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论文(共8篇)
1.民俗旅游论文 篇一
发展民俗旅游
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民间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旅游学的理论一般把旅游资源分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葬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富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和连南瑶族风情的旅游开发,都是目前的关注热点。发展民俗文化的旅游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要坚持文化保存原则
旅游开发一方面本身存在着扭曲的反映文化与真实的反映文化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必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过程,使落后地区受到旅游者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的混乱和盲目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进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特征。民俗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世界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应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却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也就基本失去了旅游生命力,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要坚持经济效益原则
低效益甚至负效益的旅游开发是不可取的投资行为,对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而言,其经济效益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而是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前者一般只有程度上的差别,后者才是决策关键。人口活动大的区位选择是关键。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民俗文化存在。但在全国范围之内几乎找不到一处相同的民俗文化。这就说明各个角落的民俗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正好作为开发民俗旅游的丰富资源。
宗教旅游。宗教活动是民俗活动,牵动着中外男女的视线,宗教活动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中国著名的佛山道观以及各种庙会,吸引着千万名旅游者的心。田园式旅游。对于烦腻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都市生活的城市人来说,通过田园式旅游,来调节一下精神生活。田园式旅游把劳动、生活、科技、文化、知识融为一炉的最好的实践与体验,不仅极富情趣、教益,而且也很浪漫、清雅。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要因地制宜,发掘特点,不能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应就地取材,深度挖掘当地的民俗资源,并展现当地的生活现实。这才是民俗文化旅游的根本之道。
2.民俗旅游论文 篇二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是蒙古族地域文化——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全市现有人口中,蒙古族占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强,为全国蒙古族最集聚地区。世代在此居住的蒙古族依然保留着纯朴的民族风格和风情,也保存着蒙古族传统风俗,成为开发蒙古族民俗旅游天然肥沃的土壤。
一、通辽民俗旅游文化的蒙古族特色
1.1蒙古族的古建筑
通辽市位于科尔沁草原的中心,科尔沁蒙古族有着800年的历程。在这800年历程中,勤劳、善良、智慧的蒙古族人民创造了优秀的古建筑文化,如奈曼王府、莫力庙水库等。
奈曼王府是内蒙古自治区仅存的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王府,位于奈曼旗政府所在地大沁他拉镇。建于清同治二年, 是当年奈曼旗最高行政长官扎萨克生活和办公的地方,被列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蒙古民族特色,设计和布局反映了当时王公的尊严和严格的等级制度。全面反映了昔日王府概貌及奈曼旗的历史沿革。
莫力庙民俗风情旅游区位于科区西南30公里的清代古庙——莫力庙遗址。莫力庙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公次于布达拉宫。这里草原辽阔,林木葱郁,牧村处处,毡包点点,悠然的历史, 古老的文化, 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彰显出这个旅游区独特的魅力和广阔的前景。
1.2蒙古族历史人物
科尔沁蒙古族在800年的历程中,一直为史书重墨浓彩,尤其在近现代300年的历史里,科尔沁已成为蒙古族的一个优秀代表,以孝庄文皇后、嘎达梅林等一批科尔沁历史名人群星闪耀更使科尔沁蒙古族地区成为世人神往的地方。
孝庄文皇后,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显赫家庭,是清朝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颇受关注的人物。孝庄一生为开创清朝鼎盛之局面,呕心沥血、费尽心血,实属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蒙古族女政治家。如果用“国母”一词赋予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清王朝,则此称号非孝庄文皇后莫属。
嘎达梅林,本名那达木德,汉名孟青山。因兄弟中排行最小,俗称“嘎达”。1929年为反对东北军阀开垦本旗土地,偕旗民代表赴沈阳向旗札萨克达尔罕亲王请愿,被逮捕后回本旗监禁。1931年4月,在内蒙古科左中旗舍伯图附近渡河突围时中弹牺牲,其抗垦事迹,被草原人民编成长篇叙事歌曲广为传诵。
1.3蒙古族民族风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民间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的“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1)独具特色的蒙古族餐饮文化
蒙古族长期生息在北方草原,以牧业为主,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他们的主要食品,除炒米之外,还有“白食”和“红食”之说。
奶品:黄油、奶豆腐、酸奶、奶皮、奶酒、奶酪等等是蒙古族民喜爱的食品,草原上的奶食品都用牛、马、驼、羊奶制成,是牧民一年四季的主要食品。
肉类:肉类是蒙古族牧民自古以来游牧生活的主要食品,通常通过煮、涮、烤后进食。其中“手扒肉”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客人到蒙古包内作客,通常会遇到边喝酒,边吃“手扒肉”并倾听悠扬的马头琴声的场景。
(2)别具一格的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是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和适合游牧生活的基本款式。它主要由首饰、袍子、腰带和靴子四部分组成, 是丰富多彩的生态艺术。下面我就对蒙古族服饰的袍子和靴子这两方面进行浅显的论述。
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所喜爱的服饰,袍子肥大,不开叉,尤其是牧人放牧时可以暖身御寒。蒙古袍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蒙古袍比较肥大,乘马时,可以用袍护膝御寒;夜里安歇,蒙古袍又成了被子。冬天可以用袍袖御寒,夏天可用袖赶除蚊虫,一袍多用。
蒙古靴子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部件之一。蒙古靴分为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根据季节选用。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制成,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多用牛皮制成,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毡靴用羊毛模压而成。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适应自然环境。骑马时能护踝壮胆,勾踏马镫;行路时能防沙防害,减少阻力,又能防寒防蛇。
(3)独具风情的娱乐活动
草原盛会——那达慕,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传统活动和特有的民族风情,蒙古族语意为“娱乐”、“游艺”,那达慕盛会传统的项目为“男儿三艺”比赛,即赛马、射箭、博克(摔跤)。充分展示了灿烂的马背民族文化。
赛马:蒙古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赛马是蒙古族传统娱乐项目。草原上的赛马活动场面十分隆重,数百名少年骑手身着华丽的服装,头缠鲜艳夺目的头巾,扬鞭跃马,欢呼声和马蹄声响成一片。
射箭:射箭蒙古族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蒙古族一向以超高明的善射技艺而著称。蒙古族射箭比赛分骑射和静射。骑射时射手身穿紧袖短身袍,身背弓箭,策马到起跑线,令发后,射手起路,瞄准射靶;静射一般被规定距离,比赛时射手立于固定地点发射,三箭射完,以中靶数评定优胜,并颁奖。
博克:博克是蒙古族最喜好的体育娱乐活动。蒙古族博克(摔跤)起初具有很大的军事体育性质,主要用以锻炼力量、体魄和技巧。而现在的博克主要成为蒙古族男子比力量、技巧与本事的体育娱乐活动。
二、蒙古族民俗风物成为通辽民俗旅游的主打项目
旅游与民俗文化历来就结下不解之缘,旅游者靠文化与自然景观对话,靠民俗景观去与人文景观交流,旅游与民俗文化一体化的态势日益显著,通辽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应朝这个方向发展。
2.1迎接宾客
蒙古族最高礼节便是马队迎送。当旅游者踏上内蒙古通辽这片土地时, 早已等候多时的身着民族服饰的蒙古族男女, 便将其诚挚的欢迎之辞通过那洁白的哈达送到了每个旅游者的手心里。让旅游者感受热情奔放的蒙古族的待客之道。
2.2尽情欢乐的篝火晚会
当夜幕降临草原时, 堆堆篝火映亮了游客的脸庞, 围坐在火堆旁的游人和牧民们, 一边欣赏蒙古族人民的歌舞节目, 一边交流旅游感受。
2.3设立民俗陈列馆
游人可以在通辽市博物馆欣赏蒙古族服饰的做工和设计, 通过注解加深印象。此外, 蒙古族待客用的器皿, 婚丧嫁娶的专用品,生产, 狩猎的工具均有陈列。在这里, 游人可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状况, 生产方式, 审美观点等民族特征。
2.4品种丰富的纪念品
土产风物, 工艺美术品是旅游者的主要购物对象。蒙古刀、银碗、结盟杯、鼻烟壶、哈达、羊绒制品等民族工艺品, 还有风干牛羊肉, 各种奶食品都是游客首选,除此之外,在内蒙奈曼旗南部山区的白音昌乡境内盛产一种形如大米饭团的石头,这就是享誉国内外的中华奇石“麦饭石”,它具有神奇功效。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记载:"麦饭石甘温无毒, 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等症……”。各种麦饭石用具也是游客的最爱和首选。
实践表明,民俗文化是景区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只有挖掘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进行有效地开发展示,才能形成并保持景区持续的市场吸引力。
三、蒙古族旅游民俗在通辽地区的开发和保护
3.1旅游是文化传承的方式,是保护和传播特色地域民俗文化的有效手段
通辽地区的旅游文化开发不仅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要成为蒙古族民俗文化传承的示范基地。通辽要以旅游开发的形式实施对蒙古族民俗文化的抢救和保护。
加大对旅游业的宣传力度,打民族文化牌,创建科尔沁旅游品牌。基于科区自然资源少的实际,发展以民族风情、科尔沁文化及历史人文内涵的旅游项目就比较切合实际。因此必须要整治资源,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围绕蒙古族歌舞曲艺、民俗、饮食、文化等内容多角度做文章,举办地方特色鲜明的文化交流活动,加大自然旅游资源及人文资源的宣传力度。此外,作为一些自然景区的辅助项目,如与各自然景点相呼应的历史博物馆,蒙古族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展览都可设区,集中反映蒙古族民俗文化的“蒙古大营”也可建在科区,里面可集中蒙古族歌舞、说书、曲艺、展览、饮食、民族用品于一体,具有看、听、感、品多重效果。以大众传媒为载体通过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来弘扬科尔沁的魅力文化。例如,电视连续剧《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播出后,引起很大的反响让更多的人从侧面了解了我们蒙古族民俗文化,了解我们科尔沁民俗文化。
3.2景区旅游民俗开发要对蒙古族民俗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突出旅游民俗的特色性
特色是景点开发的制胜法宝,特色体现在文化的异质性上,文化的异质性形成旅游的吸引力,并致使游客的旅游行为呈现回归性,即回归自然,回归原始,回归古朴。
(1)保持本色,注重个性
民俗是民族构成的一个要素,是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的。这些特殊的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被赋予了强烈的感情。民俗旅游的发展是弘扬民族文化的过程,但“弘扬”是有个合理的度的,“过”和“不及”都是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尤其要杜绝对民风民情的亵渎和歪曲,使得民俗文化失真庸俗。这些都不利于民俗旅游资源的长期使用和发扬光大。
(2)点、线、面相结合,注重精品开发
各个民俗点在开发过程中,力求挖掘本地区最具特色,最有优势的项目。不必要求内容全而泛,而应本着抓重点、抓主流的原则,各个旗县集中精力开发一个或几个旅游项目,并确定此旅游项目的文化主格调及明确的主题,将各个民俗旅游点串联成线,就整个地区来说,便能形成一个民俗文化丰富,旅游项目精彩,活动安排有序的多功能民俗旅游区。
民俗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又是民俗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在旅游与民俗文化的互动基础上的民俗旅游一体化开发模式,正是通辽民俗旅游区实现景区效益与民俗文化传承“双赢”的秘诀。
总之,我们要在通辽自身民俗资源充分了解和认识的前基础上对通辽的资源进行有效而又合理的开发,注意处理开发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力争与时俱进,百花齐放,使通辽的民俗旅游产品成为拳头产品,使其持久的散发出它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刘伟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旅游报.
[2]张文健.区域文化差异性及其对旅游性影响.学术月刊, 2001年10月.
[3]阚如良.论景区旅游文化开发, 三峡大学.
[4]罗布桑却丹著.赵景阳翻译.《蒙古风俗卷》.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
[5]杨圣敏, 丁宏主编.《中国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新春民俗旅游盘点 篇三
天津:到庙会看“茶炊子”
北京的庙会逛了好几年了,又不想出远门,不妨开车到天津的庙会逛逛。茶炊子是天津庙会上最有特色的。在重新改造后的天津鼓楼文化街上,穿蓝布长衫、腰扎蓝布、肩挂白毛巾的人挑着茶柜,像“模特”走猫步,边走边扭动,使两头翘的扁担带动茶柜上下颤动。城西卖酥崩豆的小贩也用茶柜盛放“七十二样崩豆”沿街叫卖,左手持一个像毛毽一样的掸子,扭动起来走圆场。
青岛:庙会和萝卜有个约会
2008年首届青岛春节文化庙会是融合了传统的“萝卜会、 元宵山会”和文化、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节庆活动。腊月十五至腊月二十七,年货交易会将率先拉开序幕。正月初一至十五,青岛庙会暨萝卜会元宵山会将正式亮相青岛,主会场设在青岛市北区贮水山儿童公园。庙会历时一个月,每天将不少于4个特色活动,活动总量超过60场次,庙会上有世界最大萝卜雕刻作品,糖球艺术展,还可以吃到潍县萝卜、韩国济州萝卜、清溪庵甜脆萝卜王、江苏黑萝卜等各种品种的萝卜。
曲阜:在孔府过年,感受国学熏陶
已推出近十年的“孔子故里除夕游”通过孔子故里独特的年俗、风俗吸引游客,除参观“三孔”的常规行程外,还可以登上明代修建的钟楼和鼓楼,敲响象征吉祥如意的钟鼓;在孔庙大成殿,向孔子敬献香烛,并在教师的带领下,齐声颂读《论语》。看阙里宾舍古乐队在九如堂院内即兴表演,品尝孔府宴中的除夕宴,将整个活动带上高潮。
山东高密:探宝 “高密三绝”
高密是作家莫言《红高粱》等重要作品的素材源头。3年前的春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专程与莫言到高密过年。剪纸、扑灰年画和泥塑被称为“高密三绝”,浓郁的年味在那些精巧的工艺品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山西太原:社火里看晋商文化
到山西过年,一定不能错过社火节。社火是山西民间春节活动中最热闹的活动,从省会城市太原开始,到山区的小县,均有机会观赏社火。晋商社火由旧时农村祭祀社神(土地神)时所演的社戏和春节、元宵节期间民间红红红火的文艺演出活动演变而成。现在除重大庆典活动外,每年元宵节期间为闹社火的固定日期。晋商民俗文化旅游区包括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等6个县区市的重点景区。抬阁、背棍、点旺火、放架火、绞活龙、挂祥灯、小花戏、八音会等丰富多彩的节目,直面古城、走进民宅,把游客带入乡土气息十足的文化氛围当中。
河南开封:翰园祭祖
河南翰园春节祭祖庙会已成功举办了8届,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成为中原春节旅游市场的一大盛事。隆重的祭拜人文始祖轩辕皇帝仪式是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原始的音乐和粗犷的锣鼓声响起时,饱含炎黄子孙无限真情的祭文在古城上空回荡,震耳的礼炮声响彻云霄。此外,河南春节庙会种类繁多,如豫东商丘市火神台庙会,相传是祭祀火神阏伯的重要场所,朝拜火神是豫东地区群众举行的盛大祭祀活动,民间的朝拜仪式十分隆重。还有豫南淮阳县城北的太昊陵庙会,据说是为纪念人文始祖伏羲氏而举办的。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始,至三月初三止,会期长达一个月,与会人数高峰时每天可达数十万人。豫北浚县的古庙会,有上千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北方四大庙会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和十五举行。
大理:“苍山雪”和“洱海月”
在大理过一个别样的新年,白天你可以租自行车,然后沿洱海西侧的田间马路,一路骑行。途中可以绕三塔寺看看,然后穿行于洱海附近白族人的村落,偶尔驻足,放下所有的心事,找个当地人聊聊各自的家常。再经过海心亭,最后就是蝴蝶泉了。骑车走过洱海西岸,下一个白天就有必要乘船游一游洱海,并且在“海”上从远处欣赏“苍山雪”。洱海对面的“挖色镇”,是赶墟的地方。周游其间,那些充满民族情调的日常用品,已然就是一种景致了。
广州:逛花市拿红包
广州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更成为广州的一大民俗。每年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景,各大公园都在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扎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花市,售花赏花,人潮涌动,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广州新春风俗,在人际交往中,必备“利是”(红包),甚至商场门口,也会在金橘树上挂满“利是”,任人摘取,以求吉利。
4.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 篇四
1990年代以来,在很多场合下,民俗文化不再被权力政治一味地贬损为“落后”、“迷信”、“原始”、“蒙昧”,而是被发明为宏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城、民俗园数不胜数 ,位于边疆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打破了昔日的宁静古朴,一批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穿梭往来,许多已经消失的民俗事项被知识分子挖掘发明出来,策划、包装成为动态性、参与性展示古代民俗生活的旅游产品。
据旅游研究者的说法,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如此看来,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但是,当我们怀抱全球化的语境联想,以此审视中国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民俗旅游的时候,当我们考虑到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原则的时候,我们有理由忧虑的是,民俗风情的旅游越来越抛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已经彻底仪式化了。当民俗生活失去其生存土壤,被抛置于戏剧化、仪式化的场景之中,成为观赏和被观赏的对象,不是一种自然的、原生态的生活状态的时候,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民俗文化曾经被现代性话语斥之为“落后”、“迷信”的被改造的对象,曾经代表着现代化的过去,是古老天真、混沌蒙昧的代名词――尽管在当下中国的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在很多情况下依然被想像成为天真蒙昧的代名词――但是,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被如此界定的民俗文化是如何纳入到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话语之中?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民俗文化又是如何被编织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兴旺,其背后所支配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与权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民俗文化旅游由于权力政治与资本的原因而注入了意识形态与商业经济的因素,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化意蕴与价值的`符号体系,越来越成为空留下承载原有意义的形式外壳。不仅如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旅游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种表征,越来越成为人们娱乐休闲、摆脱生活压抑的一种方式,民俗风情旅游已经成为发达地区人们寻异猎奇的对象,是满足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的想像之途径,随着民族国家内部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距日益凸显,也已经成为地区间文化想像的文化符号。
实际上,民俗文化旅游体现了后现代时期文化的诸多特点,真实的实在转化为各种影象,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断,用一种典型化的或者缩微的方式展示某一族群或者社区具有深厚历史意蕴的民俗文化,真实的生活物化为一堆了无生气的建筑、戏剧化地想像为一套千篇 一律的仪式,这本身就已经将一个族群或者社区的历史与文化凝聚于当下的时空当中,历史与文化平面化、瞬间化了。旅游部门一再强调,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体验异文化情调,而且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展现,旅游者将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体验一次充满异域情调的旅游探险,种种煽情的语言激起旅游者的无限遐想。但是,民俗文化旅游从策划、设计规划、投资建设、推向市场等等一系列步骤都表明,旅游部门向大众推出的是一种可供消费的文化产品。在这一文化的再生产过程中,无论是采用主题公园、博物馆的形式,抑或原生自然式的民俗生态旅游,都首先着眼于文化再生产与市场的逻辑,民俗文化在当下市场境遇中所具有的交换价值主宰着旅游者对民俗文化的接受。因此,无论民俗文化村展示的各族群的民俗文化如何逼真,甚至让你感受一种所谓的真实体验,从其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再生产过程而言,它与许多地方为了获得文化的交换价值蜂拥而上拙劣地展示的地方民俗文化之间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在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文化复制。民俗文化实际上已经沦为一种仪式的展演,
5.民俗旅游论文 篇五
旅游产品单一 目前,乡村旅游尚未深人挖掘乡村农业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项目上,以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为主,缺乏精神需求和氛围。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精品,重游率低,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一些“农家乐”游客大多数只进行玩牌、卡拉OK、聊天等,缺乏体验、休闲项目,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尤其少年儿童的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
基础设施不完善 一般说,乡村旅游地区大都位于城市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基础设施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旅游区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茶楼等主要住宿设施条件差,水电供应不正常,安全条件不好,卫生状况和设施条件难以让游客接受,也难以留住游客。
经营不规范 目前,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不规范表现在:
①旅游项目开办审批不规范,很多项目没有申办报告,没有经专家论证,没有一定的审批手续,自发、盲目发展。
②旅游项目尚未纳人旅游部门的正式管理范围之内,其开业、停业都较随意,有的村、户根本不具备经营条件也开张经营。
③价格不合理,任意定价,价格过高,甚至有蒙客、宰客现象。
④管理和导游人员素质差,服务水平低,不能满足游客的要求。
⑤对旅游项目没有严格的考察和动态跟踪管理,缺乏定期评估和淘汰制度。
⑥管理体制不健全,尚未纳人政府行政职能,农业部门和旅游部门管理不协调,扶持和支持力度不大。
御鑫造园http:///
资金投入不足 发展乡村农业旅游,开办观光农业园区,虽是以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为基础,但园区建设和市场营销等都需一定的资金。然而,乡村农民没有更多资金投人,又得不到政府的扶持,招商引资更困难。
所以,发展乡村农业旅游,资金缺乏是一重要问题。
缺少政策和法规 目前,农民群众具有兴办旅游的积极性,但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尚未制定优惠政策,也没有制定乡村旅游管理法、观光农业管理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管理法、“农家乐”管理法。没有政策,没有法规,就难于管理,也不能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2009年,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强调提出:旅游业发展要有新的思路,要围绕“五个统筹”抓发展,把发展旅游业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与解决“三农” 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国家旅游局局长何光伟同志在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在推进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农村旅游业,扩大城乡旅游交流,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做出更大贡献。各地要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规范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都市旅游、生态旅游、科技旅游,创办农业旅游专业村,发展农业旅游专业户。
御鑫造园http:///
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乡村农业旅游,强调旅游业也要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更大贡献。我们应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五个统筹”,突出解决“三农”问题,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和发挥农业的旅游功能,高度重视乡村农业旅游的发展,在抓好城市旅游和风景区旅游的同时,开辟乡村农业旅游的新空间、新天地。
通过发展乡村农业旅游,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中心的乡村第三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农民收人,改变农村面貌,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6.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和建议 篇六
湘西之旅龙银秀
湘西州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苗族、土家族、汉族等地方多民族文化底蕴。它的独特性,多样性、区域性、吸引性、急需性等鲜明地显现。依凤凰历史文化名城,德夯自然风光景观作支撑。乘着国家西部大开发这股东风。使湘西州民俗旅游向成熟、健康、世界性等发展,湘西州旅游可持续发展,必以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主流。
一、民俗旅游的定义
所谓民俗旅游就人们是以观赏、领略、了解、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与暂时逗留中所进行的物质与精神活动的总和。从性质上属于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对促进旅游地发展的有重大和承前启后的作用 , 主要体现在经济作用、社会文化作用和创造旅游品牌作用三个方面。
经济作用 : 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自我见证民俗文化对旅游者极具强大的吸引力。据统计 , 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 26% , 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 56.7%。
社会文化作用 : 民俗文化的形成 , 有其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就湘西而言 ,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经几千年来各种民族、文化的冲突、融合 , 才形成目前独特的民俗文化。加强开发民俗文化旅游 , 实际上是创造一种保护机制 , 对民俗文化进行开发性保护及传承民俗文化和利用价值。
创造旅游品牌 : 只有拥有自己独特的旅游品牌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才能长期吸引特定游客群体 , 保证在旅游规划、开发建设中保持长期的一贯性 , 从而实现可持续开发。
二、湘西州民俗旅游目前开发情况、投入不到位 , 开发层次不够深。
目前湘西州民俗旅游多由景区企业、经营者合资自发开发 , 其项目的设置 , 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跟风性。成本回收率低,能否如期得到回报 , 心中无底 , 因而 , 无法正确投资或不敢过多投资 , 导致开发层次不深,负面因素繁多,不能充分体现湘西民俗文化的特点。导致游客期望值大打折扣,消费低,名誉下降,游客回头率低。、民俗文化旅游单调。
目前湘西多数民俗旅游区尚停留在观光阶段 , 由导游解说向客人介绍当地民风民俗 , 缺乏深度的参与性和情趣。、民俗风情胡编乱造。
目前很多景区向游客展示的民俗完全是经营者自己胡编乱造出来的 , 完全不根据实际民俗特点。比如有的景点出租的民族服装是经营者引来外族的服装和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而编造出来。导游带团中胡编民族语言,从而误导游客。、旅游从业者对民俗认识及教育不够。
湘西州旅游业发展迅猛 ,近年来游客量、旅游收入量年平均增长都在 50% 以上。旅游从业者增加很快 , 但从业者的民俗教育却没有得到重视。很多导游只做表面功夫,没有深度的理解,本身对湘西民俗都似懂非懂 , 又如何能向游客展示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 旅游有关部门应及时的组织各种学习和培训活动。作为一名湘西导游应充分传承湘西民俗文化的使命。
三、湘西州主要民俗旅游资源、地方歌舞。
地方歌舞是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湘西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 , 民间有丰富的民族歌舞供开发利用。民族歌舞强烈的节奏感、欢快的氛围 , 很适合于游人的审美要求和游程的一项快乐氛围,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苗族的接龙舞和土家族的茅古斯、摆手舞等。苗族接龙舞 , 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 是一项文娱性较强的传统体育项目 , 相传古代苗族以次舞蹈求雨。每当人们盼龙降雨时就成群结队去接龙 , 并形成了风俗习惯。接龙舞多在苗族节日进行 , 尤以“四月八”最为隆重。茅谷斯 , 也叫毛猎舞 , 是土家族最为原始的古典舞蹈。故又被专家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被中外来宾称誉为“千年不老茅谷斯”。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大型舞蹈。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 , 以祭“八部大神”为主 , 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农事活动等;小摆手活动规模较小 , 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 , 表演部分农事活动。、服饰民俗。
苗族服饰 , 绚丽多彩 , 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通过它的服饰民俗元素,更好的传承民俗文化。男子裤管短而宽 , 穿土产花格子对襟衣。老年人裹黑布头巾 , 打绑腿、束腰带。妇女服装 , 胸前、袖口和裤筒 , 滚边绣花 , 过腰大而长 , 袖大而短 , 皆系满襟 , 没有衣领。衣服有琵琶襟、套襟、四角挖云、四叉式之分。但也有两臂皆白上衣 , 短马褂 , 下不著 , 长裙青红相间 , 自成文彩。亦有绣花卉者 , 上衣下裙以层数多者为美。苗族系母氏社会,妇女极其讲究银饰。银器是养生、美观、财富的象征等,据介绍有银冠、银花、银梳、耳环、银玲、银链、项圈、牙签、银扣、银绦等等。
比较而言 , 土家族服饰更接近生活型、实用型。土家男女一年四季都戴头巾 ,男穿对胸衣 , 双排七至十一扣 , 俗称蜈蚣扣 , 袖口、领口及裤管末端加花边;女人则右开襟 , 袖大而短 , 饰花边银铜佩饰 , 俗称“满襟”;未出阁的姑娘着花衣 , 讲究大红大绿;小孩喜戴菩萨帽 , 虎头帽,男鞋多为青蓝布 , 女人穿绣鞋;姑娘出嫁时必穿“露水衣” , 上着鲜艳挑花绣衣 , 下着八幅罗裙 , 与土老司八幅罗裙有异曲同工之妙。、居住民俗。
湘西的居住民俗代表是吊脚楼 , 苗族、土家族均习惯居住。就其结构而言 , 各地区的吊脚楼大同小异 , 它们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 , 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 , 其余三边皆悬空 , 靠柱子支撑 , 正屋和厢房(即吊脚部分)的上面住人 , 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 , 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务。总的来说, 吊脚楼有单吊式、双吊式等,但单吊式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 ,除吊脚楼外 , 苗族聚居区还有一种古朴简单的石屋 , 即以片石垒砌 , 表面再以泥土糊面。这种石屋 , 配以石板路、石砌墙 , 古朴凝重 , 充满历史感和民族性。以吉首德夯、社塘坡等地为典型。、饮食民俗。
湘西苗族、土家族饮食 , 立足于武陵山区的物产、气候 , 多取材本地丰富的资源 , 借助特有气候条件 , 形成酸、辣、鲜、腊的特色 , 自成一家。既不同与湘菜的香酥、酸辣、软嫩 , 又有别与川菜的清、鲜、醇、浓。主要采用腊味、山珍野味、辣椒、各种酸菜为原料。能让游客“酸的摇头”、“辣的出汗”、也能让游客感到“鲜的清脆”“、腊出味道”。以菜肴而论 , 湘西特色菜主要包括腊味、酸干菜和野味野菜。
四、开发模式与原则、开发模式。
湘西地区民俗文化资源丰富 , 但是由于地方经济基础落后 , 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系统的开发和利用。考虑到湘西州实际情况 , 建议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走“政府文化部门牵头、旅游企业为主体、教育部门跟进 , 按市场需求统一规划、保护、开发”的路子。
政府文化部门牵头 , 是因为湘西民俗文化资源丰富 , 从保护第一的原则出发 , 任何开发都必须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湘西文化部门多年来进行民俗文化保护工作 , 有丰富的经验和丰硕的成果 , 领导作用是任何旅游企业和个人无法代替的。
旅游企业为主体 , 是因为民俗资源开发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发展旅游业。按“谁受益 , 谁出资”的原则 , 旅游部门必须参与进来。而且 , 湘西旅游企业多年的发展表明 , 其高度的工作效率在民俗开发中是必不可少的。教育部门跟进 , 是因为旅游业在湘西州就业的比例越来越大。从业人员的教育离不开教育部门的努力。以往湘西州各职业学校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重通用知识教育 , 轻民俗。应多多挖掘民俗文化,及时有效的传承民俗文化。、开发原则。
(1)保护性原则。
民俗旅游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财富 , 在开发时 , 必须以保护为前提。湘西州以前也做过很多工作 , 比如建立了多个民俗博物馆(山江苗族博物馆), 把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特点的民俗风情通过文字的或可视的形式记录或再现出来。这不仅保存了濒临灭迹的古代民俗 , 而且使游客能在民俗旅游中 , 了解当时的历史和风情。
(2)因地制宜原则。
开发民俗旅游不能跟风模仿 , 移花接木或造假欺世 , 试问把云南、贵州的民俗旅游活动搬到湘西来 , 能有吸引力和长久的生命力吗 ? 应下大力气就地取材 , 挖掘本地区的民俗资源 , 并展现当地的真实生活。从本地资源着眼加以利用开发 , 这样才会因其贴切、真实而保有长久的生命。
(3)参与性原则。
要发挥民俗旅游的优势 , 就必须让旅游者能亲身体验民风民俗 , 参与民间活动 , 从而感受浓郁的人情味、乡土味、文化味。以次使广大游客感到回味无
穷。而目前湘西旅游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到位, 很多活动游客只能看不能参与 , 游客处于似明白非明白的状态,兴趣索然 , 影响了旅游的效果。
(4)乡土性、古朴性的原则。
民俗风情具有区域性、传统性和古朴性的特点。这要求旅游管理部门在民俗旅游开发时坚持乡土性、古朴性的原则。开发时从研究地方民族文化入手 , 民俗旅游才能体现自己独特鲜明的一面 , 才能有别于周边地区的旅游特点 , 从而确保湘西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7.威海市海洋民俗旅游发展探析 篇七
1.1 海洋民俗旅游资源的界定
海洋民俗旅游资源学术界没有给予具体的界定。论文根据旅游资源和海洋民俗的定义,认为海洋民俗旅游资源的要点如下:海洋民俗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是对游客群体而言,并非以个人想好恶为标准;海洋民俗旅游资源的内容是产生于沿海一带的民俗、文化及相关物质等;海洋民俗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是多元化的;海洋民俗旅游资源应存在于滨海地区这一特定空间内。
1.2 威海市海洋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以2013年威海市建立的旅游资源档案数据库为依据,结合相关资料和实地考察的结论,论文将威海市海洋民俗旅游资源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2.1 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
1.2.1. 1 荣成国际渔民节
荣成国际渔民节是荣成当地比较隆重的一个节日,每三年举办一次,以渔民为主体,以渔村文化为主要内容,开展各种海上运动项目、大型民俗观光旅游活动、经济技术贸易洽谈会和海洋渔业博览会等一系列活动。其热闹程度不亚于中国人传统的春节。
1.2.1. 2 威海国际钓鱼节
威海国际钓鱼节的举办时间是10月上旬,这时威海市会邀请国内外钓鱼爱好者来参加比赛,并且威海市在举办国际钓鱼节比赛的同时还会举办全国渔具博览会,这也吸引大量的钓鱼爱好者前来。
1.2.1. 3 威海海鲜节
威海海鲜节是一个品尝威海当地特色海鲜的好机会,它的举办时间是5月的上旬,这时威海市旅游饭店会联合推出海鲜特色宴,为游客现场制作当地特色的海鲜美食。而且各大星级饭店、餐馆也将推出“小海鲜美食节”,采用新鲜的原料和中西合璧或者原汁原味的做法为广大市民以及外地的游客提供一些物美价廉的海鲜盛宴,让平价小海鲜也可以别有一番风味。
1.2.1. 4 开洋谢洋节
开洋谢洋节是以祭祀龙王为主要内容,开洋谢洋节共分三天来进行,第一天准备祭品请神,第二天献上供品祭神,第三天渔民欢聚同乐,这是渔民对生产生活的精神追求。改革开放以后,渔民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渔民过节的根本目的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由过去单纯的祭祀大海保平安提升到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的境界[9]。
1.2.2 传统的海洋民俗艺术
1.2.2. 1 海洋渔号
威海的海洋渔号是当地渔民时代传承下来的文化产物,就像陕北人民喜欢的“信天游”,东北人民酷爱的“二人转”一样,“渔家号子”成了威海渔民世代相传的情结。渔家号子是荣成渔民在长期的海上劳作中所创造的歌谣,也是海洋民俗风帆时代文化长苑中的奇葩,共分为四个段落,分别为欢乐号子、登船号子、打橛号子、生死号子。
1.2.2.2“海味”剪纸
古往今来,威海形成很多具有海洋文化特征的民间艺术,“海味”剪纸就是其中之一。威海的剪纸大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海里的鱼、虾、蟹以及渔家生活和海上劳作等场景都栩栩如生,形成独具威海特色的“海味剪纸”。
1.2.3 特色民居
在威海还有一种比较独特的民居—海草房[11]。海草房是渔民祖辈居住的特色民居,它是用大块石头砌成的墙,三角形大山墙,方形的院落,在房顶上盖上一层厚厚的海草。海草房具有冬暖夏凉百年不腐的特点,因此它也是国内外不可多得的宝贵的资源。
1.2.4 饮食习俗
随着渔民将多余的渔获物与农民多余的农作物交换,渔获物与农作物也就成为了渔民的主要食物。渔获物寓意“年年有余(鱼)”;逢年过节大枣饽饽也是必不可少的,数量要整整十个,有十全十美的意思。
1.2.5 行船习俗
行船习俗主要体现在新船行船整个过程。新船下坞也会在船头上挂上彩,船主还要挑选黄道吉日,在船上点上蜡烛,放鞭炮,备上贡品,行大礼,为新船点睛等。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渔民的亲属都会在海边祈福,希望出海的渔民能平平安安的满载而归。
1.2.6 信仰与禁忌
由于大海的神秘,渔民对大海的自然现象的无法解释,这时渔民就会产生一些神灵崇拜,对他们进行供奉。威海渔民主要供奉东海龙王和海神娘娘,在每次出海之前和大型节日的时候,都会焚香烧纸,摆设贡品,祈求出海平安。威海渔民的民间禁忌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语言禁忌,忌说“翻”及其同音字,喜“鱼”及同音字;另一种是行为禁忌,忌鱼背朝向客人、客人忌用筷子挑拨鱼刺、忌将筷子横放在碗及将碗倒扣等。
2 威海海洋民俗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威海市旅游业的全新领域是海洋民俗旅游的发展,它带领了威海旅游业的新发展。目前威海市海洋民俗旅游以荣成国际渔民节为发展重点,海洋民俗旅游基础设施也日渐完善,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2.1 海洋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虽然威海市的海洋民俗种类很多,但开发深度不够,效果不佳。例如,威海特有的海草房、渔家文化等,其价值可与福建客家土楼和中国传统民俗相媲美,但都没有形成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市场的竞争力也相对较低。所以,提高威海市的文化旅游吸引力就必须进行深度的开发。
2.2 海洋民俗旅游产品创新不足导致类型不丰富
目前威海市海洋民俗旅游产品由于缺乏创新使民俗节庆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产品类型单一,不能满足现在的游客出游体验当地的文化和旅游特色、能参与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等多种需求,这就要求威海市的海洋民俗旅游发展要注重类型多样化,进一步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
2.3 海洋民俗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
民俗旅游具有的地方性是不易被外人所知,所以就要借助宣传手段。但是目前威海市海洋民俗旅游的宣传手段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媒体、广告等方式,对参加公益活动的重视不够,对赞助与各种活动、赛事等也不积极,所以对于宣传力度还有待提高的。
2.4 海洋民俗旅游项目发展不均衡
威海市的海洋民俗旅游发展最好的当属荣成国际渔民节,它的影响力度很大,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加,相比较之下,其它的海洋民俗艺术、文化都没有得到合理的规划开发,所以导致了威海市的海洋民俗旅游发展的不均衡。
2.5 对海洋民俗旅游缺乏必要的重视
现阶段的各类海洋民俗活动多是由民间组织的,除了荣成国际渔民节是由荣成政府出头举办的,其他地区的节庆活动政府都是很少参与的,这种没有领导组织使当地的民俗旅游缺乏有效的发展策略,也使资源开发不合理;同时,威海市的海洋民俗旅游缺乏政府的管理,这种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降低经济效益。
2.6 海洋民俗旅游缺乏品牌优势
威海市的海洋民俗旅游一直没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发展起来的力度比较小。威海市的海洋民俗旅游只有荣成国际渔民节有不错的品牌优势,能吸引广大的游客前来,其它的海洋民俗旅游一直没有利用好品牌的优势,所以发展的整体效果不好。
2.7 海洋民俗旅游发展缺乏关联性
威海市的海洋民俗旅游都是独立发展的,缺乏整体的关联性,导致威海市的海洋民俗旅游整体的发展力下降,威海市的海洋民俗旅游没有形成合力,应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发展,可以把特色的海洋民俗旅游产品进行整合,用发展效果好的带动其它海洋民俗旅游的共同发展。
3 威海市海洋民俗旅游发展建议
3.1 深入发掘威海市海洋民俗旅游资源
发掘海洋民俗中具有地域性特色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部分,让每一座建筑、每一道美食、每一条鱼、每一件设施甚至每一棵海草都容纳到旅游资源开发的范畴,并根据市场需求原则重新组合,拓展旅游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在海洋民俗旅游资源集中的地区,建一个海洋民俗度假村,领略海洋民俗文化,参与渔民的生产生活,享受一下“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乐趣,在度假村里,可以汇集全部的海洋民俗旅游项目,让游客可以不出村子看遍威海全部的海洋民俗,设置一些可以让游客参与其中的项目,满足游客的参与性。
3.2 集思广益丰富海洋民俗旅游产品
威海市在资源开发和整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丰富海洋民俗旅游产品内容和类型,形成具有威海地方特色的海洋民俗旅游产品体系,以满足旅游者日益增多的需求。例如效仿深圳“中华民俗村”的建设模式,在威海建造一个特色的海洋民俗村,选择临海或海岛的村落,保留其渔民出海打渔的习俗,让游客住海草房、吃渔家饭、睡渔家炕、当渔家人、观民俗情等;借鉴比较成功的特色民居—江南水乡、客家土楼等品牌的做法,推出以海草房为核心的特色民居,发展独具威海本乡本土的渔家游;广泛开发高质量的海洋休闲体验旅游产品,修建渔家乐一条街,让游客享受一站式的渔家乐趣;设立海洋民俗博物馆,收集渔民时代出海打渔用的各种器具,让人们了解渔民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和建筑特色,对于一些可以参与的项目,可以让游客体验,让人们更直接的了解威海的特色海洋民俗等。
3.3 加大旅游宣传及营销力度
首先,威海市应加大宣传的资金投入,选择多种宣传手段,如借助影视和名人、海洋民俗旅游宣传片、刚开通的青荣城际铁路及附近设施设备等先进的宣传手段,同时可以由旅游社的组团计调人员利用旅游展销会到客源市场进行产品的推荐,以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其次,荣成国际渔民节的知名度较高,用荣成国际渔民节的影响力来带动周围的其他海洋民俗旅游项目的发展,这也是最好的宣传方式。
3.4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威海市的海洋民俗旅游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应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威海市海洋民俗旅游的发展。首先,政府成立一个海洋民俗旅游发展的管理机构,制定发展的方案,统筹发展海洋民俗旅游的工作。其次,要贯彻合理开发、保护利用的原则,加大海洋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最后,加大对海洋民俗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威海市的海洋民俗旅游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力量支柱。
3.5 形成海洋民俗旅游品牌
威海市的旅游业发展要有新方向,就必须树立一个特色的旅游品牌。应以威海市的海洋民俗文化为基础,以特色民居为核心,以海洋民俗文化示范区为依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平台,努力打造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和市场效益的海洋民俗旅游品牌,要做到在保持原有形态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同时通过渔家号子、荣成国际渔民节等海洋民俗文化活动和渔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展示,让游客充分欣赏到海岛渔家文化,品味渔家风情,享受吃住渔家的乐趣,将“渔家乐”打造成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休闲文化旅游品牌。
3.6 实现海洋民俗旅游项目联合发展
将海洋民俗旅游资源整合,实现各海洋民俗旅游项目的联合发展。要做到返璞归真,与渔家乐相结合,对村容村貌进行整体设计包装,陈列渔网渔具和一些渔家生活的必需品,让游客居住其中能够真正的感受到渔家的生活氛围。组织游客同当地的渔民来学习织渔网,感受参与渔村生产劳作的乐趣。把渔民的风俗习惯在院落里显示,让游客在渔家大院学习渔家的传统艺术,居住在渔家的游客还可以参与海洋民俗活动的准备过程中,由当地的渔民言传身教,增加了游客对民俗的了解,通过真实的生活展示,游客就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海洋民俗文化,而并非是走马观花。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服务优良,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增长旅游的时间,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打造特色海洋民俗旅游风貌,实现海洋民俗项目共同发展。
摘要:威海市的海洋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来发展海洋民俗旅游,但是,目前威海市的很多极具特色的海洋民俗旅游资源并没有发挥出它的价值,也有很多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因此,本论文将对威海市的海洋民俗旅游向深度发展,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形成独具威海地方特色的海洋民俗旅游,进一步提升威海的地位,提高威海的知名度起到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威海市,海洋民俗,民俗旅游
参考文献
[1]邵世英.论山东海洋民俗的旅游开发[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12).
[2]陈钜龙.海洋民俗文化[D].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07.
[3]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篇八
[关键词]中国民俗旅游问题教学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129-02
中国民俗旅游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既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又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等问题,积极探索课程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目前《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中的缺陷
(一)课堂教学方法传统、陈旧、单一
传统教学法注重单纯的课堂教学、教师灌输的教学模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差,难以成为复合型人才。目前,一些高校在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主要以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授课,而新型的师生互动式探讨、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少。此外,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更新、创新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实践教学环节
一些高校由于受一些条件限制,多数采取理论讲解授课的教学方式,传授的内容为“从教材到教材”,学生只能学到抽象的理论知识,这会导致学生只能凭借想象力去领会教材内容,而无法感受到和挖掘出知识深层次的内涵,“更别提去运用所学知识。实践教学环节的弱化,导致学生对实践缺乏一种感性认识”。另外,教材本身的内容也多以理论为主,经典的案例不多,课堂教学也以理论教学为主,虽然有些学校在开课时也设置了实践课时,但所设的实践课时少,有些老师甚至将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让学生去实践,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制约了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体现和提高。
(三)考核方式单一,考核成绩比例安排不合理,无法彰显学生实践能力
对于中国民俗旅游的考核,目前大部分学校采取期末考试的方式,多以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很少考虑进去,这种仅对知识记忆和背诵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更有些学校在学生考试前,出现老师给学生做所谓“点题”的考前辅导,即划出考试范围和要考的知识点,导致学生产生反正考试前老师会点题,所以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只要考前临时突击背下来考试范围即可的心理,这对那些平常不认真学习但短时记忆能力强的学生而言也能考出不错的成绩,这样的考核成绩不仅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还打击了因没记住考试范围而没考好的、平常认真学习的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考核的试题类型也过于呆板,无非是名词解释、选择题目、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之类的题型,这种考核方式只能测试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程度,却忽视了学生的分析和实践能力。
(四)教材内容以理论和描述性内容为主,实践案例少;教材讲解与地方特色不结合,地方和学校的特色不突出
目前的中国民俗旅游教材内容趋向于理论性,如多为介绍一些民俗事项,实践内容少,缺乏可探究、可分析性的内容,没有明确区分和体现出实践教学这个重要环节的内容。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注重介绍和归纳所处地域的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忽视地方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缺少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分析,没能真正做好因材施教。
二、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改进教学方法,使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进,注重学习成效,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学方法一定要切实符合“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可以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穿插诸如:提问教学、讨论教学及引入视频等资料教学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导游模拟实训室进行现场教学等方式等。在“课程课堂教学中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巩固学习效果”。例如,课堂上可以采取给每个学生10分钟的时间来讲述自己家乡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的方式,这种课堂讲述和讨论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相互了解他乡、他族的民俗文化、乡土人情,而且也是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改进教学方式有一定的促进和创新作用。
(二)采取重基础综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调查相结合的模式
我们在课堂教学时,我们既要进行必要的理论教学,一些民俗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研究方法要传授给学生,又要根据学校和专业特色,根据学生生源情况进行特殊化的教学改革,“将相关的课程如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文化、旅游开发、客源国概况等进行有机联系、穿叉融合”。 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同时另一方面,中国民俗旅游的教学不应只局限在课堂,而要把实地调查方法和技巧策略指导、传授给学生,并利用当地旅游资源(特别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结合教材内容,采取带学生去实地采风和考察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当地的民俗民风的同时,又做好田野实地调查研究。比如说,可以让学生去周边有代表性的地区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文化,搜集和整理地方相关民俗文化现象,并做好简单整理后在课堂上讲述或上交调查报告,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地去研究其是否具有可开发利用价值;或让学生利用假期对他了解或感兴趣的某个民族的特色节日民俗文化做调研,并给出自己对该节日民俗的旅游的开发和发展策略或方法等等。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在获得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的同时,又能增强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师生互动讨论等方式,既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又能进一步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教学知识和技能。
(三)采取形式多样的课程考核方式,注重体现学生的能力
可以采取笔试和实践运用考核的双重考核方式,或采取以调查研究(或报告)结果为主,考核基本知识点的笔试为辅的方式来考核。不一定考核每个知识点,重点是考核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真正领悟程度和在实地调研或民俗旅游线路等方面的设计成果如何。具体做法是:一种方法是以基本知识点的考试为主,比例为60%,而课外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报告成果),比例为40%的方式来计入期末成绩;另一种方法是采取实践或实训成绩为主、笔试为辅这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中国民俗旅游这门课程的课外实践的考核,建议可以参考在组织学生进行外出做实地采风或田野调查过程中学生的具体表现,以及学生所完成的调研结果来考核、界定其课程成绩。
(四)要加强中国民俗旅游的教材建设和知识的系统综合运用
要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教学的要求,就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在指出民俗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等内容外,更要以民俗为中心,如何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结合旅游开发的条件和原则,去做合理的规划和开发;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结合实地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明确实地教学和实践的内容;同时,教研室和科任老师要制订出规范的实践、实训教学方案,并要保证能在实际中付诸实施。
21世纪教学改革要求以素质教育为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这个角度来说,建议学校要形成特色的教学梯队,根据本校所处的地方特色文化(如边境地区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边境地区独特的节日民俗旅游文化等等)、学生生源的情况,编写出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资料来作为教材的补充,并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此外,任课教师还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提高自己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同时通过网络、论坛、期刊、报纸等各种渠道搜集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增加教学内容和范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研究适合该门课程教学的新方法或创新点。
三、结语
中国民俗旅游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教学改革,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注重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任课专业教师需要通过参与相关的实践或科研活动来提高教学水平。完善课程教学,除了在课程教学中传授基本知识,还要特别强调学生实践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如培养学生实地田野调查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上权为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以期能在促进教学改革方面起到些许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婷.旅游教学改革初探[J].华章,2010,(32):100.
[2]葛欣欣.《中国民俗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教育管理,2013,(3月下半月刊):224.
[3]稂艳玲,张翠玲.基于“双高”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的民俗学课程教学改革[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44.
[责任编辑:碧瑶]
【民俗旅游论文】推荐阅读:
民俗旅游报告10-29
民俗文化旅游06-29
2024年中国十大民俗文化旅游公司排名11-12
社会民俗学论文11-06
旅游资源保护论文旅游保护措施论文08-24
旅游论文07-06
旅游专业论文06-22
旅游发展论文范文07-30
旅游业论文10-07
会展旅游毕业论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