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结构拆装实训报告

2024-10-03

模具结构拆装实训报告(精选5篇)

1.模具结构拆装实训报告 篇一

模具拆装测绘与维修实训

报告总结

姓名

班级 模具三班 学号 指导老师 评语及成绩

2016年7月7日

(1)实训时间:2016年6月27日~2016年7月8日(2)实训地点:实训楼二楼模具拆装实训室(3)实训项目:模具拆装与测绘

(4)实训目的:

1、熟悉模具内容、结构、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2、了解模具零件相互之间的装配形式及配合关系

3、熟悉冲压模具、注塑模具的拆卸过程及装配步骤

一、冲压模的组成结构:

(1)模柄:用来固定上模板,模柄安装在冲床滑块上,由滑块带动上模进行冲裁工作;

(2)上模板:用来连接、固定凸模固定板;

(3)导柱、导套:用来对凸模、凹模间隙导正,保证模具的尺寸间隙,避免凸模、凹模啃口;

(4)下模板:是用来固定凹模的和用来把下模固定在冲床的工作台面上;

(5)压板:也叫凸模固定板,是用来固定凸模;(6)凹模:是与凸模一起间隙冲裁作业的主要工作件;(7)凸模:与凹模一起进行冲裁作业;

(8)卸料板:是用来卸掉套在凸模上的冲压件废料。

二、模具拆装步骤:

(1)选择装配基准件。装配时,先要选择基准件。选择基准件的原则是按照模具主要零件加工时的依赖关系来确定,可以作为装配基准件的主要有凸模、凹模、凸凹模、导向板及固定板等。

(2)组件装配。组件装配是指模具在总装前,将两个以上的零件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连接成一个组件的装配工作。如模架的组装,凸模和凹模与固定板的组装。

(3)总体装配。总装是将零件和组件结合成一副完整的冲压模具过程,在总装前,应选好装配的基准件和安排好上、下模的装配顺序。

(4)调整凸、凹模间隙。在装配模具时,必须严格控制及调整凸、凹模间隙的均匀性。间隙调整后,才能紧固螺钉及销钉。

(5)检验、调试。冲压模具装配完毕后。必须保证装配精度,满足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并要按照模具验收技术条件,检验模具各部分的功能。

三、实训体会心得

这是我们第一次模具实训,也是我们第一次面对真正的实物去进行相关的操作。也是我们第一次开始从理论到实践,本以为我们已经掌握了模具的很多知识了,拆装模具对于我们来说很简单,但在本次实训中还是遇到许多问题。

这两周实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除了对冲压模和注塑模的原理及功用的了解,还复习了以前所学的知识。如:绘制零件图、装配图、零件的测绘以及UG软件的使用,还有就是合作精神,因为以后真正工作时,有些工作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出来的,也体会到了细心是迈向成功“第一步”的道理同时也为今后从事这个工作打下基础,在冲压模和注塑模的拆装和测绘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意见不统一的地方,经过商量及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最终完成了这次实训的任务,感谢老师们的辛苦培训以及同学们的相互配合和理解使的我在这次实训中获益匪浅。

2.模具结构拆装实训报告 篇二

一、“模具拆装实训”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1. 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进行价值判断, 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上看, 它是落实教育方针、体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措施, 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巨大动力;从微观上讲,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就的评价。一个良好的、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一方面, 可以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 使其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并有效调控学习过程,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是学生真正成为评价结果的获益者;另一方面, 教师获取课程教学的反馈信息, 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 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总之, 合适的课程考核方式是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2.“模具拆装实训”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模具拆装实训”现行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成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过程考核学生的出勤、纪律等实训期间表现, 成果考核学生测绘图纸和实训报告的质量。现有考核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1) 无法体现“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念。现有的考核方式, 无论是实训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还是最后的最终考核都无法给学生的个人能力做出公正评价并体现该有的促进作用。实训过程中, 一名实训教师往往要面对二三十个学生, 没有精力去关注每位学生时刻的表现, 不能对学生能力提高及职业素养养成的过程进行一个有效的评价;更加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发展, 弱化了实训过程的体验和发展功能。因此, 过程考核存在“为过程而过程”的现象, 只能过分强调平时的出勤、纪律等表现。成果考核的图纸及实训报告内容存在抄袭现象, 教师无法判断学生的真实掌握程度, 对学生学习、工作态度有不良的影响。

(2) 无法及时体现课题反馈作用。实训过程中教师只能依靠学生外在的动作看出其拆卸的顺序是否正确、动作是否标准、工具运用是否合理, 从而做出相应的纠正及指导, 实训过程只是鼓励标准动作的“复制”和知识的“灌输”, 无法从学生处获得课程设计的缺陷。而依靠实训过程的观察及图纸和实训报告的批改, 教师只能掌握一些学生对于模具结构认知方面的误解, 不能及时更正, 甚至只能等到下一届学生进行改善。

(3) 无法评价教师教学情况。在现有评价体系之下, 学校或者其他人员需要了解、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只能通过现场听课及学生反馈。模具拆装是模具钳工的基本工作, 而模具钳工属于复杂、细致、技术要求高、实践能力强的工种。模具拆装实训强调认知, 实训成果不明确, 重在过程体验, 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合理性, 调动不了学生实训的积极性, 实训过程无法体现岗位需求及职业发展要求。因此, 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 进行课程考核评价的改革, 势在必行。

三、模具拆装实训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探索

1. 高职模具拆装实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现代高职教育要求本着“能力为本”的教育观念, 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适应岗位需求与职业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 从而能从容面对新的社会需求。模具拆装实训作为模具专业的重要实训课程之一, 需要建立一套与职业能力需求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通过对模具钳工等岗位需求及模具拆装实训课程性质进行研究, 设计出模具拆装实训评价表, 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模具拆装实训课程评价体系包含着对模具相关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要求, 完全体现模具拆装实训的教学目标。整个评价体系从可能的能力培养目标出发, 分解并具体化为课程评价指标, 对于不同的指标分别需求不同的评价方式与评价主体。课程评价从评价指标、评价方式都体现出了评价的多样性。

2. 高职模具拆装实训评价体系的实施

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课程考核体系必须要有良好的操作性, 要求在公正、全面、科学地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有效评价的同时尽量不要加重学生的负担。模具拆装实训课程评价体系采用过程评价、终结评价及成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过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实训过程的表现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评价, 终结评价是指在实训结束前进行一次操作考核, 成果评价主要是指对测绘图纸及实训报告的质量进行评价。由于模具拆装评价体系是以能力为本建立的, 现按照各种不同能力类型对评价实施方法进行说明。

(1) 工作态度评价。工作态度评价采用过程评价方式进行, 评价主体有教师和学生组成。教师主要评价学生的出勤情况及规章制度的遵循情况, 采用扣分制, 也就是说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的违纪情况对该生的工作态度进行相应扣分处理。对于学生在实训期间的认真度、责任度、努力程度等表现有同组其他成员填写《工作态度评价表》完成, 由于这些指标存在主观性强的特点需要同组成员互评、自评后取平均值。

(2) 思考能力评价。思考过程是学生实训过程中主观的思想过程, 教师并不能直接获得, 为了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并且督促学生主动思考, 对于这个项目的评价设计了《模具拆卸过程记录单》 (如表2所示) 、《模具装配过程记录单》、《模具测绘过程记录单》。

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过程记录单, 及时了解学生纪律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实训进度, 而学生也可以通过记录单提高学习成就感和学生积极性。

(3) 动手能力。动手能力的评价有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成绩在实训过程中有教师按照小组的表现进行小组捆绑式打分, 主要依据是各小组过程记录单的质量、教师对现场的观察及学生连续动作的记录、拆卸顺序及模具拆卸与转配的质量。为了体现公正、科学的原则, 每小组成员需要对拆装前、拆卸后及装配后的模具进行拍照存档。另外一部分成绩有最终的总结考核获得。由于课时有限, 教师没法对每位同学进行一套的模具完整拆装过程进行考核, 我们采用指定动作考核, 也就是教师任意指定一副模具, 指定学生按照顺序完成拆装过程, 每位同学只完成一个拆装步骤, 教师通过学生对拆装工序的选择、拆装工具的运用及拆装动作的规范程度进行打分。

(4) 认知能力。学生对于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的认知, 通过实训成果也就是测绘图纸和实训报告进行评价。测绘的零件图及装配简图可以很好的反映学生对于模具零件结构理解程度;对于实训报告, 教师需要改变要求, 除了传统的心得体会外还需增加一些思考问答题以考察学生对于模具结构、零部件之间相互关系及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摘要: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系统, 对于提高“模具拆装实训”实践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文章在指出现有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基础上, 本着“能力为本”的教育原则进行改革探索, 构建了新的评价体系, 并进一步阐述了实施过程。

关键词:模具拆装,实训,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2010.

[2]董晓东.《环境经营学》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探究[J].商业文化, 2012, (5) .

3.模具结构拆装实训报告 篇三

1、提高学生的兴趣,奠定学生专业学习的基础:模具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强,枯燥乏味的文字及图形容易让学生厌烦,三维动画把模具的结构组成及行动原理深入浅出地展示出来,有利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

2、扩充学生的专业知识视野,为提高学生就业率奠定基础。学校往往针对自己开设的专业

采购模具,例:塑料模具只采购塑机及塑料模具。而学生来自己全国各地,未来就业不限于塑料模具。这就要求学生要熟悉其他类型模具的知识,有利于未来的就业。天度模具拆装仿真教学实训软件包含了各大类有代表性的63套模具。

3、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生可对各个仿真模具的进行拆装操作,观看仿真成形演示。有利

提高动手能力,为真正实训和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扩充学生学习实训的时间和空间。移动平台的学习实训环境下,学生学习不限于课堂和

实验室,只要能上网的地方,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宿舍,家庭,办公室,网吧)都可以学习和模拟实训。

5、改变和扩充教师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老师的讲解不再限于的口头、粉笔黑板、PPT,软

件将老师难以讲解的模具内部结构及运动原理生动逼真地用三维动画形式动态展示。

6、扩充教学实训设备的使用效率。讲解模具结构时不再把笨重的模具搬入教室,或再现几

个人挤在一起围着实训台看老师操作的场景。只要打开电脑,老师就可以讲解。学生可多次反复操作模具,一改实验室一关门,就没机会动手的处镜。

7、扩充教学设备,减少实训设备的使用成本。模拟仿真的模具不占用实验室空间,可以无

限扩充,不会破损且永久使用。

8、实现理论考核和实训考核的信息化,自动出题,改题,评分,减轻老师工作强度。

天度模具仿真拆装实训教学软件有助于使学生学习的重心从接受知识转向知识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掌握能力的转化;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思想的转化;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注入式教学,向“教”、“学”“做”相融合的互动式教学转化;从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到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教学模式的转化。

4.机床拆装实训报告 篇四

姓名: 张可明 班级: 08机制-2 学号: 0804102058 指导老师:李建伟、黄伟华、赵汉雨 实习报告完成时间:2011年1月14日

机床拆装实习报告

实习日期:2011年1月4日-1月14日 指导老师:李建伟、黄伟华、赵汉雨

一、实习目的:

通过该学习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一些典型机床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机械拆装的基本程序,理解机床装配工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一定的实践基础;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层面,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习要求:

1、掌握典型金属切削机床的基础理论和工作原理;

2、掌握机械拆装的基本方法和机械装配工艺;

3、掌握机床传动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4、掌握典型金属切削机床的传动系统;

5、初步具有新机床、新装置、新技术的科研开发能力;

6、体会团队协作在实践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团队精神;

7、体会观察、搜索资料、调查研究、整理报告等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的能力。

8、撰写实习日记,并提交实习报告。

三、实习内容:

机床拆装与参观,包括:车床拆装、滚齿机拆装、常见机床结构参观。具体内容如下: 1.车床部分

(1)了解车床的工艺范围和布局,熟悉其主要组成部件及功用。(2)研读车床相关图纸,掌握各件的装配关系。

(3)拆卸和装配车床整机,掌握正确拆装方法,理解机械装配工艺。(4)掌握主轴箱的内部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装配关系。(5)掌握溜板箱的内部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装配关系。

(6)掌握进给箱的内部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装配关系。(7)分析该机床的传动系统。(8)了解该机床的电器控制系统。

共有四个传动链

1.主传动:电动机-1-2-i-3-4-滚刀 2.进给传动:工件-4-5-u-6-7丝杠 2.滚齿机部分

(1)了解齿轮的加工方法,掌握滚齿原理。

(2)了解该机床的工艺范围和布局,熟悉其主要组成部件及功用。(3)研读机床相关图纸,掌握各件的装配关系。(4)拆卸和装配机床整机,掌握正确拆装方法。(5)分析滚齿机的传动系统。

(6)掌握滚齿机的内部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装配关系。(7)了解该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

共有四个传动链篇二:普通机床拆装与测绘实习报告

普通机床拆装与测绘

技能实训报告

班级:机制1231 姓名:康思远

学号:05 二〇一三年十月

为了加强我们的实践动手能

一、机床拆装实习的性质、任务和目的性质:机床拆装训练是机制专业学生必修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机床》等课程的前提,是机械类学生专业技术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务:对普通机床进行拆卸,观察和安装,了解内部结构及工

作原理。并画出其传动系统图。

目的:通过机床主轴箱拆装训练使学生基一步了解机床的结构,各种机械零件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机械设备安装的技能,从而提高机械制造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熟悉机床的原理和结构

1、机床主轴简介及原理

机床主轴指的是机床上带动工件或刀具旋转的轴。通常由主轴、轴承和传动件(齿轮或带轮)等组成主轴部件。除了刨床、拉床等主运动为直线运动的机床外,大多数机床都有主轴部件。主轴部件的运动精度和结构刚度是决定加工质量和切削效率的重要因素。衡量主轴部件性能的指标主要是旋转精度、刚度和速度适应性。①旋转精度:主轴旋转时在影响加工精度的方向上出现的径向和轴向跳动(见形位公差),主要决定于主轴和轴承的制造和装配质量。②动、静刚度:主要决定于主轴的弯曲刚度、轴承的刚度和阻尼。③速度适应性:允许的最高转速和转速范围,主要决定于轴承的结构和润滑,以及散热条件。

2、车床外形图 ca6140车床外形图 1-主轴箱;2-刀架;3-尾座;4-床身;

5、9-床腿;6-光杠;7-丝杠;8-溜板箱;10-进给箱;11-挂轮

主轴箱内装有主轴实现主运动,主轴端部有三爪或四爪卡盘以夹持工件。

3、主轴箱结构与原理

主轴箱内装有主轴实现主运动,主轴端部有三爪或四爪卡盘以夹持工件。

主轴箱内有多齿轮变速机构变换箱外手柄位置,可以使主轴得到各种不同的转速。

主轴传动路线图

机床主轴结构图

主轴为三支承。前、中轴承在主轴箱内,是主要支承;后轴承在变速箱中,是辅助支承。轴向力及径向力分别由不同的轴承负担,轴向热膨胀可由圆柱滚子轴承吸收。后轴承是向心球轴承d220。由于三个轴承孔的同轴度很难保证,所以后轴承与箱体孔的配合较松,前、中轴承用长效润滑脂润滑,并用主轴中间的两个背帽调节。主轴前端的两个半圆垫在装配时磨,用来调整前轴承的预负荷

4、双向摩擦式离合器 篇三:车床拆装实训总结

车床拆装实训总结

经历了三周的车床拆装时训,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好的总结,在实训期间学到了很多的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留给我的印象不是那严冬下冰冷的金属零件,更多的是机床精巧的内部结构,齿轮的相互啮合,轴与套的严谨配合,运动完美的传动,零件表面工艺的精细。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真正的意识到书本知识和实际确实有一定的差异,了解到了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怎样与同学相互合作完成整个机床的拆装。

在机床拆卸过程中,顺利的将机床的各零件一一的拆卸下来并且将零件按照顺序摆放整齐,在拆的过程中偶尔也有小小的困难,比如说在拆主轴时候,主轴上的一个键弄了很久都没弄下来,那个键与主轴紧紧的连接,动都不动一下,后来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指导,教我们在键与键槽接触的地方加点油,让油浸入键与键槽的接触面,使其松动,最后终于把键拿出来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又学到很多的东西,得到了经验。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学到了更多的课外知识。其实,在拆装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是必要的,遇到困难才会使我思考怎样才能解决问题,才能是后来的工作越来越来顺畅。

在后来的机床装配中,开始的时候很顺利,各种齿轮、轴的装配进展得非常的顺利,但在主轴的装配过程中,主轴装好后,发现其中的一个齿轮不能与其他的齿轮相互啮合,尝试了很久都没看出来是怎么回事,当经过仔细的观察,发现齿轮装反了,所以不能相互啮合。后来讲出轮调整后,才能齿轮与齿轮相互啮合,这是主轴也活动起来了。其他的零件也相继的装配好了,各个手柄挂挡也可以挂了。但在这时,最后的过程中,一个手柄怎么也动不了,在连接手柄的轴上的齿轮也不能左右移动,经过和本组的成员讨论,发现是连接手柄的轴上面的一个螺丝松动了,才导致齿轮不能左右移动.所有的事项确保万无一失后,车床终于动起来了,各个挂档的手柄也能左右的摆动,这是最后的成功。

在此次车床拆装实训中,学习到了一些课外的知识,了解到了车床的基本结构和转动原理。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之处,将自己的缺陷得到了完整的弥补,知道机械方面的知识是要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提高自己在机械方面的动手能力。和同学的相互合作也是完成整个拆装实训的重要条件,学到了合作和商讨。这一次的实训给了我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了我实际操作能力的意识,进一步从实训中认识到机床拆装对于我们学机械的重要性。信心、耐心也是重要的,我在学校不可能遇到将来的故障与问题,只有通过自己的大胆探索、细心的摸索,在懂得原理的基础上大胆并满怀信心的去做才能取得成功。为了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而努力。“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相信,自己坚定的信心及个人坚定的意识,一定会实现自己美好理想,走上自己的成功之路。篇四:ca6140机床拆装实训报告

机床拆装实训报告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篇五:机床拆装实训报告 机床拆装实训报告

实习目的:使我们机制专业的学生了解机床的内部结构,提高动手能力,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独立作图、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拆装一个不是很复杂的机床使我们树立一种机械构造是一种很严谨、很巧妙的设备,增强我们对机械的感性认识。

操作要求:1,按主次进行拆装,先外部后里部,先主后次 2,合理分工,拆下的零件按顺序放置 3,安装时不能遗忘零件,零件不能装反等

实习收获:1,详细了解了机床的额内部工作结构和原理 2,弄清了机床里的传动结构,了解了机床的变速原理 3,与指导老师讨论了一个自己发现的问题并最终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4,独立进行了尾架的测绘、草图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

提高:1,提高了独立绘图的能力,包括选择视图方向、正确选择剖面、合理绘制局部图等。2,复习了现代工程制图,绘图水平从“给图绘图”提高到“看实体绘图”

机床拆装实习感想

一周的拆装实习很快过去了,留给我的印象不仅是严冬下冰凉的金属零件,更多的是机床精巧的内部结构——齿轮相互咬合、轴与套严谨配合、运动的完美传递、零件表面工艺的精细??每一项都使我惊奇。我想,一个小小的机床内部结构就是如此复杂和精巧,那么大型车床、数控车床的结构岂不是叹为观止,所以,机械制造的深度与广度使我们现在远不能企及的。

拆装实习的第一天是几天来最冷的一天,指导老师都事先料想会有一大部分同学因为怕冷而“袖手旁观”,谁知,当我们一件一件拆下外部零件逐渐露出内部零件时,我们都被其内部巧妙而精致的机构吸引,于是精巧机构对我们吸引的热度的抵抗了天气的寒冷,我们都变得活跃起来了,生怕插不上手。就这样,一个完整的机床被我们几个人庖丁解牛似的“五马分尸”了,刚开始,面对拆下的一堆零件,我们傻眼了,这东西拆下来容易,想还原可就难多了。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内涵——再详细的纸上谈兵也不能保证实践时的得心应手。于是,我们从机械的工作原理入手,从传动结构开始分析,慢慢理清了各零件的位置,找到了安装的方法后,安装起来就很顺手了。由此可以看出,零件的功能和其机构都是相统一的: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功能;反过来,零件的功能给定,其机构也大致定下来了。顺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又得出:机器的功能和其内部零件的功能也是相统一的,也就是说某个零件有什么样的机构,它就能完成某项功能,从而它就只能安装在机器中能完成此项功能的位置,举例说明,比如,齿轮能改变运动方向,那么齿轮就能安装在机器中需要改变运动方向的地方,以此类推。后来,在我们即将顺利完成安装时,我发现有一个齿轮“独自”露在外边,没有“伙伴”与他咬合,并且我们再三检查没有发现装配错误,于是我们大胆断定,次齿轮是多余的(即在整个机床的工作过程中,它并没有参与工作)。这样不就浪费材料了吗?而且,这么严谨的机构中出现这样一个显眼的败笔,制造机床的工程师们就没有发现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咨询了指导老师,然而,我们的其中一个知道老师在了解情况后也不能给我们合理的答复,毕竟术业有专攻,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最后,在我们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一个更加专业的老师给我们进行了讲解,原来我们拆装的只是机床的一大部分,还有一部分(发动机动力部分)已经去掉了,那个剩余的齿轮应该是发动机部分要利用的??虽然我们的猜想是错误的,但我们还是很欣慰的,因为在此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并且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我想,这就是一种进步,一种不能在课堂上学到的进步。

5.电动机拆装实训报告 篇五

1.加深理解三相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熟悉电动机的嵌线工艺、装配流程 5:实习步骤:

1.三相异步电动机原理分析 2.绕制电机绕组线圈 3.装配电动机定子绕组 4.电动机整机安装及调试 6:实习过程: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原理分析。1.结构

三相异步电动机主要由静止的和转动的两部分构成,其静止部分称为定子。定子是用硅钢片叠成的圆筒形铁心,其内圆周有槽用来安放三相对称绕组;三相对称绕组每相在空间互差120°,可连接成Y形或△形。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动的部分称为转子,是用硅钢片叠成的圆柱形铁心,与定子铁心共同形成磁路。转子外圆周有槽用以安放转子绕组。转子绕组有鼠笼式和绕线式两种。鼠笼式:将铜条插入槽内,两端用铜环短接,或直接用熔铝浇铸而成短路绕组。绕线式:安放三相对称绕组,其一端接在一起形成Y形,另一端引出连接三个已被接触Y形的电阻,或直接通过短路端环短接。(在该次实习中我们使用的是鼠笼式。)2.旋转磁场

旋转磁场是极性和大小不变且以一定转速旋转的磁场。对称三相绕组流过对称三相电流,产生圆形旋转磁通势和旋转磁场。三相对称绕组是三套数据相同,空间(沿定子内圆)互差120°电角度的绕组组成三相对称绕组,通以三相对称电流就可产生旋转磁场 3.作用原理 转子绕组切割旋转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并在短路的转子绕组中形成转子电流,转子电流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形成转动力矩。使转子随旋转磁场以转速n转动并带动机械负载。转子和旋转磁场之间转速差的存在是异步电动机的必要条件,转速差以转差率来衡量。4.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

定子铁心:导磁和嵌放定子三相绕组;0.5mm硅钢片冲制涂漆叠压而成;内圆均匀开槽;槽形有半闭口;半开口和开口槽三种,适用于不同的电机。

三相定子绕组:绝缘导线绕制线圈由若干绝缘导线绕制的线圈按照一定规律连接成三相对称绕组;交流电机的定子绕组称为电枢绕组是电机能还的关键部分。常见的绕组有单层同心式、单层链式、单层交叉式和双层跌绕式等。5.绕组

单层绕组:每个槽内只放一个线圈边.在该电机实习中,线圈数目等于槽数的一半。

6.绘制绕组展开图

先绘出定子槽并编号;接下来按每极每相槽数,将每对极下的槽数平均分为六个相带;依线圈节距将对应的线圈串接起来,组成一项绕组;再将极相组按反串的规则串联起来,就得到一个完整的三相绕组。<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绕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的拆卸

通常电动机的绕组在下好以后,为了固定,都会给绕组线圈浸漆,所以,在常温下绕组是很硬的,不易拆除。若强行拆除则有可能将定子冲片损坏。所以必须加热使绕组绝缘软化以后趁热迅速拆除。常用以下方法:

· 电流加热法:拆开绕组端部各连线,在一相绕组中通入单项低压打电流加热。当绝缘层软化后,绕组端部冒烟时,切断电源,打出槽偰、拆除绕组。· 用烤箱等加热拆除:拆除绕组后应清除槽内的绝缘杂物,修正槽行。2.三项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的绕制

绕制电动机绕组时,绕组尺寸的大小对嵌线质量、绕组的耗铜量以及电动机的运行特性都有密切的关系。

对于一个拥有相关参数的电机可以通过查手册来获取绕组的尺寸。对于无相关参数的电机可以在拆卸绕组时,拆下一个完整的废旧绕组,取其中最小的一匝,参考它的形状及周长来制作线模尺寸。在绕制线圈时可用绕线模具来绕制。用确定好的尺寸来选择合适的模具,然后在绕线机上进行绕制。3.定子绕组的嵌线

嵌线工艺的关键是保证绕组的位置次序的正确、绝缘良好。

首先,在铁心上的槽内垫放槽绝缘。槽绝缘应按照电动机槽的尺寸选用对应规格的青壳纸或符合绝缘纸来制作。然后,依定子硅钢片的内径用绝缘纸折出一个纸筒来,纸筒的高度及绝缘槽的长度要大于槽的长度,使绝缘纸能高出槽10mm左右。把做好的纸筒塞入铁心内径里,然后开始往槽中下线。在下线的过程中使用纸筒可以防止在下线过程中线圈碰到铁心,以防绕组的绝缘受到破坏。在下线过程中可以使用划线板和压线板。在下好每一个槽的线圈后,要用折叠好的纸条做盖槽绝缘从槽口插入,使绝缘纸能把槽中的所有线圈都包起来,从而使线圈和铁心完全隔离开。在下好所有线圈后,要打入槽楔。最后用捆线把所有的绕组捆好。

要注意在嵌线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保证绕组的良好绝缘,不要损伤线圈绕组的漆膜和绝缘材料,以免导致绝缘性能的下降以致发生短路现象。4.定子绕组的接线

在绕组线圈嵌好后,要进行端部接线,也就是把每极的极相绕组串连成一路(或并联成多路),然后把三相的6个引出线头连接到电动机的出线板上。若接线不当,电动机就不能正常运转。

绕组的接线方式必须符合绕组内电流方向,使磁场都是相加而不是相减。在该电机中我们采用“反串”接法:端部采用“尾接尾”、“头接头”相接的原则连接。<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实验和绝缘测试

待绕组接线完成后,要检查三相绕组时候接反或接错,用万用表测量线圈的导通性,到通则说明线圈接的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接错了,检查并排除故障。若接线正确了还要对新绕制的电动机要进行绕组对机壳及绕组相互间的绝缘测试。测量时要用兆欧表,其绝缘电阻值一般不低于0.5M(380v的电动机)。<四>.上端盖

如果确定绝缘性已没问题就开始上端盖,之前要先将转子部分插进去,然后将两端盖的螺丝先分别用手拧一拧,再用工具将其中一个端盖拧紧,拧的时候要旋转着拧。接着用锤子将另一端盖敲打进去,敲的时候同样要旋转着敲,用力均匀,最后将螺丝拧紧。<五>.通电测试 在通电前还要测一遍绝缘性,如果确认绝缘性没问题才可通电。在通电加压时要注意观察电机,一旦电机开始冒烟就需要停止通电。

7.故障排除

电动机不能启动

1、开关在分断状态

2、电源断线

3、熔丝烧断

4、启动控制设备故障 检查出故障点,进行修理消除故障

启动时不转,有嗡嗡声

1、有一相断电

2、定子绕组断线

3、传动机械卡死 检查出故障点,进行修理消除机械故障使之转动灵活

三相电流不平衡,并且发热,冒烟并有嗡嗡声

1、电源一相断线造成缺相运行,在三角形接线中,一相绕组的电流增大;星型接线中,两相绕组电流增大。电动机发出嗡嗡声,如不及时停车,绕组会很快烧毁。

停车检查,修复断线

2、绕组断线,电动机有一相绕组断线时,现象同上。

3、匝间短路:线圈匝间短路时,电动机有明显的嗡嗡声。这几匝线圈短路后阻抗很小,能产生很大的环流,使得绕组很快发热、冒烟,并且发出焦臭味。短路的线圈较多时,会使熔丝烧断。此时由于电动机收到的电磁转矩不平衡而产生振动,并发出不正常的声音。

对于匝间短路,可用电压降压法查找。即可分别对各组绕组通以低压交流电,电流最大的那一相即为有匝间短路的绕组。然后再测试该相的每组线圈电压降,电压最小的那组,即为故障点。

4、相间短路:绕组相间短路时,就产生短路电流。如果短路处的电压差很大,两相间短路所产生的火花就会把铜线烧断。

5、绕组接地:由于绝缘受潮。热老化以及铁末、焊渣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产生钻孔现象,使绝缘击穿接地,其接地电流会使线圈发热冒烟。

电动机启动后冒白烟

若除了白烟并无焦糊味,绕组各处温度均匀而正常,三相电流和声音也正常,则并非故障,而是由于新制的电机或者长久不用,在线圈表面及鼠龙转子槽内有油污和潮气,受热蒸发而形成的。

空转一段时间进行干燥,白烟便会自动消失。

我们组的电机在最后测试时出现了v相不通,最后检查出故障并排除了故障,电机正常运转。8.实习小结:

1.通过实验我认识到:做实验过程中要遵照流程按步骤进行。

2.通过电机实习进一步理解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掌握了电机具体的拆卸与制造步骤,并且学会了分析一些简单的电机故障。从而将电机理论应用到了实践当中,将理论具体化,发现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3.绕电机主要是要细心,防止把线弄断,或者造成短路。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快乐、与同学的快乐、与老师的快乐。因为每当自己或自己和同学完成了一个项目时,或多或少有些欣慰,会感到开心,休息时和老师的交流也是一种快乐。虽然四周实训不是很长时间,但对我今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这只是起点,终点离我们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还是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去走以后的路。而我们要把握好每一次的机会,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五、实训体会

通过一周的课程实践,使我加深了对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的认识,掌握小型交流电机的拆卸、重装设计、重绕安装等维修初步知识,特别是对线圈接线方法的掌握,虽然开始时对接线一头雾水,但经过老师的多番指导和组员的共同努力,最终还是把电机接线接好,并在电机测试运行中取得不错的结果。

在实践中,给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步骤和细节,在接线过程中,由于我们组为了赶上进度,在连接线头前没有刮净导线线头的绝缘漆,连接并套上绝缘套管后才发现线圈之间接触不良导致电路断路,最后还要逐个线圈接头检测并重新连接线头,直到接触良好为止,在这里我们浪费了许多时间,就是这个细节的失误导致我们在最后的检查中遇到了许多的麻烦,令我再次引起对实验细节的重视,对实验中每一步都不能有所马虎,并要在实践中重复检查。实践中,自己做的与书本有一定的差别,只有自己亲手做过才能有 所体会,让我清楚的明白到了知识一定要结合实际才能发挥作用,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别是理工科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明白书本的知识。就如线圈接线方面,只有亲手接过,再和书本对照才能明白个中的含义,才能对电机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在这次实训的过程中,由充满疑问的开始,到满怀兴趣的结束,期间给与了我许多平时在书本上得不到的真实体验和感受,让我的专业知识更上一个台阶,但有一点我是由实训开始到结束都没有忘记的,那就是最重要的电气安全问题,虽然在实训过程中,全程有老师的悉心指导,但也绝不能丢以轻心,因为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下,一不小心往往就会引起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无论是给自己还是学校都会造成不可返回的严重影响,所以我严格要求自己和提醒组员注意实验安全,特别是试机运行时,绝不能因为兴奋而过分心急,一定要上绝缘措施做足并经过导师的检查允许后才能充电试机,并且一定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来进行实验,保证绝不能马虎处理。

通过这次实训,巩固和加深了我的理论基础知识,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我对电气电机学科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对电气这个专业学科的社会含义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对我以后的学习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为我的专业课学习及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设备:

1.三相异步电机(本组为同心式2极24槽)2.兆欧表、万能表、手锤、胶钳、剪刀、绕线机、钢直尺 3.青壳纸、绑扎带、绝缘管、竹片、漆包线

三、实验数据: 1.记录数据

PN=0.8kw、nN=3810r/s、UN=380v、p=1 2.测量数据

定子槽数(Z1)=24

定子内圆直径(D1)=6.7cm 定子槽深(hs)=1.5cm

定子铁芯长(L)=7cm 定子槽边长(K)=3.2cm

线圈节距(y):

11、9 3.计算数据

极距:t=Z1/(2*p)=12

每极每相数:q=Z1/(6*p)=4 每相绕组线圈个数:N粗 =Z1/6=4

三相绕组线圈总数:N=Z1/2=12 每个线圈匝数:W单 =24*p*U粗 *10-3/(Bm*Di*L*Z1)=38 ξ2.实训总结——

经过了3天半的实训,在此次实训中学到了很多关于电机的知识,通过动手去实践,深刻地认识电动机的结构构造,组装技巧,运转情况,更加深了书本知识,做到活学活用等。

1.首先真实的了解三相异步电机的基本结构:

三相异步电动机是由固定不动的定子和饶轴旋转的转子两部分组成。

2.在拆卸的过程中也学到了一些技巧:

把电动机的端盖敲开时要铁锤均匀的敲,不得一直单向敲击,这样端盖才会慢慢的敲开。3.把线圈拿出来后,小组要进行分工,几人对线圈进行检查,看看线圈的绝缘层有没有破损,如有,要用胶布对绝缘破损地方进行缠绕,此过程一定要细心与有耐心,因为,线圈的绝缘方面决定了实验的成败。剩下的人进行数据的测量计算,以及进行绕线模的制造和绝缘纸的剪裁。

4.在制造好绕线模和绝缘纸后,就进行绕线,绕制线圈时应相互平行紧密,线圈的两个出线端留出足够长度,每个线圈绕制后应检查是否通路,确定无误后立即绑扎好,以免松散零乱。如发现短路设法立即排除。当绕制完线圈时,小组人员进行嵌放线圈,嵌线规律采用“底-中-面”三平面法。

5嵌放线圈前一定要记得放绝缘纸,以免漆包线被刮伤导致短路。当把线圈都嵌入定子槽时,要塞上竹片。考虑到当所有的线圈都嵌放完毕后再进行接线可能会比较麻烦,所以本组在线圈一切无误下采用嵌一相接一想,以此减少失误。接线前一定要把导线的绝缘层去掉,接线口一定要牢固。

上一篇:我国岩溶塌陷预测研究现状下一篇:心情非常不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