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古筝教案设计

2024-07-26

《高山流水》古筝教案设计(9篇)

1.《高山流水》古筝教案设计 篇一

《高山流水》微课教案与设计(第二课时第一循环)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2、品读重点语句,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找关键词句理解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使学生认识到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描写人物表情、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友谊的可贵。难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现的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课文

1、齐读下面的生字。

高山流水 风平浪静 气势磅礴 烟波浩渺

挺拔雄伟 清辉落地 宽广无边 啧啧赞叹

琴艺高超 意味深长 一见如故 心急如焚

失声痛哭 琴声呜咽 如泣如诉 催人泪下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俞伯牙真是知音难寻啊!这节课继续学习课文《高山流水》(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学指导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7自然段,勾画出写听了乐曲后钟子期的神态和语言的句子。把有关句子画出来,并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听。(先自己读、标、画,再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3分钟)

1、指名读课文。

2、学生讨论。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梳理。

子期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子期意味深长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山流水”

4、从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

5、你是从哪些重点词语体会到的。(啧啧赞叹、意味深长、真妙)小结:

从这节课我们体会到了俞伯牙终于遇到知音时无比兴奋和激动的心情。是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知音是多么的可遇不可求。俞伯牙和钟子期以一曲《高山流水》结为知己的动人传说,在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故事中,让我们品味到了友谊的真正含义。同学们,珍惜你的朋友,珍惜你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吧!

让我们积累几句关于友谊的名言: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唐、白居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2.古筝教案 篇二

第一节课:

一、古筝认识(介绍古筝的基本结构)。

二、认弦。

三、识谱:唱谱练习。

四、学习指法“托”。

第二节课: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练习指法“托”

二、教唱识谱

三、学习指法“抹”,指导练习。

第三节课:

一、复习前期学习内容,练习指法。

二、学习指法“勾”。

三、学习乐曲《上学歌》。

第四节课:

一、复习前期学习内容并进行单个检查(确保每个学员都能跟上学习进度)。

二、学习指法“大撮”。

第五节课:

一、复习《上学歌》及“托、抹、大撮”指法练习。

二、学习指法“4按法”。

三、学习乐曲《小星星》。

第六节课:

一、指导指法练习。

二、指导乐曲《上学歌》、〈小星星〉练习。

第七节课:

一、指导指法练习及乐曲练习。

二、学习指法“7按法”。

三、学习乐曲《新年好》。

第八节课:

一、复习指法练习及乐曲练习。

二、检查单个弹奏乐曲。

第九节课:指导复习指法及乐曲弹奏乐曲。第十节课:

一、指法练习、乐曲练习。

二、学习乐曲《我的祖国》(上)。

第十一节课:

一、指法练习、乐曲练习。

二、学习乐曲《我的祖国》(下)。

第十二节课:

一、复习全部所学乐曲。

3.古筝学习课时教案 篇三

——校本课程

古筝学习课时教案

本课时教案需根据社员的接受能力、练琴状况进行适度调整。本计划的教学进度是以社员每周至少上一堂课,且每次课后能根据老师的要求练琴为前提的。第一课 知识点:认识古筝、弹琴姿态、手型、基本指法(勾、抹、托)

练习:勾托练习、抹托练习、勾托抹托练习、熟记琴弦

重难点:手型的保持、指法规范、记琴弦 第二课 知识点:复习第一课内容、大撮、时值

练习:大撮练习曲、《沧海一声笑》或《小河淌水》

重难点:大撮弹奏中手型的规范、不要触碰别的琴弦;拍打节奏 第三课 知识点:复习第二课内容、连托

练习:《北京的金山上》或《茉莉花》或《南泥湾》或《春江花月夜》片段

重难点:勾抹托大撮综合运用时对琴弦的熟练程度;熟练认识音符的时值 第四课 知识点:复习第三课内容、左手根弦、上滑音

练习:指法练习中左手根弦、上滑音练习、《孟姜女》慢板

重难点:左手根弦的准确性、上滑音按弦的标准 第五课 知识点:复习第四课内容、下滑音、颤音

练习:上下滑音练习、颤音练习、《孟姜女》全曲

重难点:上下滑音的音准、左右手配合使用后节奏的把握 第六课 知识点:复习第五课内容、托劈练习、附点节奏

练习:托劈练习曲、《千声佛》

重难点:托劈力度的均匀、附点节奏的把握、上下滑音的音准 第七课 知识点:复习第六课内容、4的变音、切分音

练习:4的变音练习曲《小星星》、《掀起你的盖头来》

重难点:切分音的理解和把握、变音4的音准和干净程度 第八课 知识点:复习第七课内容、花指

练习:花指练习曲、《凤翔歌》、上下滑音练习曲

重难点:花指与主音的关系,花指的音色 第九课 知识点:复习第八课内容、7的变音

练习:7的变音练习曲、《隐形的翅膀》、音阶练习

重难点:变音4与7的音准、34、67过弦的处理 第十课 知识点:复习第九课内容、双手勾托及撮弦、左手指法

练习:双手勾托及撮弦练习、左手指法练习、《化蝶》慢板

重难点:左右手弹奏的配合、左右手配合乐曲的综合运用 第十一课 知识点:复习第九课内容、双手勾托抹托

练习:双手勾托抹托、二级花指练习、《化蝶》全曲

重难点:双手指法练习的稳定性

第十二课 知识点:复习第十课内容、复习前面所学指法、练习:《三十三板》部分

重难点:《三十三板》中指法的设置和找弦的准确 第十三课 知识点:复习指法、小撮、点奏、刮奏

练习:勾托抹托和双手弹奏练习、《三十三板》全曲

重难点:小撮的旋律音、点奏的力度均有、刮奏的音色 第十四课 知识点:复习所学指法

练习:《挤牛奶》慢板

重难点:和音练习中左右手的准确、《挤牛奶》中的装饰音 第十五课 知识点:复习所学指法、左右手分指

练习:左右手分指练习、《挤牛奶》全曲 重难点:分指练习中各手指力度的均匀

第一部分 — 基本指法

◇勾

中指往掌心方向的弹奏叫做“勾”,标记符号“”,从基本手型出发,中指搭在弦上,指小关节往掌心发力,动作要小,音色要集中,如下图。

◇抹

食指往掌心方向的弹奏叫做“抹”,标记符号“”,从基本手型出发,食指搭在弦上,发力、动作与中指相同,如下图:

◇托

大拇指往食指方向的弹奏叫做“托”,标记符号“不要下垂。如下图:

”,从基本手型出发,大拇指搭在弦上,掌关节保持不动,指关节往食指方向发力,动作要小,不要带动虎口,手腕 ◇大撮

大拇指与食指同时往掌心方向弹奏叫“大撮”,标记符号“

”,从基本手型出发,大拇指与中指略张,两指之间呈“”形状放在弦上,其它手指自然下垂,然后两指同时向掌心发力,动作要小,大撮多用在八度音的演奏上。如下图:

◇小撮

大拇指与食指同时弹奏叫“小撮”,标记符号“避免因两指之间指甲的碰撞而发出杂音。如下图:

”,从基本手型出发,大拇指与食指略张,两指之间呈圆形,其它手指自然弯曲,发力和动作跟大撮相似,弹奏时注意 ◇上滑音

上滑音标记符号为“”,通常标在该音的右上方。弹奏方法:(1)右手先弹弦,发出声音后用左手的食指、中指指腹或食、中、无名指指腹在该弦左侧的弦段上(距琴码约15cm左右),借助腕部力量按弦,重心往食指方向倾斜。

(2)左手按弦必须按到所需的音高,通常是要求按到该音的上一级音高位置上。例如:1音的上滑音滑出音高是2,3音的上滑音滑出音高是5(古筝的音阶排列是,因此3音要滑到5音,6要滑倒

音)。

(3)按规定的时值按滑,通常滑音的时值占原音时值的二分之一。例如,四分音符的1音,弹奏其上滑音时,所听到的效果应该是二八节奏的滑音效果应该是十六分节奏的。

;八分音符的3音上 ◇下滑音

标记符号是“”,通常标在该音的左上方。弹奏时左手手型、重心、按弦的距离均与上滑音、颤音相同。其弹奏方法是:

(1)左手提前按住琴码左侧要弹奏的弦,等右手弹奏发出声音后,再换换松开左手。

(2)左手按弦跟上滑音一样,必须按到所需的音高,通常是要求按到该音的上一级音高的位置上。例如:高是2。

音的下滑音弹完后缓缓放手滑出音高是6,3音的下滑音滑出音 ◇花指

也称装饰音、历音等,标记符号为“

”,这是个看似简单其实很讲究的一个指法。从动作上看,它是用右手大拇指从高音往低音的一个连托动作,简单易学;但从音色的处理上来看,它必须不急不缓、流畅并有颗粒性,因此,在练习这个指法时,大拇指必须立起与琴码呈四十五度角,指甲尖触弦不宜过深以免音色过浊,至于从哪个音开始托、到哪个音截止,一般来说是自由的,多数是根据乐曲的需要和自己的感觉来做决定。演奏时需注意:

(1)肢体动作的配合,大臂带动小臂缓缓抬起,保持住气息,然后力量集中在大拇指指尖缓缓落到弦上直至动作完成后才松懈。

(2)作为装饰音效果,它不能占下一个音的时值,而且它必须和下一个音有很好的衔接,听起来有一体的感觉,而不能弹奏成花指和下一音断开的效果。◇按音4

前面我们提过,古筝是五声音阶排列,即简谱标记12356,对应唱名是Do、Re、Mi、Sol、La,所以当我们演奏4、7时,我们需要把3、6两音进行变音处理,因此,按音也叫变音。本节我们通过学习4的弹奏来认识变音。

变音的弹奏方法有以下几种:(1)提前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按音之前没有3(变4时)或6(变7时)两音的乐句。由于速度慢,按音又跟前一个音不同弦,可以左手提前先把3或6音弦轻按下去,右手随后弹奏出4或7音。弹完后,等按音的下一个乐音弹响,左手再放弦。(2)消音法

即用右手指甲触弦(也叫捂弦)消音,适用于同弦3音变4音或6音变7音。弹奏按音前,右手指甲提前触弦消除上一个音的余音,停靠在弦上不弹,等左手按音到位后,再弹响。(3)同步法

左手不提前按音,右手也不捂弦消音。在左手快速按音到位的同时右手弹弦,左、右手先按后弹,这两个动作几乎同时完成,不可出滑音效果。同步法要求左右手协调能力强,双手配合要高度同步,天衣无缝,学习难度较大,但适用性最强,即使在快速指序的同弦或者

中,也能使按音非常干净清晰,且动作上没有任何冗余,琴音不会有拖泥带水的感觉。

注意:左手按弦必须按到所需的音高,3到4只升高半音,两音之间是个小二度关系,所以轻按即可。

◇按音7 本节通过学习7的弹奏来巩固对变音的认识。弹奏6变7跟弹奏3变4的按音弹奏方法是一样的,需要注意的是6变7升高了一个全音,两者之间是一个大二度的关系,所以弹奏6变7比弹奏3变4的按音力度要重一些。

◇连托、连抹、刮奏、劈等本教材涉及到的其他指法和练习曲请授课老师酌情添加。

第二部分 练习曲

练习三 勾抹托综合练习

练习四 勾抹托综合练习

练习四 大撮练习

练习五 上滑音练习

练习七 花指练习

练习八 变音4练习(小星星)

练习九 变音7练习

练习十 上滑音练习(月光下的凤尾竹)

第三部分 乐曲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4.古筝实验班教案 篇四

课题:古筝幼儿启蒙 教学对象: 幼儿5-8岁 教学形式:大班 教学方法: 示范,讲解,模仿,游戏,图片,教学目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古筝这门乐器并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在快乐中学习。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简单古筝介绍 17’

1.让学生自己随意抚琴 倾听 感受这门乐器。

2.教师提问刚才两首歌曲哪首是古筝演奏的,小朋友们分举手回答 答对奖一个粘粘纸。发现古筝的声音是优雅,古典,如流水般动听。

3.教师教孩子们摸着琴去认识每个部位,并在黑板上板书。a琴弦;如线般,让小朋友们数一数共多少根,最快正确回答的奖粘粘纸

b雁柱,琴码; 提问:小朋友们从侧面看觉得像什么(如小

人····)教师讲解它如同一排大雁飞翔

c 筝首和筝尾;如头和尾,让小朋友自己打开筝首观察,触摸 d 梁,岳山;如小枕头放在琴上

2.姿势读口诀 5’

“身体松,要坐正,腰挺直,头偏低,身右侧,与梁齐,于筝距离要注意”(制作文字拼音卡片发给每个小朋友)让学生互相看看坐的对不。

四.音乐互动(音乐游戏)20’ 1.游戏l《音乐树》:将乐谱写在各种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水果卡片上,把这些“水果”挂在“树”上,游戏开始后,让学生取下后唱出卡片上的音符。

游戏Ⅱ《给小动物找家》根据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确定相应的音符和节奏。

如,兔子ii小牛2~~小猫

3、小狗44公鸡5 5小鸭66 66小鸡77

7、,.等,游戏时,要求学生把─────这些音符送到小动物的家中,再唱出动物背面的音符,唱对了就算找到了家,请他进家门。

2.用勾每人一个音符,弹出旁边标记粘粘纸的弦。《小羊羔》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有美的仪表,良好的教态,生动的语言,正确的讲解,优美动听的歌声和伴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激发培养、发

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如:本人在音乐课中,始终贯穿一个“美”字,用孩子们习惯的话叫:坐姿美、站姿美、行姿美、歌声美、舞姿美、行为美、心灵美。音乐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我们的言行也应体现一个“美”字,你们喜欢这样“美”的老师,同样,这样“美”的孩子也是老师最喜欢的。

游戏一:开火车游戏

通过二拍子的节奏朗诵和多声部节奏训练,培养学生即兴创编的能力和反应能力。(要属于同一类别,如:姓名;

1、两个字名字的站一边 三个的站一边

2、要求是两个子、或三个子、、按两拍子说。如:X X ∣ X X X ∣ 马 天 王文 也 每个人想一个事物 两个字 三个字 面 包 汉堡 包

4、每一种节奏型(如两个字一组的)、每人大声说一种食物的名称,拍子要一样(两拍子),内容不能错(食物)。不能重复别人说过的词。

5、按座位轮流进行,中途不要中断,也不要抢说(其他同学要监督,看谁犯规了)。

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手拍两拍子,或学生拍腿、踏步或数数(也可用英语数数)打固定拍子(稳定速度)(当出现上面三个中任何一个错误时停下,说对了再往下说)。如:[我 是 赵老师]奏:[走 走 跑跑 走],让学生像老师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并分成两部分,叫两个字的站在左边,叫三个字的站在右边,按节奏[ 走 走 走 走] 和[ 走 走 跑跑 走]。然后在每个学生按节奏介绍完自己的名字后,在记住对面一个同学的名字。如:[我 叫 张 成]、[你 叫 沈大 宁]。这时老师把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写在黑板上,在让同学们按„走‟和„跑‟读出来。为了让学生对这两个节奏型加深印象,让他们用手、脚做动作练习。来让学生体会节奏有强弱。在游戏中,学会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这节课会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游戏二:传悄悄话游戏:锻练音乐记忆力及自我控制能力。板书三条节奏型,分别为:X X ∣ XXX X∣ X X X X ∣ XXX X∣ X X X ∣ XXXX X∣

过程:先以传话式学习掌握各节奏型,然后分组接听各节奏型,要求甲传乙,乙再传给丙,不得犯规,最先传完者要说出相应的节奏型,答对者获胜。X XXX

我在黑板上出示歌曲节奏XX X X XX X—,并读出歌词:小鸟唱 歌 叽叽 叽—。请同学们也用语言来即兴创编出节奏。于是,大家 就

你一句我一句的编起来:青蛙 唱 歌 呱呱 呱—、蜜蜂 唱 歌 嗡嗡 嗡—,接着再请同学们自己上黑板编写一个节奏,再说出这个节奏型。如此简单的一个游戏,却使学生们从中得到了不同的感受,尝试到了无穷的乐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创作能力。

5.高山流水志家国教案 篇五

高山流水志家国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古琴曲《流水》,感受古琴的音色、古琴的文雅深邃等风格特征。

(二)通过自学探究,使学生了解古琴的历史、有关古琴的典故等古琴方面的知识。拓展学生对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流水》的欣赏,通过伯牙、钟子期的感人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古琴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瑰宝——古琴的热爱。

(二)古琴深邃的历史文化。

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1.山高水远,琴声袅袅,叙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学生配乐讲述伯牙钟子期的动人故事。学生的讲述更能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2.欣赏音乐故事《流水》(资料),同时第一次欣赏到《流水》在琴声中感受故事。音乐故事气氛的升华。情景中感受音乐更加深刻、更加难忘。3.一曲《高山流水》、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中国古代音乐、走近古琴,来感受中华文人情致、感受——高山流水志家国。(出示课题)在这种气氛中进入课题。让学生被这种气氛所感染,进入到主题就不会感到枯燥,而是追求一种意境!

(二)正课1.欣赏由演奏家演奏的《流水》全曲。(视频资料)。其实是第二次欣赏《流水》。学生在这种气氛中直接进入音乐。这一时刻从意境中过渡到直观的看演奏家演奏古琴,从而从故事中过渡到知识——古琴上来。2.古琴(视频资料)顺其自然的了解古琴不产生任何枯燥感觉。3.在《流水》的音乐中让学生展示他们搜集到的关于古琴的知识与图片。畅谈古琴文化用《流水》音乐作陪衬,了解古琴文化始终音乐不断,气氛不变,既加深了《流水》的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象,又使了解古琴文化不显枯燥乏味,反而增加了这种文人情致的气氛。4.古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是中国最古老、深邃、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乐坛乐坛上,琴被视为“八音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千百年来,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邃的哲学意境和丰富厚重的文史底蕴,诠释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国古典音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琴是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化身。是一座无尽的宝藏。XX年11月7日,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和口述文化遗产名录。而《流水》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了两艘“航行者”太空船,科学家们希望它有一天能遇到地球以外的“人类”。太空船上带有一张喷金的铜唱片,它即便过十亿年也仍锃亮如新。唱片上录有27段世界名著的音乐作品,其中就有中国的琴曲《流水》。聆听这一段总结性言语其实是对学生们发言的一个概况性总结,这段文字特别的精湛,能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及热爱本民族音乐的情绪,最后和《流水》的总结性文字相连,是为了点题。对本节课的正课做一个小结。

(三)拓展与探究1.欣赏第3题中《梅花三弄》、,《十面埋伏》谈听后感。2.第4题中有关编钟和埙的资料搜集,欣赏编钟音乐及埙的视频音乐资料。欣赏、发言讨论、欣赏这一环节其实就是让学生拓展知识面,更重要的是传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6.《高山流水》古筝教案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一、情感:

1.通过古筝名曲的欣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民族音乐的爱好。2.以欢快、跳跃的琴声,表达学生们对古筝的热爱。

二、认知:

了解古筝的历史由来,认识古筝上的各部位名称。[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了解古筝的历史由来

(2)认识古筝各部位的名称(3)能分辨古筝特有的音色

2.难点:分辨古筝与其他各种民族乐器的音色,特别是琵琶。

二、突破口

1.运用认认、练练的方法,认识古筝的各部位名称,巩固学生对古筝的认识。

2.通过欣赏,能够分辨古筝的音色,对古筝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古筝名曲《渔舟唱晚》

1.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么动听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2.通过欣赏DVD观看演员演奏古筝时的优美姿态,提高学生的审美,从而培养学生对古筝的兴趣爱好。

(二)以讲故事的方式简单介绍古筝的由来。

为什么叫古筝? 古筝,原名叫筝,也叫秦筝。因它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故后人冠以“古”字,称为古筝。筝是一个声响词,因为弹奏的时候筝筝作响,所以命名为“筝”。

2.古筝由来的传说:利用多媒体出示主要的记载

筝和筝名之由来,众说纷纭。历史上曾有黄帝摔瑟而有筝之说。唐代赵璘的《因话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黄帝命令宫女鼓瑟,宫女用瑟弹奏了一非常伤悲的曲调,使黄帝动了伤感,流泪不止。黄帝不能自制,把宫女的瑟举起掷地,摔成两截,使原来的五十根统的瑟一分为二变成两台二十五根弦的瑟。于是后人称二十五弦瑟为筝。历史上还有姊妹分瑟为筝之说。《乐道集》卷二中记载:“秦女姊妹争瑟,引破终为两片,其一片十三弦,为姊分,其一片十二弦,为妹分。秦皇奇之,立号为筝。”后来,还有父子争瑟一分为二而得筝名,兄弟争瑟一分为二而得筝名之说。这些筝名由来之说有无道理,暂且不说只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筝是由瑟演变而来的。秦筝之说源于何处?秦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声也。”意思是说,敲打瓦罐和瓦盆,边弹筝边拍着大腿打拍子,唱起呜呜呀呀的歌,使耳目欢快,这才是真正的秦国的音乐。李斯把筝看作是秦地特有的乐器,把筝声看作是秦国音乐的重要标志。《史记"荆轲列传》中记载:“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这段记载意思是说,太子和宾客们知道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儿,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子送荆轲。到了易水之上,祭了路神后上路,高渐离击筑,荆轲跟着唱歌,声调苍凉悲哀。送行的土大夫都流下眼泪哭泣。这里说的筑,根据《风俗通义》中的记载和《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可能是筝。早期筝和筑极相似,文人常把筝筑混为一谈。由此可以看出,在战国时期,古筝在秦国相当流行,而且在乐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就是后人称筝为秦筝的原因。

(三)互动版块:

1.多媒体出示古筝的示意图。2.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示意图找到各部位。3.教学评价,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4.师生互动,抽一名掌握的较好的学生,来做小老师,老师坐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找一找,看一看。

(四)分辨音色:

1.欣赏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二胡名曲《二泉印月》部分片段;古筝名曲《高山流水》。

2.学生分小组讨论各乐曲的音色特点,并通过自身已有的水平判断各乐曲分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由于是第一堂课,这个过程也是老师衡量学生现有素质的一个过程,了解学生水平的过程。)3.教师总结各乐器的音色特点。

4.播放事先准备的乐曲,让学生分辨哪些是古筝演奏的?

7.小桥流水人家.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

4、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教学难点:领悟作者表达思乡感情的多种表现方式。教学流程:

一、读诗,了解课题出处

1、谈话: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

读一读课题,说一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2、出示古诗文《天净沙》,全班齐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导题:这篇以古诗句为题的文章写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翻开书读一读。

二、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指名读,齐读生词。

3、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些段落分别描写了这三处景物? 想一想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给你的感受或留下了什么印象? 4、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美、乐、爱”。

5、快速浏览全文,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呢?划出相关词语。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句子,并指导朗读: 第一部分 美

⑴第一自然段:(出示文字)

句1:什么样的小溪?(出示词卡“小溪”)指名说。师:多美的小溪,谁来读读。句

2:什么样的垂柳?(出示词卡“垂柳”)指名说。师:婀娜的垂柳是什么样的?指名说。(用书中的句子)

师:垂柳好象一位少女跳着轻盈,柔美的舞蹈是那么赏心悦目,谁能读读这句话?(学生指名读,齐读,教师也可以范读。)

句子:什么样的波纹?(出示词卡“波纹”)听声音理解“潺潺的小溪”看画面理解“粼粼的波纹”。

师:这样的美景怎能不让人留连忘返,心旷神怡呀!引读:“当水鸟„„” ⑵第四自然段第三句:

⑶第五自然段第五、六、七句:出示“清晨,可以看到„„依依多情的杨柳。” 师:可以说“婀娜多姿的垂柳”,还可以说什么样的垂柳?(生指名说。)作者两次说到柳树这是为什么?(生指名说。)

师:“柳”谐音“留”,古人送别多以拂柳相送,暗含挽留之意,从此“柳”便多了思念和牵挂的意义,让我们欣赏有关杨柳的诗句。

出示有关诗句: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

生自由读诗句。

师:作者对家乡的景色久久难以忘怀,不仅仅是给了她美的享受,更给了她无穷的乐趣,谁来说说你感受到的快乐。第二部分 乐 三、四自然段一带而过

师:作者仅仅是描写家乡的美景,讲述童年的故事吗?她更想表达的是对故乡浓浓的爱。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呢?小组讨论,交流。第三部分 爱

1、出示句子“我爱我的老家,„„但我非常爱它。” 提问:这样的地方,“我”为什么还爱它? 教师引读这句话,感受作者那份深深的爱乡之情。2、出示句子“大家过着„„的太平生活。” ⑴学生汇报。⑵教师引读:

师:“这是多么宁静,平淡,令人向往的生活啊!大家过着„„那段日子„„那些美好的···”

师:课文学到这儿,从课题到文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五、课外延伸

师:古人因交通不便利,离开家乡后,常常饱受思乡之苦,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甚至更久。因此许多表达思念家乡的诗句便油然而生。请同学们回忆《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中的诗句。

8.《上去高山望平川》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男声独唱《上去高山望平川》,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能够对西北民歌感兴趣,喜欢演唱西北民歌。

教学重点:

通过西北民歌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体验和掌握西北歌曲的风格特点,用歌声来表现船工们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和自豪、乐观性格。

教学难点:

如何领会、表现陕北民歌的演唱特点。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同学们,下面老师为大家介绍一首歌曲,请同学们听完后,说出这首歌的歌名(多媒体播放《西部放歌》)

2、师生总结:这首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西部,听完后你们会联想到什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对西部有哪些了解,能举出几首西部歌曲,你会演唱吗?

生:联想到了西部开发和他们的窑洞生活,以及黄河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二、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1、乐曲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属于山歌类,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花儿”分“长调子”和“短调子”两大类。“知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音域宽广,“短调子”节奏规整,紧凑,音域狭窄。这首歌是“花儿”中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

2、欣赏并展开想象回答问题:

这首歌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象,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乐句悠扬、宽长,起伏较大,旋律高亢、自由舒缓,在高亢、刚健之中又带有抒情、缠绵的情调。极富西北地方色彩,经牡丹比喻心爱的女子,表达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罹和倾慕之情。

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

三、创作活动:(以体验风格特征为主)

对于陕北民歌,先凭

一、两首歌曲是不能对其音乐风格进行定论概括的,同学们在课下要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通过上网、电视等途径来从各个文献了解陕北的人文特点、音乐风格、民俗风情。以更好地来体验陕北民歌的韵味。下面,老师为大家播放几首西部歌曲,大家随着音乐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陕北民歌的魅力。

四、小结:

9.古筝教案二 篇九

姓名:吕忆敏

教学目标:

1.领会古筝的弹奏姿势和基本手型。

2.认识四分音符,小节线。

3.了解拍子,认识节拍器。

4.认识并能够记住21根琴弦

5.能够弹奏书本第二页的练习曲。教学重点:

1.领会古筝的弹奏姿势和基本手型。

2.认识并能够记住21根琴弦。教学难点: 1.能够演奏书本第二页的练习曲。

导入:

复习闪烁的小星,生弹奏,师鼓励。教学过程:

1.生交出她画的21根琴弦,师看,并逐个问(以醒目的绿弦5音为主),生回答,师鼓励。接着提问琴的每一根琴弦,学生个别音迟疑,师鼓励并引导学生如何记住琴弦。

2.师检查第二项作业,用大指弹奏5音,左右手均弹奏,学生弹奏很好,师鼓励。

3.讲解拨弦练系二,从四四拍(四分音符弹

奏及拍子的路线图),到小节线,到抹指的弹奏。(学生练习5分钟)拓展部分: 1.中指的学习,向手心方向,和食指一样,有抓东西感。

2.弹奏拨弦练习二的每一个练习,左右手分别练习。

课后作业:

1.熟记21根琴弦。

2.领会弹奏古筝的姿势和基本手型。3.大指弹奏5音,继续弹奏闪烁的小星第一句1155665.左右手分别练习。

4.熟练弹奏拨弦练习二,左右手分别练习。

上一篇:的高考祝福下一篇: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