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建设

2024-07-01

现代化建设(共8篇)

1.现代化建设 篇一

办群众满意的学校,为孩子打好成才的基础

——王店小学现代化学校建设汇报材料

王店小学创建于1913年,位于王店镇街南,学校占地16822.5㎡(25.1㎡/生),校舍面积5209㎡(7.8㎡/生)。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72人,教职工32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专科以上学历达94.4%,本科学历占教师总数的15.7%,(学校有县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骨干教师6名,学校坚持走有农村特色的治校之路,确立“办群众满意的学校,为孩子打好成才的基础”的办学宗旨。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初步形成了“关爱教育”、“环保教育”的办学特色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特色。三年来学生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30多人次。教师在市级以上发表、获奖论文50多篇。教师个人县级以上获奖20多人次。

一.加大硬件投入,打造精品校园。㈠.加快校园建设。

我校位于镇政府所在地,学校面貌每年有较大变化,校园铺设了彩砖,新建了师生浴池,更换了师生所有桌椅,更新了破旧窗户。今年12月份协调征地40余亩,正在兴建24班规模的现代学校。

㈡.完善教学设施。

近年来,在努力改建校舍的同时,我们还根据教育现代化的需求,积极完善学校的内部教育教学设施。目前,学校设有多媒体网络教室、音乐室、图书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科劳技制作室、少先队队室、体育器材室等专用室。学校按省颁布的标准,配置了各类教育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教学仪器和设备已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所有教室正准备通电视、通广播、配备液晶投影仪、实物投影仪和班级图书柜。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满足课堂教学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要求,我们先后投入资金近3万余元,购置了一体印刷机、复印机、打印机、数码相机、摄像机、刻录机、DVD、扫描仪等教学设备。今年为每个教研组配置了笔记本电脑。每年不断添置图书,使学校的图书达到1.94万册,生均达20册。

二.践行文化育人,提升办学品位。

㈠.以校训为切入点,创新办学理念,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训是学校的灵魂,必须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校训所体现的学校精神、办学宗旨、育人目标、成才方向、行为规范,要以积极的心理状态等存在于师生的内心深处,从而影响学生,激励学生。我校校园文化的切入点就是从分解、领悟、践行校训“立志自强”入手。意思是立志高远、自强不息。因为我校外村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0%左右,学习成绩由于流动性大,整体上不如我们本校学生。但是他们今后同样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我们在教育中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校以“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校风,引领“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风,陶冶“乐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学风。坚持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办学水平。这与我们的办学宗旨办群众满意的学校,为孩子打好成长的基础是一脉相承的。

㈡.让先进文化时时充满校园,让多彩校园处处体现教育。以“格调高雅、特色鲜明、布局协调、配套实用”为原则,合理布局走廊围墙文化、学习工作文化、操场活动文化。在图书阅览室的内内外外,我们精心布置了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主的古诗词、《三字经》等;在劳技室前,为配合环保教育,我们布置了切合生活实际的环保文化;在北教学楼我们精心布置了立志自强为主的励志文化。为了实施关爱教育,我们布置了关爱教育墙。

我们积极推进学校的环境文化建设,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学校环境创设中做到每个细节、每一个过程、每一处绿化都精雕细刻。环保、礼仪、关爱、运动、古诗等主题壁画与优雅的校园浑然一体,让学生领略浓郁的校园书香。

㈢.通过多种活动,来显现学校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体现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为此我们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显现学校文化。①兴趣小组活动。② 竞赛类活动。③节庆类活动。④社会实践类活动。⑤主题系列类活动。几年来,我校在镇组织的各类活动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㈣.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工文体活动。

学校每年总要安排一些活动,真心诚意为教师做些事情。每年一次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既开阔了眼界,又增加了氛围。今年学校安排了四项比赛活动:羽毛球、乒乓球、一分钟跳绳、两分钟踢毽。以年级组为单位组团,每个项目全体教师都必须参与,每周一个项目,教师们称之为教职工活动月。根据比赛成绩,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一定的精神奖励。教师积极参与,气氛热烈。既活跃了气氛,又锻炼了身体。通过各种活动,把教师的心聚在一起,让教师们真切地感到学校确实是一个温馨团结的大家庭,在学校工作精神上有寄托,专业上有发展。

三.力抓队伍建设,锤炼师德师能。

多年来我校在管理中建立长效的多元机制,从班子建设、师德建设、业务素质培养、校本培训等多方面采取多种措施狠抓两支队伍建设。

㈠.领导班子队伍建设。

1.和谐团结,开拓创新。班子成员平时分工协作,关键时拉得出打得响,正是我校班子成员和谐团结、开拓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

2.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首先是工作上以身作则,都担任主科教学,且教学质量名列前茅。在课改上,在教科研上,在教学理论的总结上都在教师中有发言权和指挥权,今年领导班子成员发表文章10多篇。在工作中,我们始终以“摸实情、讲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为工作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作出工作计划,提出工作要求,并能率先做好表率。

3.制度规范,躬身践行。全体成员率先学政治、学理论、学技能。学校工作中做到“三定四带头”。即定学科、定年级、定学生,带头执行教学常规,带头进行课题研究,带头上好公开课,带头撰写教学论文。每学期开学前,分管领导负责制订所分管工作的考核条例,交教师会议讨论后,由分管领导负责考核,期终总结评比。对规范学校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㈡.以师德建设引领教师的发展方向。

加强师德建设,一是始终不渝地加强对教师的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职业观,二是加强法制教育、教育法规学习。三是开展树师表活动。每学年都认真开展“爱事业、爱学生、爱自己”关爱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并大力宣传校内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好典型。让教师们向身边的典型学习。每年把学校优秀教师的典型教学案例汇编成册。

㈢.以校本培训为主培育教师的成长。

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教学分析与研究、“师徒”结对、课件制作与评比、校际教学交流和课题研究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校本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手段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㈣.以评价机制引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操作制度,是实施评价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其次,充分发扬民主,各项制度的出台,事先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反复修改,最后由学校教代会审议通过后实施,使教师在制度制订过程中受到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对照制度,做到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保证了各类评选活动的公正和公平。第三,把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规范评价与谈心工作相结合,使教师干有明确的职责,行有具体的要求,评有明确的标准。第四,平台搭建,增强教师成长动力。通过最大限度地多派教师外出听课,最大限度地举办市级教研活动,最大限度地提供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竞赛,学校每位中青年教师均有一本《教师专业成长手册》或《骨干教师发展手册》,分学年记录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成长脚印和发展轨迹,为教师搭建平台、创设机会。

㈤.以人本关怀引导教师的潜能发展。

近几年来,学校十分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开展教师全民健身运动,举办好每年一次的教职工运动会,组织好两年一次的教职工体检,开展好每年一次的教职工外出考察学习。学校重视对教职工生活的关心,给生病住院的教师送去温暖,给家庭困难的教师献上爱心;每年新春佳节前夕,学校领导分头给每位退休教师拜年,并致节日的问候,学校领导还经常登门探望年事已高和身体欠佳的老教师。

四.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我校在强化质量意识、在严格教学过程管理中,突出了三个方面的重点:一是以立项课题为先导,以教科研促教改;二是严格执行“五认真”要求,积极实施有效教学;三是突出现代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通过突出重点分类推进抓教育管理,提升了教学管理的品位。

㈠.加强制度建设。

我校围绕“狠抓常规管理,构建办学特色”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学校各项常规管理,提高办学品位。开学第一周,学校强化规章制度建设,学校班子人员分工负责修订《学校奖惩条例》、《教师“五认真”月考核条例》、《优秀班级评比条例》、《先进教研组评比条例》、《教科研先进个人评比条例》、《等各种制度。

(二).严格执行“五认真”要求,积极实施有效教学。学校的生命在于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的质量在于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在于教师的业务素养及教学的全过程。多年来,学校始终将教学工作的重心落实到课堂常规管理、教师的教学过程管理和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等内容上来。

1.改一改备课方式,记一记课后反思,推动课堂的有效教学 首先变革原来的教案格式,我们把教案分为公案和个案两部分。⑴、公案的形成。公案由备课组教师集体讨论,分单元落实到组内每位教师,形成公案。

⑵、个案的设计。要求教师把更多精力放在个案与反思的撰写上,因为公案只是一些共性的设计,并不适合于每个班,每位备课组成员须在集体备课教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个性化的复备,形成自己的个案。

⑶、反思的撰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这一过程具体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教师的“反思”。所以我们把课后的反思也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我们认为反思记录的内容可以是:

2.听一听家常课堂,看一看一日管理,促进课堂的有效学习。⑴、加大随堂听课力度,推行领导班子随堂听课活动,通过对授课教师实行“听、评、看、问”一系列“会诊”,学校领导掌握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为提高教师备课、授课水平和技巧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也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⑵、教学流程突出规范有序。突出教学工作的“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 “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重点强化课表执行、巡课、听课、一对一评课反馈、备课与作业批改、学生作业日清日结等工作,规范了教师教学流程。

3.观一观名师示范,比一比成败得失,内化课堂的有效理念。眼界决定境界。每年我校积极争取外出参加教研活动的机会和名额,只要有机会,观摩课、公开课堂堂都到,相关学科的学术报告也积极主动地去参加,以求拓展教师的眼界,从而达到提升境界的目的。4.议一议教学得失,论一论个人观点,提升教师的有效成长。⑴、撰写教学得失报告。开展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我们在提出在备课本上撰写教后得失之外,我们还要求每位年青教师每个学期上交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到学期结束时,我们挑选比较优秀的案例汇编成册。

⑵、发表个人观点报告。设立教师十分钟论坛,让教师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统一规定教师论坛活动时间,并且组织开展一定主题的研讨活动,鼓励全体教师都参加活动。教师论坛的活动内容有:外出学习的教师谈学习体会、“我的教学故事”、“寻找教学的遗憾”、“我与有效教学”等。五.打造学校特色,探索发展之路。

因校制宜,大力倡导“关爱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过:“爱满天下乐育英才,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近年来,我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注重探求情感育人、爱心育人的功能,提出了“关爱教育”这一教育思想。我校提倡的关爱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教育。

关爱教育是王店小学近年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出制定的。王店小学地处镇中心,外来学生多,流动性大,学生基础差。根据生源的实际情况,学校要求教师思想上要重视外来学生,不能嫌弃外来学生。对外来学生要付出耐心,付出关爱。为此,学校制定了《王店小学关爱教育十八条》。条例分为三大块: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二是学生对学生的关爱;三是师生对社会的关爱,每一大块有六条,共计十八条。宗旨就是“让每个学生得到关爱!让每个学生懂得关爱!让每个学生学会关爱!”

学校每年开学都对学生进行一次摸底,对单亲家庭和贫困学生心中有数,平时尽可能减免学习费用,逢年过节,学校还购买一些生活或学习用品去看望贫困学生。

为了落实关爱教育,学校制定了一系列举措:

1、领导身体力行,做关爱教育的先行者。为了推动关爱教育的有序进行,保证关爱教育稳步推进,学校成立了校长任组长,学校副职和基层领导、班主任和社会有关人士为成员的关爱领导小组。提出领导工作“一二三工程”,即每位领导每周与一位教师谈心一次,解决教学和生活中的难题,关爱职工成长;每周校领导要深入课堂听课两节,对老师授课进行具体指导,关爱教师进步;每位领导每学期要帮扶一至三名学生,对学习和生活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关爱。

2、教师以德践行,固关爱之本。

⑴、在关爱教育实施过程中,启动新型师生关系,学校向教师提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要求每位任课教师都要挑选3名学生,从生活、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全过程教育关爱学生,制定了定期谈话、家访的制定,要求责任教师做到“三个一”,即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做学生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真正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目的,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⑵、在班主任工作中突现关爱,教师言传身教,一言一行都渗透对学生的无限关爱,对后进生付出比一般学生更多的爱心,倡导和风细雨、情真意切的工作方法。在班级群体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要求对单亲学生、孤儿多一点亲爱,对病残学生多一点友爱,对后进生多一点关爱,从而使学生由爱的体验积淀到内化迁移,延伸到学生对周围的人、事、物充满爱,奉献爱。

⑶、把关爱教育与品德与社会课相关内容有机结合,利用班队课等课渗透,进行关爱教育。

3、学生身体力行,体念关爱之乐。

⑴关爱自己,塑造健全人格。学校每学期开展“学生行为规范,做文明学生”系列活动,组织运动会、故事会、各学科竞赛、竞选学生干部和升旗护旗等活动,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活动中锻炼意志,培养能力,展示才华,激发出拼搏进取的信心。⑵关爱他人,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⑶关爱自然,创造美好的自然环境。从关爱生命入手,教育学生增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激起关爱环境、关爱生命责无旁贷的使命感。

4、重视学校环境建设,营造关爱氛围。

加强学校环境建设,让学生感觉到学校、生活中处处是美,时时有爱,从而产生爱学校、爱生活、爱他人的情感。学校精心布置了关爱之墙。

关爱教育在王店小学的实施,正让该校的师生面貌发生着改变: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对生活、工作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态度,树立了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观。学生不再是惟我独尊的“小皇帝”,他们懂得了从小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在他们感受到被别人关爱的温暖的同时,也懂得关爱别人。王店小学的关爱教育也获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社会各界对王店小学的做法赞不绝口。许多外村人争着把孩子送到王店小学来读书,他们都说孩子在王店小学他们放心,孩子放心了,他们才能更好地工作。

在现代化学校建设中我校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足,思考今后的工作目标,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踏实工作,努力使我校的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王店小学 2013.1

办群众满意的学校 为孩子打好成才的基础

——现代化学校建设汇报材料

王店小学

二0一三年元月

2.现代化建设 篇二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 土地总面积45.46万km2, 占全国4.7%, 居全国第6位, 其中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穆棱河—兴凯湖平原所组成的平原面积为15.7万km2, 占全省总面积的34%, 优异的自然条件给我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建国以来, 我省的农业机械化事业无论是规模还是水平历来走在全国前列, 进入21世纪以来, 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对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稳定高度重视, 相继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 减免农业税, 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 尤其是对具备条件的农机专业户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 并给予财政、金融支持等惠农政策, 合作社的投资规模也从最初的上百万元起步, 达到了目前的千万元规模, 农民购机的热情空前高涨。

农机作业合作社的组建, 无论是农民自身还是国家、省、市、县等各级政府、金融部门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应该说, 我省作为农业大省, 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是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省委省政府和省农委党组, 省农委农机局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 千方百计积极推进我省农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 作为农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重要标志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化, 无论是农机装备的科技含量、自动化程度、农机保有量, 都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好水平, 国际上最先进、最知名品牌的拖拉机及与之相配套的农具, 几乎全部落户到我省, 全省新组建投资1 000万元以上的农机作业合作社已达337个, 新购置的拖拉机53 435台, 配套机具85 416台, 联合收获机11 496台, 水稻插秧机21 493台, 其它农机设备10 709台, 我省的农业机械化事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 作为农机科技工作者, 我们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但同时也在思考, 如何保证这些大规模现代化的农机装备为我省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持续有效发挥作用, 保障这些巨大的财政投入不形成短期行为的问题也同时摆在了我们面前。针对这些问题, 2009年省农机维修研究所成立了“现代农机装备维修技术研究”课题组, 对我省的有关市县农业机械的使用与维修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调研, 结果令人堪忧。

二、当前我省现代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中存在的潜在问题

1.先进的农机装备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使用操作者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 我省引进的大马力拖拉机, 比如凯斯-纽荷兰、迪尔、维美德等大马力拖拉机, 其功率多数都在200马力以上, 而且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相当复杂, 这些拖拉机不仅采用了机、电、液一体化集成化技术, 而且驾驶操作全部是计算机在控制, 可以说一台车本身就是一台计算机。现代农机装备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拖拉机, 与传统意义上的拖拉机相比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甚至有些拖拉机的驾驶室比普通的轿车还要舒服, 同时单台拖拉机造价也比普通轿车造价高几十倍, 技术也比普通轿车的技术要复杂得多, 操纵和驾驶这样现代化的农业装备, 按要求需要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专业人员, 可是我们把这样现代化的农业装备下拨到农机作业合作社以后, 等待驾驶这些装备的人员却普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 有些初中都没有毕业, 更别说“洋文”说明书了, 就连中文说明书能看懂的也不多, 这些驾驶人员对机车本身的结构、原理、注意事项、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常识所知甚少, 也仅仅是能够开走和使用。一般来说越是先进的机车, 越是现代化的装备, 对使用条件及维修保养技术要求的就越高, 可是我们有些驾驶人员对此掌握的不多。

2008年我省海伦市一个农机作业合作社就出现过因燃油加注不当产生了供油系统严重事故。当时一台进口机车在田间作业过程中油料耗尽需要加注燃油, 由于考虑到机车拖带农具回场库加油困难, 因此, 安排场部送油, 当油罐车把油料送到田间加注后, 作业时间不长, 就发生了燃油喷油器焦死事故, 当时国内没有该型号的喷油器, 从国外进口, 等配件运到国内安装完毕后已错过农时, 并且花费的配件款相当昂贵, 这起事故就是比较典型的加注燃油不当引起的。事后分析, 是因为已经沉淀好的燃油在运送田间的过程中, 由于路途的颠簸搅动使沉淀物浮起致使油质下降, 从而导致燃油在使用过程中不符合要求而使喷油嘴焦死了, 这是一起典型的因使用不当造成的事故。

2.国外进口的农机装备维修服务网络不健全, 售后服务不及时影响农时。

我省目前还没有配备完善的先进装备的维修服务体系, 原有的维修能力对新型大马力拖拉机的故障束手无策。此外, 有些进口的品牌机器由于国内的售后服务网络不健全, 使机车在使用过程中维修服务不及时, 严重影响了农时, 给农机使用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有些即使在“三包”期内, 售后服务也不及时, 个别厂家甚至抱着产品售出门就算完事的思想。比如:佳木斯龙阳农机作业合作社的一台385拖拉机, 于2010年5月工作了180 h后出现了燃油消耗量过大的现象, 经多方联系没有得到解决, 至今这台车也不能使用。比如:绥化市的一家农机作业合作社一台意大利威斯特280拖拉机在作业过程中存在变速箱漏油, 因售后服务人员不能及时到现场进行维修, 致使作业无法进行。农业生产季节性比较强, 要求农机装备在一定的季节时间里运行可靠, 发生故障以后要求维修服务必须及时, 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维修完毕。一台价值上百万元的机车每年的工作时间多则一个月, 少则20天,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 就等于闲置一年, 其损失可想而知。因此, 在现代化大农机使用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售后维修服务体系特别重要。

3.现代化大马力的农机装备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

目前, 我省仅20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就达到1 600多台 (不含农垦) , 这些大马力拖拉机技术水平先进, 自动化程度高, 所以, 要想使这些现代化农机装备持续稳定的发挥作用, 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备的现代化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目前, 我省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基本上是20世纪80年代的能力和水平, 现有的维修体系服务于国产的低端机车还可以, 服务现代化农机装备将束手无策, 这种情况如不加以重视, 将严重影响这些先进的农机装备持续稳定的发挥作用。

4.目前, 在国家、省、市、县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作业合作社的投入过程中缺乏同步考虑农机维修装备的配套投入, 这将给后续的使用维修带来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历史表明, 只重视机具购置, 不重视机具的使用与维修势必会形成短期行为。机器与人一样, 也会有青年、壮年和老年, 也会因种种原因发生头痛脑热, 甚至发生突发性疾病, 更何况我们的燃油品质, 以及使用与驾驶人员文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差距, 而且农机具本身的使用条件及作业环境都比较恶劣, 因此, 要使国家及各级政府的投入不形成短期行为, 使投入的农机装备发挥最大的效能, 真正使农机化事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重视农机维修的投入, 提高农机维修的服务能力和手段。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还处在高速发展时期, 各行各业的资金和财力需求都十分巨大, 国家能够在这种情况下拿出巨大的财力支持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这体现了国家对农业机械化事业的支持, 我们应该切实保证这样的投入能够持续发挥作用, 更何况国家对农机化事业的巨大投入不会长久的大规模投入下去, 达到一定数量和规模后会有所减缓的, 因此, 如何使已经投入的农机装备能够持续的发挥高效作用, 是摆在我们农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但是目前我们对此重视不够。

5.在建设农机作业合作社购置农机装备的同时, 无论是驾驶人员还是农机维修人员的培训都缺乏有效的跟进。

6.目前我省的农机维修体系 、维修技术、仪器和设备与我省大量先进的在用农机装备相比要落后二、三十年, 目前的维修体系还是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根本无法为现代化的农机装备提供有效的农机维修技术支撑。

三、综上所述, 对我省现代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议在省农机维修研究所内成立“省农机维修技术服务中心” 省农机维修研究所是国内唯一从事农机维修基础理论、使用维护保养技术、检测技术、技术标准、工艺工装、节能技术、零部件修理修复、管理制度、体制机制及技术经济分析等应用技术研究的专业科研机构, 所区占地面积57 000 m2, 建筑面积21 000 m2, 具有100人以上的农机维修技术教学培训能力。现有从事农机维修相关技术研究的研究员待遇高级工程师5名, 高级工程师43名, 工程师32名, 所内设有较完备的农机维修科研试验示范及技术服务体系, 是中国农机学会农机维修分会主任委员单位, 设有国家级《农机使用与维修》专业期刊, 建所50多年来取得农机维修相关科研成果160多项。1992年维修所已经建立了“黑龙江省进口农业工程机械维修中心”并在工商部门注册, 取得了法人资格, 但是近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 仪器设备比较落后, 业务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开展, 建议省农委、省农委农机局在此基础上给予充分支持, 使其能够尽快发挥作用, 切实为我省大型农机装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持续高效的发挥作用, 为我省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提供现代农机维修技术支撑, 确保国家的巨大投入持续稳定的发挥作用, 确保我省的农业机械化事业可持续性发展。

2.加大对农机技术人员、农机维修人员和使用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实行持证上岗。把农机装备在作用季节中故障率降到最低, 防止人为因素导致事故的发生。

3.建立与新型农机装备相适应的维修服务网络, 研究设计农机维修应急检测及维修服务专用车, 可以服务到田间地头, 提高服务的及时性, 避免大马力机车在作业过程中反复返场维修, 浪费农时。

4.在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 或在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下拨过程中匹配农机维修装备、科研及仪器设备资金投入和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 切实建立进口大型农机装备的运行保障系统。

5. 制订农机装备的安全使用操作规范及农机维修相关的技术标准, 保证使用维修操作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6.在引进国外品牌大马力机型的同时, 安排农机维修技术中心技术人员同步消化该品牌机型的使用维修技术, 便于推广指导服务于全省农业机械化事业。

7.加快我省农机维修服务信息化建设, 以黑龙江省农机维修研究所、黑龙江省进口农业工程装备维修中心以及《农机使用与维修》杂志为依托, 组建全省农机维修服务中心专业信息网站, 利用农机维修网络信息平台对全省农机使用与维修技术进行专家远程指导, 使全省农机使用与维修技术信息资源共享, 促进农机维修信息互动交流。

3.农业现代化建设浅析 篇三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经营;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综合生产能力

一、农业现代化概述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即“四化”同步发展[1]。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同步发展的根基,也是难点。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补齐“三农”短板,是“四化”同步的根本性工作,也是农业农村重点工作。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也持有不同的观点。综合观点认为,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产品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理论来管理农业,以先进的制度举措来解放农业,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使传统农业转化为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2]。

农业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在尊重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地资源、区位、经济、人文等综合优势,并建立农业区域结构,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经济规模的农业支柱产业、品牌产品和特色农业产业区;(2)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主张把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的生产手段改变为现代化的手段,使农业生产主要环节普遍实现机械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现代农业不可缺少的生产手段与主要标志。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式各样的农业机械开始运用到农业生产活动中,全面应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然而,农业生产机械化并非完全等同于农业现代化,仅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3)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动力。农业生产技术化是指将先进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增加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4)农业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即人力资本化,它是指科学、合理发挥人力资源对农村社会经济的高效和优化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数量控制、素质提高、资源配置等一系列活动。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农业现代化是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知识现代化,现代农业要求劳动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接受和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的素质和技能,有较强的现代市场意识和管理才能,能熟练地使用农业先进机械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仅如此,现代农民还要具备现代化的法律知识、道德修养等。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处于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地位,对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业效益至关重要。(5)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在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应按照合理的膳食结构原则,确定具体食物和消费营养结构目标,通过相应的消费经济政策和行政干预,使农民的食物和营养结构趋于科学、健康,增强农民体质,保障农民身体健康。(6)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资源环境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化农业对人类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基础上更要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长久和谐相处。因此,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用现代化的手段保护农业资源环境,要始终把环境保护摆在第一位,使农村及其社会区环境变得整齐、洁净、美化、富裕和丰富多彩。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途径

(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应从实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我国又是属于农业自然资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资源匮乏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建设现代农业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具体建议如下:(1)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效率与效益双赢为重点,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农业保持旺盛的活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农业新产业,要进行农业产业调整,突出发展生态农业,重点是将传统农业调整到观光农业、创艺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业上,使其占农村经济的70%以上;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积极发展专业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林牧渔场等规模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些措施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2)进一步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多渠道多方式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与重视,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及生态环境恶劣的问题。比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加强农业装备,重点推进信息网络武装、现代工业设备武装、农业机械化武装农业等,构筑农村社会产业、信息知识的普遍服务体系。(3)农民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体,其正当合法权益应大力维护。家庭承包经营、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制度的发展都离不开农民的自身努力与创造,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创造力,现代农业建设才能迅速发展。

(二) 突破传统农业观念,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是兼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的弱势产业。其弱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但并非固有的、不可改变的。公司与农户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是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主旨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农业中最为普遍的种植业、养殖业与现代工业、商业以及运输、金融等产业紧密结合,使农业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社会一体化。通过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形成了合理的资源配置,市场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拓,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大大提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更加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经营方式,也是农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作者单位: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杜飞进等,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略论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新部署[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3

4.学校现代化建设之反思 篇四

天津市人民政府高瞻远瞩,近几年正陆续向义务教育学校投入大量资金,以便逐步使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实现现代化。天津市教育局为确保市政府所投入的资金有效使用,以现代化的标准和运行模式对申报现代化的中小学进行全方位考察与评估。

蓟县人民政府、蓟县教育局为使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尽快跨入现代化轨道,于2010年仓促地向天津市申报了80所中小学率先进入现代化建设。

率先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学校要按照现代化的标准和运行模式进行准备、进行模拟、进行演练,在准备中研讨、在模拟中思考、在演练中提高。这样能为后来者积累经验,以便使全县义务教育学校于明年全部能顺利实现现代化。

蓟县人民政府和蓟县教育局的举措明智、得民心、顺民意,造福子孙就应该刻不容缓!

下仓镇东太河中小是率先申报学校现代化之一。但是在实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遗憾颇多。

一、中心校不能根据实际有效地指导我们整理学校档案工作。

先是让我们自己整理,后来是让外校老师来整理,再后来是让我们帮助外校老师来整理,结果都翻工。最后还是我们本校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早晚加班加点、不休节假日、不休双休日来进行编纂学校档案。在9月30日我们去蓟县四中听完“档案目录”解读后,知道我们所整理的档案缺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过程资料。于是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大翻工。那段日子我们脑子里日夜装着档案材料,个中辛苦无人问津。10月14日打印机坏了,中心校不及时解决,热衷于工作的老师们急得精神快要失常。我的癫痫病也复发了。

二、中心校不能把蓟县教育局的精神贯彻到位。

从我们整理档案来看,许多教育教学活动都是蓟县教育局在网上布置过的,可中心校却执行不彻底。有的活动根本没有搞,搞了的也是轻描淡写,何谈活动的有效过程资料。特别是“体育、艺术2+1项目”,由于中心校平时督促的不够,这次令我们师生从8月30日几乎一直练习到10月27日。节假日不休、双休日不休、平时上课还要耽误十之六七,这对学生公平吗?

三、中心校没帮助东太河中小解决校园施工和开学上课的矛盾。

8月30日开学时,学校的所有档案资料、所有的教学仪器和设备、所有的财务在尚未得到妥善安置的情况下,教学楼内外已经施工,致使许多东西损坏和丢失,真的令老师们心疼。学生们常出现在乱堆乱放的物品中、施工的材料中、施工的场地中。曾有一个学生被一块地板砖砸了脚,有一个学生踩在了锋利的工具上,幸好都伤得很轻。在有这样极大安全隐患的状况下上课,老师们都忧心忡忡。有一段时日师生们搬到露天上课,又怎么能上好课!

四、中心校不能很好地协助东太河中小校长处理实际问题。

学校现代化建设哪方面都离不开校长。学校全方面的规划、人员的分工、档案材料的决策、各方面故障的排除、施工人员的追拿、社会来客的应酬、外出学访防奔波等等,总之届时需要考评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校长操劳。可中心校应拨给的预算资金不到位,还要求校长从已批准的预算中缩减开支。重压之下,校长几次病倒。学校也曾一度多方面失控。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心校这个教育机构实存的价值不大。它剥夺了各校校长因校治校的实际权力、束缚了各校校长的创新工作;它也时常冷却教师发自内心的工作热情,如教师流动不合理、教育经费不公开、各项收支不公示、教师工资有缺欠、统考出现作弊校等等。

教育局何不把中心校的职能收回,真正落实校长负责制?由教育局任命或竞争上岗的校长们全权处理学校事务?那样有利于校长们施展才华、创新治校;那样有利于校长们酌情使用绩效工资进行赏罚分明;那样有利于校长们选用老师,老师监督校长;那样有利于教师合理流动;那样有利于办好现代化教育。

魏树全

难忘的学校现代化建设

2010年10月28日傍晚,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考察评估小组宣布东太河中小顺利通过,全校师生欢欣鼓舞,我也卸掉了既沉重又痛苦的精神枷锁。

2010年8月15日中午,丁长权校长把我列为“学校现代办”六名主要成员之一。当时我感觉胸口如同压上一块巨石。午饭后,桥头中小的吴兵兵老师给我捶背,我茫然。拒之不忍,也不应该,然而我心里实在没有底。

起初,我们根据对“蓟县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档案目录”100条的理解,分头着手搜集材料、组织材料。责任感使我们既不耽误上课,又早来晚走地整理学校档案,一天到晚我们脑子里装着的尽是档案。

9月30日,我们去蓟县四中听完“档案目录”解读后,都傻眼了。天啊,我们辛辛苦苦编纂的许多档案材料都作废了!

我们所整理的档案缺最重要的有效过程资料。当时校园内正大搞装修,师生在露天上课,办公室、教室、档案室、仪器室、各个活动室中所有物品被摆放得找不到位置、找不到头绪,加之施工人员进进出出、施工材料到处都是,我们到哪里去找有效过程资料啊!

我们每天利用课余时间钻进临时简陋的档案室,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即使回到家里也难以入睡,真头疼啊!我时常在睡梦中考虑哪些档案内容欠缺、那些材料没有理顺、那些稿件还要修改,醒后如有灵感立刻记录在手纸上。我的感情投入得太大了,凡事拿得起放不下;我的记忆力差了,总是拿东忘西;我的脾气变了,暴躁得不会跟同事、跟妻子和气地说话;我的生物钟彻底地乱了。最令我头疼的是敞开着几盒档案去采集信息:去找老师们,老师们都忙得不可开交;去找学生,很难从学生那里得到满意的答复;去找校长,校长却总是正要找我修改墙壁诗文等,我又不得不暂时放下自己的工作,帮助校长潜心推敲、苦思冥想。“五星红旗,心中飘扬”是我在一天晚上回家路上想起来的,当时我的自行车在路中央画圈,幸好道路上没有来往车辆。

自从8月30日开学以来,我们全校师生几乎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在我妻子着急收玉米时,我只在10月1日心不在焉地帮她干一天,之后我利用两个早晨摸黑到地里去收玉米。一次我的手被刺伤,反而来了灵感,我扔下活儿就快速骑车赶到学校档案室。

我们使用的电脑多数已不能正常工作,10月14日打印机又坏了。10月15日晚丁校长向中心校校长请示,未能立即解决,急得我们整理档案人员抓耳挠腮、心急火燎,不得不先忙于准备届时我们的汇报材料和被考评的高效课堂。

10月19日,蓟县教育局领导来我校检查指导现代化建设工作。检查指导我们的高效课堂时,我和老师们一样紧张兮兮,或许怕到真的考评时失误而成为学校历史罪人吧!检查指导我们的档案工作时,给我们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和需要返工之处。难啊!学校现代办的成员几乎都要精神崩溃了。

一天晚上我们工作到该用晚饭时,我突然头痛难忍,大脑一片空白,我原有的癫痫病轻度复发了。郑春江和鄂普营喊来高鹏用车把我送回了家。

10月28日,我们胜利了!我们的身心解脱了!两个多月来,我们忙活的工作项目不计其数,许多繁琐的细节不便描述,外出学访时的难堪与尴尬羞以启齿,个中的酸甜苦辣难以尽言。最终我们学校现代化建设通过了。同事们露出了心酸的、苦涩的笑容。但愿此次学校现代化建设能开创更新、更美好的未来!

学校现代化建设通过了,我的癫痫病加重了……

魏树全 2010.11

“学校现代办”主要成员:

5.如何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篇五

毕业作业(论文)

论文题目 如何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专 业 名 称 农村经济管理

姓 名 杨增林

学 号 12***

注册时间 2012 年 秋 季

教学班

学 校

年 月 日

如何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新农村的实施以民为本

2006年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新农村改革的带动下,一批批不断尝试并开始逐渐成熟的改革村涌现了出来。

我的家乡河北邢台岗底村一百多户,近年来家乡建设发展变化很大,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皆展现了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成果和实实在在的对老百姓的实惠政策。过去都说农村穷,现在可不是了:土地收入稳定且有增加;医疗环境和费用得到改善和保障;家庭私用汽车开始在农村多了起来;老百姓也足不出户用上互联网了;村内开起了像样的饭店。

一、新农村岗底村的变化

岗底村坐落于太行山深处的九龙岗山脚下,全村178户,639口人。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一个苹果卖到了100元,卖出了太行山,卖进了奥运会,升级为“黄金”版苹果。

因为苹果,岗底人经历了从穷山沟到富山沟的蜕变,人均收入由30年前的不足80元跨越到了现如今的2.5万元,一举成为了全县的首富村。

岗底村的巨变令人感佩,又令人称奇。

8000亩荒山之上开出致富路

20多年前,岗底村是内丘县有名的穷山村,地下没资源,地上是荒山,人均2分耕地,农民一年辛苦的收入不过百元。外村的姑娘不愿嫁进来,村里的小伙难娶妻,光棍就有18条。村民们抱怨生错了地方,纷纷外出打工谋生。

而此时,驻守在家的村里人全部的家底儿就是8000亩荒山和200亩山间农田。就算把农田全部种上粮食,也远远无法满足村里600多口人的口粮需要。建村以来,全村人一直过着“糠菜树叶半年粮”的日子。面对“穷家底儿”,1984年,被任命为岗底村村支书的杨双牛,将目光转向了一直被村里人忽视的8000亩荒山。

隆隆的炮声,在岗底一响就是10个年头。10年间,8000亩荒山满山披绿,18万棵果树挺立山间,其中大部分是苹果树。靠着这些苹果树,村里人实现了温饱,向小康大步迈进,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一年比一年富足。

农民富口袋先要富脑袋

岗底的山之所以青,水之所以绿,苹果之所以出名,人均收入之所以成倍翻番,靠的是请来了“科技财神”,推广了无公害生产技术。

时至今日,杨双牛还清晰地记着这样一句话:“要想苹果卖个好价钱,要靠市场,更要靠科技。”这是被岗底村人称为“科技财神”的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李保国对村民的忠告。

17年前,李保国决定入驻岗底村,完全是被杨双牛一心带领岗底人脱贫致富、治山富民的魄力和真诚所打动。所以,他扛着行李卷进了山,一头扎进了岗底村,一扎就是十多年。他手把手教农民管理果树,培养农业技术员,还研究出了富含18种氨基酸的富岗一、二、三号苹果。

而亲历李保国言传身教的岗底果农们,在十几年间,一个个都练就了一身管理苹果树的好手艺,吃上了科技兴农的“技术饭”。他们中,有的成了不离村的农艺师;有的被邻村聘为技术顾问;有的还走出自己在岗底的一亩三分地,将眼光投向外地的荒山开垦种植,扩大自己的致富舞台„„

其实,早在20年前,科技之风就吹进了岗底村:农民夜校落户了,农业技术班、果林技术班也开讲了。那时的岗底村,还率先在屋顶上安上了“大锅盖”,接通了“农业频道”,家家户户还拿到了村里给他们订阅的《河北农民报》。

如今的岗底村,真正发了“科技财”: 191名农民有了“持证下田”的专业证,100名果农成了农民中专生,62名果农正在就读大专班,到2019年,岗底将至少有50名农民拿到大学本科学历。到那时,100名职业农民、100个家庭农场将现身岗底。岗底人传统的农民形象将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有知识的新型农民。

杨双牛感慨地说:“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传家宝。今天的岗底人,不再是凭力气种地,而是靠脑袋种田。只有先富了脑袋再富口袋,才能走得稳、走得好、走得远。”

百道工序产出绿色“金果子”

你相信,100元一个的天价苹果,居然会卖到供不应求吗?

有人问杨双牛:这100元一个苹果,吃的还是苹果吗?此时的杨双牛总是笑容可掬地回答:是苹果,但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苹果。说是苹果,那是说它酸甜可口、细脆无渣、清香如蜜;说不简单,那是因为吃了它,你会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你吃下的是观念、是绿色、是品牌、是健康。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个富岗“金果子”红遍了大江南北?杨双牛的回答是:128道严格的生产工序、59项可将一个苹果的食品安全追溯到人的信息系统,还有的,就是长久以来深入人心的那份“奥运专供果品”、“绿色无污染果品”的特字招牌。

其实,为了能让苹果卖个好价钱,2004年,岗底人就为自己的苹果注册了“富岗”商标,同时在全国率先推行了拥有百道工序的标准化生产。这主意,同样是来自一心带民致富的杨双牛。

那时的杨双牛,几上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多次求助河北农业大学,请来一批专家,为富岗苹果量身定做生产标准,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则,使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的轨道。

“只有按工序生产,果型正,着色匀,含微量元素高,才能卖出好价钱。道道工序都有规矩,有规矩才能成方圆。”杨双牛的严格要求,使岗底果农生产出的苹果,就像是一个模具里拓出来的一样。

正是这套标准化的生产工序,使岗底的果园成为了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的示范园。去年10月,省长张庆伟来到岗底视察,从不吃苹果的他,爱上了富岗苹果。在去往邯郸视察中,他还专门“鼓动”邯郸市长引进岗底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工序。此后,邯郸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带领农口的一把手,亲自到岗底视察,并答应零地价划给岗底1000亩山场,让岗底的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工序落户邯郸。

谈起百余道严格的生产工序以及安全追溯系统,杨双牛站位很高,他说,食品安全重如山。在“吃绿色”成为人们追求时尚的今天,吃上明白的绿色食品,消费者才会把心放到肚子里。也只有生产绿色食品,才能跟上时代潮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小苹果做出一串产业大文章

因为苹果,岗底富了。走在村里,你能真切地感受到走在致富路上的岗底人脸上挂出的幸福笑容。

一枚小苹果,做出了大文章,成就了大产业,并使它走出了山门,走出了国门。尽管如此,岗底人仍在创新着发展思路。

为了畅通销售环节,搞活市场经济,村里成立了河北富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所有富岗苹果由公司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他们还在香港注册了分公司,将专卖店开到了邢台、石家庄、北京,还上了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实现了富岗苹果与消费者的对接零距离,不出家门就能买到富岗苹果。

因“富岗”苹果而富裕的岗底人,为了感念苹果给他们带来的幸福生活,他们把岗底村改名为“富岗山庄”。目前,这个山庄已经是一个集果品、干鲜、酿酒、房地产于一体,年收入过亿的大型企业了。

„„

另外,岗底村不管是在农业,教育,医疗还是经济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农业方面自然不用详谈;教育方面国家实施两免一补,大大减少了农民的负担;医疗方面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都大大提高,并且医疗人员服务态度好,让农民十分满意;经济方面,岗底村还大力发展旅游业,短短几年,岗底村家家户户都达到小康水平。

二、成功的经验与实践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统一思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改革开始村里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组长由村委书记担任,并确立一名副主任专抓新农村建设工作。各职能部门抽调得力人员,共同组成工作领导组,确保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

2、加强宣传、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全力营造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新农村建设是广大农民群众自己的事,群众能否积极参与是决定新农村建设质量的关键,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深入调研,全面掌握实情,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群众满意的实施方案,强化宣传,公开扶持标准和补助办法,并给予一定的优惠和奖励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申报建设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政府引导,群众选举推荐成立村级新农村建设管理组织,进一步协调和化解建设过程中的矛盾。

3、典型示范,以点促面。逐步推进,保证新农村建设稳步开展。为保证新农村建设能够取得初步成效,从而逐步带动全镇的新农村建设,街办党委政府认真对各村的经济状况、资源情况、群众的建设热情等进行了调查分析,逐步选出有一定基础条件的村作为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把示范村办成广大群众为主动心的新型农村,从而起到带动作用。

三、现在农民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新农村的影响

1、农民素质差距大。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利益观念顽固不化,有不少农民为个人私利不顾他人健康生命安全害人害己。随意丢弃垃圾废旧物品。偷盗、骗人、抢劫、拆卸铁轨电缆还时有发生(在外农民工存在偷盗工地材料现象),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安全。就业观念陈旧落后,着眼小利。

3、法律意识淡薄。农民受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对于社会主义法制认识甚少,一些农民或是不懂法,或是法制观念淡薄,不能形成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收花假币任由其逍遥法外,以不损己利为前提;家庭作坊制造不安全卫生食、物品;邻里矛盾大打出手;无牌、无证、饮酒、超载等驾车行为;小商小贩偷税漏税;黑出租拉人卖货盈利。

四、对农村干部的建议

1.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首先要改变认识上的误区,在理论学习上、政策研究上以及实践探索上要更加切合实际,理清工作思路,剖析优势与劣势,循序渐进地推进工作。同时,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进一步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工作热情,发挥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

2、要把促进生产发展与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政府要加强引导,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各村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需求,选准自身主导产业,加强产业基地建设,突出“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之路,培育品牌,做大做强,积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6.建设工程现代化管理 篇六

主讲:工程部周毅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建设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提高工程施工管理对于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变得至关重要。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其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标,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对项目按照其内在逻辑规划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由于建设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的特点。

建设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建设项目管理是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加强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对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生产要素以满足施工需要;

(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

(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在动态中寻求平衡;

(4)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一、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

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包括进度、质量、成本控制、安全管理、协调技术管理、应急管理,“三控制三管理”没有轻重之分,同等重要且应有机结合。

1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利润=收入-成本。收入在施工单位竞标以后是相对固定的,而成本在施工当中则是可控制的,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1.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合理性。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1.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工和全过程的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又人人不管。

1.3.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1.4.目标管理原则。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确立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如果目标成本确定合理,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就应该与目标成本相差不多。相差太多,不是目标成本确定有问题,就是项目施工有不善的地方(譬如有偷工减料或者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1.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各部门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进度控制

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

其次,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以最终确定计划工期。

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照计划进行施工,而应适时监控进度计划。正确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工程进度总结。

最后,应尽量减少赶工期。进度计划一经确定,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原则上不提倡赶工期。进度计划是在施工单位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赶工期无疑将增大资源的投入。而投标报价是在施工成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增大资源投入将提高施工成本、减少利润。

3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从人、材、机等三个方面着手控制,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其他控制的基础。

3.1.人的控制

项目管理中最难最基本的管理就是人的管理。人的控制首先是要选好人、用好人。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是有所不同的,但它的变化应该是围绕一个基点变动的,这个基点每个人是不同的,选择人才时应该挑选基点比较高的。不同的工作对基点的高低要求是不同的,要人尽其才,用好人。

3.2.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采购的材料不是昂贵的好或便宜的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好,而应以满足合同条件且低价为宜。材料的采购应坚持“货比三家”的买卖原则。

3.3.机械使用的控制

机械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施工质量比人工施工大大提高且有保证,在工程上应大量采用机械化施工,这样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施工机械是一次性投资,使用期较长,属于较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施工机械管理的关键是在开工前对机械是购买、租赁或者继续使用原有机械进行评估。评估主要是经济指标,在评估时应充分核算各个方案在工程存续期所消耗的经济资源,从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

施工机械管理的另一个关键是保养。良好的保养是保证机械正常工作的必要手段,同时还可以有效延长机械的使用期。制定保养计划时,应根据每部机械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养护方案,并规定专人负责。

4、施工安全管理

4.1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对各级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4.2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常抓不懈。企业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严格现场安全管理。通过各项制度的执行,确保安全生产秩序正常运行;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责任追究,提高各级人员责任心;三是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对野蛮生产,违章作业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4.3加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控制和降低事故危害后果,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管理核心,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应该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确保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

5、协调技术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是为更好满足项目对于特定目标要求而进行的系统的、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活动。“协调”是建设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协调的内容包括人际关系、组织关系、资源供求、信息交换等方面。从甲方工程管理的角度出发,建设项目管理中的技术协调的重点,主要是技术信息协调。技术协调是目前建设项目管理相对较薄弱的环节。对于项目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而言,规划、设计、施工阶段自身有较完善的质保体系,有各自较为严密的标准、规范,但各阶段之间需要衔接,必然存在技术信息的相互流动。例如,施工单位对于设计使用功能的理解,以及对变更的掌握,设计单位对于现场和施工动态情况的了解等,都依赖技术信息交流。项目管理的对象,即工程实体本身,是一个由众多的环节构成的系统,项目管理实践证明,技术信息协调失败引发的问题在项目缺陷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对于项目管理中技术信息协调是在各个阶段、工程各部位门以及各单位间传递技术信息,这些信息有时作为工作的标准或依据,一旦出错其损失可想而知。错误的技术信息一经传递,往往会在相对封闭的子系统中持续作用,或者对其他

子系统引发连锁反应,直至出现矛盾后才被发觉,具有隐蔽性。正是由于技术协调是提供工作的依据、标准的保障,所以其意义重大。

甲方的技术协调应从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制约机制、协调程序等方面来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内、外部结构项目管理组织是项目所有参与方的组成形式,其界面划分结构决定了技术协调工作的性质和工作量。一方面,甲方项目在分包时应适度,避免不合理肢解工程的做法。另一方面,项目管理结构的合理与否,应充分考虑甲方自身的协调能力。例如,工程的材料、设备是由施工总包,还是自行采购,甲方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自身管理能力及经济方面加以综合考虑,有时单从价格角度看是节省了,但却增加了大量的技术协调工作,客观上违背了集约化原则。

(2)法律和经济的制约机制协调是管理的一部分,而管理是需要成本的。另一方面,协调失败必然招致损失。项目管理者为了避免和有效转移这类损失,应当重视法律和经济上的制约手段。

(3)建立严密的协调管理程序管理的实践经脸无疑是做好技术协调的良好条件,但是真正成热的技术及信息协调应更多地依靠科学、严密、规范的协调程序,对每个环节进行多方面、多参数的客观分析与控制,强调组织与程序,弱化对个人技术能力的依赖,已是当今项目管理界的共识和将来的发展趋势。

所以说,甲方应使自己成为一个高效畅通的信息中心,使信息迅速畅达、准确无误地在各系统间流动、转化、落实。

6、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就是企业在总结以往处理危机经验基础上,企业对危机处理的系统化和对危机的超前应急反应。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建筑企业正面临新的挑战,建立应急危机预替机制,实施应急管理已显得日益迫切。

6.1 应急管理的必然性和紧迫性非常重耍,从目前状况分析,当企业正处于迅速扩张阶段,但考虑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环境、顾客需求、技术创新不断变化都将给企业发展带来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及时防范风险就会形成企业危机。从本质上讲,工程风险就是指在工程建设中所发生损失的不确定性。每一项工程的投资都巨大,一旦出现风险而发生的损失也将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必须对工程风险加强管理,尽早防范。

6.2 在项目工程中危机主要针对于建设工程,它有自己的特殊性,工程与环境密切相关,与政治经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环境因素是造成风险的主要原因。项目环境要素风险,最常见的有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自然条件、社会风险等。

6.3 应急管理的关健是通过平时的细致工作,将危机化解、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也是企业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风险的承担者应对不同的风险有分不同的准备和对策,才能进行良好的风险控制。

首先,对于项目工程的风险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如在一开始的可行性阶段,进行风险评估,权衡利弊后回避风险大的项目,选择风险小或适中的项目,还可以采取合作方式共同承担风险,因为大部分项目都是多个企业或部门共同合作,这必然有风险的分担,此外在技术上可选择有弹性的、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以减小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的形响。

其次,应加强预警机制,成立应急危机管理组织,耍做到快速反应和全方位协调。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和动态,捕捉风险的前奏信号,以便更好地准备和采取有效的风险对策,抵抗可能发生的风险。

最后,应向国外学习先进的风险防范方法,风险管理作为是项目管理的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风险转移是工程风险管理对策中采用最多的措施,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是风险转移的两种常用方法。目前我国在上述两方面的保险种类和担保体制尚不成熟。

二、施工项目的验收

施工项目在验收合格后才开始竣工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正常的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尤其是现场签证、隐蔽验收记录等资料要齐全并随时整理。另外,尤其关键的是施工单位应与建设、监理和设计单位保持良好和有效的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验收。

三、建设工程项目的保修

施工验收结束后,施工单位并不是结束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还应负责在保修期内的保修工作。主要做好以下保修工作:首先,施工单位应与建设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制定严谨的保修条款,以分清双方责任;其次,不应针对某一个工程项目制定保修计划,应建立长效有用的工作机制,对所有施工项目系统进行保修工作。

四、结语

7.建设现代化甘蔗园初探 篇七

建立现代化甘蔗基地是现代甘蔗种植形势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适应市场要求的必然结果。甘蔗种植有自己独特的生长特点, 现代化甘蔗园在甘蔗的种植、管理、收割等环节, 也都有更新更高的要求。推行规模种植势在必行, 科技介入管理过程也是不可或缺, 产业化经营对提高经济效益意义重大。随着市场条件的慢慢成熟, 建设现代化甘蔗园的时机已经到来, 如何操作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和研究。

1 建设现代化甘蔗基地的意义

随着蔗糖产业化的不断推进,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大力发展甘蔗种植业也是形势需要, 对蔗农来说, 优化甘蔗品质、提高甘蔗产量、增加经济收入也是蔗农的共同呼声。众所周知, 个体小片种植弊端多多, 产量不高, 品质不优, 市场竞争力低下, 经济效益当然是难如人意。特别是管理落后, 病虫害防治不力, 也同样给蔗农造成严重的损失。建设现代化甘蔗基地, 可以大大减少个体小片种植的不利因素, 特别是实行集约化种植、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 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内在潜力, 大幅度提升甘蔗品质, 抢占市场先机, 赢得满意的经济效益。所以, 建设现代化甘蔗园是一举多赢的结果, 当然会受到众多蔗农的追捧青睐。

2 现代化甘蔗基地的基本构件

现代化甘蔗基地需要的基本构件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牵头公司企业;足够量的形成规模的蔗园种植面积;协调运作, 统一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 产供销一体化等。

下面重点从集约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3个方面进行解读:

2.1 集约化种植

集约化的“集”是指集合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 进行统一配置;集约化的“约”是指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 本着节约高效的原则开始运作, 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

集约化种植甘蔗, 就是要把蔗农零星的甘蔗地联合成片, 实行统一种植。即:统一选种, 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施药、统一收割。因为是大片连种, 所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机械化操作程度, 不仅能够确保甘蔗品质产量, 还能够降低种植成本。蔗农受益, 企业获利, 当然也是共赢的局面。

2.2 科学化管理

2.2.1 科学化管理应该体现在甘蔗的整个生长过程之中。

新品种选育。甘蔗和其他农作物一样, 也有新品种选育的问题。实行现代化管理, 当然要从甘蔗品质上抓起, 因为新品种不仅产量高、含糖量高, 而且还有较强的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这对提高甘蔗收益有重要意义。抓好甘蔗品种优化工作, 近年来西江农场主要推广品种28号新台糖, 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继续主推新台糖28号甘蔗品种, 并继续试种台糖05/3031、台糖88/138、柳城05/136等桂糖系列等新品种观察和引进新的甘蔗品种进行试种推广。

2.2.2 统一肥药实施

甘蔗种植究竟需要施什么样的肥料, 要由专家对土壤结构鉴定之后才能做出科学的结论, 这就是科学化管理的优势所在。专家随时跟踪监控, 指导蔗农合理施肥施药, 这样才能确保甘蔗健康成长。在测土配方施肥方面, 西江农场结合作物种类、土壤类型、耕作制度等, 合理布局示范地点, 细化示范片建设内容, 以科学施肥技术为核心, 加强农机农艺结合, 开展化肥深施, 实现高产高效和经济环保的目的。分场级示范片要做到“四有”, 即:有包片指导专家、有科技示范户、有示范对比田、有醒目标示牌, 其中标牌要明确标明作物品种、目标产量、施肥结构、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式。2012年, 西江农场全年测土配方施肥每667m2减不合理施肥量1.48kg (纯量) , 总减不合理施肥量233.6t (纯量) , 总增产节支443.82万元。特别是病虫害的防治, 不仅要及时对症下药, 还要讲究施药的方式方法。针对蔗螟种类多, 白螟上升, 且蔗螟偏重发生的严峻形势, 西江农场加大螟虫防治力度, 在三分场、八分场设立螟虫测报点, 对螟虫病害情况进行监测, 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应该说, 科技力量在这个环节上所发挥的效能应该是最显著的。

2.2.3 机具人员配置要科学

既然是基地规模种植, 就要有机具的科学配置, 这样才能顺利实施管理。人员配置要体现其合理性, 岗位分配要和责任划分相结合。这也是能否顺利实施基地建设的重要因素。只要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2.3 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是“产业”的衍生品, 产业是属于微观经济细胞和宏观经济单位之间的一个“集合体”, 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甘蔗产业化经营, 就是指甘蔗种植加工销售形成“一条龙”。实行甘蔗产业化经营, 可以确保甘蔗利益链通行顺畅, 而且能够保证甘蔗价值不缩水不贬值, 甚至还要达到增值的目的。甘蔗产业化经营是市场发展的需要, 也是现代化甘蔗基地建设的关键节点和最终归宿。

甘蔗产业化经营要做好几个关键环节。首先要确定好经营模式, 公司+农场 (农户) 应该是基本模式。要建立订单种植机制, 公司农场或农户都应该在有约束力的合同之下行事。众所周知, 甘蔗最后要走向市场, 当然要与公司企业建立固定合作关系, 这样才能确保蔗农无后顾之忧。其次要建立相应的加工链条。甘蔗从收获开始就要进入加工阶段, 采取一体化加工, 可以大大减少中间环节, 当然就可以降低成本。所以, 相应的加工链条要连接好。

3 建设现代化甘蔗基地的基本步骤

建设现代化甘蔗基地,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惠民举措。甘蔗种植走科学化、集约化、产业化道路, 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及早改变思维, 积极投身其中, 应该是圈内人的明智之举。

3.1 前期准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要建设现代化甘蔗基地, 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3.1.1 要做好规划设计

建设现代化甘蔗基地,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当然要事先做好规划设计, 这样才能按部就班地进行每一步的建设。

3.1.2 启动资金要到位

要形成规模种植, 当然要解决土地问题, 租赁合并都需要资金投入。还有相应的机具、种子、肥药储备, 也要有不菲的资金投入。

3.1.3 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撑

建设现代化甘蔗基地, 其科技含量是比较高的, 如果缺少科技支撑, 当然就会是寸步难行。

3.2 资源整合

3.2.1 建设现代化甘蔗基

整合相应的资源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土地资源整合是重点也是难点。如果不牵扯其他蔗农的甘蔗园, 土地资源无需搞什么整合。如果原有甘蔗种植是小片个体经营, 涉及诸多蔗农利益, 要搞集约化种植, 当然要做好土地的资源整合, 需要做相关蔗农的工作。利益分配是关键节点, 蔗农安排也是重中之重。

3.2.3 管理资源的整合

这里面可能会涉及科技力量、肥水资源共享等问题, 做好相应的整合也是确保建设现代化甘蔗基地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

3.2.4 人力资源的整合

要建设现代化甘蔗基地, 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员, 还要拥有一支合格的蔗农队伍。这样才能确保建设计划顺利贯彻, 而且要体现卓有成效的执行力。

3.3 统一步骤

建设现代化甘蔗基地, 不仅要上规模增加科技含量, 还要有高度统一的科学管理措施。甘蔗基地应该和现代化的企业工厂管理一样, 要强调规范化, 各种管理制度要严格落实到位。从种到收, 每一个环节都要有规范要求, 操作要准确恰当, 这也是现代化甘蔗基地建设高效运转的关键。

所谓的统一步骤, 要体现在甘蔗生长经营的整个过程之中。耕作、选种、种植、施肥、打药、收割、加工、销售都要统一等, 只有高度统一行动, 实行企业化管理, 才能打造真正的现代化甘蔗基地。

3.4 优化升级

建设现代化甘蔗园, 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管理建设过程, 要有调整和发展的意识, 很多环节都需要及时升级换代, 这样才能保证现代化甘蔗园的高效运转。建设现代化甘蔗园的目的是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优化升级是基本保证。新技术不断更新, 新机具不断上市, 新商机不断涌现, 经营者就要有前瞻意识, 及时调整工作方向, 不断纠偏改进各个环节的运行状况。这样才准确把握发展机遇。

4 结语

建设现代化甘蔗园, 需要资金投入, 更需要意识投入。实行集约化种植、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 是建设现代化甘蔗园的基本运营方式。科技含量高、规范化程度高、经济效益高, 是其基本特征。只要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升级, 相信现代化甘蔗园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跃彬.中国蔗糖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分析[J].甘蔗糖业, 2004 (5) .

8.谈医院档案现代化建设 篇八

在进行医院档案管理过程中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其管理手段以及方法也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也逐渐的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是我们在今后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对于今后医院自身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这一点我们从思想上应该得到进一步的转变,使之能够为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

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是医院对于患者真正做到人性化服务的重要衡量标准。在对于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应该是不断加强的,这对于档案管理的科学与规范性能够得到良好的保障。医院档案管理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患者的康复以及今后的预防过程都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我们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所在,对于医院人性化服务能否达到一定的标准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是我们在今后当干管理科学规范建设过程中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对于医院今后发展的全面化也有着更深层的意义,所以我们对于这一点应该进行着重的建设。

二、如何促进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

1.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现代化

在进行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过程中我个人认为还应该以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机制为出发点,在管理过程中找出存在的不足,将解决方案进行不断的创新,这是我们在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思路所在,只有这样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才能够逐渐的看到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问题能够做到灵活解决,使问题出现几率逐渐降低。在进行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于其管理模式的转变能够做到与创新同步发展,使档案管理过程中发挥其优势所在,为医院今后的发展能够奠定相应的基础,能够满足更为广泛人群的需要。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管理现代化

硬件设施的提高是我们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保障性因素之一,只有将这一点得到充分的重视才能够为其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我们档案管理而言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设施的发展对于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而言始终是日新月异的,很多医院自身的设备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对于患者自身的病情以及档案保存并不够完整,对于今后患者自身的病情发展并不能够起到相应的理论支持,导致患者在进行后续治疗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使得今后的治疗过程并不能够做到有据可依,这是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所在,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并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将落后的基础设施进行淘汰更新,为其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奠定相应的物质基础,使其硬件设施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也是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我们对于这一点应该提起高度的重视,使其能够为其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3.加强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现代化

在进行医院档案管理过程中对于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进行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在进行远程管理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进行不断的加强,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应该做到全面,在以往的档案管理过程中,我们进行管理的手段主要是手动管理的方法,这对于工作效率而言明显落后,而且出现错误的几率也是不断地提高,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在进行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应该做到全面化,对于管理过程也应该将信息化进行充分的应用。着对于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无疑是奠定了软件基础,对于今后的工作效率以及准确性的提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对于这一方面我们还应该加大投资力度,使网络化逐渐运用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现管理现代化

人才使社会发展以及进步的动力所在,对于我们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而言也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在进行人才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对人才的引进提高其要求,将管理型人才能够真正的为医院所用,同时对于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应该逐渐地做到加强,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进行充分的学习与交流,对于其医院内部的培训过程做到充分合理,对于医院之间的沟通合作也应该进行逐步的完善,使其人才培养能够做到多方位全方面,这是我们对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所在。

三、结语

以上论述过程就是我个人对于医院档案现代化建设所提出的个人观点,在研究与论述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希望能够得到广大专家以及学者朋友们的积极意见以及合理化的建议,为医院档案现代化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中蒙医院)

上一篇:上诉状怎么写下一篇:船舶行业深度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