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数学小发现小学生数学日记

2024-09-12

生活中数学小发现小学生数学日记(共20篇)

1.生活中数学小发现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一

过年了,我和爸爸妈妈开车回濮阳。

在路上,妈妈问我:“从安阳到濮阳一共是100公里,我们现在的速度是每小时120公里,如果以这样的速度我们什么时候能到濮阳?”我冥思苦想了一会儿,终于回忆起了以前学过的路程问题。想到这个,我顿时茅塞顿开,对妈妈说出了我的解题思路:“先用120千米除以60,算出来每分钟行2千米,然后用100除以2,算出来从安阳到濮阳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需要50分钟就可到达。”

妈妈问我为什么这样算,我说:“因为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100千米除以每小时120 千米除不尽,所以我把每小时120千米除以60算出每分钟行2千米,再用100 除以2千米就算出了所需时间。”妈妈听了我的解题思路,直夸我知道动脑筋了。我得到表扬心里高兴极了,生活中到处是数学,学好数学知识真好!

2.生活中数学小发现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二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不高的原因分析

目前绝大部分小学生都缺乏问题意识, 主要表现为习惯于听老师讲,习惯于想办法去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即便是有问题,也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问题意识严重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个体

一方面,学生不敢提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存在自卑、紧张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他们即使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是由于害怕所提的问题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薄, 而不愿将问题提出来;另一方面,学生不善于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知如何提出,不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因此导致他们难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教师方面

一方面,教师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围绕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来授课, 忽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预设的问题过多,削弱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部分优生参与教学,其他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具体途径分析

1.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变“想问”为“敢问”

紧张和自卑是造成学生不敢问的最大心理障碍, 可见克服这两种消极心理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每一位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爱护, 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 当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不管其问题是否有价值,都要先给予肯定,肯定他们的勇气,这样学生才会有再次提问的勇气,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才会有提出问题的勇气和习惯。对于那些能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应该给予大大的表扬,并利用这些问题与学生展开思考和辩论,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

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形成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够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问题的角度可以是“ 归类或分类”,也可以是知识的“ 来龙去脉”,使学生通过训练逐渐学会对知识或者现象的观察、追问、联想以及对比等,并由此而提出问题,从而逐渐使学生形成问题思维。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来实施:

( 1) 在课题处质疑 。 首先 ,教师告知学生今天要学习的课题 ,并让他们猜想学习的内容以及你认为的其中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 从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例如教学“ 利息”时,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利息的概念是什么? 利息是怎么计算的? 利息与本金之间有什么关系……

( 2) 在知识的易混处质疑 。 数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知识或概念容易混淆,在使用中容易出错,教师可以以此为着手点,提出问题,引出学生深层次的探究。 例如,在学完“ 圆”这一节课之后,可以质疑圆的周长和面积在计算方法、实际应用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从而加深学生对圆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3) 加强知识体系的构建 ,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发现问题 。 当学生能够自主提出问题的时候, 就表明他正在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在数学学习中知识在不断更新,所有的知识都是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的,很多新知识都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通过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引发很多问题。

3.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积极创设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激情,诱发质疑猜想,从而促进学生提问意识和兴趣的形成,以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数学知识有深入的挖掘和理解, 并在此基础上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总的来说,发现和提出问题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且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从以上几方面入手,帮助学生从“ 想问”变为“ 敢问”,“ 不问”变为“ 好问”,“ 会问”变为“ 善问”,最终发展成为新形势下的优秀人才。

摘要: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完成问题探究。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并针对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积极性不高这一教学现状,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生活中数学小发现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三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

一提“数学”二字,人们总是认为数学最贴近我们的就是计算,却忽略了数学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激发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内因,首先就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如,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就问学生一个问题:“你都知道有关数学的什么内容?”学生都按照大人教的那样回答:“2+3=5是数学知识。”、“8个苹果是数学知识。”……“生活中可能没有数学吗?可能没有数字的存在吗?”老师的发问引起学生们的争议。打电话拨号码有数字;坐电梯按控制键也有数字;买东西、吃东西等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有数字,而且还有许多数学问题。在我的启发诱导下,学生又纷纷列举出很多例子,从中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我又从原始人类记录猎取食物的一个个故事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学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学生不仅明确了学习数学的道理,而且关注了学习内容、意义和价值,激发了学习、探究数学的兴趣和愿望,调动了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既然数学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他们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想办法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一种满足,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感。从而,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精神。然而,生活中每件小事都能帮助学生学数学。如,在每学期开学发数学书这件小事中,我改变以往由教师数书同学传书的方法,而是相信一年级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够解决,请他们自己组织发书,选一名“小老师”总体负责数书,再分别由各组选出小队长亲自来向“小老师”领书,再发书。这样一来,大家共同数数,小队长经自己亲自数数,再领书。“小老师”也要对工作十分认真负责,发书过程中由于一方数错导致书与人数不一致,小队长马上就算出缺少或多出的本数。这样的分书方法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书中,我不时创设一些解决问题的情境:发一行人的书、发全组2行人的书、发本组女生的书、发本组男生的书……根据遇到的不同情况,学生数人数的方法也不同。有的一个一个数;有的两个两个数;有的数第一行女生人数再加第二行女生人数就是全组女学生人数;有的用全组人数去掉女生人数剩下的就是男生人数……通过发书、数人数这样一件十分贴近生活的事,学生从中领悟了一些简单的加法、减法、对应的含义及道理,学会了多种数数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再如,学习加减法及体会其关系时,让学生伸出一只手,看看手指上是否也有数学问题。学生答道:“5个手指就是数字5,1个大拇指就是数字1……”。此时教师引导道:“你们想想和我们学的加减法有没有关系?你能从手中找到吗?”这一下,学生们又睁大眼睛,不停地搬弄着手指:“1个大拇指和4个手指合起来就是一只手上的5个手指。”、“5个手指减去1个手指还有4个手指。”、“5个手指减去2个手指还有3个……”说着说着同学们笑了,不仅很有兴趣,而且发现无论怎样变都是这一只手上的5个手指在变化,都离不开5。有时是1,4和5;有时是2,3和5,有的想到:“握上拳头就是0,那就是0,5和5的关系。”通过从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提供充分的数学实践活动与交流的机会,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成为他们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

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这并不是我们学数学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能應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再创造、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一定的应用技能。数学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从而体现数学的意义与价值。如,学习“分类”之前,先让学生到社会中去调查,生活中什么地方有分类这个数学问题,它们又是怎样分的。学生们调查后汇报:“超市中有分类,小食品放一起,饼干放一起,酒放一起……”、“书店也有分类,大人书放一起,儿童书放一起……”学生们从生活中学会了按一定的标准分类。这时请同学运用学到的分类方法,将自己的书包整理一下,看看怎样分类整理。学生马上将从生活中学到的分类方法运用到整理书包上,有的按学科内容不同分,有的按书本不同性质分,有的按书本大小不同分。总之,方法不一,但都能将自己的书包由原来的无序整理为有序,锻炼了自理能力。并让学生回家后帮助家长做一件能用到分类这个数学问题的家务,和家长共同评价,从而检查分类方法及生活能力的掌握情况。学生从活动中不仅理解、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能观察、分析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在解决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再开动脑筋加以完善解决,从而获得应用的技能。

总之,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承。只有密切联系生活和已有知识经验,才能学好数学。而学好数学就能更好地在生活中再创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与能力。

4.生活中数学小发现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四

星期天,妈妈和我在家做寿司。妈妈用海苔卷上米饭,放上各种食材,然后卷起来,做成了三段长长的海苔卷。妈妈把它们分别切开,每个海苔卷可以切成6个寿司。妈妈问我一共可以做出多少个寿司呢?“18个。”我想了一 会回答道。“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妈妈微笑着问。“妈妈做了三个海苔卷,第一个切成了6个,第二个也是切成6个,第三个还是6个,这样我们就有3个6,我就用6+6+6=18算出来的。”我回答。妈妈把做好的18个寿司放在盘子里,然后又问我:“宝宝最小,可以吃4个寿司,妈妈可以吃6个,爸爸最能吃,剩下的都给爸爸吃,那爸爸能吃多少个呢?”“我知道,我知道!我们一共有18个寿司,我吃了了4个,就是18-4=14,妈妈又吃了6个,就是14-6=8,还剩下8个,那爸爸就是吃8个。”我高兴地回答道。妈妈笑着把一个寿司塞进了我的嘴里。“恩!真好吃!”妈妈说,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的身影,只要我们善于使用它们,就能使生活变得更精彩!

5.学生数学生活日记 篇五

因为,三八那天下午,我们放假一晌,没有语文家庭作业。老师说:“如果谁愿意和她一起去,下午1:40到2:00在绿地广场集合。可以带点水和食物,不能骑自行车,要步行。5:00返回到绿地广场。”还听老师说,以前老师乘坐校车走这一段路得用四十分钟。我心中粗略的估计一下:走这段路乘坐校车单程得花去四十分钟时间,我们小学生就是用最快的速度走,假设比校车慢一半,那么,我们单程得用八十分钟时间,往返就得一百六十分钟。

我们从两点出发到五点返回原处,只有一百八十分钟时间。一百八十分钟减去一百六十分钟,也就是二十分钟。想到这儿,我决定不带水和食物,去的时间喝足水,回来时妈妈接我时再让她带上水,就可以了,这样我可以轻装上阵了。由于,别的同学有带水的、有带吃的、有带小动物的。而我是轻装上阵,所以一路是遥遥领先。果然,我们在那儿只停留了大约十分钟。因为学校已经搬迁走了,只留旧校舍在那儿,老师不由得见物思人。给我们讲述了一些故事,此行的目的第一是磨练大家的意志;第二是让大家知道以后要节约用水。返程时,老师用激将法,看谁先跑到绿地广场,我们你追我赶,比去时的速度还快,我首先冲在前边,由于跑得快,出汗多,缺乏水的润泽,此时,使我真正懂得了水到关键时候的用处,平时我们要节约用水。

6.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篇六

我们在学数学时,老是有同学问为什么要学数学,生活中别人又不会考你数学题,但是其实生活中充满数学,只是你不注意而已。不行的话,就让我讲一件事给你听听吧。

有一次,我去买牛奶,买东西嘛,总是要货比三家才能知道哪家便宜哪家好嘛。于是我跑了三家超市,发现了三家超市的价钱都不一样,而且优惠方法也不一样,我就想:那我要好好算一下才行了!第一家的价钱是50元,而且折扣是所有商品都一律八折,我要买5瓶牛奶,于是算式就是这样的:50x5x80%=200元。第二家则是一瓶52元,而且买三送一,算式就是:5&pide;3=1……2,52x(5—1)=208元。第三家:每瓶60元,满200减50,我想:60x5—50=250元。接下来,比较一下,200<208<250,肯定是第一家便宜呀!但我又想:第一家光去到都要花十几块,那相比之下,第二家和第三家都在我家楼下,这样一想,肯定是第二家便宜呀!

生活中,数学处处都在,只是需要你细细观察而已!

7.生活中数学小发现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七

一、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 使学生认识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杨振宁教授认为:“中国学生虽然普遍学习成绩出色, 在数学推理运算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他们最大的缺憾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 缺乏创新精神.”究其原因就是受到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等方式及师道尊严旧观念影响, 一切以升学为目标来进行高强度的题海战术训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问题可问或者不敢提出问题, 未认识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因此教师需通过介绍数学故事、数学史和现代社会科学迅速发展的需要, 提高学生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如意大利的伽利略敢问星球为什么不沿着直线走;小时候被人称“白痴”的爱因斯坦提出什么是时间, 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等“怪”问题, 他们最终成为伟大的科学家.通过教育, 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使学生从没有问题问到想问问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建立起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才感到自己处于自由和放松的氛围中, 思维才能进入自组织、自调节过程, 才能真正的敢于表现自己, 才有可能激发出最大的潜能.如果师生之间冷漠, 教师在课堂对调皮学生偶发的不良现象过多指责, 必然使课堂气氛紧张, 学生的心里感到压抑, 不敢提出问题, 学生的思维不能处于高度活跃, 创造性思维就无法产生.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错误, 甚至是很荒诞, 教师都不要批评或取笑, 要通过语言、动作、眼神等向学生传递教师的关注、激励和赞许之情,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尊重自己, 是可以信赖的, 这样学生思维的激情才会爆发出来, 否则学生的好奇心和提问精神就会被浇灭.生活中应通过各种方法拉近师生的关系, 让师生在友好氛围中交流.如教师加入班级的QQ聊天群, 学生生日时发个祝福短信等.当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时, 老师的认可、同学的喝彩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提高, 才能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要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首先要让学生有问题.“生活是创作之源, 素材是思维之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原有认知水平, 充分挖掘教材和生活中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感性材料, 把枯燥的数学原理与丰富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只有创设多元、新颖、刺激且能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才能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思维活动才能达到高度的紧张状态, 学生才易于发现问题, 并提出学生关注且想知道的问题.问题情境可以通过图画、图表、模型、实践活动、故事、随堂实验、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或由具体的数学问题引起悬念等多种方式进行创设.如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时, 教师说:“大家都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你们能说出四边形、五边形、二十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引起学生思考, 教师很快说出答案, 此时学生感到好奇、惊讶, 心里都在想怎么求多边形内角和呢.问题自然就会产生.遇到学生提不出问题的时候, 教师应作适当的引导, 让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来观察世界, 同时教师用暗示性语言等引发学生思考, 使其产生质疑猜想, 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四、教师示范引领, 让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 就会敢于提出问题, 但是还没有办法解决根本的问题.由于初中生的知识基础较浅,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比较薄弱, 常用的分析思考方法不多.因此,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尤为重要.首先, 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分析思考方法, 如分析法、综合法、枚举法、归纳类比法、联想逆向法、否定假设法、数形结合法等, 引导学生用这些方法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如在学习数学七年级 (下册) “6.1.1有序数对”时, 针对当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后, 每家的房前都挂上了门牌号的情况, 我在课堂上提问:“你能用数字结合适当文字表述你家的位置吗?”许多学生纷纷说出家在××村 (街) 号.“家长会要到了, 你能告诉家长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吗?千万不要让父母找不到你的位置哦.”问题解决后, 我又提问:“你能提出类似的用有序数来表示物体位置的问题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此时, 学生们纷纷跃跃欲试, 有的提出:怎样用有序数表述老师家在学校的位置?更精彩的是有个学生提出:怎样用有序数表述我国发射到太空中的卫星的位置?经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学会了用联想类比的思想方法来思考和提出问题.此外, 教师可采用故意留下一些破绽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或通过做纠错题、开放题等方法来进行训练.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一要得道, 二要经常历练, 历练成了习惯, 才算有这种能力.”这里的“道”便是方法.只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加强对学生的思考方法和提问技巧进行多角度的指导和训练,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和提出问题能力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总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创建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 努力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 精心指导学生学习思考和提问的方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进一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真正体现新课改理念, 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李伟, 王洁.“问题提出”也应以学生为主体[J].数学教育研究, 2001 (1) :8.

8.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发现知识 篇八

关键词: 数学活动 观察活动 表达活动 操作活动 思考活动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主动学习原则指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应当在一定的条件下,尽量多地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材料.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要学习的材料,探索问题,获得知识.教师要善于把学习的内容转化为一种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实践、去分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知识能力上的收获.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活动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知识

只要学生能观察到的事物,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儿童的思维是以直接思维为主的,他们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与自己已有的感性经验相联系,而他们的感性经验是很不可靠的.因此,教师应尽量多地设计一些具体事例,指导学生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概念时,可设计比较下面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图1)

哪个面积大?你是怎么想?(意见不一致时出示图2)

把这两个图形分成同样大小的方格.

(图2)

这时老师再问:现在你能判断它们面积的大小吗?你是怎么想的?

前后揭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单位进行测量.测量长度用长度单位,测量重量用重量单位,测量面积就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这样通过学生的亲自观察、思考,自然而然地引入了面积单位的概念,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这个内容的重要性.

二、在表达活动中发现知识

学生可表述的内容,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述,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使他们能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说明理由.在低年级,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看图填数、看图列式、口述算式等,组织学生的说说活动.如,对于类似9+7的算式,要求学生口述如何用“凑十”法得到16.对于15-8等于几,就要看8加几等于15.对于高年级学生,可要求学生反复读题,口述分析题意的过程,积极参与谈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反驳同学乃至老师的诊断.例如,有位教师在复习圆的周长公式时说:“圆的周长等于它的直径的3.14倍.”一位同学当即站起来说道:“老师,圆的周长并不是直径的3.14倍.”老师一愣,继而和颜悦色地问:“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学生回答:“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这么一说学生便议论纷纷了.老师抓住了这个机会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但在实际计算时,通常取它的近似值3.14.显然,这样的讨论分析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操作活动中发现知识

学生可进行的实验操作,应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让学生运用实物或模型进行操作,边动手、边动脑,并说出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比教师单独讲解更有效.

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时,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一把剪刀.一上课,我就指出:“今天学习的是三角形内角和,看谁能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折、剪、拼等操作活动,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是多少?”学生听后,兴趣盎然,积极思考,认真拼剪.几分钟后,有的小声议论:“好像是180°.”不少同学争先恐后地举手,希望第一个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有的说:“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掉,拼成一个平角,平角是18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有的说:“把直角三角形不是直角的两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是一个直角,两个直角就是180°.”甚至有的同学说:“把正方形对折剪开就是两个三角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就等于180°.”我及时表扬,同学们都为自己的发现而异常兴奋,掩饰不住喜悦和自豪.

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而且在动手操作中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索未知,培养了创新能力.

四、在思考活动中发现知识

可由学生自己思考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思考是智慧的生长点,教师在每一堂课中,都要设计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交给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获取知识.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出示两个角“∠”和“∠”.

然后问:这两个角谁大谁小?针对这个问题,学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争辩,发表各自的意见。有的说第一个角大,因为看上去第一个角的边要长一些,有的说一样大……通过争辩,学生在无法形成统一意见的情况下,设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把两个角重叠起来,比较一下,得出正确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讨论争辩的过程,是学生矛盾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深化的过程.

又如,教学分数的通分时,老师让学生比较下面四组分数在大小:①5/7和2/7;②1/8和1/10;③4/7和4/9;④3/4和5/6.学生对①、②、③都能很快地比较出大小,但是第④题学生被难住了.这时老师抓住了学生的思维困惑处让他们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经过讨论交流,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①把分数化成小数比较;②把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③把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④用画图的方法比较.老师再提出一个问题:哪种方法比较简便?让全班同学再次讨论,学生发现最好的方法是把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这正是今天所要学的新知识 通分.讨论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主动探索知识的空间,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同时也增强了合作意识.

9.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篇九

说起书数学人们定会想起枯燥的数学,呆板的符号,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今天,我发现数学也很有趣了。

今天,我去信箱拿信,发现信上面的邮政编码都是214028,这时为什么呢?我上网查了查,原来21也就是前两个邮编是代表哪一个地区,而21则是代表江苏省苏南地区,4是代表哪个邮区,在这儿,4就是代表无锡市邮局,0是指哪个邮局,在这里,0就是等无锡本市邮局,这里一个数字就代表一个市、镇、村。而这后面的两个数就是表示哪个邮局。了解了这么多,也就是说邮递员要先把一些邮件分发到某个地区,再由这个地区上的邮局分到一个邮区,再由这个邮地局分给投递局,最后,投递局把信件送到收信人的手中,所以邮递员的工作也很困难啊!

还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了父母的身份证上面前6个数和我的一样,而后面全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终于,我发现了前6个数字其实就是地区代码而后面的几位数就是出生的年月日0是代表站位,而最后几位数则是防止重复的编码,看来数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啊。

10.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小论文) 篇十

作者:南昌市城北学校

六年级

潘帅 指导老师:南昌市城北学校

廖 文

记得还是去年夏秋相交季节,妈妈说许多商场的服装都开始换季打折了。于是,选定一个休息日,我们便准备上街‚狂购一番‛。来到一家商场服装部,还没有来得及看衣服,就被‚全场买200送200‛的宣传条幅深深吸引了,我们决定就在这家商场选购。不一会儿,妈妈买了一件标价398元的上衣,按商场规定,拿到200元返还券。又逛了一会儿,我们看中了一件标价350元的男装T恤,旁边售价牌上大红宣传栏内写着——6折,我赶紧拉着妈妈这件可以打折(当时,我还不懂打折的真正意义,只是经常听大人说,知道‘打折’就比原来便宜)。可是,售货员说:‚用返券不打折,只能按正价350元买。‛妈妈想想,返券留着也没用,于是就加了150元为爸爸买下了这件T恤。

此事不久,数学课上我们学习‚百分数‛,其中就有‚商品打折‛的知识。这使我联想到前几天我和妈妈的经历,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回到家,我把那些衣服统统找出来,用新学的知识‚埋头苦算‛一番。妈妈的上衣是398元,按商场规定,398元不足400元,只能返券200元,这样算来如果买四百零几的服装不是更划算吗?再算350元的T恤,用现金打6折,也就是210元/件,我们用200元券不打折,就加了150元,两件衣服标价总计748元,参加‚买200送200‛活动,妈妈一共交了548元,也就是说消费748元送了200元,只相当于打了7.5折左右,这和我当初的想法---‚五折‛相差太远了。我赶紧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妈妈,妈妈开心地说;‚我早就算过了,平时商场也常打7--8折,‘买200送200’只是一种吸引眼球的促销手段,不一定就会比平常便宜很多,只不过这两件衣服是一定要买的,所以就买了。帅帅现在就能用学校学的知识帮妈妈购物,真了不起。‛得到妈妈的夸奖,我很高兴,同时我也知道购物中有很多学问值得我们思考。

这次购物,我收获很多,归纳了一下,购物中要做到三个字:‚算、比、想‛,一、算一算,打折前后的价位、其他商场的价位

正如‚买200送200‛,粗看是打了五折,但有的商场故意把商品的原价改成‚198元、298元、398元……‛,这样一来,顾客要么少享受了‚198元‛的优惠,要么就要多消费,加钱买别的商品,以凑够那200元。有的商场是真正给顾客实惠,虽然没有表面的五折,但原价位没有随意改动,让顾客明明白白消费。

二、比一比,不要轻易听信花样繁多的促销手段

‚买一送一‛,返券销售,均是促销手段。就像我们买的两件衣服一共花了548元,只相当于打了7.5折左右。如果不是因为爸爸等着买T恤穿,我们则无缘无故的多浪费了150元。

三、想一想,是因为需要还是被‚很便宜‛迷惑

11.生活中数学小发现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十一

一、教学互动的深化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新鲜有趣的事物最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实际上,体验生活中的事物并发现乐趣可能对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常用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确可以模拟各类教学情境,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场景,但如果能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体会到数字图形的乐趣,或许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好方法。

归纳式互动教学是常用的方式之一,它是指教师针对教学目的、教学难点,归纳互动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课堂课下讨论,总结出与教学目的相近的内容,再由教师予以总结评价,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的目的。比如,在小学数学中有轴对称图形这一知识点,除了通过课件呈现轴对称图形外,也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里寻找他们感性认识中的轴对称图形,拍成照片带到课堂上,看是否符合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或是设计一堂剪纸课程,让学生在手工活动的乐趣中感受轴对称图形,发现其特点,一一总结,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情境式互动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教学方法之一,它的便利在于涵盖了逼真的形象、真切的情感、寓教于乐等。顾名思义,情境教学法都是根据小学生特殊的身心发展以及心理特征对情景进行设计,要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心理特征等进行充分的联系,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创设适当的具体情景,让学生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其具体场景能够在学生内心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兴趣,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将教学场景进行更加生活化的创设,能够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增加对数学知识以及实际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以此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性和重要性。

归纳式互动和情境式互动及其他互动方式可交叉使用,当然,这需要根据知识点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达到有的放矢。

二、情感互动的渗入

除了教学方法这个“硬件”需要重视以外,与学生情感交流以及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种“软件”也不能忽视。笔者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爱发言的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表达,但其他学生却注意力不在发言人身上,精神开了小差,发言的学生或许会因此积极性受挫。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改变这种局面,让学生学会倾听。学生只有用心倾听,才能理解发言的内容,和发言的人产生共鸣,进而产生情感的交流。作为教师,也要懂得倾听,不因年纪、身份的差距而失了认真听学生说话的态度,即使学生没有说话,但通过学生的神情,教师也能感知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求。

三、充分的课前预设

目前教师除了对课件技术上的呈现之外还忽略了其对学生产生的实际效果,即教师在实施针对教材备课这种“预设”行为的过程中忽略了课堂“生成”的实际情况。所谓教学预设,是指教师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及学情分析等的预先设计;课堂生成则与学生的思考过程有关,思考指向与目标的达成,是一种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积极的思维活动,课堂上的生成应当是学生围绕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思考所形成的对问题的理解、感受、针对问题的回答以及仍存在的疑问等。在课堂实际教学中,学生会对哪个知识点有更多的疑惑?针对某个问题,学生会做出怎样的回答?错误的回答会是什么样的?教师需要在实际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中随时将早准备好的“预设”做同步调整,从而把握课堂的教学节奏,合理并有效地应对课堂上的各种状况。

在教师备课的预设中,还需要注意预设的“留白”。留白是中国画中的一个专业术语,就是说作画时不能太满,要留有空白处,才能令人有想象的空间。教学预设也是如此,预设时,不一定要设置太多环节,要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产生多向的交流互动,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提出问题、说明想法。

四、加强实验性的教学体验

多让学生走出去,课堂不是唯一的教学环境。户外教学在国外是一种被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学生与教师通过户外考察、实地观摩或是游戏等方式,把知识点融入实际接触的人、事、物和环境中,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感受知识点与生活是怎样结合的,书本上的内容具象化能够让学生加深感性认知从而形成记忆。

小学数学教学也可以结合具体知识点更多地应用到户外教学中,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其深入生活,比如,小数、分数、百分数及数量单位的转换这一部分知识点,可以带领学生在银行观摩,观察银行职员的工作状态,邀请银行工作人员通过实际案例讲解一个小数点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对数字、对货币形成一定观念,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让数字、符号活跃、生动起来。

参考文献:

[1]郑娜.小学数学的情景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7):114.

12.发现数学中的美 篇十二

1 和谐美

数学,首先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和谐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统一、有序、无矛盾以及对称、对偶和平衡等等。

无论是观点的论述,还是定理的证明,首先要求的是所陈述的内容是正确的,是符合科学的。其次,要求逻辑推理的严密。数学的统一表现为各种观点的相互印证、各种结构的相互协调、各种方法的相互融合,各门课程的相互渗透。一篇文章,如果是一气呵成,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就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而对称、对偶在数学中的例子,真是无穷无尽。正三角形、正方形以及正多边形,无一不是对称图形。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物,大部分都是对称的建筑物,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埃及的金字塔,尽管只是简单的三角形形状,它的轮廓只是几条线段,但都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站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眺望天安门城楼,无不为中国古代建筑师的杰作而叹为观止,这其中就包含了对称性和各部分建筑的合适的比例。自然界中对称性也比比皆是:美丽的蝴蝶、绚丽的花朵、晶莹的雪花……,无一不是大自然的杰作。而数学中的对偶,有概念的对偶:正数和负数的对应,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对应,实数和虚数的对应,正弦和余弦的对应……,有运算的对偶: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微分和积分……,有结构的对偶:加法定理公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和无一不体现了对偶性。

值得一提的是黄金分割数。古希腊的毕达哥斯学派,首先从数的比例中求出美的形式,这就是黄金比0.618。黄金比从它产生之时起,就作为公认的一条美学规律,无数艺术家的艺术作品,都是根据这个比例或接近这个比例而创作出来的。这些艺术品都给人一种和谐美的感觉。直到当代,数学大师华罗庚把它应用于最优化理论中,在优选法中,创造了应用很广的0.618法。

2 简单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对于简单美的追求所导致的“真正的进步”,以二进位数制的建立为例来进行分析。二进位制渊源已久。作为一种系统的研究,莱布尼兹最早认为建立这样一种数制的可能性。他认为在二进位数制中,只需使用0和1这样两个数字就可表示出所有数量。他指出,1表示统一,0表示无。他推论道,只用0和1就可以把所有的数字都表现出来。这种记数法对于电子计算机是特别适用的。因为,在计算机中可以很方便地用一个特别按钮的“开”和“关”来分别对应数字“1”和“0”,进而,又只需适当增加按钮的数量,我们就可用按钮的组合来表示任何一个二进制数。

3 奇异美

奇异美即在于求“新”求“异”。这恰好符合人类在科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精神。因为奇异,使人们产生崇高感,在数学中对于新奇的领域和新奇的问题,也可以使数学家产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和神秘莫测的美感。历史上,哥德巴赫猜想,地图着色的五色问题,都引起了无数数学家的无限兴趣。从有理数发展到无理数,从实际中一维、二维、三维空间,到抽象的n维空间的建立,从有限的观念,到无限的观念的认可,每一次认识上的深化,都导致了数学理论的重大进展。可以说,数学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探索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产生奇异性,又不断解决奇异性的历史。

4 对称美

当谐调的比例构成为1:1时,称为对称。对称作为谐调的特例,给人以平衡感,称为美的样式,就是对称美。对称美不仅是指几何图形的对称,也包括各种数学概念和理论之间的对称。数学中的对称美是数学对自然本质的一种反映。

几何图形的对称图形是典型的视觉对称美。平面或空间图形的中心对称(即点反射)、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空间图形的平面对称都是这种图形。而既是中心对称,而且所有过对称中心的直线都是对称轴的平面图形是圆,既是中心对称而且所有过对称中心的平面都是对称平面的立体图形都是球。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最美的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这就是球与圆达到了全对称的缘故。

代数当中,数的加法与乘法通过运算律而形成对称:

a+b=b+a,ab=ba,(a+b)+c=a+(b+c),(ab)c=a(bc)

互逆运算也是一种对称,如指数与对数ab+c=abac lg(ab)=lga+lgb

性质符号与运算符号的对称:

a-b=a+(-b)

a÷b=a×1/b

二项式定理的展开式呈现的也是一种对称:

(a+b)n=C0nanb0+C1nan-1b1+C2nan-2b2+…+Ck-nan-kbk+…+C2na2bn-2+C1na1bn-1+C0na0bn展开式的系数当n=1,2,3,…,n,…时,列成表便实现了一种几何对称:如图1。

除1以外的每个数都等于自己“肩上”两个数之和,这就是著名的“杨辉三角”。

由于数学的发展,对称性的概念已超出了数学的范围并获得了更加广泛的意义。一般地说,这即是指组成某一事物或现象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对等性,对此我们仍然从数学上去把握和表现。在物理学上,正电子的猜想便是狄拉克从数学对称美的角度大胆预言出来的。他唯一的根据就是从电子运动的方程得出正负两个解。几年之后,这个预言得到了物理学家的证实。狄拉克后来说:“理论物理学家把数学美的要求当作信仰的行为,它没有什么使人非信不可的理由,但过去已经证明了这是有益的目标。”在达·芬奇的杰作《最后的晚餐》中,耶稣与十二个门徒共进晚餐,达·芬奇的构图使他们全都面向观众、一字排开,坐在正中间的耶稣头部正好受到中间亮光的衬托,精心构思的光线效果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耶稣的十二个门徒每三人一组对称地分布在耶稣的两侧。基督被画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样的描绘目的在于表达基督的情感和思考,并且身体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画面把人物的情感、形态和心理准确的融为一体,不仅表现了每个门徒的神态差异,而且十分集中地表现了耶稣身上的美和善与叛徒身上丑和恶的冲突、对比。

摘要:数学美感和审美能力是进行一切数学研究和创造的基础。数学追求的目标是,从混沌中找出秩序,使经验升华为规律,将复杂还原为基本。所有这些都是美的标志。

关键词:数学,美学,简洁,和谐

参考文献

[1]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3.生活中的数学观察日记 篇十三

这天我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我们先去了文具区,看见一支铅笔6毛钱;一支水彩笔大约6毛钱;一块橡皮大约6毛钱;一把尺子1.4块钱;一瓶墨水2.7块钱;一个铅笔盒大约20块钱。

我们能够明白一支水彩笔和一块橡皮大约就是花了一样多的钱,8瓶墨水大约和一个铅笔盒就是花了一样多的钱。我们然后去了食品区,把一些食品的价格都换算成1000克,得出了以下结论:包菜就是1.3元,最便宜;大米2.8元;面条7.3元;快餐面22.3元;面包24元;肉36元;薯片80多元;咖啡95元;最后就是巧克力150元——180元最贵。能够看出没有怎样加工过的东西通常很便宜,而加工过的东西通常很贵。薯片虽然看起来很便宜其实它就是很贵的,再说它就是垃圾食品,我们要尽量少吃。

数学真就是一门有用的科学啊!

14.生活中数学小发现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十四

妈妈问阿姨:“一只烤鸭大概有多重?”

阿姨说:“一只烤鸭大概有8两重。”

当时我就很纳闷:8两到底有多重?回来的路上一直问妈妈这个问题。

妈妈告诉我说:“1斤=500克,1斤=10两,你开动脑筋算一算1两等于多少克?”

“1两=50克。”我脱口而出。

妈妈又说:“一只烤鸭油8两重,8两等于多少克呢?”我只好算起来:1两是50克,8两?五八四十,8两等于400克,我终于算出来了,妈妈还一个劲的夸我爱动脑筋呢。

15.生活中数学小发现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十五

课本仅仅是给我们的提供了一个范例而已。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应会灵活使用教材, 也可以“变教材”。平时, 我们应注意在生活中收集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 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 让课堂生活化, 如历史上一些的数学名题、一些当今社会活动中所发生的现象或事情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好素材。例如, 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 教师可先让学生在课前找一找生活中的百分数, 然后拿到课堂上一块儿研究。在设计练习题时,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百分数, 教师也可以目前社会上一些明显的社会现象作为素材, 如因为中日关系紧张, 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下降为例, 理解“去年日产汽车降价20%”中下降20%的意义。教学的内容不局限于教材, 因此,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可将数学教学延伸到课堂外。

二、巧妙地把一些生活情景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 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传统的教学, 常常关注的只是知识传授, 学生就像一个“容器”一样被动接受, 对知识的产生过程很多时候一直忽略, 学生这样机械地获得知识, 最终提高不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学会巧妙地把一些生活情景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 将课堂变成生活的模拟, 还原数学情形, 展开生动有趣的体验式教学, 变课堂为生活情景, 克服时间和空间限制, 让学生从生活情景中学教学, 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我发现, 平时帮大人买卖过东西的学生, 对这部分内容更易接受。因为他们眼中的“元、角、分”是来源于生活的, 他们数学知识的获得自然是来自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当数学教学与他们的生活情景发生联系时, 课堂学习便是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 学习的迁移产生, 真正构成了对数学的理解, 从而使数学学习真正成功。

三、增加教学动手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理解数学

数学实践活动课是连接数学和生活的纽带。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数学学习的需要, 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 又有着数学价值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切身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比如, 教学“探索一块石头的体积”时, 它不像“圆柱体”, 也不像“长方体、正方体”, 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它又不能用割补法。于是, 学生从乌鸦喝水中得到启示, 动手做试验探求石头体积的思路, 最后得到了方法。这种实验操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也为发展高科技从小培养了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

四、加强课外实践, 带着数学知识走进生活,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学习的首要基础是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 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找机会让学生去生活中亲身实践。教学中, 教师应多设计一些有价值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教师也可让学生到校外, 通过模拟现实,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比如, 在学统计图时, 教师可让学生去附近的市场和超市调查某商品市场每天的销售量、货物类别、哪些商品的销售额高等情况, 搜集一些原始材料, 然后制成相应的统计图, 再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 给商家一些经营和进货的建议。

要搞好实践活动, 需要学生从实践对象中明确需要研究哪些因素、怎样搜集这些因素的有关信息。之后, 学生才能去具体搜集这些信息, 并将信息加以分析判断, 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提出建议。当学生有建议和基本结论之后, 教师应鼓励学生付诸实践, 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结论和建议。比如, “在教学完三角形的稳定性”这节课后,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建议:“教室里有些桌凳松动了, 哪位同学可以根据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通过思考, 觉得用学过的三角形的稳定性, 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提炼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用它可以科学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总之, 生活既是数学的发源地, 又是数学的根, 因此, 生活中处处能找到数学产生的痕迹。因此, 将数学与日常生活背景联系在一起, 才能让学生获得真正有生命力的东西, 使他们不仅理解数学知识, 而且能够灵活应用。这样也使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更加真实、可信, 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油然而生。

参考文献

[1]王庆玉.生活:小学数学教学的源泉[J].甘肃教育, 2012 (10) .

16.生活中数学小发现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十六

关键词兴趣 发现问题 问题意识 创新精神

一、培养学生善于用“批判"的眼光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使学生学会“批判”,在前人的基础上学会创新。传统教育以教师绝对权威和支配操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是专制式教育的集中反映,它所造成的学生是被动的、盲从的,这是“创新”的大忌。介于此,我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同的看法,怀疑书本理论,怀疑同学乃至教师的观点。鼓励学生不拘泥于现成的知识,勇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比”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讲授到这样一题:“一项工程,如果由甲队单独做,正好在规定时间完成,如果由乙队单独做,要超过计划规定的时间5天才能完成。如果先由甲、乙两队合作3天后,其余的再由乙队单独做,正好也在计划规定的时间完成。完成这项工程计划用多少天?”学生们读完题后感到很棘手,有的同学感到束手无策,课堂顿时陷入极其沉闷的状态中,(由于在较复杂的应用题教学中,我常渗透方程的思想。)一会儿,有一位数学成绩很好的同学回答说,这道题只能用方程来解答,接着他讲述了他的思路。“设甲独做用x天完成,乙用(X+5)天完成。据题意列出这样的方程:

立即有同学感叹道,哇!怎么解呀!这时我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只是这样说:“你们看这方程列得有没有道理?”同学们个个用挑剔的眼光在审判这一方程,讨论声一片。无一提出反对意见。接着我提问了几个同学列这一方程的思路。让同学们再在这基础上讨论另外的解题思路。

是由于“前人"的思维触摸到某些人的灵感,很快有人站起来说到:“本来这项工程乙独做要超过5天的时间才能完成,而现在恰好在规定时间完成,是因为甲从中帮助了他3天,导致乙少用了5天,这就说明甲3天的工作量等于乙5天的工作量,甲、乙的时间比是3:5,即乙完成工程的时间比甲多2份,2份就是5天,1份是2.5天,那么甲完成的时间是3份即3×2.5=7.5(天)。而甲完成的时间就是计划规定的时间。

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不断实践、不断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求索精神

激发了兴趣,学会和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以后,只有经过不断的训练,不断的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想象,才能使学生的质疑问题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右图:

一个大直角三角形分成A、B、C三部分,A为正方形,B为直角三角形它的斜边长是5厘米,C为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3厘米;求B和C的面积和。

此题己知条件并不直接、明显,对照问题,解题途径“含而不露”难以下手,但同学们没有放弃,都在积极思考、讨论。各种推测接踵而来。如“这两个面积和应该与告诉我们的两数据有关;怎样联系呢?既然求的是面积能不能把这两条斜边转化成一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呢?怎样转化呢?……”我看“火候”己到,我说了一句提示语:“还有哪一个条件你们没考虑到呢?”同学们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动手画,有的动手剪、拼,很快有人举起手中的纸片嚷嚷到,把B和C的一直角边重合正好拼成两直角边为5厘米和3厘米的直角三角形。我随即追问到:“怎么想到拼凑的?”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因为重合的两直角边是正方形的两边。按道理这题算是结束了,可有同学举手回答说,我不用剪拼用旋转的方法也能得到这样的结果……同学们没等此同学说完就追不及待地操作起来,有人表现出不屑一顾的神色,认为和刚才方法一样,不值得一提。我抓住这机会表扬了这同学善于思考,善于反思的学习品质。同时要求同学们对待问题要求异、要反思。这说明没有猜想、没有探求、没有实践,就发现不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们知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有疑”。小学生学习数学往往多满足于“知其然”而不求“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勤于分析、善于思考、敏于联想,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洞察力和对数学问题的顿悟。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同中见异,异中见同的能力,以及对习以为常的事例提出新的见解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场景会培养学生对提出问题进行探究的强烈兴趣和不断的求真精神。

17.我的发现(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十七

数学日记和平常写日记是一样的,记录的是和数学有关的事情,可以记录身边的数学小故事;可以写在生活中用到数学的情况。数学网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了四年级学生数学日记,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学生数学日记:我的发现

18.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篇十八

我毫不犹豫地说:“要用50秒。”

妈妈摇摇头,连声说:“不对,不对,你再想一想。”

我思考了一会儿,恍然大悟,说:“妈妈,我明白了!从一楼上到三楼,一楼不用上。所以,3—1=2(层),要上两层,从一楼上到三楼要用30秒,30÷2=15(秒),上一层要用15秒,上到五楼,第一层不用上,5—1=4(层),要上四层。4×15=60(秒),也就是一分钟。”

妈妈听了,朝我竖起了大拇指,微笑着说:“你真棒!你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一道数学难题呢!”

19.生活中数学小发现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十九

一、设计的理论基础

首先以“目标导向教学理论”和“发现法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目标导向指以目标导向和反馈矫正为基本特征的教学体系, 是以前提测评—目标认定—导学达标—目标检测为主线的一种基本的有效的模式。它强调设疑示标, 强化预习,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调查、收集资料, 将收获与问题带入课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教师通过课前导学作业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来自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补充、完善和强化。这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布鲁纳强调用发现法学习的四个部分, 依据发现法的教学程序原理, 通过在一些适宜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我们确定了发现式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模式, 分以下四个步骤:

(1) 设置情境——提出有挑战性, 同时富有吸引力的研究课题;

(2) 演示现象——提供感知材料, 背景知识;

(3) 提出猜想——对演示现象进行归纳, 提出猜想, 并构造相应的数学模型 (数学化) ;

(4) 验证猜想——对结论进行证明或修正。

二、设计的教学理念

“问题式导学案”教学设计, 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需要, 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 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创设由浅入深的问题情境或设置问题台阶, 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讨论、探究, 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 发现问题, 完成第一次教学;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 分析问题, 完成第二次教学;当堂进行达标测试, 及时得到反馈, 解决问题, 完成第三次教学。这种设计, 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任务, 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次数、思考深度得到了增加。具有目标明, 方法优, 易操作, 效果好, 适用广等特点。

“问题式导学案”教学设计既要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又要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使学生在自主研究学习中找出问题, 积累经验;在讨论质疑的学习中解决问题, 形成能力;在总结交流的学习中共同成长, 拓展创新。促使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从“教会”转向“学会”进而“会学”。

三、设计的基本环节

“问题式导学案”教学设计, 始终围绕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进行全过程设计, 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 常见的环节有:课前问题预习导学、课堂问题学习研讨发现、课内问题成果初展、典例剖析、课后概念整合、问题拓展延伸。

1.课前问题预习导学的主要意图:

从具体的内容入手, 使之问题化, 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 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 或创设情境, 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 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 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 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体现导学的目的。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出发点, 课前回忆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 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知识, 自主解决教材和教学要求中的基础性问题, 引导学生对疑难问题做好标记, 能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1) 通过预习问题初步归纳出本课时学习内容的知识点;

(2) 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感知内容、理解内容中的方法及其他相关信息;

(3) 写下自己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讨论解决;

(4) 展示预习成果, 交流你的思考及提出新问题。

2.课堂问题学习研讨发现的主要意图:

以分析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课堂上教师不是简单地按知识点顺序进行讲解, 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根据学生课前准备的情况, 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并借助问题的变化和深入供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 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总结学习中的经验, 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一般是从“交流课前准备情况”入手, 它的设计意图有两个:第一,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第二, 为后面教师与学生对问题的共同探讨做准备。

课堂问题学习研讨的设计关注的是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教师是在学生已经有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差异, 在学习中的心理感受, 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 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两个方面精心设计问题, 使课堂教学内容整合成既有学生自学中的问题解决, 又有新问题的研讨交流平台, 使学生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拓展和延伸, 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3.课内问题成果初展、典例剖析的主要意图:

立足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学习要求进行针对性练习和拓展。一般分为“成果初展”和“典例剖析”。“成果初展”不是简单做题, 而是根据学生预习的成果和前一环节的点拨, 精选、精讲、精练, 进一步把知识点进行内化, 以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典例剖析”是在研讨中实现“定位提升”。设计的典型例题是预习题中知识点的延伸与运用, 并且渗透一题多解和数形结合、类比等思想方法, 体现出学生的学习品质是有个性的、真实差异的。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归纳和总结。学生和老师之间相互讨论、相互置疑、相互评判补充, 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异质互补, 实现共同发展与和谐发展的课堂追求。

4.问题拓展延伸的主要意图:

除关注知识结构、学习方法的总结外, 适度拓展延伸,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其他知识点, 实现“知能应用”, 便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培养学生交流和思辨的能力。

“问题拓展延伸”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在学案的空白处要写上学后记, 关注学生学习后的问题和指导学生有效进行方法、规律等的整合。

(2) 布置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思考题, 供学生拓展探究,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 设计下节课的相关课前学习问题及与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关的辅助资料和信息资源, 使课内学习自然延伸到课外, 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20.生活中数学小发现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二十

笔者在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一直比较注重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以下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发表几点体会:

一、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不用刻意,只要稍稍想一想,我们都能感觉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现象蕴藏于生活中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比如存款利率问题,商品价格问题,促销打折问题,建筑造型问题,家具结构问题,橱窗支架问题,等等等等,不胜枚举,触目皆是。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得带领学生走向生活,就得给学生一双数学的“慧眼”,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到数学事实,发现数学现象,从中感受到这个世界数学无处不在,数学十分重要。

为此,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常常利用课前、课后带领学生去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发现身边的数学素材,体会数学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意义。这样,学生学习数学就能如临其境,就会产生亲切感,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悦纳心理。

在执教低年级数学时,我想到低年级小朋友由于刚接触数学,于是特别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尽量把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从小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的时候,我便首先将同学们引向一幅“可爱的校园”情境图中,让他们数一数“校园”中的实物,接着又把同学们带到教室外边,让他们数一数生活中10以内的物体,使小朋友初步体会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就在他们眼前,从而觉得数学不再陌生,不再神秘,就如朋友一般。又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我将教室布置为商店,从学生中推选几个售货员,其余学生充当顾客,让学生们模拟购买学习用品,学生在这样一种有趣的教学情境中,真切地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数学。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写数学日记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与数学相关的事物,从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创设机会让他们学习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习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周围的世界。如星期天跟着母亲到菜场买了几样菜肴,哪种菜肴价格多少,用了多少钱;自己的家距离学校大概多少路程,从家里走到学校大约要用多长时间等等。开始的时候,学生写的数学日记不免有点幼稚,语句不太通顺,但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至少对生活中的数学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愿意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并且将原本缺少生活情趣的数学题材变成了自己感兴趣的、活生生的“数学故事”,这无疑有益于他们的数学学习。

二、联系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数学

数学教学,应该注意在启发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开始了解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学会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解决生活问题。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着力加强数学实践活动,尽量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努力使学生有较多机会到生活领域和生产实践中接触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材中编入的例题与实际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必须努力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模拟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蕴含数学问题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感知和探究数学问题,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如何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主动进行探究、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呢?这里,笔者试列举自己教例加以说明:

可以在游戏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比如,教学《认识图形》这一内容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请学生动手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借此初步感受不同的平面圖形;接着引导学生给图形起名字,分角色扮演不同图形,自述各自的“形象”、处所、用途等等。有了这样的游戏活动作引子,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探究学习时,就有了特别强烈的兴趣和欲望,学习的时候就会专注、投入,学习效果自然就比较好。

可以在动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特意让学生看了“猴子骑车”的动画,让他们从车子行走平稳而不会颠簸的事实中,发现圆形轮子安全性;同时也从感性上认识“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相等”的知识。以这样的方式引入新知,学生深深感到了数学生动有趣、有血有肉,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就在他们的生活中,而且利用感性认识来支撑抽象的数学知识,有利于知识的建构。

还可以在活动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在高年级学生中,我就注重通过丰富数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数学的生活意识。比如,学习平面图形、绘制学校平面图时,我就组织学生开展测量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去测量校舍建筑、球场操场、花坛水池等的长和宽,然后按规定比例画到白纸上;再如,教学有关《乘法的估算》时,我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入手,先告诉学生咱们学校报告厅300个座位,再请他们猜一猜“我们一个年级有7个班,每班有53人,全年级到报告厅开会,能坐得下吗?”由此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大略算出参会人数,进而引出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乘法的估算。

三、融入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

理解知识是一种学习,运用知识则是一种更为重要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了数学知识之后,如果不能引导他们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能训练他们将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对学生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因而是无效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至多只是考试的能手。因此,在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我们应该让他们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这既是学生们所乐意的,也是教师所必须关注的。

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贯比较重视。在教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内容之后,我安排了让学生为自己的照片装饰精美边框的应用环节;教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内容之后,我安排了让学生回家试着帮助爸爸妈妈算算房间地面面积、计算铺地面砖数量、购买面砖所需钱数等应用环节。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我们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预算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很好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

除了引导学生走进自己可以直接参与的生活场景,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之外,我还经常借助故事,蕴含数学问题,让学生进入虚拟的生活情境,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有一次在数学活动课上,我给学生讲了这样的故事:

张大伯在摆摊卖螃蟹,两位小青年来到跟前要买他的螃蟹,问:“这螃蟹一斤要卖多少钱?”张大伯说:“30元一斤。”其中一个青年说“我只喜欢吃蟹身,一斤只能收我15元。”另一个青年说:“我只要吃蟹爪,你也只能按15元一斤收钱。”张大伯听了,觉得有道理,就依了他们,把螃蟹身子和爪子分开,都按15元一斤收了钱。回家的路上仔细一算,这才发觉上了两个青年人的当。

讲完故事后,我让同学们想一想,可以用哪个数学知识来说明张大伯为什么上当了?这时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好奇又引发了探究的欲望,而探究欲望又促使他们开始积极地思考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同时也他们更加深刻体会到了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有益于他们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实际能力——这才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

上一篇:提高基层执政能力建设下一篇: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