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资源现状(通用8篇)
1.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篇一
中国煤炭资源概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了解神州煤炭资源地理分布、种类、利用的状态,了解神州煤炭行业的近况,同时了解怎样写调研陈诉。
二、调研方案
由于现真实情况况的限制,此次调研陈诉的完成只路程经过过程了上网和在藏书楼查阅资料的体式格局。
三、调研实践
4、数值分析
神州煤炭资源地理分布
神州煤炭资源首要集中在山西省、陕北—内蒙古西部地区、新疆北部和川、黔、滇接壤地区。这四个地区的煤炭资源分别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占9.6%、38%、31.4%和5.3%,共计约占85.3%。而沿海工、农业发达的13个省(自治区)总共只有1686亿t,仅占总资源的3.4%;剩下省(自治区)市约占11.6%。不平衡性又表现在煤炭资源绝大部分数分布于天然前提差,交通未便的地区,且阔别经济发达区。这就注定了从产地到销地煤炭必须经过远程输送。可以认为,在大兴安岭—太行山脉—雪峰山一线以东,煤炭资源的潜力已基本挖尽,此后的储存有的数量和产量都难以增加。
保存储存利用情况
煤炭资源持有储存有的数量按利用情况分类表
持有储存有的数量分类 储存有的数量(亿吨)所占比例(%)
持有(表内)储存有的数量 8737.18 100
(一)已利用储存有的数量 1762.11 20
1.出产在建矿井储存有的数量 1687.21 19.32.停采停建闭坑储存有的数量 74.9 0.7
(二)尚未利用储存有的数量 6975.07 80
1.规划近期利用储存有的数量 461.66 5.32.保举近期利用储存有的数量 631.44 7.23.可供边探边采储存有的数量 68.32 <
14.可进一步事情储存有的数量 5202.79 60
5.近期难以利用,近期不宜进一步事情储存有的数量 588.65 6.7
神州煤炭资源概况
神州是世界熬头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年神州煤炭探明可采储存有的数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
采量达到近10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神州能量物质研发状态
在我国的天然资源中,基本独特之处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量物质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煤气比
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存有的数量相对于比较富厚,占世界储存有的数量的11.60%。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存有的数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存有的数量的11%,而石油仅占2.4%,天然煤气仅占1.2%。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量物质出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70%以上。据相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全国一次能量物质出产量为12.3亿吨规范煤,其中煤炭为7.85亿吨规范煤(折合11亿吨原煤),仍占63.8%。专家预测,在本百年前30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量物质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从表1中可以看到,我国首要能量物质的研发深度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出格是石油和煤炭的研发更是远高于平均水平。
从1995年到1999年我国能量物质出产总量逐年下降,能量物质消费也逐年下降。从我国能量物质出产的总量及组成来看,煤炭的比
例有所下降,而石油的比例有所上涨(见图1),可是总体的能量物质供给结构保持稳定。在1999年之前,我国煤炭的出产一直占全般能量物质出产总量的70%以上,而石油所占比例不到20%,天然煤气和水电二者之和所占比例还不到10%。1999年往后,煤炭出产的比例有所下降,首要是行业主管部门采用总量节制、关井压产政策进行调节控制的结果。
2、我国煤炭行业运行述态
我国1996年煤炭探明可采储存有的数量为1145亿吨,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挖掘量达到近10亿吨,是熬头产煤大国。其中,出产矿井和在建矿井占用可采储存有的数量的比例仅为27%,尚未利用的占73%。我国煤炭资源质量差异较大,烟煤、白煤比例较大(见表3),其中烟煤储存有的数量最高占总
量的75%。我国煤炭资源虽然比较富厚,但分布极不服衡。西部资源比较富厚,但地区发展比较滞后,运输也未便利;东部较少,但市场需求大,运输前提比较好;北部资源集中;南部分散且较少,而需求较大;是以形成为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格式,煤炭运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40%摆布。
可是煤炭仍将是我国的首要能量物质。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地区范围经济的不服衡性和资源禀赋的特殊性,决定了煤炭是我国的首要能量物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几十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首要能量物质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具备不成替代性,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的和稳固的。在最近完成的《神州可持续能量物质发展战略》研究陈诉中,20多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一致认为,到2010年煤炭在一次性能量物质出产和消费中占60%摆布;到2050年,煤炭所占比例不会低于50%。“九五”期间,煤炭工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技术立异战略的确立和进步先辈挖掘技术的应用,使我国煤炭工业使成为事实了长足的进步,建成为了世界进步先辈水平的特大型矿井及采煤事人情。国家安排煤炭企业技改投资50亿元,重点对于矿井、选煤厂和石煤电厂等15四个工程进行技术改造。2000年与1995年比拟,国有重点煤矿全员效率由每工1.8吨提高到2.5吨;采煤机械化程度由72%提高到75%。今朝,已建成为了一批高产高效矿井,并有一批高效高产在建矿井正在紧着建设(见表2)。
3、煤炭资源近况不容乐不雅
熬头,煤矿点多面广,财产集中度低,资源设置分歧理,资源浪费紧张。我国已利用煤炭资源量3469亿吨,大型矿井占用资源量约680亿吨,中型矿井利用资源量300多亿吨,而小型矿井利用资源量达2500多亿吨,其中,州里煤窑占用资源达2200多亿吨,而且很可能是优质资源。小型煤矿回采率仅10%-15%摆布,州里煤矿资源回采率仅10%,大中型矿井资源回采率也不高,资源浪费紧张,触目惊心。
第二,尚未利用资源中可供建井的可采储存有的数量紧张不足。我国尚未利用资源量6563亿吨,其中,精查617亿吨,详查1086亿吨,普遍调查1500多
亿吨,找煤3400多亿吨,找煤资源量占50%。按照煤炭资源综合评价,可供大中型矿井利用的精查资源量仅300亿吨摆布;优等详查资源量约420余亿吨,精查勘探选择的余地半大,响应的普遍调查资源也不足,资源外部研发前提差。
表1 神州首要能量物质探明贮量(1999)
石油 煤炭 天然煤气
贮量 3.3Bt 114.5Bt 1.31Tm
3占世界贮量比2.30% 11.60% 0.90%
贮量/产量 20.6 110 5
5全球贮量/产量值41 230 61.9
资料来历:神州能量物质信息网
表2 加速建设在建矿
地区 在建矿井数 在建能力(万吨)
华北地区 11 3690
东北地区 7 1535
华东地区 5 940
中南地区 1 240
西南地区 1 180
西北地区 1 150
合计 26 6735
资料来历:按照涉及集会资料整理
表3 神州煤炭各类类的据有比例
按含碳量 低变质烟煤 中变质烟煤 贫煤白煤 褐煤
比例 33%
按含硫量 特低硫煤、低硫煤 低中硫、中硫煤
比例 56% 33%
按灰分 低中灰、中灰煤 特低灰、低灰煤
比例 76% 22%
按发烧量 发烧量高、中高热值煤 中低热值煤
比例 92% 很少
五、总结
我国煤炭资源富厚,是上风矿产,是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量物质的重要物资基础。可是,煤炭资源近况不容乐不雅,勘探程度低、经济可采储存有的数量和
人均据有量少,资源浪费紧张,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紧张制约着煤炭资源的研发,必须科学地、客不雅地认识我国煤炭资源上风和资源近况。
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煤炭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炭可能转化成为新型洁净能量物质,减少研发使用过程当中所造成的污染。最近十多年来洁净煤技术产生重大冲破,今朝我国已经研究出脱硫、脱氮、除尘和煤炭气化、液化、水煤浆等技术。这些个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将使煤炭的应用基本上可以兴许达到环保要求,从而树立起全新的形象。此外,煤炭的应用范畴不断拓宽,正在慢慢开脱单纯的一次性能量物质形象。在炭化工方面,今朝已经可以从煤炭中提炼出硅、木焦油、苯等上百种化工产物。煤炭液化和“煤变油”技术的研发,使煤炭改变了其原始的固体型态,使用范畴至关广漠。煤炭是我国最安全、最经济、最靠患上住的能量物质。我国煤炭资源总量远远跨越石油和天然煤气资源;随着高科技的推广应用,煤炭出产成本正在并将继续减低;洁净煤技术已取患上重大冲破,这些个都将使煤炭成为价格低廉、洁净、靠患上住的能量物质。
2.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篇二
我国能源分布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 在我国能源资源储量中煤炭占90%左右, 石油占2.9%左右, 天然气占0.2%左右, 水电占4.7%左右, 风能核能约占1.9%。由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风能的分散、不稳定和成本高等缺点, 在我国煤炭仍然是主体能源。2009年中国煤炭产量30.5亿t, 比2008年增加2.6亿t。目前, 我国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煤炭能源的支撑作用, 同时, 近年来煤炭产量的迅猛增长, 凸显了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要求也日益提高, 因此, 在考虑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 应下大力气解决煤炭开发与利用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绿色开采就是一条解决该问题经济可行的方法。
1 绿色开采技术的理论基础
煤炭开采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采动所引起的, 与开采后造成的岩层运动有关。岩层运动使岩体松动, 形成岩体内“裂隙场”, 由此影响离层的发育状态及位置和地表沉陷, 从而改变了煤层瓦斯和地下水在裂隙体内的渗流规律。因此, 绿色开采的理论基础为:采矿后岩层内的“节理裂隙场”分布以及离层规律;开采对岩层与地表移动的影响规律;水与瓦斯在裂隙岩体中的渗流规律;岩体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岩层控制技术。岩层中的关键层对整个岩层运动及岩体“裂隙场”起控制作用, 与绿色采矿密切相关, 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是绿色采矿的理论基础。因而, 一定程度上绿色开采技术可叫做“基于岩层控制的绿色开采技术”。我国的绿色开采概念是中国矿业大学钱鸣高院士在2003年提出的[2], 钱鸣高院士提出的基于煤炭绿色开采的技术体系如图1所示。
2 绿色开采的研究进程及主要内容
2.1 关键层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
众所周知, 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将形成结构, 该结构的形态及其稳定性将直接影响采场支架的受力大小、参数和性能的选择, 同时也将影响开采后上覆岩体内节理裂隙和离层区的分布以及地表塌陷。因此, 采场上覆岩层形成的结构特点及其形态一直为采矿工作者所重视。
1996年, 在采场老顶岩层“砌体梁”理论基础上, 钱鸣高院士及其课题组提出了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 关键层是指对岩体活动全部或局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3]。提出关键层理论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层状矿体开采中厚硬岩层对岩层中节理裂隙的分布及其对瓦斯抽放以及突水防治以及对开采沉陷控制等的影响。因此它是绿色采矿技术的最基础的理论。
2.2 水资源保护-形成“保水开采”技术
我国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 大概有70%左右的矿区缺水, 尤其西部矿区缺水更为严重, 对于西部矿区保水开采则是绿色开采的主要内容。水体下采煤的理论依据有“三带”理论和隔水层理论。
2.2.1“三带”理论
对于地面水体, 松散层底部和基岩中的强、中含水层水体, 要求保护的水源等水体, 不容许导水断裂带波及;对于松散层底部的弱含水层水体, 允许导水断裂带波及;对于厚松散层底部为极弱含水层或可以疏干的含水层, 允许导水断裂带进入, 同时允许垮落带波及。
2.2.2 隔水层理论
隔水层理论是指水体底面与煤层之间应有相应厚度的隔水层, 才能实现水体下安全采煤。因此, 研究采动基岩和隔水层的移动规律, 揭示导水裂隙形成规律和采动隔水层的稳定性是实现保水开采的基础, 而具体的采煤方法需要综合参考隔水层的厚度、隔水层的性能、水体至煤层的距离、采厚、水量大小以及水源等因素。
2.3 土地与建筑物保护-形成离层注浆、充填与条带减沉开采技术
我国目前减少煤矿开采造成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和农田破坏的方法有:离层注浆、条带与充填开采, 利用这些方法对破坏的农田复垦。
研究实践表明, 岩层主关键层对地表移动过程起控制性作用, 主关键层的破断将会导致地表快速下沉。因此, 通过对主关键层控制地表沉陷, 形成“条带煤柱或充填体-上覆岩层-主关键层”结构体系来控制地表沉陷。基于以上认识, 提出了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它仅对采空区的局部或离层区与冒落采空区进行充填, 靠覆岩关键层结构、充填体及部分煤柱共同支撑覆岩控制开采沉陷。按部分充填的位置分为三种部分充填开采技术:采空区膏体条带充填、覆岩离层分区隔离注浆充填、条带开采冒落区注浆充填[4]。目前, 我国比较成熟的充填方法有, 膏体充填, 矸石充填, 超高水充填。其中超高水充填最具优势, 也是充填材料和方法发展的趋势, 对于具体煤矿单位还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具体充填方法。
2.4 瓦斯抽放-形成“煤与瓦斯共采”技术
煤层瓦斯是有害气体, 同时又是洁净能源。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 一直是我国煤矿所面临的重大灾害。同时, 因煤炭开采而排放到大气中的瓦斯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将煤层瓦斯作为一种资源 (即所谓的煤层气) 加以抽采利用, 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 也是绿色开采的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实践表明, 一旦煤层开采引起岩层移动, 即使是渗透率很低的煤层, 其渗透率也将增大数十倍至数百倍, 为煤层气运移和开采创造了条件。因此, 利用岩层运动的特点将卸压煤层气开采出来, 将是我国煤层气开采的一条重要途径。基于对岩层采动裂隙动态分布规律的认识提出的卸压瓦斯抽采“O”形圈理论[5], 在一些矿区的卸压瓦斯抽采中, 对钻孔布置起到了指导作用。阳泉、淮南、晋城、铁法、淮北、松藻等矿区, 在煤与煤层气共采中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和各自的经验。目前, 我国矿井抽采瓦斯的利用率仍然很低, 大部分仍排放到大气中, 这是煤与煤层气共采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6~8]。煤与瓦斯共采技术体系如图2所示。
2.5 煤层巷道支护技术与减少矸石排放技术
据统计今年我国矸石排放量约4~5亿t, 这些矸石不但占用土地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 减少排矸和进行矸石利用是绿色开采技术的另一大任务。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巷道布置, 多开煤巷少掘岩巷, 开发煤巷护巷技术, 减少矸石量。煤层巷道支护技术的机理就是减少岩石巷道的掘进量, 以煤巷掘进为主, 从而实现减少矸石的排放问题。因为煤层巷道的支护条件差, 所以为实现煤巷的安全稳定性, 我们必须加强煤层巷道的支护, 从而实现减少矸石排放, 甚至可以做到矸石不出井。煤层巷道支护的关键技术在于采用高性能预拉力、锚杆支护技术有效控制软散动压及高应力区域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围岩稳定性。
目前我国的研究成果有:系统研究和揭示了深部、动压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发生发展过程, 以及松脱型和挤压型两类冒顶的实质, 科学地解释了动压巷道底鼓过程冒顶及其原理;提高支护效能, 及时主动有效加固顶板, 消除松脱型冒顶;增大锚固范围, 削弱层状顶板沿弱面的渐次离层和垮冒;建立“楔形”的强化承载结构, 防止锚固区外离层和挤压型冒顶。
目前处理矸石的技术体系如图3所示。
2.6 地下气化技术
煤炭地下气化是指不用将煤炭采出地面, 而直接在煤层赋存地点获得可燃气体的过程, 即在地下将煤通过热化学过程变为气态燃料, 然后经由钻孔排至地面收集利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可以消除煤炭开采对环境的污染和煤炭燃烧对生态环境的不利破坏, 是一种整体绿色开采技术[9]。目前我国煤气化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 但煤井下气化还正处于研究试验阶段, 还需我国科研实践工作者去努力研究和探索。
3 结语
煤炭资源的绿色开采是煤炭行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也是可持续发展工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开采是近年来提出的崭新的开采理念, 其技术体系一般有保水开采技术、矸石井下充填术、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和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等构成。未来绿色开采技术一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也是未来煤矿开采方式发展的方向。
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 在储量逐渐降低、生产利用成本加大、环境污染加剧的今天, 实施煤炭绿色开采, 对矿井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煤炭绿色开采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 目前只形成了基本的技术框架, 而为绿色开采技术所服务的其他学科和技术, 如经济核算和管理科学,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
参考文献
[1]缪协兴, 钱鸣高.中国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研究现状与展望[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9, 26 (1)
[2]钱鸣高.绿色开采的概念与技术体系[J].煤炭科技, 2003 (4)
[3]钱鸣高, 石平五, 等.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3
[4]许家林, 朱卫兵, 李兴尚, 等.控制煤矿开采沉陷的部分充填开采技术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6, 23 (1) :6-11
[5]许家林, 钱鸣高.绿色开采的理念与技术框架[J].科技导报, 2007, 229:61-65
[6]许家林, 钱鸣高.地面钻井抽放上覆远距离卸压煤层气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0, 29 (1) :78-82
[7]许家林, 钱鸣高, 金宏伟.基于岩层移动的“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研究[J].煤炭学报, 2004, 29 (2) :129-132
[8]刘泽功, 袁亮, 戴广龙, 等.开采煤层顶板环形裂隙圈内走向长钻孔法抽放瓦斯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 2004, 6 (5) :32-38.
3.中国煤炭业之怪现状 篇三
煤炭对于中国无比重要,至少在现阶段,煤炭的地位是任何一种资源都无法替代的,统计数据可以很容易告诉我们这一点。
2003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为160300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所占的比重为74.2%,原油所占的比重为15.2%,天然气和水电则分别占2.9%和7.7%;同年,能源消费总量167800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电所占的比重则分别为67.1%、22.7%、2.8%和7.4%。(见表一、表二)
从上面两个资料我们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到现在,不管是能源的生产还是消费,煤炭都一直占据着总量的70%左右,煤炭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如果煤炭业出现了什么问题,将是我国不能承受之重。
从上面两个资料我们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到现在,不管是能源的生产还是消费,煤炭都一直占据着总量的70%左右,煤炭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如果煤炭业出现了什么问题,将是我国不能承受之重。
摸不清的家底
煤炭如此之重要,但我国煤炭业却一直存在着一些奇怪的现象,首先就是我们对自己的煤炭家底好像并不是很清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高级工程师沙亦强担忧地表示,根据最新统计,我国可用煤炭总储量接近1900亿吨,如果维持2004年预计的耗用19亿吨,可以开采100年。但是如果再考虑到目前不到40%的资源回采率,实际上每年将耗用50亿吨煤炭,这样计算,1900亿吨煤炭也只能用40年左右。
著名煤炭问题专家、中国能源网CEO韩小平先生对《新财经》说,总体来看,现在可以开采的控制的煤炭资源约有2000亿吨,现在我们每年采煤约20亿吨,而回采率国有煤矿也就约30%,小矿可能只有15%;按30%计,则每年耗费煤炭资源60亿吨,那就意味着只能用30多年。“也就是说比较廉价的、易开采的煤炭就这么多了,以后开采的成本要远远高于现在,煤价可能就更高了,六七百元一吨甚至更高将是很正常的。”
当然,这些说法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同,针对一些专家提出的“中国煤炭只够用40年”的说法,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中国现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达1万亿吨,以每年20亿吨的消费量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依靠煤炭作为主要能源是完全可以的。不过,张晓强也承认,目前中国精查、普查、详查的煤炭资源量均存在较大缺口,可供大中型矿井利用的精查储量仅为300亿吨左右,据估算,到2010年中国煤炭精查储量缺口约500余亿吨,到2020年约为1250亿吨。
但是,即便是官方的数据,不同部门提供的数据也大不相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总局提供的数字说:“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国土资源部的数字是“已探明可利用储量1892亿吨”;而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的数字则是:“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累计探明可供建井的精查储量2000多亿吨,占全国已探明精查储量的90%以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高世宪也告诉《新财经》,中国煤炭资源总量相对是很丰富的。不过,究竟丰富到何种程度,他没有说。
看来,在一定时期内家底是很难真正摸清楚了。不仅如此,现有的煤炭产量究竟是多少,其实也是一笔糊涂账。2004年,为了查清上年中国生产了多少煤,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煤炭生产情况调查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煤炭生产情况的调查工作。而此前,全国煤炭产量先后公布了三个不同的数字: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总局调度中心发布的《煤炭运行调度周报》显示全国原煤产量为16.08亿吨;一个月后,调度中心发布的《统计快报》又称:全国原煤产量为17.36亿吨;随后,2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原煤产量为16.67亿吨。
“煤炭行业的统计,早就成了不完全统计。”业内人士对《新财经》说。
恶劣的行业现状
家底不清、产量不明,将会严重影响政府决策和企业的投资,甚至会影响到我国的能源安全,毕竟我们现阶段的能源主要还是靠的煤炭。问题是,如此重要的行业,职工的待遇却极为低下,整个行业都长期处于微利和亏损的边缘。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对煤炭采取低价策略,1992年,国家开放了煤价,但对煤炭中占据最主要地位的电煤又实行政府指导价,使得煤炭价格仍旧处于较低的水平。较低的煤炭价格,导致煤炭工业与其他工业部门的利润水平相差悬殊。而且,较低的煤炭价格水平,使煤炭行业自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的50年中,一直处于微利和亏损边缘,其中有25年全行业亏损。
近年来煤炭需求紧张,煤炭价格开始恢复性上涨,煤炭企业效益有所增加。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濮洪九指出,即便经济效益最好的2003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所盈利的140亿元,也是在职工人均工资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50元、比中央电力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低16217元、安全生产欠账500多亿元没有补还、大量资产损失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考虑其中某一项因素,全行业就会由盈变亏。
效益低下直接导致了企业对安全投入的不足,而安全投入不足使得中国煤矿工人成为了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在煤炭采掘业,美国百万吨煤死亡率为0.03,印度0.5,俄罗斯0.65。而在我国,2003年全国煤矿百万吨煤死亡率为3.17,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1.07;国有地方煤矿3.00;乡镇煤矿为7.61(详见下图)。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节省资金,往往置工人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不惜采用一切手段,如使用陈旧、劣质、没有安全设施的机械设备;不根据《劳动保护条例》安装降温、通风、降噪和除尘设备等。而且,在很多中小煤矿和私人煤矿,工伤、职业病的成本则基本上由工人来承担。一些企业将工伤致残者、职业病患者只用很少补偿费甚至根本不支付补偿费就推出门外。
图 2001~2003全国煤矿百万吨煤死亡率
4.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篇四
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剩余探明可采资源储量少。据统计,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煤炭保有探明资源储量为11800亿吨,其中基础储量3260亿吨,资源量8540亿吨。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内蒙古、山西、新疆、陕西和贵州五省(区)保有探明资源储量为9561亿吨,占全国总量的81%。尽管我国的煤炭探明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为134吨。
近几年,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但也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尚未解决。有关专家认为,煤炭工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破坏浪费严重。我国煤矿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在资源价格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一些不具备办矿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利用其经济实力上的优势参与矿业权竞争,通过炒卖资源牟利,对行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先进与落后生产能力并存,整体技术水平低。我国煤炭行业科技贡献率仅为24.2%,不但低于全国29.5%的平均水平,更低于美国、英国、日本平均60%以上的水平,煤炭行业整体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除部分国有大矿之外,大多数煤矿生产技术水平低、装备差、效率低。
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我国许多国有重点煤矿相继进入了衰老报废高峰期,抵御事故灾害的能力不足。此外,数量众多的乡镇小煤矿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安全方面投入少,煤矿事故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不够,矿区生态环境亟须改善。“十五”以来,全国煤炭产量大幅增长,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加剧矿区生态环境恶化,而治理力度却落后于开采强度,加重了环境破坏程度。此外,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泥、劣质煤、与煤伴生矿物以及矿井水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煤炭生产过程中资源的综合利用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开始复苏,对能源的需求必然会随之增加。《报告》认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煤炭工业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增强煤炭供应能力。我国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煤炭需求情况,按照“上大关小、产能置换、优化结构”的原则,加快大型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工作,优化煤炭开发布局。
抓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加快调整煤炭产业结构。我国应继续大力整顿关闭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安全标准、浪费资源和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小型煤矿,早日形成以大兴煤矿企业为主体的煤炭供应体系,进一步提升煤炭行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实力。
5.中国煤炭行业的现状和发展 篇五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煤炭产量已经超过了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与煤炭生产相关的资源破坏、环境损害以及生产事故现象十分突出,因而我国学者率先提出了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理念和科学研究与技术框架,继而又提出了实现科学采矿的学术观点.本文从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内涵与框架、采动岩体结构理论和采动岩体渗流理论等方面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以煤与瓦斯共采、保水采煤和矸石直接充填采煤等技术开发成果,综述了在突破传统采煤技术理念上的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技术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从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应重视的基础科学研究、重点技术攻关、政府应履行的职能以及国家立法等方面对今后相关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作了简单展望.【关键词】: 中国煤矿 绿色开采 关键层理论 煤与瓦斯共采 保水采煤 矸石直接充填采煤 煤炭资源 主关键层 采动岩体 工作面推进
【正文快照】:
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煤炭能源的支撑作用.同时,近年来煤炭产量的迅猛增长,凸显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至今,与我国煤炭粗放型和超产能生产相伴的矿难事故还没有完全得到控制,而同样十分严峻的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也亟待从煤炭开采的源头去解决.以2007年为例,中国全年生产
一、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近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现正处于整合阶段。
1、在能源生产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一特点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且长期不会改变。目前我国煤炭可供利用的储量约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1.67%,位居世界第三。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5%以上。我国也是世界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始终占一半以上。
2、需求和供给:供需总体平衡,局部供不应求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近年来,我国沿海省份的煤炭需求量一直很大。但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和生产能力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煤炭消费结构日趋多元化并向关键行业集中。目前我国的煤炭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长期以来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4个行业是主要耗煤产业,四大行业煤炭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0%左右,其中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动力煤)占总消费量的50%以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煤炭市场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仍存在着较大的需求空间。
中国去年增加了1.02亿千瓦发电能力,相当于英国全年的耗电量。中国以每周一个的速度建立煤电站,同时关闭上千个小煤窑。已经关闭了2811个小型煤矿,而且这一趋势还在继续,因此中国的煤炭供需将更加紧张,部分企业也在不断增加自己的煤炭储量。中国最大的电力集团华能集团,计划购买华北地区的煤矿股份以确保其燃料供给,其计划在华北地区锁定3000万吨煤的供应。中国神华除了国内的矿产购臵外,计划在印尼和澳大利亚购买煤矿资产。
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放慢。预计未来几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保持平稳,或小幅下降的趋势。煤炭的进出口需求,从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从2004年7月开始,我国煤炭出口须获得政府配额,只有具有煤炭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才能申请并取得煤炭出口配额。目前全国只有四家企业具有煤炭出口经营权。由于进出口关税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及我国煤炭需求快速增长的影响,预计中国动力煤进口量将进一步增长。亚太市场主要动力
煤进口国家及地区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近年来,亚太地区的煤炭供应能力保持小幅增长势头,但由于此地区煤炭需求增长较快,总的来看,亚太市场动力煤供应有所增加但继续偏紧,特别是高热值煤供应紧张比较明显
3、运输:瓶颈长期存在中国煤炭运输呈现“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运”的格局。煤炭资源和需求的地理分布不均衡使煤炭运输成为制约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我国政府在增加铁路运力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并将对国有铁路系统进行进一步扩能,但目前仍不能完全满足煤炭运输的需要,运力短缺的局面在近期内仍然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因而,使得拥有稳定而充足的运输能力的煤炭公司具备了重要的竞争优势。
4、煤炭的价格:上升趋势显著
在国内2007年年初的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非电煤价格平均上涨10-30元/吨,上涨幅度达到3-5%,电煤价格平均上涨30元/吨,上涨幅度高达8%。2007年10月份以来,煤炭涨价的趋势再次明确显现,不仅是焦煤,动力煤价格也节节攀升。本次多品种煤炭的价格上涨,除了受小煤窑关闭、煤炭限产因素影响外,煤炭生产成本增加、季节因素以及市场追涨心态,都导致了煤价的继续攀升。
推动未来煤价进一步上升的刚性因素。决定煤价的最主要、直接因素是:有效的供给、需求。未来较长时间里,煤炭仍然存在全局、或局部的供不应求态势,市场价格必然上扬。此外还有一些制度性因素推动未来的煤价长期上扬:
(1)煤炭价格成本构成机制的理顺,导致煤炭企业开采生产成本的上升,形成对煤价的强劲支撑。(2)国家节能政策导向不支持煤价大幅下跌。国家发改委起草的《关于深化价格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见》(简称《意见》)显示中国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将面临一场全面调整。
5、行业竞争态势:市场集中度较低
煤炭行业竞争的趋势将由价格竞争转为资源竞争。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对煤炭产品的需求逐年递增,煤炭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情况得到缓和,由价格竞争转为对资源的竞争。煤炭销售量主要受市场需求、自身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的影响,煤炭企业在煤炭供应的稳定性、供货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客户服务、煤炭质量和价格等方面面临来自于国内其他煤生产商激烈的市场竞争。
6、行业利润水平:平稳增长
2001-2006年,煤炭行业在煤价、产销量大幅上涨的大好形势下,行业盈利能力呈稳步上升趋势,实现利润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煤炭行业正步入业绩平稳增长期。
7、行业监管:范围广,要求严
6.中国煤炭现状及与韩国的合作 篇六
中国煤炭现状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安和人
一、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情况
中国是一个煤炭储量和产量都很大的国家,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所以,一次能源消费必然以煤炭为主。1999年全国能源消费比例煤炭约占70%,当年共生产煤炭10.4亿吨。2000年全国煤炭产量9.9亿吨,比1999年稍有下降,但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不会有太多的变化。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供应格局将不会改变,煤炭的基础能源地位也不会改变,预计到2050年煤炭的消费比例不低于50%。
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长期的、战略性的发展要求。至1996年末,全国累计储量约为1万亿吨,其中生产及基建矿井占用储量约2500亿吨,占25%,尚未利用的占75%。
中国煤炭资源储量的基本特征是:
1、北多南少,西多东少,分布不均。保有储量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古、河北、陕西、新疆、宁夏、贵州、云南、安徽、河南、山东及黑龙江等12个省(区),占全国储量的92%。其中山西、内蒙古、陕西占全国的62%。
2、动力煤丰富,而优质炼焦煤和优质无烟煤相对不足。动力煤占储量的72%,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陕西、宁夏、新疆等省(区);炼焦用煤占储量的27%,受灰分、硫分和可选性的限制,炼焦煤储量中可以作为炼焦配煤的不足1/2,炼焦用煤及无烟煤主要分布在山西、贵州两省。
3、开采条件较好,但适宜露天开采的储量较少。有一半为暴露、半掩盖型煤田。煤层埋藏深度小于300米的占30%,埋深300——600米的占40%,埋深600——1000米的占20%。适宜露天开采的较少,约占6%,主要是分布在内蒙古
和云南的褐煤煤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长期受到能源供给短缺的困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策在1993年左右取得了成果,能源供求矛盾得到彻底缓和,煤炭生产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6年国有重点煤矿产煤4.82亿吨,占全国产量的35.4%;国有地方煤矿产煤2.12亿吨,占15.6%;乡镇煤矿产煤6.67亿吨,占49%,乡镇煤矿产量超出国有重点煤矿13.6个百分点。乡镇煤矿的迅速发展为改变能源短缺起了一定作用。面对乡镇煤矿产量的急剧上升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国有重点煤矿积极采取措施,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开展了“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并建成了一大批高产高效矿井和百万吨采煤队。国有重点煤矿平均全员效率和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2.5吨/工和75%。1993年到2000年先后有512个矿达到高产高效矿井标准。2000年有82个矿达到高产高效矿井标准,78个队达到百万吨综采队标准,其中,神华集团大柳塔矿年产量达到920.6万吨,综采队年产量达到803.35万吨,原煤效率达到92.33吨/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与此同时,煤炭的深加工也得到了相应发展,至1999年,全国共有洗煤厂约1500座,入洗能力达到5.1亿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240座、能力3.7亿吨。1999年全国共生产冶炼精煤1.4亿吨。进入2000年后,各煤炭企业加大了对洗选的投入,仅国家批准的项目就达到20处,能力达到4226万吨,预计到2005年,全国原煤入洗能力将达到60000余万吨,即50%的原煤入洗。
煤炭工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九五”期间利用外资11.4 亿美元,通过技贸 结合引进了先进技术和装备,2000年煤炭出口约5800 万吨,在世界煤炭贸易市场中的份额占到11%。
至2000年末,全国仍有各类煤矿约3.5万个,实际生产能力可达13亿吨,其中3万吨以上的国有煤矿约(含国有重点及地方国有煤矿)2100处、能力7.7亿吨;3万吨以下煤矿(含集体、个体)约3.3万处,实际生产能力可达5—6亿吨,这部分煤矿所产煤炭除山西及陕西等个别地方外,主要用于本地工农业需要。
中国关闭整顿小煤矿的政策,其对象是针对非法办矿、违法生产、进行掠夺性开采、破坏和浪费资源、安全条件极差、伤亡事故频繁的这些小煤矿,对经过整顿、验收合格的小煤矿按照“扶持、整顿、联合、改造、提高”的方针,淘汰限制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规范办矿和生产经营秩序,提高矿井回采率,促使小煤矿依法办矿、改造提高、合法生产,向先进适用的生产方式转变。因此,中国的小煤矿不会全部关闭,中国执行这一政策,不会造成中国煤炭供应短缺,更不会影响中国的煤炭出口。
中国对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视的。国家制订了煤炭工业“十五”发展规划,该规划明确指出,煤炭工业要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调整煤炭工业结构,提高生产力水平;实施大集团战略,提高产业集中度,以资产为纽带,发展一批对全国煤炭供需平衡和参与国际竞争起关键作用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形成2—3个煤电路港航综合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稳定国内市场,扩大煤炭出口,力争出口8000万吨以上;实施综合经营战略,以煤为基础,依托矿区资源,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延伸煤炭产业链,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实施科教兴煤战略,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大型煤矿技术改造,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实施洁净煤战略,加强政策引导,注重加工转换,提高煤炭洗选比,强化清洁生产和清洁利用,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在煤层气、水煤浆、煤炭液化产油、气化及脱硫等方面均有大的发展;完善有关法规和标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及装备水平,实现安全生产,;推进企业节能降耗,保护矿区生产环境,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各主要采煤省(区),如贵州、山西、河北、内蒙古、山东等省相继编制了各自的煤炭工业“十五” 发展规划,提出了目标、方针、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以保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二、拟与韩国开展合作的领域
1、拟建立中国、韩国煤炭出口长期合作委员会
世界能源市场长期以来动荡不安,前途变化莫测,促进煤炭出口长期稳定发展是中国煤炭工业一项战略性政策,相信韩国也将长期进口煤炭,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双方要共同把这件事办好,建立中、韩煤炭出口长期合作委员会将有利于双方长期友好合作,共同确定进出口总量、品种、品质、价格,协调和解决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筹资港口建设、航运船队等。
2、参与中国煤矿基本建设
中国煤炭出口,主要依靠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煤炭生产比较正规,煤质比较稳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为煤炭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外资独资煤矿企业、中外合资煤矿企业将逐步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韩国可以以各种形式,参加开办诸如煤矿、选煤厂的建设以及煤的汽化、液化、型煤等的煤炭深加工项目的建设,可优先考虑中国西部和山西的煤矿建设,这些地区开发成本相对较低、运输条件正逐步改善,国家支持并有优惠政策。亦可在靠近韩国的东北和东部地区开发或改造既有煤矿与选煤厂等项目。
3、开展洁净煤技术产业合作
7.浅谈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现状 篇七
一、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煤炭开发理论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实际勘查实践中又取得了很多的创新成果及经验。
1) 我国煤炭开发的现状:煤炭资源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资源,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在地域上差别很大, 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总起来说是“北西多, 南东少”。这种分布的结果决定了我国的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其次, 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与消费很不协调。东部地区经济发达, 需煤量大, 供不应求, 经常需要从外地调入。西部及西北部省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煤炭的供需相比较来说可以平衡。中部山西、陕西、宁夏等省份煤炭蕴含量占了全国煤炭总储量的一半以上, 是我国最主要的供煤区。再次, 我国煤炭种类繁多, 分布广泛而不均匀。最后, 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占到国家一次能源的70%以上,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的带动下, 煤炭工业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据统计, 2005年我国煤炭产量为21.9亿t, 大中型煤矿产量占到54%, 采煤机械化程度却仅为45%。还有众多的小煤矿, 装备机械化程度均非常落后。
2)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我国的煤炭资源二次开采及利用率都较低, 资源浪费严重。二次开采又叫回采。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的回采率比发达国家低一半左右, 在很大程度了浪费了煤炭这种不可再生资源。其次, 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方法落后, 机械化程度不高, 无序开采严重。我国的小型煤矿众多, 大多为人工炮采, 机械化程度非常低下, 严重影响着工人们的健康, 造成安全隐患。再次, 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缺乏统筹规划, 浪费严重, 开采不合理。由于受市场经济和地方发展双重作用, 一些煤矿建设项目跟风就上, 片面追求高产高效, 资源消耗过大, 不按设计规范的标准回收资源。最后是煤炭开发片面追求效益,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当前, 很多煤炭企业对煤炭资源采取“资源—产品—废弃物”一次单向粗放型利用方式, 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与损失, 另一方面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向
1) 树立可持续开发、科学利用、保护环境的开发意识。随着资源一点一点的减少, 我国的煤炭资源即使储量再大, 肆无忌惮的开发利用也会有耗尽的时候, 为了使我国的煤炭资源得到更合理, 更有效地开发利用, 首先需要我们树立一个可持续开发, 科学利用的意识, 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煤炭地质勘查过程中要经常关注了解, 我国煤炭资源已开发和正在利用的情况, 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的勘查开发。煤炭资源的勘查、开发需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个重点, 在开发出更多为民服务的资源的同时, 也要充分考虑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2) 充分意识到我国现阶段煤炭开发存在的问题, 合理妥善的处理好。我国的煤炭资源开发工作取得了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成绩,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我们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东部深层煤矿床勘查开发地质保障体统建设薄弱, 不能适应大规模作业的需要;物探手段探测能力和精度急待提高;采煤和采气一体化进程缓慢等等。这些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在我们的煤炭地质勘查以后的发展上都是需要我们加强的。
3) 加快煤炭地质勘查步伐, 满足优质煤炭基地建设需要, 需要我们利用先进的勘查技术手段, 向地质空白区多下功夫, 开发东部的新的优质资源, 加快薄弱地区的资源勘查, 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我国现有的煤炭地质勘查程度较低, 深部的煤炭资源储存情况及地质条件掌握程度了解较少, 需要我们不断创新, 改进地质勘查技术, 方法, 多快好省的开发好地底深层的煤炭资源。
4) 采煤采气一体化进程, 涉及到的矿权、各利益体的问题, 煤层气的勘探与开发既是煤矿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 也是国家能源发展的迫切要求。煤层气和煤炭资源的协调开发, 各开发机构的密切配合是保证采煤、采气顺利进行的前提。
三、结语
建国以来, 我国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国家自然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煤炭资源作为国家最重要战略资源, 国家对煤炭地质勘查的资金人力投入都是很大的。我们已经取得了杰出的成绩, 但是我们煤炭地质勘查人员应该意识到, 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还有很多困难等着我们去克服, 还有很多技术问题, 等着我们去攻克。为了国家能源的科学开发, 高效利用, 我们应该提高资源科学环保利用的意识, 地质勘查人员更应该树立勘查为国的理念。
摘要:煤炭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其合理开发利用涉及到国家的百年大计, 涉及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长久利益。随着我国煤炭地质勘探技术手段、设备、勘探理论方法的快速进展, 我们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但是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我们面临一个资源用尽即不可再恢复的现状, 所以怎么科学、合理的利用煤炭资源, 怎样可持续的开发煤炭资源, 对我们的意义重大。本文就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主要进展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浅谈。
关键词:煤炭资源,利用现状
参考文献
[1]贾建称, 范永贵, 吴艳, 陈翠菊.中国煤炭地质勘查主要进展与发展方向[J].中国煤炭地质, 2010.
[2]张建立, 肖宝巨.煤炭地质科学发展的实践与展望[J].中国煤炭工业, 2009.
[3]宁树正.煤炭地质调查工作进展[J].中国煤炭地质, 2009.
[4]武喜尊.关于煤炭地质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煤田地质, 2007.
8.规范煤炭资源整合工作 篇八
《意见》明确了煤炭资源整合的目标:一是坚决依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非法和破坏浪费资源的煤矿;二是淘汰落后生产力。2007年末淘汰年生产能力在3万吨以下的矿井;各省(区、市)规定淘汰生产能力在3万吨以上的,从其规定;三是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提高煤矿本质安全程度。矿井必须采用正规采煤方法;四是压减小煤矿数量,提高矿井单井规模。经整合形成的矿井的规模不得低于以下要求:山西、内蒙古、陕西30万吨/年,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北京、河北、东北及华东地区15万吨/年,西南和中南地区9万吨/年;五是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符合已经批准的矿区总体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回采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意见》规定了煤炭资源整合的范围:一是纳入煤炭资源整合的矿井必须是合法的生产矿井或建设(新建、改扩建)矿井;二是已关闭煤矿原则上不得纳入资源整合范围,经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认定尚有开采价值的资源可以纳入整合范围;三是煤炭资源接近枯竭且2007年年底前采矿许可证到期的煤矿,一律不得纳入资源整合范围,采矿许可证到期后应注销其各种证照,一律予以关闭;四是年生产能力3万吨以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一律不得纳入资源整合范围,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应按照《特别规定》依法予以关闭。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推荐阅读:
2024年中国煤炭行业市场研究分析报告(专家版).doc10-21
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要求09-15
浅谈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的转型07-09
浅谈中国水资源现状11-09
中国科技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1-05
煤炭全流程07-04
煤炭知识07-19
煤炭生产成本08-20
煤炭供需合同09-06