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安全工作计划

2024-08-15

学校卫生安全工作计划(共8篇)

1.学校卫生安全工作计划 篇一

一、指导思想:

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保障,“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所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的安全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学校对安全工作全面检查和重要专项检查,查的结果,纳入年度安全工作考核的内容,安全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除追究有关人员行政、法律责任外,相关责任人在本年度评优树先中实行一票否决,有关责任人不得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年度考核中不得定为“合格”以上格次。针对安全工作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手段,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全体师生创造一个安全、祥和的生活学习环境。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制度,推动我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增强实效性不断提高工作的的管理水平和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开展“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

3、普及安全科学知识。

三、工作任务及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到人。学校要把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分解,细化责任,落实到每个教职工;与班主任老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强化安全工作的问责制。明确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成立安全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注重学生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主要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以及安全知识,自救、自护能力的提高,让学生从自身做起,更能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2、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由于我们学校地理位置特殊,和村庄紧靠在一起,学校门口不远有几个小卖铺,学生经常购买小零食,有些质量不过关,属于“三无”产品,本期将教育学生购买有QS标志的食品。

3、严格教师巡逻制度。每天由值周员和带班领导值班,确保学生的安全。严明值班的纪律,任何人值班期间不得脱岗、漏岗,不许睡岗,一经查出,严肃处理。

4、加强学校大门管理。门卫要坚守岗位,做好来客登记,不得让外来人员、陌生人随便进入校园,上课期间学生一律不得擅自离校,学生上课期间出校门,必须有政教处出具的请假条方可离校。

5、加强学校危房、厕所及围墙以及学校用电管理。学校校舍器械隐患排查小组要定期对学校的房屋厕所以及围墙门、窗玻璃以及用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整改,对学生教室的用电线路以及学生所乱拉进行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整治,对乱拉现象进行通报批评。

6、加强教职工及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积极发挥学校宣传教育的优势,利用多种媒体,广泛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开展好每天放学前“一分钟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契机,组织开展提高中小学生自护、自救、逃生能力的教育活动。同时,要利用安全专题教育时间,如安全生产月、交通安全教育月等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促进师生安全素质的提升。

把安全教育渗透到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思想中,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渗透到学校各个活动中。学校要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安全培训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利用国旗下讲话、视频、小广播等形式上好安全课,将安全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用的上。

7、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安全主题班会等宣传教育活动,把安全教育活动深入扎实的开展起来,以便强化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自救能力。

8、加强学生校外安全管理。

对学生在校外安全教育要细致、周到,防止意外发生,平时往返学校路上行车的要求,以及在家用电,防火,上网等都要做到明确地规定,使学生在校园也能确保安全。

 

2.学校卫生安全工作计划 篇二

农村学校在安全、卫生、集体活动的组织管理等方面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宿舍人员拥挤, 学生食堂无证经营, 从业人员没有健康体检证明等现象相当普遍。边远地区和服务半径较大的学校, 由于没有配备学生宿舍及食堂等生活设施, 导致大批学生在校外寄宿或就餐, 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儿童青少年的基本卫生知识相对不足, 且在校学生人员集中, 极易引起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影响了学生特别是寄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1 农村学校主要卫生安全问题

农村学校校舍配备不足, 卫生状况较差;缺乏专职卫生管理人员, 后勤工作难以保障。这给学校卫生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 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卫生安全状况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问题, 因此, 农村学校的卫生安全问题应该引起广泛关注。

1.1 食品卫生安全情况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调查显示学校食品卫生普遍存在基础卫生设施较差, 卫生管理制度不完善, 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督办不及时等问题。

1.1.1 食堂卫生安全管理情况

抚州市的一项调查表明, 农村学校食堂持证经营率为79.4%, 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率为65.9%;此外, 94.1%的食堂未建立卫生管理组织及卫生管理制度[1] 。沂水县130所农村学校食堂均为个体承包, 其食品卫生许可证办证率仅为30.0%, 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率为33.3%[2] 。承包经营造成学校内部责任不明确, 卫生管理松懈, 使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难以得到有效监控。

1.1.2 食堂卫生设施及布局情况

部分农村学校食堂硬件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 食堂功能分区及布局流程不符合卫生要求, 易造成食品的交叉污染。有调查显示, 34所农村学校中有29所学校食堂加工场所内外环境不洁, 其中无防蝇设施的食堂21所, 无防尘设施19所, 无防鼠设施26所, 无冷藏设施8所, 无原料专用仓库18所, 原料存放不符合卫生要求14所[1] 。王延辉等[2] 对沂水县农村中学130所食堂调查显示:有91所 (70.0%) 食堂防蝇、防尘设施不全, 清洗、消毒保洁设施配套的仅有2所 (1.5%) , 30所 (23.1%) 食堂有冰箱、冰柜等冷藏设施, 存放食物做到生熟分开的仅2所 (1.5%) , 生熟刀板分开且有明显标记的有34所 (26.2%) , 加工场所符合要求的有26所 (20.0%) , 设原材料仓库的有10所 (7.7%) , 面粉做到离地、离墙存放的有20所 (15.4%) 。有些学校为取得经济效益, 在食堂对外承包时将原来的大食堂分割成数个小食堂, 造成各食堂的厨房面积狭小, 加工场所条件简陋, 致使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隐患较大。

1.1.3 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及行为情况

农村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多来自农村, 大多未经过卫生知识培训, 卫生知识缺乏, 规范操作意识差。许多食堂承包业主为获取高额利润, 采购廉价质次的原材料或“三无”产品。张鉴存等[3] 调查发现, 大多数食堂都未按相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马生法等[4] 调查发现,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工作时不穿戴工作衣帽、戴手饰或留长指甲及穿拖鞋上岗等现象较为普遍。于笔邪[5] 调查发现, 学校食堂的食品原料索证率为58.2%, 生产加工过程合格的食堂只有70.9%;大部分学校食堂留样制度执行不规范, 食堂留样品种不全、量少, 保存条件差, 且不保留菜单, 个别食堂甚至不留样, 这给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带来困难。

1.1.4 食 (饮) 具消毒保洁情况及食品生产过程卫生情况

部分农村学校的餐具消毒存在隐患, 主要表现在缺乏食品保洁设施、消毒设施;餐具消毒不够规范, 有的消毒设施已经完全丧失功能, 有的餐 (饮) 具消毒、保洁不到位, 少数学校食堂餐具甚至未经消毒就直接供学生使用[3] 。据调查资料显示, 农村学校食堂食 (饮) 具样品合格率为30%~70%之间[1,2,6] 。纪海泉[7] 采集40所乡镇初中学校食堂餐具, 大肠杆菌阳性率为52.1%。

1.2 生活饮用水卫生情况

农村学校饮水多取自天然山涧水、井水等, 缺乏必要的防护及净化措施, 且大多未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及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周沭仁等[8] 发现:220所农村学校中, 有72所未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未配备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的有125所, 水源选择不合适的27所, 水源防护不符合要求的132所, 自备水不消毒或未能做到定期消毒的86所。有关调查还显示, 农村学校自备水源合格率为5%~30%之间[9,10,11,12] , 不合格原因主要是细菌学指标不达标。使用自备水的学校, 要建立健全供水安全卫生制度, 保护好水源地和供水设备, 定期清洗和消毒;加强对供、管水人员的健康检查, 防止病原携带者污染水源;教育学生不直接饮用生水, 以防止肠道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1.3 宿舍卫生安全情况

随着村级联中的撤并, 大量学生集中到中心学校, 多个学生同居一室, 甚至挤在大通铺上, 通风效果及环境卫生较差。学生宿舍气温大多处于适宜温度范围, 但室内风速未能达到基本卫生要求的宿舍占有较大比例。室内风速过小, 不利于利用室内外气体交换和室内空气清洁。另外, 平房或一楼宿舍相对湿度过大, 长期居住于通风不良、空气潮湿的房屋内不利于健康。潘振[13] 对36所乡级中学共144间宿舍进行调查后显示, 合格率为61.1%, 其中高中和初中的合格率分别为80.3%和44.8%。某市学校卫生监测发现, 学生宿舍人均面积较少, 人均面积≥2.7 m2的只有3.3%[14] 。某城乡学校卫生调查发现:监测的56间宿舍全部不合格, 主要是没有盥洗水槽, 人均宿舍面积未达到卫生标准, 且部分存在着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 有虫媒及老鼠、环境和个人用品不卫生等现象[15] 。凌媛[16] 调查发现:学校宿舍人均面积达到卫生要求的比例是73.7%;采光系数符合卫生要求的比例为47.3%;室内细菌总数符合卫生要求的比例为52.6%。云南省学校卫生监测发现:中学宿舍人均面积有60.0%不达标, 且无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17] 。滨海县农村学校卫生调查发现:8所乡镇学校学生宿舍人均面积在1 m2 左右, 最低的不足0.7 m2, 且缺少必要的卫生管理制度, 无浴室、盥洗室及专用水槽[18] 。宿舍居住人数过多, 室内卫生差, 且大多学生宿舍较拥挤, 人员稠密, 生源多来自农村, 不良卫生习惯等因素使学生患病机会增加, 尤其表现为皮肤疾病和呼吸道感染人数增多[19] 。

1.4 厕所卫生情况

农村学校厕所蹲位数不足, 以女生厕所为主;男生厕所小便池长度不够;洗手设施缺乏或数量不足。聂志学等[14] 发现, 女生厕所每蹲位≤25人的仅为29.4%, 男生厕所每m小便槽≤50人的为35.3%, 洗手设施配备合格率为29.4%。倪桂莲等[15] 也发现, 某乡农村学校男生厕所全部无小便槽, 女生厕所蹲位大部分不达标。刘凤霞等[20] 也发现, 中小学厕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也是厕所蹲位过少, 某学校平均53名女生才使用1个蹲位, 造成学生课间入厕困难, 不能及时回到教室和养成憋尿、便后不洗手的不良卫生习惯。

2 农村学校传染病发生情况

2.1 结核 (tuberculosis)

结核是全球三大传染性疾病之一, 寄宿学校结核病爆发时有发生[21,22] 。李惠芬等[23] 对肺结核患病情况调查发现, 1993-2004年广州市新登记肺结核患者4.4%为中学生。张臻平等[24] 对22 533名中小学生进行PPD试验, 结果阳性5.5%, 强阳性3.8%。仝玉平等[25] 对20 309名中学住校新生进行PPD试验发现阳性70.5%, 强阳性1.7%, 且强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刘福华等[26] 对一起中学生结核病爆发调查发现, 该校某班级70人3个月内先后发现结核病人10例, 患病率为14.3%。该班学生多来自农村, 卡介苗接种工作开展不利, 70人中仅48人有卡痕。路丽等[27] 统计2003年以来12起学校结核病发病资料发现, 其中有8起发生于农村地区。

2.2 病毒性肝炎 (virus hepatitis)

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强, 发病率高, 流行面广。乙型肝炎在已知各型病毒性肝炎中危害最重, 甲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最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易引起爆发流行。薛海滨[28] 检测8 616名学生, HBsAg阳性率为4.4%, 乡村和城区分别为5.1%和3.7%。蒋凤雷等[29] 发现, 中小学生HBsAg的阳性率分别为4.1%和3.4%, 城乡分别为3.0%和4.6%。毕延光等[30] 调查发现, 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为8.7%, 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王剑等[31] 研究发现, 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寄宿学生与走读生及社会青年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陶学永等[32] 对一起中小学甲型肝炎爆发调查发现, 共发病58例, 其中52例为中小学生, 且49例为小学生。胡得意等[33] 发现, 15岁以下儿童甲型肝炎抗体阳性率低于成人组 (16岁以上) 。学生总体免疫力偏低, 易被感染。病毒性肝炎可通过接种疫苗、改善卫生条件及矫正不良卫生习惯来控制。改善现有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卫生状况, 对于预防甲型和乙型病毒性肝炎意义重大[34] 。

2.3 腹泻 (diarrhoea)

感染性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 多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 一般夏秋季多发。农村地区学校一般都使用深井水甚至浅井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且学生中不乏喝生水者, 极易引发肠道传染病。翁惠华等[35] 对一起群集性腹泻事件调查发现, 406例腹泻病例均为学生, 住校生为311例, 罹患率为18.1%, 走读生24例, 罹患率为1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钱欣等[36] 调查一起学校感染性腹泻事件发现, 该校内部环境卫生较差, 食堂厨房无三防设施, 食堂、厕所和教室内苍蝇较多。学校生活用水取自土井水, 土井距离厕所仅10 m, 且未采取任何消毒措施。整个教学楼可供学生洗手的水龙头很少且经常停水, 导致很多学生饭前便后不洗手。韦余东等[37] 对一起细菌性痢疾爆发调查发现, 共发病74例, 罹患率为10.9%, 其中住校生为64例, 罹患率为24.3%, 非住校生为10例, 罹患率为2.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且发病学生喝生水的次数明显高于未发病学生。杨荣华等[38] 经调查证实一起小学生不明原因的发热、腹痛、腹泻疫情为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腹泻疫情爆发, 学校小卖部的散装豆腐是引起此次疫情爆发的主要传播因素。因此, 加强食堂工作人员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传染病, 加强校内食品卫生安全监督, 是控制学校传染病疫情爆发的关键[39] 。

此外, 其他常见传染病, 如细菌性结膜炎、疥疮等皮肤疾病农村学校特别是寄宿学生中也时有发生。2002年缅因州小学爆发了细菌性结膜炎, 有31名学生报告患有细菌性结膜炎[40] 。王砚宁等[41] 对130例学生疥疮患者调查发现, 患者均为在校住宿学生。Tuncel等[42] 调查发现, 682名学生中有378人 (55.4%) 至少患有1种皮肤病, 其中最流行的疾病为脚癣 (32.5%) 、痤疮 (28.6%) 、甲癣 (8.06%) 、斑秃 (5.6%) 、人乳头瘤病毒 (5.3%) 等。

3.浅谈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篇三

餐饮工作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饮食卫生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合理安全的膳食是保证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加强学校饮食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饮食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工作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强化食品安全意识。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的开展,加大对师生和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知识讲座、班会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健康教育活动,大力普及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等卫生防疫知识,定期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参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学习,努力培养提高其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年组织一次卫生知识等内容的综合考试,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做到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二是加强食堂职工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突出“爱岗敬业,服务师生”的主题。同时也密切关注食堂炊管人员的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状况,对有不良行为苗头的和有心理问题的职工,及时进行教育和疏导,不断增强职工的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三是学校还应加强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配合,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单位、食堂承包单位、学校三方联动的食堂食品安全机制,确保学生在校就餐时的食品安全,防范和杜绝学校食堂大面积的师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坚决遏制肠道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尽管学校建设面临资金、土地等诸多困难,但笔者认为不论是为了孩子们的健康还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学校都应制订食堂建设规划,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大投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标准化食堂建设要求,配齐各类餐饮用具和卫生安全设施。尤其要利用好寒暑假这段时间进行食堂改造,使学校食堂逐步做到有与其规模相配套的食堂基础设施和面积;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新建、扩建和改建食堂的指导。

三、加强食品卫生常规管理。

一是严格落实卫生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书。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校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后勤副校长为直接责任人,食堂管理员为具体责任人。落实专人重点把好食品采购关,保鲜保洁关,消毒保管关。在全县学校中积极推行标准化食堂建设,进一步促进学校自律;充分发挥社会监督,提高食品卫生信誉度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度,从整体上提高全县学校食堂的卫生水平。二是要加强内部管理。学校食堂不得作为学校创收途径,严禁“甩手承包”、严禁管理人与承包人有利益关系,使管理做到责任到人,人员到岗,措施到位。三是要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规政策,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各项制度。包括食品采购制度、贮存制度、食品加工销售制度、食物留样记录制度、餐饮具消毒制度、食品卫生从业人员管理制度、学生就餐制度等等。四是要加强对校园商店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各校必须严把食品进货关,校园商店出售的食品饮料,必须是通过正规渠道购进的合格产品,进货时必须索取生产经营单位的有效证明。必须严把食品销售关,不得销售“三无”食品,校园商店的食品要及时进行清理,不得将过期、变质或劣质的食品销售给学生食用。必须严把诚信经营关,对饮料、乳制品和膨化食品等三类儿童青少年日常食品要进行重点检查与管理,一经发现过期、腐败、变质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饮料,必须立即予以销毁。

四、抓好饮水安全监督管理。

饮水安全也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水源水质的监管,卫生、水利部门首先要加强对现有供水单位的监督管理,促进其严格按照饮用水标准生产、供应;学校要加强对自备水源的管理,严格做好消毒杀菌工作。二是学校要做好学生开水的供应,在现有条件下,向学生宣传自带水杯,宣传饮用水卫生知识;三是水利部门要认真落实农村饮水规划,从源头上解决饮水难题。

五、畅通信息渠道完善应急预案。

切实搞好中小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学校的品味和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为保证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要制定监督方案,完善应急预案,通过设置举报箱、投诉电话,随时接受师生及社会的监督。学校要随时开展自查自纠,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食品安全不稳定因素,努力让师生吃得满意、吃得健康、吃得安全。

六、加大学校食品安全检查力度。

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一定要分类推进,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在地域上,农村中小学是工作的重点,在办学层次上,幼儿园是重点。因此,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把食品卫生安全整治作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突出环节来抓,进一步加大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严格执法,严肃查处,追究责任,确保法律的严肃性、检查的实效性。

4.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计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预防为主、常抓不懈、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方针,紧紧抓住关系教职员工身体健康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学校传染预防工作,为促进学校教学稳定工作提供有利保障。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切实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领导。各教育部门和学校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责任细化,层层抓落实,有关部门参与,聚为合力,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危害,组织、协调指导应急处置工作,把危害后果控制在最小范围,并降到最低程度。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街头食品管理办法》和《全市学校内外饮食商品摊点专项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队会、讲座、板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使学生学会识别并自觉抵制不和格食品,增强学生的预防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四、突出重点、很抓落实

今年,我局将坚持把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防治工作作为大事来抓,紧紧围绕确定的工作目标,很抓落实,力争取得明显效果。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学校食堂安全监管,提高餐饮质量

学校食堂监管从源头抓起,建立经营者采购食品时索取产品合格证制度,严把进货渠道关,加强食品卫生日常管,;并有专人负责,积极配合卫生监督部门落实卫生防病和食品卫生管理措施,规范食品烹饪方法选择的科学性,禁止向学生出售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依法强化学校食品卫生后勤管理,让学生吃上放心的饭菜,坚决控制学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事前预防工作,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为进一步落实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工作方针,我局逐步完善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急性传染病在学校爆发流行的管理措施,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定食品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防治预案,同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同时制定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能力。

(三)、加强校内外门前摊点治理,营造安全卫生的学习环境

学校门前、周边普遍存在大量食品经营、摆摊设点叫卖的现象,多数卫生状况较差,制售伪劣食品,只图营利,不顾学生健康,是隐患的源头,必须堵住。学校门前和周边环境卫生治理涉及到很多单位和部门,教育部门和学校主动与有关执法部门联系,密切配合开展专项治理,坚决取缔学校门前、周边无证非法经营的食品销售摊贩,杜绝以各种方式侵犯学生健康权益行为,在突击检查的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防止反弹。其次学校可以同周边摊点签定“搞好卫生责任书”,并把学校保安人员维护校门前安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委以重任,要求保安人员要担负每日校门前流动摊点、小贩的驱赶清理工作,对不听劝阻者,及时通知市食品安全协调办协助执法,使教学环境得到净化。

五、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提高监管水平

加强校医、专职管理干部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依法管理的水平。同时对经营食品的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让其弄懂危害学生身体健康的食品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烹饪方法,以免造成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坚持培训上岗、执证上岗制度,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六、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推动工作开展

5.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篇五

校长岗位职责

为确保学生的食品卫生与安全,强化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和国食品卫生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明确学校各级部门有关责任,特制订本岗位职责。

1、校长是食品卫生与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校的食品卫生与安全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

2、成立食品卫生与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将食品卫生与安全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目标和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实施奖惩考核。

3、全面贯彻执行食品卫生相关法律、法规。

4、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

5、学校应成立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6、配备专职食堂管理人员和卫生检查人员。

7、督促各部门各司其责,检查食品卫生安全落实情况,制订并落实奖惩制度。

8、发现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有可疑情况时,制订上报教育、卫生行政部门。

9、对在学校食品卫生与安全工作中的下列失职行为,学校将按照有关各自责任追究。

⑴存在隐患,管理不力;没有及时自查自整自改而产生严重后果的。⑵不按规定办事,工作失职。

6.学校食堂卫生安全工作培训 篇六

一、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基本要求

(一)搞好食堂的环境卫生保持食堂内外环境的整洁,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以及其他有害的昆虫及其滋生的条件。

(二)食堂的操作间不能太小操作间最小的使用面积不能小于 8个平方米,食堂的墙壁应该有 1.5米以上的瓷砖,或其他的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地面应该用防水、防滑、无毒、易清洗的材料来建造,易于清洗和排水,而且要配备有效的防止苍蝇、老鼠、灰尘、以及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设备。

(三)要使餐具保持干净餐饮具使用之前必须要清洗干净,要消毒。消毒以后的餐具必须存在专用的保洁柜里面,已经消毒的和没有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来存放。

(四)严格把好食品采购关食堂采购员应该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去采购食品,而且应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索证、索票。

(五)食品应当分类存放,定期检查、处理那些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食品储存场所应该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的物品,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也应该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该分开存放。

(六)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以及各种容器工具等,必须标志明显,分开使用

(七)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来制作食品

(八)职业学校、普通中等学校、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的食堂不得自售冷荤凉菜;未成年人免疫力差,如果冷荤凉菜不合格的话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九)食堂的剩余食品必须进行冷藏,冷藏的时间不能超过 24小时 ;冷藏的食物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过高温彻底加热,然后才能继续出售。

(十)食堂的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而且是取得健康合格证之后,才能够从事工作。凡是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感染等消化道疾病(包括这些病原的携带者),以及活动性的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的患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堂从业人员以

及集体分餐人员,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烧、呕吐等病症的时候应该立即离开工作岗位,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之后,才能够重新上岗。

(十一)学校的食堂必须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

(十二)学校食堂应该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严格禁止非食堂的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尤其是随意进入食品加工的操作间,及食品原料的存放间,这是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一些基本要求。

二、常见食物中毒的预防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预防1.细菌性的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食物中毒,细菌也有不同的种类。(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该细菌常常存在于被感染的动物及其粪便当中,进食受到污染的禽类包括肉、蛋、鱼、奶及其制品的时候就可以导致食物中毒,一般在进食后 12至 36个小时出现中毒的症状,中毒的表现主要有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一般的病程有三到四天。[ 案例 ]2006 年的 9月,西部某市小学,发生了一起因食用凉拌的猪肉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先后一百多名学生陆续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经过调查发现,这是一起典型的细菌性的食物中毒。原因是该学校的食堂出售的猪肉受到污染,导致食物中毒。(2)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该细菌,存在于人或者动物的化脓性的病灶当中,进食受到污染的奶类,蛋及蛋制品、糕点、熟肉就可以导致这一类的食物中毒发生。发生这一类的食物中毒一般是进食后一到六个小时出现症状,症状有恶心、剧烈的呕吐、腹痛和腹泻,一般在一到三天就可以好转,痊愈。[ 案例 ]1999 年 9月,西部某市先后有 11个小学 800多个学生陆续发生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的症状,经过调查发现,该市一个餐饮服务公司为学校的小学生加工早餐的时候,将在冰柜里面冷藏的已经受到葡萄球菌污染的油煎的鸡蛋,没有经过充分加热就提供给学生,导致学生食用后中毒。(3)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该细菌,存在于土壤、空气、尘埃当中,进食受到污染的剩米饭、剩菜、凉拌菜等,就可以导致食物中毒。这种中毒一般进食一到五小时以后就可以出现症状,主要的症状也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案例 ]1999 年 5月,南方某市中学先后有 82名学生因为食用了学校食堂用剩米饭加工的蛋炒饭,造成了 39个人出现腹痛、呕吐等中毒症状,经过调查,查明这起食物中毒就是由于变质的剩饭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2、细菌性的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1)食堂从业人员应该坚持健康的检查制度(每年必须进行健康

检查),凡是患有一些消化道疾病,痢疾、像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能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工作。(2)食堂从业人员如果有皮肤的溃破、外伤感染、腹泻等不要带病加工食品。(3)食堂的从业人员要有良好的个性卫生习惯: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口罩,并把头发置于帽内;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不得随地吐痰、乱抛弃废物,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4)严格把握食品的采购关,禁止采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以及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包括病死牲畜肉)。(5)要注意食品储藏的卫生,要防止尘土、昆虫(蟑螂)、鼠类及其他不洁物污染食品。(6)加工食品必须要烧熟煮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C(7)加工食品的工具容器一定要生熟分开。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8)剩余的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过高温彻底加热,方可食用。(9)带奶油的糕点及其他奶制品要低温保藏。(10)储存食品要在5°C以下, 若做到避光、断氧,效果更佳。生、熟食品要分开储存。

(二)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1.化学性食物中毒的种类 :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如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1)鼠药中毒鼠药中毒在化学性中毒里比较多见,毒性最大的就是毒鼠强,毒鼠强对人的致死量 5到 12毫克就可以致人死亡,一般在误食 10到 30分钟之后,就可以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轻的中毒症状主要是头疼、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酒醉感等,重度的中毒就表现突然的晕倒、癫痫一样的大发作,发作的时候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意识也丧失[ 案例 ]2001 年 2月西部某市高中,一个高一的学生突然感到胃痛、头晕、恶心,随即被送往医院进行紧急的救治,此后又陆续有 190多名学生产生同样的症状被送到医院进行救治。经公安机关查明,这起食物中毒是人为的投毒所致,犯罪嫌疑人把一些鼠药洒在蒸馒头的面粉当中,导致学生食用后中毒。(2)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大家俗称叫工业用盐,摄

入亚硝酸盐 0.2到 0.5克,就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如果食用 3克就可以导致人死亡。亚硝酸盐中毒表现主要有,发病比较急,口唇、舌尖、指尖出现青紫等缺氧的症状,严重的时候,眼的结膜、全部、全身的皮肤都出现青紫,自觉症状就是头晕、头痛、无力,心率快等。[ 案例 1]2004 年 10月 28日 北方某县一所中学,发生了 100多名学生在学校食堂用完午餐之后出现集体食物中毒,120多名学生先后到医院接受治疗。经过调查查明造成这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是当天中午的鱼香肉丝里面含有亚硝酸盐 ,可能是厨师在炒菜的时候把亚硝酸盐当成白糖放进菜里,导致食物中毒,[ 案例 2]2004 年 5月北方某高校一百多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最后经过公安机关侦查,造成中毒的原因是承包该高校学生食堂的承包人之间发生竞争,其中一个承包人将亚硝酸盐投入食物里面,导致食物中毒发生。(3)农药中毒在农村、县城学校里面,这一类中毒比较多见,比较常见的是有机农药中毒,多为误食含有有机农药的水果,蔬菜,或者人为投毒所致,一般在食用含有农药的食品之后四小时或者十几个小时出现中毒症状,轻度的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多汗,事物模糊,重度的中毒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干,四肢抽搐,瞳孔缩小,大小便失禁,甚至出现昏迷或者休克,这一类中毒如果抢救不及时,就很有可能导致死亡。[ 案例 1]2002 年 9月,南方某县一所中学,发生了十余名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经卫生防疫和公安部门调查,发现该起食物中毒系当地一个村民将加工的大米存放在被农药污染过的库房里面,致使这些大米受农药的污染,这些大米出售给了该所中学一个食堂承包者,学生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 案例 2]2005 年 1月,南方某县镇一所小学发生一起因为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先后有 800多名学生出现呕吐、腹痛、头晕。?2.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1)严禁食品储存场所存放有毒有害物品。(2)鼠药、农药等有毒有害的化学物品,一定要有标签,存放在专门的场所,不能让别人随意拿到。(3)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避免误做食盐、食糖或者碱面放到食品里面。(4)蔬菜加工的时候,要用清水浸泡。买来的蔬菜应该用清水浸泡 5到 10分钟,浸泡完了以后,要用清水反复地冲洗,一般要洗三遍以上,温水效果更好。(5)不能随便使用来源不明的食品或者容器。(6)食堂应该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化学性食物中毒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投毒所致,所以食堂的管理应该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制度,严格禁止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食堂,厨房食品加工间、仓库在人离开以后要随时上锁,防止人为的投毒事件的发生。(7)水果宜洗净后削皮食用。(8)手接触化学物后要彻底洗手。

7.学校卫生安全工作计划 篇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开化县现有农村中小学53所。2007年监测39所, 监测覆盖率为73.68%;2008年监测38所, 监测覆盖率为71.70%。2年共检测水样77份, 其中深井水36份, 浅井水17份, 山泉水21份, 河水、水库水3份。

1.2 方法

按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1]确定统一的调查方法, 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 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现场调查及采样。以500m L具塞玻璃瓶经消毒后采集水样供检测细菌学指标, 以2.5L聚乙烯塑料壶采集水样供感官性状、一般化学指标和毒理学指标检测。检验项目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 H值、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耗氧量、溶解性总固体、铁、锰、氟化物、砷、硝酸盐、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按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 以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2]。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77所农村学校中, 未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的有32所 (41.56%) , 未配备专职 (兼职) 饮用水管理人员的有23所 (29.87%) , 水源防护不符合要求的有49所 (63.64%) , 饮用水不消毒或未能定期消毒的有66所 (85.71%) 。自备水供水设施简陋, 制水工艺简单, 无任何净化、消毒设施, 水塔 (蓄水池) 长期不清洗、消毒, 积有较多的泥沙、青苔、有机物, 日常水质监测工作未落实。

2.2 水质检测合格率

2年共检测水样77份, 合格25份, 合格率为32.47%。感官性状指标合格率为80.52% (62/77) , 理化指标合格率为97.40% (75/77) , 细菌学指标合格率为32.47% (25/77) , 三项综合性指标以细菌学指标合格率最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3.44, P<0.01) 。单项指标合格率最低的是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 合格率只有32.47% (25/77) , 其次依次为菌落总数58.44% (45/77) , 浑浊度80.52% (62/77) , 肉眼可见物96.10% (3/77) , 锰97.40% (75/77) , 色度、臭和味、p H值、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耗氧量、溶解性总固体、铁、氟化物、砷、硝酸盐指标全部合格。

2.3 不同水源水质样品合格率

深井水样品合格率为47.22% (17/36) , 浅井水为29.41% (5/17) , 山泉水为14.29% (3/21) , 河水、水库水为0% (0/3) 。深井水合格率较浅井水、山泉水合格率为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62, P<0.05) 。深井水、浅井水、山泉水、河水感官性状指标合格率分别为94.44% (34/36) 、76.47% (13/17) 、66.67% (14/21) 、33.33% (1/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45, P<0.01) ;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分别为94.44% (34/36) 、100% (17/17) 、100% (21/21) 、100% (3/3) ;毒理学指标合格率均为100%;细菌学指标合格率分别为47.22% (17/36) 、29.41% (5/17) 、14.29% (3/21) 、0% (0/3) , 深井水、浅井水、山泉水细菌学指标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62, P<0.05) 。

2.4 不同年度水质样品合格率

2007年水质样品合格率为30.77% (12/39) , 2008年水质样品合格率为34.21% (13/38) , 2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0, P>0.05) 。

3 讨论

调查结果提示, 开化县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水源防护较差, 污染严重, 净水设备缺乏, 水处理、消毒不到位, 饮用水管理不当, 水质细菌学指标、感官性状指标和一般化学指标超标等。

水质检测结果表明, 学校饮用水的细菌学指标合格率非常低, 只有32.47%, 特别是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超标严重, 最高达>1600MPN/100m L。从现场卫生学调查看, 学校的饮用水大多是把水源水抽 (引) 到水塔 (蓄水池) , 水源缺乏必要的卫生防护措施, 极易受到生活污水和粪便污染, 供水设施无水质过滤和消毒设备, 水塔 (蓄水池) 未能做到定期清洗、消毒, 易造成二次污染, 这些都是导致细菌学指标, 尤其是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饮用水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 常引起师生群体性感染性腹泻、甲型肝炎爆发等[3、4]。浑浊度和肉眼可见物超标表明饮用水感官性状不好, 主要是水源未经过滤、沉淀等处理措施而致, 还有2份深井水锰超标, 分析可能是该地区土壤、岩层中锰化合物含量高, 溶入地下水所致。

为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 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我们认为学校在饮用水的管理上要做到: (1) 学校应按照《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的要求, 制定生活饮用水管理制度, 配备专职 (兼职) 的卫生管理人员。 (2) 加强水源卫生与安全防护措施, 完善沉淀、过滤和消毒设备, 定期开展水源与蓄水池的清洁与消毒, 做好自备水的日常加氯消毒工作, 配备余氯比色计开展游离性余氯的自测工作, 建立健全消毒检测档案。 (3) 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 定期抽样检测。 (4) 加强健康教育, 提示学生不喝生水, 在班里供应开水或桶装水。

摘要:目的了解开化县农村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方法于2007~2008年对开化县77所农村中、小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进行调查, 并对自备水源供水水质进行检测, 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开化县农村学校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仅为32.47%, 尤其是微生物污染严重, 水质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结论应加强农村学校饮用水管理, 完善水处理设施, 做好饮用水消毒工作, 防止肠道传染病发生。

关键词:饮用水,卫生服务,安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6.

[2]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2-3.

[3]徐奋奋, 吴松丽.一起水污染引起学生腹泻病流行的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 2003, 15 (5) :38.

8.学校卫生安全工作计划 篇八

食品安全监督指导管理近几年来,一件件学校食卫生安全事故频发,触目惊心:2011年,吉林省四平市80余小学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2011年,广州大学城43学生疑食物中毒事件;2011年,陕西省渭南市崇宁镇中心小学31名学生食用早餐后恶心呕吐事件;2013年5月6日,湖南涟源行知中学73名学生疑因吃米粉中毒事件,等等。一桩桩事件发生后,似乎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一级级会议、一份份文件、一层层检查、一次次督导。然而,实际效果又是如何呢?一些学校在一阵恐慌之后,随着检查活动的结束,很快就把专项整治的措施又抛在了脑后。“食不安宁”的隐患仍然存在,安全事故照常发生。笔者就学校的食品卫生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1.卫生部门缺少指导和监督,教育部门后续工作跟不上

《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第三条指出:“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查、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原则。”由此看来,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都有责任监督、管理学校饮食卫生工作。而正是由于两个部门管理,两个部门负责,造成了职责不清,衔接漏洞,该管的不管,该做的不做的混乱状况。除了颁发卫生许可证的时候,卫生部门在一年之中,几次到过学校食堂进行监督指导?既使到过学校,除了发几份“卫生监督意见书”,开罚单外,在预防安全事故方面又现场做了哪些指导工作?教育部门除了文山会海之外,又管理了哪些内容,采取了哪些措施?是否把饮食安全卫生作为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

反之,学校食堂达不到卫生条件,不能颁发卫生许可证,卫生部门能够让学校食堂关闭停业吗:学生食堂关闭停业后,学生到哪里去吃饭?教学秩序又怎么来维持稳定呢?

2.食堂内部专用场所及必要的消毒、保洁设施还有待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第二款“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第四款“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第七款“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第八款“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中也明确指出:“食堂的设施设备布局应当合理,应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用餐场所。”比照上述条款,普通中、小学校中的部分食堂还没达到基本的场所和设施还未达到要求。可为什么这些单位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呢?一方面在于满足日益扩大的教学规模的需要,在引入竞争的同时,就要满足学生及家长的生活需要。学校的食品安全工作要做实不贪大,安全无小事。

3.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并未按章执行

学校食堂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大都制定了符合本校实际要求的各类规章制度。可这些规章制度的执行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国家没有相应的学校饮食经营单位准入制度,再加上学校食堂有着社会餐饮行业无可比拟的丰厚、稳定的回报利润。所以,吸引了众多商家的目光,但更多的却是由熟人通过各种关系来进行经营。这虽便于管理,但碍于面子或其它原因,具体管理者很难将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搞好饮食卫生本是学生食堂首要的任務,但一些炊事员在加工制作和食品出售过程中,图省事、讲速度,简化操作程序,同时,工具不定位存放,出售食品时不戴口罩,等等。这些现象阻碍和制约着学生食堂卫生状况的改观。因此,大多数学校并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缺少的却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度。

二、解决的办法

1.加强领导,夯实基础

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和饮用水管理,将其提到与教学质量同等的高度来抓,把各项法规制度落实到位,督促强化学校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

2.应急处置,重在预警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意见》《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性文件,提出学校食品安全应急处置的关键在于事前的干预措施和预警。

3.健全制度,依法管理

一是要建立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真正落实问责制。二是要建立学校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并进行常规演练。三是要建立完善科学的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并及时与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联系沟通;建立原料采购制度、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等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系列制度;并确保制度的实施和管理的实效。

总之,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关乎祖国下一代的重要工作,只有各个部门齐抓共管,团结协作,并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常抓不懈,才能防止各类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2002.

上一篇:优秀志愿者申请事迹下一篇:现状安全评价报告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