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2024-06-24

七下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7篇)

1.七下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

时间如飞,繁忙而紧张的一个学期也即将结束。现总结如下:

1.实施方阵竞争。相邻的四位同学为一方阵,每方阵设一阵长;每大组设一组长。每日课代表检查组长,组长检查阵长,阵长检查阵员。自上而下的检查方式既起到了督促学习的作用,又确保了学习的质量。

2.落实字词教学。让学生在预习阶段利用工具书查找字词的读音、释义,上课时或让同学完成“同步训练”的相关练习,或进行字词检测,将重点词语出示,指定几个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上黑板完成。

3.落实课堂笔记。

4.提高学习效率。在保证如质如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做练习,改善去年课堂上完不成作业的状况。如此一来,同学们的答题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部分动作慢的同学有了紧迫意识,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

5.增加“读”的数量。一是早读课上除了预习新课之外,采用方阵齐读的方式朗读《自读》和报纸上的文章。二是要求同学每人每月买一本有益开拓视野或有助提高写作水平的杂志,互相借阅。

6.强化学生自学。《伟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篇幅都比较长,没有充分的预习,课堂必然收效甚微。因此早读强调朗读课文,思考问题,完成同步训练基础题。

7.强化答问训练。

8.紧抓后进学生。上期少数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上自由散漫,作业拖拖拉拉。本学期一方面让阵长时时监督,一方面教师勤检查、勤表扬。作业、背诵没按时完成,午休时间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做完、背完。经过一个学期的督促,这些同学上课时听讲认真多了,笔记也跟上来了,作业拖欠的现象越来越少。

9.推广阅读工程。一是让学生阅读本期规定的书目,做好摘抄,写读后感并装订成册。二是让学生课外阅读报刊杂志,做剪报。三是让学生课外阅读小说《城南旧事》,利用晚自习看该小说改编的电影,让学生写观后感。学生的兴趣很浓,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10.督促每日练字。为了彻底改变去年下期少数同学自己马虎、卷面糊涂的毛病,端正全体同学的写作姿势,本期要求学生每天练字,阵长、组长、课代表督促检查。现在,除了少数同学偷懒以外,绝大多数同学养成了每日练字的习惯。由此看来,本期开展的练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1.开展语文活动。

4月11日湖南网络广播校园主播大赛攸县选拔赛在长鸿学校举行。我按照海选方案在班级进行了指导,组织了班级海选。

4月13日晚,我指导学生参加了由攸县国税局和株洲市长鸿实验学校联合举办的攸县2010年税收宣传月“我身边的税收”作文大赛。徐菁等同学获奖。

4月16日~17日,全年级到网岭罗家坪举行了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归来,我布置同学们写实践报告,自己也写了两篇给学生作示范,并进行了相关的指导。经过指导和点拨,同学们的周记写出了自己的感触。很多同学写了三四页,事、情、景交融。此举真正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6月1日,我指导学生参加县工会举办的“我是90后”读书征文主题教育。同学们的参与热情高。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学习习惯基本养成。但是后进学生的学习状态仍然不尽人意。作文和周记记流水账、作业拖拉、学习兴趣不持久、基础知识不牢、字迹潦草、上课走神、答问不积极、课外阅读面窄等现象仍然存在。如何从根本上杜绝?我想,这应该是下个学期的教学重点之一。

2.七下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总结 2 篇二

乌苏五中王玉萍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本学期以来,我校大力推行集体备课,充分发挥群体优势,提高了各位教师处理教材和独立备课的能力,形成了教学互助和教学合力。根据教研室安排,现将我所在的七年级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情况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备课组完成的具体工作

1.继续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和其它新的教学理念,并作好读书笔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2、坚持“四定”,注重集体研讨的有效性我小组集体备课时间为每周周二5-7三节课,我们坚持每周定时研讨。坚持做到提前备一周的课,并定好中心发言人,落实到每一篇课文,每一个课时。在备课形式上,主备人先进行分析说课,说课时要求严格按照说课的基本要求进行,重点说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设置,教学设想及注意事项,多媒体的运用建议等;然后集体讨论,讨论时重点关注并讨论主备人确定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是否明确具体,是否结合学情,教学方法和设想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教学流程设计是否合理清晰,流程中重是否突出,难点是否得以突破,整个教案的设计中学生为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充分体现,等等,在讨论中,我组成员均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发扬民主,不存在“个人独唱”形式。我们一边讨论一边现场修改教案课件,讨论结束后,形成统一教案骨架,由中心发言人执笔修改后下发,然后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时,注重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实现教学过程科学性和有效性。

3、尝试设计学案,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我备课组从本学期一开始便着手设计学案。设计过程中,从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的拟定,到活动的设置和问题的设计,我们都进行了反复的琢磨和推敲,注重学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努力使学案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学案中的学习目标不同于教学目标,它绝不能将教案中教的目标直接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用。学习方法设计要具有科学性,要能能有效地培养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问题设计要具有探索性,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具有探索性和 启发性,难度要恰好落脚在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学习能力检测设计要具有针对性,要做到目的明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形式新颖。同时,学案设计不是简单地将教案改写成填空式的讲义,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全方位设计,多层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多层面入手,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量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学案变为主动使用学案,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4、坚持听课、评课,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学习。

本学期我组成功组织开展了新老教师帮教活动,课前多次进行集体讨论,在充分尊重主讲人教法和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其设计了教案,授课时本组成员全体参与听课,授课后及时反馈指导,寻找解决对策,帮助该组成员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寻找问题。这样,既促进了新老教师间互相学习,达到共同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又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

5、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提高我们在抓好集体研讨的同时,要求备课组每位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通过反思和总结,对教学

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总结和分析,进行纠错和“补救”,同时又为下一轮备课及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反思时,我们努力做到围绕某个教学问题,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不只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活动和效果。不仅要注意反思的“落脚点”、还要注意反思的“实践性”和“发展性”,通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6、配合学校的工作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三、经验与体会:

本学期在校教研室的领导下,认真做好教研工作的同时,加大了备课组活动的力度,效果明显,教师已初步形成定向思维:有人先上先行课方可进入课堂,从观念上转变不少,注重发挥集体备课的力度。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总之,我组在四个多月的集体备课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离学校的要求还差得很远。我们的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二次备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不强;导学案教学模式还在初步的探索阶段,部分学案作业设计没有分层;教学反思的内容和形式缺少实践性和发展性,等等。因此,我们还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集体研讨的实效性,不断改进学案设计,多反思,多总结,不断提高我组集体备课质量和教师的教研水平。

王玉萍

3.七下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三

叶圣陶

[教学目标] 一 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二 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三 学习本文多样性的语言。[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 [预习提纲] 粗读课文,抓住本文的说明中心,划分课文段落; 借助工具书弄懂生字词。[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正音正字,补充解词,分段,讲析。一 导入新课

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作者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因此写得很有特色。

二 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正音正字,补充解词。1.正音正字:镂lòu,从钅,娄声,不读lǔ。

嶂zhàng,不读zhāng。

2.补充解词:①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②标本:本意是经过整理而保存原形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品,供观摩、研究之用;文中借来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的价值③败笔: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画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④图案: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特点。⑤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峦,小而尖的山;嶂,直立如屏障的山峰。文中指假山堆叠的形状。⑥俯仰生姿:有的向下,有的向上,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⑦珠光宝气:珍珠与美玉发出的光辉。⑧闲适:闲静舒适。⑨明艳照眼:鲜明艳丽,使人眼明目亮。三 范读课文、引导分段

文章可分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共同点。第二段(3—9自然段)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处处入画。第三段(10自然段)交代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止以上写的”,结束全文。四 讲析第一段(1—2自然段)

1.朗读第一自然段,提问: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明确:总印象为: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印象由一二句中两个“到过”而来。作者的总印象指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告诫我们鉴赏我国园林不应错过苏州园林。

2.词义辨析:

①“其他地方”指哪些地方(指苏州以外)

②标本、标志、标准。这里有“范本”之意;标志,记号;标准,规范、衡量事物的准则。

③鉴赏、观赏、欣赏。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观赏指观看欣赏,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文中选用“鉴赏”一词,明确要求我们对苏州园林不只是观看,玩赏,还要作分析、评价。

3.学习第2自然段 ①齐读第2自然段。②提问: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作者在遣词上有什么匠心?明确: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处处入画”(学生划出书中相应文字),具体表面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顺序。

四个“讲究”构成排比,暗示了下文(3—6自然段)具体说明内容。“一切”既总结上文四个“讲究”,又为下文(7—9自然段)的小处注意埋下伏笔。

“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景物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4.讨论第一段两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及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结构关系。明确:第一段的两节为因果关系。正因为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才使它具有“标本”价值。这里的因果说明,既赞美了苏州园林,又颂扬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

第一段是总的说明,明确说明中心;第二段是分别说明。先总后分便是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5.朗读课文第一段

①明确说明文的朗读要求(见练习五),略加点拨。②朗读第一段。五 课外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并作解释。

2.划分第二段的层次,概括各层意思。

3.初步完成“理解·分析”一,并填表,为下一课学习作准备。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析二、三段,进行总结。一 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提问: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略)2.提问:第二段可分几层?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明确:第二段可分两层。第一层(3—6自然段)从四大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二层(7—9自然段)从不可忽视的三小处,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第一段与第二段是总分关系。二 讲析第一层(3—6自然段)

1.朗读第一层

2.指导分析第3自然段

①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即“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

②提问: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3.指导分析第4自然段

①指明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②引导分析说明层次。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4.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①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富有画意。

②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一是空间上使高低树俯仰生姿,互相映衬;一是根据季节变化“花树相间”,达到四时不谢。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

③提问:这段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明确: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也适当穿插了描写和议论。如二、三句即是描写,后面的“古老”“盘曲嶙峋”“满眼的珠光宝气”等也是描写性的。这些描写具体清楚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自然之趣,富有画意。“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这是议论,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符合中国的绘画艺术美。

说明文的描写,着眼于说明特征,并且比重不大,只是稍加点染起辅助说明的作用;说明文中的议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5.学习第6自然段

①朗读并概括段意:说明苏州园林层次多、景致深的特点。

②分析:第一自然段主要用解说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能给游人以画意实感。文中的两个“更”字与“多了”、“深了”紧密呼应。三 指导分析第二层(7—9自然段)

1.朗读第二层

2.提问:这一层说明了哪些细部内容?与文章的说明中心是否吻合?

明确:上一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的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第7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第8自然段说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第9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的彩绘“自出心裁”。这一层也是紧紧围绕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3.讨论第7自然段首句的作用。明确:这一句既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又是本层次的总说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4.小结第二段:这一段紧紧围绕第一段提出的说明中心,进行了具体说明,是全文的主体和重点。

四 讲析第三段(10自然段)

1.提问;这段文字是否多余?

明确:这一段交代说明,是不可忽视的结语。它总结了全文,给人以余味,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欲望;也使行文缜密。五 总结课文

1.归纳中心思想: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再现了它的画意美,显示了设计者和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2.思考讨论:苏州园林中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合称四大名园,作者为什么没有提到,却把苏州所有的园林都写到了?

明确:苏州园林蜚声中外,作者对苏州园林的个性特色略而不提,而是异中求同,经过比较归纳,准确地抓住了各个园林建筑的共同点,并用精练的语言加以说明,这就避免了用很多文字写个别园林,而给读者以鲜明的整体感。文章的结构层次安排也很巧妙:一是没有按常见的空间顺序,而是采用了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先作概括说明,明确说明中心;二是围绕中心作具体说明,其间又以从大到小从主到次的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这样,读者不仅领略到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美,也获得了具体感受。

3.归纳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明确: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是: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恰当地安排说明顺序,灵活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明晰,表达充分、严密。这是一篇典范性说明文,构思缜密,脉络清楚,说明准确,叙述生动是本文的显著特点。六 课堂练习:回答“练习”二、三、四题。七 布置课外作业:

1.参观本地塔楼亭庙等古建筑或具有古典风格的现代建筑,仿照范文,写一则“观察日记”。

4.七下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四

成都市大弯至佳

万成志

2015-6-26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一5班、7班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中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感触很多,现对本学期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有良好的师德,遵纪遵法,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品德、品行堪为学生的榜样。在工作态度方面,我积极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和学校组织的例会,积极参加工会活动、升降旗仪式。在我工作的这一学期中,没有一次缺席、迟到、早退和病事假的发生,严格遵守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在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方面

在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更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为本人改进教学方法打好了基础。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使教学有序地进行。在参加学校组织的课改和教学理念的培训之后,依照学校工作计划、课标、教材、学生实际和教育教学规律,制定了学期教学计划,规划好阶段计划,课时计划。在此基础上,设计好每一堂课。

2、认真备课。作为一名教师,我的体会是,上好一堂课很难,但备好一堂课更难。在备课之前,必须对所有内容进行熟悉,参考多方面的资料,认真深入钻研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同时,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教法,备教学手段。对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3、认真组织课堂教学。上课时,本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原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有条理、清晰、准确、生动。使每堂课学生有所获,努力使学生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慧,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不同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4、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我采用4-6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让成绩相对好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培养小组长帮助我检查其他学生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反应,发扬掌握好的一面,反思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5、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6、认真反思教学。做到及时反思、经常反思。坚持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的反应情况、授课后学生的作业存在问题情况,以及总体的课堂教学效率,进行反思,找出教学教学上存在的不足,进行记录,及时做出教学方法的改进,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

7、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在课后,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从平时的课堂反应,课后交流,做到按层次、按情况进行辅导。及时给予关怀和关爱。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表扬;积极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四、取得的成绩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本学年的考试成绩来看,我所教班不管从均匀分、及格人数和优生人数都在同年级中名列前茅。

五、存在的不足

存在问题。“ 进无足赤,人无完人 ”,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虽然自己在英语教学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是仍然避免不了的两极分化,尤其是后进生工作,做的不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填补自己在教学工作中不足,不断的学习,以丰富自己的自身的水平,争取迈上一个新台阶。

六、改进措施

1、多与学生沟通。

2、重视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大部份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3、应用多种技能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爱好。“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我应利用学生热情好奇的这一特点 ,尝试用英语与学生对话,或用趣事吸引学生留意力,引发他们的爱好,使学生对本课程产生爱好。

七、下学期重点改进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新课改的认识,在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狠抓检查,落实对知识点的掌握。

3、采取措施,加强训练,落实知识点。

4、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努力教学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

5.七下语文名著《童年》 篇五

一.内容简介:

1.《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疯狂虐待自己的妻子。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不乏温暖与光明。这就是以外祖母为代表的另外一些人,另外一种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另外,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童年》讲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对于他所经历过并在心中留下过伤痛记忆的人和事,那些“铅一般沉重的丑事”,作家在叙述的时候,心情不可能是轻松的,因此这部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但另一方面,小说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的,这样就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2、这部小说不仅描绘了作者苦难童年的悲凉情景,而且折射出19世纪末期俄国生活的普遍情形,勾画了俄罗斯底层人民种种生动的形象。《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二、内容精要:

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诺弗哥罗德城。外祖父年轻时,是一个纤夫,后来开染坊,成了小业主。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阿廖沙一进外祖父家就不喜欢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里含着敌意。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从此,阿廖沙就开始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周围的人们,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难以忍受。他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

这个家庭。但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也还有另外一种人,另外一种生活。这里有乐观、纯朴的茨冈人,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里。每逢节日的晚上,雅科夫就会弹吉他,奏出动人心弦的曲调。外祖母跳着民间舞,犹如恢复了青春。这一切使阿廖沙既感到欢乐又感到忧愁。在这些人当中,外祖母给阿廖沙的影响是最深的。外祖母为人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相信善总会战胜恶。她知道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她信仰的上帝也是可亲可爱,与人为善的。而外祖父的上帝则与之相反,它不爱人,总是寻找人的罪恶,惩罚人。

后来,外祖父迁居到卡那特街,招了两个房客。一个是进步的知识分子,绰号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他给阿廖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另一个是抢劫教堂后伪装成车夫的彼得,他的残忍和奴隶习气引起了阿廖沙的反感。

母亲在一天早晨突然回来了,她的变化使阿廖沙心里感到十分沉痛。开始,她教阿廖沙认字读书,但是,生活的折磨使她渐渐地变得漫不经心,经常发脾气,愁眉不展。后来母亲的再婚,使得阿廖沙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竭力避开大人,想一个人单独生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夏天思考之后,他终于增强了力量和信心。

母亲婚后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经常挨后父打。贫困和疾病,吞蚀着她的美丽。由于她心境不好对阿廖沙常常表现出冷酷和不公平。

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也受歧视和刁难。因此,在阿廖沙的心灵中,“爱”的情感渐渐被对一切的恨所代替。由于和后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这时外祖父已经全面破产!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同时,也感受到了友谊和同情。但这也招致学校的非难。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

这时候阿廖沙母亲逝世,他埋葬了母亲以后,不久便到“人间”去谋生„„

三.人物和特征:

①阿廖沙:阿辽莎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他从小心地善良,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颗善恶分明、是非分明、能爱能恨的灵魂。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锻炼成长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的新人。他性格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生活的困苦并没有使他退却,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一片光明。阿廖莎这个形象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的成长道路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之路。

阿廖沙听外祖母讲故事,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帮助,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②外祖父卡希林:家长制手工业者的形象,凶恶残暴,没有亲情,惟利是图,寡情薄义。外祖父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如阿列克谢因染坏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过去;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③外祖母伊凡诺夫娜:勤劳、善良、乐观、智慧,体现了劳人民的优秀品质。

外祖母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他听。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大、善于忍让 ④好事情

名字的由来:因为每次叫他吃饭或喝茶时,他总回答一句“好事情”。因为这个人的口头禅就是“好事情”。

身份:好事情”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为真理而献身,勇于面对世俗的讥讽,一心钻研科

学。并且是一个爱孩子的人。“好事情”是祖父的一个房客,是一个做实验的,所有的人都不喜欢他,包括祖母“认为他是药剂师、巫师和危险人物。”但是“我”却十分喜欢 “好事情”是我的朋友。

性格:思想独特,风趣幽默,热衷于科学实验但是不为世俗的人接受的一个孤独者。

影响:他们让阿穆沙看到了俄罗斯下层劳苦大众品德心灵的美好,学到了吃苦耐劳的品质,明白了什么是疾恶如仇。使他初步产生了对剥削阶级或者上层人物的反抗意识。

四.练习

1、____________被列宁成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讲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________________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童年》中塑造的_______________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4、《童年》是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而_____________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5、《童年》是小主人公阿廖沙_________________(年龄段)的生活状况。

6、小说中写到了阿廖沙生活的几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与阿廖沙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他喜欢的人有__________,反感的人有_________。

A.外祖母 B.外祖父 C.乐观善良的“小茨冈”D.献身科学的“好事情”

E.自私冷酷的舅舅们 F.从小不学好的表哥们

G.忠厚老实的老长工格里戈里 H.继父 L.母亲

8、在外祖父的家中充满着_________的家庭气氛。

9、__________是阿廖沙终身的朋友,也是他最知心的人。

10、_________是阿廖沙遇到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

11、外祖父家家庭成员之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形成这种气氛和矛盾的主要根源是什么?

12、高尔基透过这种家庭现状揭示了什么问题?表达了何种愿望?

13、外祖母是个怎样的女性?阿廖沙为什么最喜欢她?

14、外祖父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认识他的“私有者的灵魂”?

参考答案1.高尔基,《在人间》,《我的大学》阿廖沙俄罗斯阿廖沙

4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

5讲述他从[3 ]岁至[ 10]岁的童年生活。

6.父亲死亡,到祖父家 离开母亲,跟随祖母.永别母亲,走入人间 7ACDGL,BEFH

8弥漫着残暴和仇恨

9外祖母

10房客 “好事情”

11家庭财产的分割问题。腐朽的沙皇统治和不良的社会风气。

12高尔基在这本书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

不向丑恶现象屈膝,向往光明和美好未来。

13她善良、聪明、能干、充满爱心.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她是大家庭的好主妇和顶梁柱,是“我“最贴心最亲爱的朋友。

14凶狠、残暴、自私。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谢依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疯狂虐待自己的妻子。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相关知识点:

1、《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2、《童年》这部小说不仅描绘了作者苦难童年的悲凉情景,而且折射出19世纪末期俄国生活的普遍情形,勾画了俄罗斯底层人民种种生动的形象。请写出小说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两个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示例:外祖母:善良、慈爱、乐观而刚强;外祖父:残忍而吝啬;茨冈:能干、愉快等。

3、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作品中,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4、高尔基(人物名)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5、《童年》中塑造的阿廖沙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6.七下语文阅读暑假作业 篇六

2012暑假7月初一语文衔接1、2初二语文衔接

嘉祥成华校区初2014级(七下)语文假期“阅读与写作”作业

同学们:

初中一年的学校生活终于结束了。在你们即将跨进八年级生活的时候,你该怎样度过这个弥足珍贵的暑假呢?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我们呱呱坠地后,我们就在长辈们的呵护下成长。历经12个春秋,长辈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我们遮风挡雨。我们用不着说等到我们长大后再来回报长辈对我们的关爱和辛劳。此时此刻,我想你定然能在这个假期里了却你心中的几个小小的愿望吧!

1、每天早上起床,洗漱后替父母泡好茶,做好早点,和父母共进早餐;

2、父母上班后,把家里收拾干净,然后开始看书学习;

3、中午在家,自己做面条或煮抄手,或做蛋炒饭;

4、然后洗碗、休息,半小时后午休一小时。起床后看书学习。4点半后学 着择菜,洗菜,切菜,切肉;

5、晚饭后洗碗和长辈一起散步、锻炼、闲聊、交流、看报、看新闻;

6、九点后洗澡,十点上床睡觉。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9点半躺在床上 就会有更多长高的机会;

7、周末和家人外出亲近大自然,或者集中几天和家人外出旅游。······

总之,无论是读书还是做家务还是旅游都是学习。

下面是我为你们做的几个学习项目,请你们务必认真、踏实地完成。

一、读读写写

1、我与“翠翠”比童年。【边城】(沈从文)

2、我拿什么拯救你——可怜的“小东西”。【日出】(曹禺)

3、品味【茶馆】中的人生百味。【茶馆】(老舍)

4、想爱“项链”不容易!【项链】(莫泊桑)《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

5、为什么有人居然想进监狱? 【警察与赞美诗】《欧亨利中短篇小说选》

6、感悟“羊脂球”的爱国情怀。【羊脂球】《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

7、说不尽的李云龙。【亮剑】(都梁)

8、比较李云龙与赵刚,楚云飞的异同。【亮剑】

9、我们这个时代究竟还需不需要“亮剑”精神!【亮剑】

10、【亮剑】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11、什么是英雄?书中人物这样说——

【亮剑】

12、田墨轩,赵刚,丁伟他们为什么有共同语言?【亮剑】

13、【亮剑】中老k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14、【亮剑】中的秀芹,田雨,冯楠这几位女性身上体现出了中国女性的什么精神?

15、【暗算】让我明白了什么人是破译界的“天才”(麦家)

16、【洗澡】使我了解了57年的那段反“右”历史(杨绛)

17、【围城】比喻锦集(钱钟书)

18、从【围城】看当年中国留学生状态

19、谁造成了祥子悲惨的一生《骆驼祥子》

20、走进“保尔”和他的那个时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语文与生活

1:我家的书柜

2:我与三轮车夫的一次相遇 嘉祥九思培训学校 028-85922540

2012暑假7月初一语文衔接1、2初二语文衔接

3:我和(爸)妈逛商场

4:我第一次去买菜

5:农家乐里真(不)快乐

6:盆地外的天地(记叙暑假中的第一次出川旅游)7:今天,我来擦地板

8: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我讲家史

以上内容一式两份,自己留一份,交老师一份。要求: 1:版面安排合理,美观 2:要有自己的封面,封底

3:要有目录,长辈为你做的“序”,自己写的后记 4:和长辈商量为你的这本心血之作取一个书名。

(请保留电子文本)

开学报名时交给班主任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孩子们盼望的暑假即将来临。我不知道你们会怎样和你们的孩子制定一个什么样的暑假生活计划,我也就不揣冒昧的为孩子们拟定了以上内容。

眼前的这个世界信息层出,机遇多多,精彩无限却又充满了诱惑——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并引导孩子具有明辨非的能力,自觉抑制不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的行为等等,我以为惟有引导孩子们多读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籍也许可以做到。

当我们惊异于在美国就读的9岁小学生(中国籍)居然在做【中国的过去,今天,和明天】这样的论文时,我们似乎没有人会说这样的题目对一个仅有9岁的孩子不适合。我们只是感叹美国老师用这种方法督促并培养了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上网查资料,进图书馆查资料,同学间互相交流,然后形成自己的见解,从中也就了解了许许多多不可能单一的从课本或从老师那里获得的知识。因为,我们不可以包办孩子的学习及成长。

有一句这样的话:如果说人类把健康托付给了医生,把安全托付给了士兵,那么人类则把未来托付给了教师。我们的孩子不仅仅属于我们,他们更属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以及未来。

于是,我不禁又想起了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的思考:“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固然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与他。”“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

所以,我们庆幸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庆幸我们生活的时代没有战争,只有竞争。我们正在做父母。我们还有责任和义务引领我们的孩子将来也能做称职的父母。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让我们共同携手,一起做好培育下一代的工作吧!此致 夏安!

你孩子的老师也是您的朋友:张宇

2012-5-18 初中生必读书籍:

1、科幻的神奇与伟大(“凡尔纳三部曲”)

2、我最喜欢的是——

(《培根随笔》培根)

3、心与心的交流(《傅雷家书》)嘉祥九思培训学校 028-85922540

2012暑假7月初一语文衔接1、2初二语文衔接

4、我心中的“草房子”(《草房子》曹文轩)

5、“家”在哪里?(《家》巴金)

6、在“子夜”中看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衰”(《子夜》茅盾)

7、生于忧患的三位大师(《名人传》 罗曼·罗兰)

8、平等的相爱为何姗姗来迟?(《简爱》勃朗特)

9、不同的“孝道”在法国(《高老头》 巴尔扎克)

10、是什么在“复活”!(《复活》托尔斯泰)

11、不平等世界的悲惨故事一、二、三(《悲惨世界》雨果)

12、“人道主义”的崇高在哪里闪现?(《九三年》雨果)13、1、历史上的闯关东

2、悲喜人生尽在“闯关东”(《闯关东》)

14、《西游记》吴承恩 人物谱。“重要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罗贯中 人物谱。“重要人物简介” 《水浒传》施耐庵 人物谱。“重要人物简介”

15、阅读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后至少写三篇感受。

16、选择你喜欢的一位古代诗人进行研究。以“我喜欢的某某某”为题(或自拟题目)写一篇2000字~3000字的论文(所处的年代、家世、成长经历、求学经历、典型的诗歌鉴赏、自己的感受等)。` ※ ※ ※

《中国历史风云录》 日 陈舜臣 日籍华裔作家,擅长写史,已成为日本的文化符号。历史叙事角度真实,客观不带主观色彩。此书可供学生历史课外补充。

《中国大历史》 美 黄仁宇 曾作为国军少校的黄仁宇,到美国之后潜心著作,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叙事风格。他的作品厚重,从宏观的角度让我们看到历史的另一面。黄仁宇的作品很多,这部可作为阅读系列的入门。

《权力潜规则》 王文元 此书是对《史记》的解读,每个小的章节都结合简介但具体的史料,探讨国人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形成的国民性的原因。

《统一与分裂》 葛剑雄 复旦大学学者,中国顶尖的历史学家。从历史兴衰的角度,告诉读者统一与分裂的转换,带给你传统之外不同的视野。其中,你可以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并非是中国的领土。

《不必读书目》 刀尔登 虽说题目是“不必读”,却把中国古籍的代表一一点到,让你清晰地了解各部古籍的光芒所在。不到150页,酷。

《问学·余秋雨》 余秋雨 是余秋雨在为北大学生授课时的记录,它收录了关于中国文学史中不同阶段的师生对话,辩证地呈现出多元的文学元素。也可以当成文学史来读,作为古代文化学习的补充。

《经典闲读》 周国平是中国美学和哲学界高手周国平与经典和大师的抗争共鸣,如果学生阅读的外国名著较多,那么这本“闲读”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西方文化的建构。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熊培云 南方系著名媒体人,此书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的一切悬疑,告诉我们土地在中国农民手中的命运。我们的学生虽是城市人,但一书在手,即可成为农民问题的内行。

《拒绝遗忘》 钱理群 北大教授,鲁迅研究专家,不过此书好像不好买到了。

《双典批判》 刘再复 通过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文化评判,解开中国人暴力崇拜与权力崇拜的心结所在,毕竟这是中国人心灵的地狱之门。

《一生伏首拜阳明》 鹤阑珊 此书虽不能全面了解王阳明的学术,但让我们初步了解了王阳明和他的的“心学”。毕竟,中国人在当今超快的生活节奏中,太需要“心学”的养分来慰藉灵魂了。嘉祥九思培训学校 028-85922540

2012暑假7月初一语文衔接1、2初二语文衔接

推荐台湾作家龙应台的《目送》,林清玄的散文和大陆毕淑敏的散文。这些作品既有深入灵魂的思考,又不矫揉造作,语言华美,适当摘取可对学生文采有提高。

《孟子旁通》 南怀瑾 南怀瑾是国学泰斗,他的诸多著作涵盖面广,让当世仰望。由于学习时间问题,可以先读此书。孟子生活在战国乱世、礼崩乐坏之际,推行仁政于无望,但以天下为己任,体现出厚重的人文与民本情怀。杨振宁在高中毕业后,由西南联大一研究生用一个暑假为其讲解《孟子》。杨振宁至今还认为,自己的物理成就,均由《孟子》一书所带来。《孟子旁通》虽只介绍了《孟子》的梁惠王上下,但可以成为阅读南怀瑾著作的入门之书。

(以上书目源于他人)

※ ※ ※ 《重温最美古诗词》(于丹)《虚实之间》(芮成钢)《狼图腾》 《大染坊》

《活着》(余华)《最美的时光在路上》 《张纯如》(张盈盈)《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钱学森传》(张纯如)(美)

张宇老师的思考:“人活在世上,常常不知道自己一辈子为什么活着,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活着。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一生是在怎样一个状况下活着,并..且这种状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似乎是难以改变的,那无疑是可悲的。要认识到自己活着的状态,并能设法或试图去改变它,我们应该怎么办?于是,在这个地球上,东西方文明的先驱者宛若人类心灵世界里的一盏盏明灯在黑暗中闪烁,他们思想与智慧的结晶——书籍,照亮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将人类文明向前推进。”

“将课外阅读与写作的一扇窗演化为一片天空,让自己在课外阅读与写作的天空中自由飞翔,穿越时间隧道,飞越万水千山,感悟生命的珍贵,人性的可贵;明白“真、善、美”的真谛!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表达,在表达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学会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并进而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关于“读书”的名言: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弗・培根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初2014级语文年级组

2012年5月22日 嘉祥九思培训学校 028-85922540

2012暑假7月初一语文衔接1、2初二语文衔接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番,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老舍

别和小人过不去,因为他本来就过不去;别和社会过不去,因为你会过不去;别和自己过不去,因为一切都会过去;别和往事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别和现实过不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

西方人并没有提出“和谐社会”,他们相信冲突,只有政府和反对派的冲突,才能带来进步。——李光耀,新加坡前任总理

程序化冲突是进步动力,也是社会正义之源。

曾经有很多事情,我们总想等到将来的某一天,或是某一段时间再去做,到最后却始终没有做成。人生其实就像孩子手中的铅笔,看起来好像够长,可是用起来不知不觉就嫌短了。这一辈子,我们其实做不了太多的事,所以想做的事就赶紧去做吧,并且尽量把它做到最好,这样才不至于留下太多的遗憾和悔恨。

南沙群岛,越南控制28个岛,菲律宾7个,马来西亚3个,印尼2个,文莱1个,中国仅9个。1380口油井无一属中国。三沙市设立无疑是积极信号,可我一看地图就凉了半截——市政府驻地永兴岛临近海南却远离南沙,难于进攻,易于逃跑。你要敢在南沙抢块地盘回来建市政府,我主动请缨去当城管队大队长。

回顾:1946年三个女孩报考国立清华大学落榜,这让人看见了中国教育界的公平和良心。落榜的女孩是:清华建筑系主任梁思成的女儿梁再冰,文学院长冯友兰的女儿冯钟璞,校长梅贻琦的女儿梅祖芬。但是现在,据说每个大学招生办手中有一大把机动名额。教育界已经没有了公平。

爱可以是一瞬间的事情,也可以是一辈子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爱上不同的人。不是谁离开了谁就无法生活,遗忘让我们坚强。婚姻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并非结局。爱情同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理想。所以,对他们而言,爱情是可以被替代的,或许,也是宁愿被替代的。——安妮宝贝

列车上,几个农民同一车厢,他们把从家带的特产分给全车厢的人,当人们冷漠的拒绝时,他们流露出一种单纯的眼神,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干净的,好吃。总是这样的矛盾,当你去相信时,被骗的遍体鳞伤,当你习惯性的怀疑时,却偏偏有人那么善良,让你觉得对他们的怀疑其实是自己的内心那么肮脏。

没有音乐的生命简直是一个错误,一种苦难,一次流放。——尼采

我们乡下有个阔佬,许多人都想攀附他,甚至以和他谈过话为荣。一天,一个要饭的奔走告人,说是阔佬和他讲了话了,许多人围住他,追问究竟。他说:„我站在门口,阔佬出来啦,他对我说:滚出去!——鲁迅

如果我爱你,而你也正巧的爱我。你头发乱了时候,我会笑笑的替你拨一拨,然后,手还留恋的在你发上多待几秒。但是,如果我爱你,而你不巧的不爱我。你头发乱了,我只会轻轻的告诉你,你头发乱了喔。这大概是最纯粹的爱情观,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如若错过,便护他安好。——村上春树 嘉祥九思培训学校 028-85922540

2012暑假7月初一语文衔接1、2初二语文衔接

任何一种环境或一个人,初次见面就预感到离别的隐痛时,你必定爱上他了。——《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在过了某个特定的年龄之后,我们生活中已不会再遇到任何新的人、新的梦境、新的面孔,新的事件:一切全都曾在过去发生过,它们全都曾经戴上不同的面具出现过;但它们其实是一样的,一切全都是过往的回音与循环往复;甚至所有的哀伤,也全都是许久以前一段伤痛过往的记忆重现。——莱辛《特别的猫》

【军阀也有远见】阎锡山下指标“强迫教育”,三晋大地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0%以上;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任期内教育经费逐年增加,自认为是粗人而从不干涉教育;直隶督军曹锟亲办河北大学,扬言“谁敢对教授不礼貌,我就要谁的脑袋;张作霖宁可少招十万兵,也要办东北大学。

只要一个人还有追求,他就没有老。直到后悔取代了梦想,一个人才算老。

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此外,与那些接受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详细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进步和变化。——爱因斯

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咳嗽、穷困和爱;你想隐瞒越欲盖弥彰。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挥霍的,身体、金钱和爱;你想挥霍却得不偿失。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挽留的,时间、生命和爱;你想挽留却渐行渐远。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回忆的,灾难、死亡和爱;你想回忆却苦不堪言。——《洛丽塔》

白岩松:一条狗拉到中央台连播30天自然成为一条名狗,我不过就是那条名狗而已。柴静:记者只是我的职业身份,做新闻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记者的天职就是调查事实真相。崔永元:一个国家不缺惹祸的人,缺的是敢于担当的汉子,担当了,就是条汉子。赵普:一片冰心在玉壶!——佚名

日本面积为中国的1/25,一个日本人生产值相当于33个国人,日本文盲率为零,小学,初中教育100%,大学教育人数占总人口的48%。日本有12位诺奖获得者,中国教育整体相当于日本1920年水平。中国森林覆盖率12%,日本67%,中国居然大量出口木材到日本。

城里小孩很傲慢地对农村小孩说:你吃过麦当劳和肯德基吗? 农村小孩摇摇头,反问一句:你吃过没打农药的蔬菜吗?

【二十种有益心态】

1、积极心态

2、主动心态

3、包容心态

4、自信心态

6、学习心态

7、给予心态

8、仁爱心态

9、平常心态

10、勇敢心态

11、正义心态

12、快乐心态

13、知足心态

14、平和心态

15、希望心态

16、服务心态

17、分享心态

18、投资心态

19、合作心态 20、归零心态。

中华:小时候,中华是一管白白的牙膏,我在这头、笑容在那头 上学了,中华是一支细细的铅笔,我在这头、考卷在那头 工作了,中华是一条红红的香烟,我在这头、领导在那头 结婚了,中华是贷款买的轿车,我在这头,而奋斗的路还在那头 将来啊,中华是道细细的国境线,父辈在里头、孩子们在外头!嘉祥九思培训学校 028-85922540

2012暑假7月初一语文衔接1、2初二语文衔接

7.语文版七下语文教案 篇七

语文版七下语文教案汇编

1、石

备课时间 2006.2.15 执教时间 2006.2.16~17 教案总序号:

1、2 教学设计

《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荚散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在熟练诵读全文的基础上,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石榴的形象(特征),领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进而体会作者借对石榴的描写,所表达的志向、抱负。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在指导学生熟练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领会作者所托之志,培养学生积累优美语句的兴趣和习惯。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

1、一边利用多媒体展示石榴的图片或实物,一边让学生说出有关石榴的诗句(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石榴的诗句和资料)。

2、教师补充石榴的有关知识。(课件展示)石榴又名安石榴、若榴等。属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果在秋季成熟。石榴原产伊朗的扎格罗斯山?喜欢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我国在西汉时由张骞从西域带到中原,后传布南北各地。山东枣庄有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有“天下第一榴园”和“冠天下石榴园”的美称。此外云南、四川、新疆等地也是石榴的主要产区。石榴叶翠绿,花大而鲜艳,故各地公园和风景区也常有种植以美化环境。——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根据花的颜色以及重瓣或单瓣等特征又可分为若干栽培变种,如月季、石榴、白石榴、重瓣白花石榴、黄石榴、玛瑙石榴等,这些变种主要供观赏。(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o 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主要作品有:《女神》(诗集),《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历史剧)等o《石榴》写于1942 年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一些文化人士变节投降,苟且偷生。在此背景下,作者写成此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三)检查预习

1.词汇积累(结合注释,明确一些词语的音或义)。

奇崛 枯瘠 犀利 辟易 金垂 安普刺 忍俊不禁

骨朵 柔媚 争妍斗艳 古味盎然 光嫩 潜溢 2.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试说说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于写作意图,学生回答可能不够准确,教师可指出,但不必作结论)。

(四)整体感知

1.朗诵全文(配以轻松愉悦的古筝音乐)。

(1)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提醒学生注意听老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情感的把握和处理)。

(2)学生朗读2--9自然段(每人读一段),然后让其他学生对朗读情况进行点评。(教师稍加评价,意在指导朗读)2.学生自由品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可以讨论、交流)——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在刚才的听和读的过程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石榴的什么感情?请告诉大家。

参考答案: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作者按什么思路结构全文?可分几部分?试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参考答案: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篇。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2-;6自然段):具体描绘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7--9自然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本文抓住“最可爱”这三个字依次描写了石榴的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依次描写了石榴的“枝叶”、“花”、“骨朵”、“果实”和“子粒”。

枝叶:(与梅、柳比较)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花:深红色;单瓣的陆离,双瓣的华贵;对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比作夏季的心脏。

骨朵:“小茄形”,“逐渐翻红”,“顶端整裂为四瓣”,像玛瑙琢成的花瓶。

果实:似“破口大笑”。

子粒:“透明光嫩的皓齿”,丰腴,有酸甜两种o(五)朗读、品味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1.学生自由阅读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在小组内探讨、交流,说出喜爱的理由。小组选出代表发言,在班上交流。(教师可作巡回引导,让学生品味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及领会拟人、比喻等修辞的作用)答案不惟一,只要说明理由即可。

例:(1)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出了石榴充满生命力的特点)(2)石榴树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对比手法,把石榴的枝干和叶片与梅柳的作比较,形象地刻画出石榴的独特风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3)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垒吗?它会笑你呢。(语言幽默,富有情趣,写出石榴的变化和惹人喜爱)(4)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这句使用拟人手法,把石榴作为一个有情有义,充满生命力的人米写,形象地描绘出石榴果实成熟的样子。鲜活的形象和富有动感,的表达令人印象深 刻。)

2.请你用下面的词语各造一个句子,最好使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

枯瘠 柔媚 争妍斗艳 忍俊不禁(六)作业

诵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第二题,并领会作者所托之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分析了石榴的形象,初步感知了石榴的美。本节课进一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借石榴所托之志。(二)局部品味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1.齐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第一段主要运用什么写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对比写法,点出了石榴树非同寻常的品格。2.学生品读第二、三部分。

(1)文中揭示了石榴什么样的内在特征?(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3、7自然段)参考答案:揭示了石榴毫不辟易阳光的直射——敢于对抗骄阳,毫不示弱的精神;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品格。(2)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 参考答案:第一次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主要是从石榴花的色彩和外形的角度比喻;第二次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主要是从“热烈”、“充满活力”、不受束缚这一内在特征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石榴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内在品格。“心脏”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能给火热的夏天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二者在这一点上相似),因而把石榴比作“夏天的,b脏’’。

(3)作者喜欢石榴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作者喜欢石榴,不仅因为它美丽,还因为它与众不同——在夏日的炎阳下抗争,毫不示弱;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无畏精神和品格,而这精神正好与作者性格特征相契合,所以喜欢石榴。(三)主题探究(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讨论、交流后归纳)作者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了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切

(四)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通过质疑互助互学,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互动一起解疑。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五)小结本文写法上的特色 提示:

1.抓住特征,仔细描摹。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3.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六)感悟拓展 1.对比阅读。

牡丹的拒绝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1)在作者印象中,牡丹的性格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文中找答案)参考答案:喜欢热闹,耐不住寂寞,喜欢众人的参拜和瞻仰。(2)文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牡丹的什么品格? 参考答案: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牡丹的卓尔不群、不肯媚俗的高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3)你知道关于洛阳牡丹的典故吗?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本应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传说唐朝时,女王武则天在冬天赏花,命令百花齐放,只有牡丹因为自己是花中之王没有听从,从而惹怒武氏,被逐出都城长安,流放东都洛阳,所以洛阳从此成为牡丹的故乡;第二问答案,可引导学生。

参考“思维点拨”,学生言之成理即可肯定。

把《牡丹的拒绝》与本课课文比较,试举例说说它们在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异同。

提示。相同点:两文都运用拟人手法,语言生动形象。不同点: 《石榴》语言较活泼,催人向上;而《牡丹的拒绝》一文的语言则较含蓄,让人沉思等。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思维点拨:牡丹象征着雍容华贵,它被人称为花中之王。作者怀着参拜和瞻仰的心情来到洛阳,满心以为牡丹也会喜欢热闹,没想到牡丹“朱唇紧闭,洁齿轻咬”,拒绝盛开。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花中之王的卓尔不群、不肯媚俗的高贵品质。作者的心情由期待变成失落,甚至还有“惊愕伴随着失落和疑虑”,这也引发了作者对牡丹为什么要拒绝的思考。2.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请向同学们描绘你最喜欢的一种,要求尽量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最好用上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适当抒情。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由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七)作业

1.“思考与练习”中的第四题。

2.把本课中你喜爱的词语、句子摘录下来,抄进你的摘录笔记本中。

教学探讨与后记:

本文是文学大师郭沫若写于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的一篇名作。由于时代背景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学生对本文的主题思想不易理解。因此,我首先让学生熟练地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梳理篇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章结构,分析石榴的外形特点;然后品味课文生动传神的语言,再以造句的形式加以拓展。后半部分,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段落重点品读,学生可以 自主思考、可以合作探究,理解石榴的内在特征,领会作者所托之志,以求突破难点;最后,以比较阅读和口头作文的形式,实现学生能力的迁移和思维的开发。

能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方面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用词造句、问题探究、对比阅读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朗读贯穿了教学过程,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朗读中,学生对课文从整体感知到重点品味,再到感悟拓展,最终完成了学习任务。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也有效激发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围绕教学目标,一方面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然后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互帮互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另一方面,教师设计子富于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和练习,有效地驾驭着学生学习的方向。这样的教学让课堂充满生气,学生也学得扎实有效。

2、《海燕》

备课时间 2006.2.19 执教时间 2006.2.20~21 教案总序号:

3、4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故乡的燕子、海上燕子与作者乡愁之间的联系;

3、研读文章的第一部分,学习阅读状物记叙文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2 学习难点: 2、3 学习安排:二课时

学习过程: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预习·导学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情况,写在下面。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轻 隽逸 隽妙 粼粼 纹 皎洁

憩息 融融泄泄 蹇劣 忧戚 匾额

3、解词。

轻 — 憩息— 忧戚— 隽逸— 劲俊— 融融泄泄— 游子—

4、背景资料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迫害进步人士。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法国巴黎。途中见到海燕,引发绵绵相思,写成这篇文章。

5、题目解说

(1)燕子:鸟纲,燕科各类鸟的总称。体型小,翼尖长,尾呈叉状,喙扁而短,口裂很深,飞行时捕食昆虫,为益鸟。

海燕鸟纲,海燕科。小型海鸟。鼻孔呈管状,位于上嘴背面,左右相接。中国所见

海燕体长在30厘米以下。较普通的为黑叉尾海燕,全身青灰近煤黑色。尾羽呈叉状,捕食水生动物。

作者将浓浓的乡愁寄托在小小的海燕身上,赞美它的身姿,赞美它的勇敢,关心它

它的生活。在作者眼里,它不仅仅是〝海上的小燕子〞而是一个象征物,是作者深沉而浓厚的思想感情的化身。

学习·研讨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2、简介作者、背景资料。

选自 第二卷。作者(1898----1958)现代、。福建长乐人。

(二)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齐渎有机结合。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两部分。

提示:作者按忆()——看()思路结构全文。课文共有14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2、思考:

第一部分

(1)概括第一部分的内容。

(2)选文对小燕子的描写是从哪四个方面着笔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对小燕子和故乡

怎样的情感?

四个方面:

情感:

春天时描写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乡春天怎样的特点?描写故乡的春天有

什么作用?

景物:

特点:

作用:

(4)选文记叙的顺序是()

(5)请在选文中找出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一句话。

巩固·延伸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一语段对 的小燕子在“ ”里活动的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2、作者为小燕子的出场提供了一幅美丽的背景图画。从语段中找出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下列事物特征进行描写的。

(1)春风:(2)春雨:

(3)春柳:(4)春花:

(5)春草:

4、作者描绘烂漫无比的春景图为写小燕子起了 作用。

5、作者写小燕子的外形时写了小燕子的、、。

6、作者为了更细致地描绘小燕子从动、静两方面入手。写飞翔的小燕子时,不仅写了在 中飞翔的小燕子,也写了在 中飞翔的小燕子,描写顺序是由 到。写静态的小燕子分别写了憩息在 和 里的小燕子。

7、作者写小燕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举例说明。

8、作者写小燕子突出了小燕子 的特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研读文章的第二部分,学习阅读状物记叙文的一般方法。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文章的主题。

学习重点:

1、2 学习难点:

1、2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熟读课文第二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并说说作者怎么会把海上的小燕子误认为故乡的小燕子。

外形 活动背景 飞翔 憩息

故乡的小燕子

海上的小燕子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新课

(二)研读第二部分

思考:

1、概括选文内容。

2、同写故乡的小燕子一样,选文也描写了它活动的背景,作者描写了海上的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3、作者对海上的小燕子哪两个方面进行了描写?着重写了小燕子的哪些行为?

4、请找出能表明全文线索的词语。

5、文章突出海燕的什么性格特征?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6、作者满怀思乡情,但他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将浓浓的“乡愁”寄托在小小的海燕身上,这种写法叫什么?

三、巩固·延伸

1、作者从动、静两方面描写海上的燕子,各举一例。

动态:

静态:

2、作者描绘海上小燕子的活动背景时先写,然后写,这是作者远眺;然后作者(描写角度),写天的,天上的,构成一幅“ ”图。

3、作者喜爱小燕子,进而关心小燕子。用横线在原文标出最能体现作者对小燕子十分关心的语句。

4、体现语段主旨的语句是:

5、语段中两次提到“乡愁”,而且说它是“青烟似的”,“一缕两缕”,这样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青烟似的”说明这种思乡之情很淡,不是很浓厚的。

(2)“一缕两缕”说明作者的思乡之情不是很强烈的。

(3)青烟可挥去,一缕两缕可剪断,理出头绪,说明作者看轻这份感情。

(4)作者的思乡之情,像烟雾缭绕,挥之不去;像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这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写法。

3、白

备课时间 2006.2.22 执教时间 2006.2.24.27 教案总序号:

5、6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说些什么吗?(播放有关鹅各种神态及活动的录像,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2.简介作者丰子恺。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特别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2.知道什么是“净角”吗?(播放“净角”脸谱图像)“角”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读“jue”,而不是“jiao”。自己读两遍。(点评:字词是构建语文大厦的基石。四年级的阅读课,识字教学也不能放松。)

3.自由大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说说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感知文本中的白鹅形象。)

4.小结,肯定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白鹅某方面的特点。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课文是怎么写的?自己读第一、二自然段,你认为哪些句子很重要,和全篇课文有联系的?用横线画下来。(自学)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

2.学生谈体会,老师小结: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

相机板书:好一个高傲的白鹅叫声步态吃相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点评:以“怎么写”为着眼点,引导从课文的中心句、过渡段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表达顺序。)

3.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文是怎样把白鹅叫声的特点写具体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一个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从这个词,你能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把你想象到的在词语旁写一写,或者用图画来表示。(点评:“厉声大叫”“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等词语十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白鹅叫声的特点。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词语,动手批注或画画,调动形象思维参与解读文本,从形态、声音理解和感受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既培养了学习方法和习惯,又丰富了语言积累。)

2.通过多种形式读,带着想象读出内心感受。

3.认真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再次交流: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雪白的大鸟”可以看出鹅十分可爱;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

相机板书:尽职勇敢可爱。

4.指导读书方法: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

(点评:通过引读有关句子,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及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认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阅读。)

5.带着感情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品味作者对白鹅的赞美之情。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感悟作者认真观察的态度和写作方法。7.齐读本段的词语: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课文,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

(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中,体会作者通过鸭和鹅比较的方法突出鹅的步态特点。)

2.同学们能从课文写鹅和鸭的词语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演一演?下面的同学注意看,要用课文里的词语评评他们演得像不像。

(点评:改变学习方式,变静止的学习为动态的表演,富有创意:一是了解对词语把握的情况;二是进一步感悟观察细致的态度和用词准确,运用对比、拟人来突出特点的表达方法;三是在多种感官及师生合作参与的学习中获得愉悦的体验,提高效率。)

3.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自由朗读,抒发喜爱之情。4.小结后齐读第四自然段,加深体会。

5.积累词语──“步调急速、局促不安、大模大样、从容不迫”。

六、积累运用,读写结合。

1.课文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事例写出了鹅的高傲。你愿意把自己当作一只高傲的白鹅,向别人介绍自己吗?

出示“快乐写话卡”:

我是一只_______的白鹅。___________________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点评:该练习题很灵活,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练习,既可以灵活运用本课的词语,进行语言重组,又可以拓展思维,有创意地表达。)

2.练笔,展示,评议。

(点评:阅读教学应该引领学生经历“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的语言学习过程。课文是读与写的例子,要用好这个资源,创设由内化──外化的转换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学后记: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本课安排学生实践活动时间多、形式多,功能多,训练密度大,每项活动目的明确,都注意了有效性和大面积参与,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课堂因此而充满了生命活力。

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适时传授新知、指导方法、训练技能。教师遵循学科、年级、课文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导和教,能起到推动、规范、优化学生学习活动的作用,这是语文教学走向科学、高效的途径之一

4、鹤

备课时间 2006.2.27 执教时间 2006.3.1~2 教案总序号:

7、8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摹写事物的方法。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摹写,条理清楚地抒发情感的好习惯。三.德育目标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学习鹤群严密的组织性、高度的集体性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四.美育目标

领略鹤群翱翔的自然美、鹤鹰激战的场面美、感受扶救伤鹤的精神美。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特征摹写事物的方法。

积累词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到匠心。教学难点

熟读课文,领悟故事中作者寄托的深层含义。教学方法

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 教学用具

电脑平台、VCD歌碟、CAI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本文是一篇富于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文章运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鹤群飞行于空

中的优美姿态,记录了鹤鹰之战的激烈场面,赞颂鹤的群体精神。如何体会鹤的形象及把

握理解鹤群精神,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对文中“鹤鹰之战”开始时鹤群的惊慌的理解是本文 教学的难点。

文章描写细致传神,语言贴切富有表现力,可以借此训练学生的描写能力以及语言领

悟能力,在教学中宜注意加以引导。本文安排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可以播放歌曲《丹顶鹤的故事》或者一段介绍鹤的生物短片,使学生初步感受鹤的形

象,以导入新课。

二、介绍学习重点,交代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方向。

三、指导学生学习全文。

指导时,可分步进行,步步推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时,讲解不宜

过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主动投入,积极思考。教师作适 当点拨即可。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一)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1.快速阅读全文,感受文章要点。

要求: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如果有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在书上标志

出来,也可以写出来。

2.排除阅读障碍,把不理解、不熟悉的字词句标出来,必要时查查工具书。

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伫(Zh)立 绮 q)丽湮(y n)没剽悍(p)盘旋(X n)②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伫立:长时间的站立。绮丽:鲜艳美丽。

轻盈: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剽悍:敏捷而勇猛。

寡不敌众:人数少的抵挡不住多的。本文形容一只鹰抵挡不住众多鹤的攻击。

无济于事:济,帮助。对事情没有帮助,指解决不了问题。

盘旋:环绕着飞或走。本文指鹤群环绕着飞。

(二)仔细阅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1.这篇文章是用第几人称写的? 2.复述文章主要内容。

3.梳理文章写作思路,划分结构层次。提示:

这篇文章是运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我”是鹤群翔空全过程的目击者,又是文中情感抒

发者。运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我”的所见和“我”的所感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没有半点雕

琢的痕迹。作者从南侧群山上空浮现一排小斑点写起,一直写到鹤群向北飞去为止,叙述

了自己观察到的鹤群翔空的全过程。其中鹤鹰之战是重点,战前,战斗,战后,是三个大层

次。战前又有两个小的层次,前一层写“一”字形模队的飞翔貌,后一层写变换方向。战后,也分两层,一层是护送,一层是远飞。

(三)深人阅读,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1.找出文章表现鹤群飞翔于空中的细节。2.找出文章表现鹤群搏击苍鹰的细节。3.找出表现鹤群救护同伴的细节。提示:

1.关于鹤群飞翔于空中的细节主要有:

1)南侧群山的上空深处,浮现出一排黑芝麻粒般的小斑点。

(2)它们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问后方笔直延伸,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 无可言喻。(3)排成一字模队的鹤群以此为信号,一齐掉头向左转,变成单列纵队。(4)排头大鹤先向有旋转,而后悠哉游哉翱翔高空。后续鹤也都一只紧接一只,向右 旋转,直腾高空。

(5)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飓;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 缓升腾。

(6)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有如蝴蝶,不久像飞蛾,最后小如蚊。(7)从排头依次掉头向北,敏捷地变成一缕长长的细丝。加快速度一路向北飞去。

2表现鹤群搏击苍鹰的细节主要有:

1)鹤群立刻发出嘹亮的“哦——哦——哦”的啼鸣声。

(2)静静旋转的鹤群,阵势立即崩溃,惊恐万分,慌乱啼鸣,扑打双翅,陷入一片混 乱。

(3)于是其他鹤更加狂乱啼鸣,一只紧跟一只,疾速转身,俯冲下来去追逐下滑的苍 鹰。

(4)在阳光下,鹤们双翅奋节搏击,银光闪烁。鹤群宛如暴风中飞转的云堆,迅速形成

漩涡状,上下左右飞舞,光莹莹耀眼。3.表现鹤群救助同伴的细节有: 1)这时鹤群一齐发出了悲痛的啼鸣。

(2)队列最前方很快翻身飞出两只健壮的大鹤,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 的伙伴身旁,引吭高鸣,盘旋周围。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3)来救的两只大鹤,从左右两侧紧紧靠近伤鹤,各自伸出一只长长的翅膀,将伤鹤 架起来了。

(4)在这段时间里,其他鹤高声啼叫,盘旋高空,一齐等待伤鹤返回。

(四)通读,进一步思索以下问题,并从总体上体会全文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1.作者描写鹤悠然飞翔于空中的意图是什么?

2.在鹤鹰之战中,一开始写鹤群“立即崩溃”“惊恐万分”“陷入一片混乱”,这些描写是 否破坏了鹤的形象?

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见到因车祸倒于血泊中的人,或看见寒风中沿路乞讨的乞 丐,或看见老人颤巍巍立于公共汽车中,人们~般作何反应。与鹤群比较,体会鹤群的可

贵之处在什么地方?

4.文章最主要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5.讨论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提示:

1.写鹤群飞翔于空中,主要是从直观形象上表现鹤的精神,鹤姿极为美妙,给人一种

视觉美,鹤在队形变换时,整齐划一,这正是鹤的团体精神的体现。2.鹤是动物中的弱小者,因而凶恶的鹰冲击时,它们“慌乱”“陷入一片混乱”,这是~ 种本能反应。而当同伴遭受苍鹰攻击,有生命危险时,弱小的鹤团结一致,以众击寡,这又

是一种本能反应。两相比较,更加突出鹤群的整体精神。

3.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不愿或不敢帮助别人,人类必须要有极高的道德境界才能表

现出英雄行为。就鹤而言,互相救助,互相保护,竟是一种本能的行为,这实在令人惊叹。

4.主要修辞方法是比喻,文章多处运用比喻,将鹤群翔空的美妙姿态和搏击场面形象 地表现出来了。

5.注意把握要点,主要是表现出一种整体精神。

四、课文学习小结。

注意结合所学内容的主要点小结即可,突出学习收获即可。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

2.摘抄文中优美词句,细心体会,学会运用。板书设计: 战斗前

一字形飞行一律笔直 变换方向旋转腾轻盈上升

战斗中拧成一团银光闪烁光莹莹耀眼 战斗后

护送引吭高鸣架盘旋高空

远飞如麻雀如蝴蝶像飞蛾小如故

口语交际――向往奥运

备课时间 2006.3.3 执教时间 2006.3.6~7 教案总序号:

9、10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奥运”为主线,贯穿始终,由“知奥运(史)——悟奥运(情)——想奥运(景)——做奥运(人)——办奥运(报)这五大环节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运用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通过调查实践、亲身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法,开展问题解决活动以及交流、协作、表述等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深化、扩展,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活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体现了知识运用的综合性,切实达到《课标》中所要求的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的综合目标。教材分析: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中国人终于圆了一个世纪的“奥运”梦。作家肖复兴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与激动,写了这篇《向往奥运》,全文表达了作者申奥成功后的兴奋与激动,也表现了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文章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耐人寻味,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治情操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8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二、整体阅读,感知课文内容

1.请几位同学分块试读课文,注意及时指导正音:

慷慨()恫吓()驯()服

耸()听怒不可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工~3段,注意语调的控制。明确:应采用一种娓娓道来的舒缓语调,可想象毛泽东在向斯诺自述生平时的安详神情。3.默读课文4~ZI段,了解课文写了少年毛泽东的哪些主要经历,同桌间可相互交流,注意文中交代年龄的词。

(三)把握全文结构,理解主要内容布置全班讨论、交流:

①提炼概括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门~3段)简介毛泽东的家庭情况。

第二部分(4~对段)叙述毛泽东少年时代的经历。

第1层(4~8段)少年毛泽东八岁到十三岁的经历:在小学堂,反对老师体罚学生;在家里,联合反抗“执政”的父亲。

第2层(9~19段)少年毛泽东十三岁到十六岁的经历:公开反抗父亲的专制,保卫自己的权利,取得了胜利;如饥似渴地读“禁书”;同情造反的饥民,钦佩激进派教师。

第3层(20~21段)少年毛泽东十六岁时的经历:去新式学堂读书,学到自然科学和西学的新学科。

②纵观全文,可以看出少年毛泽东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少年毛泽东是一个志向远大、刻苦修身、勤奋读书。独立思考、有独立见解的人。对同学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应给予充分肯定并适当点拨。〗

(四)自主阅读,把握细节

请同学选读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内容,然后挑选其中的某个或某些细节作简要的分析。

示例:有同学对少年毛泽东喜欢读的书较感兴趣,可点拨提问:为什么毛泽东认为休待传》《西游记》这些“禁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仅仅是“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吗?

〖点拨:这些所谓“禁书”正培养了少年毛泽东对旧社会的造反精神。此外,像《盛世危言》这本书,使他认识到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器械——铁路、电话、电报、轮船,所以想把这些东西传入中国,从而激起了他想要恢复学业的愿望。这些都可以看出读书对少年毛泽东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五、布置作业

阅读课后附文,进一步了解毛泽东青年时代的读书经历。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第一部分门~3段)简介毛泽东的家庭情况

第二部分(4~21段)叙述毛少年时代的经历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一)(4~8段)8岁一13岁的经历

(二)(9~19段)13岁一16岁的经历

(三)(2~ZI段)16岁时的经历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品味语言

请同学从文中寻找、品味用得好、有特色的词语,将它们圈起来,再想想为什么用得好。

示例:“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这段话中“党”一词用得有特色。它通常指代某一阶级、阶层或集团并为维护其利益而斗争的政治组织。执政党指在家中掌权的父亲,反对党指家中的其他所有的人。这里借用这些词形象而幽默地写出了少年毛泽东和家人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联合反抗旧势力的代表(即自己的父亲)的有趣故事,而且也符合说话者政治家的身份。

〖说明:这一开放性教学板块,旨在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倘祥,让学生自由地在“品折语言”、“欣赏语言”这样高层次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习得语感,提高阅读水平。其间要强调师生对话,相机点拨。〗

二、课外练笔

结合课文和材料内容以第三人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沙年毛泽东小传入

7、第一千个球

备课时间 2006.3.15 执教时间 2006.3.16~17 教案总序号:

15、16 教学设想

1、本文设有两个小标题,层次非常清楚,不必要求学生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不必逐段讲解。

上一篇:最新二年级学生评语下一篇:小班区域活动 《小羊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