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普法工作总结

2024-06-22

镇普法工作总结(共8篇)

1.镇普法工作总结 篇一

2011年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

为了更好地开展依法普法工作,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六五普法”工作会议精神,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制定了普法规划及普法工作计划,在开展法制宣传、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中注重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落实工作措施,为维护我镇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现将一年来的普法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普法工作有序开展

今年来,我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普法工作,把普法列为中心工作来抓,认真对照普法规划方案,组织开展普法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做到四点: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他干部为成员的普法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党委联席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严格按照普法规划及具体实施方案,注重工作开展的连续性,确保了普法扎实有效开展;

二是落实人员。由单位负责普法工作,及时根据人员和干部分工调整,确定专人负责普法日常工作的开展。

三是经费有保障。普法经费实行支出实报实销。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根据普法要求我镇制定了《普法学习制度》、《法制讲座制度》等系列制度,为学法普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大力开展法制宣传

依法普法重在宣传普及,我镇围绕“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普法目标,发挥普法骨干队伍作用,调动干部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法律知识宣传。我单位通过办培训班、宣传栏,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宪法修正案》、《行政许可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邮政法》、《传染病预防法》等多部法律条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积极参与各部门专业法的宣传活动,有效调动各部门的普法积极性,着力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围绕依法治镇的要求,镇宣传、卫生、文化联合在各村举行“送法律下乡”活动。送法下乡,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围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组织法制电影放映队与法律服务所人员共同参与在吉祥寺等村举办的“文化广场活动”;围绕“6.25土地日” “6.26”禁毒日、“12.4”法制宣传日和专业法颁布实施纪念日,举办宣传咨询、法律知识竞赛,组织作答普法试卷,着力提高公民的法律文化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紧抓重点学法、用法,提高干部群众法律素质

依法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我镇认真按照普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的要求,确定重点学习内容抓好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一是抓好干部学法。干部既是普法的重点对象,同时还肩负着向广大群众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的重要职责。因此普法期间,我镇一方面搞好单位干部的学法工作,另一方面以各村、镇直单位为主要阵地,每年安排干部参加普法学习均在两天以上。二是抓好全单位党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党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排头兵,是普法工作的骨干力

量。我镇以会议学习和自觉学习为主要方式,引导广大党员依法办事,带头学法,带头首发,共同维护了稳定。

四、普治结合,搞好全单位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我们在抓好普法工作的同时,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全镇的依法治理工作。党委政府建立健全各类组织机构,全面开展工作,在全镇范围内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及民主监督机制,做好综合治理及人民调解,在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办理我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全面推动全镇文明法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今年的普法工作中,我镇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因普法面积广,群众法律根基较差,普法人员较少,我们开展的法制宣传活动效果仍显不足。今后,我镇一定尽责尽力地做好依法普法治理工作,为创建民主法治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镇综治办

2011年11月

2.镇普法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新农村普法工作,紧迫性,长期性,针对性,多样性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中首次将农民作为普法的重点对象。要求加强农民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着力培养和增强农民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使农民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的结合,创新农村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开展对农村“两委”干部的法制教育轮训活动,培养农村基层兼职法制干部;采取多种形式,突出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明确用工单位法制宣传教育的责任,在进城务工人员管理活动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新农村普法工作的关键是提高其实效性,目标是培养法制型新农民。正确理解和掌握新农村普法工作的“四性”,对抓住农村普法工作的关键和实现其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农村普法工作的紧迫性

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村普法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农民群众法律素质和农村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我国有9亿多农民,农村法治建设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整体进程。由于社会和历史等原因,农民群众法制观念普遍淡薄,法律素质普遍较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有媒体报道,海南省澄迈县2006年来已发生多起村民打死盗贼的事件。导致盗贼被打死的主要原因是,很多村民认为盗贼行窃是犯罪,就该打,即使打死也“不犯法”。“盗贼行窃打死也不犯法”,可见农民群众法律意识的淡薄,更折射出农村普法教育的严峻性和紧迫性。[1]无独有偶,2008年10月31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张某、胡某、于某盗窃罪名成立,判处拘役并处罚金。本案三名被告均为农村妇女。据说她们因犯罪而被刑事拘留时,村民们惊讶的表情足以道出他们心中的疑惑:一直贫穷而安分守己的农村妇女怎么会犯罪呢?原来,这三个妇女充满着各自的辛酸:张某,丈夫残疾,四个子女在读书;胡某,丈夫常年患病,还有年迈的公公婆婆需要照料;于某,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一大笔治病债务,三个子女尚未成年。但是,她们却一直凭着各自的勤劳、纯朴、坚强与善良,赢得了村民的尊敬。事情发生在2008年6月21日下午,这三名妇女结伴到县城捡破烂,她们发现一个光头男人从一个正待搬迁的厂房里偷运铁管。正当她们想赶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时,那个光头男人发现了她们。光头男人害怕她们告发,便提出要她们帮忙并分点铁管给她们,这三名妇女认为反正自己没偷,只是搭个手而已,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便协助光头男人偷运铁管,并最终分得6根铁管。三名被告自以为自己没偷,只是帮点忙,占点便宜,殊不知她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沦为盗窃罪的共犯。这是一起简单的刑事犯罪案件,但暴露出目前农村法律的宣传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农村普法教育刻不容缓。[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人民内部矛盾日益凸显。我们只有加强农村普法工作,使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基层干部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才能有效地保障农村经济社会生活依法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因不知法、不懂法引发的影响农村稳定事件的发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农村统一市场的逐步形成,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法律地位凸显,客观上要求农民必须尽快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等都发生了根本变化,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日益深入人心,这就要求基层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

二、新农村普法工作的长期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普法是一项“树人”活动,任重而道远。通过普法,广大农民群众心中牢固确立法治意识,脑中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进而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学法、懂法、用法,成为法治型新农民。这一宏伟目标的完成显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农村普法工作的长期性要求我们对农民的普法教育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国家目前正在开展的是“五五普法”活动,以后还要开展“六五普法”、“七五普法”……笔者以为,在长期的普法活动中,我们要注意解决两个思想认识问题:一是要克服厌战情绪。如不促其转变,将有一部分村组干部认为已经进行了四个五普法规划,再搞还是老一套,导致积极性不高,工作不力,结果影响农村普法工作的开展。对此,我们必须大力破解其思想认识问题,帮助其认识法制教育在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开展普法教育的自觉性。二是要克服畏难情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农村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特别是大批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给农村的普法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后,眼界开阔了,观念转变了,维权意识增强了,对法律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们应当以此作为农村普法教育工作的突破口,开拓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局面。[3]

三、新农村普法工作的针对性

农村普法工作要取得实效,就必须讲究普法工作的针对性,要以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为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重点学习宣传以下内容:

(一)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保障农民基本政治权利的法律法规

我们要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活动内容,引导农民理解和把握自身的权利、义务,强化国家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宪法》权威;要深入开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宣传教育,促进落实“四民主、两公开”措施,扩大基层民主,进一步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调整处理村级事务、消除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功能。

(二)深入学习宣传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们要突出抓好婚姻家庭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民主、文明、和睦乡风的形成,减少婚姻家庭关系中的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针对从事农业生产和务工经商农民的不同需求,大力宣传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及与劳动就业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农民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和依法维权的意识;进一步开展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培育农民的人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

(三)深入学习宣传调整、规范农村经济利益关系方面的法律法规

我们要组织开展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的学习宣传活动,进一步明晰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利义务关系,切实维护土地承包合同的严肃性;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要深入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引导农民科学规范组织生产,适应市场对农产品质量更高的要求。

(四)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法律法规

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宣传与房屋拆迁、土地征用、承包流转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农民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要突出宣传依法维权、依法信访与治安和刑事法律法规,使农民群众懂得罪与非罪的区别,罪轻与罪重的差异,进一步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农民正确行使信访权利,合理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

四、新农村普法工作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农村普法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农民。针对农民学历层次普遍相对偏低、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的问题,我们在普法工作中应大力创新方式方法。

(一)利用多种新闻媒体

现代各种新闻媒体在对群众产生强大的道德感召力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普法理念进行着新的书写和诠释,其以渗透着浓厚人情味的方式,通过关注现实社会的法治实践来寻求政府与老百姓、群体与个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我们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和农村有线广播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各县(市、区)电视台、农村广播网(站)要开辟法制宣传教育专栏,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定期向农村播出,让农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法律的感染和熏陶。浙江省桐乡市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出色。该市普法办与市文化部门相互协调,在农村巡回放映免费电影前先播放《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制短片和幻灯片,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2008年,全市在各镇(街道)放映电影3700余场次,观众达60余万人次。

(二)举办法制讲座

各地应成立专门的普法讲师团,可以吸收大量的法律专业人才作为讲师团的兼职成员。各地应经常性地组织普法讲师团成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深入“文化示范户”,为农民、妇女和青少年等作专题法制讲座。

(三)举办多种形式的法制文艺活动

我们应为农民朋友提供实实在在的面对面的法律服务,组织文艺团体,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法制文艺演出,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民间自发地法制文艺演出活动。

(四)积极开展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

各地应该经常性地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农村,结合各种主题宣传活动,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工作,向村民发放法律服务便民卡,为贫困弱势的村民提供法律援助。浙江省桐乡市在2008年度的农村普法工作中组织“送法下乡”20多次,解答法律咨询1000多人次,提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100多人次,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肯定和赞扬。[4]

农村普法工作的“四性”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们共同服务于农村普法工作的实效性。推进新农村普法工作,必须统筹兼顾好“四性”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切实提高普法工作的实效性,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法制型新农民。

参考文献

[1]屡发打死盗贼案件看普法紧迫性.http://news.0898.net/2006/11/01/271036.html.

[2]江苏淮安:农村普法教育刻不容缓.http://www.cnr.cn/jsfw/gdlb/200811/t20081105_505142685.html.

[3]肖若海.从“法律进乡村”看农村普法工作.求是, 2008, (08) .

3.镇普法工作总结 篇三

一、搭建校内大普法工作格局

学校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研究部署,制定了《昆明理工大学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作为推进“六五”法治宣传的总纲领;成立了“六五”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其他校党政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并设办公室在宣传部;结合各职能部门工作特点,把“六五”普法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学校各职能部门以及二级学院党委;同时,依托保密领导小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招投标领导小组、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计划生育委员会等机构,分工开展相关领域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从而构建了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青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协同配合的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全面推进法治宣传教育

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进一步健全学校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和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培训考核等制度。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力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同时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注重在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环节加强法律法规教育,通过法律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组织法学专业经济困难学生在学校法律援助中心开展日常法律援助工作及法治实践等活动,切实提高法学专业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围绕与教育和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师生员工普法宣传教育。加强对派遣制员工、合同工的基本法律知识的学习要求与指导。重视对离退休教职工、校内企业以及在校内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把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真正落到实处。针对研究生和留学生,分别建立了经常性的普法教育机制。

三、全方位推进依法治校

学校遵循依法治校的原则,坚持依法办事,把法律、政策与学校内部规章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2014年12月,《昆明理工大学章程》经云南省教育厅正式核准颁布,成为云南省首批被核准的高校章程之一。学校还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2013年以来废止规章制度40项,修订和完善35项,新制定57项,促进了各项工作迈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设立法律顾问室,规范学校层面各种相关法律文书、协议、合同的审定等工作,强化依法治校的管理体制,切实维护学校合法权益,提升学校依法治校的效能。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制度等,推进学校内部民主管理,完善民主监督。

四、积极参与地方法治建设,努力构建地方立法智库

4.镇普法工作情况汇报 篇四

汤溪镇地处资兴市东部边境,全镇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现有总人口1.2万。2017年,是实施“七五”普法规划的开局之年。我镇认真开展“七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努力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和法律水平。截止今年8月底,共有4名“一村一法律顾问”律师;1个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九月中旬可投入使用)、2个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8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11支“法律明白人”普法队伍;27个“法润三湘”志愿者服务点。

结合本镇实际,扎实开展普法工作,具体如下:

一、完善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为保证我镇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了以镇政法书记陈彬同志为主任,司法助理员龙振晨同志为副主任,综治、团委、妇联、学校、医院、民政、计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工作委员会。做到人员齐备、设置合理,为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得到了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在党政联席会上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并将各村的普法工作纳入各村的年终考核上来,实实在在地为推进普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全镇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制定每月普法规划,突出普法工作时效。

1、2月开展反邪教宣传月活动。

2、3月开展反家暴普法宣传活动。

3、4月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活动。

4、5月上旬至中旬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的宣传教育活动、下旬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5、6月开展保护未成年人普法宣传活动、法制进校园活动。

6、7月如法网法律服务点培训。

7、8月开展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如法网学法活动。

8、9月邀请市普法讲师团来镇普法讲座。

9、12月开展“宪法日”普法活动。

三、全镇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结合,突出工作实效。

(一)、普法工作与平安创建工作相结合,共筑社会和诣。

2017年2月7日,汤溪综治办、司法所、民政办、妇联等各职能单位联合举办大型法制宣传活动,此次活动在三角坪举行,活动主题为“创新社会治安、推进平安建设”,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平安创建为内容,要求加强法制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所在现场设立法律咨询台,接受群众法律咨询,为群众答疑解惑,发放普法宣传材料300多份,内容有《公民学法用法手册》、《法律援助手册》、《人民调解服务指南》、《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务手册》等。通过这样的大型活动,使公民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对平安创建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创建平安汤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普法工作与村支两委换届工作相结合,提供法律保障。

2017年是全市合乡并村后村(居)委会同步换届选举之年。为大力发扬基层民主,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的服务和保障作用,促进全市首次村(居)委会同步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完成,结合我镇工作实际,今年五月份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暨 “深化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专项宣传活动。

在宣传月活动中,我镇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着重开展了以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以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为依托,举办法制讲座。总共举办8场次讲座,受众人数187人。其中谷洞村1场次,由汤溪镇镇长雷丰华同志、纪检书记唐俊龙同志宣讲;下堡村1场次,由汤溪镇政法书记陈彬同志、团委书记何亮同志宣读;青林村3场次由,汤溪镇组织委员袁勇同志、汤溪镇司法所龙振晨同志宣讲;皮石村1场次,由纪检书记唐俊龙同志宣讲;汤边村1场次,由汤边村支部书记金仁义同志宣讲;秋田村1场次,由秋田村支部书记杨劲同志宣讲。

2、走村入户,重点宣传《宪法》和《村委会组织法》、《村委会选举法》、《居委会组织法》、《居委会选举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发放法律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群众法律疑问、邀请专项法律服务志愿者现场宣讲、集中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与农民群众面对面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累计起来,向农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800多份,受教育群众达1300余人,增强了农民村民的法律意识,达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普法工作与社区矫正工作相结合,突出工作创新

为推进七五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汤溪司法所大胆探索,组建了一支由社区矫正人员组成的志愿者普法服务队,以“我犯罪、我普法”为活动主题,在汤溪镇开展志愿普法活动,切实将普法教育与社区矫正工作紧密结合。活动中,()社区矫正人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身说法、传达切身体会,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学法知法守法,警示他们不做违法犯罪的事。社区矫正人员在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自身也受到了法治教育,使普法工作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落到实处。

(四)法律顾问进校园加强对青少年普法和法制宣传教育。

汤溪镇展开了“点亮微心愿”活动,汤溪镇法律顾问等爱心人事一行来到汤溪镇汤市完小,法律顾问曹清同志不仅带来了孩子们梦寐以求的图书、笔记本、鞋子、羽绒服而且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法制课,为在山区孩子播下了一颗法律种子。

四、邀请电大教授进行法律知识讲座

为了进一步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增强村党员、代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提高村干部和党员依法办事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为村精准扶贫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8月7日,资兴市司法局汤溪司法所联合壁溪村支两委、市扶贫驻村工作队在汤溪镇壁溪村部组织开展“七五”普法系列宣传活动。2017年8月7日,壁溪村党支部结合“七五普法”工作、支部主题党日及精准扶贫工作,特邀请市职教中心、资兴电大谢先南主任到壁溪村进行法律知识讲座,着重从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农村选举、农村婚姻、村委会职能和职责及村民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进行法理讲解,课堂中谢老师以案释法,用他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引经据典,结合一些真实的案列进行剖析,充分调动了台下党员的积极性。

五、传统普法工作与新媒体普法相结合创建普法新模式

为适应普法宣传新环境,进一步拓宽法治宣传渠道,资兴市司法局汤溪司法所正式开通“汤溪司法”微信公众号,全力助推法治宣传。微友可通过微信查找公众号,搜索“汤溪司法”微信公众号进行关注,也可以直接扫描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进行关注。

该公众号的开通以增强传播法律知识时效性和全民法治观念为宗旨,以提高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目标,将运用文字、图像、语音等形式,及时推介群众关心的法律资讯及热点问题,宣传普及新的法律法规知识,多渠道、全方位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

普法工作使命光荣,我们将进一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普法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5.XX镇企业普法工作总结 篇五

XX镇按照五五普法工作计划,结合本镇实际情况,积极组织企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一、在全镇范围加强企业法律意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全镇充分利用横标、宣传栏、电视广播、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普法工作的宣传力度。按照“五五”普法规划,以镇集中开展法律骨干培训4次,310人次,印发宣传资料600余份,工作简报4期,标语宣传50余条,书写宣传标语26幅,办板报三期、有线电视法制讲座 3 次,各村通过有线广播开展法制讲座宣传每月1次。利用各种形形式式的途径,大力普及企业法律知识:

利用视播传媒,普及企业法律知识。XX镇积极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向企业宣传最新的法律知识,每周在黄金时间固定插播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法律宣传片,提高企业学法的范围,维护企业利益。5年来,我镇利用电视广播制作播放法律宣传广告、宣传口号1000多次,全面推动镇法律普及的进程。

利用宣传挂图,普及企业法律知识。通过向企业派发张贴各种宣传挂图,能够更直观地向企业及其员工描述各种法律的知识。如通过《节能宣传挂图》,向企业宣传了国家的能源法,讲述节能减排对国家对企业的好处,让节能知识全面普及开去。通过向企业派发各类《食品安全宣传挂图》,增强企业对《食品法》的科学认识,维护了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派

发《家电下乡》宣传挂图,在更多的本地人员了解该项国家利民政策,提高政策普及度。我办5年累计向企业派发各类宣传挂图40余份,扩展了法律普及的范围。

利用宣传学本,普及企业法律知识。通过各类法律宣传读本、手册和各类资料200多种,18000多份,让企业更详细深入地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

利用宣传活动,普及企业法律知识。通过组织镇内企业参加各种各类宣传活动,加大法律的影响力,扩大普法范围。如09年我办联合市科协在镇XX中学举办的消防安全画展,得到了各企业很大的反响,展期由原定的4天延长到6天,共招待人员3000多人,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一次强烈的关于消防安全的关注。

利用宣传讲座,普及企业法律知识。为了更好的增强与企业间的直接交流互动,XX镇定期举办各类法律宣传讲座,以生动的语言把法律知识带到企业中去。如通过联合市科技局等单位在我镇城建办举办的XX镇自主创新与专利保护知识产权讲座,讲座向XX镇、XX镇企业代表120多人讲解了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维护了企业独立的知识产权,受到企业一致的好评。通过组织镇28家重点耗能企业举办“节能降耗工作会议”,加强对企业能耗上报工作上的培训,讲解国家《能源法》的相关内容,为企业更好的适应《能源法》提供支持。

二、在全市范围内认真组织企业参加各类考试培训。

为了让企业能够对各相关法律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扩展视野。我镇积极发动各企业参与市的各种法律考试培训。例如2008年,我镇组织企业参加市级各类法律政策培训、考试等20余次。而2009年,我镇组织这些企业参加的培训、考试达到30余次。近5年来累计达到近100次之多。通过这些形形式式的工作,加强企业对国家、省、市的各种法律的理解,使法律更容易的贯彻到企业中去,维护了企业的根本利益。

三、大力推动“服务到企业”工作。

做好企业的法律咨询工作。对企业提出咨询的各种法律问题,我办务必积极处理。尽量做到“三心”:即听取问题要用心,分析问题要细心,解答问题令企业称心。现在我办基本上与镇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企业遇到法律上的相关问题也会主动联系我办。同时我办也加强对自身的素质建设,空闲时积极翻阅各类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以便更好更快地为企业提供帮助。

6.XX镇“五五”保密普法工作总结 篇六

工作总结

为深入开展保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普及保密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我镇全体干部职工的保密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保密工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按照省、市、县“五五”普法保密宣传教育规划的要求,我镇从依法行政工作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紧迫性,切实把保密工作作为一件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高度负责地抓紧抓实抓好。现将开展保密普法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干部认识明确,认真落实责任制。

我镇的保密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保密局的具体指导下,统一思想,服务大局,立足长远,着眼当前,整体推进,认真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全面负责领导保密工作责任,分管领导具体抓,经常听取保密工作部门的汇报,及时发现和研究新形势下的信息保密任务,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与此同时,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加强了保密工作的学习,自觉接受保密监督,模范遵守保密法律、法规和保密守则,确实做到保信息安全,促社会和谐发展。

二、深入开展“五五”保密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干部职工保密意识。

今年,我镇的“五五” 保密法制宣传教育指导思想明确,认真贯彻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的基本方针,紧密结合我镇工作保密和商业保密的需要,监督涉密的全部人员,尤其是主管保密工作的各级领导干部、保密工作人员。突出重点内容,不断提高专职保密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广大干部职工保密意识和法制观念。分层次开展有针对性的保密法制宣传教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为基础,系统学习《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的规定》,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每年不少于三次,每年每人自行学法时间不少于6个工作日。通过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保密法制宣传教育,有效的提高了大家的保密意识,使得涉密人员的保密法律法规知识更全面,应用水平更高。

三、强化资料管理,确保各种文件资料的安全

加强对各种资料的管理是确保各种文件资料安全性的关键。为此,我镇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各种文件资料的管理。一是严把文件资料的进出口关。二是对文件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和安全保管;三是严格档案管理。其一是镇档案室有专人管理,有专用的档案库房,档案库房安全设施齐全。其二是需查阅档案只能在阅览室进行,一般人员不得进入档案室。其三是外单位查阅档案,必须持有单位介绍信和分管领导签批意见才能进行查阅。同时规定档案资料不准外借。其四是不准向废旧收购点或废品收购人员出售有关的文件资料。

四、落实制度,加强检查,规范保密工作。

按照“控制源头,加强检查,明确责任,落实制度”的原则,我们加强了对涉密部门人员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各涉密部门和网络信息管理人员的管理规章制度,严格各项保密措施,对涉密计算机实行专人管理,涉密部门做到“人离门上锁”。为把各项职责落实到实处,我们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持逢节必查,季度小查,年底大查的检查制度,深入到各涉密科室、基层单位现场,对计算机使用、文件运行管理等进行认真查实。重点对一机上两网、防范措施不当、安全设置不合理的计算机予以清理。对文件运行和传阅的环节予以监督,整改了文件混放、管理疏忽等问题。

五、认真总结,明确方向

通过对“五五”普法保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自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一是形成了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亲自抓,各个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一定实效。三是紧跟形势变化,完善保密工作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四是将保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与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奖惩,取得明显效果。在看到成绩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保密工作还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是保密意识仍不够强,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认识仍不够充分,对涉密文件、资料的管理仍不够严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清形势,提高认识,不断查找工作中漏洞,完善各项保密制度,进一步增强保密工作议事,推动我镇保密工作再上新台阶。

XX镇人民政府

7.镇普法工作总结 篇七

关键词:新媒体,普法,创新

《四川省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便捷优势,探索通过网络社区、微博平台、移动多媒体等新兴传媒手段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扩大法治文化的受众面”。[1]规划中提及的微博、微信、移动多媒体均属于新媒体范畴,较之传统媒体,新媒体的覆盖面、接受度、表现手法、感染力都更具时代气息,符合“互联网+”的潮流发展。在新媒体语境下,创新开展高校普法工作是实现“以人为本”普法的外在表现,是增强大学生国家荣誉感、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内在所需,更是各高校今后乃至很长的一个时期要重视起来并运用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一、乐山高校普法工作的主要形式

“法治校园”是“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乐山高校以“法治校园”为依法治校的抓手,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具备政治素养硬、专业素养高、职业素养优的应用型人才,从而加速了社会的法制化进程,提升了普法宣传效果。纵观乐山高校的法治教育和普法宣传工作,无外乎就是“一摆”、“二赛”、“三讲”、“四测”。下面,笔者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分析这几种传统普法形式的优劣。

(一)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作为普法工作的重要一环,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一直以来都是乐山师范学院的必选动作。在六五普法阶段,乐山师范学院平均每年要开展各类法律大讲堂活动十余次,邀请地方司法界专家、学者、知名律师和具有实际办案经验的法律工作者到校开展“以案说法”活动,同时组织开展党委中心和教职工政治理论专题普法知识学习和班团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上百场次,每年还在新生入学时结合入学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开展各类校纪、校规宣传教育活动。

(二)法治实践教育活动

乐山师范学院依托法学专业,在校内广泛开展模拟法庭观摩活动。通过观摩,把案例法教学活动与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相结合,效果较好。特别是承办四川省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在校内形成了一种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在比赛期间,吸引了数百名学生现场观摩。每年还通过举办法制教育辩论赛、法治演讲比赛,组织各类法制宣讲进社区、进农村活动提升法制宣传效果。

(三)依托传统媒体平台营造良好法治宣讲氛围

乐山师范学院广泛运用校报、广播、新闻网、校园网积极报道法治宣讲活动,积极运用网络开展网上法治课堂,定期举办法治教育宣传主题展板。

笔者对乐山师范学院2014年的法治教育宣传平台进行了统计,全年在学校校报上以专版、专栏、专题形式结合“12·4”宪法日、法律文化节等主题活动达到3万余字,视频广播30余个小时,张贴法制宣传画、海报、标语20余条(张),通过互联网刊发法制宣传新闻报道80余条。

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乐山师范学院每一年的法治宣传工作方案,也是六五普法的主要形式。

二、开展普法宣传效果的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各类法制宣传形式的效果,笔者设计制作了500份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乐山师范学院的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普法形式的接受度、普法内容的选择性、普法活动的开展效果等三个方面,调查目的是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现有普法形式的不足和改进策略。

(一)问卷内容,设计了10个问题:

(1)你认为本校的普法活动开展得好吗?

(2)你是否参加或者看过社区法律知识宣讲?

(3)你是否愿意听普法宣传讲座?

(4)你是否参加过普法知识竞赛?

(5)你是否看过普法栏目剧或者舞台剧?

(6)你是否参加过学校院系组织的普法活动?

(7)你是否愿意通过微博、微信、QQ、易班了解法律知识?

(8)你认为在高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是否必要?

(9)你是否通过新媒体分享过你了解的法律知识?

(10)选择性接受普法宣传形式,你会选择哪一种?

(二)问卷分析,新媒体普法受追捧

在发放的500份调查问卷中(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467份),有312人认为本校的普法实践教育活动开展得最好,占总人数的66.8%;400人表示从未参加或者看过社区法律知识宣讲普法实践教育活动内容,占总人数的85.7%。有425人表示高校需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但要接地气),占总人数的91%;有268人表示对普法宣讲教育活动不喜爱、不愿听,主要原因是枯燥、时间长,占总人数的57.4%;有456人表示看过或者听过普法栏目剧或舞台剧,占总人数的97.6%;有389人表示听过普法知识竞赛或者模拟法庭竞赛,占总人数的83.3%;有36人表示参加过普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占总人数的7.7%;有450人表示愿意选择通过新媒体了解普法知识,占总人数的96.4%;有289人曾经通过新媒体分享过看到或者听到的法律知识,占总人数的61.9%;有412人表示接受新媒体普法形式,占总人数的88.2%。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人认为普法是很重要的,但不喜欢枯燥、乏味的普法宣讲教育活动;喜欢通过新媒体、互联网、影视文学等渠道了解法律知识。特别是新媒体已成为高校学生的信息资讯宠儿,逐渐改变了现有的媒介环境,也逐渐成为各高校普法宣传必占的舆论高地。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近年来,学校通过开设微信、微博传播法律知识,拍摄制作普法校园短剧,排演普法舞台剧等形式广泛地向广大师生传递普法内容。2015年6月,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师生排演的话剧《希望》在学校和剧院公演,这部话剧主要讲述了高中生秦枫被毒贩郑家凯引诱吸毒,染上毒瘾后自杀,造成家破人亡的惨剧。该剧痛斥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严重危害,呼吁每一个社会公民要自觉抵制毒品,远离毒品。话剧公演后,很快在师生的微信、微博中快速传播,收获了同学们的点赞。2015年11月,乐山师范学院承办了四川省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组织了26场法庭辩论,吸引了5000人次到现场观摩,引发校园内外师生共同讨论,一时间说法、谈法氛围浓厚。

三、新媒体语境下普法形式的自我适应

回顾过去30年的普法宣传,媒介对普法所作出的贡献要远远低于公众的期许,这主要体现在媒介的宣传形式不够多、面不够广、力度不够大等方面。过去大众习惯的阅读法制报刊、收听法制广播、收看法制电视新闻、参加社区普法活动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如今的媒介发展带给人们对咨询的需求,更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人口流动频繁的多空间、多区域交叉的现状。互联网的出现让咨询更加快捷、便利、不受地域影响,而新媒体作为“互联网+”概念的重要平台,自然就站在了普法宣传的前沿阵地。因此,适应、发展普法宣传是我们当下首先要做好的重要工作,不断满足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普法需求更是各高校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突破口。

(一)高校普法工作与新媒体的衔接

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要群体,他们更容易接受新媒体而且应用新媒体的范围较广。因此,要做好高校的普法工作就要运用好新媒体这一有力的传播渠道。高校普法工作者首先需要解决如何衔接新媒体的问题。

1. 制作普法微视频。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普法栏目剧有着良好的受众基础,关注度较高,但受到普法栏目剧的制作难度和水平的限制,不易实现。但是我们可以把普法栏目剧与校园普法案例相结合,用微视频的拍摄手法,制作短小、简练、意义深刻的校园普法短视频,并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出去。让学生参与普法微视频的创作其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法律教育过程,再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制作好的微视频传播出去,吸引学生点赞评论,更能有效地提升普法宣传效果。

2. 办好普法微电台。

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不仅可以传播视频文件,还可以传播音频文件,因此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不定期制作普法微电台节目,节目内容可以选择案例讲述、邀请嘉宾共话法律知识、评述校园法治宣讲活动。2015年12月4日,笔者在乐山师范学院的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一期以宪法日宣传为主题的普法微电台节目,制作了不到5分钟的音频节目,浏览量较往期节目有20%左右的提升。有网友评论,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宪法日宣传活动很不错,希望今后能够多制作类似的节目。

3. 做好微信、微博普法话题征集。

通过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上不定期抛出普法话题,鼓励粉丝在话题栏目中分享自己的法制宣传故事,同时开展线下的话题征集奖励,对话题活跃度较高的粉丝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粉丝黏度,扩大话题影响力。

(二)新媒体媒介下普法存在的几个问题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亦如此。微信、微博的“互联网+”技术给高校的普法工作带来新生,但同时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若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新媒体下的高校普法工作效果。

1. 新媒体缺乏规范监管。

在如今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要规范和监管好新媒体实属不易,但是作为高校,对新媒体的规范和监管不能放松。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学校以党委宣传部牵头,出台了《微信、微博管理办法》对校内的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团队运维的微信、微博实施备案制度。同时对所有已备案的微信、微博在官网上予以公布,并要求落实指导教师责任,要求指导教师严格管控微信、微博的传播内容。

2. 新媒体缺乏强势联盟声音。

单个的新媒体声音传播能力有限,即便是“网红”新媒体,要想扩大宣传影响,仍需一个强有力的宣传联盟。只有在联盟的媒介环境下,才能最大限度地传播声音。乐山师范学院以校内备案的新媒体为基础,建立了校内新媒体联盟,这一联盟在党委宣传部的统一领导下,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强化舆论宣传力量,特别是在普法宣传工作中,联合多个新媒体共同推送普法宣传内容,不仅可以扩大宣传范围,还能够形成一定的舆论气势。

3. 新媒体的浅阅读制约。

新媒体之所以被高校大学生追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内容的浅阅读,大量的图片、视频、声音构成了复合的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普法的深度宣传。因此,普法的内容不能够选择枯燥、晦涩的法律条文,而要以人为本,用大普法的模式传播法治思想、弘扬法治精神、倡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普法内容,强化宣传效果。

四、结语

高校的普法工作能否有效开展,是高校做好依法治校的重要环节。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高校的普法工作要充分考虑新媒体的特点,运用好新媒体的优势,处理好新媒体的弊端,积极分析和发现高校普法工作的新特点、新情况。针对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的人群制定适宜的普法计划,不断创新普法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高校普法工作效果,让法律知识走出枯燥的课堂、走出密密麻麻的文字,在大学生当中形成可感、可观、可听、可述的具象化知识,并固化入脑、入心,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EB/OL].http://www.gassfj.gov.cn/gonggaogongshi/2012-01-09/597.html,2012-01-09.

[2]刘莹,林伯海.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探索[J].观察与思考,2013(5):55-58.

[3]方添智.新媒体普法工作的特点及应对[J].中国司法,2014(4):25-27.

8.镇普法工作总结 篇八

一、科学管理,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是学校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的基石,有利于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因此,学校一方面通过制定和落实各种责任制,加强治安综合治理,为师生营造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组织教师系统地、多方面地进行法制学习,如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收看《中国普法之路》等法制节目,开展法制征文与演讲比赛等,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法律知识水平和师德修养,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通过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学校各项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二、课程渗透,有效学法

为了保证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学校每周设立固定的法制教育时间,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制定教育内容,使普法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学校充分发挥课程渗透的优势,帮助学生在各科教学中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增强法制观念。例如:语文课教师教学《五彩池》《珍珠泉》《小狮子爱尔莎》《朱鹮飞回来》这一组课文时,有意识地结合“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主题,向学生介绍《森林法》和《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品德课教师在教学《同情帮助残疾人》一课时,组织学习《宪法》中 “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等有关条文,了解《残疾人权益保障法》等。

三、活动强化,积极普法

除了发挥课堂渗透的作用以外,学校还积极拓宽法制教育渠道,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和学习力度。

1.创建普法宣传园地。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报、校园广播,开设法制宣传园地,定期制作普法手抄报及普法专刊,不定期播放法制教育录像和专题广播等。每月进行一次主题鲜明的普法手抄报评比活动,鼓励学生不仅关注与自身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涉及社会生活内容。普法专刊则辟有看法、说法、知法等栏目,学生可以就身边的所见所闻,结合自己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发表见解。这些活动使学生不仅动手、动脑,得到全方位的锻炼,而且自然而然地了解和接受法律知识,达到了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效果。

2.举办法制专题活动。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司法部门的同志担任辅导员,经常给队员们上法制课,举办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帮助队员认识哪些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怎样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小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组织参观少管所、监狱,安排服刑少年犯现身说法,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违法犯罪不仅给自己而且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不幸和痛苦,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3.开展普法特色活动。学校要求学生收看《今日说法》《检察视点》等法制节目,填写《法制、新闻节目收看记录表》,包括主要内容记载和观后体会两项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每周一法”交流会及法制新闻播报活动。此外,指导学生联系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典型案例,定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家庭延伸,与法同行

为了使普法教育校内开花校外香,学校努力使之向学生家庭延伸。

1.做小小普法宣传员,让法律知识进万家。学校精心选择与学生及其家长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内容,开展让学生“带法带德回家”活动,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相关内容,然后请家长签名,并写简短心得体会。同时注意选取社会上的热点时事,如“法轮功”的违法犯罪活动等,有的放矢地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发动学生在家庭中建立学法园地,使学生由校园的“普法对象”变成家庭中的“法律小专家”“德育的小传播者”,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帮助家长自觉地遵纪守法,抵制违法犯罪行为。

2.开展“我与爸妈同学法”亲子活动。学校邀请家长参加班级的主题队会,在队会上,同学们与父母一起表演自编的法制文艺节目,在欢声笑语中再次接受法制教育的洗礼。这样的普法亲子活动,既融洽了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又提高了大家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有位家长深有体会地说:“以往,我们迷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拳脚之下出秀才’。因此在教育子女时,采取恶骂、捆绑、饿饭、下跪、面壁、禁闭等过激手段,并自恃‘子女是我的,想怎样就怎样’。通过普法亲子活动,我们才懂得,尽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但是孩子受国家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家长用过激的‘家法’替代国家的‘国法’,于法不容。家长对子女,特别是对犯了错误的子女负有关心教育的责任,若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甚至干脆把子女赶出家门,只会把子女推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同时自己也将触犯法律。”可见普法教育架起了学校与家庭德育的桥梁,收到了实效。

通过开展普法活动,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学们不仅能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而且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普法教育催开了德育之花,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高林中心小学)

上一篇:办公室部员关于表演唱工作总结下一篇:国际贸易法部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