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教学设计常见问题(共8篇)
1.辽宁教学设计常见问题 篇一
辽宁集体林权配套改革问题研究
摘要:以确权到户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后,辽宁又开始了为主体改革配套的综合改革进程,几年来,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深化改革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各项改革措施,以进一步促进集体林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辽宁;集体林权;综合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一、集体林业综合改革成效显著
林业产权界定、产权安排、产权运营、产权管理监督是激发林农生产积极性,发展林业经济的前提条件。2007年底辽宁省作为国家试点省份,以确权到户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从2009年4月起进入新一轮为主体改革配套的综合改革阶段,包括组建合作社、林权抵押贷款、林业保险等。几年来,辽宁省林业综合改革成效显著。目前全省林业合作组织数量达到2674个;市级林权管理服务中心2个,县级达到51个,乡镇级区域性分中心20个;已编制完成1936个村级林农森林经营方案,占应编数的75%;森林保险面积5155万亩,占森林面积8710万亩的59%;林权抵押贷款余额40亿元;林权流转机构不断完善;森林资产评估工作稳步推进。全省林业总产值实现1834亿元,同比增长5.6%;农民人均林业收入3980元,同比增长6.5%。林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深化改革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亟需采取得力措施予以解决。
二、集体林权综合改革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政策和法规作支撑。我国林权制度和林权改革的法律制度本身就不完善,虽然辽宁省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但还不能满足现实对立法的需要。现阶段在采伐和税费政策的调整、森林资源流转、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贷款等配套改革的一些关键环节上,还缺乏完善的政策和法规作支撑。
2.合作社注册和运作不规范。发展林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是维护林农权益、提高林业规模效益的重要途径。为了快速发展合作社,各市不同程度地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比如铁岭、朝阳等市对正式登记注册成立的合作社均可获得1万元以上的补助,有的地方出现了为了享受政府政策而“跟风”注册的现象。
3.林权管理服务不健全。2010年辽宁清原、本溪2个县被列入全国首批林权管理服务试点省份后,辽宁县级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机构不健全,人员不稳定,定位不准,政企职能交叉,服务内容有待丰富和规范。
4.流转缺少秩序。林权合理流转起来才能促进森林资源优化配置,但现在定价混乱,例如有的造林公司把农民承包的林地以100-240元不等的价格购买过来,办理了林权证后,又以公司的名义出售,一亩林地可以卖到2000元以上。由于林农法律意识淡薄,经常出现不经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表决擅自出让山林,少数木材商人围标串标等现象,缺少有约束力的林权流转法律法规。
5.森林资产评估信用度不高。林权评估是林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等交易的前提,但现阶段林权评估缺乏科学标准,比较盲目。例如,2012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农村信用联社受理了一笔贷款申请,交易价值为10万元,100亩林地,一家林权评估所出具了评估报告,总价值达到100万元,其评估依据是承包土地还有27年,杨树成材后的价值。如果金融机构以100万元评估价值为依据发放贷款,一旦贷款出现风险,处置抵押物将远远不能抵偿贷款。
6.森林采伐维护和保险形势严峻。由于林农自主经营后现行的凭证采伐制度的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商品林超额采伐一直屡禁不止。辽宁省公益林的比重占集体林总面积的49%。生态林补偿标准据估算应为36元/亩,但实际上为生态林补助资金为5元/亩,2014年才提高到7.5元/??,有的地方还没有落实到位。林农收入有限和风险意识,保险机构因为费率低等原因,影响了森林保险工作的推进。
三、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1.做好改革立法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大”要加快各项林改法律和指导性文件的颁布和落实,把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各项措施通过必要的法律程序来规范、保证和实现。继续加大确权发证的督导力度,认真做好林改的管理验收工作。
2.强化电子交易平台建设。根据国家出台的有关林权流转的指导性文件,尽快出台具体的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并使大宗农林产品现货交易成为上线交易的品种,借助电子交易平台“一点接全国”。三是强化监督管理。对各类违法违规交易行为要严厉打击惩处。
3.科学评估森林资源。在国家林权评估立法没出台之前,省级各林业主管部门要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资产评估协会等相关单位密切合作,尽快制定出适应本省实际情况的林权评估的政策法规。是发动各科研院所、社会评估机构和一线林业工作者积极开展林权评估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尽快建立起一套科学实用的林权评估技术体系。
4.充实林权管理服务内容。要充分发挥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工作的服务、管理、指导、指挥和协调职能。要将林权的行政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实行“机构分立,职能分开”,充实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包括岗位责任制、学习及例会制、廉政建设等日常管理制度。
5.完善合作社运行机制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合作社的普法宣传,扶持符合条件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承担省、市(县)级林业项目。五是加强合作社自身建设。目前政府己制订出合作组织示范章程、财务制度、组织机构制度,林业合作社组织应认真学习和贯彻,使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规范化、合理化。
6.强化经营方案,实现森林有效维护和保险
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程序要科学、严格、合理。森林经营方案要在上下级各方共同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然后按方案办事,使之成为森林经营的基本原则和制度,调动森林保险经营机构开发适合林业生产经营实际保险品种,由单一的森林火灾保险发展为森林综合保险。
7.借鉴国内外经验,创新林权制度
国内外在林业发展和林权制度方面都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比如瑞典的森林采伐量主要取决于10年一度编制的森林经营方案,美国、加拿大、日本、奥地利、意大利等国的政府财政林业政策、林业合作组织等方面都有较为切实可行的借鉴作用;国内福建、江西等地的林权配套改革办法也值得去学习。应该积极组织各种国内外的参观交流和学习活动,打开眼界,开阔视野,科学设计我省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张玉伟,张洪生.辽宁省集体林权配套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J].辽宁林业科技,2013(5):40-44.[2]李怡,高岚.我国林权流转效益分析与评价.农村经济,2016(2):44-49.[3]杨艳琴.浅析辽宁省林业专业合作社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林业科技,2013(4):36-38.作者简介:张雪艳(1962-),女,汉族,辽宁本溪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新制度经济学研究。
陈德智(1981-),男,汉族,辽宁本溪人,学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经济信息研究。
2.辽宁教学设计常见问题 篇二
2013年8月,我国林业信息化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国家林业局发布《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要求在当前“数字林业”的基础上,全面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实现我国“智慧林业”目标[1]。“智慧林业”建设不仅使林业在感知、管理、服务方面更具“智慧”,同时使林业在信息基础条件方面达到了领先国际的地位,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手段也促进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林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由于辽宁省起步较早,林业建设效果显著。林业厅自动化办公实现规模化,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网络框架基本形成、逐渐趋于成熟的应用系统、完善的基础资源数据库等方面[2]。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一定的问题,林业信息化的发展也是如此,各林业部门之间分散的信息资源、较低的关联度导致不同部门缺乏数据的共享性。基于此,为实现各部门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就需要依靠技术手段把信息集中、整序、关联起来,进行统一管理。为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林业各部门必须协同办公,优化信息资源配置,促进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联系。
2 实现辽宁“智慧林业”升级的手段
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都离不开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林业信息化建设也要依靠这些高新技术,不断进行优化调整,使林业的业务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林业信息系统必须面向大众开放,在满足林业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还要促进林业业务的调整,推动业务发展[3]。辽宁省在林业建设方面应努力成为全国“智慧林业”的第一省,为此,辽宁应先完成基础框架建设,搭建智慧林业云平台,统一地管理与分配基础设施资源,实现数字资源的共享,从而全面实现辽宁省的林业发展目标。
2.1 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的应用
云计算是通过分布式处理,并行计算、网格计算等概念发展而来,在虚拟化、数据存储、数据管理及编程模式等方面独具特色,其最大的技术特点是虚拟化,即计算、存储、服务器、应用软件等IT硬软件的虚拟化。
相对于传统的计算模式而言,云计算的最重要特点是虚拟化。采用虚拟化技术的优点在于云计算可以有隔离作用,即隔离应用程序的执行环境与物理环境,因此可以更加容易改变应用程序环境。随着虚拟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化的技术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如硬件虚拟化、应用虚拟化、全面虚拟化等,同时,虚拟化的概念已经覆盖了IT技术的多个领域层面,对IT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目前,辽宁省在“智慧林业”的建设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整个建设系统的存储能力低、计算和运行效率不高等,因此可以考虑采用虚拟化技术,使之应用于存储、服务器、CPU操作系统等方面,同时为了减少在硬件资源方面的投入,可以采用统一的纯软件虚拟化的解决方案,合理配置硬件资源并且使其达到充分共享。在信息化网络及基础设施方面,也可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辽宁林业的智慧升级。
2.2 大数据技术分析的应用
大数据实际上是一种数据量大、数据类型繁多、具有极其高的商业价值、能实现快速处理的资讯,由于其资料规模巨大,导致目前所使用的主流软件工具难以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等工作,因而也就难以帮助企业做出积极的经营决策。
辽宁省的“智慧林业”建设为实现森林信息资源的高增长率、多样化以及获取更强的洞察力和发现力的目标,就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特点,不仅具有大量的可应用数据,而且能实现快速的查询分析,让林业的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的处理模式进行[4,5,6]。
2.3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应用
由中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兼备了定位与通信双重功能,其组成部分为“三端”,即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可在全球范围内不分时间和地点为用户提供精准的高质量服务,除能及其准确的定位、导航外,还具有通信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为有特殊需求的客户提供授权服务,能够准确地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
GPS定位技术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但由于技术水平或地域条件的限制等,该项技术难以应用,在此情况下就可以切换到北斗技术进行定位。相对于GPS来说,北斗技术具有很强的优势,它不需要依靠信号,即使在手机信号不能到达的地方,采用北斗提供的报文收发的技术,只要有北斗覆盖的地方,可以实时监控护林员的巡护情况[7]。
辽宁省只有积极探索北斗导航应用软硬件方面,进一步扩展导航技术的嵌入、融合以及应用,才能使国家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北斗示范应用单位的称号实至名归。
3 结语
“智慧林业”建设带来诸多益处。在信息技术方面,促使林业发展与信息技术更加密切的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林业生产和组织管理,实现了林业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科学化;在生态方面,不仅实现了对森林、湿地、沙地、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动态变化的有效监管,而且全面系统、准确的评价了生态工程的实施效果;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实现林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为林业和农业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服务,包括实时的政策法规、市场动态等。辽宁“智慧林业”建设将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辽宁作出新贡献。
摘要:探讨建设“智慧林业”的重要意义以及辽宁建设智慧林业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在“智慧林业”中出现的新技术,目的在于为升级辽宁省“智慧林业”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智慧林业”,云计算,物联网,辽宁
参考文献
[1]余新晓,鲁绍伟,靳芳,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05,25(8):2096-2102.
[2]陈柳钦.林业经营理论的历史演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50-56.
[3]国家林业局.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4]施昆山.世界森林经营思想的演变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2004,17(5):1-3.
[5]宋德利,王拥军.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经营的发展与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365-1366.
[6]张放,胡万良,谭学仁,等.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03(3):5-8.
3.辽宁教学设计常见问题 篇三
关键词:国际化进程;双语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发展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把英语教学和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有机结合,是提高学生英语使用能力与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我国双语教学起步晚,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师资力量匮乏、学生基础差、教学设施不完善等实际问题,需要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国际化进程。
一、辽宁省各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双语教学在辽宁地区各高校虽然得到普遍开展,然而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双语教学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落后的教学观,阻碍双语教学的发展
由于英语学科在我国作为应试课程之一,教学方式还是以书面教学为主,传统的教学观注重从教材出发去研究教学方法,忽略对学生读、说、听、写的综合能力培养。在辽宁地区个别高校也开展了双语教学,但是都是应对国家的教学质量评估,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以学科教学为主,忽略双语教学。注重教学形式,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各学科之间,缺乏相互交融、整合。说是双语教学而实质还是“单独作战”,双语教学未落到实处,未能体现真正价值。
2.双语教师队伍综合实力不强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还未设立专业的双语教育与培训机构,师范学校也未设立双语专业。在我国从事双语教学的工作者都未进行过专业的、系统的双语教育培训。有极少部分具有双语教学经验的教师也仅从国外进行过短暂的培训,具有极强的英语口语能力,能规范地组织英语课堂教学,但也缺乏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另一部分具有高学历的教师,虽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对双语教学也不能熟练地驾驭。
3.学生英语基础差
辽宁地区的大学生生源大部分来自中国北方,虽然从小就全面开展了英语课程,但对英语并不重视,英语教学都是为应对高考,对口语能力以及英语听力不够重视,学生的读、说、听、写能力低下。不能进行英语对话,英语单词发音不准确,对短文的听力训练难度大,英语词汇贫乏,英语的写作能力不强等原因,也是双语教学的难点之一。
4.教学方法、设备严重滞后
双语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由于辽宁地区的高校办学规模不大,国家的财政支持不足,自身的资金也严重缺乏,导致教学设施陈旧,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严重不足,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
二、国际化进程中辽宁高校双语教学的改进策略
随着国际化进程发展的加快,辽宁地区的高校教学也要顺应发展之需要,加快双语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1.改变教学观念,是双语教学成功之关键
教学观念的更新是双语教学成功之关键,观念更新包括知识更新、方法更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使用英语授课,采用实物与图片,借助丰富的身体语言、多媒体等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内涵,制造语境氛围。通过日积月累,丰富英语知识,强化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双语水平。
2.组建专业的教师队伍,是双语教学成功之保障
师资队伍的组建是双语教学之重点工作,双语教师必须是全能型人才,既有专业的、丰富的英语知识,还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加大投入,积极地引入竞争机制,运用请进来、送出去等方法,对教师进行强化培训,实行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教师可以进行跨校授课,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壮大师资力量。
3.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与使用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是丰富英语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对英语最直观的感受都来自课堂的英语氛围,把实用英语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能提高学生对英语的使用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丰富的教学形式中来,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外语的交流能力与思考能力。
4.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是高校双语教学成果的有效保障
在知识经济网络时代,英语双语教学要充分地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络,扩大知识信息量,运用讨论、启发与交际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地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循序渐进地进行双语教学,以提高教学成果。
注:本文系“2013-2014年度辽宁省国际教育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LNGJ141174)。
参考文献:
[1]左焕琪.重视双语教学涉及的社会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3(02).
[2]闫露.双语教育的概念界定、实施模式和分析框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02).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Liu Fang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ic integration accelerate,English i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communication tool,widely used i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browse,business negotiations,business letters,academic research. Therefore,improve the level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students of foreign language use ability is the urgent to college. On the bilingual teaching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to provide strategies for bilingual teaching,for reference.
Key words:internationalization;bilingual teaching;problems;countermeasures
4.辽宁教学设计常见问题 篇四
关于20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题型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位考生:
为了指导广大考生复习应考,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2016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题型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关于2016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考务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会考[2016]1号),现予以转发,请各位考生周知。
辽宁省财政厅
2016年1月29日
相关推荐:
中华会计网校2016年初级会计职称招生方案
2016年初级会计职称备考利器:移动班
5.辽宁教学设计常见问题 篇五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了当今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任务,而该任务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辽宁省也正在逐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以此进一步推动辽宁工业基地的发展。“十五”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走“一主三化”发展农村经济的道路,根据国家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强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调控作用,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经济实力、经济结构、公共事业和农村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能清楚地发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明显。为此,辽宁农村经济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调整经济结构,发挥优势,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和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农业合作体系建设,加速农业劳动力合理化转移,扎实打好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基础,真抓实干,因地制宜,乘势而上,实现辽宁农村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的进步。
【关键字】辽宁农村经济问题对策
众所周知,在21世纪的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了当今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任务,而该任务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作为农村最基层一级行政单位组织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对新农村建设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曾经以工业大省而闻名于世,如今也正在逐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农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以此进一步推动辽宁工业基地的发展。通过对故乡辽宁省农村经济的调查和统计发现,辽宁省农村经济发展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一、辽宁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走“一主三化”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子,稳定粮食生产,实施畜牧业、渔业、特色农产品和农产品出口等四项五年倍增发展计划和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战略,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农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局面。在实现了农产品由短缺到自给有余历史性跨越的基础上,进入了不仅保持数量增长,而且注重改善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新阶段,主要农村经济发展指标在全国的位次进一步前移,进入全国前10位。
1、农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05年,农业增加值85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5%,超过预期1.5个百分点。乡镇企业增加值33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33.7亿元,年均增长21.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12.7%。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5.2亿元,年均增长8.4%,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15.8%。
2、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
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农业与非农业产值比例由2000年的14.2:85.8调整为2005年的13:87。农林牧渔四业增加值比例由2000年的52.6:2.6:22.7:22.1调整为2005年的47:3.3:29:20.7。农业市场化进程加快,订单农业面积达到2000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5%。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面积达到2000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选育并通过审(认)定农作物新品种400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各类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基地达到200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79个。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达到244亿元。
3、农村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启动和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税和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加快推进配套改革,农业税收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和林业、农垦、供销社等方面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持续加大开放工作力度。2005年,农产品出口额21.6亿美元,年均增长20.5 %。
4、农村公共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基本确立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得到落实。建立了农村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治体系,启动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努力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90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3%。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农村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230万减少到72万,占农村人口的比重由10.5%下降到3.3%。初步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保障人数35万人,占农村人口1.6%。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实施“村村通”工程,新建农村公路5326公里,占规划任务的17%。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饮水困难人口433万,占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总人口的53.5%。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累计有39万户农民用上了清洁能源,占农村总户数的6%。
二、辽宁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2006年辽宁新农村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农业和农村经济成效显著,出现了增产增收的大好形势。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的看到,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存在。在全省14个市中收入最高的大连市,农民人均收入7088.6元,最低的阜新市农民人均收入3392.8元,两市相差3695.8元,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9个市。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长海县157589元,最低的义县2473B元,两县相差13285.3元。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42个县。农民人均收入超万元的乡有23个,2000元以下的乡还有l9个,收入相差五倍。农民人均收入2000元以下的村还有451个,这些贫困乡村中有人口7436万人,生产生活条件还较差,需要改善。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一是农田水利设施陈旧,防洪抗灾能力弱化。辽宁的水利设施大多建于20世纪50-70年代,由于受当时诸多因素的限制,普遍存在着建设标准低、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等问题。虽然近几年各地加大了对水利设施的检查维护保养力度,但受经费投入不足制约,还有相当一部分设施长期得不到有效维护,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用水及农业防洪抗灾能力。截止到2006年底,辽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分别达到150万公顷和11.6万公顷,有效灌溉率和旱涝保收率分别为
%和3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滞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截止到2006年底,辽宁农村公路达3万公里,占辽宁公路总长度的50 %以上,其中近几年新增近0.8 万公里,占辽宁农村交通道路的29%,尽管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但村屯路面仍然泥泞不堪;三是农村电网改造进展缓慢,农业生产生活用电条件有待改善。近几年实施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对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村用电质量,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成效显着。但由于资金不足,改造项目进展缓慢。而且大量线路存在“小线径、大档距、瓷横担线路”等“瓶颈”现象。个别线路虽然经过改造,但由于负荷增加过快,变压器容量小,随着用电量增加,部分线路出现严重超负荷情况,急需二次改造。
3、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部分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低。2006年辽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463个,销售收入达到1680亿元,实现利税107亿元。但与全国其它省份比,依然存在着产品品牌价值含量低和产业链条短等问题,原始农产品以及经过简单加工的初级产品进入市场比重较大。一是缺少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二是农产品加工业转化链条短、水平低,辽宁农产品综合加工率40%左右,精深加工比重只占15%。三是省内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辽宁16个国家级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辽西北五市仅有2个,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10个龙头企业,辽西北五市一个也没有;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100多个龙头企业的中大连有40个左右,而辽西北五市仅有20多个。
4、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抽样调查表明,2006年辽宁农村劳动力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22.3%,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和固有的传统观念影响;二是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低素质劳动力沉积农村。相对于农村人口的整体而言,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在文化程度、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导致越来越多的低素质的劳动力沉积在农村。这部分沉积劳动力的整体特征是“两高、两低”,即年龄高、妇女比例高,文化程度低、实践技能低。这部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升难度比较大,也将成为制约辽宁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整体提高的一个重要阻碍。
三、对辽宁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关键是要把握住四个重点,一是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忌再沿用过去下指标,定任务,搞强迫命令,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号召农民调整结构。二是要重视发挥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和科技优势,特别是要大力引进和推广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利用外资领域,大力发展适合国际市场需求且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三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在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拉长生产链条,实现增值增收。四是提高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科技在农民收入增长中所占的份额。要加强对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适用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够尽快掌握一两门致富技术,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要效益。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就是调整农村三个产业的比例,使其更加合理。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人员比重、非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越大,收入水平越高,这意味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必须建立在整个社会,尤其是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根据相关的预测结果,农民人均纯收入若要达到2010年5453.3元的预测目标,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
第二、第三产业人员比重和非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应相应达到42.9%和48.7%;农民人均纯收入若要达到2015年8177.0元的预测目标,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人员比重和非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应相应达到51.2%、53.9%的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若要达到辽宁新农村建设的更高目标,两个指标的比重还要有相应的提高。统计数据显示,两个比重从1990年的27.4%和42%提高到2005年的38.36%和48.5%,用了15年,增加了11及
6.5个百分点,而要完成预测目标,5年间要分别提高4.5及2.7个百分点,10年间要分别提高10.3及5.4个百分点,而且这种提高是建立在基数较大的基础之上的,难度可想而知。
2、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地区优势、产业优势
要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多(据抽样调查估计农村剩余劳动力在300万左右),大中城市群密集、农村城镇化水平高(农村城镇人口比重达54%,比全国高13.5个百分点)的优势;要发挥农业科技力量雄厚(农业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多)、大工业发展反哺农业条件已经成熟(工业化发展进入中期,将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支持)、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村用电、化肥、农膜、农用机械总动力拥有量多)的优势;要发挥畜牧业、渔业有较强竞争力、产业规模较大(牧业产值占全国的4.3%,渔业产值占全国的6.8%),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的优势,把农村经济发展做大做强。
3、加快农业合作体系建设,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要重视农业合作组织体系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龙头农业合作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同农民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让农民得到实惠,在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现代化;二要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扩大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的生产,加大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产品的加工附加值和综合效益,优化农产品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三是在大力建设规范化专业市场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现代物流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营销业态,建立健全多方位、多渠道的农业流通体系,努力提高农业产品商品率;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的作用,积极推动广大农户与国内外市场相衔接,提高农村的市场化程度;四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技创新,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五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结合起来,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4、加速推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合理有序转移,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
加快劳动力转移一是农业劳动力减少后,平均生产规模就会扩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非农业人口增加之后,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扩大了市场容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也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为支撑。所以要以加快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为重点,提高未来农民的文化素质,不再产生新的文盲和素质低下的从业者;同时切实做好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5、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形成的依靠农业积累发展工业的体制政策的惯性还在影响着对农业的投入,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比例低于财政本身增长的比例态势还没有改变,近几年,虽然政府实施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一系列政策,但政府对农业基
础设施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且不稳定,还难以实现承担巨大的基本建设投资,同时农村的道路、水利、农田等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维修任务十分繁重,所以,现在还需要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大中型以上的项目还是应该以政府投入为主,给农民更多的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时间,为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奠定物质基础。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特殊省情,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辽宁的全面振兴具有全局性、决定性的意义。辽宁的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了辽宁老工业基地蓬勃发展的基础。只有新农村经济得到飞跃性的发展,才能为工业的腾飞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否则,工业发展就是空中楼阁。辽宁新农村建设发展基础较好,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较强,起步稳健,势头正劲,而且潜力巨大,只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破解难点、真抓实干,因地制宜,乘势而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就会得到日新月异的进步,我国也会更加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提升辽宁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刘铭,2006年)
2、《辽宁省“十五”农村经济发展回顾和“十一五”发展规划》(2007年)
3、《2006辽宁省统计年鉴》(2007年)
6.辽宁教学设计常见问题 篇六
关键词:省管县;财政体制;财政转移支付
一、辽宁现行市管县下的财政状况
(一)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税源分布不均衡 改革开放初期,辽宁经济一度走在全国的前列。随着体制的转轨,在全国的排名逐渐走下坡路,目前已经和先进省份之间拉开了不小的差距,而辽宁县域经济同先进地区的差距更大。从总体看,辽宁县域经济规模依然偏小,比重偏低,财政自给率低。2009年,辽宁省44个县(市)财政一般预算收人平均仅为一般预算支出的46%,另54%要靠上级补助维持正常运转,财力基础相对薄弱,对省市级预算依赖性强。
(二)县级财力自给率低,财政困难从县乡财政与省市级财政关系看,省、市级政府在中央财政集中一部分财力的基础上,对共享收入和地方固定收入进行了分成,又对县乡财力进行了集中,县乡基层财政收入比重一般为20%左右,可供支配的财力过少。省级以上财政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及科技投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很少,基本由县乡财政负担。在对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分担比例上,省、县、乡分别为11%、9%、78%,而美国在中央、州、地方政府对基础教育经费的分担比例为6.2︰48.3︰45.5,法国中央政府分担68.4%,奥地利中央政府占67%,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因此,辽宁省的这种体制下容易形成财权上移,事权下移的情况。
(三)各地区财力差异大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辽宁各县经济规模差异较大。经济总量最大县是最小县的21倍。中部地区县经济规模是西部县的2.73倍,是东部地区县的2.25倍。二是辽宁各县的经济效率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人均GDP最高的县是人均GDP最低县的8倍。中部地区人均GDP是西部地区的2.37倍,是东部地区的1.56倍。从有关资料可以看出,辽宁各县的经济效益差异显著。中部地区县人均实现财政收入是西部县的2.1倍,是东部县的1.5倍。
(四)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问题较多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专项转
移支付资金存在管理的先天不足,辽宁省和全国一样,这一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一是项目安排缺乏透明度,或因为项目前期的论证不足,导致项目低效或无效浪费的现象随处可见;二是资金分配具有随意性,目前并没有一套很科学的方法准确计算项目所需的资金额度,造成资金超额列支,使用随意,甚至流失严重;三是挪用、截留、挤占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各级政府或政府各部门对专项转移支付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着很大分歧,协调性很差,造成了资金上的浪费问题。
(五)个别地区存在“市刮县”、“县刮乡”的现象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由于一些地级市本身城区的经济体量较小,靠自身财力不足以每年拿出几个亿的资金养地级市一级的庞大机构,只好向下面的县市“抽血”,对上则截留各种资金。
二、辽宁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利弊分析
(一)省管县财政体制的有利影响
1、增强了省级统筹发展和宏观调控能力。省里可以有更大的资金调度权和把握全局发展、协调理顺各种关系,对于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尤其是县乡经济的发展将会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2、增加了县级的话语权。县与省对口部门之间的直接联系,无疑会增加县的话语权,使县乡所关切的问题及面临的困难能够及时准确地向省汇报反映,纳入省的议事日程。
3、消除了“市压县”、“市刮县”的现象。省管县,去掉了地级市这一中间层,对于财力弱小的地级市所辖县(市)而言,可以消除“市压县”、“市刮县”的现象,增加县级的财力。
4、提高了办事效率。省里的转移支付资金、专项补助资金将直接分配和下达到县,从而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不利影响
1、增加了省级财政的负担。在过去的财政体制下,省、市、县之间的收支划分、项目报批、补助申请、收入分配等都由市一级对省办理,省级财政只需面对十几个地级市。而运行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后,同省级财政部门单独算账的主体一下子增加了四十几个,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容易出现失控的局面。同时,县(市)的资金日常使用情况也要由省进行监督,同样会耗费省里很多精力。另外,由于一些县(市)距省城较远,往来增多,难免增加财政管理成本。
2、“省管县”财政体制与“市管县”行政体制可能会发生冲突。
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体制与行政体制、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的问题,市县关系难以协调,与现行法律规定也有冲突和矛盾。二是实行省管县(市)财政体制后,市对县(市)的财政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业务指导、督促检查、报表汇总等方面,这些职能都是软约束,缺乏硬指标,工作开展难。三是市级承担的区域性公共管理事务与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本难以得到补偿。如对涉及多个县(市)的抗旱排涝、卫生防疫、科技推广、水利建设、环境保护等,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支持手段,事业经费支出难以统筹到位。
3、不利于财力弱小的地级市的发展。对于自身财力较弱的地级市而言,由于原来可以利用市管县(市)的便利使资金分配更多的向城区建设倾斜,而省管县后市不能再从县(市)获得利益,无疑会增加这类市的财政困难。
4、给县级财政工作带来了挑战。目前的省管县财政改革还没有真正涉及行政体制问题,在行政关系方面,市与县仍属上下级关系,市将继续履行部分财政监管职能及其他职能。这样,县(市)既要主动维护使用对省一级部门的话语权,还要维护与市领导部门的关系。县里的工作需要两面周旋和汇报,哪方面都不能忽视,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三、辽宁省管县财政体制模式选择我国目前共有22个地区实行了财政体制上的省管县,从已经实行和正在运行的省管县情况看,大体有行政管理型、全面管理型、补助管理型三种类型,辽宁省也在一些县实行了省管县的试点工作,并不断的总结着经验。
(一)全面管理型模式 根据2009年6月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精神:到2012年底前,力争在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全面推进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先期需将粮食、油料、棉花、生猪生产大县纳入改革范围。省管县财政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政府间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资金往来、预决算、年终结算等方面,使目前的市、县在财力上脱勾,让省财政与市、县财政直接联系。根据中央精神,辽宁省管县财政体制应选择全面管理型模式,即由现在的补助型向全面管理型过渡,财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均实行省对县直接管理。
(二)有重点、有步骤的全省铺开 根据辽宁省自身的情况,应先在条件符合的地区推进全面型的财政省管县体制,如在除沈阳、大连、鞍山之外的其他地区率先推进省管县,使市和县平等面对省财政;
时机成熟时可以在沈阳、大连、鞍山也推行财政上的省管县,在一些地区推行行政上的省管县。
(三)适当增强省级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省级要提高自身的统筹和宏观调控能力,以平衡、协调、监督跨区域的收入、支出、债务及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真正能够合理配臵资源,缓解县(市)财政困难,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增加地方财力。同时,权力下放和管理监督要同步进行,防止出现资金滥用和腐败问题。
(四)努力提升县级自身的发展的能力 省管县意味着县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将被赋予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其核心是谋求县域经济的更大发展。要求县(市)级应努力提升自身发展经济的能力,只有自身具备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实现总体财力增长的能力,才能抓住时机,促成发展。
四、辽宁省管县财政体制运行模式
(一)一般收入划分体制 省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包括:中央返还跨省总机构的企业所得税,哈大铁路建设期间的税收,省级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及其他收入。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包括:属地管理增值税25%、企业所得税40%、个人所得税40%、营业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烟叶税、其他税收收入,市级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及其他收入。县(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包括:属地管理增值税25%,企业所得税40%,个人所得税40%,营业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烟叶税、其他税收收入,县(市)级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及其他收入。
(二)共享收入划分体制 共享收入全部下放到市县,形成市县的固定收入,重新划分省市收入。原省市共享收入实行总额分成,省对市上解财力增量部分实行40%返还。上解收入按2008年各市上解基数和2006年至2008年共享收入的年均增长率确定。2009年省对各市的基数,各市基年上解基数占基年省市共享收入的比例即为分成上解比例,一市一率。省对各市上解的共享收入实行增量的40%返还政策,即本年上解数减上年上解数乘40%。
(三)支出划分体制 省级财政支出包括省级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安、教育、科技、文化与传媒、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环境、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采掘、电力、信息、粮油物资管理、金融监管、地震灾区重建支出、预备费、国债还本付息、其他支出、省对下的转移支出等。市级财政支出包括市级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安、教育、科技、文化与传媒、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环境、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采掘、电力、信息、粮油物资管理、金融监管、地震灾区重建支出、预备费、国债还本付息、其他支出、省对下的转移支出等。县级财政支出包括市级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安、教育、科技、文化与传媒、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环境、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采掘、电力、信息、粮油物资管理、金融监管、地震灾区重建支出、预备费、国债还本付息、其他支出、省对下的转移支出等。
(四)转移支付及补贴除按规定需市统筹外,对县的补助金一律补助到县。以2009年为县上解省共享收入“增量返还”决算数为基数,2011起省对各县实行定额财力补助;将县上划中央的两税返还系数提高到1︰0.5,相应增加的返还财力由省和市各负担0.2和0.1,省承担的部分通过省对县转移支付给予补助。
参考文献:
1、陈纪瑜,阳敏,张宇蕊.财政体制改革模式探讨——以湖南为例
7.辽宁农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 篇七
近些年辽宁农产品进出贸易发展迅猛, 贸易数额和贸易范围不断扩大。辽宁省2011年的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有接近30亿美元增长, 创下新高。农林牧副渔业5大行业增长势头良好, 均超过了定基增长率, 其中服务业涨势增长迅猛, 跟着的是牧业和渔业, 农业和林业产值稳中有升。在全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大环境下, 辽宁省农产品近些年一直保持顺差, 成为全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省份。辽宁农产品出口增长率近些年来波动幅度大, 但是仍处于1个不断上涨的态势。
2 辽宁农产品出口行业结构分析
2.1 出口农产品的结构分析
从2004~2010年的7a间, 辽宁省主要的农产品出口量浮动幅度较大, 呈现不均衡的状态, 2008年的经济危机导致出口额大幅下降, 2009年后, 农产品的出口回升。对外出口量最大的是辽宁省优势农产品, 这包括稻谷、玉米、油籽和大豆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位处环渤海经济圈, 辽宁省的海洋水产品出口竞争优势表现明显。而烤烟、辣椒产品和食用植物油等深加工农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差, 出口量偏低, 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
2.2 出口国家分析
辽宁省农产品的出口广阔, 市场覆盖6大洲, 远销90多个国家及地区, 出口集中亚欧和北美洲,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是辽宁省农产品出口的传统市场。
3 提升辽宁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3.1 调整农业生产、出口结构
目前辽宁省的农业结构调整层次低, 水平模式低级, 发展处在起步阶段, 农业经济效益差, 农民收入增加空间受限。调整农业生产、出口结构势在必行, 具体实施措施有:
要调整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 改进种植业品种, 优化栽培种植方式, 强化苗种培育, 引进优良品种, 培植花卉草木等观赏类植物, 加强病虫害防治, 制定预防机制, 减少自然灾害带的种植业损失。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应该丰富养殖品种, 合理设定养殖数量, 分配产品养殖比例, 综合开发水域立体空间。林业发展集中在红松为主的用材林建设和防风防沙林的建设。
要进行区域调整, 优化资源配置, 立足本地, 发展特色产业, 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农产业。临海的辽南地区发展方向和重点是对外型、城郊型的现代农业。林业资源丰富的辽东地区集中发展传统和珍贵野生农产品。耕地资源丰富的辽宁中部和北部地区发展重点是种植优质水稻和玉米, 建设全国示范性的商品粮基地。辽西地区农业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退耕还草和退耕还林工作。
绿色贸易壁垒和各种技术性壁垒成为辽宁省农产品出口道路上的阻碍和门槛, 出口形势波荡起伏。农产品出口结构挑战的战略重点是开发新兴市场, 宏观构思市场布局, 实现市场多元化, 分散出口集中化带来的风险。
3.2 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
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是维护消费者的生命安全的必然要求, 是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的关键途径。突破国际市场农产品的绿色壁垒, 必须严把产品安全和质量关卡, 建立安全控制标准, 强化检验检疫方面的监管, 完善生产工艺流程, 规范农产品生产的每一道工序, 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从业人员身上。
3.3 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长期以来辽宁省农业分散化经营, 科技投入小, 生产链条短, 产品附加值小,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市场集中能力提升空间狭小。因此, 辽宁省应该扩大家庭单体农业生产规模, 实行家庭联合生产联合经营, 实现风险共担, 收益共享, 发挥龙头农业企业带头作用, 把好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扩散出去, 增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构建农产业生产销售一体的生产基地。成立合作组织, 转变经营模式, 改变发展思路和发展道路, 加大资金投入, 传统科技改造, 和设备更新替换的力度和强度, 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 生产科技含量高, 附加值高的农产品。推广股份制运营模式, 拓宽生产资金筹集渠道, 最大限度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3.4 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策、做好农民培训
农民是农业经营实施者, 农民农业技能水平关系到农业生产水平和管理能力高低, 进而影响到整个农业经营能力和经营效益。必须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 向农民低利率贷款购买优良农业生产设备, 加强对农民科学文化教育和防治病虫害、控制农药施用量以及处理废弃物等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同时, 还应该扶持农村教育, 提高农村办学水平, 改善农村教育现状。
摘要:本文分析辽宁省农业国际竞争地位和竞争能力现实状况, 探讨了农产品国际出口结构分析, 提出了提高辽宁省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包括调整农业生产、出口结构, 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 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策、做好农民培训。
关键词:农业竞争力,行业结构,结构优化,产业化政策
参考文献
[1]王寒笑.安玉发我国鸡肉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8 (03) .
8.辽宁农村最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篇八
【关键词】辽宁农村;社会最低保障;建议措施
1.综述
1.1辽宁农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确立
辽宁省农村低保工作起步较早,1995年,大连、盘锦、葫芦岛等市开展了农村低保工作试点,2001年辽宁省被国务院确定为当时全国唯一完善社保体系试点省份,2004年颁布《辽宁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通过省级政府行政规章的形式对农民低保进行规范。2005 年上半年,辽宁省农村低保制度的框架基本形成。2007 年颁布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辽宁省农村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实有关规定(试行)的通知》。2008年12月10日《辽宁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施行,这标志着辽宁农村“低保”工作进入了制度化轨道,随后又颁布了《辽宁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2009年先后实施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适当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的通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建立农村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意见的通知》等法律规范,使得城乡社会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普遍实施。2010年上半年,辽宁省民政系统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由1505元提高到1744元,增幅15.88%。从11月1日起,辽宁省提高城乡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全省平均各提高10%,以解决因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体生活造成的影响。
1.2辽宁农村最低社会保障水平
从2001到2012年十二年中,辽宁省农村低保支出由 2001年的年人均209元上升到2012年的年人均1011元,虽然关于农村低保的一些政策规定,没有明确说明低保给付的增长情况,但是从人均低保支出绝对量的变化情况来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虽然从纵向的时间维度来看,人均低保支出是在不断增长的,但是从各市的人均低保支出情况分析,各市的农村低保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保障水平最高的为本溪:年人均 1154 元,保障水平最低的为阜新:年人均55元,两个城市相差將近1100 元。可见,辽宁省各市农村低保保障水平没有得到均衡发展。产生这一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第二,最低生活保障给付水平受当地的物价水平、人均收入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各市的农村低保保障水平出现了相差很大的结果。
2.辽宁农村低保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低保未实现“应保尽保”
低保覆盖面窄,不仅是辽宁省实施最低生活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全国低保实施过程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从数据分析来看,辽宁省农村低保覆盖面呈逐年增长态势,但是其覆盖程度还是处于相当低的水平。2012年农村低保人数为 96.9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 4.46%,农村和城市的低保覆盖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政府领导要提高认识水平,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尤其是地方财政困难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要消除由于经济条件差引起的消极情绪,提高对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视程度,加大力度研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政策措施。另外,农村低保资金投入低也是造成未实现“应保尽保”的重要原因。如鞍山、丹东两地的农村低保覆盖面低,原因就是政府资金没有对低保制度给予政策性倾斜,这两地的农村人口多、农村贫困人口比例大,要达到“应保尽保”的目标,资金缺口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多渠道、长效的低保资金来源是非常重要的。
2.2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偏低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其宗旨是为了使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能够达到贫困线以上,解决其基本的温饱问题。根据最低生活保障这一保障宗旨,我们选择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品及服务这三项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数据进行分析。辽宁省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保障水平始终低于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三项消费支出之和,且差距较大。所以可以得出结论,现行的最低生活保障给付水平不能完全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保障水平相对于贫困人口的实际生活需求还处于偏低水平。
2.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管理不完善
在政策和社会的各方面的努力下,辽宁省部分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逐步的步入正轨,呈现出制度化、规范化的趋势。但是总体上还是处于一个完善的过程当中,很多的问题不断的体现在了管理方面:首先,一个制度的执行需要真正理解这个制度的人员去传达和实施,并且在管理上的完整性和专业性亟待提高,这也是此项工作的基本组织保证。由于这个原因,很多地方的农村低保没有专门的负责机构,常常是由社会救灾救济室临时负责,而这个机构从属于民政部,对于社会保障的实质缺乏专业性,工作理念有失偏颇,同时资金匮乏、低保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低,骗保漏保的情况难免;其次,宣传力度和工作透明度不高,农民对于低保知识的了解太少,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导致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存在,也是其后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模式;最后,缺乏动态管理、工作粗放化。农村低保的动态管理难,低保标准和补差额也缺乏动态性。同时,工作人员的低效率使得农村低保制度运行的粗放化更加明显。
3.完善辽宁农村低保运行的对策建议
3.1扩大保障范围,确实做到应保尽保
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更加艰难,尽快提高低保标准,扩大低保覆盖范围,当是以实际行动关注民生,帮助群众度过难关的一个有效举措。尽快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的条件有百条千条,仅就财政承受能力来看,在国家经济实力大幅提高的条件下,目前的低保支出规模完全不会成为什么“沉重的财政包袱”。“低标准、广覆盖”一直是我国城乡低保制度的出发点和坚持原则之一。尽快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使更多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保证,这是一项大得民心、功德无量的民生工程,以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也完全能够做到。
3.2科学制定农村最低社会保障标准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界定保障对象的前提。因此既要能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又要能防止保障标准过高而形成养懒汉的倾向。科学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维持农民最基本生活的物质需要;二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三是各级地方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四是物价上涨指数。根据上述因素,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原则上要围绕辽宁省公布的温饱线来制定,“不低于这条线,但也不能高得太多”。
3.3依法完善农村社会最低保障制度
以法律完善农村低保资金的保障体制,确保农村低保的支出足额到位。资金保障是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关键,《辽宁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上规定农村低保资金的筹集原则以市、县两级财政筹集为主,省财政对保障任务重、财力困难的地区给予适当补助。但在具体实施时因规定不明确往往会造成资金不到位的情况,因此结合辽宁具体情况应规定省财政补助的具体比例,在此基础上,省财政厅通过颁布具体办法的方式结合每年具体情况,适时逐年提高省财政的补助比例,增加农村低保专项转移支付额度,确定专项转移支付系数。另外应建立健全社会捐赠法律制度,对提供农村低保捐赠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在社会福利彩票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村低保。
【参考文献】
[1]洪大用,刘仲翔.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与反思[M].社会科学研究,2002.
[2]贺大姣.对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8(6).
【辽宁教学设计常见问题】推荐阅读: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站-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10-10
辽宁调查08-31
高考数学辽宁卷08-13
辽宁高考理综08-25
辽宁招生考试之窗06-17
辽宁省大学排名07-01
辽宁辽阳导游词07-02
辽宁日语导游词08-21
辽宁科技大学学生系统10-22
辽宁省会考历史真题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