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鲁教版教案

2024-09-20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教案(精选6篇)

1.九年级化学鲁教版教案 篇一

第二节 海水“晒盐”

教学目标 :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

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了解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教学过程 : [创设情景] 我们都知道由海水可以晒制食盐,但晒盐过程的原理你理解吗?本节课我们将以“海水晒盐”为载体,学习“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并完成有关的实验探究。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阅读]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1.由海水“晒盐”得到“粗盐”的基本过程

先将海水引入 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 池,继续日晒,海水成为食盐的 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

2.对饱和溶液的理解 [补充实验] 以硝酸钾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饱和溶液的有关性质。提出你的设想:探讨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速度。[结论]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对同一种物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课堂练习]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不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

D.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作业 ] 思考:要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引入] 既然大多数物质在水中是有一定的溶解限度的,那他们的溶解能力大小如何表示和衡量呢?

[提出问题] 我们同样需要思考的是:哪些因素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度?请提出你的假设。[实验探究]

(一)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度。1.溶质种类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温度和水的质量

2.温度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温度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溶质的种类和水的质量 [实验结论] 在溶质种类和溶剂的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升高温度时,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的溶解限量会升高;当降低温度时,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的溶解限量会降低。

[学生讨论] 根据刚才探究的结果,请你为溶解度试着下一个定义。[定义] 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的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活动天地] 绘制溶解度曲线

[讨论] 从溶解度曲线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通过绘制溶解度曲线的活动,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1.我们只需要通过实验测得10组温度和溶解度的数据,就可以在坐标纸上绘制出溶解度曲线,而从曲线图上,我们可以查得0℃-100℃之间任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所以,将表格数据转换成图像表达,具有直观、连续等优点。

2.如果将几种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叠加在同一张坐标图上,我们就能得到更丰富的信息,例如: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判断哪些物质是易溶物,哪些是可溶物或微溶物;两条曲线的相交点,意味着在这个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选择分离提纯混合物的方法等等。

[课堂练习] 下列各因素中不会影响固体溶解度的是()A.溶质的种类 B.溶剂的种类 C.溶剂的多少 D.温度

[回顾思考]通过对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学习,你对“结晶”已经有了哪些认识?

(二)晶体——有规则外型的固体

结晶——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结晶的两种途径:

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 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引入新课]

三、粗盐的提纯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1.使用什么方法可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 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纯净的食盐?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方法总结] 工业上净化食盐时,先将粗盐溶于水中过滤,目的是,若要除掉可溶性杂质,需加入、、等物质,将 等可溶性杂质转换为沉淀,过滤除去,最后用 将溶液的pH调节至7,浓缩即得精盐。

[深入思考] “工业上净化食盐时,先将粗盐溶于水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再加入氯化钡、纯碱、2-2+ 2+烧碱等物质,使SO4、Ca、Mg等可溶性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最后用盐酸将溶液的pH调节至7,浓缩即得精盐。”

针对上述叙述,运用你所学过的复分解反应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加入的氯化钡、纯碱、烧碱分别要对应将、、离子转化为沉淀; ⑵如果这些离子是由CaCl2、MgSO4溶解于水形成的,那么依次加入适量的烧碱、氯化钡、纯碱时,会怎样反应?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课堂小结]由学生思考发言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海水“晒盐”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由海水“晒盐”得到“粗盐”的基本过程

二、溶解度

1.溶质种类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温度和水的质量 2.温度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温度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溶质的种类和水的质量

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的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二)结晶的两种途径:

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 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

三、粗盐的提纯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1.使用什么方法可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

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纯净的食盐?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方法总结]

教学反思:

2.九年级化学鲁教版教案 篇二

但教材中的有些实验在实施过程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 教师应该不断地反思实验教学过程的不足, 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下面就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积累, 谈谈本人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改进方法和补充建议。

一、实验药品巧替代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 鼓励学生自己亲手实验。在高温煅烧石灰石实验中, 要用酒精喷灯高温分解石灰石。但对初中学生来说, 酒精喷灯的使用操作存在着一定危险性, 而用酒精灯加热来分解石灰石又不可能成功。所以, 我就用同样含碳酸钙的鸡蛋壳替代石灰石, 用酒精灯加热就能简单快速地完成实验。鸡蛋壳先去内膜, 设计对比:两个烧杯分别装入冷水, 一个直接加入鸡蛋壳, 另一个加入用酒精灯加热的鸡蛋壳, 再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观察。学生实验后, 惊喜地发现了加热鸡蛋壳的那个烧杯中酚酞一开始只有一点点淡粉色, 后来颜色越来越深, 范围逐渐扩大, 学生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此时, 再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究效果会更好。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实验, 一般就用打磨后的石棉网的铁丝, 几段连接起来再绕成螺旋状, 但没有“火星四射”的实验效果不突出, 燃烧持续时间短, 也破坏了石棉网。改用废弃圆珠笔的弹簧, 实验现象明显且持续时间长。

学生用身边常见的材料或废弃物作为实验药品完成课本上的实验, 不仅节省药品, 降低实验成本, 而且可操作性强。提高课堂实效的同时, 也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学习化学知识技能的过程, 也是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二、演示实验巧出错

在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实验中, 用导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快结束时, 请学生分析接下来该怎么操作, 学生讨论过后, 教师如果直接揭示答案, 教学效果是有限的。不如将错就错, 先将酒精灯熄灭, 这时学生就能立即观察到烧杯中的液体沿着导管不断上升并有流入试管的危险, 所以试验的操作先后顺序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也不能让实验结果真的往错误方向发展, 顺势请学生给出纠正方案, 引领学生错中求知, 错中探究, 不但拓宽了学生思维, 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现象巧显现

在做铁丝和盐酸反应的实验中, 一般只能观察到铁丝表面有小气泡, 无法观察到溶液变成浅绿色, 往往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 教师如果不尊重实验事实, 强行让学生记录实验现象, 就是违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但如果增设用铁粉和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 就会成功获得理想的“浅绿色”。如果实验室没有铁粉也可以用暖宝宝的成分来代替, 但要注意说明暖宝宝中的其他成分。我们只有让学生真正观察到实验的本质现象, 才能水到渠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否则, 不利于学生严谨认真科学态度的培养。

四、趣味实验巧延伸

课本上对氨分子运动实验虽然现象明显, 但趣味性不足。设计将四根15cm左右的细铁丝, 下端拧在一起, 插在大橡皮塞上, 上端分开成树形, 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绑在树枝上制成“花树”, 小药瓶中倒入浓氨水 (实验完毕时及时塞上瓶塞保存好, 多次使用) , 一起罩上大烧杯, 观察现象。过一会儿, 棉花团由白色逐渐变成红色, 犹如一株开满红花的“铁树”, 再将“铁树”搬到室外自然干燥, 红色消失 (进一步说明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 。这样实验就充满了趣味性, 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

在《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一节“烧不坏手帕实验”的趣味实验演示时, 为进一步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再延伸“果冻”和“魔棒”两个趣味实验。将饱和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中, 醋酸钙从酒精溶液中析出, 呈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 酒精充填其中, 即得所谓的“果冻”。再用玻璃棒蘸取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轻轻往果冻上一触, “果冻”立即就被“魔棒”点燃了, 再用果冻上的火焰完成“烧不坏手帕”的实验。整组实验环环紧扣, 层层递进, 激发思想冲突, 魔术味十足,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实验计划巧调整

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 如果按照课本教学实践安排教学实验, 根本无法观察铁钉生锈的一个缓慢过程, 硬生生将探究内容变为强行灌输和说教, 使学生缺乏体验和感受。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 将这个实验计划调整至同一章第一节金属的性质。在学到“金属能否与O2反应”中铁不仅能在纯氧中燃烧, 还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设计完成“铁钉只和水接触”“铁钉只和空气接触”“铁钉和空气、水同时接触”三组对比实验, 在学到“金属能否与酸反应”时完成第四个对比实验“铁钉和酸溶液接触”, 再利用生活经验切过咸菜的菜刀容易生锈完成第五个对比实验“铁钉和氯化钠溶液接触”, 将该实验内容调整后距离“钢铁的锈蚀和防护”一节约一个星期的时间, 学生通过连续观察, 完成实验记录, 亲身感受铁生锈的变化过程。所以“铁钉锈蚀实验”调整后不仅让学生对金属性质有了系统的认识, 更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对信息加工的能力, 学生充分享受着自由、参与的快乐。

六、增设实验巧对比

实验室制取CO2所需的原料为石灰石 (或大理石, 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和稀盐酸。而有很多原料都可以制得CO2, 那为什么偏偏选择它们?这时可增设一些实验, 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作对比, 说明选择此原料的原因。若选择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 反应的速度太快, 来不及控制与收集;若选择石灰石 (或大理石) 与浓盐酸反应, 不仅反应太快而且收集到的CO2不纯 (混有杂质气体HCl) ;若选择石灰石 (或大理石) 与稀硫酸反应, 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增设实验后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实验室制取CO2所需药品和反应原理, 而且也使学生学会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

在做倾倒CO2熄灭烧杯中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的实验时, 尽管上下蜡烛高低位置、收集CO2的体积多少都会影响实验的成功, 但在考虑过这些因素后, 灭火成功的学生发现了有的组是自下而上熄灭, 而有的是自上而下熄灭, 此时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了, 经过讨论和比较课本图片后发现了倾倒的位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这时再增设与上一次实验倾倒位置相反方向做一次对比。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学科科学方法的感悟,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七、实验结尾巧点缀

在高锰酸钾加热制O2实验中, 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而堵塞导管, 学生往往不能理解, 误认为是生成的物质造成的。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 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 独立地掌握他们。”要将知识的学习内化为自己的个人体验。所以, 在学生实验完成拆卸装置时, 巧妙地安排了用镊子夹取用过的棉花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 立即能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 这一误区迎刃而解。

再如铁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时, 尽管很明显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但学生很难理解这是个“表面功夫”, 这时适当安排了用砂纸打磨铁丝表面析出的铜, 银白色铁丝立即暴露出来, 再插入硫酸铜溶液后又有红色固体析出。

总之, 在化学教学中, 不断改进和补充实验, 可以给本来就趣味横生的化学实验更加魅力无限, 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理解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围绕“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话题, 从实验药品巧替代;演示实验巧出错;实验现象巧显现;趣味实验巧延伸;实验计划巧调整;增设实验巧对比;实验结尾巧点缀七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化学实验,出错,对比,点缀

参考文献

[1]林志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化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

[2]崔红莲, 李洁.浅谈初中化学教材中实验的改进与补充.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2) .

3.九年级化学鲁教版教案 篇三

一、出现瓶颈现象的原因

1.教材内容由具体变为抽象,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物质构成的奥秘”研究的是物质的微观世界,这对学生来说具有极大难度。与前两章相比,这一章有以下特点:一是概念抽象空洞,学生很难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教材对于化合价的描述就让学生很难理解其实质,“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个概念更不易被学生理解,因为在现用教材中对核外电子排布知识要求非常低,学生不能理解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意义,也就不好理解元素概念,再者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抓不着看不到,学生甚至怀疑这些微粒是否真实存在,这些严重影响他们的思维判断。二是化学符号抽象,学生难以用符号表达化学原理。不能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就会影响化学式的书写,化合价不能理解或使用不正确也会影响化学式书写,化学式不能正确书写则会严重影响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化学计算。

2.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健全,学习化学的兴趣减退

对九年级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课程,加上之前两章内容浅显易懂,实验又多又精彩,学生的好奇心强烈,兴趣浓厚,即使是学困生也能学得很好,取得较好成绩。但是等到学习本章内容时,学生的新鲜感过去了,兴趣降低了。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可知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主要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未完全形成。对于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学生普遍感觉难理解,对元素、化合价、化学式的概念意义书写及有关计算,有的学生认为简直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样一来导致一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甚至可能因此而彻底放弃化学学习。每年中考化学成绩在十分以下的大有人在,主要原因就是在这一章起埋下祸根。

一、采取的对策

针对以上的瓶颈现象,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对策。

1.分散重点难点,降低本章难度

在前两章教学中有意识地渗入本章内容,降低本章难度。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记忆和书写上,可以在前面每学习一个文字表达式就在其下面注出对应的化学式,并指出其中含有哪些元素,从而分散记忆化学式;在学习水的组成时,引导学生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各有哪几种,元素种类是否一样多,适当介绍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为了降低难度,可以采用记顺口溜的方式记忆化合价;有的通过实验来加深理解,加强记忆;有的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有的内容教师可用对比的方法来区别,如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及意义的区别等等,教师把这些作比较来讲解,可以使学生明辨它们,记忆也会更深刻一些。

2.化抽象为具体,保持学习兴趣

多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如利用模型、挂图、投影、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和方法继续从感官上刺激学生,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微观世界中,并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微粒。利用实验室的球棍模型使学生感受到物质构成的奥秘,利用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和氯化钠的形成示意图等挂图让学生体会化学变化的本质,再利用投影、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苯分子图像、48个铜原子的图像、硅原子排列成的世界上最小两个汉字中国。通过这些让学生体验到分子、原子等微粒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为今后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发掘课本上的实验,对于其中的一部分尽量采取学生分组实验的形式来保持学生的兴趣。比如课本上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等实验简单易做,把它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谓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综上可知,第三章造成的瓶颈现象是学生学习化学中第一次两极分化的分水岭,如果教师能帮助学生把握好这一关,我相信学生会走出第三章的阴影,突破瓶颈,走上化学学习的自由之路。

(责任编辑 黄春香)

4.九年级化学鲁教版教案 篇四

海水“晒盐”

一.我思我学:

查一查:查一查课本溶解度曲线,综观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会发现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其中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填一物质名称,下同);_____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

试一试:将饱和食盐水滴在玻璃片上,等水蒸发后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将分别盛有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和热的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冷水中,冷却后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填:

(1)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__________。结晶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从溶液中得到大量的晶体,则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_____结晶法,而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____结晶法。

(2)由上图,在80℃时分别将A、B两种物质配成饱和溶液。有关数据如图。

当由80℃降温到20℃时,析出晶体A的质量为,析出晶体B的质量为。

由此可知,溶解度曲线越陡,当降温时析出的晶体就越

。(填多或少)

议一议:如图右图所示,当降低温度时有晶体析出的是

。其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没有晶体析出的是,其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二.同步导学:

评价要点:

1.学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2.了解: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不要求掌握气体溶解度概念)。

3.了解:结晶的概念。

4.学会:使溶质结晶的常用方法(蒸发、降温等)。并会在解决分离、提纯等时加以灵活运用。

方法指引:

1.溶解度曲线直观地表示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以KNO3、NaCl、Ca(OH)2为例,其中KNO3变化最大,NaCl变化很小,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

2.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直观地选择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3.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有三种:

过滤是将可溶物与不溶物分离的方法,步骤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干燥,如粗盐的提纯等。

结晶是将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的两种固体加以分离的方法。要使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大量结晶出来,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适宜用降温结晶法,反之,则适宜用蒸发结晶法。

例如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分离步骤为:①制成热饱和溶液;②冷却结晶(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③过滤分离。

例如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硝酸钾,分离步骤为:①制成溶液;②蒸发结晶(大量氯化钠晶体析出);③趁热过滤。

蒸馏是将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加以分离的方法,如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等。

典型例题:

例1:下图是甲、乙、丙3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请根据下图回答:

(1)t2℃时,将3种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2)将3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解析:(1)t2℃时三种物质中甲的溶解度最大,即t2℃时,在相同量的水中甲物质溶解得最多,所以蒸发相同质量的水后甲析出量最多。

(2)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降温后甲、乙溶液中有晶体析出,仍然为饱和溶液,且乙的溶解度大于甲,所以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丙物质降温后虽然溶解度升高,与甲相等了,但它此时为不饱和溶液,所以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甲。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注意:这里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认为降温后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甲溶液中相等。导致此错误的原因是以为丙溶液中的溶质量也随着曲线上升了,而实际上,丙溶液中溶质的最多溶解量是增加了,但实际溶质量没有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没变。

例2:(03天津市)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

溶液甲

溶液乙

溶液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溶液丙若再蒸发5

g水,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可能大于2

g

解析:甲蒸发5

g水无晶体析出,说明甲是不饱和溶液。乙继续蒸发5

g水析出2

g晶体,乙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乙溶液如果饱和,则乙与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反之则不等。如果乙溶液是在饱和的情况下蒸发5

g水析出2

g晶体的话,那么丙再蒸发5

g水,仍然应该再析出2

g

晶体,反之则应该大于2

g

。所以本题应该选择C、D。

三.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是混合物

B.海水是纯净物

C.海水是饱和溶液

D.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溶剂得到晶体

2.下列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开的是

()

A、酒精和水

B、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C、氯化钠和硝酸钾

D、铁粉和铜粉

3.下列情况一定能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溶剂

D、蒸发溶剂

4.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有晶体析出,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溶质质量

B、溶液质量

C、溶剂质量

D、溶解度

5.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下列仪器用到的次数最多的是

()

A、漏斗

B、烧杯

C、玻璃棒

D、酒精灯

6.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c一定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

降温至t1℃,a、b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D.n点表示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7.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

()

(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二)填空题:

0

溶解度(克)

A

C

M

T1

T2

T3

B

8.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看出:

(1)升高温度,物质的不饱和的溶液

会变得饱和;

(2)T3

℃时,A

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与

溶液的质量比为;

温度(℃)

(3)要将A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可以采取的方法,而要将B从它的饱和溶液中

大量析出,只能采取的方法;

(4)如果A中混有少量B,则经过

可以提纯A。

四.活用所学:

(一)选择题:

1.能证明澄清透明的矿泉水是混合物的实验是

()

A.取一滴矿泉水在显微镜下观察

B.在矿泉水中加石蕊试液

C.仔细品尝矿泉水的味道

D.取1—2滴矿泉水在玻璃片上蒸发

2.常温下有下列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克,分别加热到100℃时,并分别蒸发其中的少量水,一定会有晶体析出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饱和食盐水

D、蔗糖溶液

3.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现有t1℃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升温至t2℃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B.a、b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C.c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D.a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4.制豆腐最后一道工序是“点豆腐”(使豆浆变成块状豆腐)。

民间常用卤水(主要是氯化镁)或者石膏粉末点豆腐,若用石灰石代替石膏则起不到点豆腐的作用。以上事实表明

()

A.石膏、石灰石均难溶

B.石膏微溶,石灰石难溶

C.石膏难溶,石灰石微溶

D.石膏、石灰石均微溶

5.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反应后的溶液与原饱和澄清石灰水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质的质量减少

C、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二)填空题:

6.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稀盐酸和氯化钠。某兴趣小组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1)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方法

同学小王仅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简要叙述操作方法及判断方法)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7.怎样在家庭厨房的现有条件下,设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

8.请根据已有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会有白斑;晾干的咸菜表面有一层盐霜。

(2)我国内蒙古地区的某些盐湖中,溶有较多的食盐和纯碱(碳酸钠)。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冬天捞碱(即碳酸钠晶体)、夏天晒盐(食盐晶体)。

(3)将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升温与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看到的现象有哪些相似,又有何区别?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C

6.D

7.D

8.(1)

C(2)

1∶2∶3(3)冷却结晶、蒸发结晶(4)

冷却热饱和溶液

活学活用

一.选择题:1.D

2.A

3.D

4.B

5.B

二.填空题:

6.化学方法:取少量样品分别与碳酸钠反应,有气体产生的原样品是盐酸,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溶液。

物理方法: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玻璃棒上有固体留下的是氯化钠溶液,没有的是盐酸。(或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盐酸,无气味的是氯化钠溶液。)

三.简答题:1、略;

2、(1)汗水中含有氯化钠,随着水分的蒸发,氯化钠析出,所以看见白斑,咸菜晾干表面有一层盐霜道理与前者相同。(2)碳酸钠(即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到了冬天,有大量碳酸钠晶体析出,可从湖底捞出(即冬天捞碱)。而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即使到了冬天,也不可能大量析出,夏天温度高,有利于水分的蒸发,所以,夏天是晒盐(即利用蒸发水分而使氯化钠析出)的好时机。

5.九年级化学鲁教版教案 篇五

第一单元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教育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公平意识,积极参与良好的和作。

2、树立规则意识,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3、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4、增强法律意识,遵纪守法,依法维护法律的权威。【能力】

1、在社会生活中,与人进行良好的合作,提高自己与别人公平合作的能力。

2、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能力,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地做出性质选择。

3、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知识】

1、了解公平的含义,知道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2、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要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分清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3、知道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知道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4、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规范,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第 1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第1课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 第一框 我们向往公平

一、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公平感的产生;②公平(不公平)的含义;

③社会公平的含义; ④为什么要维护公平? ⑤如何维护社会公平?⑥怎样做一个有公平感的人?⑦我国社会公平的现状如何?

2、能力目标:

(1)在社会生活中,与人进行良好的合作,提高自己与别人公平合作的能力。

(2)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能力,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3)分清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要求。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公平意识,积极参与良好的合作。(2)维护社会公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3)树立规则意识,遵守正义制度,敢于、善于同不公平现象、行为做斗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合作公平、社会公平的含义是重点;

2、为什么要维护公平?是重点;

3、应该如何维护公平?是重点

4、公平感的产生;公平的必要性的认识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小活动等的运用。

四、教具教学手段:(略)

五、教学过程: 引言部分的讲解:

在这个故事中,让同学们思考老人的同学提出“比赛不符和公平正义的要求”,为什么违反了比赛规则,比赛就是不公平的,也是不正义的?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公平正义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有什么积极的作用?通过问题的列出,激发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探究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带着问题学习课本。

并且在引言的第二段上初步认识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向学生提出追求公平,维护正义是时代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

(一)、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

通过课本p3—p4材料分析,让同学门思考几个问题:

1、为什么会产生公平有不公平感?(教师点拨)合作就利益关系,从作中产生了利益分配的公平与不公平感。

2、认识什么是公平?什么是不公平的含义?在这里要抓住判断公平的标准是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否则就是不公平。

通过对教材p4—p5的阅读分析让同学们理解讲究公平的必要性。联系前面的知识思考王某的做法对刘某是否公平?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王某李某是好朋友,二人合作开店,王某在合作中,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承担的越来越少,而在合作中的获利并没有减少,按照公平的标准就是不公平的。那么,这种做法会导致什么结果呢?他们的合作就很难继续下去,必然导致失败。的出结论,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在此可以举一些例子如:当今世界的谈判要双赢、外商投资也要照顾外商的利益、遵守国际交流的准则等。

3、所以,合作的必要性也就解决了。可见,生活中我们与他人合作时,需要树立公平意识,努力维护合作公平。另外,通过p5填一填的小活动交流,进一步认识合作公平的表现、要求和必要性。

既然公平是必要的,那么维护公平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就要学习下一个标题的内容了。

(二)、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

1、让同学们知道,除了在个人与个人合作公平外,还有社会公平。

(1)什么是社会公平?含义,区别合作公平。它们主要是产生的具体途径不同。社会公平是社会为个人提供的权利、机会和利益中产生的。

(2)认识我国社会公平的表现。见p6图片、p7材料填空部分,充分交流介绍在各方面的公平表现。

(3)通过公平表现认识我国社会公平的现状。明确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当家作主,社会公平得到了基本实现;但在现阶段,由于种种原因都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现象。对此国家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以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在这里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但也要正视不公平现象的存在。所以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必须要维护社会公平。自然而然的引出下一个问题。

2、维护公平有什么意义、重要性?(教师点拨)注意:这个意义要从个人与个的合作公平以及社会公平两个角度去分析。教材有三点作用,前两点是从个人合作的作用上看的,第三点主要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的。阅读教材下面的材料加深对维护公平意义的理解。温家宝总理帮民讨工资主要体现了第三点作用,总之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

(三)、维护公平的途径和对我们的要求:(注:这是本课的落脚点)

1、维护的途径有:一要靠国家政府的力量(制定公平的法律制度、行为规范,并且打击和制裁、纠正不公平现象和行为);二要靠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宣传、监督、履行);三要靠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努力,包括我们每一位青少年学生。

2、对每一位公民的要求:必须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又不侵犯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等,这是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完成填一填 说一说 的内容,增强责任意识,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六、作业布置(见练习资料部分)

七、教学后记(略)

能较好掌握公平的含义、表现、现状和意义,但对维护公平的途径和要求掌握不够好。有待提高。

第 二 课 时

第二框 为正义高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社会正义的重要性;

(2)明确正义非正义行为的含义;正义制度的含义;正义制度正义性的体现;(3)明确对待正义非正义行为的正确态度。(4)掌握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要求、措施。

2、能力目标:

(1)通过正义非正义行为的含义的认识掌握区分正义非正义行为的标准;(2)正确对待正义、非正义行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以坚持正义为荣,以实行非正义行为为耻;

(2)树立规则意识,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平、正义,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正义非正义行为的含义标准;②正义制度的含义、正义性的体现; ③如何做个有正义感的人?

难点:①正义制度正义性的体现以及正义制度对社会公平的作用;②认识做个有正义感的人的要求措施之间的关系地位;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交流讨论法、小活动的形式等。

四、教具、教学手段:图片、收集的资料、小品的准备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分清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首先,要认识我们为什么要维护社会正义这个问题,理解正义的重要性作用。在这里要强调两点一是,社会正义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还有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这里可以利用书本的图片和材料引出讨论,引导到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的认识上来。

其次,认识什么是正义、非正义行为的问题,把握区分衡量的标准。

第三、正义的要求、正义的规则如何体现和确定呢?人们按照什么来做才是正义的呢?所以就要引导学生讨论有关正义制度的知识。在此要讲清以下几个知识点:

(1)什么是正义制度?有哪些具体的正义制度?这里可以让同学们看p9下面的几幅图片来说说。比如:大到道德、各种各样的法律,小到劳动纪律、行业规定、学生守则、课堂纪律等的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就组成了正义制度。(让学生列举、交流感受)(2)那么怎样的制度才是正义的呢?可以让学生讨论,以班级公约的制定为例如何才是对没一位同学都是公平的。而且通过这个讨论也就引出了正义制度对维护公平的意义所在。(3)理解正义制度对社会成员的要求及与公平的关系。既然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正义制度,所以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正义制度。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这一体现。

第四、树立正确对待正义非正义行为的态度。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对不道德行为、违法行为、违纪行为会受到什么结果,分别交流,在交流中形成共识。

既然,正义和非正义行为要受到不同的对待,那么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我们该如何对待呢?就引出一个结论和要求那就是“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二)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从书上吕毅的选择开始分析问题: ①吕毅为什么还要投何雯的票? ②他在投票的时候考虑的是什么?

③从这个事例中你看可以明确,我们在遇到事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从这些问题中,来了解做个有正义感的人的前提是什么?那就是要树立规则意识,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品格。

2、那么,怎样才是遵守了正义制度呢?那就是要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解决不做,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集中体现。、3、做个有正义感的人的最起码的要求是什么呢?阅读之后有学生回答、交流。

4、那么要使自己做的更好,更有正义感呢?那就是要不仅对自己要求好,还有就是在对别人的非正义行为要勇于揭露,敢于和善于跟这些行为做斗争。

在这里要注意这四点要求之间的内在关系。让同学们认识到做个有正义感的人是对没个人的要求,也是可以做到的,有标准可循的。以坚持正义为荣,以实施非正义为耻!

六、作业布置:(见联系资料部分)

七、教学后记:

对维护社会正义的重要性,正义非正义行为的含义,正义制度(含义、正义性的理解、要求)掌握较好,对对待正义非正义行为的正确的态度掌握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第 三 课 时

第一课《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复习复习目标:

复习巩固本课重点知识,并通过练习形成能力 复习过程:

一、重点复习

1、什么是公平?

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

2、列举我国近几年采取的哪些政策体现了社会公平?

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制度;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下岗工人再就业制度;实行公务员选拔制度;实行廉租房制度;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种粮补贴;家电下乡等。

3、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有哪些?(1)有利于合作成功和不断延续;(2)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社会的和谐发展;(3)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4、我们如何维护社会公平?

(1)要靠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力量(2)要靠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3)具体做法: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5、判断正义的标准是什么?

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相反,凡是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利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

6、正义要求每个人必须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现代社会典型正义人物代表:任长霞(打击黑社会势力)、魏青刚(奋不顾身救人)、徐洪刚(英勇同歹徒作斗争)等等。

7、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要为人正直(2)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3)要坚持正义的标准(4)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的要求(5)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行为。

二、复习练习

一、判断正误:

1、公平要求对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待等统一。

2、因为竞争的存在,尽管社会需要合作,但也很难做到真正的合作。

3、社会的发展需要合作,社会公平主要表现在社会要求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获得既得的利益。()

4、维护社会的公平,主要靠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

5、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6、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

7、按照正义的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集中表现。()

二、单项选择题:

2、对公平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公平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b、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公平的是()

4、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与程序是()

a、为少数人制定的 b、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人制定的

5、正义的最起码要求是()题a、遵守纪律b、抵制歪风邪气

6、某市普通居民老麦20年来始终义务抓小偷,在当地拥有很好的口碑。老麦是在()

三、分析说明题:

6.九年级化学鲁教版教案 篇六

1.情感、态度、价值观: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增强社会主义信念,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努力奋斗,积极维护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2.能力: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3.知识: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懂得维护世界和平的必要性。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一项目,主要介绍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在世界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作用。该项目安排了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主要介绍了当今时代的主题、时代潮流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利用国际环境,趋利避害,谋求本国快速发展。本层次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相对抽象,是本节的教学难点。第二层次:“国际竞争中的中国”,主要概述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及所发挥的作用,引导学生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维护我国在世界上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而尽心尽力。本部分内容是教育学生的目的和落脚点,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时事分析、感悟探究中理解和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主要围绕时事话题评说、小组资料收集解读和课堂辩论等流程而展开,设计了四个活动:新闻快讯——独具慧眼——唇枪舌剑——理性分析,具体通过“情景导入,自主感悟——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回归生活,拓展升华——成果交流,积累收获”四环节实施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与策略

1.分析、归纳、综合方法:对于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的教学,采取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分析事件、材料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从感性到理性,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2.问题、案例情境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和时事材料激起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欲望,开拓学生视野,引起情感共鸣,在感悟体验中提高认识。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其主动探究。

3.自主合作探究法:自主先学,讨论交流,共同探究。教学过程

师: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则新闻播报《今日关注:臆想日阻击中国海军,美编织对华包围圈》——(多媒体播放视频)、师:面对美国编织的对华包围圈,中国如何在这个旋转的世界舞台上应对?作为中学生,我们又该如何判断和分析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应对这多元的机遇和挑战?今天的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究竟是怎样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将探究的目光投向这旋转的世界舞台。

教师板书课题,并通过多媒体展示(设计意图:采用时事材料导入,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积极认真的氛围中,引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师:首先欢迎同学们进入“新闻会客厅”,听听我们前方小记者发回的报道。活动一:新闻快讯

2.各小组记者播报相关新闻资料。(2)北约在欧洲伸展肌肉 百余辆装甲车运抵拉脱维亚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3月9日报道,拉脱维亚确认美国已经向其交付120余辆装甲车,其中包括坦克。克里米亚脱离乌克兰并入俄罗斯以后,美国一直热衷于在波罗的海诸国及波兰增加其存在,以助这些国家提防俄罗斯的“侵略”,并将在波兰及波罗的海诸国的“临时”驻军延期至2015年。(3)国际社会盛赞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贡献 由欧盟与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非盟、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和联合国共同倡议举行的埃博拉问题高级别会议2015年3月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间隙,多位与会高级官员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盛赞中国在援非抗击埃博拉中的贡献,建议国际援助方在帮助非洲战胜这场危机之后,继续支持西非经济和社会重建。(4)“习式外交”,让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2015年3月8日,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2014年的中国外交确实是丰收之年,同时也是开拓之年、创新之年。到去年年底,我们已同70多个国家和诸多地区组织建立起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基本形成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为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师:非常感谢以上记者同学为我们带来精彩的时事报道。请同学们结合以上内容思考—— 这些事件反映了当今世界还存在哪些问题? 你认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结合课前预习,你认为什么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探究,师鼓励生积极回答。师在生答后引领进行知识点总结——

(1)反映了:当今世界,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不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新的不安全因素在增加,全球贫富分化在加剧,贫困和疾病仍在困扰着发展中国家。(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3)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3.师:战争曾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不幸和灾难,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让学生分组收集、展示和解读特定主题的图文资料,既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又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当今时代的主题。)活动二:独具慧眼

4.师:国家要发展,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世界要发展,也要打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让经济在全球流通,相互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当前,许多大型企业的生产要素和环节之间已经出现了各国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态势。(多媒体展示课件)师: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生:经济全球化。

师对生回答予以肯定,并展示课件“相关链接”——

当今世界,美国拥有最强大的综合国力,在军事、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是惟一的超级大国;欧盟已扩大到25国,一个实体性统一的大欧洲已初步成型;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科技强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正加速向世界政治大国迈进;俄罗斯具有较强的综合国力,仍是目前世界上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军事强国;社会主义中国日益强盛,在国际局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大发展中国家已成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师: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

生:世界政治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

师对生回答予以肯定,并展示课件“相关链接”——

世界格局多极化主要表现在大国关系不断调整,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形成。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容轻视的重要力量。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经结束了。6.师:结合以上所学,请各学习小组总结一下,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它对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哪些影响? 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探究。师鼓励生积极回答。师在生回答后,展示课件引领进行知识点总结——

(设计意图: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理论较为抽象,在材料的选取上要尽量降低难度。因此,采用典型的图文资料和漫画,可形象地让学生理解和探究。)活动三:唇枪舌剑 7.师:随着世界各国发展的步伐加快,我国35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于是,一些同学对我国当前发展的现状有了以下不同的认识——(课件展示)

①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第二,是一个经济大国 ②2013年我国人均gdp第86位,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③2013年我国经济增速7.7%,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大国

你对以上观点是如何认识的?下面,请不同观点的同学分别组成小组,展开课堂辩论。【提示】本次辩论共分为两个回合。各小组有1分钟的材料准备时间,然后根据规则展开辩论。辩论时本小组可自由推选代表发言,发言人也可更换或随时补充发言。各组围绕中国的经济、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等各个方面展开激烈辩论。

教师在各组展开辩论时要重点引导学生不要偏离辩论主题,并在辩论后给予积极评价,引领进行知识点总结:

(1)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我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地区性大国。(3)我国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大国。(设计意图:适时展开课堂辩论,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了解。)活动四:理性分析

8.师:中国既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地区性大国,那么,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表现如何呢?(多媒体展示课件)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一些东南亚国家提出了赶搭“中国经济顺风车”的口号,对华贸易特别是对华出口在亚洲国家外贸总额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中国同其他金砖国家的进出口规模也不断扩大,中国的投资吸引力已稳居全球第一。

师: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国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请各学习小组讨论后回答。

各小组展开讨论探究。师鼓励生积极回答。师在生回答后引领进行知识点总结——

(1)我国人口众多,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消费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是世界商品的销售市场;(2)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投资需求不断增长,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9.师:了解了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那么,中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形象又如何呢?(多媒体展示课件)师:上述图片反映了什么?请各学习小组讨论后回答。各小组展开讨论探究。师鼓励生积极回答。师在生回答后引领进行知识点总结——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我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设计意图:通过图表及数字分析,学生学会了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认识问题,从而正确地认识、看待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环节三:回归生活,拓展升华

师: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为了世界的永久和平与发展,为了维护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角度:思想、行动、学习、学校„„)

本题由生独立完成后在班内交流,师重在引导学生明白当今时代的主题和潮流,树立和平意识,鼓励生拓展思路回答并给予积极评价。环节四:成果交流,积累收获 通过学习,我的收获是: ; 我还有一些困惑:。

【教师寄语】放眼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渴望和平是世界各国人们的共同心愿。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格局多极化给中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树立全球意识,努力学习,争取早日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附: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能反映经济全球化的有()

① 肯德基快餐中国连锁店② 挂着日本本田标志的广州本田汽车 ③ 法国梦特娇服装中国专卖店④ 美国超市里的中国海尔产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目前,一个新的词汇——“中国和平崛起”正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和平崛起”正在成为中国的一项国家战略。这表明()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中国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中坚力量 ③中国已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情境分析

3.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50%,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中国政府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主动减免最不发达国家债务,为遭遇地震灾害的海地、日本等国提供紧急援助;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主张和举措越来越受到关注„„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1.d 2.d

二、3.说明了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中国已逐渐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了一个和平、合作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课外作业

查阅中国近期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活动,体会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表现。教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主要围绕时事话题评说、资料收集解读和课堂辩论等流程而展开,以小组合作学习、生生互动为主,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理念,正确处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材料的搜集归纳能力。课堂中,设计的学生活动较多,教师适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看世界,合作探究、了解国情,并结合大量的图文资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热情高涨,真正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实现“我的课堂我做主”,感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乐趣。本节课内容丰富,信息详实,导入自然,选取的事例材料很有感染力、吸引力、说服力;设计的问题很有探讨性,紧扣学习目标,紧扣教材主题,层层递进,有效地引导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较好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二、在竞争中和平发展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全球观念,增强忧患意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而奋斗。

能力: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辩证看问题的能力。知识:知道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懂得要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平等参与、善于学习,更好地为开放的中国做贡献。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让学生了解21世纪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学生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学习国际交往的本领,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而奋斗。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四个方面说明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从国家角度和青少年角度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应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第二个层次“开放的中国期盼着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把握日益开放的中国对青少年提出哪些要求。一是引导学生培养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二是培养平等意识与参与意识;三是引导学生善于学习,多学习外来先进文化,多宣扬我国的优秀文化。教学重点:开放的中国对青少年提出哪些要求;教学难点: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围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和“开放的中国期盼着我”两个层次展开,具体通过“情景导入 自主感悟——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回归生活 拓展升华——成果交流 积累收获”四环节实施课堂教学。在第一层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教学中,教师运用相关材料、史实,让学生了解我国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进而着重让学生明确我国应该怎样应对机遇和挑战,这是本项目的难点。第二个层次“开放的中国期盼着我”的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适时引导,着重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探究,明确开放的中国对青少年提出哪些要求,这是本课的重点。教学方法与策略

归纳综合法:对于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教学,采取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分析事件和材料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其对问题的理解。

情境教学法:根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方面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教学准备

教师:了解我国所处的国际形势;搜集、整理有关反映国内外形势以及中外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交往礼仪等方面的材料、图片,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整理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事例和材料。教学过程

环节一 情景导入 自主感悟 1.播放视频:安倍妄评中日关系

文字概要:香港中评社认为,日本应放弃“联美制华”政策,开拓战略视野,正视中国崛起。2.材料解读 ※ 德总理默克尔抵日发表演讲 提醒日直面二战历史 2015-03-09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东京发表演说,其间从德国自身的历史角度出发,提醒日本方面要“毫不回避地”直面二战历史。默克尔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的日子是“象征着解放的日子”,并称试图对历史视而不见的人“在当下也只能做瞎子”。安倍曾表示,将于二战结束70周年发表的“安倍谈话”不会原封不动地沿用“村山谈话”中“深刻反省”“由衷歉意”“殖民统治”“侵略”等关键措辞,而是表达安倍政权对二战结束70周年的“认识和思考”。安倍在演讲中将要准备传递的信息已经引起了中韩美等国家的密切关注。※ 日本战后70年勿再输掉良知

历史问题一直困扰着中日关系,究竟原因何在?一位中国外交老前辈认为,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是继续背着历史包袱不放,还是与过去一刀两断,最终要由日本自己来选择。

结合视频和材料,思考:

(1)日本奉行“联美制华”政策对吗?(2)你认为日本应该怎么做?

学生:日本应该反省军国主义历史观,向邻国谢罪。改善与邻国的关系,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和平发展是最佳选择。由此导入新课:在竞争中和平发展

(设计意图:结合中日关系现状,进行国情教育。)环节二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教师:进入新世纪,美国把前15年定位为实现其“世纪梦”,维持一超地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俄罗斯视未来5年为重整大国雄峰、东山再起的重大考验期。日本推出经济新生计划,力图摆脱经济长期低迷状态,再现经济飞速发展的辉煌并寻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印度也在实施跨越性发展战略。中国应该怎么办?

学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教师:我国把本世纪头20年作为一个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探究活动。探究一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活动一 认识中国机遇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2014年1月27日电 中国外交部说,中美将就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交换意见。“我们认为在推动六方会谈重启进程中,应该均衡考虑各方关切,增进互信,妥善解决有关问题。应该从朝鲜半岛无核化和维护半岛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继续通过对话协商,为推动六方会谈早日重启创造有利条件。”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不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既有合作机制产生重叠或竞争,还会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将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道义为先、义利并举,向发展中国家和友好邻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真心实意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中国不仅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也要通过“一带一路”等途径打造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5000美元台阶,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和最大的新兴市场。材料二 和平发展,筑梦中国

总书记指出,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小组讨论:

(1)材料一中你认为当前中国有哪些机遇?(2)材料二中机遇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从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世界新技术革命、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等角度来回答。面对机遇,我国应抓住机遇,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走强国富民之路。

教师: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世界形势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设计意图:运用典型材料把教材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和应用。)活动二 中国不惧挑战 1.正视挑战:

请结合图片说出中国所面临的挑战:

学生: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西方经济制裁和贸易垄断、我国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弱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

政治: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影响国家安全

经济:经济全球化带来风险

文化:科技水平、综合国力的差距处于劣势 2.勇立潮头敢为先

材料:习近平: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 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国际形势日益复杂,面对诸多挑战,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勇敢承担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责任。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现在,强军的责任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肩上,要挑起这副担子,必须敢于担当,这既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当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政治品格。

思考: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观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只争朝夕;提高本领,增强战胜风险的能力;勇立潮头敢为先,勇于担当历史责任。

教师小结:总书记讲话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这正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在对外政策方面的自然延伸。

(设计意图:运用图片、图示把教材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简单化,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引用时事材料紧扣教材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活动三 课堂小辩论

材料: 全国两会不仅是中国政治生活的大事,也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每年此时,世界各方人士都会透过两会释放出的信息,感受中国变化,解读中国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新机遇。谈到对中国两会的了解程度,来中国4年的菲律宾记者李奥说:“我对中国的两会还是了解的,它是中国政治的风向标,会对中国的立法和规章制度产生一定影响,还可能会修改中国的法律法规。” 由此两位同学形成了如下观点。甲方: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许多科技领先于世界水平,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形势一片大好。

乙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任何形势下,我们都需要树立忧患意识。你认可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学生:小组间辩论,形成观点,各抒己见。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辩论,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探究二 开放的中国期盼着我 活动四 我为祖国点个“赞” 1.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

歌词: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拥抱过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不管远近都是客人,请不用客气;相约好了再一起,我们欢迎你„„

学生感悟:中国正张开臂膀,热情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中国正以积极的姿态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开放的中国期盼着我们青少年的成长。2.播放“李克强答记者问”视频

问题设计:听着具有民族气息与爱好和平的歌曲,看到这一幅幅激动人心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对外开放使中国走上富国强民之路,和平发展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奥运给北京带来了客人,中国与世界走向共赢。请看图解:

教师:对外开放,利国利民。在对外开放形势下,你的梦想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让我们来了解另一些同学的梦想。

(设计意图:用音乐创设情境,烘托气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视频材料旨在增强民族自豪感。)活动五 追逐梦想 五彩缤纷的大学生活

在北大校园里,泰冉、汶汶、孟杰等同学与来自美国、法国、丹麦等国家的留学生生活学习在一起。他们住在同一宿舍,经常一块交流各国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和一些重大的国际时事。在交往中他们曾产生过许多误会,也曾闹出过一些笑话,但孟杰、泰冉和汶汶却学到了不少东西。在与各国留学生的交往中,他们越来越感到:随着中国一步步走向世界,青少年应该多关注国际形势、关心国家大事,多参加有外国学生的文学沙龙交流活动,多学习外来先进文化,多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小组交流:(1)开放的中国对青少年提出哪些要求?(2)你为什么学习外语? 为了大学梦想,你会怎么做?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重点明确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需要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需要具有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需要善于学习,既要学习外国先进文化,又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怎样同外国朋友交流交往,了解中外的政治制度、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都有所不同,各有优劣,告诉学生怎样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进而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全球意识、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环节三 回归生活 拓展升华

1.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之经济挑战

英国路透社记者:中国经济去年增长7.7%。请问您上任一年最大的挑战和困难是什么?您觉得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哪些? 李克强:要说去年最大的挑战,还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一度中国的中央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金融领域还有所谓“钱荒”。国际上说中国经济可能要硬着陆,还给出了指标,说增长可能只有3%到4%。对我们来说,财政和货币政策运用空间又很有限,宏观调控确实面临多难选择。但凡事不患难,但患无备。所谓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只要我们正视困难、直面挑战、趋利避害,就是遇事克难的成功之道。

你认为当今中国还面临哪些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做? 2.外面的世界真精彩(抢答)

(1)我们可以通过 等途径了解世界。

(2)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如:。(3)我们应如何对待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差异?(4)在对外交往中,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教师引导、鼓励学生交流、发言,相互启发和补充。3.爱我家乡

(1)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为建设美丽枣庄,你认为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2)为欢迎各国朋友到枣庄来,请拟两条宣传标语。学生:(1)①树立全球观念。我们应平等地对待其他国家公民,尊重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并在交往中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文化精华。②树立国家观念。在对外交往中,我们应注意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展示当代中国公民形象,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2)开放的枣庄欢迎你;中国的精彩有你见证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又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升华。让学生理论能联系实际,把思想转变到实际行动中去。)环节四 成果交流 积累收获

1.通过学习,我明白了: 我的困惑有: 2.开放的中国,我要这样做: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思路,达到巩固、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师寄语:开放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拼搏,勇立潮头敢为先。让中华民族再创辉煌,让中国富强梦圆,让世界和平发展,让全人类幸福美满。附: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位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南北大学孔子学院举行了第一届京剧脸谱创意大赛活动,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文化参赞陈霜为获奖选手颁奖。此次大赛是南北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汉语兴趣课系列项目之一,该项目实行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体验相结合,涵盖了情景剧表演、诗朗诵、绕口令、相声、武术、书法、水墨画、蜡染、剪纸、京剧、五谷作画和夏令营游历等内容,旨在通过汉语兴趣课的学习和对中国特色文化的了解,激发孟加拉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中孟人民的友谊,促进中孟两国文化更深入的交流。世界各国忙建孔子学院,为什么?

如果你是孔子学院的老师,你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1.从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角度来分析。2.具备的素质:走向世界,我们应该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具有平等意识、参与意识;善于学习,取长补短。积极传授各国先进经验、科学技术、文化精华,宣扬中华孔孟儒学精髓。拓展资料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周边外交

2013年习近平主席出访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2014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签约、丝路基金设立,截至去年底,这个合作倡议已得到沿线50多个国家的响应。2015年,“一带一路”将进入务实合作阶段。这一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推动亚洲互联互通,建设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网络。“一带一路”倡议也与中国“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契合。虽然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仍存在不少复杂因素,但“搁置争议、推进合作”无疑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新常态”下的经济改革

上一篇:孙子兵法读书感悟下一篇:啤酒节 冠名招商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