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薪酬报告撰写的三点思考(共5篇)
1.关于薪酬报告撰写的三点思考 篇一
刑事证据的三点思考
在刑事诉讼中,从案件的审查起诉到最后判决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证据的调取、审查、质证和认证。证据不仅是正确查明案件的根据,更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正确定罪量刑的基础。
一、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调查取证权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和第一百五十八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上述规定,一方面确定了人民法院对证据的调查取证权,而不是责成控辩双方继续举证;另一方面界定了合议庭对证据的调查时间是在庭调以后,即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的,且经过控辩双方质证后仍然难以采信的证据,可以宣布休庭,休庭后再就庭审中的存疑证据进行必要的调查核实,从而获取能够证实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对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如何采用的问题,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均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合议庭应对调取的证据进行认真审查后继续开庭,并对调取的证据当庭质证,在充分听取控辩双方对该证据的意见后,结合其他相关证据,决定证据的取舍,并作为定案的证据使用。
在此应当指出的是,在法庭审理时,人民法院具有审判职能,它不承担举证的责任,只有在控辩双方对证据存在疑问,法庭又难以采信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才作出调查取证的决定,从而保证案件的公正判决。
那么,合议庭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自行调查取证呢?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在庭审中,合议庭对主要证据有疑问,需要继续查证的。这是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权的集中体现。
2.控辩双方在质证时,对对方所举证据的收集与调取有异议,并可能影响证据的效力;合议庭也认为有自行调查必要或进行重新鉴定的。
3.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被告人有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情节的,公诉人对其提供证据有异议,合议庭认为有必要自行查证的。
二、对证据的质证与采用
由于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庭审中控辩双方提供的证据如何采用的`问题均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从而造成了审判人员的认识不一致,其在庭审中的做法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庭审中经过质证的证据,合议庭应当作出是否加以采用的明确表示,其理由如下:
第一,依照新的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既是查明案件事实的过程,更是对证据审查判断的过程,人民法院只有对控辩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正确的审查判断,去伪存真,才能真实地查明案件事实,从而作出客观公正的判决。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切证据必须经过法庭质证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使用,否则,就不具有证据效力。因此,对证据的质证是法庭最终对证据是否加以采用的必要过程,而对证据的采用则是质证的必然结果,这与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立法精神是一致的。
第二,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被告人和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成为定案的根据”,《解释》第五十五条规定:“证据必须经过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程序查证属实,否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由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对控辩双方所提供的可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证据,必须要在法庭上出示和宣读,对有关的证人证言也必须经法庭质证后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使用的;而刑事诉讼法中所谓查实的本身,即包含了质证和采用的双重内容。
第三,对证据的质证与采用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证据的正确采用与否直接反映了庭审效能的高低,否则,就降低了庭审的透明度,违背了公平、公正的诉讼原则,因此,对经过当庭质证后的证据要尽量予以确认。
三、证人出庭作证
1.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上述规定,明确了人民法院对控辩双方提供的证人依法通知到庭作证的责任,这既与我国刑事诉讼法制度“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相违背,也与《解释》第一百三十九条、第一百四十条所规定的“控辩双方要求证人出庭作证,须经审判长同意方可传唤证人”相矛盾。在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要求证人到庭作证的目的是为了证实自己的指控或辩解,并通过法庭质证而确立其证据效力。因此,控辩双方均应对其举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故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控辩双方应把能证实自己主张的证人带至法庭,并征得审判长同意方能出庭作证。相反,如果人民法院承担
[1][2]
2.关于专业英语教学的三点思考 篇二
关键词: 专业英语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教学评估
一、引言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高校应从实际出发,将综合英语和专业英语等课程相结合,设计出适合本校发展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期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得学生不仅能阅读专业英语文献,还能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实现“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信息”的培养目标[1]。
根据《要求》,学院在大四上学期开设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由专业教师负责授课。作为一名从未系统接受英语教学培训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估三点进行了思考。
二、关于教学内容的思考
作为一门文理兼顾的课程,专业英语将语言应用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实现了基础英语在专业上的延伸。但需指出,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还是有所区别的。
在词汇方面,专业英语会借用基础英语的一些词汇,但并非使用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义。譬如bus一词,其一般解释为“公共汽车”,但专业英语中,通常将其翻译为“总线”。而且专业英语中有很多专用词,这些词汇除具专业含义外不具其他含义。譬如internet一词,其只可以翻译为“因特网”。此外,专业英语还会通过添加词缀、复合、缩略等方法,构成很多新的词汇,有些词甚至无法在字典中查到。譬如通过添加前缀micro“微型”,可构成新词microprocessor“微处理器”;通过连词符“-”连接单词或者采用短语构成复合词,譬如open-loop“开环”,feedback“反馈”。对于一些常用的缩略词,为方便阅读,需要强记,譬如AC(alternate current)“交流电”,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
在语法方面,专业英语多描述客观事实,为避免读者产生主观臆断的印象,句子的谓语成分大都采用被动语态。并且专业英语要求叙述简洁严谨,因此名词化结构使用较多,复杂长句也较多,给学生理解带来一定困难。在讲解时,教师应有计划地结合翻译技巧,引导学生对此类句型进行剖析解译,通过不断的实例训练,使得学生积累翻译此类句型的知识经验。举个例子:This kind of two-electrodes tube consists of a tungsten filament,which gives off electrons when it is heated,and a plate toward which the electrons migrate when the field is in the right direction.教师在讲解时,首先,应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句,剔除旁支,辨析主干,确定主谓宾,整体理解句子。该句的主语为This kind of two-electrodes tube,谓语为consists of,宾语为a tungsten filament and a plate,大意为“这种二极管由一根钨丝和一个极板组成”。接着,引导学生分析旁支与句中基本成分的逻辑关系,补充理解句子。该句中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gives off electrons when it is heated修饰a tungsten filament,大意为“钨丝受热时放出电子”,toward 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the electrons migrate when the field is in the right direction修饰a plate,大意为“当电场方向为正时,电子就移向极板”。
此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有个习惯:面对一篇新文献,首先查阅生词含义,然后逐词排序直译,不管翻译是否正确通顺,这样直接影响了他们对段落乃至全文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不仅要注意词汇和语法方面,还要重视段落结构的评析。专业英语文献结构比较单一,一般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首先概述点题,然后分段细述,最后总结结论,层次明晰。部分文献还使用了小标题,更近一步帮助读者理清层次。在讲授课文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引导学生把握文献整体。教师还应提醒学生注意段落首句或尾句,因为这些句子很可能是关键句,指明了段落的主要意思。鉴于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的差别,教师在讲授内容时应进行适当调整。
三、关于教学模式的思考
作为基础英语的延伸,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沿用了基础英语的普遍教学模式——阅读和讲译。但是,这种讲授方式在运用时效果大打折扣。为什么呢?笔者觉得,基础英语选材丰富,仅内容就足够吸引学生。而专业英语选材多为科技文献,严肃简练,教师如果不改变教学模式,则极有可能将课上成变相的专业课或英语翻译课,比较枯燥,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2]。
为避免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形成错误认知,教师在第一次课就应该予以一定说明,向学生解释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掌握专业英语技能,由“学”到“用”,不仅是大学基础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还是一种素质上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升学和求职。对于考研学生,复试阶段通常会安排专业英语的面试或笔试,科研阶段也需阅读专业英语文献,了解前沿技术;对于就业学生,求职阶段掌握专业英语能增加面试机会,工作阶段和外国专家交流也没问题。教学计划要求,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同时需完成一份约5000字词的专业文献翻译,毕业论文中也需提交一份500字词左右的英文摘要。当学生自觉重视专业英语时,教师再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就能有效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专业英语实用特征显著,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任务制。教师除根据教材编排进行课文讲授之外,每单元还可以给出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分组协作。学生在参与小组讨论、查阅资料、撰写报告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教材上所学知识,还自觉汲取了参考资料中所获信息,并能进一步提高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实际操作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份英文芯片资料或电气产品说明书,或者一段英文新品发布会影音资料,让学生三人一组尝试解读笔译。如果课时充裕,则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内讲授,由每组推选一名学生,借助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技术,向全班学生展示小组成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译、听、说的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前文提到每名学生毕业前均需要撰写一份500字词左右的英文摘要。相应的,在专业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安排一定课时进行写作训练,有计划地提高学生英文科技论文撰写能力。当然,教师也要给学生讲授一些写作英文简历和求职信的经验与技巧。
四、关于教学评估的思考
在改革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再改革教学评估方式,可以取得积极的效果[4]。传统考核大都采用开卷笔试形式,允许学生自备词典或其他工具书。这样的考核方式比较贴近实际工作环境,因此备受推崇。
但是,仅仅通过一次考试就评判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掌握情况,既有失公允,又不算全面。期末开卷笔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考查学生的写、译能力,但对听、说能力的测试无能为力。面对这种困境,可在平时增加口语考查。譬如,随机抽查学生完成一些长短句的朗读和翻译,或让学生默读课文并口述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依据学生表现予以评分,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最终成绩。
如果有条件的话,则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中的困惑和期待,并在下一次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此外,学院可以定期组织任课教师进行专业英语培训。
五、结语
相较基础英语,虽然专业英语课程排课较迟、学时不长,但只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估三点着手改进,力争做到教学内容编排得当、教学模式多样、评估公平全面,就能达到提升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目的,满足教育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蔡斌军.独立学院电气工程类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J].考试周刊,2011(3):17-18.
[2]宣丽萍,董翠莲.电气信息类本科生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187-188.
[3]裴素萍,王东云.“电气信息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95-198.
3.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三点思考 篇三
时间:2011年07月06日 09时09分来源:求是理论网作者:姜华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我要评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群众情绪理得顺不顺、群众工作做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干部,基层干部是做群众工作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宣传政策、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任。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是摆在每一位基层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做好群众工作,要力戒“三论”
基层干部身处一线,与群众直接接触,直接面对群众的各种诉求,在实际工作中容易产生三种不良情绪。
一是群众无知论。百姓是衣食父母,广大农民群众是纯朴善良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却认为群众觉悟低,从而不愿做群众工作。
二是工作无用论。有的干部主观认为,到群众中去,走村串户,拉拉家常,嘘寒问暖,是一种形式主义,没有意义,不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起不到实际效果,反而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因此对做群众工作,对访民情活动,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也很随意。这实际上是不愿做群众工作的借口。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干部不习惯、不善于、不屑于与广大群众打成一片,不懂得怎样积极主动地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也不明白如何与群众良性互动,对做群众工作有抵触情绪,即使做了,心里也不情愿,而且方法简单,不痛不痒,导致群众不信任不买账,使干群关系越来越疏远。
三是利益无关论。表现为对群众的困苦无动于衷、漠不关心、冷若冰霜,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对群众的呼声充耳不闻、漠然置之,甚至对群众颐指气使,发号施令,官气十足,趾高气扬;对群众的诉求能躲则躲,躲不过就拖,最后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难。有的干部认为群众反映的问题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把群众反映问题视为“找茬儿”、“闹事儿”,思想上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轻则不理不睬,敷衍塞责,重则出言不逊,大声训斥,结果误了群众的事,凉了群众的心,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做好群众工作,要具备“三心”
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是回应群众的新期待、解决农村发展的新问题、树立党员干部的新形象的需要。对此,基层干部必须正确看待、清醒认识、高度重视。
一是要有信心。当前,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村环境不断改善,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难做,这是客观事实,但开展群众工作的实质内涵是相同的。群众工作不是洪水猛兽,并非难事,做群众工作,一定要心里装着群众,树立一定能跟群众打成一片的信心。当然,信心绝对不是盲目自大,而必须是“知己知彼”后的必胜信念。要树立信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群众工作有足够的了解。因此,在开展每一次走访群众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要想一想群众在盼什么,希望我干什么,工作重点在哪里,困难在哪里,自己有什么优势,能为群众解决那些问题等。只有把群众工作当作常规工作,放在心上,经常实践,多去走访、多打“草稿”、多作总结,才能做好群众工作。
二是要有恒心。开展群众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做完的工作。“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恒心的力量是巨大的。要想在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保持高昂的热情、较高的工作效率,就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不能因为群众不理解、发牢骚,不能因为工作碰了壁、受了阻,就轻言放弃。每个人都有惰性,开展群众工作必须克服这种惰性,必须树立敢于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恒心,排除一切消极影响和困难,一如既往的投入到为民服务的工作之中。
三是要有慧心。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做群众工作不得法,就会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有人说,“群众工作是口才学”,只要多打交道、说好听的就算完事。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和理解,因为群众工作不是熟练工种,而是需要我们用慧心去发现工作方法的学问。邓小平同志说过,“群众的意见,有合理的,合理的就去接受,就去做。有一部分是基本合理,合理的部分就做,办不到要解释。有一部分是不合理的,要求做工作,进行说服”。群众工作需视对象、情景而定,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群众工作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并不是光靠说好听的、简单应付就能做好,智慧的、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开展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因素。
三、做好群众工作,要做到“三入”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基,也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作为基层干部,一定要心系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
一是要身入群众,关注民生。就是要走出机关大院,走出文山会海,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群众生活在最基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感受最深切,也最有发言权,反映的问题往往最真实、最可靠、最准确。通过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接触、交流,特别是注重走访偏远的村组,困难的群众,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可以掌握最真实、最鲜活的社情民意,可以拉近干群距离。
二是要深入入群众,解决民困。就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法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群众最讲实惠,不需要干部对他们讲大道理,也不需要干部和他们不疼不痒地套近乎,而是希望干部能根据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合理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一个群众的事情,对于全局来说可能很小,而对群众自己来说,则事事牵动人心,件件都是大事,有的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牵动他们的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这就要求干部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思考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并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的主要症结,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三是要心入群众,维护民利。就是要带着深厚的感情,真心实意地同群众交朋友,与群
4.关于薪酬报告撰写的三点思考 篇四
2008年12月09日 09:31:21来源:政工研究动态□ 文 / 株洲市政研会
我们党历来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毛主席多次讲过:我们党有两支队伍,一文一武。武就是枪杆子,任务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在军事上战胜敌人;文就是笔杆子,任务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在政治上战胜敌人。虽然时代发生了变化,但宣传思想工作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任务没有变,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任务艰巨更具挑战性。要完成好这个任务,就要增强荣誉感、自豪感,尽力提升素质,尽心做好工作,在工作中展示智慧和才干,实现价值与追求,把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落到实处。
◎立场决定方向,方向决定观点
宣传思想工作是武装头脑、塑造灵魂、提高素质的工作,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引领未来的工作。宣传干部肩负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大任务和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崇高使命。要完成这个使命,政治上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做学习、宣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模范。这是工作的统领。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要牢固树立三种意识:一是导向意识。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是宣传思想工作者的基本责任和要求。舆论战打好了,就可以少出事、不出大事;舆论战打不好,就可能频出事、激出大事。在舆论导向上,每一个宣传思想工作者时刻都要保持清醒头脑,大事面前不糊涂,关键时刻不动摇。在政治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思想认识上讲究方法,注意策略;在热点问题上主动引导,加强防控;在敏感问题上严守规程,谨慎从事。二是责任意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虽不见硝烟,但却越来越激烈,思想领域没有中间状态,先进思想不去占领,必然被腐朽的思想占领。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坚持守土有责,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努力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思想阵地。三是文化意识。新形势下,文化既是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和推动力量。如何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每一个宣传干部都必须认真思考并努力践行的任务。我们既要履行岗位职责,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广大群众文化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积极投身到文艺创作、文艺表演等各种活动中去,努力使自己成为文化活动的尖兵,一个方面的文化代表,一个领域的研究专家。
◎业务连接能力,能力决定业绩
宣传思想工作是在头脑中搞建设,有自己特殊的业务能力要求。特别是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文化需求日益旺盛,在满足人们新需求、新期待方面,我们的能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亟须提高。提高业务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学习,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宣传干部要本着对党无限忠诚,对事业无限执着的态度搞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状态,作为自身进步的阶梯,成为兴趣所在。作为宣传干部首先要学好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这是武器。用科学理论武装人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首要任务。如果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不深、领会不透,掌握不准,就等于手中没有武器,完成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个任务就是一句空话。学深弄懂马克思主义,既是宣传思想工作者的政治责任,也是工作要求。俗话讲,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宣传思想工作者一定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多学一些,学深一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只有自己真学,才能示范群众学;只有自己真懂,才能帮助群众懂;只有自己真信,才能引导群众信;只有自己真用,才能带动群众用。二是现代宣传知识,这是本领。本领高低决定工作效果。有了武器,没有过硬的本领也不行。当前,宣传思想工作出现了大量过去不曾涉及的概念和不曾涉足过的领域,许多老方法不好用了,必须适应和掌握不断涌现出的新办法、新手段,以拓宽宣传内容、提升宣传层次、延伸宣传对象,最大限度地把人民团结和凝聚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特别要强调对互联网知识的学习,互联网发展十分迅猛,已经成为社会思潮多样化的集散地,网民利益诉求的助推器,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宣传干部一定要把对互联网知识的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基本功,使上网成为职责要求和生活方式,成为除了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外的“第五习惯”,学会利用网络提高工作效率,学会利用网络开展宣传工作。三是社会科学知识,这是找准工作着力点的工具。当前,人们思想日趋多元、多样、多变,我们讲要在多元中求主导、在多样中成主体、在多变中争主流,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多元,多样是什么样子,多变是怎么个状况,这就要借助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以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做到有的放矢。总的来讲,以上这三方面知识对于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是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当然,我们还要广泛涉猎,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才干。
◎心态决定状态,作风决定作为
5.关于薪酬报告撰写的三点思考 篇五
谈起风险管理有些人认为是新鲜事物,其实它早就存在,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地同各种风险作斗争的历史:铁路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其整体性、联动性、重用性毋庸置疑。作为交通行业的“老大”,铁路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势在必行,因为在整个安全生产中,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做好风险管理,必须从三个方面去思考:
一是要找准风险源。
安全生产不是通过技术、设备和文件来实现的,而是在于参与生产各环节的每一个人。忽视人的因素,恰恰是安全管理中最大的风险源。因此,要围绕就如何使得全体职工保安全的主观能动性上下功夫、做文章。通过广泛持续开展安全风险意识教育,真正使“安全第一”的理念根植于职工的思想深处。
二是要找准风险点。
铁道部、路局以往通报的安全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到事故的最终结果绝大多数都同人的责任心不强有密切关联,责任缺失已然成了当下铁路最大的安全风险点。要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案例教育,举一反三,在职工中树牢“违章就是杀人、违章就是自杀”的安全责任意识,使大家始终以如履薄冰、如坐针毡、如临深渊的态度对待安全生产。三是要找准作用力。
【关于薪酬报告撰写的三点思考】推荐阅读:
关于调整薪酬函10-31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的通知(银监发06-20
2011年东莞薪酬报告06-17
薪酬数据分析报告09-25
薪酬方案设计报告10-03
薪酬体系设计开题报告11-18
员工薪酬福利调查报告06-19
公司年度薪酬调研报告07-26
开发区薪酬调查报告11-10
老挝工程承包行业员工薪酬福利水平评估报告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