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标杆感悟

2024-11-03

学标杆感悟(共10篇)

1.学标杆感悟 篇一

红十字会树标杆、学先进活动总结

根据《关于在全区开展“树标杆、学先进”活动的通知》(镇思办„2012‟26号)文件要求,区红十字会深入开展“树标杆、学先进”活动,把活动作为推动红十字会工作、加强能力建设、扩大社会影响的助推器,认真抓好“树标杆、学先进”实践活动,并取得较好成效。活动中,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树标杆和学先进意识进一步提高,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一、强化领导、解放思想,“学先进、树标杆”活动扎实推开。

强领导、做好思想动员。实践活动之初,区红十字会成立“学先进、树标杆”活动领导小组,由区红十字会主要领导担任小组长,进一步提高活动意义的认识;召开活动动员会议,迅速制定活动方案,积极引导区红十字会进一步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争做先锋;积极宣传,通过主题宣讲、印发工作简报、学习文件传阅、干部大讨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精心组织会议讨论,参照标杆,从实际出发各岗位认真剖析自己,使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一致,为积极开展“树标杆、学先进”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树标杆,提高思想意识。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区红十字会坚持不懈的学习政治思想理论,努力提高思想觉悟,认

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党的学习教育活动,主动以“三个代表”思想理论为指导,深入学习《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文件,领会文件传达的精神,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将先进的思想充分融入到自身工作当中,在不断充实自己的同时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行内实行规范管理的同时,区红十字会充分调动自身的工作积极性,认真学习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学先进,解放思想道路。红十字事业要进一步发展,首先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区红十字会在开展“树标杆、学先进”活动大讨论中,明确提出要学习先进,争做一流红会。确定市外学青岛、市内学鄞州,总结学习两地红会在人道理念传播、宣传筹资、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先进经验,提出各岗位争优进先,强化创新意识,在工作例会上,总结全年红十字会发展情况及明年发展目标,鼓励交流对促进工作有益的意见,加强组织建设、救灾救助、生命关爱、宣传传播、规范管理等工作。

二、紧扣要求、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学先进、树标杆”活动。

完善微博,加强自救理念。为更好的普及自救互救知识,区红十字会在培训班常规授课的“规定动作”之外,还有开设救护知识宣传微博这样的自创动作。微博眼下已被更多人

接受,甚至被人称为继报纸、电视、网络、电台之后的“第五媒体”,区红十字会顺势而为,为加强“树标杆、学先进”活动影响,区红十字会完善对“sos教你自救”新浪微博的管理,采用前台是应急救护知识微博、后台是专业救护培训讲师提供内容的运行方式,还加强与镇海新闻网、镇海电台市民桥等栏目微博互动交流,通过这些新闻媒体微博转发、评论等方式加大救护知识信息传播范围。

发放宝典,传播救护知识。现场应急救护的外延很宽,国内外相关的知识也很纷繁,随着培训经验积累和条件逐渐成熟,为深化培训效果,提高救护普及,区红十字会根据地域特点、结合居民身份推出1000册《学生防灾避险应急宝典》,开始逐步发放。这套图书采用图文并茂、图胜于文的方式,增加图书的可读性,在《学生防灾避险应急宝典》中还针对中小学生阅读习惯,利用“平平”和“安安”的动漫人物故事引申出各种现场应急救护技能知识。区红十字会此后还将后续推出针对老年人、企业工人等不同人群的救护丛书,提高各类群众应急救护意识和自救互救水平。

整合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区红十字会将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争取相关部门系统的支持和帮助,形成合力。在推进志愿服务工作中,红十字会将继续加强与公安消防、区教育局等部门的合作,力争使红十字青少年和志愿者无偿献血行动的队伍更加壮大,服务范围更加广泛,加强与消防、卫生和新闻中心等部门的沟通合作,努力在建立新的志愿服务队伍上实现新突破;在推进“万名市民自救互救”活动中,继续加强与宣传、卫生等部门的合作,通过召开日常会议、发放简报制度等形式,不断推进工作,为更多的辖区居民普及救护知识培训;在“关爱新镇海小公民”、“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中,将进一步加强与街道、社区合作,为困难人群争取政策支持,加强与各参与部门的联系,认真听取工作意见、查找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三、围绕中心、注重提升,凸显“学先进、树标杆”活动实效。

区红十字会将“破解难题得实绩、服务民生得实惠”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关键。围绕目标任务,以“破解救护培训普及难题”为突破口,注重突破与创新,在“学先进、树标杆”活动中形成多项工作突破。

顺利破解救护培训普及难题。应急救护培训是目前红十字会特有的工作职能,由于区红十字会目前存在机构新、人员少,无专门培训基地、无专职师资等困难,给救护培训广泛普及造成一些压力。8月22日,根据“树标杆、学先进”活动方案,将破解救护普及难问题作为活动期间破解项目,决定“普及救护培训500人次,提高自救互救水平”。确定目标后,区红十字会通过定计划,对6个镇街道救护培训需求进行排摸,合理制定活动期间500人次的计划;建小组,充分调动资源共享,在总浦桥社区成立,成为我区首家会员小组;强合作,通过和教育系统合作,继续加强应急救护课程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力度,9月起至12月初,贵驷小学、古塘中学等10余所中小学的4500余名初三和小学五年级学生将接受培训;新尝试,在风景区导游、保安,福利院护工等特殊行业从业人群中尝试救护培训,使更多从业人员掌握救护技能,学会自救互救;发宝典,下半年设计制作1000册《学生防灾避险应急宝典》,活动期间向学校部分中小学生发放,用于普及救护知识,逐步提高广大群众自救互救意识。

通过多方措施,区红十字会在活动期间共计培训711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成功完成活动目标。此外,还和教育局、公管处等单位达成长期合作意向,持续在中小学生、驾驶员等群体中普及应急救护知识,稳定普及平台。

多项工作实现新突破。活动开展以来,除了救护培训普及难题实现破解外,区红十字会自觉践行“树标杆、学先进”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基层组织建设、宣传渠道拓展、志愿队伍管理等方面也实现了新突破。基层组织实现全覆盖,继骆驼街道、庄市街道、澥浦镇、招宝山街道、蛟川街五个镇(街道)成立红十字会,8月底九龙湖镇召开红十字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成立红十字会,进而实现基层红十字会在镇海区的全覆盖;宣传渠道推出新方

式,区红十字会在大型活动、新闻媒体、工作简报等传统宣传渠道上,加强新浪微博管理制度,丰富宣传路径,并编辑制作1000册《学生防灾避险应急宝典》,不仅促进救护技能传播,也对红十字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志愿队伍建设和管理新尝试,在造血干细胞、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队伍基础上,将强对应救援志愿者队伍、救护培训讲师团两支队伍的管理,协助区红十字会做好自救互救知识普及,还能在地震、火灾等突发灾害发生时协助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应急救援,丰富红十字志愿服务体系。

2.学标杆感悟 篇二

一、重文本解读, 教学目标预设到位

是教学, 就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为采取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设立有意义的目标, 包括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统一。教学目标明确了本节课所要达到或完成的任务所在, 如果一节课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极可能导致教学随心所欲, 即使再生动的生成也不一定能被老师发现, 而成为一种浪费。正确的目标预设是学生成功学习的基础, 也为教师在学习材料的选择与进程推进上提供了正确的保证。在执教柳宗元《江雪》一课时, “独钓寒江雪”怎样进行难点突破, 当时颇花了一番心思。是啊, 这么冷天, 老翁为什么还要在江上钓鱼?一般的孩子不会理解到老人是用钓鱼排遣心中的郁闷, 但是了解了作者的生平以及不得志, 自然就能理解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东西了。因此, 当课堂上有学生提出:“这么冷的天, 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时, 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设想原因。有的学生认为他家里穷, 以捕鱼为生, 天冷也要来钓鱼;有的学生认为他是个钓鱼爱好者, 所以也就顾不上天冷了;有的学生认为可能老翁在想鸟都飞走了, 没人和自己抢了, 可以独享一份清静;有的学生认为老翁可能是遇上什么伤心事了;还有的学生提出可能是他犯了错误, 被流放在外, 用钓鱼排遣心中的郁闷。在此基础上, 我马上让学生阅读柳宗元生平简介, 问学生你现在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 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生1:现在, 我知道了柳宗元是在被贬永州时写这一首诗的。生2:我感到, 诗人是在借这个“孤舟蓑笠翁”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由于预设得充分, 难点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在多元感悟中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也在“知人论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学习方法的熏陶。

二、预设要有弹性, 考虑学情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 一切教学都应该从学生出发, 从学生的已知出发,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达成度更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的独特感受是我们难以预设的。我们不妨用基于弹性的预设, 来预约生成的精彩, 锻炼教学机智, 尽可能多地考虑学情, 设想学生对环节的反应, 在预设学情时我们应该多这样思维:如果学生已经知道了, 我该怎么办;如果学生一无所知, 我又该怎么办;如果学生这样说, 我该怎样引导;如果学生那样争论, 我又该如何调控。多预设“如果”, 多预设“怎么办”, 课堂上教师就多了一份自信, 多了一份机智, 从而使自己灵活驾驭课堂, 创设更多的生动, 这样的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教师要适时把握这些不确定因素拥有的无穷的教育价值, 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 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如教学《养花》时, 一名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提出:“文章不太真实, 作者在搬花时忙得腰酸背疼, 还说‘真有意思’!要是我, 讨厌还来不及呢!”我放弃了预设———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紧紧抓住了这一信息,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是呀, 为何说‘有意思’?这样真实吗?”在我的启发下, 学生积极地投身于朗读、探究之中, 经过反复思考和交流, 踊跃地参与了讨论:生1:“作者喜爱养花, 把它当做乐趣, 搬起花来自然觉得有意思, 所以这样写是真实的。”我肯定地说:“是呀, 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 能不高兴吗?”生2:“搬花是一种体力劳动, 它有利于作者进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调节, 有益身心健康, 胜于吃药, 所以说有意思是真实的。”我点头说:“搬花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还胜于吃药, 当然有意思。”生3:“我认为是真实的, 因为作者热爱劳动, 认为劳动是乐趣, 自然觉得有意思。”我赞赏地说:“劳动创造了美!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最有乐趣!你们今后应该怎样做?”生4:“我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生5:“我们应该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任何一种劳动都是神圣的!”生6:“我们必须爱惜劳动成果, 不浪费粮食。”……虽然我的教案搁浅了, 但学生的思绪却已远航, 他们学着并快乐着, 在多元感悟中体会到了老舍养花的乐趣。

三、预设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3.学书法感悟 篇三

“大书法家”是非常了不起的!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在我内心深处时常问自己“什么样天分的人才能成为这样受人敬重的大书法家?”,难道他们生来就是当书法家的料?!应该不会。那么这些人又有哪些传奇的经历和感人的故事?

也正是存在这种疑问,每当我翻看书法历史人物的书籍,就不由自主对那些在历史的各个时期产生重要影响的书法家产生一种崇拜,当然,也对当今书坛的一些大书法家,时常怀着一种敬重的心理在网上查找他们的相关资料,喜欢在收到《书法报》、《书法导报》之后第一时间看一看相关书法家的介绍和作品。仔细阅读了书法史上大书法家的经历与故事,以及当代大书法家的成长历程,可以清楚地说明一点:这些大书法家,并没有限定于那些天分很高的人,他们绝大部分也都是很普通的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勤学好问、刻苦努力、用心读帖临帖和一颗对书法的极其虔诚而又痴迷的情怀,“非人磨墨,墨磨人”历练着自己、升华着技艺,进而达到德艺双馨。如果你认识他,站在你身边,立刻会让你产生一种敬重和崇拜……多读一些这些人的故事后,大书法家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不再是像飘在空中的云一样了,同时也不免产生一点想法:学书法,确实需要有点精神头的!

学书法,精神头就是体现在心底里对书法这门艺术有一种向往:也就是说需要爱一行钻一行!尽管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在不少人眼里仅仅是写字而已,但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已是不争的事实,艺术也同样是一门学问,学书法的精神头是需要拿出做学问的态度来对待,看一看那些从事科学技术的科学家们做事的精神,比如居里、居里夫人研究镭的情况,还有大数学家陈景润的那股“痴”劲头等等,总之,做学问就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有耐得寂寞的心理准备,要甘于平淡和寂寞,得有一股痴迷劲,方才能做成事情,书法的学习也是如此。现在有不少人的情况却是爱一行又厌一行。读一读大书法家的成长历程,数十年如一日,一直在自己的小书斋里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读帖临帖,以及不断地学习相关知识,通过知识积累来丰富书法线条作为载体所表达的需要。这些大书法家们,如果他们在自己内心深处没有一种执著的精神是不可能这么痴迷的,没有这种精神头,也就不可能持续不断努力,学书法能够学进去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还想成为一个能够将笔墨艺术在自己手里演绎成“滴墨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是不可能的。

要有点精神头,还体现在对书法的信心上,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不能总觉得现在是计算机时代了,一两个星期可能不会使用一下笔,对书法本身不抱任何希望,如果在自己认为没有希望的领域里,要求他保持多么高的热情来投入学习也是不现实的……书法爱好者,学书法要保持一点精神头就需要我们能够对这门古老民族艺术的发展充满信心,尽管书法在历史的进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情形,在计算机时代,书法的使用性基本上被计算机所取代,但是,这样的境地却加快了书法艺术性的步伐,书法的艺术性在现时代展现了多样性和丰富性,各种尝试都在一些勇于创新或者说敢于失败的人的手里演绎着……越是在这种阶段,作为爱好者,我们需要更加坚定信念,相信整个书法界的仁人志士有足够的智慧调整并引导好方向,度过这个调整期,将书法发展的车轮引上轨道,之后,必将迎来书法艺术快速发展时期。

学书法有点精神头,还能够保证实现一点个人价值。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用心去做,努力去学、将书法学深入,才会真正出现一点价值感和成就感。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如果你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作出一些大家觉得美的书法作品来,其他人觉得好看并向你索要,将你的书法作品挂在家中,或者你身边的人因为受你的熏陶和感染也对书法产生兴趣或者爱好,这些不都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如果嘴巴上总是强调自己是书法爱好者,而自己又不好好去学习,整天抱怨书坛上的这事那事,或者参加一个比赛、展览如果不能够入展、不得奖就怪罪评委如何如何……如此这般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对学书法保持一点精神头,还能够保持我们获得一个愉快的心情。一个整天抱怨的人,他不可能感受学书法的快乐。在学习中,只要我们能够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来思考如何更好地学习书法,在不断提高书法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勤学苦练,调整自己的不足之处,便于提高我们的学书法效率和学书法质量,进而在学书法中不但提高自己对书法的认知水平和技艺水准,这种让人感受到成长和进步的学习岂不也是一件乐事!

4.学标杆感悟 篇四

“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征文演讲稿:对“讲忠诚

守纪律

树标杆”的个人感悟

在当前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向常态化制度化推进的过程中,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求党员干部要做到对党的绝对忠诚。

讲忠诚,把握绝对忠诚的本质要求。忠诚是纪检监察干部的生命线,是执纪监督工作的灵魂“天下之德,莫过于忠”始终对党忠诚,是最大的政治。灵魂在,则立场坚定,行为果敢,王岐山同志多次强调,对党忠诚是对纪检监察干部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忠诚才可靠,可靠才可信,可信才可用。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深刻认同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行动上坚定紧跟核心,自觉经常同党中央对表,校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筑牢绝对忠诚的思想基础。

守纪律,严明纪律规矩是绝对忠诚的行为底线。守纪律、讲规矩是绝对忠诚的前提和基础,是基本底线。党的纪律和规矩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行为规范,对党忠诚必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监督执纪问责的神圣使命,执纪者有着更严格的纪律要求,守纪律的好坏体现着战斗力的强弱。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更应该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自重慎微、自省慎思、自警慎权、自励慎行,带头讲规矩、守纪律,守底线,当好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自觉检视自己的言行,划定思想“红线”,明确行为底线,使党的纪律和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做标杆是职责所在,牢记职责使命强化绝对忠诚的责任担当。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信任,能不能把责任扛起来,不仅是能力素质问题,更是对党忠诚度的具体考验。对党绝对忠诚就要无私无畏、敢于担当,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担负起维护党规党纪的神圣职责。强化责任担当找准定位、忠诚履职。做标杆,首先要有决心。保持强烈的标杆意识,主动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时时处处严格按照纪律规矩来做人处事、监督执纪。其次要敢担当。

5.学标杆感悟 篇五

本人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在身边同事的帮助下,本人一直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履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力求在工作、学习上有进步。

一、解放思想方面

当今社会新事物、新观念、新知识不断涌现,我切实感觉到要以学为主,从思想理论上充实升华自己。不断拓宽知识面,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和政策理论水平及业务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强化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角色,我在工作中还积极主动的学习了市场经济管理知识等,更新知识结构,为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在学习中,我还注重了廉政建设方面的学习,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不断强化廉洁从政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生活上,始终坚持艰苦朴素,厉行节约的原则。工作中,严格按照党风廉政规则办事,没有发生一起不廉洁现象。

二、创新工作方面

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研究工作方法,保持和领导的经常性沟通,具体工作安排与同事多商量,促进团结,形成合力。与同志们相处时,我能正确对待群众意见,互相信任,关系融洽。在今年的工作中,本人能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一是按照公司领导的要求,创新性的做好企业服务、管理等工作。二是深入进行调研、宣传,更多的了解了营销部门 的职责和服务质量,有什么事能及时与群众沟通协调,有什么困难能及时进行反映、协调、解决。

三、推进跨越式发展

始终以服务大局,回报社会为已任,积极实施“品牌服务”战略,实现“生产经营型”向“社会服务型”转型。在服务制度上,制定完善一系列提高官网抢修质量和效率的规章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抢修长效工作机制。在服务方式上,大力提倡“三个一”的服务作风:用户有反映第一时间了解;用户有需求第一时间满足;用户有困难第一时间解决。公司还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公司开通绿色服务通道,实现服务个性化;采取“零点维修”,抢(维)修分段停水和定点送水举措,实现服务人文化;推行抢(维)修限时制度,实现服务高效化;扩建营业网点、改善硬件设施,实现服务现代化,与多家公共服务行业合照、开通水费代扣及非现金收费业务,实现服务多样化;开展水表地毯式普查工作、建立电子档案,对老城区供水管网逐步进行改造,加快新管网铺设速度;承担社会责任,尽力完成老镇区旧管网改造工程。得到了广泛好评。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进一步改观了企业社会形象。

四、把握关键

一是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员工自身管理。一流的素质方能造出一流的产品。IBM前总裁沃森有句名言“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然而只要留下我的人,我就可以重建IBM。”这句话充分说明,保持人力资源的质量优势,是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人 的质量决定产品的质量。对营销部门而言,人的质量决定工作的质量、服务的质量。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生理、社交、安全、尊重、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换句话说,能满足人最深层、也是最本质需要的不是金钱和物质,而是自我价值的发现和实现。营销部门要通过因事择人、知事识人、岗位轮换、人才流动等,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同时,加强班组管理,干部以身作则,党员保持先进性,榜样以点带面,促进员工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是规范营销业务链,形成服务链。营销部门主要职能包括抄表、收费、换表、拆表、检漏、稽查等,对外是服务广大的用户,对内是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德国西门子电器公司创始人在他的晚年谈创业史时,曾经说过很是耐人寻味的一句话:“我的一生中,所选择的研究总是大众利益为前提,但到了最后,最大的受益者却总是我自己。”作为营销服务链,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好坏、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水司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可谓举足轻重,牵一发而动全身。营销部门要通过规范营销业务链,形成服务链,全面质量管理,最终达到抄收零缺陷、服务零距离、用户零投诉目的。

三是坚持科技创新,实现信息化管理。营销部门技术创新的出发点是用户,落脚点仍然是用户。在新形势下,营销部门建立完善的户(用户)表(水表)量(水量)价(水价)费(水费)五位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已是必然之趋势。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明确相应的作业规范,使报表数据等代码化、标准化、规范化;进一步使营销管

6.学标杆感悟 篇六

发布时间:2011-4-18 13:34:07 点击次数:660

一、确定比学赶超标杆

按照市、区“三思三创”的目标要求,在前段学习讨论基础上,结合本园工作实际,我园确定的比学赶超标杆是李惠利幼儿园。

二、标杆剖析

宁波市李惠利幼儿园创建于1991年9月,由香港爱国著名实业家宁波旅港同乡会名誉会长李惠利先生部分捐资建造。2001年7月与原第三幼儿园、黄鹂幼儿园合并成集团化李惠利幼儿园。规模21班,51位在编教职工,其中市教坛新秀1名,区教坛新秀2名,区名师1名,区骨干教师4名。中共党员3名,共青团员12名。多年来,幼儿园本着“为孩子一生幸福、快乐”的宗旨,以让孩子成为具有广泛兴趣、健康情感、独特个性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快乐儿童为目标,致力于深化“健康+特色”的李幼园本内涵,通过不断推进丹凤园的美术教育特色、新都园的体育特色、黄鹂亲亲园的早教特色建设以及探索实施“课程整合化,教材生活化,教学活动化”的开放教育理念,不断加强课程改革和科学研究的力度,整合家庭、幼儿园、社区的多方教育资源,使李幼的孩子获得健康、快乐、和谐、个性、可持续地发展。在全体李幼人的共同努力下,幼儿园先后被评为宁波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宁波市优秀辅导园,宁波市六星级幼儿园、市二级绿化单位、区首批美术特色幼儿园、体育特色幼儿园和早教示范园。科研课题和多篇论文在全国、省、市、区级获奖。目前,李幼正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奋进。

三、差距分析

一是在硬件设施设备上还有不小的差距。由于我园基础条件比较差,资金缺乏,所以很多地方能省则省,有些硬件设施设备投入还不够。二是在主动服务意识上,发展意识、宣传意识上存在差距。我园的宣传意识还不够强,许多事情做了以后不注重宣传,在服务上还不够主动,“一切为了孩子”的服务理念有待加强。三是在品牌特色上存在差距,李惠利幼儿园三所分园各具特色,新都园的体育特色已经得到教育局的挂牌,丹凤园的美术特色名声在外,黄鹂园的早教特色社会声誉好,相比较而言,我园需进一步挖掘园本特色内涵。

四、赶超目标

1、提升管理理念、调整管理行为,形成信任、互动、合作、和谐的良好氛围;

2、建立一支“爱生敬业、创新奉献”,在教育教学上凸显个性特长的师资队伍;

3、坚持科研引领、研教并行,积极开创幼儿园园本特色;

4、争取在设施设备上达到六星标准。

五、赶超措施

1、科学定位幼儿园发展。我们要认真分析幼儿园现状和优势,正确把握和审视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动向和要求。多向李惠利幼儿园学习,多进行横向交流。对照市二星级现代化幼儿园的标准,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准。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新三年规划,对部门特别是各分园的三年发展作出合理的安排。三所分园,各具特色,齐头并进。

2、抓园风、抓师德,积极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我园将继续围绕“爱与责任”主题,规范教师职工言行、仪容、仪表,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与幼儿建立平等的同伴关系,开展“树师德新形象、展明幼新风采”的主题活动。教师文明执教、用心执教,在一日保教环节中促进幼儿健康地成长。提高家长工作艺术,切实改进存在的问题,改进态度和作风。

3、遵制度、抓落实,贯彻《省指南》,提高保教质量。我们要继续强化日常保教工作规范,按照《省保教指南》要求,教师要养成认真备课习惯,多学习多研究;认真对待教学工作。认真创设区域活动环境和公共环境。认真对待保育工作。细致地做好幼儿进餐、午睡、盥洗、大小便的护理工作,做好幼儿疾病防控工作,切实保证出勤率。密切关注幼儿的安全,杜绝缝针、碰伤、骨折等事故的发生。

4、抓共建、暖民心,营造阳光工程。“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要切实解决城市发展最迫切、人民群众最期盼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围绕服务民生,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是大教育观,也是当今幼教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围绕“教师用心、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的方针,做好三项工作:一要增强优质服务意识,面向社会、家长,做好服务工作。二要利用多种途径,做好家园互动,扩充教育资源。三要加强与街道、社区和家长的联系,增进感情,共同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7.学标杆感悟 篇七

追求理想,坚守信念

17年的坚持,十年奋战在毕业年级,每天早来晚走陪伴着学生冲刺中考,渐渐地她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每天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每一个午休、每一个课间,她都与学生一起度过。“爱心奉献一小时”,和学生谈心、补课,已成为她每天工作的常态。

每接手一个班,无论多忙,郑芸老师都会尽快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到和他们能够融到一起的契合点。她和学生们一起读书、看大片、侃足球……她尽情享受着与学生一起欢笑、畅谈、奔跑的时光。闲暇时,她喜欢摆弄花花草草,她喜欢花的色彩、草的清香,她要让学生像花儿一样绽放美丽,展示自我,展现蓬勃向上的力量……在她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件风格独具的艺术作品,她用诗意的手法精雕细刻,在打造作品的同时,也塑造了全新的自我。她常说,教师应该是内心丰富而灵动的,每天的阅读时光让她劳碌一天的心沉静下来, 此时她像孩子一样渴求知识的滋养,因为明天她要将收获传递给她的学生。让学生们喜欢她、接受她,她也乐在其中。

激趣启思,大胆实践

郑芸老师不断地用教师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摸索出“三趣教学法”,即“它知切入,移趣激思,激趣引思,引趣启思”。

在郑芸老师的课堂上,几乎堂堂都能听到学生的欢笑声、 赞叹声。讲授“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内容时,她以 “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入,以“新龟兔赛跑”的故事结束,巧妙地引导学生列出函数关系式,作出函数图象,观察图象并回答问题。以优异成绩考入南开中学的“数学小博士”说:“我最佩服的数学老师就是郑老师,她‘点子’多,能用一道题串起所有知识点,无需题海,照样优秀。”郑老师有一股神奇的魔力,“轻轻一点”,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发现学习原来可以很轻松。

郑芸老师说:“教好数学不仅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她用自己的智慧将学生带进奇妙的数学世界,尽享数字和图形的快乐;给学生一把生活的尺,让他们去丈量人生;给学生一副学习的圆规,让他们去规划成长的蓝图。用教师的智慧照亮课堂的每个角落,启迪每个孩子的心智,照亮他们的人生!

多年来,郑芸老师所教班的数学成绩名列同类校前茅。她连续两年受邀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展示交流会,做同课异构示范教学展示;四度担任ACTS中国校园综合素质能力竞赛全国总决赛评委; 获得第八届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三等奖、天津市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两次在区优质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此外,她多年担任南开区教研中心组成员和毕业班指导小组成员,多次承担区级示范课,在区教研活动中做教材分析。

善于反思、大胆实践,使她逐渐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身为南开区名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她积极参与“学校、家庭、社会德育途径方法优势互补研究与实践”“应用网络资源实现远程教育辅助教学” 等课题研究,多篇论文获得市、区级一二等奖;撰写的《温情化“坚冰”》一文被收入《智慧的爱——教育之三十六计》一书;还参编了《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解题大典》等学习方法指导用书。

教学之路是无限的,她心中的那个梦想还远未实现,所以,现在的她依然在路上,还在执著前行!

育人导行,浸润心灵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爱浸润学生的心灵”始终是郑芸老师坚守的原则,在班主任工作中, 她逐步形成了“育人导行”的教育风格。

郑芸老师用“信任之爱”打开学生的心门,收获孩子的未来;用“理解之爱”润泽学生的心灵;用“期待之爱”使学习成为师生间的美好相遇;用“尊重之爱”荡涤学生的心灵,用师爱的温情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放学后是她与学生的促膝谈心时间,教室里、操场上、放学回家的路上都留下了师生交流的身影……多少次晚上与学生家长电话长谈、休息日与家长倾心交流,她逐渐化解着学生与家长间的隔阂,帮助家长解决教育孩子方面遇到的难题……

郑芸老师是“孩子王”,她带领学生用心感悟生活、真诚对待他人,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去历练。她带领学生走入名校感受厚重的文化底蕴;走入大自然感受生命的价值;走入社区体验志愿者的快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知识、增长阅历、 美化心灵。她精心组织的田间插秧、绘制绿地图、海河沿途测试水质、清捡垃圾“乐水行”等一系列活动是学生最喜爱的。“田间插秧”活动中,当地农民为学生详细讲解插秧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亲自演示插秧的方法。学生们争先恐后卷起裤管光着脚丫迈入泥水中,低头弯腰,一束束秧苗在学生的手中舞蹈。 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插秧比赛。不一会儿工夫,学生们就大汗淋漓,汗水混着泥水映衬着他们可爱的笑脸,学生感悟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郑芸老师看来,做教师时间久了,就好像是农民,既要淳朴更要坚守。她把学生比作禾苗,充满希望,茁壮成长。临近初中毕业,学生都会收到她准备的成长纪念光盘,记录了“禾苗们”初中生活的点点滴滴……初中毕业了,每年高考之际,学生们在步入考场的前一天晚上都会收到郑芸老师发出的短信: “孩子们,怀揣一颗平常心,轻松面对高考。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加油!曾经的班主任郑老师。”……

郑芸老师还是学生的知心姐姐,即使是毕业多年的学生遇到问题也会找到她;她更是家长的亲密朋友,为家长指点教育迷津,与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分享家庭教育成功的案例。她所带的班在心理活动课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多次被评为区、校三好班集体、落实《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班、 文明班集体、板报设计最佳集体等。

郑芸老师用心感悟教育、用心做教师、用心关爱学生。每一天,她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但她和她的学生每天都有崭新的故事,每天都有不一样的风景。 她在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帮助、引领更多的青年教师提升专业素质、积蓄发展动力,为学生托起未来成功的梦想!

8.研学旅行感悟 篇八

又是新的一天,阳光照耀着大地,微风吹拂着花草,白云悠悠。我们来到了农业嘉年华。

跟着导游,我进入了第一区,蔬朗星空。嘉年华内,扑鼻而来的是果蔬的气息。微热的温度,清新的空气。我看到了砍瓜、红果仔、蛇丝瓜······香炉瓜具有极高的观赏作用,对治疗高血压有良好的疗效。过了一个个区,眼前出现了五彩的植物。一些高大的绿色的树,叶子很大。紧接着,闻到了薄荷的味道,一些同学将手抚过植物,笑称自己的手为“香手”。最喜欢的是那一片薰衣草,紫色的在摇曳,芳香溢满心田。

我为看到这样多的植物,学到了这样多的道理而开心,但我同时也陶醉在这样欢乐的氛围中。出了校园,大家在公交车上唱歌、聊天,没有了束缚,没有了纷扰,有的只是欢乐。我在每一个人的脸上,都看到了微笑。我们在自由活动的时间,与同伴们玩耍,拍照,吃冰糕、零食。抛开了烦恼,去微笑。大家寻找着沿途看到的新娘,大家一起在热气球周围拍照,大家共同分享零食。这一刻,我们这的只是个孩子。我看到了小学的同学,看到了与往常不同的老师,不一样的活跃,一样的欢乐。

9.学《弟子规》感悟 篇九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它先后有序地将讲解了学童们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敬长辈、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基本生活规范,现已成为一种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的蒙学读物。

三中要求学生学习《弟子规》,让孩子懂得,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使孩子们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让古圣先贤的智慧在孩子们心中萌芽生根,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通过和孩子一起学《弟子规》,我深刻领悟到其内涵和重要性。此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做人、处事、交友、尊老、爱幼等道德行为规范。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素质。要认真学习《弟子规》,以《弟子规》为准则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时时、事事、处处为孩子作好表率。

有一位哲学家说得好“好书开卷引人入胜,终卷使人获益”《弟子规》正是这样一本好书。我发现,自己的孩子学 1

《弟子规》后,许多方面的表现都有了较大变化。

一是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了。以前他的床铺、书桌等都靠我们收拾,而现在都是他自己整理,而且井井有序。另外他还会涮洗自己的鞋袜、衣物。

二是知道体贴父母了。他经常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拖地、择菜、擦玻璃、饭后收拾刷洗碗筷等。一次,他妈妈切菜不小心切破了手指,他就赶忙去药店买来创可贴帮妈妈包上。我有时头痛他就帮我按摩头部。

三是懂得孝敬老人了。我们回老家看望双方老人时,他总是和我们一起去。有时还用自己的零花钱给老人们买点好吃的。今年正月,爷爷患胆囊炎输液治疗时,他就主动陪床看护爷爷。

四是学习更加勤奋了。在学校能够认真学习,遵守纪律,和同学搞好团结,帮助老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在家不用父母督促,积极主动完成各科作业,搞好复习。有时自己还去图书馆、新华书店查阅学习资料,学习课外知识。

三中的教育不是单纯的说教教育,而是实践教育,通过诵读文化经典,孩子们的确有了很大变化,让我们家长能够认同。孩子学习《弟子规》,只是一次远征刚刚起步,未来的旅程还很漫长,相信三中的教育会滋润孩子们的心灵,也会成为孩子们人生路上的灿烂阳光!

《弟子规》是圣贤教育的指南,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

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它不仅适用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而且适用于各阶层不同年龄的人学习和效仿,是规范人生纠正错误的良方,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有百益而无一害。它能胜于法制强行,它能在人的心灵上起到道德言行的约束,它能唤起人们的“仁爱”、“慈悲”之心,从而树起人生的正确坐标。

10.学标杆感悟 篇十

首先,《武当》开辟“武当武术大讲坛”选择传统武术名门正派的明师,是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负责,也是对“武当武术大讲坛”负责,更是对民族优秀文化遗产负责。当前,社会各个行业都被假、大、空充斥,武术也不例外。胡编乱造,以假乱真,招摇撞骗者不乏其人。他们恣意妄为地把传统武术变为“操”和“舞”大事兜售,而丢掉的却是传统武术的灵魂。各种媒体为了寻找噱头,不辨真伪,也不顾真伪,有意无意地充当他们的帮凶。《武当》能拨乱反正,逆潮流而动,弘扬真正的传统武术,确实体现了“武当”精神。

武术,名家甚多,明师甚少,不少人不择手段地为自己戴上许多耀眼的光环,然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当然,这也是制假贩假的社会潮流所致。其实,良莠不分的武术界现状,也是推广传统武术的困难所在。因为,热爱武术的群众,由于种种原因,对真正的传统武术知之甚少。正可谓“一担黄铜一担金,世人认假不认真;黄铜卖尽金还在,可怜世人不识金。”因此,《武当》在推广传统武术的过程中正承担着艰巨的导向作用。

传播传统武术即或找到武术名家和明师,也并非即如所愿,须名家或明师真心传授才行。参加了著名武术家、吴式太极拳名家、梁式八卦掌名家张全亮先生的八卦掌培训之后,感触颇深。其一,众所周知,武术,尤其内家拳法,追求“禅拳如一”、“练养结合”。讲课则是消耗能量、功力,尤其是边讲边做,更是拳家之大忌。然而,张全亮先生深知,来自天南地北的学员,怀揣求知的渴望,置古稀之年而不顾,不辞辛劳,着实令人敬佩。先生传授知识准确,理论明晰,一丝不苟;手把手,一对一,不厌其烦,真是诲人不倦。其二,张全亮先生授课有详实丰富的教材,备课认真,准备充分;课后组织辅导、复习、练功,抓得很紧。早晨六点天不亮就组织学员传授他自己创编的《周天大练法》作为一天练功的准备活动。晚上就寝前还组织学员站桩,增长功力。因为师生相互理解,心心相印,学习内容丰富,教师讲课有声有色,学员热情高涨。其三,张全亮先生武德高尚,有真传而不藏私,倾囊相授,能设身处地地为学员着想。在约定的培训内容之外,张全亮先生还把自己创编的《周天大练法》传授给学员。《周天大练法》全面地活动头、肩、肘、手(指、腕)、腰、胯、膝、足(趾、踝)等各部位,用以达到活气血,通经络,防病祛病;扩大各部位活动范围,增强神经敏感度和肌肉与韧带的强度,提高技击抗暴能力。《周天大练法》绝不仅仅适用于准备活动,更不是一套简单的操作方法,而是张全亮先生奉献给大家的一套完整的增强内力和武功的辅助功法。

参加梁式八卦掌培训班的学员,都感到六天时间太短暂,真有流连忘返之意。如果“武当武术培训大讲坛”每次都能请到像张全亮先生这样的名家、明师,《武当武术大讲坛》一定能办得更成功。

“武当武术大讲坛第二期培训班”八卦掌班有来自国内外的三十多位学员,背景不同、情况不同、层次不同,自然收获也不同。本人来自辽宁,从吴式太极拳名家张耀忠先生习练吴式太极拳二十年多年后,经张耀忠老师首肯,又师从张全亮先生习练梁式八卦掌。太极拳“纯以意行”、“以柔克刚”、“引进落空”的理念,决定了太极拳的习练难度,因而才有“十年太极不出门”之说。现代人习练太极拳缺少过去那样的习武环境和诸多条件。如果习练中一味的松沉、柔化而不懂技击原理,就使得太极拳失去了武术的灵魂。我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文练太极养庸人,尚武另有八卦门”。师从张全亮先生习练梁式八卦掌,其中也包含这个想法在内。然而,八卦掌也是著名武当功夫之一,易学难精。所以,习练多年并不见“动静”。主要是没有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较系统地学习和培训。而这次参加“武当武术大讲坛”封闭式培训,则是一次不可多得之良机,虽然时间短暂,但收获颇丰。现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梳理一下,可以视为对《武当》和张全亮先生的汇报。

一、呼吸顺畅了。

这次“武当武术大讲坛”八卦掌培训学习的第一个收获,是练功中呼吸顺畅了许多。张全亮先生为学员讲梁式八卦掌手型,讲到中指、无名指要分开时说了一句,“这是气口”。我当时心里一动,后来认真体悟了一下,果然,中指、无名指分开后,呼吸格外顺畅,十分清楚地感觉到呼气吸气皆系于丹田。前几年,我在厦门居住时,曾对梁式八卦掌掌型中的每个手指在八卦走转中的作用进行过一段比较认真的体悟,写成《八卦走转之于手》(发表于《武当》2010年第9期)一篇八卦掌习练体会文章。文章对“八卦走转”掌型中的手指形态,以及在“走转”中的作用,一一做过分析,以为比较细致,但却忽略了中指、无名指分开对呼吸产生的影响。这不仅使我认识到,学习无止境,功夫修炼无止境。同时,更深刻地认识到所谓“大道至简”、“真传一句话”,并非虚言。以此,足以证明传统武术细致入微,奥妙无穷。

“气沉丹田”是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乃至各种武术、气功、导引等功理功法所追求的效果。因其不易修炼,容易产生不良后果,武林各家都采取谨慎传授的态度。如太极拳先师们多告诫学生采取“自然呼吸”,“忘掉呼吸”等方法,以避免出偏。这也是所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到功夫练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就会“气沉丹田”。在气功界,专门训练打通小周天的训练,也是主张“勿忘勿助”。可以说,关于“气沉丹田”,很少有人深讲,人云亦云,莫衷一是。此次“武当武术大讲坛八卦掌培训班”,张全亮先生的一句话,却让我顿悟八卦掌走转时,中指、无名指分开,可使呼吸顺畅,并有利于“气沉丹田”。我以为,太极拳修炼中,完全可以借鉴此法。太极拳行功时,本是掌指自然舒展,若是中指、无名指略微张开些,同样会呼吸顺畅,有助于达到“气沉丹田”之目的。如此,练功时掌握和运用“中指、无名指分开”呼吸顺畅,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二、步子沉稳了。

八卦掌在走转和太极拳行功时,都强调脚下要虚实分清。由于前几年腿部受伤等多种原因,八卦走转一直练得不好,但觉得更主要的原因则是不得法。这次八卦掌培训给了我们一次提高的机会。张全亮先生告诫学员,八卦掌要做到“稳如坐轿”,“步若蹚泥”,首先必须把虚实分清。只有虚实分清了,步子才能稳定。“虚实分清”的要领是“后脚坐实”,前脚虚着地面,能抬而不抬。张全亮先生又进一步讲,所谓“后脚坐实”的“坐”,是指意念在实腿的“承扶”穴,并反复地讲解、示范。如果只笼统地讲“后脚坐实”,学员不得要领,不易掌握。张全亮先生把“后脚坐实”的意念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同时,也因其简单明了,易于操作,而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太极拳习练有“坐着打拳”的拳谚。意思是说,行功练拳如同“坐在板凳上”,形象地反映出太极拳屈腿行拳的要领。其实质也是讲步法的虚实分清,尤其吴式太极拳行拳,一条腿支撑为主;大虚大实,更讲究虚实分清。多年来,关于“坐着打拳”的意思早已明白,但做起来却不甚明了。如今,张全亮先生在传授八卦掌时,告诫我们须把“坐”的意念落实在实腿“承扶”穴上,这就使我找到了太极拳行功“坐着打拳”的真实之感。“虚实分清”和“迈步如猫行”的习练也高了一个层次。如此,一个解决“虚实分清”的准确意念,解决了八卦掌、太极拳行功中的步子稳定问题。步子稳定了,重心稳定了,行功中的“中定”也就解决了。武当武术是功夫,是高深玄妙的功夫,要实练苦练加巧练,持之以恒的练,但就是不能傻练。

三、眼睛睁大了。

张全亮先生带领学员进行八卦走转时,强调“撑掌根”、“肩背后倚”,以增强张力和弹性。道理是一听就懂,但看到学员们操作的力度依然不够,张力、弹性也达不到要求。于是,先生喊道:“眼睛睁大!”八卦掌关于眼睛的歌诀这样说:“两眼圆睁若朗星,头端审视更分明。瞻前顾后疾如电,展动周旋似转轮。观定敌人身手脚,乘虚攻击莫留情。临场对敌人难进,全在双眸一团神。”由此可以看出,“眼睛睁大”在技击当中的作用。八卦掌、太极拳是高层次武功,当然更讲精气神。太极拳行功中,十分注重“神意贯注”。如果没有武术基本训练,没有武术功底,直接习练太极拳,不易进入状态,往往练得疲疲沓沓,软软绵绵;有的人甚至眯起眼睛,欲睡昏昏。这是太极拳习练走入误区的表现。张全亮先生一声“眼睛睁大”之呼喊,不仅让我掌握了八卦掌走转的要领,也使我走出了习练太极拳的误区。因为,太极拳行功时目光游移,可以造成心猿意马,浮想联翩;而神凝于眼,威而不猛,目光四射,炯炯有神,才能做到太极拳行功中的“神意贯注”。由此可见,“眼睛睁大”,在八卦掌、太极拳习练中的重要性。此外,眼睛也是高级功法“六球一柱”运用的关键。

四、肩胯松开了。

肩与胯是人体的主要关节,分别是上肢和下肢的根节,让它“松”比较困难。八卦掌训练由肢体外形的沉坠、顶拔、撑裹、抽推、拧旋等增强力度的强化手段,把肌肉和韧带练松、练长、练出弹性。在意念的贯注下,从不松中求松,使不自然变为自然;使“松”的层次从形和意两个方面得到提高,效果显著。太极拳则是用意念达到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裹裆溜臀等,使肢体由刚、由实,转柔、转松。虽然这些完全可以用万法归一,殊途同归来解释,但相比较之下,八卦掌的训练,比太极拳只用意念练“松”来得快,来得实。这次培训,张全亮先生反复讲解,反复示范。八卦走转中贯彻“绷撑”、“争力”、“拧裹”、“拧旋”等理念,提高了八卦走转中招式的“张力”。因学员认识明确,方法清楚,效果显著。经过短时间的八卦掌训练,已经觉得肩和胯比起以前“松”了许多。这也是我这次参加培训体会较深刻,认识比较明确的一个问题,并且已经运用到自己的练功和教学之中。

五、张力增大了。

在八卦掌走转中强调“头顶项竖”、“掌根前顶”、“背向后倚”、“三抱七撑”等诸元素,以及“绷撑”、“争力”、“拧裹”等理念,都是为了提高八卦走转中的“张力”,进而达到八卦掌主张的“刚柔相济”。这次培训中,张全亮先生就具体地讲解了八卦走转中的“绷撑”、“争力”、“拧裹”、“顶拔”、“沉坠”等理念,并反复地予以示范。遵循张全亮先生的一系列传授练习,八卦掌招式“张力”的内涵明显提高,八卦走转中的步子稳定,气势增大。

“张力”增长也是各门派武术锻炼的目的之一,因而在武术习练中,更具有普遍意义。譬如,太极拳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劲法中,掤劲最为重要,而且其他七种劲中都程度不同的包含着“掤劲”。太极拳招式中的“掤劲”,其主要成分就是“张力”。如果没有“张力”的存在,“掤劲”也就不存在了。参加这次“武当武术大讲坛”培训之后,在太极拳习练中,由于每一招一式“张力”的体现,武术意思明显增强。确切地说,是八卦掌、太极拳的习练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一个新的层次。

上一篇:高二年级作文竞赛活动方案下一篇:议军会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