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

2024-06-16

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精选8篇)

1.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 篇一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

一.安全管理文件(册)

目录

1-1项目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2项目部安全管理制度

1-3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4项目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1-5项目部安全管理目标

1-6项目部、分包单位分别签订的《安全管理》协议

1.7分包单位信用等级评审资料

1.8文件收发记录

二.安全管理预防控制(册)

目录

2.1各种事故应急预案

2.2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2.3纠正、预防措施

2.4重大/一般危险源清单

2.5项目承包责任状

2.6项目部管理人员花名册

三.安全教育与培训(册)

目录

3.1新工人三级安全教育

3.2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记录

3.3作业班组班前安全活动交底记录

3.4特种作业人员花名册

四.分包安全管理控制(册)

目录

4.1对分包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4.2对分包方的安全交底记录

4.3对分包方的安全监督、检查记录

4.4对分包方的安全业绩评定表

五.施工过程安全管理控制(册)

目录

5.1项目部周安全会议、各种安全检查、整改记录

5.2各种机械设备、电动工具的检查、验收、维护、整改记录

5.3安全用品、防火用具、劳动防护用品、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用品的台帐、验收记录及领用和费用登记台帐

5.4动火许可证和审批手续

5.5临时用电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交底、验收、检查记录、以上是根据上级检查资料的基本要求,从新编制了分公司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控制文件的资料分类。请各项目部专资安管人员按此次发给大家的归档资料要求,进行分类分册来收集、编制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控制文件资料。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先前所提供的安全管理归档资料分类作废,谢谢大家配合!

2011年5月11日

2.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 篇二

(1) 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在组织与指挥生产过程中, 认真执行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主持制定安全生产条例, 审查安全技术措施, 定期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教育, 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主持总结安全生产经验和重大事故教训。 (2) 技术负责人的主要职责。对安全生产和劳保方面的技术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在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时, 应同时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当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时, 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解决施工生产中安全技术问题;制定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有关措施;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参加重大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 提出技术鉴定意见和改进措施。 (3) 施工员的主要职责。认真贯彻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建立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的良好生产秩序。 (4) 技术员的主要职责。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的法令、规程、标准、制度, 编制设计、施工和工艺方案;同时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及施工条件变化时, 要编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负责安全技术的专题研究和安全设备、仪表的技术鉴定。 (5) 材料员的主要职责。保证按时供应安全技术措施所需要的材料、工具设备;保证新购买的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及其他劳动保护用品、用具符合安全技术和质量标准;对各类安装工具要定期检查, 保证所供应的用具和材料的质量。 (6) 安全负责人的主要职责。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贯彻执行劳动保护法规;督促实施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安全生产检查, 研究解决施工生产的不安全因素;参加事故调查, 提出事故处理意见, 制止违章作业, 遇有险情有权暂停生产。

技术主要负责人要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这一项必不可少, 它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

(1) 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的第一责任者, 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检查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 (2) 所有施工人员都要进行安全教育, 并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 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应按规定正确着装, 配戴合格的安全帽, 登高作业要绑好腰绳。 (4) 施工现场入口处设有明显的标志, 并应有醒目的标语、警句, 提醒进场人员注意安全。 (5) 在施工中带电运行的设备四周设临时遮栏并挂警示牌。 (6) 挖掘土方要做好防止交通事故的安全措施, 设围栏或围档, 挖出的土堆坡口不得放置工具等杂物, 沟边要留有过道, 夜间挂红灯。 (7) 电缆试验时应在电缆另一端设专人监护, 并在两端设围栏, 防止他人触电。 (8) 特种工种人员应持证上岗, 施工和操作中严格遵守安全规程。 (9) 施工现场所用的临时电源箱需经甲方负责人指定的开关接电源线, 施工单位自带合格的临时电源箱, 箱内装有合格的触电保安器及胶盖刀闸, 按负荷大小摆放熔丝, 确保临时电源的安全可靠。 (10) 接临时的电源线应采用合格的绝缘导线, 并要求导线排放整齐, 必要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防止发生意外触电。

据调查, 大多数的安全事故是由现场临时用电引起的, 所以企业还要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用电制度, 它主要包括: (1) 施工现场内一般不得架设裸导线。原架空线路为裸线时, 要根据施工情况采取措施。架空线路与建筑物水平距离一般不小于10m;与地面垂直距离不小于6m;与建设物顶部垂直距离不小于2.5m。 (2) 各种绝缘导线应架空敷设, 没有条件架设的应采用护套缆线, 缆线易损线段要加以保护。 (3) 各种配电线路禁止敷设在树上。各种绝缘导线的绑扎, 不得使用裸导线, 配电线路的每一支路的始端要装设断路开关和有效的短路、过载保护。 (4) 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以及电气设备连接的金属架, 必须采取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措施。接地线和接零线应使用多股铜线, 禁止使用单股铝线。零线不得装设开关及熔断器, 接地线或零线中间不得有接头, 与设备及端子连接必须牢固可靠, 接触良好, 压接点一般在明处, 导线不应承受拉力。 (5) 高度在20m以上的施工现场和生活区使用设施应装设防雷保护设施。在电力行业工作数年, 身边也发生过很多安全事故的例子, 其实越大的事故, 究其根本, 都是由很不起眼的原因引起的, 所以以上的这些制度只是一个方向, 可以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 但其自身还要提高认识和工作能力, 只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事, 一丝不苟, 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电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离不开的, 它带给千家万户的只有温暖;但对于电力施工来说, 它像一把双刃剑, 因为它随时都会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 只要你有一个疏忽, 一个细节没有处理得当, 就会给人身带来伤害。近年来, 国家电网在安全上大抓狠抓, 不断更新电力安全规范法则, 可以说, 每一次这样的更新都是血的教训, 经过多年对电力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 笔者认为, 在电力施工中, 应该把安全放在首位, 施工单位采取一定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3.施工现场如何保障施工质量及进度 篇三

关键词: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进度安排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是施工人员进行生产活动,建筑产品管理的重要场所,受到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由于受到外部施工环境影响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出现问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往往出现多种问题,影响了施工质量和进度。因此,施工质量和进度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保障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和合理的进度安排。

一、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及方法分析

(一)施工质量控制

为了加强对工程的质量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可把工程质量分为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和完工控制三个阶段:

第一,预先质量控制,指的是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准备的范围涉及全场性施工准备、单位工程施工准备、分项目工程施工准备、开工前的施工准备、开工后的施工准备。施工准备的内容包括技术准备、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等。

第二,过程质量控制,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过程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工程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计量器具校止有复核;设计变更有手续;钢筋代换有制度;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控有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

第三,完工质量控制,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其具体工作内容有: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组织正式竣工验收。

(二)控制方法

1、建立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

编制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开工报告,并经现场核实;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控制图表;设计变更、修改图纸和技术核定书;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有关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技术鉴定书;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并签署现场有关技术签证、文件等。

2、健全质量体系

质量体系的建立:进行学习与培训,建立组织机构,根据目标对比分析,体系文件的编制;质量体系的执行:进行人员培训,组织协调,建立质量信息系统,质量监督,质量体系的内部审核与评审;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制度要规范、全面,根据实际情沉制定包括投标前评审制度,工程项目总承包负责制度,技术之底制度,样板引路制度,施工挂牌制度,过程三检制度,质量否决制度,成品保护制度,质量文件记录制度,工程质量评定验收制度,培训上岗制度,工程质量事故报告与调查制度。

3、现场质量检查

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开工前检查。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止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工序交接检查对于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之接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凡是隐蔽工程均应检查认证后方能掩盖;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因处理质量问题或某种愿因停工后需复工时,亦应经检查认可后方能复工;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才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成品保护检查。检查成品有无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是否可靠。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现场进行质量检查的方法有目测法、实测法和试验法三种。目测法,可归纳为看、摸、敲、照四个字,对工程实体观感检查_实测法,通过实测数据与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允许偏差对照,来判别质量是否合格。实测检查法的手段,归纳为靠、吊、量、套四个字。试验检查,通过试验手段,才能对质量进行判断的检查方法。

二、施工现场的进度控制及方法分析

(一)施工进度控制

施工进度控制是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证工程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方法。对于施工现场管理进度控制来讲,就是在最优的施工计划的指导下,经常与实际施工情况相对比与反馈,不断的调整施工情况,以求达到最优情况。现场管理进度控制是指在既定的工期内,编制出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执行该计划的施工中,经常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并将其与计划进度相比较,若出现偏差,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对工期的影响程度,作出必要的调整措施,或修改原计划,使之适应计划,如此不断地循环,直至工程竣工验收。

(二)施工现场进度控制方法

施工现场进度控制方法主要是计划、控制协调。计划是指确定现场管理总进度控制目标和分进度控制目标,并编制其进度计划。现场施工进度计划是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是一项估算各项目实施工作所需工期长度,在分析各项具体工作的顺序关系、持续时间和所需的资源的基础上,计划安排好各项实施工作的计划管理活动。它影响着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其他步骤的有效施工,能保证工程在拟定的工期内完成,迅速发挥投资效益。控制协调是指在现场管理实施的全过程中,进行施工实际进度与施工计划进度的比较,出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在工程项目现场进度控制中,运用差异比较法,也就是计划与实际工期比较法进行控制的效果较好。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施工企业要保障施工质量和进度,就要采取有效措施,从施工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两个方面入手,建立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报表,完善质量体系,加强质量检测,实现质量保障,对施工进度进行详细分析,通过计划、控制调节等手段,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韩乃刚.浅析建筑施工现场进度与质量[J].建筑设计管理,2010,09:69-70.

[2]叶俊杰.现场施工监理对建筑工程进度及质量的影响分析[J].河南建材,2015,02:49-50.

4.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 篇四

为了实施本工程施工作业,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安全地完成,我公司准备组建现场管理部,组建本项目部进驻工程。并且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本着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工的宗旨,现场项目经理部本公司安排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建造师担任本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和人员按其职责承担经营管理施工、技术、物资供应、安全、质量管理,与地方政府及部门的联系工作、汇报情况、处理业务关系,并做出好处理各类事情书面记录,向建设方、向公司汇报,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工程完成。

同时还明确了现场项目经理部,各职能人员的主要职责及任务。后方班子必须全力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做好项目经理部配套工作,及时按现场项目经理部提出的要求按时完成各种材料设备的提供,不得随意调动现场项目经理部的各职能人员,确保本项目的完成。

第一节 现场管理机构

项目管理机构的配置: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质量管理、材料管理、计划管理、机械管理、文明和安全管理各一名。项目经理为二级建造师。项目部所有人员都有多年的施工经验。

第二节现场管理体系

为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各相关工程人员的岗位责任,严把工程质量关,合理处理质量与进度、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树立品牌工程意识、确保所有的工程达到优质工程,特制定本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所涉及到的相关人员必要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施工队长为施工队的负责人;工程项目经理为项目的现场负责人;工程部主管为统管所有项目的负责人。

一、施工现场人员管理

1、开工前工程项目经理和技术支持工程师必须向施工队做好施工资料的移交、技术交底工作,施工队长应详细阅读移交的所有资料,了解工程范围、进度、质量等要求,组织调配好自身队伍的施工人员、施工工具,并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等工作。制定《现场施工资料交接单》,施工队长签收,资料交接人也要签署。资料不全、不符合资料的,施工队长有权拒收;屡次不符合要求,交接延误时,施工队长必须书面向工程部主管报告。

2、开工前施工队长应尽可能根据所得到的资料,及早发现施工图纸、施工文件、施工进度计划中的问题,及时向工程项目经理和技术支持工程师提出,由工程项目经理牵头各相关方沟通、协调,以达成一致,如所协调的内容超出工程项目经理权限的情况,需工程部主管做出协调安排,如不能达成一致,将按原施工图纸、施工文件、施工进度计划执行,所有问题及执行情况形成确认记录。

3、开工前施工队长应有计划的在各施工岗位上配置满足施工要求、满足进度要求的合适数量的施工人员及施工工具,并将施工各阶段、各单项工程所安排的施工人数、单项工程负责人等信息(名单、上岗证、身份证及照片)填表提交给工程项目经理。

4、施工队长每天必须根据项目整体进度计划汇报下一个工作日的施工计划供工程项目经理审批。

5、工程部主管根据工程资料清单,负责对内、对外各相关方的协调、沟通工作,为各施工工地工程项目经理完成工程实施提供后勤保障。检查、监督、各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成本情况,监督公司流程的执行情况,审查工程资料的完整性。

6、工程部主管按项目进行《项目实施报告》,每半月一次向总经理书面汇报工程进度分析报告,每月一次书面向总经理、财务主管汇报工程费用支出和需求分析报告。(项目工程进度计划在3周以内的每周汇报一次)

7、现场管理制度由工程项目经理负责落实。工程项目经理必须坚守岗位,明确个人职责,检查、落实各项工作的合理性,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计划,严格履行其对整个工程的监督、控制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成本的责任,履行对各施工相关方协调、沟通的职责。严格执行公司流程,收集、整理工程资料。有权指派施工队长对整个工程范围内的施工工作。由于变更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减,其增加金额在给付施工队工程款中核算。

8、技术支持工程师负责整个工程所涉及的各系统的技术支持工作,并对由现场踏勘结果所产生的技术方案、设备材料配置、施工图纸负责。并负责协助工程项目经理对施工队长进行技术交底。

9、施工队长在各岗位上安排的施工人员、负责人员原则上不得变动。如情况特殊,需要变动,必须事先征得工程项目经理同意。如发现施工队长擅自更换施工人员、单项工程负责人,工程项目经理有权要求相关人员继续到岗,如施工人员、单项工程负责人仍不到岗,由此造成工期的延误、分项工程验收不合格、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等责任后果由施工队长负责,损失金额在给付施工队工程款中扣除。

二、施工现场人员管理

1、施工队长必须指派专人负责设备、材料、仓库管理和安全管理(仓库、安全管理员暂由工程项目经理兼任),其负责人不得变动。如发现施工队长擅自更换设备材料仓库管理员或安全管理员,由此造成得损失由施工队长负责,损失金额在给付施工队工程款中扣除。

2、工程项目经理有权更换不合格的施工、技术人员。同一人无论任何原因受到三次行政警告的,工程项目经理有权要求对其更换,公司内部员工按公司规定处理,施工人员的更换,由施工队长负责在被更换人的岗位处重新安排新的施工人员,新安排的施工人员的劳动技能不得低于被更换的施工人员。施工队长受到五次行政警告的,工程项目经理有权终止施工合同,由此产生的后果由施工队长负全部责任。

三、施工现场考勤制度

1、现场考勤制度由工程项目经理负责,并向工程部主管提交每日考勤。

2、要求的施工时间准时出勤。

3、工程项目经理不得无故不请假离开施工现场,如有事离开施工现场需向工程部主管汇报,否则记行政警告一次。

4、工作人员外出执行任务需要向工程项目经理请示(施工人员外出执行任务需要通过施工队长向工程项目经理请示),获准后方可外出,否则记行政警告一次。

5、病假需出示区级以上医院的病假证明书。事假要向工程项目经理申请,填写请假条,一天以内工程项目经理批准,两天以内工程部主管批准,三天以上总经理批准。获准假后方可休息,否则记行政警告一次。

6、因工程进度需要加班时,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服从。不请假未参加加班者,按旷工处理。加班由工程项目经理填写加班申请单。工作人员因自身原因不能按时完成自身工作任务,需要加班的,不批加班调休。

7、无故旷工一次记行政警告一次,连续旷工三天者按三次行政警告处理。

四、施工现场例会制度

1、自工程开工之日(以《开工令》为准)起至竣工之日(《竣工报告》为准)止每周五上午在施工组织计划中规定的开工时间举行。

2、每次例会由工程项目经理主持,参加人员有商务助理、各施工队长、仓库管理员。工程项目经理可根据具体问题扩大参加例会人员范围。

3、为了保证会议质量,解决实际问题,到会人员需提前准备好各自发言内容,不得无故请假;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交头接耳开小会;保持会场肃静。会议主持要言简意赅,目的交待明确,把握好会议气氛和质量,开短会。发言人发言要简明扼要,不得跑题和冗长乏味,保证会议取得实效。

4、施工中发现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提交例会讨论,工程项目经理无权限决定的,报工程部主管批准。例会中已做出的决定必须坚决执行。

5、由项目助理做好详细的会议记录并归档,会议中要总结前期工程的情况、工程进度的偏差情况、设备材料到货及使用情况、发现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存在或发生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解决时间、解决问题的负责人、遗留问题等。并责成参会人员签字确认。

五、施工现场档案管理制度

1、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好资料档案工作。

2、现场工作人员登记造册。施工班组人员身份证复印件整理归档。

3、做好施工现场每次例会记录、每周例会记录。

4、各相关工作人员做好考勤记录、进出仓库记录、设备材料使用(维修)记录、施工现场会议记录、沟通(电话)内容记录、施工(安装)记录、测试记录、各项监督检查记录等所有施工过程记录及为以后维护提供所需信息、依据的记录,并由工程项目经理提交项目助理归档。

5、项目助理负责督促工程项目经理提交工程中所发生的所有版本的工程量签证单、工程任务书、人员安排记录、考勤(处罚)记录、行政警告记录、例会记录、沟通协调的记录(包括电话沟通时解决和未解决的记录)、工程联络单、变更单、设计变更文件、图纸变更文件、施工图纸、进出仓库记录、设备材料使用(维修)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各工序质量检查记录、单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调整的施工进度表、工程进度分析报告、工程费用支出和需求分析报告、内测报告、整改清单、工程质量评比记录、工程质量管理经验交流记录、施工(安装)记录、各阶段(单项)测试报告、工程进度分析报告(含各阶段偏差分析)、施工队评审报告、施工队工程量结算报告、项目风险总结报告的纸制文件和电子文件。

6、工程项目经理负责收集保存到货的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检验报告、货物到货情况记录,以便工程完工后编写竣工资料。

7、项目助理负责各类档案资料分类保管,做好备份,不得遗失。同时建立相关电子文档,便于查阅。

8、借阅档案资料需办理借阅手续。填写工程资料借阅表,并及时归还。

六、施工现场主材、辅材、仓库管理制度

1、原则上辅材统一承包给施工队采购,工程项目经理负责质量把关;商务部只负责采购主材。

2、在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队长有责任也有义务协助工程项目经理核查施工中所需主材、辅材的需求情况并应尽早提出,避免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

3、对于涉及到变更或增补的主材、辅材需求计划由施工队长根据施工图纸、变更图纸要求、实际材料采购情况和工程需要协助工程项目经理提出采购计划。由施工队长、工程项目经理签字以备存查。

4、变更或增补的主材和需我司购置的辅材的到货时间由商务部根据采购周期及工程进度需要合理确定送达施工现场时间。

5、因材料计划出现问题导致材料购置有误或者造成数量多余,责任由工程项目经理及施工队长共同承担。有误或多余材料归公司所有,但有误或多余材料折半价后在给付施工队工程款中扣除。由于相关负责人把关不严导致材料质量不符、购置有误或造成数量多余等经济损失,根据情节在单位内部进行处理。

6、按施工标准合理使用施工材料,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杜绝浪费,做到计划用料,材料节约有依据,对剩余材料不能乱丢乱放,用后要办理退库手续,对于不能退库的,要注意摆放整齐,并注意防盗、防雨、防潮。

7、未经工程项目经理允许,严禁任何人偷拿或变卖施工材料、施工剩料、施工废料,一经发现将对其进行等额5倍以上的经济处罚。

8、任何人发现施工现场设备、材料有异常时应及时向工程项目经理汇报,由工程项目经理做出相应处理。如发现异常未汇报者,经查实将记两次行政警告,工程项目经理未做处理的将进行公司内部处理。

七、施工现场仓库管理制度

1、根据工程大小、设备材料多少,仓库要选择可以防盗、防潮、防尘(对于开箱无保护的设备有此需求)且足够大的独立房间,并设专人管理。

2、为保证施工质量,工程项目经理应严把设备、材料质量(是否为三无产品,是否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产品检测报告、产品说明书等相关质量保证的证明材料)关,坚决杜绝不合格设备、材料进场。无论工期是否紧张,对于商务部、施工队提供的设备、材料要检查是否为三无产品,是否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产品检测报告、产品说明书等相关质量保证的证明材料。对于某些无质量证明材料的产品,要求商务部出具的合格证明,由工程项目经理保管。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设备、材料应及时办理退货手续,不能及时退货的要妥善保管。

3、仓库实行专人管理,由仓库管理员(暂由工程项目经理兼任)负责,仓库管理员对任何设备、材料必须清点后方可入/出库,登记进帐,做到帐物相符。填写材料入/出库单。材料帐册必须有出/入库日期、出/入库数、领用人、存放地点等栏目。

4、施工队自带的所有工具、材料等也应进行登记,并经工程项目经理确认。施工队离开施工现场或工程结束离场时,其所带的工具、材料等必须经工程项目经理和仓库管理员核准后方可带离施工现场。

5、仓库内材料应分类存入堆放整齐、有序、并做好标识管理。并留有足够的通道,便于搬运。大宗材料、设备不能入库的,要点清数量,做好遮盖工作,防止雨淋日晒,避免造成损失。仓库存放的材料必须做好防火、防潮工作。

6、仓库重地严禁闲杂人员入内。材料出库必须填写领料单,由工程项目经理签字批准,领料人签名。

7、工具设备借用,建立借用物品帐。严格履行借用手续,并及时催收入库。实行谁领用谁保管的原则,如有损坏,及时通知材料员联系维修或更换。工程项目经理需要对材料仓库管理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建立记录。

八、施工过程中的其他管理

1、工程签证管理

施工过程中对于各种提交的工程或费用签证应由提出人签字;工程部主管、工程项目经理及监理公司(如果有)进行初审签字;设计院(如果有)、财务主管再审签字;甲方相关人员、总经理终审签字。有上述四方签字(如果有)的工程签证方为有效,否则不能进入决算。

2、变更管理

工程过程中,设计变更及施工范围变更是无法避免的实际问题,设计变更应根据变化的大小至少提前24小时由相关提出人员书面提出申请,经设计单位、工程部主管、监理、甲方审核确认后方可进行更改,施工范围、工程量变更应根据变化的大小至少提前24小时由甲方、施工队长或工程项目经理书面提出申请,经设计单位、工程部主管、监理、甲方、总经理审核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工程部经理负责审看变更图纸及文件,技术支持工程师负责对施工队长进行技术交底,施工队长负责将变更图纸及文件分门别类分发给相关施工人员,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工程项目经理负责监督落实施工。

工程项目经理(或技术支持工程师)应牵头联系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并得到甲方、监理的签字确认,变更费用由工程项目经理负责与甲方、监理及设计单位交涉商定。

3、施工结束后,施工队长负责组织施工人员及时组织清场,将临时设施拆除,剩余物资退场,由工程项目经理负责检查。

5.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 篇五

随身预见,动感互联。

处理资料要谨慎,安全第一最稳阵。

遇见一个连接的世界。

除网络陋习,讲勤学上进,树文明新风,建和谐校园。

维护网络安全,保护个人隐私。

个人信息勿泄露,安全意识存心头。

聚网络文明之风,传文明网络之行。

君子之于网事,于节于礼于制。

人人关心信息安全,家家享受智慧服务。

个人资料要小心,资讯安全勿轻心。

智取人生,先人一步。

未来世界,移动掌控。

智能移动,先行者立。

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保护个人合法权益。

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

掌握网络安全知识,保护个人安全信息。

网络无边,青春有限,珍惜时间,文明上网。

筑牢网络安全基石,成就网络强国梦想。

妥善运用及保护个人信息,避免因个人信息泄露而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预见未来,创新科技。

智拓人生,无限未来。

6.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篇六

保障体系的内容:

1、企业安全生产目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落实

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落实

3、驾驶员管理

4、车辆管理

5、营运管理

6、动态管理:GPS监控、视频录像、行车记录仪“三位一体”监控管理。

7、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情况

8、事故预防及处理

9、风险与防患。

国家对发生事故后的“四不放过”处理原则,其具体内容是: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责任人员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事故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是要求对安全生产事故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调查处理,接受教训,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事故处理

1、事情经过、现场图;

2、行车记录仪、GPS监控、视频录像。――车速。

3、驾驶员档案――本单位驾龄,学习、培训、教育记录、违法记录。

4、车辆 档案――维护、保养记录。

5、当日车辆门检单。

6、当班行车路单。

7、分析原因,事故快报。

一、安全目标和安全保障体系及措施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安全管理职责

贯彻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规范、执行上级各项安全规章规程;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总结和布置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重大施工安全方案;制订本安全生产目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全员安全教育培训。

三、安全保障体系

本标段工程施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技术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及兼职安全检查人员,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各项规定,做到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安全工作。

四、安全保证措施、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

根据工作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各类机械的安全作业制度;用电安全制度;施工现场保安作业制度;防洪、防火、防风等措施;高速公路影响地段作业安全措施;起重作业安全制度;各项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及维护措施等。

五、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综合各种安全生产管理、操作规程,对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应负的安全责任明确出来。使安全工作形成一个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氛围。

企业法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各职能部门负责人、队长至驾驶员,逐级签订安全生产包保责任书,自最基层的司乘人员起,逐级向上级管理层的安全生产负责,直至经理,以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确保整体工作的安全,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的局面。逐项检查。

国家对发生事故后的“四不放过”处理原则,其具体内容是: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2)责任人员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4)事故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是要求对安全生产事故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调查处理,接受教训,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第一层、“四不放过”原则的第一层含义是要求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时,首先要把事故原因分析清楚,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不能敷衍了事,不能在尚未找到事故主要原因时就轻易下结论,也不能把次要原因当成真正原因,未找到真正原因决不轻易放过,直至找到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并搞清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才算达到事故原因分析的目的。

第二层、“四不放过”原则的第二层含义也是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的具体体现,对事故责任者要严格按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第三层、“四不放过”原则的第三层含义是要求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不能认为原因分析清楚了,有关人员也处理了就算完成任务了,还必须使事故责任者和广大群众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所造成的危害,并深刻认识到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使大家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在今后工作中更加重视安全工作。

第四层、“四不放过”原则的第四层含义是要求必须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在对安全生产工伤事故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调查处理的同时,还必须提出防止相同或类似事故发生的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并督促事故发生单位加以实施。只有这样,才算达到了事故调查和处理的最终目的。

对安全工作责任不落实,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要严格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具体做法

(1)学习事故通报,各生产单位、班组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要求召开事故分析会。(2)通过学习通报,对本单位相关对应人员行为、设备、环境、工艺的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对照安全管理、设备管理、技术管理、制度落实等方面进行自查,能解决的自行整改,需要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的报相关管理部门备案,由相关管理部门协调责任部门整改。

7.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 篇七

关键词: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0 引言

安全评价的第一步就是建立适当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这是整个安全评价的基础。指标体系的选择不恰当, 将会直接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如何建立一套适合的指标体系, 是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

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1 科学性

1.2 全面性

1.3 可行性

1.4 可比性

1.5 针对性

2 指标体系递阶层次结构

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需要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分析待评价系统的特点及组成因素, 用以得到其中的安全因素。因此, 我们可以看出, 多个因素一起组成它们的上层因素, 是层次结构, 在层次分析法中, 这种层次结构叫做递阶层次结构。

在现实世界中, 一个复杂系统可以分解为诸如目标、指标、准则之类的多个组成单元或影响因素, 人们称每一个单元或因素为元素。将这些元素依据不同的特性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某一层元素都由与之关联的上一层元素所支配 (或被包含) , 形成从上至下层层向下支配的关系, 这种结构被人们称为递阶层次结构。因此, 要进行安全评价工作, 需要首先对被评价系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建立行之有效的递阶层次结构。

现实世界中到处都存在递阶层次结构, 运用及其广泛, 如组织机构、家族人员等均属于这一结构类型。递阶层次结构可以应用于许多系统, 它从某一个特定角度, 体现了系统的特性, 反映了组成系统的各个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系统的演变过程及发展规律。递阶层次的思想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人的思维活动的特点, 即递阶层次结构的结构形式与人进行逻辑判断的判断过程很相似。

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具有以下特点时, 这个指标体系才是适合于安全评价工作的:

2.1 该指标体系的下层元素与其上层元素之间的关系应类似于集合, 子集合, 从属, 即其支配关系是由上至下的顺序

2.2 该指标体系的层数由整个系统的评价目的来决定, 而不受其他限制

2.3 同层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较上下层元素之间的关系要弱一些

一般来说, 当某层中的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过大, 则说明建立起来的递阶层次结构不符合要求, 应该换一个角度对评价系统进行分析, 重新划分组成因素。递阶层次结构中同一层次元素之间的无先后顺序, 因此只需确定某元素在递阶层次结构中位于哪一层。可以看出, 递阶层次结构有着良好的灵活性和抗干扰性, 整个系统的层次结构受到单个元素的影响是有限的。递阶层次结构将看起来无序, 杂乱无章的组成系统的各种复杂因素统一起来, 以一种有序的结构组合在一起, 从而认识系统的功能, 深入研究系统行为。

3 水电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1 文明施工 (U1)

文明施工的基本条件包括:有整套的施工组织设计 (或施工方案) , 有严格的成品保护措施和制度, 大小临时设施和各种材料、构件、半成品按平面布置堆放整齐, 施工场地平整, 道路畅通, 排水设施得当, 水电线路整齐, 机具设备状况良好, 使用合理, 施工作业符合消防和安全要求。因此, 文明施工可分为以下6个评价指标:

1) 施工道路及交通 (U11)

2) 施工用电 (U12)

3) 消防 (U13)

4) 防汛 (U14)

5) 现场布置 (U15)

6) 交叉作业 (U16)

3.2 施工人员 (U2)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我们可以知道, 超过八成的生产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 同时, 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要求高且同时作业的工种多, 因此, 施工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技术水平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施工人员分为以下5个评价指标:

1) 持证上岗 (U21)

2) 教育培训 (U22)

3) 职业危害预防 (U23)

4) 劳保用品 (U24)

5) 临时用工 (U25)

3.3 防护措施 (U3)

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规定中, 建筑施工中有90%以上是高处作业。因此安全防护措施是施工现场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 防护措施工作实施的好坏, 直接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分为以下3个评价指标:

1) 高处作业 (U31)

2) 施工脚手架 (U32)

3) 个人防护用具 (U33)

3.4 施工设备 (U4)

随着建筑施工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施工设备在施工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施工设备的优劣, 不仅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有影响, 同时也对安全生产有很大影响。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是现代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涉及到设备的安装 (拆除) 、运行、维护、保养、修理、事故处理等多方面, 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设备寿命周期的全过程中, 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及组织措施, 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使设备免受损坏、人员免受伤害、环境免遭污染等, 以期获得最佳的设备寿命周期和使用综合效率。施工设备分为以下3个方面:

1) 水电站机电设备 (U41)

2) 大型施工设备 (U42)

3) 特种设备 (U43)

3.5 危险品管理 (U5)

爆炸、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危险品作为生产资料的一种, 是施工现场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 但其本身又具有爆炸、易燃、易爆、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属性, 一旦管理不善, 将会严重威胁施工现场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引发重大、特大灾害性事故和案件。对危险品的管理应该包括对危险品的生产、存储、使用、运输过程的管理。

3.6 爆破施工 (U6)

在建筑施工中, 主要是利用炸药释放能量并形成高热气体对其周围介质产生影响的性质来为施工服务, 达到工程建设的需要;炸药爆破对环境危害主要是产生爆炸地震、空气冲击波、飞石和噪声等。爆破施工是高危险特殊行业, 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 一旦失控, 就会造成安全事故, 不到最后一爆结束, 爆破施工安全都是施工管理的首要任务。

3.7 焊接与气割 (U7)

将两个金属件连接处加热熔化或加压, 或两者并用, 以此来使两个金属件永久连接, 这种方法称为焊接;气割则是由焊工操作的另一种生产工艺, 它是了利用乙炔、氢气、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与氧气混合燃烧产生的高温, 将金属熔融切割, 同时用气流把熔化的金属吹走, 从而达到切开金属的目的。焊接与气割同属明火作业, 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 且经常与可燃、易燃物品以及压力容器打交道, 存在着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虽然焊接与气割使用的设备和能源都有一定火灾危险性, 但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主要都不在于这些设备和能源本身, 绝大多数是由于施工人员在焊接与气割工作中思想麻痹、操

参考文献

[1]卢岚.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综合评价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 2003 (9) :46-50.

[2]王柏乐.水电建设工程安全评价与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3]李忠勇.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

8.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探讨 篇八

关键词:信息安全;安全技术;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085-01

一、信息安全的定义

20世纪70年代以前,信息安全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泄漏控制和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保密问题。然而,今天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这个当时非常自然的定义显得非常不恰当。首先,随着黑客、特洛伊木马及病毒的攻击不断升温,人们发现除了数据的机密性保护外,数据的完整性保护以及信息系统对数据的可用性支持都非常重要。其次,不断增长的网络应用中所包含的内容远远不能用“数据”一词来概括。综上分析,信息安全是研究在特定的应用环境下,依据特定的安全策略对信息及其系统实施防护检测和恢复的科学。

二、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由于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开放性以及系统软件硬件和网络协议的缺陷,导致了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是多方面的:网络协议的弱点、网络操作系统的漏洞、应用系统设计的漏洞、网络系统设计的缺陷、恶意攻击、病毒、黑客的攻击、合法用户的攻击、物理攻击安全、管理安全等。

其次,非技术的社会工程攻击也是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通常把基于非计算机的欺骗技术成为社会工程。社会工程中,攻击者设法伪装自己的身份让人相信就是某个人,从而去获得密码和其他敏感的信息。目前社会工程攻击主要包括的方式为打电话请求密码和伪造E-mail。

三、信息安全相关的防护理念及其技术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是针对信息在应用环境下的安全保护而提出的。是信息安全基础理论的具体应用。安全技术是对信息系统进行安检和防护的技术,其包括:防火墙技术、路由器技术、入侵检测技术、扫面技术等。

(一)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和不可信任的公共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它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惟一出入口,能根据个人的安全政策(允许、拒绝、检测)出入网络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一个防火墙能极大地提高一个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并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而降低风险。通过防火墙为中心的安全方案配置,能将所有安全软件(如口令、加密、身份认证和审计等)配置在防火墙上。

(二)路由器技术

随着网络各种领域应用的日益普及,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趋于复杂化和多样话。针对网络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安全路由器必须具有如下的安全特性:

(1)可靠性与线路安全(2)身份认证(3)访问控制(4)信息隐藏

(5)数据加密(6)攻击探测和防范(7)安全管理

(三)物理隔离器技术

隔离卡技术是将一台计算机划分成两个独立的虚拟计算机,分别连接公共网络和涉密网络。通过隔离卡,用户的硬盘被划分为公共区和安全区,装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当用户在公共区启动时,计算机连接公共网络;当用户在安全区启动时,计算连接涉密网。

(四)防病毒技术

1.虚拟机技术

虚拟机技术是国际反病毒领域的前沿技术。这种技术更接近于人工分析,智能化极高,查毒的准确性也极高。虚拟技术的主要执行过程如下:

在查杀病毒时,在计算机内存中模拟出一个“指令执行虚拟计算机”,在虚拟环境中虚拟执行可疑带毒文件在执行过程中,从虚拟机环境内截获文件数据如果含有可疑病毒代码,则说明发现了病毒。殺毒过程是在虚拟环境下摘除可疑代码然后将其还原到原文件中,从而实现对各类可执行文件内病毒的杀除

2.监控病毒源文件

密切关注、侦测和监控网络系统外部病毒的动向,将所有病毒源堵截在网络入口处,是当前网络防病毒技术的一个重点。趋势科技针对网络防病毒所提出的可以远程中央空管的趋势病毒监控系统不仅可完成跨网域的操作而且在传输过程中还能保障文件的安全。

3.无缝隙连接技术

无缝隙连接技术也叫嵌入式杀毒技术。通过该技术,我们可以对病毒经常攻击的应用程序和信息提供重点保护。它利用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提供的内部接口来实现对使用频度高、范围广的主要应用软件提供被动式的保护

4.检查压缩文件技术

检查压缩文件中的病毒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首先必须搞清压缩文件的压缩算法,然后根据压缩管理算法将病毒码压缩成病毒压缩码,最后根据病毒压缩码在压缩文件中查找以判断该文件是否有病毒。另一种检查压缩文件中病毒的思路:在搞清压缩文件的压缩算法和解压算法的基础上,首先解压待检查的压缩文件。随后在解压后的文件中检查病毒码来判断该文件是否有病毒,以此来说明原压缩文件是否有病毒。最后将文件还原成原来的压缩格式。

四、建立网络安全体系的必要性和发展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性

国际上信息安全研究起步较早,力度大,积累多,应用广,在70年代美国的网络安全技术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计算机保密模型”的基础上,指定了“可信计算机系统安全评估准则”(TCSEC),其后又制定了关于网络系统数据库方面和系列安全解释,形成了安全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准则。安全协议作为信息安全的重要内容,其形式化方法分析始于80年代初,目前有基于状态机、模态逻辑和代数工具的三种分析方法,但仍有局限性和漏洞,处于发展的提高阶段。

完整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信息安全走向成熟的标记,也受到了国家和众多企事业单位的重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以用户身份认证为基础,信息安全保密为核心,网络边界防护和信息安全管理为辅助,建立全面有机的安全整体,从而建立真正有效的、能够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徐茂智,雏维.信息安全概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张同光.信息安全技术实用教程.电子出版社,2008

上一篇:外贸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感悟人生的经典句子:打好一手坏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