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党员课程

2024-09-03

演讲稿党员课程(8篇)

1.演讲稿党员课程 篇一

同志们:

大家好!按照校党支部的统一安排,我认真通读了会议主题,这次学习,不仅使我增加了政治知识和理论,提高了党性修养,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次思考的机会和一个思考的角度。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努力做到“五个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争做优秀共产党员要努力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对“xxxx”重要思想和共产党员先进性内涵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立足平凡岗位,争做时代先锋”的理想信念。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模范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努力做到“五带头”:一是带头学习提高。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带头争创佳绩。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显着成绩。三是带头服务群众。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自觉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四是带头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五是带头弘扬正气。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敢于同不良风气、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我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名普通党员,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如何在教书育人中争当带头人?我谈几点体会。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争思想上和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

1.坚定信念,提高政治素质。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思想和行动的方向、前进的动力。没有理想,就会迷失方向,动摇信念。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今天的教育,是为了培养未来社会的人才,因此,教育必须超越时代的发展,具有前瞻性。处在这样一个“今天”的党员教师,首先必须讲政治,因为教师的信念,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与理论修养,对学生人生道路的选择,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因而我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决扞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思想上、行为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xxxx”的学习者、宣传者、实践者,做一个坚定、清醒、有作为的共产党的人民教师。

2.立足岗位,树立奉献理念。党员是否先进,不在于怎么说,而在于怎么做。党员教师的先锋形象能否体现,不仅在于要有先进的理念为人民教育服务的观点,更要有为人民教育服务的本领和无私奉献的具体行为。我选择了这个职业,我就要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我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热爱学生、为人师表、遵纪守法、安心乐教,以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宗旨,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用文明的语言、文雅的举止、务实的作风、耐心负责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来展现我们人民教师高尚的品格和人格特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对每一位家长负责,对全社会负责。通过学习,使我有了这样一个观念:党和人民交给你一个岗位,不是用它来行使权力的,而是用它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要做到无私奉献,要善于从本职岗位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实事中,渗透在教学的细节中。我将以科学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在平凡岗位上体现共产党人的本色,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智慧和力量、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到一心一意教书育人上来。

3.心系学生,加强师德修养。做教师很辛苦,但也很幸福,因为教师是在为祖国、为党的事业培养接班人,教师将从学生的成长中得到收获。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党的最高准则。我们南山学校是属于党的学校,我们的学生是属于人民的学生,关爱我们的学校,关爱我们的学生,密切学校与学生的和谐联系,是我们教师实践“党员先进性教育”具体体现。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将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理念,把一颗忠心献给学校,一颗爱心献给学生,一颗痴心献给教育,一颗信心留给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学校、学生服务的积极态度,始终把党的教育事业、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是否符合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和行动的最高衡量标准。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演讲稿党员课程 篇二

一、课程基本情况概述

(一) 课程定位目标

学生完成《应用汉语及普通话》、《公共关系及原理》等课程的学习之后, 在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公共关系意识的基础上, 于第二学年的下半学期, 开设《演讲与口才》课程。《演讲与口才》是高职文秘的专业基础课, 共计68学时, 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职业口才”这一核心能力, 具体表现为话语理解及传递能力、秘书人际沟通口表能力、秘书日常事务处理口表能力三大内容。

(二)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从秘书岗位实际需要出发, 探寻完成秘书工作任务时所需的工作能力, 并将其中应用价值最大内容设计成模块进行教学, 再以项目单元设计的方式将几大模块的任务进行分解, 最终以具体教学目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教学重点直接对应秘书职业口才表达实践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以有效缩短大学生现在角色与未来职业角色的语言差异和心理距离为典型工作任务。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意识;其次, 要培养学生在特定职业环境中的语言使用技巧;最后, 以培养学生口才为契机,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改善秘书的职业主体形象。

(三)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个层次, 层层递进。

在知识目标中, 要求学生掌握一般语言表达尤其是秘书职业口才的基本要求、基本技巧和方法。

在能力目标层次上, 以改善学生语言表达心理素质为起点, 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水平和交际能力, 让学生在特定的秘书职业场合中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 完成交际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创新能力, 让学生在就业和创业的过程中, 扮演好特定的公关角色, 顺利完成公关任务。

说到素质目标, 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运用职业语言进行岗位实践的能力;并且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口语表达主体形象。

当然, 树人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因此在演讲口才课中, 要始终贯穿着一定德育内容, 比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重视交际和乐于交际的思想观念。

二、教学内容设计

实施教学内容的过程就是陪伴学生经历一个由不敢说—敢说—会说—善说的过程。以此为指引, 将整个教学内容分成三大模块:语言基础、通用口才和职业应用。

(一) 语言基础模块

在这一模块中安排了基本的语言表达训练, 有朗诵、演讲和论辩三个训练项目。在朗诵项目中, 以《应用汉语及普通话》中所学发音知识为基础, 将朗诵的语言运用技巧作为重点, 如停顿、重音、节奏、拟音等;在演讲项目中, 用教学光盘播放优秀演讲片段, 以此为起点, 通过让学生谈感想引出演讲语言表达技巧, 并对如何处理演讲中的突发事件和配合使用态势语言做了重点分析;在论辩项目中, 抓住学生现场辩论的优劣, 重点分析论辩技巧和论辩中的逻辑思维方式。在这一模块中, 训练重心是使学生逐渐克服胆怯心理, 强化配合运用有声语和态势语的意识, 为通用口才模块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 通用口才模块

该模块安排求职、社交两大项目, 在求职项目中, 以求职面试的四个环节为线索, 告诉学生自我介绍时应当有针对性, 回答主考官提问应当明确对方提问的目的, 向主考官提问也是表现自我的好机会, 最后以从容告辞、礼貌致谢谢幕。在社交项目中, 从日常生活中几个常见的社交情景出发, 引出交谈、批评、赞美、拒绝、说服等技巧, 同时展示与人沟通时的基本礼仪规范, 要求学生不但会说, 并且会礼貌地说。

(三) 职业应用模块

在掌握基本沟通技巧的基础上, 该模块安排主持、推销、谈判三大秘书职业应用项目。在主持项目中引导学生主持会议、串联会议, 做好领导的配角;让学生从现场师生间的模拟推销中总结教训, 引出推销语言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并虚拟在不同情境中 (如在柜台、会场、住宅或是电话里) , 分别面对各类人群 (如亲属、上司、同事、陌生人等) 展开推销活动。在谈判项目中, 设置核心事件, 如客户投诉、商务理赔等, 以此为载体重点介绍谈判的引诱、让步及扭转策略语言技巧。该模块十分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力求形成良好的职业心理, 成为善于表达的职业秘书。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学内容得以实施的载体。应当以理论教学为基础, 开展实用性、竞赛性、体验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如通过课前新闻转述、多媒体演播、课内外机智训练、分角色体验等具体的实践手段, 实现教学目标。以循序渐进、系统训练为理论指导, 不但将思维、听、说、读、写等各种训练融入其中, 而且把四种训练模式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 使之呈现“由点到面, 以点带面”的状态。

(一) 课前新闻转述模式

这一模式是每次口才课前, 必定进行的一项训练。首先指定2名学生复述已经整理好的社会新闻材料或与专业相关的信息, 之后以此为核心开展全班范围的自由讨论与相互评议, 全过程仅持续20分钟。该实训环节要严格控制发言时间, 鼓励学生脱稿练习, 使更多学生可以在高频率练习中, 快速打消众人前发言的羞涩与紧张感;同时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 (1) 。

(二) 多媒体演播模式

为了使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由模仿到创新的语言学习过程, 可结合教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播放演讲、论辩等优秀的语言表达范例;还可播放与秘书职业资格考试相关的情景案例, 使教学内容更好地为考证服务。

(三) 课内外机智训练模式

乌申斯基 (Ushinski) 指出:没有教学机智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的。所以我们应当把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理论及技能贯穿到每一个教学环节, 甚至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提倡机智教学。如微笑授课, 熟记学生姓名, 提炼学生回答问题内容的要点, 形成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模式;主张学生结成固定对子, 宿舍里、路途中、聊天时都可以虚拟具体情境, 演练口才, 并将日常练习与普通话水平测试挂钩, 使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 找准方向。

(四) 分角色体验模式

如果说前三种训练模式都是对学生能力要点训练, 那么分角色体验模式则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这一模式中, 引入实际工作情景, 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参与其中, 通过亲身体验及时发现自己言行上的不足。比如在通用口才模块组织的模拟招聘会中, 设置要求老板加薪的社交情景等, 这里详细介绍的是在职业应用模块里, 以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为导向, 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演讲比赛”这一综合项目, 总项目下辖三个子项目, 即制定演讲比赛方案、赛前筹备和演讲比赛 (2) 。

先是学生自由组合, 完成项目分组, 并通过自荐竞争产生四个工作组组长。之后组内讨论, 拟定活动方案。紧接着通过寻求合作伙伴、召开预备会等方式扩大宣传力度。在演讲比赛环节中, 各小组推荐2名组员参加比赛, 其他组员负责相关工作, 比赛结束后撰写工作总结、整理大赛文书, 并在指定网页上发表大赛新闻。

教师在项目进展过程中, 既是领导者, 又是参与者, 可以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一定的提醒和帮助, 也可是在进展顺利时做一个明眼的旁观者。在这里之所以强调是一个“明眼的旁观者”, 是因为教师即使在学生项目进展顺利时也应当关注并总结学生实训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以便在点评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在分角色、合作完成整个项目的过程中, 锻炼了主持会议发言、与人交谈、辩论说服的技巧, 了解了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途径, 巩固了多媒体操作及公文写作的方法, 增强了与人合作的意识。整个过程真正实现了“教、学、做”的三位一体。

毫无疑问, 最能检验学习效果的还是到真实的工作现场进行专业实习。由指导教师 (最好是实习单位的在职秘书) 结合学生的处理问题能力和语言使用技巧进行指导, 学生也可以直接对实习单位职业语言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撰写实习小结和调查报告, 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自己的总结, 在职业语言的使用理论上取得“质”的提高。

当然上述实训模式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们还应当考虑到很多细节的问题。首先需要更加重视能力较强的项目组负责人的带动作用, 因为这一模式不但要求教师转变观念, 学生也要从被动式的知识教育中走出来, 放弃“坐等”心理;其次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尤其是教师的直接参与更能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同时项目难易程度的设置也很重要, 否则就会出现强者更强, 弱者更弱的现象。

四、教学资源使用

教学手段实施的主体是教学团队。本课程有着强大的教学团队。几位主讲教师积极参与市演讲协会和朗诵社的活动, 并有几人在市级演讲比赛中获得奖项, 我们不但把自己参加活动的经验体会告诉学生, 还带他们到现场进行观摩学习。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的过程中, 我们还会邀请专业心理指导教师作客现场, 为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选择适合的训练方法。团队自主编写的《现代礼仪与口才》一书, 不但夯实了教学基本功, 也是教学的好助手。同时主讲教师还借助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这一平台, 接受先进的秘书学理论并用于指导自身的教学活动。

教学手段得以实施的有力支撑是丰富的物质资源。以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秘书实训室为主要教学场地, 合理利用教学光盘、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 以及摄像机、扩音录音设备为教学活动服务。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摄像机记录下学生实训过程, 再当众播放, 并邀请其他专业教师到课堂指导、点评。一则是展示学生的训练成果, 二来可以让学生通过他评与自评快速提高自己。

五、教学效果和考核方法

宽松的课堂氛围, 灵活的评议方式, 有层次的实训活动使学生始终处在注意听讲、认真分析、积极准备的兴奋状态, 提高了到课率, 也使以大班为单位的教学模式实现高效。教师也能从传统的刻板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 有更多时间做好课堂教学设计, 组织好教学活动 (3) , 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如由团队指导的学生在省普通话测试中心主办的大学生诗歌朗诵比赛中数次获奖, 在全国秘书资格大赛中两次荣获演讲单项一等奖。

具体考核过程中, 应将实训成绩单独评分, 不及格者同样也要参加补考。运用多种形式综合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 平时考核突出化

首先将学生平时回答问题的表现、完成口头作业的情况分别以具体分数的形式记录 (下转第27页) (上接第14页) 下来, 建立学生平时成绩小档案。

(二) 比赛、实践参考化

鼓励学生参加各级语言类比赛和单位实习活动, 并将学生参赛的次数、级别和成绩以及学生实习情况作为学生口才评价的重要参考。

(三) 期末考试开放化

将期末考试改为笔试与口试并举。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考试方式, 单独口试或几人组成团队共同完成口试任务。

六、教学改革特色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最大特色就是使本课程的教改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首先通过课程改革加强师生、生生、教师间的全方位交流, 构建和谐校园。比如可突破课程的界限, 与该班级的其他代课教师合作, 开展跨课程实训, 笔者曾经与教授《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师一起, 组织学生进行人才招聘会模拟实训, 将该课程招聘知识和本课程所学求职口才融会贯通;还在自己所带的班级中, 开展专业间的演讲、辩论等活动;甚至可以将宿舍卧谈打造成练习口才的平台。其次, 教学改革借助了校园文化艺术节和学校社团这一平台, 开展各项活动, 丰富校园生活。比如组织学生参与、观摩各项活动, 为校园文化艺术节推波助澜;主讲教师不但对语言文学协会的工作进行实际的指导, 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锻炼自己。最后, 教学改革加强了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沟通, 促进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

总之,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效地突破了口才实训缺乏真实情境的瓶颈, 为《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开辟了新天地。

摘要:高职院校的《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目的, 应当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口语表达水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口才技巧, 也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心理。以此为依据, 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 将教学内容分为语言基础、通用口才和职业应用三大模块, 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行之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手段, 如课前新闻转述模式、多媒体演播模式、课内外机智训练模式和分角色体验模式等。

关键词:高职文秘,《演讲与口才》,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①张楠:《<演讲与口才>课程实训探索》, 载于《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 第142-144页。

②盛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演讲与口才”实训中的应用》, 载于《职教通讯》, 2010年第8期, 第103-105页。

3.演讲稿党员课程 篇三

【关键词】口才与演讲 考核 改革

【基金项目】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经营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19-01

《口才与演讲》课程是大中专院校学生的素质拓展课程,可以作为所有专业的选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传授言语交际基本知识和进行演讲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言语交际的能力和当众演讲能力,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而检测学生演讲与口才能力通过一次卷面考试来评判是不全面,也是不准确的。为适应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结合《口才与演讲》课程的特点,必须在考核模式上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将口才与演讲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突出人文性、交互性、参与性、操作性,使学生掌握演讲与口才技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特定的职业口语风格与从业规范。

一、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病

《口才与演讲》课程是为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而设置的课程。这门课的现实性和实践性极强,并且要面对快速变化世界中思维最活跃的一群当代大学生。

该课程传统考核方式为期末理论课考试加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不同学校有不同规定。期末理论考试以闭卷的形式,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应用情况。题目类型包括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应用题、演讲稿写作题。从题目类型和出题数量来看,该课程传统考核方式偏重于对相关知识,特别是理论知识的考核,且期末理论课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比重太大,有的学校《口才与演讲》期末理论课卷面考试成绩就是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实际上,一次笔试很难判定学生的实际口才能力。这种考核方式,无法考核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也无法激发学生平时上课的热情。

考试不仅仅是评价教学的手段,它与学生的学习紧密相关,要想改变考试中重知识、轻能力的状况,必须进行考试改革,才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出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口才与演讲》课程考核改革模式创新点

1.注重全面考核,强调平时表现

针对《口才与演讲》课程的参与性强这一特点,课程成绩的评定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教学过程、环节的课堂反馈应当成为该课程评价的重要标准。通常情况下的20%的平时成绩+80%的期末理论课卷面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无法突出《口才与演讲》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新的考核方法中,伴随着教学进度的发展,可以将考核方式调整为:平时成绩50%(其中作业占10%,平时训练占40%),期末成绩50%。具体来说,就是加大了对学生口语表达环节的考核。平时训练考查的是学生在课堂上角色扮演、即兴演讲、命题演讲等模块设置下的综合表现,旨在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参与其中,因而学生对每一细分模块的随堂演练和模仿将成为成绩评定的重要部分,且分值将较之前评定标准提高,拟定为总成绩的40%。而期末考试的口试以抽签方式决定要说的话题,考查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与笔试相结合,以能力考核为主,兼顾知识考核,最大限度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样的考核方式,促使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并且重视功在平时。

2.结合口试笔试,增加考核方式

一般情况下,《口才与演讲》课程传统考核方式中期末卷面成绩占到总成绩的80%,且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基本原理、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核方式虽然能够反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却很难全面提升学生对交际语言知识和演讲知识的独自运用能力。在新的考核方法中,期末考试也采用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法,以充分体现课程的教学要求,活学活用,活练活考。口试由现场抽题,从表达的内容(正确、鲜明、典型、生动)、语言(普通话和副语言)和考场技巧(自控、控场、时间)等方面评分。这种开放式考试方式将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欲。

3.加强实践考查,重视能力体现

《口才与演讲》课程传统考核方式以评定成绩为主,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对知识的运用意识和能力不强。在新的考核方法中,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如当场赞美他人,对特定话题讨论、命题演讲等,通过灵活变通的考核方法让学生摒弃死记书本知识的思维定式,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在期末卷面考试中结合相关案例的分析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三、《口才与演讲》课程考核改革模式具体实施方案

《口才与演讲》课程考核由二部分内容构成,以百分计,满分100分。

(一)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

1.课堂实训。学生每次课都要在教师组织指导下进行课堂实训,记录分数,此项积分占总成绩的40% 。

2.作业演练。每次课堂上,教师利用一定时间对作业内容提问或组织学生演练,然后讲评。每次作业要积累分数,此项积分占总成绩的10% 。

(二)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

1.笔试:

1)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70% 。

2)考核方式:开卷,考查

3)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在考查基本原理和概念的基础上,注重对于知识的灵活掌握和运用。

4)题目类型:简答题、论述题、应用题、演讲稿写作题等

2.口试:

1)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30% 。

2)考核方式:老师提前给出演讲主题,学生自拟题目,脱稿演讲3-5分钟。

3)评分细则:

仪表形象:着装整齐,大方得体;姿态自然,动作适度。

演讲内容:主题鲜明,符合主题内容;内容充实,事例动人,贴近生活,富有鲜明的时代感;行文流畅,用词精练,详略得当。

语言艺术:发音标准,流利;节奏处理得当,技巧运用自如;表现力、应变能力强,能活跃气氛,引起高潮。

四、《口才与演讲》课程考核改革模式改革意义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它有赖于不懈的勤说苦练,也离不开相关的理论学习和长期的文化积淀。作为一门正式开设的课程,《口才与演讲》既要求学生掌握训练口才的途径与方法,还必须具备培育口才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将《口才与演讲》课程考核重心从期末转向平时,从笔试转向口试,既保证了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又重视了实践技能的操作,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二者紧密的结合。实践证明,考试内容全面化、形式多样化,将使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简介:

4.演讲稿党员课程 篇四

作为共产党员,从我们选择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选择了奉献。

改革时代英雄辈出,也有沉渣泛起。一段时间,奉献二字被人们淡忘了。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渗透到党内,等价交换这个经济规则也侵入党内生活,而且为一些党员,特别是我们的一些从业人员所津津乐道,他们在功利面前忘记了党的宗旨,在他们的头脑中,为人民服务变成有偿服务,他们是在向党、向人民要搣回扣攠。一旦个人私欲得不到满足,便牢骚满腹,更有甚者,利令智昏,禁不住铤而走险,违法乱纪,其结果注定是身败名裂。

奉献是共产党人的第一选择,是我们面对党旗举起右手之时所作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对党和人民多年培养教育的一个回报。我们党的好干部孔繁森、李润五同志就是用自己的一生高唱了一曲奉献之歌。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们完成了自己平凡人生的升华;作为一名党员,他们实践了自己对党和人民的承诺。奉献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高尚者的一种欲望,是无私者的一种享受,尽管选择了奉献,也许就意味着选择了艰苦、平凡、寂寞、贫穷甚至危险。

我们选择奉献,就是要对工作重情用情。情是立身之本,情是百善之源。党员的情就是对事业的一腔热情,就是对民族的满怀深情,就是对人民的无限温情。重情、用情,才能得到事业的成功,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个党员要时刻关心群众的疾苦,把集体的利益放在心上,最忌为了个人利益,损害群众、国家利益。

我们选择奉献,就是要时时、处处、事事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公仆,用自己的言行维护党的形象。人民群众对党的形象的评价,最直接的依据,就是他身边的党员日常的、具体的、自觉的行动。我们共产党员必须坚持严以律己、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勇于吃苦、乐于吃苦。真正做到守身如玉,才能带出一代廉正的社会风气。

我们选择奉献,就是要保持本色,想人民群众之所想。一个共产党人,其可亲、可信、可敬之处,便在于能保持一种平凡生活,平凡心态,平凡语言,实实在在地为人民办实事,全心全意地与人民共忧乐。遇利要讲先后,处事要有节度,大话、空话不说,高调、陈调不唱。“德在人前,利居人后”。

做人难,做共产党人更难,难就难在能否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能否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否始终坚持为人民无私奉献。“但得苍生身俱饱暖,不辞赢病卧斜阳。”党员并不是一种称呼,而是一种奉献和牺牲。

5.演讲稿党员课程 篇五

大家好!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首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江城区人民检察院从全国检察机关第七届“双先”表彰会上捧回了一块金灿灿、响当当的牌匾,这就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的“集体一等功”。在颁奖仪式上,党组书记、检察长陈书菊流泪了,党员干部们流泪了。因为,奖牌、荣誉的背后是广大党员干部们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这中间有着一个个平凡而又动人的故事。

曾传浩,侦查监督科的一名普通党员,他自从事检察工作以来,21年如一日,把平凡的事情做完美,把完美的事情做灿烂。21年来,为了及时审结案件,为了人民安居乐业,他有多少个风里雨里奔波在提审讯问中,他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埋头在审查批捕中,为的就是所办案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纵一个坏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曾传浩带领侦查监督科的全体干警们更是铆足干劲,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大量批捕工作。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三个故事。张某,曾传浩中学老师的独生儿子,因误入歧途触犯法律。双鬓斑白的恩师前来说情,希望能够网开一面:“浩仔,这件事就拜托你了。”抓,还是不抓?曾传浩想起恩师的培育之情,又想到法律的铁面无私。在法与情面前,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坚决地做出了批捕决定。如果你就此认为曾传浩是一个毫不讲情面的人,那就错了。请听我讲下面这个故事。黄某,一个单亲家庭的16岁少年,因交友不慎涉嫌盗窃。捕,还是不捕?曾传浩经过多方面的考虑,为了教育、挽救和帮助未成年人,他决定不批捕黄某,而是建议取保候审,并对其进行走访和帮教。事后,黄某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顺利完成了学业。这种宽严相济的做法使司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达成了和谐统一。最后,我再讲一个故事。赵某,一名涉嫌故意伤害罪幕后主使的私营企业老板,自以为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曾传浩在审查案卷时发现了蛛丝马迹,要求公安机关进行补充侦查。此时,赵某以为有钱能使鬼推磨,就在深夜找到曾传浩:“只要你放我一马,给你十万块!”曾传浩想到家中房子装修,儿子上学,正是需要钱的时候,但他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绝对不能拿法律做交易!赵某见金钱利诱不能奏效,就放出狠话威胁:“你小子放聪明点儿,当心你儿子!”曾传浩毫不畏惧,一方面叮嘱家里人注意安全,一方面督促侦查机关搜集证据。最后,犯罪嫌疑人赵某被绳之以法。

铁肩担道义,赤胆保平安。面对情感选择、金钱诱惑和人身威胁,曾传浩凭着对原则的坚持,对法律的信仰和对正义的追求,展现了一名人民检察官的本色、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我是党员,为人民伸张正义,保一方平安,是我的职责,是我的心愿。”面对荣誉和赞赏,曾传浩这样动情地表示。平凡之处见真情,坚持之中显忠诚!在我的身边,有一群像曾传浩一样优秀的检察官党员。他们公正执法,坚持为民服务;他们惩恶扬善,维护社会治安;他们打击腐败,弘扬社会正气。正因为如此,他们所办理的案子没有一件超期、没有一件投诉、没有一件错案!

6.党员演讲稿 篇六

大竹园小学 何 欣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党员》。首先,我衷心地感谢本次演讲比赛主办方大竹园中心校和承办方大竹园中学。感谢你们给我这样的机会能够站在演讲台上,没有经过正式的入党程序,没有经过庄严宣誓的洗礼,也许,我对党的认识是浅薄的,对党的感情是朦胧的。然而,我今天想要表达的,是心底最热烈的企盼与憧憬,最朴素的情怀。站在这里,我无比的激动与自豪:因为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党员。

接下来,我想借一首歌来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亡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每当唱起这首英雄儿女,心中总是柔肠百折,油然而生一种英雄豪情,久久不能平静,也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英雄情愫吧。回想起那烟火纷飞的战乱年代,祖国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数的革命战士,无数的共产党人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赶走了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筑起了顽强不屈的民族之魂,开出了鲜艳的生命之花。

儿时的歌曲总是萦绕耳畔,那时的人生于我是一首歌,一首伴随着鲜花和荣誉的歌。

在那青葱一般的美好岁月里,我偏爱泰戈尔的诗句:我愿如盛夏的繁苍,生的端庄,我愿如深秋的落叶,死的潇洒。人生于我是一首诗,一首气质高雅、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诗。

慢慢地长大了,认识了刘胡兰、邱少云、董存瑞、黄继光,读过叶挺的《囚歌》,陈然的《我的自白书》,被共产党人那英勇不屈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激励着,那些崇高的、鲜活的、可歌可泣的生命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伴着我走上了工作的岗位。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十数年时光匆匆而过,转眼间,我已为人妻、为人母。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一名教研组长、一名教务主任,一位母亲,我努力地做好每件事,每天忙碌着、充实着,充实着、忙碌着,其中几多辛酸与快乐,但更多的是幸福:我的孩子需要我,更多的孩子们也需要我,社会需要我!当我们默默付出的时候,也正是人生价值得以体现的时候。没有鲜花和荣誉,没有卓越的成就,有的只是一份默默耕耘,尽志无悔的坦然;一份头顶明月,两袖清风的洒脱;一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怆。

然而,今天,我站在党旗下,突然觉得,生命的意义得到了升华,我的生命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党和人民的,我将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以最高的工作热情坚守我的岗位,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服务于社会,无私无怨无悔地奉

献出我的热血、我的青春,当党和人民需要我时,我将毫不犹豫地献出我的一切,乃至生命。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无私是谓语,奉献是宾语。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层层叠叠的作业为他们的青春开无数次平方。

也有人说:“教师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教师似星晨,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

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和信心的青春。

我愿用青春年华,在三尺讲台,书写最美丽的画卷,时时处处为鲜艳的党旗增光添彩。时刻牢记着: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党员,我将把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作为毕生的追求和目标!

最后,我想用冰心的一段话结束我的演讲: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用爱来播种,用心来耕耘,寸草,也能开出灿烂的心灵之花,芬芳了自己,也芬芳了天涯。

7.演讲稿党员课程 篇七

一、当前高职“演讲与口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 课程的实用性尚有待提高

目前, 高职“演讲与口才”教学中还存在着某些模仿本科教学的迹象。主要表现为:现行教学方式更强调学理性, 突出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而在较大程度上忽视了对于学生演讲、交际等实践技能的培养, 因而导致该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与岗位技能的实际要求相脱节, 影响了课程的实用性。

(二)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 “演讲与口才”的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 导致这门课往往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演讲”, 而学生则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由于课堂实践相对缺乏, 导致学生对于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战”技巧往往仅限于“了解”的水平, 难以内化为实际的演讲口才和交际能力。

二、“项目化”教学法在“演讲与口才”教学中的运用

笔者认为, 要解决“演讲与口才”教学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就应尝试将“项目化”教学法引入这门课程中来。所谓“项目化”教学法, 即根据“行动导向”的教育思想, 按照生产或服务实际工作环境的要求, 根据不同的主题将课堂教学设计成一个个由师生协作完成的虚拟化工作项目。“项目化”教学正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优秀教学法。

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 “演讲与口才”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设计:

(一) 项目选题要把握实用性的原则

要达到实用性, 一方面是要求项目选题趋近于生产或服务一线对从业者演讲及交际能力的特定要求。比如应注重选择企业招新迎新、竞争上岗、工作总结报告、座谈发言、向领导请示汇报等具体情境来设计教学驱动项目;另一方面, 要选择贴近工作及生活实际的社会热门话题, 比如“什么是成功人士”“谈当代大学生的礼仪素养”“如何成为受欢迎的员工”“什么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保护环境从一点一滴做起”等, 都是有利于学生展开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来加以深入探讨的热点问题, 故而也非常适合用作教学驱动项目的选题。

(二) 组织学生通过自由讨论来确定项目的执行方式, 并编写项目脚本, 规划项目的执行流程

是采用情景会话、座谈讨论抑或辩论、还是演讲比赛的形式来执行项目?这需要师生展开自由讨论来共同商定。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可作为参与者和建议者, 引导学生采用“头脑风暴法”来集思广益地征集各种意见和建议, 并诱导学生将“对于教学项目的论证过程”本身演变成为一场隐性的“演讲与口才”实战演练。项目讨论的后续工作则是编写脚本, 这类似于编剧。但不同之处在于, 项目脚本仅大体规划任务角色、交际情境以及项目的执行流程, 且此执行流程又具有开放性特征, 允许学生在执行过程中即兴发挥。

(三) 项目的实施

在项目具体实施之前, 教师应要求学生对自己制定的项目实施效果进行预估, 而后按照分配好的角色来落实项目流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本着信任的态度, 让学生按照自己对于项目的理解去自由发挥。而教师则更多的是作为旁观者来考察每个学生的能力表现情况, 尽量不去点评、指正, 以免打乱学生执行项目的进程。

(四) 项目执行效果的评估

首先, 教师应采取讨论、座谈的方式, 让学生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自评与互评, 并要求学生将项目完成后的评价与项目开始前的预估进行对照, 诱导学生找出项目执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所在。其次, 教师应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 帮助学生从理论和技巧两个方面来提高自身, 充实自己。最后, 由学生集体撰写项目实施报告, 总结经验教训, 并妥善归档。

(五) “项目化”教学的支持

“演讲与口才”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并非孤立运行的, 它需要得到文化基础类课程学习的支持。如果一个人没有丰富的知识以及适当的文化修养, 那么他的交际话语就会流于肤浅而缺乏创意, 他的演讲也会“言而无文, 行之不远”。因此, 必须让学生更多的浏览有关语言文化及修辞、成语等方面的课外书籍, 并写出详尽的读书报告, 以期发挥出提升文化修养对于本门课程学习的支持效应。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项目化”教学是将“演讲与口才”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联接的一种优秀教学方法。笔者期待这一方法的运用在“演讲与口才”课的教学实践中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

摘要:目前, 高职“演讲与口才”教学尚存在理论性强而实用性较差、教学方法单一等不尽如人意之处。故而, 本文拟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探讨“项目化”教学法对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应用价值, 并解析其在教学中的实施流程。

关键词:高职,演讲与口才,“项目化”,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余扬.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 2009 (11) .

8.演讲稿党员课程 篇八

[关键词]演讲与辩论;口语课程教学;思辨创新能力;英语专业学生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80-04

一、引言

创新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英语专业为了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多元化市场经济需求而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教育部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的要求。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对学生批判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如果不具备思辨能力,所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此可见,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研究与现状

批判性思维研究在外语或二语教育领域兴起于1990年以后,国内外语界的批判性思维研究则始于21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教育学领域已有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批判性思维作了定义。Robert Ennis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指个体以后天的客观经验为基础,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性的思维。美国特尔斐]项目组提出双维结构理论模型,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界定为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两个维度和认知成熟等7种性格特征。美国思维中心主任Paul提了三元结构模型,认为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思维元素、标准和智力特征。我国学者文秋芳在评价和借鉴已有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思辨能力结构的层级模型。此模型包括元思维能力和思维能力两个方面。元思维能力指自我调控能力,包括对自己的思辨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思维能力分为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认知维度包含二三项核心技能(分析、推理、评价)和五项认知标准(精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情感维度概括起来包括五个情感特质(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这一研究成果为批判性思维量具的开发以及开展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见表1)。

批判性思维研究因其对发展学习者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外语界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国外关于思辨能力的研究大致分为思辨能力的分项能力界定、思辨能力量具的构建、思辨能力的培养三类。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总的来说批判性思维在我国外语教育领域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多数批判性思维策略研究停留在理论教学模式的构建阶段而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有鉴于此,如何将思辨能力培养与具体学科教育相结合,在更多的课程中体现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成分,把思辨能力各项指标细化分解到英语教学的各个具体学科中,并根据课程的特点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是我们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口语和演讲辩论与学习者思辨能力的培养

口语和演讲辩论活动是训练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推理、辩驳等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集语言交际、信息及思维功能于一体。针对“辩论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一命题,国外研究者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辩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其中, Jackson对来自九个国家大学生中的100名辩论者和147名非辩论者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参加辩论的学生思维能力得分高于没有参加辩论的学生。Allen等基于过去50年中研究者们对公共演讲课程、辩论性演说课程和竞赛辩论课程进行的19项定量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发现:三类课程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都有促进作用,其中竞赛辩论课程对批判性思维的促进最大;参加者比未参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更强。尽管个别学者认为现在还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参加辩论能够有效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但人们对辩论作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教育活动的态度惊人的一致,认为辩论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广东省各地(以珠海地区占绝大多数),虽然三本院校学生在文化基础、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相对薄弱,自律性和学习刻苦程度、独立思考能力较差,但深受广东珠三角地区的改革开放敢于创新的精神及开放包容的文化影响,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基于我院学生以上特点,与学习氛围相对更为沉静的读写教学活动相比,在气氛活跃热烈的英语口语课程教学中有机融进演讲辩论活动从而实施对学生思辨能力和高级思维的训练,对学生吸引力更大。同时,鉴于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商务与外贸交流极为活跃,就业市场对外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往往首先表现为对学生优秀的英语口语及出色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因此以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及演讲辩论活动为载体的思辨创新型口语活动教学改革既能融入对学生分析、综合、推理、辩驳能力的培养,更能有效衍生外语学习者对知识融合、文化与专业的双向链接所需要的思辨能力和在相关领域继续学习的潜质和创新能力,是我院英语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四、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和实验对象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教学实验)和定性研究(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口语演讲课程思辨创新教学对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影响。具体来讲,用控制班和实验班的准实验设计来探讨口语演讲课程思辨创新教学对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认知方面的影响,用问卷来调查其对学生元思辨能力和与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的影响,用访谈来进一步了解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感受以及他们在完成测试和问卷时的一些情况。

参加本研究实验的是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外国语学院2013级新生4个班级共140名英语专业学生。其中2个实验班共70名学生在一年级主要以训练学生语言技能训练为主进行英语交际口语教学,二年级循序渐进开始进行英语演讲及英语辩论(课堂辩论及议会制辩论)教学。实验班的课堂教学以单元话题内容为主线设计,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以即兴演讲和辩论赛为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拓展学生的思辨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参照文秋芳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见表1)的基础上构建思辨创新型口语课堂教学模式(见表2)。控制班2个班级70名学生口语课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与全年级其余班级一致,均按照常规的交际口语课堂进行(演讲和辩论偶尔也会穿插于授课课程中)。整个实验周期为期2年4学期。这四个班的学生均按照高考英语科入学成绩随机分班,其英语课单科成绩及总分经检验分析表明班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被试者各方面都是相当的,符合实验设计的要求。

(二)研究工具和数据收集

研究工具包括口语测试、调查问卷和访谈。口语测试主要是为了查明学生思辨认知能力,由控制班和实验班在第1学期开始时(教学实验前)和第4学期结束时( 教学实验后)各测一次,测试内容由两部分构成:1.即兴演讲: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5分钟准备,5分钟陈述)就社会关注的某个热点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全部进行录音以方便测评);2.交谈与讨论:以两位同学为一组,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5分钟准备,5分钟陈述)就社会关注的某个热点话题进行交谈与讨论或辩论(全部进行录音以方便测评)。

测试工具根据文秋芳等(2009)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提出的精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和灵活性五个标准来评判学生的思辨认知能力,每个维度为10分,总分50分(学生总得分由两项相加取其平均值)。把收集到的数据按照五个维度的单项分数和总分依次输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为了确保测试信度,评判者为研究者外的两名教师,其评判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2,测试成绩取其平均数。

调查问卷是用来调查实验班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元思辨能力和与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的影响,内容包括对自己思辨进行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元思辨技能和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等情感维度的影响。访谈主要是调查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感受以及他们在完成测试和问卷时的一些情况,是为了进一步了解被试的真实情况,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在后测结束后让所有70名实验班学生完成问卷,并选择20名学生接受了半结构化访谈。

五、结果和讨论

(一)课程对学生思辨认知能力的影响

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前测和后测所得到的思辨认知能力分数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在教学实验前,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在五个维度和总分上均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后测中,实验组的总分显著地优于控制组(t=2.637,p<0.05),五个分维度中,逻辑性(t=2.512,p<0.05)、深刻性(t= 2.530,p<0.05)和灵活性(t=2.223,p<0.05)也出现了显著性差异,精晰性(t=1.854,p=0.067)和相关性(t=1.764,p<0.081)也有差异,但不显著。总的来看,思辨创新型口语课堂教学的确促进了实验组学生思辨认知能力的提高。实验班和控制班思辨认知能力五个维度前后测对比如图1。

从图1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实验班学生在后测中,其思辨能力的精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等五个维度都有明显提高,而控制班在后测中只有精晰性和深刻性方面略有提高,而在相关性、逻辑性和灵活性方面反而略有下降。这充分表明了实验对学生思辨认知能力的积极影响,尤其是思辨的灵活性、深刻性和积极性。而从整体来看,无论是实验班还是控制班,无论是前测还是后测,学生相关性维度表现最好,灵活性最差。这也表明,这些英语专业学生在娴熟自如地使用不同思辨技能方面还有很大问题。至于精晰性和相关性提高不显著,这也可能跟这两者本身的特质相关,精晰性要求清晰、精确,相关性指切题、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而这两者涉及长时间的语言积累,在短时间内难有显著提高。实验结果总体显示实验班学生的思辨技能得以充分的展现与提升。

(二)课程对学生元思辨能力和思辨情感特质的影响

为了了解实验组学生在元思辨能力和与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方面的变化,我们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

问卷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96.2%)认为口语演讲课程思辨创新教学使他们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并且在思考时更注意对自己想法进行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价,表明课程对学生的元思辨技能产生了积极影响。在访谈中学生表示,思辨能力中认知水平的评价标准(精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正好也适用于评价演讲成功与否:如演讲观点是否精晰,演讲论证材料与演讲主题是否密切相关,以及演讲各要点之间是否有逻辑性,内容是否有深度,能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演讲者能否根据不同观众、场合、环境灵活地调整演讲。显然,这些方面的成功和演讲者的分析、推理、评价的认知技能密切相关。而思辨能力中的情感因素(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更是一个优秀演讲者在讲稿准备和演讲过程中必不可缺的要素。通过随后的访谈我们也得到学生的进一步证实:课堂上的陈述、分析、讨论、阐释、质疑、评价等思维活动和课后的自主学习、小组活动使他们养成了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自己也变得更加自信,更具质疑精神。

六、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从语言角度考虑。社会需求更多的是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思想,有创新意识,素质全面的英语专业人才。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整个社会的需求,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基于此,研究如何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对创新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实验周期较长(为期二年),实验人数涉及面为140人,整个实验过程中变量控制较为严谨。实验结果显示口语演讲课程思辨创新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思辨创新能力培养,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新一轮有关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讨论中,本研究将理论转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的教学行动,为研究思辨创新能力在学科具体教学中的实施提供一个新的参考视觉。然而,本研究样本有限,思辨能力测量工具为主观量具,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推广性有待更多后续研究进一步的验证。

[ 参 考 文 献 ]

[1] 世界首届高等教育会议《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世界宣言:设想与行动》[EB / OL](2008-12-19)[2013-04-10],http://www.moe.gov.cn / business / htmlfiles / moe / moe / _236 / 200409 / 712.html.

[2] 韩红梅,马琴,李娜.外语学习者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综述[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54-156.

[3] ENNIS R.Critical Thinking:W hat Is It?Proceedings of the 48th Annual M eeting of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ociety[C].Colorado,1992(3):27-30.

[4]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Critical Thinking:A Statement of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 (“The Delphi Report”)[C].CA:The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1990.

[5] PAUL R,ELDER L.Critical Thinking: Learn the Best Tools the Best Thinkers Use[M].Upper Saddle River NJ:Pearson Prentice Hall,2006.

[6] 文秋芳,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43.

[7] Colbert,K.1995.Enhancing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through academic debate[J].Contemporary Argumentation and Debate(16):52-72.

[8] Allen,M.,S.Berkowitz,S.Hunt & A.Louden.1999.A meta-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forensics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on critic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 Education,48(1):18-30.

[9] 刘航,金利民.英语辩论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5):24-28.

[10] 阮全友.构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12(1):19-26.

上一篇:在2021年大讨论活动上的发言下一篇:反对本本主义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