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垃圾的管理

2024-09-09

医疗垃圾的管理(精选11篇)

1.医疗垃圾的管理 篇一

医疗垃圾分类处置管理

医疗垃圾是指从医院、诊所、卫生防疫保健等医疗单位排出的医疗废弃物。虽然医疗垃圾仅占城市固体废物的3%,但它含有多种病原微生物、有害的化学物质、易造成锐器损伤等,对人民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我国《危险废物分类》中将来自于临床的医疗废弃物视为1号危险物品。2003-06,我国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医疗废物的处理进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为了推进我院日产医用垃圾系统标准化的管理,我们对医院医疗垃圾的处理过程实行标识化,收到满意效果。

1医疗垃圾的处理

医疗垃圾的处理过程包括5个段式,即分类、保管、收集、运送及终结处理。

1.1医疗垃圾的分类

医疗垃圾的分类是在医疗科室内实行,主要责任人是垃圾的制造者医护人员,他们有责任将产生的医疗垃圾分类放人专用的容器中。医疗垃圾正确分类是做好垃圾处置的第一步。减少医疗废弃物的产生,不仅节约资源,又能减少污染。医疗垃圾分类包括放射性垃圾、非感染性垃圾和感染性垃圾,其中放射性垃圾和感染性垃圾属于特别管理垃圾。放射性垃圾产生地:同位素室带有放射元素的检查示踪剂和注射器、放射科使用的胶片、定影、显影剂等应该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放射性法规进行处理。感染性垃圾主要是沾染了患者的血液、体液的物品、手术中取出的病理性脏器等。近些年来,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器具的开发应用,增加了医疗垃圾的量及管理的困难。一次性医疗用品及药品的外包装材料如塑料袋、包装纸盒等不属于感染性垃圾,本着“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应丢弃在装有黑色垃圾的容器中,按生活垃圾处理。要求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针头及一次性的采血针必须置于利器盒内,注射器的乳头及输液器的管道必须就地实行毁形无害化处理后丢弃。沾有血液的一次性注射器连同针头一起,直接投入到利器盒中,以尽量避免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损伤。

1.2医疗垃圾的收集、保管

医疗垃圾的收集、保管是医院院务部门责任,主要由保洁人员将科室的医用垃圾捆扎收集送到医院垃圾转运站,根据标志分别放置转运站专用的容器中集中保管,等待城区垃圾处置中心专职人员运输进行焚烧处理。一般性医疗垃圾由科室保洁人员送到垃圾转运站,专人负责接收登记。对可能造成外流的一次性的注射器、输液器这类塑料制品,则必须由供应室清点回收登记,由供应室专管人员直接交给医疗垃圾处置中心转运人员。

2医疗垃圾处置的标识

“标识”是指所有标识图案或文字的总称。规范、醒目的标识能给人们一个警示信息,使之对此有所反应。有护理人员做过统计,在护理治疗中给以标识,可以减少护理缺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医疗垃圾处置程的标识,就是在垃圾分类、保管、收集、运送及终结处理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标识,指导并保证医疗垃圾正确处置。

2.1医疗垃圾分类标识

医疗垃圾的分类是医疗垃圾产生者必须承担的责任,本着就地分类的原则,医疗垃圾的产生者应将各类医疗废弃物进行严格的分类,装入不同颜色有明显警示标识的包装袋或容器内。根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消毒规范》和环境保护总局《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的通知要求(2003年11月20日),我院将医疗垃圾分为四类处理,一是可回收药品及注射器、输液器的外包装材料如纸盒、朔料袋等;二是沾染病人血液、体液或药液的医疗废弃物,如棉签、纱布、安瓿、小药瓶等等;三是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四是锋利的注射针头、刀片等利器物品。对于上述四种垃圾,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不同的容器、不同的颜色和字体标识,以便指导操作者做到正确垃圾的分类处置,不随意乱丢垃圾。

2.2医疗垃圾包装物品标识

医疗垃圾包装物品包括包装袋、垃圾桶、周转桶(箱)、利器盒等容器,所有的医疗废弃物都必须装入指定的容器中。我们在医院医疗科室的治疗处置室配备三个加盖垃圾桶,内置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外贴丢弃不同医疗垃圾的分类标识:“外包装纸、盒”,“焚烧医用垃圾”,“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外包装纸、盒的容器内套黑色垃圾袋,盛装焚烧污染性的医用垃圾和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容器内套黄色垃圾袋。此外,所有的利器必须丢到不宜穿透坚固的专用利器盒中,利器盒外部有明显的“小心利器”的标识。传染科的医疗垃圾要求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并贴上“小心传染”的标识。手术或病理解剖后能够辨认的人体组织、器官及死胎,要求用布包裹后,放入黄色垃圾袋中,用红色包装带扎口,外贴“禁止打开”标识。

2.医疗垃圾的管理 篇二

1 医疗垃圾、病死奶牛的概念

所谓医疗垃圾就是指规模奶牛场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具体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即一次性针头针管,一次性塑料盘,输液袋,输液瓶,输液管,注射针,各种导流导液的胶皮管、带菌的纱布(纱条、棉球)以及各种病牛手术后的切除物等。兽用医疗垃圾含有大量的人畜共患病原菌或病毒,有时比人用医疗垃圾危险性还大。除了兽用医疗垃圾带有大量的危险性病原微生物外,一些残留的药物、药液还会对当地的水质、环境、食品安全(动物误食、水产误食) 等造成巨大的危害。特别是防疫用的疫苗 (弱毒苗、灭活苗)残留物散播将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直接会导致免疫的失败或疫病的产生和流行。如不加强管理、随意丢弃,任其混入生活垃圾、流散到人们生活环境中,就会污染大气、水源、土地以及动植物,造成疾病传播。危及到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安全,医疗垃圾特规定为一次性用品,不得重复使用,不能流入民间再生利用。

病死奶牛即因病死亡的奶牛。死亡牛体内带有大量致病微生物,如不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任其腐烂发臭,病原体会随水流、空气到处扩散,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起人畜疫病大流行。

2 医疗垃圾、病死奶牛处理的原则

对医疗垃圾、病死奶牛的处理遵循以下原则:消除污染,避免伤害的原则;统一分类、收集、转运的原则;集中处置的原则;严禁混入生活垃圾排放的原则;在焚烧处理过程中要严防二次污染,必须达标排放的原则;病死动物尸体“四不一处置”原则(即对病死动物尸体一不宰杀、二不销售、三不食用、四不运输,并将病死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置)。

3 医疗垃圾、病死奶牛的处置方法

3.1 医疗垃圾的处置方法

(1)化学处理方法。即将医疗垃圾掩埋在深土中,利用微生物自然分解。但医疗垃圾在无光照和风蚀的情况下几百年也不易分解,因塑料、玻璃、橡胶、铝制品都属无机物质,单靠微生物自然分解需要相当长的周期才能达到目的,还要引发土地土壤酸化板结、污染地下水资源、占用土地资源等诸多弊病,故掩埋方法是不科学的不应推广。

(2)送到专门收集机构。即将医疗垃圾送到专门处置医疗垃圾的机构,该机构将医疗垃圾统一收集、运输、集中处理。这样能解决很多分散的处理设施,减少污染源,节约能源,而且还能避免其混入生活垃圾内,对人体造成长期危害,这也是环保部门、动物卫生部门要求的。

(3)焚烧处理。在牛场的下风口建立焚烧场用焚烧炉对医疗垃圾及病死牛进行焚烧。高温焚烧处理能完全保证医疗垃圾的稳定化、安全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环保要求,同时又符合当代医疗垃圾处置的发展趋势。

3.2 病死奶牛的处置方法

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6548—2006)》这两个规范进行操作处理。

(1)奶牛尸体运送。运送奶牛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应采用密闭、不渗水的容器。装前卸后必须要消毒。

(2)焚毁法。将病死奶牛尸体及其产品投入焚化炉或用其他方式烧毁碳化,彻底杀灭病原微生物。

(3)掩埋法。选择远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区、村庄、动物饲养和屠宰场所、饮用水源地、河流等地方进行深埋;掩埋坑底铺2 cm厚生石灰;掩埋前应对需掩埋的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进行喷洒柴油进行焚烧处理;掩埋后需将掩埋土夯实。病死动物尸体及其产品上层应距地表1.5 m以上;焚烧后的病害尸体表面和病害动物产品表面,以及掩埋后的地表环境应使用有效消毒药喷、洒消毒。对污染的饲料、排泄物和杂物等物品,也应喷洒消毒剂后与尸体共同深埋。

4 对医疗垃圾、病死奶牛的处置加强监管

(1)农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规模奶牛场及乡村执业兽医的管理,认真搞好《动物防疫法》、《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6548—2006》、《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要求规模奶牛场及时对兽用医疗垃圾进行无菌或无害化处理,同时要对兽用医疗垃圾进行跟踪检查,加强监管。

(2)政府应出台兽用医疗垃圾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规定兽医医疗机构必须将兽用医疗垃圾分类集中后移交处置单位进行集中处置,不得自行处置等。

(3)在目前情况下,农牧主管部门协助规模奶牛场与医疗垃圾处理专门机构签订协议定时上门收购,将兽用医疗垃圾进行统一集中回收处理,切实“消化”医疗垃圾。

(4)规范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工作程序。动物病死后,规模奶牛养殖场应当立即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并做好临时看管工作,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派出具有资质的兽医技术人员到现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上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5)按《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对乱丢、乱抛、随意处置、经营加工病死动物的养殖户或从业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对情节特别严重的要依法移交有关部门追究其刑事或民事责任。

(6)加强医疗垃圾及病死奶牛无害化处理技术培训。一是要加强对规模奶牛养殖场从业人员的培训,二是要加强对兽医从业人员的培训,三是要加强对动物卫生执法人员的培训,四是要加强对畜产品经营从业人员的培训。

(7)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医疗垃圾及病死奶牛无害化处理经费的投入。医疗垃圾及病死奶牛无害化处理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所需费用如果全部由养殖户承担,此项工作有可能不能正常实施,无害化处理将不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正常实施。因此,各级政府应将此项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从而有利于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奶产业健康发展。规模养殖场也可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无害化处理项目的资金,建造无害化焚烧场。

3.《医疗垃圾》背后的猫鼠游戏 篇三

人们震惊之余,也不禁要问,这里的“垃圾产业”为何如此红火?直到沙集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安监办”)主任方志强因涉嫌职务犯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查办,“垃圾围城”背后的猫腻才得以浮出水面。

2009年4月,刚过“而立之年”的方志强被任命为“安监办”主任。这个位子虽然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却是很多人眼中的一个“肥缺”。

沙集镇是睢宁县“东大门”,与有“中国第三大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基地”之称的宿迁市耿车镇仅一河之隔。據不完全统计,沙集镇从事医疗垃圾加工的“黑作坊”有200余家,而掌握“黑作坊”生杀大权的就是“安监办”。

“安监办”职责是对辖区内大大小小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依法查处。加工医疗垃圾的“黑作坊”理应依法关闭取缔,但长期以来,由于利益驱动,这些“黑作坊”虽经多次打击仍屡禁不止。在担任“安监办”的“一把手”后,头脑活络的方志强很快把安全生产监管的职责置之脑后,而是做起了“放水养鱼”的“无本生意”。

新官上任的方志强为笼络下属,萌生了带领“安监办”工作人员外出旅游的念头。他驾车“深入”几家黑作坊“检查”、“罚款”,几天就凑齐了旅游的“盘缠”,如愿享受了一回 “西安三日游”。

为敛财方便,方志强又增设了一个 “取缔保证金”的“收费项目”。在收取“保证金”时方志强放言,只有“黑作坊”自行关门,才会退还“保证金”,否则这笔钱就“充公”。这个“创意”给方志强主政的“安监办”带来了滚滚财源,也使“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形成了这样一条潜规则:“黑作坊”只需按“安监办”的要求上缴所谓的“保证金”,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狂赚黑心钱了。

收费都流入了“安监办”的“小金库”,且不给对方出具收据,如何开销由方志强一个人说了算。另一方面,方志强也不忘为自己捞油水。沙集镇某村的仝某也做加工医疗垃圾的生意,曾被方志强多次罚款,仝某于是找到与方志强交往过密的沙某,让沙某为其“说情”。沙某请方志强到县城一高档饭店“豪搓”了一顿,又送上500元的红包。方志强当即拍着胸脯表态,定会给仝某“照顾”。此后,一度经常“光顾”仝某家门的方志强等人果然不见了踪影。

如此“放长线、钓大鱼”,使得“安监办”家底日渐厚实,方志强和下属的小日子越来越滋润。几年间,他们每人每月都能额外拿到300元的“生活补助”,还先后组团去过黄山、威海、青岛、杭州、苏州、上海等地旅游,“招待费”更是花去了数万元。但与此同时,该镇的垃圾产业也日渐“做大”,以至于成为名噪一时的“白色污染”典型。

媒体报道引起了睢宁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随即在全县开展医疗废物加工点整治工作,通过拉网式排查全部予以依法取缔。相关部门也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方志强违法违纪问题展开调查。经检察机关查明,方志强在担任沙集镇“安监办”主任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先后多次以收取“取缔保证金”等名义,向辖区内非法从事医疗垃圾加工等行业的经营户索取钱款共计人民币近20万元,用于安监办全体人员发放津贴福利、旅游、招待等支出。与此同时,方志强本人也收受贿赂近万元。“吃人嘴短”的方志强已沦为“黑作坊”的“保护伞”。

2012年11月25日,经睢宁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方志强因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非法所得予以追缴。

编辑:程新友

辣评拍案

医疗垃圾是一种污染性、危害性极大的医疗废弃物,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具有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这种垃圾碎料一旦违规加工,危害可想而知。“医疗垃圾产业”如此红火,与相关职能部门管理的缺位不无关系。本案中,身为“安监办”主任的方志强等人“见钱眼开”,根本没有行使对重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监管、整改、查处之责,一些“黑作坊”只需按要求上缴所谓的“保证金”就能“买平安”。对这种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猫鼠一家亲”现象,必须严厉依法查处。

点评人:江苏省睢宁县检察官 朱儒佳

4.医疗垃圾的分析与处理 篇四

班级:

学号:

姓名:

引言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院医疗废物的产生量一般是按住院部产生量和门诊产生量之和计算的,根据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医疗废物产生的经验估算,住院部每天为0.5~1.0 kg/ 床;门诊部每天产生量约为1 kg/ 20~30 人[1 ]。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是医院当前和今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目前医院环保设施滞后于医疗事业的发展,部分医院医疗废物处置还未达到无害处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设施不全、设备老化、废水管网渗漏、废水排放短斤少两等问题。鉴于医疗废物的特殊性(感染性、病理性、化学性、损伤性、毒害性等),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及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医疗垃圾主要包括:手术及包扎的残余物,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生物培养、动物实验残余物,化验残余物,废弃药品,石膏,玻璃器皿等固体废物,还有诸如手术截除的人体器官、残肢,伤口敷料,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以及传染病患者使用过的各种生活用品等。在当今社会,伴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垃圾的增长也十分惊人。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医院每张床位平均每天产生1000克废弃物,一个中等城市每天的医疗废弃物约为40至70吨,一个省每年的医疗废弃物也有9600吨之多。

医疗垃圾的危害性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它的传染性。对于这些医疗垃圾的“后事”,我国卫生部门有严格的处理规定。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大量的医疗垃圾并没有被消毒或深加工,而是直接流失到了社会上。如一次性医疗器械二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简单水洗后便改制成其他塑料制品等,这些改头换面的医疗垃圾将病菌散布在我们的饮用水、生活用品甚至空气中。

医疗垃圾的危害并不仅仅在于它的二次使用。实际上,即使它被处理了也可能因为处理方法不当而成为潜在的健康“杀手”。目前我国规定对医疗垃圾必须用焚烧法处理,但相当一部分医疗机构的做法并不符合规定。很多小医院采用小焚烧炉,存在着焚烧过程中燃料不足等诸多问题,致使医疗垃圾不能充分燃烧,极易产生剧毒二恶英,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一、分析医疗废物处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危害

1、存在的问题

由于医疗废物处理方法的限制,目前医疗废物只能按回收(塑料和玻璃)和焚烧两种类型进行分类处理。对于既无回收再利用价值又不能焚烧的液体废弃物如消毒剂、显影液等液体药剂全部倒入污水中,造成水体污染严重。药物性、遗传毒性、化学性等固体废弃物部分混合在生活垃圾中填埋,造成土壤污染。

目前,南京市已经建立了两个医疗垃圾处理中心。各单位采取统一收集、集中贮存,医疗垃圾处理中心按照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进行密闭运输,随后实行焚烧处理。但执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剧毒二垩英、二氧化硫、粉尘等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小医院、诊所的医疗废物是否 全部进行集中处理等有待进一步调查。

虽然采用了焚烧办法处理医疗废物,但被焚烧的仅占11.23%;88.50%的医疗废物被回收再利用。如占医疗废物4.46%的一次性塑料被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塑料加工厂回收。大量的输液玻璃瓶被没有回收证明的部门收购。虽然这些废弃物没有被病原体污染,但其含有的一些化学成分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医疗废物回收后如何处理及再生产,是否会对人们健康造成新的威胁,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而参与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回收再利用的意见不一致,监督管理不到位,更增加了人们的担忧。

2、医疗废物的危害

(1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医疗废物的堆存或填埋不仅侵占土地面积也污染土壤环境。据估计,固体废物每堆积1 万吨约占地666 万平方米。大量废物的排放和堆积,也破坏了地貌、植被和自然景观。废物堆放或无适当防渗漏措施的垃圾填埋,废物中的有害成分很容易侵蚀渗入土壤中,可杀灭土壤中的微生物,使土壤丧失腐解能力,破坏植物生长环境。

(2)对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的影响 若采取废物堆存或填埋时防渗措施不当,可导致固体废物随天然降水和地表水进入周围地表水体或渗入土壤;废物随风落入水体使水面污染;废物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造成水体污染。垃圾焚烧,尤其是含氯废物的焚烧,若处理不当,可能产生大量的二噁英类物质,二噁英类物质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一级致癌物。因其化学性能稳定,其半衰期一般为5~10 年,积蓄在环境中对大气、土壤、河流、湖泊造成严重污染[3 ]。据报道[4 ] ,美国约有2/ 3 固体废物焚烧炉由于缺乏空气净化装置而污染大气,美国大气污染中有42 %来自固体废物的处理。因医疗废物中塑料制品的比例高于生活垃圾,在焚烧时也会产生高浓度的二噁英类化学物质,故在处置医疗废物时应对二噁英类化学物质的生成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一些原本应该统一销毁的医疗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疗废物通过不法渠道直接混入生活垃圾,也影响了生活环境。

二、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法

1、卫生填埋法

(1)原理

卫生填埋法是医疗废物的最终处置方法,其原理是将垃圾埋入地下,通过微生物长期的分解作用,使之分解为无害的物质。医疗废物的填埋系统如果没有防渗措施,各种有毒物质、病原体、放射性物质等会随雨水渗入土壤,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及人类健康。因此,卫生填埋场需经过科学的选址,并用粘土、高密度聚乙烯等材料铺设防渗层,还必须设置填埋气的收集和输出管道,所以采用填埋处理法必须非常慎重,一定按有关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严格的预处理。

(2)影响参数

采用填埋处理法应根据医疗垃圾特性,选择地质条件符合要求的场地,结合土壤和气候,采用相适应的土木技术,确定场地建设规模。

(3)优缺点

填埋处理方法的优点是工艺较简单,投资少,可处理大量的医疗废物。主要缺点是填埋前需消毒,废物减容少,填埋场建设投资大,需占用大量土地,产生甲烷、氨气、硫化氢气体、氮气、一氧化碳等大量有害气体,同时也产生氧气和氢气和挥发性有机物,需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长期监测。

2、高温焚烧法

(1)技术特点

医疗废物主要由有机碳氢化合物组成,含有较多的可燃成分,具有很高的热值,采用焚烧处理方式具有完全的可行性。焚烧处理是一个深度氧化的化学过程,在高温火焰的作用下,焚烧设备内的医疗废物经过烘干、引燃、焚烧三个阶段将其转化成残渣和气体,医疗废物中的传染源和有害物质在焚烧过程中可以被有效破坏。焚烧技术适用于各种传染性医疗废物,焚烧时要求焚烧炉内有较高而稳定的炉温,良好的氧气混合工况,足够的气体停留时间等条件,同时需要对最终排放的烟气和残渣进行无害化处置。

(2)影响参数

选择焚烧设备必须具有适合的湍流和混合度,保持废物中是当代含水率,燃烧室装填情况、温度和停留时间、维护和检修都是重要的焚烧参数。

(3)优缺点

焚烧处理技术主要优点是体积和重量显著减少,废物毁形明显;适合于所有类型医疗废物及大规模应用;运行稳定,消毒灭菌及污染物去除效果好;潜在热能可回收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缺点主要表现在成本高,空气污染严重,易产生二恶英、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多氯联苯等剧毒物及氯化氢、氟化氢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需要配置完善的尾气净化系统;底渣和飞灰具有危害性。

3、压力蒸汽灭菌法

(1)技术原理和特点

压力蒸汽灭菌处理方法的原理是经过分拣和破碎后的医疗废物在100kPa,121℃的工艺条件下运行20min以上,压力蒸汽穿透物体内部,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被杀死;处理后的医疗废物送往卫生填埋场或进行焚烧处理。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受污染的工作服、注射器、敷料、微生物培养基等的消毒,但是不适宜处理病理性垃圾,如人体组织和动物尸体等,对药物和化学垃圾的处理效率也不高。

(2)影响参数 压力蒸汽灭菌处理主要技术参数是温度、蒸汽质量和作用时间,废物进料尺寸会影响蒸汽穿透性,处理周期时间影响灭菌的彻底性,容器内空气去除不彻底可影响灭菌器内温度。

(3)优缺点

压力蒸汽灭菌技术相比之下具有投资低、操作费用低,易于检测,残留物危险性较低,消毒效果好,适宜的处理范围较广等优点。主要缺点是体积和外观基本没有改变;可能有空气污染物排放,易产生臭气,不能处理甲醛、苯酚及汞等物质。

4、化学消毒法

(1)技术特点

化学消毒法的实质就是将破碎后的医疗废物与一定浓度的消毒剂(次氯酸钠、过氧乙酸、戊二醛、臭氧等)混合作用,并保证其与消毒药剂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和时间,有机物在消毒过程中被分解、微生物被杀灭。消毒药剂与医疗废物最大接触是保障处理效果的前提。通过使用旋转式破碎设备提高破碎程度,保证消毒剂能够将其穿透。化学消毒法适合处理液体医疗废物和病理方面的垃圾,最近也在逐步用于那些无法通过加热或润湿进行消毒灭菌的医疗废物的处理。

(2)影响参数

决定化学消毒法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消毒剂浓度和作用温度,根据废物性质选择具有相应pH值的消毒剂,废物和药剂接触混合时间、流体的再循环等也是重要因素。

(3)优缺点

化学消毒法的优点是工艺设备和操作简单方便;除臭效果好;消毒过程迅速一次性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对于干式处理,废物的减容率高、不会产生废液或废水及废气。缺点是干式废物对破碎系统要求较高,对操作过程的pH值监测(自动化水平)要求很高。湿式废物处理过程会有废液和废气生成,大多数消毒液对人体有害。不适用于处理化学疗法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挥发和半挥发有机化合物。

5、电磁波灭菌法

(1)技术原理

电磁波灭菌法包括微波和无线电波两种方法。微波灭菌法使用2450MHz的高频电磁波,而无线电波灭菌法则使用10MHz的低频电磁波,其穿透力比微波更强。电磁波灭菌法的原理是其具有可被水、脂肪、蛋白质吸收的特点,利用微生物细胞选择性吸收能量的特性,将其置于电磁波高频振荡的能量场中,使微生物的液体分子按外加电场的频率振动,这种振动使细胞膜内的能量迅速增加,产生高温,最终导致细胞的死亡,以此杀死医疗废物中的病原体。经电磁波处理后的医疗废物可以作为生活垃圾进行卫生填埋。电磁波灭菌法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和菲律宾都有应用实例。

(2)影响参数

无论是微波还是无线电波,决定杀菌效果的因素是输出功率和实际场强,还要根据废物特性,废物含水率对微波处理影响明显,暴露持续时间和废物混合范围也有一定影响。

(3)优缺点

电磁波灭菌处理法优点体现在体积显著减少,垃圾毁形效果好;系统完全封闭,环境污染很小;完全自动化,易于操作。缺点是建设和运行成本不低;处理后减重效果不好,会有臭味,不适合血液和危险化学物质的处理。

6、干热粉碎灭菌法

(1)技术原理

干热灭菌是指将物品置于干热灭菌柜、隧道灭菌器等设备中,利用干热空气达到杀灭微生物。目前主要采用远红外线干热消毒设备,处理医疗废弃物最好采用密封式干热炉,利用高温加热处理某些特殊医疗废弃物。干热灭菌时,被灭菌物品应有适当的装载方式,不能排列过密,以保证灭菌的有效性和均一性。

(2)影响参数

干热处理法主要杀菌因子为高温,维持足够的作用时间即可达到灭菌要求;废物特性应符合干热处理要求。

(3)优缺点

5.医疗垃圾的管理 篇五

医疗垃圾是一种典型的.危害废物,对其进行集中焚烧处理,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克服了各医疗单位分散处理的弊端.根据国家最近出台的相关政策,日处理量大于10t的医疗垃圾焚烧装置应采用回转窑式焚烧炉.日处理量为12t的设备总投资为210万元,基建费用160万元.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分析年运行成本为210.8万元.作为一项重要的环保事业,需要各级政府运用政府行为对其进行保障.

作 者:王淑珍 WAING Shu-zhen  作者单位:张家口市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站,河北,张家口,075000 刊 名: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ANGJIAK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年,卷(期):2004 17(1) 分类号:F224.5 关键词:医疗垃圾   集中处理   经济分析  

★ 医院医疗垃圾暂存点整改报告

★ 案例分析绩效考核:Q公司平衡计分卡

★ 平衡车范文

★ 水利水电工程动态模拟分析论文

★ 高能推进剂NEPE组分PEG与铝颗粒模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医疗担保书

★ 简历医疗

★ 医疗工作计划参考

★ 医疗自荐信

6.医疗垃圾费用减免申请书 篇六

关于减免医疗垃圾处理费用的函

广西神州立方环境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3月14日贵公司与我院签定了《广西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医疗废物处置合同》,根据合同的约定“2013年3月—12月份根据甲方主管部门提供该院的编制床位数60床,实际使用床位数30床,乙方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关于广西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危险废物及医疗处置收费标准的批复》(桂价费[2013]23号)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经甲乙双方协商确定甲方每月应缴纳的医疗废物处置费为:¥2737元。”

目前我院执业许可证正在办理,试运营期间产生极少量的医疗垃圾,因此我院向贵公司提出申请,在试运营期间所产生的医疗垃圾,按38—40元∕箱的价格收取医疗垃圾处理费,望给予批准。谢谢贵公司的支持与合作!

7.船舶垃圾对海洋的污染及其管理 篇七

1 船舶垃圾对海洋的污染现状以及影响

船舶垃圾是指在船舶实际运营当中产生的各种日常用品以及工业用品废弃物。其中主要包括塑料制品、包装材料、食品废物、金属、玻璃、生活污水以及机舱含油污水等等, 这在船舶实际运营当中产生重要影响, 使得海洋污染产生。同时,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 船舶航行密度不断增加, 船舶垃圾亦逐渐增多, 导致海洋污染逐渐严重。对于大量海洋垃圾, 倘若处理不当, 对海洋环境会造成以下影响:第一, 船舶产生的垃圾, 含有有毒物质, 进入水体当中会对水体质量产生影响, 导致水生生物生存空间受到破坏;第二, 船舶垃圾的产生, 会对海洋水体自净能力产生影响, 导致海洋水质恶化;第三, 船舶垃圾在海底逐渐沉积, 导致植物天然营养条件受到影响, 造成海底污染, 导致水生生物灭绝[1]。

2 船舶垃圾对海洋的污染以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船员主观意识较差

船员是船舶开展航海事业的关键, 船员对于海洋环境保护的主观意识低下是导致海洋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船员在船舶当中生活, 对于生活垃圾以及生活污水处理不当, 导致环境污染产生。同时认为海洋具有自净能力, 是一个天然巨大的垃圾箱, 将船舶实际营运过程中产生的各项垃圾丢弃到海洋当中, 使得海洋环境逐渐恶劣。船员作为航海事业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升船员的主观意识, 提升对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作用[2]。

2.2 海洋环境问题缺乏法律制度约束

制度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 针对船舶垃圾对海洋的实际污染, 除却船员对环境保护意识的薄弱的原因, 还存在海洋环境保护制度不够完善问题, 导致缺乏制度约束成为海洋环境污染的关键因素。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进行约束海洋环境问题, 来实现保证海洋环境质量。但在其中的各个细则当中并没有明确指出对船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处理建议, 导致船舶垃圾产生, 使得海洋环境逐渐恶劣。

2.3 海洋环境监管问题

第一, 《海洋环境保护法》当中明确规定, 国家环保总局作为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管理部门, 对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 进行协调管理和监督;第二, 国家海洋局主要负责海洋环境监督管理, 组织海洋环境的检测与检查, 并进行实际评估, 负责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第三, 中国海事局主要负责管辖区内非军事船舶对于海洋环境的污染, 对污染事故进行实际调查处理[3]。

3 船舶垃圾对海洋的污染以及管理合理化建议

3.1 提升船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普及、宣传海洋知识, 增强船员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 引领船员参与海洋环境管理, 实现海洋环境保护的有效落实。因此, 国家应该将海洋教育列入义务教育当中, 实现全民对海洋环境的重视, 做到人人参与海洋环境管理与保护, 形成全方位教育体系;同时开展针对船员的海洋环境管理的专门教育。一方面, 广大船员在接受普及教育过程中, 树立维护海洋权益以及保护海洋环境的强烈意识;另一方面, 在实际船舶工作开展中, 专业知识有助于强化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实现在船舶实际航海过程中垃圾的有效控制和处理, 为保护海洋环境做出重要贡献。

3.2 完善海洋环境法律体制

目前, 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壮大, 已逐步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为基础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为我国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后盾。但在法律实际实施中, 依旧存在法律法规条文不全面现象, 导致具体实施过程中不能起到约束作用。因此, 制定适合我国现行经济环境下海洋环境保护机制, 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法律, 实现海洋环境全面保护。同时细化约束机制, 对船舶航海作业进行严格监管, 防止船舶垃圾对海洋环境造成危害。

3.3 加大海洋环境监管力度

目前, 我国现行针对海洋环境实际管理部门, 正处于分散、各自为政的发展现状, 导致海洋环境实际执法空白以及重复执法现象的发生, 使得我国海洋环境实际监管不能够得到保证, 建立统一多职能的海上监管执法队伍, 对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以及发展海上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多职能海上管理队伍, 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技术, 在节省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情况下, 实现资源的实际整合, 做到资源实际利用, 及时监管船舶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船舶垃圾, 履行海上执法的重要职责。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进行船舶垃圾的实际管理中, 应该重视海洋保护意识的提升, 有效控制生活垃圾的产生。应该建立起相应制度, 实现在法律制度上约束海洋污染的产生, 对海洋环境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同时, 各个海洋部门之间应该通力合作, 协调互补, 做到有效有力监管, 保证船舶垃圾的有效控制, 实现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毛达.海洋垃圾污染及其治理的历史演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10 (06) :156-166.

[2]王永堂, 钱志林.船舶防污染检查的思路与技巧[J].科技传播, 2011, 12 (08) :141-142.

8.垃圾管理模式的探讨分析 篇八

一、末端管理模式

垃圾末端管理模式是指只将垃圾作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模式。在垃圾管理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均为末端管理模式。

1.垃圾管理第一阶段

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社会排放的废物量成分简单,垃圾量少,主要通过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来处理。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人口不断聚集,垃圾量也随之增长,排放到环境中的垃圾很难被自然消纳。街道上随处可见臭味熏天的垃圾堆,导致瘟疫和传染病的大肆传播,生活环境恶劣。此时人们发现垃圾的收集和处置是必需的。因此,维护公共卫生,防止疾病传播的朴素垃圾管理思想逐步形成,主要工作是将垃圾收集运送到距离城市较远的某一区域,进行简易堆存或是填埋。

这一阶段的垃圾管理目标主要是保持环境清洁,防止疾病传播,管理对象是垃圾,垃圾管理手段主要是清扫收集与简单消纳堆存。

2.垃圾管理第二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物质的极大丰富,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经济消费模式,导致垃圾产生量增加,同时垃圾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垃圾简易填埋场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广泛的重视。为应对垃圾污染问题,各城市兴建大量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垃圾管理出现第一次变革。垃圾管理目标已经从对垃圾的简单消纳转变为控制垃圾处理、处置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即实现无害化处理的新管理目标。

这一阶段的垃圾管理目标是保持环境卫生,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处置,管理对象仍然局限为垃圾。目前,我们绝大部分城市仍然处于垃圾管理的第二阶段,基本上为末端管理模式。

二、可持续全过程垃圾管理

1.垃圾管理第三阶段

此阶段是从末端管理向可持续全过程管理模式的转变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发达国家城市都出现了垃圾危机,导致垃圾管理的第二次变革,进入了垃圾管理的第三阶段。全过程管理是垃圾管理从单一控制垃圾处理向控制垃圾排放量、提高再利用与再循环率、降低最终处置量、无害化处理垃圾等多对象、多目标管理方向的转变。

2.导致垃圾管理变革的因素

垃圾排放量急剧增加。这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经济增长与生活消费模式的形成。例如,依据OECE报告,欧洲1990-1995年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了近10%,而同期GDP只上升了6.5% 。

众多填埋场面临关闭。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都面临着原有的垃圾填埋场服务期满而必须关闭的现实。同时,各国已经逐步认识到垃圾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许多国家开始执行新的严格的填埋场环境保护标准,这就导致许多不符合新标准的填埋场被迫关闭。

新的垃圾处理、处置设施选址困难。随着对环境保护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公众的环保意识也不断提高,他们意识到在自己社区附近建设垃圾处理设施会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纷纷采取拒绝行动。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可供选择用于垃圾处理的场地也非常有限。

垃圾处置费用呈螺旋式上涨。由于城市垃圾处置能力的降低,垃圾产生量不断攀升,二者相差越来越大,导致提供垃圾处理、处置的服务变得稀缺。垃圾处理设施与城市距离越来越远,导致城市生活垃圾运输与处置费用不断攀升。

3.全过程控制管理模式

全过程管理即实现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化、过程资源化和末端无害化的多目标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依据“固体废物管理优先等级原则3R”制定固体废物管理规划并实施,即首选原则为抑制固体废物产生(减量化);第二步是再使用和再生利用(资源化);第三步是尽可能对可生物降解物进行堆肥处理(资源化);第四步是尽可能对可燃物进行焚烧处理并回收能量(资源化);最后是对不能进行资源化处理的其它垃圾进行卫生填埋处置(无害化)。见图1。

在3R(Reduce, Reuse, Recycle)原则的指导下,垃圾管理从单纯的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模式,转向了控制和减少垃圾产生、垃圾再利用和再循环、热能回收以及与环境相容的方式对垃圾进行最终处置的垃圾管理模式。这是垃圾管理思想的第二次重大变革。

4.可持续全过程控制管理模式

在全过程控制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强调生活垃圾管理的可持续性,即从生活垃圾回收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产品,同时要消耗更少的能源和空间,产生最少的排放物。垃圾管理措施和结果必须是经济可承受的、社会可接受的、环境可承载的。

环境可承载是指通过管理系统的有效管理,要尽可能减少生活垃圾的环境负荷。经济可承受性是指针对管理系统所涉及的政府、社区、单位、个人,系统必须以一个可接受的成本运作。社会可接受性是指管理系统必须以一个大多数人可接受的方式运作。这就需要在环境负荷、经济成本和社会承受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生活垃圾可持续全过程管理理念并不提倡机械地遵守“生活垃圾管理优先等级原则”,而是根据地方的人口密度和分布特征、垃圾的组成与产生特性、地理和资源特点、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基础和发展阶段等因素,在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和社会可接受性的基础上,结合3R原则,因地制宜地制定管理规划和具体方案。因此,针对不同地区,综合管理的方案是不同的,不同方案中各个处理处置技术组成的顺序也是不同的,从而可以避免因盲目坚持“生活垃圾管理优先等级原则”而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降低。见图2。

三、建立循环型社会

1.垃圾管理的第四阶段

建立循环型社会是垃圾管理的第四阶段,到目前为止,它是有效控制垃圾产生量降低的最佳模式。日本最早提出建立循环型社会模式,并从2001年开始实施,截止到2007年,垃圾产生量逐年下降,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升。

在21世纪初期,日本可持续发展面临最大的难题是环境与资源的限制,一方面是固体废物处置困境,当时一般废物和工业废物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分别只有5.8年和3.1年;另一方面,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的匮乏。日本国际贸易与工业部工业结构委员会认为,最紧迫的任务是摆脱大规模生产、消费和浪费的经济体系,建立一个循环为导向的社会经济体系。日本将废物管理的3R原则引申到宏观经济层面,将环境与经济综合起来,以确保物质循环,抑制天然资源的消费,减轻环境负担,提出了建立一个“最佳生产、最佳消费、最少废弃”的循环型社会形态。建立循环型社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资源和能源使用效率最大化;二是通过工业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共同努力使社会整体利润最大化;三是建立一种新的循环工业技术结构;四是优先发展与环境相关的工业。

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模式,通过法律引导与规范全社会的经济行为,建立以家庭人均固体废物排放减量、企业固体废物排放减量、资源循环利用率和资源产出率为主要指标的多层次的全社会共同的行动目标,政府、企业与公众共同行动,实现了全社会生产、生活、消费模式的逐步转变,全社会年垃圾产生量和人均垃圾产生量持续6年下降。

2.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做法

日本2001年1月颁布实施了《促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随后又制定了《促进包装容器的分类收集和循环利用法》、《家电再生利用法》、《建筑材料再生利用法》、《食品再生利用法》、《报废汽车再生利用法》、《绿色采购法》,并对《废弃物处理法》及《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都进行了修订,构建了循环型社会的法律体系。为能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加速改变消费形式,日本政府制定了十年规划。资源循环利用率(即循环利用量与资源投入量之比)由2000年的10%提高到2010年的14%,2015年计划提高到14%-15%;废物最终处置量(填埋量)则由2000年的0.56亿吨下降到2010年的0.28亿吨,减少50%,2015年计划下降到0.23亿吨;家庭垃圾排放量由2000年的人均630克下降到2010年的人均504克,减少20%;企业等排出的产业废弃物减少20%。

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取得成效,主要得益于九方面的做法。

第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不仅有基本法,还细分为综合性法、专项法等。

第二,确立科学合理多层级管理目标。日本政府根据《促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制定了“促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规划”,确定了2000~2015年十五年规划,并围绕目标,制定了相应的达标措施。指标包括能够反映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资源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指标,直接反映垃圾分类减量效果的最终处置量指标,以及反映垃圾产生水平的人均垃圾产生量指标。

第三,垃圾分类与硬件设施相协调。日本垃圾量的78%-80%是焚烧处理,一般将垃圾分类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型垃圾,另外还有大件垃圾、有害垃圾,垃圾分类方法与回收、处理处置设施协调对应,保障分类后的垃圾实现分类回收与处理。

第四,多种经济成分参与促进垃圾管理效率的提高。政府职能部门负责城市垃圾管理的规划、投资研讨、技术推广、公众意识教育、监管等,将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再利用、处理的工作委托给有资质的企业来运作,政府对企业的资金使用、运行质量和环境质量等指标实施监督,以确保其合法使用财政资金,生产经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第五,政府提供有偿垃圾处理服务。日本大部分采用城市税或垃圾专业包装袋的办法,收取垃圾处理费用,另外,对于废旧家电和大件垃圾处理采取单独收费制度。

第六,有效的监督机制。设有专业的督查队伍,对垃圾分类和倾倒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给予检查与监督,以保证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得以有效实施。该监督体系由政府垃圾管理部门、环保组织和志愿者三部分组成。

第七,发挥政府作用。如,1998年,名古屋市面临现有填埋场即将面临封场而新填埋场选址一直没有落实,垃圾将无处可去的紧急状态,市政府为了让全市人民认识到垃圾危机状况,发布了“固体废物紧急事态宣言”,提出到2000年要将固废最终处置量从102万吨降到80万吨的奋斗目标与行动方案。2000年其最终固废处置量下降到了79万吨,达到了既定目标。

第八,广泛持久的教育和宣传,公众环境行为水平大幅提高。宣传教育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重视大、中、小学生的教育。在学校中开办有关环境保护包括垃圾分类知识和行为指导的课程,培养学生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的习惯。二是各种媒介宣传。通过印刷品、宣传栏、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或媒体,向公众广泛讲解和说明垃圾分类的方法、行动方案。三是组织居民参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增强他们对垃圾分类的感性认识,从而促其形成正确的垃圾分类观念。四是直接与居民沟通,共同解决垃圾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九,建立生态工业城(园)。从1997年开始,日本依据“零排放”的构想,开始规划和建设生态工业园,并把它作为建设循环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日本政府先后批准建设了26个生态工业园区。采取政府主导、学术支持、民众参与、企业化运作模式,通过建立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生态城(园)区,将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资源型垃圾在园区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再利用,形成了完整的静脉产业链,循环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Government of Japan,Annual Report on the Environmentin Japan 2011.

[2]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Government of Japan,Establishing a sound material-cycle society Crea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material-cycle society(2009).

9.医疗垃圾焚烧烟气净化技术述评 篇九

医疗垃圾焚烧烟气净化技术述评

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年来的医疗垃圾焚烧烟气净化技术,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就我国医疗垃圾焚烧烟气净化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作 者:王伟 卢欢亮 李明 WANG Wei LU Huan-liang LI Ming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刊 名:环境科学与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年,卷(期):28(2)分类号:X701.2关键词:医疗垃圾 焚烧 烟气净化 环境保护

10.医疗垃圾的管理 篇十

根据《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各县市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通知》精神,防止医疗废物污染环境、传播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强化医疗废物处置规范化管理,市政府决定在2013年建设医疗垃圾处理中心,对全市医疗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项目选址初步拟定为同江市垃圾处理厂东南角。同江市共有2家医院,27家诊所,医疗垃圾处理中心建成后将对全市产生的医疗垃圾进行集中式处理。

医疗垃圾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涉及的有建设、卫生、环保、物价等诸多部门,需要在市政府的统一调度、统一领导下建立协调管理机制,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形成管理合力,从而形成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有利局面。

二、监督管理层:

1、物价部门要按照佳价发[2007]23号《关于制定佳木斯市医疗废物处置收费的通知》中规定的医疗废物收费标准执行,结合同江实际情况着手制定有效的收费渠道,使医疗垃圾处理走向良性循环。

2、卫生、环保部门:在医疗垃圾统一集中处置前,环保、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要联合出台医疗垃圾管理规定,强制各医疗单位遵守执行,规范各医疗单位的医疗垃圾的源头管理,建立医疗垃圾集中处理运行机制并进行监督管理,配合处置中心做好医疗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3、环卫部门:为实现规范管理,提高处置效率,由市环卫处作为“医疗垃圾处置中心”的主管部门,负责其施工建设及今后的运行管理。

三、产生单位:

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本单位产生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消毒、贮存等工作,根据集中处置的原则及时将医疗垃圾交由医疗垃圾处置单位处理,并及时交纳处置费。

11.医疗垃圾的管理 篇十一

关键词:生活垃圾 卫生填埋场 运行管理

当前,对于生活垃圾较为常用的方法就是填埋,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填埋场的建设与管理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不成熟之处,由于受到资金以及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填埋场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时,只是简单的填埋处理,对于环境仍然有较为严重的影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垃圾填埋处理场的新建与管理问题也愈加重视,尤其是在运行管理方面,其管理效率对于垃圾处理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笔者从生活垃圾日常管理、设备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运营管理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生活垃圾日常运行管理

1.生活垃圾成分分析

对生活垃圾成分进行分析,是制定垃圾处理工艺的基础和依据。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地区并未建立垃圾综合处理生产线,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垃圾填埋场的必然趋势,垃圾处理也必然向着资源化、无害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于垃圾综合处理生产线的建设也是必然的趋势,为此,首要的任务就是能够全面的对垃圾成分进行分析,积累数据,为日后的各项工作奠定数据基础。

2.进场生活垃圾计算

进入填埋场的垃圾实际数量,是填埋场运行管理中最重要和基础的数据,它既可以用于分析垃圾量的处理能力,又可以用于基于真实垃圾最的经济分析核算。有的填埋场仅根据清扫清运部门提供的数据计算进场垃圾的数量,由于消运清扫部门的数据可能有误,加上由生产企业直接运进场的垃圾可能漏算,导致进场垃圾量统计失真。在BOT, TOT或TOO等市场化运行模式中,垃圾处理且是运行方和政府结算处理费用的直接和必须依据,可见作好进场计算的重要性,因此,填埋场必须坚持自行计算统计。

3.进场垃圾检查

进场的生活垃圾需要在一般性检查的基础上,对于垃圾的来源方向进行重点检查,尤其是针对医疗垃圾和企业生产自行进场的垃圾。对于医疗垃圾,应当防止其混入到生活垃圾中,尤其是在医疗垃圾定点计量收费处理的地区,有的医疗机构为了节省费用而将医疗垃圾混入到生活垃圾中,这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也带来一定的难度。对于生产企业自行进场的垃圾进行检查,主要是避免有毒有害的物质进入到垃圾填埋场中,对填埋场的正常运行带来影响。

4.填埋场场内道路

由于受到垃圾本身的性质以及气候因素影响,尤其是在南方较多地区,生活垃圾的含水量较大,导致垃圾填埋场库区内部的路面较为泥泞,很少能够保持通畅,这对于填埋场的正常运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运输道路的管理。可以采取在场内铺设毛石道路,或者是利用建筑垃圾,如砖块、混凝土块等作为填料铺设场内的道路。在必要的情况下,距离填埋场进场口和出场口较近的地区,可以专门铺设一层较高的垃圾平台,供车辆运行使用。

二、垃圾填埋场设备管理

1.推土机

推土机是垃圾填埋场内部基本的设备之一,其主要是用来推平和压实垃圾,同时对于其他车辆的故障也能够进行有效的救援。一般情况下,推土机的配置数量应当比规定的数量多出1—2台,确保在其中某台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压实机

压实机主要是用来对垃圾进行压实,减小垃圾的体积,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市级以上的填埋场都应当配置压实机。如果遇到多雨的季节,或者是地基含水量较多的地区,如果使用大齿轮的压实机作业,可能会引起侧翻等情况,因此应当根据填埋场实际的情况,配置相适应的压实机。

3.喷药设备

在垃圾填埋场内会产生大量的蚊蝇等,因此需要通过喷药设备来保证填埋场的环境,目前较为常用的是电动喷雾机,更换周期一般为2年,及时的更换能够保证设备运行的效率。

4.其他设备

由于垃圾填埋场的作业环境较为恶劣,长期露天作业,而且尘土和粉尘较多,因此对填埋场内部的设备要经常保养与维护,而且在填埋场内部作业的设备,更换周期一般都要比规定的使用年限少,才能够确保各项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填埋场安全管理

1.填埋气的管理

在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填埋气中含有大量的甲烷气体,这也是影响填埋场安全管理的一个主要因素。国内有多个填埋场由于对填埋气缺乏科学的处理而引起燃烧爆炸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此,应当加强对填埋气的管理,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确保导气管的安装必须符合要求,确保能够顺利的将填埋气到处,不会发生填埋气聚集的情况;第二是在填埋场内严禁烟火,这也是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无论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在填埋场内使用烟火;第三是加强日常的巡查工作,能够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排除,以此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垃圾拾荒的安全管理

由于受到城市经济发展以及就业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城市中大部分的填埋场中都有拾荒现象,拾荒人员经常会在填埋场内哄抢垃圾,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对于拾荒现象的管理,一方面要对拾荒的开放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非拾荒时间禁止拾荒人员进入到填埋场中;另一方面则要针对拾荒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进入到现场的拾荒人员必须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对于不遵守规定者进行相应的处罚措施。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遇到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当禁止拾荒行为,杜绝安全隐患的产生。

3.垃圾运输车辆的安全管理

在填埋场内,每天进出的垃圾运输车辆有很多,庞大的熟练必然会加大管理的难度,为此,需要针对垃圾运输车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对进出填埋场的车辆速度要严格的控制,坚持慢进慢出;另一方面要对填埋场内部的区域进行划分,明确车辆倾倒区域和其他作业区域,禁止无关的人员进入到垃圾倾倒区域。

4.填埋现场的其他安全管理

在垃圾填埋场的安全管理中,除了上述问题,还需要对安全用电、防盗以及一般企业的生产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由于垃圾填埋场的环境较为恶劣,因此对于现场的设施要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行。

结束语: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在不断的增多,对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科学的运营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其运营效率,促进垃圾回收和处理技术的不断提升,减少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劲峰.浅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运行管理[J].中华民居,2011(08)

[2]赵波.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污染治理措施的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0(03)

[3]叶海霞.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方法研究[D].中山大学:环境科学,2006.

[4]李湛江,周少奇,杨一清,彭朝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安全运行问题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05)

[5]李志斌,徐超,卢耀如,叶观宝.现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环境工程,2005(04)

上一篇:2023-2027年中国酿造机械设备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下一篇:我来了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