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影视化

2024-06-27

网络文学影视化(共8篇)

1.网络文学影视化 篇一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与意境》中曾言:动天地,泣鬼神,参造化之权,研象外之意,这是中国艺术家最后的目的。由此可见,虽然是写实的创作倾向,但其目的仍是以视听语言体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从近年来优秀的戏曲影视作品可以看出有这样几种主要的创作手段:

1、将虚拟表现的时空环境具体化

传统的舞台戏曲中的时空环境都是以演员的唱、念表演表现出来的。唱、念所体现的一般是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例如《空城计》的魏蜀交战的背景,《霸王别姬》中的垓下之围都需要主人公以唱白的方式将时空环境交代给观众。《空城计》中诸葛亮唱到: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可听得到城外乱纷纷,锦旗招展空泛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一面交代了自己所处的时空方位,另一方面又阐释了剧情背景与情节的发展方向。《霸王别姬》中项羽唱到:枪挑汉营数员上将,虽英雄怎提防十面埋藏,但将令休出兵,此一番连累你多受惊慌。既将前面情节的发展做了回顾,又为情节往后发展埋下伏笔。而戏曲影视作品则可将剧本中有关宏观历史背景的内容直接以场景、布景、光效、音效的手段表现出来,且实体的时空环境能更快、更有效的作用于观众心理。缩短了观众对虚拟舞台表演进行接收—想象—理解的过程,并能更快的传递戏剧内容的信息,便观众更快的进入戏剧情境。而在众多的戏曲电视剧中,如《罗敷女》(2008年邯郸市影视艺术中心出品)和飞天奖获奖作品《招贤记》(2009年浙江越剧团影视部出品)等完全按照常规剧情类影视作品的创作方法在历史背景、场景设置、叙事模式上遵循现实主义的原则,完全脱离了舞台限制,力求去营造真实、自然的生活场景。另一部优秀戏曲影片《廉吏于成龙》(2007年上影集团出品)中虽然在创作手法上运用了间离效果,但大量实景和物件细节的运用却承担了很多戏剧任务,而在传统舞台戏曲中,有限的砌末道具只作用于观众的想象,并不能点示人物的环境,而写实的运用物体道具则使得作品的信息量及真实感的营造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将虚拟表现的生活动作个性化

传统舞台戏曲中,有相应的程式手法去虚拟生活中的许多实体动作,如吃饭、喝水、睡觉等。但戏曲程式一般只表现这些动作的最基本意思,缺乏对于人物个性的描绘,并很少来承担戏剧任务和作用于情节发展,而在写实的创作思维指导下的戏曲影视将此类动作生活化、个性化。由于对戏曲舞台的演出特点、人物细微的情绪活动往往通过夸张强烈的表情和手法来展现。例如各种角色的行当的笑法、哭法、步法、手势等只能代表一类人物的表现方式,却始终无法有效的具体的表现一类人中人与人的不同,也很难体现人物的特殊性格与细微的内心活动。而视听语言的运用却可以对戏曲材料进行选取组合,灵活的镜头不仅可以详尽的展现人物的生活动作,更可以分解、放大、强调以及改变被摄物的性质,以深入到人物内心,去表现个别人最细微的情绪流露,同时也营造和丰富了情节的氛围。在戏曲片《廉吏于成龙》中,尚长荣、关栋天等主演没有勾脸,只以简单的化妆造型进行演出,打破了脸谱化的人物角色模式,丰富的表情和生动的表演赋予人物丰满的个性,而导演在情节表现上所进行的精致的镜头调度与力度十足的剪辑手段使得本片的间离效果被紧张、真实的故事情节所掩盖,观众依然得到的是影视作品带来的真实幻觉。将生活动作的个性化,目的是在刻画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对造型材料要进行转化更要发挥镜头语言的优势,和蒙太奇手段,其主要功能在与强制性的引导观众注意力,对细节选择强调与放大,以及画面、声音的对位运用。在《廉吏于成龙》于成龙向王爷请命的重审案件情节中,二人的前后景关系镜头,将两人的性格和心理活动不断进行对比,同时运用剪辑手段,将于成龙的跪地仰头与王爷跌坐在凳子上的镜头并列起来,将二人的心理攻防推向高潮。丰富的移动镜头和细节强调带来的不仅是人物的个性表现,而且在叙事的深度、广度以及情绪的感染力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戏曲片《桃花庵》中,窦氏到庵中查访妙善一场,妙善心中恐被问及早年与窦氏之夫张才的情事,献茶时心神不定,遂将将茶盘递反,导演以很简单的一个从妙善递茶盘的仰拍镜头与窦氏接茶盘的双人镜头的对切,就将妙善极度慌张和窦氏的疑虑真实的表现出来,而在固定距离与角度的舞台戏曲中,观众对此细节的观察很难取得如此深刻的印象。

3、将假定性创作手段表现的的情节内容对象化

舞台戏曲中有大量的无实物表演,此类表演由演员通过身段、步法以及一系列戏曲程式创造出戏剧情境以及自然环境。演员在进行此类无实物的表演时一方面要成为所要表现情境的动作发出者或感受者,另一方面又要将此情境所带来的感受和效果通过形体表现给观众。在此过程中,演员将长期观察、揣摩的现实生活动作并经后天高度的提炼、概括和典型化的艺术化加工,以致最后产生景随人移的艺术效果。在演员进行此类无实物表演时并没有实际的时空环境,也就没有实际的动作发生、接受、反映。如演员表演骑马、上楼、躲避风雨、摸黑走路等。演员是通过一系列程式化动作来表现,至于时空环境的具体特征需要观众对演员表演的动作幅度,表情夸张程度等进行判断和想象。戏曲片《廉吏于成龙》斗酒段落中,舞台戏曲还是沿用了一桌二椅的基本设置,酒中龙套持酒坛立于背景处,观众在固定的距离观看到的是近似于平面的演出场面。而在电影戏曲片中,室内的立体布景与丰富的镜头调度取得的是人物动作为主体的空间展示,尤其喝酒时高角度俯拍的效果不但捕捉到人物喝酒的神态、酒杯被向空中抛出的画面更将此段落的情绪推向高潮。此时酒杯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作为物件的细节已经不仅仅是具有象征功能的普通砌末与道具,而是借以抒发人物感情的承载物。舞台上饮酒往往是虚拟表现的内容,而在此片中将饮酒作为表现主体浓墨渲染,完全依赖于镜头语言的灵活运用和凌利的剪辑手段。所以不难看出,将假定性创作手法表现的内容对象化,不仅能提供一个场面内丰富的视觉信息,同时还能扩展叙事功能,表现人物的情绪和内心活动。从此类影视作品中得出的经验告诉我们,写实的创作思维将虚拟表现的情节、内容、时空环境具体化,对象化的同时,将这些素材转化为包含作品主题思想,具有烘托情绪气氛,承载人物感情的视听形象是更高的要求。

2.网络文学影视化 篇二

一、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受众参与心理

(一) 受众求新的心理

微视频是以新媒体为主要播放平台的, 依靠手机、电脑、微博、微信等流媒体进行传播, “流媒体又叫流式媒体, 是用一个视频传送服务器把影视节目当成数据包发出, 传送到网络上, 它是一种新的媒体传播方式, 而非一种新的媒体。”随着这种便携“移动式”的娱乐方式的出现, 这些移动设备以及无线网络的高度覆盖率满足了受众对新事物的追求, 人们不愿意做落后于时代潮流的人, 网络“碎片化”的便捷性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求新心理。

网络时代中的影视受众, 为了让自己不成为“局外人”, 跟上时代的脚步, 其迫切地需要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信息动态。网络传播的速度是其它任何媒介都无法比拟的, 互联网开创了一个这样前所未有的开放化的环境, 人们渴望第一时间得到新的内容, 新的信息, 希望自己能在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 受众求快求全的心理

网络影视“碎片化”的方式与电影、电视连续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一般在几分钟的短时间内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表达出来, 有时甚至还能够反映社会问题, 给人以乐趣或者启迪。现代高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对精神上享受的追求也在随之提高, 然而高品质的追求和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时间碎片化”作用的加强, 使受众在心理上也需要得到一种与之相符的“碎片化”的影视, 网络影视碎片化的出现担当着这个时代传播的重任, 它以短小精悍但表述完整的剧情情节取胜, 作为一种被“碎片化”了的视频, 它极大地满足了受众所需的畅快体验, 这种形式的网络影视更易被“碎片化”的受众进行传播, 因为它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满足了受众求全和求快的心理。

(三) 受众的自主表达心理

网络传播的无限制性改变了受众的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让受众也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微视频首要播出平台多是自媒体, 受众在观看的同时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看法, 还可以转发分享至好友平台与朋友实现全方位的互动。受众还可以利用自媒体的便捷性, 将自己感兴趣的微视频或者自己拍摄的微视频传至个人客户端与他人分享, 对同一个微视频产生文化认同的群体还可以将微视频二次传播, 建立交流论坛表达自己对微视频的看法, 产生一种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将会成为微视频发展的推动力。

二、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受众参与方式

(一) 人际传播

自媒体的便携性和移动性, 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地选择观看, 并且被“碎片化”了的影视更能满足高效率的生活方式。自媒体的出现把受众也带入了一个自主化传播的时代, 影视“碎片化”正是自媒体时代的一个产物。网络摆脱了空间的限制, 扩展了受众间个人信息的交流, 人际传播的性质得到了强化。

新媒体的“低门槛”使越来越多的网民拥有了自己的“个人门户”, 这个“个人门户”可以构建自己的社会平台也就是每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每个人获得信息都是从网络关系中, 也就是说自媒体平台上的大众传播也需要依赖于人际传播来实现。例如, 在浏览微博时看到自己感兴趣的短片, 只需按下转发或者评论按钮就能参与到自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去, 或者还可以@自己微博上的好友与好友一起分享;还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将自己观看到的视频发送给好友, 而对方或许正在看电视、做家务、看书等, 都可以在接收到你的信息后, 轻轻一点进入你所分享的网页观看, 当你分享的东西被对方认可以后, 他同样可以再次通过自己的“个人门户”分享到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中。以个人为中心, 与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行信息的传播, 各种信息碎片在“个人门户”中实现人际传播。

(二) 自主传播

自媒体的易操作性让网络传播者信息的发布变得非常容易, 任何一个受众通过简单的手指操作就可以在操作的瞬间变成一个信息的传播者, 根据自己的想法, 传播者极具个人观点的内容。受众在观看过程中更愿意参与其中并成为制作者的一员, 并且在传播过程中集合了个人的意愿和看法, 受众更乐于把带有个人参与制作的视频放到分享平台上进行传播, 这样更好的实现了受众的自主传播。

例如, 奇艺网曾推出过片段分享功能的通道, 为用户提供了自己动手对电影解剖的“工具套装”。通过这个简单的功能, 可以让热爱影视作品的用户, 根据自己的喜爱将所观看到的大片、热播网络剧中挑选出自己认为最喜爱最具有分享价值的画面或者片段, 然后通过屏幕下方的分享链接按钮, 将自己截取的片段分享到微博、微信当中的好友圈里。通过这样的一个分享工具, 广大用户不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 用户在欣赏片子时, 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偶像的经典造型截取进行加工制作, 然后上传到粉丝圈中;一部电影中有时会出现各种穿帮镜头, 一些影迷在观看时, 可以把这些穿帮镜头进行二次剪辑组合成为一个新的恶搞视频上传到网上供受众欣赏;这些被“碎片化”的内容都会被用户整合后在微博、微信、论坛等一些自媒体平台上加以传播, 用户与网络传播间的互动也由此开启。

用户不但可以对已有的视频节目进行加工传播, 同时还可以自拍视频, 上传语音照片也成为新的传播形式。新浪微博就增添了手机发视频的功能, 它不再局限于原本140个文字框内, 最大的亮点就是手机可以拍摄后即刻上传到微博上去, 让受众真正享受到“随手 (下转第44页) 拍”的乐趣。不再只是用静态的照片配以单纯的文字描述来展现自己的感受, 可以将所有开心的、不开心的, 还有想要与人分享的事都可以通过拍成小视频的模式, 在最短的时间内分享到自己的新浪微博上。微博开启了用户自主传播的新形式, 用户不再是守着电脑观看着永远也放不完的电视连续剧, 微博的一键分享以碎片化视频化的形式记录了更加真实的碎片化生活, 开启了视频传播碎片化的分享新时代。

(三) 等待传播

原来的影视受众通常都是聚集在一个公众的观影空间, 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观看同一部影片, 这种时间、地点性的限制使他们具备了群体性和共享性的特征。而网络的出现带来了个人的私人空间, 网络影视受众多选择用个人的笔记本电脑、手机、ipad等一些私有的电子设备观看影视作品, 它打破了原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观影行为在无限的虚拟空间中完成, 用户更乐于通过在网络虚拟的环境中释放自己的感情。用户可以在家打开电脑、手机、ipad等搜寻自己感兴趣的“碎片化”影视, 可以在个人化的空间中欣赏, 正好满足一些不愿将真实情感暴露在现实中的受众。

在一些公共场合的LED屏幕下经常会播放一些“碎片化”的影视片段, 可以供休息区的人观看, 一些时候路过的人群也会被这些片段吸引, 停下来驻足观看;他们在接受“碎片化”影视的同时也是在传播着这种播出方式。自媒体的个人性就体现着用户的主要需求, 用户希望可以在家中、在汽车上、在等公交时还有在吃饭时, 无论什么时候, 只要是用户觉得需要就可以随时掏出移动设备搜寻自己感兴趣的碎片化视频, 点开就可以观看, 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 用户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感兴趣的碎片化影视进行观看。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碎片化环境越来越明显, 被“碎片化”了的受众将成为新媒体争夺的资源, 受众参与自媒体传播的时代会快速的走进我们。新媒体的互动性使传统媒体的传播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是受众的参与也为传播带来了新的可能, 并且也为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提供了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李法宝.影视受众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8:250.

[2]刘昊.碎片化语境下的网络传播策略[J].网络传播, 2012-05 (80)

[3]赵冬梅.2013.从池大雅作品看江户时代日本文人画的特征[J].安徽文学, 2013年第10期

[4]赵冬梅.2013.日本气象厅 (JMA) 百年沿革[J].黑龙江史志, 2013年第24期

3.网络文学影视化 篇三

关键词:IP ,网络文学影视化,电视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96-02

“IP”即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一词在中国的影视文化界受追捧开始于2014年,更有业界人士称2014年为“网生代”元年。有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的网络改编剧基本为零,到2014年就增加了20多部小说改编电视剧, 2016开年至今,已有超过110部网络小说售出影视改编版权。 而在去年举办的第21届上海电视节上,“IP”一词也频频出现,很多论坛和发布会上都提到了这一词语,这表示“IP”不仅受很多影视制作人的追捧,如今更是成为了电视节上的“重头戏”。IP种类繁多,涉及文字、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有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美术、摄影等诸多种类。由此可以看出“IP”热潮涉及的领域很广,本文仅从网络文学作品影视化一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网络文学影视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实现网络文学影视化的理性发展。

一、网络文字作品IP改编的价值体现

这里所说的“价值体现”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小说本身是否有改编的价值,另一方面改编后的作品是否能体现原著的价值或者散发出比原著更大的价值。近两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对电视剧播出的新政策:自2015年1月起,实行“一剧两星”,即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同时在两家上星频道播出的政策。这也就是意味着实行了10年的一部电视剧最多能在4家上星卫视同时播出的政策已经下线,由此电视剧在小荧幕前的曝光率就下降,要保证更好的宣传效果,必须着重依靠互联网等手段的辅助。利用成熟的网络作品而改编的影视剧,表面上只是将原有文字作品变为影视作品,事实上,这种改编更是将原作品下的读者无形中移植成为新影视剧的观众,这种近乎“投机取巧”的手法能够让作品在创作初期就形成很大的宣传效果,作品自身带有的深厚受众基础更是影视剧成功的一大保障,因而2015年从IP改编的电视剧如《何以笙箫默》《伪装者》《花千骨》《琅琊榜》等迅速占据各大电视台的黄金档,并且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其中也不乏改编不尽人意之作,如《云中歌》《华胥引》等,影视剧播出后的反响远没有原作大。盲目的购买IP,试图用IP绑住受众的做法并不可为,网络文学改编成电视剧要看转变后其价值是否有增加的可能,即IP是否适合改编。文学作品和电视剧两者的创作思维是不同的,有些好的文学作品事实上并不具有电视思维,机械的认为原作人气高则改编的影视剧则同样高人气的想法是荒诞的。在对IP的选择上要极其慎重,正如前文所说,并不是所有IP都适合改编成影视剧,要考虑的方面很多如作品内容、价值观、受众等等,就《盗墓笔记》而言,作为文字小说它的内容有情可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如果拍成影视剧,就要考虑好多东西,例如内容是否与主流价值观相匹配,为了符合主流价值观而改编太多的话会失去原小说的魅力,从而流失观众,不做太多变化又没办法在电视上播出,而只能限于网络剧,这类小说改编的难度可想而知,改编的适度把握是对制作团队的极大考验。

再者,影视作品改编后的价值体现。同样是改编自小说《鬼吹灯》系列,《寻龙诀》和《九层妖塔》的播出效果明显有千差万别,《寻龙诀》并没有无条件遵循原小说,而是做了合适于播出的部分更改,这也是该电影高票房的一大原因。同样是改编,电视剧《云中歌》似乎并没有获得成效,电视剧将原著中惊心动魄的政治阴谋、朝野党政几近略去,使整部剧俨然成为了迷迷糊糊的爱情故事,原著的光彩似也淡去。影视剧相比文字更直观,丝毫的不合逻辑都会被观众敏锐的察觉甚至改变受众的观看心理,例如《云中歌》中:云歌和刘弗陵在孩童时期偶然相遇,临行时有个十年后长安相见的约定,故事从此展开。事实上类似与“约定”之类的电视剧也有的,而且这种情节也能勾起观众的兴趣,所以照常理来说并无差错。小说中是否关于两人儿时结下一生约定的铺垫做好暂且不说,既然要将其以电视剧形式呈现,那么这个逻辑上的空缺一定要铺垫好,否则不足以撑起整个故事框架。电视之于观众和小说之于读者是完全不同的意义,有着不同的要求,电视媒体从最开始就比小说有着传播形象化的优势,因而观众的要求起点就高,这也是电视优势所承载的责任,某些荒诞的小情节出现在网络文字作品中观众可能会一笑而过,并不会深究,但如果同样的情结出现在电视剧中就要敲响警钟了。因而改编既要注意原著的原汁原味,同时也要注意电视的规则。

二、制作方与IP提供者间的密切合作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吴兵认为:“IP改编的“井喷”并非是原创动力不够,而是目前的市场判断机制还不能准确提供对原创剧本的判断依据,而IP则能直观地展示一个作品的潜在消费群体和市场价值。”中国影视产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创意短缺是“IP热”出现的首要动力,专家人士认为“IP”热实际上反映了业界对作品内容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专注于作品内容更是影视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找到文字作品和电视思维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就要求两者的外在形式载体IP提供者和制作方之间密切合作,才能良好的促进网络文学影视化健康进行。有些商业资本本身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判断能力,仅仅依靠IP自身的受追捧程度必然是行不通的,要有专业的制作团队与IP提供方进行剧本的创作和重组,彼此协商磨合的过程也是提升原著商业价值的过程,现如今,与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相似的是:影视剧本的创作也不再是单向的过程,而是有一个和观众互动的双向过程,相比于制作方,IP提供方经过长期的写作和与读者的互动,能够清楚的抓住观众对作品的期待之处,了解作品的亮点所在,而制作方再将这些元素转化为具备电视思维的剧本。电视剧《琅琊榜》《伪装者》的制作团队是曾制作过《闯关东》、《北平无战事》等大热电视剧的孔笙、李雪团队,该团队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在预算超支的巨大压力下仍固守制作优良电视剧的赤诚之心,这是现下IP热的典范。改编,实际上就是将原文学作品赋予电视思维使其适合于屏幕播出,IP的受欢迎程度高也就意味着改编的难度之大,因而IP所有者和制作方的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两者分工合作、各取所长,从而提升作品质量,这是网络文学影视发展的重要方向。这种合作体现在具体的制作上就是剧中或者影片中角色演员的选择,IP所有者心中有已经成型的人物原型,相比于制作者所想它更接近观众心中人物的原型,胡歌、赵丽颖、杨幂、霍建华等一众高颜值明星频频出现在屏幕上,这就是考虑到人物原型和观众接受程度两方面结合的结果,有了精心打造的制作团队,加上高颜值的演职人员,因而可以看到近两年所有的网络文学影视作品大多是“高颜值+大制作+高投资”的制作模式,如《琅琊榜》《花千骨》等

三、实现跨领域融合,打造产业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社会的自觉规律,互联网大环境下,不可否认,网络文学影视化的根本原因仍然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在互联网时代,对于一个IP来说,实现其经济价值增值的方法很多,成功的将IP改变为影视剧并不是结束,而是要充分发挥其余热,创造边缘价值以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把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或者把动漫作品改编成网络游戏等,其反应的实际上就是各大媒体间的跨领域合作,某些成功的作品在所属领域的发展空间明显已经达到上限,而与其他媒体的合作一方面能扩大自身作品的价值,另一方面借助其原有的作品影响力,后来媒体无形中受益颇大,仅关注度一点就相较于该领域其他作品高出很多,起点更高成功率更大,一举两得使双方能够很快达成共识,实现融合。电视剧《琅琊榜》成功播出后同名网络游戏迅速上线,注册用户直线上升,电视剧相关音乐的下载量也遥遥领先;《古剑奇谭》《仙剑奇侠传》《轩辕剑》等知名游戏被改编为电影;源自国产动漫形象的《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由音乐改编的电影如:高晓松监制的电影《同桌的你》何炅执导的《栀子花开》、流行金曲《爱之初体验》同名大电影;由小说改编而成的《何以笙箫默》《左耳》《万物生长》等作品。《死亡循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盗墓笔记》等一大批网络小说如今也已公布了IP项目的启动。虽然其中也有部分作品有滥竽充数之嫌,但依然有越来越多跨领域合作成功的案例,媒体间的互动为作品带来的效益是可观的,一部作品可以积各家之长,运用各种渠道和手段宣传自身,通过影视产业与文学、动漫、游戏等领域的跨界融合进行模式创新,创作出了更多不同形态的精品,不仅丰富了IP的内涵、提升了IP价值,而且将迎合消费需求转变为了主动引导消费需求,这是网络文学影视化的可观发展方向,更是IP开发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制作方的专业素养,避免版权纠纷

“IP”热给影视界带来巨大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应注意到随之而来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是网络文学影视化健康发展的保证。“IP”热的光环下,网络文学作品影视化的频率节节攀升,成功的案例和巨额的回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制作者,甚至出现了将不适合于电视荧屏的IP强行搬上荧幕的现象,一度将IP的版权费用炒高,扰乱了市场,这就需要制作人秉承着较高的专业素养,用识作品的眼光挑选IP,如此既不会扰乱市场造成血本无归的局面,同时还可以避免沧海遗珠的现象发生。此外,在IP开发热潮中,不断出现的版权纠纷也是不可忽视的,注重IP的后续开发和综合管理,某一网络文字作品的资源开发可以构建起涵盖电影、电视、家庭互动娱乐、动画、音乐。杂志出版等的完整产业链,由此而来的就涉及到统一的授权问题,在授权开发方面,应着重注意“年限”和“独家”两方面,年限是根据作品的所需时间而定的,而独家则可以保证IP的排他性,即避免同时几家大型制作公司在使用一个IP的情况,避免IP的商业价值贬值,版权的应采取宁缺毋滥的原则,以避免对IP资源的过度开发。业内人士预测,由于IP价格被炒高,今后的著作权纠纷将会更集中。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法律部主任孙洁表示,IP凝结着作者创作作品的价值,完善版权保护政策,降低维权门槛,加大侵权处罚力度是IP开发的必要前提。资本追逐IP,目的是想把一个项目尽快变现,从侧面也反映了影视文化业界的急功近利和浮躁心态。如果一味地依赖IP、热炒IP,而摒弃影视内容本体,那么在资本的裹挟下,创作会越来越粗糙,原本就较弱的原创能力将受到进一步损害。因而影视制作者应保持理性的态度,秉承着较高的专业素养进行创作,影视作品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就是由于内容符合观众审美需求,IP也是凭借内容获得的较高人气,因而好的作品内容依然是影视界不倒的风向标。

4.影视文学赏析教案 篇四

影视文学赏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辛德勒的名单》的影视配乐、《放牛班的春天》的影视歌曲来了解影视音乐的定义与功能;

2、引导学生感受音色变化所产生的不同情感表现与剧情画面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关注影视配乐,初步接触主题音乐这一基本概念,体会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自制教学课件,音乐设备:电脑,多媒体

一、影视配乐

导入:

师:你喜欢看电影或者看电视吗?

生:…………

师:你记得你看过的电视、电影里面的歌曲吗?

请同学唱唱你们所熟悉的影视歌曲

生:…………

师:那接下来我让大家看这张图片,看大家是否熟悉这部电视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

师:那请问同学们熟悉这部电视的主题歌曲吗?

听音乐《敢问路在何方》

师:那有没有同学能说出几部外国电影、电视剧?

师:在这中间出现的音乐你知道是什么名字吗?

师:今天,李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大家仔细欣赏。观看完请回答:这些图片发生了什么故事?

欣赏《辛德勒的名单》图片

师:图片讲述了什么故事?欣赏《辛德勒的名单》

生:谈感受

师:很好。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影视音乐”。影视音乐按类别可以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无歌词的,叫做“影视配乐”;

影视配乐中又分为“主题音乐”和“场景音乐”

主题音乐:表达影片主题思想、基本情绪或主要人物性格的音乐。

场景音乐:主要是指某一个单一场景中使用的,只对具体场景发挥作用的音乐。

师:那请问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属于?

生:影视配乐。

师:很好。它来自美国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大家之前有看过这部电影吗? 生:没有。《辛德勒的名单》的故事概要主题音乐

师:这位就是辛德勒。他是一名德国商人,也是一名纳粹分子。在二战期间,犹太人的劳动力是最便宜的,因此,大量雇佣廉价的犹太工人的辛德勒大发横财,成为富翁。但后来,他亲眼目睹了犹太人被纳粹份子血腥屠

杀,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孩子、妇女、和老人,辛德勒由此震惊了。于是,他利用自己的身份拉拢纳粹军官,并创办了与纳粹军人息息相关的军工厂。他为了保护犹太人,向纳粹军官开出了1100多名的犹太人的名单,说开军工厂需要大量的工人。可是,纳粹军官怎么肯放过那些在他们眼中是老鼠、虱子的犹太人呢!于是辛德勒出钱,将一个一个犹太人买回来,名单上的不是人名而是一条条生命。可是我们知道,这么多被救的老弱妇孺有几个会制造武器、大炮,所以辛德勒工厂的产品都是不合格的,纳粹军官根本不要。这就意味着那些犹太人还是要被运到集中营,进行大屠杀。辛德勒为了挽救她们的生命,不惜花光了他的财产去其它地方购买合格的军用品给纳粹军官,因此,他破产了。二战结束,他工厂的犹太人获得了解放,可是作为纳粹份子的辛德勒可能面临着要被通缉。犹太工人,为了感恩,他们敲掉了自己的金牙,为辛德勒铸造金戒指,并联名写了一份为辛德勒辩护的书信,希望当辛德勒被审判时,这份书信可以为他减免罪行。可这时,辛德勒哭泣了,他为他自己不能挽救更多犹太人的生命而痛心。犹太人有句古话,“你救了一个人的生命,等于挽救了整个世界”。当他去世后,每年都有许多幸存的犹太人与他们的后代排着长长的队伍默默走到他的墓碑前,向他表示敬意与感谢。

认识作者:约翰〃威廉姆斯

约翰〃威廉姆斯,出生于1932年2月8日,音乐家,电影配乐大师。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影作曲家,曾获得40多次奥斯卡提名,其中五次获奖,承传了好莱坞黄金时代的交响乐风格,大气、辉煌、正统。1980年被任命为波士顿通俗交响乐团第19任指挥,自1993年退休至今任该团名誉指挥。同时还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坦格尔伍德音乐节的驻会艺术家。

五、师:这么优秀的影视配乐,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我们来完整聆听它的主题

音乐。请你在聆听的时候,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钢琴?小提琴? 主奏乐器:小提琴为什么选用小提琴?声音绵长 模仿人声

乐器的音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奔放?深沉?高兴?忧伤?

主题演奏了几次

每次音区、感情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第一次 中低音区,如泣如诉。

第二次 高八度反复,哀而不伤,充满省思和缅怀。

第三次 在低音区继续延续,表现出人们的痛苦、奋争与希望。

师:因此,这首音乐的旋律起伏大吗?

旋律起伏很大。跨越了三个音区。

为什么作曲家选择创作起伏这么大的旋律?

生:……

师:从乐器的选择到旋律的创作,无不体现了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的精心安排。约翰〃威廉姆斯在为这部影片配乐时,选择了简练柔和的旋律。与约翰合作的是举世闻名的小提琴家伊扎克〃帕尔曼,他也是犹太人,这次两位巨人共同合作,用音乐描述了二战期间犹太人做遭受的苦难。

因此,1993年该片获得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作曲等7项大奖。

二、影视歌曲学习了“影视配乐”以后,我们再来认识另一类有歌词的影视音乐,叫做“影视歌曲”。影视歌曲中又包括“主题歌”和“插曲”两类。

主题歌:表述影片主题思想或概括影片基本内容、人物性格、戏剧矛盾冲突的歌曲。

插曲:指在影视片中出现的歌曲,并常常出现在一些重要场景中,与剧中的情节发展紧密相关。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部音乐短片《放牛班的春天》

师:通过影视歌曲的欣赏,同学们觉得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哪些内容呢?猜猜看

生:学校、学生、东西掉了、唱歌、老师教唱、作曲

玩耍、合唱、独唱、纸飞机、老师离开、师:……

师:对,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刚才同学们欣赏到的短片是著名的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就是1949年的法国乡村,音乐家克莱门特到了一所外号叫“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学校的校长只顾自己的前途,残暴高压。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他重新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然而,事情并不顺利,马修发现学生皮埃尔拥有非同一般的音乐天赋,谆谆善诱的克莱门特把其音乐天赋发掘出来,为成为世界著名指挥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刚才我们欣赏到的短片就是马修老师用音乐去感化教官,教会孩子们用音乐重拾失落的童年乐趣的事情。

5.网络文学影视化 篇五

影视作品除了原创,就是改编。文学作品改编成成功的影视作品不乏其例,比如《乱世佳人》(《飘》),《围城》、四大名著,《现代启示录》、《聊斋志异》、《白鹿原》、《红高粱》、《暖》等。有统计显示,影视界比较成功的电影电视剧,有大部分是改编的作品。中国有丰富的文学财富,因此我们有大量的影视改编的资源,本节,我们学习影视剧本的改编,包括其条件,方法等。

第一节 影视剧本的改编及其原则

所谓的改编,指的是改编者寻找合适的文学文本作为底本,按照剧本的基本要求将文学文本改编成适合演拍的影视文学剧本。

一、改编的前提

认真选好改编的对象,包括,1.原作要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较深的思想性或情感性。比如由《万家诉讼》改编的电影《秋菊打官司》。2.文学文本要具有吸引大众的亮点。比如《蜗居》。

二、改编的原则

(一)充分确认原作本身的价值

1.作品本身要有改编的思想价值(认识和审美)

2.作品要有适合影视艺术表现的内容和形式元素(适合影视语言表达)3.改编对象的内容与改编者的生活积淀应具有某种程度的契合性 例子:《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也是她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张爱玲以其冷峻的笔触描写了白流苏和范柳原这一对世俗社会里的饮食男女的情爱斗法和凡俗婚姻。流苏意在求生,柳原意在求欢,注定他们之间的情感不会是爱情。作品的名字与读者的阅读期待产生落差,是对“倾城之恋”惊天地、泣鬼神非同凡响的传统爱情传奇命题的消解,体现了张氏的讽刺与深刻,展示了张爱玲思维与行文反传奇的特性。

而号称“中国第一编剧”的邹静之将两万多字的小说《倾城之恋》改编成了34集的同名电视剧,讲述了张氏作品弃掷的爱情传奇。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身的佳作”。

邹静之说,他的改编原则就是,“该忠实的忠实,该放大的放大,该演绎的演绎。《倾城之恋》虽然篇幅短,但是张爱玲的妙笔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却丰富无比,这也是张爱玲小说的魅力所在。包括女主角白流苏大家族的故事、男主角范柳原私生子的背景、香港那场战争的场面等等,小说可以一句话带过,但是电视剧则必须形成合理的故事,改编成34集电视剧后故事会非常丰富多彩。”

张爱玲的小说素有“纸上电影”之称,她本人对色彩、音乐都非常敏感,并能将独特的感受,通过文字传达出来,有丰富的联想、想象,善于运用比喻、通感、象征等手法,作品中的形象细腻、生动、传神,具有很强的改编潜质。因此,张的作品既有很强的改编潜质,也有改编的难度。《倾城之恋》的原著只有2.8 万字,把这样的一部中短篇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相信对于任何一个编剧来讲,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二)认识对改编有重要影响的差异 改编是一种再创作,深刻的认识对改编有重要影响的差异,方能成功的改编。1.文学和影视的差异

文学是运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表达思想,其“能指”与“所指”的结合具有任意性,具有抽象性读者靠想象来感受和体会艺术形象;影视以声音、画面等元素为符号将 “能指”与“所指”合为一体,具有直接性、具象性和确定性的特性。

2.改编者与原作者所处的时代、经历的差异

一定的时代孕育一定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一定时代的作品也必然折射一定时代的特征。任何改变行为都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都是改编者对原作的一种新的理解和新的阐释。改编者用他所处时代的观点去改编,体现改编作品的时代性特征。比如陈道明的《康熙大帝》。

(三)体现原作思想,又有创新

吃透原作精髓,进行影视艺术化的创造。尊重原则体现在改编要围绕主题进行,创新表现在编剧要重视搭建矛盾、对立的人物关系网。

 搭建矛盾的方法:

方法一:抗衡力量,故事里的人物想做一些事,但有一股力量抗衡他。方法二:不能分解的关系(unbreakable bonding)当角色和角色之间存在冲突,而且有一个不能分开的結把他们拉在一起。

方法三:让你的观众知道一些事而故事中的角色是不知道的。方法四:让你的观众感到故事中的角色是走在一條错误的路上 方法五:时间限制(deadline)方法六:转折点(Turning Point)方法七:伏笔(Planting)„„.第二节 影视改编的方法

1.截取法

截取发法是从一部作品中选出相对完整的一段予以改编。节选的部分往往是人物、事件、场景较为集中的段落。它往往是从宏伟巨著中截取某个单元的典型人物或某些自成体系的片段,改编成影视。如《赤壁》、《画皮》。

2.移植

对原作中的人物情节、主题基本不做大的变动,直接挪移过来,基本上忠实于原作的框架,只是用影视表现手法将文学作品内容呈现在影视的银屏上。对原作改动不大,主要是表达语言的转化。如:《林家铺子》。(电影版《倾城之恋》)

3.扩展 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时,常常因为原著的内容不够,需要扩充、增加,使原作的内容丰富化,特别是短篇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时更需要用这个方法。(电视剧版《倾城之恋》)

4.浓缩

抓住与主题有关的人物事件,以主人公思想情感的脉络为贯穿线索,对原作进行删繁就简的工作。即将宏伟巨著进行必要的压缩,按照一定线索安排结构、组织情节的方法。《铁皮鼓》

5.复合

将两部以上的作品合而为一,用这些素材来表达改编者思想的改编方式。如《现代启示录》。

6.“取意法”。即按照原作的思想意涵,撷取部分素材,加入编剧的新故事和人物,在结构和情节上对原作有相当大的改动。如《黄土地》

第三节 改编的过程和注意的问题

改编的过程将进行主题的确定、风格的定位、人物的选择、情节的安排等一系列活动。改编必须达到两个转换:将文学文本转换成影视剧本,将文学语言文字符号转换成影视的声像符号。

四个“再”

 再丰富原作的故事情节,更显艺术的真实  再造原作的文化氛围,更显历史的真实  再塑造人物形象,更符合视觉接受特征  再深化题材题旨,更富文化内蕴

一、主题的确定

主题是影视作品的精髓,也是影视作品情节增减、时空处理、视觉造型的依据,对于影视作品的人物、情节、细节、对白等因素的走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基本思路:原作者叙述这个故事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要叙述这个故事?我要改编这个剧本的目的是什么?我试图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什么?我用什么方法去表达原作者的思想和我的观点?

例子:作为一部经典的爱情小说,《倾城之恋》所传达的爱情意境是苍凉的,虽然最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被一场战争成全,但依然掩盖不住他们在情感当中的妥协和委屈。相比较于小说,电视剧中两个人的爱情更积极一些,白流苏追求爱情也更勇敢一些,“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更年长的人,看过这部剧会对自己的情感态度有特别积极的推动作用,因为白流苏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要去完成自己的情感诉求,这是一种真诚的态度,爱情当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这样一个态度。”

书中的男女之爱现实又功利,读毕我们只能生出一片氤氲不散的郁结伤感,而剧本恰恰把化解抑郁之情选为突破口。

二、风格的定位 风格是艺术作品独创性的突出标志。改编者要研究形成原作风格的主客观因素,通读作品,细心揣摩,在作品内容和形式要素中把握原作的风格特征;二是如何处理原作的风格并形成影视片的独特风格,这需要改编过程中保持与原作风格的相互协调。

例子:电视剧将情感之挽歌唱成赞歌

在小说《倾城之恋》中,人与人的关系冷漠多于温暖,自私本性多于人间真情,情人和亲人之间充满自私与算计。整个故事是一曲对世俗世界爱情、亲情沦丧的无奈凄清的挽歌。而电视剧却对白流苏与范柳原、范柳原与洪莲忠贞不渝、感人至深的爱情,白流苏与白宝络情深似海的姐妹情谊,白流苏母亲对女儿的一片慈母之情等感情大唱颂歌。

三、人物的选择

在改编过程中,需对原作中的人物进行重新确认和定位。根据原作的基本情节和影视作品将要表达的主题重新设置人物,确定人物的关系以及人物的个性,既确定哪些人物应该得到突出,哪些应该弱化,哪些应该删除,哪些应该增加。

例子:小说中,范柳原是一个擅长风月的浪子,他渴求理解,渴求情爱,却不愿担负婚姻的责任与束缚。“他年纪轻轻的时候受了些刺激,渐渐的就往放浪的一条路上走,嫖赌吃喝,样样都来,独独无意于家庭幸福。”而电视剧却彻底改变了这种说法,范柳原成了痴情种子。而这显然偏离了张爱玲对男性的印象。

对配角的形象也进行了改头换面并新增人物:小说中,白宝络只是一个闺门老姑娘,但电视剧中,她在战争爆发后去前线义务当了护士,甚至于和一个受伤的军官赵秋生产生感情,最后举行了幸福的战地婚礼。徐太太显然是作者不喜欢的角色,但在电视剧中,她成了热心仗义的可爱女人。除了对原著中提到的配角进行详细刻画外,电视剧还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人物形象,比如唐一元的姨娘和几个太太、白流苏的追求者、白宝络的丈夫赵秋生等等都与原著无任何关系。

四、情节的安排

情节是叙述艺术中重要的内容要素,是表现人物和人物之间冲突的历史,也是社会生活矛盾的集中体现。

方法:增删或重新构思。

叙事的线索必须清晰和完整,一个原因必然导致一个结果,即每一个事件、物体、人物性格以及其他叙事成分必须被影片中的其他因素证实是合情合理、明确、不受质疑的。

比如:小说《倾城之恋》讲述的是白流苏与范柳原的凡俗情爱故事。最早肯定张爱玲文学成就的人士之

一、文学评论家傅雷曾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概括了小说《倾城之恋》:“一个破落户家的离婚女儿,被穷酸兄嫂的冷潮热讽撵出母家,跟一个饱经世故,狡猾精刮的老留学生谈恋爱。正要陷在泥淖里时,一件突然震动世界的变故把她救了出来,得到一个平凡的归宿”。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女性对婚姻的追求和追求到依然不幸福的悲喜剧。而泱泱34集的电视剧《倾城之恋》则将之解构成一个感人至深、童话般美好的爱情传奇。白流苏是至情至性的端庄淑女,范柳原是重情重义的潇洒富豪,经过曲折的爱情纠结,二人在婚礼上互相表白生死不渝之爱情誓言。电视剧用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虚增情节来演绎短小冷峻的故事,无疑不符合张爱玲的语言风格和思维方式,把原著中的爱情、亲情挽歌唱成了一首更加符合现代人特征的赞歌,以人文关照重新描画剧中的所有人物并辅以历史大背景,使全剧洋溢着满满的人情味和时代感。不仅剧中各色人等得到了不同程度升华,原著中白范二人在爱情里的通达世故、自私算计也被彻底解释了、冲淡了、消融了。白流苏变得通透坚毅、端庄温婉,范柳原则儒雅长情、极富男人味,一场世俗之爱转而成为聪明人的恋爱,观后的最终感受当然是畅快淋漓。

6.影视文学现状和发展前景 篇六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国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本世纪来,国内外影视产业发展上升的势头,引起了各地的高度重视,不少地区为了借助影视产业的发展推动一方经济,扩大区域影响,纷纷兴建影视拍摄景地,介入影视行业。而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城市,是广西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其作为影视拍摄基地的气候与氛围,已经日渐浓厚。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影视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调查研究,这对广西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南宁影视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在政府的扶持下,广西影视界充分利用广西独特的资源,大力打造广西影视精品品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坐落于南宁的广西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始于1958年的广西电影制片厂(简称广西厂)建厂,而广西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故事片是广西厂1975年拍摄的《主课》。50多年来,广西厂共拍摄了电影故事片近130部,有19部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金鸡奖、百花奖以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等62项国内国际奖项,培养了张艺谋等有重要影响的电影艺术家,被誉为中国电影“第五代”和“探索片”的摇篮之一。在2005年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评选出的中国电影百年百部经典影片中,广西有《一个和八个》、《黄土地》、《血战台儿庄》、《周恩来》等4部入选。广西厂成为了广西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广西树立了一个品牌,为广西文化建设和繁荣我国电影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底,广西厂完成了转企改制,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2007年与民营影视公司联合摄制影片三部;2008年自主摄制两部、与民营影视公司联合摄制一部,这是广西厂自1998年以来首次自主摄制影片,其中精品影片《冰雪同行》是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献礼片,今年4月被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列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第一批10部重点国产影片之一;2009年将摄制影片五部。我区电影创作生产经过多年的低谷后得到了恢复,并步入了稳步的发展轨道。

为了适应影视业以数字化、网络化为重点的高新技术应用和影视业规模化的发展趋势,2000年7月,由南宁电视台引进的数字电视传播技术获得成功,实现了数字电视播放,为今后的跨越发展打下了技术基础。为了应对中国加入WTO后的市场竞争,广西注意整合资源,建造大舰队,集中力量,形成竞争实力。2001年11月22日,由广西电影公司联动各地市的8个电影公司共同投资组建广西新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电视台和广西有线电视台组建成新的广西电视台,以求增强竞争力。但是,以南宁影视产业为核心的广西影视产业仍面临着困境,主要是广西影视产业面临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整体结构上缺乏影视业相关专业人才;电视节目的总体档次和品位不高;影视广告收入不高;本土民族特色优势发挥不够到位;影视媒体的产业规模、运作效率和科技含量上还远远落后于东部省市。这些因素已经成为制约南宁影视产业,乃至整个广西影视产业快速、健康、稳定地持续发展的“瓶颈”。尽管南宁的影视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窘境,但其作为影视拍摄基地的优势仍很显著,发展前景较为乐观,这使我们有足够的信心把其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影视基地,进而推动整个广西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南宁影视产业的发展优势(一)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

作为影视基地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便捷的交通,可以为剧组的外景拍摄节省时间,减少经费,同时可以避免剧组人员因交通不便而产生的困顿,进而提高工作效率。而作为大西南出海通道的枢纽城市,南宁已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运输网络。空中走廊已开通飞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国内各大城市及越南河内、泰国曼谷的20多条国内、国际及地区航线;铁路运输通过全国最先进的电气化铁路南昆线及湘桂线与京广线等干线相通可直达全国各地,其中湘桂线终点号和越南接轨;公路运输纵横交错,通达广西各地、县、市和全国的公路共161条,其中桂林经南宁直通北海的桂海高速公路已建成575公里,是目前全国最长的省内高速公路。南宁便捷的交通,使外景拍摄地不仅局限于南宁本地,还可以面向全国的各个影视拍摄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南宁还可以借助东盟博览会这一个友好平台,与东盟各国展开合作,便捷的交通是合作可以展开的首要条件。而南宁与东盟各国有着便利的交通连接,这正是它的优势所在。

优美的自然环境,可向剧组提供独特、自然、便捷的外景拍摄资源。南宁是座美丽的城市,全市绿化覆盖率近40%,被形容为“半城绿树半城楼”,有着“绿城”的称号。山、河、湖、溪与绿树鲜花交相辉映,南亚热带自然风光与现代园林城市的风貌融为一体,形成一个独具魅力的现代都市。同时,南宁也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有很多著名的景点,可向剧组提供独特、自然、便捷的外景拍摄资源。如南宁的十大景观:扬美古风、青山塔影、明山锦绣、望仙怀古、伊岭神宫、南湖情韵、龙虎猴趣、邕江春泛、凤江绿野、九龙戏珠,都可以为影视剧提供独特的外景。而且还有大小公园、游园、风景区、广场等供人们游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50多处;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顶蛳山贝丘遗址),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6处,这些资源都为南宁影视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作为一座具有1680年历史的城市,南宁经历了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历史演变。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经历了不同朝代更替、郡州县隶属的洗礼,形成了南宁独特的开放创新性很强的文化。南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具有鲜明的岭南文化和壮族文化特色,例如不孤书院、明秀园、黄氏古屋、扬美古镇、新会书院、伏波烟岚等都可为影视剧的制作提供外景拍摄。南宁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主要居住着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水、彝、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各个民族拥有个性鲜明的文化特色,而南宁则是融合了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拥有众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民俗风情等文化元素,特别是少数民族的人文内涵、神采风貌、风土人情、歌舞服饰等许多东部省区难得的文化资源。如对山歌、抛绣球、抢花炮、铜鼓舞和壮族歌圩、彝族跳弓舞、瑶族盘王节、京族哈节,以及壮剧、桂剧、彩调剧、邕剧等等。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丰富了南宁的影视题材,为制作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影视片提供了独具一格的创作素材,能使南宁影视异彩纷呈、赏心悦目,具有征服观众的极大魅力。

(三)文化创意,人才优势明显

南宁作为广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几年,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着来自各地的各类人才,其中不乏影视创作人才。影视产业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不断的创新和独特的想法,这就需要有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而各类高校聚集的南宁在这一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高校年轻的学生拥有着无限的创意,可以为影视剧本的创作提供新颖的构思,同时,还可以为影视产业培养优秀的演艺人员。如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学院等高校都可以提供这方面的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吸引人才的宝地,通过各类高校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创作人才,这也是南宁成为影视拍摄基地的优势条件之一,是广西区内其他城市无法与之相比的。此外,影视产业的发展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近几年文坛“桂军”的兴起,给广西影视产业带来新的刺激,作家们也都欣然加入影视剧本的创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创作电影《天上的恋人》、《姐姐词典》的新一代广西剧作家东西,为张艺谋编剧《英雄》、《十面埋伏》的李冯,创作了电影《寻枪》、《理发师》的编剧凡一平,以及电影《幸福时光》的编剧鬼子等。他们的文学想象力为中国电影的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些优秀的作品已经成为广西影视产业的名牌,而南宁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名牌,积极引进具有文学创作能力的人才。在人才引进方面,南宁有着明显的优势,首先是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才的引进带来楔机;其次,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吸引了众多的文艺创作者;再次,拥有创作者发挥才智的平台,南宁最大的优势是广西电影制片厂近几年的重新崛起,吸引了众多的专业影视制作人才。而且《广西文学》、《南方文坛》、《红豆》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学杂志也为南宁吸引了众多的文学创作人才。因此,南宁在影视产业的发展上拥有区内其他城市无法比及的人才优势。

三、南宁电影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南宁影视产业的发展有其特有的优势,但在优势上的利用不足,又面临着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整体结构上缺乏影视业相关专业人才;电视节目的总体档次和品位不高;影视广告收入不高;本土民族特色优势发挥不够到位;影视媒体的产业规模、运作效率和科技含量上还远远落后于东部省市等问题,使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针对南宁的影视产业发展现状,我们必须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思考,进一步研究出对策对其进行合理规范和结构调整,促使其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市场观念,积极推进南宁影视文化体制的深化改革。1.以市场化引导影视文化的产业化,使文化企业在市场中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同时,要加快培育、发展和规范影视文化市场。实现影视剧生产的集团化,使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手段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提高市场竞争力。

2.强化精品意识,鼓励影视创作的创新,影视精品的文化定位要注意兼顾各文化层次观众的需要。逐步建立有利于优秀艺术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实行精品剧目、电视节目的投标制,演职员、节目主持人竞争上岗制等。同时,还创造各种条件,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人才训练和培养,重点培养创作骨干,特别是导演、编剧、策划人等艺术带头人。

(二)充分利用本土独特的文化资源,走有民族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开发民族影视产品。实现影视产品的民族化,就是要树民族文化品牌,坚持走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的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挖掘南宁个性鲜明、形态丰富的文化资源,制作具有民族文化内蕴的影视作品,经过节目主持人明星化运作和南宁国际民歌节、旅游大篷车等大型活动的策划宣传,借助张艺谋、郭宝昌、陈凯歌等广西影视文化名人的知名度,对特色鲜明的电视节目、电影片进行精品包装和宣传推广,树立民族知名品牌。

(三)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影视的产业集团化、传播规模化发展,实行异质媒体之间的信息、传播联动与整合,实行跨媒体跨区域合并重组。1.南宁影视发展,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借鉴东部发达省份以及国外的成功经验,利用网络经济的提升作用,进一步优化电视资源配置,推行媒介联动经营,战略性地形成少数几个大型电视电影传播网。

2.实行异质媒体行业兼并,与报业、出版业、音像业兼并重组,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减少广西媒介资源的内部竞争和资费,降低成本,提高对外竞争力。

3.远期还可以实现西部跨省市大区域影视集团化战略,避免与西部其他省区传播“小而全”、平行机构过多、栏目趋同化的弊端,更利于电视频道专业化,拓展频道市场、网络市场、节目市场、广播电视技术市场、信息服务市场以及人力资源市场,从而实现大区域影视传媒资本市场空间的有效配置。

(四)开展跨媒体的资本融合。进行资本运营,通过融资操作,迅速扩大媒体的控制力,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把南宁影视产业做大做强。在这一点上可以解决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

(五)加快以数字化、网络化为重点的高新技术应用,将成为提升南宁影视产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技术方向。抓紧实施影视数字化平台方案和电影节目DVD生产线建设,着手建设电影电视数字化制作、数字素材库、数字影院线和家庭影院传送平台三大系统,通过电子化市场推广模式,发展多层次应用平台,拓展电影电视市场。

7.网络文学影视化 篇七

1 接受理论与影视字幕翻译

1.1 接受理论

接受理论是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德国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 主张确立读者中心论。汉斯·罗伯特·姚斯是这个理论的典型代表人物。他重点研究读者和他们的审美感受, 提出了以期待视野为基础的文学接受理论。在姚斯看来, 期待视野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作品的定向期待。他认为每一个人以往的阅读经验和思维模式是了解释义一部作品的背景知识。读者的期待视野既可能与其阅读实际一致, 也有可能与其发生偏离或冲突。因此, 翻译不仅牵涉到作为首要读者—译者对源语文本的理解接受, 还关系到译入语文本受众的理解接受。该文讨论的就是受到译入语观众限制的影视字幕翻译。

1.2 越来越重要的影视翻译

随着大量的外国影视作品在我国上映、播放和出售, 互联网出现了大规模的影视翻译活动。影视翻译专家钱绍昌曾总结了影视语言不同于书面文学语言的五个特点: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以及无注性。这些特性对译者恰当地从源语转向目地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如此, 字幕翻译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屏幕空间长度和人物对白时间的限制。这两个限制要求译者必须选用表意高效的句式, 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

在网络资源迅速得以传播的年代, 为了更好地更快地分享影视剧集, 一种为外国影片配上本国字幕的爱好者团体—字幕组纷纷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他们诞生于互联网时代, 以翻译国外影视剧为乐, 以论坛为核心, 不以盈利为目的, 是民间自发的个人团体组织, 靠公众的口碑来评判优劣。这几年来, 字幕组不断追求进步, 所出作品措词在与时俱进的同时, 能够明白晓畅地反映源语的语言文化。但在如今普遍有种将字幕流行化、娱乐化的“神翻译”趋势下, 为了更受欢迎, 翻译者频频将网络流行词汇和中国特有的娱乐符号移植到字幕中, 不顾氛围情节, 过分意译搞笑, 令观众不知所云, 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2 接受理论下的娱乐化改写

“改写”这一概念最初出现于勒菲弗尔《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一书中。他认为翻译就是一种对原文的改写。他认为控制文学创作和翻译的主要内有译者, 外有赞助人。因为影视翻译强烈的商业性和市场化特点, 作为赞助人, 还有作为顾客的观众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关系可以由下图体现:

从图上可看, 为了使影视文化交流更有效, 一方面, 译者必须首先考虑观众的期待视野。满足了观众, 赞助人才会给予支持。另一方面, 译者要了解作品的受众群体的知识层次定位。在这个基础上, 选择合适对等的译入语文本, 实现两种语言的成功转换。从读者方面来说, 英语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年轻读者自主阅读外国作品的能力大大提升, 这也使得读者的期待视野更高, 对网络时代下的翻译文本也带有更理性的评判。

娱乐化改写现象一般出现在具有喜剧特色的影视剧和儿童动画趣味影视剧当中。电影本身是一种娱乐。许多喜剧影视中使用引用网络词语和古诗并不完全是因为文化障碍无法传达原意, 也不是恶搞, 而是译者为了达到娱乐大众的目的进行的改写尝试。娱乐化改写和传统的字幕翻译的主要不同在于对幽默的处理上, 在于翻译电影“笑点”时语言文字的把握度上。例如:

No guts, no glory. (《生活大爆炸》)

译文1没有勇气, 就没有荣耀。

译文2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译文3.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译文1是传统翻译, 在《生活大爆炸》这样的生活喜剧片中风格略显平淡。译文2套用古诗词, 使美剧中的老外们看上去深谙中国文化, 仿佛成了“自己人”, 是很经典的归化翻译。译文3从翻译目的上来讲, 虽然有些跳戏, 容易将观众拉到抗日战争大生产运动时期, 但译文3很符合《生活大爆炸》这样片子的娱乐属性, 从而在目的上达到娱乐效果。

3 接受理论下娱乐化改写的“添花”效应

英文翻译的娱乐化改写很早就出现在网络上由字幕组制作的影视剧里, 剧中老外时不时地使用中国特色流行词汇让观众又惊又喜。尤其是当受众群体为喜爱上网, 深谙网络文化流行语并具有一定双语知识背景的年轻人时, 观影感受会因本身影视具有的娱乐属性而被包容和称赞。近年来网络译制的《生活大爆炸》等电视剧、官方译制的在影院放映的《黑衣人3》, 《环太平洋》等电影的娱乐化改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结合这些成功娱乐了大众的影视素材范例, 我们把娱乐化改写形式总结如下:

3.1 加入时下流行语的娱乐化改写

流行语是在某个时间段被人们广泛, 高频地用来表示或描述事物的一种词汇现象。在网络时代, 网络流行语因娱乐性强, 表达幽默而深受人们喜爱。报纸和影视媒体也广泛应用流行词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例如影视字幕普遍会出现将“Me, too”译为“握爪, 将“repartee”译为“吐槽”, 将”cute“译为”萌“, 将”stupid“译为”二“的现象。以下《生活大爆炸》中的例子中用词“哥”, “坑爹”和“脑残”就很生活化, 能很好展示剧中人物的性格特色。

Be a lamb, and open it for me乖, 给哥开个门《生活大爆炸》

Really!That’s your question?你坑爹呐!就想问这个?《生活大爆炸》

I need an aspirin.有脑残片么?《生活大爆炸》

3.2 代入名人效应或中国特色事物的娱乐化改写

名人指各行业中能力突出而备受大众关注的人物。每个名人都有自己的独有特性和社会价值, 在字幕中套用功能对等的名人名字, 不仅用词简洁, 其后的名人效应也能够带入进去, 传达一种欢乐的氛围。例如:

I’m not a pervert.我又不是陈冠希。《冤家成双对》

That is one ugly, mug-ugly lady.这是麻辣凤姐吧。《马达加斯加3》

You’re like the Justin Timberlake of Japan, right?你是日本的周董, 对吧?《速度与激情2》

中国特色事物是中国独有的, 区别于他国风格, 形式的具体存在。代入中国观众熟知的中国特色词汇, 能够拉近了剧中人物跟观众的心理距离, 博观众会心一笑。像影视中将“Google it”译为“百度”一下, 将“Skype”译为“QQ”等等。下例中的“德云社”更是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词的经典翻译。

You may actually believe you’re in a comedy club.你都会觉得自己是在德云社听相声。《生活大爆炸》

3.3 借用古诗词或者俗语语言模因的娱乐化改写

古诗词是中文特有的、具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的一种文体。在字幕中套用古诗词和俗语的结构或风格, 让老外吟诗作赋, 这样的一种反差能够带来本土化的戏剧性效果, 还能让中国的剧迷们充分理解另一种文化语境下 (无论是美式幽默还是英式诙谐) 的句中旨意。例如:

What’s life without whimsy?不为无益之事, 何以遣有涯之生?《生活大爆炸》

Now that you’re in my debt...拿人家手软, 吃人家手短《生活大爆炸》

Probably, or, maybe ingnorance is bliss.不过,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嘛。《生活大爆炸》

4 接受理论下娱乐化改写的“添足”效应

根据接受理论, 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决定于读者和译者两者期待视野的统一结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决定于他们自身的理解能力, 而译者的期待视野则在于对目标读者的理解上。然而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往往低估了读者的期待视野, 认为读者理解英文的能力不行。对读者的“理解力”低估及其“审美期待”的错误定位是导致读者不满的根源, 从而出现了读者与译者的冲突。

4.1 对读者的理解力上的低估

虽然翻译电影字幕不需要像翻译古典名著这样严谨, 但是不乱译, 不过度翻译是最基本的要求。翻译过度主要是译者为了本土化, 刻意“接地气”, 不顾情节和素材风格, 过度发挥所致。如环太平洋的Hammer rocket被译为“天马流星拳”, 引发部分观众反感, 对比之下, 港版译本的“手肘火箭”则令人接受。这是因为“天马流星拳”是经典日本动漫《圣斗士星矢》里的主人公星矢的必杀技, 移植到美国大片里, 带有太强烈的不和谐感。同理, 美剧《绿箭侠》里将“What do you think“译为“元芳, 你怎么看。”也是因为译者发挥网络流行特色事物词汇过度遭遇观众批评。好的翻译应该浑然天成, 让观众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二度创作”太过, 将常识语句也套上流行语句, 玩命逗观众笑, 是对读者理解力上的低估, 从而引发观众反感。

4.2 对读者审美期待上的错误定位

资深翻译家钱绍昌先生在讨论影视翻译当“接地气”还是“忠于原片”时表示, “太多的网络用语使用不当反而会让影片变得很俗气”。这说明译者用词一定要符合影片基调和人物性格。生活喜剧类影视娱乐化改写控制在一定程度内无伤大雅, 因为观众对这样的影片有被“娱”的心理预期, 但错误定位了读者的审美期待, 过多使用网络热词, 或者过度归化, 忽视观众对异国文化的渴求, 就会引发观众的不满。

4.2.1 词汇的选择

《哈利波特》是一部风靡全球的电影, 受众群体是老少皆宜。Avada Kedavra!是剧中大反派伏地魔在关键时刻念的咒语, 而译者将其译为“天灵灵地灵灵, 春哥曾哥快显灵。”使作者罗琳为伏地魔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受损, 是一种恶搞翻译。在英剧《神探夏洛克》中, 其中一句台词Even for you, that is just unbelievable shit。被译为“你的傻逼气质与日俱增得让我吃惊。”用到“傻逼”这个词语跟夏洛克这个人物形象也有出入, 是不恰当的措词。

4.2.2 了解异国文化的渴望

因为近年的娱乐化改写趋势一度被认为是正儿八经翻译的革新, 所以当出现带有异国文化色彩的语言时, 译者认为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更能迎合观众的心理。归化翻译代入中国观众所熟识的语言确实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但这也同时阻碍了受众群体吸收学习异国文化。例如在《欢乐合唱团》中, “You smell like Craig’s List.”就被译为“你跟58同城一样神奇。”Craig在美国的地位就跟58同城在中国的地位一样。但Craig’s list有很可疑的意思, 因为美国每年都会有几起犯罪通过Craiglist实施。最著名的一个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学生在上面贴广告说自己是按摩师, 把女性骗到自己家中然后谋害。所以此翻译在套用58同城进行类比时用到的神奇一词并不到位, 也没有将Craig’s list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 是一种修改电影台词的原意以适应流行语的做法, 是对观众不负责任的表现。

5 结束语

影视字幕翻译工作者在当前中西文化交流合作中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读者接受理论下, 最首先的读者就是译者。译者应有良好的语言文化素养, 将自己的期待视野与读者的期待视野联系起来, 在进行娱乐化改写的同时, 既要传递源语文本意义和美, 也要符合译入语观众的期待视野;既推销异国文化, 也展示中文的语言魅力, 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做到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

摘要:近年来, 影视剧字幕大量使用网络词语, 古诗词等本土化词汇的趋势愈演愈烈。然而受众群体和媒体对这种“二度创作”翻译褒贬不一。因此, 为了探讨娱乐化改写所带来的“添花”和“添足”的观众效应, 以热门影视字幕翻译为例, 在以期待视野为基础的接受理论的关照下进行研究, 对完善字幕翻译工作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接受理论,影视字幕,期待视野,娱乐化改写,观众效应

参考文献

[1]黄晓琴.从“接受理论”谈中国出口电影字幕翻译的“信”与“达”[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10 (2) .

[2]胡开宝, 胡世荣.论接受理论对翻译研究的解释力[J].中国翻译, 2006 (3) .

[3]吕玉勇, 李民.论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娱乐化改写——以《黑衣人3》和《马达加斯加3》的字幕翻译为例[J].中国翻译, 2013 (3) .

[4]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 2000 (1) .

[5]戎钰.《马达加斯加3》“神翻译”是添花还是添足?[EB/OL].[2013-1-05].http://comic.people.com.cn/GB/18136110.html.

[6]王佳.从改写理论看英文电影片名汉译[J].语文学刊, 2011 (9) .

[7]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8.图画书的影视化特征 篇八

[关键词]图画书;影视;动态;特性;抒写结构

[作者简介]崔清浩,北方民族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北方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制作影视后的图像与其原作图画书的插画比较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13XYS020。

一个原作,用不同媒体表现,受到其应用媒体的特性和局限影响。相反,聚拢和收集其他媒体原作的转型过程,就会了解媒体的特性。如今,美术和影视等多种媒体结合的新文化内涵开始浮出水面,也出现了很多影视和图画书相结合的优秀作品。虽然目前图画书的影视化作品还不多,但是出版物和影视相结合的形式逐渐被我们接受。

随着多种媒体的活跃和多种视觉的泛滥,大众兴趣和吸纳方式也发生变化。图画书的影视化也不例外。图画书的影视化过程中,受到导演的主观、技术、时代和社会背景等多种因素影响,故事会发生相应变化。在比较图画书的书面故事展开形式、人物和时间等故事组成因素后,笔者认为,图画书在影视化过程中需要强调影视的表现方法——动态。

一、影视与图画书的理论背景

我们接触的影视,可看作图像的延长线,影视聚集了短片影像,其中动态性是主要特征。影视的定义并不是直接录制的,而是由一个个的帧(Frame)形成,并且每个动作都是由手绘的帧形成。也就是说,影视是连续衔接手绘的帧,完成每个场景。结合平面静止画面和动作连续,这一点可看作新媒体的特殊性。如今,影视超出单纯的感情表现,广泛传播多种信息,我们对影视也有多种诠释。

影视故事在具有影视类型自身的艺术价值的同时,被赋予社会性、大众性和幻想性。影视的主要功能如下:(1)社会文化性。影视作品的时代和场所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完全不需要过滤,也可以造就新的文化。(2)娱乐性。影视含蓄了多种素材和幽默。(3)情感性。影视可以解消人们的压力,缓解人们的紧张。(4)教育性。多种素材可以提高教育效果。(5)创意性。影视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带给人们多种思考。

图画书是大众艺术,一册图画书是社会性、文化性、历史性的记录。图画书的文字简洁,插图把文字内容以作家的艺术性来表现,以反复技法和变化技法来一贯性地表达主体和各场景内容。如同艺术含蓄多种精神和思想的哲学,图画书也含蓄了很多哲学。图画书可以说是超出时空的人生真理,是从幼儿到老人都能共享的表现艺术。虽然图画书是无动态的静止图,但因有文字,读者可以感受到像影视场景一样的动作和行为。图画书的文字和插图是相互完善的关系,是沟通不同信息的关系。读者在客观空间里感受故事的时间和空间,读者根据自己翻页的力度和速度,可以体验画面里时空和画面之间存在的时空移动。

图画书与影视在制作、形式、结构角度等方面有以下区别:在制作方面,图画书通常从选取纸质(材料、体积、重量)、大幅格式(大小、形态)、编排步骤来进行,而影视从光的幻影、帧、数字化步骤来进行。在形式方面,图画书是由封面、内文、封底组成,而影视是由开场字幕、主影视、结束字幕组成。在结构方面,图画书以插图和文字相互协调,而影视是图像和语音相互协调。

二、图画书与影视的关系

在新媒体时代,图画书为了生存,需要试图变化,需要广泛研究电影、动漫、网络动画等新形式。要让儿童对图画书感兴趣,图画书也需要随着内容发生变化,图画书的影视化就是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表现形式。在图画书的影视化过程中,两者的关系有以下不同:

第一,图画书一贯以特定人物为中心,如果基于数字技术的影视空间,就会是客观的,可在图画书特定人物的故事里,在原作基础上添加新故事,这样与原作故事就会有差异。

第二,图画书是通过简单的语言解释时间变化,而影视的时间叙述基于平面空间,相较图画书解释时间的力度较弱,因此可代替图画书表示时间的文字,添加新场面改编故事。

第三,在影视化过程中,图画书传达故事的解说员会消失,而登场代替解说员的新人物,用自己的语音或者设定代替解说员的新人物,因此人数方面会相应增加。

第四,为了影视能够发挥视觉效果,图画书在影视化过程中可设定突出人物的行为,并且强调这一新因素。例如适当地添加舞蹈、运动等外部变化多端、动态动作大的场面,从而带来人物性格或者整個故事结构的变化。

三、图画书与影视的抒写结构特征

从时间角度比较,图画书与影视的时间性是不同的,前者是相对性的,后者是绝对性的。影视绝对的时间性与影视的事实性和现实性有密切关系。图画书的时间性是相对被读取,随着读者的忘却就会失去作品的时间性。但影视与现实时间同步,与读者的意图和过往毫无关联,因此比图画书更具现实性和事实性。影视的时间性完全可以正确地表现时间在哪个时间段发生,可以按照导演的意图来准确控制作品的时间性。这使读者采取的不是主动接受事实,而是被动接受。读者在图画书里通过无意识的想象来分配时间,在影视里是按照看什么就接受什么,因此是被动的。

从动作角度比较,图画书与影视的最大差异在于动态性。影视是动态的艺术,在影视里,动作是最核心的因素。相比图画书,影视更具说明性、事实性和再现性。如果应用图画书表现,那就需要根据读者的主动介入而解释抒写,但以影视表现就被动接受。无限的素材和故事具有说服力,如果希望用最有效的方法来传达,那么就要选择适合的媒体方式。故事并不是只靠说话来传递,也可以通过报纸、杂志、动漫、电视剧、电影等媒体方式来传递。

从抒写角度比较,相同作品应用于不同媒体时,故事改编大致具有某种共同倾向,那就是加强大众化。激发大众关心和感兴趣的故事因素,如幻想、欣赏、感官、选定、幽默等因素大部分使用在故事改编过程中,原作内在的因素在改变中更强烈地表现。在图画书影视化过程中,加强大众化,这充分说明影视的大众因素比图画书更丰富、更多元化。相比图像和文本的观念性而要求积极介入想象的图画书,影视提供更加直接的听觉体验,影视媒体更加有效地生产符合大众兴趣的故事因素。图画书可以影视化,以及图画书和影视可以相提并论的原因就是两个媒体都具有抒写性,图画书和影视都是传递故事的方式。

四、图画书影视化过程中需加强动作和增加事件

影视是动态的图。图画书只能靠读者想象人物或行为,而影视可以通过特定演员的实际表演来表现。影视的最明显特点就是动态图像的连续,影视是具有新鲜生命力的影像和语音组成的动态图。动态是影视存在的理由,也是影视固有的基本表现方式。

图画书的影视化过程中,我们可通过添加和插入动作场面,如跳舞、奔跑等来展现人物动态动作。影视强调动作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影视就是动态图的连续,动作是影视的核心特征。影视的人物内心是通过外部动作或者行为来表现的。相反,摄影或者绘画是无动态碎片化的固定图。为了影视效果,需要展开某种事件和情况,需要将人物的具体行为作为前提。如此影视强调动态动作的原因,就是只有动作才能大大发挥影视效果。也就是说,动态的图????——这种媒体方式是通过画面人物和事物的动态动作来最有效地解释。动作和不断变化的场面比静态和不变的场面更能突出影视的特性。

强调动态动作的影视特征,这是因为图画书在影视化过程中添加新故事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为了突出影视媒体的特性,突出人物的动作,需要添加图画书中没有的插话。在改编的影视中,新添加的内容,尤其是动作,就是图画书影视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在图画书的影视化过程中,最重要的课题就是人物的心理动态或者内在情况如何具体地可视化。影视与文字语言不同,思想、感受和情绪等无法直接表现,需要通过人物的行为、对白或者运用多种图像和语音来推测人物的内在思考。

图画书是通过文本和图像把时间和空间放在一张图里进行表现,而影视是通过表情、空间、身体动作表现多种角度和时间。图画书与影视的最大差异在于动态。相比图画书,影视更具说明性、事实性、再现性。基于图画书和影视两个媒体的特性,今后的研究重点是相同原作应用不同媒体过程中的变化与比较。

[1] 陈犀禾.电影改编理论问题[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

[2] 叶元.电影文学浅谈[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

[3] 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4] [匈]巴拉兹(B·Balazs).电影美学[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79.

上一篇:大力宣传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范文下一篇:公司简介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