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缺点

2024-08-19

蒙氏教育缺点(精选8篇)

1.蒙氏教育缺点 篇一

蒙台梭利是世界着名的幼儿教育专家。近百年来,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一直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玛利亚·蒙特梭利(1870~1952)她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也是一位女性教育家,在她大学毕业后的1898年被当时的意大利教育部长任命为“国立特殊儿童学校”的校长,开始致力于弱智儿童的教育,过了几年以后,她逐渐转入了正常儿童教育的研究。在1907年,她在罗马的贫民窟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儿童之家”(现在儿童之家遍部世界各地107个国家)。在儿童之家她写出很多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如《童年的秘密》《吸收性心智》《发现儿童》《教育中的自发性活动》等等。同时她也研制了很多能够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的各种教具,来提升孩子的智慧,发觉无穷的潜能,因此也就产生了蒙特梭利教学法。我们简称蒙氏教学,蒙氏教学包括蒙氏语言开发,蒙氏艺术教育(美术音乐),蒙氏感官教育,蒙氏科学文化教育,蒙氏日常生活教育,蒙氏数学教育。(同时数学教育也是蒙氏教育的经典)而她也被后人称为“儿教之母”。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应该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发展,只有动手才能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因为学习数学是由具体形象带进具体抽象,所有抽象都来自于具体过程。

1、以儿童为中心。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2、“不教的教育”。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以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育内容,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的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龄教育。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屏除单一奖惩制度。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式的教学成果。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2.蒙氏教育缺点 篇二

自律顾名思义就是自我约束和遵守纪律的意思。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其专著《有吸引力的心理》中提出“当儿童将注意力集中于他感兴趣的, 不仅为他提供有益的练习, 而且提供错误的控制的某种物体时, 纪律就产生了”。蒙台梭利将纪律的主导因素正确的归结为儿童的自我发现上, 这一点完全摈弃了我们传统教育中认为的幼儿纪律, 是幼儿工作者制定的幼儿必须遵守条约, 蒙台梭利提出的这一观点, 给予我们传统的幼儿自律教育观念以很大的启示。为什么说自律能力的培养, 幼儿是主导因素, 而非教师。

蒙台梭利曾对幼儿特别是3岁幼儿的心理做出了精辟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 她认为“当3岁的儿童首次来到了学校时, 他还是一名处于被击败的边缘战士, 对于掩盖其内在天性的事物, 他已经采取了防御态度。他在笨拙的运动、模糊的观念和努力抵制成人的强制中, 形成他的纪律和智慧。”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 幼儿自律能力的培养需要的首先是一个能够任其内在天性得以驰骋的自由发展空间;其次才是教师的正确引导, 给他们提供机会和消除障碍。而如果一开始就剥夺了幼儿的自由空间, 那么教师就可能成为最大的障碍。在运用蒙氏教育理论进行幼儿自律能力培养的尝试中, 我从以下几点出发:

1 从幼儿本身出发, 观察并发现幼儿不能自律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蒙台梭利教育是真正从幼儿出发的教育, 现代幼儿教育提倡从幼儿个体出发, 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 促进幼儿从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要对幼儿进行自律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了解幼儿为什么不能自律, 从幼儿本身寻找原因。蒙台梭利谈到无秩序的儿童有三种类型, 即“运动随意混乱型”;“不能对真正的事物集中注意力型”;“群集本能驱使下模仿倾向型”。他们各有特点, 因此我们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这三类儿童采取不同方法来教育。

2 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自律

自律是很抽象的词语, 要幼儿理解自律就是自我控制的意义很难, 所以父母可以先举一个例子, 然后让孩子去叙述:“小明很喜欢打电脑, 但我们规定只能打20分钟。因此小明定好了闹钟, 时间一到就停止。这就叫纪律, 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说出或引导说出, 也可以用较大的字, 贴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 这样执行起来就容易了。

3 想尽办法让幼儿注意力集中, 幼儿就会进入正常状态, 自律培养从这里开始

幼儿的世界非常奇妙, 往往成人很难摸透。有一次我在进行团体活动正讲得兴致勃勃时, 突然浩南小朋友在下面自由自在地唱着“大树妈妈个儿高……”。按照成人的一般思维也许会马上制止她唱下去, 并命令她听老师讲, 但殊不知幼儿的心理就是喜欢漫无边际地幻想, 她们喜欢陶醉在自我幻想世界, 经常自言自语地做着自己的游戏的幼儿很多, 在小班更是多见。“在幼儿产生的幻想世界里, 没有控制错误, 没有协调思想, 也不可能把注意力集中于真正的物体, 往后也不可能集中。”蒙台梭利曾经这样描述过幼儿的幻想。与其将精力放在制止幼儿种种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上, 还不如最大限度地将幼儿幻想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距离拉近一些。所以我们在为幼儿提供教具时提倡贴近幼儿生活的真实自然的东西。尽可能地将活动室布置得像幼儿家中一样。提供真实的饮料、食品, 幼儿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取用;生活区内提供真实的倒水的茶壶、夹水果的夹子、切水果的小刀……;教师对孩子时的态度像爸爸妈妈对待自己的宝宝一样和蔼可亲而又真诚。这些都能吸引幼儿, 让他们像呆在家里一样自由舒心地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而孩子在对待自己喜爱的工作时, 心理就会恢复健康状态, 偏差行为也就不会生成。若每个孩子都注意力集中地工作, 那良好的纪律也就会产生了, 久而久之也会形成自律的习惯。

4 教师必须认识到真正能让幼儿达到自律的是幼儿本身

传统的教师就是喜欢将条条框框的要求讲给孩子, 对幼儿将常规要求1、2、3、4……, 几条讲得比谁都清楚, 但实际幼儿的行动却不能符合要求。于是教师着急并再次强调要求, 训练幼儿, 常规培养抓得很紧。结果暂时幼儿的纪律是形成了, 但没几天老师盯得不紧了, 孩子就像开了闸的水龙头, 原形全部泄露出来。这样的幼儿能说是真正自律的幼儿?所以我在培养幼儿自律过程中, 坚信要幼儿自律得靠幼儿本身, 靠成人的强制唠叨是无济于事的。为此, 我把精力放在如何投放吸引幼儿的教具上, 通过观察幼儿, 了解幼儿需要什么, 喜欢什么, 然后就提供给他们。幼儿操作喜欢的教具, 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双手不停地忙碌着, 又怎么会去干扰别人呢?很简单, 幼儿们都在专心工作没空闲聊, 活动室里安静极了。除了轻轻的走动, 搬运教具的声音, 别无其他。幼儿喜爱安静, 他们是不会忍心去破坏这么安静的学习环境的。而又有这么多有意思的工作在召唤他, 他又怎么会做出不良举动来呢?在这种情形下, 幼儿的自律行为在慢慢形成, 他们在自己体会着自律带给别人的好处。渐渐的这汇总思维内化到他们心灵深处, 他们会自觉地维护纪律, 这就是我们一直向往的真正的幼儿自律。

5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自律行为形成很重大的影响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幼儿通过自选工作来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幼儿工作过程中, 教师的职责往往只是等候幼儿的召唤, 而不是对幼儿过多的干预。因为在蒙氏教室中幼儿非常专注投入, 以至于忘记了周围人的存在, 所以蒙氏教师应不同于传统的教师, 切忌喋喋不休或对幼儿过多的干预, 从我实际带班情况发现, 在我心情烦躁时, 特别是教师自律能力差, 将自己的忧虑和缺乏冷静的烦恼传染给幼儿时, 幼儿那天的表现往往也是烦躁不安的。他们会戏耍材料, 不正确地使用教具。教师烦躁地穿行于幼儿间指导时, 幼儿往往也东张西望。因此, 幼儿教师必须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每天呈现给幼儿的都是最好的, 那无疑也会促进幼儿自律行为的发展。

6 培养幼儿的自律行为贵在坚持

幼儿自律行为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需要我们每天的坚持。“三天打渔, 两天晒网”是培养不出自律的幼儿的。幼儿在自由安静的环境中, 从事着一个又一个的工作, 他们专注投入, 对他们来说希望的只是清静, 这是幼儿自律行为渐渐形成的标志。

总之, 蒙台梭利博士关于幼儿的自律能力的培养阐述了很多, 给我也带来了很多启发。我在实际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品味着她的理论, 实践着她的理论。当然, 蒙台梭利不是完人, 她的理论并非完美无缺。我只是粗浅领会了一些皮毛, 我想每个幼儿教师都在思考和探索着幼儿自律行为培养的方法。幼儿自律培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以后还需要我们继续实践和探究幼儿自律能力培养的奥秘, 真正地让每个幼儿都能达到自律。拥有美德的幼儿是力争上游的人, 孩子是先构建生命才能享受生命, 所以自律的培养是孩子必须确实的从事各种活动, 有追求目标并达成目标的经验。从中让孩子体验秩序性与因果的关系, 使其内在趋向成熟、乐于参与活动、并养成先思考并遵守纪律的习惯, 实践证明每个孩子具有与生俱来的自律种子, 只要将他安置在正确的环境里, 每个孩子都会在不同的年龄, 获得该年龄能力所及的自我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丽娜.蒙氏教育在我国实践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02) .

[2]黄军.浅谈幼儿教育中的教学体会[J].华章, 2010 (26) .

3.蒙氏教育缺点 篇三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第二语言教学;外籍儿童;课程设计

1.蒙氏汉语教学课程的价值取向

蒙台梭利的语言教学课程是建立在其基本的教育思想和原理之上的。

“自由”是其实施教育的核心理念,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这里所谓的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让孩子在自由的氛围中获得语言知识的经验是整个教学中的首要保证。[1]

在教学中,纪律是蒙氏教育中特别强调的一点。蒙台梭利认为纪律是一种积极的状态。积极的纪律是种高尚的教育原则,关键是教育者如何使儿童在活动中理解纪律,由理解纪律转而接受和遵守集体规则,正确区分对错。

环境教学是蒙氏教育中另一个强调的教育要素,蒙台梭利十分重视环境,她说:“在我们的学校中,环境教育儿童。”她认为环境是儿童在幼儿园需要接受的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儿童只有在适当的环境中才可能正常发展,完善人格。

因此,在蒙氏语言教育的过程中,语言学习的环境被放到了重要地位上,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环境布置的重视要高于其他的教学模式,在适宜的环境中学习语言,也是始终需要遵循的蒙氏教学特点。

自由、纪律和环境三者要做到有机统一,相得益彰。其理念在于:教育不是单方面的、纯学科的,在对语言或第二语言学习中,应当同时促进儿童认知、表达、情感、交际等全方位的发展。

2.蒙氏教育理念下汉语教学课程的目标设置与措施实施

2.1课程目标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总体课程目标是:在对儿童天性、发展和环境的信念下,帮助儿童发展完善人格和养成一种独立、自信、自律、自足和自我管理的生活学习模式。

第二语言教学的实施要以帮助学生“习得双语能力,开发智力潜能,理解多元文化,培养全球意识”为目标。[2]

在蒙氏教学总体目标和第二语言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针对外籍儿童汉语教学课程的目标应该是:统筹安排汉语学习活动,使之有效地融入到幼儿园的整体课程中去,在发展幼儿汉语语言能力、知识认知能力、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同时,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汉语认知环境,让外籍儿童在学习时将第二语言和母语的概念联系对应起来,逐步扩展幼儿的第二语言即汉语经验。

2.2实施措施

为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在对3-6岁的外籍儿童实施汉语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肌肉练习:蒙台梭利认为肌肉练习有利于灵活儿童的肢体动作,培养其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蒙氏教育认为文字的书写关键在于握笔,应该通过触觉和肌肉的训练循序渐进地过渡到书写练习。具体到汉语,就是要外籍儿童练习握笔画图的能力,从而为文字书写奠定基础。

教具制作:儿童听、读、写等语言教学以感觉训练为基础,教具的使用有利于增加汉语教学的趣味性,使教学活动生动、活跃起来,同时也可以很好地解决一些针对外籍儿童来说的汉语教学难点,如拼音的认读、汉字的书写等,可以更加贴合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的特点。

环境设置: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有机体和“有准备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汉语教学环境的创设必须符合教学内容,保证是有秩序的、对外籍儿童是有吸引力的,并随外籍儿童汉语语言能力的拓展随时更换,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教师角色:在蒙氏教育中,教师是指导者(directress)。“指导者”是指:首先,教师在儿童学习活动时不能作壁上观,应该是一个积极的观察者。汉语教师在面对外籍儿童时,不应单纯的把外籍儿童汉语知识获得的多少作为衡量自己教学成绩大小的标准,同时要担当起对3-6岁这一特殊年龄阶段儿童的教育和指导的重要使命,为外籍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2.3蒙氏教育理念下的汉语教学课程的教学组织原则

蒙台梭利的课程组织是以儿童的内在需要作为出发点的。具体到汉语教学课程,既要贯穿蒙氏基本的课程组织原则,又要结合汉语教学和外籍儿童语言学习的实际加以制定,总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汉语语言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外籍儿童发展以充分的自由。

在设计汉语语言教学课程时,要给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充分的自由。在设计教学课程时,既要有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等形式。

(2)在选择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时,既要全面考虑,又要有所侧重。

汉语课程所包含的方面丰富多样,进行教学时,要全面考虑,以利于外籍儿童的发展。要注意从蒙氏儿童语言发展敏感期的要求出发,结合语言能力发展的特定阶段,制定阶段性的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

(3)将环境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来把握。

在进行汉语语言课程设计时,要努力创设一个以外籍儿童为本位的“有准备的环境”。创设有规律、有秩序的学习环境,提供有吸引力、实用的设备和用具,在一系列“有准备的环境”中,外籍儿童就会按照自己内在需要、汉语发展速度和节奏来参与汉语学习。

(4)汉语课程学习中教师因素和儿童因素不可忽视。

蒙台梭利认为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角色是观察者、示范者、支持者、资源提供者和环境维护者。

首先,教师要为外籍儿童提供充分的实物环境,并引导和鼓励他们利用这些资源,从而帮助他们积累经验。

在每个活动案例的最后,还可以组织延伸活动,既可以是园内延伸,又可以是家庭延伸即“生活中的语言”。如上述的这个活动,园内可延伸玩“娃娃家”、“开商店”等游戏,家庭可延伸带孩子逛超市,从而进一步促进外籍儿童汉语语言的丰富性,在实践和实用中锻炼汉语语言能力。

其次,通过实际生活的操作活动,鼓励幼儿探索。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如今天我当小医生、小小美食家、勤劳的小园丁等,将学到的汉语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帮助外籍儿童感受汉语应用的乐趣,间接地复习和强化所学的汉语知识。

蒙台梭利语言教学中也提到“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3]本课程重视外籍儿童的操作,每个活动有集体演示操作、分组操作和个别操作,不是被动进行指定操作,而是有自主选择的余地,能自主选择操作材料,能自主选择操作方式。

再次,重视外籍儿童汉语学习体验和汉语教育过程。学习的过程远比得出一个学习结果更重要。在活动过程中,要保证儿童有快乐的体验,有深刻的思维活动。

3.蒙氏教育理念下的外籍儿童汉语教学课程的评价标准

对蒙氏教育理念下的汉语教学课程的评价,既要关注外籍儿童汉语知识、技能的感知与理解,更要关注其情感与态度、体验与发展;既要关注汉语语言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教师也应自觉地运用评价手段,了解教育的适宜性,调整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3.1评价的五个原则

切合蒙氏教学精神,结合外籍儿童语言学习特点,笔者认为汉语教学课程的评价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具体原则:

3.1.1教学辅助原则

明确本课程评价的目的是建立在了解外籍儿童发展需要之上,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为外籍儿童汉语学习提供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3.1.2全面发展原则

深入了解外籍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状况,避免只重汉语知识技能,忽略在情感态度、社会属性和应用能力方面的评价。

3.1.3实践应用原则

日常活动与汉语教学相结合,融合贯通。教师在平时观察中获得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儿童的汉语行为表现,是评价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

3.1.4评价多样化原则

承认和认真对待外籍儿童学习汉语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单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儿童。

3.1.5动态发展原则

注重外籍儿童汉语发展的动态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外籍儿童的汉语学习,既要了解现有的汉语水平,更要关注其今后汉语学习发展的速度、特点等。

3.2评价的注意事项

汉语教学课程评价除了要遵循以上的五个原则,还应特别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反思和观察评价的准确性。

(1)汉语教育活动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实施方式以及语言学习环境能否满足外籍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

(2)汉语教育是否适合外籍儿童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能否保证学习效果。

(3)汉语活动内容、方式是否既适合大多数外籍儿童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同时要兼顾个体差异。

(4)教师的评价与指导是否有利于外籍儿童思考、扩展、整理和提升汉语经验。

(5)汉语活动过程是否保证是儿童主动学习过程,是否有充足交流过程。

(7)汉语活动中,外籍儿童对汉语学习是否持续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习活动中是否有获得成功的体验。

4.蒙氏教育 篇四

1、走线练习:家中地板或空地以有色胶带贴成椭圆形线或圆形线供孩子练习近平衡感、专心度,亦可加上音乐,或持物而行。

2、投掷游戏:制作几个小沙包或小型的球,再准备一个大篮子(如洗衣蓝),于适当距离(不要太远),和孩子一同玩丢掷游戏,属大肌肉的运动,经由练习,增加对距离的掌握。

3、抓握练习:准备两个大碗或塑料制容器(不怕摔破),其中一碗放置花生或黄豆,以单手示范抓起一把,放到另一个碗中,而不掉落出来(如有掉出,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练习二指捏),再由孩子练习。手指的运用使他们有抓握豆子的感觉与能力,以及一次抓握的数量。接着还可用汤匙、镊子或筷子练习,可做为使用餐具、自己吃饭的练习。

4、开关抽屉:小朋友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家中的橱柜抽屉常是他们有兴趣翻动之处。家长可将易碎及危险之物移开,示范开关抽屉、橱柜门的动作(如轻轻的开关,不可有声响),整理抽屉的方式等,培养有秩序、整齐、安静的能力。

5、照顾动、植物:家中若养有一些如小鸟、狗、猫、兔子、天竺鼠、乌龟等小动物,可帮助他们认识动物的习性,培养爱护、照顾动物的责任感。年幼的孩子对园艺也会很好奇、有兴趣。借着给家中的植物或盆景浇水、摘除败叶、施肥等活动让孩子认识植物,辨认颜色、香味,叶片的形状,和观察生命的成长。

6、整理衣物:清洗干净的衣物能学习折迭后,分类、整齐地放进橱柜中,脱下的衣帽、鞋袜亦能挂放在适当的位置,不会乱丢。这项练习可以培养手眼协调、分类、辨识(家人的衣物)、爱好整齐、秩序的能力。

7、穿脱衣服、鞋子:经由拉拉链、扣扣子、系鞋带等过程培养照顾自己的能力,以及手指小肌肉的练习。可以以游戏的方式为娃娃或填充玩具穿脱衣服、扣扣子等。

8、擦拭桌椅:从洗净抹布、扭干、擦拭桌面、椅面、再清洗抹布的过程,让孩子有照顾自己生活环境,懂得动作的连贯性。擦拭桌椅时也有一个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而不是胡乱抹,擦不干净。

9、餐具的摆设:孩子知道家中有几个人,吃饭时帮忙摆放几副碗筷等餐具,可以具体获得一些数的概念,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一双筷子配一个碗,或一个汤匙),孩子还可学习餐桌的礼仪。

10、洗碗:将必备的清洁用品准备好,示范洗碗盘的步骤、方式,再由孩子来练习,一开始先由他自己的餐具洗起,较熟练之后,再增加其它的餐具,让孩子在参与家务工作时有成就感和喜悦感,同时也培养其责任感,明白家事是全家人的事,不是妈妈的事。

11、瓶子、盖子:家中都会有各种瓶瓶罐罐,大小、形状、颜色不一,找几个放在桌上,扭开瓶盖,混和集中一起,再请孩子一一找出,与瓶子配对,盖上盖并扭紧,可做配对、尝试错误、手眼协调的练习。

12、串珠(洞口较大者):准备不同颜色、形状(圆形、方形、橄榄形、圆柱形等)的木制、塑料制珠子,来指导孩子穿珠。他们可依颜色、形状或自己的构想进行,学会分类、排序、数数等,体会其中的变化。随着能力的增加,可使用扣子练习,穿针引线,学习钉扣子。

13、面团:妈妈做面食时,给孩子一小块面团去揉、搓、捏、杆,或任意造型,组合、分开,让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份发挥。

14、神秘袋(盒):在一个不透明的袋(盒)子中装数样日常用品(如钥匙、火柴盒、铅笔、玩具等),将眼睛蒙上,伸手入袋(盒)中取出一物,并说出其名称,使孩子熟知不同的物品,并发展其视觉的敏感度。袋(盒)中的物品可随孩子的年龄不同而增加其难易度。

15、摸摸看:温度——冷、热、冰、温;形状——方、圆、三角形;感觉——粗、细、硬、软、毛皮等。

16、听听看:在不透明的盒(瓶)子中装入大豆、绿豆、米及其它的物品,盖上盖子摇一摇,由声音辨别盒内装的是什么。

17、闻闻看:是嗅觉敏锐度的练习,将家中有不同气味的、常吃的水果(橘子、香蕉、菠萝等);蔬菜(如:韭菜、芹菜、红萝卜等);调味料(胡椒、芥末等)或常用的物品(香皂、樟脑丸等)装在盒中,让幼儿闭上眼睛,闻闻看,再说出是什么物品。

5.蒙氏教育五大内容 篇五

日常生活教育:包括基本动作训练、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照顾他人、社交行为。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和自信心。

感官教育:通过对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训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类能力和注意力。

数学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数量概念、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语言教育:通过对听觉、口语、视觉、语音、文字和阅读练习,培养幼儿听、说、认、读和书写能力。

科学文化教育:包括自然、地理、历史、科学、音乐、美术。通过让幼儿学习民族文化,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蒙特梭利透过在“儿童之家”的观察与发现,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她说:“在探索儿童心灵世界的这件事上,成人切记不要用自己的角度,或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成人以自我为中心,去观察与儿童心灵有关的所有因素,只会增加对儿童的误解。”

蒙特梭利强调儿童是和成人截然不同的独立个体。成人必须重新看待孩子,发现孩子存在的价值,而不是任意将自我意识强加在孩子身上,抹灭儿童的人格意识。

蒙特梭利以科学观察、验证的精神,发现了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儿童具有自我学习,使自己趋于完善的潜能,也就是说孩子致力改善他自己。然而由于成人不适当的引导或环境的影响,孩子会出现偏差行为,如不整洁、不顺从、怠惰、贪婪、自我中心等等,因此蒙特梭利强调环境和成人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不能看见孩子的本来面目,将无法协助孩子正常地发展。

蒙特梭利说:“我们的学校一开始可比拟为疗养院,儿童在这儿发生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心智健康。”蒙特梭利认为惟有透过工作的治疗方式,才能治疗孩子的偏差行为,因为孩子会经由工作来建构他自己。因此蒙氏科学幼教虽有丰富的教具,但其最大的目的并不是教会孩子如何使用教具,而是籍由教具的操作,协助孩子建构完善的人格。而专注则是孩子打开内心宝藏的一把钥匙,孩子必须在自由选择与专注的气氛下,才能增强他的能量与心智能力,进而达到自制的境界。

有吸收力的心灵:蒙特梭利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特定经验的吸收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驱动的情况下进行的。

专门为小组设计的情境能提供恰当刺激。

恰当的环境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变化。

儿童有内部动机,儿童的学习、操作受内部动机的驱动,特别是当他们处于这种能力的边缘时。

强调感觉和儿童的经验,不强调测验。

指导者通过环境、短期的个体或小组的教学溶入儿童的生活中,一日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儿童可以自由选择活动。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1、使人成为人

2、自发性的智能

3、人的创造性

4、协助孩子自我发展

5、有准备的环境

6.蒙氏教育科学教案 篇六

3.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材料(见图)C.步骤:

1.制表说明物质的三种形态。

2.简略描述物质的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3.让学生按物质的形态将各种材料分类。

4.根据形态将其他东西归类,直到你确定学生已掌握物质形态的区别。D.结果:

学生在扩展表格的过程中学会分辨三种物质形成的区别。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

物质的每一个形态都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很容易辨别区分。固体有一定的形状,液体具有其所占用器皿的形状,气体可充满容器的整个空间。加热过程中,物质的形态可以从固态向气态、气态向液态转化。冷却过程中,转化方向相反。干冰(二氧化碳)在室温下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这叫做“升华”。F.课堂讨论思考题:

1.固体、液体和气体还有什么其他区别? 2.冰块是液体还是固体?

3.我们能改变物质的形态吗?即我们能把固体变为液体,或是把液体转变为气体吗? 4.如何把水从液态转化为固态? 5.如何把水从液态转化为气态? 6.为什么自行车轮胎里需要空气? 7.空气里有水吗?

G.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

1.往纸袋或塑料袋里吹气,并将之封口。研究空气的特性——例如其体积、重量、热度等。2.把一根吸管插入玻璃杯的水中,往里吹气,发生了什么现象? 3.研究二氧化碳的特性。为什么在饮料中使用它? 4.列举我们利用压缩空气的方法。5.学习活动8—A—3,“飞机如何利用机翼起飞?” 6.学习活动1—B—18,“空气中有多少氧气?”

7.把一个灌满水的气球和硬质海绵扔向地面。讨论它们落地时形状的区别。H.词汇积累:

1)固体 2)液体 3)气体 4)蒸汽 5)氧气 6)容器 7)膨胀 8)收缩 活动 1—A—2 A.问题:什么是原子、分子? B.所需材料:

1.泡沫塑料球 7.铜

2.水彩 8.水 3.细铁丝 9.盐

4.铁 10.小苏打 5.锌 6.能表现原子的电子、质子和中子的参考资料 C.步骤:

1.简略说明物质的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2.定义并描述原子和分子的概念。

3.用草图或模型表示铁、铜、锌等原子。

4.用草图或模型表示水、盐、小苏打、氧气、氮气等的分子。

5.让学生对手掌吹气并描述其感受。告诉他们这样能感受到分子运动。6.用参考材料作指导,让每一个学生各做一个不同的可动的原子模型。

a.用不同颜色的塑料球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电子可用红色,质子用蓝色,中子用桔色)。b.按图所示,可把质子和中子安置在内部的小环中。可用任意的联接方法:例如在塑料球上打孔,用带子捆系起来。这个小圆环表示串在一起的质子和中子的原子核。

c.用铁丝做一更大的环,把“电子”联接其上,它们分布均匀,且其数目等于质子数。d.往“电子环”上联接“原子核环”。

e.把这个可动模型贴在天花板或教室里的高处。D.结果:

1.学生向手吹气时,他们在移动空气分子。

2.通过实际动手和可动模型的演示,学生将了解原子的结构。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 1.原子是分子的基本组成物。2.分子是原子的聚合体。

3.共有112种已知元素,92种存在于自然界,其余的已在试验室合成。4.原子和分子都非常小,我们肉眼看不到它们。5.100万个原子与句尾的句号大小相近。

6.无论是在固态、液态还是气态,分子总是处于运动中。7.物质可细分的最小且仍保留物质特性的粒子叫分子。F.课堂讨论思考题:

1.如果分子是静止不动的,晾在外面的衣服会干吗? 2.任何物质都由分子组成吗?

3.如果分子都是运动的,为什么固体不会消散或消失? G.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 1.学习1—A—1,“物质的三种形态各是什么?” 2.学习1—A—4,“物质可从一种形态转变成另一种形态吗?” 3.学习1—A—16,“物质最细小的部分是什么?” H.词汇积累:

1)原子 2)分子 3)元素 4)电子 5)质子 6)中子 7)轨道 8)蒸发 活动1—A—3 A.问题:什么是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B.所需材料:

1.玻璃杯 8.沙子 2.纸片 9.盐 3.回形针 10.糖 4.勺子 11.钢锉 5.水 12.铜币 6.弹子 13.放大镜

7.图钉 14.有关周期表的参考材料 C.步骤: 1.术语定义:

a.元素——由原子构成的基本组合物质、原子是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b.化合物——由确定化学比例的原子组成的分子构成的基本组合物质。

c.混合物——两种以上万分不按确定比例的混合,各组成部分保持其本身特性。2.辨别“所需材料”中的各种物质属于元素、化合物还是混合物。3.用放大镜观察沙子。所有的沙粒都一样吗? 4.用放大镜观察食糖粒。所有的糖粒都一样吗?

5.把回形针、纸片、弹子和图钉都放进装有半杯水的玻璃杯中。6.用力搅拌。它们的形态改变了吗? D.结果:

1.沙粒的形状各不相同。2.糖粒的形状大致相同。

3.玻璃杯中的所有物质保持其原有特性。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

1.在家庭中能找到的常见元素来源于铜、锌、铅、铁制的产品。2.家庭中能找到的常见化合物有盐、小苏打、氨水、水等。

3.家庭中能找到的普通混合物有肥皂水、除垢剂、颜料、汤、色拉酱、牛奶等。F.课堂讨论思考题:

1.混合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2.混合和溶解的区别? 3.你能列举多少种混合物? 4.空气是混合物还是化合物? G.进一步探讨有关思路:

1.让学生将元素周期表中前10种元素列表,表示出其原子数、质量、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和外层电子数的不同。

2.讨论海水中所能找到的元素.化合物、混合物。3.列举家庭中能找到的10种化合物。4.列举家庭中能找到的10种混合物。5.列举家庭中能找到的5种元素。6.学习1—A—2,“什么是原子、分子?” 7.学习1—A—9,“什么是化学变化?” 8.学习1—A—10,“什么是物理变化?” 9.学习1—A—11,“什么是溶液?” H.词汇积累:

1)元素 2)化合物 3)混合物 4)铁 5)铜 6)沙子 7)糖 8)弹子 活动1—A—4 A.问题:物质能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吗? B.所需材料: 1.热源

2.带柄平底锅 3.几块冰块

4.温度计(最高温度范围超过212℉,即100℃)C.步骤:

1.把冰块放入平底锅内。2.记录平底锅内冰块的温度。3.缓慢加热平底锅。

4.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时间间隔检查温度。5.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示数。6.继续加热。

7.在水分蒸发成蒸汽的过程中,按均匀时间间隔检查温度,直到大部分水变成蒸汽。(小心施行此步骤,蒸汽可能会烫伤你的手)8.记录此时温度。D.结果:

1.开始时,装冰的平底锅的温度约为32℉,即0℃。2.加热时冰块融化。融化过程中温度几乎不变。3.再加热时,水将转化为蒸汽。

4.水转化为蒸汽时的温度约为212℉,即1000℃。5.在普通教室环境下测试,不可能测得精确的温度值。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

热量可加快物质的分子运动并使它们距离更远。足够的热可使固体转化为液体。液体再转化为气体。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融点和沸点。融点是固体开始向液体转化时的温度。沸点是液体开始向气体转化时的温度。有些物质会直接从固化转化为气体,这叫做“升华”。这些都是物理变化。参看1—A—9和1—A—10中有关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内容。物质的形态转变是非常有利用价值的。灭火器就是利用将燃烧的气体转化为不燃烧的液体或固体而设计成的。

冰是固体。滑冰者在固体表面滑不了冰。之所以能“滑”是因为在冰刀或滚子的作用下冰转化成了水。

F.课堂讨论思考题:

1.任何物质都可以以三态存在吗(固态、液态和气态)? 2.加热或降温是物质改变形态的原因吗?

3.除了水之外,你还能说出哪种物质,可以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存在? G.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

1.可以在教室里放置卫生球来观察。它们在室温下可从固态转化为气态。

2.物质的转化是可逆的。蒸汽可在冷的物体上冷凝,再加冰块和精盐即可冻结。做此试验时可记录温度。

3.将你所知能存在于两态以上的物质列表: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或固态和气态。4.学习露水、雾、雪的形成过程。5.学习1—A—1,“物质的三种形态各是什么?” 6.学习1—A—10,“什么是物理变化?” H.词汇积累:

1)升华 2)物理的 3)化学的 4)转变 5)分子 6)融化 7)沸腾 8)蒸汽 9)温度 10)冰块 活动1—A—5 A.问题:气体可以转化为液体吗?液体转化为气体呢?气体转化为固体呢?什么是冷凝?什么是露水? B.所需材料: 1.水 7.热源

2.碎冰 8.带柄平底锅 3.精盐 9.玻璃片

4.纸巾 10.手套(用来拿热材料和玻片用)5.玻璃罐 6.试管 C.步骤一:

1.往玻璃罐中加碎冰。2.往冰中混合大量精盐。

3.把装有水的试管竖直放在冰中。

4.用纸巾或其他隔热物质将玻璃杯包裹。步骤二:

1.往平底锅里注些水。2.加热至水沸腾。

3.戴手套,小心把玻璃片放在沸水上方。4.将玻璃片流出的水收集在杯子里。

5.水凉后,品尝它。它的味道“纯正”吗?从化学成分上说,它确实是纯正的。D.结果:

1.几分钟后,试管中的水气冻结。(步骤一)

2.水滴冷凝,聚集在冰凉的玻璃片上,流入玻璃杯。(步骤二)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 1.试管周围的冰会冷却水。冰中的盐可使水的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下。当水温降到冰点时(0℃即32℉),水就会结冰(变成冰)。包裹物可避免外界热量加热冰和盐的混合物。注意:最好在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冰箱里的“霜”是最佳的不含矿物质的水的来源。一片冰凉的玻璃片或是一个凉盖子,放在沸水上空几英寸处,足以冷却沸水产生的蒸汽,使之冷凝,即通过降低气体温度使水从气态转化为液态。

2.当小水滴聚集形成大水滴时,可以说它们已经冷凝成水。当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在凉表面如植物、车辆、水泥地上冷凝时,就形成了“露水”。F.课堂讨论思考题:

1.这一原则可以应用于家制冰淇淋否? 2.为什么要用隔热物质包裹玻璃罐? 3.是什么使物质变热或变冷的? 4.“露点”是什么意思? 5.冷凝过程中有压力作用吗?

6.用这一技术可以将盐水转化为纯净水吗?步骤二中已经表明了一种方法。G.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

1.把一块布打湿,挂在外面晾干。

2.在学校用冰箱制备一些冰块,或是让学生在家中自制一些。3.煮沸一些水。加入几汤匙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停止沸腾)4.学习1—A—6,“物质的最小部分是什么?” 5.学习1—A—10,“什么是物理变化?” H.词汇积累: 1)液体 2)固体 3)冷凝 4)露珠 5)粉碎的 6)调味的 7)蒸发 8)沸腾 活动 1—A—6 A.问题:所有固体的融点都一样吗? B.所需材料: 1.玻璃水杯

2.双层蒸锅或小煎锅 3.热源

4.立方体形状的冰块 5.温度计(烹调用的)6.黄油 7.蜡 8.糖

9.其他测试材料 C.步骤:

1.把冰块放入玻璃杯中,记录其融化时的温度。2.把水倒掉。

3.加热时,让学生带上手套作安全保护,防止可能的飞溅物质。4.把黄油放入双层蒸锅或煎锅里。5.加热容器至黄油融化。

6.让一名学生记录黄油融化时的温度。7.用其他测试材料继续这些步骤。

8.将试验中测过的各材料的融点列表或画图表示。D.结果:

各种材料的融化温度各不相同。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

1.不同的材料在融化前需要不同的热量。

2.测量融点温度时需仔细小心。每一种试验都应进行数次以保证其精确度。3.融点可用来帮助辨别各种物质。

4.在工业上利用融化过程来分离和提纯物质。F.课堂讨论思考题: 1.铁有融点吗? 2.干冰会融化吗?

3.你知道有哪些固体物质不能融化吗? G.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 1.讨论雪融化时的温度。2.讨论巧克力融化时的温度。

3.学习化石燃料提炼过程中的“分馏法”。4.不同的固体融点不同,不同的液体在不同的温度下蒸发。科学家利用这些物理特性上的不同来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组成部分,这就是“分馏法”。H.词汇积累:

1)飞溅 2)物理的 3)改变 4)沸点 5)融点 6)温度计 7)温度 8)辨别 活动 1—A—7 A.问题:所有液体的沸点都相同吗? B.所需材料

1.大玻璃罐或烧杯

2.轻便电炉(不要有明火的)3.水

4.试管或小玻璃容器 5.按摩酒精 6.温度计 7.手套 C.步骤:

1.戴手套作安全保护。2.烧一些开水。

3.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4.往玻璃罐或烧杯中倒几英寸的水。

5.往试管或小玻璃容器中加些酒精,并把试管或小玻璃容器放在烧杯中。6.给这两个容器加热(须确保酒精蒸汽不会遇到明火)。7.记录酒精沸腾时的温度。D.结果:

这两种液体的沸点不同。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

1.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210℉)。按摩酒精的沸点与之不同,因为它是混合物。通常按摩酒精大概在78℃(173℉)左右沸腾。2.各种物质都有其自己的沸点。3.各种物质都有其自己的融点。

4.科学家利用这些数据帮助辨别不同的物质。5.蒸发与沸腾是有区别的。蒸发是液体分子向空气的移动,沸腾则是物质从液态向气态的形态转变。

6.因为各种物质都有其自身的融点和沸点,我们利用这些特点,可以通过加热或冷却的方法来分离混合物中的各种物质。这种过程叫“分馏法”。F.课堂讨论思考题:

1.所有物质都可以转变为气态吗?

2.如果在一个容器里混合水和酒精,再加热,这个试验会有什么现象。3.汽油是通过“分馏法”得来的吗? G.进一步的有关思路: 1.确定其他液体的沸点。

2.作试验以牛奶的沸点与水是否相同。

3.往两个玻璃罐里各加半罐水,给其中一只盖上盖子。在太阳底下放几天。检查结果,研究蒸发现象。

4.学习“真空瓶”(热水瓶)的原理。5.学习1—A—1,“物质的三种形态是什么?” 6.学习1—A—6,“所有的固体融点都相同吗?” H.词汇积累:

1)蒸馏 2)分馏的 3)沸点 4)混合物 5)酒精 6)罐子 7)试管 活动 1—A—8 A.问题:物质是如何化合的? B.所需材料:

1.硫粉 2.铁锉屑 3.两个试管 4.磁铁 5.盘子 6.带环夹的支架 7.纸巾 8.锤子 9.轻便电炉或煤气灯 10.护目镜 C.步骤:

1.将硫粉和铁屑放在一个试管中。2.摇动试管,摇匀这两种元素。3.把它们倒在一个盘子里。4.用磁铁把铁屑和硫粉分离。

5.在第二个试管中加入硫粉和铁屑,硫粉的量为铁屑的两倍。6.在轻便电炉或煤气灯上加热试管。(只有老师或在老师监督下的高年级学生才能做这一步骤)

7.自然冷却试管。8.用纸巾包住试管。9.用锤子轻轻敲碎试管。

10.利用磁铁,试着分离铁屑和硫粉。D.结果:

1.第一个试管中的铁屑和硫粉的混合物,可用磁铁吸引铁屑,以分离混合物。2.第二个试管中混合的铁屑和硫粉,在加热时颜色发生变化。磁铁不能再用来分离铁屑和硫粉了。它们发生了化学变化,形成了硫化铁。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

1.混合是把两种以上物质放在一起,同时保留其各自特性的过程。化合是通过化学变化使两种以上元素结合,各元素本身失去其原有特性。

2.溶解是一种特殊的混合形式。一般包括可溶的固体物。盐水就是这种混合得很好的实例。一种液体与另一种液体混合也是溶解,这是一种“物理变化”。往咖啡里加奶也是这种物理变化的例子。两种液体的也可是化学变化的结果。酸和碱的混合就发生此种“化合”。F.课堂讨论思考题:

1.你怎么知道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有什么区别? 3.为什么磁铁吸不动磁化铁? G.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

1.注意观察家庭食谱中的混合物。2.研究矿石中的化合物。3.学习1—A—9,“什么是化学变化?” 4.学习1—A—10,“什么是物理变化?” H.词汇积累:

1)物质 2)化合 3)元素 4)化合物 5)混合物 6)矿石 7)磁铁 8)硫粉 9)锉屑

活动 1—A—9 A.问题:什么是化学变化? B.所需材料:

1.热源(煤气灯、斯特诺灯或酒精灯)2.汤匙 3.糖块 4.钳子或衣夹 5.护目镜 C.步骤:

1.用钳子或衣夹夹持汤匙(安全起见)。2.把糖块放入汤匙中。3.把汤匙放在火焰上。4.注意糖块上发生的变化。D.结果:

糖块先变成深棕色,再变为黑色。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

热量使糖块发生化学变化。糖分子被分解,并失去原糖分子中的氢和氧。勺子里剩下黑色物质主要是碳。化学变化一定需要热量。当金属生锈变色时,就发生了化学变化。削皮后的苹果出现棕色是化学变化的结果。蜡烛燃烧时,也发生着化学变化。任何时候都有化学变化发生。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化学反应工厂,当我们进食、呼吸、喝水时,身体消化、呼吸、神经和肌肉系统都在发生着复杂的化学反应。F.课堂讨论思考题:

1.对于其他物质,譬如盐或沙子,加热时会发生化学变化吗? 2.与其他物质如冰块的融化相比,糖块的如何发生的? 3.你能说出多少种化学变化?

4.汽车发动机里的汽油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了吗? 5.烤面包时有化学变化发生吗? G.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

1.说出一些涉及热量的化学变化。2.老师通过加热分离氧化汞中的水银。3.观察铁锈,讨论这是否是一种化学变化。(可通过把钢丝绒放在水、漂白剂和醋的溶液中获得铁锈)

4.说明烹调中酵母的作用,描述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酵母是一种真菌,以糖分为食,产生酒精(乙醇)和二氧化碳。酒精会挥发掉,二氧化碳可使面团发酵,最后持续产生的热量会结束酵母的作用。5.学习1—A—8,“物质是如何化合的?” 6.学习1—A—10,“什么是物理变化?” H.词汇积累:

1)分子 2)分解 3)脱水 4)汤匙 5)衣夹 6)化学的 7)糖 8)热量 9)物质 活动 1—A—10 A.问题:什么是物理变化? B.所需材料:

1.玻璃水杯 2.纸帕 3.茶匙 4.量杯 5.糖 6.干净的沙子 7.铁屑 8.磁铁 9.水 C.步骤:

1.在纸帕上混合两勺糖和两勺沙子。2.在量杯中装半杯水。

3.把糖和沙子的混合物倒入水中,搅动几秒钟。4.让混合物沉淀,至溶液澄清。5.把溶液中的液体倒入玻璃杯中。6.品尝一下玻璃杯中的溶液。7.混合铁屑和沙子。8.利用磁铁分离铁屑。

9.讨论其他的物理变化的例子。譬如: a.给自行车轮胎打气。b.打开电灯。c.割草。d.削铅笔。

e.在试卷上书写答案。f.在黑板上画图。D.结果:

1.对于沙子和糖的混合物来说,沙子不会在溶液中溶解,搅动停止后沙子将沉在杯底。2.糖粒将溶解于溶液中,且将保持糖的特性我,所以水是甜的。3.铁屑被磁铁吸出。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

1.把溶液倒入平底锅内,低热缓慢蒸发水分,可重新获得糖粒,(参看1—A—11,“什么是溶解?”)糖粒晶体将在锅底形成。

2.物理变化不会改变物质的基本物理性质,但可能会改变其形状、状态等。3.混合是不改变其组成物质的特性的组合。F.课堂讨论思考题:

1.如何分离铁屑和沙子的混合物。2.如何分离高尔夫球和网球的混合物? 3.空气是混合物吗?

G.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

1.把溶液放在一旁,让水或溶剂自然蒸发。2.讨论课堂里能找到的物理变化的实例: a.教室的升温和降温现象 b.用钢笔书写

c.向垃圾桶里扔废纸 3.学习1—A—8,“物理是如何化合的?” 4.学习1—A—9,“什么是化学变化?” 5.学习1—A—11,“什么是溶液?” H.词汇积累:

1)溶剂 2)溶质 3)蒸发 4)铁 5)锉屑 6)糖 7)沙子 8)磁铁 活动 1—A—11 A.问题:什么是溶液? B.所需材料:

1.玻璃杯 2.温水 3.茶匙 4.糖 5.量杯 C.步骤:

1.用量杯往玻璃杯中倒温水,倒满但注意不要溢出。2.用茶匙勺糖。

3.缓慢小心地把糖加入水中。4.等待糖完全溶解。

5.往水中缓慢小心地加入第二勺糖。

6.在水杯的容量和水温允许的情况下,可加入第三勺糖。7.向班级学生提问:“这些糖上哪儿去了?为什么水没有溢出来?” D.结果:

1.第一勺糖溶解很快。

2.第二勺糖也会溶解,但需要稍长时间。3.一般来说,第三勺糖会使水溢出。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

1.溶液是一种液体溶化另一种可溶物质的过程。2.固体分子紧紧地集中在一起。

3.液体分子间距较大,留下“空穴”或“空隙”。4.气体分子互不相连,可以向任意能去的位置扩散。5.在本活动中,糖粒分子将找到这些“空穴”或“空隙”,不会占用额外空间。

6.当这些“空穴”或“空隙”被填满时,水间再也溶不下更多糖粒了,所以所需空间增大,水会溢出。7.水温越高,“空穴”或“空隙”越大,能加入的糖粒就越多。8.只要固体与液体均匀而且固体不出现沉淀,固体就是已溶解在此溶液中了。最后的溶液是原有液体加上已溶的混合物。这就是我们所了解的溶液。不同温度下,溶液都只溶解一定量的可溶固体。

9.在家中、学校、周围邻里间,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接触到很多溶液。在家里,洗衣衣液、洗发水、饮料、药液、漂白剂、巧克力牛奶和一些色拉酱都是溶液。F.课堂讨论思考题:

1.“饱和溶液”冷却后,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空气里有水吗?水里有空气吗? 3.溶液是混合物吗?

G.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 1.研究家庭中能找到的溶液。

2.研究为什么有的溶液较稠或较稀(黏性)? 3.学习1—A—2,“什么是原子、分子?” 4.学习1—A—4,“物质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吗?” 5.学习1—A—10,“什么是物理变化?” H.词汇积累:

1)溶液 2)可溶物 3)溶质 4)溶解 5)分子 6)移动 7)茶匙 8)糖 活动 1—A—12 A.问题:什么物质是酸性的?什么物质是碱性的? B.所需材料:

1.三只玻璃水杯 2.红色石蕊试纸 3.蓝色石蕊试纸 4.氨水或小苏打 5.醋 6.盐 7.水 C.步骤:

1.往一杯水中加入半勺盐,制得一杯盐水溶液。

2.把一片红色石蕊试纸和一片蓝色石蕊试纸浸入此溶液中。3.往第二杯水中加一些醋(1/4茶匙)。4.把一片蓝色石蕊试纸浸入此溶液中。

5.往第三杯水中加入约1/4茶匙的小苏打或氨水。6.把一片红色石蕊试纸浸在此溶液中。7.把一片红色石蕊试纸浸在醋中。

8.把一片蓝色石蕊试纸浸在苏打水或氨水中。D.结果:

1.盐水溶液中的红色和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2.醋溶液中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3.氨水或苏打水溶液中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4.参看“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中的其他试验结果。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

1.离子是失去或是获得最外层电子的原子或分子。2.溶液中一般有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或是有氢离子,此溶液就是酸性的。若有氢氧根离子,此溶液就是含碱的(碱性)。

3.石蕊试纸在碱性的溶液中变蓝,在酸性溶液中变红。我们可以说酸使蓝色石蕊变红,碱使红色石蕊变蓝。

4.从上述步骤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醋是酸性的,氨水(或苏打水)是碱性的。5.还可以测试其他溶液的酸碱性。6.水(H2O)的结构是H—OH。在溶液中它形成H+(“H正离子”)——一个氢离子和OH—(“OH负离子”)——一个氢氧根离子。

7.有些自来水是天然带酸性或碱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只好使用瓶装水或蒸馏水。F.课堂讨论思考题:

1.为什么我们需要知道物质的酸碱性?

2.如果溅出了酸,我们如何防止酸引起的损坏? 3.石蕊试纸遇上柠檬水会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G.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 1.测试其他液体的酸碱性。

2.研究其他测试液体酸碱性的化学方法。

3.如果你在柠檬水中放一片蓝色石蕊试纸,试纸会变红,这说明柠檬水是酸性的。4.如果放入被测液体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就证明此溶液是含碱的(碱性的)。5.学习1—A—2,“什么是原子、分子?” 6.学习1—A—11,“什么是溶液?” H.词汇积累:

1)酸性的 2)碱的 3)碱性 4)碱性的 5)石蕊试纸 6)醋 7)氨水 8)小苏打 9)柠檬汁

活动 1—A—13 A.问题: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有何区别? B.所需材料: 1.书本 2.铅笔 3.石块 4.小植物 5.课堂养殖的动物 6.学生们的宠物的照片

7.塑料制品(梳子.尺子等)8.其他五花八门的物件 C.步骤:

1.让学生对下列事物列表: a.非生物 b.植物 c.动物 2.列出各组事物的特点。3.比较并对照其区别。D.结果:

1.小学生能辨认生物和非生物及植物和动物的区别。

2.让他们认识到人们最熟悉的生物可归类于植物或动物中。3.让学生了解,许多科学家都把生物分作五类: a.无核原生物(雌雄同株体)b.原生生物 c.真菌 d.植物 e.动物 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

1.生物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在另外的方面又不相同。2.非生物几乎没有与生物的相同的特点。3.动物可以活动,植物不可以。

4.动物有发现食物位置的感官,以及获得食物的移运方法。5.大多数植物能自己生产自己的食物。6.生物有以下特点:

a.繁殖 b.饲养 c.回应刺激(过敏性)d.生长 e.发展g.有多个细胞(或为单细胞生物)h.呼吸(吸气)

i.有复杂的结构(原生质)

j.会死亡(对较小的学生可省略此点)7.所有生物都可分为以下三类: a.生产者(植物、真菌、藻类)b.消费者(大部分动物,包括人类)c.降解者(细菌、真菌等)F.课堂讨论思考题: 1.非生物如何运动?

2.你所知的最大的生物是什么?最小的呢? 3.最大的非生物是什么?最小的呢? 4.非生物可影响其他非生物吗? G.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

1.用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非生物。2.研究最大和最小的生物和非生物。3.年纪小的学生可收集动植物的图片。4.学生可以分析动植物的“成长模式”。5.学习3—A—1,“我们是如何将生物分类的?” 6.学习4—A—2,“动物有多少不同的物种?”

获取能量

f.H.词汇积累:

1)无生命的 2)运动 3)刺激 4)呼吸 5)原生质 6)过敏性 活动 1—A—14 A.问题:如何制作隐墨水? B.所需材料:

1.柠檬 2.牙签 3.浅碟子 4.白纸 5.热源(白炽灯泡)C.步骤:

1.把半只柠檬榨出的汁装在一只浅碟子里。2.用汁写字。(牙签可当作使用隐形墨水的钢笔)3.把写好字的纸放在一边晾干。4.把纸张放在白炽灯泡上加热。

5.移动纸张,使所有隐形字迹都受热。D.结果:

1.柠檬水干后,字迹变为不可见。2.加热纸张时,字迹变得可见。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

1.热量使柠檬水发生化学变化,变成棕色。因此字迹变得可见。这种方法可用来发送“密信”。这是一种简单的化学试验。热量化学物质“燃烧”,使字迹可见。

2.加热使晾干的柠檬汁变棕色,这是因为液体中的糖分变成焦糖的缘故。3.还可使用其他液体: a.西柚汁 b.酸橙汁 c.洋葱汁 d.牛奶 F.课堂讨论思考题:

1.糖水能有柠檬汁这样的效果吗? 2.白醋能产生相同的结果吗?

3.还有什么其他物质会在加热时变色的? 4.普通的水有用吗?

5.在本活动中可利用其他什么安全的热源? G.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

1.学生可利用这些步骤给其他同学写密信。2.学习1—A—4,“物质可以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吗?” 3.学习1—A—9,“什么是化学变化?” 4.学习1—A—11“什么是溶液?” 5.其他可开发利用的交流方法: a.电报 b.信号旗 c.闪光信号 d.交通信号灯 e.信号灯 f.手语等 H.词汇积累:

7.蒙氏教育缺点 篇七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音乐教育和生活教育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生活教育又叫“基本生活习惯的教育”,对幼儿尊重他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和培养幼儿秩序性,节制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音乐教育简而言之,就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幼儿进行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的教育活动。在幼儿的音乐活动中渗透生活教育,即能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还能让幼儿在音乐美的熏陶下,潜移默化的接受生活教育。陈鹤琴说过:“将音乐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就是将音乐的美感艺术和幼儿一日生活教育有效结合起来,把音乐教育融入各个领域中,不断提高幼儿音乐素质,使一日生活教育简单化”。这也充分说明了生活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具有可行性。

蒙氏教育内容涉及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文教育,科学文化类教育五大领域,生活教育作为五大领域之首,它包括:基本动作,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生活礼仪等。蒙氏生活教育主要对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和手眼协调的能力进行训练,使幼儿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独立完成一项简单的工作,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间接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专注力,做事有始有终的品质。在幼儿音乐活动中渗透蒙氏生活教育的内容,让幼儿在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下感受生活,并让幼儿有效的接受音乐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目前幼儿音乐活动过程中渗透生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幼儿音乐活动中渗透生活教育的现状

国家对幼儿教育的不断的改革和推进,使教师幼儿对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也逐渐的重视起来。但是,现今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更多的是对幼儿进行单一的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的教育,其教育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笔者通过对幼儿的近距离接触和观察,并对幼儿教师课堂进行观摩发现:幼儿园音乐活动从早晨入园时就开始,一部分教师也注意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与音乐活动相结合,在生活教育中比如进餐、散步等环节也会让幼儿听舒缓、轻松的音乐,为幼儿营造一个舒适、放松的环境。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会结合教学渗透生活内容,丰富幼儿对生活的体验,整个教学始终在听听、唱唱、跳跳的活动状态中进行,令幼儿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之中。但是,幼儿音乐活动中渗透生活教育内容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幼儿音乐活动中渗透生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与幼儿生活脱节

目前,幼儿音乐活动仅仅作为课堂内的唱歌活动或舞台上的表演内容存在,只是单纯的培养幼儿的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很大一部分幼儿教师,只是单凭着音乐好听与否、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等方面考虑,没有结合幼儿实际生活进行选择教育素材,幼儿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往往是被动的接纳音乐知识和技能,音乐活动过程中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体验机会甚少,甚至脱节。

2.民族音乐的教育价值未能体现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它扎根于中国本土,接近幼儿实际生活。在幼儿音乐活动中进行民族特色的生活教育,有利于利于民族音乐教育扎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从而培养幼儿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目前,许多幼儿园频频引进国外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比如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美国综合音感教学法和日本的铃木音乐教育体系等,国外的一些音乐教育理念的确有它自身的优势,但是,这些教育理念与国外的教育实际情况更为相符。民族音乐的教育价值在幼儿教育中还未充分体现。

3.音乐活动中的生活教育效果不佳

幼儿音乐活动中渗透生活教育内容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娱乐性和音乐性,而忽视了音乐本身的教育功能,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生活内容与音乐教育活动未能有机结合,生活教育在音乐活动中的效果不明显。

三、幼儿音乐活动中渗透生活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教师对音乐的教育功能认识不到位

音乐教育在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塑造人、培养合格的人为教育目标,音乐活动要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很多幼儿教师对音乐的教育功能认识不全面,在音乐活动中过于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音乐教育活动中音乐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音乐活动内容过于局限在音乐范畴

幼儿音乐活动内容的范围很广泛,除了以音乐教育实践为基础,还涉及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音乐活动内容过于局限在音乐范畴,幼儿老师主要根据知识技能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所教授的内容也仅仅围绕音乐知识和技能目标进行,很多生活教育内容没有渗透到音乐教学中,致使音乐活动中的生活教育效果不理想。

(三)音乐活动与幼儿“三生”教育脱节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从入园起,小到进餐、午睡、入厕,穿衣等这些生活琐事,大到晨间锻炼、户外活动的安全教育,再到日常五大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无不包含着“三生教育”内容,贯穿着“三生教育”的理念,充满“三生教育”的契机。幼儿教师并没有把“三生教育”所涉及到的内容和音乐教材内容结合。幼儿园的“三生教育”几乎还是以说教方式进行,有的教师甚至于直接把“三生教育”的教材发给幼儿自己带回家看。致使幼儿园音乐教材的使用与“三生教育”教材的使用脱节。

(四)幼儿缺乏生活经验

幼儿每天都会从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很多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做许多自己力所能及的生活小事。但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幼儿年龄小,生活经历有限,很多生活事务又被家长所包办,很多幼儿都没有经历过,导致了幼儿自己不会做、不愿做。由于缺乏生活经历,也给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渗透生活教育内容的开展带来阻碍。

四、幼儿音乐活动中渗透蒙氏生活教育内容的有效策略

蒙台梭利对生活教育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当孩子能够独立地完成某项工作的同时,孩子的自我尊重和自信就可以得到发展,通过发展他们的日常生活技能——照顾自己和照顾环境,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日常生活可以让幼儿获得身体、意志、思想的独立,达到人格、心理、智力、精神的完善,蒙氏日常生活教育内容都是以幼儿熟悉,每天都要做的事为依据。再加上幼儿的有意注意发展的还不是很成熟,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件物品或者事情的时间不太长,所以蒙台梭利提出了要对儿童进行日常生活教育,以便让儿童更好地适应生活、照顾自己、照顾环境,同时也促进有意注意的发展。在幼儿音乐活动中渗透蒙氏生活教育内容,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使生活教育、音乐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受生活,让幼儿们在音乐中轻松愉快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到日常生活技能。

(一)社交礼仪内容的渗透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则是中华民族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早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就提倡礼乐并重,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蒙氏生活教育中提出社交礼仪是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在与人交往的活动中所要遵循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社交礼仪主要分为:打招呼、邀请、道歉、问好等。幼儿音乐活动中有关社交礼仪的歌曲、舞蹈、音乐游戏素材繁多,幼儿老师应该抓住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涉及到社交礼仪内容进行教学。

在幼儿韵律活动中,幼儿教师可加入幼儿礼仪操的学习,在幼儿学习礼仪操节动作后,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幼儿模仿礼仪场景。比如:问好方面的礼仪,可以用儿歌《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道歉方面的礼仪可以用儿歌《没关系,对不起》“做错事,对不起,用诚心,表歉意,不要紧,没关系,互谦让,明事理”等,运用边唱边跳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掌握并牢记这些常用的社交礼仪。

(二)生活常规方面的渗透

蒙氏生活常规指的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规则,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在音乐活动中渗透生活常规教育内容,运用音乐特有的节奏感,将幼儿的生活常规“音乐化”。幼儿教师在进行音乐活动时渗透生活常规教育,更容易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比如:在《滑滑梯》这个幼儿音乐游戏活动中,歌词中“排好队啊,滑滑梯,滑滑梯,大家不推也不挤,不推也不挤,慢慢上,别着急,……”幼儿教师在教会幼儿唱这首歌的同时,强调让幼儿遵守秩序,即丰富了音乐活动内容,又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良好的日常规范。

(三)生活自理教育的渗透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生活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幼儿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会终身受益”。蒙氏生活教育中的照顾自己是指为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以适应现实生活而设置,主要包括:梳头发、穿衣、吃饭、刷牙、入厕、等内容。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时期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趣味性很强的音乐活动中渗透蒙氏生活自理教育内容,可以让幼儿“唱、跳、游戏”的过程中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老师在进行歌表演《不做花脸猫》的音乐活动时:“打开小手绢,捂着小鼻子,堵住一个孔、轻轻擤一下,合起小手绢、擤擤另一边”这首儿歌让幼儿形成擤鼻涕的意识,然后让幼儿根据儿歌描述模拟擤鼻涕的过程中,从学擤鼻涕,到学折叠手绢,再延伸到学折叠衣服:“面对面,手拉手(抱一抱),点点头,弯弯腰”等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方法,在这些音乐活动过程中将边唱歌,边动手操作,在音乐活动中进行了生活教育,凸显了音乐的教育功能。

(四)照顾环境方面的渗透

蒙氏生活教育中照顾环境:是指以人类以外的其它生物、无生命的物体为对象,让孩子学习美化、打扫、整理周围环境,并掌握一些照顾管理动植物的相关技巧。包括:整理衣服,擦洗桌椅,照顾动植物等。蒙氏日常教育倡导“培养孩子们关心爱护周围有生命、无生命物体的好品格,从小养成美化环境,有序摆放物品的习惯,培养孩子关爱周围的学习环境”的理念,也符合以音乐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情操的德育理念。

比如:在《照顾动植物》音乐欣赏活动,教师用讲故事的方法,将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用音乐来承载,便于幼儿理解音乐,也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无限的想象,在音乐中体验照顾环境的快乐。音乐活动中渗透生活教育内容,让简单的生活内容以幼儿喜爱的游戏方式存在,将生活教育内容以唱、跳、游戏的方式融入幼儿音乐活动中,让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与幼儿生活紧密结合。

五、结语

8.蒙氏教育缺点 篇八

一、创设有序的环境,营造有序操作的良好氛围

蒙特梭利的秩序敏感期理论认为,人类的各种智慧与能力都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增长的。秩序是各种物品与环境的关系,即每一种物品在环境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幼儿天生有一种对秩序的爱好和追求(即敏感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特点创设有序的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积极投入,形成有序活动的良好习惯。

1.布置有规律、有秩序、允许儿童自主活动的环境

蒙氏教育理论对教室的布置是比较讲究的,主张活动室中每一件物品的摆设都应有固定的位置。根据我园房间小、幼儿人数多的情况,我们运用蒙氏教育理论,将操作性、合作性强的热闹区域和安静区域分隔开,以便减少幼儿活动时的互相干扰。

在材料投放方面,我们重视投放游戏性、趣味性、开放性强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要自选。例如,生活区有喂小动物吃食物、夹乒乓球比赛、给娃娃穿鞋等所需的多种操作材料;语言区除了有幼儿看的图书,可供幼儿讲述故事的背景板和人物、动物指偶,故事拼图,还增加了一个有声玩具,可以让幼儿合作讲述、创编故事。

2.建立合理完善的活动区规则,使幼儿自觉形成有序的行为习惯

布置好活动区后,我们首先向幼儿介绍了各个区域,然后带领幼儿共同制定入区规则并张贴在区角明显的位置。如“商店”里的物品玩后要放回原处,图书看完后要放好……为了加强幼儿的自律意识,我们设计了各种进入区域的标志牌,让幼儿挂牌进区。为了让幼儿养成游戏后将物品放回原位的良好习惯,我们在柜子及活动材料上都贴上了相应的小图案,方便幼儿在活动结束时将材料有序地放回原位。同时,我们在区域内巧妙地根据地毯上的拼图做标志,提醒幼儿有序就座,避免了幼儿在活动中拥挤在一起、互相干扰。久而久之,幼儿不但在活动区中学会了遵守秩序,在日常生活中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通过自我控制游戏让幼儿养成有序安静的入区常规

成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我们专注地做某件事情之前,都会或多或少地做一些准备工作,既有生理上的准备,也有心理上的准备。例如,写论文之前会平心静气、排除干扰,以期达到写作思路的顺畅。蒙氏教育理论非常注意按幼儿的生理、心理曲线开展活动。走线活动和肃静练习就是蒙氏教育中让幼儿做好学习准备的铺垫活动,是蒙氏教育理论的特色之一。

为了让幼儿能以平静的心情进入活动区开展活动,在幼儿进区前,我们运用蒙氏教育理论的走线活动和肃静练习原理,设计了一些简短的小游戏,以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走线游戏——这是蒙特梭利为训练幼儿的专注、平衡等能力而专门设计的。走线游戏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主动地运用各种感官调控自己,以进入聚精会神的状态。为增加走线游戏的趣味性、游戏性,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一些辅助材料,如让幼儿头顶玩具、端着盘子、手持装着珠子的汤匙、平举的胳膊上放着沙包……使幼儿的专注力在走线游戏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为幼儿进入区域后专心活动做好准备。

听听猜猜游戏——让幼儿闭上眼睛玩“听一听、猜一猜”的游戏。我们有意设置了一些有趣的声音,如心跳声、小溪的流水声、刮风声,让幼儿静静聆听,然后猜猜是什么声音。听听猜猜的过程,培养了幼儿的倾听习惯,锻炼了幼儿排除干扰的意志。

吹气娃娃游戏——让幼儿在优美轻柔的音乐中,模仿为吹气娃娃吹气的动作,做呼吸调整练习。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快呼、快吸慢呼的腹式呼吸法,可以使幼儿通过对呼吸的调整达到对自己心境的控制。

实践表明,在做过各种自我控制的游戏后再进入活动区学习或玩游戏,幼儿往往比较能够集中注意力。

三、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巩固幼儿的良好常规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的自觉性和自我认识是通过爱实现的。儿童自身具有发展的能力,有自我教育的方法。因此,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活动区活动,能够引导幼儿在自由与尊重中获得发展,形成良好的常规。在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幼儿、相信幼儿、深入地了解幼儿;要做一名幼儿学习的观察者,细心观察每个幼儿的活动意图,揣测他们的思维方式,即使幼儿做错也不急于干预,而是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让幼儿在操作中进行自我教育。当然,由于幼儿年龄小、自制力差、缺乏经验,正处于获得感知印象的阶段,在幼儿常规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方法,适时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帮助。

1.语言提示

语言提示的方法因简捷、方便而经常被采用。教师在指导幼儿的过程中,要注意提示语的艺术性。提示语有时可以是直观的,即用正向言语代替负向言语,如告诉幼儿“不要吵”,不如告诉幼儿玩玩具时要安静,如果有问题可以小声交谈,不要影响其他小朋友。有时可采取带有启发性、建议性的语言。如表演区的幼儿因为争抢角色而发生纠纷时,教师可以启发幼儿进行协商,引导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动作暗示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适当运用动作提醒幼儿,不仅可以减少幼儿的心理压力,也可以让幼儿在模仿中学习遵守常规。例如,当发现感官区的幼儿在操作粉红塔时经常将最小的积木乱扔,我悄悄来到了他们的身边,和他们一起操作,在拿取最小的积木时,我用双手将它捧在手心,然后再轻轻放下,显示了我对它的珍惜。我的举动影响了幼儿,在以后的操作中,再也没有出现幼儿乱扔积木的现象。

3.材料调整

当幼儿违反常规时,作为教师,我们都该首先想想,是什么原因让幼儿不去遵守规则,是幼儿忘记了,是幼儿的自制力不够,还是材料等其他因素干扰了幼儿?如结构区的幼儿在活动中持久性差,往往还没有拼出成型的作品就离开,玩具也被扔得乱七八糟。这时教师就要仔细考虑,是不是材料太小、太单调、操作性不强?继而对材料进行调整,增加一些性质不一、型号不一的材料,如易拉罐、纸盒等,并扩大结构区的场地。这样可以提高幼儿对结构区的兴趣,让他们改掉以往的不良操作习惯,形成良好的结构区活动常规。

4.行为评价

在幼儿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交流与评价,以促进幼儿巩固良好的常规。这时,教师的评价可以是表扬性的,如说“你把珠珠穿得真长”,表扬幼儿专心学习、有始有终地完成一项任务;可以是勉励性的,如说“你今天进步可真大,剪纸剪得太好了,下次剪纸如果记得把纸屑放进美工区的小纸篓里,那就更棒了”;可以是讨论性的,如通过讨论离开座位时为什么要把椅子推到桌子下面,让幼儿了解到,如果不这样做,很可能让别人走路时撞到椅子而受伤,而且教室里的活动空间会因此变得比较小……这样,幼儿除了有更强的参与感,还能真正了解常规的意义,自然而然地认同教室常规并自觉遵守。

上一篇:软件开发实习生面试下一篇:职工自我剖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