越来越遥远了。更多地表现出 “ 到家关上门,万事不求人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比邻若天涯”的局面已相当普遍。

调查中还发现邻里纠纷增多,农村邻里关系有冷有热。邻里间一旦涉及到宅基地、田间地角的归属,往往容易产生矛盾,出现纠纷,发生争吵。农村诸如此类的案件很多,如邻里为了房屋风水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搞得鸡飞狗跳。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竞争意识的增强,使原有的邻里关系受到强烈冲突,利益冲突日益加剧。邻里之间依赖性减小,交往过程变得经济化,人们往往重利轻义,重钱轻德,人情味变淡。对个人利益、经济地位、名声面子的过于热衷是邻里纠纷产生的一大原因。而对 村中的邻里争斗等,多数村民采取视关系而定是否参与劝与不劝的态度,村民们的方针是别人家的事情管的越少越好,先管好自己的事情再说。

当问村民是否愿与村干部为邻时,大部分村民处于警戒状态并保持沉默;小部分村民犹豫再三,才说“不愿意”,原因是村干部太霸道、太骄横无理。村民言一位村干部有三套房,其中一套房建于村中,但却占用公共的土地,圈为自家地或扩房或建成猪圈。邻里有不乐意的与之发生争执,结果仍是村干部把地据为己有。左邻右舍极其不满,敢怒而无处诉说,唯有不与村干部家交往,不与其家说话来发泄愤怒,邻里关系极其僵。调查的路中,在田间我们与一大婶聊得很投机,但当我们问及村干部与邻里的关系时,大婶马上变了脸,挑起扁担就走。采访另一农户时,一村民表示极不愿意与村干部为邻,官腔官调且不必说,更重要的是一些村干部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富,会嫉妒,以后的麻烦事太多,用他的话说:“干部就是干部。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对村干部的不满现于言,见之行。干部与邻里关系的恶化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首要障碍,干部自身不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何以带领大家构建和谐农村社会?

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利于邻里之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互通有无、相互支援、共同发展生产、共同走上致富道路;有助于邻里之间矛盾的化解,能够直接避免或者减少邻里间,因矛盾激化而引发的治安和刑事案件;有助于对违法犯罪现象的群防群治。反之邻里关系处得不好,邻里之间漠不关心,各人自扫门前雪,不问他人瓦上霜,就难以互相支持帮助共同走向富裕之路。同时在预防、打击违法犯罪中难以形成合力,极易为违法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机,从而为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鉴于代卫村邻里关系的冷淡,提出如下建议:、强道德和法制建设,在邻里间进行优秀传统教育,大力开展全民性的普法教育,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广泛开展 “ 五好家庭 ”、“ 文明户 ” 等评比活动,同时创造机会,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和相互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邻里关系的和睦与农村社会的安定。、真正建立起保障社会和谐的制度,必须真正落实法治,让法治切实能够起到维护公民权利的作用,使弱势群体在合法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能够有效得到法律的保护。、关键在于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执政党是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政党。村干部要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真正为百姓着想。同时要 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群众是执政党力量的源泉。邓小平说,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这是概括了沉痛历史经验的至理名言。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不仅谈不上执政能力,连党的生存都成了问题。作为执政党,又是很容易脱离群众的,这是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我们要十分警惕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滋长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坚决铲除官僚主义、腐败现象等导致党组织脱离群众的顽症。、建立农村信访站与监督机制,时时听听农民的声音,使我们的百姓敢说心里话,时时保护自己的权益。

5.农村农业发展 篇五

乐平市人民政府

我市是一个以蔬菜、粮食、建材、化工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县级市,是江南最大的蔬菜基地。近几年,我们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把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纳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积极探索,大力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充分发挥 其联系“政府、市场、农户、基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一、围绕目标,实施“六个扶持工程”,构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平台

(一)政策上扶持。一方面组织民政、农业、蔬菜、林业、科协等部门做好协会的参谋助手,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市政府适时出台了《关于做好我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和 登记管理工作的意见》;另一方面根据省民政厅有关文件精神,对我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适当降低门槛,放宽登记条件,鼓励扶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成立。据调查统计,我市现有农村专业经济协会87家,会员2万多人。这些协会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等领域,涵盖蔬菜、水果、花卉、畜禽、石灰、水泥等产业。其中已经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有21家,会员 4000余人。

(二)流通上扶持。我市主要是以农业为主,以前出现了农产品长期积压难销现象,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受到挫伤。为使农产品有一个良好的流通循环,我们废止了影响流通的11 份 规范性文件,依法清理公路“三乱”,撤除7个关卡,从而奠定了“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 的基础,为农副产品流通开辟了“绿色通道”。据统计,我市农村专业经济协 会有5000多农民长年在外奔波搞销售,使农产品价格升高,农民的收入提高。尽管去年我市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仍达2799元。

(三)市场上扶持。我市立足于“对内搞活市场,对外开拓市场”的原则,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建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场、水果批发市场、珠海路农贸市场、西门蔬菜交易市场等54个“多摊位、全方位”的城乡交易市场,由分散性经营发展到集中性经营,并在沪、苏、浙、闽、粤等地开辟了15个商贸点,为我市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经费和办公场所上扶持。一是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并配备了3名工作人员;二是业务主管部门对所成立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拨给经费;三是市、乡(镇)在资金协调、基地建设等方面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大开绿灯,对所成立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市财政部门安排一定的启动资金,乡(镇)在办公场所上都给予支持,确保了协会工作正常运行。

(五)在难点热点问题上予以扶持。为扶助蔬菜协会发展反季节蔬菜,市财政拨出300万元资金,帮助200多个蔬菜协会会员盖起了“强镁蔬菜大棚”150亩,使大棚蔬菜很快在全市各 蔬菜基地得到推广。目前全市大棚蔬菜已达2万多亩。在协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业务主管部门能及时行使行政职能帮助解决,切实维护协会会员的合法权益。

(六)在运行规范上扶持。一是协会成立前,拟好协会章程,由全体会员参于讨论,根据各自特点进行修改,充分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二是市民政局除认真搞好 年检 外,平时经常深入协会检查指导工作,强化协会内部制度建设。三是建立健全行规行约。建立了会议、管理、服务、财务、监督等方面的自律制度,做到以规章制度管人管事。

二、抓住重点,创新四项发展机制,促进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市乐港镇28名菜农就率先自发地成立了“乐港镇蔬菜产销协会”。但在发展初期,仅仅依靠群众的自发力量,协会发展十分缓慢。为加快我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规范有序的发展进程,我们创新了四项发展机制:

(一)创新协会组建机制。一是民办民营型。以种植大户为主,以有关科技工作者为骨干,吸收农户为会员,创建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市“农业科技拔尖人才”袁文清,牵头创建的晓园蔬菜协会,单位会员来自省内外八个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个人会员吸收了本市8个乡镇的100多个种植蔬菜大户。涌山镇汪长寿发起成立了果林协会,发展会员达58个。礼林朱桥村农民自发组织的西红柿协会等都是这种类型;二是龙头带动型。依托大型龙头加工企业,由龙头企业负责人任会长,吸收个体种养户参与,组建协会。如依托大型蔬菜加工龙头企业祥辉蔬菜加工有限公司,吸收广大种植户参与,组建了蔬菜协会;依托乐平锦盛太空被实业有限公司,吸收900名农村妇女组建了太空被加工协会;三是官民结合型。以涉农部门为主管,以土秀才、土专家、土能人为骨干,吸收经营者为会员的协会组织形式。目前已创办成立了“市畜牧技术协会”、“市苗木花卉协会”等;四是企业联合型。如我市锦溪水泥有限公司、涌龙水泥有限公司、临港石灰厂、高家石灰厂、鸬鹚石灰厂等15家联 合成立了“乐平市建材行业协会”。

(二)创新结对帮扶机制。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定期组织送科技、送良种、送项目下乡,在信息、规划设计等方面优先为会员提供帮助;二是结对帮扶。广泛开展“主管部门结对帮扶协会”,“会员结对帮扶普通群众”活动。

(三)创新技术培训机制。一是强化培训力度。建立以农业科技部门为龙头,以乡(镇)农民夜校为阵地,以协会会员专业生产基地为依托的培训教育体系。大力拓展培训广度和深度,根据农业生产情况,每年至少举办12次会员技能培训班;二是近两年来,由涉农部门资助 800多名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会员参加农函大培训学习;三是丰富培训内容。组织协会会员系统学习文化知识、市场经济、法律知识、经营销售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知识和技能。

(四)创新服务机制。一是在管理上做好服务,定期组织协会负责人培训,学习法规,提高依法办会理念;二是在解决难题上服务,积极争取税务等部门的支持;三是在登记上服 务。市民间组织管理局改变以前坐等协会来登记的做法,主动上门指导组建协会,降低门槛登记。

三、与时俱进,做大做强求突破,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作用进一步体现

(一)培育了一批农村致富典型,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协会会员中90%多都是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的专业户和乡村拔尖人才。通过协会的培养,他们在政治上积 极要求进步。目前,各类协会会员中有178名会员新当选为村干部,200多名会员列入村级后备干部。乐港蔬菜产销协会会员王炳火还被推举为省人大代表,蔬菜协会会员王步梅当选为 省劳动模范。现在,这批能人已真正成为带领农民致富的先进典型。

(二)规范了市场,提高了农产品竞争能力。我市是全国蔬菜生产基地。前几年,蔬菜价格 一路走低。市民政局、市蔬菜集团协同蔬菜产销协会,在中央电视台(七套)和《农民日报 》等中央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推介,提高了我市蔬菜的知名度。同时,还与有关部门加强对蔬菜农药的检测,检测合格的准入进市场,规范了我市蔬菜产销程序,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三)提高了农村社会化服务的程度,帮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单一的管理服务已经很难满足广大农户发展专业化生产的需要。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可以根据农民所需,把服务直接送到田间,真正做好了农民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办起来不划算的事情,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全市17个蔬菜协会先后引进129种名、优、新、特瓜果蔬菜品种,并在乐港余家、镇桥华家、后港顾家、接渡双桥等地建起十大蔬菜科技示范基地,带动周边15000多户菜农从事蔬菜生产,全市蔬菜生产种植 面积由当初的6万亩,发展到24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有11万亩,大棚蔬菜达2万亩,使 5万多农户靠种蔬菜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6.农村农业发展 篇六

——农村社会管理发言稿

今年以来,我局结合省委、省政府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对永佳河镇栗林店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大走访、大调查,实现了“两个全覆盖”、“四个在一线”、“五个进农家”的工作目标,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村集体情况:栗林店村位于永佳河镇西南部,距乡镇所在地12公里,距县城15公里,下设村民小组15个,户籍人口1922人,其中常住人口1120人,外出人口802人,特困人群132人。该村耕地面积1458亩,山林面积400余亩,交通便利,村委会临桃李公路100米,通村公路90%硬化,剩下2个村民小组3公里未硬化,电话、有线电视、网络整村全覆盖。

2、村经济发展情况

该村属农业大村,主导产业以种植为主,水稻、棉花、花生种植面积达到1100亩左右。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左右,低于全县水平。农民纯收入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占72.5%,农业收入占21%,其它收入6.5%。村集村2010年经济收入2万元左右,房屋出租9000元,投资收益2000元,其它收入9000元,多年来村集体不负债,但2010年新建村级办公

楼三层21间,完善办公设备和附属工程,累计投资24万多元,目前缺口资金9万元。

3、两委班子情况

该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其中女性1名,全部是中共党员。村支部书记樊银祥1950年6月出生,初中文化程度,1987年担任书记职务,目前兼任村委会主任,其他成员50岁以上3人。全村党员45人,设置党小组5处;定期召开了党务工作会,做到党务每月公开,村务进公开栏,党员有活动室,群众有谈心说事室。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农资超市、卫生室、档案室等设施齐全。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高,主要原因是农业发展潜力没有挖掘,好田好地好山林投入不足、收益不高,特别是缺乏种养殖大户,示范带动作用不能很好发挥。

2、农业基础设施不配套,主要表现为农田排灌水设施老化,两处机房泵站不具备抗洪抗旱能力。小田小地整理没有启动,加大了劳动力度影响利用率。

3、村民住房条件不佳,全村常住448户,住房砖木结构占到80%以上,而且公共设施很少,没有统一的规划,脏乱差问题严重。

4、村集经济发展不活。主要表现为村办企业少,效益不明显,原来村办“小三场”全部解散。2010年引进的永佳河

镇栗林店村鑫源建材场,经营产品单一,年产值不是很高,村级经营收入、投资收益很少,严重影响村集体经济发展。

根据栗林店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创新农村社会管,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社会矛盾,都直接或间接与农村经济落后,农民增收缓慢有关。尽管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但总的来看,农民增收基础还不牢固,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目前农民收入主要还是以打工经济为主,农业自身收入微乎其微。因城乡交流的加快,城乡生产、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农民对农村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和不满情绪,严重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2、农村公共事业薄弱的问题。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不仅拉大了农村与城镇的发展差距,也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反映在教育、卫生、交通、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城市居民免费享受便捷的交通,优越的教育资源,而农村上学难、出行难、看病难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农村低保标准比城镇低,覆盖面比城镇小,新农合报销比率也相对较低,更谈不上就业权利,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待遇,这些差距也影响了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3、农村社会治安差的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空壳化、农民老龄化现象严重。

农村成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的留守地。这些都给农村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提供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农村版土面积大,区域分散,相对来说警力配备不足,农村社会治安投入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较城镇少,更不说天眼工程建设。村级组织分设的治调机构因经费紧张,出现错位、缺位的现象较为严重,这些也影响了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4、农村基层组织经济基础差的问题。有的地方由于没有集体经济支撑,导致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没有发挥组织带头作用。一部分村干部干事谋事的能力有,但是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差,不愿意扎扎实实地搞工作,把村的事当副业做,一部分村干部认为只要开展工作,动手动脚都要花钱,集体经济基础又差,导致工作得过且过,没有一点主动性,严重影响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三、解决的途径

1、加大投入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加大农村投入要增加各级财政对农村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地方财政的支付力度,让农民从政策和补贴中得到更多实惠,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充分挖掘农业本身的增收潜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要加大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让城乡均衡享受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要探索农村集体组织收入股方式参与商业用地和经营,在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要加大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不

断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农村内部之间的差距,最大限度增加农村社会和谐因素。

2、深入基层,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加强党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走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法宝。创新农村管理,要求机关干部扎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大走访、大调查不仅提升了干部自身素质,还加深了干群之间的密切联系,要建立长效机制。今年全省开展的“三万”活动就是农民朋友很受欢迎的活动,对尊重群众、贴近群众、关心群众很有帮助。

7.农村农业发展 篇七

1 改革农村产权制度,促进农村市场发展

深化农村改革重要的问题是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在明晰归属权的同时可以借鉴民营企业中股份合作的方式,建立新型的农村市场经济主体,让农民主动走进市场,为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因子。农民需要有看得见的利益分配,股份合作对农民来说可以非常明确算出享受的权利和利益。农民参与股份合作与集体组织之间有了紧密的联系。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农民在看得见的利益驱使下,不断转变观念,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有效推动了产权制度改革的进行。

市场需求与计划统筹相辅相成,计划是集体的宏观调控,而市场是集体产权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农民在产权制度改革面前更需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在改革中,可以用试点推行的方式,谁先走向市场谁就可以占据发展的先机,看得见的利益最具说服力,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保证产权改革的第一步。集体产权的全额量化并配置到每一名有资格的成员名下,并非改变了集体经营的本质,而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农民如果能够认清这个本质,就可以大胆改革,积极参与,推动产权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2 改革农村产权制度,优化生产要素组合

农村产权改革,可以优化农村生产要素,实现资源共享。产权制度改革更加明晰了收益权的量化和分配。集体资本在统一经营、租赁后,整合资产和技术,依靠群众的力量,突破体制性障碍,盘活集体资产,科学经营,有收有售,以流水线的形式搞活经济。产权改革从试点开始,以自然村为单位,清查界定股份合作的成员,公开公正阳光透明,从而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统一经营可以有效实现生产要素跨行业、跨部门的重组与联合,提高生产力。

如土地经营产权制度改革,由村集体统一规划建造大棚蔬菜。以农田实验基地的形式划归一部分土地用来统一经营。村集体要和农户签订股份合作合同以及土地流转合同,明确农户的利益份额,农户也可以参与大棚生产管理。经过产权配置,把产权量化给每一名农户成员,减少矛盾的发生。大棚生产可以集中所有生产要素于一体,做大做强。大棚种植有效集中了不同所有者的资金、物资、科技,实现社会化大生产。农业科技站可以直接派技术人员到大棚生产基地蹲点指导,实现农业技术的直接“输出”。大棚生产的蔬菜可以直接联系市场,以批发的形式实现产品的流畅输出,避免了小家小户的卖菜难。大棚集体生产,还可以随时根据市场需要转换菜品,避免滞销现象,实现农民收入最大化。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可以形成农村经济发展新的生长点,为农村的生产生活注入活力。

3 改革农村产权制度,稳固农村集体形式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并没有改变集体所有制的本质,反而更加稳固了集体经济发展,尤其是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更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的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联心联利、共同发展”的新型组织体系,重塑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形象,改变了以往产权关系不清,集体财产管不住的现象。

产权改革重点落实民主监督机制,避免各种侵权行为和集体资产浪费的现象。新型经营体制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改变了人人有份的“大锅饭”形式,对集体财产只有尽到自己的力量才可以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样,调动了农民的积极主动性,水涨船高式推动了集体经济的发展。股份合作的兴起和发展,可以使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在得到更多的分红后还享受到更多的公益惠民政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维护了农村的稳定和谐,集体经济在这种良好的态势中不断稳固发展。

4 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实现农民共同富裕

产权制度改革保证了农村经济充满生机与活力,以集体发展带动了个人致富。产权改革维护的是农民的自主权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了产权关系,为集体财产的积累奠定了基础,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集体经济的富足,必然为分散的农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农民能够分得更多的红利,还会投资更多的股份,农民的收入增多了,幸福指数肯定相应提高。

农民的共同富裕要依靠集体的力量,产权制度改革造就的股份合作制,大规模的生产经营实现了产销一体化,避免了分散农户自产自销的盲目性,规避了市场风险,大大增加盈利的机会。在良性循环中,农工商跨行产业不断融合,逐渐形成稳固的经济实体,最终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

总之,深化农村产权改革,积极稳妥的协调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可以激发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要符合党在农村的现行政策,保护农民的利益。当然,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要在探索中不断修正完善,坚持积极引导和农民自愿结合的原则,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经勇.新型城镇化有赖于户籍、土地制度改革同步推进[J].学习论坛,2013(07).

8.中国农村农业发展的未来 篇八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在“从积贫积弱到全面小康”的主题报告中,简要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和制度变迁的历程。他认为百年以来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可分为清末民初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以来四个阶段。他分析得出的重要经验和启示是:一要深化农村经营体制和管理机制改革,加大农业农村投入;二要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快改造传统农业;三要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四要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作用,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农业市场发展滞后

与会专家认为持续的人口增长、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增加将刺激对大多数食品的需求,从而对全球粮食供给提出挑战。这些因素会进而推动对肉制品和奶制品的需求,将推动玉米、粗粮等饲料粮和其他膳食价格上涨的压力。生物能源的需求将继续争夺土地和水资源。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和土地稀缺将越来越多地制约粮食生产的增长,对粮食安全和人类福祉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气候变化将使农业发生改变,从而威胁那些依赖作物和畜牧业以保障其粮食安全和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农民。对于如何应对上述挑战,国际粮农组织亚太地区部经济与社会政策援助小组协调员Purushottam K. Mudbhary 先生认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要求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增加农业研究和推广农业投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投入,大幅增加对小农领域的粮食作物产量。此外,政府必须对食用粮食向生物燃料生产转向进行合理处理。最后,为使穷人免受高粮价之苦,需要加强为他们提供粮食安全保障。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分析了我国的粮食生产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之后,认为尽管实现了粮食生产连续增长,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供给保障问题的基础还是很薄弱。我国进口的粮食等其他主要农产品数量也在快速增长,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警示。尽管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不断增长,但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数量不断增长,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对于农业生产资源的保障,对于农业投入的保障,对于农产品供给的各种刺激政策仍然是不能放松的,对于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供给能力仍然不能轻言过关。

如何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也是此次会议的讨论热点。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认为,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是导致价格频繁波动的重要原因。为此,他认为推动农业发展要建立三大体系,第一是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第二是要建立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第三是要建立农产品的市场体系。他认为,解决农产品市场体系的问题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二是加快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三是努力降低流通成本。四是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变农业的产业结构,从而保证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是未来中国农业农村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农民工待遇需市民化

农村人口的迁移和劳动力流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过程中,人口变化、劳动力转移以及由此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最近一段时期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专家们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一方面给城市工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一方面为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指出,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农民工的流动开始呈现家庭化和长期化;二是绝大多数到城镇工作的农民工已经不再从事农业;三是农民工转变为市民的愿望非常强烈;四是农民工对定居城市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他认为,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着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全面短缺的转变,招工难正在由沿海向内地扩散。他说:“中国经济增长的活力保证了我们的就业能力,所以我国不会出现类似拉美的贫民窟现象。”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要让户口与福利脱钩,而且农民工的市民权利不能以土地权利来置换。城乡分割体制下出现的农民工现象终究会终结,但在这个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中国社会结构的断裂和失衡问题。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城乡二元体制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而产生的必然结果。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所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韩俊指出,农民工最不满意的问题是工资低,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居住条件;农民工社保制度亟待完善;农民工在城市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程度也比较低;绝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双放弃”,即不愿意放弃农村承包土地、林地和草原,也不愿意放弃农村的宅基地来换取城市的户口。

城镇化进程面临挑战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走向何处,未来中国城市化的路径将是怎样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指出,我国目前城镇化面临的几个问题:一是城镇化与扩大内需的关系问题。中国要想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国家迈进,较低的消费率和较低的服务业占比将成为制约的瓶颈;二是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关系问题。当前农民工严格意义上不是城市市民,所以他们对改变中国的产业结构,对调整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系没有意义。这种城镇化是农民没有迁徙自由,农民没有发展资本的城镇化;三是城镇化和城市管理体制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研究员蔡指出,以农民工的市民化为主要内容的进一步的城镇化,应该成为我们未来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来源。农民工有了更充分的社会保障,有了更稳定的生活预期,他的消费就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未来中国要通过产业转移,形成在中、东、西三类地区之间的雁阵模型,即沿海地区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将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延续比较优势。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沿海地区的资产占比已经是负的,这就意味着我们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已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马晓河还设计了中国城镇化的未来政策框架,一是要完成以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制度设计。减少城镇行政层级,优化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城市责权关系,创新城市群治理模式;二是要启动城市群共同体统筹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在一个城市群内部,大中小城市的公共设施服务应该没有差别,基础设施建设是引导人口流动的关键所在;三是完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政策体系。

土地制度改革需长期坚持

对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问题,陈锡文认为,家庭经营能很好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监督费用问题,所以它是世界各国农业经营的最主要的形式。我国农村改革的实践证明,让农民“种自己的地、打自己的粮”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所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必须长期坚持。

上一篇:校园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试行)3月20日下一篇:成长密码读后感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