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人发特色产业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2024-11-18

膨胀人发特色产业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共2篇)

1.膨胀人发特色产业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篇一

文化产业将文化资源整合创造普通大众易于、乐于接受的文化产品, 再通过高效的、自由的市场进行流通、传播。农村文化产业, 就是通过积极开发农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项目、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民俗旅游、古村落旅游项目, 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 大力发展适合农村的文化业态, 把农村劳动力组织到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去, 使农村的文化生态资源优势真正转变为产业优势, 进而转变为经济优势的一系列活动总称。与城市文化产业相比, 依托于农村文化之上的农村文化产业具有以下特征。

1.1 依赖本地文化资源

在城市, 主要依靠现代高新技术, 而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在于其拥有原生态的农耕文化。中国农村疆域辽阔、地域宽广、民族众多, 在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中, 蕴藏着古朴、醇厚、绚丽多姿的历史传统和多样性的原生态文化, 传统的建筑、服饰、语言、节日、饮食、婚俗、歌舞, 数量众多, 风格各异, 保存完好, 多彩多姿, 各地区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除了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外, 据文化部统计, 我国先后确认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1028项, 代表性传承人1488名, 这些都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也是最具原生态的文化类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不能复制城市文化产业的路子, 而应扬长避短, 依托自身的优势, 利用民间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农民群众非常熟悉的民间信仰、民间故事、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作为原材料, 既具原生态, 又体现乡土特色和区域特色, 不仅能为当地农民所接受, 也会因为其独特性和异质性深受其他地区的消费者喜爱。

1.2 依赖本土人才和工艺

文化产业生产的是以内容为核心的文化产品, 其核心价值在于发挥创造力和智慧,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农村文化产业也不例外, 但由于农村地区文化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从业人员收入不高, 产业发展环境欠佳, 很难吸引产业高端人才, 因此主要依赖本地劳动力。农村文化产业中无论是文化演出、民间工艺加工以及民俗风情展演, 还是文化旅游, 从业人员主要是本土劳动力。而农村本地劳动力文化素质整体水平都不高, 基本上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专业素养不高, 创新力不强, 导致文化产品影响力弱、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低等问题的产生。

1.3 农村文化市场不发达

十六大以来, 得益于一系列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 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保持着良好态势, 市场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 但也存在规模偏小、结构失衡等矛盾。

从文化产品供给端看,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大多数农村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处在一种自发的小规模、分散化、手工作坊式的经营状态, 产业聚集力弱, 规模较小;第二, 文化产品特色不明显, 品位不高, 科技含量较低, 生产率低, 效益较差, 普遍缺乏竞争力;第三, 市场化运作经验不足, 知名的品牌比较少。

从需求端看, 突出表现在总量小、结构不合理两方面:第一, 文化消费规模小。一般来说, 文化消费能力取决于居民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休闲时间。但近几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 2008年到2012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760元、5153元、5919元、6977元和7916元, 收入水平低制约了文化消费水平, 具体表现在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虽然较高但绝对量偏小 (如表1) , 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的25%左右;第二, 文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相对于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 且大多数农村地区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人口结构中老人、小孩多, 文化消费主要以上网和看电视为主, 文化消费结构单一。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

1.4 产业发展资金主要依靠自身积累

与文化事业不同, 农村文化产业提供的是非公共品, 服务对象是购买该产品的消费者或特定的群体, 主要依靠自有资金, 走市场化、商业化道路, 自我经营, 自我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 国家预算资金仅占5%左右, 自筹资金占75%以上, 究其原因, 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农村市场经济不发达, 文化市场规模小, 文化产业基本上属于自发组织的、小作坊式的经营形式, 文化企业少而小, 外来资本不愿意投入, 自身积累也很有限;二是政府投入少。由于文化产业投入多、周期长、见效慢, 地方政府往往偏重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很少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扶持与引导, 即使出台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也因为不了解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自身规律, 不清楚哪类农村文化可以产业化、在哪些产业环节或发展阶段采用什么政策等等, 找到着力点, 导致该支持的没支持, 收效甚微。

2 财政政策促进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

文化产业具有的外部性和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有必要介入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 但政府并不应直接介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过多地干预市场竞争行为, 而是应该着手于引导市场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 解决市场失灵, 培育农村文化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具体来说主要着力点为:

一是重点扶持本地优势特色资源。与城市文化产业不同,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托本地特色资源、依赖本土人才进行市场化运作, 财政政策支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不能撒胡椒面, 应该侧重于点的支持。

二是加大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的支持力度。财政政策要立足推动本地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工作, 在此基础上推进特色优化优质资源或优势产业与旅游、影视产业、制造业的融合, 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是加快人才培养和培训。

四是刺激文化产品供给, 培育文化消费需求。一方面必须加大对文化产品创作、创意、形式和载体的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财政支持, 通过产品创新创造新的文化需求, 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发放文化消费免费券、惠民文化卡等形式低价或免费提供文化产品来培育文化消费市场, 刺激潜在的市场需求。

五是创新财政投入模式, 吸引各路社会资金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专项资金、政策优惠等手段, 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文化产业, 促进资本投入的多元化。

3 财政政策促进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

根据上述思路, 促进广东农村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制定和实施。

3.1 选准支持对象, 提升财政政策支持的针对性

(1) 选准支持对象, 强化政策终点支持力度。加大对具有发展潜力价值、管理规范的文化组织的财政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其在引导公用文化中的作用。积极利用财政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力争打造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文化企业, 使之成为文化市场上的主导力量。具体包括: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 鼓励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企转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逐步推动一般艺术院团、影视剧单位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 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对其他类型的国有艺术院团、文化经营中介机构等单位, 要积极创造条件, 制定相关财税优惠政策, 进行职能分离改革,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其逐步转制为企业, 充分发挥其在引导公用文化中的作用。

(2) 支持人才这个农村文化的核心要素, 提升农村文化产业竞争力。加强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发现、保护、培养民间文化传人。通过政府补贴培养民间文化传人, 通过政府投入加大对农村文化产业人才的培训。

(3) 支持平台建设, 夯实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载体。一是加大对农村文化产业展示、交流平台的建设。基层农村文化的发展, 必须有一个促进其发展的平台, 市场是文化流动和交换的场所, 也是文化碰撞的平台, 必须把发展基层农村文化展示、交流平台作为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对外宣传的窗口, 为此通过政府投入大力推进平台的建设;二是加大农村文化产业投资平台建设。为了更好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必须加大对产业投资平台的投入, 建立产业发展基金、专项资金, 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文化产业。

3.2 运用科学的支持方式, 提升财政政策支持的有效性

(1) 创新政策支持方式。合理制定农村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政策, 创新财政支持方式, 利用财政补贴、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与农村文化产业相关的平台建设。一方面要增加对农村文化产业相关平台建设的投入, 同时, 也需要综合运用财政补贴、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 发挥财政的导向性和示范性作用, 从而增强对文化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如采取项目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 重点扶持某些重点平台建设, 推动农村文化传播和文化产业发展。

(2) 合理组合政策支持方式。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分阶段、分类别引导扶持农村文化产业, 促进其产业化、集团化。基于农村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 对那些公益性较强的或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文化产业, 应重点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促进其产业化和集团化。

(3) 借助税收政策手段加强对农村文化产业主体发展的引导。充分利用各种税收手段, 促进农村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对于一些已经有了一定发展能力的农村文化企业, 应遵循市场化原则, 通过税收手段, 如税收优惠、税收返还、税收减免等方式促进其做大做强。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及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的大背景下, 如何通过发展基层农村文化产业来促进地方经济, 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新任务。本文在分析农村文化产业特点的基础上, 厘清了支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思路, 最后提出选准支持对象、选择合适的支持方式等一系列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地方经济,政策

参考文献

[1]周玉波.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欧阳坚.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1.

[3]吴学丽, 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财政政策研究[J].经济纵横, 2010 (2) .

[4]解丽君, 等.河北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6) .

2.膨胀人发特色产业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篇二

一、曲靖市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

曲靖市相对高差3322.3米,境内有273个土壤类别,六种气候带,独特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孕育了独特的农产业。

(一)蔬菜、蚕桑、魔芋产业居云南省首位

2013年,曲靖市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456万亩,产值103.2亿元。其中蔬菜、蚕桑、魔芋种植规模、产量、产值均居全省第一。

(二)中药材产业前景广阔

辖内有三个“云药之乡”重点县,中药材品质优良,当归药效是国家药典标准的8倍;银杏叶药效比江浙等传统产地的含量高出1倍以上。大规模种植的有当归、杜仲、银杏、万寿菊、薏仁、魔芋等12个品种。

(三)万寿菊、小黄姜和油菜等产业较为成熟

沾益县万寿菊年产量12万吨,占全省的98%,占全国的2/5,万寿菊产品主要销往新加坡、英国、西班牙、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国际市场定价权;罗平县小黄姜种植面积16.5万亩,产量28.8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还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油菜种植面积近100万亩,是有名的油料和生姜生产大县。

(四)畜牧业和水产业在全省举足轻重

2013年,曲靖市畜牧业收入达到153.61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4.07%,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2871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1.85%。全市肉类总产量170万吨,占全省的44.3%,拥有大河乌猪、滇陆猪、宣和猪三个国家级猪种品牌,宣威火腿属中国三大名腿之一。新培育的“云岭牛”品质优良,正在申报国家肉牛品种认定。高原渔业产值17.5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省第一。冷流水养殖虹鳟鱼、鲟鱼分别占全省产量的65%、74%,建成全国最大鲟鱼鱼子酱生产、加工基地项目。

(五)农业产业化组织快速发展,标准化建设成效明显

2013年末,曲靖市共有农业产业化组织473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376个,中介组织带动型86个,专业市场带动型2个,其他9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5个,实现销售收入107.39亿,利税总额8.4亿,上交税金1.73亿,带动农户100万户,占全市农户数的68.97%。全市共认定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81个、绿色食品58个、有机食品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8个。

二、创新农村信贷产品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的情况

(一)三权三证抵押贷款稳步推进

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覆盖全市9个县(市、区),2014年6月末贷款余额达2.33亿元,同比增长66.03%。全市流转土地约20万亩,2014年2月,发放首笔4000万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开了全省先例;创新推出了“农户住房按揭贷款”贷款品种,陆良县农村信用社采取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按月还款,最长不超过8年,共给71户农户发放住房按揭贷款1075.6万元。2014年6月末,全市农户住房抵押贷款余额达7.01亿元,涉及农户数近3000户。

(二)正在探索庄园经济支撑的农户建房贷款

信用社、农户、庄园主三方合作,农户出地、庄园经营、信用社配套产业信贷服务壮大庄园经济,同步推进乡村统一规划建设,探索配套开办农户建房贷款,由农户提出借款申请,在由庄园法人进行担保的基础上,辅以房屋抵押,贷款最高额度50万元,期限最长10年,每年还款两次,到期结清。沾益县农村信用社正在探索开办该项业务。

(三)活体抵押贷款正在积极推进

2014年马龙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牛源基地建设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在基础设施、保险、贴息等方面给予补贴。农村信用社拟推出活体抵押贷款业务,采取存、贷、扶一体化的信贷支持方式,对全县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购买能繁母牛每头贷款5000元措施。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使金融与县域经济更加贴近,但创新过程中法律障碍难以规避,创新存在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金融机构被动创新;创新主体单一,创新多由地方银行所为,这些问题存在,使创新推进迟缓。

三、农村信贷产品创新的政策建议

(一)在深刻领会中央“三农”金融政策的前提下创新

2004年来多个中央一号文件涉及农村金融的创新与服务,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深化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九方面措施。各级、各部门应深刻领会中央一系列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政策指引,增强农村信贷产品创造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担当氛围。

(二)按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创新

农业现代化必然要求产业化经营、催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必须瞄准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特征和产业化趋势寻突破,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要求金融先行先试,抢占先机者也必将赢得先发优势。

(三)突出把握三个创新重点

一是把对农户开展综合授信作为创新的重要基础。克服农户单个生产要素价值低的劣势,将农户信用、房屋、耕地、林地、劳动力及其他物质条件综合评价,对农户开展综合授信,免担保抵押,随用随贷。二是把对新型农业生产组织的金融服务作为创新的突破口。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机械设备、产品、股权、品牌等抵质押方式的创新,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融资需求。三是把贷款期限的科学设定作为创新的重要因素。要考虑各农业经营主体在种植、养殖对象上的特殊性和贷款用途上的差异性,在期限设定方面区别对待,长短相宜。

(四)把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都纳入创新范围

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都是“三农”金融政策的落实者,都应积极参与到农村信贷产品创新工作中来,改变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创新的局面。要着力引导各家行发挥各自优势,把创新作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实现创新机构和领域多元化,鼓励根据各自管理模式、业务特点、客户对象特征等,打造品牌信贷产品与服务。

(五)建立健全“三农”金融创新奖补机制

建立正向激励的“三农”金融创新机制。对金融机构的“三农”金融创新业务实行差别化、包容性监管;创新内部管理、考核与评价,加大对基层的创新指导;提升创新的竞争力支撑,注重发掘基层特色业务和服务;政府及有关涉农部门对农村信贷产品创新工作成效明显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

(六)建立创新县域金融服务工作机制

上一篇:体育公司工作总结下一篇:伤痕是成长的勋章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