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课堂表扬(共8篇)
1.小学美术课课堂表扬 篇一
小学体育课堂表扬性教学语言的运用
【摘要】体育课是一门塑造人的课程,也是一门教学生活化的课程。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贯穿整个课堂,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教学的成败。本文在体育教学表扬性语言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阐述了个人的见解。通过在体育课堂中合理运用表扬性教学语言,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关键词】表扬 评价语言 课堂教学 老师 学生 课堂评价 口语表达能力 创造性 教师 应用教育 机智
所谓表扬性评价是指教师利用自身的肢体或口头表述的方式对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或结果予以肯定式评判,给学生明确、正向的学习信息,以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教育策略。这是教学评价语言中一种积极的语言。近期,我听了多节体育课,发现了一个问题:老师们在体育课教学中对教学语言设计不太重视,特别缺少表扬性语言。而在体育课教学中可以通过表扬性语言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环境,去激励孩子享受体育活动成功的愉悦。针对学生的心理需要,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中应以表扬性语言为主,特别是小学教师,面对年幼的孩子们,表扬性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是首要的,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学习信心,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提高课堂质量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表扬性语言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一、与人为本,运用表扬性语言,让评价张扬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教师在表扬性语言的使用上要不吝啬,让任何学生都得到鼓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个细小动作和微妙的神态暗示,富于积极性的情感鼓励语言,都能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使师生心心相印,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学生示范动作时要鼓励。学生示范动作准确无误,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予以表扬和鼓励。如“你真棒,老师有你这样的学生很自豪”;“你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你真是好样的”;“你真聪明,示范的动作得很准确”等等。此时,学生一定会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参与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同时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掘了孩子们的灵气,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飞得更远。
(二)、教师的表扬性语言要有层次,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表扬和鼓励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因此,在尝到了讲究教学语言艺术促进学生进步的甜头后,我在课堂上更加注意因材施教地使用表扬性语言。在表扬学生时我开始注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表扬,要表扬得准确,表扬得有层次,夸到点子上,把话说到学生的心坎上。例如,在对待那些示范动作准确的学生时,我会毫不犹豫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他做到更好,如“哇!某某同学做的真好,大家怎么还不鼓掌!”“大家鼓励鼓励他(她),给他(她)些掌声!”如果遇到示范动作做的不准确、不对的同学,我就说“真是好样的,你的动作越来越接近标准了!”“刚才就是腿没有抬好,努力一下,腿抬高一点,动作就完成了!”此时学生一定会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爱参与了,参与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这样做既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树立了他们的参与信心,又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使学生达到乐于参与的目的。
(三)、教师的表扬性语言要正确,让学生感受到真诚的评价
小孩子心地都非常单纯,都想得到老师的夸奖。教师要发自肺腑地给学生一些表扬、赞赏,让学生们乐在学中。鼓励性语言是教育的法宝,它们对于学生有着无穷的诱惑力,对学生的学习无疑是一剂兴奋剂,有了这种热情,课堂上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但是教育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骄傲情绪。因此,评价要以事实为依据,激发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值得鼓励的地方,避免廉价的表扬,不能毫无根据地大加评价。因此教师的表扬性语言要正确。我开始花费时间和心思去发现每个同学的优点并以此表扬和鼓励他,我的每一次鼓励对每一位学生来讲都是那么正确,那么适合他,学生们都能感受到我的评价是真诚的,我是了解他的,我的那些鼓励语言都是送给他一个人的,老师最爱的学生就是他。我这样做可以使得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都能自由、和谐的发展
(四)、教师的表扬性语言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表扬性语言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而且是一门艺术,教师不但要表扬得多、表扬得有层次,表扬得正确,更要照顾到大多数同学,用最恰当的鼓励让学生心中充满温暖,温暖就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教育的成功之所在就是在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我价值,果真要实现如此的教育,我们广大的教师们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钻研、改进、掌握。
二、善用语言表达艺术,体现表扬语言的优越性
(一)、多用表扬语言,激励学生自信心
心理学家伯利纳通过实验证明;受到鼓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主动性很大,自信心有所提高,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教师的表扬性语言还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成功。因此,教师一定不要在表扬性语言上吝啬,要经常表扬,要多表扬,对优秀的学生要表扬,对大多数普通的学生也要借表扬来促进其进步,在遇到一些暂困生或自信心不强的同学时更要加倍地鼓励。当学生所做的动作规范时,可以说:“刚才就是腿没有抬好,努力一下,腿抬高一点,动作就完成了!”当学生在跑的过程中摔了一跤时,可以说:“某某同学真勇敢,跌倒了爬起来再跑,好样的!我们要向他(她)学习!” 当有学生自愿出来示范动作时,可以说:“哇!某某同学做的真好,大家怎么还不鼓掌!”对做得不是很正确的学生也不应一棍子打死,而可以说:“你的动作不是很准确,不过没关系,你能勇敢站出来示范动作,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们掌声鼓励!”如此等等的表扬性评价语言情真意切,学生的信心自然而燃。
(二)、巧用幽默与诙谐性语言表扬,增添舒适学习氛围
行为、语言的幽默,是思想、学识、智慧、灵感的结晶。它多以滑稽、诙谐、逗笑的行为、言语形式,去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内涵。恰当地运用幽默语言去表达一个即使是极为严肃的思想主题,也会令人在轻松、愉快的感受之中领略其中的底蕴。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强调说:“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精神的饱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在培养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对兴趣培养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如在小学中年级体育教学中,以体育课“蹲踞式跳远”来说,学生总感觉难度大,太复杂。所以,每当上这样的课,学生总是缩手缩脚,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也没有练习动力(女生较多)。所以,我会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到了非洲草原,我现在想问大家,什么动物跳得最远?什么动物的后腿肌肉很发达?人类哪种运动和它们的本领一样厉害”?让学生看各种动物的跳来引出了解人类的运动——跳远,人类的运动和动物们的本领有着密切的联系。接着我会用动物的语言及动作行动起来,向学生发出比赛的要求,要求学生用青蛙、袋鼠、鹿的蹦跳、等动物的模仿跳来比赛,来启发学生的跳跃动作,接着宣布比赛结果。告诉学生我们连动物本领都可以战胜,那我们能否很好的运用动物们的本领,并结合人类的运动跳远,让学生自己讨论,自由找搭档练习。并结合跨沟、跨越障碍物等游戏让学生体会整个跳跃的动作。慢慢的结合游戏动作来纠正和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蹲踞式跳远动作做练习,激起了学生跃跃欲试的情绪。
(三)、兼用肢体语言表扬,创建和谐氛围
教师上课时的举动、讲话的语气、眉目神情、举止态度,以及服饰等都可以调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课堂气氛是影响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体育课上,教师“满堂灌”,学生并没有发言表述的机会,没有参加和发言的机会,就没有时间去思考问题,课堂显得压抑、枯燥无味,没有生趣,学生学习效果也不好,而教师的肢体语言具有直观性和夸张的部分,教师肢体语言会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的思维被点燃,使教学能在和谐、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行,使课堂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肢体语言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如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和动作来传递给学生信息,使学生感到听课是一种艺术享受,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善加运用肢体语言,就能营造良好和谐的体育课堂氛围。
三、突显表扬性语言评价的作用
1、关注与肯定,延续学生激情和憧憬的真情演绎
真情教育实施的基本技巧是教师要爱学生,要理解学生,要尊重学生,要依赖学生。
⑴、经常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的评价,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接纳态度,体验作为好孩子的快乐。
⑵、教会学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为提高自我调控能力打下基础。
⑶、通过合作培养学生初步的道德感,包括道德荣誉感、羞耻感、义务感、责任感,等等。⑷、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向比较稳定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精神。
⑸、通过游戏、音乐、形体等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美感及其不同形式,引导学生将这种美感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
2、一视同仁对待,营造民主与平等的和谐课堂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其直接意义是尊重学生人格,学会宽容学生、并创建一个宽松的、安全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空间,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他们敢想、敢说、敢试,让他们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和发展。例如在我所任教的班级里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位同学在做示范动作时做错了,很多同学说他,开始,有点忐忑不安,我说:“某某同学,这个动作你做错了,应该„„,再做一次,老师相信你这次一定会做好的!” “告诉老师,你行吗?”“行!”后来,他充满信心再做一次,而且动作做得准确。我想如果当时我所采取的是指责和批评的“教育”,那可能是“另外一种结果”。
3、表扬性语言是教师文化素质的体现,潜移默化学生的语言表达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常用这句话来形容人与人的交往对人的品行所产生的影响,其实,语言学习也是如此。学生,每天和什么人接触的时间最长?老师。对学生的语言影响最大的是什么老师?语文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本身所具有的词汇量很少,模仿性很强,因此,语文老师所给予他们的语言熏陶就如“滴水穿石”。那么,教师应如何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熏陶呢?以生动的语言为示范教学语言是连接各部教学内容的媒介和纽带。教师的语言要清楚、准确,使学生能够明确教师所要表达的内容或发出的指示。教师的语言还应尽量简洁、生动,既能吸引住学生,避免长篇大论。如在训练方阵队列时,要求“一纵二横三前后”。前滚翻技术要领,口诀:一蹬二撑三低头,团身翻滚像圆球。------这些口诀简明形象,学生易懂、易记,便于掌握动作要领。
(1)、以丰富的词汇作积淀
组成语言的最基本单位是词汇,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所掌握的词汇主要是听来的。因此,学生所听到的词汇越多,他学到的词汇也越多。为了让学生浸染在丰富的词汇中,我总是有意识地使用不同的词汇表达相同的意思。表扬学生时,我这样说:“你们看,小畅上起课来真是认真,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瞧,小悦的动作一丝不苟,老师都要比不过她了。”“看着你胸有成竹的样子,老师完全放心了。” “全神贯注”、“一丝不苟”、“胸有成竹”„„各色的成语成为教师语言中的常用词汇,学生听得多了,词汇自然就丰富起来。
(2)、以动人的修辞去感染
虽然,低年级学生不懂什么修辞方法,但是,他们常常会无意识地模仿老师的语言。因此,我总是有意识地采用多种修辞方法与学生对话交流。课堂上,如完成力量型动作时,教师可用“猛张飞”、“大力士”来比喻;完成技巧型动作,可用“轻飘如燕”作比;完成速度型动作,可用“箭离弦”、“野马奔腾”作比。一年级学生不懂什么叫排比句,不懂什么叫反问句,但是他们会感动。而能让他们感动的语言,常常会在不经意中,从他们的嘴里蹦出来:“这位同学,太棒了,太厉害了!”我们常常发现谁的学生就像谁。教师的语言规范,学生的语言也规范;教师的语言简洁,学生的语言也简洁;教师的语言生动,学生的语言也生动。反之,教师的语言不规范,不简洁,不生动,学生的语言也就零乱、重复、枯燥。
总之,表扬是现代课堂不可或缺的教学语言,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否则也有可能使学生产生抵触等消极情绪。使用表扬性语言,不能只关注对课堂的调控和对教材的把握、处理,而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用真情关爱学生,更多地要对学生学习进行客观性、激励性的表扬,态度要真诚,语言要幽默,充满关怀。因此,立足课堂教学资源实际,巧妙地用足、用好“表扬”资源则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内核,只有实施得当,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丰富、精彩。教育的成功之所在就是在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我价值,果真要实现如此的教育,我们广大的教师们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钻研、改进、掌握。
参考文献:
1、李鸿江主编,《体育教学》北京报刊,发行2002年3月15日
2、《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基斯,教育科学出版社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人民教育出版社
4、《创新体育教学的实践思索》,《小学教学参考》
2.小学美术课课堂表扬 篇二
一、转变传统观念, 树立正确的课堂评价观
在传统观念中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 就是单纯地对美术绘画技能技巧技法的评价, 例如学生是否对图画的结构有所把握, 比例是否分配合理, 颜色是否搭配得当等等;而评价的方式也十分单一, 大多数都是采取教师给学生进行评价, 例如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测试图画进行打分、写评语等。这样过分追求绘画的质量, 过分追求绘画的技巧, 却忽略了对学生们认知情感、美术感受的评价, 是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的。为此, 我们的小学美术教师们, 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观念, 摒弃陈旧保守的课堂评价观念和方法, 树立符合当代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正确的课堂评价观。
首先, 教师要明确小学美术课堂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学生兴趣和美术综合水平, 是为培养学生们的美术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因此, 不能为了评价而去评价, 将其流于课堂形式化, 而忽略了教学的效果。其次, 课堂评价必须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 以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客观事实为依据, 而非为了个人感情或主观臆断去评价。再者, 课堂评价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美术技法、技巧上面, 而是要将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审美能力, 审美情感, 认知体验以及学习态度等都纳入评价的范围之中。最后, 评价的方式应该多种多样, 既有过程式评价也有总结式评价。总之,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 教师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坚持以学生为本, 注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 树立正确的课堂评价观, 通过有效评价来促进学生们美术综合素质的提升, 同时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
二、创新机制, 采取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方法
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美术教学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换句话说, 就是对小学生在日常美术学生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成绩等方面, 做一个全过程的、综合的、系统性的评价。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我们必须采取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在新的课堂评价观里, 学生是被评价的对象, 同时也是评价的主体, 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到课堂评价之中来。一方面, 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 即让学生自我检查自己对于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特点、学习方法等, 让学生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另一方面, 教师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 让学生认识到同伴眼中的我, 了解到他人心目自己的美术学习情况。例如学生们在课堂上完成一幅绘画作业《春天的颜色》, 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们进行自我评价, 自己给自己打分, 自己发现自己作业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然后, 再让学生们进行互评, 相互欣赏同学的“作品”, 相互写评语, 学习别人的优点。总之, 将学生自评与互评结合起来, 既激发了学生们的主动性、参与性, 又激发出学生对美术绘画的新的认识和感悟, 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2、即时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 评价无处不在, 并不局限于每次作业或测验之后的集体评价。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叶子》这一课时, 教师提问:“请问大家知道哪些不同形状的叶子?请画出来。”学生们便会兴致勃勃地将自己知道的叶子画在纸上, 有的学生画大大的荷叶, 有的画椭圆形桃树叶, 有的画出满满一树的柳树叶……学生们的思维很活跃, 可以画出各种各样的叶子来。教师可以对此进行即时点评, 对于想法新颖的学生给予表扬, 以鼓励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信心。此外, 对于每个阶段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式评价, 以检查学生们的掌握程度, 并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总之, 将即时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建立起连续性的、完整的课堂评价机制。
3、学校评价与家庭评价相结合
学习评价不光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 也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 而应该学校与家庭, 教师与校长、学生、家长相互配合、共同参与的综合性评价机制。当然以学校评价为主, 家庭评价为辅;美术教师作为评价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校长、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其中。这样一来, 不仅教师可以多角度、多渠道、多侧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 家长也会更加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可以有效结合起来。例如学生可以在开家长会的同时, 也将学生们的作业展示出来, 让家长们欣赏, 让家长们进行评价。
三、结束语
总之,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 我们的教师要更新教学评价观念, 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取学生自评与互评结合、即时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以及学校评价与家庭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创新性的评价机制。通过这样的课堂评价方式, 去辅助日常的小学美术教学, 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 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而实现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慧玲、马建新:《创新评价机制打造高效课堂——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甘肃教育》, 2012 (05) 。
3.小学美术课课堂表扬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表扬性言语
小学教育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语文阶段的学习中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打造一个高效率的语言课堂。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表扬性言语进行评价,通过表扬性的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涵养
教师的水平决定着学生的语文成绩,因此,为增长学生的语文知识,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涵养,在进行表扬性评价的过程中使用新颖的词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还应掌握一些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在正确的场合使用正确的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尊心。
二、在表扬的过程中增加情感投入
在进行课堂表扬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要进行口头上的表扬,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增强对学生的关爱,使学生生活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下,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激發学生的学习愿望。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地丰富内心的情感,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带来一个充满欢乐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难忘的一天》的时候,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学生对“难忘”的印象。同时,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记录下自己难忘的一天,鼓励学生增强自信。通过多元化的鼓励使学生增强对学习的欲望。
三、表扬的及时性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语文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加以语言表扬,运用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语言对学生加以鼓励,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在学生取得进步或者成绩优异的时候,要及时使用新鲜的语言进行表扬,从而促进学生积极的课堂参与性,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自己的信心。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引导,从而提高教学
质量。
参考文献:
陈林.小学语文课堂表扬性言语评价行为研究[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24(40):242-245.
4.小学美术课课堂表扬 篇四
学现状的探索
【摘要】在美术课堂中,多媒体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它能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可调动学生掌握新知,可解决课程的重难点,可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尽管多媒体教学有着从前任何一个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不能以教师的参与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对学生而言,这种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尤为重要。把传统的教学形式和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美术课变的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字】多媒体 美术 现状
多媒体作为教学媒体,是目前较先进的一种教学手段,无论在绘画造型,工艺设计,作品欣赏还是综合探索方面都能很好的发挥其独特作用。在美术课堂中,多媒体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它能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可调动学生掌握新知,可解决课程的重难点,可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将面临21世纪高科技的挑战,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脑作为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
现在有很多学生上美术课都不愿带画具,致使很多美术教学活动无法继续。据初步调查,相当一部分学生说他们原本喜欢画画,但课程太紧张,顾及不上;有些学生说现在美术课准备的工具材料太多了,有时一套工具只用一两次就用不上了,很浪费!无法按照老师的要求准备画具;有些学生说其实美术课可学可不学,因为小考科目没有它;有个别高年级的学生家长干脆说:“孩子这个时候哪有时间画画呀?”„„学生过早地偏科学习很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
新理念要求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片施展美术特长、表现自我的天空,让学生能够参加自己所喜欢的美术活动,都能感到美术有趣、有味。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摆在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的位置上,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体验美术课堂的温暖,使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是一种快乐,而不再是一种负担。运用多媒体教学,上好每一节美术课,带动学生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
一、运用多媒体,提高美术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富有想象力,创造力,但经历浅,知识面窄。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要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展开丰富的想象,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让学生理解更透彻,思维更活跃,思路更开阔,反馈更迅速。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生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所以,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采用多媒体教学,只要教师鼠标一点,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聘中外,跨越古今,在会话长廊中漫步,在想象空间中飞翔。
利用好奇心精心设疑可以激趣,运用直观演示教学可以激趣,运用实物教具和挂图可以激趣,运用音乐、幻灯、投影仪、电视录像、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兴趣分成三个阶段:从有趣发展到乐趣,从乐趣发展到志趣。低年级的学生要让他们感到美术学习有趣;中年级时就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高年级要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志趣。
二、多媒体的运用,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调动学生掌握新知。情感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应该在潜移默化中让你的学生接受到这种情感教育。高年级学生的学习非常紧张,这时候的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个性,逐渐有自己的主张。
在美术教材中出现重点难点时,需要学生探索理解主动掌握,当学生不能理解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突破学生的思维模式,达到了激情引趣,趣中施教,教中有乐,乐中起智。有视觉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程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审教育人,美中育人,自由创作,巩固新知。
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学生可以上台运用多媒体说说自己的看法或者展示自己所找到的资料,教师可以自己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得到美感体验。
三、多媒体的运用,解决课程的重难点。
一年级的课,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视觉效果,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要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出示图片视频,学生欣赏老师搜索的精彩画面。通过欣赏,体会出各种不同的感觉,通过欣赏,解决了一个课程的重难点,并对自己的创作有新的启发,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到多媒体教学演示直观,生动,形象,图形文字声音相结合,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激起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师生交流。
电脑美术设计操作灵活多样,可塑性强,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作业完成后产生成功感自豪感,对于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尚低的小学生来说,运用电脑设计可以弥补手绘基本功的不足,可以加强创意,想象,欣赏,评论能力的培养,渗透情感教育。
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更乐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而作为教师则可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而且我认为电脑绘画中那种近乎游戏的手法,特别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尤其是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甚至会激发起学习的热情,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那么,我们的美术教育岂不真正实现了愉快教育。
通过学习,让学生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地参与学习,主动地去探究去创造。而电教美术有擅于形,色,生,静融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的参与教学活动。
五、多媒体的运用,对学生课堂作业的及时评价。
尽管多媒体教学有着从前任何一个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不能以教师的参与代替学生的思考。在美术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以人机对话代替师生对话。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反馈,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使教师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美术教学目标,不能以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对学生而言,这种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尤为重要。
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对具体的作业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分析与表现的能力。合理的评价可以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的,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结合教师的点评,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实践证明,科学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要落到实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科学信息技术的独特理解和掌握能力,是教学的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为我们美术教师来讲,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掌握多媒体电脑技术,及其他教学手段的使用,精心设计课件,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把传统的教学形式和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美术课变的更加丰富多彩。
5.小学美术课堂基本要求 篇五
小学美术教育是一种基础美术教育,是与专业美术教育不同的,属于素质型的教育。在基础教育体系中,美术教育能提供其它学科所不能提供的教育价值,美术课程尽管要涉及到理性、逻辑、抽象,但更强调形象、感性、情绪、想象、个性、创造、体验和实践。根据目前美术教育理念、目标要求,现行美术课教材教学内容划分四个领域(“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进行教学,“四个领域”教学目标有所区别,但内在知识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相近,所以课前教师要仔细研究分析教材,全面了解本学段,本单元本课的教材所处地位、知识衔接和目标要求,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并根据不同学段的《美术课程标准》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书写单元教案,采用一套科学客观实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根据“不同领域”教学过程,设计不同环节进行美术教学,为进一步提高我区美术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新教材的特点。特拟订我区小学美术课堂基本要求如下:
教学过程主要由以下环节构成(导入阶段、发展阶段、交流拓展)具体环节如下: 1.创设氛围,导入新课: 美术课的氛围是学生心态走入课堂,进入良好情境提高兴趣,导入新课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审美实行有效美术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的重要“ 教法”。
创设氛围方式:教师艺术性语言讲解、教室环境色调(板 报设计、学生作品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师生艺术作品图片展览、多媒体课件使用及教师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趣味故事、魔幻的色彩演示等形式)。
2.规范板书: 美术课课题一定要写的美观规范(黑体、宋体、变体及不同形式的象形图案组合字体要根据本课教学内容而定),它是反映了教师综合素质,体现了美术教师最基本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3.作品欣赏分析: 观察分析优秀艺术作品,是每个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审美素养,学习并了解知识内涵和掌握外在艺术形象特征,4.技法讲解,课堂示范: 美术课任何领域,教师都需要根据不同学年段,不同教学内容进行理论步骤,讲解和课堂示范。(课堂示范是体现教师绘画基本功,检验其“造型表现”能力的重要方式。是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艺术形象场所,是艺术学科直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手段)5.学生造型实践,随堂指导: 不同年级学段的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进行造型能力和创作能力实践体验活动。此环节是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本课理论知识前提下,进行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学生自主创作,个性张扬体验的实践环节。是体现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随堂演示调空指导能力的环节。是“师生互动”展示现代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6.教学效果反馈,作品展示交流: 此环节是反馈本课教学效果(主要展示学生艺术作品)和 拓展学科知识。学生在本环节可以相互评价作品领略各自风格特点,讲解自己作品的内容、联想及学习体会感受等,是展示本课教学效果的高潮,是通过直观艺术作品的展评培养学生审美和陶冶情操,同时也是对生成的新知识,产生的新问题,进一步拓展,延伸探索过程的开始。
7.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一节课临近结束,教师或提示学生(各种形式),总结归纳概括本课应学到的知识及重.难点、应掌握的技能技巧,提出经总结研讨生成的新的“知识与问题”,拓展延伸与本课相关知识内容,布置本课知识技能需延续完善的任务,探究思考本课“生成”新的“知识.问题”,使学生的艺术思维保持一个与下一课内容连续的过程,遵循上节课结束即是下节课开始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保持一个内在外在思维持续发展过程。
6.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中的美术欣赏 篇六
一、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及美术作品的美
儿童是爱美的,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具有强烈的追求。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就应该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1.自然美
大自然绚丽多彩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展现给我们。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赏自然的美让他们体会到美来源于生活。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动物、植物欣赏》以及三年级上册第五课《天然的斑纹》等都是要求学生以主观的视觉感受为主,体验自然创作之美。大自然的鲜明艳丽的颜色常使的小学生感到欣喜,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视觉感知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正如罗丹所说的:”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简单的说就是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欣赏自然界中,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置身于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对学生的审美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俯手可拾。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我们也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宏观意义上的美学情操。对于欣赏到美好的景象,可以主动进行再创造,而这就要看学生的想象力了。当然作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形象思维,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启发孩子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到画面中。2.美术作品之美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多角度欣赏自然生活美的同时,也要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的美。
(1)美术语言
美术语言是美术欣赏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知识。所谓美术语言是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面、形状、颜色、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一幅作品要先分析其形式语言、色块、色彩、线条等例如小学四年级上册课程一开始就先让儿童认识了解线条色彩,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不一样的感受。其次是从艺术与视觉出发分析各种形式语言带给儿童的心理感受。例如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有一副古埃及画古埃及艺术家就往往把近处的物体画在在画幅的下面,把远处的物体画在画幅的上方,以此来表现画面上的远近关系,是观赏者产生远近的距离感。(2)历史文化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强调人文学科的价值。美术与社会文化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确切的说是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只有对作者当时的社会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对作品进行分析评价感知到美术作品的情感内涵。(3)美术史
从古至今,各种美术作品,异彩纷呈,共同勾画了博大精深的美术历史长卷。如果想对美术作品有更全面的了解,那就要了解每一个时期派别,每个画家的作品特点,认真熟悉一下作品之前,作品之后各个年代有什么变化,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接触人类文明的大好机会,当然除了这几个角度之外还有其他的角度分析,对于不同的作品要灵活全方位思考。
二、小学美术欣赏内容的编排和特点
小学低年级(1-2年级)美术欣赏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欣赏的重点是对形、色的感受能力的培养,如第一册《大家都来做》《闪光的烟花》《繁忙的交通》第二册《香甜的水果》第四册《小鸟的家》等,其特点是低年级阶段所欣赏的作品富有情趣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大脑袋,歪脖子,近大远小,树画在半空中等等,虽比例不准确,但表现得无拘无束,还有一些拼贴的小制作也深受学生的喜爱.中年级(3-4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了解优秀美术作品,让他们逐渐认识到质感在美术作品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美和表现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如第六册《民间玩具》第八册《藏书票》《真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其特点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欣赏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中国古今优秀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欣赏的内容对于教学内容有参考资料的作用,在欣赏的过程中渗透了有关的教学内容。在第六册《黑与白》中就将绘画与剪纸相融洽的结合在一起。在表达方式上,除了用口头表达外,还需要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在表达内容上除了表达自己的感受之外还要说出其特色,如在第八册《画嗅觉》中要求运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来表现各种气味,这就要求老师应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作品,打开自己的想象之门去发现作品的特色。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5-6年级)要有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材料及其美感,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体内容:第九册《古朴精美的华表》《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电脑美术》《真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第十册《喜怒哀乐》第十一册《中国画和油画》第十二册绘画作品、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等涉及很广泛。其特点是让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我国造型艺术门类的面貌,除了国画、雕塑、油画等大类的美术作品之外,还将欣赏的领域扩展,将欣赏与时代同步如设计、电脑美术等,鼓励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做出自己的反应,并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进行表达。
三、课堂教学原则
(1)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欣赏是与工艺、绘画相互作用的。若学生有了对工艺品的实践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艺术品。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美术教学中民间绘画、工艺品欣赏时,让学生试着画一画、做一做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小学第九册《元宵节挂彩灯》中,首先展示许多彩灯,当这些彩灯勾起学生的美好的回忆时,学生就对这一刻产生兴趣紧接着老师就给学生讲解制作彩灯的方法步骤,然后学生就自己动手了。最后老师引导学生把实物与作品进行比较,并作出评价,看哪些孩子具有创新能力并给与支持与鼓舞。(2)提高对欣赏的认识
欣赏要有重点,有些作品以艺术特色,绘画技法欣赏为主,像一些风景画、静物画等而有的则重在对其主题思想的学习。在选材上也要有主次,教师应把重点放在那些有代表性的作品上,是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欣赏手段多样化,生动化避免枯燥乏味,还可以采用幻灯片,挂图,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增强欣赏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乐学,并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欣赏的内容不可过深,老师要少讲甚至不讲,要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易于接受的东西。欣赏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过多滥,学生会厌烦。欣赏要贴近学生生活,拉近美术作品与学生的距离。《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从小接触大量的高水平的美术作品。
四、美术教学中欣赏方法:
在美术欣赏课中有些老师过多的追求快往往就是一讲到底,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很投入认真,而学生却不在其中。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也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欣赏活动是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为避免出现以上情况要采取一些策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1.运用网络媒体语言资源激发美术欣赏的兴趣。媒体语言指的是教学中常用的图片,实物、模型、音响、幻灯、语言描述等一些“辅助工具”。教学中媒体的使用,能使绘画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变难为易。如第十二册第一课《明与暗》透视关系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仅靠语言的描述很难理解,利用演变教具不仅让学生发现规律,理解规律,而且使美术课摆脱了理论知识教学中的枯燥说教。同时老师可以带实物进入课堂让学生充分了解认识立方体等。学生在心情愉快中积极思维,进入其境,接受美的教育。在实习期间我进入小学了解了小学美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多都采用做课件ppt等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实习老师李凌霄老师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我设计的自行车》一课中就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们带来了有关自行车的动画片视频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集中了,大家的眼睛都在观赏视频,而且他的这一做法受到实习学校美术指导老师的赞赏,作为老师在准备视频的时候要注意在学生的角度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才好。我在实习教学中也在课堂中给学生带去了我自己用废旧用品做的自行车模型学生很是惊讶然后我就对他们说这是老师平时社会生活中收集废旧材料做的,像这样的废旧材料还有很多,大家可以把他们变废为宝,这样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我也对这一课进行课外拓展.作为美术老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上网搜集与课题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多看多搜集最终总会有他们喜欢的图片,有助于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
2.在课堂展示欣小学美术课堂上范画欣赏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美术技法的渗透.例如小学六年级《水墨画动物》,在正式讲授新课之前,范画的欣赏可以让学生对其中的美术技法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和认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也让一些抽象的概念图形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为新知的教学及后面学生作业做好铺垫。和我在一起实习的陈真老师在课堂上就充分展示了教师的示范作用,他在教学过程中先带领学生认识笔墨,墨分五色逐一在黑板上示范然后学生在进行练习。他在教学生学习画公鸡的时候,先画鸡头然后是身子等一步一步画的很细致而且栩栩如生,学生在欣赏教师做范画的同时学生对公鸡也基本了解了。当然老师在做范画欣赏时需要老师掌握扎实的基本功老师要胜学生一筹才可以。3小学美术课堂中单纯的美术作品欣赏
在教学中,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的读画几分钟,然后让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初步印象用思考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可以抛出几个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读画,可以从线条、色彩给人的情绪上细细品味。如:在欣赏四年级上册第一课梵高的《夜间露天咖啡馆》时,老师只要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然后让学生看画,让学生自己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呐喊;有的则感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这是爱的最强光。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4.结合地方特色开阔美术欣赏的眼界,如在学习第六册《家乡的桥和塔》时可以根据我们所处的地方特色,走出教室欣赏我们身边的桥的形态,通过多角度的欣赏不同的桥,开阔学生的眼界,尤其是现在社会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地大物博,学生外出比较安全,在学习风景写生可以是在校园内如第五册第六课,《校园里的花》就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自己去亲身观察,也可结合时间、气候、环境,有组织、有纪律地领学生走出校园,当然一定要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进入大自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画画、塑造。对周围的形、色进行辨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纯高心灵。结束语:
7.打造小学美术开放课堂探究 篇七
一、小学美术开放课堂需要开放的教育理念
教学理念开放是打造开放课堂的前提, 如果教师还是抱着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 显然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加素质化的教学。小学美术教师首先在思想理念上要与素质教育要求、新课改要求合拍, 深入贯彻课程改革的要求, 将其有效落实到美术教学工作之中, 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这是增强美术教学开放性的重要思想基础。其次, 教师要善于汲取成功经验, 不仅要从各类教学刊物中学习小学美术教学的先进经验理念, 而且要善于从网络的海洋中汲取有价值的信息, 并和自身教学工作紧密融合起来。另外, 教师还要立足于自身教学工作实际进行理念拓展, 将先进经验和教学实践相融合, 将自身经验与他人经验相结合, 使美术教学工作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小学美术开放课堂需要开放的教学手段
许多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习惯于投影仪、挂图这样的教学手段, 不仅信息量少, 而且演示方式不够灵活、较为呆板, 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针对这样的状况, 教师一定要走出固有思维的束缚, 引入开放性的教学手段, 重点引进多媒体手段。
多媒体手段在小学美术开放课堂建设中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可以以丰富形式演示, 多媒体的影音展示比投影的静态演示更加直观形象, 也更具吸引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介绍相关优秀的美术作品, 网络上海量的信息可以让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中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多媒体手段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直观的示范, 无论是绘画还是手工制作, 都可以体现出多媒体手段的示范功能。有些可以通过教师示范, 有些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演示制作过程, 使学生观察的时候更加具体、更加形象。因为有了多媒体的加入,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鼠标轻轻一点, 大量的艺术作品可以跃然屏幕之上, 古今中外内容根据教学需要都可以实现无缝衔接。课上的美术成果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在学生面前, 使课堂更加开放。
三、小学美术开放课堂需要开放的课堂模式
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程度如何直接关系教学目标达成度, 每一位美术教师都要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笔者在教学中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地位和空间, 一方面在艺术欣赏教学中教给学生欣赏的方法, 从造型、色彩、明暗、意境等方面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 提出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起交流对这一幅作品的总体印象、创作特色等, 教师最后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总结。这样的互动过程不再是被动让学生接受教师的讲解, 而是教给学生艺术鉴赏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去探析, 这对于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具有明显的帮助,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艺术数量的提升。再比如手工创作或制作教学中, 笔者也鼓励学生自己动手, 按照教师指导的方法去创作作品, 这种开放式的路径可以为学生思维创新留住空间。在学生创作出作品之后, 笔者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讲述自己设计的意图、蕴含的理念与思想, 组织大家进行点评, 提出修改完善意见, 这种体现自主性的教学互动更有利于学生艺术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小学美术开放课堂需要开放的教学空间
小学美术开放课堂, 顾名思义, 课堂不是完全局限于教室内这一空间范畴, 有经验的美术教师都充分结合了课内外的空间资源, 使美术教学更加生动有趣。笔者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向课外拓展, 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 满足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兴趣爱好。例如组织学生在课后开展剪纸、泥塑、水粉画等多个兴趣小组, 指导学生自己制定活动计划、确定进度安排。笔者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点拨, 帮助他们提高艺术技巧、掌握技能。借助于这样的课外拓展活动, 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而且有效增强了技巧掌握的效果。笔者还定期组织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展览活动, 为学生提供展示美术学习成果的良好平台。在这样的教学环节, 学生好胜心、上进心能被有效激发出来, 整个教学竞赛更多地体现了对学生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的促进效应。
五、小学美术开放课堂需要开放的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美术教学而言, 教学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状况成果的点评, 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激励促进的有利契机。笔者在评价学生美术学习成果时, 一方面密切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能力基础进行, 另一方面还延伸到学生情感态度方面, 采取美术学习等第加情感态度评语的综合评估模式, 每一位学生在这样的评价下, 都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学习状态。笔者还重视激励性评价的运用, 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多感受一些成功, 多体会一些快乐, 这是增强美术学习积极性的有力抓手。开放的评价模式还体现在学生之间的相互点评, 学生创作出的美术作品可以在小组内进行相互点评, 在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后再做进一步的调整, 还要在班级内进行评比, 集中大家的力量进行讨论。这样的过程既是帮助学生完善的过程, 也是提高全体学生构思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的过程, 以这种开放的评价逐步提高学生美术综合素养。
8.微课堂在小学美术课中的应用 篇八
关键词:微课堂;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一阶段,学生应该学到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要具备一些将来在社会立足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其中,小学美术这门学科极为重要。小学生在小学美术课上应该学到的不只是画图,还应该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以及部分实践能力。同时,小学美术课为小学生建立轻松自在的教学环境,是为了让小学生在紧张学习后得以放松,并能从美术学习中获取快乐。因此,教师提出了微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小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堂更好地学习小学美术。
一、微课堂概述
微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将教学与媒体技术合理结合在一起,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围绕某一知识点开讲,最后通过精简的视频来记录完整的教学过程。与传统教学课程45分钟讲述一个课时不同,微课堂只有5~10分钟,并且只讲述一个知识点。微课堂注重的是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自身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利用微课堂进行教学也体现了教师熟练的整合课程的能力和充满个性化的教学风采。
微课堂使用的教学视频围绕课本某一知识点,对其进行针对性讲解,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该知识点。其具体表达方法有操作过程演示视频、知识点集中讲解视频等。当微课堂应用于小学美术课中时,表达方法可以是画作鉴赏讲解视频、绘画技巧讲解视频和绘画过程演示视频等。因此,制作微课堂教学视频需要教师拥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教学能力。
二、微课堂应用于小学美术课的必要性
1.小学生年纪小,自控能力不强,注意力也很容易随时间的流逝分散。因此,对于传统课程一节课40分钟来说,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其实并不高;而微课堂教学视频一般为5~10分钟,能够在学生分散注意力之前讲述完某个知识点,对于帮助小学生接受知识有很大的效果。
2.小学生由于初上小学,没有丰富的学习经验,学习能力较差,很难全面地接受较多的知识。在传统课程教学中,教师会在一个课时内的较长时间里讲述各种知识,并不能全面考虑到小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接受能力;而微课堂教学视频具有针对性,一个视频的内容即为一个知识点,内容相对精简,而且学会一个知识点后再举一反三,学生容易接受。
3.当微课堂应用于小学美术课教学时,不仅能满足小学生的新奇感,从而对美术课堂产生兴趣,进而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还能对小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起到启迪的作用,让教师对于课堂讲解产生新的想法并有效应用于其中。
4.教师在传统美术课中的教学方式一般为讲解绘画技巧、鉴赏课本插图、绘画过程演示以及绘画作业讲解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乏味,而且很难吸收到感兴趣的知识,失去了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所该起到的作用。而微课堂教学视频则相反,其制作初衷便是为了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它采用了现代化的制作方法,生动地将知识重点浓缩在一段视频中,对于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具有很大的作用。
三、微课堂应用准则
1.教师在制作微视频之前,必须确定使用微课堂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目的,就是将关于美术课本的知识提取重点,并设计成生动有趣的教学讲解收录到视频中。在这种要求下,教师需要对小学生美术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并对症下药,予以引导,从细微之处入手,从而帮助小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2.对于微课堂的教学视频内容,必须联系课本知识将其完整呈现给小学生。因为课本上的知识经过教育家和学者的反复钻研,已经十分科学合理,而网络上相应的教学视频由于着重讲解各知识点,难免不太连贯,因此,教师需要负责将视频合理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应用于课堂中。
3.教师自身应当经常更新教学视频,探索更加新颖有效的视频用语教学,并且对于学生经常观看的教学视频应当予以重视,将其作为重点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因此,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对于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学习。
四、微课堂应用教学案例
1.示例一:以《剪纸蝴蝶》课程为例。美术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考虑到这一课程的需要,提前准备好安全的剪纸工具,做好安全措施。准备微课堂使用的教学视频时要考虑视频内容对于小学生操作的可行性,尽量选用安全隐患较低、动手能力较为合适的视频。视频内容包括蝴蝶图片以及剪纸过程演示,要求小学生在细心观察剪纸过程,然后选取蝴蝶样式,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剪纸。整个动手过程中,教学视频内容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示例二:以《美丽的丝巾》课程为例。通过视频中对丝巾的折叠和浸染,可以充分满足小学生对于课程的新奇感,从而产生兴趣。教师在整个课程要为学生示范如何操作,但不可过度参与,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只需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的。通过此次微课堂视频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小学美术不仅可以从小培养小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力和理解力,而且可以发展小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和记忆力,同时促进小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小学美术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具有极大的作用,可以为小学生日后从事设计美术类行业工作奠定基础。因此,需要通过微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的应用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对小学美术的学习,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松梅.新课标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3(9).
[2]邵宇新.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11).
【小学美术课课堂表扬】推荐阅读: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06-27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点滴体会06-23
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07-28
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经验交流材料10-03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巧用对称形》课堂教学设计07-15
美术课小学作文06-30
小学美术课的教学反思10-16
上好小学美术课之我见10-02
小学美术课教学工作计划11-12
小学美术课“自行车局部写生”有感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