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教案(精选8篇)
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教案 篇一
第9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一、课标内容
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及意义;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内容及意义。
①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得到推广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商鞅变法原因及后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④通过讨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铁农具、牛耕产生发展情况的讨论研究过程,或是通过对先秦以来农业生产工具沿革情况的研究过程,以及通过对商鞅变法的了解、研究过程,帮助学生感知人类生产进步与社会变革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初步掌握归纳、比较、置疑等基本的学习方法及具有初步判断、推理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的个性与习惯,逐步掌握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商鞅变法的教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商鞅“便国不法古”、勇于创新、勇于改革的精神,另一方面教育学生认识改革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但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历史将永远铭记他的英名,从而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②通过对战国时期生产工具的进步、变化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大变革等历史现象的研究分析,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唯物史观、世界观。同时使学生坚定地树立起凡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改革必定胜利的信念,将来积极支持和投身到社会主义改革事业中去。
三、教法学法
问题讨论式教学法
本课内容难度较大,为启发学生思考,可将所有教学内容均以提问置疑方式切人,然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逐一解决突破难点、重点问题。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课前引导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了“春秋战国的纷争”。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学生回答: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愈演愈烈。)那么春秋战国时期在经济上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最终导致什么结果?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2、新课教学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1)铁农具
将这一目分为两个部分,在“铁农具的使用推广”这一小目下,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
①中国境内大约在什么时候开始制造和使用铁器?其依据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文后思考回答。)②想一想:图中的各种农具都有些什么用途?它们与今天的铁农具有何不一样?原因是什么?(多媒体或幻灯演示《战国铁农具文物图》,也可直接观看教材中《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图,然后提问组织讨论。)③《战国铁器主要出土地点分布图》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什么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多媒体或幻灯演示教材《分布图》,然后提问,组织学生归纳。)(2)牛耕
在“牛耕的使用推广”这一小目下,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
①牛耕发明以前,人们是怎样耕田的?牛耕大概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并展开想像,进行讨论。)以上几道题均需学生开动脑筋,作一定的分析、思考后才能回答出来。如回答不全面,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力争得出共同的认识。如出现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可要求学生课后继续探讨。
2、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的意义
在这一目下可设置这样一个问题: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有何重大意义? 这一问可组织学生拓宽、拓深教材内容来回答,教师作必要的分析。
(二)商鞅变法
本目可设置如下四个问题展开教学:
①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什么要相继变法?(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讨论。)②你知道“商鞅舌战”、“徙木立信”的故事吗?请给大家说一说这两个故事。(对商鞅变法主要的经过可依据课本补充一些故事,以增强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③商鞅变法主要有哪些内容?其中哪条措施最为重要?为什么?(第二问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联系作用进行比较才能回答,可参考思考题点拨与活动提示,对学生作一定的引导。)④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最后一问可利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将内容与作用结合起来,由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挥,教师随机演示。)为拓展学生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还可增加一些拓展性思考题。如: ①材料问答题
有一次朱镕基总理在北京观看话剧《商鞅》。当该剧最后演到商鞅因变法被旧贵族们处以极刑车裂而死时,朱总理潸然泪下,感慨地说道:“改革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旧贵族为什么这样仇视商鞅?商鞅遇害后,他的变法事业失败了没有?为什么?朱镕基总理的话表达了他一个怎样的信念? ②问答题
为什么“商鞅虽死,而秦法未败”?它给予了我们怎样的启示?提示:秦孝公死去后,守旧派贵族杀害了商鞅,但商鞅制定的新法已在秦国产生了很大的效益与影响,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因此商鞅死后,他的主张及法令没有被废除,而是继续得以贯彻执行,并成为后来秦国变为七个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所以 “商鞅虽死,而秦法未败”。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
A、改革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但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要取得胜利。
B、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力学习。商鞅不向旧势力屈服,坚持变法,直至献出自己生命的大无畏勇敢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3、思考题点拨与活动提示
课中题
想一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哪一条是最重要的?为什么? 提示:可引导学生这样思考:三条措施都有重大的作用,但从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因素来看还是经济制度的变革最为重要。奖励耕战,其作用是加强了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建立县制的作用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强了国家的行政职能;承认土地私有,准行土地自由买卖,则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权,地主阶级取得合法社会地位。当时正值春秋战国时期,代表落后生产力的奴隶主经济日益衰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地主经济刚刚兴起。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先进的经济终究要取代落后的经济,先进的阶级必将战胜落后的阶级。而商鞅变法主动顺应了这一规律,大大加快了秦国历史进步过程,正因为封建制度的确立,地主阶级的掌权,才能使秦国成为当时经济政治最先进的国家。所以第一条措施最重要。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教案 篇二
“生铁冶铸技术的产生和铁器的普遍使用, 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 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土木建筑工程的发展;天命观的衰落和这个阶层的崛起, 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 造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古代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出现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本文就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方面的社会变革与农业等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发展来说明当时的社会变革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为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宝贵财富。
一、经济上的变革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争霸战争不断, 为了发展自身的实力, 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各诸侯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变法, 如秦国商鞅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这些变法均从经济方面进行了改革, 他们都主张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发展封建经济, 建立地主阶级的统治, 承认并且发展土地私有制。
西周时期以井田制为土地制度, “普天之下, 莫非我王土”人们在贵族的田地里耕作, 其积极性便被打消。到战国商鞅“废井田, 开阡陌”, 废除了土地国有制, 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极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随着铁器的普及使用, 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农业技术基础的改变。牛耕的使用加快了新农田的开发与使用, 而且当时施肥与对农作物的病虫害的防治已经应用, 在中原地区还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这些措施极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单位产量。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 农业的发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有了一定的进步。秦国的商鞅变法在经济上主张“废井田, 开阡陌;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 这些主张的影响标志着封建领主经济的崩溃与封建地主经济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不仅推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社会结构社会阶级的变化, 而且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治水, 到战国时期可以说在我国广阔的大地上掀起了一个兴修水利灌溉工程、治理水患的浪潮。如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勘称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个创举, 代表着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 使得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至今仍为当地的百姓造福。我们所熟知的还有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 战国时西门豹在魏国修的西门豹渠, 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等。“有些水利工程, 虽然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航运输, 以至于行船出兵打仗, 但是也有利于两岸地区的水利灌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即使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科学技术也依然继续发展, 不管国家统治者出于一种什么目的去发展科技, 不可否认的是此时的社会变革客观上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政治上的变革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和各诸侯国横征暴敛, 开始进行争霸战争, 进行社会变革, 各诸侯国的变革使奴隶制走向崩溃最终形成封建制度。尽管此时处于社会大动荡时期, 但是各诸侯国均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手工业生产的政策, 这是由于战争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撑, 可以说人口数量的多少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战争的成败。我们知道, 人的生存必然离不开粮食, 因此, 国家统治者不得不在社会变革时期极为重视农业的生产, 改革农业生产技术来提高粮食的产量, 外加上人民的辛勤劳动积极总结生产经验, 这些有效地促进了农业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出于各自的政治需要, 专门施行奖励科技人才的政策, 对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统治者十分重视天文的观测与研究, 最著名的就是甘德与石申的《甘石星经》, 与此同时, 天文历法也进入相对成熟的时期, 出现了二十四节气, 这对农业的生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政策虽然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但是由于社会处于动乱时代, 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推动作用。
三、思想文化上的变革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春秋战国是一个生产技术和学术思想蓬勃发展的时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百花争鸣、百家齐放的文化繁荣时期。各诸侯国的统治者都尊贤纳士, 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学术环境, 直接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 进而引发科学技术的繁荣。如齐国的统治者为这些贤士提供优厚的待遇, 还给予他们一个崇高的社会地位, 当时的齐国可以说在许多方面均取得很大的成就, 《考工记》就是当时齐国所著, 反映了当时技术发展的卓越水平, 可以勘称为我国最早的手工业百科全书。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是在与自然界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出现的。最早的科学技术只是作为一种经验、知识而被人们掌握和利用。到春秋战国时, 各流派的学术思想极其活跃,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不难想象, 相对轻松自由的思想环境下, 这个时代出现了较为繁荣的科学技术局面, 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向前进步。
四、科技发展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同样, 社会的变革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反作用于社会变革。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社会变革引发了科学的变革, 社会变革可以使科学继续发展抑或停滞不前, 由于各诸侯国推行的积极政策, 决定了科学技术向前发展;反之, 如有各诸侯国实施消极政策, 则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 导致科学技术停滞不前。
科技发展反作用于社会变革。由于各诸侯国掌握了较为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技术, 并且将这些技术付诸于实践, 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大发展, 促进了本国经济实力的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 国家统治者以及知识分子更能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 从而加深国家对各个方面的社会变革, 这就有利于在争霸战争中成为霸主。
但是, 我们不得不提到的是, 由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社会变革主要是为了在争霸战争中取得胜利, 所以, 该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对当时社会也起到一定的消极影响, 如将这些科学技术应用于战争, 给广大的劳苦人民带来了灾难。
五、结论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统治者推行“以政裕民”的政治主张, 为了在争霸战争中获胜, 他们主要关心的是科学技术中那些能够直接转化为实用的东西。“他们的创造活动无不受到一定文化传统中信仰意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特征、社会风尚等因素的渗透和影响。”在一定意义上,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在很多方面已经领先于世界, 比如自然哲学、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建筑学, 等等。“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在中国科技史上还处于发轫期, 但它为后世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各国都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越来越显著, 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强弱。我们的新中国在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上, 定要坚持走“中国道路”, 坚持将社会变革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结合起来, 发挥社会变革对科技发展的积极作用, 同时更要坚持和平的发展道路, 为各国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我们更深刻体会到, 只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科技才能够迅速发展并且促进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 只有坚持合理的社会变革, 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因此, 我国现在要以史为鉴, 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道路, 要客观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带来的作用, 争取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实现民族复兴。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与大变革时期, 这一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兴的力量逐渐崛起, 社会日渐活跃, 奴隶制度走向衰落最后崩溃, 封建制日渐确立, 奴隶改变身份获得自由的机会增多。此时, 新的社会结构、新的政治体制正在日益形成, 各诸侯国开始进行社会变革, 如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管仲变法等。各国变法均在政治、经济以思想文化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客观上推动了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 如在农业、手工业以冶铸业等领域取得技术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促使各国进行社会变革, 社会变革与科技发展是互相作用的一种关系。深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对当代我们要坚持什么样的“中国道路”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春秋战国,科技,社会变革,争霸战争
参考文献
[1]晁福林.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2]申先甲.中国春秋战国科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3]史仲文.中国全史·中国秋春战国科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4]袁运开, 周瀚光.中国科学思想史 (上卷) [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5]吕文郁.中华文化通志·春秋战国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6]沈铭贤, 王森洋.科学哲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1.
[7]王士平, 申先甲.古希腊与中春秋战国科技发展的比较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5 (02) :46-52.
[8]马卫东.战国时代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 2012 (07) :78-83.
[9]李西泽.春秋战国与古希腊时期科学思想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08.
[10]李秋芳.试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农业科技发展之原因[J].农业考古, 2003 (03) :93-95+105.
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教案 篇三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该课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题材,也是学生借古看今,深切认识改革开放是振兴中华民族重要战略的好课例。
二、学生分析
前面已经学习了“动荡的春秋时期”,学生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形势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知道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四起。但是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历史知识欠缺,对于史料的分析能力不强,无法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基本史实,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
过程与方法:识读《战国形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通过材料研读,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通过商鞅变法的开放性讨论,培养学生唯物主义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进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通过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培养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
难点:理解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逐渐完成了社会转型
五、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图片或影视资源。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收集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创设问题情境“一个奴隶主的烦恼”: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让我开垦的私田增多,我成了一个大地主,但是,我的私田都是非法的,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时刻担心土地变没了,这可怎么办?教师指出奴隶主的烦恼仅仅是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让学生快速把握本课的主线——“社会变化” 。
(二)师生互动
环节一:看七雄并立,评战国风云
1. 对比春秋战国形势图,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从春秋到战国,诸侯国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2)“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3)战国时期主要战役有哪些?你能说说这些战役的相关故事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关键词“诸侯国形式”、“ 变化”、“ 战国七雄”、“地理位置”去读图和解决相关问题,让学生找出史料与问题的相关点,由问思答。
2. 材料解析: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唐朝·胡曾《咏史诗·流沙》
(1)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这时期的战争有哪些特点?
(2)当时的人们对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设计意图】面对文言文材料首先从让学生整体上感知材料的意思,从材料“七雄”引导学生从战国战争的角度去解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使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从而珍爱和平。
环节二:求富国强兵,行商鞅之法
1.再次结合问题情景“一个奴隶主的烦恼”,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教师可以结合结构示意图进一步讲解。
【设计意图】利用问题情景可以使历史变的鲜活,而结构示意图,让知识化繁为简,使学生易于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 。
2. 让学生朗读教材中商鞅变法的内容,整体感知商鞅变法,教师深度解析变法内容的巨大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够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但是影响理解难度较大,教师深度解析战国时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逐渐完成了社会转型,确立了新的制度 ,突破教学难点。
3. 小组交流: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 被处死。
1.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商鞅变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评价变法成败的标准,让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
环节三:除岷江水患,叹李冰之智
1. 结合视频让学生掌握都江堰的概况。
【设计意图】视频可以让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构成及作用,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积极意义。
2.结合图片进一步了解都江堰现今社会价值。
【设计意图】认识和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随堂练习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hui)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商鞅变法给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方法指导:
1.引导学生把握好史料的人物“商君”,时间“战国”,相应措施“法令”,具体做法“公平无私”、“赏罚分明”,进而去解决相关问题,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是文言文材料就产生恐惧心理,从而掌握一定的分析史料的方法。
2.教师提示学生制约变法的成功与否的因素,这样学生就能分析的全面。
3.依据问题限定词“经济发展”“启示”,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是商鞅变法的作用给国家发展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
八、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做到了知识前后联系,按“社会变化”这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2.对商鞅变法等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时候,教给了学生客观的历史的评价标准。
3.能够结合相应试题去引导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二)不足之处:
1.对于一些历史专业术语解释不到位,如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等。
2.对于历史知识的拓展还不够,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典故:“立木为信”。
(三)改进措施:
1.结合教材内容,制定出具体的预习提纲,分成具体小组,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准备好相关资料。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
了解战国七雄争霸史实;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内容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战国时期生产工具的进步、变化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大变革等历史现象的研究分析,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将来积极支持和投身到社会主义改革事业中去。
教学重点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
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春秋战国时代的.发展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着改革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二、新课学习
(一)战国七雄
教师:为什么叫战国
学生:《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当时就有战国的称谓,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还没有变化,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
教师:结合文章找出重点。
教师:战国七雄的历史特征是什么?
学生:兼并战争更频繁,规模更大更残酷,有统一的趋势。
教师:七国的形成指的是那七雄?
学生:齐、楚、燕、韩、赵、魏、秦。
多媒体展示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图。
教师: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见桂陵之战),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
多媒体展示马陵之战图
教师: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保卫歼灭战,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
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期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多媒体展示长平之战图片
教师: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
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
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
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
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多媒体展示桂陵之战图片
教师:这场战争有什么特点?
学生:战争的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多媒体出示主要战役图
多媒体展示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图片
教师: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她们最渴望的是什么?
学生:人民长时间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看到了国破家亡,妻离子散。在这种环境下人民希望生活在没有战争、没有勾心斗角、自由、和平和谐的社会当中。
教师:你能说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趋势吗?
学生:这时期的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灾难,同时,通过战争,统一趋势不断加强,各民族交流不断增多。历史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逐渐趋向统一。
(二)商鞅变法
教师: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回想一下,前面我们讲过,奴隶主本身拥有谁分给的田地呢?
学生:国家分给的“公田”
教师:西周实行井田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些垦田是有限度的,主要集中在一些都邑的周围,被整治成大小相连的方块田,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的疆理,一般是以每一方块为一百亩(约合今三十一亩多),作为一个耕作的单位,称为一田。纵横相连的九田合为一井。领主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孟子·滕文公上》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教师:找出商鞅变法的内容?
教师:商鞅变法的背景是什么?
学生: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秦国落后挨打,秦孝
公决心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教师播放都江堰的视频
教师: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教师:在文中画出重点内容
教师:都江堰在什么地方?
教师:是谁修建的?
学生:李冰
多媒体展示都江堰图
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教师:治理岷江,人们早已望眼欲穿。公元前3世纪,李冰被秦王任命为蜀郡郡守,
成为这个地方的最高长官。李冰有着远见卓识、又通晓天文地理知识,而且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官员。为解除水患,造福百姓,他深入高山峡谷,观山势,察水情,寒来暑往,日夜操劳,制订治水方案。
教师:都江堰的建成对以后有怎样的影响?
学生:它根据防洪灌溉的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控制内江、外江的江水流量,使原来“旱涝多变”的成都平原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了,至今还在造福于人民,这样高超的设计和工程质量不能不令人赞叹!从这里,我们也要知道:水对人类是很重要的,
三、课堂总结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
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
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农田。
治水功劳胜大禹,造福人民几千年。
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给力。
承认私人有土地,奖励耕战免徭役。
废除旧贵族权力,建立县制搞治理。
经济有了大发展,军队有了战斗力。
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
四、课堂练习
1.商鞅变法发生在(D)。
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
2.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有重要影响的是(D)。
A.允许土地私有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D.推行县制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5.《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知道春秋时期,周王室统治实力逐渐衰微的历史史实。
3、掌握诸侯争霸的历史史实,以及主要的春秋霸主。
教学重点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春秋争霸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一)、知识模块一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手工业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3.商业
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二)、知识模块二
王室衰微
1.原因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2.表现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辅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
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诸侯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
2.结果
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知识模块三
诸侯争霸
1.背景
(1)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2)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2.经过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
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3.结果
(1)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2)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二、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一)、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
(二)、展示提升
1春秋经济发展中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是什么? 2简单介绍春秋争霸的相关史实。
三、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时期开始于(C)A.公元前841年 B.公元前771年 C.公元前770年 D.公元前476年
2.“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伟业。”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是(A)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3.“春秋无义战”是孟子对争霸战争的评价。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说法不正确的是(A)A.巩固了周王室 B.给社会带来了灾难 C.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D.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四、课堂小结:
6.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教案 篇六
第8课时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点导读】
复习本课要注重理清孔子与老子的思想观点,掌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基本概念,并认识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1)孔子与老子的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为政以德”,注重教化;“节用爱人”,爱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取信于民,体现了民本思想,这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谐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孔子还提出“礼”,要“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孔子首创私人讲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学在官府”局面。同时,孔子的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类”,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子弟。孔子晚年回国潜心办学和著述,对促进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
孔子学说讨论人与人的关系,影响很大,由他开创的学派被称是儒家学派。虽然这一学派的思想主张不适合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治秩序的政治要求,但后来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虚无”的“道”,强调要崇尚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逍遥”自在。老子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由此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希望回到小围寡民的理想社会,“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还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着,并具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老子提出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原则,蕴涵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时期,我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开始形成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这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也是“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同时,社会阶级关系也随之出现新的变化。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非常活跃,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各种治国济世的主张。政治和经济的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思想逐渐下移,私人讲学兴起。这样,社会造就出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庄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孟子与荀子,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墨子,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韩非子等。他们互相诘难、批驳,同时又彼此吸收、融合,逐渐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基本局面。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开本拓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和后来历史的进步。“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体系,成为了中华民族各种精神力量的主要源泉。
(3)儒家思想的形成
春秋晚期鲁国的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早期儒家思想形成中两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并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孟子还主张“人性本善”,主张通过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则在孔子“仁”的基础上,主张统治者施政要用“仁义”和“王道”,主张“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荀子还提出“人之性恶”,强调用礼乐教育和国家规范来引导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孟子与荀子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结和改造,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典型例析】
例1.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在新情境下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辨别历史事物与历史解释的能力。题目以孔子学说与孟子学说的相同内容为考点,要求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孔子学说与孟子学说均属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仁政”。“仁者爱人”,主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其实质是有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本题只是在了解孔孟学说具体主张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比较和概括活动才能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答案:A
例2.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在新情境下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辨别历史事物与历史解释的能力。题目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和法家思想的共同点。A、c、D都是荀子的思想主张,从表面上看,B项“人性本恶”似乎也是荀子的观点,但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答案:B
例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材料二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章句(下)》
材料三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王制》
请回答:
(1)三段材料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主张?据此简要叙述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怎样做?
(3)材料二中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思想观点?简要指出这一思想观点在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地位。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并分析说明这一思想观点对后世封建统治产生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能力。首先大致阅读三段材料后,即能体悟到材料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三则材料中中心人物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在思想上不断丰富延伸,就反映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题目的第二问通过材料一的阅读分析,可以看出孔子最为强调的依然是“民信”,因此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取信于民”。第三问通过材料二的阅读分析,可以看出材料二中主要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观点。第四问阅读材料三即可以看出材料主要反映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在疏通了这些基本知识后,其他的问题要积极利用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此类题目的难度不大,把握好基础,并适当扩展知识视野就行。
[答案](1)民本的思想主张;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孟子、荀子在不断延伸发展、总结改造,其体系日益完整,形成早期儒家思想。(2)取信于民,诚信为本;“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3)“民贵君轻”的思想观点;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理论基础。(4)继承并发扬了儒家民本思想,认识到了人民力量的巨大。这一思想观点被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例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
——唐太宗《贞观政要》
材料二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唯一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除此以外,还有道家学说构成了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传统文化中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春秋时期,孔子以“仁”的学说来调整社会的人际关系。谈谈你对“仁”的思想及其历史作用的认识。
(2)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思想主张。它们体现了战国时期哪位思想家的什么思想学说?
(3)据材料三,面对以儒家学说为主流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如何才能使诸子百家的思想更能大放异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历史事实,整理有效信息,分析历史结论,服务现实生活的思维能力。解答此题要从“和谐社会”的思想出发,理解儒家学说及诸子百家在春秋时期的和谐内涵。另外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仔细审题,从原因的角度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孔子等诸子百家思想的作用,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让学生汲取历史教训,增强建设中国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感。此类试题讲求学以致用,验证学生结合现实、运用历史智慧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点是要审清试题,了解命题出发点,对教材的知识进行整合。此类试题难度较大,必须注意解题思路与方法的调整。
7.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教案 篇七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案 【学习目标】
一.熟悉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记忆各家的核心思想内容,理解百家争鸣的社会根源。
二.理解诸子对宇宙时空、社会秩序和人生价值的认识。
三.认识诸子思想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对其接纳程度,并认识争鸣的阶段性特征。
四.通过学习儒、道、法家的思想,认识思想在社会转型中的指导意义和对中国人人格、个性形成的积极、消极影响。【教材分析】
一.重点难点与疑点
1.教学重点:“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主张及评价。
2.教学难点:认识社会转型中各派思想的立场,并分析先秦思想对中国人人格、个性形成的影响。
3.教学疑点:各家学说的阶级性。二.教材解读 【总论】
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推动了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潮流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冲出狭隘宗族纽带的束缚,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社会上不同阶层、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了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2.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一、孟子、荀子与儒家
1.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作《孟子》七篇。
主要思想: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提出了“养浩然之气”的命题,这一命题成为儒家修身思想的基本内容。这个浩然之气,指的是一种道德的精神状态。它是孟子所阐述的人格标准,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一种人格精神。
影响: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位列“四书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2.荀子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赵国人,名况,字卿,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曾在稷下学宫讲学,对各家学说进行了批判吸收,成为融汇百家的大学者、大思想家。韩非和李斯都曾是他的学生。晚年失官在家,专事著书立说。今传《荀子》三十二篇多为荀子本人所作,《大略 》以下六篇,可能是弟子们的记述。
在自然观方面,荀子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
荀子一反“儒者不入秦”的惯例,访问了秦国,考察了秦国城乡的治理,并晤见了秦昭王,建议其“节威反文”,参合礼法,文武并用,但秦王未能接受。秦统一后短命而亡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荀子的礼法并用、王霸统一的治国思想是正确的、有远见的,这一思想基本被汉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所用。
荀子博学深思,其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荀子认为人的天性都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情欲,所以人性都是恶的,而人表现出来的“善”是人为教育的结果(“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如果顺性放任就会引起争夺和**。因此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很重要。
对荀子的总体评价:荀子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结束时一位站在儒家立场上对先秦诸子进行批判继承的集大成者。郭沫若说:“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位大师,他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可以说是集了百家的大成的。”他不光是继承发扬儒法思想,他还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了儒法思想的源头--西周礼乐文化传统之中,是继孔子之后较全面地重构政治文化模式的又一理论大师。荀子对礼法德刑的重构是经过了春秋战国学术分化、百家争鸣、学派交融之后,特别是具有集大成的优势。二、墨子(课文内容略)1.墨子简介: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出身于“贱人”。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精于工技,曾经“学儒者之业”。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儒、墨两家并称为“显学”。墨子门下弟子众多,他们对巨子(墨家领袖)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相传墨子曾止楚攻宋,主张兼爱、非攻。墨子为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曾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
2.墨子的学说及其评价
(1)兼爱:墨子讲的德行的基本要求就是“兼爱”,即能够毫无区别地爱一切人,这是墨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总原则;要求人们“兼相爱,交相利”,认为相爱就不会发生战争,大夫相爱就不会互相篡夺,人与人相爱就不会彼此伤害。这种不分阶级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带有浓厚的人性论色彩,在阶级社会里不无法实现的。但它表达了小生产者希望在社会财富、政治权力方面的平等的愿望。兼爱思想是墨子的基本思想,是区别于其他诸子学说的根本标志。
(2)非攻:就是以“兼爱”思想为出发点,反对诸候间的非正义战争,谴责诸侯大国为了掠夺土地和人口而攻伐“无罪之国”是“不仁义”的。“非攻”,即反对攻伐,是墨子为解决当时各国间极为突出的兼并问题而发表的主张。墨子不是无条件反对一切战争。他只反对好战国家,“攻伐无罪之国”。非攻学说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参与政权,获得政治权益的愿望。
(3)尚贤:即推崇贤士,让贤能之人主政;尚同,即要万民上同于天子,天子尚同于天志(天志即是兼爱);强调天志(肯定天的意志)、明鬼(相信鬼神的存在)、同时主张“非命”(反对命定论);提倡“尚力”,即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同时主张节用(节俭)、节葬(节省丧葬的花费)。
3.墨子思想的评价
墨家学派在政治上所代表的是广大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利益。墨子的学说,如“天志、明思”等仍脱离不了殷周的传统思想,但赋以了“非命、兼爱”的内容,以反对儒家的“天命”和“爱有差等”的思想。其思想一度成为 战国时期的显学。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但到战国以后,墨子的思想便不受人们重视了。
三、庄子与道家 1.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哲学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其文章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像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2.庄子的思想观点:
(1)在宇宙观方面,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的;同时,他又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我即道,道即我,道就成为主观精神的东西。庄子在人生观方面又集中体现在所谓“逍遥游”上,即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认为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世界,才算是“至人”、“圣人”。
(2)庄子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也”,即自然与人不可能相互对立而相互超越,天地不大于人,人也不大于天地。庄子注重“人”的自然特征方面,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违背自然做事,无利而有害。因此人必须顺从自然。庄子不仅在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文学、美学方面也很有建树。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其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庄子所向往的社会是没有阶级压迫和战争祸害的大同之世,这在人类思想政治史上是有深远影响的。他追求归本自然,否定天命观,摆脱人间的不平等,无疑为人的自我认识,提供了新启示。庄子的寓言、散文中蕴涵着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庄子的文风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四、韩非与法家
1.韩非简介:(约公元前280-233年),出身于韩国贵族之家。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曾师事荀况,与李斯是同学。著作有《孤愤》、《五蠹》、《说难》等。其文章深受秦王政的赞赏。韩非至秦后,遭李斯等人嫉妒。最终被谗陷入狱,自杀死于狱中。他的思想得到秦的推崇,成为秦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他的著作经后人整理成《韩非子》一书。
2.韩非的思想观点
(1)韩非建立了一个法、术、势三者结合的帝王统治术体系。他是战国法家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深受儒、道、墨诸家思想的影响。实为战国末期综合各主要学派的大思想家。
“术”是君主驾予群臣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才能授予官职,要求做官的言行一致,恪尽职守。君主用这样的要求来考察官吏,不称职废黜,称职的、有能力的奖励和提升,所以说君主能“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
“势”是指“权重位尊”的权势、威势,认为只有大权在握,有了权势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有了权势也要造势,形成威严、威势。秦始皇为自己正名,后世皇帝都要人们喊万岁、万万岁,等等,都是要造势。“术”与“势”必须结合使用。
“法”是公布于众的法令、法规、法律,是君、臣、民三者都应共同遵守的东西。用法来治理国家是法家学派的根本主张,而法令要靠权势来推行,所以法治不能没有权势。国家的法又要靠各级官吏来执行,因此要选拔和考核官吏又显得十分重要。所以韩非认为,作为一个家的君主,为了治理好国家,法术势三者都不可偏废,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这就是韩非所提出的法、术、势三结合的法治学说。其实质是一种君主集权 制的理论。韩非的这一理论对后来整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韩非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所以他主张变法革新。
3.韩非子思想的评价:
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的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五、孙膑与兵家 1.孙膑简介
孙膑,生卒年月不详,齐国人,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家。他曾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后遭同学庞涓嫉妒,被其设计诱骗至魏国,然后捏造罪名,诬陷孙膑,并施以膑刑(去掉膝盖骨)。孙膑也因此得名,真名失传。他所著的《孙膑兵法》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总结了战国中期以前的战争经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原则,受到中外学者的赞赏和重视。2.《孙膑兵法》内容:
强调以“道”(“道”,是指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即用兵根本之道。)制全胜的原则;以人为主的制胜观,即把“人和”与“将军善战”融 为一体,作为发挥战斗力的决定因素和主导作用,能动地去争取作战的胜利;以造“势”(即创造有利于己的态势)制胜敌人的艺术。孙膑的军事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德准则(礼),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无为);法家思想: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知识结构】 一.知识点图表
(一)孟子的基本主张 1.仁政学说(思想核心)2.重民思想 3.人性本善
4.倡导“养浩然正气”
(二)荀子的基本主张 1.人与自然关系 2.“性本恶” 3.“礼教”“王道”治国
(三)墨子及其基本主张 1.“兼爱”、“非攻” 2.“尚贤”、“尚同” 3.天、人、鬼神的关系 4.“尚力” 5.“节用”,反对浪费
(四)庄子及其基本主张“齐物” 1.“逍遥” 2.天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五)韩非及其基本主张
1.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2.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 3.反对“是古非今” 4.主张变法革新
(六)孙膑及其基本主张
(七)先秦诸子开展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二.学法指导
在课前结合教材,指导学生收集各派代表人物的生平资料,及其思想学说,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分组辩论的方式,体现出战国时期主要思想流派的特征,各组学生以春秋战国流派的代表,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为背景来展示本派主张存在的合理性、时效性和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归类法、比较法。按各家思想对于天、地、人的看法进行归类,也可以从哲学、政治学、道德进行归类。比较法可选取思想差异比较明显的两家进行比较,归纳其思想的区别。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1.阅读与思考: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2.解析与探究:(1)汉代儒学之所以能够从众多学所中脱颖而出,是因为董仲书的儒家文化和治国方略、弥合了社会各层人士在战后思安定的心理诉求,所以能够在人们心中扎根发芽。这就是当时儒学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2)它是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帝王精英文化。其所倡导的重农轻商建国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治国思想,利于治国安邦、教化民生为统治者提供最“经济”的治国成本。(3)儒学的教化思想是教化民众循规蹈矩的“秩序世界”。这在当时的农耕生产力环境中,客观上平衡了帝王制度、农耕生产力、主流文化的均衡发展。并在两千年相对拓展又相对封闭的历史长河中,以汉文化为根、发展成了今天的中华文明和独一尊的儒家文化。
【自我测评】
1.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和主要观点。(略)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内容 儒家 孟子
仁政、重民;人性本善;舍生取义 荀子
“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礼法并施,王霸兼用,但以王道为主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尚力”、“节用”、“节葬” 道家 庄子
“齐物”“逍遥”、人和天“不相胜” 法家 韩非
将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反对“是古非今”。兵家 孙膑
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已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8.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教案 篇八
(2010 年 8 月 2 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的农村政策深入贯彻,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出现了新的特点,呈现的群体性纠纷的倾向。以塘红乡为例,2006年,调解纠纷38件,其中群体纠纷3件。2007年调解矛盾纠纷42件,其中群体纠纷7件,2008年调解48件,其中群体纠纷8件,2009年调解59件,其中群体纠纷9件。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感到剌手。现就新时期社会以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思考如下:
一、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现状
以前,农村矛盾纠纷主要是以家庭矛盾和邻里矛盾为主,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纠纷、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涉法矛盾纠纷占主流,其范围包罗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在农村土地延包过程中,土地发生转包、互换、继承或征用等流转行为,如处理不当,极可能引发矛盾纠纷或其它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几年来,纠纷类型扩大化和复杂化甚至群体化,往往是几种类型的纠纷交叉在一起,或由一种纠纷引发出其它纠纷,很容易演变成群体性事件。以下是两种常见的群体纠纷:
一是拉帮结派型。为达到自己的利益需要,纠纷双方寻亲友帮助,以增加势力,达求到以强压弱的目的。如塘红乡2006年覃某和朱某的经济纠纷。这种类型主要表现为宗族势力和社会恶势力的参与。纠纷主体的帮派大多躲在幕后,通过各种方式来或明或暗威胁对方当事人,给调解工作造成很大的难度。在调解工作中,必须尽量说服当事人排除帮派的参与易形成群体性事件。当事人是采矿合伙生意人,双方合伙财务混乱,争执不休,2006年1月23日,朱某用四辆微型车运来约30个人,他们守候通往矿山半路上,把覃某的老公腿砸拆了,车打烂了,覃某得知后,立即通知她的娘家人和当地的亲戚朋友,他们火速赶往现场,砸坏了四辆微型车,与朱某一伙人一阵火拼后,由于朱某一方寡不敌众,如鸟兽散逃入附近的树林里。在火拼过程中,当地人向我们报了案,我们赶到现场,覃某一方正追赶着朱某一方。公安机关对当事人进行了拘留。这次群体械头,伤了三人,车辆损坏五辆,直接经济损失约10万元。事故发生后,司法所干部主动与公安派出所沟通合作,通过当事人委托家属来协商解决纠纷。于2006年2月20日签订了调解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双方继续合伙开采矿山。
二是共同利益型。纠纷双方群众利益一致,要求相似。如板甫庄和板平庄用水纠纷。纠纷主体就是群众,他们都走出前台。当事人一方是万福村板平庄,人口430人,一方是万福村板甫庄,人口520人。两个村庄相邻。2006年初,板甫庄建了提水工程,引
用两庄共用的水源,提水工程建成使用后,板平庄发现水井蓄水严重减少,与板甫庄发生了纠纷。双方互不相让,群体械斗一触即发。2006年4月22日上午,我们召集双方骨干和群众代表在现场调解,在召开调解会议过程中,双方青年却在不远处对骂,械斗即发,我们立即赶到事发地点,到事发现场时,他们已拿起农具对打。我们冲入群众中劝解,排开,划了警戒线,同时电话通知公安派出所和乡干部增援。双方对峙了一个下午,经过耐心说服劝导,掌灯时分,双方各散回家。我们认为现场调解不可取,稍不如意,容易产生双方紧张氛围。经过再次深入双方群众调查后,4月25日中午,召集双方骨干和群众代表到万福村委会进行调解,经过摆放事实,宣传法律,分析了几种解决纠纷的方案,达成了基本意向。经过充分的分析和论证,5月24日中午,再次召集双方骨干和群众代表在万福村委会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
群体性社会矛盾纠纷的起因往往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容易引起共鸣,容易形成群体性事件。有时牵涉群众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上千人,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威胁。如山林权属、土地权属,水利权属、征地补偿、社会保障、医疗纠纷、安全生产事故等引发的矛盾纠纷,这些矛盾纠纷往往“一枝动而百枝摇”,造成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很大影响。如相互毗邻的向阳、上塘、三香、路马、六山庄,人口总数近2000人,2008年,争夺在相邻处的山地权属,多次群体对峙,多次群体械斗一触即发。为了平缓这起复杂群体纠纷,投入了很多的人力、财力面对群众开展劝解调解工作。
二、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形成原因和特点
(一)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的形成原因
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主要由下列因素引发:一是利益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贫富差距明显拉大,表面上,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改变了“均贫”的状态。但是,由于并没有达到“均富”,由心理失衡而导致行为失控。由于利益出现分化,个体与群体、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既得利益者与利益受损者等不同的利益需要难以统筹平衡,受利益驱动,各种矛盾纠纷不断产生。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虽然快速发展,但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公共服务等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一些社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弱势群体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同时面对新的社会结构,政府部门的管理理念、方式、手段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管理错位、缺位或越位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依法行政做得不够。领导干部不能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想问题、定政策,过多考虑自己的政绩和位置,不能倾听群众呼声;干部作风不实、作风粗暴、不按政策办事,不关心群众疾苦,对一些已经影响稳定的矛盾纠纷,嘴上喊处理,行动上不迅速,方法上不得当,引起群众的不满和上访。
(二)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
新时期的社会矛盾纠纷趋向对抗性。如以上举的第二件案例,板甫庄在水源处施工时,板平庄一些群众已提出疑问:“水源是共同的,你们庄位于低处,从里直接引水,会影响到我们庄用水的,应该有一个合适的分水方法。”板甫庄的施工人员答道:“我们引水已经你们骨干同意。”板平提问的群众也就不说话了。过后不久,就发生了群体事件。过去要求解决矛盾纠纷的当事人情绪较为温和,现在的矛盾纠纷多由利益冲突引发,情绪容易失控,行为较为激烈。同时,相当一部分矛盾纠纷当事人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错误想法,为引起政府关注而采取群体对峙,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形式,以求问题的解决,矛盾的对抗性加剧。少数人员为达到诉求目的,至采取围堵单位大门、聚众堵塞交通等方式制造影响,有的利用敏感期进县进市上访,抓住基层为息事宁人往往会给予一定实惠的心理,故意反复上访,以要挟当地党委政府满足其诉求。
由于农村分户经营,单独生产,群体性活动少、流动人员多,集体制约和监督力降低,传统的行政干预已难以奏效。再加上许多群体性事件的处理要牵扯到多个部门,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调处结果往往很难让群众满意,这在客观上又把矛盾交给党委政府,而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过问,其结果易造成干群隔阂。仅交由司法行政一身挑,人力有限,财力有限,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压力和难度很大。
三、当前对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主要力量薄弱
(一)人民调解员素质偏低。《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对调解员的规定:“为人公正,联系群众,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并有一定法律知识和政策水平的成年公民,可以当选为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现实上,人民调解员年龄普通偏大,文化偏低。面对日益复杂、新颖的民间纠纷,由于没有一定的政策、法律知识,难免会“和稀泥”。就算纠纷当时解决了,也难免日后复发和恶化。
(二)调解资金短缺。《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均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费。调解人员的工作经费和补贴经费,由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事业单位解决。司法行政机关通过争取同级人民政府的支持,解决人民调解的指导和表彰经费,而当地政府根本没有钱来支持人民调解工作。
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
(一)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
一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的利益矛盾,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使民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矛盾。
二是建立决策评估、执行评估和责任追查机制,规范行政行为。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实施重大改革和重大建设项目之前,必须发扬民主,科学论
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充分考虑对社会稳定可能带来的影响,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三是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区域性、行业性依法治理活动,提高各类经济主体和广大公民的法治意识与道德素养,引导广大群众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反映诉求,在全社会营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一是主动开展排查工作。排查是处置矛盾纠纷的基础工作和首要环节。大量不稳定因素起源于基层,排查、调处工作的关键也在基层。始终保持高度警惕,通过整合排查力量,采取定期排查和集中排查、常规排查与突出问题专题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做到不疏不漏。通过排查,及时发现了一些潜伏的苗头和隐患,尤其是获得了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内幕性、深层次的情况信息,及早研究对策、积极疏导,使处置工作开展得更加主动有效。
二是认真分析特征规律。要准确研判和妥善处置新形势下的各种矛盾纠纷,就必须充分掌握其阶段性特征和规律。从分析排查出来的不稳定因素可以发现,当前可能存在的矛盾纠纷,只有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和现象研究得越深入、越细致、越接近本质,解决这类矛盾纠纷的思路才会越开阔,办法才会越多。
三是及早完善处置预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复杂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增强敏锐的观察能力,充分做好主动防范的思想准备,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处置办法,制订完善的工作预案。对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早作对策,对症下药,逐件提出缜密的化解措施,使一些小矛盾、局部问题和非对抗性问题得到有效处置,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五、整合资源,切实开展社会矛盾的调处化解工作
(一)强化对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将其作为创建“平安乡镇”根本内容和重要保证。营造安定、安全、安宁的社会环境,要求我们必须从治本的高度,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一个法治的社会,必然是矛盾纠纷发生较少的社会,必然是调解机制健全、各方依法办事、良性运转的社会。没有矛盾纠纷的化解就没有平安、就没有法治,就不会和谐。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对调解工作的领导:一方面要提高调解工作的考核比重。指标细化要具体、科学,不但要考核矛盾纠纷发生数,而且要考核调解效果,将调解责任同时落实到调解职能部门和纠纷产生部门。另一方面,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作为考察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内容,逐级落实责任。对因工作失职、决策失误、处置失当等原因造成矛盾激化、影响恶劣的,实
行“一票否决”。
(二)充分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
人民调解工作是基层防止矛盾激化的“第一道防线”,它是党和政府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力助手。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大对调解工作的投入,配齐配强调委会班子,做到“组织、工作、制度、报酬”四落实。只有坚持人民调解的工作程序,才能保证调解工作质量。人民调解历来是强调其灵活性,缺乏程序规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没有对人民调解的工作程序做出明确规定。随着最高院的司法解释赋予人民调解协议合同性质,人民调解制度的程序更加规范,根据《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人民调解工作应坚持工作程序。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及仲裁法中都有调解制度的规定,而法院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法院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为赋予人民调解协议书以法律强制效力,如果把人民调解协议书与法院调解书衔接起来,即人民法院可以应当事人的申请,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根据人民调解协议书的内容制作调解书,该调解书即具有法律调解书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以以此申请强制执行。实行这种衔接制度具有现实上的重大意义。
(三)建立联动调解机制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教案】推荐阅读:
七年级历史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07-11
四年级关于历史的作文400字:春秋战国10-10
春秋战国成语故事11-10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案07-02
作文 春秋乐园的企盼10-01
春秋淹城的导游词06-22
春秋乐园一日游的作文550字07-19
几度春秋情感美文08-14
读《家春秋》有感08-15
《家春秋》读后感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