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表现证明

2024-07-08

现实表现证明(共7篇)

1.现实表现证明 篇一

工作现实表现证明

证明

兹证明我单位XX同志一贯思想端正,作风正派,无不良政治倾向,无违法违纪记录(按出境要求的项目写),特同意出境。

XX单位(公章)

年月日

证明

兹证明我单位XX同志一贯思想端正,作风正派,无不良政治倾向,无违法违纪记录(按出境要求的项目写),特同意出境。

XX单位(公章)

年月日

工作证明范文一

工作证明

兹有我单位XX(同志)在xx部门,从事xx工作,专业年限为xx年,特此证明。

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

某某单位(公章)

年月日

工作证明范文二

工作证明

XX学校(单位):

同志,性别,政治面貌,身份证号:。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在我公司XX部门从事XX工作,工作积极,团结集体,遵纪守法,各方面表现优秀。我单位对本证明真实性负责。

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盖章)

年月日

该同志政治觉悟高。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

擅长写作和新闻宣传,以身作则,宣传工作成绩优异。从2009年4月份八步区新闻中心筹备组成立以来,担任筹备组副组长,2010年2月担任新闻中心副主任,分管办公室和新闻股工作。工作中,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勇于创新进取,主动搞好对外宣传工作,做到勤跑、勤问、勤学,积极捕捉新闻线索,深挖细掘,不断提高新闻稿件的质量,多角度、多层次宣传新八步的经济建设及各项事业所取得的成效,提高新八步的知名度。2009年以来,该同志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新闻稿件达700多篇,其中《广西日报》30篇(头版头条1篇,属重点稿15篇)、广西电台20多篇、《贺州日报》240多篇(头版头条35篇)、《...》100多条,贺州电台180多篇,新华网、广西农业信息网等网络170多篇;在八步区公众信息网发表300多篇。2009、2010,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被区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被贺州日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2010年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八步区2010年城区征地拆迁百日大会战个人二等奖”,本人撰写的《...》被评为中国地市报通讯类一等奖。

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决策水平。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沟通,充分利用资源,为各媒体提供服务,支持他们的采访报道工作。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媒体对我区宣传工作的支持,请他们尽量多的为我们提供宣传平台。加强人力物力配备,满足宣传工作需要。争取各种机会,安排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参加各类新闻媒体组织的业务培训。对外宣传出题目、提要求,进行具体指导。遇重要宣传事件,出面与有关新闻媒体进行协调、接待上级来访的记者、编辑,与他们进行面对面地沟通,提高了对外宣传的实际效果。

该同志任劳任怨,团结同事,热心助人。廉政方面没有不良反映。

2.现实表现证明 篇二

新闻寻租

“新闻寻租”简单地说就是记者利用采访权来寻求经济利益。本文对比较常见的新闻寻租方式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有偿新闻。“有偿新闻”是指新闻机构及新闻工作者对要求刊登新闻者索取一定费用的新闻。近年来, 此类“新闻”在有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刊、广播、电视上繁衍速度很快, 侵占的版面、时段也日渐增多。主要表现在:一是传媒的编辑部门与广告、发行或经营部门混岗现象较为普遍。从中央传媒到地方传媒, 都存在要求记者拉广告、分摊征订任务的现象。特别是拉广告, 丰厚的回扣诱惑力很大, 于是记者的正面采访就可能变成发稿权与广告之间的交易, 这种制度上的要求将使新闻价值和政治宣传价值受到利益的诱惑而扭曲。二是广告与新闻栏目或其他节目混淆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将明显的广告标识以“企业家风采”、“某某访谈”、“健康之路”等名称出现;有的整版新闻或整个节目, 其实是在变相做广告。三是传媒的栏目或节目与企业合办的现象相对普遍。传媒负有监督社会的职能, 这样的“合办”即意味着这个栏目或节目自动放弃对该企业的监督权利。

记者索贿。记者腐败体现最鲜明的就是记者收受或索要礼金。索贿的方式有很多种, 有的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报道活动中接受行贿者各种形式的礼金, 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等;有的则去企事业单位当所谓的兼职“顾问”, 领取薪酬;或者为企业搞所谓的“新闻策划”, 共谋制造“新闻”, 从中牟利;还有的甚至打着记者、编辑的招牌, 为广告公司强拉广告, 采访索要“红包”, 标价兜售“有偿新闻”。收受或索要礼金虽然并不代表新闻从业人员的主流, 但却严重地腐蚀与毒害了新闻队伍, 导致了敬业精神的失落和拜金主义的盛行, 对新闻事业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危害。

媒体腐败。2003年, 鄂东某报以曝光当事方丑闻的方式强拉广告, 形成了一条报社领导——记者 (25%提成) ——受要挟单位的“媒体腐败食物链”, 一年内该报发行量和广告纯收入都翻了一番。鄂东某报“新闻敲诈”事件就是典型的媒体腐败。媒体腐败包括经营管理行为腐败和经营管理制度腐败两个方面。首先, 经营管理行为腐败有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经营管理者把新闻机构、新闻活动作为自身谋利、发财的工具;二是指这类经营管理者对新闻从业人员实施腐败管理, 即以自身的行为为“榜样”, 导引、放纵新闻从业人员参与、从事谋取私利的活动。其次, “有偿新闻”为什么屡禁不止, 且有泛滥之势, 与经营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密不可分。其中, 最为突出的就是一些以禁止“有偿新闻”为名的上缴“红包”的规定、措施等。这类规定、措施均要求采编人员上缴“红包”, 而上缴后可获20%~60%或更高的返还。这样的制度, 不仅起不到禁止“有偿新闻”的作用, 而且为“有偿新闻”提供了制度支持。有业内人士说:“这是双赢, 我们拿得多, 单位收得多, 经过组织处理, 我们的钱就干净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新闻媒体参与市场竞争, 谋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理属应当, 但是有些媒体以上三种滥用权力寻求自身非法经济利益的行为, 完全牺牲了新闻的社会效益, 背离了新闻的党性原则, 背离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的宗旨, 必然导致我国新闻传播整体公信力的下降。

媒体暴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媒介所拥有的权利在某种程度上是党政权力的延伸或对这种权力的补充, 媒介的意见通常被视为某一级党组织的意见, 权威性很大。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上访者不找政府、不找法院, 而找媒体、找记者, 并且找的结果往往是使久拖不决的问题如愿了结, 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媒体的权威性, 也让某些媒体错误地认为自己是行政机关, 高高在上, 在采访、报道中对采访对象和受众造成不应有的伤害或侵权。

强迫采访。这种“暴力”行为的主要表现是, 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 以满足公民知情权、表现百姓现实生活原生态为名, 强行闯入个体的私人空间, 以公开个人隐私为主进行新闻采集与传播, 这种现象在“民生新闻”和“DV通讯员”中比较突出。新闻“暴力”化现象是当前愈演愈烈的电视新闻大战下催生的畸形儿, 这种貌似传达百姓生活原生态的行为, 实际上是电视媒体强设议题、侵犯当事人个人权利的表现。一些新闻报道打着贴近群众、真实再现社会普通百姓生活的旗号, 将镜头强行深入到普通百姓的隐秘之处, 将社会个体的行为放大为社会行为, 其暴力倾向具有相当的隐秘性, 危害更大。

新闻伤害。事实上, 有相当一部分造成新闻伤害的报道既不失真, 又没有超出法律的范围, 可最终还是给有关当事人造成了精神乃至经济等合法权益的损害。这就是非侵权行为造成的新闻伤害, 一种存在范围更广、危害面更大却又游离在法网之外的新闻报道失误。2006年夏季, 南方某报记者撰文, 怀疑西瓜被人为地注射了红药水以保持颜色红嫩。没想到, 此报道竟引发2006年海南西瓜大量滞销, 瓜农损失上千万元。在整个事件发生期间, 虽然生物学专家用实验证明西瓜注水是彻头彻尾的谣言, 但参与报道的传媒都采取了躲避的态度。直到央视经济频道对此事件进行深入报道并公开辟谣之后, 那位记者也没有表示出丝毫抱歉之意。对一个莫须有的谎言的坚持让人们非常直接地看到了传媒的“暴力”面。对于受到严重损失的瓜农, 传媒已经无法用“正义的误伤”来解释和推诿了。长期以来, 新闻伤害的例子在媒体报道中屡见不鲜。对电视画面、报刊版面上不时出现的被拐卖妇女难堪的表情、洗浴中心全裸表演的女子不加遮掩的曝光图像,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增加卖点, 不顾社会责任, 造热点、炒热点, 给弱势群体带来的伤害。

煽情庸俗。当前的媒介, 特别是电视中出现的煽情庸俗给媒介生态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值得关注。煽情是媒介市场强势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表现, 而煽情手法导致黄色新闻出现。为了迎合低层读者的情趣, 以犯罪、凶杀、色情、小说连载等刺激性、消遣性文章和漫画为内容是“黄色报纸”经常使用的一种新闻报道手法。黄色新闻使媒介成为犯罪与邪恶的积极代理, 粗俗、下流的煽情主义侵蚀了优良品位和高尚道德的教规, 降低了受众的道德水准, 刺激人们丧失理性走向犯罪。庸俗化则是媒介工作者在节目娱乐化和商品化的影响下, 为了迎合受众需要而追求低级趣味、不顾文化导向、滥用采访权行为的一个表征。电视节目庸俗化的典型表现是娱乐节目的“愚”化、变“味”。这些节目有的推出天气节目的性感、情色播报;有的起用有争议的人物或者采用有争议性的手段来主持节目或播报新闻;更多的是媒介利用人们对演艺明星的好奇心理, 对他们的私生活穷追不舍, 以及利用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和好奇心, 进行恶意炒作。

策划新闻

策划新闻又称“制造新闻”、“传媒假事件”, 是指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 具有人为策划、适合传媒报道等特征。

虚假新闻。2007年的“纸馅包子”事件就是典型的假新闻。该报道一经播出就被各媒体、网站转载, 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北京工商、食品安全部门对该报道高度重视, 迅速组织执法人员, 每天对全市的早点市场进行彻底检查, 均没有发现“纸馅包子”。北京警方也为此专门成立专案组, 全力核查此事, 并初步查明事实真相:该报道系编导炮制的假新闻。“纸馅包子”的虚假报道利用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 制造新闻噱头, 从而获得所谓的高收视率。一些媒体以收视率、报纸新闻软广告化为量化指标, 过度追求商业化牟利, 导致了人文主义关怀被淡漠、独立价值立场被搁置、人员考核机制被扭曲、职业道德沦丧等问题。

恶意炒作。2007年3月19日, “茶水发炎”新闻一经发表, 立即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不少媒体的报道和网友的评论都将矛头直指医院, 发出是“茶水发炎”还是“医院发炎”的质问?但时隔20天之后, 卫生部于4月10日就此事作出回应, 指出根据专业检测证明, “茶水发炎”属于正常现象, 医院并无过错, 并指责策划此条新闻的记者有悖记者职业道德, 不利于维持正常医疗秩序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一时间, “茶水发炎”事件所引出的关于新闻职业道德、医患关系、医院与记者孰是孰非等问题的讨论, 在全国各类媒体上迅速蔓延开来。“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扬善抑恶应是记者当仁不让的社会责任, 而现在不惜代价挖新闻、造新闻、娱乐大众、吸引眼球, 好像已经成了一些记者的职业守则, 不能不令人感叹职业道德和公共责任的集体缺失。采访权不是无限度的, 新闻是引导大众价值取向的风向标, 是整个社会道德良心的聚焦。我们不希望它无限放大, 更不要缩小, 丧失标准。媒体要时刻关注大众的所思所想, 而不是枉自揣测大众的接受心理, 利用媒介话语权力优势, 强行替受众设置议题, 必然造成大众媒介引导公众舆论话语功能的缺损。

媒体错位

有些记者在采访中始终没有给自己的角色作准确的定位, 不是做一个独立、公正、超脱的旁观者, 而是充当法官、裁判员甚至犯罪嫌疑人, 存在严重错位、越位的现象。这种行为忽视了自己职业的定位, 超出了媒体工作的范围, 超越了新闻采访报道所应把握的“度”, 属于滥用采访权。媒体错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媒体审判。媒体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也就是说, 媒介对法院未判决的案件进行公开而明确的判断, 这种判断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 从而影响了审判的公正性。媒介审判的实质是以新闻自由干预司法独立, 以道德评判取消司法审判, 以媒介的话语强权代替舆论监督。在实践中, 媒体越俎代庖, 代替法院给嫌疑人定罪的情况非常普遍, 比如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湖南蒋艳萍贪污案、广东马加爵杀人案以及“中国反黑第一案”的刘涌改判一案, 都含有“媒介审判”的影子。我国法律实行无罪推定原则, 在法院判决之前对任何人都假定无罪, 这种乱给嫌疑人定罪的行为, 难道仅仅是一般的媒体侵权报道吗?当然, 我们指出媒体在报道中的某些问题, 并不是说媒体不能对案件进行报道和对司法进行舆论监督, 相反, 应该加强这种监督。我们的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 在揭露司法腐败, 维护司法公正方面, 已发挥了许多积极作用。正是因为媒体巨大的作用, 才需要更加注意它的影响、责任和后果。所以, 需要媒体记者、编辑多学法律知识, 增强尊重司法、尊重公民权利的观念, 正确行使采访权, 避免搞“媒体审判”而妨碍司法审判, 伤害我们的司法制度。

假扮角色。记者需要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身份的人交流沟通, 实现采获新闻的目的。但记者无权冒充有专门职权的人去采访, 如果记者假扮有特种权力的社会角色, 如政府官员、司法人员等, 就是一种越权行为。不管假扮什么角色, 只要这种角色具有了专门的法定职权, 记者越权去行使这些职权就是违法行为。1997年8月, 某晚报刊登一篇题为《本报记者在街头报警》的新闻。为了检验某市“110”的工作效率和可信度, 该报记者冒充被抢劫, 谎报险情, 该报道引起较大争议。记者应该是事件的记录者而非事件的制造者, 不应成为新闻事件的决定性力量并干涉事件的发展和进程。那种把自己置身于一个事件或事实之中, 人为地推动新闻事件的发展, 甚至主动诱导对方引发或制造一个所谓的新闻或再克隆一个“新闻”, 是有悖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

设置陷阱。为报道市场缺斤短两的现象, 记者隐瞒身份, 要求修秤的小贩将标准秤改成不标准秤。为证明某地有色情活动, 记者不惜打扮成嫖客, 与卖淫女共入暗室。记者的这种做法, 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等于在诱使人们犯罪, 有些有犯罪企图而没有犯罪行为的人可能由此真的走上犯罪道路。例如某记者到某街暗访个体业主销售淫秽影碟情况, 当个体业主自称没有时, 记者便许以高利, 个体业主经不住诱惑, 索性到其他摊位去买, 然后再转手倒卖。学界认为, 这样的采访方法有引诱犯罪之嫌, 记者的职责是采集新闻事实, 而不是收集犯罪证据, 更不能制造新闻, 因此, 记者不能设圈套、布陷阱, 引诱别人从事违法或犯罪的行为。

介入过度。有一篇题为《名记者为女毒枭堕落》的报道, 报道说:“南方某晚报颇有名气的记者”为了写一篇“有深度、有力度的纪实报道”, 在发现妻子从事贩毒勾当后, 他一不制止, 二不报告, 而是突发奇想, 要利用这个关系“深入”贩毒的“虎穴”去作一次“体验式采访”。在妻子的安排下, 他两次往返中缅边境, “亲历”了贩毒的全过程, 其中一次就带回毒品两公斤, 他成为一个事实上的贩毒者, 最终走进了公安局。对记者采访行为的罪与非罪, 在新闻界与法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在采访时, 记者的身份是双重的, 他既是采访者, 又是事件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可能产生双重角色的行为规范不相容, 导致矛盾冲突, 使记者在毫无觉察中参与犯罪, 也使新闻真实和客观性受到质疑。

因此, 在采访中, 记者的职责并没有改变, 记者仍是记者, 记者的角色只是新闻信息来源的代理人, 而不是法官, 不是警察, 不能去办案、判案, 更不能直接参与案件。办案、定罪、判罚是司法部门的事, 新闻采访不能越俎代庖。

新闻侵权

关于新闻侵权, 理论界和新闻实践部门已多有论述, 在此我们仅就新闻侵犯隐私权和隐性采访做一简要论述。

采访权侵犯公民隐私权。随着社会对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日渐推崇, 新闻媒体却也屡屡以侵犯他人隐私权而被推上法庭。这种保护公民隐私权与新闻媒体采访权的冲突, 使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不得不加以重视。采访权是一种公权利, 就是以公开性为要旨, 而且要求时效要快, 内幕挖掘要深;而个人隐私则是一种私权利, 需保守秘密, 两者关系处理不当, 就会发生冲突。因此, 虽然任何个人和单位都可能成为侵犯公民隐私权的主体, 但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往往是被告席上最常见者。一般认为新闻媒体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主要有三类:一是盗用他人的姓名、照片、图像并在新闻媒体上采用, 二是擅自闯人私人场所, 三是违法公开个人隐私行为。

隐性采访和使用非法采访器材。近年来, 微型摄影设备的不断发展, 在硬件上为偷拍提供了可能, 形形色色的偷拍实录, 都让我们在体会对违法犯罪行为曝光揭露的快感的同时, 也感到了一丝疑惑, 甚至恐惧。大量的偷拍事件背后, 存在着一些让人忧虑, 值得反思的问题:公民隐私权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权利, 谁有权利剥夺这种隐私权, 当隐私权和新闻媒体的采访权、公众的知情权相冲突时, 隐私权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普通的民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 来保障自己的隐私权不受侵犯。2002年4月,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开始实施, 其中第86条规定:“在民事诉讼中, 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 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印件, 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 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这个司法解释给予隐性采访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 因为它对偷拍偷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间接规范。另外, 法律规定除特定国家机关和其工作人员以外, 任何人不得使用窃听器、监视器等间谍器材。2003年, 某报社记者通过窃听警方电台, 在没有进行现场采访核实的情况下, 肆意渲染, 捏造了一篇名为《警察鸣八枪镇住百人群殴》的新闻, 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此记者也因捏造新闻, 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3.“现实”的诗意发现与表现 篇三

周林平具有很强的写实绘画基础,当他把写实造型转换为水墨表现时,“型”的概念在水墨写意的规则下被淡化和简化,删去了繁琐的细节、逼真的描绘,而成为诗意的符号与全新境界的营造。

艺术是强调感觉的,优秀画家总是把世界的感觉敏锐地体现在画面中,使作品洋溢着清新的气息、蓬勃的活力,其中,最重要的是画家以非同寻常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去感受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并把自己独特的感觉凝定在作品的意象和笔墨、形式和秩序中,使作品在关注现实中以发现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并从中撷取诗意,给予表现。

作为青年画家,周林平是敏感的,他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诗意的形式、意象与笔墨语言,因此,他在营造现实生活的诗意氛围和抒情的气息中,在淡化情节、淡化主题中,表现出现实生活的本质。周林平的“写实表现”,以小写意的精致性,以适度的“写实”,以有分寸的提炼,表现了一种平静的生活方式,并且赋予它们以朴素、单纯,映衬出一种特殊的生活情趣与美感。艺术创造,需要艺术家有一种诗意的眼光与人文情怀,尤其需要一种超物质层面的审美精神态度。周林平的作品体现了这种特定性。

分析作品,不难发现,周林平作品的形式、语言、风格,是建立在写实基础上的表现,但这种“写实表现”已经与生活现实拉开了较大的距离,画家自我意识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融入。比如,人与物关系不真实表现,几笔氤氲淡墨造成的虚幻与想象,以及画面整体布局中的空白处理,都为诗性的形式与语言的营造提供了可能性与有力的支撑;而且,使画面中增加了含蓄与和谐的气息,以充分体现出水墨语言的特殊美感与魅力。

周林平有着很好的艺术感受性,他的作品不是建立于空中楼阁,也不照搬生活,他对生活现实的发现和表现,为的是让你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周林平的作品,本质上体现着一种抒情式的现代美感和诗意情怀,他以自己的方式去激活意象,构造洋溢着情感节奏的水墨文本,讴歌的是激情的时代。

Zhou Linping was born in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in 1963 and graduated from Wuxi Institute of Arts & Technology in 1984. Then he took further study in the Liu Dawei Figure Painting Studio in 2004. Now he is a member of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a first-level artist of China and the Vice-President of Xuzhou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Institute.

周林平,1963年生于江苏徐州,1984年毕业于江苏无锡工艺技术学院,2004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首届刘大为人物画工作室。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徐州书画院副院长。

4.现实表现证明 篇四

系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

届毕业生。现将其现实表现总结如下:

1、本人基本情况:

,身份证号,性别,民族,政治面貌。

2、现实表现:

1)政治思想:该生政治素质高,在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并能自觉地学习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塑造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校期间拥护党的政策,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并积极付诸实践。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后,能够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能够起到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中获得一致好评。

2)学习:该生在校期间,学习努力,刻苦钻研,成绩优良,并已经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工作扎实,得到了老师的好评。

3)生活:该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积极组织和参加班级活动,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在同学中间有较高威信。

3、有无政历问题:

该生在校期间,积极与“法轮功”等不法组织进行斗争,从未参与过“法轮功”等非法组织,表现优异。

4、在校学习期间有无违法、违纪行为:

该生在校期间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从未有过任何违法违纪行为,表现优异,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5、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无。

北京化工大学党委组织部

5.现实表现证明 篇五

该同志能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时刻注重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始终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没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政治表现好,家庭社会关系政治历史清白。

为人谦虚真诚,处事公道正派;心胸宽容大度,不计较个人得失;待人诚恳、友善,尊敬领导,团结同志,较好地处理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能够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未参加任何邪教组织,没有任何违法违纪行为。

热爱教育事业,态度端正,工作热情高,执行力强,积极承担有困难的工作和领导交办的临时任务,主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注意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团队意识强。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

6.现实表现证明 篇六

新媒体作为重要的时代标识,它是通过传播媒介的革新来影响社会的,它缘起于技术革新带来的传播媒介革新这一事实,又通过新媒体的便捷性渗透至人们的生活,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强化自身的存在感和不可或缺性,当人们把对新媒体的依赖性转变为常识性的认知时,新媒体就开始参与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来,久而久之会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因而,新媒体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技术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悄悄改变我们的交往方式。

当代大学生,对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认同和应用几乎是百分之百,长期通过新媒体进行虚拟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交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状况也呈现出与新媒体比较契合的新特点: 一方面,新媒体带给大学生三个认知维度: 一是视觉时代,二是注意力经济,三是社会敏感期;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随之发生变动,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三种倾向: 一是群体性浮躁心态,二是群体性审美媚俗,三是群体性过激行为。

一、视觉时代易导致群体性浮躁心态

仔细审阅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文字语言能力在视图影像的冲击下而变得暗淡,一个沉默寡言的时代已到来,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而言,视图阐释和视图理解已变成我们阐释和理解社会的主要方式,正如丹尼尔·贝尔曾经断言的一样,视觉文化正在替代印刷文化成为当代文化的主旨。

视觉文化研究的先驱者发现,与印刷文化强调语言、文本和思考力不同,视觉文化则强调图像、感性和娱乐性,语言与视图的二元结构特征促使视觉文化与印刷文化分道扬镳。当下社会,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控制力在逐年上升,从非主流地位向主流地位转变中。后现代文化也成为主体的日常生活态势,眼球与吸引眼球成为视觉文化思考的核心,只要能吸引眼球,即使是被截取或被编辑的部分世界真相也可以替代世界的全部。

当前伴随着互联互通的高速发展,传播影像视图的现代新媒体已占据校园主流,影像视图的动态化和跳跃感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求知欲,语言的魅力在图像面前处于劣势,听与看的区别在于勤于思考而累和沉浸于娱乐而奋, 惰性与随波逐流促使当代大学生在追求真知的路途中遇到困境。

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围绕着语言文字的印刷文化已经教会了人们读万卷书的求知模式, 思想者把自己的思维和理性置入文字中,由读者静心阅读、领会、感知并吸收为自己的知识,从学理上讲,即文字中的“能指”和“所指”被读者接受的一个过程。“能指”是文本本身的东西,“所指” 则是文本所表达出的意蕴、情怀和观点。求知的过程是求知者突破“能指”探寻“所指”的过程,是一个阅读文本又超越文本的过程。

而大学生在追求真知的过程中,求知贵在对 “能指”的理解与把握,需要一定的知识涵养与批判力,当前高校大学生求知困境正是在对“能指” 的把握过程中即知识内化过程中产生的。读书时间不连贯、时间不够充足,深入文本不够、浮于表面,学业依赖突击学习和死记硬背来实现,考试课尽量不挂科即可,考查课百度一下就算完事,细细算下来,高校在读大学生四年学习的科目很多,真正深入的科目确是很少,说到底,当代大学生的知识涵养与批判力缺乏导致当代大学生的浅薄与浮躁。在一个充满视图、图像的视觉文化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吸纳了大量视图与图像进来,挤占了大学生的宝贵学习时间,大学生群体性浮躁心态也日渐明显。

二、注意力经济易导致群体性审美庸俗

审美是主体的一种高级需要,它是主体在自我审美能力基础之上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过程, 是主体对自由本质的欣赏,是对人格自由的向往。 这种人格自由使主体具备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动力与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讲,审美是自由人格的本色。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对审美对象不断刻上自由意志的烙印,也会产生出一种确证自我自由本质的愉悦,这种追求自由本质且得到确证的过程使审美主体完成对美的体验。从审美一般有两个先后相继的不同阶段: 初步阶段是对美的感性直观形态的获取,后续阶段是对美的升华和享受。美的感性直观形态又称为快感的美,是美本质的外部形式,美的升华和享受又称为美感, 是美本质的核心内容。近年来,高校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凸显的审美庸俗问题,实质上是当代大学生在审美过程中重视形式忽视内容,把快感扩大, 把美感挤压的结果。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成了快感的建构与美感的消解呢? 让我们把眼光投向我们所处的时代。

“商品”是经济概念,“审美”是美学概念,这两个原本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在今天却出现合流趋势。伴随社会发展、经济进步,以“生产引导消费”的生产社会已经被以“消费引导生产”的消费社会所替代。这一转变促使商家重新思考商品的营销模式,于是商品和审美开始走向一起,直至审美作包装商品的附加值被摆上货架,进入消费过程。日本经济与文化学家杉浦勉将这种以商品经济的文化力来吸引人们注意,给消费者带来影响的经济形式叫作“注意力经济”。注意力经济特别寻求人们的注意力,把吸引人们眼球看得尤为重要。大众在消费过程中同时消费商品、注意力和快乐,这必然导致快感文化。究其缘由,美感是一种需要追求和欣赏的,是飘忽于“商品”之外的东西。这种形而上的存在对于注意力经济的欲求来说价值较小; 相反,精于经营形式的图像、音效、画面等对于诠释美感,快速传递美的符号具备优势, 所以越来越被重视、夸大,故而审美的商品化过程实际上是对审美的两个阶段顾此失彼的过程,顾的是快感,失的是美感。取舍之间,审美完成转向,美感逐渐被淡化、消解,快感则被夸大、建构。

与整个社会密切联系的大学不可能躲避开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冲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内外经济交往加深带来中西文化的融通与冲突, 文化多元化导致审美取向的多维化、多向化和多元化,这为大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发生审美庸俗提供可能。

需要反思的是,我国高校学科设置比例失衡和学科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又给当代大学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人文气息不浓,学术重术不重理,形式化严重,学科设置的瘸腿现象严重,民国时期的德先生跑了,赛先生群体臃肿,高校也发现了这一奇怪现象,而后加紧对人文教育的扶持与投入,但往往是注重量,忽略质,造成“有且大量有”的人文教育怪相,这种怪相凸显出有的平庸,即量的恶性膨胀和质的严重匮乏。科学技术是一种“器”,一种工具性的维度,若是过度追求科学技术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则会把科学技术的“工具性”本质演化为技术官僚主义,从而引发科学技术控制主体的现状,进而引发功利主义、物质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大学生在这种鱼龙混杂的思潮中容易产生“急功近利”、“拜物教”、“有用即真理”的庸俗生活哲学。不幸的是,注意力经济所带来的快感文化适应了这一趋势。

更为深刻的是,注意力经济带来的结果除了适应,还有控制。快感附于表面,所以容易失去, 得和失的转换快,基于此,要保持形式的吸引力就要把快感与权力结合,并借助强大的现代媒体势力,传播至广大的受众。现代传媒不同于传统的传播媒介,它以图像作为传播因子,不断更迭图像内容以激发人的感官刺激,最大限度地迎合审美主体的感官需求,伴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这种感官化、平面化、快餐化的传播方式逐渐上升为当代社会最具普遍性和最受欢迎的审美方式,并为当代大学生所广泛接受。

当权力与快感相结合形成一种控制后,一种新的话语权就在审美领域产生,在这个审美趋向多元化、多维化的时代,审美主体势必会受到新话语权的引诱和控制。在其控制之下,审美主体逐渐丧失其对美本质的自由自觉的追求,停留在无深度的感性表面,那么,当代大学生群体性的审美媚俗倾向日渐明显起来。

三、社会敏感期易导致群体性过激行为

社会敏感期一定与社会敏感问题相关联,而社会敏感问题是指涉及广大百姓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它具有问题敏锐、矛盾性强、分寸难以把握、多种矛盾相互交织、涉及面广、利益指向性明确、公众关注度高等特点。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转型与攻坚期,改革也正处在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国际上经过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发展期,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悄然变化,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特点、新问题,国际社会的非安全因素和不安定因素加大,因而从国内外局势看,在内部改革进行的同时,外部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的不稳定因素加大,围绕我国周边海域发生的“海权之争”问题正在持续发酵中,外加美国重返亚太政策的影响,可以肯定的是: 社会敏感问题的层出不穷势必会促成社会敏感期,而社会敏感期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维稳教育是一种挑战。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助推了这一重大挑战,伴随移动互联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力远超过了传统时期。新媒体的理解在不同学者们中存在争议,至今亦无定论,它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互联互通作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特征,正在快速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未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冲击和挑战。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新媒体主要指基于网络的手机、博客、微信等,陈文畑在《新媒介环境下的高校舆论安全构建》一文中提到: “新媒介的普及以及新媒介文化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渗透,给高校的舆论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无论是社会热点事件或者校内突发事件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引起高校舆论波动甚至骚乱。”[1]

社会敏感时期高校大学生容易在各种内外因素的诱导下产生群体性思想情绪波动,进而有可能引起群体性过激行为。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几乎每所高校的在校学生人数均在万人甚至几万人以上,如此集中的人群数量,年轻气盛、思想活跃、容易波动、追求自由、向往民主,判断力欠缺等等是这群大学生的特点,因而大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波动,表现出群体性、从众性、冲动性等特征。冯晓丽在《敏感时期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及疏导策略研究》一文中指出: “敏感时期是相对于学校常规状态而言的一些特殊时期……当代大学生,虽然具有开阔的眼界、较强的独立意识和一定的政治见解,但是,由于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同时还处于不稳定的时期,很容易受到敏感时期给予的影响和压力,出现情绪和思想上的波动和改变,在敏感时期,学生的思想情绪容易出现波动和改变,使他们走向极端。”[2]

社会敏感期往往是多个社会敏感事件共同促成的一个特殊时期,但是在多个社会敏感事件中一般会有一个事件较为突出,引领着社会敏感期的走势,可以称为主要敏感事件。当下,在国内外复杂环境下,围绕我国周边海域的海权之争就是一个特别突出的社会敏感事件。海权之争就是海洋国土、海洋资源、海上通道的争夺,其核心是资源之争。中国作为大陆型国家,历史上海权意识并不是太强烈。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用先进的技术和枪炮打垮了腐朽的清政府, 也给海权意识淡薄的中国人敲响了警钟。二战后,世界各国普遍开始重视海权,海洋、资源、主权之争随之多起来。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沿海大国,拥有大片的海洋国土,海上邻国众多,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原因所致,中国与部分邻国之间存在海权之争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特别是围绕中日钓鱼岛之争,中菲黄岩岛之争,海权之争正在持续发酵中。这一敏感事件也成为青年大学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围绕海权的海洋意识、海洋经济、 海洋科技、海洋法律、海洋管理、海上军事力量等成为热点知识,围绕海权的主权问题也在点燃国人内心“争口气”的火花。

摘要:新媒体是一个动态词,而不是一个静态词,它的核心是革新。技术进步带动传播媒介的革新,传播媒介革新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对于大学生而言,新媒体不仅仅是生活必需的工具,更是不可或缺的“肢体”,新媒体带给大学生三个认知维度:一是视觉时代,二是注意力经济,三是社会敏感期。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三种倾向:一是群体性浮躁心态,二是群体性审美媚俗,三是群体性过激行为。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状况

参考文献

[1]陈文畑.新媒介环境下的高校舆论安全构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报,2012(7):56.

7.现实表现证明 篇七

关键词:基层;人民内部矛盾;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2—0009—03

积极预防和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面对处于由全面小康向初步现代化迈进的发展阶段和面临金融危机背景下逆势赶超的挑战和机遇,同时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加快推进,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人民内部矛盾面广量大,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何准确把握人民内部矛盾的现实表现及规律成因,主动寻求预防化解之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基层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方面及现实表现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各种社会关系基本协调、政局基本稳定、社会基本和谐,但人民内部矛盾也出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新情况、新问题,影响了社会协调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拆迁安置矛盾日渐凸显。随着城市城市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市政片区拆迁、新区广场建设、道路的拓宽改造等一批城建重点项目陆续上马,同时各类工业园区、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飞速发展,大量土地民房被征用拆迁、流转置换。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征地拆迁补偿矛盾,特别是围绕补偿标准、安置入户、引发了大量矛盾,导致聚众闹事、集体上访和群体性治安事件时有发生。在基层,就发生因涉地问题引发的矛盾逐年上升,由此酿成的群体性事件也处于多发状况。

2.金融危机影响仍未消除,矛盾传导效应不容忽视。2009年下半年以来,各地基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受影响企业平稳过渡,保持了经济持续增长、社会持续稳定,但金融危机对经常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依然存在。虽然在2009年第二三季度出口下降趋势得到遏制,逐步止跌企稳,但影响出口回暖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同时,许多地方规模以上企业效益下滑,与2008年同期相比,很多企业利润增幅下降。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许多基层单位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关键期,企业改制、结构调整、产品升级等应对措施步伐加快,加剧了矛盾的集聚爆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在社会稳定中持续凸显。少数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操之过急,没有充分考虑大部分职工利益,导致各种矛盾不断出现,部分涉外企业经营困难,给民工就业、工资发放、福利待遇等造成影响,给社会稳定带来新的挑战。

3.少数企业发展方式粗放,环境污染矛盾时有发生。随着中央、省市级对于污染治理的严格实施,许多基层先后关停了一大批化工污染企业,但相关治污措施和民生工程建设需要一定过程,化工污染问题尚未完全根治,特别是一些化工企业较多的地方,少数企业因受客观条件限制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长期忽视治污措施,导致环境污染引发矛盾时有发生,企业与周边群众矛盾突出。

4.交通配套设施相对滞后,事故伤亡矛盾较为突出。近年来,随着城市道路建设飞速发展,国省道拓宽新建、县乡道路建设、村村通工程等全面推进,极大地改善了全市道路通行条件。虽然城市道路建设不断加强,但仍难以完全适应群众通行需求,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购车热情高涨,导致车路矛盾十分突出。同时,许多县乡道路和村道交通安全配套设施还不完善,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差,管理机制不健全,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交通事故成为社会矛盾的新增长点,由此引发了大量死伤赔偿纠纷,甚至出现堵路滋事等群体性事件。同时,因受企业设备老化、持续高温等因素影响,安全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期,容易引发一些社会矛盾。

5.网络论坛矛盾热点集中,不良炒作易成引发酵母。由于网络舆情面广量大,传播速度快,各种思想文化表达和利益诉求错综复杂。一些人为达到个人利益诉求或不可告人的目的,通过聊天网站、网站论坛等形式,公开反映利益诉求或发布混淆、虚构的事实,吸引网民浏览并跟帖讨论,赢得网络上不明真相群众的同情,从舆论上为自己造势,企图以此迫使政府有关部门改变或取消既定政策,从中达到各自不同的目的。因此,往往一些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突发事件以及具有较大影响的事件,很容易通过网络形成社会热点。部分网民经常就环境污染、社会治安、市政建设、交通状况等热点问题发帖,引起网民跟帖议论,其中不乏思想偏激、煽动情绪、发泄不满的言论,容易引起网民盲目跟随,引起所谓“共鸣”,往往一个小小的是非波澜,都有可能对基层的社会稳定带来影响。

二、新时期基层人民内部矛盾历史背景及成因浅析

人民内部矛盾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在当前经济转型、社会转轨、产业升级的历史进程中,人民内部矛盾产生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也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特别是有些矛盾引发原因重叠交叉,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金融危机成为经济转型的“催化剂”,对基层经济跨越发展的“倒逼”效应明显。在转型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分化,由此引发各种利益矛盾。特别是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企业被关、停、并、转,或者破产,从而引发各种矛盾。与此同时,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产品不断投产,一批新型白领、高级蓝领不断涌现,导致社会阶层不断分化重组,群众收入不断变化拉大,容易引发相关社会矛盾。此外,随着基层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快,城乡二元结构将被逐步打破,城乡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必然会引发大量城乡之间的人民内部矛盾。

2.社会转型缓冲机制欠缺,整体控制能力减弱。伴随着经济产业转型、城乡结构战略性调整,镇江市进入了社会转型关键期。由于新旧体制并存、交叉和碰撞,改革措施不配套和政策法规不完善,导致社会转型缓冲机制欠缺,社会整体控制能力减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素质能力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特别是少数基层领导和部门对群众和职工反映的实际问题重视不够,能推则推,能拖就拖,以致小事拖大,大事拖坏,导致群众越级上访,让矛盾牽着鼻子走,使得群众产生“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觉。同时,个别部门在制订政策、开展工作过程中往往只从部门利益出发,没能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没有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引发群众不满。

3.舆论转型日趋丰富多样,舆情控制压力加大。当前,社会舆论也同样经历着深刻转型,舆论方式日趋丰富多样,报刊舆情、电视舆情、电台舆情、期刊舆情不断涌现,特别是随着互联网作用的提升,上网人数持续增加,网络舆情大有成为主流舆情之势。由于网络舆情主体身份复杂,思维方式不同,所持价值观、人生观、伦理观也不尽相同,对社会现象、国家政策等同一对象的反映也会存在巨大差异。同时,互联网的虚拟性决定了网民在网上传播信息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从而造成网上舆情形成快、传播广的特点,网民可以在第一时间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参与对某一件事进行评论,并且任何评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被看到,信息传播的时空性给网络舆情管控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由于很多网站都设在境外,无法对其内容进行控制管理,限制了对网络舆情的管控。

4.心态转型面临痛苦历练,守法意识不够牢固。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民众心态也同样经历转型,部分群众心态失衡,行为偏执,法制意识淡薄,总习惯于从客观上找原因,对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不理解甚至故意曲解,单纯从个人或小集体利益出发来理解政策法律法规。具体表现是许多群众实施了违法行为却不知违法,等到追究其法律责任时,仍觉得很无辜。有些群众虽明知违法,但缺乏依法行事的自觉性,以致一般交通違法等成为普遍现象。同时,部分群众存在“法不责众”的心理和不闹不解决问题的错误观念,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不想通过正常途径去解决问题,而是寄望于集体行动、制造事端、扩大影响,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以此来向政府施压,威迫政府“照顾”他们的“利益”,导致社会矛盾多发。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对策建议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基层政府现阶段政治生活的主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深刻认识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成因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为基层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1.建立健全超前预警机制,畅通矛盾反映渠道。要进一步畅通社会矛盾反映渠道,进一步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在及时、准确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社会矛盾的性质、特点、原因及发展趋势,为超前采取对策,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提供条件。深入开展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全面掌握基层亏损关停企业底数、涉及职工数及善后处理情况,及时发现掌握因拖欠工资福利待遇、裁减员工等可能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密切关注经营出现问题企业的非正常动向。扎实做好情报信息工作,实行每日研判、每周汇总通报制度,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市委、市政府并通报乡镇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确保超前落实工作措施,做到预警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把各类矛盾化解在企业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创新形式,实时掌握各类网络舆情。要始终高度关注网络舆情,将其作为畅通民意表达的重要渠道,从中了解民情、掌握民生、发现矛盾。近年来,有些地方全面推行了“平安民声服务台”建设,推行“局长信箱”,做好沟通答复工作,同时进一步方便了群众报警求助、投诉监督和办证办事,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展示形象做成亮丽“窗口”,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信任。拓宽渠道,建立完善诉求表达机制。这是保障公民建议权和申诉权,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了解社情民意、迅速化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措施。人民内部矛盾化解,不能只通过一个渠道,更不能让矛盾滞留在一个渠道,应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通过信访、法院、基层组织等渠道,以及人民调解、行政复议、劳动仲裁等方式,做到多渠道化解矛盾。

2.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立足源头化解矛盾。一是搭建就业平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针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加强信息引导和就业服务,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外劳务办事机构和劳务经纪人的作用,合理引导民工到各镇、区工业园就业。加大收集和发布用工信息量,降低农民工求职成本,畅通求职渠道,充分发挥各类职介机构的中介组织作用。一些地方基层组织与市经济开发区、各镇工业园区对接,举办用工企业专场招聘会,切实有效解决当前企业用工招聘和劳动者求职“两难”问题。同时,积极推进职工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可接续、可转移的办法,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职工工资和经济补偿金。二是创造条件,切实提高拆迁安置水平。科学规划,着力减少交通事故矛盾。把农村道路交通规划、安全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形成政府牵头,多方参与的建设机制和综合完整的事故预防机制。加快建设重点中心镇交巡警中队建设,规范派出所交通警务室执勤运作模式,充分发挥农村事故预防和处置的主力军作用,切实减少因交通事故引发的矛盾纠纷,严防酿成群体性事件。

3.加快推进法治教育进程,妥善化解各类矛盾。一是健全法律法规,提高依法解决矛盾能力。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形成有法可依,依法办事的工作氛围,切实把防止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使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各类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行为,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使各种关系都处于一种有序的互动之中。要在建立健全有关政策法规和工作机制过程中,高度辩证地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充分运用行政手段,及时化解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等涉地矛盾,注重从源头上抓好农村土地管理,及时办理土地确权等有关手续,从根本上消除涉地纠纷隐患。三是开展教育引导,及时解除群众思想症结。各级党政组织、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以及基层领导班子,要切实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引导群众客观地分析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保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引导群众全面看待改革,既看到改革的光明前景,又看到改革的艰巨复杂。要引导群众积极对待下岗再就业问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创造条件再就业,自觉维护社会稳定。要使群众懂得党和政府惩治腐败、解决社会不公、根治社会丑恶现象的决心和行动,从而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四是加强网络监控,提高网民守法意识。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在论坛管理者中或网民中发现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文化功底好的为我所用,充分发挥其在广大网民中的影响力,引导网上舆论进而引导民意,积极营造轻松、健康的网络环境。及时消除不良言论和有害信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采用手工操作和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加强网上舆论信息的管理措施,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散布的反动和煽动性信息从网上直接清除。

4.要积极做好应急处置工作。一是认清形势,正确判断矛盾性质。正确认识和判断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现状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前提,目前虽然部分人民内部矛盾的对抗性有所增强,但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并没改变,决不能因为发生群体性事件,甚至有过激行为的群体事件,就认为是对抗性矛盾,切实增强处理矛盾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努力化解各种冲突和矛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积极处置矛盾和冲突,不力使矛盾激化、升级。要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全面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组织指挥,基层政府的分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涉及的镇(区)主要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开展教育疏导、走访调查和处置工作,最直接地了解、掌握事件的起因和动态,科学研判、果断决策、周密部署,将不安定因素成功控制在萌芽状态。定期组织开展实战演练,加强通讯、车辆等装备的维护保养,为快速、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上一篇:平凡之路朴树下一篇:传统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