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2024-09-26

广西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共6篇)

1.广西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篇一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要求:熟悉评分标准,自评,确定目前的状况,然后选你能先期达到的目标。——写作,应有目标意识。同时写作和阅读也是孪生的,熟悉写作的要求,有利于阅读鉴赏。——胡锦珠】

一、等级评分标准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以表达为其本质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质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也是高考语文重点考核的内容。

教育部颁布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考生要“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在评阅中,阅卷教师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方面:审题、立意是根本,材料是否充实,视角是否独特,情感表达是否真切是欣赏点。审题、立意的关键是对题目或材料中心的把握是否准确,不偏离题旨。

表达方面:文体、语言是根本,结构是其欣赏点。“符合文体要求”是指写作符合所选文体特点,且特征明显,不要写成“四不像”文章;语言表达顺畅,不能生涩难懂,也不提倡文白相杂或乱用网络语言;“结构” 要做到有头有尾,有分段,有过渡,没有大的漏洞。发展等级: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深刻,是指作文的见解深刻。高考作文对“深刻”这一发展等级的认同是包含社会流行的正确观点与自己深切体会这两个方面的。议论性文章是说理透切,论点深刻;记叙性文章是形象生动,思想深刻。高考作文鼓励见解深刻,并且是鼓励多种多样,或是深入本质,或是提示原因,或是说明结果,或是指出规律,或是预见发展,或是抓住要害,或是给人启发,等等。

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材料丰富,是指内容丰富,是在基础等级“内容充实”基础上的更高一级的评价标准。高考作文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内容单薄,内容单薄的主要原因是平时缺少甚至没有积累。这个积累应当包括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审美积累等多个方面。

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这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的高一层次的语言标准。或是用词贴切,或是句式灵活,或是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或是文句有表现力,这些也都是有文采的表现。

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新的教育观念之下,已成为语文科必须参与完成的任务。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设立“有创新”的条目,目的正是想通过一个侧面鼓励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需要说明的是发展等级采用一点评分法,所谓一点评分法,就是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也就是说,有一点突出就可以得到满分20分。高考和各地的期末考试均采用网上阅卷,扫描出来比纸质试卷略显模糊,因此,考生的字一定要写在答题卡规定的范围内,字迹要工整,书写要规范,避免写错别字。2009年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要求,高考作文“一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的不计”,在阅卷中这一点备受重视,希望引起广大考生的注意。

一等(20~16)切合题意 内 基 本 等级 表达

发展等级 深刻

①分析深入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丰富 ④材料丰富⑤形象丰满⑥意境深远

有文采

⑦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⑧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⑨文句有意蕴

有创新

⑩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

11、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12、有个性色彩 容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情感真挚 符合文体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二等(15~11)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情感真挚 符合文体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

三等(10~6)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情感不够真实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空洞 情感虚假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四等(5~0)

说明: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③错别字每一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5分为止。

④确认为抄袭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关于亮点

总体来说,与过去几年作文阅卷相同,语言仍是本次作文判分的主要依据之一。低幼化的语言、过于寒碜的语言、缺少品位的语言应该在切入分之下。语言形象生动,富有包孕,意味深长,很有文化底蕴一类的文章赋分应当上浮。具体说: 记叙类文章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亮点要予以特别关注:①有相当精巧的构思;②有鲜明的人物形象;③有真实感人的生活故事;④有鲜明的个性特点;⑤有深远的意境;⑥有相当的语言表达智慧。

议论类文章在如下方面的亮点要予以特别关注:①有较高的立意;②能选取比较新颖、生动、有个性的材料作为事实论据;③论证有层次感、立体感;④议论语言有逻辑性和文化底蕴。

三、关于赋分 1.切入分

(09年取消了切入分的说法,但可以作为合格线的参考)

文章在基本切题的前提下,达到“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要求的,切入分为52分。在此基础上,只要发现有“亮点”,就应该将分数上浮到64~70分。3.特殊赋分

①如果只是根据提示语的内容,简单演绎,且缺少语言表达功夫的,原则上不超过48分。②确认抄袭,需经复查组审定,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5分;内容基本相同的不超过5分。

③文体写成诗歌的,上限不超过5分。

④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打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0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⑤对题目视而不见,另写其它题目,扣2分。

⑥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采用“得分数—错别字分=实得分”的计分方式;无错别字者一次性打上得分数。

四、09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细则

(一)议论类

议论类文体

二类卷(52-62)理解材料基本准确,角度较适当,立意较深刻,中心明确,内

一类卷(63-70)等级及 分值 总体标准

准确理解材料,角度恰当,上

(68—70)

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

细则

(65—67)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在结构、立意、文体但结构或语言等方面略有不足的。

下(63—64)符合总体标准,但在结构或语言方面有不足 立意深刻,中心突出,下之一:①语言朴实无华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而有一定功力的。②在文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体应用、立意、构思等某一方面有创新的。③在结构或语言等方面有瑕疵的。(59—62)

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之一:①能从材料

某一方面有创新,的。

(55—58)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条①能从题意中引出一定道理。②有灵气、有新意,但在内容、结构、语言某一方面有不足的。立意深度不够,但平稳充实。

(52—54)基本符合总体标准并具备以下条件: 能从题意中总结出一定的道理,但语言有华而不实之处的。

(39—43)符合总体标准但罗列现象,泛泛而谈,缺乏思考或认识肤浅的。容较充实,感情真实,中引出有意义的道理。② 件: 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有灵气、有新意,但在内容、结构、语言某一方面有不足的。

三类卷(39-51)尚能理解材料,角度尚恰当,立意一般,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48—51)

符合总体标准且不就事论事的。

(44—47)符合总体标准但就事论事或故意拔高(升华不自然)

四类卷(21-38)偏离材料,角度或立内容单薄,结构不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30—38)

(25—29)(21—24)

意不当,中心不明确,五类卷(0-20)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①脱离材料 ②文理不通 ③全文不足400字

(17—20)

符合下列之一:①脱离题意,内容单薄空洞但完整成文;②全文不足400字但完整的。

(10—16)文理不通、不知所

(0—9)不成文的:9分

云,有文章之形,以下。经查证为而无文章之实的。全文抄袭的:0

分。

(二)记叙抒情类

记叙抒情类文体

等级及 分值 总体标准(同议论文)能准确理解材料,角度恰当,立意深刻,上

(68-70)记叙类——紧扣题

细则 中

(65-67)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深刻、结构严谨,情节生动,描写具体,语言畅达。

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深刻、结构严谨,感情真切,语言畅达。

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有意义、结构严谨,感情真是,语言流畅。

(63-64)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有意义、结构严谨,情节具体,描写较具体,语言流畅。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意,感情真挚,寓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意深刻、有回味,有新意,有文采。

结构严谨,情节丰富生动,描写生动形象,语言通畅,有文采。

抒情类——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深刻、有回味,结构严谨,语言通畅,有文采。一类卷(63-70)

二类卷(52-62)理解材料基本准确,角度较适当,利益较深刻,中心明确,内

(59-62)记叙类——符合题意,感情真实,寓

(55-58)符合题意,感情真实,寓意集中,结体,叙述清晰,语言通顺。符合题意,感情真实,寓意集中,结然,语言通顺。

(52-54)符合题意,感情真实,寓意清楚,结构完整,情节较具体,叙述清晰,语言通顺,偶有语病。符合题意,感情真实,寓意清楚,结构完整,抒情较自然,语言通顺,偶有语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意集中,结构完整,构完整,情节较具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情节具体,叙述生

动,语言通顺。抒情类——符合题意,感情真实,寓抒情自然,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尚能理解材料,角度尚恰当,立意一般,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48-51)记叙类——基本符合题意,感情尚真实,有一定寓意,情节结构基本完整,叙述清楚,语言基本通顺。抒情类——基本符合题意,感情尚真实,有一定寓意,结构基本完整,抒情较自然,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卷(21-38)偏离材料,角度或立内容单薄,结构不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30-38)然基本符合题意,但写人记事却与话题游离,情节不自

(44-47)寓意基本符合题结构基本完整,叙述较简单,语言基本通顺。

寓意基本符合题结构基本完整,有抒情色彩,语言基本通顺。

(25-29)记叙类:寓意偏离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

意集中,结构完整,构完整,抒情较自

(39-43)基本符合题意,感情缺乏思考,结构基本完整,情节较简单,语言基本通顺。

意,感情尚真实,尚真实,寓意肤浅,寓意基本符合题意,本完整,抒情不够自然真实,语言基本通顺。

意,感情尚真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

(21-24)记叙类:偏离题意,情节散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意不当,中心不明确,记叙类——寓意虽

题意,缺乏情节,乱,内容单薄空洞,然,内容单薄空洞,多的。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抒情类——寓意虽然基本符合题意,但抒情不自然,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

五类卷(0-20)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材料(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17-20)符合下列内容单薄空洞但完整成文的;

全文不足400字的。

(10-16)

(0-9)

不成文的:9分以下;

抒情类:寓意偏离题意,抒情矫揉造作,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

抒情类:寓意偏离题意,感情虚假,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

一项者:脱离题意,文理不通、不知所

云、有文章之形,经查证为全文抄袭而无文章之实的。的l0分。

(三)其余文体

参照总体标准给分

说明:

1、未写或另写题目扣2分;

2、错别字每错一个扣1分,至多扣3分;

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分;

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2.广西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篇二

一、什么是趋中倾向

“趋中倾向就是既不打高分, 也不打低分, 评出的分数高度集中在中部偏上的狭小区间内。”这里说的“趋中倾向”不同于一般考试学里的专业术语“集中趋势”, 在一些研究文章中经常出现两者的混用现象。“集中趋势指标描述分布中代表平均值或最典型值的点。最常见的集中趋势指标是平均数、中数和众数。”相对于单篇文章多人评分会出现评分摆动幅度过大的现象, 趋中倾向则是评卷员所评分数总体呈现评分摆动幅度过小的现象。趋中倾向在各省的选拔性考试作文阅卷中是普通存在的, 从表1中的调查结果可见一斑。

在倪文锦先生的调查中, 2004年之前的数据显示, 使用传统手工作文阅卷产生的趋中倾向程度, 2004年的数据显示使用网上阅卷产生的趋中倾向程度, 两者比较, 可见网上阅卷产生的趋中倾向明显比传统手工阅卷严重。

二、为什么说趋中倾向是评分误差的表现

趋中倾向的存在也是高考作文评分误差存在的一个明证。我们之所以作这样的判断, 是基于教育心理与统计的研究结果作出的。根据大规模调查统计显示, 人的身高、体重、脉搏、肺活量、智力均服从正态分布, 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水平性考试结果而言, 可以认为服从正态分布。正态分布亦称“常态分布”、“高斯分布”, 是一种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是“随机变量及随机变量函数的一种重要的、应用最多的分布”, 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极为重要的概率分布。正态曲线是一条钟形的数学曲线 (见图1) 。

正态分布中, 有68%的数集中在平均数上下1个标准内, 有99.73%的数集中在平均数上下3个标准差内, 如果采用五等分法, 则每等人数占总人数的相应百分比分别为7、24、38、24、7。高考是一种典型的大规模水平考试, 其成绩应符合正态分布的要求, 高考作文成绩作为一个分值较大、独立性较强的主观题, 其成绩也应符合正态分布的要求。但据表1中的调查显示, 中间档成绩考生所占比率数要远远大于正态分布中相同区间内所应占比率数。比如, 在倪文锦先生2004年的调查中, 根据正态分布规律, 3档作为共5档中的中间档应占总人数38%, 实际上却占了总人数的84%。人们经常说, 高考作文拉不开分数, 就是这种趋中倾向造成的。以上调查数据告诉我们, 高考作文阅卷存在严重的集体性误差, 不是个别评卷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和把握评分标准不准确所能造成的, 我们应从评卷员以外去寻找造成趋中倾向的原因。

三、造成趋中倾向的原因

1. 评分监测机制的缺陷

(1) 专家效标的缺失

专家效标由于其权威性, 可以起到控制整体阅卷情况, 以免出现整体偏差的作用, 意义重大。但就我们所见, 目前还没有关于大规模考试中或某一次高考作文改卷中什么样的平均分、标准差、分值分布最好之类的研究, 真正的专家效标研究还未展开。在高考作文阅卷实践中, 专家除了一般阅卷管理外, 主要处理一些特殊试卷 (0分卷、满分卷和评分误差较大的作文卷) , 在整体控制上主要是通过抽查监控的方法来实现。专家组的复查作用主要还是针对评卷员个体的, 无法对整个评卷员的控制发挥作用, 所以像有的专家说的, 他感觉自己就像战场上医护人员能从火线上救下几个就救下几个了。我们认为, 专家组的这种作用是有限的, 专家组控制高考作文评分误差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整体控制上。现在的评卷研究和评卷实践似乎对专家组整体效标的作用不够重视。换言之, 专家组在作文评卷实践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当专家效标没有作为控制个体评卷员评分时, 是什么在控制个体评卷员评分呢?是全体评卷员所评分数及其相关效标, 即以全体评卷员所评作文分数的平均分、标准差、评分曲线为效标。而趋中倾向恰恰是评卷员集体造成的误差的表现, 如果以全体评卷员所评分数及其相关效标来规范个别评卷员的评分会迫使他 (她) 也朝着“中间”方向评分。打个比方, 如果以不正常的标准来衡量正常, 那么正常也就成了“不正常”, 只有变得不正常才“正常”。据此, 我们可以推测, 趋中倾向程度在高考作文改卷的各天中是逐日增加的。

(2) 评分淘汰机制的缺陷

在高考作文评分过程中, 当两个评卷员对同一篇文章的评分差值超过一定数量时, 就要交给第三个评卷员评。在最后得到的三个分数中, 取最接近的两个分数求平均分即为该文的最后得分, 这意味着三人中一个人的评分被淘汰了。这“一定数量”的评分差值叫误差控制阈值, 有的省定为8分。那么, 实践中哪些分数容易被淘汰呢?打高分或低分容易与别人的评分差距过大, 会使自己所评的试卷成为无效卷。有个小组长的话透露出为什么高分和低分易被淘汰, 他说:“你想给他高分, 他反而得了低分;你想给他低分, 他反而得了高分。”怎么理解呢?比如, 你很欣赏一篇文章, 给它打了58分, 而第二个人打了46分, 第三个人打了50分, 那么按照现在的评分规则, 你的评分成为无效分, 该生的最后得分是 (46+50) /2=48分;而如果你第一次打53分, 那么该生的最后得分应是 (53+50) /2=51.5分, 比你给他打58分时多出3.5分;打低分的情况正好与之相反。现在的网上阅卷, 无效卷数量是小组长们认为的衡量一个评卷员评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无效卷数量多被认为是评分标准没有掌握好, 评分水平低。所以如果自己的评分被淘汰不仅意味着个人的意见得不到尊重, 还会被认为是评分水平低, 于是评分淘汰机制在实践中会迫使评卷员倾向于打保险分。打保险分就是既不敢给好作文打高分, 也不敢给差作文打低分, 一般在平均分上下 (40~45) 打分, 是高考作文评分产生趋中倾向的原因之一。

2.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局限

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对区分学生差异的要求是不同的。前者要求最大限度地区分一个群体内学生的水平差异, 当试卷难度 (指通过率) 在0.5时区分能力最好。后者只要求在某一个点或几个点 (比如合格与不合格、合格与优秀之间的分界点) 上要求有较大的区分能力, 其他并不作要求。高考作为选拔考试是常模参照性质的, 所以高考作文评分应体现常模参照测验的性质和特点。而实际上高考作文评分最后却体现出很强的一般标准参照测验评分的特点:优秀和不合格的少, 合格的点了大部分, 即大部分人的分数集中一个较窄的分数段内, 呈趋中倾向。这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局限性有密切的关系。

(1)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性质上的局限

现在高考作文评分所使用的评分标准是描述式评定标准量表。这种量表“除常模参照评定外, 凡标准参照评定, 等级评定也好, 分数评定也好, 综合评定也好, 分解评定也好, 都需要这种量表来统一标准”。也就是说, 现在我们使用的评分标准只适用于标准参照评分, 与高考常模参照测验的性质是相违的。这个论断也得到了实践证明。首先是各省所定基准分体现的难度系数 (一般是0.7) 不符合常模参照评分的要求难度系数0.5) 。基准分是管理者预设的作文题最终的平均得分, 现在高考作文的基准分一般是41、42分满分60分) 。如果将基准分所在等级作为评分的中间等级的话, 那么必然导致各等级的给分范围不一样, 比中间等级低之等级的给分范围会很大, 反之则小, 见表2。

可以说, 基准分的确定决定了高考作文得分的分布不可能是标准正态的, 往往会呈负偏态。可见, 基准分的作用类似通常所说的合格分。其次, 各省比较作文平均分高低, 将基准分拔高, 体现出管理者对评分标准的理解是标准参照性质的。现在各省市好像都有这种倾向:为了提高各自省的语文高考平均分以拥有或维护文化大省的名声, 或为了让考生在被录取时分数显得“好看点”, 或为了保护广大教师和学生学语文的信心, 主观要求作文的平均分要高一点, 所以把基准分定高点。特别是在试卷前半部分得分比较低的时候, 这种要求就更强烈, 要求提高的幅度就更大。有的省将基准分定为43、44分 (表2) , 有的省甚至可能更高。我们知道, 常模参照评分所得的分数是个相对分数, 不反映学业水平的高下;标准参照评分所得的分数是个绝对分数, 能反映学习者所达到的学业水平。各省比较高考作文平均分目的是比较各省的作文教学水平, 就是把高考作文评分理解成标准参照评分。同时, 基准分的拔高意味着比中间等级高的等级评分范围的缩小, 而最高级别的分数评卷员往往不敢打, 就更容易使分数集中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第三, 来自一线中学的评卷员习惯于使用评分标准进行标准参照评分。中学平时的作文测试改卷一般采用标准参照进行评分, 这样有利于发挥测试的诊断、激励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我国教师多年的打分习惯是60分 (满分为100分) 为及格分, 那么作文的及格分就为36分 (满分60分) 。高考作文评卷员大部分是来自一线的高中教师, 他们原来的作文评分习惯成了一种强大的心理因素, 干扰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执行, 使高考作文的分数36分以下的很少。现在各省高考作文分数大部分集中在40~50 (满分60分) 分这么个狭窄的范围内。

到这里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如果从标准参照评分的角度来看, 使用描述式评定标准量表使分数集中在较小的范围内, 但这还并不能说是“误差”——趋中倾向。而从常模参照评分的角度看就是误差——趋中倾向的表现。事实恰恰就是如此, 我们按标准参照评分的规则来做事, 却从常模参照评分的角度看所得的结果;或者反过来说, 我们希望得到常模参照评分的分数分布, 却按标准参照评分的规则来做事。

(2) 高考作文评分样本卷的局限

描述式评定标准量表很抽象, 容易造成理解的模糊性和不一致性。为了弥补不足, 每年高考阅卷, 专家组成员都会为每一个评分等级选几篇样卷。这种做法汲取了样本式参照量表的一些长处——具体、形象、直观, 但并没有改变现有评分的标准参照性质。现在的高考作文评分样卷都是作文评卷专家组根据自身对评分标准的理解, 在一定样本范围内选取各等级的典型样本, 用的是绝对标准 (指以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为参照标准) 。真正样本式参照量表要求专家组各自对一定数量的样本卷按水平排序, 求得每篇平均排序成绩再排序, 再根据正态分布规律选取各等级的样卷, 用的是相对标准。用相对标准选出的每一等级的样卷, 我们能知道它是占总数百分之几文章的代表, 所以根据样卷来评分能在控制趋中倾向上发挥作用。而用绝对标准选出来的每一等级的样卷, 应该说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 但它具体能代表多少份额, 应该代表多少份额都是未知的, 所以现在所用的高考作文评分样卷在控制趋中倾向上并没有起到作用。

四、小结

3.广西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篇三

关键词:高考作文 评分标准 比较研究

一、分级评分的标准比较

考试的区分是依据分数判定,而大陆和台湾的作文考试的评分标准也是分级评分。以新课标全国卷为例,评分分为四个等级,将作文分为一类文、二类文、三类文和四类文。而台湾国文考试的作文评分等级为A、B、C三个等级。相较于台湾的三个等级,新课标全国卷的作文评分标准除了四个评分等级,还有相对应的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而基础等级又分为内容和表达,每一部分各占1/3,相对于台湾的评分标准,大陆的标准更加系统化与公式化。

以新课标全国卷一类文评分标准为例,其中的细则有: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而二类三类以及四类文也是这些要素,只不过需要降级评分。

下面是台湾省国文考试作文评分标准,也是以一类文的标准为例。

评阅重点,从“题旨发挥”、“资料掌握”、“结构安排”、“字句运用”四项指标,加以评分。凡能掌握题干要求,紧扣题旨发挥;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表达适当,体悟深刻;论述周延,富有创意;举证详实贴切,材料运用恰当;结构严谨,前后通贯,条理分明;字句妥切,逻辑清晰;描写细腻,论述精彩;文笔流畅,修辞优美,得 A 等(27 分~19 分)。

假如将台湾省的评分标准再细化可以发现,评分主要考量的是“题旨发挥”、“资料掌握”、“结构安排”和“字句运用”。这与新课标全国卷的评分标准中的“内容,表达与特征”三要素类似,但是又有一些不同。虽然两者都是采用分级评分的方式,但是分级的方式却有很大差异。新课标全国卷将“内容,表达,特征”三要素分别赋分,也就是说作文的评分应该是20+20+20的方式。假如一个考生的内容写得非常独到,特征这一块儿也非常优秀,但是表达方面有所欠缺,他的总分也只能是20+15+20=55分,所以说,这三要素在作文中同等重要。而台湾的评分标准中并未明确切分四个方面的赋分比例,也没有强调四要素各自占的分值是多少,这就给予考生非常大的自主性,而在新课标全国卷中,在三大要素中又细分出13个小的评分项,考生如果想要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就要兼顾到这13个小项,而台湾的分级评分中却有多达19个小项,考生需要兼顾更多的要素。

大陆新课标全国卷的特色在于其评分标准中采用“基础等级”以及“发展等级”。通过研究表格可以发现,发展等级的考评要素有:深刻、丰富、文采、创意。这些属于一篇文章中较为难把握的部分,也就是说,发展等级就是区分一类文和二类文的标准,一般而言,基础等级的40分基本没有太大的区分度。所以,在新课标全国卷的分级评分中,内容以及表达属于作文分数的基底而特征等级就属于基底之上的高度。把基底要素拿到也可以得到一个相对满意的分数。而台湾的评分标准并没有明确出哪部分属于作文的基底,哪一部分属于作文的高度。相对于大陆考生而言,台湾考生的作文并没有一个稳定的基本分段。大陆的作文模式可以说是三角形,有基底要素有顶层要素,反观台湾的模式应该是方形,更要求考生面面俱到。所以如果要达到同样的高度,方形可能要比三角形花费的材料更多,这也可以看出相对于大陆的作文的评价来说,台湾更加严苛,写作起来也更有难度。

二、评价标准中的侧重点比较

分析两地的作文评价标准我们不难看出台湾作文的评分标准的四要素有着明显的侧重。题旨发挥和字句运用包括了很多要素,基本上是所有评分要素的一大半。而题旨发挥又比字句运用的要素多一些。新课标全国卷评分标准的三要素不仅分值相当,同时评分要素的多少也差不多。与新课标全国卷“三分天下”的局面不同,台湾的评分标准则更倾向于题旨发挥。

相比于新课标全国卷的评分标准,台湾省高考的评分标准还会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大致可以理解为命题人期望学生表现出的能力。以台湾104年的作文评分标准为例,在其标准中有这么一段话:考生应就文题要求,针对“审己以度人”的意涵、重要性、相关例证、个人经验、见解或体悟等方面,加以阐述。之后就是作文的分级评价标准。可以看出台湾的评分标准是有一个大前提的而这个大前提每年都会改变,如105年的作文评分标准的前提是考生应就文题要求,力求将 “举重若轻”之意旨诠解得贴切深刻, 能举例印证且言之有物。这个前提可以视作评分重点,对评分标准起到一个总体概括的作用,使得阅卷老师以及考生更加明确作文写作的重点应该在哪方面。而每年的评分前提也会根据作文的题目进行改变。以104年为例,大前提是紧密结合“审己以度人”。在前提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这一年的高考作文評分落脚点就在于对“审己以度人”的解读。无论是意旨的深刻与否还是论证是否精妙都与“审己以度人”的解读是否正确有着直接关联。总而言之,台湾作文的评价标准的侧重点会根据每年作文的题目而进行变化,而分级评分标准之前的这句话就是侧重点的体现。

虽然新课标全国卷三要素“三分天下”,但是有一个评价因素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中心立意。考生需要根据所给材料提炼材料的中心思想,这个就是其在作文中需要体现的主题意旨。所以说,新课标全国卷的作文考察一方面是考察写作,一方面是考察对题目(材料)的理解。一旦对材料理解出现偏差则会导致作文中心立意把握不准,进而可能导致跑题作文的出现。而作文一旦没有扣准中心立意,失分将会相当严重。立意一定是在基于材料作文的大环境下所产生的评价侧重。而台湾的评价标准中却没有关于中心立意的要求,这也是与台湾作文的考察方式有关,以104年的作文为例,考察的是命题作文,而命题作文不存在立意出现偏差的问题,但是一定要去论述所给题目的一些特性(重要性、涵义)以及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见解进行写作。

此外,台湾将字句运用单独列为一项重要的考评要素,而大陆与之对应的仅有一个较为模糊的文采。台湾将这种文采因素分为字句妥切、逻辑清晰、描写细腻、论述精彩、文笔流畅与修辞优美。可以看出台湾对于写作的美感非常看重以及更加重视作文的遣词用句。不难发现,台湾在字句运用中要求考察学生的描写、论述以及修辞,这不同于大陆的新课标全国卷重论述的特点。台湾将这三者并行,在议论中要描写也要修辞,而且这几个要素和文笔与行文逻辑是并行关系。

三、比较研究带来的启示

在新课标全国卷中,作文的分值是60分,占到语文单科总分的40%,作文的重要性已经是显而易见。然而,随着大陆对语文学习与考试重视的加强,高考语文的难度也随之水涨船高。因此在平时加强作文写作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比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作文评分标准并且取长补短,笔者归纳出以下两条建议:

(一) 立意与文采并持

上文已经提到,两岸的作文非常重视作文主旨或者立意的把握,但是台湾地区的作文评分标准中也将字句运用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学生们的遣词用句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目前的写作训练笔者建议可以适当增加对学生语言逻辑的培养。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恰当的逻辑链条以及正确的逻辑表达都是必不可少的。假如一篇议论文的论述逻辑非常严密,这将是作文的一大亮点。在日常写作训练中一定要培养学生们形成严密的写作逻辑链,要训练学生“我是通过怎么样的论证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我的论点论据论证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的思维。同时要让学生思考“我的论证方法是否能够充分证明我的论点”,加强学生在写作与表达中的系统性与严谨性。

此外,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写作功底的培养,写一篇逻辑清楚的议论文还不够,还应该把一篇文章写美。语言是一门艺术,学生们能把文章写出美感,才是写作培养的最终目的。目前在议论文写作的大背景下,很多老师都将记叙文、散文、诗歌等写作丢弃,认为只要大量写作议论文就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写作的训练应该追求整体性,只注重议论文写作虽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不利于学生们的文学素养的形成以及对于写作的整体认知。记叙文、散文、诗歌的写作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记述描写能力,抒情表达能力以及对生活的感知能力。我们常说不根植于生活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而进行多种文体的写作正可以培养学生们从生活中发现写作价值的能力。高中写作教育中应适当增加记叙文、散文以及诗歌的训练,引导并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入手进行写作。文学写作的培养是一项滴水穿石的工作,不仅要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在进行写作训练的同时也要去学习借鉴中外文学家的语言表达方式,将语言的艺术化为学生们真正具备的能力。

(二) 解放学生个性,说自己的话

台湾104年作文评分标准中有这么一段话:考生应就文题要求,针对“审己以度人”的意涵、重要性、相关例证、个人经验、见解或体悟等方面,加以阐述。在上文已经谈到,这句话相当于作文评分的前提。我们看到其中个人经验、见解或体悟是非常重要的前提。而在分级评分表中有一项就是体悟是否深刻。可见,台湾地区的作文明确要求学生写清楚写明白写深刻自己的体悟和见解,也就是说出自己的话。这一点在写作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一直以来,千篇一律的作文广泛存在于阅卷场上,连例证都有着很大部分的重合。考生们不会自圆其说也不懂得“我认为”在议论文中的重要性,只是学会复制他人观点,在作文中充斥着别人认为,他人认为,而少有我认为这样的语言。如果写作不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这样的论述将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没有灵魂的。

因此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抒发个人见解,写作个人经验,要对学生在“说自己的话”这个观点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目前的新课标全国卷注重考查学生自己的思路,学生要根据中心论点自圆其说言之有理。而学生目前最缺乏的就是用自己的话表达思想,我们看到很多的作文均是名人名言以及一些论证例子的堆砌,根本没有从自己的思想上出发去寻求论证。所以,在我们评价学生的作文中不妨可以增加一项,将个人的见解体悟放入评价标准之中,让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而有助于改变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状。

综合全文研究不难发现,海峡两岸的作文评分标准各有特色。在这里,笔者并不是去比较两套标准孰优孰劣,上文已经提到,不同的标准代表不同的写作教学模式。随着两岸语文教学交流的不断深入,我们既要有兼收并包的气量,要认同并学习台湾地区作文评分标准中的闪光点,并能够结合大陆地区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运用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本文也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新思路新方法,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促进高中写作教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考试大纲说明导读[S].西藏人民出版社2016,01.

[2]台湾地区104 学年度指定科目考试国文考科非选择题阅卷评分原则说明[S].

http://www.ceec.edu.tw

[3]孙绍振,孙绍振论高考语文与作文之道[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08.

[4]尹逊才,张秋玲,高考作文命题幵放与限制的手段[J].语文建设,2008,03.

[5]《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2011-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

[本论文成果系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項目资助]

4.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等级 篇四

一个是基础等级主要包括内容层面跟表达层面;另一个是发展等级主要包含:印象、文采、创意等方面。

以下是四个等级的具体要求

一等文章的判定要求如下:

内容: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表达: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

发展等级的特征要求: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

二等文章的判定要求如下:

内容: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表达: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清楚;

发展等级的特征要求: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

三等文章的判定要求如下:

内容:基本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

表达: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畅、字迹基本清楚;

发展等级的特征要求: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有文采、略有创意;

四等文章的判定要求如下:

内容: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

表达: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的特征要求: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新意;

特殊情况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未拟题目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

④抄袭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⑤判偏题的,只能评四等,但“发展等级分”一分不给。

5.高考英语作文具体评分标准 篇五

英语写作句型一:

No one can deny the fact that a person‘s edu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 his life.

没有人能否人这一事实: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方面。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

写作句型二:

People equate(等同v.)success in life with the ability of operating computer.

人们把会使用计算机与人生成功相提并论。

Equate success with one‘s character

写作句型三:

According to a recent survey ,four-million people die each year from diseases linked to smoking.

依照最近的一项调查,每年有4,000,000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

According to a recent research or investigation, …

写作句型四:

The latest surveys show that quite a few children have unpleasant associations with homework.

最近的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孩子对家庭作业没什么好感。

The lastest survey show that…

写作句型五:

No invention has received more praise and abuse than Internet.

没有一项发明象互联网同时受到如此多的赞扬和批评。

No other medium has received more attraction than internet.

写作句型六:

People seem to fail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fact that education does not end with graduation.

人们似乎忽视了教育不应该随着毕业而结束这一事实。

People seem to fail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fact that the serious pollution is binging abour harm to people‘s health.

写作句型七:

Many experts point out that physical exercise contributes directly to a person‘s physical fitness.

许多专家指出体育锻炼直接有助于身体健康。

Many English educators point out that one cannot improve his English level greatly in such a short period of time.

写作句型八:

6.重建高考作文评分规则的思考 篇六

诚然,作文评分受到诸多因素制约,是评价的世界性难题。但是,当质疑的声音聚焦于2012年浙江省30多万份作文卷中选出的6篇满分作文时,我们需要思考的,就不仅是阅卷员的主观性问题(如立意定势、风格偏爱、趋中倾向等[1]),还有其他更为关键的问题。

一、满分作文的粗略评点

根据网上评卷双评差值“语文作文双评或三评中出现满分,系统自动提交进行终评”的规定,一篇满分作文的产生至少三评,且一般经作文组长或学科组长审查终评的。也就是说,6篇满分作文,其优秀性最符合评分规则中的优等标准,几无瑕疵。真是这样吗?

限于篇幅,我们只能窥斑见豹。请看某考生《矮纸斜行闲作草》,全文以“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立意,第1~3段(302字)为第一部分,用华丽的文笔铺垫,再提出观点;第4~9段(470字)为第二部分,以“苏子的旁观”和古语“无欲则刚”展开形象论述;第10~11段(91字)为第三部分,以“但求闲作碧池边的一席矮草”点题并为全文作结。

作者具有清晰的立意、严密的构篇和老练的语言驾驭能力,这不容否定。但是,文中所说的“旁观”“无欲”,是否就是在“路边鼓掌”?用苏轼的材料,是否也有套话作文“题材总是选用历史文化(文学)名人”之嫌?全文议论、抒情、描写兼用且分类相当,属于“论述类”还是“文学类”?如归入“散文”,又是哪类散文?如此等等,自可见仁见智。

其实,所以选这篇考场满分作文说事,实在因为它具有近几年浙江省高考满分高分作文的典型样貌:题意上,善借命题中的关键词点化全文;素材上,巧用历史文化(文学)名人和所谓的“陌生化名言”;文体上,崇尚散文化的议论文;语言上,善用诗化语言。

然而这篇满分作文,如果让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组负责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漆永祥教授来评,将会如何呢?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回答“高考作文质量下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一问时,漆教授说:

存在的问题非常多。首先,在所谓“攻略”的引导下,不少作文“假大空”,程式化、模块化严重,模仿痕迹明显;其次,喜欢用生僻、华丽或怪异的词藻,排比句型,夸张语言或者四不像的“文言文”,来表现自己的知识面和写作才能;第三,内容空洞无物,没有生活气息、真情实感,没有年轻人的朝气;第四,错别字、替代词甚至网络语言使用越来越多。[2]

以笔者所见,漆教授所说的“假大空”“用华丽的词藻,排比句型来表现自己的知识面和写作才能”“内容空洞无物,没有生活气息、真情实感”这些词句颇可以用作这篇满分作文的“评语”。难保漆教授不会将这篇作文打入二类、三类之列。

为何如此?是浙江阅卷者的集体风格偏爱?还是阅卷团队存在强权?但满分作文至少是三人匿名评断的呀。笔者以为,所以如此,必有多方面原因,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评分规则这根高考的“指挥棒”难辞其咎!

二、现行评分规则的问题思考

评分规则就是用来评分的准则或规定,通常包括等级/水平、描述符和表现样例三部分,作为一种评价工具,它提供表现程度或水平的描述,适用于对学生复杂表现或作品(如作文)的评价。[3]现行的高考作文评分规则包括分项评分规则(习惯称为“分项分等评分标准”)和整体评分规则(一般设五类,每类有特征描述)两类。

(一)现行评分规则的静态分析

根据朱迪思·阿特等的研究,合格有效的评分规则应考虑内容/覆盖面、清晰度/详细度、实用性、技术合理性等方面。[4]现行的评分规则,无论是分项还是整体的,均基于《考试说明》,汲取了我国近百年来有关写作能力、写作要素研究的成果,总体是合格有效的。

但是,现行的评分规则,下列问题不能不引起思考。

1. 是否抓住“关键因素”?内容是全面的,一般包括基础等级的“内容”和“表达”、发展等级(或称“特征”)。但是,它是否足够成为判断高考作文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是否抓住最能区别不同水平作文的核心指标,却是要打问号的。

2. 描述是否足够清晰?“足够清晰”,意味着运用同一评分规则,不同的教师,或同一教师相隔一段时间,能对同一篇作文给出一致性高的评定。这一点,由于语言本身的模糊性、要素描述的概要性,始终是作文评分的世界性难题。如今的评分规则,也并没有突破。

3. 内容再完整、描述再清晰,还需要操作简便,这就是实用性的要求。从如今的阅卷操作看,有多少阅卷员能记忆评分规则,并严格遵循规则?

4. 技术合理性方面,一般要求整体的评分者一致性不能低于65%,单个评分点不能低于98%。[4]目前我们没有见到高考评分的相关数据,估计这是非常高的一个指标,少能企及。

(二)现行评分规则的操作分析

有了合格有效的评分规则,尚需对评分规则的合理使用,否则也会影响评价的效度、信度。在作文评分规则的运用中,下列问题不能不引起注意。

1. 分项评分规则形同虚设。传统阅卷,阅卷员用笔打分,尚能在作文上画画圈圈,最后写出“内容+表达+发展(特征)”分项分和总分。而今网上阅卷,只用键盘、鼠标输入评分,分项评分难以持续,名存实亡。

2. 整体评分规则如何落到实处。对大范围且要求快速评分的高考作文评分来说,分项评分远不如整体评分。但由于“关键因素”没有考虑文体(特殊写作能力)分类等,其通用性(如立意深刻、结构严谨)受到限制,评分规则的实用性就大打折扣。

3. “操作细则”如何补充“等级评分标准”之不足。不管是分项的,还是整体的作文评分规则,总不能罗列全部的评分点。从现行的各省操作看,均有“操作细则”,但从我们见到的情况看,均失之过简,未能起到统一阅卷分歧点的作用。

4. “表现样例”是否典型,是否经过足够的讨论并形成共识,这是操作的关键。学理上说,表现样例应是“事先”的,与评分规则一同制订。在高考作文评分中,却只能“事后”的,在足够的试批中甄选。但从这几年非官方流出的例文看,其“样本”性质显然不足。

(三)现行评分规则的效用分析

评分规则要满足客观、公平、快速阅卷的需要,这是首先要思考的。但是,仅此是不够的。为什么“满分作文”遭人质疑?为什么良善的阅卷者激愤而言“作文评分是草菅人命”?为什么难以破解学科专家屡屡感叹的“高考作文质量下降”难题?

我们认为,这与没有发挥评分规则的教学引导作用有关。尽管高考与日常的形成性考试相比,不需要反馈分项得分和补救教学,但对后来的考生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对教师具有教学价值。如何发挥评分规则与命题所共有的“指挥棒”作用,值得探索。

三、高考作文评分规则的重建

既然现行的评分规则有诸多问题,就当加以重新审视,并作审视后的修订或重建。

(一)“关键因素”的厘定

开发评分规则,首要任务是弄清足以区别作文水平高低的特征,也就是“关键因素”。根据初步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认为,高考作文评分规则的“关键因素”有审题立意、材料运用、文体特征、结构布局、语言表达、卷面格式等六个维度。

1. 审题立意,意在检测审题、确定中心(即立意)的能力,包括三个子因素(或评价项目):一是切题情况,二是立意的清晰度,三是立意的高下。

2. 材料运用,意在检测素材的积累、选择和组合的能力,包括三个子因素:一是与作文中心的一致性,二是材料的质量,三是对材料的处理。

注意,不同的文体对材料的选择、处理有所不同,如能加强这方面的权重,正确引导学生梳理生活积累、丰富阅读积累,可有效控制“套话”作文,实现写作本真的回归。对满分高分作文的指责,莫过于内容空泛,与传统作文“言之有物”的认知相背离。

3. 文体特征,意在检测选择、运用体裁的能力,包括两个子因素:一是符合某一文体惯常特征的情况,二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与文体特征的契合度。

近年来高考高分作文的文体特征模糊,样例单一(少有典型的议论文、记叙文),“四不像”作文泛滥,与《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表述模糊、与“文体不限”导向的误读有关。如要纠偏,专家解读、日常教学、高考评分都需要作出努力。

4. 结构布局,意在检测思维的条理性(思路)和结构安排的能力,包括三个子因素:一是段的划分,二是段的排列,三是段的技巧性处理。

结构布局,可以简称“文脉”。文脉清晰的文章,有助于实现作文“作者—读者”的言语交流。传统作文要求“言之有序”,其内在表现为思而有路,外在则表现为段落的处理,实际上是内外兼顾的,评分中要注意“隐”和“显”之间的平衡,鉴别纯技巧的投机者。

5. 语言表达,意在检测语言表达能力,其评估价值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包括两个子因素:一是规范、通顺的程度,二是丰富、灵活的程度。

语言是写作中最为稳定的因素,而其评分主观性最强,易受阅卷者的语感强弱和风格偏爱影响。不少教师偏爱华美,学生效而从之,助长华而不实的文风蔓延,应当引起重视。

6. 卷面格式,包括四个子因素:一是正字,二是标点,三是格式,四是行文(字写得是否漂亮)。前三者属于书面表达的纯技术性要求,评估的客观性最强;后者属于书面表达的美学效应,容易“先入为主”,导致晕轮效应,影响综合成绩的评定。

(二)评分方法的选择

确定关键因素后,还需要选择评分方法。评分方法,依据评分规则的类型,分整体法(综合法)和分项法。选择的基点,一是有效性,哪一种最能体现评分结果一致性、实现跨时间稳定性,具有理想的区分能力;二是实用性,哪一种更适合阅卷者的经验,以实现有效基础上的快速阅卷,做到公平、效率兼顾。

1987年江西、1991年河北曾有这方面的实践检验,整体法和分项法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5和0.924,没有实质性差异。[1]高考作文评分均可采用,问题是具体怎么操作。

1. 整体评分法的运用。整体法的优势是快速作出评定,其快速在于:①作文本身的特点,关键因素的分解只是研究的需要,实际上彼此联系成为一个整体;②阅卷者的心理特点,阅卷者对评分规则的掌握是靠记忆来保持的,这种记忆带有抽象性和综合性;③阅卷者的专业判断能力,成熟的阅卷者能快速阅读并作出判断。

我们在2011~2012学年区、校两级高三作文阅卷中,设计和采用了整体法。

(1)六个方面都较优秀的,可判一等(51~60分)。

(2)四个方面较优秀的,其他两个方面一般的,可判二等(45~50分)。

(3)三个方面较好的,其他三方面一般的,可判三等(39~44分)。

(4)有两个方面问题很突出的(卷面格式除外),可判四等(33~38分)。

(5)离题,套作,字数在600字以下,有三者之一的,可判五等(32分以下);其中离题且字数不足400字的,20分以下。

与高考作文的纯选拔性不同,这样的设定,是基于教学反馈、阅卷速度,而其效度、信度等都缺少研究和检验,仅作为例子使用,具体操作有待于完善。

2. 分项评分法的运用。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分项的数量和各项的权重,二是网上阅卷的技术支持。根据信息加工学原理,人们对项目、等次的区分能力大致在3~7个(级)之间,超过7个往往难以辨别。作文评分的六个“关键因素”,在正常的辨别阈内,但还是不够简便,为此,我们需要重组,粗略设计如下:

内容(20分):审题立意,材料运用。

形式(15分):文体特征,结构布局。

语言(20分):语言表达。

文面(5分):卷面格式。

一般认为,作品的“形式”包括结构、语言、体裁。我们将“语言”单列,是为了凸显其在写作能力构成中的地位。“文面”可有三种处理:一是独立设项,控制权重(如上);二是并入“形式”;三是做加减分处理,列入“操作规则”。如果分项评分,阅卷屏幕就需要设置分项,阅卷者分项打分,由机器生成总分,在不增加阅卷人员劳动强度的情况下,使分项评分与整体评分结合起来。

3. 建立评分模型的考虑。阅卷者对评分规则的记忆特点,无论是整体评分还是分项评分,都不具有亲切性和直观性,能否借助统计学、工程学的方法,将分项(含权重)、整体评分、操作规则等综合思考,开发类似“九九乘法表”“天体运行图”那样的模型,以提高阅卷的效度、信度和速度,寄希望于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三)操作细则和表现样例的确定

确定评分规则和评分方法后,就是评分规则的操作。评分规则的操作,涉及配套规则的制订、阅卷员的规则使用、考务管理等方面。这里只谈操作细则和表现样例的确定。

1. 必须高度重视细则和样例。广义的评分规则应包括操作细则、表现样例。高考作文评分规则进入使用阶段,必须尽快确定操作细则、表现样例,以解决规则的模糊性、抽象性问题。另一方面,每次考试的试题都有个性,都有与其他试题不同的地方,而且考试作文的实际写作情况,都有超出命题预想的,显出“事先”制订的评分规则不完善的地方。

2. 多种确定方法并用。一是阅卷核心组专家确定,这需要在阅卷员集中前完成;二是让全体阅卷员在试批阶段参与细则制订、样例确定;三是前两种方法的综合。确定后的细则、样例,都需要点评、解读和充分的讨论,以取得最大的共识。

3. 细则和样例的“质”的规定。作文的“操作细则”,需要有利于解决评分规则操作中的实际问题。如“审题立意”三个子因素,要结合学生作文的多样性,尽可能明确评分规则中“切题”“偏题”“跑题”和“立意深浅”等比较模糊的概念,确定等间距离、分界,尽可能在试批环节就减少阅卷员的随意性和立意思维定势的干扰。

表现样例,则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各档例文的选定,未必需要各档的最佳。在阅卷实践中,常出现一、二类卷不敢打高分,四、五类卷不愿给低分,从而形成趋中倾向,因此一、二类卷应取下限,三类卷取上下限,四、五类卷取特征。二是有足够的例文数量,如果将作文分为五等,每等又分上、下,那么需要的例文量为5×2=10篇,如果再分文体,则需要20篇或30篇,这在试卷随机流转、阅卷强调速度的情况下,是很难做到的,但并非无法可想。三是例文要附有依据评分规则作出的评语,明确评等评分的理由,把评分规则具体化。

(四)评分规则教学效用的发挥

要发挥评分规则的教学效用,“公布策略”是首选。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教授曾说:“没有理由把学生蒙在鼓里,不让他们知道你要评价什么、你将依据什么标准来评价。提前给予学生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他们可以为此早做准备。”[3]

如何“公之于众”?其方法很简单,在《考试说明》的参考试卷中提供试卷中作文题的评分规则(含操作细则、表现样例)。其实,这件事并不难做,近年来许多省份都组织了对参考试卷在抽样学校的试测,将试测检验后的评分规则、操作细则和表现样例公之于众,听取基层意见,完善评分规则,另一方面作为很好的教学材料。

不要担心这会引导师生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威金斯指出,如果这个考试是有价值的、值得学生去花时间的,这不成问题,关键是你考些什么,是否能达成标准。[3]实践中,我们将月考和县、市模拟考阅卷后的评分规则、操作细则和表现样例提供给学生,已经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诊断自己的作文问题,写出更满意的作文。

参考文献:

[1] 章熊. 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2] 肖舒楠. 专家称社会对高考作文是一种畸形重视——访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组负责人漆永祥[EB/OL]. http://learning.sohu.com/20110422/n280373712.shtml(2011-04-27/2011-06-28).

[3] 崔允漷等.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公司晚会策划书下一篇:校园风采1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