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建设战略规划

2024-11-25

诚信建设战略规划(共8篇)

1.诚信建设战略规划 篇一

理县规划建设局

关于汛前检查中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汇告

阿坝州规划建设局:

我局根据《阿坝州规划建设局关于上报汛前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的紧急通知》(阿州规建发[2010]144号)文件精神,在我县境内13个乡镇110个在建项目,进行了有针对性和全面性的大检查,对汛前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逐个研究,有针对性的制定了整改措施,认真进行了督促整改,跟踪落实。现将具体的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划建设局要求沿河谷施工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各施工企业必须成立防汛值班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现场施工安全员为成员,实行24小时值班。各企业及时向我局质监站报送了防汛值班小组名单及联系电话,确保了今年各施工企业的安全防汛。(沿河谷危险施工段施工企业防汛值班人员及联系电话附后)

二、制定应急预案,抓好汛期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针对今年雨水多,洪涝灾害易发多发、山体滑坡跨蹋平凡 发生的特点,为了加强防汛工作的管理,规划建设局要求沿河谷施工企业要制定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防汛预案,1

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分工落实遇到紧急情况时各自的责任,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和防汛人员的落实,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对不同区域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对危险地段由专人负责观察,尤其是山坡易滑坡,跨蹋地段和河坝低洼地段,有情况及时向企业防汛领导小组汇报并按防汛预案及时处理,并第一时间向规划建设局质监站报告。同时要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自查,针对情况变化,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理县规划建设局

二0一0年六月十一日

2.诚信建设战略规划 篇二

1 城市建设规划中电力规划的作用

电力是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 加强对电力规划问题的研究,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科学合理地实行电力规划, 既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又可给企业增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确定整体规划目标, 指出电网建设方向, 对我国电网建设起到关键作用。要在保证电网安全的基础上, 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另外, 电力工程中的事实问题也是规划中的重点内容。目前我国电力工程实施的难点在于征地难、拆迁难、补偿难等问题, 如果事先做好规划, 就可更好地解决“三难”问题, 这也需要电力规划工作者将规划融进城乡建设中, 让各地方规划部门、国土部门等在规划建设时考虑到电网建设的需要, 事先做好统筹安排。

2 城市电力规划的内容

2.1 电源规划

城市电源规划是电力规划中的重要内容。电源的装机容量与分布地点对城市电力系统是否能够稳定运行具有直接影响, 因此需深入分析城市电力规划中电源的发展状况, 再加上供电、供热负荷需求的预测数据与经济发展状况为依据, 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节约资源、以人为本、减少污染的方针政策下, 提出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电源布置方案。由于受到环境、资源等多方面的制约, 一个城市可能很难完全由自身的电源满足电力增长需求, 因此城市电源规划应结合更大范围的电力系统开展研究工作。在需要采暖的城市, 电源规划还应考虑供热问题。应从建设电源的更多角度出发, 以饱和负荷数据为依据, 了解城市电源发展的可扩展容量, 再综合考虑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 充分研究省网及区域电网的用电需求。

2.2 电网规划

城市电网的规划主要应在城市电力规划的总体指导原则下, 以满足城市发展、确保用电安全可靠为前提, 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以促进城市发展为目标, 在电源规划的基础上全面分析电网现状, 确定电网发展情况, 立足城市发展的长远角度需求, 分析电网的发展原则与方向。

2.3 站址与廊道规划

站址与廊道的规划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与电力远景规划, 分析各变电站站址及线路廊道状况, 确定变电站形式、线路架桥形式及土地情况等, 严格规划落实城市电网中的变电站站址与线路走廊, 按照分年度建设的原则, 列出不同规划时期的用地需求。另外, 在城市控制性规划图中, 应督促落实规划中的变电站站址与线路廊道, 实现电力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有序衔接、协调发展。

3 城市建设规划中的电力规划问题

3.1 收集供电基本资料

收集城市供电基础资料,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电力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只有做好基础性工作, 才能对城市供电现状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为下一步预测负荷量及改造与规划电网打下基础。供电基础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近5年来城市用电分类统计数据, 分别为农业用电、工业用电、市政用电3大类; (2) 近5年来城市供电及用电量统计表, 其中包括每年的供电量、用电量、线路损耗情况、每年最大负荷等; (3) 城市电网地理结构图, 并在城市现状地形图上标注目前35 k V以上的变电站位置及输电线路电压等级、地理走向等问题, 在规划中还应注意识别高压铁塔坐标, 有些高压线路由于修建较早或局部调整没有标注坐标, 应该与相关部门商量补测, 这也是在电力规划中常遇到的问题; (4) 绘制城市电网电气主结线系统图; (5) 各城市供电部门对该市电网的发展构思与规划以及今后一定时间段的负荷预测等资料。

3.2 城市电力的负荷预测

对城市电力的负荷预测, 实际上就是对城市电网特点、用电情况的深入分析, 对未来一定时间内的负荷增长情况进行预测。这种需求预测是电力规划的重要依据, 其精确度对整体规划工作的最终效果将产生直接影响。目前我国负荷预测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 完善科学预测手段。负荷预测常用方法如下:

3.2.1 产值单耗法

产值单耗法是负荷测量的主要方法, 适用于我国三大产业用电量及城市居民用电量分析。这种方法主要对每年度产值的单耗变化率进行分析, 其中考虑到产品的结构变化、行业结构变化、技术水平及电气化发展水平、节电潜能等因素, 并参考国内外先进的产值单耗, 对国内各产业的产值单耗进行预测, 最终计算高、中、低3个经济水平下对应的用电需求。

3.2.2 横向比较法

主要对该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人口分布、气象条件等类似情况进行分析, 再加上与过去数据的对比, 预测将来值。

3.2.3 负荷密度法

负荷密度法预测是针对一个城市近年来的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电力规划目标等因素, 将预测区域划分为不同功能区, 再对每个功能区的用电量以负荷密度法实现预算, 最后相加不同数据得到总体用电量预测值。

3.2.4 回归分析模拟法

回归分析模拟法主要以事物的因果关系为出发点, 通过数理统计学的回归分析实现预测。它也是定量预测的方法之一, 主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并分析实际数据, 找出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 建立数学模型, 再通过模型实现预测。这种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相对较高, 但是通过这一方法计算的结果需要对事物变化的原因进行定性分析, 并收集相关因素。

3.2.5 外推法

外推法就是年平均增长率算法。通过外推法对负荷进行预测, 应首先从供电基础资料着手, 将该城市近5年的用电量及最大负荷进行统计, 计算出负荷的年增长率, 进而推算未来一定时间内的负荷增长可能性。

在实际工作中, 对电力负荷的预算应尽量选择2种以上方法进行, 并相互校核, 这样可避免单一预测方法的不确定性。

3.3 构建绿色节能电网

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力负荷量的增速发展, 造成了电网建设与城市土地资源相矛盾等问题日趋激烈, 节约土地资源、处理周边环境关系, 已成为城市总体规划与电力规划的重要关系。在城市规划发展的同时实现电力规划, 保证电网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按照城市饱和状况, 对变电站选址、线路走廊等实现统筹规划, 降低电网损耗,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等, 也成为反映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在电力规划的设计方面, 城市周边变电站设计应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在建筑风格与艺术方面则应尽量与周边建筑类似, 注重对居民区等建筑物绿化、隔音等效果的优化, 确保电力设备设施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相处。在选择电力设备方面, 应优先考虑占地面积小、噪音少、电子干扰水平低、便于维修的电力设备, 并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型设备, 选用节能环保材料。在电力的建设方面, 则由政府出面, 统筹规划城市市政道路的同步建设电力管廊, 这可以减少工程投资, 避免城市道路的重复开挖, 以免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4 结语

由上可见, 城市发展定位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 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部分, 电力规划则应符合城市规划及总体发展目标的有关标准, 充分考虑各城市的本土资源条件及能源状况, 正确处理各种近期与长远关系。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定位需要, 城市电力规划还应注意处理与城市环境保护以及工业发展、风景资源、港口、文物保护等多方面的关系, 并协调周边居民的生活。

摘要:阐述了城市建设规划中电力规划的作用及内容, 并提出了城市电力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规划,电力规划,作用,内容,问题

参考文献

[1]黄东燕.论城市电力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J].科技资讯, 2010 (36)

[2]方阳生.城市电力规划新思维——综合资源规划方法的应用探讨[J].规划师, 2006 (Z1)

[3]刘永泽.分析城市电网中供电规划的问题与应用[J].大科技·科技天地, 2011 (1)

[4]欧阳慧林.浅谈电力专项规划工作的开展[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 2010 (1)

[5]刘达, 牛东晓, 张云云.中国电力市场改革中的电力规划问题研究[J].华东电力, 2008 (8)

[6]张运洲, 白建华.“十二五”电力规划重大问题探析[J].能源技术经济, 2011 (1)

[7]林晓勤.建立与城市发展定位相适应的城市电力规划[J].福建建设科技, 2009 (5)

[8]张午阳, 姚建刚, 周媛, 王路.电力市场条件下的电网接入模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5 (18)

3.诚信建设战略规划 篇三

关键词:城乡规划标准;新农村建设;误区;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3-0152-02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乡镇建设规划中必须立足我国广大农村的客观现状,克服盲目跟风、盲目建设等弊端,结合不同村落条件,因地制宜的展开新农村建设,避免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误区,最大程度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们生活水平,实现农业发展的科技化、现代化和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

1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误区

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不切实际的大兴土木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误区,一方面,受传统思想影响,一些人认为新农村就是农村的城市化、现代化,将楼房、别墅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而不够重视新农村建设的文化、科技发展,往往劳民伤财,还达不到预期的农村建设发展目标,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农村乡俗文化的畸形发展。另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过于追求政绩,追求表面的浮华,却忽略了新农村长期的、持续的发展,导致农村大众不能充分的享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富裕和实惠。

其次,新农村建设中对于城乡统筹规划考虑不足,致使城乡不能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只是乡村追着城市跑,模仿城市建设形势,而不能很好的结合自己资源、文化等特点,发展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又或忽略城市与乡村的相互联系,使之形成独立的发展模式,在自给自足的禁锢中难以进步,不利于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和农村新科技、新技术的接收和应用,致使农村生产力落后,生活条件艰苦,难以体现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优势。

再次,很大一部分人将新农村建设看成农村的城市化、现代化,在农村建设规划中不注重耕地的保护和利用;不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不注重农村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致使新农村发展成为城市的缩影,失去了其独特的魅力,使中国农村文化逐渐的消失殆尽,不利于我国农村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

2 基于乡镇规划建设标准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思考

乡镇规划建设标准是在节约可耕地、不占良田、不污染环境等理念下发展起来的,要求新农村建设达到交通便利、环境可持续发展、农业实现生态循环发展等,总之,不可陷入建设规划误区,要联系实际,结合城市建设规划经验和农村特色及农村客观现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提高农村的居住、生产环境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2.1 新农村建设应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变农村面貌的基本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应着重考虑。

①重视农村建设中的路、桥建设,统一规划乡村道路,对占路建筑进行劝阻、疏通,确保农村道路的宽度和统一,并且对高低差距较大的庄基进行规整,使农村房屋看上去井然有序。

②采用水泥铺设村路,将村道与交通主道通畅的连接起来,方便村庄交通,实现乡镇规划的交通标准,提高乡村与外界的连通性。此外,如村庄靠近河流,要规划修建实用、结实、美观的桥梁,以满足村庄的交通需求。

③规划建设乡村饮水工程,实现农村的自来水到户,让每户村民吃上放心水、方便水,完善村庄的水道网,解决各家各户的供水、排水问题,提高农村大众的生活方便性和生活质量。

④重视村民健身场地、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为广大村民提供良好的健身环境,满足村民的运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村民的身体素质,促进村民身心健康,使其为新农村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⑤规划修建村委会,宣扬法治、民主,促进农村的法治、民主建设,提高农村民众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依法致富,同时利用村委会宣传国家政策,实施村民选举等,促进农村精神文化发展。

2.2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生态、环境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乃至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在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新农村建设更要重视生态的优化和环境的保护。

①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重视农业的高效、生态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依然要走农业为主道路。例如,发展林业,建设林下养殖、种植,林地可为畜牧业、种植业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提高了畜牧业、种植业的收益,而且双方相互影响,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如林下养鸡,林地为鸡的养殖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食物,鸡的排泄物又为林地提供了天然的肥料,促进了林地树木的生长。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因地制宜的规划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乡镇农业经济的崛起和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

②新农村规划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决不可以毁坏生态谋求发展,一定要避免新农村建设规划误区,决不能大搞拆毁房屋,盲目建设楼房、别墅等,避免新农村发展陷入僵局。

③重视古民居的保护和开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生态经济,让农村成为农民生存的依赖。如发展乡村旅游业,树立标新立异的“农家乐”品牌,以旅游业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的繁荣、兴盛。

2.3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明的重要组成,是我国深远文化历史中的瑰宝,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对促进新农村发建设展有积极意义。

①规划开发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使农村文化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得到更多传播和发展的机会。例如,古居民居的保护和开发,使城市人领略乡村建筑风情的同时,体验乡村文化,促进乡村建设发展。

②新农村建设中避免模仿,要有自己的特色,保留独特的本土文化,从而促进乡镇整体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例如,房舍建设中,避免模仿城市建筑、澳洲风情等,保留我国乡村的独特建筑风格,展示我国传统文化之美,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

③农民是一个实践生活非常丰富的群体,他们对美、对艺术有着独特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适当的听取“民意”,结合当地的风土民情、自然条件、地理条件等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新农村建设的特色性、艺术性、文化性,提高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

3 结 语

综上所述,乡镇规划建设标准下新农村的建设规划要避免传统思想下的建高楼、建别墅等行为,要避免简单的复制城市建设规划模式,应结合乡村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布局和规划,注重规划中城乡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以城市经济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将乡村建设成为城市的花园,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健康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发展、持续发展,共建文明、特色、繁荣的中国新农村。

参考文献:

[1]章朝辉.基于乡镇规划建设标准的新农村建设规划[J].江西建材,2013,(4).

[2] 方丽琴.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意义及发展策略探讨[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8).

[3] 刘瑞强,张沛.西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地域特色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 任致远.关于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建设简议[J].城市发展研究,2015,(1).

4.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乡村建设规划 篇四

胡荣

我的家乡在福建东北部的寿宁县犀溪乡,那里山清水秀。我曾在犀溪中学读过4年书,而后又在那里教了4年书,犀溪中学的所在地西浦是一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不过,我更怀念的是十几二十年前的西浦:两条清澈见底的溪流在此汇合,溪两岸是一排排袅娜的柳树、修长的绿竹和撑着巨大树盖的古樟树。古老的石板桥、错落有致的碇步以及绿树掩映下的古民居构成了一幅美丽图画。但是,这些年回去,虽然新的房子建了不少,但原有的田园诗般的风景已经找不到了。先说房子,现在的新房子都水泥钢筋结构的,四四方方,一座紧挨着另一座,不仅没有风格和品味,而且许多外墙没有装修,祼露的砖块显得特别刺眼。尽管新的砖房住起来比较舒服,里面有的也有了冲水厕所,但却与环境极不协调。原有民居都用木头建造,是有屋顶的,虽然不同人家的房子繁简程度不同,但都有固定的风格,而且这种风格是几百年以来传承下来的。虽然房子之间也没有留多少空间,但却给人一定和谐的美,与山村的自然是融为一体的。再说村中的道路,原有的道路是用溪里的鹅卵石铺就的,但村民为了运货物走板车和拖拉机的方便,橇掉路中的鹅卵石,有的铺上了水泥,有的地方因村里没钱连水泥也没铺。路虽比过去平坦了,但原有的那种韵味也消失了。原有的碇步虽然还在,但由于一边的护坝在一次洪水中被冲坏,村里用水泥钢筋加固的部分并不十分协调。更为可惜的是,由于源自泮洋的一条溪上游建了水电站,白天电站蓄水,溪里是干涸的,没有了往日的潺潺流水,只有四处丢弃的垃圾和苔藓。

5.社区建设规划 篇五

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是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富裕、生态、文明、幸福宝塔的关键时期。继续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建设,不断深化和谐社区创建水平,充分发挥好社区的基础平台作用,是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构建和谐宝塔,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社区建设取得的成效

社区服务体系,是指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以社区全体居民、驻社区单位为对象,以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服务网络。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场所的建设,是社区发挥管理职能的阵地,是搞好社区服务的平台。2002年至2010年,我们借助陕西省民政厅实施的“星光计划”和“民生八大工程”,先后共投资1072万元,其中争取省、市投资310万元,区财政投资762万元。建成21个社区居委会的基础服务设施。2011年,按照市委《关于创建党建示范社区加快构建城市党建区域化格局的意见》(延市发[2011]3号)文件精神,对未

达标的19个社区采取新建、扩建、购买等办法予以逐步解决,计划总投资3913.84万元。目前,剩余的中心街等4个城市社区项目正在建设中,计划年底完成建设任务。

一是明确社区发展方向,落实目标责任。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社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搞好组织协调,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制订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明确各部门任务分工,统筹协调社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研究落实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

二是夯实基础,搭建社区建设平台。拓宽社区工作者的选拔渠道,推进社区工作人员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的素质,鼓励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社会工作者等社会优秀人才从事社区服务工作,大力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完善了社区管理体制,落实好社区工作人员的报酬待遇,做好社区干部培训工作。加强对进驻社区的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的引导和管理,通过共驻共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区规范化管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势推进,完善社区办公设施的配备,大幅度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补贴和社区办公经费。

三是突出工作重点,拓展社区服务功能。依托区级社区

服务中心、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城市社区服务站,开展“一站式”服务。坚持把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相结合,大力推进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普遍建立了集党群和自治组织活动阵地、科技服务室、文体活动室、卫生计生室、警务调解室、图书阅览室、便民超市等为一体、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公共服务基本配套、活动形式灵活多样的村级社区服务中心。

四是推动共驻共建,实现社区资源共享。开展丰富多彩的共驻共建活动,引导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关心社区工作。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氛围初步形成,发展社区志愿者组织,使其成为推动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社区建设面临新的形势要求

总体来看,我区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城乡社区服务发展失衡的问题尤为突出,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但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专项服务设施建设刚刚起步,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亟待加强。“十二五”时期,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面临难得机遇和重大挑战。一是社区服务内容亟待丰富。随着我省城镇化和老龄化快速发展,社区服务群体日益增多。二是社区服务设施严重短缺。三是社区服务人才短缺。四是社区服务体制机制不顺畅。社区服务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政、分散

投入的问题较为突出,资源整合不够,难以形成整体合力。社区服务工作经费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配套资金缺口较大。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扶持政策力度不够,社会参与机制和制度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以服务居民群众为宗旨,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区和谐为目标,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建设、服务功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充满活力、作用明显、群众满意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为建设和谐宝塔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居民依法自治相统一,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2、坚持城乡统筹,整体推进建设。统筹城乡社区建设,合理配置资源,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

社区服务制度,促进我区城乡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整体提高的局面。

3、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群众。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为目的,以社区居民满意为标准,真正把加强社区建设工作变为服务百姓、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

4、坚持属地管理,共驻共建共享。社区内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必须服从、服务于社区管理,并以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为主体,驻社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充分挖掘、合理配置社区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自然、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5、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充分发挥党委和政府在规划制定、政策引导、工作部署、设施建设、财力投入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尊重社区居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工作,形成社区建设的合力。

6、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提高。立足社区实际,区分不同情况,创新工作载体,切实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和阻碍社区建设的突出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社区建设工作。

(三)发展目标

通过努力,力争到2015年,全区城市社区覆盖率达到100%;新型农村社区覆盖率达到80%;50%的社区达到省级和谐社区标准,基本建立社区服务信息化网络平台,基本建立起覆盖全体社区居民群众,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功能比较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真正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的文明和谐社区。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探索和建立城乡社区居民自治长效机制,建设自治型社区

1、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按照“居民自治、治安良好、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要求,以“规范党建工作、强化核心作用、提升服务水平、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以党建“五好”社区创建活动为抓手,以规范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活动场所建设、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服务效能为主要内容切实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组织保证。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2、探索和建立城乡社区居民自治长效机制。着力研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的途径和方式,着力提高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不断扩大居委会直接选举的覆盖面,到“十二五”初期,直选率达到80%以上,到“十二五”末期,直选率达到90%以上。增强社区自治功能,建立政府行政功能

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充分发挥好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

3、不断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工作者选拔渠道广泛,社区工作人员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优秀人才积极从事社区服务工作,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社区工作人员的报酬待遇以及业务培训工作得到保障。进驻社区的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和单位的管理进一步规范。

4、不断完善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在“十二五”初期完善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到2015年,力争使各社区内的志愿者登记人数达到本地区居民总数的15%。广泛招募志愿者,探索建立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指导社区开展好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组织志愿者开展各类活动,达到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

(二)结合和谐乡村创建工作,全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建设发展型农村社区。

全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十二五”期间,农村社区建设要重点抓好“三基础三支撑三体系”建设,即:搞好阵地、住房和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以集体经济、科技和信息为支撑点;建立城乡互助扶持体系、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和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在农村逐步建设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的场所,即农村社区服务

中心(村级事务代理中心或者农村土地流转中心)。结合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综合文化站和文化室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等项目,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文化设施;结合农村义务教育、村级卫生室、农村警务、社会福利事业建设等项目,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乡村公路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解决农民群众饮水、行路、能源、垃圾处理、房屋安全等方面的困难,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拓宽社区服务领域,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建设服务型社区

1、合理布局整合社区,达到管理有序、服务便捷。随着城市的不断拓展,稳步推进“村改居”和新社区的布点工作。对现有社区管辖区域进行调整。按照1000—3000户的标准,将现有22个社区划小为40个(与撤销5个城郊乡镇设立办事处、新增2个办事处及调整城区行政区划一并实施)。新设立9个住宅小区型社区居委会。

2、加强城乡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通过调整存量资源、购买、置换、调剂、改扩建、无偿提供、资源共享等多种途径,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步伐,争取在2012年前使全区未达标的社区办公用房全部达到规定的不低于300平方米标准,宝塔区社区服务中心(不低于500平方米)。新建小区及旧城连片改造

区,严格按照《 》的要求,待建社区办公用房,并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2012年,争取资金建设6个示范性户外活动广场,十二五末,每个社区力争建成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户外活动广场。统筹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服务资源配置、服务队伍建设、服务产品供给,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区公共服务制度,促进城乡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局面。

3、完善社区就业服务。围绕加快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新三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再就业。利用社区平台的作用,建立就业指导员制度,通过发挥非公经济、民营经济、个体经济在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的优势,积极贯彻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对弱势群体、尤其是“4050”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建立起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

4、健全社区社会保障服务。依托社区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功能,加大劳动保障监督和社会保障政策宣传力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依法加大对非法中介的治理整顿力度,积极探索和推进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工作。积极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到2015年争取建成23个片区社会保障服务站。制定灵

活有效的办法,扶持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兴办社区服务业,健全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实现劳动与社会保障服务全覆盖。

5、推进社区救助服务。进一步完善救助政策,整合救助资源,规范救助行为,协调救助行动,在社区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社区互助为补充的与我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立体化救助体系。着力发挥好城乡医疗救助体系作用,逐渐提高救助封顶线和救助比例,不断扩大救助面。力争到2015年,城乡医疗救助覆盖率达100%。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在区、街、社区建立和完善慈善救助体系,加快老年人、残疾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网络建设,依托社会力量,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积极开展经常性的扶残助残活动。充分挖掘社区法律专业人才资源,建设一支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根据社区单位和群众需要,在法制宣传与依法治理、依法行政、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领域提供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健全社区防灾减灾预案,普及防灾救灾知识,提高社区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6、加强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制,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将村卫生室逐步转型为社区卫

生服务站。形成配套政策落实、服务网络健全、人员素质较高、群众就医方便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良性运转双向转诊机制,社区卫生服务覆盖95%以上的居民、农村人口和流动人员,居民在社区可以获得高效便捷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组织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制,不断增强社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能力和自治能力。

(四)强化社区公共管理职能,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建设管理型社区

1、加强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加强对居住在社区范围内的离退休职工、外来暂住人口等“社会人”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危人群的管理。协助有关部门搞好对社区内的公共建筑物、公共道路、供电、供气、供排水设施、照明等市政设施,以及公共文体设施的管理。加强对老居民区、城中村、小巷和公共过道的环境卫生的维护,加强对公共绿地的管理和维护。进一步完善职责明确、责权统一、依法管理、民主参与的社区管理体制。

2、发挥好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服务管理作用。按照

“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实行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区户籍人口同教育、同服务、同管理,“十二五”期间争取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就业引导性培训,让一批外来务工人员通过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就业,为外来务工人员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好外来务工人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形成共处一地、共创繁荣、共保安宁、共树新风的良性教育服务管理机制。

3、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围绕居民的需求,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优先发展服务类、重点扶持慈善类,规范引导活动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促进社区体制创新、提高社区自治水平、服务居民群众、承接政府职能的作用。到“十二五”末期,每社区力争建立至少3-5个具有服务本社区居民的、有特色的社区民间组织。

(五)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区科普、文体活动普遍开展,建设文化型社区

1、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不断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内中小学校、大专院校、文艺团体和市民文明学校的阵地作用,健全覆盖各类人群的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人的现代

化为核心的教育网络。加大市民素质提升教育与实践力度,使市民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在全社会形成,使广大市民转化成为与现代社会相对应、与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相适应的文明人。充分发挥好社区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中的作用,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楼院”、“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文明社区达标率达80%以上。

2、不断完善城乡文化设施网络,初步形成以区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以街道综合文化站为支撑,以社区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积极争取城乡文化事业投入一体化,分期分批逐步完善文化馆、站、室的设施设备配置及业务活动经费的保障,农家书屋在2012年完成全区建点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大农村和社区电影放映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强文化骨干人才培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文体活动,充分利用社区文体活动设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调动民间业余文艺队伍的热情,充分利用节庆,广泛组织民间业务文艺队伍下基层,进行文艺演出和交流。在社区居委会建立全民健身工作机构或体育指导站,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各社区都要建立晨(晚)锻炼点。

(六)以“环境优美”为目标,建设生态型社区

围绕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要求,不断加强社区环境的综合治理,切实搞好社区的绿化、净化、美化,建设生态社区。新建小区型社区,要理顺社区居委会与小区业主委员会、物管公司之间的关系;“村改居”社区,要重点在环境整治上下功夫,要借“城中村”改造重建的契机,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解决好社区居民最关心的社区道路、路灯、绿化,以及脏、乱、差等问题,大力在社区居民中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居民群众环保意识。积极配合开展“禁煤”、“禁白”、“降噪”等专项整治和河道整治工作。推进绿色社区、宁静社区、节约型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七)加强社区综合治理,建设平安型社区

深入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确保人防、技防、物防措施落实率达到95%以上;全区城市报警监控系统正常运行率、维修管护率达到100%。重点加强出租房、暂住人口的管理力度,社区流动人口的出租房屋纳入信息化管理,流动人口登记率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率分别达到90%以上。进一步理顺社区治保会与属地派出所的工作关系,在治保会牵头组织发动,派出所配合指导下,不断发展壮大社区群防群治队伍,积极开展社区巡逻,看楼护院及邻里守望等工作,同时,建立完善群防群治队伍的经费保障及奖励机制,实现每个社区治保会每年都有专项治保经费。加快消防进社区的工作步伐,在

加大社区消防安全常识宣传力度的基础上,以消防大队及属地派出所为指导在社区广泛组织消防演练,增加消防设施,实现人人懂消防、人人会消防。

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确保居民利益诉求渠道畅通,人民调解调处率达100%、成功率达96%以上,法制宣传覆盖面达85%,深入推进“法律进社区活动”,积极开展创建无毒社区、平安社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覆盖面达100%,达标率达95%以上,无毒社区的创建达标率达到90%以上。加强对非监禁刑罚执行对象的社区矫正、刑释解教和边缘青少年、在册戒吸人员的帮助、教育和转化工作。

(八)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型社区 建立社区服务管理综合平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区信息化建设,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手段,以民政部“社区信息化平台”软件为载体,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建立社区网页,实现区、街、居三级联网,并保证网络顺畅,实现全区社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开通社区论坛,方便社区居民交流与沟通,促进居务公开、信息公开及邻里间的信息共享,为社区居民服务提供便利,及时更新社区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服务设施。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进一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形成社区建设的合力。依托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的各部门,要加强对社区工作的业务指导和资金保障力度。各街道办事处要将社区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任务,精心组织。

(二)统一部署,分步实施

1、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每年制定全区社区建设工作计划,分解目标任务,安排部署工作,确保本《规划》的有序实施。

2、区级相关部门、各街道要按照本《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新建社区、人口密集社区、困难群体聚集社区、基础设施薄弱社区和“村改居”社区,促进社区建设平衡发展。

(三)鼓励创新,实施奖惩

1、探索建立“社区联席会议”制度,社区根据自身实际,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联席会议,形成社区与驻区单位经常联系的机制,唤起驻区单位“共驻共建”的责任意识。

2、要完善奖惩激励和评选表彰机制,定期组织评比活动,表彰社区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继续开展评选社区“十佳贴心人”、“十佳关心支持社区建设的驻区单位”活动。

(四)广开渠道,增加投入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政府支持为主,费随事转,有偿服务,社会投资”等多元化的社区建设资金筹措机制,鼓励、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社区服务。

2、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大公共财政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力度,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推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建立“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运转机制,对属于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又需要社区配合完成的,要给社区组织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

(五)严格考核,强化监督

1、一方面要将社区建设的考核纳入区委、区政府的综合考核工作之中。另一方面要建立社区评议街道和政府职能部门的考核监督机制。

2、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手段,建立健全社区建设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新闻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反映社区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维护管理、居民需求及满意程度等有关信息的采集及工作评估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建设反馈机制。

(六)营造环境,搞好宣传

1、充分利用黑板报、媒体、宣传栏、网络等手段,广泛深入地宣传社区建设,大力宣传建设和谐社区中的好人好事,用先进典型引导实践活动。提高社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让社区工作深入人心。

6.课程建设规划 篇六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进一步做好我院课程建设工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规律,适应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改革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提高我院整体教学水平。

二、建设目标

在已有省级重点建设课程和院级优秀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完善以合格课程为基础、优秀课程为重点、精品课程为示范和特色的课程建设体系。拟用5年的时间,使所有专业必修课程全部达到合格课程标准,全院50%以上课程达到优秀课程标准,并构建院、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成院级精品课程10-15门,省级精品课程5-10门,力争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

三、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合格课程建设

合格课程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达到合格课程标准是对课程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各专业要充分重视合格课程建设工作,尤其要重视新办专业的课程建设。合格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有:

1、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主讲教师所学专业应与申报课程相符合或经过1学期以上(含1学期)的该专业方向进修学习,并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形成人员相对稳定,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教师梯队;

2、注重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科学,经过主讲教师进行2轮以上(含2轮)教学过程整合,能够吸收一定量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经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安排合理;

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选用较为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比较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选用教材符合要求。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鼓励选用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

5、教学文件齐备。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及试题库或试卷库等。

(二)优秀课程建设

优秀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以合格课程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建设质量。为此,在合格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1、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等现代教育思想要在课程建设中有所体现;

2、提高教师队伍水平。课程由教学与科研能力较强的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主讲,形成结构较合理、人员较稳定的教师梯队,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整体水平较高、教学效果好;

3、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科学,经过主讲教师进行3轮以上(含3轮)教学过程的整合。注重教学改革研究,有院级以上(含院级)教改立项。注意吸收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教学有特色,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明显的作用。鼓励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初步建成包括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及试题库或试卷库等内容的网络教学资源库;

5、注重考试改革。考核内容和方法科学合理;

6、选用国家级优质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

7、教学文件齐备(包含的内容同合格课程),教学组织管理科学、规范。

(三)精品课程建设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03〕3号)文件精神,按照《蚌埠医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继续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提升我院课程建设水平,带动其他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要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示范性,要以优秀课程为起点,按照以下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建设工作:

1、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体现现代教育理念,能满足学生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2、要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并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和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高水平教师梯队,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3、要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教学内容要先进、科学,并经过主讲教师进行3个轮次以上(含3轮)教学过程整合,及时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纳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4、不断改革教学方法。能够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5、注重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

6、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要在主要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和试题库或试卷库、主讲教师教学录像等)上网免费开放的基础上,加强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方面内容的建设;

7、不断深化考试改革。建立有效、可信的考核机制,鼓励探索和尝试新型的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

8、注重教材建设。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精品课程视为职务作品,凡申报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将被视为同意该课程在享受“精品课程”荣誉称号的同时,其上网内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学校。精品课程要按照规定上网并向全校师生免费开放,授课教师要承诺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四、建设措施

(一)加强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保证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加强课程建设是学校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它涉及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教学管理等教学基本建设工作的诸多方面,是一项整体性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制定全院的课程建设规划、方案,组织开展新办专业合格课程的验收和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评选,对各类课程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等工作,系、部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单位的课程建设规划、方案,开展合格课程的建设、指导、验收和检查,组织申报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等工作,从而为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

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双高”的教师队伍是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实现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院将严格执行有关人才引进规定,重点引进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双高”的主讲教师;鼓励并继续投入专项经费,支持在职教师进行短期进修和申请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充分开发利用院内教学资源,积极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优秀教师评选等各类教学奖评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激励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巩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取得的成果,师资管理部门要继续开办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全面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的能力;在增加兼职教师数量的同时,提高外聘教师的质量,努力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来校任教。

(三)强化教改立项研究内容与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不断更新课程建设内容。深化教学改革是加强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的有力措施。为使课程建设内容不断更新,学院将在继续保证教改专项研究经费投入,加强对原有教改立项项目管理,强化教改研究成果的实践和应用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与课程建设关系密切的,以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等为内容(含实践教学)的研究项目,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及时融入课程建设之中,从而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四)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为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学院将加大课程建设经费投入力度,逐年增加课程建设专项经费,优先保证各类课程建设经费。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各类课程建设质量。

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为此,学院将加大课程建设工作人力物力的配置,健全和强化教学研究室的工作职能,使其在我院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激励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学院也将定期组织合格课程的鉴定验收和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评选,并对通过鉴定的各类课程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对各类课程的建设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尤其是要对上网内容进行不断升级和更新;对在检查、评估中发现的后续建设工作不力、水平明显下降的课程,将取消其相应的荣誉称号,停拨后续建设经费。被取消荣誉称号的课程两年内可以申请一次复查,复查合格的课程可以恢复其原有的荣誉称号。

7.诚信建设战略规划 篇七

(一) 城市规划尊重自然, 推动低成本和可持续发展。

德国城市建设把科学规划放在首位, 综合考虑城乡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要素, 坚持地方自治、专家论证、公民参与, 注重听取非政府组织意见, 并立法确保规划的系统性、权威性和公众参与性。

德国城市建设充分尊重所处的山水自然环境, 注重保持特有风貌。莱茵河有29公里河段穿过波恩市, 两岸基本保持自然生态, 少有人工痕迹, 森林里的停车场和道路大多用砂石铺就, 既自然美观, 又环保节约。

城市功能区划提倡“大分区、小混合”, 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协同性。德国城市也有工业区、商务区、生活区等主体功能分区, 但均让市民就近居住、购物、娱乐甚至工作, 就近享用公共服务, 避免交通拥挤等“城市病”, 既方便居民, 又减少能耗。

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了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持续性, 避免重复建设和减少浪费。德国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一经议会审定, 15年至20年不变动。具体建设规划也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上, 严格按程序审批, 任何单位和个人及政党都不能违反。德国建筑平均使用年限在50年以上, 而我国仅15-20年。

(二) 城市和郊区生态系统“无缝对接”, 有“森林围城”的绿色效应。

德国从城市到乡村, 所见都是林海茫茫、田园风光、碧水蓝天, 路在林中开, 楼在林中建, 人在绿中游, 城市生态与郊区生态融为一体, 不是处处建公园, 而是处处像公园。

德国注重把市域各类绿地串连起来, 形成生态系统。城市中心区以大型公园为主轴, 通过林荫道、绿带、河湖岸边的绿化, 让市区每个角落的居民都可沿绿地、绿带步行或骑自行车到达郊区森林。如柏林万湖及纵横运河, 将梯尔花园、夏洛腾堡皇宫公园等林带的连接就是典范。

德国把城市生态环保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结合, 保护好当代及后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形成了包括生态环保预算、生态环保道德、生态环保标准等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建立了生态指标评价体系, 推行生态预算制, 保证财政预算长期投入, 自然资源科学利用。

生态保护方面的立法细化到每个环节, 甚至每个家庭。在波恩市, 未经批准砍伐一棵树都要罚款3万欧元。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 对废水收费、饮水清洁、垃圾堆放、地下水监测及肥料、农药和洗涤剂使用等都有法律规定, 并通过提高水价引导市民节约用水。每个家庭院落都要挖坑截留雨水, 以补充城市地下水源。

(三) 重视城市个性化塑造, 城市改造与拓展修旧如旧、新旧协调, 体现城市的“自然生长”。

德国每座城市, 都有不同特征和风貌, 注重传承与创新, 并形成有品牌效应的城市业态, 而非“千城一面”。

城市发展注重维护前人创造、维系历史延伸。城市建设少有大拆大建, 政府通过条令将列入保护名册的传统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起来, 古建筑得以保护, 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民居在节能方面已达不到今天的要求, 但政府主要对其进行节能改造, 而不是推倒重建。

德国老城区的更新改造注重提质增效, 强调建筑外观与原周边建筑协调, 保护古建筑关键在于为它们找到合适的用途, 鼓励创新而非复古, 以体现城市的“自然生长”。

城市的个性还体现为产业和功能的互补。汉诺威、科隆、法兰克福、慕尼黑和莱比锡等城市都是享有国际声誉的会展城市, 但每个城市的会展都有明确的分工和专题, 在不同的行业形成品牌, 避免同质化竞争。法兰克福与波恩、科隆两市距离约200公里, 在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各具特色、互补共赢。

(四) 城市形成“全民节能”机制, 低能耗技术和低碳生活方式得以普遍推广。

有效利用和提高能效是德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有严格的城市能耗标准, 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再生能源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 以及全民节能生活方式的形成。

建筑节能是德国城市节能的重点。政府鼓励设计低能耗房屋, 大量采用节能材料, 并推动现有建筑物节能改造, 特别重视设计及建设理念的创新。积极推动“被动式房屋”建设, 推广修建自身节能环保、通风透气的房子。联邦议会大厦改建就采取了雨水收集、热交换等技术, 提高了建筑节能水平。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德国调整能源结构的重点。德国计划到2020年停止使用占可利用能源20%的核能, 并逐步将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生产和供应中的比例提高到40%。

注重引导市民养成低碳生活方式。城市道路均加设了自行车道和遍布各处的自行车停放点, 骑自行车出行成为人们的习惯。与此同时, 以高铁、地铁、城际轨道等构建立体公共交通减少了私家车出行。多扔垃圾也要多交钱, 鼓励房内散热器不装暖气罩以节能10%至30%。

(五) 注重扶持科技创新, 服务企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孵化。

德国是世界科技强国, 长期坚持基础研究优先、应用研究并重, 实行科技经费高投入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政策, 有力促进了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

德国对基础科研和国际前沿技术投入大。基础研究经费以政府拨款为主, 应用研究经费由工业界、企业界通过签订项目合同方式提供。到2015年, 德国研发经费投入将由目前占GDP的2.6% (全球第三) , 提高到3% (企业研发支出居全球首位) , 教育和科研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10%。

德国用精细化的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政府通过直接资助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降低企业创新风险, 鼓励中小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遍布全国的220多个科技工业园, 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和孵化器。科技工业园内设有专门服务科研的机构, 对企业拟产业化的技术成果组织专家认真论证和鉴定, 为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提供调研和咨询等服务。

激活企业创新内生动力, 大力发展企业和职业学校同为施教主体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也是德国有力推动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优化的有效途径。

有关思考与建议

(一) 坚持传承与创新结合, 打造有个性、让人记得住的城市。

城乡规划要有科学理念和长远眼光, 慎做规划、善做规划、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确定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建筑风貌, 用法律的强制性保障规划的权威性, 避免“项目牵引规划”和“一个书记一条思路、一任市长一张蓝图”现象。城市建设要避免大拆大建, 建设核心应体现以人为本、利民便民和节能降耗;建设风格应遵循“人文生态法则”, 突出地方人文生态特征, 避免千篇一律, 让人留下烙印。

当前, 在推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 要防止发展越快乱得越快的现象, 关键要从人和制度设计与执行力抓起, 尤其是从领导干部抓起。一方面对各级党政领导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等进行大规模专题培训, 同时注重培训乡村建设“工匠”, 培养造就懂规划、善管理、素质高的城乡建设团队;另一方面创新机制体制, 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城镇与新农村建设指引, 规范城乡建设行为, 确保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 坚持以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促进大中城市和卫星城组团发展。

要构建高速公路、高铁、轻轨等发达交通网络, 以大中城市带动卫星城发展。既要注重大城市发展的提质增效和辐射带动, 又要支持中小城镇适度扩容和集聚发展, 尤其要重视各县城、中心镇为主体的卫星城镇建设, 完善城市设施配套, 促进产业与人口集聚。这样, 既遏制大城市“摊大饼”式扩张, 减少城市病, 又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 创新节能方式, 着力建设生态智能城市。

不仅要重视产业节能, 也要重视城市和生活节能, 尤其要注重培育全民节能环保意识, 引导全社会形成低碳生活方式。广东两年间建设了4200多公里绿道, 尊重自然, 尊重规律, 尊重科学, 既幸福市民又节能降耗, 既快乐游客又致富农民。与此同时, 要制定城市节能降耗指标, 出台建筑节能标准, 推广节能技术, 重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推动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壮大。

(四) 创新“渗透式”宣传推广方式, 着力提升国家与地区形象。

负责我们这次培训的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 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教育业务, 员工约17000名, 2010年的营业额近19亿欧元。通过GIZ成功对其国家和城市软实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渗透式”宣传, 仅与中国市长协会合作就有30年历史, 有数以千计的中国市长参加其研讨活动。德方虽承担学员食宿等主要费用, 但其通过邀请各国精英走进德国,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既有效展示德国国家和城市软实力, 又收到了推广发展理念、推销产品、促进消费和招商引资等综合效应。可借鉴德国做法, 组建或壮大国际培训机构,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实施国家与地区宣传, 在“互通有无”中树立国家与区域形象、传播发展理念、推广城市品牌。也可鼓励社团或民间参与, 邀请国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有影响力的人士前来考察研讨, 共同探讨发展热点问题, 既集思广益, 又招商引资。

(五) 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 改变“重政府扶持轻企业运作、重公益展演轻市场营销”格局, 探索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之路。

我们也有许多富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因为缺乏市场运作渠道, 难以在海外占领市场。如中国特色的杂技、民族歌舞等尚未形成足够的国际影响力。因此, 既要认识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重要性, 也要认识到从“文化搭台”转变为“为文化搭台”的必要性。要抓紧研究和谋划, 扶持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通过制定政策和财政适度扶持等方式, 支持文化团体或企业在海外进行文化展演与传播, 让企业按市场规则竞争运作, 为中华文化走向国际创造条件, 提升文化产业的水平和质量。

(六) 转化和扩大学习成果, 探索山区科学发展之路。

本次专题研究班主题鲜明, 采取“两头在内 (浦东学院前后一周) , 中间在外 (德国两周) ”的方式, 坚持国内与国外、培训与研讨、考察与交流结合, 针对性、实效性强, 为全国各地培训干部树立了样板。我们要学以致用, 借力扩大和转化学习研究成果, 既要为培训班交好“作业”, 更要为老百姓交“好作品”。梅州地处粤东北山区, 虽然欠发达, 但具有巨大的后发优势。要发挥山水人文优势, 转化交通、产业、人才、理念等劣势, 不比总量比质量、不比规模比特色, 努力实施“两特一园带动一精”发展战略, 即创建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 建设特色宜居城市, 办好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 带动精致高效农业发展, 加快绿色经济崛起, 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梅州。

8.战略转型 建设纺织强国 篇八

中国纺织峰会于6月13日下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论坛以“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为主旨,紧紧围绕“战略转型?建设纺织强国”这一主题,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和纺织行业现状的深入分析,总结、探讨企业战略转型的共性规律,为正在实施战略转型、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的纺织企业提供借鉴。

本届峰会定位为“十二五”中国纺织战略转型,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总裁朱勇从不同层面解读国家和纺织行业“十二五”规划中“改造提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潘建成用最新经济数据分析和描绘了今后五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走势以及未来经济发展对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带来的新机遇,使与会代表深受启发。高勇对“十二五”期间建设纺织强国的任务目标进行了解读,着重论述了装备制造业在建设纺织强国目标实现中的重要作用。他说,“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是推进高新技术纤维和新一代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的产业化及应用;加快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推动高端纺机和配件自主化;支持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是推进装备制造由生產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推进产品数控化、生产绿色化和企业信息化;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装备。发展目标是:行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自主品牌建设实现新突破,低碳、绿色和再生循环再上新台阶。高勇指出,先进纺织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导向是加快高性能纤维成套技术工艺装备、产业用纺织品装备、节能减排与绿色环保技术装备、高性能纺织机械专用基础件和新型纺织检测检验仪器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传统纺织机械的生产效率和自动控制水平,增强产品可靠性,加强纺织机械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两化”融合水平,促进纺织机械企业的工艺技术进步和提高机床数控化率。“十二五”期间国产纺织机械产品市场份额要达到85%,比“十一五”末提高6个百分点。朱勇介绍了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实施战略转型的思路和经验。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坚持“科技与时尚”,走高端纺织发展之路的理念,立志成为中国现代纺织产业的领航者和全球客户信赖的服务商。集团通过升级制造业,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新型化纤和发展服务业实现转型,效益增加,经济增长,产业优化,人员精简,资产夯实。他的体会是:定位要准确,战略要明确;体制要改革、机制要搞活;调整要迅速,产业要升级总部要加强,管理要创新。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的成功实践为面临转型升级重任的纺织企业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参考。

上一篇:游戏专题小结下一篇:盾构施工安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