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教育与死教育》读后感(通用4篇)
1.《活教育与死教育》读后感 篇一
我第一份工作是设计师,当然做的也不是很成功,所以至今没资格穿黑毛衣扶着下巴拍证件照。这本书是当年带我做设计的博哥推荐,我个人非常尊重也非常感谢他和当时的公司,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这个状态的我。
整本书讲了很多黑川雅之关于设计和人生的看法。在讲述自己开公司和做设计的环节,对我来说受益匪浅。并不是说我也会开公司或者怎样,但是他对待事业的态度,是我觉得把事情做好的方向。不过关于他对死亡的看法,我尊重但从个人视角来说无法苟同,因为他阐述的太沉痛了。
2.《活教育与死教育》读后感 篇二
原因1:大学生并不认为现在学校开展的生涯教育工作跟自己有关, 对自己有用, 因此漠不关心, 不愿意投入
Mark L. Savickas提出生涯适应力的概念, 认为生涯教育的内容或者目的可以围绕四个方面来展开——生涯关注: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计划性, 能够意识到自己当前与未来关系, 并且愿意为未来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而努力;生涯控制:发展出一系列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掌控力的能力;生涯好奇:表现出对于探索自我和未来可能的工作机会的好奇心, 并且愿意采取探索的行动。生涯信心:对于个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发挥自己的能力有的信心。
其中, 生涯关注, 即引起大学生对于生涯教育价值的认可, 激发来源于内部的兴趣和动机是最基础和最关键的, 因为如果我们的服务对象们不买账, 无论老师们再怎么努力, 都是一厢情愿。如果不能实现生涯关注的目标, 那么生涯控制、生涯好奇、生涯信心的干预措施很难起到相应的作用, 这是造成当前从业人员费力但是效果不佳的最主要原因。
原因2:大学生生涯教育还处于“小型手工作坊”的阶段, 并没有形成生态系统
之所以认为当前大学生生涯教育处于“小型手工作坊”的阶段, 是因为其具备“孤军作战”、规模小、个人需要掌控全程“费力又不经济”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学校之间独立作战, 与兄弟学校之间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接非常少 (指平均水平) , 学生只在学校范围内打转, 很少学生能主动走出校园, 或者即使走出校园也会因为缺乏对职业世界的准备、自我探索和生涯决策的能力而走很多的弯路;另一方面老师之间单兵作战, 疲于应付各种工作, 连反思的时间都没有, 偶尔的合作仅限于集体备课, 对大学生的需求无法做到针对性的、分层次的诊断, 关注点大部分放在如何将课程执行完, 而不是如何满足学生不同水平的需求上。
因此, 生涯教育需要进一步普及, 营造自助氛围, 激发学生对生涯的关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场景、话题等开展生涯教育工作。根据大学生生涯发展的状况及其不同的需求, 未来生涯教育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自助系统、朋辈互助系统、辅导系统和咨询系统。具体而言, 自助系统即学生可以自己帮助自己。适用于虽然目前正在探索, 但同时具备良好生涯决策能力的大学生, 他们可以通过书籍、视频、手册指南帮助自己。朋辈互助系统, 即通过学长等身边榜样的宣导、经验传授、困惑的解答来帮助自己。辅导系统, 即生涯从业老师通过课程、工作坊等方式, 主要适用于在生涯决策过程中存在较多困惑的学生。咨询系统是指, 深入个性化的咨询适用于可能存在更深入的个人成长问题的学生, 例如自我认同。
四大系统中, 自助系统可以解决50%左右学生的问题, 加上朋辈互助系统就能解决70%左右学生的问题, 而辅导系统可以解决剩下20%左右的学生问题, 而咨询系统则针对性的解决10%甚至不到10%学生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 学校范围的自助氛围的塑造, 自助工具 (书籍、海报、手册口袋书) 的资源是学校可以努力的方向。
与此同时, 针对当前大学生生涯教育的现状, 想要更大的发挥生涯教育的价值, 关键在于让学生有兴趣参与进来, 能够意识到生涯教育本身对自己的重要性。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老师作为环境的氛围的搭建者, 资源的协调者, 建立梯度的教育体系, 而不是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课程中去。现在已有高校进行着尝试, 如, 天津某高校在新生入学之际将普及生涯意识的条幅海报挂满整个校园, 并且为正在处于好奇探索阶段的大一学生提供体验式的活动, 涵盖现场测评、学长指导大学阶段的目标计划, 开展普及性的讲座等, 力图让所有的新生都能熟悉在学校可利用的资源 (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社团等) , 明确大学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考研以及出国留学的机会和途径等。经过短短的两个月内, 已有不少学生反馈对自身的成长方向有了目标和动力, 并逐步付诸实践。其实, 只要有人, 有心, 有感受, 有追求的地方, 都是生涯教育的土壤,
破除生涯教育是“严肃”的偏见, 建立一种“有趣”“愿意投入”的氛围可以视为实现目标的突破口。生涯教育大可以围绕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开去, 如学生们感兴趣的可能是旅行、画画、音乐、戏剧、游戏、户外、诗歌、读书......如何才能成为自由职业者?家里的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对自己有什么影响?为爱和梦想不可辜负?追求一个暗恋的女孩......这些都可能作为生涯教育的素材。 再如, 画出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画自画像, 撰写自传......进一步明确自己想要成为的状态;扮演法官的角色, 对职业信息进行“盘问”, 如果回答不上来就“被判定接受惩罚”;模拟环游世界, 来环游职业世界;从童话故事例如《灰姑娘》, 跟学生们探讨到底什么才是灰姑娘的逆袭, 是不是美貌.......将这些有趣的活动全部纳入到3-5天的时间, 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思考生涯问题, 建立更加深刻的意识。同时营造有趣的、参与式的氛围, 在有限的空间里反思大学生生涯发展的任务。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启发其对生涯发展的思考。如今, 一些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已经在开展这样的活动。
“从2015年开始, 我们已经将‘生涯体验周’作为重点。”北京仁能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谢伟表示, 作为“有趣的生涯教育” 项目, 学生将在一周的时间里直接参与各种体验、激发生涯意识的活动, 从而起到生涯自助的功能。谢伟看来, 生涯体验周将生涯教育类的辅导策略趣味化、体验化为十几个成体系的活动, 不仅涵盖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受众面更广。与此同时培训学校内30-50名志愿者, 教授操作性的知识和策略, 鼓励志愿者帮助更多的学生, 塑造朋辈辅导的系统, 可以实现在5天的时间内接待上千名同学的效果。 体验周的活动可与学校举办的其他活动例如课程、讲座、工作坊、个体咨询、调研、校友分享等密切结合, 最大化当前学校和老师开展工作的价值, 更能够成为每年的传统互动, 促进地区间、兄弟院校间的生涯教育交流。
3.《活教育与死教育》读后感 篇三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教学途径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向倡导“生活即教育”, 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 “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的观点至今仍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新的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将教育指向生活世界的思路更加明确。因此, 广大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坚持课堂教学生活化, 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把鲜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了解、理解和体验, 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接触与沟通中, 感受生活的崇高, 学会生存, 促进自身的发展。为此, 我不断借鉴经验, 反思自己的教学, 结合学生的实际, 积极寻找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 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 接收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首要的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 即新课导入生活化。以“爱在屋檐下”一课为例, 我在上课前先让学生欣赏《爸爸妈妈》MTV, 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孝敬父母的感受, 然后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 让他们各自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 让学生来评评谁最孝敬父母。经过动员, 学生学习兴趣马上提高了, 纷纷述说自己在家中是如何孝敬父母, 惟恐自己落后。就这样, 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教学活动中。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 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显然是学生的生活实际。可见, 在教学过程中, 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 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如在教学“未来道路我选择”一课时, 我在教室里用椅子围成半圆形, 仿造中央电视台来了个“实话实说”,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他们熟悉的生活氛围, 把课堂教学组织成了一次访谈节目, 老师充当主持人, 每小组选一名学生当嘉宾, 其余学生当现场观众, 课堂中, 嘉宾和观众畅谈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 我们中学生该如何面对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 以及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方式和注意问题。
通过创设生活情景, 在课堂教学中再现生活,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引发学生体验的愿望与需求, 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这种境界, 置身于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 进而达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内化效果。
三、组织形式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 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 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 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 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此时学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 容易产生联想, 产生灵感,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要达到上述目的, 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尤为重要。
例如在讲授“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一课时, 当师生共同进入新课学习后, 我便开始以聊家常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 围绕“如何增进师生感情”这一主题, 让学生谈谈对老师工作特点的认识, 从中体会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学生谈话的过程中, 我穿插讲述历史上一些名人师生情深的小故事, 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体会尊敬老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此同时, 我还引导学生挖掘本班老师关爱学生的感人事迹, 体会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理解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整堂课师生始终是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深受学生的喜爱, 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教学活动生活化。
美国教育界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 我忘了。我看了, 我知道了。我做了, 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 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 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 多参与合适的活动,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如在讲授“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时, 为了增强学生对尊重生命、保护生物重要性的认识, 我组织学生排演情景剧《吃野味》:小李一家周末外出郊游, 中午时分到当地有名的野味餐馆吃野味。在餐馆中, 小李因发现菜谱上有多种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而提出疑问, 老板回答, “我们都卖了好多年……”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小李一家的行为反映出哪些社会问题?我们该不该吃野生动物, 为什么?如果有人请你吃野味, 你怎么办?如果你发现有人在捕杀或贩卖国家保护动物又会怎么做……
在这样的活动中, 学生认知有展现的过程, 情感有渲染的过程, 行为实践有亲自体验的过程, 这些过程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通过自己活动获得的感受是有血有肉的, 是自己总结出来的认识, 特别可信。
五、探究活动生活化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 不指向社会现实, 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 是非道德教育。”在教学中, 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因此, 在课前或课后, 教师应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制作活动、新闻采访、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 让他们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的感观认识。同时, 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又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 才能得到巩固、深化,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例如, 在讲授“消费者的权益”之前, 我首先布置学生做社会调查:让学生调查自己所认识的人中有多少曾在商品交易中上当受骗, 调查他们受骗后有没有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采访的资料, 写一篇《“上帝”如何维权》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 使他们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 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事情时有发生, 保护消费者权益, 一方面要求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 制裁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 消费者自身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样处理教材, 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 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
经过近两年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我明显感觉到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增加了, 课堂气氛活跃了, 参与讨论的热情增加了, 但笔者在进行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过程中也在积极思考, 比如:
1.构建课堂教学生活化, 首先要转变教师的知识观。升华教育理念, 保持与时俱进, 为教师的发展而学, 为学生的发展而教。面对新课改, 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只有这样, 才能逐步适应不断变革的教育形势, 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新教师”。
2.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也就是说, 对于社会生活有意义的事件、有争议的话题, 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特点及教学时间的安排, 做一定的改造、加工, 使之能够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相符合, 也能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心理发展特点相符合。
3.教师要坚持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有效的思想品德教学, 需要老师创造性使用现有教材, 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不断充实丰富和教学内容, 立足教材, 依托生活, 根据课标, 结合考点, 自我发掘、自我创造。另外还要充分利用教材已有资源, 对已有的资源做切合实际的适当改变, 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4.教师要正确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正确理解自身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及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地位, 做到帮助学生形成思想品德, 而不是试图通过灌输和说教来代替学生自己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总之, 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我们要共同努力, 加强研究, 努力拓展思想品德课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积极探索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新途径、新方法, 共同开创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余文森, 郑金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 4.
[2]余子侠.陶行知.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8.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 4.
[5]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 11.
[6]张圣华.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到底是什么样.中国教育报.
[7]郭元祥.构建生活课堂.
4.在教育中生活,在生活中成长 篇四
一、完善课程体系
一直以来, 长征小学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通过优化、整合、拓展与开发, 逐步建立了“生活教育”的三级课程体系, 并努力把“生活教育”的办学理念渗透到课程的具体实施中。
1.思路、构建
(1) 三个目标
“三个目标”, 即高质量地完成国家课程, 高品质地提升地方课程, 高品位地构建校本课程, 以创建与个性共生的“生活教育”课程文化。
(2) 两个特点
两个特点:一是“以生为本”——提供适合每一位学生的“生活教育”课程;二是“和而不同”——兼顾课程共性、个性和多样性, 以建立动态发展、立体多元的学校课程文化。
(3) 三条路径
三条路径:一是基础课程, 即基于课程标准的国家课程的教学, 以全面构建“课前调查, 走进生活——课中参与, 体验生活——课后拓展, 回归生活”的“生活教育”课堂模式。二是拓展课程, 即对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 找准学科知识与生活的最佳契合点, 以点带面, 以面促点 (各个学科的拓展点为:语文学科——生活作文, 英语学科——口语表达, 科学学科——科技发明, 综合实践——玩的学问, 等等) 。三是创新课程:即充分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为学生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而奠定基础, 主要包括生活与理财、生活与习惯、生命理解教育和生存技能教育等。长征小学主要以上述三条路径为基本纬线, 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为基本经线, 最终逐步构建“生活教育”的课程体系。
2.具体实施
(1) 引生活之源
例如: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在学校里、家庭中和社会上观察生活、再现生活与创造生活;再把“快乐作文”的理念与“生活作文”的理念相结合, 让学生获得“摄取生活材料”和“产生写作激情”等写作的基本条件, 从而使写作水到渠成。
(2) 在“玩”中感受
长征小学将综合实践课的主题确立为“玩”的学问, 具体有三点。一是每周五下午的第一节课, 依据“对接生活、玩中探究”的实践原则, 从生活中寻找“玩”的主题。例如, 制作蛋壳工艺品等。二是每月一次的“校园行知节”, 涵盖所有的学科和主题活动, 以“玩”为核心, 让学生“教学做合一, 手脑身兼融”。三是由班级家委会组织开展的校外实践活动, 并已初步探索出七大类课程内容。
(3) 提升幸福指数
长征小学开设了以“绳随心动, 精彩有我”为主题的跳绳课。具体有三点:一是抓好课堂主阵地, 将跳绳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二是用好40分钟的大课外活动时间, 巩固旧花样, 创编新动作, 旨在将跳绳教学引向深入;三是搭建展示的平台 (例如, 举行校园跳绳节) , 以检验各级部花样跳绳的阶段性成果。
(4) 增长人生智慧
长征小学开设理财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小学习一些消费、保险、储蓄、债券、股票和基金等理财知识, 最终树立他们正确的理财观。在研发理财教材的过程中, 我们经历了“积累——编写——交流——实践——反思——改进——充实”的修改过程。例如, 在《生活与理财》这一校本教材中, 涉及基金、股票等知识, 于是, 我们充分挖掘家长行业资源, 以使家长走进课堂, 为学生带来专业性更强的理财知识。另外, 学校搭建校外实践平台, 通过各种消费场所 (例如, 菜市场、超市等) , 借助“红领巾小银行”和“学校希望基金”等初步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
(5) 培养良好习惯
长征小学的校本教材《生活习惯养成指导手册》, 每课由“问题采访”“情景再现”“生活采集”“行为导航”“实践乐园”和“习惯儿歌”等六部分组成。依托品德与社会课、班会课, 每月聚焦一个习惯, 并以“发现——明理——导行”为基本教学模式, 创建生动活泼的生活情景, 最终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习惯。
二、完善课堂构建
为了使“生活化的课堂”有本可依、有章可循, 我们编写了学科教学“生活指导手册”, 并将课前、课中和课后融为一体, 以构建“课前调查, 走进生活;课中参与, 体验生活;课后拓展, 回归生活”的生活化课堂模式。
1.课前走进生活, “做”中先学
为了使预习真正起到课前导学的作用, 我们制定了翔实、可行的课前预习要求, 并将“看、说、想、写”有机结合, 以便引导学生在“做”中先学, 从而为后续的“再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 数学学科的“学案导学”, 教师借助文本及例题, 精心设计导学提纲, 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悟文本, 推导算理, 并进行实践操作, 最终使学生产生独特的、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2.课上体验生活, “做”中再学
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 课堂“再”学的精髓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 围绕预习中提出的问题积极探究, 并做到敢于质疑、勇于表达, 从而培养学生课堂研讨的习惯。在这一环节, 我们倡导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 即让学生轮流走上讲台当小老师, 既给同学讲解, 又表达自己的观点。
3.课后回归生活, “做”中固学
在课后, 教师一般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 以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并在应用中巩固和提高。例如, 语文学科的实践性作业——“每日播报”, 即要求学生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课外阅读以及观察生活等内容相结合, 并将个人的体会记录下来, 然后在“每日播报”中展示。这项作业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 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更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培养特色教师
特色学校建设要靠特色教师来实现, 因此, 长征小学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 践行“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并以“会生活, 懂生活教育”为培训主题, 打造四大模块 (“魅力师者”“读书滋味”“特色研修”和“社团活动”) 的教师生活课程 (见图1) , 以促进教师的成长, 使他们感受职业幸福。
1.培训
长征小学开发的校本教材《教育影视资料汇集》, 既充实了学校的师德培训资源, 又为“分组定位”培训提供便利。“分组定位”培训, 即观影前将全体教师分成不同小组, 并要求每组教师带着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影片, 然后进行交流与探讨, 最终获得理想的培训效果。
2.读书
对教师而言, 读书不仅增长知识, 开阔视野, 更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每周四的下午, 教师齐聚阅览室, 美文朗诵、好书推荐、休闲阅读、学科教研……品一杯香茗, 喝一口咖啡, 赏一眼兰竹……这样, 教师在身心愉悦中汲取精神营养, 享受惬意生活。
3.研修
长征小学重点从备课、上课两方面开展特色研修。其中, 备课模式为“四次备课”和“两次反思”, 具体流程见图2。
总之, “四次备课”“两次反思”以及课前“导学案”的设计, 既有效促进教师潜心研读文本、用心研究学生和精心研磨细节, 又使备课更加富有个人的新见、远见和创见。
4.社团
为了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 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 长征小学积极开展唱歌、有氧运动、书画、烹饪等社团活动, 既缓解教师的精神压力, 又创造生活化的和谐校园。
【《活教育与死教育》读后感】推荐阅读: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06-28
教师警示教育活动心得体07-20
德行教育读后感09-13
《享受教育》读后感字06-26
生命与教育读后感07-07
教育的智慧读后感07-14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07-21
教育名著优秀读后感09-06
于丹《感恩教育》读后感10-02
《人的教育》读后感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