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消费行为分析(共8篇)
1.智能手机消费行为分析 篇一
2011-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SWOT分析
【关 键 词】智能手机行业,SWOT,分析
【报告内容】
一、优势
首先,国内3G与无线网络的不断完善为智能手机的发展搭建了平台。国内市场 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竞相布局,3G网络的覆盖率得以不 断提高,网速也不断提升。相应地,国内3G用户也迅速增加。数据表明,运营商新 增3G用户整体占比达80%。同时,WiFi也成为三大运营商竞逐的焦点。这一切都 在无形中为国内智能手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其次,得益于安卓系统的盛行。如今,在智能手机江湖中,安卓是当之无愧的 老大。市场机构的研究数据显示,2011年Android的市场占有率相当惊人: 52.5%—超过一半的市场。而2010年它的市场占有率只有25.3%,增速超过100%,着实令人惊叹。第三,运营商的大力支持。智能手机的发展离不开三大运营商的补贴与服务。在上文提到的六大国产品牌中,除OPPO外均与运营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运营 商的定制与优惠套餐,降低了智能手机的市场门槛,吸引大量用户加入到智能手机 的队伍中来。而三大运营商千元智能手机策略的实施,更是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智 能手机热潮。
二、劣势
近年来国产手机厂商以多样性的产品线、抢食中低端市场的策略赢得了不少用 户。然而,缺乏品牌影响力、产品创造性不足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三、机会
目前国产手机主要定位于中低端市场,恰恰是这部分市场用户的巨大需求推动 国产手机在激烈的竞争中迅速上位。但长远来看,要想在用户心中形成良好的品牌 效应,绝不能只依靠低价策略,明星产品的打造必不可少。
三、威胁
在市场卡位的过程中,国内厂商还应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多线发展,避免过分依赖安卓系统,丧失产业链主导权。况且,眼下安卓产品已经陷入了软硬件同质化 的漩涡,改革和创新已经势在必行。这同样也是国内手机厂商必须面对的问题。
2.智能手机消费行为分析 篇二
随着3G通讯时代的来临,移动通讯与互联网之间得以完美结合,智能手机应运而生,给移动通讯用户带来了全新的应用与体验。智能手机的最大特征在于自由下载安装应用软件,并具有浏览网页、网路聊天、网上购物、炒股、发布微博、手机支付等新一代基于移动互联网产生的新功能与消费,给移动通讯营运商带来了新的盈利增长点。如何扩大智能手机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移动通讯终端产品,正吸引越来越多营销者的关注。但由于智能手机在操作系统上的根本性改变,使得如何有效促进该新产品的扩散,成为一个热议的问题。研究以科技接受模型和创新扩散模型为基础,以澳门移动通讯消费者为研究样本,将参照群体影响、消费者创新性、知觉风险、网络使用经验纳入模型框架探讨消费者智能手机使用意愿的前导因素。研究的管理意义在于帮助移动通讯商和营销人员利用影响消费者智能手机使用意愿的因素,制定合理的产品信息交流和行销策略。
2 理论与假说
2.1 理论基础
科技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简称TAM)由Davis于1986年提出,该模型用来解释和预测用户对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认可度。研究人们接受或者拒绝信息系统的原因,解释内部信念(预知系统有用性和预知系统易用性)与使用者的态度、意向和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科技接受模型为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研究者可以藉以了解外部因素对使用者内部信念、态度与意愿的影响,并进而影响科技使用的情况。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TAM模型被一些学者用于研究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接受程度。如对用户接受互联网、网上购物、移动商务进行TAM理论和实证上的研究。智能手机可以自由下载安装应用软件,并且具有高速上网能力与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这一点与电脑的功能相类似。它将互联网的开放性与移动通讯相结合,给予手机本身及使用者更大的灵活度与操作性。但Davis指出:当新技术来临时,应该依据当时的情境重新调整科技接受模型中各变量间的关系[1]240,[2]。
Rogers在1983年提出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他认为消费者从了解一项创新的相关知识开始,逐渐形成喜欢或不喜欢的态度,然后做出接受或拒绝的决策,最后到采用该项创新,至最后考虑是否继续使用,这个过程就是创新的扩散过程[3]107。而创新通常分为两种类型:渐进式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指技术上的小改动,简单的产品改良,或产品线延伸等微小变动的创新;突破式创新(radical/breakthrough innovation)指新颖的,独特的,在产品种类上的重大技术进步[4]。
移动通讯伴随3G网络技术,使得用户已能体验到更多的实时信息应用,如高速移动上网、彩信、视像通话、GPS、收发电子邮件、移动电子商务等,但通讯行业依然称这类手机为功能性手机。因为手机的这些丰富功能都是由生产商在制造手机的过程中设定好,消费者只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购手机,而不能根据需求来自行定制手机功能。功能性手机看似很强大,却不够智能,无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开放性与互动性。手机生产商也难以满足消费者多种多样的需求,因为每一种功能,都需要涉及硬件的变动。而最新科技的智能手机则是手机与掌上电脑的结合,既具备功能手机的语音通讯、拍照、播放等功能,又具备电脑的开放式架构,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安装各种软件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且作为第三方的软件开发商也能开发各种手机应用软件,参与手机的功能开发,如手机支付功能。智能手机属于技术上的突破式创新,也为通讯商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参考相关领域研究,及对消费者智能手机使用意愿的访谈调查,本次研究将参照群体影响、消费者创新性、知觉风险、网络使用经验纳入模型框架探讨影响智能手机使用意愿的前导因素。
2.2 研究假说
参照群体,被认为是主导某人,形成其行为和评价的一些人;是个体形成其购买或消费决策时,用以作为参照、比较的个人或群体[5]。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途径包括:(1)消费者将他人作为信息的来源。Cohen和Golden(1972)[6]实证显示消费者对信息性影响的感受程度,影响其产品评价。信息性影响是形成产品与品牌认识的基础,也是形成消费者品牌意义的重要来源。David(1983)[7]对消费者产品信息收集方式的实证研究还发现,大部分人进行购物选择时并不会使用太多的途径去了解产品,而是依赖于一些小范围的、相对固定的信息来源,如:朋友、家人、广告等。消费者从参照群体那里获取的产品或品牌信息与消费体验,形成了品牌联系的基础;(2)功利性影响,作为一种必需的群体规则和社会标准施加在人们的消费方式上,使人们的一部分消费选择不是出于个人喜好,而是遵循所归属群体或所属阶层的消费习惯来进行选择,以回避不合适宜的社会表现。Ford和Ellis(1980)[8]实证研究表明群体成员品牌偏好与群体影响显著正向相关,品牌所带来的强烈影响正源于参照群体对这种物品消费的认可与推崇。拥有某一物品不仅是用于满足个人意图,还必须服务于社会意图。基于功利性影响的消费反映了使用者与其家庭、社区、文化群体等组织的社会联系,是消费者对社会规范、规则的自觉服从。在消费行为上具体表现为,与所属社会群体保持品牌选择的一致性;(3)价值表达性影响,源于消费者通过效仿那种能体现自己所需文化涵义的参照群体的消费方式,从中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文化涵义,从而实现社会认同与满意的自我定义[5]。
此外Childer和Rao(1992)[9]还指出不同的参照群体对不同类别的产品所产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同样,姜凌,周庭锐和王成璋(2009)[10]研究发现:对公开场合下使用的奢侈消费品的购买,消费者受参照群体影响最为显著。智能手机作为一种价格不菲的公开消费品,且移动通讯工具有很强的群体性,个体之间的关联非常密切,使用时易被大众看到,参照群体对智能手机的消费者而言显得很重要。由此,提出研究假说:
H1:参照群体对消费者智能手机使用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Rogers和Shoemaker(1971)[11]179定义消费者创新性为:“个人在社会中相对于其他人较早采用一项创新的程度”。这里的“较早”是相对较早,相对于社会中其他人而言,并非个人自身意识到而较早采用。Midgly和Dowling(1978)[12]将消费者创新性分为天生创新性与实际创新性。天生创新性是由个体心理特质与社会特质所影响而形成,它是一种人格特质,定义为“个人在接受新观念与进行创新决策时,不依赖他人沟通的独立程度”。而实际创新性是直接观察到的对创新采用时间早晚的程度,是相对的。Hirschman(1980)[13]认为天生创新性会促使个人产生寻找和接受创新以及讯息的渴望,从而产生实际寻找行为和采用决策,即实际创新性。而实际创新性不仅指个人采用一项新产品或新服务,还包括获取某项新产品新服务的有关资讯,会对未来采用新产品、新服务产生影响。
在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中,他认为消费者在接受一项创新产品和服务时所需的时间长短各异,这与消费者天性禀赋中的创新性有关。创新性对个人接受新产品或新服务的速度呈显著影响[3]。当一个新产品或新服务推出市场初期,大多数消费者会持观望态度;等一段时间后,第一批、第二批使用者出现良好反馈后才会逐渐被大众接受。也就是说:即使消费者明白某个新产品或某项新服务具有显著优点,要使其接受并采用它也非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智能手机本身作为一种具有创新结构与功能的产品,它是通讯科技前沿发展的体现,研究将消费者创新性视为影响智能手机使用意愿的前导因素加入模型,形成研究假说:
H2:消费者创新性对消费者智能手机使用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同时,当一种新产品或新服务进入市场初期,较易引发消费者知觉风险感知。Stone和Gronhaug(1993)[14]定义知觉风险为:一种对损失的预期。消费者的每一次消费行为,其结果都有某种程度的无法预测性,即:有可能会引发令人不快的结果。这种可能的不利后果就是一种不可预知的风险,因此购买行为本身是一种风险承担(Risk Taking)。Cunningham(1967)[15]72将知觉风险定义为“不确定性”(uncertainty)与“严重性”,即消费者对其消费行为是否产生不利后果的可能性与不利后果发生的严重性所拥有的认知,两者之间是乘积关系。Cunningham认为知觉风险是非常个性化的(individualistic),并且是动态的。也就是说:不同的消费者对风险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相同的消费境况,一些消费者认为风险高,可能另一些消费者则认为风险不高。之后一些学者指出不确定性与严重性的乘积并不能准确地反映消费者真正感知到的知觉风险,大量实证研究证据表明不确定性与严重性之间并非乘积关系,而是一种对损失的预期。消费者对这个损失预期的把握越大,所感知到的风险就越大[14]。
知觉风险在消费者购买行为中起重要作用。Wen-Bao Lin(2006)[16]研究表明,知觉风险对购买意愿呈显著负向影响,知觉风险越高,其购买意愿越低。Sie-cheung Chan和Ming-te Lu(2004)[17]研究表明知觉风险可以使潜在消费者作出推迟采用或拒绝采用产品的决定。Cocosila,Turel,Archer和Yuan(2007)[18]的研究表明当消费者对采用创新性产品的感知风险相当高时,往往选择不购买。本次研究中知觉风险定义为:消费者对使用智能手机这一消费行为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的主观预期。在前期消费者定性访谈中,消费者提及使用智能手机的感知风险包括:担心经常发生故障、担心功能不适用、认为价位高、担心维修费用高、学习使用的时间较长等。并提出研究假设:
H3:知觉风险对消费者智能手机使用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科技接受的研究领域相当重视使用经验对于科技知觉和态度的关系。Rogers(1995)[3]153在创新采用理论中提出“相容性”的概念。相容性,指过去相关使用经验与目前创新采用需求之间的相容程度。过去经验与目前需求的相容性越高,创新采用的意愿就越强。因此过去的经验,对于消费者是否接受新技术、新产品有显著正向关系。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Ajzen和Fishbein(1980)[19]89研究表明:人们利用既有知识(来自经验)与新输入的资讯(来自外部刺激)产生关连,从而显著影响自身对新事物的态度、意愿和行为。Szajna(1996)[20]认为:在信息科技使用者的态度、意愿与购买行为的关系中,经验扮演着决定性角色。Agarwal和Prasad(1999)[21]实证着重个体差异对科技认知有用性和认知易用性的作用与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被试的教育水平、先前的经验、是否参与与科技有关的角色这些因素对感知易用性有显著影响;是否参加训练对认知有用性有显著影响。
在信息科技领域,许多实证研究也肯定了相关网络经验对科技产品或系统采用的影响力。Richards和Van Belle(2006)[22]772在研究南非移动视像通话采用的决定因素时发现,网络经验及相关技术经验越丰富的消费者,其使用移动视像通话的意愿越强。Cheong和Park(2005)[23]通过研究移动网络的使用情况,探讨了使用者先前的网络经验对于移动网络技术使用的影响,并证实了他们的假设:人们趋向采用和他们之前所使用的相类似的信息系统。网络使用经验,会增进对与网络相类似的另一信息科技系统———移动网络的认识,并提高使用意愿。
智能手机可以自由下载安装应用软件,并具有在线阅读、聊天、购物、微博、手机浏览器、手机支付等新一代基于移动互联网产生的新功能与消费。本研究将消费者的网络经验视为影响其智能手机使用意愿的因素之一。消费者网络经验在研究中是指:消费者过去通过使用电脑、PDA或手机等媒介访问互联网的经验。提出以下假设:
H4:消费者网络经验对消费者智能手机使用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3 研究方法
3.1 抽样设计
抽样来自以澳门特别行政区,以澳门移动通讯用户为研究对象。这些用户除了本澳居民,还有部分为外来劳工。澳门共有四家移动通讯营运商,分别是澳门电讯、和记电讯、数码通以及中国电信,全部提供第三代公共地面流动电信网络服务(3G网络)。4个电信公司的门市营业厅共有21家,我们按地理区位的分布选取其中10个电信营业厅来派发问卷。2011年5月25日到27日对问卷进行前测,我们通过聘请和培训在校大学生进行营业厅现场派发,邀请消费者自愿填答问卷,并赠送小礼物。回收有效问卷61份。经过信度、效度分析删除不良的衡量题项后,于2011年6月3日至6月17日进行正式问卷调查,共派发问卷289份,删除其中有重要题项遗漏填答的问卷63份,共得到有效问卷226份。
3.2 变量衡量
初始量表的形成包括:翻译、回译和修整3个过程。消费者参照群体影响的问卷来源于Park和Lessig(1997)[5]与姜凌,周庭锐和王成璋(2009)[10];消费者创新性的量表来源于Goldsmith(2001)[24];感知风险的量表来源于Merray和Schlacter(1990)[25];消费者网络使用经验的量表来源于Citrin,Spritt,Silverman和Stem(2000)[26]与Corbitt,Thanasankit和Yi(2003)[27];消费者产品使用意愿的量表来源于Boulding,Kalra和Staelin(1996)[28]与董大海和金玉芳(2003)[29]。这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我们通过前期的消费者访谈,对题项的语言习惯及使用情境加以调整,初始量表包括36个题项。在前测阶段,我们对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删除不良题项,量表最后由28个测量题项组成,问卷指导语请被试选择他们对每个题项的认同程度。题项由Likert5级语意量表组成,从1分到5分,其中“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
4 实证分析
4.1 信度与效度检验
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审核、整理、分析,其中参照群体影响(M=2.445,SD=0.819)、消费者创新性(M=2.468,SD=0.988)、知觉风险(M=3.179,SD=0.855)和消费者网络经验(M=3.208,SD=1.015),使用意愿(M=3.250,SD=1.008)。
为保证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检验研究假说前我们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利用SPSS15.0进行变量衡量的内部一致性检验,计算量表的项目信度及结构信度Cronbachα值。衡量结果显示:5个潜变量的结构信度Cronbachα值均大于0.7的标准,参照群体影响(α=0.900)、消费者创新性(α=0.869)、知觉风险(α=0.841)、消费者网络经验(α=0.863)和使用意愿(α=0.851),且各题项的项目信度处于0.521~0.820,均高于0.5的标准,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效度检验,采用AMOS7.0对总体样本(n=226)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先检验数据是否符合多变量正态分布的假定。分析显示,所有测量变量的偏态系数(skewness)的绝对值介于0.013-0.767之间,均小于3;峰度系数(kurtosis)的绝对值介于0.283-0.786之间,均小于10,符合正态分布假设,可以利用AMOS7.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各测量模型拟合优度符合以上标准,说明模型与数据之间具有良好拟合性。且检验结果显示研究中使用的28个题项的标准化载荷系数处于0.682~0.841之间均大于建议值0.5,且所有t值都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1)。同时潜变量的组成信度(CR)处于0.811~0.889,高于建议值0.6以上,再次表明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潜变量的平均方差抽取量(AVE)处于0.500~0.631,高于建议值0.5以上,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由此,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来检验研究假说。
4.2 假说验证
通过观察散点图,发现待考察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参照群体影响、消费者创新性、知觉风险和消费者网络经验为自变量,智能手机使用意愿为因变量)。观察回归分析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s,VIF),各变量的VIF分别为:1.140(参照群体影响)、1.147(消费者创新性)、1.019(知觉风险)和1.135(消费者网络经验),均低于10的临界值,表明多重共线性未在回归分析中造成问题[30]69。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调整后的判定系数(Adjusted R2)为:0.329,模型较好地解释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回归分析的方差分析F检验值为28.631(p<0.001),认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变量使用意愿对自变量参照群体影响、消费者创新性、知觉风险和消费者网络经验进行回归,其中参照群体影响和消费者网络经验回归系数为正,t值显著(p<0.001),知觉风险回归系数为负,t值显著(p<0.001)。因此,假说H1、H3与H4得到验证。而消费者创新性对消费者智能手机的使用意愿影响作用并不显著(p>0.05),假说H2未得到支持(参见表1)。
注:因变量:使用意愿
5 结论启示与研究局限
5.1 研究结论
研究以科技接受模型[1]240和创新扩散模型[3]107为理论基础,结合相关实证研究与消费者访谈结果,将参照群体影响、消费者创新性、知觉风险、网络经验纳入模型框架,探讨影响消费者智能手机使用意愿的前导因素。通过理论逻辑推导和实证支持,研究发现:(1)参照群体对消费者智能手机使用意愿存在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与已有对于公开消费的昂贵商品易受参照群体影响的研究结论一致[5,9,10];(2)消费者创新性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意愿没有显著影响。我们分析认为,智能手机虽然具有技术上的重大创新,但大部分消费者还是把它当成一种手机产品来接受,从而没有产生对新型科技产品或服务的陌生感,且受到家人朋友等参照群体影响。从而使得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意愿并不显著的受消费者创新特征的影响;(3)知觉风险对消费者智能手机的使用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当消费者的知觉风险越强,对采用新产品所带来风险的担心就越高,其对于使用智能手机的意愿就会越弱,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16,18]。本研究推论,由于智能手机的价格较高,功能复杂,学习时间相对较长,维修费用较高等,使得消费者在财务、心理、时间等方面意识到更高的风险性及负面影响,可能比一般手机产品更担心使用产生的损失,因此,感知风险高的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接受程度会较低;(4)消费者网络经验对消费者智能手机使用意愿存在显著影响。由于智能手机更易随身携带,使用场合更少限制,更为便利,使得消费者将原本熟识的由电脑完成的在线阅读、聊天、购物、微博、网上支付等功能借由手机来完成。因此网络使用经验丰富的消费者更易接受智能手机。
5.2 管理启示
移动通讯的营运商一直以语音通话为主要经营项目与盈利模式,随着智能手机的问世,高速上网能力和下载应用软件进行功能扩展使得消费者无线上网的流量需求爆发。数据流量的消费前景正是移动通讯营运商新的盈利增长点。各营运商开始调整营销策略,改变营销重点,全力推广以数据流量为卖点的营销方桉,而这些营销方案的前提是消费者拥有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这一新的科技产品在消费者中已经度过了少数的先驱者及早期采用者的阶段,如何更快的吸引产品使用的早期跟随者和晚期跟随者[3]142,加速智能手机的普及,是电信业者面对的问题。营运商应改变了过往主要靠网络品质、售后服务来赢取客户与挽留客户的宣传侧重,转而针对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来制定营销计划。
电信营运商、手机生产商及销售商可以考虑针对性的制定智能手机产品信息交流策略:(1)合理利用参照群体影响效用来推广产品,如:采用知名产品代言人,以朋友群体使用或时尚人士使用为广告宣传的图片设计;(2)降低智能手机购买风险,宣传定价的合理性、菜单功能的易用性,维修的便利性等主题来推广产品;(3)与电脑的功能相联系,介绍智能手机可以自由下载安装应用软件,并具有在线阅读、聊天、购物、微博、手机浏览、手机支付等功能。但因为其随身携带,所以比电脑的使用更为随意便利,更少时间空间上的使用限制。在消费者访谈阶段,我们发现很多未使用智能手机的消费者是因为不清楚智能手机与功能性手机的差异和优势,因此加大宣传和推广是增加使用意愿的有效途径。
5.3 研究局限
本次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局限:抽样仅限于澳门地区,澳门的平均收入与背景文化与大陆地区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论要在实践中体现更好的代表性,需要扩大不同地区消费者调查来加以完善;(2)此次研究中,我们未对手机品牌、手机操作系统,及通讯营运商品牌形象和服务等外在因素进行讨论,而是集中探讨影响使用意愿的4个消费者内在因素。未来研究中可进行整合模型的探讨。
3.智能手机消费行为分析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 使用智能手机行为 影响因素 解决对策
一、前言
21世纪,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部分,普及率也在逐年攀升。根据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57亿,智能手机端即时通信使用保持稳步增长趋势使用率达91.2%。调查显示,在我国高校中,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8.8%,青年学生显然已经成为使用智能手机的主力军。
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已经深深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在高校教育方面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课堂使用智能手机的行为进行调查并深入研究,并针对大学生课堂使用智能手机这一严重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让大学生能够更加合理地使用智能手机。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将智能手机所产生不良问题的解决方法作为模版,结合实际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将新媒介与我们的生活、学习等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二、智能手机的使用现状
(一)全球智能手机的使用现状
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在2014年达到了20亿。Strategy Analytics预测,到2015年年底,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达到25亿,占世界人口35%[1]。
根据Tecmark调查发现,英国人每天拿起他们的智能手机的平均次数为221次;在印度,预计2015年印度智能机年销量将达8000万台[2];据eMarketer对全球手机市场的调查报告,中国是世界上智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智能手机的数量已超过5亿,世界上每10个智能手机用户中有3个是中国人。而日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教授称,据调查显示,每个中国人平均每天摸手机150次。由此可见,智能手机在全球各地都在广泛使用,而由智能手机引发的革命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
(二)大学生智能手机的使用现状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手机的主要用户也已经偏向年轻化。在中国,2014年在大学生市场中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98%[3]。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26%的被调查者可以接受上课不带手机,有41%的同学在短期内可以接受,但是不能长期坚持,而有17%的同学直接表示无法接受不带手机上课,剩下16%的同学对于上课是否携带手机采取无所谓的态度。由此可见,手机对于课堂上的大学生是多么的需要,但也由此行为产生了对高校教育的不利影响。
三、高校课堂上使用智能手机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
1.手机运营商的影响
在2014年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98%的大学生市场里,移动推出了4G手机,而联通和电信也不甘示弱,纷纷开通了4G业务,这些手机运营商相互竞争的手段主要是通过赠送超值的流量,或者以物美价廉的上网套餐来吸引目标受众,从而占有市场份额。这种送流量的优惠活动也使得大学生片面地想用光所有的流量,不仅是在课余时间,在课堂上这种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2.使用智能手机潮流的影响
在手机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更多的人会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间来“记录生活”,这些似乎都成了当今的潮流趋势,促成这种潮流的主体大都是青年人,青年学生占了主要部分。如此开放性、时尚性、隐蔽性都十分优越的设备,也出现在了课堂中,然而这并没有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工具,反而学生通过智能手机刷朋友圈、刷微博、刷空间来消磨时间。
(二)教育体制的影响因素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教育一直是灌输式的方式,在紧张的高中学习过渡到一个相对轻松的大学环境后,由于缺乏对学习的热情,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感到十分迷茫,面对缤纷多彩的大学生活,手机成了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随身物品,在课堂上有一部分大学生会时不时玩一会手机,确定有没有人发信息,还有一部分人已经完全迷失在手机世界中,完全脱离课堂。
(三)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
1.教师的注意力没有投入到教学中
“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依然存在,教师的职称评定也多与科研相关,很多的大学教师并没有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当中,而是专心致志地搞科研。因此,大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很低,而且上课的内容较为枯燥,没有吸引力,从而导致了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在课堂上玩手机,以消磨时间。
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27%的同学认为老师会禁止课堂使用手机,以此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课堂玩手机的行为并不是特别重视,或者是直接置之不理。
2.高校师资缺乏
如今的大学课堂经常会出现教室里挤满人的场景,因为人数过多,所以会影响课堂纪律,这也会使得很多想听讲但是又听不了的同学倾向于玩手机打发上课时间。如果是一个完全没有教学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在台上授课的话,因为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讲授内容过于枯燥,课堂没有吸引力,也会让很多同学选择玩手机。
(四)学生自身的影响因素
当代大学生自控能力差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们从高中的高压力生活进入大学,脱离了父母、老师的管束,一下子全部都放松了,时间完全由自己支配,由于没有较强的自控能力,不能够合理有效地规划自己的时间,而且在课堂上也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反而会在课堂上玩手机,整个学习生活完全被智能手机控制着,甚至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四、解决对策
(一)上课的方式
尤西比奥·萨克里斯坦对解决课堂上学生使用手机的行为阐释了新的思路。他在《课堂使用手机:不能制止学生,那就共同参与》一文中谈到,对于手机普及率如此之高以至于上课过程中也需要使用手机,作者创造性地提出:将手机作为课堂上的工具,师生之间通过手机短信作为课堂活动的桥梁,使得教和学有了很好的互动,尤其在高校课堂人山人海的情况下,学生通过短信向老师提出问题,有效地改善了课堂的低“效率性”,以及对提高课堂的纪律有不可替代的功劳。而这样的解决方案在我们国内也已经有了尝试,而且有不少老师认为,如果手机的多种功能与课堂完全融合,可以让教学更加现代化,同时也能让课堂可以更加活跃,更多的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
(二)学生方面
在大学中要认真合理地制定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要对自己的大学生涯发展做出前瞻性的规划和设计,从自身做起,努力改善不合理使用手机的现状,规划短期目标,充实自己的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规律,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三)学校方面
学校积极鼓励各个学生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有益活动,让更多大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活动当中,减少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学校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对于在课堂上不合理使用手机的同学给予严重的处罚,并对不合理使用手机的同学进行思想教育。同时不断地对老师进行技能培训,让课堂的教学更加生动,吸引人。
五、结束语
课堂是大学教育的中心环节,然而在手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课堂使用手机的行为一次次地挑战着高校的教育,而如何合理有效地解决课堂上不合理有效地使用手机这一国际性难题已经是当务之急。从积极创新的角度,可以采取尤西比奥·萨克里斯坦让手机加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拓宽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透过现象,认清问题的根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课堂不合理使用手机这一行为,让学生可以专注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Strategy Analytics:预计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达25亿[EB/OL]. http://www.199it.com/archives/260372.html,2014-07-28.
[2]胡明冉.印度智能机销量2015年有望赶超中国[EB/OL]. http://xue163.com/2217/1/22179686.html.
4.智能手机消费行为分析 篇四
以下为三星智能手机调查问卷中各个问题选项统计结果
1、选择简约实用手机类型的人数最多,选择高贵优雅类型手机的人数较少。
2、大多数人不在乎手机的品牌功能,觉得满足自己即可。
3、很多人对三星智能手机不是很了解,不少人甚至一点都不了解三星智能手机。
4、对三星的整体感觉是,觉得较好的人数最多,觉得一般的人数其次,觉得很好的人数并不多。
5、关于对星的了解渠道,因为电视广告及亲朋推荐而了解的人数最多,营业员推荐得较少。
6、最看重的,是手机的质量价格;品牌,售后,待机时间消费者并不怎么看重。
7、认为在质量方面手机辐射应该改进的人数最多。
8、功能方面觉得在图像声音编辑功能和上网速度方面应该调整的人数最多,文字输入方式及速度要求调整的人数最少。
9、对于三星的售后,认为较为满意和一般满意的人数最多。
10、未选则三星智能手机的人表示,最主要原因是价格高;因朋友评价低以及功能少的原因不选择三星的人数最少。
11、认为三星需要改进的最多的是选择价格和外形的,售后要求改进的人数较少。
12、接近百分之90的人不会因为是韩产手机而拒买三星
经过对三星智能手机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
一、消费者在选择手机时最在意的:
1、消费者最看重的,是手机的质量和价格,至于手机的品牌以及售后等看重的人并不多。
2、喜欢简约实用类型的手机的让你最多,高贵优雅的较少。
这两点说明消费者选择一款手机时,最先考虑的是手机的质量和价格,并且大多数消费者喜欢的是简约实用型的手机而不是特别注重手机的外观。
不太在意的:
1、大多数人不在乎品牌功能,觉得满足自己即可
2、接近百分之90不会因为是韩产手机而拒买
这两点说明消费者在选择一款手机时,只要该手机满足其最在意的质量和价格方面的要求,对于该手机其他方面他们的要求并不是很苛刻。
二、关于对三星的了解渠道
1、很多人对三星的了解都只是一点点,不少人甚至一点都不了解三星
2、了解渠道,电视广告及亲朋推荐的最多,营业员推荐得较少
这两点说明,三星智能手机的推广还有待加强,尤其是手机专卖店里的推广。
三、对三星的感觉和评价
关于价格
1、对三星的整体感觉,觉得较好的最多,一般其次,觉得很好的人并不多。
2、未选则三星的最多原因是价格高,朋友评价低以及功能少的原因最少。
关于售后
售后较为满意和一般满意的最多
以上三点说明,消费者对三星智能手机的整体评价较高,但觉得其在价格上还是偏高了,至于售后,觉得三星智能手机在售后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认为三星智能手机应该改进的地方
1、认为三星需要改进的,选择价格和外形的最多,售后要求改进的较少。
2、认为质量方面手机辐射应该改进的最多。
3、功能方面觉得在图像声音编辑功能和上网速度方面应该调整的最多,文字输入方式及速度要求调整的最少。
以上三点说明,三星智能手机的价格方面是最应该调整的,另外,在其售后、手机辐射、图像声音编辑功能,上网速度等方面也应该有所改进和提升。
5.大学生手机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篇五
摘要
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消费对象也在时刻发生着转移,大学生作为整个消费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不再是只会呆在“象牙塔”里读书的传统形象,而是正在更多地融入社会。对手机消费的追求已逐渐成为大学生中的一种新时尚。影响大学生手机购买行为主要包括品牌、价格、质量、功能等,本文通过对以上4个方面对大学生手机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并且根据数理统计结果,从以上四个方面提出企业针对大学生这个市场适宜采用的营销对策。
关键词: 品牌;质量;价格;消费者;功能;营销策略
正文:
一、手机消费群体及消费心理分析
(一)手机及手机消费特点
1、手机
手机从诞生至今,它逐步从东部走向西部,从城市走向山村,从成人走向少年、老人,毫无疑问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我们日常的联系沟通,商务交流等等社交群体活动都少不了它。
2、手机消费特点:
(1)种类繁多,时尚个性化的款式,完备的功能,多层次的价格,多选择的品牌,能够满足顾客不同的需求
(2)更新速度快:各个品牌每年都会推出不同系列的手机产品
(3)对于大学生来讲,手机属于大宗商品,购买手机会经历较长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4)手机消费存在模仿和攀比行为
(二)消费群体分析
1、群体:大学生
2、群体特点:
没有经济收入,以集体生活为主,相互间影响大,群居性、集中性购买勇于尝试,易于接受新事物,渴求、需要更多的情感沟通与交流,对家庭购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3、群体消费心理特征:
追求新颖,显示时尚
注重品牌,崇尚名牌
突出个性,张扬自我感情丰富,易于冲动
扩大需求,讲求质量
(三)消费心理过程分析
首先,大学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有了购买手机的欲望进而根据财力转为需求。例如:
社交需要:与人交往、联系沟通的需要。
尊重需要:“人有我亦应有”的从众心理。
求知需求:手机上网、电子书等功能提供
享受需求:手机多功能(照相、上网、MP3、视频播放等)引发的然后,顾客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收集信息,他会注意各种与手机有关的信息。顾客收集信息的途径:
个人来源:来自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同事、熟人
商业来源:来自广告、推销员、包装等
公共来源:来自大众传播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
经验来源:以往购买、使用后获得的经验
(四)手机满意度的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家庭收入的增加,学生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欲望增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缩短,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手机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的缩短,使得学生消费者的消费活力被激发出来,大大强化了他们对新、奇、美的追求。而家庭收入的增加,则进一步加强了他们消费的信心。根据调查可以发现51.7%的被调查者都表示对现在拥有的手机的满
意度为一般,甚至有13.3%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因此,在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手机品牌对大学生消费者的影响
大学生作为一个拥有高等学历、思想求新、观念先进的特殊群体,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追新求异,擅长敏锐地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阶层,其消费行为体现为追求新潮、时尚、情趣的特点,相对于其他阶层的消费群体而言,大学生消费带有更强烈的情感色彩。品牌代表高质量,代表了较高的价格,代表使用者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在当今媒体无孔不入的广告舆论的长期影响下,大学生在实际购物中更多地关注品牌,选择所谓的“名牌”产品,通过对时尚商品的追求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目前国产品牌在学生市场中似乎认可度不是很高,而外资品牌的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却备受追捧。学生使用手机的品牌比较复杂,使用诺基亚的人数最多,其他的如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联想、三星等的拥有率也较高。在众多手机品牌中诺基亚所占的比例为40%,而且它的款式比较简单,在市场上能够购买到不同的诺基亚型号的外壳,款式新颖容易购买外在装饰品。位居第二的是索爱,这款手机有直板、翻盖等多种款式,深得大家的喜爱;而其它的品牌如联想、三星、摩托罗拉等共占46.7%。
三、手机价格对大学生消费者的影响
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买手机的钱 80.2% 的由 “ 家庭提供 ”,12% 的是 “ 节省生活费 ”,6.7% 是 “ 勤工俭学 ”,1.1% 是 “ 奖学金 ”。普遍手头可供消费的金额不高,大多数学生手机族所能承受的手机价格1000-1500元之间,占55%;手机价格在1000元以下与1500-2000元的各占20%;少数的手机价格在2000元以上,占5%。也就是说,他们需要的是中低档的手机。因此,校园学生群体购买手机还是以低端机为主。目前影响学生购买手机的首要因素还是价格,从一些针对消费者调查的统计数据来看,这种消费特征表现得非常明显。在学生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品牌中,学生市场份额明显比整体市场份额偏高的品牌有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联想、三星等,这几个品牌无一例外都是主要以低端机冲击市场。
四、手机质量对大学生消费者的影响
产品的质量可以说是产品的核心。而手机最重要的是功能保证性、性能稳定性、安全性、耐用性、可维修性、销售服务几个方面。研究发现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是性能稳定性,其次是耐用性。性能稳定如信号灵敏等是手机的基本质量内涵,这是消费者最关心的最基本的质量。这给企业带来的启示是不管是技术研发还是新产品开发,要把保证手机的一些基本质量放在第一位。耐用也是人们追求高质量的一个表现。对大学生而言,受经济的限制,频繁的手机更换不现实,因此手机的耐用性显得重要。
据可靠数据显示:40.1%的大学生消费者表示,好用与耐用是最重要的;此外,还有23.3%的人认为手机的功能齐全是关键。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首先考虑手机的外观设计,如形状、大小、厚薄、材料、颜色等,且多数被调查者均明确表示,选购时会优先考虑质量可靠、设计轻巧、款式新颖、色彩时尚、功能齐全的手机。也有少部分的被调查者表示受到了各种商业广告对他们的影响比较大。
五、手机功能对大学生消费者的影响
大学生除了关心手机的基本功能以外,也越来越多的注重手机带有的一些附加功能,使用是否方便。大学生首选的附加功能是手机的摄像功能。这种功能让大学生不需要花更多的钱去买数字摄像机的情况下,可以享受数字摄像机给他们的生活所带来的便利和色彩。电子词典为学习带来很多的帮助,本身增加了手机的价值。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MP3和MP4自然也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时尚。手机有了MP3或MP4的功能,就不需再花钱消费这类产品,对学生经济来源有限的情况,可以节省支出。而上网、发邮件、看电视等对商业人士更重要。
数据表明,功能越强大的手机越受到大学生这一类特殊消费者群体的亲睐,像现在的安卓、苹果等系列手机在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普及,除了它们的品牌和质量因素以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它们多样、智能化的功能。
六、结论与建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学生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欲望增强,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缩短,特别是在通信领域,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多数大学生对手机有极大的心理需求,他们注重手机的款式,注重手机的质量及功能,而且他们也是品牌的忠实拥护者。学生消费者比较喜新厌旧,一旦有推出功能更完善的手机他们就会对自己所拥有的手机产生不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手机消费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学生消费者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将越来越表现出其巨大的消费潜力。它的活力不仅在于它现有的容量,而且也在于企业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在大学生市场所建立的客户忠诚将会随着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而得到更大的回报。我们的调查表明,76%的大学生表示将要在毕业后更换他们的现有手机,第一原因是因为太旧、落伍。因此对企业来说,针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征,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建立品牌忠诚,应是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一。
就此,我们提出几条营销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继续推行中低档手机路线,专为学生消费者开发、设计,功能不是很全,但具备一些学生消费群体比较喜欢的基本功能,特别是在款式、造型及颜色等方面能够吸引学生的手机,这对抓住学生消费者无疑是很好的办法。
第二,对手机销售商来说,在销售地点选择上,主要将手机放在离学校较近的手机大卖场和自己的品牌专卖店上销售;在促销上,选择赠送学生喜欢的礼物的方式;在定价上,则选择中低档价格。
第三,对品牌的广告代理商来说,强调品牌的情感因素而淡化品牌的功能区别因素,请那些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明星作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赋予手机充满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品牌特征。
第四,在广告宣传渠道上,要力争做到范围广,传播面全。特别要重视的是,随着网络的发展,特别是在大学生里,上网己开始普及化了,这一宣传渠道绝不容忽视。
第五,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应该努力研发出越来越好的手机,而且在对于大学生消费者这块做出对应的调整。例如提高手机的像素和分辨率,提高音质等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东进:我国手机消费者购买意向的调查研究——以天津市消费者为例[J].消费经济,2004,(4):29~31
[2]陈学军:消费者心理特征对新产品购买的影响作用研究[J],商业研究,2003,(264):62~63
[3]符国群、冬学英:品牌、价格和原场地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03,(6)79~84
[4]胡东帆:崔炯钟:商品学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97
[5]迈克尔·所罗门卢泰宏:消费者行为学[M].第六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6]张志祥: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征及趋势.《中国青年研究》2002.5
[7]戚世钧:大学生的消费观及其引导.《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8]赵富才: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机器社会心理特点。《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9]林 青:顾客满意向顾客忠诚转换因素探讨.商业研究,第5期,2006
6.智能手机消费行为分析 篇六
选择这个题目因为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人出门不可缺少的三件物品:钱包、钥匙和手机。而大学生了解生活时尚信息,对科技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而大学生的手机消费也在我们自己的生活日常中,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来调查一下大学生手机消费的现象和对其进行经济学分析。由于个人所在圈子和地域限制,本文仅以河北省大学生手机消费进行研究。
说道手机,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诺基亚、三星、索爱等品牌,所以首先研究一下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手机品牌的情况。就我所在的大三班级和认识的其他大三同学来说,诺基亚的品牌的占有率是第一的,其中09年上市的诺基亚5230型号更是其中的翘楚,甚至有的一个宿舍八个人中有五个人都是此型号的手机。其次是三星、步步高、oppo、摩托罗拉、以及杂牌和山寨。但如果把调查对象换成大一新生来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就我本学期在社团工作中接触的大一新生来说,三星、摩托罗拉和HTC甚至IPONE品牌在他们中的比例较大三学生来说高了很多。这也符合当前手机趋势的发展,大学生对当前手机趋势的把握和对潮流的跟随是很及时的。据百度根据搜索量在2011年9月发布的《2011年Q2(第二季度)手机行业报告》中显示,诺基亚检索量下降5%,三星上涨1.3%,HTC上涨27%,Ipone上涨10%,检索量虽然不能说明所以问题,但在现在手机品牌中诺基亚虽然还占有第一的宝座,但其品牌号召力在下降是毋庸置疑的。这就可以解释大三学生和大一学生手机品牌比例不同的原因了,大三学生普遍09年入学,大多使用的还是09年入学时购买的手机,09的时候正是诺基亚5230、5320、6120c、E63火热的时候,这些型号价格合理再加上诺基亚的塞班系统是当时的主流操作系统,作为当时09级的新生购买诺基亚手机自然是明智之选;而经过了两年多,谷歌的安卓系统和苹果的Ipone异军崛起,成为手机市场的主流,特别是谷歌安卓系统与苹果的IOS系统的可玩性和互动性是诺基亚的塞班系统无法比拟的,三星、HTC和摩托罗拉均采用安卓系统,对于对玩机和智能要求很高的大学生来说,购买三星等品牌就成的其最佳选择,Ipone手机无疑是当前市场上最大的明星,但由于其价格高昂,在河北大学生中占有率并非太广。对于品牌的研究可以看出,科技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手机品牌的影响很大,曾经诺基亚在中国市场的老大地位无可撼动,但由于安卓系统与Ipone的出现,诺基亚的老大地位受到了极大影响,特别是智能手机市场甚至出现了些尴尬的局面。与其形成对比的是HTC这一品牌,这个品牌是台湾的宏达公司所有的,虽然09年以前它在大陆的子公司多普达有一定的声誉,但市场占有一直并非太高,但虽着安卓系统崛起,HTC品牌跟随市场,开发适合安卓系统的手机,现在HTC在大学生中已经是个几乎尽所周知的品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跟随市场发展,不更新技术,没有创新和创业必将被市场所淘汰。最后说一句,关注手机的朋友们对诺基亚和微软的新系统WP7还是有很多的期待,能否扭转现在的安卓占市场主流的局面,还是由以后的市场来检验。诺基亚的品牌效应还是很深入人心的,比如只要一提起诺基亚,人们最先想到的是结实、耐摔,至于这以品牌效应到底能否和WP7一起扭转诺基亚现在在智能机领域的窘境,拭目以待。
就手机购机价格而言,大学生普遍接受的手机价格经过调查和观察,大约在1000-2000左右,在这个价格段是低端智能机和中端智能机的价格,由此可见:如今大学生的生活水平、手机拥有水平普遍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对于手机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是中低端手机市场的消费的主力军。手机制造商应针对学生群体开发出更多符合这个群体特征的中低端新产品,手机销售商应着力向学生群体推荐中低端的手机,以实现更好的销售业绩。而大学生购机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来着父母,一小部分人能通过自己打工等手段来给自己购买手机,还有一些是他人赠送,比如亲戚、男女朋友赠送等形式,几乎没有借贷来购买手机的。就购机的动机和目的而言,大学生手机一般是刚上大学时购买的,一般不会盲目追风更换,大多更换手机的原因是手机损坏和手机丢失。购买手机的第一原因是通讯,因为大学
生一般来在异地上学,所以手机通讯也是主要目的。其他应用,比如听音乐、玩游戏、拍照也是其目的,但相比之下,手机,毕竟本身是个通讯工具。
大学生拥有手机后,下一个问题就是选择一个通讯运营商,在中国当下有三家国有大型运营商,中国移动(号段134、135、136、137、138、139、150、151、152、157、158、159、182、187、188、147)中国联通(号段130、131、132、155、156、185、186)中国电信(133、153、180、189)。对于本校周边同学的研究,惊人的发现,移动在本校地区,占有绝对垄断的地位。记得每年开学移动都有缴费赠物活动,而且一连几天现场都是火爆的,而联通的活动专区却鲜有人问津。仅隔一条街的师大中的移动营业厅也是本校学生选择移动的一个原因之一,方便了业务的修改,而电信和联通的营业厅最近也要在相隔两条街的祥隆泰。移动每年的大量活动也是留住大量客户的原因,比如交话费赠物品、交话费赠协议款等。大学生月消费话费在20-100之间,由于运营商种种套餐,比如校园计划、情侣专线、12593、短信包、网络流量包等都让话费比从前有所降低。中国电信是后进入移动通讯行业的,由于电信的网络是CDMA,所以卡并非SIM卡,而是UIM卡,这就造成了电信卡销售的困难,因为市场主流手机大多是使用SIM卡,所以电信的策略为买手机赠话费,特别的趁安卓兴起之风,电信营业厅买手机赠话费的活动如火如荼,身边很多想换安卓系统手机的朋友就此换了电信的定制机。总的来说,在本校大学生领域,中国移动为主要支配地位,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在加紧追赶。
下面说一下,由于手机功能的增加对大学生生活的变化,和大学生对手机功能的需求的变化。就现在的手机而言,功能日益强大,有些手机说之为掌上电脑也不为过。下面先说一下手机功能传统的分类,照相、音乐、视频、通话、上网、游戏。而大学生对这些传统的功能是必要的,音乐和视频功能能在平时休闲娱乐,照相可以在平时定格生活,上网更是必备之选,现在大学生的手机中,没有几个没有手机QQ的,这两年微薄和人人的兴起,手机人人、新浪微薄手机客户端也成了许多人手机上的必备软件。网上有一条调侃的微薄说:许多人说我去睡觉了,其实就是电脑换手机。这样的说法一点也不为过,手机上能够和好友沟通,能够上网阅览信息,能够玩游戏打发无聊时间,手机,已经真正成为大学生不可缺少的物品。不管是塞班、安卓,还是ios,他们的特性都是扩展性相当强,这也是大学生选择智能机的原因。手机看RMVB视频、看wrod、excel、ppt、pdf、查资料、地图定位、查询购物条形码与二维码、手机词典、电子书阅读,愤怒的小鸟、会说话的Tom猫、水果忍者等游戏也成为大学生休闲的必备。手机越来越多的功能被人们熟知,人们对手机功能的期待也越来越高,手机,已经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通讯工具了。
7.智能手机消费行为分析 篇七
央视“3·15”晚会即将到来, 智能手机的消费维权问题又成为了行业关注的重点。其实, 随着近几年来智能手机行业的飞速发展, 质量、售后服务等问题也频频被新闻媒体所曝光。根据央视数据统计, 手机投诉已经连续7年位居商品类投诉第一位。
根据投诉内容来看, 智能手机的维权问题主要出现在4个领域, 一是硬件质量问题、二是软件安全问题、三是售后维权问题、四是假冒翻新问题。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手机早已和生活融为一体, 如此之高的投诉率也给手机生产厂商、经销商敲上一记响亮的警钟。对此, 消费者也应该掌握一定的购买、维权知识, 以此保障自身消费权益。
智能手机连续7 年位居商品类投诉第一位
这些年来智能手机行业发展迅猛, 无论是外观、工艺还是工业设计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智能手机的投诉率一直居高不下。根据央视报道, 2015年国内手机出货量已经超过5亿部, 市场的快速增长也使手机消费纠纷居高不下。2015年, 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受理手机投诉12.28万件, 连续7年位居商品类投诉第一位。
2016年在“3·15”晚会互动平台接到的有关手机投诉中, 质量、售后服务、合同是涉及手机投诉的三大问题。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为:一、手机易出现花屏、黑屏、死机、信号不稳定等性能故障问题;二、售后维修周期长、不履行手机“三包”义务等;三、部分经销商涉嫌销售假冒、翻新机等。
根据工商管理总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涉及手机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湖北、江苏和山东, 投诉量占全部的56.1%, 这也与智能手机的生产制造区域以及所在区域的人口数量密不可分。以投诉最为集中的广东为例, 深圳、珠海、东莞等地翻新机业务盛行, 水货市场猖獗, 这类手机不但质量难以保证, 售后维权也几乎为零。也正是如此, 广东成为了涉及投诉最多的区域。
智能手机维权问题主要出现在四大领域
智能手机投诉问题虽多, 但无外乎出现在这4个层面上—硬件质量问题、软件安全问题、售后维权问题以及假冒翻新问题。
硬件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出现在屏幕、处理器、Wi-Fi断流、信号不稳定等。如央视报道的, 北京的樊先生2014年12月9日在淘宝购买了两部大可乐3手机, 仅仅不到半年, 手机就出现大量问题, “蓝宝石屏幕”无法抗刮花、容易碎裂, 手机Home按键甚至自裂, GPS和电池也不同程度出现了问题。
软件安全问题有恶意软件预装、系统软件泄露用户信息等。2013年, 复旦大学安全中心曾对Android手机软件进行了监测, 监测结果令人震惊, 58%以上具有隐私泄密的问题。更令人震惊的是, 这些应用软件都是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隐私调离手机。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 软件开发企业或移动互联网广告公司地下预装软件或在手机应用软件内植入SDK包, 以此抓取用户日常消费习惯、手机型号等。
售后维权问题则是出现各类质量问题之后无法得到及时维修, 无法严格执行手机“三包”规定。央视报道称, 2015年8月河南王先生在周口市联通大厦一楼购买了一款iPhone6 Plus, 之后送检苹果售后总部被告知手机曾被私自拆过, 检测无法通过, 无法保修。
假冒翻新问题则主要出现在第三方平台或是线下商店上。同样是央视报道, 河南濮阳的任先生2015年11月在魅族天猫官方旗舰店购买了一款魅蓝2电信定制版手机, 但手机、手机包装盒、机身和销售图片有明显差异, 并且充电器接口有插拔痕迹。经过检测后更是发现, 检测报告上的销售日期比自己实际购买时间竟然提前了近一个月, 显然是一部翻新机。
规避假货有窍门和方法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其实非常复杂。有厂商推诿的责任, 也有渠道商的“猫腻”。不过, 总体来看, 还是大多与消费者未在正规渠道购买产品或是购买正规大厂商的产品有很大关系。想要规避质量问题, 或是出现质量问题之后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其实有很多窍门和方法。
首先是不购买水货、地摊货。部分消费者为了贪便宜, 往往喜欢在淘宝上购买水货手机, 或是在街边小店、地摊购买手机。在这类第三方渠道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往往会有很大的风险。
这些渠道的产品会存在翻新嫌疑, 此外由于地下流通, 时常会出现恶意预装软件的现象, 外加保修政策执行不严, 基本很难得到售后支持。
笔者一位朋友曾主观认为线下比线上靠谱, 于是在一家线下门店购买了一部华为手机。虽然手机本身无质量问题, 但由于手机被恶意预装, 几乎所有软件都无法卸载, 甚至连接电脑之后无法采用刷机工具进行彻底“换血”。
其次是官方渠道购买产品。在官方渠道购买产品一般是指在官网、天猫旗舰店、京东苏宁自营店购买手机产品。因为官网或是自营店往往有较为完善的售后支持。购买记录在这些平台可以很容易查询, 只要不是私自拆机, 一般都可以得到售后保障。当然, 相关购买记录如发票、保修卡等也需要妥善保存。
以个人经历看, 笔者曾于2014年1月1日在小米官网购买小米2s官方翻新版, 该机型两个月后无故出现了拨号闪退、无法录音、外置喇叭杂音等问题, 在前往小米售后维修点并经过短暂沟通后, 工作人员便免费为笔者更换了主板, 维修过程不到一个小时。
这种较为流畅的售后体验只有在官网等官方平台购买产品之后才能享受。也正是如此, 选择手机等数码产品, 一般首选官网等官方平台。
再次是选择大牌厂商产品。一些消费者往往会贪图产品便宜, 根据广告和噱头选择一些小牌厂商的手机。过去就有朋友曾咨询笔者, 节操手机、大可乐、小辣椒手机是否值得买。
其实, 由于在供应链上的弱势表现, 这些小厂商的产品很难有质量保障, 售后也是问题百出。这类产品之所以可以做到低价, 其实也是在屏幕、模具、用料、做工等层面上有诸多妥协, 不但良品率低于大厂, 产品质量上也逊色不少。
2015年3月, 国家质检总局主管下的《中国质量万里行》发布《中国质量万里行2014年投诉分析报告》, 其中大可乐不足百万的销量, 投诉率竟比销量高达数千万的小米、华为、苹果高数倍。
也正是如此, 此次“3·15”大可乐会遭到央视财经点名批评。此前根据新闻媒体报道, 作为国内第一款“众筹手机”, 大可乐3频频被曝屏幕开裂、卡槽失灵、话筒失灵等问题, 更有用户将手机邮寄回厂家维修后有去无回。
实际上, 前文中提到的河南王先生在购买大可乐手机3个月后, 大可乐便宣告破产, 出现质量问题已经无人可寻找。众筹平台方京东金融甚至曾表示, 将协助用户维权, 不排除用法律手段保障众筹用户的权益。
第四是不私自拆修手机。一般情况下, 手机等产品具有1年保修期限, 在此期间出现非人为损坏的质量问题可免费维修。但部分消费者往往私自拆修手机, 或是在第三方维修店进行修理。出现这种情况后, 手机往往会失去官方售后保障。
除此之外, 在淘宝店、线下门店购买的手机也经常会出现手机早已被私自拆修的情况。也正是如此, 消费者购买后去售后维修点时经常会出现无法保修的情况。
最后是买意外险、碎屏险。其实, 为了保障消费权益, 消费者在购买手机等产品时还可以顺便购买碎屏险、意外险等。这类保险可谓是“险中险”, 在出现人为损坏时也可以得到保修。苹果、小米、魅族、一加等手机厂商就都已经推出了此类保险产品, 在新机购买时可顺便选择购买。
以苹果的AppleCare+为例, 每部iPhone可在原有保修服务的基础上享受自购买iPhone之日起为期2年的加强版维修服务, 包括多达两次意外损坏保修, 在保修时间内都可以免费更换零部件, 遇到严重损坏时加628元便可更换新机。
8.智能手机消费行为分析 篇八
纽约著名风险投资人、Union Square Ventures创始人弗雷德·威尔逊(Fred Wilson)5月初在一次活动上批评苹果太过偏重硬件产品、忽视云端的网络服务,而硬件已经趋向平常。
的确,2007年iPhone发布会后那句“重新发明手机”已经被太多公司重复太多次。就好像买电脑是常态一般,买智能手机对今天的消费者已经不是新鲜事。
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用品化,占据成本优势的中国本土厂商开始快速崛起。华为、联想、小米、酷派、中兴、金立6家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跻身全球前十。多年来主导着智能手机市场的苹果和三星也受到了影响。根据市场分析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数字,苹果和三星的市场占有率均有下滑。苹果由原先的17.5%下滑至15.3%,三星由32.4%下滑至31.2%。这是过去4年来三星首次出现市场份额下滑。
随着硬件性能的提升以及Google对低性能硬件的优化,不同价位Android手机的差异正在缩小。三星在过去一年里发布了两款智能手表和一款健康手环等可穿戴配件,试图利用这些产品刺激手机销量。但三星财报和第三方市场调查均未显示出这些产品对公司业绩带来显著影响。
苹果同样面临增长放缓的挑战,2014财年第三季度营收则未能达到分析师预期,且对第四财季的业绩展望也远不及预期。为激励移动业务增长,苹果一方面效仿竞争对手,利用相对低价的8GB版的低价iPhone 5c覆盖更多人群,另一方面,苹果试图利用整个硬件产品线的整合优势吸引更多用户。
苹果也在新版iOS上搭建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家居的标准,将iPhone变成可穿戴设备的神经中枢和智能家居的控制器。此外苹果也在和汽车厂商合作,通过CarPlay让用户更便捷地利用iPhone控制汽车的娱乐功能。面对硬件日用品化的趋势,苹果的高度整合或许是保持高利润的可行之道。
互联网服务行业人人都爱微信
无论是数据还是切身感受,都不难察觉到我们和微信、WhatsApp这样的移动即时通信工具黏在了一起。腾讯最新的201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微信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4.382亿,同比增长56.9%,而WhatsApp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6亿,Instagram的月活跃用户超过2亿。
移动生活变成越来越重要的部分,这是微信和WhatsApp这样的移动即时通信工具能够迅速吸引大量用户的基础。2014年5月,全球移动互联网流量已经占据互联网整体流量的25%。去年同期的数据为14%。
微信和其他即时通信工具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成长逻辑。这些新兴起的移动端应用通常只负责向用户提供一个功能,Instagram只负责图片分享,WhatsApp只负责聊天……一方面用户享受这种简洁;另一方面,这些应用也小心翼翼努力维持这种简洁。但微信看起来是在接管一切—从提供媒体信息,到生活服务,微信正在深入到用户每个方面。
微信如此特殊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缺少一个像Facebook那样强大的平台。无论是微博还是其他Facebook的模仿者,都没有对用户形成持续而强大的吸引力。微博曾经有望成为这样的竞争性平台,但这个热门一时的应用过去一年的竞争力已经大幅下滑。
“Service as an App”,被人称为互联网女皇的行业观察者玛丽·米切尔在最近报告中,这样定义应用功能单一的现象。意想不到的负面作用发生—当用户需要很多服务时,手机里出现了很多的应用,通常需要滑动数个页面,才能找到需要的那个应用。除了最常用的几个应用,大部分应用被放入某个文件夹里,从手机屏幕消失,被用户想起成了一个小概率事件。
微信的成功同样得益于其自身的节制。接管一切和明智地节制之间需要平衡,否则一个平台成长的速度越快,其死亡的速度也越快。这样的逻辑可以解释开心网和新浪微博的突然火爆和突然衰落,这两个应用对平台中的信息和用户关系缺少有效地节制和梳理,结果最终变成了无效信息的聚集之地,从而失去了用户的支持。
对于微信和Facebook这样的平台来说,平衡是一个持久的问题。
媒体、电影和娱乐行业中国国产电影红火意味着什么?
中国电影市场目前的情况就像是一部科幻片,那么多不可思议的票房都出现了。9月初,有8部国产电影的票房都已经超过了4亿元。这8部国产电影的总票房接近50亿元,其中票房最高的《大闹天宫》达到了10.8955亿元。
5年前,国内单部电影票房过亿的导演只有10人左右,但如今过亿元已经不是一个优秀导演和演员的标准了。不可否认,越来越优秀的内地导演和演员为这种盛况贡献了能量,但市场容量和基础设施的暴涨才是真正的推动力。
艺恩数据显示,从1月到7月,内地电影院增长了近500个,电影院数量已达5129家。2013年,内地共有6.1亿的观影人次和217.69亿元的票房总收入。
电影所在的娱乐行业正经历着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娱乐产品和渠道都在发生痛苦的改变。在电影之外的娱乐领域,无论是资金还是用户的注意力都更多地转移到了像优酷土豆这样更偏移动端和娱乐化的平台上。
电影是娱乐业最传统的产品之一,它还能不断吸引更多用户的原因是它的体验和渠道没有被技术侵蚀到。但随着Oculus和GearVR2这些虚拟现实设备的出现,电影院以后也许不会再是看电影的最佳场所。
服装与服饰行业李宁为啥还在清库存?
自从2008年奥运会以来,李宁一直都在做同一个对公司有意义重大的动作—清理库存,但是这家公司始终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8月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6月底,李宁的存货从去年年末的9.42亿元增至10.89亿元。
除了内部管理问题之外,李宁库存困境更重要的原因是消费者不喜欢李宁的产品了,或者说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实际上中国人对于穿着的选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
你可以在快时尚品牌解决大多数日常穿着,在Michael Kors、Kate Spade或者Marc Jacobs、3.1 Phillip Lim这些轻奢、设计师品牌中偶尔尝鲜,一线奢侈品可以是奖励自己的礼物,而耐克、New Balance这些运动品牌也已经成为时尚选择的一部分。当然还有淘宝,不管是那些小众到还没在中国开店的国外品牌,还是国内各个角落里冒出来的小设计师牌,都足够让你的衣柜不再单调。
快时尚品牌则已经开始精耕二三线市场。这使得李宁这种原先在三四五线城市和小城镇随处可见的国产服装品牌,正在面临洗牌。2013年,美特斯邦威关闭了220家门店,七匹狼的关店数超过500家;而包括安踏、匹克、李宁等在内的六大国内运动品牌则总共累计关店3067家。更为残酷的是,服装品牌的线下门店正越来越成为其形象店或试衣间,在新开业的大型购物中心中,服装零售类的业态的占比已经比过去大为减少,其本身的客流量也远不及那些天天排队的餐饮店。
对于李宁这样的品牌来说,清库存是个永远不解决实质问题的动作,更重要的事情是要为年轻一代消费者提供足够兴奋的产品,以及他们喜欢的购买体验。
零售连锁行业消费者不爱逛街了
沃尔玛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过得并不痛快,财报中的数字更是证实了它经历的煎熬。截至4月30日的第一财季,沃尔玛实现净销售额1142亿美元,同比仅增长0.8%,创出近5年来最低增速,净盈利则下滑5%。与此同时,沃尔玛美国商店的客流量同比下降1.4%,连续第6个季度下滑。
消费者们更愿意在网上点击付款来购买日常用品,而不是开车去沃尔玛这样的实体店了。在美国,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2013年,亚马逊的销售额为678亿美元,而同期沃尔玛的收入是1350亿美元,作为一家新型电子商业平台,亚马逊距离沃尔玛并没有那么远了。
9月,阿里巴巴终于启动其声势浩大的IPO,提交给美国证监会的资料显示,阿里巴巴最高将融资234亿美元,市值将达到1550亿美元左右。此前京东商城5月在美国上市,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其估值从80亿美元增长到IPO时的262亿美元。
无论是京东这样的自营平台还是淘宝那样的小商家集合地,都吸引了大批的消费者。据京东财报,其2013年的总营收为693.4亿元人民币,而阿里平台总交易额为1.542万亿人民币。
网上购物在中国的影响已经远远比它在美国或其他国家更加广泛,究其根本原因无疑是价格。无论是京东还是淘宝,它们在网上卖着跟商场里一样品牌的商品,但价格通常比商场便宜30%到50%。同样的钱花在网购上,远比在商场购买更能够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和购买力。
商家不得不为线下实体店的租金付出高昂的租金成本,这些成本被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是传统实体店的窘境,技术带来的变革将它们推到了这一窘境里。
未来会不会没有商场可以逛了?据福布斯报道,中国已经有超过2500个商场,是美国的两倍。美国在1990年代有过一波商场破产浪潮,大的运营商如DeBartolo和Campeau都失败了。不过,正如我们所见,更好的像西蒙地产集团和韦斯特菲尔德集团则还在蓬勃发展—它们通过与优秀品牌联合提供更好的服务活了下来。
针对上面那个问题,答案是,有,但是是那些更好的商超。更多的购物,会在网上完成。
食品与饮料行业人们爱喝贵的矿泉水
当许家印在足球场上为恒大冰泉做完一切铺垫后,这个新晋杀入饮用水市场的品牌在20天内砸下13亿元做了一支广告,宣称自己“搬运的不是地表水,是3000万年长白山原始森林深层火山矿泉”。
这句广告词试图去突出恒大冰泉的高端水属性—在多数中国消费者的眼中,“高端”几乎等同于“健康”和“安全”。正是人们对饮水健康的这种要求使得这个新市场正在变得十分热闹。
从2010年开始,昆仑山、百岁山、恒大冰泉等单瓶定价在5元以上的饮用水陆续出现在市面上,巴黎水、圣碧涛等进口水也在几乎同一时间通过高端超市和电商打入中国市场。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高端瓶装矿泉水市场零售量超过50万吨,零售额达108亿元,零售额增长率高达42.6%,是中低端水增长率的近3倍。
在这个与吃密切相关的行业,健康及安全与否正越来越成为决定一个产品或者品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受到福喜事件、速成鸡事件以及禽流感影响的百胜在中国市场遇到了严重的业绩下滑。百胜9月发布的业绩预告称,预期截至8月底的第三财季中国业务同店销售额下降约13%,并将继续下滑。
迟早会被健康击败的还有碳酸饮料。可口可乐公司的碳酸饮料全球销量已经在2014年第一季度出现了下滑,这是自1999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变得挑剔—如果有得选,为什么不吃得健康一点?
家庭与个人用品行业大公司不得不变专心了
宝洁已经臃肿得不成样子了,这家公司目前拥有将近200个品牌。8月初,宝洁宣布了一项庞大的瘦身计划,要剥离超过一半的品牌。宝洁将保留70至80个最大的品牌,并最多剥离其他100个表现落后的品牌,那些保留的品牌占其总收入的90%,利润的95%。
2013年重返公司的雷富礼在出售宠物食品业务的声明中写道:“退出宠物护理市场是宝洁公司为专注于核心产品迈出的战略性一步,而此次转向有助于我们为消费者和股东们创造最大价值。”
卖日化品不再是件容易的事情。8月初,宝洁发布了2013/2014财年第四财季财报,当季营收201.5亿美元,同比下降0.7%,此前的市场预期是202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还是建立在宝洁裁减掉5700个工作岗位、节约近12亿美元成本基础之上的结果。
宝洁自己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不断被本土品牌抢占市场,据欧睿咨询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洗衣粉和肥皂品类中,中国本土的广州立白和纳爱斯集团的产品市场份额已达27.6%,而宝洁仅占7.6%。
跨国日化品牌在中国正逐步失去优势。在这种背景下,露华浓、卡尼尔等跨国品牌已经退出中国市场。联合利华上半年出售了意面酱业务乐鲜、百得利以及减肥产品Slim Fast等食品品牌。出售非核心业务,抓住核心市场的核心业务—这是日化巨头在这一年做的事情,专注应该是一个公司最基本的选择。
汽车行业汽车业为什么开始标榜新技术了?
传统汽车厂商也在自我保护式地向技术靠拢,与Google和苹果这样的公司联合起来。今年3月,苹果宣布推出基于iOS的CarPlay。9月初,加入CarPlay阵营的汽车公司已经达到31家,福特、通用、本田等主流汽车公司都在其中。
今年1月,Google牵头成立了Open Automotive Alliance,目的在于加速汽车行业的创新,将Android Auto引入中控台就是它的宗旨。Google这款车载系统将在2014年下半年上市,当前合作伙伴包括奥迪、克莱斯勒等40多家汽车和技术品牌。就像我们以前会互相询问“你的手机是什么系统”,以后我们恐怕要问“你的汽车是什么系统的”了。
传统汽车公司如此热衷技术只有一个原因—它们感受到了特斯拉这样的技术公司带来的威胁,以及消费者对Model S的狂热。这部在全球掀起风潮的美国造电动车,不是来自传统汽车城底特律,而是硅谷IT创新中心。
它看上去像一个技术产品,而不仅仅是汽车:只要踩住一个踏板就可以开车启动,从0加速到100公里只需4.8秒;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块17英寸的中控触屏—除了双闪灯和副驾储物箱按钮独立于中控屏外,所有的控制操作都在中控屏上完成。
尽管价格较高,特斯拉2013年的销量仍在2.25万辆左右,全年营收20亿美元,同比增长387%。重要的是,特斯拉因其颠覆性,让整个行业更加关注电动车可能性。在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的计划中,更加便宜的售价为3.5万美元的车型将会在2016年推出。
而最显示其决心的一个举动是马斯克6月12日宣布将特斯拉“开源”,免费公布其所有的专利。1980年代,IBM采取了开放相应的技术标准的策略,使得大量的PC兼容机厂商蓬勃兴起,竞争对手王安电脑公司由于与IBM标准不兼容而被淘汰。特斯拉所拥有的160多项专利主要集中在电池管理方面,遵循IBM的逻辑,围绕特斯拉电池技术的电动车厂商有可能兴起,而特斯拉标准的充电网络也有可能形成。
马斯克在公开信中写道:“大公司的电动汽车项目规模极小,电动汽车销量占总体销量的比例平均不到1%。相信特斯拉、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以及整个行业都将受益于一个共同而快速发展的技术平台。”
制药和医疗保健行业专利为什么玩不下去了?
对于绝大多数的制药公司来说,现在是一个需要为自己寻找药方的转折时期。
去年7月在中国爆发的商业贿赂事件严重打击了制药类跨国公司的业绩,包括葛兰素史克、礼来、赛诺菲等公司都牵涉其中,但专利到期才是一个真正严重的问题。
据估计,2013年因专利到期原因,制药企业将面临约为280亿美元的潜在损失。虽然每年各大医药制造企业都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新药研发,但是由于FDA对于新药审批流程控制的日益严格和治疗复杂疾病新药研发成功率的下降,这意味着具有专利药品优势的制药企业,其销售收入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对于这些企业而言,2013年的糟糕情况已经延续并影响了2014年。
在2013年,安吉丽娜·朱莉的名字第一次与生物医药行业扯上了关系。在经过基因检测发现自己患乳腺癌的概率达到了87%以后,她选择了双乳切除手术,以降低罹癌风险。这让早已存在多年但仍然广受争议的基因测序一下子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为安吉丽娜·朱莉提供基因测序服务的Myriad Genetics的股票价格在过去一年里,上涨了超过25%。制药行业研发的重心已经逐渐转移到小型公司和技术类公司身上,这也正是大型制药公司专利模式失效的根本原因。
对于制药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庆幸的趋势—技术的融合和成本的下降,使得更多的创新公司可以参与进来,这会重新激发整个行业的研发热潮。
房地产行业集体降价的杭州楼盘能代表全国吗?
今年春节后杭州出现的楼盘集体降价被认为是当地住宅市场明显供应过剩的信号。在这个房价堪比一线城市的市场,今年年初共有12万套新房和10万套二手房的库存,并在未来一年还会有14万套的新房入市,而2013年当地的消化速度则大约是8.7万套。
整体市场也在面临相同的困境。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3年国内商品房待售面积达到4.9亿平方米,相当于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13.1亿平方米)的38%,“存售比”(待售面积与销售面积的比例)达到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第一季度,商品房待售面积进一步增加到5.2亿平方米,同时销售面积达2.0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了3.8%。
只有像恒大、碧桂园这样主打刚需市场的地产公司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还争取到了一定的生存空间。今年1月至6月,恒大地产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额693.2亿元,同比增长55.4%,完成年度1100亿目标的63%,并且是国内唯一一家在前5个月就已实现全年销售目标过半的大型房企。
过去几年的信贷收紧,使得中小规模的开发商很难再靠银行借贷获得资金,转而面向风险更高的信托或私募融资渠道,资金链压力增大。再加上改善性和投资性的购房需求被抑制,卖不出房已经越来越成为二三四线城市开发商需要面对的现实。
【智能手机消费行为分析】推荐阅读:
智能手机经典广告词06-17
智能手机销售话术06-23
三星智能手机销售问卷调查08-04
禁止携带智能手机进校园倡议书09-10
《智能手机对生活的影响》调查总结11-11
学生手机消费行为分析08-28
智能产品定位分析10-29
关于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调查方案06-15
人工智能职业环境分析08-10
关于手机消费的调查问卷—经济统计学方面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