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精选11篇)
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 篇一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所依托的本校“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国家首批一级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为A,是国家“211工程”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重点学科,享誉国内外。
本专业不仅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也是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于2010年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富有特色的工程教育使得本专业于2007年首批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是全国第3个通过工程认证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有效期3年。经过不断改进与完善,于2010年第二次通过认证,有效期3年;2013年6月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同年第三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本专业将于2019迎来第四次工程教育认证。
本专业学生通过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系统工程、化工设计等课程的学习,认识大型装置中物料的流动、传热、传质等物理过程及规律,掌握化工产品开发、设备与工艺设计、控制操作以及系统集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储备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工程放大效应的知识。
本专业拥有严格的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双重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素质和科学与专业基础知识,能够从事化学工业领域的产品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工作能力的高等化学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拥有学术型、工程应用型、复合创新型等多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毕业生就业面宽阔,能适应日用化工、医药健康、食品加工、电子产品制造、能源行业以及传统化工等领域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本专业属于通用的过程工程学科,也是高新科技和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学科,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并在强势发展的国家“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重点学科支撑下,正朝着国际上有影响、国内著名的示范专业方向快速发展。专业基础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机械基础,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过程测控技术,化工安全与环保。专业特色课程:
化工原理(国家级精品课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国家级精品课程)、化学反应工程(北京市精品课,采用中文及全英文两种授课形式)、现代化工技术选讲(采用企业专业和知名教授授课方式)、传递过程原理(采用中文和中英文双语授课方式)专业实践:
化工机械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原理实验、化工专业实验、化工设计实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途径包括:
(1)以基础理论学习为基础,通过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课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辅助多种科研实践活动实现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2)通过其他基础理论课程和各类选修课及院校活动达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环境工程专业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国对环境污染问题日益重视。为了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需求,环境工程专业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成为国内和国际上的热门专业。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综合试点改革专业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建设依托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工程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影响评价与分析等。本专业旨在培养生态环境工程领域,特别是化工环境保护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通过4年学习,将系统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能够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具备系统思维、创新能力和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能够运用现代工具从事工程研究和开发设计;具有良好的人文社科素养、正确的工程伦理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有效的沟通表达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具有全球视野、可持续发展理念、长效的持续进步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该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广、就业面宽、就业前景好。
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
基础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化工原理、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环境工程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土壤修复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等。特色课程:
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工程制图、环保设备基础、工业生态学等。专业实践:
化工原理实验、环境工程专业实验(I)及(II)、认识实习、生产及仿真实习、环境工程设计(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课程学习与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途径:
课程学习配合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专题等教学环节,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及学术报告。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批本科专业之一,是为加速我国能源发展、解决能源问题和满足国家重大能源战略需求而设立的本科专业,涵盖发电、煤化工、石油炼制及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生物质转化和新能源,属于能源、化工、环境和材料的交叉学科。
我校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依托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着眼现代煤化工(煤制油、煤制气)、石油炼制及石油化工、生物质转化和新能源工程、能源转化中的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专业基础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分离工程、能源化工安全与环保等。
专业特色课程:煤化学与化工、石油化学与炼制工艺、可再生能源化工基础、能源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能源转化中污染物控制基础等。
专业实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能源化工设计、能源化工专业实验、化工原理实验、毕业设计等。
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途径包括:
(1)专业课程学习结合专业实践,辅助各种科研活动;(2)各类选修课及院校活动;
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 篇二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应对科技发展新需求的紧迫任务,也对未来的学科布局与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的核心是以 “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促进工程教育从 “知识导向型”转变为 “能力导向型”[1,2,3,4,5]。这与我校培养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我校一直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构建了化工实验平台[6],建设了专业实验模块, 设置了体现 “大化工”专业共性的公共专业实验以及反映与化工相关专业个性的特色专业实验,如图1所示。专业实验课程的开设,重在培养学生产品研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启发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科、专业交叉,以达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毕业要求。
关于我校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化工专业实验体系,从实施多年后倒过来看,其构建是有新意和科学的 ( 平台 + 模块) 。 但目前专业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 1) 专业实验各实验项目的知识链不够长,实验内容仅仅是针对于每一门专业课程,各实验项目间相对独立,使得专业实验缺乏系统性;
( 2) 专业实验由于设备及教师素质等问题,教学实施过程又多以教师为中心,重视学生参与实验过程而忽视了学生实验效果,这种实验教学过程虽能让学生短时、优效地完成实验教学环节,但不能有效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制约了实践创新意识,使得原本开设的综合型专业实验实质变成了验证型实验,失去了专业实验教学的意义。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改革是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设置综合性强的专业实验内容并探索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方法,将其落实在专业实验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实践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2 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改革原有的专业实验内容,打破了原有每一实验项目仅针对某一门专业课内容专业实验模式,将多门专业课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到专业实验项目中,使专业实验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 让学生领会本专业的精髓; 改革原有的实验教学过程,将原有的以教师讲授实验目的、原理以及实验方法后,学生再操作的实验教学环节,改变为实验前教师给出某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学生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收集消化实验原理并拟定实验方案及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与授课教师讨论后实施实验教学环节。
公共专业实验部分改变原有实验项目单一现状,让学生根据各自专业方向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如化工热力学实验,开设了三元盐水系溶解度的测定、二元组分气液平衡热力学数据测定 ( 二选一) ; 分离工程实验,开设了膜分离、共沸精馏、反应精馏 ( 三选一) 。公共专业实验部分的各实验项目内容方面: 化工热力学实验,将原有的直接测试改为要求学生先采用计算机模拟,再实验测定,比较实验及模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化学反应工程实验,改变了原有的采用某一固定的实验方法 ( 如脉冲法) 测量反应器流动参数的实验内容,直接给出测量反应器流动参数的实验目的,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并根据所测量的流动参数结合某一典型的化学反应估算反应物的转换率,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分离工程实验,引入了让学生选择不同的热力学模型获得热力学参数,对流程方案进行计算机模拟,拟定实验方案,再进行实验,比较理论与实际分离效果,分析问题。
特色专业实验部分,通过各实验项目教学内容的调整,使之更具特色。如化工工艺实验中开设的复混肥的制备及指标分析,在原有仅涉及复混肥制备工艺的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了学生查阅国家标准,应用适当的分析检测方法,测评基础原料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所制备的复混肥质量这一教学内容; 又如化工工艺实验中开设的CO中低变反应,在原实验内容上引入采用计算机模拟,通过比较实验及模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再如精细化工实验中开设的乙酰水杨酸的合成与测试,在保持原有实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将实验从综合性进一步扩展为设计型实验,学生可选择不同工艺线路,或在合成线路不变,采用不同催化剂方法合成乙酰水杨酸,并比较分析其收率、平均选择性等参数。
新的专业实验教学考核方式也由原有仅凭实验报告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单一考核方式改革为从实验预习、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报告撰写等方面综合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知识、专业实验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部分实验项目还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替代定式的实验报告,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及科技论文的撰写能力。
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的改革,使学生的 “被动式”接受学习变成了 “主动式”自主学习,同时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与适用性专业选修课结合起来,如公共专业实验各项目将化工热力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与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应用、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等课程相结合; 特色专业实验各项目将化工工艺学、有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等课程相结合,通过不同专业课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综合应用,强化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3 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效果
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是在原有的专业实验模块基础上对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改革,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实验教学过程落实到实处,重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通过教学改革最大程度上实现各专业课间的融合,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参与了现有专业实验教学环节的学生在毕业环节中表现出更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完成了 “溴化锂溶液吸收制冷实验研究”毕业论文的学生为例[7], 根据指导教师的任务书要求,独立拟定研究方案、完成实验装置的搭建以及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分析。创新性地将传热、蒸发、吸收等单元操作结合在一起,打破传统的采用冷源吸热制冷的定势思路,利用高浓度溴化锂吸湿致水蒸发带走潜热的原理实现制冷。可见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综合专业技能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专业实验教学改革还促进了实验资源的整合以及实验教学管理的规范,以一定的教学资源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设备在专业实验中的效能,大幅度增加了学生的受益面; 不断完善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考核方式大大增强了考核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可信度和有效度,进而使得实践环节教学管理更加规范。
摘要:针对我校化工专业实验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重实验过程轻实验效果的弊端,在原有的专业实验模块基础上对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了改革,使专业实验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以达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毕业要求。其改革在教学结果以及实验教学管理方面皆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化学工程与工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沈建华,刘峰,张玲华.适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2):122-126.
[2]陈文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J].高教论坛,2011(7):29-32.
[3]罗正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校实践教学的影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6):1-3.
[4]张文雪,王孙禺,李蔚.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研究与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22-26.
[5]李茂国,张彦通,张志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册工程师认证制度的基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15-19.
[6]张承红,陈虹.普通工科院校化工实验平台建设与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8(1):42-44.
3.浅析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专业定位 篇三
关键词:化学工程与工艺;培养目标;改革方向
21世纪是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阶段,而科技的发展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源动力。但于此同时,人口增加,资源的枯竭等危机也展现出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诞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这与人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合成工业的发展,为人类带来的许多新的能源。再比如说有机工程,各种化学工程的发展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所以,对化学工程专业方向来说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目前,国家注重化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在各大高校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但是,由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注重实践,而普遍的学生对注重实践的学科不是特别有兴趣,专业理论基础又差,导致专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人才的缺乏。所以要改变现状,就要重新定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定位
1.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性质及培养模式
化学专业分为无机 有机,分析,物化,结构,高分子,络合物,电化学,化工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现在属于理工科范畴,学生毕业时授予工科学士学位。由于化学专业涉及的专业领域较为广泛,所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涉及的专业方向也很广泛,就业行业也各种各样。传统的高校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都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实践。或者注重实践也注重理论却忽视应用到社会中去。这些不完善的教学模式,使得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面的人才缺少以及人才与社会应用的脱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很多的高校开始经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制定全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打破原有的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以及社会应用能力。为的就是培养更能推动社会发展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人才。
1.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任务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要求就是根据其化学性质,培养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设计学方面的人才。其必须具备扎实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理论知识,以及应用能力。要注重学生化学工程实践的技巧,计算机的应用,科学研究能力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除此之外,学生还必须具备对现在企业的产品开发与研制,生产过程模拟优化,对现有工业的改革创新的能力。这些要求都是基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面对社会多元化的原因。由于其专业涉及的专业与领域众多,学生在掌握上述要求后,还是要根据从业的地区,企业面向面等实际情况做出适应的改变。但这一切都必须注重扎实的理论知识。
1.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属于化学专业的分支,部分和化学相关的行业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比如炼油,化工,冶金,醫药,炼油,军工企业的技术开发部门,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这些专业方向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却有着不同的实践方法。所以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专业培养是实践能力强的化学人才。
1.4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课程设置
为了满足不同高校要拥有不同的专业特色但又要拥有统一的规范。所以在高校间就拥有了默契的目标,根据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专业任务去培养人才。这样满足了各校拥有不同的专业特色又满足了全社会的统一要求规范。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具备扎实完备的化学理论知识以及长时间的实践经验,作为优秀的毕业生还应该了解其他化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为此高校应该设置基础的三门化学专业基础课。这三门基础课涵盖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传递过程、化工系统工程、催化原理、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环境工程、煤化工工艺学、天然气综合利用、化工技术经济、化工安全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包括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课程设计在内的实践课程。
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改革方向
2.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迅速膨胀的更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改革,需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具备从容面对技艺发展的能力以及能想出应对措施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面对新兴技术的发展和新工艺的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拥有良好自我发展能力的化学工业与工艺专业的人才。通过高校的高素质培养,在步入社会后积极汲取新知识,拓展知识面,开发新领域增强工作能力,以及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是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为此就要具有“经济”头脑。掌握经济发展的规律辅助化工的发展。
2.2适应科技进步与发展
在21世纪里科技飞速的发展,科技闪耀出璀璨的光芒,诞生了许多震撼世界的科技发现。航天航空领域的发展,医药工程方面的进步,原子能技术的开发等科技领域的重大进步影响着化学工业与工艺专业的发展,以后的专业发展将面向未来。社会实践更加注重高科技,现代化,研究方向注重学术化。新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对高科技人才的需要,所以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就要培养高科技人才。培养化学工业与工艺专业的学生要通过最新的科研成果,注重学生对新科技的应用以及对新知识的吸收,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2.3适应化工企业的发展
21世纪是发展的,所有企业都在寻求变化与发展,包括化工企业。化工企业主要在体制,产品,技术,原料方面有了巨大的改革。体制方面:由于科技的发展,新型能源的运用,大部分的企业开始从粗狂型生产转变到集约型生产,从小型生产转变成大型化生产。产品方面:主要是从传统的化学能源产品过渡到新兴能源产品的大量开发,从传统的粗加工到现代的细加工。技术方面: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绿色发展,高效率发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发展会更加注重新技术的开发和技术的环保性。另外,化工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未来化工技术的发展会涉及多方面科研成果比如计算机,生物,物理等新领域。原料方面:我国的化工企业实用的原料,大部分是不可再生能源,所以以后的化工企业发展将面向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2.4适应高等学校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现在,是我国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从知识型学校转型到技术型学校。科技的发展正好促进教育的改革,为教育的改革提供铺垫。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科研的优秀成果,信息时代的到来,都对教学改革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面对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跟着改革的步伐,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学生的科研素质,提高教学力量。未来的化学专业将会为社会提供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
结语:
21世纪,正是需要化学工业与工艺专业人才的时候。为此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要适应经济的发展就需要配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就要加强学生的文化知识,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需要明确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专业定位,确立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专业是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化学人才的目标。注重学生对新科技的应用以及对新知识的吸收,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进而推社会的发展,促进科技的创新,带动文明的进步。(作者单位:鄂尔多斯市农牧学校)
参考文献:
[1]钟胜奎; 刘长久. 工科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定位分析 [J]. 陕西教育(高教版) , 2009(05).
[2]周传光; 岳学; 赵文. 化学工程与工艺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J]. 化工高等教育, 2002(02).
4.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试验 篇四
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课程性质:必修 学分数:2 学分
要求先修课程: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推荐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第二版,乐清华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参考书:《化工热力学》 陈新志、蔡振云、胡望明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化工分离工程》 邓修、吴俊生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化学反应工程》 朱炳辰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化学工艺学》 黄仲
九、房鼎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修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从工程与工艺两个角度出发,既以化工工艺生产为背景,又以解决工艺或过程开发中所遇到的共性工程问题为目的,选择典型的工艺与工程要素,所组成系列的工艺与工程实验。它是进行(化工类)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是在学生已经接受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教育,又经受过初步工程实验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本实验教学中,将使学生了解与熟悉有关的化工工艺过程、化学反应工程、传质与分离工程等学科发展方向上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掌握与学会过程开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常用的实验基本技能;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拓宽与发展工程实验的内容和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毕业环节乃至今后工作打下较扎实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基本要求
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主要任务之一。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实践性课程,本课程应达到以下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专业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技能;(2)使学生学会专业实验主要仪器和装备的使用;(3)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学风;(6)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培养对象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本科生与专科生,建议实验学时数32学时。根据教学要求,实验内容作如下安排。
1.多态气固相流传热系数测定(4学时)
利用非定态传热过程的特点,测定钢性小球在固定床、流化床、强制对流及自然对流情况下的对流传热系数,通过计算获得毕奥准数Bi值,考察不同环境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2. 多釜串联反应器中返混状况测定(2 学时)实验采用脉冲示踪法测定单釜和三釜反应器系统的停留时间分布,并借助非理想反应器流动模型来间接表达系统的返混程度。
3. 连续循环反应器返混状况测定(2 学时)
实验采用脉冲示踪法研究循环比对管式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并用多釜串联模型描述系统的返混程度。
4. 碳分子筛变压吸附提纯氮气(4 学时)
压缩空气经脱油脱水后进入碳分子筛吸附柱,氧气在碳分子筛微孔内的扩散速度大而优先被吸附,从而实现空气中的氧氮分离。实验测定不同操作条件下吸附柱的穿透曲线,及动态吸附容量参数。
5.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8 学时)
以乙苯和去离子水为原料,在装有Fe2O3-CuO-K2O3催化剂的单管反应器中进行脱氢反应。在固定的汽化温度、液空速条件下,改变反应温度,考察不同的反应温度对乙苯的转化率,苯乙烯的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
6.一氧化碳中温—低温串联变换反应(4 学时)
本实验模拟串联变换反应过程,用直流流动法同时测定中温变换铁基催化剂与低温变换铜基催化剂的相对活性。改变反应条件从而获得催化剂上变换反应的速率常数kT与活化能E。
7. 恒沸精馏(8 学时)
以正己烷为夹带剂,工业乙醇为原料,用间歇恒沸精馏操作获得无水乙醇产品。通过不同的工艺操作条件可了解恒沸精馏工艺过程的特点。
8. 催化反应精馏法制甲缩醛(8 学时)
催化反应精馏制甲缩醛是集反应与精馏为一体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实验是以甲醛和甲醇为原料,在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甲缩醛。通过本实验,掌握反应精馏装置的操作控制方法,获得反应精馏法制备甲缩醛的最优工艺条件。
注:实验 7 和实验 8,二选一。
四、考核方式
5.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 篇五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化学工程、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等科学理论知识及其在从事化工生产、化工产品检验与评价、设计、技术开发与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化工、石油、医药能源、冶金、机械电子、轻工、材料、环保等企事业部门以及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化工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及管理工作。
学生入学后统一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然后分如下三个专业方向:
电化学工程:掌握化学电源、电镀工艺与表面处理技术、电解工程、电化学测量技术及材料的表面处理、腐蚀与防护等方面的科学理论、研究方法和技能,能从事化工电化学工程的研究开发、设计和生产以及技术管理。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材料科学、理论电化学、化学电源工艺、化学电源设计与检测、电镀工艺、电解工程、金属腐蚀防护工程、电化学测量技术、计算机在化工中的应用等。
化学工程:掌握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品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生产基本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具有从事化工生产的控制与管理、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设计的技能。
主要课程: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工艺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工CAD、精细化学品开发与技术、催化工程、天然产物提取与应用、绿色化工、现代化工测试技术等。
石油化工:学习原油与石油产品的加工过程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及典型设备和基本工艺计算和优化方法,掌握开发和改进生产工艺,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的方法。学生毕业后适合从事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炼油催化剂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催化原理、化工自动化及仪表、化工制图、化工机械基础、石油化学、石油加工工程、专业外语、石油化工专业实验等。
6.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问答稿 篇六
问答解读:四川化工学校化工系
1、化学工艺专业作为贵校的优势专业,开设多年,也很有成效,请问老师能否从该专业本身的角度,介绍一下其开设的背景呢?还有,目前该专业具有什么样的特色,其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是怎样的呢?
解读:
化工行业不断发展和壮大,企业需要大量的一线技术工人,为此四川化工学校开设化学工程工艺专业,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多年来我校为四川化工行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技术工人。四川化工学校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已有近40年的历史,该专业已成为全国性示范专业。该专业主要就生产过程的相关环节,生产流程,工艺参数进行系统的学习。通过学习,让学生从生产环节、加工环节、产品合格率等方面详细了解各项技术指标,特定配方以及工业参数。使学生具有在大化工、精细化工、化工制药、食品加工、酿造、纺织、工业电镀、建材、新材料、新能源行业等领域从事生产、管理、质检等工作的相关技能。
化学工艺专业主要是生产型企业在产品聚合反应、以及多种产品在特定的工业生产条件下的相互作用,利用企业生产要素,通过高新技术等方式实现产品的工艺环节控制。通过把握相关技术参数、生产要件、生产特性等自动控制机械化生产现场,达到产品最优化,生产效率最高化。
四川化工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要是通过学生在校的工艺理论学习,生产现场仿真训练,实地工厂操作等环节,逐步把握各类产品生产过程的特色要求,把握好相应生产技术参数,通过计算机控制技术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学生在掌握相应技术生产指标后,利用所学知识并用在生产企业综合控制方面实现高效生产的目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特别是高新技术的推广,化学工艺专业技术还会实现无人管理生产,全自动化生产,并为企业在节能降耗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学工艺专业的专业发展也在快步向前,不仅仅应用在传统的化工领域,已经逐步在制药、食品、环保、通信、IT制造、建材、轻纺、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得到重视,通过化学工艺的学习,不但不会形成化工就是有毒有害的印象,反而会为国家在环保、降低排放、节能降耗等方面给力。
2、学生学习该专业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在校期间将主要学习哪些课程?
解读:
化工生产属于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该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生产技术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当精细化工操作工,也能到大型化工企业做生产总控工,把握整个生产流程,为企业实现平稳流畅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初中毕业生在我校通过努力学习,可以掌握必备的化工工艺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理科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收能力较强,思维比较活跃,到企业工作的适应性也较好,很受企业欢迎;当然,化学工艺专业毕竟是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学习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需要具有勤奋、刻苦、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这是我校最看重的素质。此外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化学基础、计算机基础、数学应用基础能力,这些通过在校的培训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化工识图、化工机械基础、化工过程及设备、分析化学、无机物工艺、有机化工工艺、仪器分析、精细化工工艺学等。
为了适应国家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我校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一体化教学路子,先后建立了化工工艺实训室,化工原理实训室、工艺管道实训室、仿真实训室、分析检测实训室、仪表自动化控制一体化实训室以及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专业设施日趋完善,为学生学习该专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确保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3、从目前的就业形势看,该专业的就业情况如何?一般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解读: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基本能掌握企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相应技术要点,能实现毕业就能在企业顶一个技术岗位的目标。近年来,我校化学工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100%,大部分学生正逐步成为企业重要技术岗位的中坚力量。因此学生就业形势非常良好,每年的学生均是企业提前预订。比如我们为四川美丰、四川龙蟒钛业集团、天威新能源、南骏汽车集团、重庆龙海石化集团、四川化工研究院、鸿丰钾矿肥、银河建化等作了定向化学工艺专业培养,目前这批学生在企业都成为各个车间、各个分厂的技术骨干。毕业学生实现了全就业,全对口、全技术岗位的目标。
7.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 篇七
一、煤化工特色建设的背景
1. 煤焦化技术的主流地位
煤焦化技术以其应用技术娴熟、应用范围广泛和应用效果良好的特点成为煤化工发展的主要手段。就目前我国的煤炭储备量分析, 在60年内, 我国钢铁冶炼过程都将都会采用用焦炭作为主要燃料, 并且以还原剂作支撑并运用高炉加热的方法进行[2]。
2. 节能减排为首要目的
新型的煤化工建设倡导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是续发展。发展煤化工建设必须本着以节能减排为首要的目的进行。发展以低污染、高治理、多维护为主的新型煤化工建设。
二、发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原则
1. 市场需求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个企业和毕业生之间存在着双向的选择现象。企业需要专业知识和能力更强的人员为其服务, 因此, 在发展高校化学工程和工艺专业时, 必须注意其市场需求。尽可能多的针对煤化工市场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培养[3]。
2. 创新原则
与传统的煤化工产业相比, 现代企业和新型的煤化工产业更加需要创新型人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课程应该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目标、养成学生自主创新习惯和提高化学工艺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开展。
3. 稳定发展原则
化学工程和工艺的特色发展是一个不断建设和积累的过程。通过发现其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来完善特色的专业体系。使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发展和进步。
三、发展特色化学工程和工艺的措施
1. 转变教育理念
教学观念和对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对于教学的方向和专业进程的发展以及专业的教学成果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而对于化学工程和工艺专业的特色教学建设是培养我国煤化工人才和发展我国煤化工产业的重要措施。通过不定期的开展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总结来了解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点和教学理念, 通过指出教学理念上的偏差来更好的指导教育工作者的工作, 通过定期的对教育工作者的相关工作进行考核来发现专业教育教学中的问题[4]。
2. 丰富课程内容
针对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和企业对招聘人才专业性和知识多样性的愈加重视, 传统的化学工程和工艺课程已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人才能力方面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在保证实现专业目标的基础上, 丰富课程内容, 增加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尽可能多的积累企业招聘人才时所需的知识, 扩大高校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水平。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建设特色的化学工程和工艺专业的过程中, 要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关高校需要结合企业,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们将学习到的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去, 通过发现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来提高自己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培养其独立工作的的能力, 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
4. 推进课程与教材的改革
课程建设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的主要手段, 对特色专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学校应通过对现有课程的改革, 将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有机的融合来推动特色专业建设的发展。其次, 通过加强教材的改革, 丰富教学内容, 也是有利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必要措施。例如可以在化学过程和工艺专业中加入材料学和物理学等知识;在化学工艺设计中加入经济学等知识, 使得在保证化学工艺特色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5]。
5. 健全监督机制
有质量保障的特色化工建设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的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督体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来完善特色化学工程和工艺的建设。
总结
大学生的就业率是对特色专业建设水平发展的一个有效评判标准。近些年来化学工程和工艺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对新型煤化工人才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 建设有特色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势在必行。通过改变教育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环节以及建立健全的监督体质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化工建设, 这对促进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和培养全方面化工人才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昱.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的整合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 2012.
[2]陈兴娟, 董红星, 景晓燕, 刘文彬.体现“三海一核”特色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群建设[J].化工高等教育, 2008, 05 (23) :46-48.
[3]梁杰珍, 陈小鹏, 王琳琳, 韦小杰, 张友全, 童张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创新体系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 02:166-169
[4]钟胜奎, 刘长久.工科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定位分析[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09, 05 (11) :63.
8.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 篇八
[关键词]化学工程与工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098-03
作为支撑“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的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涵盖了化学、化工相关的诸多领域。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因而,在新形势下,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赋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育新的内涵,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突出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成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育新的课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1-4]本文将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对新形势下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确定
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依据,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办学定位的基础。人才培养目标是指高等院校通过人才培养活动,使受教育者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预期设定,它界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综合反映了学校对培养人才的总期望和要求,是高等教育质的规定性。人才培养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界定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5-7]
进入21世纪,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化学、化工技术的发展层次更为深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内涵更为丰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高等教育必须注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突出的精英人才。另一方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更为深入,其作为通用工程基础专业的特征愈发突出。专业外延的扩大导致专业界线更加淡化,进一步引起就业形势和就业观念的深刻变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各类技术工作。这就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和多样化提出了高要求。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高等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国际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既懂技术、管理又了解国际市场运转规律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因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应该定位于,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知识及相关交叉学科知识;掌握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掌握宽厚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至少一门外语知识;掌握国际行业规则;掌握必备的科学思维方法与工具性知识;掌握较丰富的经济、管理、营销、社会、法律、环境、人文等社会科学知识。具备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运用科研创新思维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能力;具备有效的进行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具备进行组织、管理、营销的能力;具备运用外语进行跨国交流与服务的能力;具备运用化工商贸知识进行谈判的能力;具备终身学习与提高的能力;具备运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全的人格品质和优良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艺术修养;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具有广阔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培养能够在化工、轻工、医药、炼油、冶金、能源、环保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和产品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构建
(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的指导原则
课程体系是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反映,它属于课程结构中以内容为维度的结构,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总纲领,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主要依据。[8-9]为了满足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构建应该围绕如下原则进行。
1.厚基础、宽口径构建“平台教育”课程体系
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进一步深入,其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专业人才需求市场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专业人才需要适应较宽的知识领域的要求。因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化学、化工技术学科以及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相关交叉学科的需求为前提,本着加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教育,完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构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平台教育体系,采取厚基础、宽口径方式开展学科交叉与综合背景下的平台专业教育和个性化人才培养。[10]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应该以基础化学、化工为支撑,把新技术、新学科融入专业学科教育范畴,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从“科学意识、科学知识、学科前沿与交叉”三个层次设立高度融合的具有基础平台教育性质的核心课程。[10]坚持厚基础、宽口径专业教育思想,设置具有科学知识特性的多门类“模块化”选修课程和培养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素质教育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潜能来培养人才,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多项选择,拓展和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以满足“厚基础、宽口径平台教育”与“个性发展”要求。
2.坚持用工程教育理念构建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作为工科基础性专业,需着力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育应该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工程教育理念为核心,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工程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
为了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构建中,应该改变过去强调工程科学理论知识,弱化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弱化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普遍问题,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的关系,加强实验课、课程设计、各类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实践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实践教育课程是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工程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构建中,在加强基础理论教育,拓宽专业内涵,突出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面向应用,体现素质培养和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构建和完善“以实验及工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以设计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为目标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3.以国际化视野构建课程体系,培养外向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知识信息化,必然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也必须要培养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外语水平,熟悉国际行业规则,能够进行跨国交流与服务,具有广阔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外向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是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关键。教学内容要国际化就必须将国内外先进的知识体系融入教学内容,以外语或双语进行教学,构建双语课程群,将外语教学与应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另外,在教学中以实用性和国际化为标准,以课程为单位引进经典原版外文教材及相应资料开展教学也是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有效途径。此外,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还必须要求在基础外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在传统课程设置中增加国际知识、跨文化交流课程,让学生熟悉多元文化,通晓国际规则,培养学生的国际修养与国际思维能力。
(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构建
1.通用课程模块
通用课程模块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专门知识的基础,是保障厚基础、宽口径构建平台教育的关键。该模块包括人文社科基础、政治理论基础、身体素质课程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化工基础、计算机基础、经济管理基础等课程门类。
在构建通用模块时必须按照模块化思维,对各门类课程内容进行统筹整合。比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结构化学中重复的内容就必须进行删减,物理化学中与化工热力学及化学反应工程相关的内容要进行整合,重新调整各门课程内容,科学合理分配学时、学分,以构建新的基础课程体系。
2.专业课程模块
专业课程模块是根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目标而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课程模块,主要训练学生的工程思维,培养学生探索工程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专业课程模块构建时,要注重设置跨学科门类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如化工专业课程与专业外语融合,化工设计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软件运用融合,化工过程分析与开发和化工技术经济学融合,化工产品开发与环境保护融合,文献检索、科技写作与科训、毕业论文融合等。学生通过跨学科门类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的学习,提高全面素质,实现从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3.综合能力模块
综合能力模块主要为多门类选修课程。该模块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选择空间,通过对该模块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跨学科的综合知识背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自学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技术交流能力等,满足了“平台教育”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要求。
该模块课程设置中,应该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及市场需求尽可能多的设置课程门类。除了设置专业相关边缘课程、外延课程、文化素质拓展课程、涉及综合道德伦理法律常识的社会课程外,尤其还要增设化工管理、化工经济、化工商贸等课程及诸如商务英语、科技英语、学术交流英语、外国企业文化等外语或双语课程。
4.实践环节模块
实践环节模块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核心环节。该模块包括实验课、课程设计、各类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实践训练内容。
在实践环节模块构建中,为了满足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实验课程应该从验证性实验到设计性实验转变,从单科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转变,从认识性、继承性实验到研究性、创新性实验转变。
课程设计教学中,整合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设计、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化工工艺课程设计等课程内容,构架综合性大设计课程,并要求设计过程中充分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设计选题应紧扣学科前沿和工程实际,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工艺进行设计。
实习教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实习教学应该和工业实际紧密结合,并采取多样化的实习教学方式。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检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该具备前沿性和创新性,面向工程实际,和教师科研或学术课题相结合,采取项目式教学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的构建
构建一套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学管理制度的构建中,必须要保证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都按照制订的教学大纲规范授课,并定期不定期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监督,构建由多种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相互结合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针对不同课程、不同教学环节,采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考试评价、实践教学评价、毕业论文质量评价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另外,教学运行管理中要特别注重丰富和发展学分制,为个性化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此外,教学管理制度构建时,还必须创新学习指导制度,建立学业导师制,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学生整个学业生涯提供指导。同时,还要完善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及工作能力跟踪管理,既重视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考核评估,也重视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考核评估,并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指导并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制订、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
四、结语及展望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随着国内、国际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也必须不断探索、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使之更好的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
[ 注 释 ]
[1] 翟安英,石防震,成建平.对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及模式的再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4-68.
[2] 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 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6.
[3] 刘忠喜.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层次及构成要素[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107-110.
[4] 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5.
[5] 蔡志奇,沈志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与实现[J].药学教育,2014(4):1-4.
[6] 王进鑫.适应知识经济挑战变革高校人才培养规格[J].中国高教研究,2001(3):71-72.
[7] 于珍彦,于少珍,韩如成.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探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6):106-108.
[8] 周立山,魏抗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1.
[9] 陆勇,崔刚.卓越计划背景下的地方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4):78-81.
[10] 王艳,李洁,黄可龙.大类培养模式下化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36-38.
9.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求职简历 篇九
怎样才能够书写出对求职者来说运用效果非凡的简历,一方面原因在于内容上的体现,而另一点原因则与创作的思维有所关联,拥有较强应变思维的求职者可以天马行空般的对简历进行各个方向性的制作,这样在降低简历制作难度的同时,也为求职者提供了简历书写的方向。
实则随意的叙述个人能力,影响也不容忽视。把握住了关键性的因素后,一份看似寻常的简历可呈现出来的影响力也会进一步增强,即便很多求职者对简历的创作问题并不关注,但他们也需要了解到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区别以及可发挥出来的实用效果,有心获得心仪职位,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之所以未能达到目的,原因不过是在于制作理念匮乏的缘故而已。
以下是yjbys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求职简历范文,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jianli)。
个人信息
yjbys
性别:男/女 出生年月:19xx.xx.xx 民族:xx 政治面貌:xxxx
XX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20XX届 XX方向 XX学士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jianli
求职意向及自我评价
期望从事职业:化工工程师、塑料工程师、化学操作、化学制剂研发
自我评价:所学化工专业知识扎实,通过学习与一定的社会实践掌握了一般的实验操作原理(如塑料改性,塑料抗氧剂的研发,洗发水的.配方的改进,还有一些涂料的制备的操作)。对红外,紫外,荧光分光光度计,核磁共震,C谱,H谱,质谱也有基础了解。
教育经历
20xx.9~20xx.7 xx大学 xx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xx学士
学分绩点(GPA) x.x (满分x分), 院系/班级排名 第x
连续四年获得校奖学金
所获奖励:
20xx年 获得院级“三好学生”
20xx年 获得院级奖学金“一等奖”
20xx年 获得院级“学生团干部”
20xx年 荣获校级“三好学生”
项目/科研经历
20xx年 xx项目 项目负责人
课题:xxxxxx
项目描述:
工作职责:
工作业绩:
20xx年 xxxxxx项目 项目组成员
课题:xxxxxxxx
项目描述:
工作职责;
工作业绩:
实践/工作经历
20xx年 x 月—20xx年 x月 xx公司 研发助理
主要工作:在××研发部学习,任研发助理,负责合成抗氧剂等工作,实习期间,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完成实验,工作勤奋,主动积极学习,做事负责,得到该院工作人员和领导的肯定,期间表现出较好的沟通能力、工作能力和操作能力
20xx年 x 月—20xx年 x月 xx化工 化学技术
主要工作:先在制煤气和净化煤气分厂基层工作,对这部分非常熟悉并有自己的独到方法和技术,后在生产部对整个公司生产进行协调,对整个煤气制成,合成氨,尿素,双氧水和纯碱的生产都了解,对电力系统及相关运行设备也有一定接触,和公司领导和各个分厂员工的关系处理的不错,深得领导和员工的赞赏
个人技能
大学英语四/六级(CET-4/6) 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快速浏览英语专业文件及书籍,撰写英文文件,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谈
国家计算机三级 (数据库技术)
熟练使用电脑浏览网页,搜集资料,熟练使用office相关办公软件,熟练使用photoshop
本专业证书
10.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识实习大纲 篇十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1.实习目的(1)加深学生对工厂及具体化工设备、化工操作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所学专业的性质,以便今后更好地学习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
(2)收集各项技术资料和生产数据为写实习报告作好准备。
(3)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热爱劳动和向工人师傅学习的好品德。
2.实习任务
(1)掌握化工生产的安全知识。
(2)实习工厂的一般了解与参观。
(3)深入车间实地学习,观看录象加深印象。
(4)收集各项资料,记好实习日记。
(5)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听取技术报告,参加生产技术会议。
(6)完成个人作业与实习报告。
二、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上述实习任务,实习内容与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各类生产参观
(1)实习工厂全厂及有关车间的一般性参观,了解全厂与有关车间的概貌,扩大眼界,丰富知识。
(2)车间报告及参观:由车间请专人作报告,要求较详细地介绍本车间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及主要操作岗位的操作规程条件;主要设备的结构和材料;本车间安全上的特殊要求;车间生产上的改进和存在哪些问题;车间的组织、管理及人员构成。
2.深入车间,加深认识
(1)在了解生产方法的基础上熟悉流程,了解各设备和管道的名称和作用,各工艺管道的配管和流向,主要控制手段。
(2)了解各种设备,尤其是主要设备和运转机器的类型、规格、结构、性能和特点(包括材质及大小)。
(3)了解本车间的安全技术和措施。
(4)了解动力机械的特征和容量(泵、鼓风机、压缩机等)。
(5)厂房结构及建筑等要求。
(6)车间人员编制,岗位工人人数及辅助工人数及一般性技术经济指标。
3.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的录象资料片,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工厂的构成,熟悉工厂的特点,特别是现代化大化工生产的特点。
4.在实习期间应向学生布置个人作业题,学生根据题意考虑构思,准备资料,并在实习后期完成。个人作业题的内容大致有:
(1)主要设备的原理与目的。
(2)实习车间(工段)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关键岗位控制手 1
段的专题详述。
(3)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案。
三、实习的方式、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实习在系部的直接领导下由教研组具体实施完成。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构成,计划利用一周的时间,通过下厂参观和观看录象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认识实习。
1、落实与本专业紧密结合的实习单位,确保实习如期正常进行。
2、落实录象资料片,组织学生收看。
3、作好实习前的动员,让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意义和具体的要求。
4、每班配备2-3名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进厂下车间,具体指导学生的实习,并负责学生的日常考核和实习报告的批阅,给出学生的实习成绩。
四、实习报告的内容及要求
学生在平时整理日记的基础上,整理完成实习报告,实习报告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参观工厂和车间的概况。
(2)工艺生产方法、流程。
(3)设备一览表,所采用的设备优缺点。
(4)绘制工艺原则流程图。
(5)指定设备的简图。
(6)实习心得、合理化建议及其他。
(7)附录(实习日记、个人作业、有关资料)。
五、实习的考核办法
教师按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给予评分。评定成绩时还应参考下列情况。
1.工厂技术人员和指导教师对学生态度的评定和学习成绩的意见。
2.学生实习日记的记录情况和实习报告完成情况。
3.实习期间及结束时的考核成绩,两天提问一次,作为实习期间考核成绩。
六、实习的其它要求
1、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工厂安全制度,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未经厂方技术人员的同意,不得随意触弄各类计算机、阀门、仪表、开关等。
3、学生要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如出现严重的违纪并影响实习正常进行的情况,可以取消违纪者的实习资格。
11.高职院校化学工艺学课程改革探析 篇十一
【摘 要】从高职化工类专业化学工艺学课程的特点和化工工艺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对化学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为高职院校化学工艺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 化学工艺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150-02
化学工艺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化工类及相近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它是建立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化工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问题的工程学科。该课程在高职院校化工类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起到由理及工、由基础到专业过渡的桥梁作用。
化学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学生需要具备高等数学、工程制图、大学物理、物理化学及计算技术等先修课程的基础知识。二是工程实践性强,要求学生对于化工生产过程及设备有感性认识与了解。三是各单元操作过程相互独立,设备类型多种多样且结构复杂,各单元操作遵循的原理和法则各不相同,每一单元操作均可独立讲授、单独使用,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需配以大量的挂图或设备模型。四是各种操作现象抽象,大量利用公式、半经验公式或关联式进行计算,学生难于理解,记忆困难。教师授课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解释清楚。
基于化学工艺学课程的以上特点,高职院校化学工艺学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课程教育理念,从思想上树立工程观念,教学上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针对扩招后学生专业理论基础普遍薄弱的特点,降低理论要求,建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的课程教学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设置,增加实践课程的教学比例,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一、高职院校化学工艺学课程教学现状
化学工艺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开设有化工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实验条件要求比较高,因此,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化学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大多局限于学校自身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相应的课程实验和实训开出较少。该课程是与化工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融物理学、数学和化学工程内容于一体的专业主干课程,课程内容难以理解,特别是涉及化工设备、工程设计和相关计算方面的知识,如果教学中仅是以理论授课为主,没有开设相应的实验项目或者实训项目让学生通过校内实验或实训操作,学生对化工理论基础知识和化工设计及计算就无法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第一,课程设置中教学时数不多,对学生的课程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不利。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工艺课程的总学时数普遍不多,一般为48~64学时,学分数为3~4学分,而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时數一般为总学时数的80%~85%,其余为实践教学学时。另外,高职高专学生的化学基础专业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动手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在教学中,要想尽快提高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难度较大。
第二,校内实验实训条件难以满足课程实验教学需要。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课程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原则,但很多的高职院校却难以做到。如多年以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主要以师范教育专业为主,工科类的高职专业较少,学校对实验室的建设与投入多以满足师范教育专业的基础实验课教学为主,较少考虑工科高职专业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投入,从而造成工科类专业的专业实验条件远不能满足学生校内实训教学的需要。
第三,学生的工程理念欠缺,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校前,很少接触到现代企业的生产,特别是化工企业生产接触得更少,他们对化工设备、生产运行及工程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几乎为零,教学中他们对化工设备及工艺的认识难以理解。由于学生缺乏工程理念,给化学工艺学课程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二、改革措施
(一)构建校内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应用技术型人才应该是既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同时还应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质。建设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抓好校内实验课程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是化学工艺学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建设条件完善的校内实验室是关键。
1.加大投入,建设设施完善的化学工艺学校内实训室,为学生的校内实训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化学工艺学课程的基本理论较为抽象,并且是多门基础学科知识的综合,学生在开始学习时感到不适应,特别是对化工工艺过程感到难以理解是必然。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加大资金投入,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建设条件完善的化工实验室。为此,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了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教学需要,投入了近200多万元购置化学工艺学课程教学实验设备和实验仿真软件,如数字型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数字型筛板精馏塔实验装置和数字型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化工管道拆装实训室、化工原理仿真软件等,为学生的课程实训提供了条件,学生通过校内实训室的训练,增强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了动手操作技能。
2.改革教学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提供学时保障。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化学工艺学课程授课计划,该门课程的学时数不多,但实践性很强,我们在进行充分的企业调研和参考校外企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和化工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进行了重新调整,在规定的课程教学时数上加大课程实践教学的时数,即由原来的实践教学占课程教学时数的15%~20%提高到30%~40%,通过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为学生的化工操作技能实训提供了保障,使学生通过校内实训,基本掌握了常见化工设备的规范操作技能,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化工企业的上岗需要奠定了基础。
3.按照“从易到难,逐步接近工作实际”的基本原则,构建化学工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校内专业实验、校外企业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内容,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校内外产学研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职业环境中得到训练。为此,我们牢牢抓住新建的校内实训室的有利条件,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所开设的实训项目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递进进行,通过校内实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造性思维。教学中,采取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创造条件增加开放性实验等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毕业后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工程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化学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有工程观念,在化学工艺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向学生灌输与强化工程观念教育是该门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化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工程意识的养成须从日常的教学中给予灌输与强化,特殊性的工种更是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有工程观念,这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具备的业务素质。工程技术人员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其业务素质的高低、工程观念的强弱直接决定生产能否正常进行,生产是否会产生效益等。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除了以后可以当老师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到企业工作成为技术人员,对他们而言,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一般比较喜欢具有初步工程观念的毕业生,他们在录用大学毕业生时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求他们要具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或较强的生产实际操作技能。这样,不但可以缩短学生工作后接受企业上岗前的培训教育过程,而且,还可以使他们能在更短的时间里掌握企业生产的实际操作过程。因此,我们在化学工艺学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牢牢抓住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一根本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其成为具有较强综合质素与能力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三)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學生的专业技能。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紧密相关。为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所授课程内容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在内容选择上,紧紧围绕当今企业、行业生产发展所要求具备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校内的实训条件来选择和取舍,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化工原理实训室和化工原理仿真实训室等,加大课程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如我们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由原来的20%~30%提高到45%以上,让学生在校内实训中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在理论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展示最新的生产工艺及产品,使学生对抽象的化工专业知识、设备的构造与使用、相关的设计计算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这样,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进,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加强校内实训室的训练,促进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总之,为了适应企业生产的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化学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应与时俱进。通过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不断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工程观念的教育与培养,为高素质技能型化工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邓爱华.环境工程基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
[3]张日新,梁昱庆,汪令江,等.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4]张兴辉, 王克太, 冯志刚,等.高职高专《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B300)
【作者简介】廖政达(1967- ),男,壮族,广西象州人,硕士,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教授,研究方向:化学工艺学课程教学和植物纤维改性与应用研究。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推荐阅读:
我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认识10-25
202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升本)专业课辅导07-29
化学工程与工艺范文08-18
化学工艺工程个人简历表格10-09
化学工程课程09-07
发酵工程与酿造工艺学教学实习报告07-13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文明单位创建材料08-17
化学动力学与催化课程总结10-16
化学工艺学作业答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