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婚礼礼仪知识

2024-09-21

传统婚礼礼仪知识(共10篇)

1.传统婚礼礼仪知识 篇一

新娘出嫁时戴“红盖头”坐轿子,当然那是过去。现在出嫁一般是坐小轿车,穿婚纱戴“面纱”。“盖头”和“面纱”同是一个同意,是在显示和代表新娘青春、贞洁和尊贵。红色是中国的传统色、吉祥色、喜庆色。戴“红盖头”习俗表达了对生命的热情。当然红色成了传统婚礼的主色调。红灯笼、红喜字、红对联、红窗花,从大场面到小细节,整个婚礼都是红色的。在古时候人们认为可以驱除一切邪气,不允许一丝一毫的邪祟作怪。

新娘出嫁将要起程时,要哭嫁。姑娘、姑爷双双要向父母作揖告别。伤感落泪反而表示喜庆。

新娘出嫁上、下轿子,讲究脚不沾地。古人传说人间有人结婚时,天狗星就要滴血,如果让新娘子的脚踩上天狗星的血,就不会生孩子了。所以上轿(车)要人抱,下轿(车)要人背,进洞房要踩着黄布,都是这个用意。

娶亲回来,新娘、新郎在进大门时,门口左右预先放着的两捆干草要点燃。干草是用红线绳捆着,草内夹放着油炸糕。点干草含有三层意思:其一,因干草乃“五谷”之一的秸秆,点燃是祈祝五谷丰登;其二,干草里夹油糕,借“糕”字音寓意步步登高;其三,捆系干草的线是红色的,点燃后的火也是红的,可以辟邪。撒帐是中国传统婚礼上的一项礼仪,它最初的意义是辟邪煞,保佑新婚夫妇。撒的东西不仅有枣子、荔枝、栗子、桂圆和花生,也有用五谷和红纸屑的。撒帐的习俗表达了人们对新人未来生活的良好祝愿,同时也不免有避邪煞的观念。从而,撒这一习俗实际上成了新人的护身符。结婚之日,新郎、新娘束系的都是大红裤带。裤带是空心的,里边装着钱。清代时,装的钱是“字钱”,解放初期装的是硬币,现在装的是百元大钞,名为“富贵”,寓意是婚后能招财进宝,成为腰缠万贯的富豪人家。

2.传统婚礼礼仪知识 篇二

摘要:发扬和保护维吾尔族礼仪文化的基础是了解和传承,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个别地区进行了走访调查,在调查过程中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及现有资料,对维吾尔族礼仪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研究后,我们发现维吾尔族的婚礼是维吾尔族之间及维吾尔族向其他民族传播该民族礼仪文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维吾尔族;婚礼;礼仪文化

约占新疆总人口的46%的维吾尔族拥有属于自己的语言——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依托了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化和民族传统,维吾尔族也衍生出独特的文化艺术,如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族舞蹈等闻名中外。

在这文化之中,有一项不可忽视的文化便是礼仪文化。维吾尔族的礼仪习俗有命名礼、摇床礼、割礼、婚礼、葬礼等。其中,命名礼、摇床礼是给婴儿举行的仪式,给婴儿起名和祝愿他们。割礼一般只限于7岁至12岁的男性儿童,是男孩步入成年的标志。在这众多的礼仪与仪式中,包含着维吾尔族自古以来形成的民族特色,以及其独有的礼仪文化。本文则重点研究维吾尔族婚礼过程中包含的维吾尔族礼仪及其在婚礼过程中的传播机制。

婚姻在人的一生中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而维吾尔族过去曾盛行包办婚姻,现在自由恋爱较为普遍。但不论如何结合,在维吾尔族婚礼中,确实有其本民族的“婚俗”,虽因地域不同、民族融合程度不同等因素稍有偏差,但其本质所含的维吾尔族婚礼习俗是相通的,其传播机制也是如此。

根据走访调查,及小组成员多年来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生活经验,我们发现,虽然在自由恋爱已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今天,维吾尔族适婚男女在择偶时还是或多或少会被两个因素影响:一是民族。维吾尔族普遍为民族内婚制,异族通婚情况极少。二是宗教信仰。维吾尔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由于宗教习俗等因素,维吾尔族多为宗教内婚制。在实际的婚姻状况中,也存在着部分信仰不同的婚姻,但多为男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女子为无宗教信仰者,且婚后,女子多皈依伊斯兰教,并履行一定的“入教”手续,并且接受伊斯兰教教规的约束。而维吾尔族女子少于外族通婚,与无宗教信仰或有其他宗教信仰男子通婚的情况尤其罕见。而这种婚姻结构的构成,也决定了维吾尔族婚礼中所包含的其本民族的文化和礼仪能够较为完整且原汁原味地被流传下来。也因此,下文中所提到的婚礼习俗,皆为维吾尔族同族同信仰男女婚礼中的习俗,不再进行特殊说明。

那么,这个既实行“民族内婚制”,又实行“宗教内婚制”的维吾尔族婚礼,究竟有哪些习俗呢?当维吾尔族男女决定结婚后,需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婚前,男方必须向女方交财礼。通常是在婚礼前十五天之内,男方的母亲及亲友带着女方需要的礼物去女方家进行拜访,而女方家通常会举行一个小型宴会,准备好丰盛的饮食,宴邀亲友,招待客人,在席间,男方将来意表明,并奉上礼物,通常为一套质量较好的衣料,然后再加上一些盐、方块糖和五个馕(有的地区带7个或9个馕),作为见面礼。礼品中的盐和馕都有着深刻的意义。但是,男方向女方家提出攀亲的要求后,女方一般不会马上答复,而是要同家人和女儿商量并了解了男方的情况之后,才进行答复。假若答应了这门亲事,双方则要把这门亲事公开。亲事公开后,青年男女便可以自由来往,进行“合法”的恋爱了。维吾尔族把这种提亲的程序称为“拜西馕塔西拉西”(意为试探)。

部分传统且经济条件较好的维吾尔族人还会选择进行“唱礼”订亲。在订婚这天,男女双方各要请50名左右的客人,其中女客要占到80%以上,个别男客则都是亲属或亲朋好友及德高望重男宾。因此,在维吾尔族社会中,订亲被称为是妇女们的活动。

订亲仪式多在女方家举行。这天,男方要为女方家带去一至二只羊,(经济条件稍好些的或许会带一头牛)。羊头上要系上红绸带并由专门的人牵去,女方家则要给牵羊人赠送衬衣或其他礼品,以示谢意。这只羊一般要当天宰杀以供客用。同时男方家还要带上馕、茶叶、冰糖、水果糖、方块糖、饼干、点心、大米、清油、面粉、洋葱、黄萝卜以及姑娘用的化妆品等。

在订亲的仪式上,女方要做抓饭或是库尔达克(维吾尔族传统菜—煮连骨肉)来招待客人。男方则要在客人面前宣布给女方家的彩礼清单。宣布清单的人则是专门聘请的,他以说唱的形式向众人介绍每件彩礼的产地、质量、性能、规格等。同时在介绍每件彩礼时,还要把彩礼举起来,让大家过目。一般来说,介绍彩礼的人,口才要比较好。他可以把一般的东西,说得天花乱坠,讨得女方家人,男方家人满意。因为彩礼的数量和质量关系着姑娘的身价和男方家的诚意,所以宣布清单的人也特别卖力。事后,男方家人还给他赠送一定数量的礼品。

同样,女方家陪嫁的东西,也要在当天展出。届时,女方家也要请一位有着“三寸不烂之舌”的人向大家介绍每件嫁妆。同时,女方家还要给未来的女婿做一套衣服,将他从头到脚“武装”起来。另外还得给亲家和亲家母各准备一套衣服的衣料。

订亲仪式结束后,便是商订婚礼事宜了,双方定好后便可以正式举行婚礼。

维吾尔族婚礼由阿訇主持。首先要念“尼卡”确立夫妻关系。宣誓结束后,阿訇还会拿出两块蘸过盐水的馕饼给新郎新娘,请二人各吃一块。蘸过盐水的馕咸得发苦,所以这一习俗又有着期望夫妇二人从今往后能够同甘共苦的美好寓意。由于地区不同,婚礼举行的时间和方式也不同。南疆有些地区的“尼卡”是在婚礼的前一天举行,而北疆的有些地区则是在当天举行。这种仪式在女家举行,除了新娘、新郎、伴娘、伴郎及新娘新郎的父母和亲属之外,一般不邀请其他的客人参见,所以一般的客人也看不到这种场面。“尼卡”仪式结束后,要举行婚宴,招待各自的亲戚、好友与同事。婚礼有迎新娘仪式、“要力托素西”(意为挡道、拦路)、揭面纱仪式、新郎与新娘为自己的婚礼所举行的庆贺仪式等。在多数地区,新娘进入新屋后,新郎方面要为男女宾客准备丰盛的宴席。宴席完了之后,要举行“麦西来甫”。在这期间,人们会欢歌雀跃,气氛非常热烈。在跳舞的过程中,有一对男女会有目的地上来跳舞,男的故意揭开新娘的面纱,女的再盖上,直到重复三遍时,新娘站起来,向宾客们深深地鞠一躬,而宾客们用掌声表示这一仪式的结束。

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一些有趣的习俗和严肃的仪式里发现维吾尔族独特的礼仪文化。例如在订婚宴中,女客要占多数。在汉满族中,此类情况是尤为少见的,由于数千年来“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影响,这些民族的礼仪习俗中,鲜有以女性为主的重要宴会,由此可见维吾尔族女性地位相对较受重视。这一文化礼仪使得维吾尔族女性能够得到尊重,而在订婚仪式中,由于频繁的宴会,亲人好友的关注,令人们更易接受它的传播。

在维吾尔族婚礼礼仪文化的传播当中,除了占主要的人际传播,还有另外一种途径是文字传播、甚至已有了大众传播。

随着对少数民族文化重视程度的提高,和维吾尔族本民族科技、经济、文化等水平的提高。现在维吾尔族的婚礼礼仪文化已经不单单是人际传播了,不少维吾尔族人选择将自己的婚礼全过程通过摄影摄像等方式记录下来。当我们对维吾尔族婚礼产生好奇的时候,不用再费心寻找资料,或一定要找到某位维吾尔族人为我们解答。我们只需要在网络上搜索“维吾尔族婚礼习俗文字介绍”、“维吾尔族婚礼纪实”等词条,便可解决疑惑。这种大众传播,不仅使维吾尔族婚礼礼仪文化能够被更多其他民族的人知晓,也使得维吾尔族婚礼礼仪文化能够完整的、写实的被保存下来,成为切实参考,弥补了人际传播间因各种原因产生的偏差。

可无论传播途径、传播媒介如何发展变化,维吾尔族婚礼始终是维吾尔族礼仪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种传播机制。一场婚礼,不仅是维吾尔族男女约定终生、昭告亲友的仪式,还是维吾尔族民族文化精粹的体现。(大连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项论s201512026044/X201508161)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维吾尔族概况[OL].[2016–11–06].http://www.seac.gov.cn/col/col541/index.html

[2]张继焦.少数民族礼仪[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3]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维吾尔民俗学概论[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

3.传统中式婚礼礼仪习俗 篇三

“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

“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

“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隐含不尽之意;

4.河南婚礼的传统礼仪 篇四

1、河南商丘:婚宴要喝王八汤,新人万年福禄长

商丘的结婚风俗,在新人行拜礼时,可以用鞋油、锅底灰涂抹在新郎及其父母的脸上以表同喜,抹得越多,祝福越长久。

吃喜酒是重要的部分,五六十年代基本不存在娘家人吃喜酒一说。七八十年代吃喜酒已经比较普遍,但喜酒比较简单,有二十四个盘儿。而现在喜酒是越来越丰盛,各种肉食都已经上桌,比如“王八汤”就是象征新人千年和美万年福禄。

2、河南许昌:兄长端斗更加有,犁上浇醋踩石头

婚礼当天,迎亲的人数是单数,接到新娘后刚好凑成双数,以求好事成双。回去的路上,迎亲的人要“搜查”嫁妆,女方提前包有油馍、火烧、鸡蛋等食品放在里面,增加喜庆气氛。

迎亲车仗到家门口,要绕着迎亲的车轿放鞭炮,另一人用铁丝提着一个烧得通红的犁铧紧跟其后,并向犁铧上浇醋,称为“激犁”,取的是“吉利”的谐音。男方也要给新娘下轿礼,地上放有一块红纸贴面的石头,叫“接脚石”,脚踩在接脚石上,有“脚踏石(实)地”之意。

新娘下来后,点燃两堆谷杆,新娘要从中间穿过,传说谷杆火能够辟邪。新郎的兄长或本门兄长端一个斗在前面引路,斗里面放粮食,粮食上插柏枝,柏枝上挂红枣,也有粮食上插一杆称,称上挂九枚铜钱。这叫“兄长端斗,越端越有”。

婚礼礼仪

婚礼当天新郎要在婚礼当天的早上去接新娘,越早福气越多。

车队没规定要有几辆车,但一般是双数除摄像车。要说明的是注意头车是摄像车。最好安排新郎一好友在车上,车队到了新娘家门口,此人要提前下去放鞭炮迎接车队到来。

二车是新郎车,供新郎和新娘坐的专车,去的时候,一般新郎一个人坐后面,伴郎做副驾位,当然也有新郎做副驾的,但如果那样婚礼摄像不好拍,驾驶员会入镜。

三车是伴郎车,供伴郎和伴娘坐的专车,新郎到新娘家时伴郎要先新郎一步下车为新郎开车门,如果坐副驾也可以。

门缝钱要准备好。一般小钱(包1元 2元 5元 10元 20元)的最少要准备个20到30封,大钱100的也要几个,具体准备几个视新娘家的亲戚多少而定。

本地的习俗是要放鞭炮的。从男方家出发,需要放大挂的炮,到了女方家的时候 鞭炮要提前放。

然后就去敲女方家的门。按习俗是不会马上开门的,有人会阻挠的。这时候见机塞门缝钱,先塞小的,最后塞些大的就可以开门了。要注意的是有的新娘家设置了不止一道门。除了大门外 新娘房也有个门,有的新娘家甚至会有好几道门,所以在大门的时候千万别把门缝钱一下就塞光了。叫门塞门缝钱期间每隔一会放一卦100~200响的短鞭炮(催门炮) 明:有500一挂的炮,买4-6挂。

女方家开门后进入。然后会有个小礼节。明:带花、穿鞋之类。不建议带戒指,如果你想在婚礼仪式有献戒指仪式的话。就是要敬拜女方父母,明:如果是敬茶,要给红包的,一般1001元,也有少数10001预示着万里挑一,不过不建议太大的红包因为父母都不容易,嫁给你老婆还贴钱。要说些感谢他们帮你养了个好老婆之类的东西

然后就是接新娘到你们的新家啦。一般让舅舅背新娘出来的,只要是男性的亲属,很多是哥哥或弟弟、表哥表弟、堂哥堂弟等,要给他红包,一般背之前要给,要大点的红包因为是很亲的人,也有新郎抱出来的,这个也有碰到,还有就是一些新女性坚持自己和新郎手挽手走出来,也很大方,前一个方法比较的传统。

当然要捎上伴娘和女方家的人一起走啦 明:要找个女方家的人安排好,不要少带人,不礼貌。这时候出门要放鞭炮 明:大炮,到了自己的新家 明:路线不能重复,明白吧,是圆形或8字形路线。下车也要放鞭炮的 明:这个是新房的留守人员准备好的,车到小区门口,一打电话就放。好像新娘不能直接下车,要脚踏两条步步糕什么的。其实上车时也要垫糕,具体做法是哥哥把新娘放到糕上,新娘转身坐上车,这样比较流畅,否则背着新娘直接往车里“塞”,你试试不是那么好掌握的,毕竟有婚纱裙摆那么大。

关于炮的数量,我的建议是大炮(5000以上的)要6挂,其实是5挂备份一挂,如果是合肥本地的,晚上团员饭还要加一挂。小炮:4-6挂,过去叫催妆炮,知道哪里用了吧 。如果是朋友的车司机一般给烟,有专门带子。嗯,送亲的小孩有的要给红包,特别是提祖孙桶的,关于去娘家带什么,风俗是很复杂的,公鸡母鸡、鱼、肉、酒、烟等,现在有的新人结婚已经比较简化了。

方法

1、过文定———男家会请算命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的年庚八字推算双方是否互相配合

2、过大礼———一般在大婚前一个月至两周进行,男女双方家长洽商妥了婚事的一切条件,男家会依照议定的条件送聘礼(俗称定礼或茶礼)到女家,当日男家会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她们必须是全福之人,即是既有丈夫、儿女,而公婆、父母皆在)会同媒人,带备聘金、礼金及大批礼品到女方家中。通常过礼应用的有礼饼、礼金、礼品等,数量均用偶数,即取成双成对之意。

3、择日———男家请算命先生择定良辰吉日,找个迎娶的好日子,以求婚事顺利,二人和顺。

4、搬嫁妆———在嫁妆中,除了名贵的珠宝金饰外,还有许多象征好兆头的东西。以痰盂作子孙桶,希望女儿开枝散叶,儿孙满堂。以红尺作子孙尺,有良田万顷之意;花瓶代表花开富贵;铜盘及鞋则寓意同偕到老;银包皮带有腰缠万顷之意;剪刀有指蝴蝶双飞;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祝福新人恩爱缠绵;片糖则比喻甜蜜幸福;龙凤碗筷作衣食碗,有丰衣足食之意(碗内放置一封利市,可取代嫁妆的72套衣服)。

5、安床———婚礼前数天的吉日,由好命婆将新床在有利于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后铺上龙凤被,并撒上红绿豆、莲子、红枣、桂圆、核桃等喜果。安床后新人便不可睡新床,孕妇、带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内。此外,安床后,要让小孩跳床,并吃喜果,古称[压床],有开枝散叶之意。

★ 传统殡葬礼仪介绍

★ 上海婚礼的传统礼仪

★ 传统婚礼提亲习俗

★ 传统汉唐婚礼主持词

★ 传统婚礼之三书六礼

★ 婚礼现场礼仪

★ 婚礼礼仪知识

★ 中秋节的传统礼仪

★ 劳动节的传统礼仪

5.日本传统婚礼风俗礼仪揭秘[图] 篇五

在日本传统的婚礼模式中,教堂婚礼占40%、神前婚礼占50%、其他婚礼(包括人前及佛前婚礼)占10%。尽管日本已经现代化,但如今的高级宾馆或是高级餐厅依然设有简易神殿,因此广义上来说,日本传统婚礼仍以神前婚礼为主。传统的日本婚礼一般是在当地的氏神社举行,并且一定要事先或事后向氏神、祖先之灵报告。婚礼当天新郎新娘分别离开自己家时,要向家里的神坛、祖先之灵行礼,这在日本传统婚礼中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神前婚礼仪式程序

(一)1.入场:主祭人及祭事人、媒人夫妇、新郎新娘以及参与者,先漱口洗手后进入会场。新郎新娘坐在神前正面、媒人夫妇坐其后面,两家亲属分两边就坐。

2.开场致词:由司官向全体人员宣告开始进行婚礼仪式。

3.修净之仪:由司官指示全体起立,接受祭事人誓词并以大麻净身。

4.献餐之仪:向神供奉山珍海味。

5.奏上祝词:由主祭人在神前念祝词,全体人员起立祈念。

6.誓杯之仪:由祭事人向新郎新娘供神酒,新人在神前交换酒杯誓为夫妇。神前婚礼仪式程序

(二)7.交换结婚戒指:原来的仪式中没有,但近年来被列入神前婚礼仪式中。

8.奏上誓词:由新郎在神前宣读誓词。新娘与新郎并列而站,新娘接受丈夫的姓作为自己的新姓。此时全体人员起立聆听两人的誓词,祈祷两人的未来。新郎念完后将誓词献在神前。

9.供奉神木:主祭人向神供奉神木行礼后,新郎新娘也一同供奉神木并行礼,接着媒人夫妇供奉神木行礼,在场其他人员也同时行礼。

10.亲属杯之仪:祭事人将神酒献给两家亲属,两家人共饮以此巩固亲属关系。

11.主祭人祝词:当仪式结束之前,主祭人祝福两人的婚姻,祈祷新婚夫妇拥有美好前途,同时祈祷两家繁荣。

12.退场:司官宣布婚礼仪式结束,主祭人、祭事人退场,接着所有人员按顺序陆续退场。

日本人订婚要赠送奇特的礼品,每一样礼品都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礼品用华丽的纸张包装,包括:干墨鱼,象征男性生殖器;海藻,用来比喻能生育的女人;一根长长的亚麻线,表示白头偕老;一把折扇,象征将来财源不断。

日本新娘在婚礼上穿的白色丝绸和服原本是18世纪和19世纪日本武士结婚时新娘所穿的礼服。传统的日本婚礼上,新娘的头发应该挽起来,用龟壳梳子束紧。新娘子的脸用脂粉画得雪白,头戴一块白盖头和面纱,从内衣、和服到外套一切都以纯白色的衣服来装扮。这意味着新娘从精神到身体都归于“空白”,从此开始新的家庭生活。因为在日本结婚不仅是新婚夫妇的一致决定,而且与双方的家族共存,所以白色包含从“空白”出发的意思。

在婚礼上,新娘通常要更换好几套衣服,这种习俗的本意不是单纯的装扮新娘,而是象征新娘已经在新的家族中重生。一次是脱掉白色礼服,换上绣有吉祥图案(像仙鹤,花朵等)的华丽礼服,颜色为金、银、红三色。然后还要换上另一套深色、未婚少女穿的和服,这是新娘最后一次穿这种式样的和服了,作为她纯真少女时代的结束。而新郎需则穿着背、两胸、两袖五个地方绣有自己家族花纹的黑色长和服以及平布斑纹摺裙,同时还要穿上同样有五个家族花纹的外衣,并手持白色扇子,脚穿白色便鞋。寓意丰富的婚宴

6.内江婚礼上新郎必备的婚礼礼仪 篇六

内江幻彩气球 婚庆策划

婚礼每一对新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代表人生有了一个新起点,有了两个人的生活和爱,每一对新人都希望自己在那天里得到亲人和朋友赞许的眼光,着装也就相当重要了。

新郎着装固然重要,精挑细选是必然的,但是作为新郎的你是否知道“修身礼仪、举止礼仪”的重要性呢?要想新婚当天做一个完美的新郎,以下须知可不能不知道哦。

1、加强锻炼

礼服要穿得有形有款,最重要的自然是加强身体锻炼,及早把肥壮肚腩减掉。

2、挺直腰背

即使穿上最名贵的礼服,只要一弓起背来,仪态、风度便会大大打折扣。挺起胸膛,调整姿态,有针对性的锻炼肌肉。

3、洁白牙齿

婚礼那天拍照或会见宾客,露出洁白的牙齿和笑容,是非常重要的。

4、适时的修整毛发

在婚前前一周找熟悉的发型师理发,让头发有足够的时间长出自然的感觉。最好别在这个重要关头尝试新发型,以免留下遗憾。其他如鼻孔等尴尬部位长出的茂密毛发,要修剪干净。

5、修理指甲

为免影响结婚当天的整体表现,小节也不可忽略。事先把指甲剪短。

6、赶走体臭

选定一支适合自己的止汗剂。尽量于行礼前用漱口水驱除口气。当然,清新爽朗的古龙水最好准备浓度不高过新娘的,不然会令男子汉的形象打折。

7、优雅站立

婚礼那天,新郎应站在新娘前方15cm左右,轻曲左臂,让新娘右手挽住自己的臂腕,两人成“八”字形站立。入场时,新郎要挺直腰背、目视前方、步幅中等、速度稍慢,让身边的新娘从容跟随。不要紧挽新娘,以免踩到裙子,也不要离的太远。鞠躬时幅度约15度左右,头向下静止1~2秒。

8、得体致辞

新郎向来宾致谢词,语气诚恳、态度谦虚。在表达自己对新娘的关爱同时,亦感谢双方父母的养育,征婚人以及其他亲友的厚爱等。范例如下: 欢迎各位亲友光临我与某某的婚礼,感到十分荣幸。刚才证婚人与各位长辈的训词,我们一定永志不忘,以后还需要各位长辈、亲友和兄弟姐妹多多指教。今天招待不周的地方,请各位原谅。敬祝各位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9、敬酒需知

敬酒对新人是一大考验,尤其是新郎。因此之前一定要做好万全准备,首先得找一个善于周旋的挡酒师(伴郎):其次安排正副“挡酒手”和挡酒群:第三在喝酒前避免空腹,多吃含油脂的食物和高汤,有解酒功效;第四不要依赖解酒药和茶水,它们更多用于醒酒;第五如果已喝的过量,不妨多喝热汤和开水,以冲淡酒精浓度。

10、谢客送礼

要对宾客送礼一视同仁,婚宴结束时,新郎新娘应在门口等谢宾客并送行。婚礼回礼必不可少,其中尤其不能忘记辛苦的伴郎,一支手表、一条领带都是不错的礼物。

11、承担责任

婚礼不是一个人的事,新郎要在婚礼中充当主角。确定宾客名单,典礼和婚宴的车辆,蜜月旅行计划等繁累的活,新郎因该主动承担,这也是新郎礼仪的一方面

以上资料由

内江幻彩气球

http://love0832.taobao.com

tel:***

QQ:136679722

love-0832@qq.com

地址:内江市 市中区 中央路94号4楼(建行对面)

***承接全档次全套婚庆服务***

7.中式婚礼新人礼仪 篇七

剧情解说:汉式婚礼大解析

据新郎陈华奇介绍,现有的汉式婚礼流程分为新人入场、亲迎醮子、沃盥入席、同牢合卺、解缨结发、告谢父母六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独特的文化涵义。

首先是新人入场环节,即新婚夫妇一同穿着华夏民族的汉族婚服隆重入场,此时司仪在古乐中诵读祝词,迎接新人。第二个环节是亲迎醮子。新人大喜之日,感慨最深的当是自己的父母。在传统婚礼之中,新郎的父亲会对出发迎娶新娘的儿子赐酒叮嘱。在现在,男女双方在家庭中已经拥有了同等的作用和地位。因此现场会安排新人双方的父母依次为新人赐酒,并嘱托新人婚后要担负起的责任。同时会赠与新人礼物,有所寓意。第三个环节是沃盥入席:新人揖谢父母以后,新郎揖请新娘入席,由男女从者为新郎新娘引水沃盥,焚香净手。以郑重的准备表达对双方婚礼仪式的尊重。第四个环节是同牢合卺。即新人入席后,由侍者奉上酒爵,酹酒告谢天地。天地赐福,新人同食一牲之肉,同饮一匏中酒,象征从此福寿同享,甘苦与共。在一食一饮之间许下爱情的承诺。第五个环节是解缨结发,古时男子会在定情之时赠与心上人一缕红缨,为其束发。自此这名女子也会恒守定情的誓言,在两人庄严的婚礼仪式中,将由新郎将新娘红缨解下,再各取自己一缕青丝,系结在一起,即为“结发夫妻”。最后一个环节是告谢父母。大礼终成,新人要拜谢双方父母,让父母与自己同享婚礼这幸福的时刻。与此同时,新人需行执手礼对拜,寓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伴随着悠扬的古筝乐曲,6位裙裾飘飘的仕女前面开道,一对身着大红汉服的新人牵着红绸步入礼堂,行“结发”“执手”“拜堂”之礼……昨日,一对热爱汉族文化的新人举行了汉代婚礼,隆重的礼仪使得在场的近百嘉宾直叹“很新很传统”。

美女T台展示汉服

“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服饰,连绵几千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昨日中午,两路口一酒店的婚宴大堂,响起赞礼(司仪)高亢的介绍声。记者看到,T形台中间竖立着大红喜字,两旁挂着汉朝宫灯。6名美女随着音乐的节奏走起猫步,展示各式汉服。

“这不是武侠片里的服装么?是不是汉服哟?”宾客中有人议论。赞礼的声音又响起:“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这是汉服的基本特征。”听了介绍,宾客们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婚宴上,两位新人的双亲都穿着金色与红色交织的华丽汉服,赞礼与摄影师以及主宾席上的宾客都身着汉服。

新人“结发”“执手”

12点18分,结婚仪式开始。6位美女每人手持一盏汉朝宫灯,在新郎新娘前面开道,身穿大红汉服的新郎和新娘牵着红绸缓缓步入。新郎新娘首先参拜天地,完成了“拜堂”的程

序。“拜堂”后,新人用一盆清水洗手洗面,然后相对裾坐,依次完成了“沃盥”和“对席”。

在赞礼的主持下,新人同吃了一块牛肉。然后拿起中间连着红丝带的酒杯,先是各自喝半杯酒,然后交换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两位新人相互把对方的头发剪下一缕,用绳子绑在一起,行了“结发”之礼。并十指紧扣,行了“执手”之礼。随后,向双亲下跪磕头行礼。

汉代婚礼7大仪式

据介绍,汉代婚礼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部分,昨日举行的是正婚礼,主要有拜堂、沃盥、对席、同牢、合卺、结发、执手7项仪式。

说起这些仪式,都有出处。据《礼记·昏义》记载,男女结婚必须“共牢而食、合卺而饮,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于是,各项结婚仪式就有了具体的含义。

“拜堂”又称“拜天地”。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首先参拜天地,然后才拜祖先及男方父母、尊长。

“沃盥”是指用清水洁手洁面,因为汉代礼仪非常讲究洁净。

“对席”指新婚夫妇交拜礼毕后,要相对而坐。对席的位置要男西女东,意以阴阳交会有渐。

“同牢”是指新婚夫妇共食同一牲畜之肉。

“合卺”是指夫妇交杯而饮。据介绍,交杯是交换杯子,并非很多古装剧里那样挽着胳膊喝的“交臂酒”。

“结发”指新婚夫妇须在饮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苏武就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的诗句。

“执手”则出自于《诗经·击鼓》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

新郎夏丹介绍,他与妻子彭于洋都很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朋友中也有不少是汉服爱好者,所以决定结婚采用汉代仪式。“古汉人的婚礼不奢侈、不喧闹、不嬉戏,而是以恭谨、庄严的心来对待。”他说,选在中秋时节用这样的古礼结婚,是传统中的传统,团圆中的团圆。

祝你幸福。

中国婚礼习俗礼仪程序

1.食汤圆: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2.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3.拜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4.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

5.礼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

6.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

7.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8.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9.燃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

10.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11.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2.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

13.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14.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进洞房要选订时辰)

15.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16.燃鞭炮,赴喜宴:礼车离开洞房,燃放鞭炮。

17.进入宾馆休息室(蜜月套房),好友来看新娘。

18.18:30结婚典礼开始(奏乐)

18.18:30结婚典礼开始(奏乐)

来宾入席

主持人入席

介绍人入席

证婚人入席

男女宾相引新郎新娘缓步进场、入席(奏乐)。门口至主桌需铺红地毯,进场需四名花童拖起婚纱,创造气氛。专人向新人身上撒花芯、放礼炮,同时、投影、施放一氧化碳云雾。

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新郎、新娘交换饰物,新郎亲吻新娘。

证婚人致词

介绍人致词

来宾致贺词

主婚人致贺词

新郎、新娘致谢词、向来宾一鞠躬

开香槟酒、新人切蛋糕,全体共饮一杯,举杯齐声响干杯!

19.新娘换礼服

8.西方婚礼风俗礼仪 篇八

是在包办婚姻的时代,新郎在婚礼上正式娶新娘前,新娘的脸都要盖起来,这样,等新郎看清新娘时,即使不喜欢她的容貌,也为时已晚了。另一种解释是,新娘佩带婚纱是为了在婚礼那天不被在空中游荡的邪恶鬼魂伤害。

习俗

婚礼面纱:这是用来遮盖新娘的脸,以防她的旧情人看到后,嫉妒心起而搅黄了婚礼。

吊袜带:其实吊袜带的作用不只是祈求好运,还可以帮新娘躲过闹新房这一关。过去,新娘新郎入洞房的时候,所有的客人都会跟着送他们。现在风俗已经改了好多,只有几位关系非常密切的客人可以入洞房闹新娘。为了挡住闹洞房的客人,新郎会把新娘的吊袜带取下扔向他们,在一片笑声和混乱中趁机把卧室门关上。

马蹄铁:在英国以及其它一些西方国家,新娘常用绸带将马蹄铁拴在自己的手腕上。传说圣师邓斯坦曾在马蹄铁上施加了魔力,并将其套在了魔鬼的脚上,魔鬼求饶,许诺今后再也不会踏入有马蹄铁的房子,因此马蹄铁就有了避邪的作用。现在,马蹄铁已经成为好运和多子多福的象征。

婚礼宴会:伴娘和伴郎也要像新娘和新郎一样精心装扮一番,据说是为了欺骗新娘和新郎的旧情人,使他们无法辨认出新娘和新郎,从而使婚宴顺利进行。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欺骗邪恶的精灵,防止它降祸于新人。

抛花束:新娘背对着大家向后抛掷花束,谁有幸接到了,谁就是下一位要结婚的人。这可是个非常令人心动的时刻哟!

结婚蛋糕:以前,结婚蛋糕的最上层都要被特意留下来,藏在新房的床下,以祈求新娘多生几个健壮的孩子。一年后,新郎新娘将蛋糕取出,一同吃下。这将保佑他们身体健康,好运连连。不用说,这一习俗现在已经不流行了,但还是有一些新婚夫妇将蛋糕放在冰箱里储存起来,等到第一个结婚纪念日时再来分享。

蜂蜜酒:结婚的当晚,新郎新娘要共饮蜂蜜酒。这是中世纪流传下来的习俗。据说喝了蜂蜜酒,就可以多子多福。倘若新娘在婚后10个月就生了小孩,这对酿造蜂蜜酒的人来说将是极大的荣耀。此酿酒师将名声大振,生意也将由此大大红火起来,而且他的名字还会被当作新生儿的名字。

撒糖果:婚礼中还经常抛撒裹糖的杏仁,这预示着婚姻有苦也有甜。抛撒的糖果必须是奇数,人们认为这样可以给新人带来好运。

禁忌

1.白色婚纱一定不bai能配红鞋。du

2.穿婚纱的话,新zhi娘不宜鞠躬dao。

3.婚纱最好不要版有裙撑,避权免抖动太厉害,并且提起婚纱的高度也是要注意的。

4.着婚纱时走动的方式,以及拿手捧花的手势等都是有讲究的。

5.新娘应以头纱遮面举行仪式,且必须为新郎掀起。

9.婚礼敬酒礼仪 篇九

婚宴上新人将福祉装进酒杯,逐位敬酒,宾朋分享的不是酒,而是对生活的美好愿景。

2.结婚敬酒的顺序

(1)男傧相向新娘敬酒

(2)新郎向新娘敬酒

(3)新娘向新郎敬酒

(4)新娘的父亲向两位新人敬酒

(5)新娘向新郎的父母敬酒

(6)新郎向新娘的父母敬酒

(7)大伴娘或小伴娘向两位新人敬酒

(8)新郎的父亲向新娘敬酒

(9)新娘的母亲向两位新人敬酒

(10)新郎的母亲向两位新人敬酒

(11)新娘或新郎向其他亲戚或好友继续敬酒

3、结婚用酒的准备

(1)白酒

白酒兑水:先把瓶里的酒倒出大部分,留大概酒瓶的3厘米左右高的酒。切记不要倒空,如果没有一点酒味的话很容易穿帮。然后灌入清水,不要用自来水。自来水会有小泡泡,一看就不是酒,所以要灌白开水或是纯净水、矿泉水;

白酒兑雪碧:如果觉得白水比因不挂杯而较容易穿帮的话,可以选用雪碧放气,切记一定要前一天晚上就要放。

(2)红酒:

买颜色较深的葡萄汁灌入空的红酒瓶即可。

小贴士:准备两瓶“特制酒”以防不够;除了伴郎伴娘,不要让别人碰“特制酒”;最主要的是,喝的时候要故意装出很难喝的样子。

4.结婚敬酒的注意事项

(1)结婚敬酒时酒杯应稳稳端在胸前的位置;

(2)饮酒时要让杯子接近嘴,而不要用嘴去接近杯子;

(3)带着感谢客人祝福的心情和笑容来举杯,寒暄的时候要把杯子端放在胸前的位置,在大家齐喊“干杯”的时候再将杯子端到脸部的前下方,此时注意不要端至与面部平行的位置;

(4)目光投向典礼仪式上起立的客人,不要托着杯肚,轻捏杯腿即可;

10.弟子规与礼仪:婚礼的传统意义 篇十

尊敬的丹斯里李金友贤伉俪,尊敬的诸位董事、顾问、中心的领导,尊敬的诸位三对新人的父母亲大人及家人,尊敬的诸位三对新人,尊敬的诸位嘉宾、朋友们,大家Selamat Petang(下午好)。

今天是我们中心三对新人大喜的日子,我们整个的会场也充满了隆重、庄严而又喜庆的气氛。借这样一个机会,我非常荣幸能够和大家共同来了解一下中国传统婚礼,它真正的内涵、目的和意义,让我们在后半场的观礼当中,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婚礼当中每一道礼仪背后,它所起到对我们人心的提醒和教化的意义。当然,我也是刚刚学习,在和大家介绍分享的过程当中,假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我们在座的诸位长辈、朋友们多多给予指导。

刚才蔡老师在一开端,其实他已经点出了婚姻真正的一个目的和意义。我们中国古代的传统婚礼,在经典当中有三本礼学经典,其中一部《礼记》。《礼记》当中有一篇文章叫“昏义”,它在一开端就把我们整个婚礼真正的目的、内涵、意义,全部讲了出来。它是这么讲的,“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我们看到是写的“将合二姓之好”,这个二姓是指不同姓氏的一对男女成婚。

那在我们中国的古代,黄帝之后就有一个规定,什么规定呢?同姓不婚。相同的姓氏不能够成婚。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其实他们就非常重视优生学、遗传学。我们都知道同族或者是同姓,血缘关系比较近的成婚,会造成后代子孙他的智力、体力都会低劣,甚至数代之后可能就会出现短寿、早夭的现象。

所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非常的护念我们这些后代子孙,希望我们这个民族的血统,我们的这个人种,能够在整个承传的过程当中,保持它的优良。这样我们的文化才得以能够承传,发扬光大。所以古时候是娶妻不娶同姓,同姓百世不婚。比方我们人与人之间,有时候一见面说,“你也姓李啊,那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就讲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接下来,它说,“合二姓之好”。这个“好”,当美讲。夫妻成家,我们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定是我们人生最美好的一件事。当然,这个好、这个美,我们在《诗经》当中也听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这个美和好,不是说我们两个夫妻只是讲情投意合、两情相悦,或者结婚为他们庆祝,将来好好去经营他们这个小安乐窝,去享受自己二人世界的生活,而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婚姻观念当中,是没有这一层意思。这里告诉我们非常清楚,是“上以事宗庙”,也就是夫妻一旦成家,他承担着要祭祀祖先,尽分祖先,要时时缅怀祖先的恩德,将祖先优良的美德,代代的承传下去,这是夫妻的一个责任。而“下以继后世”,就是要将祖先的家道,遗留下来优良的家道、家风、家规、家业,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能够光大门楣、光宗耀祖,不给我们的祖先丢脸。所以,我们不仅仅是要养育儿女、教育儿女,更重要的是将我们祖先的文化,能够绵延不绝的传承下去。

我们讲到这里,可能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更进一步、更深刻的来了解传统婚礼,它的这些礼,它的重要性,我想就让我们现在共同来回到两千五百多年前,我们到春秋时期,我们来看一下孔老夫子和鲁哀公的一段对话,就让我们更加深刻的去体认婚姻它真正的价值。

当时鲁哀公就问孔老夫子,他说,“请问大礼如何?”他说,“君子只要一谈起礼的时候,都对礼显得特别的尊重、特别的敬重,这是为什么?您能不能告诉我一下?”这个时候孔老夫子说,“我一个贫民百姓,怎么可以跟您谈礼?”而这个时候鲁哀公说,“您就给我说一下,我很想了解一下。”孔老夫子就讲到,他说,“听说关乎人民生存的事,礼最大。”

为什么礼最大呢?因为没有礼,就没有办法沟通天地神灵。我们的祭祀,都要有祭祀的礼仪,才能够表达我们内心真正对祖先、天地的那份诚意。他说没有礼,就无法辨别君臣、上下、长幼的地位;没有礼,就没有办法区别男女、父子、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您看,假如没有礼,我们人类的五伦关系就不存在了;假如这个伦常不在了,我们这个世界就会乱掉,我们的文化不可能承传下去。所以讲到这里之后,夫子就说,“所以作为一个君王,就要教导人民这些礼,不仅让他们了解、学习,而且让他们所有人生的行为,都要遵礼而行。”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古代,一年四季都会举办许多大型的礼仪活动。比方说年轻人,他到十八岁,他要行成人礼,叫“冠礼”,结婚,要举办婚礼,祭祀有祭礼,还有乡饮酒礼、乡射礼,都会举办很多的礼仪。当然每一个礼的背后,它起到的都是教化作用和目的,那使得这些礼能够如期的举办,人民的心境、思想和行为,时时都能够归到正途。所以天下就会和顺,人与人之间就会相亲,就会和睦。

所以他说君子谈到礼的时候,就非常的敬重礼和重视礼。这个时候,鲁哀公又问到,他说,“立人之道,什么最大?”他这么一问之后,夫子脸色就变了,变成什么样?他很惊讶,他说,“哎呀!君王您能够问这样的问题,真是我们百姓的福分。”他说,“既然您问到这个问题,我告诉你,立人之道,是政事为大。”这么一问之后,鲁哀公又说,“什么叫政事?我还是不清楚,你能不能跟我讲得更明确一点?”结果这个时候,夫子又讲到,“政者,正也。”也就是说,一个君王你做政事,你的行为、举止、思想,都是在做正事,都是正道,行的是正道,那百姓就会去效法,就会去追随。假如我们今天君王所行的、所做的都不在道上,那我们的百姓又从何而从呢?

讲到这里之后,鲁哀公又问到说,“治理国政到底要怎么治理?我也是很不清楚。”这个时候,孔老夫子马上就一语道破了政事,治理国政的重要内涵。他说,“首重三纲。”这三纲,我们集体来读诵一下。

【夫妇有别,夫为妻纲;父子有亲,父为子纲;君臣有严,君为臣纲。】

他说治理国政最重要的是,首重三纲。我们就知道,夫妇是伦常之首,夫妇正,五伦皆正。这个“纲”是什么意思?纲是纲纪、纲领的意思,也就是说作为人夫,包括为人父(父子的父,夫妇的夫),他们在一个家庭都是这个家庭的主人,他们的行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都是正确的,这个家庭才能够兴旺,这个家庭才能够和睦。

作为一个领导者来讲,在一个团体,他的行为做得对、走得正,这个团体也会很有希望。所以这个纲领,就是要起表率的作用。好像我们这个衣服,把衣服领子一提,你看这个衣服就顺了。假如我们提一支袖子,待会回家可以试一试,您看那个衣服就是什么?就是混乱的。所以他点出了这三纲。

鲁哀公听完之后,他说,“原来是这样。”他说,“虽然我没有做到,但是我非常希望知道,怎么样才能够把这三件事情能够做到,能够落实。”这个时候,孔老夫子也非常的高兴说,“治理国政,以爱为大。爱,要以礼为大。”治理国政“以爱为大”,那就是我们时时存着一颗仁爱之心,以民为胞,处处我们都能够实施我们的仁政,去关怀爱护这些百姓。可是这个爱,假如没有礼的话,这个爱就不能够实行。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爱人,假如没有礼,那不是“过”就是“不及”。假如我们的爱太过了,就会溺爱,这种爱就是情感的爱,那不是理智的爱;那么,不及的时候,人们就会生怨,好像我们夫子讲到的,“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所以那个爱,它没有理智,不是真情,是我们的好恶,感情的爱,这种爱,也不能够长久。所以夫子他说要以“礼”去爱人,所以礼为大。

讲到这里之后,夫子又讲到,礼以什么为大呢?礼以敬为大。因为礼之本在于敬。我们有礼,但是我们内心没有敬,那等于是没有礼,我们只是在行礼的外壳。比方说我们见人跟人家鞠躬,我们的躬鞠下去了是一个礼,可是我们的内心可能还在傲慢,并没有生起对人的恭敬。比方我们跟人家握手,我们虽然握手有这个握手礼,可是我们的眼睛可能连看都没有看别人一眼,对别人也不敬。所以说我们跟人家打招呼,看到别人跟人家微笑打招呼,但是我们的内心可能还在掂量他的身份、他的地位,以及我们的内心还有这些高下分别的心,看看我要不要跟他来往,或者我要不要跟他多说一两句话,我们可能还起这样的分别。

所以假如这个礼失去了敬,就没有礼,那真的只是礼的一个外壳而已。我记得我有一次去一个餐厅吃饭,一进去,所有的服务人员都特别的有礼貌,他们都说:“欢迎光临,请进。欢迎光临,请进。”我觉得不错。结果我再一看,每一个人都没有怎么看你,脸上也没有表情。你当时就觉得怪怪的,内心很不舒服。当你吃完饭离开的时候,餐厅每个角落的服务员,看到你往门口门外走的时候,他们都会说:“请慢走,欢迎下次光临。请慢走,欢迎下次光临。”有没有像鹦鹉学舌?他们都有了这些礼貌的行为,但是有没有发自内心的去尊重和恭敬人呢?因为他连看都没有看你,他是在例行公事,所以不是发自内在的、真正的那一份诚敬。

所以在我们的《孝经》当中就讲到,“礼者,敬而已矣”。礼的本质就是一个敬字。那么这里又讲到,“敬之至矣,大昏为大”。就是我们这个敬,要怎么来让我们去了解,何以能够将它展现出来呢?这里就告诉我们,“大昏为大”。透过婚礼我们了解到,在婚礼的过程当中,人们是如何去对待它的。这里告诉我们,“夫妇乃伦常之首,人伦之基”,而婚礼是礼之本,是我们整个民族繁衍的源头。所以夫子就告诉说这个敬之,所表现的是来自于大婚;这个大婚怎么能够去体现呢?孔老夫子又讲了,“冕而亲迎”。什么叫冕而亲迎?这个“冕”就是盛服的意思,就是在结婚这天,新郎官、君王要穿着盛服,去亲自迎娶他的新娘。

我们都知道,从古到今,好像无论是古代还是我们现在,只要一结婚,你看今天,我们都可能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么隆重过,穿着这么庄重,这个化妆也是有专业人士为我们化的。所以在古时候这个叫“摄盛”,所谓的摄盛是什么意思?在结婚的这一天,包括在有士人结婚的话,可能他穿的行头都超越他的身份,他送的礼物甚至也超越他的身份。

我们也都知道,在民国初年那个婚姻都是穿红袍,男子戴玉带,头上还戴乌纱帽,这个穿着打扮,完全超越他的身份,甚至我们还会加上一个“新郎官”,他也不是什么官员,也没有什么头衔,但是都叫他新郎官。我们就可以看到,在结婚这一天,完全可以超越他的身份,盛装亲迎。那么这里为什么要盛装亲迎?夫子就讲到,“君子所谓亲”,夫妻之间的这份亲爱是要“以敬为亲”,我们常常说相敬如宾。“舍敬则不亲矣”,人与人之间一旦失去这个敬,那个亲也是假的,彼此的爱那也是情欲的爱,不是真正道义、恩义、情义的那份责任、那份使命。所以“不爱则不能相亲,不敬则不能归正”,你如果不敬的话,这个婚姻也不正;婚姻不正,这个家庭也不可能兴旺,也不可能发达。

所以夫子接下来又告诉我们,“爱发于仁,敬发于义,以仁广义,以义行仁”。也就是说,我们真正内心对人的爱还是来自于我们是处处替别人着想,好像蔡老师在讲夫妇之道的时候,结婚前都是替对方考虑,可能往往这个大印一盖下去之后,从此之后,“你应该为我做什么。”我们看到夫妻在家庭常常产生摩擦、冲突的时候,都是什么?“我干了什么什么,你干了什么?饭也是我做的、衣服也是我洗的,你为我做了哪些事?”是不是就在那里开始去计较、在那里去争吵?结果那份处处替人着想的心,却不能保持。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家庭,经营两三年,或者甚至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不到半年、一年,婚姻就瓦解,都是源自于我们不知道婚姻的确就如老师说的,它是道义的结合。这个敬就是建立在道义之上,是发自内心对他人的恭敬。所以孔老夫子就说,“故爱与敬,乃人道之本”,是人道之本。

这个时候,鲁哀公虽然他听了这么一段之后,但是他觉得还是不能够接受。他说,“盛装去迎娶新娘,是不是太过分了?”夫子这个时候就变了脸色,“哎呀,你怎么会说过分呢?”

我们现在也来了解一下鲁哀公背后的心声,他为什么会讲过分?他觉得我是一国之君,万民之上,我作为这样的一国之君,结婚这一天,自己要去亲自把太太迎娶回来,这个是不是显得我身份会降低?其实他可能在嘀咕这些事情。他想的是不是应该人家把妻子亲自给他送来,“我是国王,我是国君。”可是夫子这个时候脸色却变了,“你怎么可以这么说!怎么会说过分呢?你要知道合二姓之好,生出的子女,他是要做天地、宗庙、社稷的主人,这关乎着整个民族繁衍、生存、发展的千秋万代的大事,你怎么会觉得这件事隆重呢?”讲到这里之后,鲁哀公突然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寡人固陋、寡人固陋。不固陋的话,怎么能够听到您现在的这样一番话。”鲁哀公讲完之后,夫子继续就讲到说,“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昏,万世之嗣也”。他就来做了一个譬喻。我们也是遵天地的规律,遵天地的德行而行事,而夫妇也是如此,他是要继续后代子孙,要把祖先的事业,要继续、延续下去。

这个时候,夫子继续来阐述这段话,他说,“夫妇之道,合于阴阳;阴阳之道,合乎天地。天生地养,天施地成,而万物化生”。夫妇相合,也是要养育子女,夫妇这一伦正,能够和睦相处,彼此承担起整个家庭、家族的责任,自然而然,人类社会它就会健康正常的继续去发展。讲到这之后,夫子他又讲,他说,“内以治宗庙之礼,足以配天地之神明,出以治直言之礼,足以立上下之敬”。我们看这一段,可能觉得这个理比较深。他为什么这么讲?最重要的讲到夫妇,尤其是天子和皇后结合之后,他们就如同日月,也如同父母。如同日月,人民得到雍照;如同父母,人民得到这份关怀和爱护。

天子和皇后,我们讲的男女有别、夫妇有别,他有不同的本分和职责、责任。比方说,天子是治理朝廷,能够“治直言之礼”,能够谦卑恭敬,广纳雅言,听取臣子的谏言,能够听取百姓的心声,他是一个良君。那么作为皇后,她要治理后宫,教导人民方方面面的一些能力,尤其她会倡导女教,所以她的行为可以说母仪天下。所以君王和皇后,他们的风范是要垂示后代子孙,这君王夫妇一伦一正,您看天下的百姓都会去效法君王和皇后,这整个国家不是就很顺畅吗?人民都有了榜样可以去做,所以不足的人就会让他得以调整,国家有不足的地方,又可以振兴,因为有榜样可以去效法。

所以我们了解到这里,当我在备课的过程当中,我突然才明白,刚才老师也讲到《中庸》当中讲的这句话,“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君子之道是从哪里开始呢?是从夫妇的相处,是从一个家庭而开始的。我们在经典当中也有听到,“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君子没有出家,因为他把一个家庭夫妇这一伦,正了之后,夫妇相处和睦,彼此尽本分承担起这一份责任之后,整个家族就会归顺。所以君子不用出家,而怎么样?德教已经加于百姓了。

所以我们从君王、皇后这个角色来看,我们又可以延伸到我们一个家庭,夫妇正,家族就会正,儿女就会健康,他的人格也会健康,他未来的人生也会顺畅。一个团体也是如此,团体的领导者他的家庭和睦,同样的,他这整个团体未来也会绵延不绝。假如我们看到一个团体,他好像现在很有实力,比方说一个企业家,他也很有钱,可是假如他的家庭是不正常的,他的家庭是不和睦的,其实已经埋下了隐患,因为这是天道,这是符合自然的一个法则。

讲到这里之后,孔老夫子又讲到说,“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我们一起把这段读诵一下,我们加深印象。

【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

这里三代明王指的是夏商周,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他们都是一代明君。您看,他说这些明君执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亲之主也”,什么意思?妻子,是要祭祀祖先的主人,又是要孝顺父母、相夫教子的一家之主,你能够不敬重她吗?所以我们今天回到家里之后,首先我们在座的成家的先生,我们是不是回到家里首先说,“妻子,您辛苦了。”给她鞠一躬,好不好?大家这个鼓掌代表回去一定要做这个动作哦。

因为我们了解到,你看,我们常常说古代女子没有地位,都是大男子主义,女子很悲哀等等,所以才要怎样革命,要男女平等。可是我们透过经典,这是经典,“哀公问”这篇经典告诉我们的,连这些圣君明王,他们都是如何敬重妻子,他敬重的目的是看到这份责任、这份使命。您看这个心量眼界,是不一样的。假如我们今天只是把我们的心量和眼光,只是盯在我们自己的自私自利的需求上,可能我们没有办法去理解这段话。

接下来,夫子又讲到,“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儿子,是我们祖先的后代,他要承传祖先的这份家业、祖先的文化,你要让他世世代代绵延下去,你怎么能够不敬重他、不培养他、不爱护他?所以这些言语,提起的都是一份责任和理智。可能假如我们不去了解经典,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去了解,我们古人对婚姻的这样一份责任、这样的一份心境。

讲到这里了,我们看到一个君王要敬他的妻子、敬他的儿子,当然作为一个君王,他是无所不敬。尤其他还要敬其身,敬爱自己的身体。为什么?我们的身体是来自于父母,而父母如根,我们如树枝,假如我们伤到了自己的身体,就等于伤到了亲人,那这样我们就是大不孝。《弟子规》也有讲,“身有伤,贻亲忧”;《孝经》也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时时刻刻我们都要行孝道,都是把父母装在我们的心中,而不要糟蹋自己的健康,吃饭要适量,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起居都要有节,这是时时尽孝、行孝。

那么,透过君王能够在这三点做到,其实我们推而广之,敬其身,就会推及敬百姓之身;敬其妻,就会推及去敬百姓之妻;敬其子,就会推及去敬百姓之子,就是我们说的“凡是人,皆须爱”,就是“泛爱众”,那这是我们所谓的治理国政“以爱为大”。爱的实施,夫子也是从头到尾告诉了我们,具体的如何去将我们心中的这份爱,广施于大众、广施于他人,也告诉我们这个爱的先后次第,具体的一个做法。假如这三点君王都做到了,真的就是天下和睦,天下归顺。这里是透过夫子和鲁哀公的一段对话,了解到婚礼,君子为什么会如此敬重它的原因所在。

再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古代婚礼过程当中,待会我们有很多的礼仪程序,都会将它展示出来。古代婚礼的“婚”字,原本是这个黄昏的“昏”,我们刚才看到“昏义”,为什么用这个“昏”?这个昏是黄昏时刻,过去古代娶妻都是在黄昏的时刻,太阳落山的时候,好像南方就是在六、七点,北方就是八、九点,大概这样,时间不一样。

所以在《三礼目录》当中告诉我们,“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就是娶妻子一定是在黄昏。我们可能就说了,“我们第一次听说。在我们马来西亚或者在中国,娶妻都是大清早。”是不是?新郎官穿戴好就要去迎娶新娘了,有些甚至天没有亮就去了。怎么搞的,古代为什么是黄昏时刻才娶妻呢?这里也告诉我们了。后来这个告诉我们是表人事之大,把它加了一个“女”字,过去一直用那个昏字,在《三礼目录》当中告诉我们,必以昏者,取其阴来阳往之意。什么意思?就是为什么要用昏时娶妻?那个时候刚好是阴阳交合之时,所以“阴来阳往”刚好表这个男女,也是符合一阴一阳,阴来阳往的一个自然法则和自然的规律。包括这里写到,新娘则因之而去。因为在这个时候来娶亲,夫唱妇随,妻子就跟着走了,所以叫“姻”。后来婚姻的来历就是这样而来的,我们对这些古代婚姻的常识,就会有一个了解。

那接下来,整个的婚礼,它有“六礼”,整个婚礼过程当中有六道程序。和我们今天结婚的程序可能完全不一样,或者我们还会保留了一些它的痕迹。这个六礼,借这个机会,今天也和大家来做一个分享,因为这些程序可能都有它一定的内涵和意义。

首先,第一个程序是“纳采”。纳采就是正式提亲,比方说我家的家长看上了你家的女子,就派一个使者或者媒人去提亲,到她家里就说,“我们看上你家的女子了,不知道我们提亲,你们会不会同意?”那我们到人家家里,初次见面去提亲,中国人很重视人情,总不能空着手去。你们给儿女提亲有没有空手去的?你们有提过亲吗?没有啊?一定有,我们一些长辈一定有到。当然古时候不是父母去,他是派一个使者去提亲,提亲的时候他一定要拿礼物,要拿什么礼物?我们马来西亚会拿什么礼物?会拿水果?对,马来西亚就是用一个水果篮,装得很好看的各种各样的水果篮提去。古时候不提水果。那拿水果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只是一个礼节。有没有什么内涵,这些水果?没有?假如有的话,你们私下也告诉我一下好吗?

这里提的什么礼物?大雁,提的是大雁。婚姻整个的六礼当中,五礼都是给女方家送大雁。大家就很纳闷,为什么要送大雁?这里就告诉我们,你看它都是有内涵和意义的,不是随随便便的。这里讲到“取其顺阴阳往来”,就是取这个大雁它有阴阳往来之意,而且这个大雁它是随阳之鸟,就是秋天它会飞到哪里去?飞到南方,它永远朝着向阳的地方,有春天的地方。到了春天,它又折回到北方。所以这个表的一个什么内涵?妻子当顺从丈夫,我们讲的夫唱妇随,要顺从,所以取到这个意思。

再来他说,取这个雁子飞行的时候,有序之意。婚娶要依长幼有序定先后,而笃厚人伦的观念,所以我们再看看这些飞的雁子,您看它们是不是长幼有序?它们飞的时候成行,止的时候成列,很有序。这个就是来表我们做人也应该有这样的美德。我们的后人又赋予它新的内涵,就说这个大雁还有一个美德,它是忠贞不渝。好像我看我们这个湖里的一对鹅,真的也是整天都形影不离,从来我看没有移情别恋。所以就讲到这个大雁,它如果有一方先夭折了,而剩下的这个孤雁,它从此之后不会再去找另外的新伙伴,所以它就表的是这样一个忠贞不渝的一个态度。那也是希望我们人能够去效法这样的美德,所以我们人怎么可以不如鸟乎?所以我们的古人都用这些动物来提醒我们,很含蓄、很温柔的提醒我们,千万要守住夫妇这一伦、这一道,能够天长地久,不要随便的分手,他都是给予这样的提醒。所以五礼当中送的都是大雁。

那么提亲的时候,一般都会在女方家的宗庙,其实就是让祖先时时都在参与这件事情。提亲之后,这个女方家说,“我家女儿恐怕是配不上你家的公子。”他们都会很谦虚。他觉得人家提出来之后也很欢喜,答应了之后,接下来,第二道礼的程序就是“问名”。问名就是把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都记录下来。记录下来,用一张红纸把它写在上面,在台湾叫“题字仔”,在中国大陆好像叫“换庚帖”。就是把它写了之后放在祖先的牌位底下,放上三天。三天之内举家平安,代表怎么样?祖先已经认可这桩婚事了。

古礼当中,我刚才讲到台湾现在保留这些风俗。那么在古礼当中他是把男女的名字、生辰八字拿到之后,来进行占卜。占卜吉利了之后,就会去“纳吉”,把他们两个放在一起,非常的吉利,就把这个吉祥的事情要告诉女方家里。可是这么一讲之后,在座的可能心里头都开始犯嘀咕了,“哎呀,这样做会不会太迷信了?”你们觉得会不会?可能我们就会觉得,这样做真的是会很迷信,假如不吉利怎么办?你们是不是会问这个问题?而实际上,在整个占卜的过程当中,设计这个礼的目的,最重要的我们要了解,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当事人对婚姻的信心,以及光明正大、谨慎隆重的意义,是要表这个意思。也就是婚姻的双方当事人,在结婚的时候,这件事情不仅仅是你们两个同意,也不仅仅是你的父母家人,为你做主,草率结合就可以了,而是你整个婚姻的过程,要有祖先、家族所有人的参与,经历了每一道程序的深思熟虑这样一个过程。这样一来这个过程,有了这样的礼和过程,其实对今后夫妻双方经营家庭,会让他们对家庭家族的这份责任,得到更加的一个深化,让他有这份深刻的体认,所以最重要的是起到这样的目的。

可是大家说了,你讲了半天还是没有讲,那万一他占卜之后不吉利,不是这个婚事就黄了吗?那不是抱憾终身吗?那不是不能成人之美吗?而在古代,这个占卜是怎么占呢?我也告诉大家,占卜只是形式不是目的。古人是十天为一旬,一个月就有三旬,而每一旬可以占卜三次,所以一个月可以占卜九次。

在座的朋友,您现在有没有信心,占卜九次会不会占卜到一次“吉”?大家不敢点头啊?是不是占卜九次,一定会有这个吉与不吉的概率,是吧?只要有一次就OK了。假如说,一次都没有的话呢?哎呀,这件事也有点……大家都快笑得不行了。大家不用担心,我们还可以把它往后推,但是一般这样的事可不可能发生?它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所以我们不用有这样的一个担忧。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占卜,是让当事人经历过这样一步一步的这种谨慎态度,今后他对婚姻的态度才不会草率、不会随便,这是真正要达到的目的。

接下来就要“纳征”,我们看到这是第四礼,只有纳征的时候不送大雁。纳征,我们现在叫订婚,过去也叫聘礼、彩礼,很多的说法不一样。大家就说了,古代也是要拿这些彩礼,是不是也是借这个机会,娘家也想借嫁女儿的机会,能够从那边索取一些财物?会不会这么想?古人没有。古人每一个身份等级,他纳的这个,我们古人叫“纳币”,他纳的这个彩礼,或者我们说聘礼,它是不一样的。比方说,天子要纳什么,诸侯要纳什么,士大夫要纳什么,平民百姓要纳什么,这个在《周礼》上,它都是会有规定的。纳这个礼的目的,真的不是为了借女儿嫁出去,给他发一笔财,假如我们从这样的一个存心去思考的话,相信这桩婚姻不会圆满,因为我们的心已经错了。

所以这个纳征,这个“征”是什么意思?是成功的意思。就是这桩婚事,双方的家族都已经完全认可,透过纳征、送彩礼,就是把这件事情定下来了。最重要我们送礼的目的是表达我们这份诚意,和当事人讲明,这件事已经订婚了,好像我们说的,铁板钉钉了,不会再改变了。接下来才能够进行下一道的程序。

所以跟我们今天很多年轻人结婚,一些父母他们的想法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真的是我也曾经了解到,一个远方亲戚,在结婚的当天,新娘也娶过来了,在办酒席的时候,双方的父母就产生了冲突,这个冲突就为什么?这个彩礼的问题,拿的物品、钱财够不够的问题,吵起来了。这一吵,我们想想看,婚礼是喜事,因为我们在那里计较钱财的问题,整个的婚礼气氛变了,这一吵之后,因为新娘子是向着谁家?向着娘家,新郎向着自己家。结果变成本来是亲如一家的人,这一天是要亲如一家了,结果变成对立冲突,最后新娘子就跑了,这一家人全部就回去了,这桩婚事就没有成功。

我们想想看,假如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对当事人来讲,这一生是留下多么深刻的伤害,这种印记可能这一生都在影响他。而我们如果做父母的不能够深明大义,不明理,假如我们在这些角度去计较钱财,您看,我们都是把女儿当成了什么?我们当成了商品。借这个机会去捞取钱财,那这是以利相交,而不是真正道义的一个结合。从此之后,他们虽然成为一家,夫妇俩常常因为彼此双方父母之间,因为钱财的问题,他们在中间好不好做人?可能也不好做人,常常就会冲突。我们是要祝福他们未来人生的幸福,可是当我们的出发点错的时候,他们未来的人生会有幸福吗?会有和睦的家庭吗?是不是?所以这一些景象好像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当中,我们都有了解到和都有接触到。

所以,在《朱子治家格言》当中就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可以来读诵一下。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勿计厚奁”,就是不要去计较那个嫁妆,“厚奁”的意思就是嫁妆。所以我们人生的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夫妻一结合,不仅是一家而是一体,所以都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彼此都能够去理解、去关怀、去体恤,您看整个两个家族,真的都会像一个大的家庭一样和睦。

这一道程序过后,就是接下来有一个“请期”。“请期”就是选一个黄道吉日,来给他们举办婚礼。这个时候,男方又派使者到女方家里,还是提着大雁,又提着大雁去请期。请期的时候,男方一定会对女方的家长说,“你看你们是不是选一个日子,看什么时候结婚、成婚比较好?”女方家都会很客气说,“不要了,整个的一个过程都是你们在主导,我们只要遵从就好了,你们来选日子。”结果这个时候,男方派来的使者,其实他早就把两个日子选好了,他说,“我们已经选了两个日子,你们看这两个日子哪个合适?”因为古人他很谦退,我们不能怎么样?大丈夫,“你通知一下你们家,我们那个结婚日子已经选好了,是找人算的。”人家说,“不合适。”“不合适也得合适,这我儿子结婚,那怎么能行?”结果我们喜事好事,最后不要把它办成了什么?一个很不快乐的事情。

所以古人他很尊重,一定是请教,请教完女方一直推辞,他就把他两个日子拿出来。拿出来之后,他为啥要选两个日子?你看古人做事的每一道程序都很周详,他要考虑这个女方家,家里的重要人物,比方父亲有没有出差、出远门,在这个日子赶不回来;或者这个女方家是不是有这些凶丧之事。如果有这些事,就不能在这一天去成婚,所以他一定选两个日子,让你来选。同时,还要看这个男女的健康状况等等,所以他考虑得非常周详。

女方看了之后觉得,“这个日子我们也非常满意,可以。”往往这个日子选好之后,男方如果更慎重的话,还要去宗庙、自己的祖庙,去向祖宗告上,还要经历这样一道程序。那这件事定了之后,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来看,叫“亲迎”。古时候叫亲迎,后来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变变变,变到“迎亲”,这两个字给倒过来了。过去古时候叫亲迎,亲迎就是先生要亲自去迎娶他的新娘。

这个“亲迎”,在儿子出门前,父亲一定要给他敬杯酒。就如刚才蔡老师讲的。那这个我们叫“行醮子礼”,过一会在下半场我们会看到这一幕。这个“醮”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说,今天父亲给儿子敬酒,我们一般常规,都是晚辈给长辈敬酒,父亲最大,在家里最有尊严、最有威仪,他怎么会给儿子敬酒?可是在这一天不同,父亲敬儿子这杯酒,其实他是好像委任,派儿子去承担这样的一份使命和责任,交付任务给他。所以这个醮字就是父亲敬了酒,儿子不必回酒,是父亲派你去接你的新娘回来,他是交付这样的重任给你,给你喝下这杯酒,来表达他这样的一份心境。那也有一番话的嘱托,“儿子,你去迎娶你的新娘吧,从此之后,你要教导她如何恭敬行事,同时你自己的言语行为也要合乎情理。”给他一番嘱托之后,儿子就说,“爸爸,恐怕……”那个时候不叫爸爸,“父亲大人,恐怕我做不好,但是我会努力,我一定不忘记父亲给予我的谆谆教诲。”儿子就出门了。所以这个“醮子礼”就是这样的一个内涵。

从古到今,我们都知道婚礼的迎娶,一定是新郎去到新娘家迎娶,发展到几千年,这个仪式都没有改变。我们在座的有没有新娘那一天自己跑去的,有没有?或者新郎家里很有权威、很有气势就打电话说,“你们到那一天,你们父母自己把新娘送来就好了,我们就免去这道程序。”有没有?都没有,也没有自己跑去的?马来西亚一定都要去迎亲是吧?那我们可能也没有思考过,反正就已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一个礼仪了。为什么要这样?在婚礼的“昏义”当中,其实这里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什么道理?也就是说,六礼的整个过程,都是由男子主动,我们有没有看到?都是男子派人到女方家提亲,这个就符合了阴阳动静的一个道理。男属阳刚,女属阴柔;阳刚所以就会主于动、主于攻、主于外;阴柔所以主于静、主于守、主于内。这就是男女的不同,先天的不同,它与阴阳之道相合,所以它是符合这样一个自然法则。所以男子要主动去迎娶,这是第一道含义。

再来,第二道含义。新郎官到了女方家要娶妻子,新娘的父亲母亲要亲自把新娘的双手,放到新郎官的手上。这个是什么?代表父母亲大人的一份嘱托,就是,“从今而后,我的女儿就交给你了,您要为她一生的幸福去考量、去着想。”就有交付之意,就是把终身的幸福托付给了这一个男士。新郎官他也会当着岳父岳母的面,来表达他内心的感恩之情,“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生了这样一个好女儿,把她教育得这么有修养。”感恩之后也要表个态,“从今而后,我不仅对您的女儿负责任,我还要对你们父母、整个家族都要担负起这一份的责任,请你们一定放心。”您看,是不是就安了父母的这份心,也给当事人往后婚姻的生活,带来这样的一份信心,也彼此更加懂得互相的体贴、互相的关怀、互相的去成就,起到这样的作用。

再来,古代的女子。之前不像我们今天早就认识了,两家跑来跑去,还没有成家,是不是每个星期周六、周日,“这个星期到我们家,下个星期到你们家。”会不会这样?有吧?所以古代不会这样,古代的女子她的教育非常规范和严格,女子从来不出门,成婚这一天才跟着新郎官出门。所以在这一天她要出门了,多么刚强的女性在这一天内心都会恐慌不安,因为她就要离开生养她的父母,离开她最亲的这些兄弟姐妹,这二十年来生活在一起的亲人,她要离开了。您看她的内心会不会有担忧?现在突然说让我们的儿女嫁到国外去,比方说我们的女儿嫁到国外去了,你看今天是不是她没有出过这么远的门,您看我们的父母会担忧吗?女儿她会担忧吗?我们可以去体恤。所以在这个时候,有新郎官亲自去迎亲,把她接到之后,这整个的一天,都在新郎官的身边,新郎官可以细心的去照顾、去关怀她,让她这一天的心绪都能够平静下来。

我们看电视、小说,你们有没有看到,在婚娶的这一天,这些女儿、妈妈都哭的,有些哭得就是难舍难分,有没有?不过那时候没有化妆,要是化的妆可能这个妆就麻烦了。所以都会去哭,为什么会哭?真的是难舍难分,她也会内心有一份这样的恐慌。所以我们的这个礼,他设计得我们都可以去感受,古人设计礼,他真正的用意,那份慈爱、那份人情的体恤都能够考虑到。所以“亲迎”实在说是合情合理。

接下来,新郎官要去娶妻子。新娘即将要被新郎官接走的时候,嫁前就有一个叮咛。这个叮咛就是女方的父母再给新娘一番教导,这一番教导是怎么教导的?我们一般马来西亚的长辈,你们的女儿要出嫁,你们一般会教给她们什么?那在古礼当中是这样讲,“女儿,你要做人家的媳妇了,你到了人家家,你从早到晚,都不能违背你先生(丈夫)的意愿,都不能违背婆婆的心思,你要懂得孝顺你的公婆,你一定要勤勉、要节俭,要承担家庭的这些家务,不可以懈怠、不可以懒惰,你要切记切记!”甚至怎么样,母亲讲完这番话,还要给她送一个小礼物,一个丝巾或者一个其他的小礼物,让她天天能够看到这个小礼物。为什么让她看到这个小礼物?让她天天看到这个小礼物,天天就能想起母亲的教诲,一旦她有干活干累了,不高兴了,发生一点口角,要耍情绪、耍脾气了,看到母亲的这个小礼物,就想到母亲给她的这番教诲,不敢忘记。所以透过这样的一幕,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我们的父母是多么的爱怜我们子女,为了她们人生的幸福,真是左叮咛、右叮咛。

可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不是这样?我们经常听到人家说,“我妈给我说,说你嫁到人家家去,你要多留几个心眼。你才别那么傻,我告诉你,你一定要悄悄的存私房钱,你那个存折就拿回来,妈妈给你放着。你放到家里会被对方发现的。”你们觉得爸爸妈妈的这份爱,是正确的吗?说,“你别傻,我告诉你,那个活儿,你看到公公婆婆在,你就赶快干,不在的时候,就让你老公干。”你们笑得这么开心,你们有教过这些话吗?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的、有没有听说过?都有。甚至还说,“我跟你讲,要是谁敢欺负你,你根本不要怕,我跟你讲,欺负你,你就给我回家来,爸爸妈妈给你撑腰,就把他们晾在那里,看他们怎么办。”是不是?

我们想想看,假如我们一个女儿要出嫁,父母是给予她这些的叮咛,我们想想看,我们是在为儿女诅咒,还是在祝福?请问,他的女儿将来嫁到这个家庭会幸福吗?因为她的内心装的,都是家人给予她的怎么样跟对方去对立,怎么样去耍心眼等等,所以那份真诚失掉了。我们要成立这个家庭干什么?所以我们看到今天的离婚率为什么越来越高,这种夫妻之间的冲突,家族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厉害,都是源自于我们迷失了,我们失去圣贤的教育,我们对这些道理不明白,不知道怎样才能够真正带给我们儿女的幸福生活,我们不知道它真正幸福的内涵是什么。

当然了,女儿在出嫁的时候,我们听到父母一番叮咛。实际上这个女儿在没有出嫁以前,乃至她整个成长的过程,其实父母都给予她女德的教育,点点滴滴都在培养她将来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媳妇,为人妇、为人母、为人媳妇。都已经从小到大开始培养,培养她待人处事、应对进退这些接物的能力,培养她做家务的能力,培养她方方面面的能力,都要培养。那我就觉得从我们老一辈的,父母、长辈的身上,我相信我们都能感受得到。尤其从我母亲身上,我是能看到,母亲的妇功那真的是做得很好,我们这些后代的女儿,没有一个能够学到。真的是七个孩子,纳鞋底、做鞋子、做衣服、做棉裤棉衣、缝被子,所有这些里里外外的活儿,母亲都会干,七个孩子的,我们从没有好像说在街上,去买过什么样的成品衣服。我们的长辈都为我们表演出来,只是我们那时候真的不懂得去学习,也不善学,但是这些印象在我们的内心很深刻。所以从小这个女子都会进行妇顺的教育、妇道的教育,这样才能确保她婚后生活的幸福。

所以在《礼记․昏义》当中,就有这么三句话说,“顺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什么意思?也就是说,您嫁到别人家,首位的是要怎么样?要敬奉公公婆婆,要顺公公婆婆,要戒之敬之,这是你首要做的事。不是两个人自己躲到小房间,在那里你侬我侬,只要我们两个人好,跟你父母没关系,跟你的兄弟姐妹不和也没关系,我们两个好就可以了。能好得了吗?我们今天看到很多的家庭不幸福,源自于婆媳的关系怎么样?不和睦。先生在中间,我们想想看,一个是妻子、一个是母亲,他怎么来处理这个关系?每天就在那里怎么样?灭火,是不是?此起彼伏,身心疲惫。我们想想看,这个先生会不会长寿?可能都会早夭。真的是如此。

所以我们不明白这些道理的时候,真的以为两个人好就能真的好。因为它是一体、是一家,所以首先是“顺于舅姑”,接下来是“和于室人”,要跟家族所有的人都能和睦相处,妯娌、跟自己的小叔子、小姑子。你看,跟一个小姑子没有搞和睦,一到过春节坐在那里吃饭,她坐上来,她就跑掉,她坐上来,她就跑掉,是不是?你看那个家庭气氛多么挣扎、多么不愉快。所以你看,他没有说先要跟先生好,是要把这两位摆在前面。“而后当于夫”,她不是嫁给一个人,她是承担一个家族的一份责任,最后才会去考虑跟先生的一些情趣相投,其他的,所谓我们讲的志同道合一些内容。

那么我们讲到这里之后,我们也了解,女子的教育是太重要,我们说治国平天下的大事,女人家承担着一大半。我们说姑娘是什么?是世界的源头。假如“源头不浊,水流自清”,姑娘是世界的源头。我们也常常听到一句话说,“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您看女性的教育多么的重要。因为我们在古代的一些典籍当中也看到,尤其是我们的王善人先生,好像也是民国初年,兴办女义校,专门培养女德女性,培养她的四德,最重要的要培养女性的柔顺,女性的柔顺是属于妇德。他就讲到,“媳妇要性如水”,你做儿媳妇的,你要像水一样,水利万物而不争,你看它养育万物而不争;而且水又在最低处,它又随方就圆。所以,让女性要学水的精神,时时刻刻都顺于舅姑,这个舅姑就是公婆的意思,随顺自己的先生,这个家庭就会和睦。要是你强,我比你还强,那个家就翻天了,整个家庭的冲突,儿女可能都会受到非常大的一个伤害。

所以古代,尤其是士人、士大夫、这些诸侯,他们的女儿要在出嫁前,要进行三个月女德的教育,专门再加强女德的培训。虽然有了父母给予她们很好的家庭教育,而在这个时候,还要进行三个月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就是这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我想我们在座的,今天我们的女士算是占大多数,我们来看看,古人他们对“妇德”都有哪一些标准,我们一起来读诵一下。

【第一贞操,第二孝顺,第三温和,第四恭敬,第五慈惠,第六勤俭,第七明大义。】

当我看了女子四德之后,我就觉得真的是太惭愧了。我们假如真的不接受圣贤的教育,我们真的不知道女性要有这么多的美德。而我们没有接受这个教育,再来看这四德,一看,相去甚远,好多都没有做到,真的是内心生起无限的惭愧。这是妇德。

我们再来一起读诵一下,我们看看“妇言”是哪些内容。

【妇女诫多言,言必庄重诚恳,不邪言,不巧言,不谗言,不疾言,不戏言,不妄言。】

我们借这个机会再仔细看一下,这些我们都做到没有?我相信在座的都比我做得好,我们的女同胞。您看,这是我们女德妇言一个基本的标准,我们都可以借当下诵读的过程当中,也时时给我们自己女性的一份提醒。

我们再来往下看,“妇容”。

【妇容者,妇女宜修饰仪容,端庄温和,不作骄态,不作媚态,不作忧态,不作狠态,不作狂态。】

我也停留这么一两分钟,我们也看一下,我们也可以提醒一下自己,或者对照一下我们自己,是不是常常发脾气的时候拍桌子、瞪眼睛、丢东西,看看有没有这样的一个现象?

所以这些教育都让我们的女性,能够随顺天道,能够更加的温和温柔,能够真正的尽我们一个做女人的本分,能够将“女德妇顺”的这种美德,我们要不断的共同来勉励,共同来修养。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些我们能不能做得了,“妇功”。

【妇功者,织布、织帛、织锦、绣花、制衣冠履带……烹饪、制酒、制酱……】

大家都笑了。你看我后面还打着点点点,因为要会做很多很多。当然了,我们现在不需要织布了,都有成品的这些衣服可以去购买、可以去穿。但是我们说,“李老师,你写这个现在都不需要了,那我们是不是也不需要了?”我们学的是这份精神,是不是?我们在家里怎么样来把饭菜做得更可口、更营养,家里收拾得更整洁,让自己的先生、儿女一回到家,真的是整洁温馨的一个温温暖暖的家,回到家里,这个是我们女子的责任。所以你看这个是我们女子的四德。接受三个月的女德教育之后,才可以出嫁,有这么严格。

所以最近我回去我们中国,祖国大陆一趟,已经有两位朋友来告诉我,一个企业家他要办一个女德学校,另外有一个校长,他也告诉我,他也要办一个女德的学校,我们听了都非常的赞同。而其实现在有很多的人,都希望赶快把女德的学校办起来,在我们马来西亚,我们也要积极响应。当然了,我们的中心,还有我们很多这样的公益团体,其实我们都是在潜移默化,把这些女德的教育融入在我们的课程当中,融入在我们整个的教学活动当中。

所以,我们今天了解了女子的四德,也期许我们在座的做父母的,假如您家里是女儿的话,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开始给她规范,进行良好的教育。因为女儿是未来的母亲,她要相夫教子,她要承担家庭的这份传宗接代的一份责任。所以我们看到孔老夫子、孟老夫子,都是谁培养的?都是母亲,所以为什么母亲有这么的伟大。再来,除了这些女功之外,其实女子在闲暇的时间还要弹琴,还会琴棋书画。我们又觉得不可思议,所以这跟《弟子规》的教诲是相应的,“有余力,则学文”。还会这些来教导自己的儿女。

接下来,在出门前,比方新郎来把新娘接了之后,我们刚才看短片,我们不知道有没有看到,把新娘一接了之后,过去是马车,新郎官要自己坐在马车上,把车开始启动,启动以后轮转三圈之后他又下来,交给其他的人,他又坐另外一辆马车,赶到前面去迎接新娘。就是说,今天的新婚大礼,夫妻成为一体,走到一起成为一家的时候,是先生亲自启动了迎娶新娘的这辆马车。我们看一些片子,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一个镜头。他真正承担起家庭一家之主的这样一份责任和使命。

接下来,把新娘迎娶回去之后,第一件事情是做什么?首先,他们会第一次共进一次晚餐,这个叫“同牢而食,合卺而饮”。

“同牢而食,合卺而饮”。就是这个小桌子上,待会你们会看到,我来给大家放一个图片,你们就看到了。夫妻各自都有一份饭菜,同时又放了三份饭菜。这三份饭菜,有侍者把这些饭菜夹到他们彼此的碗中,就是夫妻同吃一碗饭,表示从今以后我们已经成为了一家人。当然了,透过这样一个礼节,这样一个吃饭的礼节,最重要的,因为他们彼此都没有来往过,没有打过交道,让他们夫妻之间的这份感情,变得开始亲密起来,不会觉得很陌生,变得亲密起来,能够体恤这样的一份人情。

这个时候是不是要吃得很饱呢?它是一个礼仪的形式,它不是为了真正的吃饭而吃饭。那三盘饭菜,吃一口饭、吃一口菜,浇点酱,只吃几口?只吃三口而已,叫“三饭告饱”,它是一个礼仪的仪式。吃完了之后,还会喝一点酒,喝酒的目的是为了漱口,同时是为了安食气,这是古人的一种养生方法,安一下食气。这个时候就会拿一个葫芦,把这个葫芦给它剖开两半,葫芦当中都盛上酒,盛上甜酒。给大家看一下,葫芦瓜里面的肉是苦的,而酒是甜的,从此之后表的内涵就是要同甘共苦。所以夫妇从今天起地位相等,尊卑相同,祸福相共,命运相结,从今尔后,夫要领妻成道,妻要助夫成德,共同担当起家庭家族的一份责任,这就是表的这样一个内涵。

所以在古时候结婚,不是一到了男方家里就见公婆,他不是的,先是举办这样的礼节。这个好像是后来清朝以后就变成了,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就是当天就见公婆了)。过去的古礼是还没有见,先举行完这样的一个仪式,我们现在讲的交杯酒,接下来才叫拜见舅姑(拜见公婆),这是到第二天的一清早,这个儿媳妇她就要开始怎么样?要沐浴更衣,穿得很整齐,就要到怎么样?去拜见自己的公婆。一进去之后,你要见公婆一定要提礼物,提了礼物,公婆坐在主位上,接了礼物之后,抚摸一下,表示我已收下了儿媳妇的礼物。这个时候,公婆还要给儿媳妇敬一杯甜酒,表示我们完全认可了你。拜见公婆之后,这桩婚事才算是圆满,因为父母一定要认可说,从此之后你已经成了我家的儿媳妇,我们是一家人了。

接下来,敬完酒之后,儿媳妇就开始又去备一些吃的,又再来敬献公婆,这个也叫什么?“成妇礼”。也就是从今而后,婆婆把家庭的这些重任就托付给了儿媳妇,从此之后我们讲的,“婆婆性如灰”,她就不管了,这些里里外外就交给媳妇去打点了,你就是我们家的主人了。那儿媳妇弄点吃的给公婆,表示从今而后也改口,“爸爸妈妈,我就要开始行我做儿媳妇的本分,开始侍奉、照顾、孝顺你们了。”所以这每一道礼,都在表这个婚礼,夫妻双方他的责任和他的这些对婚礼的体认,还有这些道理他都要明白。所以每一个礼节背后都是有这样的内涵。

当然还有,再后来就是要进行在祖庙祭祖。过去古人三个月就会有一次祭祀,后来就改成三日祭祖。当拜见舅姑之后,整个婚礼算是圆满了。

我们在座的诸位朋友、嘉宾,我们了解了整个婚姻六礼的这样一个程序,我们今天来到现场的,有已婚者、有未婚者,可能还有不婚者。可能我们就想,“那我们现在才知道,可是我们已经结婚了,我们能不能补办?我们还要不要重新来过?”不用了,我们觉得,“人生是不是留下很多的遗憾?这个意义这么的庄重,太好了。”而实际上,我们今天了解婚姻真正的内涵和意义,我们不注重在我们有没有走过这样的过程和形式,重在我们对婚姻的这种观念认知,已经了解了,在今后我们婚姻的生活当中,更重要的,提起对婚姻正确的这份态度、这份了解,而更好的如何把我们接下来的婚姻生活,能够经营得更圆满。而不仅仅只考虑自己,让我们的心量和眼界更加能够看得更广阔,能够不仅仅是为儿女、为我们自身的祖先考虑,更考虑到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绵延,我们的眼界更加的开阔,是让我们提起这样的一份责任。

当然了,我们没有结婚的人,比方说参加这样的一堂课,我们参加一次传统的婚礼,就会时时给我们一份提醒,让我们在将来要结婚的时候也能够去效法,也能够对这个社会起到移风易俗的这样一个帮助,让我们也尽一份绵薄之力,相信对我们整个社会的风俗,都会带来很大的一个帮助。而这个婚礼的过程,实际上最重要的,我们要了解的是,整个过程待会我们会感受,是摄受其心,生起这种戒慎恐惧,郑重其事的一份态度。而让我们夫妻之间,透过这样的婚礼,在往后婚姻经营的道路当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难题,或者发生了什么样的不愉快,都能进而回忆起不忘初心,透过这样的慎于始,让我们念念不忘我们最初的这份初心。就像蔡老师讲课,很多人在那里吵了架,完了要去离婚的时候说,“我们为什么要离婚?”想了一下,“为什么离婚的?”想不起来了,原来可能就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给闹到法庭,完了之后,再一回想都不知道为什么。假如我们经历了这样一个慎重的过程,您看,当我们发生一些冲突,“来,把我们曾经结婚的那一段光碟放一下。”两个人坐那儿,把这个光碟看完之后,有没有事了?没事了。永远不忘我们成婚的这份初心。所以它是道义、恩义、情义的结合,绝不是为了我们个人的那份私情,这样的婚姻没有办法长久。

所以,我们现在再来分析今天整个婚姻的现况,我们会发现很多的人,我们不要说其他的时间,就当下,此时此刻,我们想想看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人群,有多少人的内心,因为他今天不痛快了,因为他今天不高兴了,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就是这个家庭,可能就在想,“我是不是要离婚?”有这种想法的人,今天多不多?真的,假如没有学圣贤教育,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曾经我们也去做过一个了解,就是有来听课的人,因为刚好蔡老师有讲到夫妇关系的经营问题,讲完之后,私下里我们就去了解一些朋友,他说我们要是不学圣贤教育,我们早就离婚了。他说,没有学圣贤教育的时候常常就想:我要换一个老公、我要换一个妻子。只要不高兴了就会这么去想。所以都是建立在怎么样?我的需要、我的感受的基础上。那这样对婚姻的认知是非常的自私和狭隘,没有真正替对方考虑,没有替对方的父母考虑,更没有替自己的儿女考虑,那更谈不上去替祖先考虑,替国家社会、民族去考虑。

透过学习圣贤的教育,他说,真的是圣贤教育挽救了我。甚至很多的一些家庭破裂之后,因为学圣贤的教育,都懂得了反求诸己,都知道了婚姻是一份责任,而不是这种情欲、情感的相交。所以,我们透过不断的学习,透过不断的参加这样的活动,都会给予我们一个提醒。因为中国的古代,我们讲到,它的礼仪很多,而我们每个人都是需要被提醒的,假如我们常常被提醒,我们时时内心就会提起正念,我们的行为就不会有偏颇,所以礼的目的就是起到这样的作用。否则离婚率越来越高,我们看到后一代得到的伤害越来越大。整个人类社会,今天一些混乱的局面,现象不安,其实全是出自于家庭,出自于夫妇之道没有了。而没有这一道了,你看我们人类,我们民族的这个人种、这个繁衍、这个发展,都已经不健康了,都曲扭了,我们的文化何以可以保持下去呢?

所以在经典的经解当中,就讲到这么一段话,夫子,“故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而这个婚礼因为可能失传不知道几百年了,没有了,人们不了解了,所以现在我们看到这个婚礼废了之后。“夫妇之道苦”,所谓的苦,女不忠了,男没有义了。您看跟着别人私奔了,被人离弃了等等,夫妻的经营、夫妻的相处是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痛苦当中。好像一个男子喝醉了,躺在他的小区,这个保安说,“你怎么不回家,你别躺在这儿,会着凉的。”他说,“我哪有家。”他说,“那栋别墅不是你的家吗?”他说,“那只是一栋房子,那哪里是家呀。”这样一个小故事,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启发。什么是家?有温暖的地方、有感恩的地方、有付出的地方、有关怀的地方才是家。所以,我们不忘初心,夫妻之间永远把这份恩义、情义、道义放在心中,这个家庭一定会经营得天长地久,一定会圆满。

我们这次举行这个婚礼,我们也希望,能够带动社会的一个风气,包括我们今天晚宴婚宴,我们都是以素食的方式宴请大家。我们希望能够倡导健康、环保、节俭的婚姻,这个婚礼的这种理念。那当我们在庆贺一对新人,这种新婚的大日子,而不应该因为我们的快乐,让我们去伤害其它的生灵,让它们去接受这份痛苦,把我们的快乐建立在其它生命的痛苦之上。我相信我们也于心不忍,所以我们也希望未来,如果我们有举办婚礼,我们能够倡导素食的一个方式。我相信,我们能够这样去做的时候,一定为我们的子孙积下了很厚的福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接下来,有一个儒学的长者,一个儒学大家,他也对婚姻做了一番这样的总结。我们是不是共同来把它读诵一遍,让我们内心对这个道理更加的清晰和明确。

【婚姻者,人类传种之大事,民族繁衍之根源,伦理道德之权舆,社会组织之基础也……其他生物无婚姻制度与礼节,惟人类有婚姻制度与礼节。故人类之生存繁衍有道德文明……男女结婚一事,非仅关二人性欲感情之需要,实为人种延续,民族存亡,文化盛衰,社会隆污之所系。】

【婚姻正,则人类绵延不绝,民族生命不断,文化发达,社会繁荣;婚姻不正,则社会之伦理乱;伦理乱,则文化衰;文化衰,则民族弱;民族弱,则人种亡。其关系之重大,较物质生活之衣食住行,尤有过之。】

好,这个就是我们这位长者对整个婚姻、婚礼的一个总结。的确,我们都是炎黄的子孙、炎黄的后代,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份责任和使命,我们的眼光都要看得更加的长远,看到千年万年之后,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是否能够继续的绵延。假如今天没有祖先留给我们这么美好的文化,我们相信我们的人生是在迷失当中,我们的生活会过得非常的苦。所以这个责任不在于今天新郎新娘,而在于我们中华民族华夏子孙的每一个人,我们都来做这个“传灯”。

最后,希望我们共同来唱这首“传灯”。我们把民族的血脉、民族的文化,点燃我们自己,照亮我们的千秋万代。我们共同来唱这首歌,来体认我们的这份责任和使命。我们的声音要大一点,发自内心的来唱这首歌,这最能表达,尤其是我们马来西亚华人的心声,是吗?假如是的话,用掌声表示一下。

每一条河是一则神话,从遥远的青山流向大海。

每一盏灯是一脉香火,把漫长的黑夜渐渐点亮。

为了大地和草原,太阳和月亮。

为了生命和血缘,生命和血缘。

每一条河是一则神话,每一盏灯是一脉香火。

每一条河都要流下去,每一盏灯要燃烧自己。

上一篇:鼓励员工励志语录下一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社区迎检资料:社区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