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则意识(共9篇)
1.社会规则意识 篇一
追踪报道:
在20xx年韩国世界杯上,出现了一些人们很不愿意看到的违反场上规则的事。对此,许多人纷纷站出来,指责运动员、裁判员的不守规则,希望球场“纯洁”起来。
相关链接:
殊不知,做事情没有规则的案例还有许多,举不胜举。“冠生园月饼”事件,“房地产买卖”黑幕……商场里的“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永恒规则一次次被打破。而我们的甲a赛场呢?“假球”“黑哨”也无不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京城广大球迷恨之入骨。“公平竞赛”的规则也同样一次又一次被无情的践踏着……乘车不买票,不排队……种种不守规的事例让人触目惊心。我们每天随意的走在街上,仿佛踏入了毫无规则的“动物世界”。
专家评述:
对于此现象,我们专家不约而同的疾呼:我们的人民怎么了,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的规则哪儿去了?!众所周先,中国已加入wto,即将面临一波又一波机遇与挑战。但不管是狼来了或是浪来了,我们的规则不能废。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遵守世贸组织对成员国的统一要求,也就是基本准则。龙永图先生曾训:“入世先入规”。不错的,我们加入了wto这个村子,就一定要遵守这个村的村规,否则将天下大乱。
即时评说:
专家学者的话,为全国人民敲响了警钟,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应该遵守“游戏规则”,否则便会首先出局。但规则并不应一味盲目的墨守,我们应学会“与时俱进”,仔细分析、研究规则,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应让规则束缚我们,而应让其最大限度地为我们服务。
时事有感:
一家有规则一家强,一国有规则一国强,天下有规则天下强。愿我们都能遵守每一方寸土上的约定。
当布谷鸟叫起,春天还会远么?
当桔子红了,丰收的季节还会远么?
当我们驻足银行收款台前,看到每一个公民在没有轮到自己时,都静候在一米线外,填写完单子后,都能将桌台上的钢笔插回笔筒时,我们的欣欣向荣的一天还会远吗?
请在心中永远树立规则意识吧!
2.社会规则意识 篇二
围绕公民意识的研究, 诸如公民意识的内涵, 中国公民意识的现状, 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 中国公民意识培养的手段与途径等, 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对公民意识的定义有各种各样的表述。综合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公民意识内涵的揭示来看, 一般认为,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 泛指公民多方面的意识修养和素质养成, 它是在现代宪政体制下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民众意识, 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 是公民对于自己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 蕴涵着“公民的主体意识、公民的权利意识、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三个方面的内容。
关于公民意识的内涵, 有的表述为公民意识的核心内涵是公民的身份意识, 即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角色, 其具体内涵则包括权利意识即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 以及义务意识即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其延伸内涵包括平等意识、独立人格、公共精神、自主理性等。
其中, 最核心最基本的是公民的权利和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 以及科学理性的精神。在这些关于公民意识概念的描述中, 笔者认为, 公民的规则意识应作为公民意识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强调。公民规则意识应是公民意识中的最基本或核心的要素。公民规则意识可以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公民规则意识是公民对各种社会规则 (规范) 诸如法律、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规则的认同、自觉服从与遵守, 所形成的自主自律意识。狭义的公民规则意识是指公民在法治状态下通过对法律规范内在价值的认同, 进而把法律有效地内化为其自觉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 形成一种自觉的程序规则意识和自觉服从与遵守法律的自主自律意识。
二、法治秩序解析
当下, 法治在中国已取得“话语霸权”, 俨然已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然而, 对于“法治是什么”这个问题,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法学家似乎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学者张文显认为, 法治在以下四种意义或其结合上被广泛使用: (1) 法治表征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 (2) 法治表征一种行为方式, 其基本含义是依法办事; (3) 法治表征一种良好的秩序状态, 即法治秩序; (4) 法治是融合多重含义的综合观念、意识形态。
1. 秩序是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目标。
社会秩序是人类社会主要通过规范手段 (道德、宗教、法律等) 自觉调节而使人际关系所处的一种有序状态。秩序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必要前提, 是社会发展所应追求的基本价值。无论最小的社会单位 (如家庭) , 还是整个社会本身, 无论是系统的、常态的组织机关, 还是偶然临时聚集的人类群体 (如道路上的人流) , 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则、管理和秩序。人们时常地破坏社会秩序, 而又不能不在有规则、有秩序的社会中生活。有序和无序构成了社会关系和生活的一个矛盾:有序是社会关系和生活的稳定形态, 是社会正义、安全、平等和效率的基础;无序则意味着社会关系结构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消失, 人们的行为规则性的混乱, 社会生活过程连续性的中断和安全性的缺失。社会运动和发展就是从有序 (平衡态) 到无序 (非平衡态) , 再从无序到有序的动态演进过程。为了保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人类必须采取措施消除无序状态或预防其发生。在文明的社会中, 法律是消除无序状态或预防和制止社会的无序状态的首要的、经常起作用的手段。秩序是法律所要实现的最基本的价值, 它构成法律调整的出发点, 也是法律所要保护和实现的其他价值的基础。在一个社会中, 法律不能实现和保护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稳定和有条不紊的状态, 就谈不上对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维护, 谈不上公平正义和文明进步, 也就更谈不上公共的善和幸福。对秩序的追求, 反映着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安全”、“可预见性”、“常规性”和“有组织性”的期待, 也永远是法律调整的首要任务。而且, 随着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社会冲突和矛盾的日益复杂化, 人类社会依靠法律调整手段来维系社会生活的秩序形式则显得愈来愈重要。法律本身固有的性质, 决定了它既是社会秩序的象征, 又是社会秩序的保护手段。但应当看到, 秩序价值只是法的价值之一, 它绝不是法的唯一价值, 也不是法的终极价值。当国家的法本身明显地违背客观规律、违背人类的道德和公平正义准则时, 片面强调秩序价值的唯一性, 实际上就等于为国家的强权、暴政和统治阶级的任性寻找理论上的合法借口。因此, 法的秩序价值必须与法的其他价值相协调, 法律所建立和维护的秩序, 应当是体现人类道德正义, 体现人权、自由和平等精神, 体现公共利益和人类幸福的秩序, 而不是完全背离人类终极价值和其他一般价值的纯粹专制的秩序。
2. 法治意味着一种有秩序的社会状态。
法治社会首先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社会秩序状态是各式各样的, 法治是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状态。它是完备的法律制度被很好实施后的社会实在, 是社会法治化的结果。只有在法律制度相当完备, 又被很好地实施、实现了以后, 才可能建立起作为良好社会秩序状态的法治。由此可见, 法治秩序的确立, 就如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说的,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以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法治首先是一种规则之治, 只不过获得人们普遍服从和遵守的法律是一种体现公平正义、民主精神的“良法”。在法治状态中, 人们都自觉地把法当做自己的行为准则, 用法来引导自身的行为, 衡量他人的行为。法成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线, 人们依法从事社会生活或社会活动。在法治状态下, 社会一般成员应以法律的方式构筑重要的社会关系, 实施社会行为。
通过上述阐释公民规则意识与法治秩序的关系可以看出, 公民规则意识是法治秩序建构的前提条件。现代化研究的理论认为, 在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 人都是现代化进程中最基本的因素。一个国家的现代化, 最难也是最关键的, 就是人的素质和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在建设法治国家、构建法治秩序的过程中, 实现人的现代化, 培育公民文化、塑造公民意识, 首先要确立公民的规则意识。在一个不讲求规则, 没有规则意识的社会里, 再完美的法律制度设计, 最终也可能会变成废纸一堆。
三、和谐社会的建构
1. 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
从法律人的视角看, 我们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达到社会和谐可以采取很多方式, 息事宁人、大事化小甚至暴力打压和“暴政”都能维持一定的秩序, 达到社会表面的“和谐”。美国著名中国法专家陆思礼的研究表明, 在儒家和谐观念的影响下“传统中国的民间纠纷大都是在‘法庭职权以外’而不是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可见, 中国古代的和谐观念催生了社会关系领域的无讼主义。尽管这种无讼主义传统仍是我们重视民间调解的“本土资源”, 但在法治成为当下中国一种意识形态的语境下, 在依法治国成为基本治国方略, 依法执政成为基本执政方式的条件下, 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只能是法治社会。而且从总体上看, 中国的社会转型已基本完成, 中国现代法治形成的基本条件已基本具备;现代国家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也表明“法理型统治”是和平时期政治管理的内在要求, 是社会自治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因此, 无论是在国家政治事务治理层面, 还是在社会治理层面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处理方面, 其制度安排、规则程序、合作参与、责任分担、利益共享都离不开法治。只有将法治的原则和机制引入公共治理之中, 才能有效克服集权制、官僚制向社会渗透可能造成的弊端, 从而提高社会结构的协调性和社会发展的合理性。
2. 法治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要表现。
就人与政府的和谐而言, 法治有助于限制政府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 从而使权力制约于、服务于权利, 以实现权力—权利之间的和平共处, 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法治与“有限政府”、“保障公民权”是紧密相连的。无数思想家关于法治的洞见都表明只有法律把公权力驯服得像俯首帖耳的羔羊, 才有真正的法治。可见, 法治的核心在于“控权”, 法治的倡行有利于制约权力的变异, 从而有助于人与政府的和谐。就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 也离不开法治。“法乃善良公正之术”;现代法治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文明、秩序、效率和合法性的完美结合。在法治社会, 蕴涵平等自由等价值的良法使得人与人、人与自然相生相长, 最终使人际之间、代际之间的利益分配趋向正义, 通过公正司法来整合利益冲突, 必将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事实上, 当下中国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甚和谐的原因要么在于立法本身不具良善性 (分配正义的缺位) , 要么在于执法不严、司法不公, 而这都是法治本应解决的问题。
当前, 党中央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我们当前社会人与人、人与政府、人与自然之间恰恰是不甚和谐的, 这些不和谐主要表现在:社会治安问题严重;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偷税、骗税、骗汇和走私活动猖獗;抽逃资金, 拖欠账款, 逃避银行账务;以地区差距和阶层差距为核心的贫富差距扩大;反腐倡廉任重道远;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等等。所有这些, 归根结底无不是分配不公、法治孱弱、信用缺失所致。而要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就要建立法治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吴博, 陈新宇.“法治”回眸[J].消费导刊, 2008, (1) .
[2]许章润.法律、法学与法学家的中国语境[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8, (1) .
[3]张青红.对法治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 .
[4]刘金国, 闻立军.法治秩序断想[J].法学杂志, 2008, (2) .
3.社会规则意识 篇三
当女童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为何会大喊“我有钱”?
幼儿社会规则意识模糊,执行力不强 3岁左右不是幼儿规则意识建立和发展的完善期。所以,3岁幼儿对于很多社会规则还是似懂非懂,更不能做到严格地遵守。比如对于上课迟到了就不能进教室的规则,对于一个刚刚上幼儿园,或者还没有上幼儿园的幼儿来说,她很可能是不知道、不清楚、疑惑不解的,更不懂得规则一旦确定,所有人就必须执行,不能再商量变通。
幼儿还未形成全面、正确的金钱观念 他们已经意识到金钱可以买东西,可以用来交换,能够帮助人们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并未认识到:金钱不能购买所有的物品(比如不适合幼儿使用的物品),不能用来交换无理的要求,更不能帮助人们达到所有的目的(比如不合理、不恰当的目的,超出人们能力的愿望)。
事件背后的思考
很多人认为这么大的女孩就说出这样的话,是错误的金钱观的萌芽,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
成人不必对女童的行为小题大做、过于恐慌 家长、教师、媒体应客观地分析女童行为出现的年龄原因和心理因素,认识到这是3岁幼儿的一个正常而自然的心理反应,是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行为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幼儿正确的规则意识和金钱意识的建立以及相应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种行为会消失,未必就发展成为错误的金钱观。
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的教育 3岁左右是幼儿规则意识建立和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的教育会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期,教育的效果则会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应加强幼儿的规则教育,使幼儿了解、熟悉各种社会规则,比如上课的规则、幼儿园生活规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规则、购物的规则等,并逐渐训练和培养幼儿对规则的执行力。
培养幼儿正确的金钱观念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只要幼儿开始接触金钱,认识到金钱的作用和价值,就应该对幼儿进行相应的金钱教育,使他们认识到金钱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手段,也不是万能的手段。金钱只能购买合法的、合适的物品,用来达到恰当的、合乎规则的目的,而不是可以交换一切。
(王秋丽????教育学博士,北京吉利学院副教授)
4.规则意识的高考作文 篇四
现代生活的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无论怎样,都不能突破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以耻为荣。但是仅仅知道“八荣八耻”的内容是不够的,能分清什么是哪些是“荣”哪些是“耻”还不够,我们更要树立规则意识,遵守这些道德规范并把它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我认为这才是“八荣八耻”能真正贯彻的关键所在。
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需具备的一种意识。但中国人恰恰缺乏这种规则意识。“冠生园月饼”事件,“房地产买卖”黑幕……商场里的“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永恒规则一次次被打破。而我们的甲a赛场呢?“假球”“黑哨”也无不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乘车不买票,不排队,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我们每天随意的走在街上,仿佛踏入了毫无规则的“动物世界”。正是因为平时不注意规则,忽视遵守规则习惯的养成,中国人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屡有发生,给国人的形象抹黑。以致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出现用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当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的代名词。
所以有规则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思维习惯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可以享受它的‘利息’。中国知名品牌海尔,在它的厂区上下班时工人走路全部靠右边走,没有其他企业员工潮进潮出的现象,完全按交通规则。遵守规则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如此重要,何况是一个社会呢?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遵守规则,会使生活变得愉快、和谐和安定。
规则意识的最高要求是遵守规则成为人的内在需要。在这种境界中,遵循规则已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外在规则成为人的内在素质。从规范向素质的转变,对于个人来说,意味着规则不再仅仅是一种外在强制,从而在某种意义上使人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按孔子的话来说,这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大家可能觉得这种要求太高,因为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是孔圣人。其实不然。在国外,几乎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曾经讲过这么一件事:“我有个中国同事在联合国任职,他的孩子从小在瑞士长大。有一次大家在日内瓦湖上划船,我们代表团有个成员喝完可乐以后,顺手就把可乐瓶仍到湖里了,这在国内司空见惯。可是这个在瑞士长大的小孩当时脸色都白了,告诉了他的母亲,好像扔可乐瓶的人犯了很大的罪恶似的。”还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一群德国大学生做了一个实验,在德国科隆一条街上的相邻两个电话亭分别贴上“男”、“女”字样,然后躲在暗处观察,结果七八个德国男子在贴有“男”字的电话亭外排队,而贴有“女”字的电话亭却空着。许多中国人看了可能会觉得可笑,电话亭又不是厕所,要分什么男女?这些德国人真傻,殊不知正是这股“傻劲”才使德国成为一个世界公认的法治相当完善、发达的国家。
5.培养算法意识遵守解题规则 篇五
陈祯仔
(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
每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都对应着一个算法,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研究算法。时常学生会问老师您的解答是怎样想到的?我怎么就想不到呢?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解题时不知道自己是否要遵循什么规则与方法,误打误撞就把数学问题解决了。数学解题,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心智活动,要求解题者遵守一定的解题规则。学生解题规则的自觉遵守是解题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解题教学时应当培养学生的算法意识,促进学生解题规则的不自觉遵守转化为有意识、有目的、有策略的运用。下面以一节公开课的片段为例,谈谈笔者对培养学生算法意识的几点体会。
一、案例实录
人教A版必修四平面向量复习课。
例题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CD的中点,则教师解法1:以A为原点,以AB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以AD方向为y轴的正方向,则A(0,0),B(2,0),D(0,2),E(1,2),
教师:当向量用坐标表示以后,向量的加、减、数乘、数量积运算就变成了代数运算。本题适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简洁高效,这是大多数学生首选的解法,也有学生不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基底……
教师话音未落,部分学生不耐烦地小声说:“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想一题多解?”
教师默然,以学定教嘛,就让学生思考下面问题:
例题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1,∠BAD=60°,E为CD的中点,若,则AB的长为学生思考,教师巡视,发现用基底表示向量的学生解题思路明确,解题过程在有序进行。选择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生,部分由于建立坐标系时原点选择不妥,点的坐标不好表示,以为方法不对,正在困惑着。
教师:向量问题如果平面直角坐标系不好建立时,应当选择一组基底,把所要求的向量用基底表示出来,应用向量数量积的运算规则运算,就可以求出AB的长。当然建立恰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完全可以求出A,B,C,D的坐标。
学生1:以A为原点,以AB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过A且垂直于AB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0,0),B(a,0),
教师:解决向量问题的主要思路是建立直角坐标系或用基底表示向量,当平面直角坐标系不好建立时,用基底来表示向量是常规解法。事实上,一组基底也是一个坐标系,只不过是斜坐标系。
二、反思与对策
复习课上教师常对学生会做但解法冗长、会做但做不全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优化解法,总结解题规则。但学生经常把答案正确的数学问题、会做但做不全的数学问题、会做但得不出结论的问题都当成自己掌握了问题解法,不希望教师在课堂上帮助他们优化解题思路,归纳解题规则。课堂上,只喜欢教师分析讲解思路不清晰的数学问题,喜欢听讲解题方法,不喜欢听讲为什么这么解,不喜欢遵守解题规则。学生做练习只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解题生搬硬套,遇到不顺手的问题不从解题方法、解题规则上寻找思路,而是百度搜索,拍提神器,参考书抄写,并不在乎练习完成的质量。课余时间无所事事,不想看书,更谈不上对所学知识、思想方法、解题规则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内化吸收。
学生是鲜活的,不断变化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独特的思维空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学生思维差异,使学生明确算法是解决某一个或一类数学问题的一种程序化方法。比如,帮助学生总结向量问题的算法主要是建立坐标系或选择一组基底,那么遇到向量问题,学生思路清晰,就可以避免解题误打误撞。事实上,学生解题或多或少都在不自觉地应用着算法思想,只是缺乏从算法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课堂教学应该促使学生讲规则地学,遵守规则解题,培养学生的算法意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1.利用问题驱动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则,培养算法意识
本节课教师课堂教学预设是先讲例题1的解法1和解法2(即用基底表示向量),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决向量问题的两种解法,接着用例题2当堂巩固训练。但课堂上学生认为会做的题目不需要老师花时间讲解,课堂生成了新问题,教师的课堂预设无法实施。学生会做的题目要不要讲,关键在于讲什么。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重点在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总结解题规则清晰算法。例题1属于简单问题,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清解题规则,明确算法。教师可从问题本质入手,利用问题驱动,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化被动听为主动思考,帮助学生理清解题规则,培养算法意识。
上课伊始,教师直接展示两种解法,学生阅读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解法1的解题依据是什么?
(2)解法2中,向量用哪一组基底表示比较好?
(3)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条件是什么?
(4)你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吗?
小组交流讨论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向量数量积两种计算方法的条件:如果模长和夹角已知或容易求,就选择公式求解;若向量坐标已知或平面直角坐标系容易建立,就选择公式=x1x2+y1y2求解;既有模长和夹角,又有向量坐标,就要联合两个公式求解。向量既有代数性质又有几何意义,恰好体现在向量数量积的两个计算公式上,向量的数量积是利用向量解决数学问题的主要工具。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思维能力被激活,知道了求向量数量积可以根据已知条件选择不同的算法。此时教师抛出问题2,学生解题时底气充足,解题规则清楚,算法明确,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一题多解帮助学生整理解题规则,突出算法思想
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对数学问题的想法也五花八门,所使用的解题方法必然是多样的。一题多解是指从多种知识、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答同一个问题的思考方法。一题多解,充分揭示数学问题的丰富内涵,展示数学问题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题多解,突出算法思想,能开拓学生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究问题。如,在复习选修4-5不等式选讲时,可用例3归纳不等式证明常用的.方法。
3.多题一解帮助学生辨析解题规则,展示算法魅力
培养数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过多的解题训练,反而会制约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对典型例题解法的总结、回味与提炼,能使学生变重解题的数量为重解题的质量。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力求做到解决一道题,悟出一些方法、道理和算法。在数学教学中,通过适当的多题一解训练,引导学生对某一类型问题固化某一种解法或算法。比如,圆锥曲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最值、零点与单调性问题等都有相类似的解法和算法,充分展示算法的魅力。
4.一题多变帮助学生认准解题规则,感受算法思想
一题多变是指对原来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的知识载体进行引申,把相关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变出的问题结构与原题基本相同的一种变题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改变例题中部分条件或者结论,形成新问题,帮助学生认准解题规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感受算法思想。例如,在复习恒成立问题时,可由以下例题教学变式训练。
例题4:当x>1时,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变式一:当x>3时,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为。
变式二:已知函数f(x)=x2-(1+a)x+1+a,若f(x)>0在区间R上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变式三:已知函数f(x)=x2-(1+a)x+1+a,若f(x)>0在区间(1,+∞)上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变式四:已知函数f(x)=x2-(1+a)x+1+a,若f(x)>0在区间(1,+∞)上有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6.小学生规则意识培养个案分析 篇六
2013年下期,我接手的一年级新生中,有一位特点鲜明的学生脱颖而出。他叫李桂洋,学习上,积极性特别高,特别自觉。只要有不会做的题,不管老师在什么地方,也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他都会哭着跑来问,直到弄懂为止。而每次做作业,他也总是第一个完成,他从来不会不完成作业就去玩或什么的。就是这样一个学生,却让我们非常头疼-------课间,教室里、操场上随处可见他活跃的身影,有时他甚至一个人躺在地上打滚,丝毫不注意安全和卫生。曾经有一次,一听到“下课”就冲出教室的他,与正从楼梯上下来的同学迎面相撞,至今前额上还留有伤痕。可他倒好,伤还没好就忘了疼,照常疯玩不误!课堂上,数他的课堂纪律最差。他几乎不会端端正正坐着听完任何一节课,刚给他排好的桌椅一转眼就乱了;让他坐端正,手放好。他又翘起了二郎腿;刚让他把腿放好了,手又乱放了-----有一次课堂上,我正在讲课,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突然“咚”的一声响,着实把我和同学吓了一跳,我马上往教室四周一看,只见李桂洋已人仰马翻在地,好在椅子没压着他。再一看他还满脸笑意,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只好停下课又以此对全班同学进行规则纪律教育-------再看校外,上、放学的途中他没有家长来接,他便在马路上横冲直撞,为此有同学经常向老师反映。课后,这一事件引起了我的深思,李桂洋以往的总表现又浮现在眼前。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为什么对班集体没有一点爱心和责任感?为什么这么没有规则意识?为什么会无视校纪班规?看来对他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迫在眉睫。我的具体做法是:
家访,是教师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第一步。
首先,我对他进行了家访。通过家访,我了解到李桂洋的父母都是生意人,而且特别忙。虽然父母对他期望很高,却几乎不管他学习、习惯。有时李桂洋一套衣服穿了一两周,或衣服穿少了,他的父母也无暇过问。交谈中,他的父母对儿子在校的习惯表现也一脸无奈,只希望老师在学校严加管教。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习惯的重要性做了沟通,对家庭因素造成李桂洋身上的不良习惯进行了分析,商讨了改进办法,然后向其父母介绍了几点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科学方法和优秀家长的经验。家访后的一段时间,家长经常打电话向老师询问李桂洋的在校情况,而李桂洋本人,衣服穿得比以前干净了,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看到他的变化,我开始了对他进行规则意识培养的第二步。
个别谈话是加深教师对学生了解的有效方法。
争取到家长的配合后,接着,我对李桂洋进行了个别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李桂洋其实特别爱学习,特别想当一名好学生、班干部,但他却克服不了自己多年来养成的不懂礼貌、不爱清洁卫生、自私任性等坏习惯,他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去做。对此,我首先对他的优点进行了肯定,告诉他只要改掉了坏习惯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我们从保护环境、遵守交通规则等生活实例谈起,让他明白一个社会中,人们如果没有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社会就不会有序运转。然后谈到了校纪班规,让他明白一个班级也是如此,我还要求他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上的内容熟记于心。谈话下来,李桂洋对自己以前校内外的种种表现有了一些悔意。我见机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在班上的同学中推荐了几个遵守规则的同学作为他学习的榜样,时时提醒他向榜样学习,让他通过亲眼目睹亲身感受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规则意识的形成还需要严格、合理、科学的训练。
接下来我对李桂洋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规则训练。包括课堂常规的训练,学校规则的训练,文明礼仪的训练,交通规则的训练等。我坚信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嫩的心灵上,烙下良好习惯的痕迹。因此,每一项规则我都做到讲明厉害,讲清做法再严格训练。要他坚持每日“三省吾身”。做的好的地方,我会及时表扬有时甚至会在班上向学生推荐。如每次到李桂洋值日时,他都非常积极。又是擦黑板,又是抱本子,还把讲台整理的干干净净的。对此我在班上大力表扬了他。但对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也会适当的予以惩罚。规则意识的形成有时是要付出一定代价才能起到强化的作用,从而实现从他律到自律,但这要与耐心的说服教育联合并用,以免给学生的心灵上留下阴影,激起逆反心理。对于李桂洋最大的问题------不遵守课堂常规的问题,我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从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开始训练到课堂坐姿、发言、提问、倾听逐步加深难度,进行训练。每一到两周重点训练解决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养成好了这一个习惯,在训练下一个习惯。有时他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有“反复”的特点,我采用“抓反复”、“反复抓”的方法,通过强化训练来取得好的效果。在班上找榜样来当小助手,具体监督训练他某一方面的习惯,既使榜样感到受表扬的愉快,也使李桂洋认识
到只要认真遵守规则就会受到表扬,激发他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从而乐学愿学,提高训练效果。
立足课堂,适时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课堂上,我常常借助于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文本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如课文《规则之美》,让学生通过听、读感受到人人遵守规则所营造出的社会和谐之美。再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怎样营造我们的校园之美、课堂之美。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说上下楼梯靠右行,有的说课件不在教室追逐打闹,有的说爱清洁讲卫生、不乱丢乱扔,还有的说课堂上保持教室安静、认真倾听积极举手发言----------有的同学还针对班上同学某一方面的问题提出改正方法,李桂洋同学在这样的课上也受到了教育,受益匪浅。有时课堂上的偶发事件,也是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教育的好素材。
规则意识教育成果还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巩固。
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应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能学生的参与热情,有时还能达到教育和巩固的目的。课余我常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规则游戏,如玩跳棋、“蚂蚁搬家”等,开始,李桂洋犯规的次数最多,他只注重结果,而不拿规则当回事。特别是“蚂蚁搬家”游戏中,他不学蚂蚁的样子搬运食物(篮球),别的同学蹲着运篮球能坚持到终点线,而他半蹲着身子,走着走着就跑,因此被罚的最多。但无论怎样,他都要坚持玩游戏,参与的热情特别 高,并且一次比一次遵守规则,渐渐地他也能坚持遵守游戏规则一次也不犯规了。看到他的进步,我想:“这也是规则之美吧!”
7.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 篇七
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途径与方法是多样的, 其核心在于尊重幼儿。《指南》中提出: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 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 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所以以游戏、生活为主场, 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体会规则的重要性, 从而自觉遵守规则。
一、在游戏活动中,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1. 创设环境, 辅以图示, 渗透规则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 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让幼儿自主选择, 自主发展。所以, 为幼儿创设宽松的人际氛围和可操作的游戏活动环境, 以引发幼儿在游戏中发现规则、约束自我、遵守规则。比如:发动家长、孩子带来一些废旧物品, 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加工, 制成大量的操作材料, 做到活动材料多样化、层次化、趣味化。在游戏环境创设中, 对活动区域的操作及玩具整理通过图示、照片、标识来进行规则意识培养。如玩“娃娃家”时, 可在门口贴几对小脚丫, 孩子们在进区玩时, 先看一看门口的小脚丫上是否已摆上了鞋子, 如果没有了空脚丫, 说明人已满, 就应自觉地去别的活动区玩了。这样既尊重了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 又规范了幼儿的行为, 建立起看标记行为的规则意识。又如在美工区中, 放了一个垃圾篓, 小朋友就知道垃圾应往里面扔, 而不随手乱扔。这样的设计让环境开口说话, 将规则蕴含在环境中, 形象地暗示幼儿应该怎么做。
2. 教师参与, 有效互动, 萌发规则意识。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指南》中指出:创设情境, 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 鼓励他们讨论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如果幼儿玩一个没有任何规则的游戏, 相信孩子们玩一小会儿就不感兴趣了;假如游戏中的各种规则都是教师三申五令、明文规定的, 那这种规则对幼儿而言可能是一种“约束”。当幼儿沉醉于游戏活动时, 就有可能出现老师们所说的各种“不听话”、“不合群”的现象。如果老师能以合作者的姿态出现与幼儿玩在一块儿、乐在一起, 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转换角色, 在转变角色中感受周围发生的变化, 并根据自己觉察的变化对活动做出调整, 从而萌生规则意识和各种活动规则。如:游戏《猜猜我是谁》, 游戏规则:请一幼儿闭上眼睛蹲在圆圈中间, 用耳朵来倾听辨认是谁在说话。可是发现每次的提醒都无效, 中间的幼儿总是偷偷睁开眼睛。于是老师扮演蹲在圆圈中的猜测者, 故意睁着大眼, 孩子们立马抗议说违反了游戏规则, 有人还提议用手帕之类的东西蒙上双眼更好。老师的参与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 科学制定, 关注发展, 提升规则意识。
游戏规则的建立与执行, 要依幼儿年龄的增长, 不断提高要求, 体现出层次性、发展性。随幼儿年龄的增长, 规则规范约束的范围应逐渐扩大。规则所指导规范行为的难度应逐渐加深加强。
例如, 对活动类型、材料的选择及自主活动行为, 依幼儿的年龄而有不同规则:如建构活动区域里, 给孩子们提供积木、纸盒、空瓶子等材料。小班幼儿的游戏是自发、自愿的, 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游戏材料, 自主拼搭;中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目的已经比较明确了, 要求幼儿按主题、计划进行结构, 游戏后帮助老师收拾玩具;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有了比较明显的合作意识, 而且满脑子的幻想, 能创造出多种不同的玩法。那对他们的要求则具有挑战性、有一定难度的主题创作、合作建构, 能够做事有始有终有质量。所以在活动的设计、游戏规则的制定时要考虑到发展性、递进性。
二、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一日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内的基本活动。幼儿园一日活动主要有:入园、早餐、早操、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午餐、午睡、户外活动等活动。为了照顾好孩子, 在一日活动中, 依据《指南》、《纲要》精神以及具体活动要求, 教师会制定各种规则保障一日活动的顺利进行。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我们发现多数幼儿都会以各种方式或多或少的违反教师制定的各种规则。面对这些, 老师不是警察, 简单的批评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过多的指责, 又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受挫, 失去上进心。尤其是大班年龄段的孩子, 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规则意识逐步形成, 何不让幼儿尝试探索一些规则的要求和合理性呢。一次班上分了一箱新的桌面玩具, 孩子们欢呼雀跃, 蜂拥而上, 教室里乱成一片。这时我说:“就一箱积木, 大家一起玩够不够?想一想, 怎样让大家都玩到新玩具, 又能不争不抢, 玩得高兴呢?”于是幼儿积极商量, 自定出了规则:一组一组轮流玩;一天一天轮流玩;每次玩15分钟;如有争抢, 停玩一次;如不爱护, 停玩一次。因为规则是大家自定的, 所以活动中他们都能主动遵守以上规则。我觉得这对他们今后适应社会生活, 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 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 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陶行知先生曾说:到处是生活, 到处是教育。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诸多的教育契机, 就孩子们的自定规则行为, 我和同事们进行了话题研讨———如何引导孩子自觉遵守规则。大家认为:让孩子尝试探索一些规则的合理性, 自定规则, 比起老师制定规则强迫执行, 孩子们可能更加愿意。随后的活动《我是规则小主人》中, 孩子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很快就讨论并动手绘制出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学习、游戏、运动等环节的规则图示。没想到孩子们的想象力是那么的丰富, 把平日里的规则都用图画的形式表现了出来。通过设计规则图示, 孩子们的规则意识逐步转化成自律。如今的孩子们收拾玩具时摆放整齐、进餐前自觉洗手、便后及时冲水、在固定的时间段睡眠、起床等, 具有良好的习惯行为。《纲要》中也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 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 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大班孩子良好规则意识的养成, 不仅能缓解幼小衔接的坡度, 还让孩子受益终身。
三、在人际交往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生活中有些规则是在人与人间的交往、碰撞、冲突协商、合作之后, 才出现的规则。这种规则是活动正常开展的保障, 是活动者之间的契约。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比例的增多, 隔代教育的普遍溺爱型、保护型等不正当的教养方式, 使得我们的孩子个性张扬、随意、叛逆、自我。孩子们的身上“以自我为中心”现象特别严重。作为教师应该在生活中, 为幼儿创造多种交往、实践、合作的机会, 让幼儿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和目的的过程中, 学会遵守规则。如:社会实践活动中带领幼儿去超市购物, 让孩子体会购物需要有序排队来付款;“玩具分享日”活动中, 请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班级上来与小朋友交换玩, 并能把玩法介绍给同伴;在玩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个别小气的幼儿逐渐变得大方, 因为他明白了一种规则:只有给别人玩, 才有可能玩别人的, 别的方法是不能得到玩具的。他们在自己的小团队中进行活动时, 会形成一种他们自己认同的规则, 并会努力遵守, 如果谁违反了规则, 幼儿常常会“群起而攻之”, 因为多次活动使他们知道只有交换、合作才能玩得开心。良好的规则意识可以使幼儿掌握正确的社会交往技能,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规则意识不是一、两天猛抓就能够达到要求,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 为幼儿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 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的社会生活, 通过学习和耳濡目染, 自觉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态度和习惯, 为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打下基础。
摘要:幼儿的规则意识是社会性适应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它是儿童学习、生活的基础与保证。《指南》中指出: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途径与方法是多样的, 规则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生活中的矛盾与问题, 因此, 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从幼儿生活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 并尝试通过设计制定规则的方法来解决。理解规则是为了帮助我们学习生活得更有序、相处得更愉快而设计的, 从而培养初步的规则意识。笔者尝试从幼儿游戏活动、幼儿一日生活及人际交往过程这三个方面来谈谈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
8.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篇八
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教育和培养非常重要。幼儿家庭与幼儿园应该共同承担起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任。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应该怎么做呢?
一、在幼儿园教学细节和生动多样的活动中培养规则意识
在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教育和训练方面,幼儿园无疑是重要的阵地。教师要在充分尊重、理解幼儿的基础上,给他们提出一些必要的规则。教师可与幼儿一起制定在园、在家应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生活规则、学习规则、游戏规则,让孩子们理解规则的意义,把这些规则贯穿在孩子的日生活之中。通过反复训练,让这些规则入心、入脑,成为幼儿的习惯,为他们升入小学后自觉地遵守更多的规则做好准备。
培养幼儿规则意识,要从孩子们日常共同参与的生活情节开始。例如孩子每天入园后,就要求孩子们依照先来后到的顺序领取餐具,然后按照老师事先安排好的位置落座;就餐时,不喜欢吃的东西不能随便倒在地上……在课间自由玩耍中,如果想玩别的小朋友的玩具,要有礼貌地向小朋友提出请求,得到允许后才动手拿去玩。在孩子的生活中充满了与别人、与公共环境的各种联系,有很多应当遵守的“规矩”,教师应当在每一个环节上循循善诱,严格要求,让“规矩”逐渐变成孩子的自觉习惯。
要注重设计多种多样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来进行规则意识的教育和训练。例如,玩游戏“木头人”、“我是小司机”、“判断对与错”等,要求幼儿按规则进行游戏活动。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参观附近的小学,开展“我要上学了”主题活动,熟悉小学的教室、桌椅、操场、阅览室等环境,和小学生 起上课、交流,了解《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学习生活,激发他们入小学的迫切愿望。回园后模仿小学生的生活、上课、游戏及遵守的规则等。除此之外,还可设计一些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孩子的参与,明白规则的用处,了解规则无处不在,遵守规则可以保证人们更好地学习、工作、生活。如:组织参观马路上的车辆、行人、图书馆等,了解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也可通过一些例子教给孩子如何遵守规则,让孩子思考: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怎样?让孩子设想违规的后果,从而引起对规则的重视。经过循序渐进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使之内化为各种自觉遵守规则的行为,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二、家校交流促进幼儿规则意识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环境之一,而家庭也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本着尊重、平等、理解、协商的原则,与家长真诚沟通与合作,建立新型的教育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提升家长对家园同步教育责任的认识,转变其教育观、儿童观,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在社会适应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家长调整时间、情绪、心态,与教师统 一教育认识、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让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一车两轮”,真正做到在不同的场所、不同的教育内容、方法、原则、要求和执行任务的规则上同步,使家园在统一方向、统一目标、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形成合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规则意识及自觉执行规则能力的发展。
三、在家庭、社会教育中培养规则意识
每一位幼儿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人,也是家庭和社会的一分子,他们都将会走出家门、走出幼儿园、走进社会的大殿堂。因此我们要和家长一起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培养幼儿形成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以友善、关爱、示范的态度和方式,让孩子从被动接受规则要求转为主动接受规则。此外,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树立孩子的劳动意识。家长要有意识地给孩子安排一些简单的家务,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他们做不好或是违反了规则时,应正面引导、鼓励他们。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又快又好的做事方法和规律,从而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将强制性、必须遵守的规则内化为自主、快乐、自觉的行为和终身受益的习惯。在家中要求孩子养成物品用后要归回原处的好习惯,出家门时要和家人打招呼;要按一定的时间作息等等。家长还可和孩子从最熟悉的生活、环境、游戏中共同商量制定家庭规则,用孩子们共同约定、看得懂的方式记录下来随时提醒、共同遵守。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经历规则产生、执行、完善的过程中建立规则意识,逐渐地使遵守规则成为他们的行为习惯。
“生活处处有教育”。教师、家长要共同配合,共同为孩子营造开放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开发和利用周边的社区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增强孩子的规则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引导孩子观察、实践和了解成人的榜样作用,帮助幼儿习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规则,懂得社会生活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规则只有掌握、遵守和适应有关的行为规则,在社会生活中才能获得“自由”。通过规则意识和执行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学会相互谦让、关心、帮助和爱护,学会分享、合作、安慰,逐步有了较强的角色意识,懂得了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第一块基石。
9.社会规则意识 篇九
——东港幼儿园曹卿
游戏是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基本活动,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功能已成为教育者共识。《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教育应付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占据幼儿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区域游戏是幼儿生活的缩影,在游戏中,幼儿精神状态轻松投入,能力强的孩子能自选角色自主交往,还能克服种种困难。
幼儿园区域游戏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及需要,创设富有个性的区域,投放丰富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可操作性的材料,满足幼儿自己探索事物的好奇心和欲望,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为幼儿提供自主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以达到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主动、不断地向前发展的目的。
规则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动者对规则的知识的了解;二是行动者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并且能够自觉地遵守规则。我们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重点在培养其规则意识。规则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事是可以做的,有许多事是不可以做的,人们只有遵守共同的行为准则才能愉快地相处。
2、当自己的需求与社会规则产生冲突的时候,能意识到应该对自己的行为作适当的控制和调整。
3、意识到许多规则是人为的、可变的,自己应该客观、灵活地对待一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规则,积极、主动地争取更为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对于幼儿来说,规则意识主要包括了秩序感、专注力、协调性及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区域游戏规则意识培养
怎样使小班幼儿尽快学会自由、有序地探索于环境与材料,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呢?一年来,我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个体差异,采用多样方法,对幼儿进行区域游戏的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孩子在快乐的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执行规则。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区域游戏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及需要,创设富有个性的区域,投放丰富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可操作性的材料,满足幼儿自己探索事物的好奇心和欲望,引
1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为幼儿提供自主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以达到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主动、不断地向前发展的目的。
幼儿园是一个基础教育机构,这里的集体生活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园对儿童的要求和约束远远超过家庭,并且注重事实,一视同仁。在有约束的集体环境之中,幼儿要受集体规则的制约,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因此守规则是儿童幼儿园学习、生活的前提基础;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不仅影响幼儿的社会性适应,也将影响一个人终生适应社会的程度。我们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将有助于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形成比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措施
一、建立活动区规则,保障游戏开展。
游戏规则是保证游戏顺利进行,要求幼儿遵守的规则。要保证活动区的活动有良好的秩序,就必须制定活动区的规则。区域活动规则的建立,应该让幼儿意识到区域活动的自主性、有秩序性。
小班幼儿刚开始自选游戏时,幼儿由于新鲜好奇,会一窝蜂地涌进一个区域,并伴随拥挤、打闹、扔玩具的现象,玩完玩具后不能放归原处。在游戏的准备阶段,我预设了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幼儿共同讨论每一个区域的活动规则,并从游戏的顺序、游戏中的行为、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建立一定的游戏规则。例:幼儿在秋游活动后对房屋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结构游戏中搭建各种房屋,由于他们第一次接触结构材料,因此我从认识材料入手,对材料的取放、使用、行为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游戏要求,通过每次游戏的不断强化,使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有序,形成了良好游戏行为和习惯,加强了幼儿之间的友好合作,促进了幼儿主体性的发展。我也尝试用以下几种方式引导幼儿:
1、规定每个活动区的参加人数。
2、采用游戏手段,培养幼儿积极收放玩具。比如:通过游戏“送小动物回家”、“比比谁的家最整齐”等活动,让幼儿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收放玩具,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教师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对于分辨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教师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教师严格遵守各种规则,使环境熏陶达到最佳效果,幼儿也会学习教师的样子严格遵守,我利用环境的隐性教育来引导幼儿遵守规则意识,从而促进幼儿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
二、耐心说教,形成规则意识。
孩子由于年龄小的原因,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对于孩子的引导教育更要细致,更耐心。
小班幼儿具有自己独特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他们不喜欢硬性的说教,而是比较青睐用实物的方式理解事物。于是我就以标记图为媒介,让标记图和孩子们说话,让小班的孩子在和标记图的互动中,以愉快自主的方式,比较轻松地接受和理解规则。标记图在进出区域、材料收放及操作规则上都起到了很好的提示和规范作用。
除此之外,教师的反复提醒与及时教育也很有必要。在游戏过程中,随时对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行为加以强化,对表现突出的孩子要及时表扬,通过“五角星”鼓励好学上进的幼儿等等,对表现欠佳的孩子要及时提醒,从而让孩子逐步加深印象,形成规则意识。教师在讲道理时要注意把握两点:第一,要明确观点,不能含糊其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让孩子认识清楚;第二,讲时要具体,耐心解释、说明,让孩子明确理会。通过不断的强化,不断地累积,结合严格的要求,让幼儿做到持之以恒。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幼儿基本上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物品用后会放归原处,养成了自主自律的能力,保证了活动区的正常秩序。
富有情趣的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为了参加游戏,游戏时幼儿必须相互协调、合作、遵守规则,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会理解和照顾他人、平等待人等。同时,在游戏中,每个幼儿自然的更换角色,也会自然的产生“领袖”,自然的淘汰“领袖”。因此幼儿必须克服任性、独尊、娇惯等不良习性,学会遵守规则、协调与组织、团结与协作、牺牲与分享、援助与服从、理解与宽容等,形成有益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才能更好的融入集体、参与游戏。
三、指导策略得当,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
另外,在研究过程中,我采用了一些指导策略来指导幼儿养成规则意识并执行规则、遵守规则。具体是:
1、模糊处理策略
所谓模糊处理策略就是指教师在游戏指导的过程中,对才出现的一些问题故意避而不答,或者答而不全,给幼儿解决问题留下“空白”,充分发挥幼儿主动性。在充分了解我班幼儿的基础上,我选择性地使用模糊指导策略。一方面将游戏进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抛给幼儿,和幼儿共同讨论概括,找出重点问题,重点解决。另一方面在游戏过程中或评价时,采取引申式的提问策略,层层启发,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第三在对游戏规则产生争议的时候,幼儿可以展开讨论,作为教师则是将幼儿间达成的较为统一的意见加以概括,实施到下一轮的游戏中,再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解决。模糊处理策略可以给幼儿解决问题提供供多的空间和机会,是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主体性得到充分发
挥。他们可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并不对幼儿讨论的结果做对或错的评判,而是加以引导,支持实施在第二轮的游戏中,加以检验,可行的保留,不可行的在讨论,以此反复。幼儿就在这种环境中,执行规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隐性指导策略
课题研究表明,在隐性指导下,幼儿在游戏中的交往更积极,能更好的遵守游戏规则,并能创造性地表现。将幼儿在游戏中发生的问题用笔录或多媒体(摄像机、照相机等)形式记录下来,无形中就使得幼儿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愿意与其他孩子进行交往,年龄大的孩子更愿意协商合作完成一项工作等等,在游戏中主体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另外,游戏区域的布置也为教师隐性指导做出了贡献。游戏区域的布置应该是相对开放的,应该是方便幼儿间交往的,多数游戏应在幼儿目光所及范围内,这样从直观上支持了幼儿交往,也从隐性上促进了教师对游戏的指导。只有交往产生了,矛盾和问题才会产生,才为幼儿的交往、解决问题、合作等各方面能力的增强提供了可能。所以,游戏区域的合理划分是教师对游戏隐性指导的一个方面。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指出:“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的活动工作和服务同样重要的意义。幼儿在游戏中怎么样,当儿童长大的时候,他在很多方面的工作中也会怎么样。未来活动家的教育,首先要在游戏中开始。”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要善于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指导幼儿游戏,要给予孩子较大的自主权、,自愿选择,自主展开,自由讨论,应从幼儿的角度去观察,以角色的身份加入,然后作针对性指导,从而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目标。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地建立常规训练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并通过大量的日常游戏活动等,逐步培养和监督幼儿遵守规则,以增强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主要参考文献
1、《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 孙云晓邹弘北京出版社,20062、《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实施手册》
【社会规则意识】推荐阅读:
中班社会交通规则我知道教案07-13
中班教育随笔规则意识10-19
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老虎,唤醒规则意识07-09
历史上的和谐社会意识07-05
守正创新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意识08-26
以规则为话题的作文:在规则面前我08-28
工作规则06-26
规则与安全07-07
遵守规则作文07-12
新规则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